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缆检测(301289)

搜索文档
国缆检测(301289) - 2023 Q2 - 季度财报
2023-08-25 00:00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上年同期为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6]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130,346,411.6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98%[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445,307.8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64%[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347,818.4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11.05%[1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9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14.04%[1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22%,较上年同期减少2.09%[10] - 总资产为1,184,779,474.39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7%[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05,248,689.85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94%[10] - 报告期公司营业总收入13,035万元,同比增长50.9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844.53万元,同比增长49.64%[26] - 营业收入130,346,411.61元,同比增长50.98% [47] - 营业成本48,257,016.92元,同比增长46.33% [48] - 销售费用4,867,065.61元,同比增长89.61% [49] - 管理费用17,593,494.95元,同比增长48.46% [50] - 财务费用 -2,867,228.98元,同比下降13,332.51% [5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8,347,818.43元,同比增长711.05% [5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4,572,955.73元,同比下降38.12% [5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1,100,017.88元,同比下降109.32% [5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30,346,411.61元,2022年上半年为86,334,179.75元,同比增长约51%[13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成本78,395,795.76元,2022年上半年为55,400,799.81元,同比增长约41.5%[13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1,184,779,474.39元,2023年1月1日为1,168,710,143.45元,增长约1.4%[13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211,617,597.41元,2023年1月1日为209,662,036.86元,增长约0.93%[13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973,161,876.98元,2023年1月1日为959,048,106.59元,增长约1.47%[137]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资产总计1,085,537,985.58元,2023年1月1日为1,091,394,695.19元,下降约0.54%[138]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负债合计177,931,935.35元,2023年1月1日为189,286,508.49元,下降约6%[139]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907,606,050.23元,2023年1月1日为902,108,186.70元,增长约0.61%[13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固定资产为257,188,873.22元,2023年1月1日为235,035,784.14元,增长约9.42%[13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合同负债为35,337,800.31元,2023年1月1日为26,764,229.38元,增长约32.03%[13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07,367,910.74元,2022年同期为86,334,179.75元[142]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成本48,257,016.92元,2022年同期为32,977,123.52元[140] - 2023年上半年税金及附加989,048.32元,2022年同期为383,372.05元[140] - 2023年上半年销售费用4,867,065.61元,2022年同期为2,566,845.56元[140] - 2023年上半年管理费用17,593,494.95元,2022年同期为11,850,690.70元[140] - 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9,556,398.94元,2022年同期为7,601,099.91元[140] - 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 -2,867,228.98元,2022年同期为21,668.07元[140] - 2023年上半年营业利润51,846,770.07元,2022年同期为29,674,678.43元[140]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44,113,770.47元,2022年同期为25,691,974.76元[14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8,347,818.43元,2022年同期为7,194,127.36元[144]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34572955.73元,2022年同期为25030625.51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34572955.73元和 - 25030625.51元[145]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49569811.34元,现金流出小计41100017.88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1100017.88元;2022年同期现金流出小计8561006.03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1008805.31元[145] - 2023年上半年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49079.40元,2022年同期为361582.18元[145]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17276075.78元,期初余额686357643.06元,期末余额669081567.28元;2022年同期净增加额为423533889.34元,期初余额230654171.21元,期末余额654188060.55元[145]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7127488.11元,现金流出小计68296624.49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830863.62元;2022年同期现金流入小计67376393.56元,现金流出小计56989719.56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86674.00元[145]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6296875.05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6296875.05元;2022年同期现金流出小计24369316.51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4369316.51元[146]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49569811.34元,现金流出小计40552715.88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0552715.88元;2022年同期现金流出小计8287355.03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1282456.31元[146]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17969647.91元,期初余额630765559.57元,期末余额612795911.66元;2022年同期净增加额为427661395.98元,期初余额221652863.09元,期末余额649314259.07元[146] - 2023年上半年合并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959048106.59元,期末余额为973161876.98元,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14113770.39元[147][149]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中,股本从60000000.00元增加到78000000.00元,资本公积从678461092.80元减少到660461092.80元,未分配利润从142179304.39元增加到150624612.11元[147][149] - 2022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394,270,092.08元,2023年上半年增加454,616,792.22元,期末余额为848,886,884.30元[150][152] - 2022年末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902,108,186.70元,2023年上半年增加5,497,863.53元,期末余额为907,606,050.23元[153][155] - 2022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中,综合收益总额为25,691,974.76元,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428,924,817.46元[150]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中,综合收益总额为35,497,863.53元,利润分配为 - 30,000,000.00元[153][154] - 2022年半年度股本为45,000,000.00元,2023年半年度末股本变为60,000,000.00元,增加了15,000,000.00元[150][152]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股本从60,000,000.00元变为78,000,000.00元,增加了18,000,000.00元[153][155] - 2022年半年度资本公积为264,536,275.34元,2023年半年度末变为678,461,092.80元,增加了413,924,817.46元[150][152]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资本公积从678,435,615.64元变为660,435,615.64元,减少了18,000,000.00元[153][155] - 2022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76,351,008.11元,2023年半年度末变为102,042,982.87元,增加了25,691,974.76元[150][152]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147,509,586.12元变为153,007,449.65元,增加了5,497,863.53元[153][155]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15,696.88元[1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422,646.79元[13] 行业数据 - 截至2022年底,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有52769家,同比增长1.58%;营业收入4275.84亿元,同比增长4.54%;从业人员154.16万人,同比增长2.07%;仪器设备957.54万台套,同比增长6.36%;仪器设备资产原值4744.75亿元,同比增长4.84%;出具检验检测报告6.5亿份,同比下降5.02%[19] - 中国电线电缆行业总体营业收入规模达万亿以上[22] - 国家电网“十四五”投资计划为2.23万亿元[2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检验检测服务业务收入11,902万元,同比上升63.84%,增加4,638万元,其中安徽宇测并入收入2,288万元[26] - 计量服务业务收入451万元,同比上升68.72%,增加184万元[28] - 专业技术服务业务收入174万元,同比下降56.23%,减少223万元[29] 业务拓展与科研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参与招标20余项,累计中标金额超1000万元[30] - 报告期在研项目15项,科研经费投入956万元,2023年新立项目7项[31] - 报告期申请发明专利7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32] - 报告期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5项、团体标准11项、企业标准3项,正式发布国家标准2项、团体标准2项、企业标准4项[33] 子公司经营情况 - 国缆
国缆检测(301289) - 国缆检测调研活动信息
2023-06-02 15:14
公司概况 - 业务起源于1983年上海电缆所成立的线缆检测中心,是国内最早开展线缆检验检测的机构之一,为国有控股企业 [1] - 主营业务为电线电缆及光纤光缆的检测、检验服务,检测检验业务占比90%以上,涵盖中高压线缆等五大领域 [1] - 是我国最早、产品范围最广、综合实力最强的线缆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之一,拥有国内领先的线缆检测服务能力,获认可的国内外判定标准和检测方法超1200个 [1] 核心技术与实验室 - 核心技术包括超高压及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用架空导线检测技术等多项,在上述领域检测技术水平达国内领先、部分国际先进 [1] - 主要实验室有特高压架空导线实验室、超高压交直流电缆及附件实验室等多个 [1] 客户资源 - 国内知名线缆生产企业如亨通集团、中天科技等“2022年中国线缆行业最具竞争力企业20强”均为公司客户 [1] - 国内主要线缆使用方如国家电网、中石油等,以及部分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是公司客户,与主要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2] 业务委托情况 - 线缆产品在制造和工程应用各阶段会产生检测业务委托,委托方包括线缆制造企业、线缆用户等 [2] 激励措施与发展规划 - 建设绩效考核机制,采取人员发展规划、培训等措施,通过晋升职级、发放绩效奖金等激励方式提升公司发展动力,若有股权激励计划将按规定披露 [2] - 未来将把握前沿技术和稀缺业务领域,通过拓地域、拓产品加快全国布局,提升中高压线缆和高端装备特种线缆检测业务,拓展线缆以外产品检测能力,力争成为国际化综合型科技服务机构 [2]
国缆检测(301289)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5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时间为2023年4月25日[1]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2] - 公司负责人江斌、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褚晓平及会计机构负责人褚晓平声明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2] -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以60,0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2] - 公司股票简称为国缆检测,股票代码为301289[6]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江斌[6]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上海市宝山区真陈路888号[6] - 公司办公地址为上海市宝山区真陈路888号[6] -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为www.ticw.com.cn[6]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6]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为208,679,732.57元,同比下降4.51%[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608,472.59元,同比增长0.54%[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7,887,749.67元,同比下降3.88%[7]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557,627.29元,同比下降17.16%[7] - 2022年末资产总额为1,168,710,143.45元,同比增长90.73%[7]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96,803,382.13元,同比增长127.46%[7]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88,018.14元[10]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070,474.58元[10] - 2022年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249,169.44元[10] - 2022年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为428,183.00元[10]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78人,同比增长8.33%[44]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6,079,676.18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71%[44]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557,627.29元,同比下降17.16%[45] - 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558,950.69元,同比下降64.08%[46] - 2022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2,059,570.68元,同比增长1,816.31%[47]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55,703,471.85元,同比增长739.75%[48] - 2022年末货币资金为686,357,643.06元,占总资产比例为58.73%[50] - 2022年末应收账款为27,349,082.33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34%[51] - 2022年末固定资产为235,035,784.14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0.11%[51] - 2022年末租赁负债为110,683,115.13元,占总资产比例为9.47%[53] - 公司2022年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428,924,817.46元[5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总额为414,080,855.89元,其中2亿元用于现金管理,其余闲置于募集资金专户银行[60] - 高端装备用线缆检测能力建设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855.56万元,投资进度为8.63%[61] - 超高压大容量试验及安全评估能力建设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308.69万元,投资进度为2.57%[61] - 设立广东全资子公司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704.29万元,投资进度为17.54%[61] - 数字化检测能力建设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4.75万元,投资进度为0.11%[61] - 公司收购安徽宇测线缆质检技术有限公司51%股权,投资金额为67,223,100.00元[55]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和衍生品投资[57][58] - 公司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项目包括超高电压大容量试验及安全评估能力建设项目和高端装备用线缆检测能力建设项目[55] - 公司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显示,报告期内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1,873.29万元,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0,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为0.00%[59]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42,892.48万元,其中超募资金为12,477.48万元[6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及超募资金共计20,000万元用于现金管理,现金管理本息余额为20,140.46万元[67] - 公司已完成1,078.66万元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广东全资子公司项目的资金517.07万元未置换[66] - 国缆检测(广东)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000元,总资产为19,806,818.34元,净资产为4,270,195.43元,营业收入为4,494,617.60元,净利润为4,618,290.51元[71] - 安徽宇测线缆质检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4,356,824元,总资产为141,723,817.25元,净资产为126,906,682.52元,营业收入为25,190,767.73元,净利润为13,537,583.19元[71] - 公司通过非公开协议转让及增资扩股方式取得安徽宇测线缆质检技术有限公司51%股权[71] - 公司营业收入2022年为208,679,732.57元,同比下降4.51%[34] - 检验检测业务收入为187,517,483.24元,同比下降6.21%[35] - 境内业务收入为201,129,871.19元,同比下降5.72%[35] - 境外业务收入为7,549,861.38元,同比增长45.08%[35] - 公司于2022年12月收购宇测线缆51%股权,宇测线缆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36]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39,387,114.06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18.87%[37]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32,593,577.79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46.25%[38] - 管理费用为31,548,309.68元,同比增长12.89%[38] - 财务费用为-3,523,756.67元,同比下降196.28%[38] - 研发费用为16,079,676.18元,同比下降12.48%[39] - 公司正在进行大跨越导线铝部应力试验及仿真模拟研究,预计提升特高压工程用大跨越导线的性能测试和工程应用评估能力[40]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67.97万元,同比下降4.51%[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60.85万元,同比增长0.54%[28] - 检验检测服务业务收入为18,751.75万元,同比下降6.21%[28] - 计量服务业务收入为668.90万元,同比下降10.30%[28] - 专业技术服务业务收入为456.83万元,同比下降5.60%[28]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5元人民币,共计派发现金股利30,000,000.00元,现金分红比例占2022年度实现可供分配利润的45.57%[145] - 公司2022年度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145]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的数量合计为207人,其中技术人员占比最高,为158人[139] - 公司2022年度未提出现金红利分配预案[146] - 公司2022年度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146] - 公司2022年度内部控制体系在完整性、合规性、有效性等方面不存在重大缺陷[147] - 公司2022年度未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48] - 公司2022年度薪酬政策坚持薪酬与岗位价值相匹配,同时兼顾技术能力的差别化对待[139] - 公司2022年度培训计划由各部门编制,涉及多部门、子公司的专业和素质类培训由人力资源部统一设计和实施[142] - 公司2022年度未适用劳务外包情况[143] - 公司已完成对子公司国缆检测(广东)有限公司的管理控制整合,包括财务、资金管理、重大资产采购、重大人事任免等[149] - 公司已完成对安徽宇测线缆质检技术有限公司的工商登记变更和组织架构调整,并派出管理人员[149] -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日期为2023年04月21日,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比例均为100.00%[150] -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非财务报告不存在重大缺陷[156] - 公司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认真执行环保法律法规[157] - 公司通过承办“国缆检测杯”全国第四届电线电缆制造工(检验工)职业技能竞赛,推动电线电缆制造企业检测人员能力提升[158] - 公司积极响应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消费帮扶工作,通过多渠道采购扶贫产品[159] 行业与市场 - 2021年中国线缆行业总体营业收入规模超1万亿元[16] - 2022年国家电网计划电网投资规模5000亿元以上,预计带动社会投资超过1万亿元[17] - 南方电网公司新安排1000亿元电网固定资产投资[17] - 公司实验室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技术水平在多个领域具有行业领先地位[17] - 公司主持或参与制修订标准共57项,核心团队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17] - 公司客户包括国内外知名电线电缆及光纤光缆生产企业,以及多个重大工程用户和建设企业[17] - 公司积极开拓国际检测市场,客户遍及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17] - 公司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展线缆检验检测的机构之一,品牌公信力市场认可度高[17] - 公司将直接受益于下游行业投资规模的增加[17] - 国际化经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17] 技术与研发 - 公司技术研发投入主要聚焦高端、新型、特种线缆领域检测,已形成多项核心技术,包括超高压及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用架空导线检测技术、超高压交流电缆及海底电缆检测技术等[18]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如“海上风电发电及输电用高端电缆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8] - 公司打破传统检验检测机构角色限制,积极参与客户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过程,提供技术咨询、检查监造、标准制定、技术培训等多种衍生业态的专业技术服务[18] - 公司优化营销策略,面向电力系统、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线缆终端工程用户,成立专门的服务团队,开展业务拓展和技术支持[18] - 公司推进实验设备仪器的数字化改造,增强配套的软件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质量分析与服务平台,提升检测流程的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能力[19] - 公司围绕国家新能源产业、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所配套的电线电缆及光纤光缆的新技术、新产品,加速技术研发,积累了大量技术成果[19] - 公司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电缆检测技术实力突出,测试范围覆盖风力发电用电缆、太阳能发电用光伏电缆等,承担了南方电网±160kV海上风电直流工程等重大新能源发电与输电项目的检测和评估工作[19] - 公司光电复合缆检测技术可为各类电压等级的光纤复合电力电缆、电力光缆及金具附件测试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助力线缆产业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加速融合[19] - 公司聚焦高端、新式、特种线缆检测领域,对于不同生产工艺、不同材质构造、不同应用场景的线缆产品,实现进行全套的型式试验、预鉴定试验、现场试验以及工程模拟试验的检测条件[19] - 公司承担了当时世界上单根最长的500kV交流海底电缆工程“南方主网与海南电网二回联网工程”的全程监造任务,为我国超高压海缆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18] 业务与服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线电缆及光纤光缆的检测、检验服务,涵盖检验检测、设备计量、能力验证等[20] - 公司提供的能力验证服务符合ISO/IEC17043标准,每年为各类检验检测机构提供电线电缆能力验证服务[21] - 公司拥有对橡皮和塑料绝缘电线电缆测试设备、绕组线测试设备、高压及超高压电缆测试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测的能力[21] - 公司提供专业培训、检查监造、标准制定、工厂审查、应用评估等专业技术服务[22] - 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减少中间环节与成本,贴近市场并及时了解客户需求[22] - 公司制定了《价格、收款管理制度》,由市场部协同各业务部门制定价格标准[23] - 公司独立于任何线缆生产企业、线缆的使用方或其他相关主体,独立出具公正、客观的检测或计量报告[22] - 公司采购模式包括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和所需原材料的采购,以及基建施工、房屋租赁及服务等[22] - 公司提供监造服务,覆盖500kV及以下高压及超高压电缆、海底电缆、直流电缆、电缆附件以及特高压架空输电线等[22] - 公司针对线缆产业集聚的地区采取专门的销售策略,如在河北等地派遣销售专员,定期开展研讨会进行技术交流和市场推广活动[22] - 公司拥有超过1,200个国内外认可的线缆检测服务标准[26] - 公司员工总数为243人,其中研发与技术人员超过60%[27] - 公司主持或参与制修订标准共57项,其中主持起草的标准共7项[27] - 公司首席技术专家毛庆传曾两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7]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国家电网、
国缆检测(301289)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5 00:0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57,372,945.3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8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59,116.1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59%[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944,625.3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3.40%[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190,574,722.71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87%[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5737.29万元,较上期的5272.23万元增长8.82%[15]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3581.94万元,较上期的3271.72万元增长9.48%[15]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2126.37万元,较上期的1980.87万元增长7.34%[15] - 2023年第一季度利润总额为2131.76万元,较上期的1956.33万元增长9%[16]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799.57万元,较上期的1676.69万元增长7.33%[16] - 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15.91万元,上期为1676.69万元,下降9.58%[16]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2527元,上期为0.37元,下降31.7%[16] - 2023年第一季度流动负债合计为9082.12万元,较上期的8364.07万元增长8.58%[14] - 2023年第一季度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2270.98万元,较上期的12602.14万元下降2.63%[14] - 2023年第一季度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11.91亿元,较上期的11.69亿元增长1.87%[14] 资产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应收票据较上年末减少653,614.00元,变动比例为-100.00%,主要系票据到期收款[7] - 预付款项较上年末增加1,823,372.31元,变动比例为326.97%,主要系预付材料款增加[7] - 期末货币资金为697,073,755.20元,年初为686,357,643.06元[13] - 期末应收账款为35,023,418.74元,年初为27,349,082.33元[13] - 期末预付款项为2,381,027.40元,年初为557,655.09元[13] - 期末存货为6,948,245.79元,年初为6,522,884.75元[13] - 期末流动资产合计766,313,187.83元,年初为744,839,686.00元[13] - 期末固定资产为235,746,066.69元,年初为235,035,784.14元[13] - 期末资产总计1,190,574,722.71元,年初为1,168,710,143.45元[13] 费用关键指标变化 - 销售费用本期发生额2,357,631.04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55,739.91元,变动比例为38.53%,主要系子公司安徽宇测并入所致[7] - 财务费用本期为-1,438,282.39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50,859.17元,变动比例为-776.59%,主要系募集资金到账后利息收入增加[7] 现金流量关键指标变化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768,783.7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96%,主要系上年支付办公楼尾款较多[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97,073,755.2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2.05%,主要系子公司安徽宇测并入及募投资金到位[7]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4,606,421.64元,上年同期为41,234,759.85元[17] - 2023年第一季度收到的税费返还为56,681.43元[17]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7,519,897.79元,上年同期为43,917,592.57元[17]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4,575,272.46元,上年同期为33,647,071.68元[17]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944,625.33元,上年同期为10,270,520.89元[17]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0,375.07元[17]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1,779,158.84元,上年同期为30,148,065.48元[17]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1,768,783.77元,上年同期为 - 30,148,065.48元[17]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45,510.68元,上年同期为816,393.31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0,716,112.14元,上年同期为 - 20,723,550.68元[18]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543,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8] - 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持股38,250,019股,持股比例63.75%;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持股4,499,924股,持股比例7.50%;申能(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250,057股,持股比例3.75%[8] -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限售股将于2023 - 06 - 22解除限售,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和申能(集团)有限公司限售股将于2025 - 06 - 22解除限售[12]
国缆检测(301289) - 国缆检测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7 12:08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1289,证券简称国缆检测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媒体采访,参与单位为财信证券,人员为袁玮志,时间为 2022 年 11 月 9 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王晨生和证券事务代表王俊 [1] 公司业务情况 - 主营业务为电线电缆及光纤光缆的检测、检验服务,涵盖检验检测、设备计量等,还包括专业培训等专业技术服务 [1] 公司盈利情况 - 上半年营收 8633 万元,较同期下降 17%;净利润 2569 万元,同期下降 24.71% [1]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 1.48 亿元,同比下滑 9%,前三季度净利润 5040 万元,同比下降 9%,下降幅度有所收窄 [1] 公司研发与订单情况 - 持续投入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基本保持稳定 [1] - 前三季度承接订单较同期降低,主要受二季度疫情影响,三季度基本恢复正常 [1] 问答环节要点 竞争相关 - 线缆生产厂家建设自有实验室主要服务自身,承担外部检测业务少,对公司检测业务竞争小 [1] - 公司电缆检测业务受地域限制低,广东子公司与上海本部差异化发展,扩充中低压电缆产能,提高华南地区市场占有率,还将围绕当地产业拓展新业务 [2] 人员与产能相关 - 近几年公司人员数量相对稳定,本部人员将稳定略有增长,广东子公司因建设持续招聘人员 [1] - 中高压电缆业务受设备产能影响大、人员产能影响小;低压电缆业务受设备产能影响小、人员产能影响大,公司将增加设备产能和新检测能力,提高人员效率 [2] 订单需求相关 - 线缆产品在制造和工程应用多阶段产生检测业务委托需求 [2] - 不同阶段对检测业务增长贡献差异较小,新产品研发和到货验收阶段需求呈增长趋势 [2]
国缆检测(301289) - 国缆检测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1 16:0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1289,证券简称国缆检测 [1] - 业务起源于 1983 年上海电缆所成立的线缆检测中心,是国内最早开展线缆检验检测的机构之一,获中国电工行业首张检测机构认可证书及首家国家级线缆质检中心授权,为国有控股企业 [1]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中信建投证券、太平洋保险资产等 [1] - 活动时间为 2022 年 9 月 6 日和 8 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王晨生、市场部副总监于晶、证券事务代表王俊 [1] 业务相关问题解答 电网业务 - 电网用户在线路工程运行时会有故障分析、寿命评定等技术服务需求,但波动性大、不确定性高 [2] 海缆业务 - 海缆项目运行状态监测主要由运营方通过在线监测装置自行跟踪,非常规委托型检测业务 [3] - 海缆采取定制生产,交付前通过多种方式控制质量,到货时不易切割取样检测 [3] - 海缆驻厂监造属技术服务,根据技术难度、服务周期和工程造价等多维度定价收费 [3] - 公司海缆业务以型式试验、预鉴定试验及其他委托检测服务居多 [3] - 海缆厂家新品研发送检次数和费用因企业制造能力和研发进度而异,难明确估计 [3] 检测业务 - 线缆产品在制造和工程应用多阶段产生检测委托需求,公司按价格标准和客户差异需求制定项目报价 [3] - 未来检测趋向更复杂,因电线电缆应用场景和性能技术要求变化,企业需更新迭代产品 [4] 子公司业务 - 设立广东全资子公司扩充主营业务产能,提高南方地区线缆检测市场占有率,围绕大湾区拓展新检测业务 [3] - 珠三角区域客户与公司有长期合作,子公司可减少客户检测成本和送样时间 [3] - 国缆广东子公司需重新取得相应检测资质才能对外提供服务 [4] 公司运营相关问题解答 - 公司无特殊准入资质,靠品牌影响力、技术能力和服务口碑竞争 [3][4] - 公司倾向提升技术、宣传品牌和提高服务质量,靠口碑吸引客户,而非增加销售人员 [4] - 若有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计划,将按规定在巨潮资讯网披露 [4] - 公司现有人员、设备、场地基本满足业务需要,通过募集资金项目提升产能和业务范围 [4] - 公司成本主要由人工成本、检测设备成本、自建及租赁场地成本构成 [4]
国缆检测(301289) - 国缆检测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1 15:57
公司概况 - 国缆检测业务起源于1983年上海电缆所成立的线缆检测中心,是国内最早开展线缆检验检测的机构之一,拥有首张检测机构认可证书,首家获得国家级线缆质检中心授权,为国有控股企业 [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193人,研发与技术人员超70%,首席技术专家毛庆传曾两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多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 [2] 客户资源 - 国内知名线缆生产企业如“2021年中国线缆行业最具竞争力企业20强”中的中天科技等,以及线缆使用方如电力工程建设公司等均为公司客户,部分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委托公司开展第三方质量检测评价服务,且与主要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2] 业务结构 - 中高压线缆产值占总产值45 - 50%左右,包括高压及超高压交流陆缆及附件等;低压线缆产值占总产值30%左右,包括轨道1kV及以下电力电缆等;其余为通信电缆及光缆检测等 [2] - 线缆产品在制造和工程应用各阶段会产生检测业务委托,委托方包括线缆制造企业、用户、认证机构、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等 [2] 经济情况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0.86亿元,同比下降17.11%;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下降24.71%,3 - 6月受疫情影响较大 [2] 问答环节 认证业务 - 认证分为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产品认证又分强制性和自愿性,强制性认证范围逐步减少,自愿性认证前景好但需培育市场 [2] 市场空间 - 线缆检验检测可归类为“电力(含核电)”细分领域,近年行业产值约80亿元左右,公司占比约2%多 [3][4] 检测操作 - 客户通过快递、自送等方式寄送电缆样品委托检测,公司受理后按要求完成检测并出具报告 [3] 销售单价与周期 - 检验检测报告平均单位售价1.5万元左右,出具检测报告平均实验周期约4个月,型式试验等复杂试验可达6个月以上 [3] 在手订单 - 2022年3月以来上海疫情使公司样品接收和报告发送受限,复工后拓展市场、寻找新业务增长点 [3] 定价模式 - 以制定的价格标准为基础,根据检测项目性质等因素制定具体项目报价 [3] 海缆需求 - 海缆客户在生产等阶段有检测需求,公司有时会驻厂监造和现场见证 [3] 实验室考核 - 公司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经济指标是检测业务人员考核重要因素,还采取人员发展规划等措施 [3] 风险管理 - 公司重视品牌和公信力维护,建立严格内部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管控检验检测各环节 [3] 自有实验室 - 客户有自有实验室仍会委托公司检测,以保证结果准确性、公正性和独立性 [4] 广东子公司 - 设立广东全资子公司扩充产能,提高南方市场占有率,拓展新检测业务和培育认证市场,需重新取得检测资质 [4] 员工激励 - 若有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计划,将按规定在巨潮资讯网披露 [4] 轨道交通检测 - 涉及中低压线缆及通信电缆及光缆,各轨交建设标段按规定抽样送检 [4] 海缆产值与收入关系 - 检测服务属技术性服务,与海缆产值无明确对应关系,下游行业发展带动检测需求增加 [4] 毛利率差异 - 中高压线缆检测对设备、场所要求高、资产投入大,导致毛利率低于低压 [4] 未来拓展 - 保持现有领域竞争优势,向电工技术其他行业发展,通过多种途径扩大规模,拓展标准化等业务,向多领域、综合性方向发展 [4][5][6]
国缆检测(301289) - 国缆检测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1 10:22
公司概况 - 公司为国缆检测,业务起源于1983年上海电缆所成立的线缆检测中心,是国有控股企业 [1] - 主营业务为电线电缆及光纤光缆的检测、检验服务,检测检验业务占比90%以上 [1] - 拥有CMA、CNAS等资质,获认可的国内外判定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超过1200个 [1] 客户资源 - 国内知名线缆生产企业如中天科技、远东智慧能源等“中国线缆行业最具竞争力企业20强”均为公司客户 [1] - 国内主要线缆使用方如电力工程建设公司、轨道交通公司等也是主要客户 [1] - 受部分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委托开展第三方质量检测评价服务 [1] 业务问答 检测服务内容 - 中高压线缆检测包括电缆主要非电气性能、电气性能等 [2] - 低压线缆检测包括直流电阻、绝缘电阻等 [2] - 通信电缆及光缆检测包括通信电缆参数、光缆及光电复合缆参数及性能等 [2] - 电工材料及电器附件检测包括物理化学参数及性能、电气性能等 [2] 资质与竞争 - 检测机构符合要求均可申请CNAS和CMA资质,国内具有CNAS资质的检测机构约4万家 [2] - 线缆检验检测行业市场参与者有国有控股电线电缆检测机构、民营检测机构等 [2] 产能与设备 - 现有人员、设备、场地能满足业务需要,募投项目提升业务产能和范围 [2] - 检测设备主要外部采购,部分特殊设备与供应商共同研制 [2] 募投项目 - 募投项目为提升产能、技术能力及生产效率,建设进度和达产周期视情况而定 [2] 效益关联 - 风电装机量与公司效益无直接对应关系,检测业务增长取决于多种要素 [2] 考核机制 - 公司董事会及下设薪酬考核委员会审查及审议内部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 [2] 人员稳定性 - 公司员工较为稳定,通过多种激励方式稳定骨干员工,核心技术人员多年无重大变化 [3]
国缆检测(301289) - 国缆检测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1 09:52
公司概况 - 业务起源于1983年上海电缆所成立的线缆检测中心,是中国电工行业首家获检测机构认可证书和国家级线缆质检中心授权的检测机构,为国有控股企业 [1][2] - 主营业务为电线电缆及光纤光缆的检测、检验服务,涵盖检验检测、设备计量等,检测检验业务占比90%以上,获认可的国内外判定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超1200个 [2] - 客户覆盖国内知名线缆生产企业、主要线缆使用方及部分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与主要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员工总数193人,研发与技术人员超70%,首席技术专家毛庆传曾两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 业务结构 - 中高压线缆产值占总产值45 - 50%左右,包括高压及超高压交流陆缆及附件等 [2] - 低压线缆产值占总产值30%左右,包括轨道1kV及以下电力电缆等 [2] - 其余为通信电缆及光缆检测、电工材料及电器附件检测等 [2] 经济情况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0.86亿元,同比下降17.11%;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下降24.71%,3 - 6月受疫情影响大 [2] 未来发展 - 发展电线电缆试验检测技术与条件建设,实施募集资金项目完善检测服务能力 [2] - 拓展经营场所地域布局,设立广东全资子公司,扩充产能,提高南方市场占有率,拓展新检测业务和国际市场,开拓海外市场 [2][3] - 发挥技术优势,将业务向电工技术其他行业发展 [3] - 利用品牌优势,通过新建、参股、控股实验室等扩大规模,拓展标准化、培训等业务,向多领域、综合性方向发展 [3] 问答环节 行业相关 - 检验检测行业是高技术、生产性、科技服务业,公司主要业务收入来自检测服务,未来将拓展业务种类 [3] - 电缆检测市场增速总体跟随电缆产值增长而逐步增长,无相关统计数据 [3] - 行业市场规模近年约80亿元左右,公司占比约2%多 [5] 业务细节 - 海缆检测在交货和验货阶段按采购合同和工程管理规定进行,是否每批次检测难确定,检测周期根据检测报告时效性和委托方需求 [3] - 海缆在工厂端检测按客户需求决定是按批次还是按长度 [3] - 公司检测服务大多属商业性检测范畴,由客户自身规定产生检测需求 [3] - 新型电网对行业增量的预测需根据实际建设投入支撑 [3] 产品情况 - 中高压线缆检测项目含寿命评价等,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受疫情影响小;低压线缆检测时间短、交货期短,上半年疫情期间经济收入减少多,毛利率降低大 [4] - 中高压线缆产品营业收入增长快,占比逐年提升,公司拟完善低压线缆检测能力和开拓市场提高其营业收入 [4] - 中高压线缆产品因需大型检测设备,固定资产投入高,导致毛利率低于低压产品 [4] 其他问题 - 公司出具检测报告平均实验周期约4个月,型式试验等复杂试验可达6个月以上 [5] - 公司销售方式为直销模式,未来销售费用率将保持稳定 [5] - 风电业务中陆风和海风检测占比难以明确统计,检测收费依据具体线缆产品对应的检测标准和检测项目 [5] - 公司检测业务增长取决于多种要素,海缆检测收入增速与海缆行业增速关系受多种因素影响 [5] - 公司海外业务涵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受疫情影响后逐步恢复 [5] - 检测机构符合CNAS资质要求均可申请,国内约有3万家左右,线缆检验检测行业市场参与者有五种类型 [5] - 认证包括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强制性认证范围逐步减少,自愿性认证前景好但需培育市场 [5]
国缆检测(301289) - 国缆检测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08 13:18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1289,证券简称国缆检测 [1] - 主营业务为电线电缆及光纤光缆的检测、检验服务,检测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 [1] 盈利情况 - 上半年营收 8633 万元,较同期下降 17%;净利润 2569 万元,同期下降 24.71% [1]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 1.48 亿元,同比下滑 9%;前三季度净利润 5040 万元,同比下降 9%,下降幅度有所收窄 [1] 研发与订单情况 - 研发投入基本保持稳定 [1] - 前三季度承接订单较同期降低,主要受二季度疫情影响,三季度承接订单基本恢复正常 [1] 问答环节要点 疫情影响 - 目前疫情对承接订单影响较小,三季度承接订单与同期相比已恢复,可能影响与客户交流,预计四季度订单保持正常 [2] 人员与费用 - 销售人员专注技术性服务等市场拓展和服务工作,销售费用随市场主动拓展稳定增长,2022 年因疫情略有下降 [2] - 建立绩效考核体系,与实际收入紧密挂钩,多维度考核测评并根据发展状况完善修订 [2] 设备与业务占比 - 现有人员、设备、场地能满足现有业务需要,超高压电缆检测业务部分试验设备利用率较饱和,通过募集资金项目提升产能和业务范围 [2] - 前三季度中高压检测业务收入占比提升,低压业务占比下降,计量、电工器材、通信光缆业务占比稳定,检测业务毛利率保持稳定 [2] 订单结构与周期 - 出具检测报告平均试验周期约 3 - 6 个月,对单个或部分客户依赖性低,承接订单淡旺季不明显 [2] - 订单稳定滚动,略有增长,平均完成周期基于每年几万单执行情况,4 个月能见度仅作参考 [2] 人员稳定性 - 董事长变更系工作安排原因,管理团队和人员长期保持正常稳定 [2] 子公司情况 - 设立广东全资子公司扩充主营业务产能,提高南方地区线缆检测市场占有率,拓展新检测业务和国际检测认证市场 [3] 设备采购 - 检测设备主要采购,部分特殊设备订制或合作开发 [3] - 基本为国产化设备,国外进口设备占比较低 [3] - 常规设备采购安装周期约 1 - 2 月,大型设备半年以上,部分特殊设备约 2 年 [3] 资质与竞争 - 符合要求的实验室均可申请 CNAS 和 CMA 资质 [3] - 线缆检验检测行业市场参与者包括国有控股、民营、地方质检、国外认证在华分支机构、用户系统检测机构等 [3] 检测方式与收费 - 海缆研制开发采用截取样本测试,项目不同收费不同,交付产品进行非破坏性出厂验收试验 [3] 抽检频次 - 除强制性产品按国家规定执行外,线缆检测频次由企业和使用方根据自身需求确认 [3] 海上风电海底电缆需求 - 国家支持海风海缆项目建设,海缆检测需求通常提前,与项目建设力度不完全同步,客户有无订单都有持续检测需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