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远海控(601919)
icon
搜索文档
每周股票复盘:中远海控(601919)2024年营收2338.59亿,净利润491亿,2025Q1业绩预增
搜狐财经· 2025-04-19 03:20
尽管未来全球经济复苏存在分化和不确定性风险,但中国凭借产业链韧性、政策支持以及新兴领域的突 破,进出口规模有望保持稳定增长,贸易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为港口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公司码头业务发展将着重聚焦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速全球布局,持续提升现有全球网络服务效能; 二是,强化通道建设,提升CSP武汉码头、比雷埃夫斯码头、CSP阿布扎比码头等关键枢纽港服务能 级;三是,加速港口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积极推动港口在无人船应用、监管及港口节能减排等方 面的规格和标准制定,强化中国港口在创新领域的竞争优势;四是,紧盯双品牌和海洋联盟运力重点投 放的区域和市场,通过投资或收购产业链上下游全球性资源,为高质量全球通道建设提供供应链资源节 点保障。 截至2025年4月18日收盘,中远海控(601919)报收于14.22元,较上周的14.0元上涨1.57%。本周,中 远海控4月16日盘中最高价报14.35元。4月14日盘中最低价报13.95元。中远海控当前最新总市值2255.53 亿元,在航运港口板块市值排名1/35,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46/5146。 本周关注点 业绩披露要点 2024年,中远海控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 ...
涉及中美贸易战等信息量极大——中远海控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问答集锦
搜狐财经· 2025-04-17 22:40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4月15日15:00 - 16:00中远海控举行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管理层回应投资者关心的盈利水平、未来发展前景等问题 [1] 分组1:2024年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8.59亿元,同比增长33.3%;息税前利润699.48亿元,同比增长9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91.00亿元,同比增长105.8%;净资产收益率达22.60%,同比提升10.8个百分点 [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42.70%,较上年末下降约4.69个百分点;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693.13亿元,同比增长206.9% [3] - 与全球已公布业绩的主要班轮公司相比,2024年中远海控EBIT等业绩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3] 分组2:行业发展前景 - 未来集装箱航运业复杂多变,地缘政治、红海局势、贸易关税政策等使全球货流结构深刻演变,全球经济韧性发展、新兴市场崛起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新机遇 [4] 分组3:公司应对策略 - 公司以全球客户需求为导向,围绕定位加快全球化、规模化发展,提速数字智能、绿色低碳转型,以应对不确定性 [4][6] - 短期内关税政策或影响跨太平洋航线船舶装载率,中长期影响不确定,公司将密切关注并积极应对 [6] 分组4:公司港口业务发展方向 - 公司码头业务着重加速全球布局,提升现有全球网络服务效能;强化通道建设,提升关键枢纽港服务能级;加速港口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紧盯重点区域和市场,投资或收购产业链上下游资源 [7] 分组5:公司业务板块定位与协同 - 公司定位为“以集装箱航运为核心的全球数字化供应链运营和投资平台”,推动全球集装箱航运和港口两大业务板块发力,构建一体化供应链运营体系,完善发展模式 [7] - 公司坚持板块协同发展,发挥港航协同优势,完善综合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平抑周期性风险,推动两大板块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8]
中远海控(601919) - 中远海控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
2025-04-17 18:31
呈交日期: 2025年4月17日 FF305 翌日披露報表 (股份發行人 ──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股份購回及/或在場内出售庫存股份) 表格類別: 股票 狀態: 新提交 公司名稱: 中遠海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如上市發行人的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出現變動而須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主板上市規則》」)第13.25A條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證券 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第17.27A條作出披露,必須填妥第一章節 。 | 第一章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A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 否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 說明 | | 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代號:601919) | | | | | A.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變動 | | 庫存股份變動 | | | | | 事件 | | | 佔有關事件前的現有已發 | | 每股發行/ ...
中远海控(601919) - 中远海控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
2025-04-16 18:31
股份数据 - 2025年4月15 - 16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2,661,906,223,库存股份数目为0[3] 股份购回 - 2025年4月9 - 16日多次购回股份,各日数量、占比及每股购回价不同[4] - 4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回A类普通股5,010,010股[12] - 每股最高购回价14.3元,最低14.13元,付出总额71,109,428.1元[12] - 合共购回5,010,010股,拟注销数目相同[12]
中远海控(601919) - 中远海控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16 18:30
人事变动 - 陈扬帆因工作岗位变动辞去公司副董事长等职务[1] - 提名张峰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候选人[1] - 聘任程菁为公司副总经理,任期至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3] 议案表决 - 提名张峰议案表决结果:同意7票,反对0票,弃权0票[2] - 聘任程菁议案表决结果:同意7票,反对0票,弃权0票[3]
中远海控(601919) - 中远海控关于副董事长辞任、提名执行董事候选人及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
2025-04-16 18:16
人事变动 - 2025年4月16日陈扬帆辞去副董事长等职务[3] - 2025年4月16日提名张峰为执行董事候选人[3] - 2025年4月16日程菁被聘任为副总经理[4] 人员信息 - 张峰52岁,现任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副总经理等职[6] - 程菁49岁,现任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6]
中远海控(601919) - 中远海控关于回购股份事项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的公告
2025-04-15 18:46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8日总股本为15,861,686,223股[2] - 2025年4月9日注销227,960,500股H股,注销后总股本为15,633,725,723股[3] 股东持股 - 中国远洋运输有限公司持股5,924,873,037股,比例37.35%[1]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3,190,849,123股,比例20.12%[1] -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直接及间接持股约占注销后总股本44.84%[3]
中远海控(601919) - 中远海控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
2025-04-15 18:46
股份数据 - 2025年4月14 - 15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2,661,906,223,库存股份为0[3] 股份购回 - 2025年4月9 - 15日多次购回股份,各日数量、占比及每股购回价不同[4] - 2025年4月15日购回4080000股,最高14.25元,最低14.09元,总额57862699元[12] - 公司合共购回4080000股,付出总额57862699元,拟注销4080000股[12]
中远海控(601919) - 中远海控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
2025-04-14 17:30
股份数据 - 2025年4月11日和14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2,661,906,223[3] - 2025年4月9 - 14日多次购回股份[4] - 2025年4月14日购回股份3,948,000股,付出总额55,683,417元[12]
中证香港回购指数报901.98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远海控等
金融界· 2025-04-11 17:17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4月11日中证香港回购指数情况、表现、样本选取、持仓等信息[1] 指数表现 - 4月11日中证香港回购指数报901.98点 [1] - 近一个月下跌13.35%,近三个月上涨7.01%,年至今上涨1.40% [1] 指数样本 - 从香港上市证券选50只回购比例高的公司证券作样本 [1] - 以2018年12月28日为基日,1000.0点为基点 [1] - 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3、6、9、12月第二个星期五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调整时间与样本调整实施时间相同,下一定期调整日前一般固定不变 [2] - 特殊情况临时调整指数,样本退市从指数样本剔除,样本公司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指数持仓 十大权重 - 腾讯控股(10.01%)、汇丰控股(10.0%)、美团 - W(9.67%)、友邦保险(9.38%)、快手 - W(8.89%)、东岳集团(6.99%)、太古股份公司A(6.15%)、恒生银行(5.85%)、石药集团(4.47%)、中远海控(4.24%) [1] 市场板块 - 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 [1] 行业 - 金融占比27.14%、通信服务占比18.96%、可选消费占比15.42%、医药卫生占比12.20%、房地产占比7.49%、原材料占比7.20%、工业占比6.69%、信息技术占比2.51%、主要消费占比1.32%、能源占比0.92%、公用事业占比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