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澜起科技(688008)
icon
搜索文档
澜起科技深度:全球内存接口芯片龙头,新品拓展打开空间、受益AI浪潮
中泰证券· 2024-07-21 13:30
全球内存接口芯片龙头,新品拓展打开成长空间 1. 公司成立于2004年,深耕内存接口芯片领域二十年,确立了全球龙头地位 [1][6] 2. 公司股权结构分散,Intel、三星等产业巨头投资,获得产业资金的深度认可 [26][27] 3. 内存接口芯片为公司的基本业务,营收与DRAM迭代密切相关,2023年受行业整体去库存压力影响,业绩短期承压 [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 4. 公司管理层具有深厚的技术背景,研发投入在国内同行中属于较高水平 [49][50][51][52][53][54] 5. 公司产品布局助力AI时代,主流互连产品全面覆盖,新品MRCD/MDB、CKD、PCIe5.0 Retimer等正在进入收获期 [57][58][59][60][61][62][63][64][65][66] DDR5加速渗透,新品MRCD/MDB/CKD进入收获期 1. DRAM不断迭代,新世代逐步替换老世代是行业规律 [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 2. DDR4、DDR5内存接口芯片有细分子代,每一子代支持的最高数传输速率持续提升 [82][83][84][85] 3. 内存条主要用于电脑和服务器场景,电脑和服务器采用不同内存条 [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 4. DDR5相比DDR4在性能、技术难度和价值上都有较大提升,DDR5子代升级也带来价格上的提升 [118][119][120][121] 5. 2024年中DDR5边际渗透率有望超过50%,AI PC和AI服务器的需求将进一步加速DDR5的渗透 [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 6. 公司MRCD/MDB、CKD等新品已进入收获期,正在快速放量 [169][170][171][172] PCIe5.0 Retimer和CXL MXC前景可期 1. PCIe Retimer芯片解决信号衰减问题,主要用于CPU与GPU等AI芯片、SSD、网卡等高速外设的互连 [177][178][179][180][181][182][183][184] 2. 公司PCIe5.0 Retimer芯片技术全球领先,已开始规模出货 [183] 3. CXL是一种全新的互联技术标准协议,能够让CPU与GPU、FPGA或其他加速器之间实现高速高效的互联 [185][186][187][188][189][190][191][192] 4. 公司CXL MXC芯片全球首发,技术引领全球,已成为全球首家进入CXL合规供应商清单的MXC芯片厂商 [192] 盈利预测和风险提示 1.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为15/25/31亿元,对应PE估值为51/30/24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194][195][196][197][198][199][200] 2. 主要风险包括:服务器和PC出货量不及预期、DDR5子代CPU平台发布不及预期、新型内存模组和PCIe5.0 Retimer渗透率不及预期、CXL MXC市场接受度不及预期、ARM架构在PC和服务器渗透导致内存条需求不及预期、公司所处赛道市场竞争格局恶化、信息滞后等 [201][202][203]
澜起科技(688008) - 澜起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016)
2024-07-12 18:14
公司业绩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6.65亿元,同比增长79.49%,其中互连类芯片产品线销售收入约为15.28亿元,津逮服务器平台产品线销售收入约为1.3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为5.83亿元~6.23亿元,同比增长612.73%~661.59%。[4] -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9.28亿元,同比增长82.5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6亿元~4.0亿元,同比增长4.79倍~5.44倍。互连类芯片产品线销售收入为8.33亿元,环比增长19.92%,毛利率预计为63%~64%。[4] 产品进展 - 公司三款AI高性能"运力"芯片新产品进展:PCIe Retimer芯片第二季度出货约30万颗,MRCD/MDB芯片第二季度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CKD芯片第二季度开始规模出货,单季度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4][6] - 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AI高性能运力芯片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提升,推动互连类芯片毛利率在第二季度提升至63%-64%。[20] 市场与技术展望 - DDR5世代,公司在单台通用服务器中可提供的相关产品价值量大约是DDR4世代的2倍~3倍,主要由于DDR5世代单台通用服务器平均搭配内存模组的数量提升及DDR5内存接口芯片的平均销售价格提升。[7] - AI服务器中,公司可提供的产品包括内存接口芯片、内存模组配套芯片、PCIe Retimer芯片等,未来还将包括MRDIMM及CXL内存扩展相关产品,产品种类和价值量均有大幅提升。[8] - PCIe Retimer芯片未来市场空间将随着AI服务器需求量的增加而持续扩大,公司市场份额有望提升。[10][11] - MRDIMM将在人工智能时代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AI服务器系统主内存的优选方案。[14][15] - CKD芯片预计将于明年实现更大规模出货,公司在该领域研发领先,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16]
澜起科技:AI互联新品驱动高增长,24Q2预告扣非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长城证券· 2024-07-12 17: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预计 24Q2 单季度营收 9.28 亿元,同比+82.6%,环比+25.9%;归母净利润 3.6~4.0 亿元,中值 3.8 亿元,同比增长 5.1 倍,环比+70.1%;扣非净利润 3.15~3.45 亿元,中值 3.30 亿元,同比增长 92.9 倍,环比+50.2%,扣非净利润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10][11] - 公司 24H1 DDR5 第二子代 RCD 芯片已成主流产品,DDR5 新品迭代持续推进,随着未来 DDR5 渗透率逐渐提升及公司 DDR5 新品迭代持续推进放量,业绩增长可期 [13] - 受益 AI 浪潮,公司三款 AI 高性能"运力"芯片快速放量,有望驱动公司未来业绩增长 [14] 财务指标总结 - 公司预计 24 年营收 36.63 亿元,同比增长 60.2%;归母净利润 13.27 亿元,同比增长 194.2% [1] - 公司 24-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27/19.68/25.73 亿元,对应 PE 为 54/36/28 倍 [21] 风险提示 - 全球贸易摩擦风险 [17] - 产品研发风险 [18] - 客户集中风险 [19] - 存货跌价风险 [20]
澜起科技20240710
2024-07-11 13:50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蓝起科技是公司的重点推荐标的,当前位置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时点 [1] - 公司在DDR5时代的内存接口芯片业务发生了较大变化,单价提升带来了较大的增长空间 [2][3][4][5][6][7] - 公司还布局了多款新产品,包括PCIe Retimer、MSCDMDB、CKD等芯片,这些新品在未来几年将带来较大的收入和利润增量 [10][11][12][13][14] - 公司还在研发AI芯片,静态内存等新技术,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15][16] - 公司业绩超预期,二季度单季收入超8亿元,净利润接近4亿元,创历史新高 [16][17][18] - 公司未来几年收入和利润有望持续高增长,2024年收入有望达到40亿元,净利润达到15亿元 [18][1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提问者提问** 无 **回答者回答** 无 问题2 **提问者提问** 无 **回答者回答** 无 问题3 **提问者提问** 无 **回答者回答** 无
澜起科技原文
-· 2024-07-11 11:4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二季度业绩超预期,单季收入超过8亿元,净利润接近4亿元,创历史新高 [3][4] - 公司互联类芯片毛利率达60%以上,较上季度有较大提升 [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内存接口芯片DDR5单价提升,相较DDR4有较大增长,单价达6.5美元左右 [4] - 公司内存接口芯片DDR5出货量持续提升,第二代RCD芯片出货超过第一代 [4] - 公司新增的SPD、TS、PMC等配套芯片在DDR5时代是新增市场,空间合计超过10亿美元 [4][5][6] - 公司PCI Retirement、MICDMDB、CKD等新兴AI相关芯片在今年上半年已实现收入超10亿元,未来增长可期 [6][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内存接口芯片在服务器市场DDR5渗透率预计2024年达45%,PC市场达75% [8] - 公司内存配套芯片SPD、TS、PMC在DDR5时代的市场空间分别达7.5亿、1亿、2亿美元 [5][6] - 公司PCI Retirement芯片在AI服务器市场2024年有4亿美元收入空间,2027年超6亿美元 [7] - 公司MICDMDB芯片在DDR5时代的市场空间预计达15亿美元 [6] - 公司CKD芯片在笔记本电脑市场2024年有4-5亿美元收入空间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深度绑定英特尔等行业巨头,获得产业链背书,跟随行业发展获得红利 [9] - 公司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技术领先,市占率高,行业壁垒较高 [3][7] - 公司积极布局新兴AI相关芯片,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2][6][7] - 公司在内存配套芯片等新增市场空间中占据有利地位,参与者较少 [5][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认为公司当前业绩超预期,未来2-3年内存接口芯片及新兴芯片业务有望持续高增长 [3][4][6][7][8] - 管理层对公司未来1500亿市值空间表示乐观,认为公司研发实力及产品竞争力有望持续提升 [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内存接口芯片DDR5时代单价提升,相较DDR4有较大增长,有利于公司业绩 [4] - 公司新增的SPD、TS、PMC等配套芯片是DDR5时代的新增市场,为公司带来增量 [5][6] - 公司PCI Retirement、MICDMDB、CKD等新兴AI相关芯片已实现收入,未来增长可期 [6][7]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无
澜起科技原文
-· 2024-07-11 09:0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二季度收入超过8亿元,创历史新高 [8] - 互联类芯片毛利率达60%以上,较上季度有较大提升 [8] - 二季度净利润接近4000万元,也超过了历史高点 [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内存接口芯片(DDR5)业务:单价提升,预计24年收入18亿元,25年达25亿元 [40] - 内存配套芯片(SPD、TS、PMC)业务:24年预计收入10亿元,25年超20%增长 [41] - AI相关芯片(PCI Retirement、MICDMDB、CKD)业务:24年预计收入超10亿元,25年翻倍 [42][4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PC端DDR5渗透率预计24年达75%,服务器端达45% [40] - 全球内存条市场约5亿条,公司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 [12][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深度绑定英特尔等行业巨头,获得产业链红利 [19] - 公司在内存接口芯片、内存配套芯片等领域技术领先,行业壁垒较高 [14][15][16] - 公司布局AI相关芯片(PCI Retirement、MICDMDB、CKD等),未来增长潜力大 [24][28][30][34] - 公司未来有望实现1500亿市值 [38][3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二季度业绩超预期,全年有望达15亿元净利润 [38][43] - 新品业务未来几年将持续高速增长,公司利润弹性大 [4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内存接口芯片、内存配套芯片等领域市占率较高,行业地位领先 [10][15][16][20] - 公司研发实力强,技术创新能力突出 [27][37]
澜起科技_导读
-· 2024-07-11 08:28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二季度实现总收入超过8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互联类芯片毛利率高达60%以上,净利润接近4千万元 [1][2] - 预计未来三年内存接口芯片收入将显著增长,其中DDR5产品线贡献尤其突出,DDR5内存接口芯片收入预计2024年达18亿,2025年增长至25亿 [4] - 新推出的PCI退役芯片、MICDMDB芯片和CKD芯片等,每款芯片的利润空间均超过1亿元,具有较大的远期利润弹性 [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内存接口芯片业务方面,公司从DDR4向DDR5过渡,抓住了内存条价值量提升所带来的发展机遇,预计未来三年内存接口芯片收入将显著增长 [1] - AI芯片业务方面,公司布局了包括PCI退役芯片、MACDMDB芯片、CKD芯片及C叉L芯片等一系列产品,预计将为公司带来持久的成长动力 [1] - 新推出的MXCCXL芯片用于内存扩展和内存池化,旨在提升内存利用率与效率,预测未来30年市场空间可达近20亿美元 [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在全球内存条市场中,每台服务器约配备1400万片内存条,每台笔记本电脑则需3.41条内存条,总体市场规模庞大且集中度高 [2] - 公司在服务器内存条市场的渗透率达到80%,在笔记本电脑等领域也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2] - CKD芯片主要用于满足6400兆以上传输速率下的内存接口需求,预计在3.31亿台笔记本内存条中有超过2亿根需要配备CKD芯片,收入可能达到4至5亿美元 [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并积极拓展AI相关芯片领域,如PCI退役芯片、MICDMDB芯片和CKD芯片等,预计将为公司带来长远的增长动力 [1][2][3]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份额优化,在SPD串行检测、TS温度传感以及电源管理等领域占据了明显优势,预计未来几年将实现持续而可观的利润增长 [1] - 公司与英特尔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与主要客户三星、美光、海力士保持稳定联系,有利于分享行业发展红利 [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在DDR5时代内存接口芯片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抓住了内存条价值量提升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1] - 公司在AI芯片领域的布局,包括PCI退役芯片、MICDMDB芯片和CKD芯片等,预计将为公司带来持久的成长动力 [1][3]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份额优化,在SPD串行检测、TS温度传感以及电源管理等领域占据优势,预计未来几年将实现持续而可观的利润增长 [1] - 公司最新的业绩数据显示,收入和净利润实现了显著增长,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预计市值将达到数千亿级别 [1][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推出的MXCCXL芯片专用于内存扩展和内存池化,显著提高了内存利用效率,降低了部署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 [3] - 公司正在开发一款结合了AI算力模块和DDIC交叉连接技术的AI芯片,通过将计算任务靠近内存执行,有效减少了系统拥堵,提升了使用效率 [3]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Ellie Jiang 提问** 蓝旗公司在PCI退役芯片领域有哪些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3] **Jiazhen Zhao 回答** 蓝旗在PCI退役芯片领域的进度较快,预计将于二三年底导入AI服务器,当前大陆AI服务器市场独家供应,市场规模有望在2024年超过3亿美元并在2027年达到6亿美元。一季度出货量15万颗,二季度翻倍至30万颗,受益于A服务器GPU增量、市占率提升以及PCIe产品升级迭代等因素,预计2027年即使以30%市占率计算也能带来超过1亿美元的净利润增长。此外,该业务单从市值角度来看,已具备与美国上市企业Astronaut相当甚至更大的发展空间。 [3] 问题2 **Yang Bai 提问** CKD芯片的出货情况及预期收入是多少? [3] **Jiazhen Zhao 回答** 在二季度,CKD芯片已正式出货,并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主要用于满足6400兆以上传输速率下的内存接口需求。预计今年9到10月份将发布相关平台,一季度单季收入约为1000万元人民币。根据市场分析,该芯片的售价大约为4亿美元,若在3.31亿台笔记本内存条中有超过2亿根需要配备CKD芯片(假设软体占据50%市场份额),则其收入可能达到4至5亿美元,短期内利润增量可达1至2亿美元。 [3] 问题3 **Joyce Ju 提问** MXCCXL芯片的主要作用及其市场规模预估是多少? [3] **Lei Chen 回答** MXCCXL芯片主要用于内存扩展和内存池化,旨在提升内存利用率与效率,从而降低部署成本。目前,蓝旗在全球率先推出该芯片,预测未来30年市场空间可达近20亿美元。即使保守估计,若有500万台服务器采用,短期也可能带来1至2亿美元的收入。 [3]
澜起科技_Password_Removed
-· 2024-07-09 11:15
纪要涉及的公司 澜起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绩表现 - 2024年第二季度互联类芯片产品线收入8.3亿元,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1] - 毛利率从第一季度的60.93%提升至63%-64%[1] - 规模净利润预计3.6亿至4亿,同比增长4.79倍至5.44倍;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3.15亿至3.45亿,均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1] - 2024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9.28亿元,同比增长85.59%;归母净利润预计3.6亿至4亿,同比增长4.79倍至5.44倍;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3.15亿至3.45亿,同比增长88.59倍至917.12倍[1] DDR5及相关产品 - 推出DDR5第四代LCD芯片,上半年实现第一代和第二代产品规模出货,第三代产品预计下半年随主流CPU平台支持逐步上量[2] - DDR5内存接口芯片RCD占比从第一季度的40%提升至第二季度的44%-50%[2] - 公司在DDR5内存接口芯片领域保持领先,第二代产品出货量超第一代,第三代产品下半年逐步起量,第四代产品预计明年有一定规模出货[2] AI高性能运力芯片 - 二季度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合计1.3亿元,环比增长超一倍[3] - PCI return芯片二季度出货量约30万颗,环比翻倍增长;MRCDMDB芯片二季度销售额超5000万人民币;芯片单季度收入超1000万人民币[3] 未来产品规划 - 未来几年提升PCI retirement芯片市场份额,PCI 6.0和7.0时代需求大幅增加,应用场景扩展至SSD和网卡等高速外设互联[4] - MRCDMDB芯片预计明年大规模上量,未来市场规模可能达15亿美金;CKD芯片预计2027年左右市场规模达5亿美金;Sexy MSC芯片预计2030年左右市场规模达10 - 20亿美金[4] 市场竞争与行业地位 - 在DDR5内存接口芯片、高带宽内存接口芯片MRCDMBB等领域与瑞萨竞争,在PCI retirement芯片领域与A公司竞争[5] - 在AI服务器市场中,PCl retirement芯片需求快速增长,因AI服务器需求爆发及产品在国内大型CSP项目中的独供地位[6] 毛利率分析 - DDR4内存接口芯片毛利率较低,处生命周期尾期;内存模组配套芯片毛利率约40%;DDR5内存接口芯片和高性能运力芯片毛利率较高,推动整体毛利率上升[7] - 未来随着DDR5内存接口芯片和AI高性能运力芯片占比提升,整体毛利率预计保持稳定向上[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问答环节 - DDR5第三代产品下半年逐步起量,价格可能下降,但整体毛利率稳定;MRCDMDB芯片下半年完成规模试用,明年大规模上量,第一代产品有功耗优势;CKD芯片明年需求大幅提升,未来2 - 3年全面渗透和替换[8] - 二季度内存接口芯片出货量和收入个位数环比增长,DDR5占比提升,RCD出货量中DDR5比重40% - 50%[9] - DDR5 RCD芯片迭代领先,第三代产品下半年需求量增加,更大规模上量预计在明年,第四代产品预计明年有一定规模出货;DDR5迭代升级周期内每半年与客户议价,下半年老产品价格预计下降,子代产品迭代保持毛利率稳定向上[9] - DDR4时代DB渗透率不超5%,DDR5时代普通DB需求量下降,未来AI和高性能时代高带宽内存模组MRP将提升MDB需求量;DDR5价值增加来自普通RCD的ASP提升、配套芯片增加、每台服务器内存条数量增加,市场规模可能是DDR4时代的三倍甚至更多[10][11] - PCle retimer需求增长因PCle 5.0协议普及、AI服务需求爆发及产品灵活性优势;未来受益于GPU数量增长、市占率提升及PCle协议演进[11] - PCle5.0生态系统中,不同平台retimer需求量与GPU数量高度相关,GPU需求量上升,retimer需求量快速增长[12][13] - 继续探索PCle及其他高速互联产品机会,结合技术储备和市场需求布局新产品[13] - MRCD和MDB芯片目前用于下游规模试用和备货,下游规模试用预计Q3结束,随着主流CPU平台发布后续进入爬坡状态,明年大规模上量[13] - 第一代MRCD和MDB产品中,公司与瑞萨有相关产品,公司产品功耗有优势,有望保持领先地位[14] - 公司主要资源用于第二代MRCD和MDB产品研发,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工程样片研发,明年完成量产版本研发,2026年大规模上量[15] - CKD芯片目前用于下游规模试用和备货,9 - 10月发布,明年需求大幅提升,未来2 - 3年成为标配,渗透和替换传统内存模组[15] - 目前规模出货的互联类芯片Q2平均毛利率63% - 64%,Q1约61%;DDR4内存接口芯片毛利率低于平均水平,内存模组配套芯片毛利率约40%,DDR5内存接口芯片和AI运力新产品毛利率高于平均水平;未来DDR4被DDR5取代,AI运力新产品收入占比提升,整体毛利率预计稳定向上[16] - PCle市场去年收入约1.1亿美金,今年预期2.5 - 3亿美金,未来几年可能超6亿美金;MRCDMDB预计明年大规模上量,2027 - 2028年渗透率达10% - 20%,市场规模可能超15亿美金;CKD市场2027年规模约5亿美金;Sexy产品2030年市场规模可达10 - 20亿美金[17][19] - MRCDMDB产品售价比普通DDR5高,规模上量后价格有望下降,2027 - 2028年渗透率可达10% - 20%[19] - 看模组取代LPDDR直焊式形态,优势在于可扩展性和灵活性,适用于AI需求,增加SSD和PMIC需求,对行业是利好,速率达640以上时会用到CKD[20]
澜起科技20240708
2024-07-09 10:48
一、涉及公司 澜起科技[1]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业绩表现 1. **互联类芯片产品线** - 收入连续五个季度环比增长,2024年第二季度达到8.3亿,创单季度历史新高,前次收入高点是22年Q4。经历去年去库存后稳健增长,且随着AI运力新产品逐步上量,收入进一步增长[3]。 - 毛利率在2024年第二季度提升到63% - 64%区间,相比Q1的60.93%有所提升,原因是DDR5内存接口芯片占比和AI运力新产品占比上升[3]。 2. **整体业绩** - 规模净利润Q2预计在3.6亿到4亿之间,同比增长4.79倍至5.44倍,前单季度规模净利润历史前高是2022年Q2的3.75亿。扣非后规模净利润Q2预计达到3.15亿到3.45亿,历史前高是2020年Q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创单季度历史新高[5]。 - 2024年Q2营业收入是9.28亿元,同比增长85.5%[15]。 - 三款AI高性能运力芯片新产品在Q2销售收入合计1.3亿元以上,环比翻倍以上增长[15]。 (二)产品进展 1. **DDR5相关** - DDR5子代持续迭代,巩固行业领先地位。1月推出DDR5第四子代的RCD芯片并送样给主要内存厂商。第一子代、第二子代上半年有规模出货,且第二子代RCD芯片出货量在今年上半年已超过第一子代。第三子代预计在今年下半年随着相关主流CPU平台支持6400的平台逐步上量进入规模初步阶段[6]。 - 在Q2,内存接口芯片出货量和收入有环比个位数增长,DDR5以RCD为例,占整个RCD出货量比重在45% - 50%区间(一季度约40%),推动公司收入增长[19]。 2. **AI时代战略布局** - 在AI时代半导体领域围绕算力、存力、命令三个方向展开,专注于AI命令,解决AI基础设施互联瓶颈问题,实现更快更稳定数据传输。布局了四款产品(高带宽内存接口芯片MRCDMDBPCIE、高速互联芯片PCI3XL的高速互联芯片MXC、用于AIPC的时钟驱动器芯片CKD),今年都会有量产出货[7]。 - 在AI server领域产品布局丰富,在机头部分可提供多款芯片产品组合,在GPU box也可提供相关产品。且在AI server里产品价值量大幅提升,如在普通server从DDR4时代到DDR5时代提供芯片价值量从30 - 40美金提升到80 - 100美金,在ASO里机头部分若全部选用M2 game,产品价值量超2000美金,八卡GPU box可能额外增加500美金价值量等[9][10][11][12]。 - 二季度AI高性能运力芯片新产品取得好成绩,P3i remember一季度出货量约15万颗,二季度环比翻倍约30万颗;MRCDMDB一季度销售额超2000万人民币,Q2销售额超5000万人民币;4月率先试产CDD片,单季度收入超1000万人民币,三款芯片销售收入在Q2达1.3亿元以上,环比翻倍以上增长[13][14]。 (三)竞争格局 1. 在内存接口和内存模组配套芯片领域,主要和rsa以及ramas竞争,处于相对领先地位。在高带宽的内存接口芯片MRCDMB以及CK的领域,主要和瑞莎竞争。PCRE进入5.0时代,全球量产出货主要是澜起科技和SR lab,澜起科技一季度市占率可能超5%,二季度单季度市占率应会超10%。Sexy MIC产品澜起科技相对全球领先,很多美国竞争对手布局产品,但下一个客户在做的在研项目主要和澜起科技合作[16]。 2. 对于MRCDMDB,目前根据客户反馈只有澜起科技和resume有相关产品,澜起科技产品在功耗上有明显优势,有信心在第一代乃至未来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47]。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产品价格相关** - 随着正式进入DDR5迭代升级周期,每半年会跟客户做一次溢价,下半年单看具体老产品会相对上半年有所降价,但子代迭代在发展,Q2包括去年下半年毛利率保持稳定向上态势[21][22]。 - 对于MRCDMDB,目前处于下游规模试用和备货阶段,真正大规模上量从明年开始,到27 - 28年左右(DDR5中后期),其渗透率会达到10% - 20%,结合全球内存模组服务器内存模组需求量,届时可能达到一年需求量4000万套左右量级,考虑价格下降,是潜在超15亿美金市场[63]。 - CKD针对PC笔电里2亿根内存模组,速率达到640以上开始标配,预期在27年左右是5亿美金左右市场规模。Sex o产品上量节奏相对最晚,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针对内存扩展会有一定规模起量,更大应用在未来内存池化里,到30年左右可能是10 - 20亿美金以上市场[64]。 - PCI report目前来看,友商去年占据全球95%以上份额,其收入几乎代表整个市场走势,去年大概1.1亿美金收入。澜起科技在一季度15万颗出货量基础上,二季度环比增长30万颗,Q3有望再次实现Q2环比增速,保守预计今年全年超过3亿美金,行业分析认为到27年左右可能超6亿美金[60][61][62]。 2. **产品需求相关** - 在DDR4时代,DB渗透率不超过5%,到DDR5时代,普通DB需求量明显下降,因为内存颗粒密度提升,单纯解决内存容量需求减少。未来会有更高带宽的内存膜叫M2变,会用到一颗MRCD加十颗MDB,大幅提升未来MDB需求量[25]。 - DDR5时代普通RCD的ASP相对DDR4有明显提升,DDR5按阶段定义会做三颗配套芯片(SPDT、SP make等),除温度传感器外,另外的p map和SPD也会用在PC上,普通server内配的内存条数量从DDR4到DDR5时代从8 - 10根增长到10 - 12根,三方面因素共同推动DDR5未来内存接口加模组配套芯片市场规模可能是DDR4时代的三倍甚至以上[26][27]。 - 对于PCI5.0的retirement产品,其在去年发布,研发进度比竞争对手A公司落后,去年主要做内部和外部测试导入工作,去年年底开始成功导入到国内外(尤其是大陆)很多大型CSP的新ASO项目上,在大陆新项目上很多是独供。随着这些项目起量,产品需求在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因为去年ChatGPT等大模型需求爆发带动AI server需求量增长,从而带动CSP厂商或云计算厂商对ASO采购需求;另一方面,不管是海外还是国产的主流GPU平台在PCI5.0生态里都需要用到retirement,且其需求量与GPU数量呈现高度线性关系,澜起科技采用自研service,在食盐信道灵活性上有优势,虽研发精度落后、导入周期慢,但国内客户测试后很快选择其产品,产品上量节奏非常快。未来几年将受益于ASO的GPU数量增长带动retirement芯片需求增长、市占率逐步提升、随着PCIE速度加快需要用到retirement场景增多等三个方向的增长。此外,美国出台限制政策后,大陆能合法拿到的GPU性能受限,客户为满足大模型训练或推理应用,会购买更多GPU,可能使中国大陆这边的retirement需求量比世界同等水平平均需求量明显大幅增长[31][32][33][34][35][36][38]。 - 对于MRCDMDB,目前更多是下游规模试用和备货,真正需求赖于相关主流CPU平台发布(预计9 - 10月份左右),今年更多是下游规模适用,明年开始规模上量,其价值量在ASL里满仓24个MR game的话约2000美金左右,上半年MRCDMDB出货量十几万套,收入超7000万人民币,类似去年PCIE的状态,预计下游规模适用在Q3左右结束,后续逐步爬坡,更大的量从明年开始[43][44][45][46]。 - CKD目前也是和下游规模试用和备货,随着9 - 10月份相关平台发布,明年开始随着平台上量需求增长,与M2 game不同,CKD是按照节点定义到6400以上平台,用到以前传统的UDM或SODM的,都会替换成带有CKD的版本,未来2 - 3年呈现标配替换态势,目标市场是PC笔电里的2亿根内存模组,大概率在未来2 - 3年内完成全面渗透和替换[49][50]。 3. **产品价值量相关** - 在DDR4时代,一台普通server里主要有RCD产品,价值量相对低,结合当时ISP,一台普通server里芯片价值量大概在30 - 40美金。到DDR5时代,如果是普通server,随着1.25内存接口芯片加载量提升以及配套芯片需求增加,提供的芯片价值量会大幅提升,内存模组数量可能上升到10 - 12个,一台普通server里芯片价值量可能进一步提升到80 - 100美金。在ASO里,澜起科技可提供多款产品,如M2 game用到MRCD和MBD(1 + 10方案)且ASL机头部分内存模组满插24根,结合市场售价,在一台ASO的机头部分若全部选用M2 game,产品价值量超2000美金;八卡GPU box可能需要8 - 16个P3日参,按16个计算可能额外增加500美金价值量;内存池化服务器可能用到16个以上MSC,价值量可能达上千美金,所以在AI server里产品价值量大幅提升[10][11][12]。
澜起科技: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79%,二季度互联类芯片收入创季度新高
国信证券· 2024-07-09 08: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7] 报告核心观点 -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79%,DDR5第二子代RCD芯片出货量超过第一子代 [5] - 二季度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同环比增长,互联类芯片收入创季度新高 [5] - 三款AI"运力"芯片新产品进展顺利,CKD芯片二季度规模出货 [5]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3.48/19.38/26.38亿元 [5] - 2024年7月5日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49/34/25x [5] - 2022年营业收入为36.72亿元,同比增长43.3% [2] - 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12.99亿元,同比增长56.7% [2] - 2023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下降37.8%和65.3% [2] -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增长67.8%/199.1%、39.7%/43.7%和30.3%/36.1% [2] - 2022年EBIT利润率为23.1%,2023年下降至17.3%,2024-2026年逐步提升至31.2%/33.8%/35.3% [2] - 2022年ROE为13.1%,2023年下降至4.4%,2024-2026年逐步提升至12.3%/15.9%/19.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