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商证券(601878)
icon
搜索文档
浙商证券: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因公司可转债转股被动稀释的权益变动提示性公告
2024-11-07 17:44
可转债发行 - 2022年6月14日公开发行7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70亿元[3] 权益变动 - 截至2024年11月6日,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降至51.4357%,被动稀释1.0683%[2][4] - 可转债转股累计形成股份252,866,210股,公司股份总数增至4,131,035,005股[4] 其他说明 - 本次权益变动系可转债转股引起,不触及要约收购[2][5] - 不使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不涉及后续披露事项[2][5][6]
浙商证券:2024年三季报点评:自营业务驱动业绩改善,经纪业务具有韧性
财信证券· 2024-11-06 18:2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浙商证券的投资评级为"增持",评级维持不变 [1] 核心观点 - 浙商证券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96亿元,同比下滑5.8%;归母净利润为12.65亿元,同比下滑4.9% [5] - 自营业务是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提升的主要驱动力,Q3实现收入4.6亿元,较2023年Q3亏损200万元明显向好 [6] - 经纪业务韧性较强,在行业前三季度经纪业务收入同比下滑的趋势下,公司经纪业务仍保持10.1%的正增长 [6] - 收购国都证券接近尾声,若交易推进顺利,浙商证券将超越中诚信托成为国都证券第一大股东,有望弥补其在公募基金业务上的短板 [7] 业务表现 - 各项业务发展稳健,自营、经纪、资本中介、资管业务均实现同比正增,投行业务下滑但边际改善 [5] - 自营业务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16.5%;经纪业务收入14.57亿元,同比增长10.1%;资本中介业务收入6.39亿元,同比增长12.5%;资管业务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17.8% [5] - 投行业务收入4.49亿元,同比下滑33.7%,但Q3环比增长20.74%,呈现改善趋势 [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65/22.48/24.43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6.32%/20.57%/8.65% [7] - 预计2024/2025/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3/0.46/0.48/0.58/0.63元 [3] - 预计2024/2025/2026年每股净资产分别为6.74/6.97/7.55/8.13/8.76元 [3] 估值与目标价 - 给予公司2024年1.9-2.0倍PB较为合理,对应价格合理区间为14.35-15.10元 [7] - 当前价格为13.66元,52周价格区间为9.07-15.85元 [1]
浙商证券: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因公司可转债转股被动稀释的权益变动提示性公告
2024-11-06 18:07
公司资本 - 注册资本为776,664.2422万人民币[2] - 2022年6月14日公开发行7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3] 股权变动 - 截至2024年11月5日,上三高速持股降至52.5039%[2][4] - 截至2024年11月5日,股份总数增至4,046,984,103股[4] 可转债情况 - 截至2024年11月5日,可转债转股累计形成股份168,815,308股[4] - “浙22转债”转股情况存在不确定性[6]
浙商证券: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提前赎回“浙22转债”的核查意见
2024-11-05 17:28
债券发行 - 2022年6月14日公司发行70亿元“浙22转债”,期限6年[2] - 2022年7月8日“浙22转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3] 转股信息 - “浙22转债”2022年12月20日起可转股,初始转股价10.49元/股,最新10.05元/股[3] 赎回情况 - 2024年9 - 11月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7] - 2024年11月5日董事会同意提前赎回“浙22转债”[8] 核查与意见 - 核查期内大股东和高管无交易“浙22转债”情形[10] - 保荐机构认为赎回合规且无异议[11][12]
浙商证券: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提前赎回“浙22转债”的公告
2024-11-05 17:28
可转债发行 - 2022年6月14日公开发行7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70亿元,期限6年[3] - 可转债票面利率第一年0.2%,第二年0.4%,第三年0.6%,第四年1.0%,第五年1.5%,第六年2.0%[3] 可转债交易与转股 - 70亿元可转债于2022年7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4] - “浙22转债”2022年12月20日起可转股,初始转股价10.49元/股,最新10.05元/股[4] 赎回情况 - 有条件赎回条款触发条件明确[5][6] - 2024年9月27日至11月5日触发赎回条款[2][8][9] - 2024年11月5日决定行使提前赎回权[2][10] 其他情况 - 持股5%以上股东等六个月内未交易“浙22转债”[11] - 投资者所持“浙22转债”有交易、转股或被强制赎回选择[2][12] - 公司将尽快披露赎回暨摘牌公告[12]
浙商证券: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1-05 17:28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24年11月5日召开,9位董事实际表决[1] 股票情况 - 2024年9月27日至11月5日,公司股票满足相关价格条件[1] 转债赎回 - 董事会决定行使“浙22转债”提前赎回权并授权办理后续事宜[2] - 提前赎回议案表决9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2]
浙商证券:2024年三季报点评:业绩超预期,自营业务显著改善,带动业绩明显回升
华创证券· 2024-11-04 08: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推荐"评级,给予2025年业绩1.9倍PB估值,目标价14.6元 [1] 报告核心观点 - 公司三季报业绩超预期,自营业务显著改善,带动业绩明显回升 [1] - 自营收益率同比环比均显著提升,可能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 [1] - 重资本业务净收益率单季度为0.9%,环比+0.4pct,同比+0.6pct [1] - 单季度自营收益率为1.2%,环比+0.9pct,同比+1.2pct [1] - 经纪业务收入环比降幅优于行业平均,投行业务环比微增,资管业务略有改善 [1]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2026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7,638/18,596/19,688百万元,同比增速5%/6%/8% [3]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54/1,891/2,119百万元,同比增速8%/12%/14% [3] - 2024-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5/0.48/0.54元,市盈率分别为28.24/26.68/23.82倍 [3] - 2024-2026年市净率分别为1.83/1.75/1.66倍,ROE分别为6.77%/7.16%/7.72% [3]
浙商证券:预计四季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总体呈现震荡走势
证券时报网· 2024-11-01 09:22
制造业行业运行态势 - 10月份,制造业四大行业延续稳定向好运行态势,21个细分行业PMI中有12个高于50%,显示当前多数行业保持增长势头,经济回升协调性增强 [1] 大类资产市场环境 - 近期超预期政策组合拳聚焦于货币、房地产、资本市场等领域,将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有助于改善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及风险偏好 [1] 股票市场展望 - 短期A股与港股均处于反弹阶段,未来需关注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扩围加码和海外地缘形势变化对我国基本面的影响,关注创业板、科创50和北证50等高弹性板块 [1] 固定收益市场展望 - 预计四季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总体呈现震荡走势,中长期而言,若出台大规模财政刺激总需求政策,才会形成债市逻辑反转 [1]
浙商证券2024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稳健,投行下滑拖累表现
国泰君安· 2024-10-31 16:10
报告评级 - 报告给予浙商证券(601878)增持评级 [3] 报告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119.0/12.6亿元,同比-5.8%/-4.9%,其中Q3单季归母净利润4.8亿元,同比+14.7%/环比+42.6%,与业绩快报一致 [5] - 投行业务下滑是主要拖累因素,贡献了业绩下滑的56%,而投资收益改善是业绩稳健的重要支撑 [5] - 公司收购国都证券部分股权事项加速推进,有利于实现综合实力跃升,为长期发展蓄势 [5]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18,737/19,606/20,570百万元,同比增长6.2%/4.6%/4.9% [9]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897/2,017/2,161百万元,同比增长8.2%/6.3%/7.1% [9] - 2024-2026年每股收益预计分别为0.49/0.52/0.56元 [9] - 2024-2026年净资产收益率预计分别为6.5%/6.5%/6.6% [9] 估值分析 - 目标价上调至14.49元,对应2024年2.0xPB [5] - 与可比公司相比,浙商证券估值处于中等水平 [13]
浙商证券: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0-30 16:27
会议情况 - 浙商证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24年10月30日召开,9位董事实际表决[1] 审议事项 - 审议通过《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9票同意[1] - 审议通过《关于设立浙商证券产业研究院的议案》,9票同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