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视像(600060)

搜索文档
海信视像:海信视像独立董事提名人声明与承诺
2024-08-19 20:02
独立董事任职条件 - 被提名人需有5年以上履行独立董事职责工作经验[1] - 持股1%以上或前十股东自然人股东及其亲属无独立性[5] - 持股5%以上股东或前五股东任职人员及其亲属无独立性[5] 不良记录判定 - 近36个月受证监会行政处罚或司法刑事处罚候选人有不良记录[7] - 近36个月受交易所公开谴责或3次以上通报批评候选人有不良记录[7] 其他要求 - 被提名人兼任境内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不超三家[7] - 被提名人在公司连续任职不超六年[7] 提名人与日期 - 提名人是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10] - 声明日期为2024年8月19日[10]
海信视像:海信视像第十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8-19 20:02
董事会会议 -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于2024年8月19日通讯召开,8位董事全出席[2] 人事变动 - 2024年8月16日独立董事高素梅书面辞职[3] - 提名丁文华先生为第十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3] 议案表决 - 《关于变更独立董事的议案》表决全票通过,待股东大会审议[5][6] - 《关于调整第十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的议案》表决全票通过[8]
海信视像:海信视像关于变更独立董事并调整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的公告
2024-08-19 20:02
证券代码:600060 证券简称:海信视像 公告编号:临 2024-050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拟变更独立董事并调整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一、 独立董事辞职情况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于 2024 年 8 月 16 日收到独立董事高素梅女士的书面辞职报告。高素梅女士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 司第十届董事会独立董事职务,同时一并辞去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 审计委员会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并将在公司董事会选 举产生新的独立董事之前按照有关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继续履行作为独立 董事及前述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的职责。 公司于 2024 年 8 月 19 日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 变更独立董事的议案》和《关于调整第十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成员的议案》,并 同意将《关于变更独立董事的议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根据《关于调整第十届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成员的议案》的相关内容,董事会同意如《关于变更独 ...
海信视像:海信视像独立董事候选人声明与承诺(丁文华)
2024-08-19 20:02
候选人资格 - 具备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1] - 取得证券交易所认可培训证明[2] - 通过公司第十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查[7] 独立性要求 - 特定股份持有及亲属情况不具独立性[4] - 近12个月有影响独立性情形不具独立性[4] 不良记录限制 - 近36个月受证监会处罚或刑事处罚有不良记录[5] - 近36个月受交易所谴责或多次通报批评有不良记录[5] 任职限制 - 兼任境内上市公司不超3家[6] - 在公司连续任职不超六年[6]
海信视像(600060)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8-12 18:26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智慧显示终端全球出货量同比提升20.52%,其中境内同比提升9.44%,境外同比提升25.81% [5] - 中国内地市场,海信系电视全渠道零售价同比提升1.4%,第二季度同比提升10.7%,线上零售价同比提升4.9% [5] - 境外收入同比提升22.22%,占比提升1.12个百分点至54.43% [8]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海信品牌价格指数为127,Vidda价比产品线上零售量份额快速提升至9.9% [6] - ULED X技术平台持续升级,包括MiniLED"HI-Light"光学系统、"信芯"处理技术和"黑曜屏"三大核心技术 [14] - 激光显示竞争力持续提升,海信激光电视蝉联全球出货量第一,Vidda智能激光投影在中国内地线上4K智能家用投影市场排名第三 [24] 成本与盈利能力 - 面对面板成本上涨,公司将持续加强成本管理、提高通用化水平、升级产品结构、增强品牌力、提升经营效率 [11][12] - 公司将持续提升技术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增强第二增长曲线的发展能力 [16] 市场扩展与战略 - 东南亚市场渠道及门店数量大幅增加,网络布局及销售触点进一步优化 [22] - 公司初步完成家用智能投影布局,三款新品将价格带加宽至4,000元至9,000元,并加速推进车载显示相关预研 [26] - 全球市场,公司智慧显示终端75吋及以上的销量同比提升112% [28]
海信视像:海信视像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次持有人会议决议公告
2024-07-29 17:48
员工持股计划会议信息 -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持有人会议7月26日召开,通知和材料7月23日发出[2] - 持有人393人,参会319人,代表份额26319.25万份,占总份额80.39%[2] 会议审议结果 - 审议通过设立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由3名委员组成[3] - 选举李炜、王惠、王振为管理委员会委员,任期与计划存续期一致[5] - 授权管理委员会办理员工持股计划相关事宜,授权至计划终止[6][7] 表决情况 - 设立管委会、选委员、授权相关事宜议案同意份额均为26252.99万份,占出席份额99.75%[3][5][7]
海信视像:海信视像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4-07-23 19:18
利润分配 - 2023年年度A股每股现金红利0.8053元(含税)[2] - 股权登记日2024年7月30日,除权(息)日和发放日7月31日[2][5] - 以1,305,401,055股为基数,派发现金红利1,051,239,469.59元(含税)[4] 税收政策 - 自然人股东和基金持股超1年暂免个税,1个月内全额计税,1 - 12个月减按50%计税,税率20%[8] - QFII和港股通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税后每股派0.72477元[9][10] 其他事项 - 2021年激励计划及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按要求执行[11] - 分配方案经2024年6月4日股东大会通过[2] - 咨询联系证券部,电话0532 - 83889556[15]
海信视像20240711
2024-07-12 13:36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国产电视品牌全球崛起 - 国产电视品牌正在超越三星成为全球新的霸主,这一趋势正在到来 [1][2][3] - 国产品牌如海信和TCL正在快速拓展海外市场,销量和份额持续增长 [3][4][5] - 国产品牌凭借面板成本优势、差异化产品优势和品牌营销优势,正在加速超越三星等韩系品牌 [3][4][9][10] 全球电视市场格局分析 - 全球电视市场整体处于一朝多强的竞争格局,三星占据20%左右的份额 [14] - 国产品牌海信和TCL已经成为全球第二第三大品牌,份额分别超过13%和12% [14][26] - 小米等品牌份额虽然还在个位数,但正在快速增长 [26] - 日系和欧美品牌在全球市场份额已经不足10% [14] 区域市场分析 - 中国市场:国产品牌已经完成国产替代,海信等品牌占据主导地位 [14] - 北美市场:海信通过渠道突破和本土化布局,份额快速提升 [30][31][32] - 欧洲市场:海信通过体育营销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份额有望突破10% [33][34] - 亚太市场:海信在日本等优势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在东盟等新兴市场正在快速拓展 [35][36][37] - 中东非市场:海信在南非等市场已建立生产基地,份额位居行业第三 [36][37] 公司业绩预测和估值分析 - 预计未来3年公司彩电业务收入将达500-620亿元,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38][39] - 新显示业务未来3年有望保持20%左右的增速 [39] - 公司整体规模经济效应良好,未来3年有望实现15%左右的利润增长 [39] - 远期估值15倍左右,对应市值约500亿元 [3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无相关内容
海信视像原文
-· 2024-07-12 10:3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彩电行业 - **公司**:海信视像、三星、LG、索尼、TCL、小米、创维、康佳、长虹、华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国产电视崛起趋势 - **核心观点**:国产电视有超越三星成为全球新霸主的可能性,海信等国产品牌崛起是确定性方向 [5][7] - **论据**: - 技术变革带来产业格局变化,如液晶面板时代三星超越索尼,如今mini LED电视发展预示国产电视新机遇 [2][5] - 三星、LG电视机业务规模下滑,海信、TCL等国产品牌收入端持续扩张,销量超越LG且与三星距离缩窄 [6] - 大陆面板厂具有成本优势,海信在高端电视有差异化领先优势,国内零售额市占率超30% [7] 海外市场布局与贸易风险应对 - **核心观点**:国产电视品牌通过全球化布局可应对贸易风险,海信视像全球布局清晰,能实现供需匹配 [9][13] - **论据**: - 海信等品牌通过研产销三位一体的全球化出海布局,如在墨西哥设厂,可辐射美洲区,降低贸易风险 [10] - 美国电视机产业无本土品牌和制造环节工人就业需保护,出台关税对电视机产业影响不大 [11][12] 海信视像股价逻辑 - **核心观点**:海信视像股价上升核心逻辑未变,未来出海将加速,经营效率和利润率有望改善 [14] - **论据**: - 公司治理改善,海外经营成果共享,如将东盟业务独立让上市公司经营 [14] - 产业崛起背景不变,面板话语权集中使国产品牌有成本优势,7月后面板价格走软利于盈利改善 [15] - 品牌端布局完善,多品牌矩阵精耕全球市场,蚕食三星和LG份额,有望在5 - 6年超越三星 [16] 全球彩电市场情况 - **核心观点**:全球彩电行业进入成熟期但需求稳定,高端化是主旋律 [20][34] - **论据**: - 欧美成熟市场电视内容与终端绑定稳固,新市场渗透率上升,过去十年全球电视需求稳定在2亿 - 2.4亿台,零售额稳中有升 [20] - 高清化方面,全球4K电视渗透率从2014年小个位数提升到2022年的80%左右,部分市场向8K升级;大尺寸化方面,电视平均尺寸每年提升1 - 3寸 [35] mini LED发展趋势及影响 - **核心观点**:mini LED成为高端化方向,将超市场预期,对国产品牌意义重大 [22][37] - **论据**: - 618期间国内mini LED电视销量份额从去年个位数提升到接近20%,产品定位从中高端卖点向标配迁移 [22] - 小米引爆市场后,各品牌跟进,新品数量增加,技术下沉加速,渗透率将提升 [39][40][42] - 对国产品牌,短期降低产品同质化,优化市场格局;中期助力打造产品矩阵,拓展海外中高端市场;成本结构更健康,提高研发自主性,降低上游面板影响 [43][44] 全球彩电市场竞争格局 - **核心观点**:全球电视市场呈一超多强局面,中国品牌持续清洗日韩品牌 [24] - **论据**: - 三星份额接近20%独占鳌头,海信、TCL、LG形成第二阵营,份额10% - 13%,小米、创维、索尼等份额中低个位数 [24] - 国内市场基本完成国产替代,海信系、TCL系、小米等国产品牌占据主流,韩系、日系品牌合计份额不到一成 [25] 海信视像各区域市场布局与表现 - **核心观点**:海信视像全球化路径清晰,各区域市场有不同战略和发展潜力 [27][32] - **论据**: - **中国市场**:是基本盘,完成国产替代,海信销量份额超26%,销额份额接近30%,高端化领先为出海打下基础 [25][26][52] - **北美市场**:是引擎市场,海信建立本土化供应链和研发中心,进入六大渠道,份额快速成长,突破Best Buy渠道意义重大 [28][54][58] - **欧洲市场**:是战略市场,海信有生产和研发布局,通过体育营销提升份额,但整体份额低个位数,有较大提升空间 [29][64] - **日本市场**:是高端市场,海信收购东芝后占据行业第一,以38%销量份额和超40%销额份额领先 [31] - **亚太市场(除中国)**:海信在日本优势明显,通过其辐射周边,东盟市场有进步空间,在印度重点拓展 [66][67] - **中东非市场**:有潜力,海信通过体育营销突破阿联酋市场,合计份额达17%位居第三且持续提升 [68][6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核心观点**:预计海信视像未来三年盈利增长,给予15倍远期估值,对应市值约500亿,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70][75] - **论据**: - 彩电业务未来三年预计收入500亿、540亿、620亿元,国内份额逐年提升1.5个点,毛利率因高端化提升,面板价格波动区间将收窄 [70][71] - 海外市场今年因体育赛事销量增长,未来份额增长加速;新业务未来三年增速分别为20%、17%;销售费用率受收入增长担保,管理费用率稳定,规模净利率复合增长15% [74][7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北美市场线下渠道有正向滚雪球效应,新品上架需销量好于老品,海信通过沃尔玛等渠道提升销量后,突破Best Buy渠道对品牌提升意义重大 [56][57][58] - 欧洲市场因渠道分散,欧洲杯赞助能提升海信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快速拓展线下渠道,助力份额放量 [64] - 面板价格波动曾侵蚀黑电行业盈利,如今中韩竞争基本结束,LG退出广州工厂后,面板价格波动区间将收窄,利于下游黑电产业盈利和经营预测 [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