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业新生活(0998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7 22:5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8年10月16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0年5月15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21年4月19日被纳入恒生物业服务及管理指数成份股[17][20] 公司股份信息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为1,299,276,000股,面值为每股0.01港元[16] 公司市场地位 - 公司按2024年12月31日的在管总建筑面积及2024年总收入计为中部地区最大的物业管理服务提供商[18][20] 业务覆盖范围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物业管理及增值服务覆盖河南18个地级市及河北等省市[19][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服务1,121项物业中逾260万名业主及住户[19][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物业管理服务覆盖河南省18个地级市及河北等省市,服务1121项物业中逾260万名业主及住户[163][165] 公司荣誉 - 公司自2021年起连续4年位列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第11名[19][21] - 公司获“2024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榜单TOP 11”等多项荣誉[24][27] - 2024年公司旗下郑州·建业海马九如府、南阳·建业壹号城邦获“2024中国五星级物业服务项目”称号[100] - 2024年4月18日,公司蝉联“2024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第11位、“2024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服务规模TOP10”,获“2024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成长性领先企业TOP5”称号[100] - 2024年5月16日,公司获“2024中国上市物业服务投资价值优秀企业”“2024中国上市公司综合实力TOP10”称号[103] - 2024年9月13日,公司获“2024中国公建物业服务优秀品牌企业”等多项称号[108] - 河南建业新生活服务有限公司荣获“2024中部区域物业服务市场地位领先企业TOP 1”及“2024河南省物业服务市场地位领先企业TOP 1”[110] - 2024年1月,长葛·建业春天里新苑获“2023年度优秀住宅物业项目”[111] - 2024年1月,许昌宇华实验学校获“2023年度优秀公共物业项目”[111] - 2024年1月,南阳建业绿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获“2023年度优秀企业”[111] - 2024年1月,南阳·建业幸福里获“南阳市物业服务居住物业示范项目”[111] - 2024年2月,河南建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获“2023年度物业服务行业质量服务领先企业”[114] - 2024年2月,河南建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获“2023年度物业服务行业先进企业”[114] - 2024年3月,建业物业驻马店分公司获“十佳物业服务企业”[114] - 2024年3月,驻马店建业蓝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获“2023年度物业服务行业优秀企业”[114] - 2024年3月,建业物业驻马店分公司获“2023年度物业服务行业优秀企业”[114] - 2024年4月,河南建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获2023年度工会工作先进单位[116] - 2024年4月,郑州·建业海马九如府、南阳·建业壹号城邦获2024中国五星级物业服务项目[116] - 2024年7月,建业物业洛阳分公司、嵩县分公司获洛阳市物业服务优秀企业(2023 - 2024)[116] - 2024年7月,建业物业宜阳分公司获洛阳市物业服务品质领先企业(2023 - 2024)[116] - 2024年8月,新乡·新飞建业府获河南省优秀物业标杆项目[116] - 2024年9月,郑州·建业总部港获2024年郑州市物业服务档案管理样板项目[116] - 2024年9月,郑州·建业天筑获郑州市物业服务电梯系统、环境保洁、绿化养护样板项目[117] - 2024年9月,郑州·建业春天里获郑州市物业服务弱电系统、电梯系统、绿化养护样板项目[117] - 2024年9月,郑州·建业橙园一期获郑州市物业服务电梯系统、环境保洁、绿化养护样板项目[119] - 2024年12月,建业物业许昌分公司获2024年度许昌物业服务行业优秀企业[119] - 公司荣膺2024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TOP11等系列奖项[140][142] - 公司旗下多个物管项目获“中国物业服务行业示范基地”等称号[140][142] 月度活动 - 1月公司开展为期60天的案场服务品质提升专项行动[31] - 2月公司生活服务团餐业务首年业务覆盖率达17%,收入近2000万元[35] - 3月公司将“黄河公益植树节”活动深入到各在管园区[40] - 4月公司开展春季焕新行动并发起图书募捐活动[44][46] - 5月公司省内各地市统一开展“零点行动”进行夜岗互查[50] - 6月公司统筹联动所有在管项目开展“琢玉行动”[54] - 7月河南多地洪涝,公司团队坚守防汛一线[58] - 8月公司举办邻里百家宴·生日宴活动,近5万名业主家人参与[62] - 9月台风“摩羯”登陆海南,公司积极应对保障业主生活[68] - 9月举办431场邻里百家宴·中秋宴,48,690人参与[73] - 10月国庆期间推出邻里百家宴·国庆宴活动,被央视连续两次报道[76] - 11月摄影大赛收到4,248份业主原创摄影作品,15万人次参与[81] - 12月采购超800,000斤应季蔬菜免费分发给业主[85] 年度活动及服务成果 - 2024年开展超9,700场小区活动,参与人次超810,000[89] - 2024年发生10,162件服务业主的好人好事,业主送锦旗2,941面、感谢信977封、致电表扬6,244次[91] - 2024年建业幸福时光里以“邻里百家宴”“这是我的家”为主题开展活动9700余场,参与人次超81万[136][1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2952.2百万元,较2023年的2844.7百万元上升约3.8%,净利润为238.2百万元,而2023年净亏损为577.9百万元[122][125]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95222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3.8%[156] - 2024年公司毛利为64073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下降15.4%[156]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21.7%,较2023年下降4.9%[156]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23817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亏损577906千元人民币[156] - 2024年公司净利润率为8.1%,2023年为亏损20.3%[156]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为29404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下降27.1%[156]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和摊薄盈利均为0.17元人民币,2023年为亏损0.45元人民币[156] - 2024年每股末期股息为7.36港仙[156] - 2024年总现金为1198019千元,较2023年的1627693千元下降26.4%[159] - 2024年总资产为4726961千元,较2023年的4851078千元下降2.6%[159] - 2024年总负债为2737588千元,较2023年的2688729千元上升1.8%[159]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1863154千元,较2023年的2054783千元下降9.3%[159] - 2024年每股资产净值为1.53元,较2023年的1.66元下降7.9%[159]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952.2百万元,较2023年的2844.7百万元上升3.8%[162][164] - 2024年净利润为238.2百万元,2023年为净亏损577.9百万元[162][164] - 2024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2952.2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844.7百万元上升3.8%[186][18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基础物业管理服务营收2298.8百万元,同比增长15.4%,占总营收比重达77.9%[128][131] - 2024年公司累计合约面积达290.1百万平方米,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0.7%,在管面积达196.9百万平方米,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8.3%[134][1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宣派末期股息88.3百万元人民币[134][1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物业管理服务在管面积与合约面积分别达196.9百万平方米及290.1百万平方米,较2023年分别增长8.3%及0.7%[163][165] - 2024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达人民币2298.8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992.2百万元增加15.4%[191][1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在管面积为196.9百万平方米,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15.0百万平方米,增长率为8.3%[192][193] - 2024年公司住宅物业项目平均物业管理费率约为人民币1.75元/平方米/月,与2023年相若[192][193] - 2024年建业集团及其联营公司或合资企业在管建筑面积为78340千平方米,占比39.8%;第三方物业开发商在管建筑面积为118533千平方米,占比60.2%[196] - 2024年社区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44.8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658.9百万元下降17.3%[197] - 2024年园区内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68.9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90.7百万元增加41.0%[197]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为1.086亿元(2023年:1.935亿元),较去年降低43.9%[198][199][200]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为5.448亿元(2023年:6.589亿元),同比下降17.3%[198] - 园区销售收入达2.689亿元(2023年:1.907亿元),较去年增加41.0%[198] - 智慧社区解决方案收入下降1.635亿元[198] - 前介服务收入及案场服务收入下降4170万元[200] 未来发展战略 - 2025年公司将坚持区域聚焦战略和高质量扩张,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加强细分领域投资和扩张[173] - 2025年公司将坚持区域聚焦战略,精准锚定高潜力区域,实现规模与效益双增长[176] - 2025年公司将深化基础服务+生活服务模式创新,打造全场景服务生态,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179][183] - 2025年公司将借助前沿科技,实现运营管理智能化、服务流程数字化,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品质[180][184]
融科控股(0232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4-17 22:5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收入为243.1万港元,2023年为 - 543.5万港元[3] - 2024财年经营亏损为1.39135亿港元,2023年为2.30873亿港元[3] - 2024财年除税前亏损为2.53005亿港元,2023年为2.91447亿港元[4] - 2024财年本年度亏损为2333.1万港元,2023年为3.76286亿港元[4]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3.745亿港元,2023年为8.39005亿港元[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为6.06568亿港元,2023年为8.68386亿港元[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0.99115亿港元,2023年为17.84796亿港元[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为 - 4.92547亿港元,2023年为 - 9.1641亿港元[5] - 2024年12月31日负债净额为 - 1.18277亿港元,2023年为 - 1.04588亿港元[6] - 2024财年集团产生综合亏损净额约2333.1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有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约4.92547亿港元及1.18277亿港元[11]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2431千港元,可报告分类亏损为253005千港元[17]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 - 5435千港元,可报告分类亏损为286918千港元[17]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可报告分类资产为980147千港元,综合资产总值为981068千港元[18]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可报告分类资产为1271439千港元,综合资产总值为1707391千港元[18]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可报告分类负债为1099345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为1099345千港元[18]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可报告分类负债为1047821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为1811979千港元[18] - 2024年香港地区持续经营业务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2431千港元,特定非流动资产为1122千港元[20] - 2023年香港地区持续经营业务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 - 5435千港元,特定非流动资产为273千港元[20]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未变现公平值收益为2031千港元,2023年为 - 17983千港元[21]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利息为109,601千港元,2023年为45,795千港元[23] - 2024年即期税项(中国企业所得税)为34,516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23] - 2024年核数服务本年度酬金为900千港元,2023年为1,150千港元[25] - 2024年于联营公司之投资之减值亏损为149,100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25] - 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148,058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25] - 2024年法律及专业费用为7,804,000千港元,2023年为4,101,000千港元[25]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雇员成本为8,201千港元,2023年为7,380千港元[2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总亏损为23,331千港元,2023年为376,286千港元[26] - 2024年贸易应收账款为0千港元,2023年为150,275千港元[27] - 2024年有抵押贷款为516,080千港元,2023年为630,135千港元[29] - 2024年借款总额为9.89759亿港元,2023年为11.95468亿港元,其中须于一年内偿还的有抵押银行贷款2024年为0,2023年为1.16779亿港元;其他无抵押和有抵押贷款2024年分别为1.72437亿港元和8.17322亿港元,2023年分别为2.66607亿港元和8.12082亿港元[35] - 本年度集团总收入约243万港元,2023年同期总亏损544万港元;本年度除税前亏损约2.5301亿港元,2023年为2.9145亿港元;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333万港元,2023年为3.7629亿港元;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约0.88港仙,2023年为14.21港仙[39] - 本年度集团财务投资分类亏损约2.1849亿港元,2023年为2.8173亿港元[41] - 本年度透过损益账持有作交易之金融投资未变现公平值收益约203万港元,2023年为未变现公平值亏损1788万港元[39] - 本年度集团贸易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应收贷款及应收票据减值亏损合共约2.724亿港元,2023年为2.1674亿港元[3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总额约为11828万港元,2023年为10459万港元;负债净额约为10.9731亿港元,2023年为14.8339亿港元;负债权益比率为112.08%,2023年为107.59%[4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为49255万港元,2023年约为9.1641亿港元;流动资产约为60657万港元,2023年为86839万港元;流动负债约为10.9912亿港元,2023年为17.848亿港元;流动比率为0.55,2023年为0.49[4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中银行结余及存款约为92万港元,2023年为2388万港元[4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约5843万港元,2023年为5640万港元;其中会籍债权证约219万港元,与2023年相同,分类为非流动资产;上市股权投资约5624万港元,2023年为5421万港元,分类为流动资产[4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向独立第三方提供债务投资财务资助的未偿还应收款项总额约为5.160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3014亿港元)[65] - 本年度公司就逾期财务资助提供额外减值约1.141亿港元(2023年为2.1155亿港元)[65] - 2024年12月31日湛江借款人应收账面价值扣除累计减值亏损1.5583亿港元后约为1.190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205亿港元[69]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新中弘垫款账面价值扣除减值亏损2.6163亿港元后约为1.99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553亿港元[73] - 2024年12月31日中石江苏贷款人应收账面价值扣除累计减值亏损1.0523亿港元后为4884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零港元[76]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及应收票据账面总额(扣除减值及撇销后)为5.160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3014亿港元[78] - 有抵押应收贷款(财务资助)2024年12月31日净额为315,26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净额为424,603千港元[79] - 有抵押应收贷款(资产及股权重组业务)2024年12月31日净额为205,53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净额为20,770千港元[80] - 所有有抵押应收贷款2024年12月31日净额为516,03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净额为630,135千港元[79][80]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总额为5.160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3014亿港元[82] - 2024年12月31日,湛江借款人应收贷款1.19006亿港元,占比23.06%;中弘借款人1.21477亿港元,占比23.54%等[82] - 2023年12月31日,湛江借款人应收贷款1.9205亿港元,占比30.48%;中弘借款人1.06269亿港元,占比16.86%等[82] - 本年度确认减值亏损约2.724亿港元,2023年为2.1674亿港元[84] - 本年度财务资助减值约1847万港元,基金认购减值约2.5393亿港元[84] - 本年度因美元及人民币贬值产生汇兑收益净额238万港元,2023年为汇兑亏损净额1153万港元[9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13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12名;本年度总员工成本约为820万港元,2023年为784万港元[9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零港元作为重大资本承担,2023年12月31日为37356港元;2024年12月31日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为零港元[10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综合亏损净额约2333.1万港元[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约4.92547亿港元及1.18277亿港元[133] - 集团有未偿还借款及应付利息分别约9.89759亿港元及3.20157亿港元将在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偿还[133] - 来自一名董事之贷款约70万港元须按要求偿还,银行结余及存款约92.1万港元[133] 业务线变化 - 公司有三个可报告分类,2024年因失去附属公司控制权终止印刷线路板业务[15] - 截至公告日期,集团考虑终止金融服务业务受规管活动,出售融科投资直属控股公司34%股权[42] - 2025年起,集团拓展新业务,合资公司专注研发、生产及销售无人机[111] - 公司与上海高芝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磋商,提升农用无人驾驶杀虫机产业[111] 重大投资情况 - 第一批超人智能股份持有41666666股,占比8.23%,成本1041.7万港元,市值487.5万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0.50%,公平值亏损554.2万港元[49] - 第二批超人智能股份持有64148063股,占比12.67%,成本1603.7万港元,市值750.5万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0.76%,公平值亏损853.2万港元[49] - 第三批超人智能股份持有24397946股,占比4.82%,成本609.9万港元,市值285.5万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0.29%,公平值亏损324.5万港元[49] - 第四批超人智能股份持有13533333股,占比2.67%,成本338.3万港元,市值158.3万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0.16%,公平值亏损180万港元[49] - 华融金控持有237359400股,占比2.73%,成本1424.1万港元,市值3655.3万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3.73%,公平值收益2231.2万港元[49] - 第三批超人智能股份收购日公平值为7075万港元,高科技投资基金自2020年1月1日起成为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56] - 本年度公司通过债务重组收到13533333股SuperRobotics股份,公告日期公司持有超人智能28.4%股权,市值约1682万港元[59] - 2017年公司以7920万港元收购8800万股华融投资股份,2018年又收购260万股,后出售643万股,2020年剩余股份转换为237359400股华融金控股份[60][61] - 截至公告日期,华融金控股份市值约3655万港元,已作为公司长期贷款6.759亿港元的抵押品[62] - 一带一路基金重组后,固定收益基金及增长基金共同持有3336740股甘肃银行股份,初始成本497万港元,2020年公司又以2434万港元收购8169260股[63] - 本年度甘肃银行股份投资录得805万港元未变现公平值亏损(2022年为518万港元),截至公告日期市值约286万港元,已作为公司长期贷款6.759亿港元的抵押品[64] 贷款业务情况 - 2017年3月22日公司与湛江借款人及担保人订立不超2亿元人民币的贷款融资协议[66] - 2019年6月30日公司就2亿元人民币本金及约6075万元人民币未偿还应计利息起诉湛江借款人及担保人[66] - 2021年1月21日韶关法院裁定湛江借款人及担保人需支付约1.7836亿元人民币新本金及相应利息[67] - 2018年1月25日公司与中弘借款人订立2亿元人民币贷款协议[70] - 新中弘垫款合计
第七大道(0079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7 22:4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7年9月6日根据开曼群岛法例注册成立,股份于2018年7月18日于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797[6] - 合约安排于2018年4月13日签订[8] - 霍尔果斯第七大道于2015年11月27日根据中国法律成立,为公司的并表附属实体之一[8]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2025年4月17日[8] - 股份上市及首次开始买卖的日期为2018年7月18日[9]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为0.000005美元[11] - 公司股份代号为797[17][18] - 公司中国主要营业地点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香江金融中心27楼[18]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248号大新金融中心40楼[19][20] - 公司开曼群岛注册办事处为Vistra (Cayman) Limited,邮政信箱为P. O. Box 31119等[17][18][19] - 公司香港证券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位于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17楼1712至1716号铺[20]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有中国银行深圳前海湾支行和招商银行上海徐汇滨江支行[20] 公司会议安排 - 公司拟于2025年5月20日举行应届股东周年大会[6] 公司人员变动 - 李正全自2025年1月26日起辞任执行董事和联席公司秘书[14][15][16] - 刘志振自2025年1月26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4][15] - 杨成自2025年1月26日起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15][16] - 2024年3月8日彭程辞任执行董事及CEO,刘志振获委任为CEO;2025年1月26日刘志振被任命为执行董事[82][85] - 2025年1月26日李正全辞去执行董事、CFO及联席公司秘书职务,杨成被任命为CFO及联席公司秘书[83][85] - 2024年3月20日江明烨辞任公司COO;2024年4月27日彭硕被任命为公司COO[83][85] - 2024年6月1日袁野被任命为公司副总裁[84][85] 公司董事信息 - 董事会目前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3][54][171][175] - 孟书奇47岁,自上市日任公司主席,负责整体管理等,在互联网及游戏行业有逾18年经验,曾于2018年3月 - 2019年9月任公司行政总裁[55][56][57][59] - 李正全48岁,为执行董事等,自2025年1月26日起辞任[55] - 刘志振42岁,2024年3月8日起任公司行政总裁,负责研发管理,在游戏研发领域有逾20年经验[60][62] - 杨成48岁,任执行董事等职,有超22年财务管理经验,曾管理号百控股财务超10年[63][65] - 薛隽50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23年审计和财务管理经验[64] - 励怡青52岁,于2019年9月30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55] - 吕志豪52岁,于2021年12月1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55] - 孟书奇于2009年6月加入深圳第七大道,2011年5月 - 2013年5月任董事,2011年5月 - 2014年2月任首席营运总监[57][59] - 刘志振2005年4月 - 2006年7月为网星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网络科技游戏项目策划[60][62] - 刘志振2006年8月 - 2007年9月为北京国技传世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游戏项目主策划及助理制作人[60][62] - 薛隽50岁,有逾23年审核及财务管理经验,1998年6月获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2001年12月及2010年11月分别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及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66] - 李怡青52岁,1995年7月获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学士学位,2001年3月获浙江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多家公司任职过[67][68][70][71] - 吕志豪52岁,1999年7月及2004年5月分别成为香港及英格兰与威尔士执业律师,担任多个职位[69][72][77]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已与公司签订任期3年的委任函,且须至少每3年轮席退任一次[180][1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应付董事的薪酬总额约为人民币5.4百万元[182][185]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一直符合上市规则有关至少委任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三分之一)的要求[187]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联席公司秘书为李正权先生和张启昌先生,李正权先生于2025年1月26日辞任,杨成先生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189]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李正权先生和张启昌先生完成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89] - 张启昌先生是SWCS Corporate Services Group (Hong Kong) Limited的高级经理,公司主要联系人是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及联席公司秘书杨成先生[190] - 董事薪酬参考可比较公司薪金、董事时间投入及职责以及集团表现厘定,2024年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详情分别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5及39[183][1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符合委任最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三分之一)的规定[1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联席公司秘书为李正全先生及张启昌先生,2025年1月26日起,李正全先生辞任,杨成先生获委任[1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李正全先生及张启昌先生参加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92]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均参与多项持续专业发展培训[193][194]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孟书奇、李正全、杨成、薛隽、励怡青、吕志豪参加港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线上培训及阅读材料和须予公布的交易等线上培训及阅读材料[197][198] - 彭程自2024年3月8日起辞任,不适用持续专业发展培训[197] 公司其他人员信息 - 彭硕39岁,2019年加入集团担任发行主管[75][79] - 袁野32岁,有十年游戏运营及研发管理经验,2024年6月被任命为集团副总裁[76][79] - 周雯雯39岁,2022年1月1日起任公司首席人力行政官,入职前有10年以上相关经验,2010年获上海海事大学学士学位[80][81]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总收益约3.064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36.8%[22][26][31]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7350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49.8%[22][26][31]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69.3%,毛利为2.123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47.0%[26][31] - 2024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5.47385亿元,流动资产为2.57234亿元,总资产为18.04619亿元[24] - 2024年末公司总权益为16.79611亿元,非流动负债为1122.5万元,流动负债为1.13783亿元,负债总额为1.25008亿元[24] - 2024年收益成本约为人民币94.1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1.1%,主要因代理游戏增长使代理成本增加[100,105,109] - 2024年毛利约为人民币212.3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47.0%,主要因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100,106] - 2024年毛利率约为69.3%,较2023年下降13.3个百分点,因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且收益成本同比增加[107] - 2024年研发开支约为人民币131.9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21.7%,因报告期内加强研发费用管理及研发部门员工薪酬开支减少[100,108] - 2024年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约为人民币63.6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27.6%[100] - 2024年行政开支约为人民币45.971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22.8%[100]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内亏损约为人民币75.431百万元,较2023年下降2,441.9%;年内亏损约为人民币74.156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48.8%[100] - 2024年毛利约2.123亿元,较2023年的约4.002亿元减少47.0%,毛利率约69.3%,较2023年减少13.3个百分点[110] - 2024年研发开支约1.319亿元,较2023年减少21.7%[111] - 2024年行政开支约4600万元,较2023年减少22.8%[112][117] - 2024年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约6360万元,较2023年增加27.6%[113][118]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7470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4618.0%[115][120]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录得期内溢利约130万元,2023年则录得亏损约1.481亿元[116][121] - 2024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6070万元,较2023年的约4810万元增加26.1%[122][125] - 2024年底银行及其他借款约1500万元,较2023年的约2.31亿元减少[123][126] - 2024年底资产负债比率约6.9%,较2023年的22.9%减少[124][127] - 2024年和2023年资本开支总额分别约1640万元和4780万元,同比减少65.7%[129] - 2024年和2023年资本开支总额分别约为1640万元和4780万元,减少因2023年有楼宇及租赁土地置入[130]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网络游戏收益约2.996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36.2%,其中手游和页游收入占比分别为73.2%和26.8%[28][32] - 2024年“弹弹堂”“神曲”两大经典IP持续发力,“弹弹堂”系列、“神曲”系列和小游戏“我叫MT”贡献大部分收入[33] - 2024年5月小游戏“我叫MT”在微信和抖音平台上线,首月跻身微信小游戏畅销榜前列[35] - 2024下半年公司投资“弹弹堂”“神曲”两大IP的小游戏研发,四季度测试“神曲H5”小游戏版本,测试数据良好[35] - 2024年四季度“神曲H5”在欧洲上线并取得良好成绩[36] - 2024年“弹弹堂”“神曲”系列及《我叫MT》小程序游戏贡献主要收入,公司在小程序游戏领域探索成果有望成业绩增长新引擎[37] - 2024年5月《我叫MT》小程序游戏在微信和抖音双平台上线,首月列微信小游戏畅销榜前列[38] - 2024年下半年公司投入“弹弹堂”“神曲”小程序游戏研发,四季度对《神曲H5》小程序游戏版本测试,年底测试《血族》小程序游戏将在2025年一季度发行[38] - 2024年四季度《神曲H5》上线欧洲取得好成绩[38] - 2024年公司网络游戏收入主要来自《弹弹堂》《神曲》《我叫MT》等游戏[93] - 2024年公司网页游戏平均MAU约90万、平均MPU约2.8万、ARPPU约573元;移动游戏平均MAU约60万、平均MPU约4.9万、ARPPU约530元[95] - 2024年网页游戏平均每月活跃用户约0.9百万人,平均每月付费用户约28,000人,每名付费用户平均收益约为人民币573元;手机游戏平均每月活跃用户约0.6百万人,平均每月付费用户约49,000人,每名付费用户平均收益约为人民币530元[98] - 2024年游戏业务收益约为人民币299.6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36.2%[100,103,104] 公司业务发展计划 - 2025年公司计划推进多项自研或代理小程序游戏,《弹弹堂大冒险》欧洲地区和《神曲H5》亚太地区预计年内上线,基于页游弹弹堂改造研发的产品预计年内上线[41][42][44][50] - 《银魂集结》手游app及小程序双端互通版本预计2025年上半年测试上线,公司正推进《我叫MT》3D版小程序游戏合作并洽谈其他小程序游戏代理发行合作[45][50] - 2025年公司将优化数据分析能力提升用户画像精准度,深化AI技术应用提升研发效率和产品品质[46][50] - 公司将继续寻求投资或合作机会,选择性收购、投资泛互联网相关产业链有潜力公司或资产[48][51] 全球游戏市场情况 - 2024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预计为1877亿美元,玩家数量超34.2亿,同比增长4.5%;预计到2027年玩家数量增至37.6亿,市场规模达2133亿美元[88][90] - 2024年全球手游市场规模预计为926亿美元,占行业总收入48%,同比增长3%;PC游戏市场规模达432亿美元,占行业总收入23%,同比增长4.0%[88][90] 公司业务调整 - 公司自2024年3月28日起
中国医疗集团(0822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7 22:16
市场规模与增速 - 2024年中国真实世界研究(RWS)市场规模预计超800亿人民币,增速比传统随机对照试验(RCTs)高300%[19] - 2024年我国RWS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0亿元,较传统RCT研究增速提升300%[24] - 2024年中国RWS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0亿元,较传统RCT研究增速提升300%[58][62] - 2024年中国RWS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0亿元,较传统RCT研究增速提升300%[83][87] 技术研发与平台建设 - 公司完成DeepSeek V3.0算法模型医疗领域适配训练,开发世界首个“AI - RWS智能平台”,将传统研究周期缩短60%[19] - 完成DeepSeek V3.0算法模型医疗领域适配训练,研发出全球首个“AI - RWS智能平台”,将传统研究周期缩短60%[24] - 公司完成DeepSeek V3.0算法模型的医疗领域适配训练,研发出全球首个“AI - RWS智能平台”,将传统研究周期缩短60%[58][62] - 完成DeepSeek V3.0算法模型医疗领域适配训练,研发“AI - RWS智能平台”,将传统研究周期缩短60%[83][87] 业务网络布局 - 公司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设立五家全资子公司,形成覆盖全国23个省份的RWS服务网络[20] - 在海南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设立5家全资子公司,形成覆盖全国23省的RWS服务网络[24] - 公司在海南自贸港博鼇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设立5家全资子公司,形成覆盖全国23省的RWS服务网络[58] - 公司在海南和大湾区核心城市建立5家全资子公司,形成覆盖23个省份的RWS服务网络[63] - 在海南和大湾区设立5家全资子公司,形成覆盖23省的RWS服务网络[83][88] - 公司在海南博鼇和粤港澳大湾区设立新公司,拓展业务版图[32][36] - 2024年公司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在海南博鳌和广州大湾区设立新公司[129] 战略合作与行业标准 - 公司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及跨国制药公司签署12份战略合作协议[21] - 公司与中华医学会等专家和机构发布《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伦理指南》以建立行业标准话语权[21] - 与高校和药企签订12项战略合作协议,发布《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伦理指南》[24] - 公司与北京大学等高校及跨国药企签订12项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发布《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伦理指南》[59] - 公司与高校和药企签署12项战略合作协议,发布《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伦理指南》[64] - 与高校和药企签订12项战略合作协议,发布《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伦理指南》[84][89] 人员变动 - 郭瑞萌先生于2024年9月1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宋雪梅博士同日辞任[11][13] - 王大军博士于2024年2月5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于2025年1月17日辞任[11][13] - 伍霜驷先生于2024年2月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仇锐先生同日辞任[11][13] - 刘娜女士于2024年3月1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1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创业板股份代号为08225[3][17] 资源与战略方向 - 公司依托超6000位三甲医院专家资源和400多个高质量临床研究项目经验,聚焦三大战略方向[22][25] - 公司依托20余年积累的6000 + 三甲医院专家资源库及400 + 高质量临床研究专案经验开展业务[60] - 依托超6000位三甲医院专家资源库和超400个临床研究项目经验开展特色专科研究[90] - 公司发展超20年,积累超6000位顶级医院专家资源和超400个高质量临床研究项目[65] 营收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3.47%[28][35] -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3.47%[48][55] - 报告期内营收同比增长23.47%[93][100] - 2024年收益为26,45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1,425千元人民币[102] - 2024年公司营收约为2645.4万元,较2023年的约2142.5万元上升约23.47%[104][105][109] 创新解决方案 - 公司首创“AR式院线推广”智能解决方案[28][35] - 公司构建“健尚AI药诊”,作为基层医疗推广工具[29][35] - 公司首创“AR式院线推广”智能解决方案,构建“健尚AI药诊”[48][49][55] 业务赛道目标 - 公司从事过400多个不同程度的临床研究专案,有望成为千亿真实世界临床研究赛道和万亿医疗健康行销赛道新领军[37][42] - 公司努力成为千亿真实世界临床研究赛道和万亿医疗健康营销赛道新领军者[66] 各治疗领域业务 - 公司在精神心理健康领域建成“喜心”RWS中心,申报获得唯一具有青少年精神障碍适应症“喜心阿”并开展多项临床研究[60] - 公司在神经科学与慢病管理领域推出“喜恩”RWS研究中心,与十多家医院展开相关疾病研究[46][53] - 公司在过敏性疾病和呼吸领域构建“拜敏”RWS中心,建立全球最大变态反应真实世界临床研究数据库[47][54] - 公司建立“喜心”RWS中心,获喜心A青少年精神障碍适应症并开展多项临床研究[65] - 公司业务聚焦精神心理、神经脑科与慢病、抗敏与变态反应三大治疗领域[67] 公司服务与生态体系 - 公司以真实世界临床研究为核心,为医生、患者和新药研究提供服务[68] - 公司依托RWS、医疗大数据与AI技术构建“科研+临床+产业”医疗生态体系[82] 公司理念与驱动 - 公司秉持“以患者为中心”初心,以科技创新驱动医疗公平可及[7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年内亏损14,51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8,211千元人民币[102] - 2024年总资产为100,96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19,349千元人民币[102] - 2024年总负债为31,24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5,166千元人民币[102]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约为1447.3万元,2023年同期约为5821.1万元;2024年净亏损约为1451.9万元,2023年约为5821.1万元[104][106][109] - 2024年公司经营现金净流入约为1028.4万元,2023年同期经营现金净流出约为112.1万元[104] - 2024年每股亏损以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1.46仙,2023年每股盈利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5.83仙[104] - 2024年上市后研究和学术推广服务收入约为2645.4万元(2023年:约1750万元),占总收入的100%(2023年:约82%);提供合约临床研究服务收入为0元(2023年:约392.5万元),收入贡献占比0%(2023年:约18%)[105][109] - 2024年综合行政费用(包含员工成本)和减值准备总额约为2491.2万元,去年同期约为6654.3万元,变动原因是应收贸易款项计提减值准备减少[107][110] - 2024年通过催收措施追回约3200万元贸易应收款项,仍有超期贸易应收款约3600万元在追收中,对贸易应收款项计提减值损失1480.7万元[108][1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流动资产约为6139.3万元(2023年:约7701.4万元),净资产约为6971.7万元(2023年:约8418.3万元),资产负债率为零[11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6139.3万元(2023年:约人民币7701.4万元),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6971.7万元(2023年:约人民币8418.3万元)[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杠杆比率约为0%(2023年:约0%),资产负债率与2023年12月31日相比无变化,因无借款[124] 资金与风险 - 2024年公司用自有营运资金支持运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借款,未来可能考虑通过银行贷款、发行新股等方式筹集资金[115] - 公司交易主要以人民币计价,外汇风险有限,目前未采用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116] 疾病患病率与研究参与度 - 全球65岁以上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为4 - 7%,每6.1岁平均增加1%[135] - 集团仙恩抗痴呆研究小组参与该领域80%产品的临床研究[135] - 集团仙恩脑数字临床研究中心参与或组织超60%国家脑科学重大临床研究[135] - 近四分之一成年人和三分之一儿童患有过敏性疾病[134] - 超十分之六的抗过敏药物研究由贝敏临床研究中心开展[134] - 全球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老年痴呆患病率为4%-7%,平均每增加6.1岁,患病率增加1%,喜恩抗痴呆研究组参与该领域80%产品的临床研究[144] - 公司喜恩脑科数字临床研究中心参与或组织了60%以上国家脑科科学重大临床研究[144] - 目前每十个抗敏药物有六个以上由拜敏临床研究中心负责完成[143] 业务模式与服务综合体 - 集团推出“研究型治疗RWS - Therapy模式”和“数字临床研究型推广D - CRCO模式”[122][132] - 集团围绕核心治疗领域构建从研发到患者闭合的全场景医疗终端服务综合体[123][133] 股份与股本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约995,351,660股,每股面值0.10港元,该年度公司未持有或出售任何库存股[146][164] 员工情况 - 集团2023年雇员人数为47名,2024年为47名[1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人民币4,549,000元,2023年同期约为人民币4,549,000元[150][168] 银行信贷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可用的银行信贷总额为人民币0元[16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有负债、资本承担,任何资产未被抵押[145][159][162][163] 报告期后事项 - 报告期后无重大可披露事项[147][165]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52][170] 报告与报表 - 公司董事呈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报告及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81][189]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业务载于财务报表附注29[182][190] - 集团业务回顾及未来业务发展讨论在报告第3至12页的主席报告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183] - 集团可能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报告第30至47页的企业管治报告中[183]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业绩和财务状况在报告第54至55页合并财务报表中列出[198] - 本年度集团业务回顾及未来业务发展讨论在报告第3至12页的主席声明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提供[191] 公司治理与沟通 - 公司每年举行股东大会,为董事会和股东提供交流平台[186]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利益相关者保持沟通,每年向投资者报告整体业绩[186] - 公司每年召开股东大会为董事会和股东提供交流平台[194] - 公司不时通过多种渠道与利益相关者保持沟通[194] - 公司每年通过年报向投资者报告整体表现[194] 环境与社会目标 - 公司环境目标是实现业务增长与环保平衡,减少资源能源使用并最大化再利用[184] - 公司社会目标是创造优质工作场所吸引和留住人才,关注员工福利和满意度[184] - 公司通过一系列行动和承诺执行环境和社会战略,实现相关目标[184] - 公司根据利益相关者参与确定重大环境和社会影响问题及利益相关者关注问题[188] - 公司环境目标包括平衡业务增长与环保、减少资源能源使用并最大化重复利用[192] - 公司社会目标包括吸引挽留人才、关心雇员福利及满意度[192] 合规与纠纷情况 - 集团在重大方面遵守对业务运营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律法规,年内无重大违规[196] - 年内集团与供应商、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无重大显著纠纷[197]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支付股息(2023年:无)[199]
兴业物联(0991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7 22:01
興業物聯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XINGYE WULIAN SERVICE GROUP CO. LTD.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 於 開 曼 群 島 註 冊 成 立 的 有 限 公 司 ) Stock Code 股份代號:9916 2024年報 ANNUAL REPORT CONTENTS 目錄 | Chairman's Message 主席致辭 | 2 | | --- | --- | | Corporate Information 公司資料 | 6 | | Financial Highlights 財務摘要 | 8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9 | | Board of Directors and Senior Management 董事會及高級管理層 | 23 | | Report of our Directors 董事會報告 | 35 | |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企業管治報告 | 61 | | Inde ...
中裕能源(0363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7 21:4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额为13,472,199千港元,较2023年的13,643,682千港元下降1.3%[5]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448,697千港元,较2023年的585,300千港元下降23.3%[5] - 2024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EBITDA为1,721,595千港元,较2023年的1,885,251千港元下降8.7%[5] - 公司拟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2.00港仙,较2023年增长10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营业额为134.72199亿港元,按年减少1.3%;以人民币列示的本年度营业额(不包括港元换算的影响)增加0.1%[30] - 2024年公司营业额减少1.3%至13472199000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溢利减少40.7%至146384000港元[59] - 2024年按产品及服务划分的营业额中,销售燃气为10734109000港元,较2023年减少2.4%;燃气管道建设为1003736000港元,较2023年减少5.0%;智慧能源为1154291000港元,较2023年增长22.2%;增值服务为368462000港元,较2023年减少10.3%;销售汽车加气站内的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为211601000港元,较2023年减少9.8%[60] - 2024年燃气销售额为1073410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4%,占集团总营业额79.7%,去年同期为80.6%[61] - 2024年燃气销售总额为107.34亿港元,较2023年的109.97亿港元减少2.4%[62] - 2024年燃气管道建设收益为10.04亿港元,较2023年的10.57亿港元减少5.0%,占总营业额比例从7.8%降至7.4%[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智慧能源收益从去年的9.44669亿港元增加22.2%至11.54291亿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8.6%,2023年为6.9%[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增值服务收益为3.68462亿港元,2023年为4.10574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0.3%,占集团总营业额2.7%,2023年为3.0%[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营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收益为2.11601亿港元,2023年为2.34719亿港元,较去年减少9.8%,占集团总营业额1.6%,2023年为1.7%[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整体毛利率为13.1%,2023年为14.0%[77] - 2024年集团确认其他亏损净额1558.6万港元,2023年为4592万港元,主要来自外汇汇兑亏损净额1280.5万港元,2023年为4464.7万港元[79] - 其他收入由2023年2.08999亿港元减少至2024年2.06515亿港元[80] - 销售及分销成本由2023年2.37463亿港元增加3.7%至2024年2.46302亿港元,行政开支由2023年6.30568亿港元减少1.1%至2024年6.23557亿港元[82] - 融资成本由2023年6.56065亿港元减少4.1%至2024年6.29488亿港元[83]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2.47553亿港元,2023年为2.84844亿港元;海外集团实体已派股息预扣税为1749.3万港元,2023年为483.3万港元[84] - 2024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EBITDA约为17.21595亿港元,较去年减少8.7%;以人民币计值约为15.70095亿元,较去年减少7.5%[8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46384亿港元,较2023年的2.4672亿港元减少40.7%[87] - 2024年纯利率为1.1%,2023年为1.8%[8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5.25港仙,2023年为8.74港仙[8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资产净值为2.66港元,较2023年减少3.6%[9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减少2.07483亿港元或0.8%至262.22624亿港元;流动负债净值为31.1795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0.7[92] - 2024年12月31日,借款及租赁负债总额增加6.9985亿港元或5.7%至129.24276亿港元;净债项总额为112.73419亿港元;净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35[93] - 2024年12月31日,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开支为9807.6万港元,2023年为1.38112亿港元[106]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建议向2025年6月12日在册股东派付末期股息每股2港仙,预期7月15日前后派付[159] - 集团于年结日重估投资物业及管道,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423,000港元并从损益扣除[16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的储备达5246.4万港元,由股份溢价24.29452亿港元及累计亏损23.76988亿港元组成[1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于联交所购回1650.4万股股份,总代价为7913.195万港元[164] - 2024年4月,公司购回930万股股份,最低每股4.85港元,最高每股5.00港元,总代价4594.475万港元;12月购回720.4万股股份,最低每股4.48港元,最高每股4.75港元,总代价3318.72万港元[16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天然气销售量为3,196,174千立方米,较2023年的3,037,347千立方米增长5.2%[5] - 2024年综合能源销售量为2,441百万千瓦小时,较2023年的1,566百万千瓦小时增长55.9%[5] - 2024年销售燃气营业额占比80.6%,为10,997,172千港元;2023年占比79.7%,为10,734,109千港元[6][12] - 2024年燃气管道建设营业额占比3.0%,为410,574千港元;2023年占比1.7%,为234,719千港元[6][12] - 2024年销售汽车加气站内的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营业额占比7.8%,为1,056,548千港元;2023年占比7.4%,为1,003,736千港元[6][12] - 2024年公司天然气总销售量按年增长5.2%至31.96174亿立方米;综合能源销售量按年增长55.9%至24.41亿千瓦时[29] - 2024年公司四大业务分部燃气销售、燃气管道建设、智慧能源以及增值服务分别占营业额的79.7%、7.4%、8.6%及2.7%[31] - 2024年燃气销售业务销售额达107.34109亿港元,约97.89507亿人民币(2023年:109.97172亿港元,约98.97455亿人民币)[31] - 本年度能源贸易业务销售额达29.20367亿港元,同比增长5.5%,天然气贸易量达9.51387亿立方米,按年增长20.9%[33] - 本年度新增管道燃气接驳用户总数达258,092户,现有中枢及主干管道总长度从27,754公里增加至28,201公里,增幅为1.6%[33] - 本年度智慧能源业务销售额达11.54291亿港元,占集团总收入8.6%,按年增长22.2%,综合能源销售量达24.41亿千瓦时,按年增长55.9%[34] - 2024年综合能源业务累计运作项目达283个,较2023年的260个增长8.8%,综合能源销量达2441百万千瓦 时,较去年同期增长55.9%[49][53] - 2024年运营地点数目为74个,较2023年的75个减少1个;可接驳人口达25540千人,较2023年增长3.9%;可接驳住宅用户为7283千户,较2023年增长3.9%[52] - 2024年新增管道燃气接驳中,住宅用户254257户,较2023年减少7.9%;工业客户317户,较2023年减少9.9%;商业客户3518户,较2023年增长14.6%[52] - 2024年已接驳管道燃气客户累积数目中,住宅用户达5191750户,较2023年增长5.1%;工业客户4578户,较2023年增长7.2%;商业客户26630户,较2023年增长15.2%[52] - 2024年住宅管道接驳渗透率为71.3%,较2023年的70.5%增长0.8%[52] - 2024年零售客户管道天然气销售量中,住宅用户为769536千立方米,较2023年增长0.4%;工业客户为1323493千立方米,较2023年减少0.8%;商业客户为151758千立方米,较2023年增长1.5%[52] - 2024年批发客户天然气销售量中,管道天然气为502163千立方米,较2023年增长85.6%;液化天然气为394586千立方米,较2023年减少14.7%;天然气销售总量为3141536千立方米,较2023年增长5.3%[53] - 工业客户燃气销售额从2023年的55.75亿港元降至2024年的51.35亿港元,减少7.9%,占比从50.7%降至47.8%[62][63] - 住宅用户燃气销售额从2023年的22.07亿港元增至2024年的22.38亿港元,增加1.4%,占比从20.1%升至20.9%[62][65] - 商业客户燃气销售额从2023年的6.82亿港元降至2024年的6.53亿港元,减少4.3%,占比从6.2%降至6.1%[62][66] - 批发客户燃气销售额从2023年的25.34亿港元增至2024年的27.09亿港元,增加6.9%,占比从23.0%升至25.2%[62][67] - 住宅用户燃气管道建设收益从2023年的9.13亿港元降至2024年的8.61亿港元,减少5.8%,占比从86.4%降至85.8%[69] - 非住宅客户燃气管道建设收益从2023年的1.43亿港元降至2024年的1.43亿港元,减少0.2%,占比从13.6%升至14.2%[69][71] - 2024年燃气管道建设毛利率维持在69.7%,较2023年的68.7%略有上升[70] - 2024年公司接驳317名新工业客户、254,257户住宅用户、3,518名新商业客户[63][65][6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住宅管道接驳渗透率为71.3%,2023年为70.5%[73] 公司业务战略规划 - 2024年公司坚持“双轮驱动”战略,推进债务优化,降低高成本债务比例[16][17] - 2025年公司将以生物质业务为主线开展零碳耦合业务作为智慧能源业务发展主轴[20] - 2025年公司将继续巩固城燃业务根基,推进精细化管理,提高资源整合能力[19] - 2025年公司将在零碳能源利用及探索方面加大投入,聚焦绿色创新[19] - 2025年公司将探索业务场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提升整体运营效率[19] - 2025年公司将延续过往优秀做法,全方位提升燃气业务数智化水平,提升经营管理质量[36] - 2025年公司将落实“以生物质业务为主线开展零碳耦合业务”的转型战略[37] - 2025年公司将在城燃业务方面稳扎稳打,在智慧能源业务板块全力推进相关发展战略[37] - 公司将继续推进精细化运营,深耕客户群体,拓展新领域,提升服务品质[38] - 公司将提升管理、经营品质,加强智慧能源板块与城燃板块的高效融合[38] - 公司将在业务中深度融入数智化支撑,搭建多场景业务支持系统[38] - 公司将持续优化集团隐患督导机制,全面提升应急管理[39] 公司运营区域及客户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11省份拥有74个特许经营燃气项目;为31208户工商业客户及约519万住宅用户提供服务;已投运综合能源项目数达283个,较去年增加23个[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主要在中国从事
嘉士利集团(0128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7 21:37
嘉士利集團有限公司 嘉士利集團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票代碼 : 1285 一粒米·一碗面·一塊餅乾 每一份美味都源自精選天然原料 每一份美味都源自精選天然原料 一粒米·一碗面·一塊餅乾 Annual Report 2024 年 報 2024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Stock Code : 1285 Annual Report 2024 年 報 嘉士利集團有限公司 目錄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財務摘要 | 4 | | 主席報告 | 6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11 | | 企業管治報告 | 18 | | 董事會報告 | 33 | |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履歷詳情 | 43 | | 五年財務概要 | 46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48 | |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52 | | 綜合財務狀況表 | 53 | | 綜合權益變動表 | 56 | | 綜合現金流量表 | 58 | |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 60 | 2024年年度報告 嘉士利集團有限 ...
科伦博泰生物-B(0699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7 21:30
公司产品获批与上市情况 - 2024年公司3款产品针对5项适应症获NMPA批准上市,2款产品针对3项适应症已递交NDA,7个ADC及新型偶联药物新项目获批临床,近20项创新项目处于临床阶段[11] - 佳泰莱®为国内首个获完全批准上市的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国产ADC,也是全球首个在肺癌适应症获批上市的TROP2 ADC[11] - 科泰莱®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用于治疗鼻咽癌一线治疗的PD - L1单抗[11] - 2024年11月,sac - TMT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于中国上市,用于治疗特定TNBC成人患者,是国产首个获完全批准上市的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ADC[24] - 2025年1月,博度曲妥珠单抗的NDA获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受理,用于特定HER2 +乳腺癌患者治疗[30] - 2024年11月及12月,公司分别获国家药监局批准SKB501及SKB500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ND申请的临床试验通知[34] - 2025年1月,国家药监局已受理SKB107的IND申请[34] - 2025年2月,西妥昔单抗N01注射液用于与FOLFOX或FOLFIRI方案联合一线治疗RAS基因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于中国上市[37] - 2024年12月,塔戈利单抗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NPC患者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于中国上市[34] - 2025年1月,塔戈利单抗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NPC患者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于中国上市[34] - SKB378用于治疗COPD的IND申请于2025年1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37] - 公司已获得sac - TMT(佳泰莱®)、塔戈利单抗(科泰莱®)及西妥昔单抗N01(达泰莱®)的上市许可并已开始其商业化[37] - 2024年11月,sac - TMT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于中国上市,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治疗(其中至少1种治疗针对晚期或转移性阶段)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TNBC成人患者[55] - 2025年3月,sac - TMT获中国国家药监局上市许可,用于治疗经EGFR - TKI和含铂化疗治疗后进展的EGFR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NSCLC成人患者[58] - 2024年10月,国家药监局受理sac - TMT用于治疗经EGFR - TKI治疗后进展的EGFR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的NDA,并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59] - 2024年11月及12月,公司分别获国家药监局批准SKB501及SKB500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ND申请的临床试验通知[76] - 2025年3月25日,公司获国家药监局批准SKB107的IND申请的临床试验通知[77] - 2024年12月,塔戈利单抗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NPC患者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于中国上市[79] - 2025年1月,塔戈利单抗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NPC患者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于中国上市[79] - 2025年2月,西妥昔单抗N01注射液用于与FOLFOX或FOLFIRI方案联用于一线治疗RAS基因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于中国上市[82] - SKB378中重度哮喘IND申请于2022年2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治疗COPD的IND申请于2025年1月获批[92] - 公司已获得sac - TMT、塔戈利单抗及西妥昔单抗N01的上市许可并已开始商业化,预计2025年在中国市场推出博度曲妥珠单抗并为A400递交NDA[114] 公司战略合作情况 - 2024年公司与默沙东持续深化战略合作,默沙东已启动12项正在进行的sac - TMT全球性3期临床研究[14] - 公司首次以NewCo模式就TSLP单抗SKB378/WIN9378项目与Windward Bio达成授权合作[14] - 公司已与默沙东订立许可及合作协议开发多款用于治疗癌症的ADC资产,截至年度业绩公告日期,默沙东已启动12项正在进行的sac - TMT作为单药疗法或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或其他药物用于多种类型癌症的全球性3期临床研究[40]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获默沙东支付SKB571/MK - 2750选择权行使款3750万美元,后续达特定里程碑还有付款及分级特许权使用费[42] - 公司与默沙东开展sac - TMT全球2期篮子试验及若干ADC资产合作[42] - 2025年1月,公司与Harbour BioMed授予Windward Bio SKB378/WIN378全球(部分地区除外)独家许可,可获最高9.7亿美元付款及分级特许权使用费[44] - 2021年3月公司向Ellipses Pharma授出A400在大中华区及部分亚洲国家之外开发、制造及商业化的独家授权[88] - 2024年第三季度,默沙东就SKB571/MK - 2750选择权行使向公司支付3750万美元,公司保留其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的开发等权利[107] - 公司与默沙东合作开展多项sac - TMT作为单药治疗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多种实体瘤的全球2期篮子试验[107] - 2021年3月,公司授予Ellipses Pharma用于A400开发、制造及商业化的独家许可,许可涵盖除大中华区等部分地区外的所有国家和地区[107] - 2025年1月,公司及Harbour BioMed与Windward Bio订立独家许可协定,授予SKB378/WIN3782全球(除大中华区及部分东南亚和西亚国家)研发、生产及商业化独家许可,公司与Harbour BioMed有资格收取合计最高9.7亿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SKB378/WIN378净销售额计算的个位数至双位数百分比分级特许权使用费,首付款及近期付款合计4500万美元[109] 公司融资与资本运作情况 - 2024年3月公司纳入恒生指数及港股通,5月及12月完成H股配售及内资股定向发行[15] - 2024年5月16日,公司完成配售3648600股H股,每股15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5.414亿港元[45] - 2024年12月17日,科伦药业完成认购4423870股内资股,每股136.21元,所得款项净额约6.014亿元人民币[45] - 2024年5月公司配售364.86万股H股,所得款项净额约5.414亿港元[143] - 2024年公司向科伦药业发行442.387万股内资股,所得款项净额约6.014亿元[145] 公司技术平台建设情况 - 公司已建立三个具备ADC、大分子及小分子药物专有技术、内部开发的技术平台[12] - 公司建立了专注于ADC、大分子及小分子技术的三个核心平台,用于发现及开发创新药物[98] - 公司是ADC开发领域先行者之一,积累逾十年ADC研发经验,其ADC平台OptiDC™有数千例患者入组[98] - 公司采取多管齐下战略推进ADC平台,开发ADC替代基于化疗和非化疗的癌症疗法及治疗其他疾病[99] - 公司成熟的大分子平台用于创建及完善前沿mAb/bsAb疗法,贯穿整个药物开发生命周期[101] - 公司小分子平台由整合的药物化学及CADD、AIDD技术推动,探索PROTAC技术[101] 公司商业化体系建设情况 - 公司全面完成商业化体系建设,组建了成熟的商业化团队[13] - 公司将优先考虑在中国具备医疗需求的治疗领域完善候选药物的商业化策略[13]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9.33亿元,较2023年的15.40亿元增长25.5%[17]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2.74亿元,较2023年的7.59亿元增长67.8%[17] - 2024年公司研发开支为12.06亿元,较2023年的10.31亿元增长17.0%[17] - 2024年公司年度亏损为2.67亿元,较2023年的5.74亿元减少53.5%[17] - 2024年公司调整后年度亏损为1.18亿元,较2023年的4.51亿元减少73.7%[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金融资产为30.76亿元,较2023年的25.28亿元增长21.6%[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3.09亿元,较2023年的23.29亿元增长42.0%[17] - 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为19.3305亿元,较2023年的15.405亿元增加25.5%,主要因达成多个研发里程碑和开始药品销售[120] - 公司2024年销售成本为6.5939亿元,较2023年的7.813亿元减少15.6%,主要因无项目合作开支及印花税[124] - 公司2024年毛利为12.737亿元,较2023年的7.592亿元增加67.8%;毛利率从2023年的49.3%增至2024年的65.9%[125] - 公司2024年其他净收入或开支为1.398亿元,较2023年的0.898亿元增加0.5亿元,主要因政府补贴增加[127] - 公司2024年行政开支为1.633亿元,较2023年的1.819亿元减少10%,主要因2024年无上市开支[130] - 公司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827亿元,2023年为0.195亿元,主要因招聘员工及市场推广活动[132] - 2024年许可及合作协定收入为18.63071亿元,2023年为15.31699亿元[120] - 2024年提供研发服务收入为0.18276亿元,2023年为0.08794亿元[120] - 2024年药品销售收入为0.51698亿元,2023年无此项收入[120] - 2024年员工成本销售成本为0.95098亿元,2023年为1.07778亿元[123] - 公司2024年研发开支为12.061亿元,较2023年的10.31亿元增加17.0%,主要因员工成本和原材料增加[135] - 公司2024年财务成本为380万元,较2023年的8430万元减少95.5%,因2023年完成债转股等后2024年无相关利息开支[136] - 公司2023年和2024年所得税分别为1.064亿元和1.242亿元[137] - 公司亏损由2023年的5.741亿元减少53.5%至2024年的2.668亿元[141] - 截至2023年和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5.288亿元和13.365亿元,减少因对金融资产投资[146] - 截至2023年和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计量的金融资产结余分别为6.337亿元和14.483亿元,增加因收购理财产品[146] - 截至2023年和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结余分别为3.259亿元和2.84亿元[146] - 公司于2023 - 2025年享有15%的优惠所得税税率[1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42980万元,2023年为所得现金净额人民币5960万元[1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6.83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6.975亿元增加58.1%[1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资本开支总额约为人民币8110万元[153] 公司临床研究数据情况 - 2024年5月公布sac - TMT治疗TNBC患者3期研究结果,BICR评估中位PFS为6.7个月,化疗为2.5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68%[21] - 预设期中分析显示,博度曲妥珠单抗单药在主要研究终点BICR评估的PFS比T - DM1有显著改善[30] - SKB315正在进行1b期临床试验,早期临床数据显示在中高CLDN18.2表达胃癌中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30] - SKB410的全球1/2期临床试验已启动,显示出令人鼓舞的1期临床数据[30] - SKB571的1期临床试验正在中国进行,主要靶向多种实体瘤[30] - SKB518、SKB535、SKB445的1期临床试验均在中国进行,公司与默沙东订立SKB535开发许可及合作协议[30] - 塔戈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中位PFS未达到,安慰剂联合化疗中位PFS为7.9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3%[33] - 塔戈利单抗联合化疗组ORR为81.7%,安慰剂联合化疗组为74.5%;中位DoR为11.7个月对比5.8个月,延长近1倍;死亡风险降低38%[33] - 截至数据截止日,针对3L+ NPC患者的研究中,中位随访时间为21.7个月,132例患者纳入FAS,IRC评估的ORR为26.5%,DoR为12.4个月,OS为16.2个月,3级免疫相关不良事件为3.9%[35] - 西妥昔单抗N01注射液联合化疗在ORR方面与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爱必妥®)临床等效(71.0%对比77.5%;ORR比率为0.93 [95% CI: 0.87, 0.99]),中位PFS为10.9个月对比10.8个月,HR为1.03 [95% CI: 0.83, 1.28],中位DoR为10.2个月对比9.5个月[37] - sac - TMT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的局部复发或转移性TNBC患者,BICR评估中位PFS为6.7个月,化疗为2.5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68%;中位OS未达到,化疗为9.4个月,死亡风险降低47%;ORR为45.4%,化疗为12%
金活医药集团(0111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7 21: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106108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078659千元人民币减少1.6%[11] - 2024年销售成本为79063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797994千元人民币减少0.9%[11] - 2024年毛利为27044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80665千元人民币减少3.6%[11]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9551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93886千元人民币增加1.7%[11] - 2024年年内溢利为7446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61594千元人民币增加20.9%[11]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155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8096千元人民币增加9.1%[11]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7.22人民币分,较2023年的6.44人民币分增加12.1%[11] - 2024年拟派末期股息每股3.17港仙,较2023年的3.38港仙减少6.2%[11] - 2024年流动比率为1.18,较2023年的1.27减少7.1%[11] - 2024年资本负债比率为21.6%,较2023年的24.1%减少10.4%[11] - 集团回顾年度收益约10.61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757.7万元或1.6%[168] - 回顾年度销售成本约7.91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735.8万元或0.9%,毛利约2.70亿元,减少约1021.9万元或3.6%,毛利率从26.0%降至25.5%[169] - 回顾年度其他收益及其他收入约2854.2万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110.5万元或4.0%[170] - 回顾年度销售及分销成本约9883.9万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392.3万元或3.8%[171] - 回顾年度行政开支约9065.7万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016.9万元或10.1%[172] - 回顾年度融资成本约1328.2万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176.3万元或15.3%[173] - 回顾年度除税前溢利约9551.9万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163.3万元或1.7%[174] - 回顾年度所得税开支约2105.3万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123.9万元或34.8%,实际税率从34.4%降至22.0%[175] - 回顾年度年内溢利约7446.6万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1287.2万元或20.9%[176] - 2024年末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约1.58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约519万元或3.4%,存货约1.20亿元,增加约258.9万元或2.2%[178][180] - 2024年12月31日使用权资产约为1.08362亿元,较2023年的1.07438亿元有所增加[181] - 2024年12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净账面价值约为3.15347亿元,较2023年增加3706.8万元或13.3%[182]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账款约为1.59899亿元,较2023年增加1123.6万元或7.6%[183]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约6162.1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约1.358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2763.6万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4761.2万元,汇率变动收益净额约104.9万元[184] - 2024年12月31日一年内到期银行借款债务总额约为2.25664亿元,超一年到期银行借款约为1.61952亿元[185]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21.6%,较2023年的24.1%有所下降[186] - 2024年和2023年资本支出分别约为6327.2万元与1.074亿元[188]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35299亿元,较2023年的1.73678亿元有所增加[189]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约为1255.3万元,较2023年的1.41678亿元大幅减少[190]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2024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22.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5.6%,公司捕捉银发经济机遇布局营养补充剂等产品[20][21] - 公司深化实施“大单品战略”,京都念慈菴川贝枇杷膏等王牌产品拉动业绩[17] - 公司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战略选择,数据驾驶舱完成架构优化,SMART信息系统市场管理系统2025年1月投入使用[23][25] - 龙德健康产业园在回顾年度内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推动产学研合作等取得进展[27] - 2024年东迪欣加速开拓南美、非洲增量市场,中东市场业务销售实现突破[29][30] - 公司收购法国公司Innopharm后,回顾年内新上市两款Innopharm茵诺梵鱼油[32] - 公司计划新增培植牛黄饮片、普葆等代理品牌产品以及金活牌洋参胶囊、红花血竭消痛贴等自主品牌产品[37] - 公司战略项目龙德健康产业园于回顾年度内完工并投入使用[38] - 集团激活微信公众号“金活健康之家”,搭建私域承接聚合流量提升产品复购率[64] - 集团与黄金搭档联合推出的氨糖白芍钙胶囊销售同比增长112%[103] - 集团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研发的肉苁蓉益生菌项目预计2025年推出,金活西洋参胶囊2024年11月上架[106] - 公司将在2025年加强国际合作,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和欧洲市场产品推广[197] - 公司将发挥法国INNOPHARM公司地缘优势,挖掘引进当地优势产品,构建海外国际合作对接门户枢纽[197] - 公司将拓展东迪欣国际业务,加速开拓南美、非洲增量市场[197] - 公司未来将结合AI进行市场趋势等算法分析,打造电商营销方案[198] - 公司将持续锚定医药健康主业开展产业布局,融入AI协同技术实现降本增效[198] - 公司将按“五五战略”要求优化产品组合结构,进行产品管线优化[200] - 公司将培育以红花油为核心的自主品牌产品,打造红花产品矩阵[200] - 公司将通过县域市场精耕与连锁渠道扩容实现存量业务增长与新兴市场突破平衡[200] - 公司将完善战略新品评估体系与孵化培育机制,提升新品引进效能[200] - 公司将更积极开展与国内上游制药厂商全国市场的营销合作[200] 市场环境与行业动态 - 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为3.3%,中国经济增速为4.6%[37] - 回顾年度内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4.91万亿元,年增长率约为5.0%[41] -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略升0.2%,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3%[41] - 国民消费总额超48.79万亿元,年增长率为3.5%,中西药品类销售额达7157亿元,年增长率为3.1%[41] - 中国进出口总值达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医药产品进出口贸易额1993.76亿美元,同比增长2.13%,出口额1079.64亿美元,同比增长5.9%[41] - “三高”药食同源市场及助眠市场同比增长显著[42] - 拟纳入第十批集采的62个品种2023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规模合计近550亿元,超10亿元大品种超20个,未突破1亿元的有6个[46] - 2024年以来全国共批准12个中药新药上市[47] - 回顾年度内中国对“一带一路”市场医药出口额达444.66亿美元,同比增长7.7%,非洲市场出口增长10.9%[48] - 预计2033年全球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将增长至9578亿美元,2024 - 203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2%[110] - 2025年1月,国家药监局对港澳传统口服中成药实施简化审批政策[12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回顾年度内药品分销分部销售额约7.49692亿元,按年增长2.0%[49] - 回顾年度内京都念慈菴川贝枇杷糖销售额约4966.8万元[49] - 回顾年度内金活依马打正红花油销售额约4470.5万元,按年增长6.3%[5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佛慈金活安宫牛黄丸拓展30余家连锁药店、500余家门店[56] - 回顾年度内集团覆盖网点数量略升至264953家,其中连锁药店、单体药店209831家,基层医疗机构约32622家,医院及诊所16816家,便利店和商超47家[62] - 集团旗下金活牌西洋参胶囊等产品已进入终端网络销售[62] - 《喜剧之王单口季》上线20天内19次登顶爱奇艺热度日冠,3次斩获全网正片播放市占率榜首[81] - 妇女节活动覆盖厦门、上海等12个重点城市,累计开展线下体验活动25场[85] - 本年度新上市两款INNOPHARM茵诺梵鱼油,含有95%Omega - 3,EPA:DHA黄金3:2配比[87] - INNOPHARM茵诺梵鱼油在多元化销售渠道发力,天猫国际占比近60%[94] - INNOPHARM茵诺梵鱼油借小红书营销,总曝光量达2585万次,互动量超3万次[97] - Carmex润唇膏18 - 25岁客群占比突破50%,全年销量同比增长60%[100] - 2024年5月8日,Carmex润唇膏单次直播链接销售额达14.6万元,旗舰店总销售额攀升至17.9万元[101] - 东迪欣销售额为2.46044亿元,较去年增长2.1%[110] - 东迪欣海外三大新品上市首年贡献近500万元销售额[110] - 东迪欣国内累计开发20个省市共208家客户,核心产品实现多渠道渗透[111] 公司管理与团队建设 - 公司向86名选定参与者以零代价授出664.8万股奖励股份[34] - 公司开展近百场培训活动,累计培训人数近四千人次[34] - 2024年9月开启“商学院”金牌店长培训活动,400多名店长参与[66] - 回顾年度内在全国6个片区开展品牌旗舰店建设活动,参与门店合计203家[66] - 2024年4月30日,公司向86名选定参与者以零代价授出664.8万股奖励股份,其中269.2万股授予20名关联承授人,395.6万股授予66名非关联承授人[129] - 回顾年度内公司开展培训活动累计培训接近4千人次[14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739名员工,其中127名在深圳总办事处任职,274名驻守36个其他地区,338名在东迪欣任职[147] 公司社会责任与荣誉 - 公司在回顾年度内向灾区重建捐赠20万元,向汕头公益基金会捐赠10万元采购5台AED体外除颤器,向汕头十二中捐建“利生阅书吧”捐资65万元[134] - 公司回顾年度内向潮青爱心光明行活动捐赠18万元及一批爱心医疗物资[138] - 公司在2023年度深圳慈善捐赠榜以捐赠总额约843.89万元名列企业捐赠榜第11位,旗下基金会以捐赠收入约986.94万元位列社会组织慈善捐赠收入榜第58位[143] 公司投资与项目考察 - 公司上市主体投资项目合计投资约人民币5.85亿元(6.22亿港元)[128] - 体系团队考察分析超过128个项目,创新药项目占多数[128] 公司信息系统建设 - 公司打造的SMART信息系统增加市场活动管理系统,于2025年1月投入使用[149] - 舒心堂和基金会两家公司于2025年1月采纳SAP系统[149] 龙德健康产业园相关情况 - 龙德健康产业园于2024年11月26日正式投入运营,首期招商跟进意向客户129家[116][118] - 龙德健康产业园举办产业峰会、交流路演等活动10余场、联合共建活动3场、接待领导来访15场、对接投融资项目9个、投融资机构10余家[118] 公司重大事项说明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收购或出售,无重大法律诉讼或潜在诉讼[192][193]
中铝国际(0206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7 21:16
科技成果与奖项 - 新增国际先进及以上水平科技成果27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成果24项[6] - 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40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6] - 荣获质量省部级以上奖项17项,其中国家级奖项5项[6] - 2024年公司获国际先进及以上水平科技成果27项,其中24项达国际领先水平[22] - 2024年公司8项成果获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奖数量同比增长33%,新增国际先进及以上水平科技成果27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成果24项,同比增加60%[55] - 2024年3月,公司两个项目获2022 - 2023年第一批、第二批国家优质工程奖[66] - 六项科技成果荣获2023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6] - 2024年6月13日,公司10个项目获2022 - 2023年度第二批有色金属工业优质工程奖[67] - 2024年9月,公司申報的4項成果獲得有色金屬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71] - 2024年9月,公司所屬企業164個項目獲有色金屬建設行業工程諮詢等成果評價獎,佔獲獎項目總數的25%[71] - 2024年12月,公司21項成果入選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8項,較上年增長33%[74] - 2024年12月,公司“超大型雙熔池連續煉銅成套技術及裝備、有色金屬加工工業互聯網平台”兩項科技成果入選“中國有色金屬十大進展”[74] - 2024年12月,公司所屬企業申報的36項工法入選有色金屬建設行業部級施工工法名單[7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21亿元[7] - 营业收入240.03亿元,同比增长7.46%[8] - 2024年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308.26亿元,营业收入240.03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1亿元[21] - 2024年累计清收往来款近280亿元,同比增幅达15%;收回资金近1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清收目标[23] - 2024年营业收入24,003,255千元,较2023年的22,337,171千元增长7.46%[33] - 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1,177千元,2023年为 - 2,657,963千元[3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 - 2,694,318千元,较2023年的722,665千元减少472.83%[33] - 2024年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6,582,409千元,较2023年末的7,016,541千元减少6.19%[33] - 2024年末总资产41,156,527千元,较2023年末的40,943,803千元增长0.52%[3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0190元/股,2023年为 - 0.8982元/股[35]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 - 0.0994元/股,2023年为 - 1.0173元/股[35]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6%,2023年为 - 41.87%[35]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2.86%,2023年为 - 47.42%[35] - 2024年度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扭亏为盈,原因包括业务增长、成本下降、减值损失减少[36] - 2024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985267、5725209、5431702、7861077[40] - 2024年各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03961、52028、95229、 - 230041[40] - 2024年各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分别为73157、 - 6832、49933、 - 245450[40] - 2024年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851636、 - 1183203、 - 53553、 - 605926[40]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50369千元,2023年为352375千元,2022年为538098千元[42] - 2024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项目合计期初余额1203241千元,期末余额364163千元,当期变动 - 839078千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5830千元[46]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0.03亿元,同比增加7.4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120] - 营业成本210.73亿元,同比增加3.40%,因成本随收入增加[121][123] - 销售费用13315.8万元,同比减少5.62%,同比略有减少无重大变化[121][124] - 管理费用98716.6万元,同比减少13.00%,因劳动效率改革降本[121][125] - 财务费用19431.9万元,同比减少25.05%,因融资结构优化及美元升值[121][125] - 研发费用96103.2万元,同比增加1.88%,因公司加强研发投入[121][126]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0.03亿元,同比增加7.46%[129] - 2024年銷售費用1.33億元,較上年下降5.62%;管理費用9.87億元,較上年下降13.00%;研發費用9.61億元,較上年增長1.88%;財務費用1.94億元,較上年減少25.05%[164] - 本期費用化研發投入96.1032億千元,資本化研發投入1.075億千元,研發投入合計96.2107億千元,研發投入總額佔營業收入比例4.01%,資本化比重0.004%[163] - 本年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流出26.94亿元,同比多流出34.17亿元,现金收款总额210亿元,现金付款总额205.83亿元,同比多支付30亿元[174] - 本年度投资活动净流量净流入6.62亿元,同比增加流入5.68亿元,因7亿元结构性存款到期回收,支付资本性支出0.8亿元[174] - 本年度筹资活动净流量净流入18.36亿元,上年同期净流出44.12亿元,因三家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收到22.9亿元,上年赎回3.5亿美元永续债[174]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100.00%,因结构性存款到期赎回[176]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102.31%,因部分一年内收回的长期应收款重分类[176] - 境外资产42.8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0.4%[177]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有息负债97.89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8.51亿元,净有息负债66.23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10.24亿元[182] - 期末受限资产合计78.77亿元,包括货币资金78.13亿元、应收账款0.03亿元、应收款项融资0.6亿元[1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质押30.5万元应收款项,取得30.5万元短期借款[183]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分别为42.82%及43.56%,2024年比率减少因三家子公司引入战投收到22.9亿元资本金[18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总额65.82亿元,较2023年减少4.34亿元,增加因素共7.31亿元,减少因素共11.65亿元[18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余额(原值)为776,544千元,比年初减少25,980千元,减少3.24%[197] - 2024年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36,217千元,较年初减少12,002千元[197] -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321,003千元,较期初453,487千元减少[198] - 报告期内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0千元,较期初700,506千元减少[19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海外营业收入41.33亿元,同比增长22.50%[8] - 装备制造营业收入29.57亿元,同比增长18.66%[8] - 全年新签海外合同60.95亿元,同比增长65.09%[8] - 新签工业合同282.76亿元,较上年增加42.66%[8] - 设计咨询营业收入17.13亿元,同比增长24.14%[8] - 2024年新签工业合同282.76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91.73%;新签EPC合同107.96亿元,同比提升67.08%[21] - 2024年新签海外合同60.95亿元,同比增长65.09%;海外营业收入41.33亿元,同比增长22.50%[21] - 2024年公司新签工业合同282.76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91.73%,较上年同期增加42.66%[52] - 2024年新签海外合同总额60.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5.09%[52] - 2024年新签EPC合同总额107.96亿元,新签矿山业务合同37.73亿元,同比增长21.75%[53] - 2024年数智化相关新签合同额超4.2亿元[58] - 2024年度设计咨询业务营业收入17.13亿元,同比增长24.14%,毛利率30.05%,同比增加2.31个百分点[131][138] - 2024年EPC工程总承包及施工业务收入193.33亿元,同比增加8.68亿元,毛利率9.89%,同比增长3.13个百分点,新签合同总额107.96亿元[144] - 2024年度装备制造业务收入29.57亿元,同比增加4.65亿元,毛利率17.03%,同比增长3.91个百分点[147][148] - 中国境内营业收入198.70亿元,同比增长4.79%,毛利率12.04%,同比增加3.09个百分点[132][134] - 其他国家与地区营业收入41.33亿元,同比增长22.48%,毛利率13.03%,同比增加0.73个百分点[132][134] - 长沙院设计咨询合同额突破7亿元,中色科技新签咨询设计合同2.76亿元[140] - 2023 - 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3.74億元和41.33億元,佔比分別為15.11%和17.22%[150] - 2024年海外新簽合同總額60.95億元,同比增加24.03億元;海外營業收入41.33億元,同比增加7.59億元;毛利率同比增長0.73個百分點[151] - 2024年設計諮詢成本119.8138億千元,佔比5.70%,同比增20.18%;EPC工程總承包及施工成本1742.1284億千元,佔比82.62%,同比增0.80%;裝備製造成本245.3438億千元,佔比11.68%,同比增13.32%[155] 公司股权与资产变动 - 公司持有长沙院64.90%权益、中色科技92.35%权益、昆勘院60.22%权益、九冶73.17%权益、昆明有色院67%权益[18] -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西南投资、六冶、昆勘院向云南建设基础设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出售合计持有的云南弥玉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52.6%股权[19] -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六冶分别持有宁永高速公司、临云高速公司、临双高速公司15%股权[19] 公司业务与资源情况 - 公司业务包括设计咨询、EPC工程总承包及施工、装备制造[80] - 设计咨询业务涵盖超40个专业范畴,承担2000余项国家及行业重点建设项目和百余个海外项目[81] - 公司工程施工及承包业务覆盖冶金工业、房屋建筑等多个领域,采用多种业务模式[82] - 未来五年中央企业预计安排超3万亿元用于设备更新改造,为公司装备制造业务带来机遇[83] - 公司拥有5家甲级设计研究院、2家甲级勘察设计研究院和3家大型综合建筑安装企业[84] - 公司拥有1家“国家铝镁电解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铝工业节能环保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84] - 公司拥有国家和行业勘察设计大师41位[84] - 公司享受国务院或省级政府特殊津贴20人[84] - 公司拥有正高级职称420人、副高级职称2139人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785人[84] - 预计2025年全球能源转型与新兴产业升级将释放对战略性金属的刚性需求,公司将立足“双碳”目标发展[79] - 昆勘院获取3500万吨铝土矿矿石量,沈阳院脱硫技术能耗同比降低35%[57] - 公司拥有各类资质408项,包括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甲级1项、工程设计行业资质甲级1项等[115] - 公司国内有500多个承建项目获鲁班奖等各类奖项,业务地域分布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118] - 公司在印尼市场电解铝设计占有率100%,氧化铝银行级可研和EPC总承包市场排名第一[119] 公司技术研发成果 -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技术突破2000米以下探测深度,探测精度达同行领先水平[88] - 锂辉石低低温选别技术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