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伟仕佳杰(00856)
icon
搜索文档
伟仕佳杰(0085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16:36
HIGHLIGHTS 概要 For the year ended 31 December 2024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收益 REVENUE 891 億港元 HK$89.1billion PROFIT ATTRIBUTION OF EQUITY SHAREHOLDERS 歸屬股東 權益純利 10.5 億港元 HK$1.05billion 300+ 上游供應商來自世界 500強科技企業 Upstream Vendors from Global Top 500 Technology Corporations 11,000+ 科技產品種類 Technology Products 4,000+ 亞太區團隊 Team Members in CONTENTS 目錄 | 2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102 |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 | --- | --- | --- | --- | | | 公司資料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 6 | Chairman's Statement | 111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
伟仕佳杰20250411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维持佳节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表现** - 去年营收891亿港币,纯利10.5亿港币,同比双位数大幅增长 [2] - 24年东南亚业绩同比增长74%,纯利贡献占比超集团整体利润50%,东南亚市场10年盈利增长5倍 [2] 2. **业务发展** - 旗下佳节云星和南京美食佳节一月初接入DeepSeek,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3] - 多家券商对公司进行覆盖并出研报,险资、券商自营、私募和高净值个人持续加仓,投资者占比提升,日均交易量大幅提升 [3] - 获得华为、英伟达等重要厂商奖项,北京国内总部购置新写字楼并搬迁,上下游合作伙伴莅临仪式 [4] 3. **关税政策影响** - 中美关税对公司影响微乎其微,市场在中国和东南亚,从美国本土采购产品少 [6] - 与上游厂商沟通,东南亚厂家未涨价,中国仅美国软件公司autodesk准备涨84%,其营业额占比小,对利润影响不大 [6] - 关税对库存几乎无影响,硬盘、CPU等厂家未涨价 [8] - 从产业链上下游看,若利润压缩,竞争对手可能难存活,公司份额或提升 [9] 4. **历史经营情况** - 公司成立于91年,经历97年香港金融危机、08年全球金融海啸、中美贸易战等,ROE一直保持在12%以上 [12][13] - 国产替代对公司影响最大,过去三年国内业务增长慢,企业级产品国产占比从80%多调整到去年的80%几,开拓新业务艰难但顺利完成 [13][14] - IT行业对经济韧性强,产品覆盖各行各业,经济好坏对需求影响不大,公司存货和应收款管理出色 [15][16][18] 5. **管理创新** - 取消KPA考核和绝对绩效的考核,采用相对绩效管理,引导事业部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9][20][21] - 引入二维工具进行风控管理,根据合作对象质量控制应收款风险,风控高效且质量高 [22][23][24] - 打造强有力中后台控制风险,培养前台风控意识,将管理权限往前放,降低管理成本 [25][26] - 公司无统一奖金制度,给事业部奖金包,由其自行分配,通过管理原则和指导思想平衡事业部权力 [26][27] 6. **市场布局** - 积极争取在越南布局,此前因PE问题未完成收购,目前有项目在谈 [30][32] - 泰国业务受关税影响不大,今年第一季度增长21%,若与泰国政府60万台数据中心合作推进,业务增长可能特别好 [33] 7. **回购计划** - 正常分红比例在35%左右,不再投资非本行业一级市场项目,若资金富裕,可能用于回购股票,但不会大量回购,股价跌到一定程度才会行动 [3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董事长负责公司文化、运营制度建设和资金安全,不过多参与日常事务 [29] - 公司在各国尽量用本币销售和贷款,不管理汇率波动,长周期看本币盈利增长即可 [31]
伟仕佳杰20250321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ICT行业、人工智能、云计算 [1][2][3] - **公司**:Daji集团、华为、阿里巴巴、AWS、WM - 2、科大讯飞、神舟数码、惠普、海康威视、海光、千安线、家电公司等 [1][5][7][8][12]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整体业绩 - 集团营业额平均增长率24%,OEI超10%,截至2024年12月31日,营业额达89亿港元,较原105亿港元增长21%,较之前增长14% [1] - 2024年AI业务收入约37.8亿港元,比东南亚市场表现高74%;东南亚国内品牌营业额达68亿港元,增长14% [2] AI和云服务进展与规划 - **进展** - 有超1000名技术工程师,构建了全面人工智能生态合作蓝图,涵盖底层计算资源到AI开发等环节 [3] - 2020年开展AI计算领域免费产品开发,截至2024年底,获国内40个AI计算中心中超30个,其中国家级9个,已获7个 [3] - 2023年推出连接多个计算中心的上海首批公共计算平台,2024年扩展深化 [4] - 与华为合作24年,助其在东莞和广州花都落地大模型服务中心,实现模型多项能力 [5] - 自动化数字办公系统集成DeepSake,成智能知识库助手,有超5800家公司使用 [5] - 多云管理平台2016年开始开发,经多年迭代,在国企领域优势大 [5] - **规划** - 几个月内推出伟仕佳杰品牌大模型ETG,预计2025年新增1 - 3亿元收入 [4] - 2025年将DeepSeek集成到系统,推广到30多个计算中心 [5] - 2025年依靠央企优势拓展业务,推出海外市场管理产品,为中小企业推出云平台 [6] 合作情况 - 与阿里云合作7年,年均收入60%,是所有阿里云合作伙伴中收入最高的 [6] - 与华为云合作有四种身份,在华为云服务提供商中排名行业前三 [7] - 是AWS竞争服务推广商,连续两年获AWS最佳定价合作伙伴奖 [7] - 是WM - 2在中国和东南亚的独家合作伙伴,助其改变国内服务订阅模式,去年服务收入显著增长 [7] 关键案例 - 与阿里巴巴合作获霸王茶姬样品产品,凭借阿里云独家服务、云平台管理等能力 [7] - 助港交所将交易系统迁移到AWS,实现高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 [8] - 与华为云合作承接科大讯飞项目,涉及多应用、资源等 [8] 未来发展预期 - 未来将培训技术服务团队,优化大模型和开发AI,助更多客户自动化;南京软件公司招聘IA服务人员 [9][10] - 未来三年平均增长20%,中国市场从利润角度至少增长15 - 20% [13][15] 业绩相关问题解答 - 不考虑增加派息,公司高增长需资金,要平衡增长和储蓄 [11] - 2024年毛利率下降有两个原因:与外国品牌合作后其不愿接受整体下降;为争新产品市场份额低价进入市场;东南亚虽增长超70%但毛利率不高,是结构性问题非趋势 [1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过去在菲律宾本地投资占49%;在泰国市场排名从第三升至第一 [10] - 国内市场过去80%的软硬件公司是外国科技公司,去年外国公司营业额降至20%,认为下降空间不大;新品牌如海光增长快 [14] - 是中国最大办公软件分销商之一,网络安全软件排名第二或第五;较早成为千安线代理商,助其从1000万增长到超1亿 [15] - 有收购计划,如覆盖整个东南亚市场时会在越南等地区投资或收购 [16]
AI应用系列-伟仕佳杰AI+云业务布局交流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云计算、算力和自算、AI、信创、IT - **公司**:未提及公司名称,该公司与阿里、华为、AWS等云厂商合作,是阿里云排名第一、华为云排名第三、AWS在中国排名第一的代理和服务供应商;与华为、曙光等在算力服务方阵合作;是华为多个系统的总代理商,与约700多家软硬件厂家合作 [1][3][1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云计算领域 - **核心观点**:公司在云计算领域与主流云厂商合作取得显著成绩,未来继续助力云业务落地和云原生改造 - **论据**:是阿里云几大服务和总代供应商中排名第一,华为云众多代理和服务伙伴中排名第三,AWS在中国排名第一的代理和服务供应商;在2021或2022年ITC发布的中国第三方云管理服务市场报告中,全国排名第五,仅在软通动力之后 [1] 算力和自算领域 - **核心观点**:公司布局较早,取得一定成果并规划后续发展 - **论据**:2020年启动自算和AI领域研发合作投入,2021年推出自算调度管理运营产品并在国家级算力中心落地;全国九个科技部认可的国家级算力中心里,公司与华为、曙光等企业一起加入算力服务方阵;已服务5800家以上企业,提供线上智能化支撑 [2][3][4] 业务订单和收费模式 - **核心观点**:下游订单增长良好,AI应用收费模式为收年费但盈利不多 - **论据**:今年前两个月国内总体营业额涨15%,如海光前六家大客户直接销售,其余常委由公司独家代理,订单增长好;AI应用为企业提供在线办公软件,收年费几百块,因抢占市场放大销售额,但后台系统维护成本高,盈利不多 [5][6] 未来业务展望与AI联动 - **核心观点**:AI能带动整体软件销售增长,东南亚市场潜力大 - **论据**:新加坡因AI服务器需求增长,去年营业额增长一倍;公司是东南亚行业绝对第一大企业,08年东南亚盈利4000万,去年涨到4亿,涨了10倍;在除印尼、越南外的东南亚十个国家是当地最大的AT方案解决服务商 [7][8][9] 大模型领域业务 - **核心观点**:公司不计划推出自己的大模型,主要帮助客户使用和部署现有模型并进行行业化微调 - **论据**:以DeepSake为例,在具体行业和客户中使用部署,基于行业特点进行数据微调,使其适应特定场景;基于应用进行智能化改造 [10] 市场影响力和贡献 - **核心观点**:公司在云服务、I服务、算力等方面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和贡献 - **论据**:云服务和I服务第三方服务方面全国排名前五,规模达50亿左右;国家公布的算力方阵40家企业中有公司;全国9个国家级人工智能中心里7个的算力调度和运营平台由公司开发;上海人工智能公共应用平台的透露系统由公司开发;混合云的云管平台方面全国排名前三,很多国内大型项目的云管平台是公司的 [11] DeepSeek一体机市场 - **核心观点**:DeepSeek一体机市场需求大,预计今年公司一体机销售有大幅增长 - **论据**:2025年DeepSeek一体机国内市场空间达1236亿;公司与华为等有合作,政务系统政府客户对一体机需求量大;预计今年一体机销售相比去年增长15 - 20倍,保守估计销售额至少达10亿 [15][17] 公司业务优势 - **核心观点**:公司在供应链、客户群、风控、物流、技术服务等方面有优势 - **论据**:代理合作厂家约700多家,客户群体系生态更多元丰富;风控和物流体系更专业;工程师对不同软硬件接口熟悉,数据迁移能力强;为大厂写过数据迁移、软件培训等软件,技术服务能力能帮助客户产品落地 [19][20] 信创业务 - **核心观点**:公司国产替代基本完成,信创业务增长快,今年将进入相对高增长年份 - **论据**:8年前公司80%以上产品帮国外企业开拓中国市场,如今企业级80%是国产;国外产品占比降至20%左右,下降空间小;信创业务增长快,一二月数据鼓舞人心 [24][25][26] 研发投入 - **核心观点**:公司在AI研发有一定投入,未来计划加大投入 - **论据**:目前有两三百人规模投入AI相关业务,其中七八十人做AI算力调度、运营管理等研发;投入已持续八九年,未来会加大投入,但具体量化规划未确定 [29] 公司发展情况和前景 - **核心观点**:公司处于增长行业,发展态势良好,未来能给投资人和股东带来回报 - **论据**:行业不断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公司有战略定力,专注产业生根;在中国市场行业地位从第6名升至第2名,东南亚市场发展好,利润贡献与中国基本50%对50;是港股上市到现在ROE没一年低于10%的11家公司之一;历史盈利情况良好,排除汇率和利息影响去年创历史新高 [32][33][3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客户下单AI服务器的需求情况及一体机商机和场景落地持续性问题待探索,商业模式不成熟但一体机需求确定增长 [21][23][24] - 公司分红未来可能因盈利水平增长而提高分红率,历史上约四年盈利能翻一倍 [35]
招银国际TMT:伟仕佳杰FY24业绩强劲 受益于强劲的AI需求
格隆汇· 2025-03-27 14:14
文章核心观点 - 伟仕佳杰FY24业绩强劲,受益于强劲AI需求,预计FY25 - 27年盈利维持15% - 20%增长,上调盈利预测和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2] 财务业绩 - FY24总营收同比增长21%,达891亿港元,较招银国际/一致预期高7%/8% [2] - FY24净利润同比增长14%,达10.5亿港元,较招银国际/一致预期高10%/6% [2] - FY24企业系统/消费电子/云计算业务营收分别同比增长30%/8%/28%,达523亿/328亿/39亿港元 [3] - FY24东南亚地区营收同比增长74%,达307亿港元,占总营收34%;北亚地区营收同比增长4%,达584亿港元,占总营收66% [3] - FY24 AI和云计算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5%至77亿港元,约占总营收9% [2][3]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降0.3个百分点至4.4%,运营利润率稳定在1.9% [4] - 公司宣布分派年终股息3.69亿港元,同比持平,占净利润/市值的35%/4% [4] 市场份额 - 伟仕佳杰在中国第三方云管理服务市场的营收份额在FY24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至4.2% [3] 未来展望 - 管理层预计公司FY25 - 27年盈利将维持15% - 20%增长 [2] - 2025年将深化与阿里巴巴、华为和AWS等领先云平台合作,加快地市下沉、推动信创数据库改造以及高端产品销售 [3] - 预计在AI领域研发投入增加50%以上,将DeepSeek服务扩展到30多个现有管理的数据中心,内部利用AI技术提高运营效率 [3] - 管理层预计未来维持相似股息水平,公司将投资于AI等新增长机遇 [4] 盈利预测与目标价调整 - 将FY25/26盈利预测上调至13.2亿/15.2亿港元(前值:10.6亿/11.7亿港元) [2] - 将目标价上调至7.60港元,基于8x FY25 PE(前值:7.20港元,基于10x FY25 PE) [2]
国证国际:伟仕佳杰(856.HK)营收利润双增长,海外业务拓展成效显著
格隆汇· 2025-03-26 13:44
文章核心观点 - 伟仕佳杰2024年度业绩亮眼,营收利润双增长,海外业务拓展成效显著,各业务板块全面增长,未来利润表现有望进一步提升,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8.3港元 [1][3][4][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收益890.9亿港元,同比增长20.6% [1][4] - 期间经营溢利16.99亿港元,同比增长18.39% [1][4] - 归母净利润达10.52亿港元,同比增长14.1% [1][4] 各业务板块情况 企业系统分部 - 2024财年收入同比增长30%至523.4亿港元,占总收益的59%,是业绩增长主要引擎,未来有望保持高增长 [2][5] 消费电子业务 - 收益增长8%至328.13亿港元,占总收益的37%,凭借产品线丰富实现稳定增长 [2][5] 云计算业务 - 收益增长28%至39.34亿港元,占总收益的4%,虽占比小但增长迅猛,有望成未来业绩增长重要支撑 [2][5] 东南亚地区业务 - 2024年收益为306.52亿港元,相比2023年增长74%,占集团总收益约34%,抓住企业数字化转型机遇推动云计算业务增长 [3][6] 投资建议 - 按2025年9x市盈率,给予公司目标价8.3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3][6] 公司基本信息 - 2025年3月24日股价6.97港元,总市值8733.6百万港元,流通市值8733.6百万港元,总股本1436.5百万股,流通股本1436.5百万股 [7] - 12个月股价低/高为3.85/8.31港元,平均成交27.7百万港元 [7] 股东结构 - Jialin Li持股21.6%,联怡(香港)有限公司持股17.5%,Li Liu持股14.2%,FMR LLC持股10.1%,Fidelity持股9.1%,其他持股17.5% [7]
伟仕佳杰:业绩高增长,持续开拓东南亚市场-20250325
国信证券· 2025-03-25 19: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伟仕佳杰2024年年报业绩高增长,“企业系统+消费电子+云计算”三轮驱动业务回暖,与国际品牌合作使东南亚业务扩张,云计算贡献增长曲线,DeepSeek赋能AI业务,但规模扩张使盈利能力略下滑,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主营收入890.9亿元,同比上升21%;归母净利润10.52亿元,同比上升14%;下半年主营收入490.0亿元,同比上升18%;归母净利润5.99亿元,同比上升43% [1][7] 业务板块 - 消费电子业务营收328.13亿元,同比增长8%;企业系统业务营收523.38亿元,同比增长29.5%;云计算业务营收39.34亿元,同比增长27.6% [1][7] 地区营收 - 2024年北亚地区营收584.3亿元,同比增长3.8%;东南亚地区营收306.5亿元,同比增长74.0% [2] 合作情况 - 与星链在马来西亚及印尼合作,成HPI TKDN产品在公共部门B2G领域唯一总经销商,是戴尔、惠普及联想在新加坡区域市场排名第一合作伙伴,助力华为、科大讯飞、小米等国产品牌出海 [2] 云计算与AI业务 - 旗下佳杰云星AI算力管理与调度平台2025年2月完成对DeepSeek全系列大模型深度适配,实现四大技术突破,多云管理平台RightCloud实现20万+云资源统一监管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1.71/13.49/15.35亿元(25 - 26年前值12.95/15.30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8.5/7.4/6.5倍 [3][8] 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3,891|89,086|109,121|134,144|165,355| |(+/-%)|-4.4%|20.6%|22.5%|22.9%|23.3%| |净利润(百万元)|922|1052|1171|1349|1535| |(+/-%)|12.0%|14.1%|11.3%|15.2%|13.8%| |每股收益(元)|0.64|0.73|0.82|0.94|1.07| |EBIT Margin|2.2%|1.9%|1.6%|1.5%|1.4%| |净资产收益率(ROE)|11.2%|12.2%|11.9%|12.1%|12.1%| |市盈率(PE)|10.9|9.5|8.5|7.4|6.5| |EV/EBITDA|20.6|21.2|23.4|23.8|24.6| |市净率(PB)|0.99|0.94|0.83|0.73|0.64| [4]
伟仕佳杰(00856):业绩高增长,持续开拓东南亚市场
国信证券· 2025-03-25 18: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伟仕佳杰2024年年报业绩高增长,收入和利润表现出色,得益于IT分销与服务领域经验及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1] - 业务以“企业系统+消费电子+云计算”三轮驱动,各线业务持续回暖,企业系统业务成新增长引擎,云计算业务为升级贡献机遇 [1] - 与国际品牌深入合作,东南亚业务加速扩张,北亚市场增速稳健,东南亚成新增长亮点 [2] - 云计算贡献第二增长曲线,旗下云计算子公司佳杰云星的AI算力管理与调度平台完成对DeepSeek全系列大模型深度适配,多云管理平台有竞争力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主营收入890.9亿元,同比上升21%;归母净利润10.52亿元,同比上升14%;下半年主营收入490.0亿元,同比上升18%;归母净利润5.99亿元,同比上升43% [1][7] - 消费电子业务营收328.13亿元,同比增长8%;企业系统业务营收523.38亿元,同比增长29.5%;云计算业务营收39.34亿元,同比增长27.6% [1][7] - 2024年北亚地区营收584.3亿元,同比增长3.8%,东南亚地区营收306.5亿元,同比增长74.0% [2]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1.71/13.49/15.35亿元(25 - 26年前值12.95/15.30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8.5/7.4/6.5倍 [3][8] 业务合作 - 与星链达成在马来西亚及印尼地区的合作,成为HPI TKDN产品在公共部门B2G领域的唯一总经销商 [2] - 是戴尔、惠普及联想在新加坡区域市场排名第一的合作伙伴 [2] - 助力华为、科大讯飞、小米等国产品牌出海 [2] 技术突破 - 佳杰云星的AI算力管理与调度平台于2025年2月完成对DeepSeek全系列大模型的深度适配,实现四大技术突破 [3] - 佳杰云星的多云管理平台RightCloud实现20万+云资源的统一监管,构建覆盖全栈云服务的竞争力 [3]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3,891|89,086|109,121|134,144|165,355| |(+/-%)|-4.4%|20.6%|22.5%|22.9%|23.3%| |净利润(百万元)|922|1052|1171|1349|1535| |(+/-%)|12.0%|14.1%|11.3%|15.2%|13.8%| |每股收益(元)|0.64|0.73|0.82|0.94|1.07| |EBIT Margin|2.2%|1.9%|1.6%|1.5%|1.4%| |净资产收益率(ROE)|11.2%|12.2%|11.9%|12.1%|12.1%| |市盈率(PE)|10.9|9.5|8.5|7.4|6.5| |EV/EBITDA|20.6|21.2|23.4|23.8|24.6| |市净率(PB)|0.99|0.94|0.83|0.73|0.64|[4] 财务预测与估值 |报表|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649|3948|4500|4950|5445| | |应收款项|16823|19480|22422|27564|33977| | |存货净额|11309|11190|14254|17505|21579| | |其他流动资产|676|0|1091|1341|1654| | |流动资产合计|32885|36111|43761|53153|64806| | |固定资产|717|978|968|956|944| | |无形资产及其他|547|346|259|173|86| | |投资性房地产|151|350|350|350|350| | |长期股权投资|720|603|603|603|603| | |资产总计|35020|38388|45941|55235|66789| | |短期借款及交易性金融负债|8104|7864|9037|11101|13843| | |应付款项|15694|17021|21380|26257|32369| | |其他流动负债|2758|2941|3613|4446|5487| | |流动负债合计|26556|27826|34030|41805|51698| | |长期借款及应付债券|0|1380|1380|1380|1380| | |其他长期负债|241|310|414|500|530| | |长期负债合计|241|1691|1794|1880|1910| | |负债合计|26798|29516|35825|43685|53608| | |少数股东权益|0|232|306|390|487| | |股东权益|8223|8640|9810|11159|12694| |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35020|38388|45941|55235|66789| |利润表(百万元)|营业收入|73891|89086|109121|134144|165355| | |营业成本|70395|85157|104102|127839|157584| | |营业税金及附加|0|0|0|0|0| | |销售费用|1231|1499|2073|2683|3307| | |管理费用|649|773|1178|1562|2071| | |财务费用|(308)|(404)|350|408|498| | |投资收益|0|0|0|0|0| | |资产减值及公允价值变动| | | | | | | |其他收入|0|(745)|(705)|137|140|143| | |营业利润|1180|1356|1555|1792|2039| | |营业外净收支|(18)|0|0|0|0| | |利润总额|1162|1356|1555|1792|2039| | |所得税费用|240|240|311|358|408| | |少数股东损益|0|64|74|85|97|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22|1052|1171|1349|1535|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净利润|922|1052|1171|1349|1535| | |资产减值准备|0|0|0|0|0| | |折旧摊销|107|147|137|140|143|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0|0|0|0|0| | |财务费用|(308)|(404)|350|408|498| | |营运资本变动|(3788)|(481)|(1962)|(2847)|(3618)| | |其它|0|64|74|85|97| | |经营活动现金流|(2759)|782|(581)|(1274)|(1844)| | |资本开支|0|(404)|(40)|(42)|(44)| | |其它投资现金流|2974|(66)|0|(299)|(358)| | |投资活动现金流|2935|(353)|(40)|(341)|(403)| | |权益性融资|0|0|0|0|0| | |负债净变化|(1447)|1380|0|0|0| | |支付股利、利息|0|0|0|0|0| | |其它融资现金流|2122|(1891)|1173|2064|2741| | |融资活动现金流|(773)|870|1173|2064|2741| | |现金净变动|(597)|1299|552|450|495| | |货币资金的期初余额|3246|2649|3948|4500|4950| | |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2649|3948|4500|4950|5445| | |企业自由现金流|0|626|(451)|(1101)|(1604)| | |权益自由现金流|0|448|443|637|739|[11]
伟仕佳杰(0085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1 12:2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89,085,588千港元,较2023年的73,891,296千港元增长20.56%[4] - 2024年公司毛利为3,929,056千港元,较2023年的3,496,516千港元增长12.37%[4] - 2024年公司经营溢利为1,699,225千港元,较2023年的1,435,147千港元增长18.40%[4]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1,116,166千港元,较2023年的922,033千港元增长21.05%[4]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75.67港仙,较2023年的65.62港仙增长15.32%[4] - 2024年公司拟派末期股息369,000千港元,与2023年持平[4] - 2024年公司年内全面收入总额为856,127千港元,较2023年的875,876千港元下降2.25%[6] - 2024年公司总资为38,387,953千港元,较2023年的35,020,347千港元增长9.62%[8] - 2024年公司总负债为29,516,437千港元,较2023年的26,797,511千港元增长10.14%[8] - 2024年公司流动资净值为8,285,580千港元,较2023年的6,328,985千港元增长30.91%[8] - 2024年公司总收益为89,085,588千港元,2023年为73,891,296千港元,同比增长20.56%[24][25]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1,116,166千港元,2023年为922,033千港元,同比增长21.05%[24][25] - 2024年综合总资产为38,387,953千港元,2023年为35,020,347千港元,同比增长9.62%[28]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按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051,979,000港元及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1,390,212,000股计算,为每股75.67港仙;2023年分别为922,033,000港元、1,405,008,000股,每股65.62港仙[40][42] - 2024年摊薄每股盈利按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051,979,000港元及股份加权平均数1,390,212,000股计算,为每股75.67港仙;2023年分别为922,033,000港元、1,405,008,000股,每股65.62港仙[43][44] - 2024年公司收益为89,085,588,000港元,2023年为73,891,296,000港元;毛利2024年为3,929,056,000港元,2023年为3,496,516,000港元;经营溢利2024年为1,699,225,000港元,2023年为1,435,147,000港元;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净利润2024年为1,051,979,000港元,2023年为922,023,000港元[52][55] - 2024年末现金及银行结余约39.47768亿港元,2023年约33.2514亿港元[61][66] - 2024年末借贷约92.44032亿港元,2023年约81.03976亿港元[61][66] - 2024年末净债务总资产比率为0.14,与2023年持平[61][66] - 2024年末流动比率约1.30倍,2023年约1.24倍[62][6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消费电子分部收益为32,812,964千港元,企业系统分部为52,338,202千港元,云计算分部为3,934,422千港元[24] - 2024年消费电子分部业绩为598,410千港元,企业系统分部为962,168千港元,云计算分部为143,422千港元[24] - 2024年企业系统业务收入增长30%至52,338,202,000港元,占集团总收入59%;消费电子业务收入增长8%至32,812,964,000港元,占37%;云计算业务收入增长28%至3,934,422,000港元,占4%[53] - 企业系统分部收益增加30%至523.38202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59%[56] - 消费电子分部收益增加8%至328.12964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37%[56] - 云计算分部收益增加28%至39.34422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4%[56] 各地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北亚地区收益为58,434,073千港元,2023年为56,271,520千港元,同比增长3.84%[31] - 2024年东南亚地区收益为30,651,515千港元,2023年为17,619,776千港元,同比增长73.96%[31] - 2024年北亚地区资产为22,866,678千港元,2023年为22,236,931千港元,同比增长2.83%[32] - 2024年东南亚地区资产为7,743,609千港元,2023年为5,023,226千港元,同比增长54.16%[32] - 2024年北亚地区收入增长4%至58,434,073,000港元,约占集团总收入66%;东南亚地区收入增长74%至30,651,515,000港元,约占34%[54] - 北亚收益增加4%至584.34073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66%[56] - 东南亚收益增加74%至306.51515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34%[56] 税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香港利得税为8,935千港元,2023年为4,380千港元;香港境外税项2024年为242,870千港元,2023年为221,887千港元;香港利得税按16.5%计提[36] 贸易款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贸易应收款净额0 - 30日为8,720,905千港元,31 - 60日为3,742,286千港元,61 - 90日为1,424,404千港元,超过90日为3,583,582千港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6,649,466千港元、3,703,137千港元、1,528,500千港元、2,764,464千港元[47]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0 - 60日为15,430,751千港元,超过60日为1,489,242千港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14,280,324千港元、1,281,791千港元[50] 股息相关信息 - 2024年末拟派末期股息每股25.7港仙,金额为369,000千港元,与2023年相同;上一财政年度末期股息2024年每股25.7港仙,金额369,281千港元,2023年每股17港仙,金额246,656千港元[39] - 公司2024年度末期股息建议为每股普通股25.7港仙,与2023年相同[88][93] - 末期股息派付对象为2025年6月5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之股东,须经2025年5月22日股东周年大会批准,若获批预计于2025年6月30日派付[88][93] - 公司将在2025年6月2日至6月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期间不进行任何股份过户登记[89][93] - 为获末期股息,所有过户文件连同相关股票须在2025年5月30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89][93] 公司股份回购信息 - 2024年公司回购497.8万股普通股,其中43.8万股已注销,454万股作库存股[72][75] 财务报表审核相关信息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2024年度综合业绩遵照适用会计准则及规定编制,并已充分披露[90][94] - 毕马威已核对集团2024年度初步业绩公布与综合财务报表数额,工作不构成核证聘用,未发表意见或核证结论[91][94] - 集团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已由毕马威审核[92][94] 公司治理相关信息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为李佳林先生,董事会认为此架构不损害权力平衡,利于及时有效决策[85] - 李佳林等5位先生因业务安排未出席2024年5月30日股东周年大会,其他董事均出席[85]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董事确认2024年度遵守该守则,公司为雇员制定不逊于标准守则的书面指引,未发现雇员违规[86]
伟仕佳杰AI-云业务布局交流
2025-03-04 15:0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伟仕佳杰,ICT 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公司基本情况**:亚太区域领先的专注 ICT 行业解决方案的科技平台,2002 年在香港主板上市,销售额接近千亿港币,利润接近十亿港币,业务分企业系统(占 56%)、消费电子(占 40%)和云计算(占 4%),中国大陆销售额占 60%,东南亚市场占 40%[2] - **云计算领域**:是阿里云第一、华为云第三、AWS 中国第一的代理和服务供应商,中国第三方云管理服务市场排名第五,未来继续与大厂合作,把握云原生改造及信创机遇[2][4] - **AI 领域**:2020 年起布局,与华为合作产品应用于七个国家级算力中心,计划与大模型厂商合作实现行业大模型落地及智能化改造,自主研发 AI 应用,南京伟仕佳杰线上 OA 系统已为 5800 多家企业提供智能化支撑[2][5] - **信创加 AI 双轮驱动**:符合数字化浪潮趋势,预计推动业务增长,提升竞争力,增强股票防御性,为投资者带来更高回报,2025 年前两月国内总体营业额增长 15%[2][6] - **算力需求变化**:国内 DPC 火热带动下游企业对算力需求显著增加,更多企业将寻求数字化转型,公司需优化技术储备与解决方案[2][7] - **AI 应用服务**:服务 5000 多家中国移动网上 SRS 企业级用户,提供在线办公室软件,采用年费收费模式,因后台维护成本高目前盈利不多[10][11] - **未来业务展望**:AI 发展带动硬件和软件销售增长,如新加坡 2024 年因 AI 服务器需求增加公司营业额显著提升[12] - **东南亚市场**:增长迅速,是行业内最大企业之一,服务国内厂商出海,深耕本地市场,是华为、联想等在东南亚重要合作伙伴[2][13] - **云管平台**:全国前三名企业之一,管理国家电网混合云平台等大型项目,国央企加紧部署 AI 带来更多机会[15] - **一体机市场**:2025 - 2027 年一体机数量将从 15 万台增长到 72 万台,市场空间达 1236 亿元,政务系统中预计 2025 年相比 2024 年增长 15 - 20 倍,伟仕佳杰 2025 年一体机销售额保守估计至少 10 亿元[17][19] - **AI 相关业务收入**:AI 相关业务广泛,2025 年业绩增长预期比往年高约 5%[18] - **信创领域**:八年前 80%以上产品来自国外企业,目前 75%产品为国产品牌,2025 年国外产品占比降至 20%左右,信创业务快速增长[23] - **算力合作**:若英伟达产品严格限制进入中国市场,将增加国产算力需求,公司与国内几乎所有算力服务器厂商合作,带来增长机会[24][25] - **研发投入**:AI 研发有多个业务单元为大模型厂商提供实时部署服务,有两三百名相关人员,工业富联部分有七八十人研发团队,投入已有八九年历史,未来将加大力度[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供应链和服务交付优势**:代理合作厂家约七百多家,客户群体生态多元丰富,风控和物流体系专业,工程师门类多,开发了许多大厂数据迁移、培训软件,能节约成本并提供全方位支持[21] - **AI 服务器订单**:下游客户部分为跑小 demo,部分有明确 AI 应用场景规划,一体机市场需求确定,但使用者能否盈利或提高效率不确定,英伟达、海光等企业及一体机有明确需求和增长[22] - **分红情况**:历史分红比例在 30% - 35%之间,已累计分红 33 亿人民币,即使不提高分红率,因盈利增长动态来看也能提高实际分红率[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