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工(601989)

搜索文档
中国重工(601989) -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摘要
2025-01-25 00:00
交易基本信息 - 吸并方为中国船舶,被吸并方为中国重工,换股吸收合并后中国重工终止上市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承继其全部权利义务[2][22] - 中国船舶换股价格37.84元/股,中国重工换股价格5.05元/股,换股比例1:0.1335[24][104][106] - 中国船舶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价格30.27元/股,中国重工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价格4.04元/股[24][25][113][129] 股权结构 - 交易前中国船舶总股本447,242.88万股,中国重工总股本2,280,203.53万股,中国船舶为换股发行304,407.17万股[30][168] - 换股完成后,中船工业集团持股200,743.61万股,比例26.71%;中国船舶集团合计控制370,470.67万股,控股比例49.29%[31][168] - 2024年11月29日,渤海造船转让股份后持股降至0.98%,大船投资提至8.57%,中船集团投资持股0.63%[34][48][172] 财务数据 - 2024年8月31日交易前总资产17,376,329.64万元,交易后39,026,854.44万元[38][173] - 2024年1 - 8月交易前营业收入4,792,338.03万元,交易后7,915,247.80万元[38][173] - 2024年1 - 8月交易前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96,947.88万元,交易后268,149.41万元[38][173] 行业数据 - 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5025.3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9.03%;新接订单量12903.3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5.28%[88] - 2024年全球新造船交付4037.68万修正总吨,较近五年均值增长21.94%[88] - 2024年12月,克拉克森新造船价格指数收报189.16点,同比增长6.05%[88] 交易影响 - 本次交易消除同业竞争,推动业务整合,提高经营效益[26][27][28][164][165][166] - 交易完成后可能摊薄存续公司股东即期回报和每股收益[76] 交易进展与风险 - 交易已获董事会及部分部门批准,尚需股东大会审议、上交所审核及证监会注册等[7][43][44][69][181][182] - 交易存在被暂停、中止或取消风险,如政策变化、股价异常等[68] 其他 - 公司承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如三年内剥离沪东中华资产,五年内解决黄埔文冲同业竞争[189] - 多家公司及相关人员承诺提供真实信息,复牌至交易实施完毕无减持计划[44][45][46][48][183][185][187][191][192][193][194]
中国重工(601989) - 中国重工关于2025年度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公告
2025-01-25 00:00
交易额度 - 2025年度新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额度预计不超100亿美元,最高合约价值不超207亿美元[2][5] - 2025年与商业银行交易额度30亿美元,与关联方财务公司70亿美元[5] 交易相关 - 2025年预计占用金融机构授信额度不超交易总额度15%[5] - 交易期限为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8] - 交易品种包括外汇远期、期权、掉期等[7] 交易风险与策略 - 外汇衍生品业务存在市场等风险[11] - 公司建内控制度,配专业人员确定交易要素[12] - 开展业务为规避汇率风险,风险可控[4][16]
中国重工(601989) - 中国重工董事会关于本次交易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9号——上市公司筹划和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的监管要求》第四条规定的说明
2025-01-25 00: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中国船舶拟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2] - 交易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承接其全部权益[2] 交易优势 - 交易有利于提高存续公司资产完整性等多方面[3] 交易情况 - 交易不涉及立项等报批事项,相关审批已披露并提示风险[2] - 交易前两公司不存在影响交易的情形[2] - 中国重工董事会认为交易符合规定[3]
中国重工(601989) - 中国重工董事会关于本次交易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说明
2025-01-25 00: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中国船舶拟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2] 交易评估 - 交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等规定,完成后存续公司仍符合上市条件[2] - 交易资产定价公允,权属清晰,过户无法律障碍[2] - 交易利于存续公司增强经营能力、保持独立、完善治理结构[2] 其他 - 中国重工董事会认为交易符合规定[3] - 说明发布时间为2025年1月24日[5]
中国重工(601989) -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2025-01-25 00:00
交易额度 - 2025年度拟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额度不超100亿美元,有效期一年[5] - 与商业银行交易额度30亿美元,与财务公司70亿美元[5] 额度占用与价值 - 2025年预计占用金融机构授信额度不超交易总额15%[5] - 预计2025年任一交易日最高合约价值不超207亿美元[5] 交易原则与风险 - 交易规模、期限与资金需求对应,不超保值金额100%[2][9] - 公司面临市场、流动性、履约和法律等风险[8] 交易策略与可行性 - 开展交易可降财务风险,稳定盈利能力[6][7] - 公司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具备可行性[13] 交易规定与对象 - 制定《金融衍生业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7][9] - 交易对方为境内有资质机构,不开展境外交易[5][9]
中国重工(601989) - 中国重工关于2025年度为所属子公司提供新增担保额度上限的公告
2025-01-25 00:00
担保情况 - 2025年度为所属全资子公司新增担保额度上限累计不超19.2亿元[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对所属子公司担保余额22.83亿元,占净资产2.74%[3] - 公司为二级子公司提供担保6.50亿元,占净资产0.78%[16] - 公司二级子公司为其子公司提供担保16.33亿元,占净资产1.96%[16] 子公司情况 - 多家子公司披露资产负债率、担保余额、新增担保额度及占净资产比例[8] 增资情况 - 2024年8 - 9月,大连船舶重工向中船(天津)船舶制造现金增资42.85亿元[11] 其他情况 - 公司未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提供担保[16] - 公司不存在逾期担保[16]
中国重工(601989) - 2024 Q4 - 年度业绩预告(更正)
2025-01-24 19:55
2024年业绩预计情况 - 公司2024年度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5亿 - 13.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3][5] - 公司2024年度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5.25亿 - 6.25亿元[3][5]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4] 2023年业绩情况 - 追溯调整前,2023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 7.818624亿元[7] - 追溯调整后,2023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 7.867007亿元[7] - 2023年全资子公司10.43815亿元购买武船航融100%股权[7] 2024年业绩预盈原因 - 2024年业绩预盈因强化管理、成本管控,民船交付量和毛利同比增加[8] 业绩预告审计及准确性说明 - 本次业绩预告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6][9] - 公司不存在影响业绩预告准确性的重大不确定因素[9] 预告数据说明 - 预告数据为初步核算,准确财务数据以2024年年报为准[10]
中国重工:2024年净利预计11.5亿元至13.5亿元 将扭亏为盈
证券时报网· 2025-01-24 19:48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重工预计2024年度净利润扭亏为盈,经营业绩同比明显改善 [1] 公司情况 - 中国重工1月24日晚间公告,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1.5亿元至13.5亿元之间,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 [1] - 公司强化精益管理,深化成本管控,提升效率效益,民船建造周期缩短,交付数量同比增加、毛利同比增长,经营业绩同比明显改善 [1]
中国重工:中国重工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4-12-24 17:13
减持前情况 - 国风投基金原持有公司1390285391股,占比6.10%[2] 减持计划 - 2024年8月17日计划减持不超456040706股,占比不超2%[2] - 因重组减持期顺延至2024.9.25 - 2024.12.24[2] 减持结果 - 累计减持26625700股,占比0.12%[3] - 减持价格5.73 - 5.87元/股,金额153915654元[7] - 减持后持股1363659691股,占比5.98%[7]
中国重工:中国重工关于为所属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4-12-19 17:21
担保情况 - 2024年11月为大船装备非融资性事项担保1亿,大船装备反担保[2][4] - 截至2024年11月30日,公司对所属子公司担保余额26.83亿,占净资产3.22%[2][12] - 2024年为所属子公司新增担保额度上限66.42亿[3] 大船装备情况 - 大船装备最近一期经审计资产负债率84.82%[5] - 大船装备资产总额23.32亿,负债19.78亿,净资产3.54亿[7] 其他 - 本次担保为连带责任保证,期限7个月,金额1亿[9] - 公司未对控股股东等提供担保,无逾期担保[3][12] - 本次新增担保在批准额度内,无需再提交董事会审议[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