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工(601989)

搜索文档
造船周期红利全面释放 中国重工一季度业绩大增 生产排期至2028年底
证券时报网· 2025-04-09 14:2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受益于全球造船行业景气上行,手持订单量和金额增长,未来有望凭借资产整合和订单交付持续增长 [1][2] 公司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5亿 - 6亿元,同比增长267.85%至341.42%;扣非归母净利润4亿 - 5亿元,同比增长349.91% - 462.38% [1] - 是中船集团旗下核心造船上市公司之一,也是国内核心军民船舶上市公司之一,旗下有大连造船等知名企业,业务涵盖五大板块 [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手持民船订单超3000万载重吨,金额超1400亿元,同比增长超35%,绿色船型占比近60%,中高端船型占比超75% [2] - 订单自2024年起加速交付推动业绩增长,在手订单额创历史新高,生产排期至2028年底,为未来业绩释放提供保障 [2] 行业情况 - 受船队更替节奏加快、航运行业脱碳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全球造船行业供需持续紧张,订单“量价齐升” [1] - 我国造船企业凭借产能、技术、成本优势占据全球市场主导地位,技术实力全球领先,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1] - 产能是造船业当前稀缺资源,行业处于上行周期 [2]
中国重工(601989) - 2025 Q1 - 季度业绩预告
2025-04-08 12:18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计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 - 6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比,同比增加269.66% - 343.59%;与重述后数据比,同比增加267.85% - 341.42%[3][5]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为4 - 5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比,同比增加349.91% - 462.38%;与重述后数据比,同比增加349.91% - 462.38%[3][6] 业绩预告期间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3月31日[4] 2024年第一季度追溯调整前后财务数据 - 追溯调整前,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利润总额为14478.81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3525.91万元,扣非净利润为8890.73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06元/股[8] - 追溯调整后,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利润总额为14545.55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3592.65万元,扣非净利润为8890.73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06元/股[8] 企业合并与报表追溯调整 - 2024年下半年公司子公司104381.50万元购买武船航融100%股权,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自2024年初纳入合并范围并追溯调整报表[8] 产品业务数据 - 公司产品交付量同比增长超20%,毛利率提升超5个百分点[9] 业绩预告审计与准确性说明 - 本次业绩预告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7][10] - 公司不存在影响业绩预告准确性的重大不确定因素[10] 预告数据说明 - 预告数据为初步核算,具体以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为准[12]
中国重工(601989) - 中国重工关于为所属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3-18 17:15
担保情况 - 2025年2月大连造船为大船装备提供2亿元非融资性担保[2][4]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对所属子公司担保余额18.80亿元,占净资产2.26%[2][11] - 2025年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新增担保额度上限19.20亿元[3] 子公司情况 - 大船装备资产负债率84.82%,大连造船持股100%[5] - 大船装备资产总额23.32亿元,负债总额19.78亿元,净资产3.54亿元[8] 其他要点 - 本次担保为连带责任保证,期限协商确定[8] - 新增担保在批准额度内,无需再提交董事会审议[10] - 公司不存在逾期担保情况[3][11]
中国重工(601989) - 中国重工关于换股吸收合并事项通知债权人的公告
2025-02-18 18:1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中国船舶拟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后中国重工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2] - 交易已获公司和中国船舶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国务院国资委等主管部门原则同意[2] - 交易尚待有权监管机构批准等后方可实施[2]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债权人申报债权时间为公告披露起四十五日内,可要求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3][5] - 债权申报可采用现场、邮寄或传真方式,现场申报地址及时间已明确[7][8]
中国重工(601989) - 中国重工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2-18 18:15
会议出席情况 - 出席会议的股东和代理人人数为9451人[3] - 出席会议股东持有表决权股份总数为15342772255股[3] - 出席会议股东持有表决权股份数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比例为67.2868%[3] 议案表决情况 - 议案1 - 16为特别决议议案,均获出席会议持有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2/3以上股东通过[31] - 议案1 - 18构成关联交易,关联股东合计持有股份数108.60亿股回避表决[31] - 各议案A股同意票数及比例:议案1同意票数3837236451,比例85.6016%[6];议案2同意票数3832847451,比例85.5037%[7]等 - 涉及重大事项,5%以下股东对各议案同意、反对、弃权票数及比例:如对议案1同意票数2473576760,占比79.3065%等[27] -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相关议案同意票数及占比:如构成重大资产重组议案同意票数24.62亿,占比78.93%[29] - 2025年度相关议案同意票数及占比:开展外汇衍生品业务议案同意票数36.53亿,占比85.04%;为所属子公司提供新增担保额度上限议案同意票数36.56亿,占比85.10%[31]
中国重工(601989) -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关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2-18 18:15
会议时间 - 2025年1月24日决议召开股东大会[4] - 2025年1月25日公告会议通知[4] - 2025年2月18日举行现场会议和网络投票[5] 参会情况 - 9451名股东出席,代表股份15342772255股,占比67.2868%[6] 议案审议 - 审议19项股东大会议案和20项临时股东大会议案[11][14] - 20项议案均获通过[14]
中国重工(601989)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相关主体买卖股票的自查报告的专项核查意见
2025-02-14 19:16
股票交易情况 - 陈缨买入中国船舶10,200股,卖出22,200股,期末持股5,800股[4] - 丁海峰买入中国船舶41,900股,卖出71,800股,期末持股0股[4] - 孙焕香买入中国船舶30,900股,卖出4,000股,期末持股26,900股[4] - 李远河买入中国重工20,000股,卖出0股,期末持股20,000股[4] - 吴小为买入中国重工2,600股,卖出2,600股,期末持股0股[4] - 中信证券自营业务账户买入中国船舶51,809,792股,卖出47,734,215股,期末持股10,238,260股[13] - 中信证券自营业务账户买入中国重工218,504,993股,卖出230,300,817股,期末持股3,694,007股[13] - 中信证券资管业务账户买入中国船舶11,008,200股,卖出10,190,000股,期末持股1,805,200股[13] - 中信证券资管业务账户买入中国重工20,294,500股,卖出11,191,500股,期末持股9,109,300股[13] - 中信建投自营业务账户买入中国重工15,019,840股,卖出20,378,439股,期末持股4,156,401股[16] - 中信建投资管业务账户买入中国重工1,761,700股,卖出1,761,700股,期末持股0股[16] - 中信建投自营业务账户买入中国船舶3,190,610股,卖出5,394,283股,期末持股255,919股[18] - 中信建投资管业务账户买入中国船舶373,900股,卖出2,287,300股,期末持股6,100股[18] 合规情况 - 自查期间为2024年3月2日至2025年1月24日[1] - 中信证券建立执行制度,业务独立,无内幕交易[14] - 中信建投建立执行制度,业务独立,无内幕交易[17] - 中信建投认为相关买卖不构成内幕交易和法律障碍[19]
中国重工(601989) -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关于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相关主体买卖股票情况的专项核查意见
2025-02-14 19:1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中国船舶拟于2025年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4] - 核查期间为2024年3月2日至2025年1月24日[5][8] 人员交易数据 - 陈缨买入中国船舶10,200股,卖出22,200股,期末持股5,800股[10] - 丁海峰买入中国船舶41,900股,卖出71,800股,期末持股0股[10] - 孙焕香买入中国船舶30,900股,卖出4,000股,期末持股26,900股[10] - 李远河买入中国重工20,000股,卖出0股,期末持股20,000股[10] - 吴小为买入中国重工2,600股,卖出2,600股,期末持股0股[10] 机构交易数据 - 中信证券自营业务自查累计买入中国重工218,504,993股,卖出230,300,817股,期末持股3,694,007股[17] - 中信证券信用融券专户自查期末持有中国重工161,100股[17] - 中信证券资管业务自查累计买入中国重工20,294,500股,卖出11,191,500股,期末持股9,109,300股[17] - 中信建投自营业务自查累计买入中国船舶51,809,792股,卖出47,734,215股,期末持股10,238,260股[19] - 中信建投信用融券专户自查期末持有中国船舶58,500股[19] - 中信建投资管业务自查累计买入中国船舶11,008,200股,卖出10,190,000股,期末持股1,805,200股[19] - 中信建投自营业务自查累计买入中国重工15,019,840股,卖出20,378,439股,期末持股4,156,401股[20] - 中信建投资管业务自查累计买入中国重工1,761,700股,卖出1,761,700股,期末无持股[20] 声明与承诺 - 相关自然人声明交易与本次交易无关,未利用内幕信息[11] - 陈缨承诺重组实施完毕或终止前不再买卖相关股票[12] - 吴卫国称直系亲属交易与重组无关,无违规行为[13] -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称股票买卖属正常业务,不存在内幕交易[18][21] - 相关机构和人员自查买卖股票不构成内幕交易,不影响本次交易[22]
中国重工(601989) - 中国重工关于本次交易相关主体买卖股票情况的自查报告的公告
2025-02-14 19:15
股票交易数据 - 陈缨买入中国船舶10,200股,卖出22,200股,期末持股5,800股[6] - 丁海峰买入中国船舶41,900股,卖出71,800股,期末持股0股[6] - 孙焕香买入中国船舶30,900股,卖出4,000股,期末持股26,900股[6] - 李远河买入中国重工20,000股,卖出0股,期末持股20,000股[6] - 中信证券自营业务买入中国船舶51,809,792股,卖出47,734,215股,期末持股10,238,260股[15] - 中信证券资管业务买入中国船舶11,008,200股,卖出10,190,000股,期末持股1,805,200股[16] - 中信证券自营业务买入中国重工218,504,993股,卖出230,300,817股,期末持股3,694,007股[16] - 中信证券资管业务买入中国重工20,294,500股,卖出11,191,500股,期末持股9,109,300股[16] - 中信建投自营业务买入中国船舶3,190,610股,卖出5,394,283股,期末持股255,919股[18] - 中信建投资管业务买入中国船舶373,900股,卖出2,287,300股,期末持股6,100股[18] - 中信建投自营业务买入中国重工15,019,840股,卖出20,378,439股,期末持股4,156,401股[19] - 中信建投资管业务买入中国重工1,761,700股,卖出1,761,700股,期末持股0股[19] 合规结论 - 自查期为2024年3月2日至2025年1月24日[3][4] - 相关主体买卖股票不构成内幕交易,不对交易构成实质性法律障碍[3] - 中信证券、建投证券业务独立运作,不存在内幕交易[17][19] - 中国重工遵守法规,采取保密措施防内幕信息泄露[21] - 除所列情形,其他机构人员买卖不构成内幕交易[21] - 中信建投、法律顾问认为买卖不构成内幕交易,不影响交易[23][24]
中国重工(601989) - 中国重工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1-25 00:00
股东大会信息 - 股东大会召开时间为2025年2月18日9:30[6] - 网络投票通过交易系统投票平台时间为9:15 - 9:25,9:30 - 11:30,13:00 - 15:00;通过互联网投票平台时间为9:15 - 15:00[6] - 现场会议地点为北京市海淀区昆明湖南路72号118会议室[6] 换股吸收合并信息 -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换股发行A股,每股面值1.00元[14] - 中国船舶换股价格为37.84元/股,中国重工换股价格为5.05元/股[17] - 中国重工与中国船舶换股比例为1: 0.1335[17] - 截至目前,中国重工总股本为22,802,035,324股,参与换股的中国重工股票为22,802,035,324股[18] - 中国船舶为换股吸收合并发行股份数量为3,044,071,716股[19] - 中国船舶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价格为30.27元/股,是换股吸收合并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27] - 中国重工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价格为4.04元/股,是换股吸收合并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中国重工股票交易均价的80%[43] - 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完成后,中国船舶将承继中国重工全部资产、负债等一切权利与义务[56] - 换股吸收合并于《换股吸收合并协议》生效后的交割日进行交割[59] - 中国船舶拟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金额为11515027.84万元[74] - 本次换股吸并完成后,中国重工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为存续公司[76] 关联交易信息 - 2024年关联产品销售金额上限93亿元,实际执行66.95亿元[120] - 2024年关联产品采购金额上限230亿元,实际执行207.81亿元[120] - 2024年关联劳务采购金额上限17亿元,实际执行13.22亿元[120] - 2024年关联劳务销售金额上限3亿元,实际执行1.01亿元[120] - 2024年关联资产出租金额上限5亿元,实际执行0.23亿元[120] - 2024年关联资产租入金额上限5亿元,实际执行1.20亿元[120] - 2025年销售商品关联交易金额上限为90亿元(不含税)[121] - 2025年采购商品关联交易金额上限为270亿元(不含税)[122] - 2025年劳务采购关联交易金额上限为19亿元(不含税)[123] 财务公司信息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财务公司资产总额2534.47亿元,净资产197.48亿元,2023年营业收入20.94亿元,净利润12.84亿元[1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财务公司资产总额2651.02亿元,净资产209.56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25.26亿元,净利润14.61亿元[149] 外汇衍生品交易信息 - 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拟新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额度不超过100亿美元,其中与商业银行交易额度30亿美元,与财务公司交易额度70亿美元[164] - 2025年公司外汇衍生品交易预计占用金融机构授信额度不超过交易总额度的15%[164] - 预计2025年度任一交易日持有的最高合约价值不超过207亿美元[164] 担保信息 - 2025年度公司拟为控股子公司新增担保额度上限不超19.2亿元,其中为二级全资子公司提供上限2.2亿元,二级子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提供上限17亿元[1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对外担保总额22.83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7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