Workflow
张小泉(301055)
icon
搜索文档
张小泉(301055)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核查报告
2025-04-18 22:24
募集资金情况 - 2021年8月30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3900.00万股A股,每股6.90元,募资2.691亿元,净额2.0479161757亿元到账[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募投项目20486.05万元,未使用0.28万元[3] - 2024年度节余0.28万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余额为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5个募集资金专户全部注销,余额为0[6][7][8] 项目投资情况 - 张小泉阳江刀剪智能制造中心项目承诺投资18,000.00,累计投入18,000.00,进度100.00%,本年度效益282.49[1] - 企业管理信息化改造项目承诺投资500.00,累计投入506.89,进度101.38%[1]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1,979.16,累计投入1,979.16,进度100.00%[1] 先期投入情况 - 2021年9月17日,公司用18,101.57万元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和已支付发行费用自筹资金[2] - 张小泉阳江刀剪智能制造中心项目先期投入18,000.00万元[2] - 企业管理信息化改造项目先期投入101.57万元[2]
张小泉(301055) - 关于控股股东所持部分股份将被司法拍卖的提示性公告
2025-04-18 19:22
证券代码:301055 证券简称:张小泉 公告编号:2025-008 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股东所持部分股份将被司法拍卖的提示性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本公司"或"上市公司")于 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小泉集团")通 知,获悉其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将被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 2025 年 5 月 20 日 10 时至 2025 年 5 月 21 日 10 时止(延时除外)在京东网络司法拍卖平 台上进行公开拍卖。现将相关情况公告如下: 注:本公告除特别说明外,数值保留 2 位小数,如存在数据尾差为计算时四舍五入所致。 二、股东股份累计将被司法拍卖的基本情况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股份累计将被司法拍 卖的情况如下: | 股东名称 | 持股数量(股) | 持股比例 | 累计将被司法拍卖 | 合计占其所 | 合计占公司 | | --- | --- | --- | --- | --- | --- | | | | | 股份数量(股) ...
张小泉的麻烦,剪不断
虎嗅· 2025-04-10 15:20
文章核心观点 - 张小泉控股股东深陷数十亿债务泥潭,资本困局威胁控制权稳定,折射传统品牌转型阵痛,公司站在命运十字路口,面临不同情景选择,反映传统品牌资本化、多元化挑战 [1] 31亿执行案引发关注 - 2025年4月2日媒体报道张小泉集团等新增31.3亿余元被执行人信息,涉及40家企业及个人,截至发稿集团现存8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39亿,法定代表人被限制高消费 [2] - 执行信息公布前三天法院已立案执行,4月1日集团又新增两宗被执行案件,金额合计4723.68万元 [2] - 集团注册资本仅1681.7万元却背负数十亿债务,其持有的7600万股上市公司股份(占总股本48.72%)已全部质押或冻结 [3] 连环担保显现危机 - 张国标、张樟生兄弟构建“富春资本系”,2007年收购张小泉集团70%股权,后将张小泉品牌资本投入多元领域,2022年多个项目投资巨大 [4] - 重资产运营模式遇现金流考验,2023年集团融资并由张小泉集团质押股票担保,截至2025年3月,集团借款逾期本金8.03亿,担保逾期未代偿本金51.21亿 [5] - 2025年3月25日富春控股集团被推入预重整程序,法院认定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6] 风险传导渠道犹存 - 张小泉股份称与控股股东独立经营,目前经营正常,但4月2日股价下跌1.34%,报收16.25元,较上市首日已腰斩 [7] - 控股股东持有的32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2.05%)将于5月8 - 9日司法拍卖,源于2023年质押担保债务违约 [7] - 截至公告日,集团持有的全部上市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约1.44亿股被轮候冻结,若富春控股重整失败,实控权或易主 [8] 老字号的资本宿命 - 张小泉是“中华老字号”,曾因“拍蒜刀断”风波被要求整改,不当言论伤害品牌形象 [9] - 公司研发投入一般,销售费用高,依赖营销拉动而非产品创新 [9] - 张小泉历史上多次易主,如今可能因债务处置二次易主,面临三种情景:重整成功维持现状、引入战投部分易主、彻底易主品牌重生 [10]
控股股东累计被执行近40亿元 “刀剪第一股”张小泉回应
中国经营报· 2025-04-08 18:58
文章核心观点 张小泉控股股东陷入资金危机,股份大比例质押或冻结,公司自身也面临舆论风波和业绩下滑问题,但上市公司称一直正常经营 [3][4][7][8] 控股股东资金危机 - 4月1日张小泉集团新增两宗被执行案,执行标的金额达4723.6万元,截至4月8日累计被执行金额已达39.05亿元 [3] - 3月28日张小泉集团等新增一条被执行信息,执行标的金额31.3亿元 [3] - 自2025年以来张小泉多次发布控股股东股权遭冻结公告,截至3月19日,张小泉集团累计被冻结股份7600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100%,占剔除回购股份后公司总股本的50.19%;累计被轮候冻结股份1.44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189.70%,占剔除回购股份后公司总股本的95.21% [4] - 张小泉集团作为借款方涉及的9笔融资业务产生逾期,债务逾期本金合计8.03亿元;作为担保方的债务逾期51.21亿元 [4] - 控股股东股份大比例质押或冻结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甚至触发要约收购义务,上市公司应专项说明控股股东债务处置方案并强化合规整改方案 [5] 公司经营情况 - 张小泉是集设计、研发等一体的现代生活五金用品企业,品牌始创于1628年,2006年剪刀锻制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老字号品牌 [5] - 2007年富春控股集团以1.2亿元获得张小泉集团70%股权成为间接控股股东,2021年9月张小泉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6] 公司舆论风波 - 2022年7月张小泉陷入“拍蒜断刀门”事件,2023年1月该事件入选“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7] - 2023年9月张小泉因经营不佳、业绩下滑被要求进行为期6个月的整改 [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1 - 2023年,张小泉营收分别为7.6亿元、8.27亿元和8.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81%、8.75%和 - 1.82%;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6%、 - 47.30%和 - 39.48%,已连续下滑两年 [8] - 2024年前三季度,张小泉实现营业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12.39%;归母净利润为1720.11万元,同比增长85.52% [8]
昔日菜刀界“顶流”被限制高消费!张小泉集团及法人等被执行31.3亿
经济观察网· 2025-04-07 09:52
文章核心观点 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及其相关方新增被执行人信息,公司业绩波动且面临股权冻结等问题,间接控股股东富春控股集团启动预重整并成为被执行人 [2][3] 公司基本信息 - 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月,法定代表人为张樟生,注册资本约1681.7万人民币,由杭州富泉投资有限公司、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共同持股 [2] - 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张国标、张樟生和张新程,张樟生被19次列入限制消费令,张国标被发布限制消费令且所持富春控股集团全部股份冻结,张新程目前无相关问题 [3] 法律诉讼与执行情况 - 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富春投资有限公司、张樟生、张国标等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31.3亿余元,执行法院为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2] - 该公司现存6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38亿余元,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张樟生已被限制高消费 [2] - 截至3月19日,张小泉集团累计被冻结股份7600万股,占持有张小泉股份的100%;累计被轮候冻结股份1.4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189.7% [3] - 3月24日晚,间接控股股东富春控股集团被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决定启动预重整 [3] - 4月1日,富春控股集团新增两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金额分别为4068万元和656万元,被执行总金额达到43.8亿元,已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和限制消费令名单 [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1年公司登陆创业板,全年实现营收7.6亿元,归属净利润7873万元 [2] - 2022 - 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归属净利润4149万元和2512万元,净利润只有上市当年的三成出头 [2]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4亿元,同比增长12.4%;归属净利润1720万元,涨幅85.5% [2] 公司市值与估值情况 - 目前公司总市值25.5亿元,按2023年净利润计算的市盈率高达百倍 [2]
从“拍不了蒜”到债务缠身,400年的张小泉怎么了?
中国新闻网· 2025-04-04 22:14
文章核心观点 百年老字号张小泉从“拍蒜门”到债务缠身,陷入重重危机,业绩持续下滑,股价低迷 [1][5][12] 债务情况 - 4月1日张小泉集团新增两条被执行人信息,截至4月2日共有8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39亿元 [5] - 截至3月19日公告披露日,张小泉集团作为借款方以及担保方的债务逾期合计59.25亿元,其中借款方逾期本金80340.63万元,担保方逾期本金512148.13万元 [5][7] - 部分被执行信息是张小泉集团作为借款人涉及的债务纠纷,部分是为控股股东富春控股集团提供质押担保所致 [5] 预重整举措 -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决定对间接控股股东富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启动预重整,并指定预重整临时管理人,外界解读为试图分割风险,避免债务危机蔓延至张小泉股份 [7][8] 控制权风险 - 保荐机构中信证券曾表示,若债务无法及时清偿等情况发生,未来张小泉可能面临控制权不稳定或变更的风险 [8] 管理层变动 - 2024年5月,张樟生卸任张小泉董事长,由张国标之子张新程接任,张樟生之子张新尧被任命为董事兼副总经理 [8] 品牌发展历程 - 张小泉品牌始创于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2006年剪刀锻制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早一批中华老字号 [9] - 2000年12月整体转制,2007年11月富春控股集团增资扩股,201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21年登陆资本市场 [9] - 上市首日高开331.88%,报29.80元/股,总市值达46亿元,张国标、张新程父子以110亿身家登上《2021年胡润百富榜》 [9] “拍蒜门”事件 - 2022年7月消费者用张小泉菜刀拍蒜断裂,经销商客服称菜刀不能拍蒜,引发热议 [10] - 张小泉时任总经理夏乾良“中国人切菜方法不对”视频被扒出,影响声誉 [10] - 2023年1月张小泉上榜中消协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热点榜单 [10] 刷单处罚 - 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张小泉全资子公司杭州张小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电商平台组织刷单控评,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金25万元 [11] 业绩下滑 - 2022年和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4149万元和2511.83万元,同比分别下滑47.3%和39.48% [13] - 公司解释净利润等下滑原因是受外部环境和品牌舆情影响,销售收入放缓或下降,销售费用增长 [13] - 2021 - 2023年销售费用分别为1.17亿元、1.46亿元和1.48亿元,营收下降时费用未收缩 [13] 股价表现 - 截至4月3日,张小泉股价仅为15.25元,较曾经高点几近腰斩 [13]
张小泉集团累计被执行金额超39亿,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将被拍卖
搜狐财经· 2025-04-03 17:23
文章核心观点 张小泉控股股东张小泉集团债务问题严重,新增被执行信息且部分股份将被司法拍卖,虽公司称对自身经营无实质影响,但股价仍下跌,同时张小泉自身也面临产品争议和股价下跌问题 [1][7][10] 张小泉集团债务情况 - 4月1日新增两条被执行信息,涉及执行标的4700余万元,累计被执行金额达39.05亿元 [1][4] - 截至3月19日,债务逾期本金、担保违约尚未代偿本金合计超59亿元 [12] - 截至2025年3月,持有的张小泉股份中99.9%已被质押或冻结,涉及5笔逾期融资业务,本金达5.1亿元,对外担保未代偿金额44.86亿元 [13] 股份拍卖情况 - 张小泉集团所持320万股公司股份将于5月8日在淘宝司法拍卖平台拍卖,原因是实控人张樟生金融借款逾期 [1][7] - 若拍卖成功,张小泉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将由48.72%降至46.67%,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7] 公司回应 - 公司称与控股股东为不同独立经营主体,被执行事项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 [8] 股价表现 - 4月3日,张小泉股价开盘走低,收盘跌6.9% [10] 债务危机根源 - 张小泉集团债务危机源于“富春系”激进扩张,大股东频繁质押股权融资,高杠杆扩张,项目回报不及预期致债务逾期 [12] 张小泉自身问题 - 近几年多次陷入断刀争议,如“拍蒜断刀”事件及消费者相关投诉 [14] - 股价从2021年9月上市首日的38.16元一路下跌,2024年2月盘中最低跌至7.55元,市值较历史高点蒸发超40亿元 [14]
从拍蒜断刀到法人限高:张小泉被执行31亿背后的家族企业治理黑洞
新浪证券· 2025-04-03 14:27
文章核心观点 张小泉控股股东深陷债务危机暴露百年老字号经营困境,折射资本扩张与品牌传承深层矛盾,危机揭示家族企业治理缺陷和战略偏差,老字号焕新需平衡资本运作与匠人精神 [1][4][5] 分组1:控股股东激进扩张埋雷 - 张小泉集团债务危机根源在于间接控股股东富春控股集团战略失误,其将大量资金投入非主业领域致资金链断裂 [2] - 截至2025年3月,富春控股对外担保未代偿金额达44.86亿元,持有的张小泉股份99.9%被质押或冻结 [2] - 张小泉被迫为控股股东“输血”,陷入担保违约与债务逾期恶性循环 [2] 分组2:从资本运作到品牌崩塌 - 张小泉集团为富春控股5笔融资业务担保,5.1亿元本金逾期,49.21亿元对外担保违约未代偿,上市公司股份被轮候冻结,控股股东面临控制权变更风险 [3] - 2022年“拍蒜断刀”事件及高管不当回应使品牌形象受损,2023年被商务部列入“限期整改”名单,叠加债务危机,消费者信任度瓦解 [3] - 自2021年上市至2025年4月3日,张小泉股价从38.76元跌至15.25元,市值蒸发超32亿元,控股股东预重整,投资者担忧重整失败48.72%股权被处置引发控制权变更 [3] 分组3:老字号转型的警示样本 - 张氏兄弟通过复杂股权架构掌控集团,2024年“二代接班”被质疑为家族自救,张樟生之子空降高管层加剧治理结构不稳定性 [4] - 张小泉重营销轻研发,核心刀剪业务收入占比跌破50%,库存积压达1.65亿元 [4] 分组4:刀刃向内的改革之迫 - 对比同仁堂、稻香村等成功案例,张小泉教训印证老字号焕新需平衡资本运作与匠人精神 [5] - 商务部推动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要求企业数字化营销强化消费者情感连接,而非沉迷高风险投资 [5] - 当前危机或成契机,回归产品本质或可重现匠心,继续资本游戏将沦为历史尘埃 [5]
张小泉回应“股东被执行超31亿”称未受影响!屡陷断刀风波
南方都市报· 2025-04-02 19:30
文章核心观点 杭州张小泉被执行31.3亿元引发热议,张小泉股份称被执行事项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且“张小泉”曾屡陷断刀风波 [1][4] 公司被执行情况 - 3月28日杭州张小泉被执行31.3亿元,执行法院为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年以来累计被执行标的已超38亿元,法定代表人张樟生被限制高消费 [1] - 杭州张小泉是“张小泉”品牌所属企业、张小泉股份控股股东 [1] 公司回应 - 4月2日张小泉股份相关负责人称公司与杭州张小泉为不同独立经营主体,被执行事项不会对上市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 [1][4] 断刀风波情况 - 2022年7月及2023年2月有消费者用张小泉菜刀拍蒜后刀断成两截,张小泉称不是所有刀具都适合拍蒜,硬度高或专用刀具拍蒜有断刀风险 [1] - 2023年3月张小泉因“斩骨刀斩骨时断裂”卷入舆论风波,涉事断裂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2] - 2023年10月有消费者用张小泉刀具拍蒜断成两截,售后进行退换货处理,张小泉将检测断裂菜刀查明原因以改进产品质量 [2]
张小泉(301055) - 关于控股股东所持部分股份将被司法拍卖的提示性公告
2025-04-02 17:56
股份拍卖信息 - 张小泉集团320万股公司股份将于2025年5月8 - 9日司法拍卖[2] - 起拍价为前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价乘股数的70%[6] 股权结构变化 - 张小泉集团持股7600万股占48.72%,拍卖后降至7280万股占46.67%[3][7] - 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9256.24万股占59.33%,拍卖后降至8936.24万股占57.28%[3][7] 其他情况 - 本次拍卖不影响公司控制权和日常经营[7][8] - 控股股东无占用资金和违规担保情形[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