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石油国际(0034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16:38
Novus油气业务销售数据 - 2024年Novus销售油气84.3万当量桶,同比下降22.95%,销售收入6080万加元,同比下降29.61%[7] - 2024年Novus油气销量84.3万当量桶,收入3.31亿港元,较2023年的109.3万当量桶和5.02亿港元均下降,该业务录得经营亏损430万港元[29] Novus油气销售价格变化 - 2024年天然气销售价格较同期大幅降低41.02%,油气混合销售价格降低8.65%[7] Novus盈利情况 - 得益于油气资产减值回拨2526万加元,Novus录得净盈利1160万加元[7] Novus资本开支与生产情况 - 2024年Novus累计资本开支1131万加元,完钻5口一英里井(总进尺11628米),投产8口井,新井产量贡献0.73万吨[8] - 2024年Novus全年累计生产油油气83.7万当量桶[8] Novus增产措施成果 - 2024年Novus实施各类措施105余次,措施后增加产量129当量桶/天[8] Novus销售策略增收情况 - 2024年5月Novus在维京原油价格接近80美元时销售,增加销售收入188万加元[9] Novus成本控制情况 - 2024年Novus单井完井成本同比降低8万加元/口[9] - Novus与管道运输公司签署5年运输协定,将管道运输费率降低11%,并将增幅限制在每年2%,2024年节省运输费用65万加元[9] - Novus追缴第三方拖欠的道路使用费用总额超2.2万加元[9] Novus钻井开发情况 - 2024年5口井采用1英里加长水平井开发方式,同比增幅33.33%,全年完钻5口1英里井,总进尺11,628米,钻井周期控制在5天以内,油锅钻遇率100%,压裂加砂成功率98%[11] Novus土地与储量情况 - 2024年100平方公里土地面临过期风险,公司成功保住68平方公里土地,2P储量增加124.7万当量桶,年底达1,852万当量桶,同比增加2.3%[12] Novus探井投产情况 - Madison组“成功”储层完钻1口探井并投产,6个月累产5,000当量桶[15] 河南延长油品销售数据 - 2024年河南延长累计油品销售383.85万吨,实现营业收入270.34亿元,利润总额456万元[19] 河南延长终端零售业务情况 - 2024年河南延长终端零售新增大客户36个,月提油量稳定在1万升以上客户9个,售券引流1.8万升,礼品卡业务销售10.53万元[20] 河南延长铁路分销业务情况 - 2024年河南延长铁路分销与10家新客户建立合作,实现销量6.49万吨,销售金额4.64亿元[20] 河南延长外采外销业务情况 - 2024年河南延长外采外销开展集采业务4.274万吨[20] 河南延长油库销售业务情况 - 2024年河南延长油库销售新开发客户62家,供应商1家,对大客户实现销量5.29万吨,承接延长油品移库资源7,700吨[20] 河南延长其他业务情况 - 2024年河南延长全网红会会员总数35万人,公众号关注会员人数9万人,定投销量5.01万吨,中标签湖北国储油品收储9万吨,江上外采外销自主承运营业务6.82万吨,入围中石油湖北、中海油华东供应商供油2.93万吨[22] 河南延长成本节约情况 - 河南延长项城加油站租赁费用整体下浮30%,租金合计减少174万元/年[24] 公司整体收入情况 - 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291.85亿港元,较2023年的277.43亿港元增长5% [28] - 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为29,184,915千港元,2023年为27,742,529千港元[105] 公司其他收入情况 - 公司2024年其他收入9132万港元,较2023年的1.78亿港元下降49% [28][31] 公司收入成本情况 - 公司2024年收入成本287.83亿港元,较2023年的271.45亿港元增加6% [28][32] 公司特许权费用情况 - 公司2024年特许权费用5759.2万港元,较2023年的9310.9万港元下降38% [28][33] 公司油田营运开支情况 - 公司2024年油田营运开支8937.6万港元,较2023年的1.09亿港元下降18% [28][34] 公司行政开支情况 - 公司2024年行政开支8683万港元,较2023年的1.11亿港元节省2369.3万港元 [28][37] 公司折旧、耗损及摊销情况 - 公司2024年折旧、耗损及摊销1.63亿港元,较2023年的2.41亿港元下降32% [28][38] 公司资产情况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77.1918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8761.5万港元,降幅5% [44][47] - 2024年存货为8985.1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25672.9万港元,降幅74% [44] - 2024年应收贸易款项为45775.8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55715.8万港元,降幅55% [4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为2,799,999千港元,2023年为3,684,542千港元[106]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情况 - 2024年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7867.5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5248.7万港元,增幅23% [44][55][64] 公司负债情况 - 2024年应付贸易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为 - 65021.4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55818万港元,降幅46% [44] - 2024年银行借贷及其他贷款为 - 15969.1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24590.3万港元,降幅61% [4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1,499,820千港元,2023年为2,336,376千港元[106] 公司权益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300,179千港元,2023年为1,348,166千港元[106]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及或实物分派为323,200,000港元,2023年为343,137,000港元[112] 公司利润情况 - 2024年集团整体溢利为5557.8万港元,2023年为58013.2万港元,利润大幅减少 [46] - 公司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55,155千港元,2023年为588,392千港元[105] - 公司2024年年度溢利为55,578千港元,2023年为580,132千港元[105] 公司资本负债与流动比率情况 - 2024年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115.4%,2023年为173.3%;流动比率为107.0%,2023年为79.5% [62][64] 公司银行借贷与授信情况 - 2024年集团就河南延长未偿还浮息银行借贷为10.6万港元,2023年为13154.4万港元;获银行授信52663万港元 [63] 公司商品合约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订立商品合约,2023年也无 [65]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承担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关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承担为17.9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5万港元[69] 公司贷款与担保情况 - 延长石油香港向Novus提供3500万美元有抵押定额贷款,以7000万美元债权证等作抵押;可授予公司的2200万美元有抵押定额贷款以河南延长已发行股本的70%作担保,公司促使河南延长账面估值不低于3143万美元[70] 公司员工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总数为204名,2023年为207名;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总额为8660.7万港元,2023年为8293.8万港元[72] 集团储量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证实石油及液化天然气储量为9730.6千桶,年初为9643.8千桶;天然气储量为20318.0百万立方英尺,年初为18832.0百万立方英尺;总计为13116.5千当量桶,年初为12782.5千当量桶[8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概略石油及液化天然气储量为4006.4千桶,年初为3957.5千桶;天然气储量为8380.0百万立方英尺,年初为8190.0百万立方英尺;总计为5403.2千当量桶,年初为5322.5千当量桶[8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证实+概略石油及液化天然气储量为13737.0千桶,年初为13601.3千桶;天然气储量为28698.0百万立方英尺,年初为27022.0百万立方英尺;总计为18519.7千当量桶,年初为18105.0千当量桶[85] 集团风险管理情况 - 集团采取审慎现金管理及风险监控方针,预期无重大利率和汇兑风险,回顾年内无外汇对冲交易[66] 集团收购出售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2023年也无[67] 集团投资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2023年也无[68] 集团或然负债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也无[71] 集团开发活动情况 - 加拿大开发活动打井5口、完井8口,平均净日产油1,675桶、气2,945千立方英尺,马达加斯加无相关活动[87] 集团勘探开发成本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加拿大勘探成本为2,680千港元、开发成本为74,415千港元、生产成本为89,376千港元,马达加斯加无相关成本,合计勘探成本2,680千港元、开发成本74,415千港元、生产成本89,376千港元[88] 公司董事任职情况 - 封银国59岁,2020年6月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1年4月1日任董事会主席及授权代表[89] - 王海宁48岁,2024年7月2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90] - 丁嘉晟37岁,2021年4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91] - 孙健31岁,2023年2月8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92] - 吴永嘉55岁,2005年1月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3] - 梁廷育50岁,2009年12月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4] - 孙立明71岁,2012年4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5] - 2024年7月22日,王海寧女士获委任,张建民先生辞任[120] 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 公司主营投资控股,在中国从事石油相关产品业务,在加拿大和马达加斯加进行油气业务[100] 公司股息政策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任何股息,2023年也无派息[103]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2024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111] 集团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集团五大客户销售额占年内总销售额约81%,最大客户销售额占约56%[119] - 集团五大供应商收入成本占年内总收入成本约88%,最大供应商收入成本占约35%[119] 公司股东持股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孙立明先生持有公司3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普通股股本总额约0.003%[131] - 2024年12月31日,牟国栋博士持有公司15,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普通股股本总额约0.001%[131] - 2024年12月31日,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及仍未行使的购股权,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136] - 2024年12月31日,延长石油集团和延长石油香港分别持有公司634,310,161股普通股,占已发行普通股股本总额约57.66%[138] - 2024年12月31日,长安汇通、长安汇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长安汇通香港分别持有公司183,350,467股普通股,占已发行普通股股本总额约16.67%[138] 公司董事连任情况 - 王海寧女士须于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121] - 丁嘉晟先生、吴永嘉先生、梁廷育先生、孙立明先生及牟国栋博士将在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并符合资格膺选连任[121] 公司供应协议情况 - 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三个年度,延长石油集团同意供应及河南延长同意购买成品油及副产品[140] - 截至2026年12月31日止三个年度,河南延长分别向延长壳牌河南及中油延长石油销售成品油及副产品[140] 公司持续关连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供应协议项下拟进行的持续关连交易总值未超2024年年度上限258.
中国新经济投资(0008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16:37
公司投资组合情况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持有1项香港上市公司投资、3项私募股权证券投资、1只有限合伙基金及1只开放式基金[13][16]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持有六项投资,包括一项香港上市公司投资、三项私募股权证券投资、一只有限合伙基金及一只开放式基金[26][28] - 公司已投资一家上市公司、两家基金及三家私募股权证券,采用多样化投资方式降低风险并追求长期更高回报[22][24] - 海峡石油化工控股有限公司投资,持有22,000股,成本4千港元,市值3千港元,未变现亏损1千港元,占公司总资产0.00%[29] - 国投金融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持有64股,成本46,377千港元,市值6,627千港元,未变现亏损39,750千港元,占公司总资产10.18%[30] - 公司持有iPro Financial Press Limited 17,493股,占其资本比例19.97%,成本34,999千港元,市值15,350千港元,未变现亏损19,649千港元,公司应占资产净值15,450,000港元,占公司总资产23.57%[33] - 公司持有Gransing Finance Limited 2,779,570股,占其资本比例19.90%,成本16,876千港元,市值2,723千港元,未变现亏损14,153千港元,公司应占资产净值4,520,000港元,占公司总资产4.18%[33] - 公司持有Goldstone 1 LPF,占其资本比例43.63%,成本19,785千港元,市值9,580千港元,未变现亏损10,205千港元,公司应占资产净值9,580,000港元,占公司总资产14.71%[34] - 公司持有SWK Dynamic OFC,占其资本比例10.59%,成本9,947千港元,市值8,677千港元,未变现亏损1,270千港元,公司应占资产净值8,680,000港元,占公司总资产13.33%[34] - 公司持有Tasty Concepts Holding Limited 6,600,000股,占其资本比例3.43%,成本1,320千港元,市值1,848千港元,未变现收益528千港元,公司应占资产净值 - 660,000港元,占公司总资产1.94%[35] - 公司持有Hanvey Group Holdings Limited 2,310,000股,占其资本比例1.40%,成本627千港元,市值739千港元,未变现收益112千港元,公司应占资产净值520,000港元,占公司总资产0.78%[37] - 公司持有Lerado Financial Group Company Limited 3,100,000股,占其资本比例1.35%,成本779千港元,市值657千港元,未变现亏损122千港元,公司应占资产净值8,980,000港元,占公司总资产0.69%[37] - 公司持有China New Consumption Group Limited 2,700,000股,占其资本比例0.67%,成本505千港元,市值524千港元,未变现收益19千港元,公司应占资产净值700,000港元,占公司总资产0.55%[37] - 公司持有Gransing Financial Group Limited 64股,占其资本比例18.08%,成本46,377千港元,市值9,724千港元,未变现亏损36,653千港元,公司应占资产净值20,900,000港元,占公司总资产10.21%[39] - 公司持有iPro Financial Press Limited 17,493股,占其资本比例19.97%,成本34,999千港元,市值17,602千港元,未变现亏损17,397千港元,公司应占资产净值25,600,000港元,占公司总资产18.48%[41] - 公司持有Gransing Finance Limited 2,779,570股,占其资本比例19.90%,成本16,876千港元,市值8,103千港元,未变现亏损8,773千港元,公司应占资产净值12,900,000港元,占公司总资产8.51%[41] - 公司持有Goldstone 1 LPF,占其资本比例59.32%,成本23,748千港元,市值16,858千港元,未变现亏损6,890千港元,公司应占资产净值16,860,000港元,占公司总资产17.70%[42] - 公司持有SWK Dynamic OFC,占其资本比例12.21%,成本12,163千港元,市值10,285千港元,未变现亏损1,878千港元,公司应占资产净值10,280,000港元,占公司总资产10.80%[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六项投资,最大投资在专注香港IPO市场的金融印刷板块[60][65]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4年度股东应占亏损净额为28,978,531港元,其中投资组合持仓公平值亏损变动净额为17,515,762港元[13][1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经审核资产净值约每股0.05港元[14][16] - 亏损净额主要由于金融资产已变现亏损净额3,541,193港元及未变现亏损净额13,974,569港元[14][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Strong Petrochemical股东应占未经审核亏损约为8,750,000港元,于2024年6月30日,其股东应占未经审核资产净值约为1,284,433,000港元[44][45] - 本年度中国新消费集团有限公司实现已变现收益10.5万港元,赏之味控股有限公司、恒伟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金石一号有限合伙基金分别产生已变现亏损55.4万、37.3万、29.6万港元[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零,无应付经纪保证金,无抵押香港上市证券作保证金担保,无重大或然负债[49][51][53][55] - 2011年1月6日上市时,公司完成股份配售,3.03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普通股以每股1.03港元配售,现金代价约3.121亿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由13.19700274亿股每股面值0.04港元普通股组成[52][56] - 本年度公司无股权筹资活动,无过往未动用所得款项[57][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资本开支及其他承担[58][63] - 本年度公司无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59][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1540万港元[110][114] - 本年度公司未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年末无库存股份[112][116] 宏观经济数据 - 2024年中国GDP达134,908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0%,各季度增速分别为5.3%、4.7%、4.6%、5.4%[18] - 2024年恒生指数涨幅为17.7%,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幅为26.4%[19] - 2024年12月美国联邦基金利率降至4.25% - 4.5%区间[17][19] - 2024年恒生指数大幅上涨17.7%,恒生中国企业指数飙升26.4%[21] - 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人民币1,349,08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各季度增长率分别为5.3%、4.7%、4.6%、5.4%[20] - 2024年12月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降至4.25%至4.5%的范围[20][21] - 截至2024年12月,美联储7月加息后将利率维持在5.25%至5.50%的范围,9月第一次减息后年底进一步调整利率[21] 公司业务策略与目标 - 公司策略重点为中短期投资上市证券,长期投资私募股权证券及非上市资产,专注大中华区及其他重要全球市场[22][24] - 公司目标是为股东创造最大回报,确保可持续的长期增长[23][24] 公司各业务线情况 - Strong Petrochemical股份自2024年12月31日起暂停买卖,已恢复原油贸易业务并进军石油及天然气开发及生产领域[44][45] - Gransing Financial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推出新服务,包括为香港及中国新客户提供在线账户开设服务等[44][45] - iPro主要从事金融印刷服务、制作公告及提供金融相关论坛场所[44][45] 公司人员与薪酬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五名全职雇员,较2023年的八名减少;本年度总薪酬成本约273.891万港元,较2023年的413.2184万港元降低[66][67][71][72] 公司股份登记与股东大会相关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7日至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欲出席股东大会需在2025年5月26日下午4点前完成股份过户登记[77]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7日至2025年5月30日暂停办理股份登记手续,股份过户文件须在2025年5月26日下午4时前送达指定地点办理登记[78] 公司董事信息 - 陈昌义先生61岁,自2013年6月1日起任执行董事,为多家上市公司执行董事,2021年2月8日前为国盛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21年1月至6月任核心经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79][81] - 香港法院已对金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出清盘令,陈先生确认非清盘令答辩人及清盘程序一方,不知悉相关申索及清盘令结果[80][82] - 陈胜杰先生63岁,自2024年10月16日起任非执行董事及公司主席,会计及财务经验逾30年,曾在多家公司任职[83][84] - 蔡冠明先生56岁,自2022年2月8日起任非执行董事,企业及物业按揭融资等经验逾26年,金融服务经验逾24年,在多家公司任职,SIL于2021年6月14日私有化并撤牌[85][87] - 肖瑞梅女士60岁,自2022年7月8日起任非执行董事,1985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2003年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学位,有丰富媒体及管理经验,1997年获“中国新闻奖”评论奖[86] - 隋福祥于2023年6月15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任共享集团非执行董事,2022年8月17日至2024年4月15日任新华联合投资独立非执行董事[93][94] - 施德志于2023年6月15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96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获工程学士,2004年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柏鲁克分校获工商管理(会计学)硕士[90][92] - 唐润农于2022年7月18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83年获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学位,有逾10年中国政府行政经验[89][91] - 肖瑞美于2022年7月8日起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学士,2003年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88] - 黄斌于2024年9月17日辞任非执行董事兼联席主席,蔡捷思于2024年10月16日辞任非执行董事兼联席主席,陈盛杰于2024年10月16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兼主席[113][117] - 陈昌义及蔡冠明须于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陈盛杰须任职至股东周年大会并膺选连任[118][12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0年2月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获豁免有限责任公司,旨在建立封闭式投资公司[97][104] - 公司股份自2011年1月6日起于联交所主板上市,上市前未开展任何经营或业务[98][104]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全球具能力生产及提供获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经济支持之产品或服务的私人及公众上市企业[97][104] 公司年报相关 - 公司本年度业绩载于第73至163页的财务报表内[100][106]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年度(2023年12月31日)派付任何股息[101][107] - 业务回顾讨论及分析包括公司面临的风险、重要事件、未来发展,载于年报“主席报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及“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章节[99][105] 公司购股期权计划 - 公司设有购股期权计划,本年度未订立与权益挂钩协议,年末无存续协议[121][125] - 公司于2015年6月1日采纳购股期权计划[138] - 行使所有已授出但尚未行使的购股期权及其他购股期权计划所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本的30%[139] - 所有已授出购股权获行使时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2021年5月28日已发行股份的10%[145][149] - 根据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47,225,910股,占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约3.58%[145][149] - 购股计划自2015年6月1日起为期10年,剩余有效期约1.5个月[145][149] - 每名参与者或承授人12个月内行使购股后已发及将发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1%[146][150] - 购股计划股份认购价不得低于规定三项最高者,接纳时限不迟于授出日期起21日,接纳时缴1港元[147][151] - 年内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或行使购股,年初及年末可供授出购股数目为43,210,747份[153][156] - 已授出购股权的归属须符合经董事会批准的归属条件[148][152] - 公司购股计划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21[157] 公司股东持股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无公司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在相关股份或债权证中有权益或淡仓[154][158] - 2024年
招商证券(0609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16:36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6099 2024 招商證券 年度報告 目錄 重要提示 董事長致辭 總裁致辭 01 關於我們 第一節 釋義 /10 04 財務報告 第十節 財務報告 /326 1 重要提示 一 、 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 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不 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承擔個別 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二 、 公司全體董事出席董事會會議。 第二節 公司簡介和主要財務指標 /14 02 經營分析 第三節 董事會報告 /40 03 公司治理 第四節 企業管治報告 /100 第五節 環境與社會責任 /218 第六節 重要事項 /225 第七節 股份變動及股東情況 /246 第八節 債券相關情況 /263 第九節 證券公司信息披露 /323 三 、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和畢 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為本公司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 審計報告。 四 、 公司負責人霍達、主管會計工作負責人劉傑及 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王劍平聲明:保證年 度報告中財務報告的真實、準確、完整。 五 、 董事會決議通過的本報告期利潤分配預 ...
重庆钢铁股份(0105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16:3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重庆钢铁,代码601005;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重庆钢铁股份,代码01053[13] -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具备年产钢1000万吨的生产能力[32] - 公司持有重庆钢铁能源环保有限公司100%股权,注册资本525694938.14元[95] - 公司持有重庆新港长龙物流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注册资本110000000元[95] - 公司持有宝武环科重庆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49%股权,注册资本100000000元[95] - 公司持有宝武精成(舟山)矿业科技有限公司19%股权,注册资本180000000元[95] - 公司持有重庆宝丞炭材有限公司10%股权,注册资本33333000元[95] - 公司持有宝武原料供应有限公司8%股权,注册资本500000000元[9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31.69亿元,年末未分配利润为-123.35亿元,公司2024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不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4] - 2024年营业收入272.44亿元,较2023年的393.18亿元减少30.71%[16] - 2024年扣除相关收入后的营业收入269.98亿元,较2023年的390.30亿元减少30.83%[16] - 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96亿元,2023年为-14.94亿元[16] - 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07亿元,2023年为-15.14亿元[1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10亿元,较2023年的10.22亿元增长28.16%[16] - 2024年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6.07亿元,较2023年末的198.54亿元减少16.36%[16] - 2024年末总资产354.79亿元,较2023年末的373.57亿元减少5.03%[16]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6元/股,2023年为-0.17元/股[17]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53%,较2023年减少10.27个百分点[17] - 2024年营业收入较2023年同期减少30.71%,主要因商品坯材销量及售价降低[17]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7736438千元、7349581千元、5512048千元、6646102千元[21]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1177千元,2023年为19882千元,2022年为66864千元[23]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中,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632329千元,期末余额898747千元,当期变动266418千元[26] - 2024年收入为27244169千元,2023年为39318142千元[29] - 2024年除税前利润为-3291641千元,2023年为-1744259千元[29] - 2024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0.36元,2023年为-0.17元[29] - 2024年净资产为16606636千元,2023年为19854331千元[29] - 2024年公司利润总额-32.92亿元,同比减少15.47亿元[30] - 2024年公司长期资产减值金额(不含固定资产报废减值)为10.06亿元[30] - 2024年公司工序成本削减增利3.82亿元[31] - 2024年公司存货资金占用较年初降低8.65亿,存货周转天数较年初减少2.80天[31] - 公司营业收入272.44169亿元,上年同期393.18142亿元,变动比例-30.71%;营业成本285.99482亿元,上年同期400.02413亿元,变动比例-28.51%[41] - 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69.98亿元,同比降低30.83%;商品坯材产品销售收入255.85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8.50亿元[43] - 钢铁行业营业收入269.97779亿元,营业成本283.81563亿元,毛利率-5.13%,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30.83%[49] - 钢铁行业原料成本本期为23,278,452千元,较上年同期降低30.54%,能源成本本期为920,090千元,较上年同期降低32.65%,人工及其他费用本期为4,183,021千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3.98%[56] - 商品坯材原料及能源费用等成本本期为26,963,525千元,较上年同期降低29.42%,其他产品原料及能源费用等成本本期为1,418,038千元,较上年同期降低7.83%[57] - 销售费用本期为56,788千元,较上年同期降低25.09%,管理费用本期为370,595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63%,财务费用本期为200,673千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7.17%,研发费用本期为41,784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78%[64]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045,009千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84%[6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1,309,863千元,较2023年增长28.1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 - 789,202千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459,916千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024年为980,577千元[72] - 货币资金期末数为3,019,606千元,占总资产比例8.51%,较上期增长56.02%[76] - 应收账款期末数为16,605千元,占总资产比例0.05%,较上期降低45.79%[76] - 存货期末数为1,706,277千元,占总资产比例4.81%,较上期降低34.92%[76] - 固定资产期末数为24,523,532千元,占总资产比例69.12%,较上期降低6.25%[76] - 短期借款期末数为919,368千元,占总资产比例2.59%,较上期增长104.15%[77] - 应付账款期末数为4,960,413千元,占总资产比例13.98%,较上期增长27.62%[77]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为60364千元[9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自发电率90.63%,同比提升5.7个百分点[31] - 2024年公司吨钢费用(不含人工折旧)同比降低7%[31] - 2024年公司板卷比例提升至95%,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31] - 2024年公司试制新产品69个,新产品销售率13.03%[31] - 公司铁、钢、商品坯材产量分别为676.80万吨、758.29万吨、761.29万吨,铁、钢产量同比增长3.87%、6.57%,商品坯材产量同比降低25.53%[39] - 公司商品坯材销量759.94万吨,同比降低26.14%;实现营业收入272.44亿元,利润总额-32.92亿元[39] - 商品坯材销售759.94万吨,同比减少26.14%,减少销售收入93.69亿元;销售价格3367元/吨,同比降低7.45%,降低销售收入24.81亿元[43] - 板材收入83.55106亿元,比重30.95%;热卷收入150.85578亿元,比重55.88%;棒材收入为0,比重为0[45] - 板材售价3547元/吨,同比增长-10.00%;热卷售价3318元/吨,同比增长-8.16%;商品坯材合计售价3367元/吨,同比增长-7.45%[46] - 板材销量235.54万吨,同比增长-3.34%;热卷销量454.64万吨,同比增长-8.75%;商品坯材合计销量759.94万吨,同比增长-26.14%[47] - 板材生产量236.99万吨,同比增长-0.99%;销售量235.54万吨,同比增长-3.34%;库存量2.47万吨,同比增长111.11%[53] - 板带材本年度产量6,946,471吨,销量6,901,794吨,营业收入23,440,684千元,毛利率 -3.89%[87] - 铁矿石本年度供应量10450111吨,支出金额9482234千元;上年度供应量15313498吨,支出金额14231603千元[89] - 废钢本年度供应量1766897吨,支出金额4156575千元;上年度供应量1924913吨,支出金额5102411千元[90] 行业数据情况 - 2024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429亿元,同比下降50.3%,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0.71%,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80] - 2024年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平均值为102.47点,同比下降8.39%[83] - 2024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1.11亿吨,同比增长22.7%,折合粗钢净出口约1.13亿吨,同比增长31.5%[84] 公司未来计划 - 2025年公司计划铁产量667万吨、钢产量801万吨,材产量773万吨[100] - 2025年公司将深化采购策略,构建稳健供应链体系,探索新采购模式应对原燃料价格波动和供应链不稳定风险[102] - 2025年公司将坚持算帐经营,推行极致成本,推进生产提效,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应对经营压力[103] 公司治理与合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确认全年遵守董事买卖证券标准守则规定[10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未发生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和资产情况[10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会计专业独立董事1名[1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监事会由5名成员组成,其中职工监事2名[107] - 2024年公司信息披露持续规范,未出现应披露而未披露情形[107]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内幕信息泄露及内幕交易情况[10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实践《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遵守所有守则条文[108] - 报告期公司严格遵守港交所《上市规则》第3.10(1)及(2)条、第3.10(A)条、第3.13条相关规则[119] - 董事会成员中女性董事占比11%,已达至少一位女性董事目标[127] - 集团男性员工4608人,约占全体员工总数83.69%;女性员工898人,约占16.31%[128] - 董事长由全体董事过半数选举和罢免,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129] - 总裁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每届任期三年,可连聘连任[130] - 公司董事长与总裁由不同人员担任[131] - 非执行董事任期每届三年,可以连选连任[133] - 战略委员会更名为战略与风险委员会,负责公司长期战略、风险管理、ESG等工作[134] - 战略与风险委员会职责包括研究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重大投资决策、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负责ESG工作并提建议[135] - 提名委员会每年评核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对任超九年者进一步评核[132] - 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评估内外部审计工作、审阅财务报告等[136]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拟定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考核标准等[137] - 提名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会架构、遴选人员等[138] - 战略与风险委员会成员有王虎祥等,审计委员会有郭杰斌等,提名委员会有盛学军等,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有唐萍等[139] - 报告期内公司聘请赵凯珊女士及匡云龙先生担任联席公司秘书[142] - 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董事会应在收到请求后10日内反馈[144] - 董事会同意召开应在决议后5日内发出通知,不同意或未反馈,股东可向监事会提议[144] - 监事会同意应在收到请求5日内发出通知,未发出,连续90日以上持股10%以上股东可自行召集主持[144] - 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东可在股东大会召开10日前提出临时提案,董事会应在收到后2日内通知其他股东[146] - 股东可将提问或要求寄至重庆市长寿区江南街道江南大道2号,收信人彭国菊[146] 投资者关系与股东大会 - 报告期内开展业绩说明会、参与投资者现场互动交流活动7场,接听投资者来电200余次,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问题81条[149]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4年6月27日召开,决议于2024年6月28日披露,审议通过多项议案,包括2023年度董事会报告等[150]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4年9月19日召开,决议于2024年9月20日披露,审议通过补选郭亮先生为第十届监事会股东代表监事等议案[152] - 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于2024年12月30日召开,决议于2024年12月31日披露,审议通过变更回购股份用途并注销暨减资等议案[152] 董监高相关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
中集集团(0203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16:36
2024 年 度 報 告 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二四年年度報 告 重 大 風險提示 本 報 告 載 有 若 干 涉 及 本 集 團 財 務 狀 況、經 營 成 果 及 業 務 的 前 瞻 性 聲 明。由 於 相 關 聲 明 所 述 情 況 的 發 生 與 否 非 為 本 集 團 所 能 控 制,因 此,此 等 前 瞻 性 聲 明 在 本 質 上 具 有 高 度 風 險 與 不 確 定 性。該 等 前 瞻 性 聲 明 乃 本 集 團 對 未 來 事 件 的 現 有 預 期,並 非 對 未 來 業 績 表 現 的 保 證。實 際 業 績 可 能 與 前 瞻 性 聲 明 所 包 含 的 內 容 存 在 差 異。 二零二四年年報 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 | 目錄 | | | | --- | --- | --- | | 重要提示 | | 2 | | 備查文件目錄 | | 2 | | 釋 義 | | 3 | | 詞彙表 | | 7 | | 第一章 | 公司基本信息 | 8 | | 第二章 | 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摘要 | 11 | | 第三章 | 董事長致辭 | 16 | | 第四 ...
中海油田服务(02883)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3 16:3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7.975亿元,上年同期101.48亿元,同比增长6.4%[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07.975亿元,同比增幅6.4%;利润总额为11.292亿元,同比增幅20.1%;净利润为9.367亿元,同比增幅35.6%[1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07.98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01.48亿元增长6.40%[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净利润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72亿元,上年同期6.355亿元,同比增长39.6%[5]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602亿元,上年同期6.557亿元,同比增长46.4%[5]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9.37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6.91亿元增长35.66%[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22.882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出8.35亿元[5]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88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8.35亿元[2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每股收益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19元/股,上年同期0.13元/股,同比增长46.2%[5] - 2025年第一季度稀释每股收益0.19元/股,上年同期0.13元/股,同比增长46.2%[5]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1859元/股,2024年第一季度为0.1332元/股[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2025年第一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上年同期1.5%,增加0.5个百分点[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总资产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833.779亿元,上年度末829.477亿元,同比增长0.5%[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833.77931592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829.47662938亿元有所增加[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所有者权益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447.069亿元,上年度末437.972亿元,同比增长2.1%[6] - 2025年第一季度末股东权益合计453.71亿元,较上一时期的444.25亿元增长2.13%[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东总数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64,974户,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钻井服务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钻井服务作业日数4889天,同比增加501天,增幅11.4%;可用天使用率91.6%,同比增加6.9个百分点;日历天使用率89.5%,同比增加10.3个百分点[16][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船舶服务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船舶服务作业日数20621天,同比增加6394天,增幅44.9%;自有船日历天使用率同比增加0.9个百分点[16][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服务 - 2025年第一季度,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服务二维采集作业量347公里,同比减少3696公里;三维采集作业量4381平方公里,同比减少2315平方公里;海底作业量合计294平方公里,同比增加53平方公里[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流动资产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297.91291052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86.66187272亿元有所增加[19][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非流动资产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535.8664054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42.81475666亿元有所减少[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流动负债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290.98251442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96.02919343亿元有所减少[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非流动负债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89.08709612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89.20207691亿元有所减少[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负债合计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负债合计380.06961054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85.23127034亿元有所减少[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49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3.34亿元[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0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9.23亿元[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 2025年第一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72.26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末的38.82亿元增长86.14%[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成本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成本88.93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84.84亿元增长4.82%[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利息费用 - 2025年第一季度利息费用1.62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27亿元下降28.83%[23]
达力环保(0179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16:36
目 錄 | 2 | 公司資料 | 70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 --- | --- | --- | --- | | 3 | 主席報告書 | 76 | 綜合收益表 | | 6 | 釋義 | 77 | 綜合全面收益表 | | 9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78 | 綜合財務狀況表 | | 17 | 董事會報告 | 80 | 綜合權益變動表 | | 28 | 企業管治報告 | 81 | 綜合現金流量表 | | 47 |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之履歷詳情 | 82 |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 | 51 |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 132 | 財務概要 | 公司資料 董事會 主席兼非執行董事 Lim Chin Sean先生 執行董事 Wong Kok Sun先生 非執行董事 Lim Siew Ling女士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獲委任) 獨立非執行董事 陳于文先生 Hew Lee Lam Sang先生 譚家熙先生 審核委員會 Hew Lee Lam Sang先生 (主席) Lim Chin Sean先生 譚家熙先生 薪酬委員會 陳于文先生 (主席) 譚家熙先生 Hew Lee Lam Sang先生 提名委員會 Li ...
神话世界(0058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16:36
CONTENTS 目錄 | 2 | Corporate Information 公司資料 | | --- | --- | | 4 | Biographical Details of Directors 董事簡歷 | | 7 | Letter from the Board 董事會函件 | | 26 |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企業管治報告 | | 42 |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Report | | 70 | Directors' Report 董事會報告 | | 86 |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獨立核數師報告 | | 95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Profit or Loss 綜合損益表 | | 96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Comprehensive Income 綜合全面收益表 | | 97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 綜合財務狀況表 | ...
常茂生物(00954)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16:36
目 錄 • 公司概況 2 • 公司資料 4 • 主席報告 5 •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10 • 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簡介 14 • 企業管治報告 19 • 環境及社會報告 31 • 董事會報告 42 • 監事會報告 58 • 獨立核數師報告 60 • 綜合全面收益表 68 • 綜合資產負債表 69 • 綜合權益變動表 71 • 綜合現金流量表 72 •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73 • 五年概要 140 • 釋義 141 2024 年 報 常茂生物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概況 常茂生物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於一九九二年成立,為中國主要有機酸生產商。常茂生產的有機 酸產品是銷售給食品添加劑,化工及醫藥行業。常茂產品符合最高國際標準,在國內銷售及出口到 歐洲、亞太區及美洲等海外地區。 本集團主要產品包括順酐、富馬酸、馬來酸、L-蘋果酸、D-蘋果酸、DL-蘋果酸、L(+)-酒石酸、D(-)- 酒石酸、DL-酒石酸、L-天冬氨酸及阿斯巴甜等四碳系列有機酸及有機酸衍生物。這些產品主要用 作食品添加劑及醫藥中間體。本集團的主要產品是以生產鏈的方式生產。此生產鏈的優點是生產 鏈上的各項產品同時亦是可銷售予客戶的最終產品。 常茂 ...
伟仕佳杰(0085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16:3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执行董事有李佳林、王伟炘、李玥、陈海洲、顾三军[11][13]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张冬杰,独立非执行董事有李炜等[11][13] - 公司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14][16] - 公司股份代号为856,网址为http://www.vstecs.com[20] - 李玥先生36岁,2016年5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2012年加入公司[107] - 陈海洲先生55岁,为公司执行董事,在个人电脑及半导体行业有超20年经验,2005年加入公司[109][112] - 顾三军先生54岁,2021年6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在集团累积超15年营运经验,曾于2000 - 2008年任集团软件部总经理,2016年再次加入集团[111][113] - 张冬杰先生51岁,2023年1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200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16][118] - 李炜先生70岁,2007年8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亚洲成立及经营业务方面有超25年经验[117][119] - 余定恒先生50岁,2024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资产管理及资本市场方面有超25年经验,2000 - 2005年任平安证券资本市场部业务总监[120][123] - 高艺洋女士41岁,2024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信息技术领域有超15年经验,2014 - 2018年任百年金海科技公司高级副总裁[122] - 高懿洋女士41岁,2024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信息技术领域有超15年经验[124] - 林从帅先生38岁,2023年6月获委任为公司秘书,2022年加入集团[1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891亿港元[4][5] - 归属股东权益纯利为10.5亿港元[6][7] - 2024年公司营业额891亿港元,同比增长21%[24] - 2024年税后归属股东净利润10.5亿港元,同比增长14%[24] - 2024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2.6%[24]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91亿港元,同比增长21%;税后股东净利润10.5亿港元,同比增长14%;净资产收益率为12.6%[25] - 公司2024年收益为890.86亿港元,2023年为738.91亿港元[63][66] - 公司2024年毛利为39.29亿港元,2023年为34.97亿港元[63][66] - 公司2024年经营溢利为16.99亿港元,2023年为14.35亿港元[63][66] - 公司2024年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净利润为10.52亿港元,2023年为9.22亿港元[63][66]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75.67港仙,2023年为65.62港仙[63][6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39.47768亿港元,2023年约为33.2514亿港元[85][8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借贷约为92.44032亿港元,2023年约为81.03976亿港元[85][8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债务总资产比率为0.14,2023年为0.14[85][8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总值约为361.11171亿港元,2023年约为328.85088亿港元[86][8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约为278.25591亿港元,2023年约为265.56103亿港元[86][8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1.30倍,2023年约为1.24倍[86][89] - 公司股东资金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82.22836亿港元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86.39577亿港元[87][9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5639名全职雇员,2023年为4322名[95][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支付的总薪酬净额约达12.11875亿港元,2023年约为10.96787亿港元[96][99] 业务合作与市场地位 - 上游供应商超300家来自世界500强科技企业,科技产品超11000种,亚太区团队超4000人,下游渠道合作伙伴超50000家[8] - 公司在IDC发布的中国第三方云管理服务市场份额报告中排名前五,在云服务市场占有绝对领先地位[32][36] - 亚马逊云连续两年荣获最佳增速合作伙伴奖,通过20多项AWS认证,为港交所和瑞幸咖啡提供服务[33][36] - 与华为云合作的前海再保险项目降低了数据治理任务管理复杂度[34][37] - 公司是阿里云最大的总经销服务商,为国家大剧院项目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35][37] - 佳杰云星是国内首批获可信云多云管理平台认证单位,其自研平台助力多个政务云和央国企项目落地[39][41] - 佳杰云星毛利率超60%,服务客户超3500家,为7个国家级智算中心提供产品和服务[43][46] - 集团在东南亚成为“星链”网络亚洲首选合作伙伴,与英伟达保持多年战略关系,获国内外知名科技企业百余奖项[48][52] - 集团有超80个办公室分布在9个国家,有超50000个渠道合作伙伴[57] - 集团业务包括企业系统、消费电子和云计算三大板块[5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人工智能业务收入约37.8亿港元,同比增长42%;云计算业务收入约39亿港元,同比增长28%[28][30] - 2024年北亚地区营业额约584.3亿港元,同比增长4%;东南亚地区营业额约306.5亿港元,同比增长74%[28][30] - 2024年私有云业务业绩增长显著,毛利可达20%左右,服务客户包括PayPal等[38][41] - 2024年公司AI业务板块增长率高达42%[40] - 2024年集团AI业务板块增速高达42%[42] - 2024年集团初步完成信创产业整体布局,业绩达90亿,中国区国产品牌业绩占比超70%[44][47] - 报告期内国产品牌营业额贡献68.2亿港币,同比增长14%[49][52] - 2015 - 2024年集团东南亚纯利增长率高达646%[50][52] - 企业系统分部收益增加30%至523.38亿港元,占总收益59%[64][67] - 消费电子分部收益增加8%至328.13亿港元,占总收益37%[64][67] - 云计算分部收益增加28%至39.34亿港元,占总收益4%[64][67] - 北亚收益略增4%至584.34亿港元,占总收益约66%[65][68] - 东南亚收益增加74%至306.52亿港元,占总收益约34%[65][68] 公司发展战略 - 2024年集团聚焦内部管理,优化流程,提升运营水平,加强内部信息化建设[51][53] - 2025年公司将以全球化视野拓展国内外市场,打造数字化解决方案[54][55] - 公司将继续在中国及东南亚扩展业务,拓展至消费电子及云计算领域[83][88] ESG相关信息 - 公司提呈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ESG报告,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28][133] - ESG报告根据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2的指引编制,参考2025年1月1日生效的新报告守则[129][134] - ESG报告涵盖企业系统、消费电子、云计算三大运营板块[138][141] - 董事会承担识别公司ESG风险及机遇的责任,参与制定ESG策略和目标规划[139][142] - 董事会有一名女性独立非执行董事,45%成员年龄在51 - 60岁之间,33%成员年龄在50岁以下[140][143] - 董事会成员年龄分布为51 - 60岁占45%,41 - 50岁占22%,40岁或以下占11%,61岁或以上占22%[144] - 董事会对公司ESG策略和报告负责,评估和确定ESG相关风险,制定环境目标[146] - 公司定期衡量、审查ESG绩效并向管理层报告,以实现持续改进[146] - 董事会集体负责ESG事宜的整体发展及检讨,必要时寻求第三方专业意见[147][148] - 公司重视持份者意见,主要持份者包括股东、雇员、客户、供应商等[152][153][155] - 公司多渠道收集持份者意见,为不同持份者定制沟通渠道[154][155] - 公司根据雇员关注的福利、职业发展等提供健康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157][160] - 公司针对客户关注的产品服务质量和隐私保护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售后团队[158][160] - 公司指定项目管理团队负责不同品牌供应商,确保诚信公平交易[159][161] - 公司管理层定期与投资者开会,并聘请专业人士发掘潜在投资者[159][161] - 公司通过投资者会议、社交媒体等与股东及投资者沟通业务发展和投资回报[163][166] - 公司定期审查政府及监管机构政策,确保遵守法律法规[164][166] - 公司评估重要ESG话题,制作重要性矩阵明确业务关注的ESG问题[165] - 公司确定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的重要议题,包括废气及碳排放、能源及电力消耗等[167][169][171] - 公司最优先考虑的ESG议题为产品质量及安全、产品的市场需求及创新、知识产权及防贪腐政策[177][181] - 公司内外持份者更关注社会及治理问题,社会板块关注产品市场需求及创新,治理板块关注产品质量及安全和知识产权[178][179][181][182] - 公司与知名供应商合作获取优质产品,认为IT产品需求将稳定,并与供应商探讨新产品理念[178][181] - 公司制定监控产品安全政策,发现问题通知供应商解决,严格监管未上市产品知识产权[179][182] - 公司制定严格行为准则,要求员工和业务伙伴遵守,员工每年参加反腐培训[180][182] - 公司作为亚太地区ICT产品分销商等,主要从事技术开发,环境问题较少,但仍参与环保活动和履行社会责任[183] - 公司鼓励运营中高效利用资源,节能减碳,计划与供应商妥善处理电子废物[184] - 公司根据行业特点建立三步环境目标,并密切监控环境风险[184] - 公司制定三个环境目标,包括控制和逐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完善环境议题的监测和管理、立足公司服务逐步推动产业环境升级[186][187][188] - 公司将在各部门和分支机构落实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尤其在用 电方面[188] - 公司注意到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受关注,将加强其监测体系建设并防范政策风险[191][195] - 公司将持续加强对硬件基础设施环境足印等环境问题的关注及管理[191][195] - 公司相信建造和谐繁荣社区氛围可实现双赢并促进长期企业效益,将与内外部持份者建立互利关系[193][197] - 公司审慎甄选声誉良好的供应商,检查产品规格以确保符合标准和客户预期[194][198] - 公司有产品退换政策,遇质量投诉会向供应商反馈[199] - 公司致力于为广泛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为上下游伙伴创造价值[200] - 公司泰国、新加坡等地分支机构获众多当地分销商奖项,助力客户实现数字化运营[200] - 公司在AI和云计算时代利用渠道网络和服务能力促进云网技术智能融合,加速行业现代化[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