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2025瑞银大中华研讨会:寻找结构性增长机会
-· 2025-01-15 15:03
行业投资评级 - 上海医药的12个月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22.80元 [5][6] 核心观点 - 上海医药管理层看好CSO业务的长期前景,认为公司在CSO领域具备竞争优势,渠道覆盖广泛、成本低、效率高且有多年经验积累 [2] - 公司与赛诺菲达成的CSO业务总规模达50亿元,品类超过20种,毛利率明显高于传统分销业务(20%+ vs 5-6%) [2] - 并购上海和黄药业预计将增厚医药制造业务收入20-30亿元,尽管利润贡献相对较小,但有助于获得重磅中药产品如麝香保心丸 [3] - 药房政策收紧对公司业务影响有限,因药房业务占比仅略超10%,医院渠道对业务金额增长贡献更大 [4] 财务数据与估值 - 基于DCF估值法,目标价为22.80元(WACC: 11.4%;终期增速:2.5%) [5] - 2024E营业收入预计为2792.56亿元,2025E为3089.25亿元,2026E为3390.49亿元 [8] - 2024E净利润预计为47.23亿元,2025E为57.17亿元,2026E为63.79亿元 [8] - 2024E每股收益预计为1.28元,2025E为1.54元,2026E为1.72元 [8] 公司背景 - 上海医药是国内大型综合医药集团,以营收计规模位列全国前五,同时也是全国第二大医药流通企业,业务涵盖制药、医药分销及药品零售 [11]
奥普特-2025瑞银大中华研讨会
-· 2025-01-15 15:0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奥普特的12个月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76.00元,基于2025年43倍预期PE [4][5] 核心观点 - 奥普特预计2025年收入将增长,主要受益于消费电子需求和新产品的贡献 [1] - 受益于国产替代,奥普特预计2025年汽车和半导体收入将持续增长,但对锂电收入展望保守,预计不会同比下滑 [1] - 2024年利润承压的主要原因是人员费用增加,预计2025年将控制费用,费用率有望同比下降 [1] 消费电子业务 - 奥普特消费电子业务预计复苏,主要受益于模组端拓展,2025年有望提升模组端业务占比 [2] - 公司在模组端业务的优势在于研发响应速度快、客户项目经验丰富,且较外资产品更具性价比 [2] - 缺陷检测项目目前收入占比不高,2025年的落地情况取决于客户推进节奏 [2] - 与康耐视的合作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在整套方案方面有拓展潜力 [2] 锂电业务 - 奥普特对2025年锂电收入展望保守,主要因客户招标分散化及选择性接单,放弃利润率较低的项目 [3] - 锂电单产线产能增加可能导致单GW的机器视觉投资被稀释,机器视觉需求增长或低于锂电扩产增速 [3] 财务数据 - 奥普特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为1,043百万人民币,息税前利润为190百万人民币,净利润为216百万人民币 [7] - 2025年预计每股收益为1.77元,每股股息净值为0.59元 [7] - 2025年预计息税前利润率为18.2%,ROIC为8.1% [7] 估值与回报 - 奥普特2025年目标价为76.00元,基于43倍预期PE [4] - 预测股价涨幅为11.2%,预测股息收益率为0.7%,预测股票回报率为11.8% [10] 公司背景 - 奥普特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领先的机器视觉企业之一,产品包括光源、镜头、相机和软件,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半导体、汽车和医药行业 [11]
中远海控-2025瑞银大中华研讨会快评
-· 2025-01-15 15:0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远海控的12个月评级为“卖出”,目标价为11.70元 [4][5] 核心观点 - 中远海控管理层对2025年前景保持乐观,预计春节前运输需求充足,装载率高,春节后2-3周需求存在不确定性,但运价将在3月中下旬触底反弹 [1] - 2025年欧线长协价预计比2024年高出约1000美金每FEU,长协比例争取超过50% [2] - 公司预期2025年全球货量需求增长2-3%,若红海绕行持续,盈利状况将较为乐观 [1] - 公司未来资本开支将主要投向绿色环保和数字化转型,2025-29年将有43艘新船交付,合计近75万TEU [3] 运量及长协运价 - 2025年运量方面,管理层认为2024年存在提前出运情况,但对长期货量需求保持乐观,美国加征关税风险低,供应链无法完全回流 [2] - 欧线长协价预计比2024年高出约1000美金每FEU,长协比例争取超过50% [2] 资本开支及未来规划 - 截至2029年一季度,公司预期资本开支合计约70亿美金,2025-29年将有43艘新船交付,合计近75万TEU,2027年为交付高峰 [3] - 公司未来资本开支将主要投向绿色环保和数字化转型,短期内使用传统能源与甲醇双燃料模式向零碳排放过渡 [3] - 公司计划通过AI调配空箱等技术措施降低成本,并进行新船配套的集装箱及陆上供应链资源采购 [3] 估值及财务数据 - 报告维持基于EV/IC估值法得出的12个月目标价11.70元 [4] - 2024年预期营业收入为233,080百万人民币,净利润为47,271百万人民币,每股收益为2.97元 [7] - 2025年预期营业收入为177,437百万人民币,净利润为16,727百万人民币,每股收益为1.05元 [7] 公司背景 - 中远海控是中国最大的集运企业,全球集装箱运力排名第四,经营230余条国际航线、50余条中国沿海航线及80余条珠江三角洲和长江支线,覆盖全球9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90余个港口 [10]
宇通客车-2025瑞银大中华研讨会
-· 2025-01-15 15:03
行业投资评级 - 宇通客车12个月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32元,基于DCF估值法(WACC为6.5%),隐含2025年预期市盈率16倍 [4][5] 核心观点 - 宇通客车预期2025年出口销量增长近10%,国内市场略增,其中以旧换新政策或对公交车销量有帮助 [1] - 2024年4季度及2025年全年利润率展望佳,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和产品结构改善 [1] - 公司维持高分红的战略,分红率和资本支出指引未变,现金流表现良好 [1] - 2025年出口预期1.5万台以上,同比增长约10%,新能源客车出口销量增长更快,毛利率有提升空间 [2] - 公司估算可触及的海外市场容量为8-10万台,主要集中在竞争相对缓和的中高端市场 [2] - 国内市场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公交车市场预期增长,但旅游车增速或放缓 [2] 投资者反馈 - 宇通客车股价近期涨幅较大,投资者分歧增加,部分选择获利了结,部分看好2025年盈利增长,考虑增加持股 [3] 财务数据 - 2024年预期营业收入为36,503百万人民币,2025年预期为41,935百万人民币 [7] - 2024年预期净利润为3,512百万人民币,2025年预期为4,347百万人民币 [7] - 2024年预期每股收益为1.59元,2025年预期为1.96元 [7] - 2024年预期每股股息为2.00元,2025年预期为1.50元 [7] - 2024年预期息税前利润率为9.6%,2025年预期为10.6% [7] 公司背景 - 宇通客车是中国最大的客车生产商,产品包括长途客车、公交客车、旅游客车、校车及新能源客车 [10] 估值与回报 - 预测股价涨幅为19.6%,股息收益率为7.5%,股票回报率为27.1%,超额回报率为20.0% [9]
洽洽食品-2025瑞银大中华研讨会:春节备货略不及预期
-· 2025-01-15 15:03
行业投资评级 - 洽洽食品的12个月评级为中性 [5] - 目标价从33 00元下调至29 00元 [4] 核心观点 - 春节备货销售表现略低于预期 12月同比增长双位数 但增速不及公司预期 反映终端需求弱于预期及经销商态度谨慎 [1] - 瓜子原料价格近期有所回落 但Q424至Q325期间仍会对毛利率施压 [1] - 2025年收入目标为同比增长10% 部分产品线和渠道有望成为增长亮点 [1] - 公司不排除进一步提高派息率 指引区间在60-80% [1] 春节备货情况 - 12月销售同比增长双位数 但未达成公司预期 1月同比情况或好于预期 [2] - 春节备货期间整体收入同比为持平至略增 瓜子和坚果表现相近 [2] 毛利率 - 近期瓜子原料成本略有回落 但同比仍呈上升态势 未来两到三个季度毛利率影响仍有不确定性 [3] - 个别坚果原料价格有所上行 但影响相对有限 [3] 估值与盈利预测 - 目标价从33 00元下调至29 00元 主要反映盈利预测下调 [4] - 2025/26/27E EPS下调16/16/8% [4] - 2025年1月13日股价为27 90元 52周股价波动范围为24 10-37 50元 [5] - 市值14 1十亿人民币/1 93十亿美元 已发行股本507百万股 [5] 财务数据 - 2024E营业收入7 289百万人民币 2025E为7 690百万人民币 [8] - 2024E净利润888百万人民币 2025E为833百万人民币 [8] - 2024E每股收益1 75元 2025E为1 64元 [8] - 2024E每股股息1 23元 2025E为1 15元 [8] 公司背景 - 洽洽食品成立于2001年 以坚果炒货为主营 2023年籽类占收入的63% 坚果类占26% [11]
国轩高科-2025瑞银大中华研讨会:出货量展望积极
-· 2025-01-15 15:0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国轩高科的12个月评级为“中性”,目标价为22.90元 [5] 核心观点 - 国轩高科2024年出货量同比增长约50%至65GWh,其中储能占比35%-40% [1] - 2025年公司规划产能150GWh,实际产能或可达到120GWh [1] - 2025年出货量目标为100GWh,同比增长约50%,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速或超60% [2] - 公司海外产能扩张有序推进,美国工厂Pack产线已完成调试,预计2025年投产 [3] 近期经营情况 - 1Q25公司排产超20GWh,在行业淡季表现较为理想 [1] - 2024年底公司产能约100GWh [1] 出货量展望 - 2025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主要得益于B级及以上车型订单落地,预计这类车型订单出货量占比将超20% [2] - 海外A级车订单增加,海外出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2] 全球产能扩张 - 摩洛哥工厂规划20GWh电芯产能,预计2026年底投产 [3] - 斯洛伐克工厂规划20GWh电芯产能,其中10GWh为大众预留,预计2027年初投产 [3] 估值 - 基于市净率估值法,目标价为22.90元 [4] 公司背景 - 国轩高科主要从事铁锂动力电池新材料、电池芯、电池组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10]
新奥股份-2025瑞银大中华研讨会:2024年平台零售气量增速符合指引
-· 2025-01-15 15:0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新奥股份的12个月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25.00元/股 [4][5] 核心观点 - 新奥股份预计2024年平台气板块销量或达55-60亿立方米,零售气量或增5%,泛能/智家业务收入或保持20%同比增长 [1]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平台气销量达40.6亿方,预计全年销量或达55-60亿方,同比增长双位数 [2]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零售气销量同比增长4.8%,预计全年零售气量或保持5%增长,舟山LNG接收站处理量或达240万吨 [3] - 公司MSCI ESG评级提升至AAA级,是国内首家获得AAA评级的公用事业企业 [1][3] 经营数据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平台气价差约为0.45元/立方米,其中国内/国外价差或为0.22/0.86元/立方米,预计四季度价差或环比略有下滑,全年价差或保持在0.40元/立方米左右 [2] - 公司维持2024/25年每股分红保持1.03/1.14元以上的指引 [3] 估值与财务数据 - 估值基于DCF估值法(WACC=7.4%),对应15/14倍2024E/25E PE [4] - 2024E营业收入预计为149,961百万人民币,息税前利润为12,387百万人民币,净利润为5,145百万人民币 [7] - 2024E每股收益为1.66元,每股股息净值为1.03元 [7] 公司背景 - 新奥股份原名威远生化,2011年新奥集团入主,成为第一大股东,业务板块包括天然气工程、海外天然气上游、煤炭、化工、农兽药五大板块 [10] - 天然气在公司业务中占比不断提升,未来将成为公司主要增长点 [10]
天赐材料-2025瑞银大中华研讨会:电解液价格或小幅改善,海外产能持续推进
-· 2025-01-15 15:0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天赐材料的12个月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30.50元/股 [4][5] 核心观点 - 天赐材料预计2025年电解液价格有望小幅上涨,主要由于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及行业格局改善 [2] - 公司预计2025年六氟磷酸锂产能利用率将提升,产量或同比增加约2万吨至9万吨左右 [2] - 天赐材料计划在美国和摩洛哥建设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产能,预计2027年投产 [3] 行业分析 - 电解液价格在2025年有望小幅上涨,主要受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及行业格局改善影响 [2] - 六氟磷酸锂价格在2024年11-12月由5.6万元/吨涨至6.3万元/吨,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成本支撑 [2] - 除龙头企业外,边际厂商目前均处于现金流亏损状态,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2] 公司战略 - 天赐材料计划在美国与Honeywell合资建设20万吨电解液产能(持股51%)及10万吨液体六氟磷酸锂产能(持股49%) [3] - 公司计划在摩洛哥建设15万吨电解液产能及10万吨液体六氟磷酸锂产能 [3] - 美国及摩洛哥项目的投资额预计在2-3亿美元,均计划于2027年投产 [3] 财务数据 - 天赐材料2025年1月13日股价为18.11元,市值为347亿人民币(约47.4亿美元) [5] - 公司2025年预计每股收益为0.80元,2026年预计每股收益为1.17元 [5] - 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为168.86亿人民币,净利润为15.34亿人民币 [7] 公司背景 - 天赐材料成立于2000年,是全球电解液和六氟磷酸锂产能规模最大的企业 [10] - 公司通过高度一体化的电解液材料产业链和规模经济效应巩固成本竞争力 [10] - 天赐材料是宁德时代的主要电解液供应商,并计划在国外扩产 [10]
北方华创-2025瑞银大中华研讨会:2024年业绩预告小幅低于预期,但良好的盈利增长趋势在短期和中期仍将保持
-· 2025-01-15 15:0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北方华创的12个月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485.50元 [5][10] 核心观点 - 北方华创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收入同比增长25%~43.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6%~52.6%,略低于预期,主要受4Q24非经常性因素影响 [1] - 4Q24营收同比增长24.6%,环比增长16.5%,创历史新高,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新产品开发、市场份额扩大和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下降 [2] - 报告下调了2024-26年的盈利预测,主要原因是非半导体设备订单低于预期、出口管制影响晶圆厂扩产以及毛利率假设调整 [3][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4年全年收入预计为29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5%和42.6% [1] - 2025-26年盈利预测分别下调4.5%和7.2%,2024-26年复合增速预计为32% [3][9] - 目标价从506.5元下调至485.50元,基于7.1倍2025年预期市净率和35倍2025年预期市盈率 [4][10] 公司背景与市场地位 - 北方华创是中国营收最高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覆盖刻蚀、物理气相沉积设备(PVD)、清洗设备等领域,2022年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15位 [12] - 公司还从事真空设备、新能源设备、先进封装设备及精密元器件业务 [12] 预测回报率 - 预测股价涨幅为26.9%,股息收益率为0.7%,股票总回报率为27.7%,超额回报率为20.7% [11]
中集车辆-2025瑞银大中华研讨会
-· 2025-01-15 15:0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集车辆的12个月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从12元下调至10.8元,基于13倍2025年预期市盈率 [4][5] 核心观点 - 中集车辆对2025年展望乐观,主要由于2024年行业出清,以旧换新政策或带动2025年挂车行业见底回升,凭借星链计划,公司份额逆势提升,有利于利润率增加 [1] - 北美市场基本稳定,新兴市场增长较快,且利润率高于平均,2024年销量占比或10%以上 [1] - 2024年营收和利润增长较慢,主要原因是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挂车更新周期延长,行业挂车销量不到40万台,低于历史中枢50-60万台 [1] - 2024年4季度,公司预期中国市场环比改善,北美市场稳定,新兴市场增长较快 [1] 星链计划 - 星链计划意在改善公司在生产、供应链、销售等环节的效率,并最终实现份额提升、利润改善的经营目的 [2] - 2024年中国挂车市场需求低迷,行业销量38万台,低于2023年43万台,也低于过去历史均值60万台的中枢,行业洗牌加速 [2] - 中集车辆凭借星链计划改革,实现逆势增长,2024年1-9月份销量增长20%以上,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2%提升至2024年前9个月的16%,目标20% [2] - 公司期待2025年以旧换新等政策行业需求回暖,挂车行业销量或回升至40-50万台,叠加公司份额扩张,公司利润率或得以改善 [2] 北美市场展望 - 北美需求处于2023年市场井喷后的低迷期,行业新增订单或在2025年1-2月份转正,从订单到销售间隔4-5个月,行业或在2025年2-3季度见底回升 [3] - 若美国政府加征对墨西哥输美产品关税,从供应格局上对中集车辆有利,因为部分竞争对手产能在墨西哥 [3] - 中集车辆考虑进一步加大北美市场供应链的自制能力 [3] 估值与财务数据 - 报告下调中集车辆2024-26年利润预期11-13%,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从12元下调至10.8元 [4] - 2024年预期营业收入为23,108百万人民币,2025年预期为26,533百万人民币,2026年预期为29,038百万人民币 [7] - 2024年预期净利润为1,230百万人民币,2025年预期为1,563百万人民币,2026年预期为1,810百万人民币 [7] - 2024年预期每股收益为0.66元,2025年预期为0.83元,2026年预期为0.97元 [7] 公司背景 - 中集车辆为全球领先的半挂车企业,在中国、北美、欧洲和新兴市场拥有业务布局,2022年国内市场份额为14.5%,位列第一,北美份额为15.9%,位列第三 [10] 预测回报率 - 预测股价涨幅为23.9%,预测股息收益率为4.5%,预测股票回报率为28.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