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600104)

搜索文档
沪深300汽车与零部件指数报10278.68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上汽集团等
金融界· 2025-03-26 15:33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沪深300汽车与零部件指数的当前点位、近期表现、编制方式、持仓情况及样本调整规则 [1][2] 指数表现 - 沪深300汽车与零部件指数报10278.68点,近一个月下跌3.48%,近三个月上涨5.64%,年至今上涨5.04% [1] 指数编制 - 为反映沪深300指数样本中不同行业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将沪深300指数300只样本按行业分类标准分为多个行业,以进入各行业的全部证券作为样本编制沪深300行业指数,该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持仓 - 十大权重分别为比亚迪(38.78%)、福耀玻璃(10.74%)、赛力斯(10.71%)、上汽集团(8.18%)、长安汽车(7.4%)、拓普集团(4.53%)、赛轮轮胎(4.49%)、长城汽车(3.76%)、德赛西威(3.7%)、华域汽车(3.27%) [1] - 持仓市场板块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0.11%、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49.89% [2] - 持仓样本行业中,乘用车占比71.00%、汽车内饰与外饰占比16.29%、汽车系统部件占比4.53%、轮胎占比4.49%、汽车电子占比3.70% [2] 样本调整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调整时间与之相同,遇沪深300指数调整样本等情况时,沪深300行业指数样本也会相应调整,样本退市时将其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广西双英集团冲击IPO,年入20亿,依赖大客户上汽集团
格隆汇· 2025-03-24 17:54
文章核心观点 - 广西双英集团冲击IPO,过去几年营收因新能源车业务增长,但2024年净利润下滑,主要产品座椅总成单价下降,公司依赖大客户上汽集团,且资产负债率高,国内汽车座椅市场由外资主导,未来公司业绩增长待关注 [1][11][27] 公司情况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公司前身为双英有限,2003年12月成立,总部位于广西柳州,控股股东是杨英,实际控制人是杨英及其丈夫罗德江,二人合计控制59.63%表决权,杨英直接持股55.07%,罗德江直接持股0.0088%,二人还通过间接方式控制4.56%表决权,其子罗森任董事 [6][7] - 公司股票曾于2016 - 2017年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转让,主要从事汽车座椅、内外饰件研发、生产和销售,客户包括主流整车厂、国际零部件厂商和新能源车企 [8] 经营与财务状况 - 2022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0.51亿元、22.05亿元、25.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42.61万元、9919.17万元和9154.84万元,2024年净利润下滑因新设工厂前期成本高收入少 [11] - 新能源汽车产品销售收入由2022年的3.93亿元提至2024年的14.87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94.42%,占比由19.18%提至57.63%,油车销售收入和占比下降 [13][14] - 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2.17%、15.71%和16.01%,主要因内外饰产品毛利率提升带动,但2022 - 2023年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数 [14] - 主要产品座椅总成平均单价由2022年的364.21元/件降至2024年的323.36元/件,降幅11.22% [16] - 报告期内,上汽集团贡献收入占比分别为61.97%、55.38%和47.98%,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2024年1 - 6月分别贡献10.49%和8.36%收入 [18][19]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4.31%、79.39%和78.39%,因资金需求靠债务融资补充致负债率高 [19][20] 行业情况 汽车行业整体情况 - 2024年我国汽车类消费品零售总额5万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1%,汽车产业围绕整车厂形成庞大产业集群 [1] - 2018 - 2020年全球汽车产销量下滑,2021年回升,新能源汽车成行业新增长点,2017 -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复合增长率46.65%,预计2030年全球乘用车市场超8000万台,新能源渗透率达50%左右 [22][23] - 2012 -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1.28万辆增至1286.6万辆,渗透率从0.07%升至40.9% [24] 汽车座椅市场情况 - 座椅成本占汽车内饰总成本45%,单辆汽车座椅价值超4000元,占整车成本3% - 5%,2022 - 2023年国内乘用车座椅市场规模从925亿元增至963亿元,预计2027年达1128亿元 [24] - 国内汽车座椅市场集中度高,由外资主导,2022年国内汽车座椅CR5为68%,双英集团市占率约4%,排第6 [26]
上汽集团(600104):首次覆盖报告:国企改革促发展,智选合作启新章
信达证券· 2025-03-20 16: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上汽集团,给予“买入”评级 [2][8][7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汽集团作为老牌汽车龙头国企,近年经营业绩承压,但在政策支持、管理层变革、合资品牌转型、自主乘用车升级及对外合作等多方面积极转型,未来基本面有望改善,基于盈利预测和估值分析,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8][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老牌龙头车企,近年经营业绩承压 - 发展历程:前身可追溯到1955年,1958年进入整车阶段,先后成立合资公司,21世纪推出自主品牌,2011年整体上市,2022年成“双百万辆企业”,2024年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93位 [13][14] - 股权结构:实控人为上海市国资委,第一大股东持股63.27%,股权结构集中,支持转型战略 [17] - 财务分析:2019年以来业绩震荡下滑,2024Q1 - 3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期间费用率回升,盈利能力承压,但未来有改善空间 [20][21] 行业与公司复盘:自主崛起,合资品牌下滑明显 - 行业:中国汽车市场总量增长、结构变革,新能源渗透率突破临界点,自主品牌崛起,合资品牌和央国企车企市占率下滑 [25][26][28] - 公司:合资销量承压,利润贡献下滑,自主品牌销量略降,海外出口表现较好但受欧盟反补贴税政策影响短期承压 [33][40][43] 从涓流到浩瀚,龙头车企转型再出发 - 政策层面:国资委和上海市委市政府支持上汽转型,优化考核方式、加速新能源转型、整合产业资源与市值管理 [48] - 核心管理层:2024年集团及子公司管理层更换,新管理层年轻化,注入管理新动能 [50][51] - 合资品牌转型:上汽大众延长合资期、推动电动智能化和产能布局调整;上汽通用去库存、升级技术、推出新能源车型并计提减值 [54][56][57] - 自主乘用车:荣威和飞凡品牌合并,组建“大乘用车板块”;“七大技术底座”升级;智己智驾能力提升 [59][62][65] - 携手华为:2025年2月与华为合作打造“尚界”品牌,预计四季度上市首款车型,双方优势互补或达协同效果 [6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6549.5、6831.1、7202.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113.4、135.7亿元 [8][69][72] - 估值与投资评级:选取可比公司,考虑转型、减值和合作等因素,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2]
上汽集团: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国企改革促发展,智选合作启新章-20250320
信达证券· 2025-03-20 15: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上汽集团,给予“买入”评级 [2][8][7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汽集团作为老牌汽车龙头国企,近年经营业绩承压,面临电动智能化转型偏慢、合资板块销量下滑等问题,但在政策支持、管理层变革、合资品牌转型、自主乘用车升级及对外合作等多方面积极推进转型,未来基本面有望改善,基于盈利预测和估值分析,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6][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老牌龙头车企,近年经营业绩承压 - 发展历程:前身可追溯到1955年,1958年进入整车阶段,先后成立合资公司,21世纪推出自主品牌,2011年整体上市,2022年成“双百万辆企业”,2024年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93位,业务涵盖多领域,子公司规模大,品牌矩阵丰富 [13][14] - 股权结构:实控人为上海市国资委,第一大股东持股63.27%,股权结构集中,为转型提供支持 [17] - 财务分析:2019年以来业绩震荡下滑,2024Q1 - 3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降,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大幅降;期间费用率回升,盈利能力承压,但技术底蕴深厚,未来或改善 [20][21] 行业与公司复盘:自主崛起,合资品牌下滑明显 - 行业:中国汽车市场总量增长、结构变革,新能源渗透率超40%,自主品牌市占率达65.2%,合资品牌市占率从2019年51.4%降至2024年27.5%,央、国企车企转型慢,市占率和盈利能力下滑 [25][26][28] - 公司:合资销量承压,2024Q1 - 3投资收益降至32.7亿元,占比47%;上汽大众和通用销量、产能利用率、归母净利润走低;自主品牌销量略降,2024年211.3万辆,同比减12.8%;海外出口表现好,是“全产业链出海”企业,名爵品牌出口占比约七成,2024年受政策影响短期承压 [33][40][41] 从涓流到浩瀚,龙头车企转型再出发 - 政策层面:国资委强调转型必要性,上海市委市政府重视上汽转型,从考核、转型、资源整合和市值管理等方面支持,2024年管理层换帅和子版块高管调整,注入管理新动能 [48][50] - 合资品牌转型:上汽大众和通用推动智能化、本地化发展,上汽反向赋能,走向合资2.0时代;上汽大众延长合资期,推进新能源产品升级,缩减燃油产能,扩容营销渠道;上汽通用去库存,升级技术,推出新能源车型,计提减值 [53][54][56] - 自主乘用车:荣威和飞凡品牌合并,组建“大乘用车板块”;“七大技术底座”升级至2.0时代;智己领衔高阶智驾,具备L2 - L4级智能驾驶量产能力,上汽计划2026年底发布L3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59][62][65] - 携手华为:2025年2月与华为合作,打造“尚界”品牌,首款车预计Q4上市,双方优势整合或达“1 + 1 > 2”效果 [6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6549.5、6831.1、7202.6亿元,归母净利润16.1、113.4、135.7亿元 [8][69][72] - 估值与投资评级:选取长安、广汽、比亚迪为可比公司,考虑转型、减值、合作等因素,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2]
上汽集团:动态跟踪:改革初见成效,整体销量同环比均实现增长-20250303
东方证券· 2025-03-03 15: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改革初见成效,整体销量同环比均实现增长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测2024 - 2026年EPS分别为0.15、1.07、1.16元,维持可比公司25年PE平均估值20倍,目标价21.40元 [2]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20988、726199、611672、674246、721878百万元,同比增长-5.1%、0.7%、-15.8%、10.2%、7.1% [4] - 2022 - 2026年营业利润分别为26022、25937、2577、20402、22102百万元,同比增长-37.2%、-0.3%、-90.1%、691.7%、8.3% [4] - 2022 - 2026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6118、14106、1771、12377、13389百万元,同比增长-34.3%、-12.5%、-87.4%、598.8%、8.2% [4] 公司表现 - 2月整体批发销量29.49万辆,同比增长41.9%,环比增长11.7%,终端销量约30.6万辆,较批发销量高出近1.1万辆,1 - 2月整体累计批发销量55.91万辆,同比增长23.5% [8] - 2月自主品牌销量同比高增,新能源车及海外市场表现亮眼,上汽乘用车2月批发销量4.56万辆,同比增长38.5%,环比下降9.4%,1 - 2月累计销量9.59万辆,同比增长14.9%,2月零售销量达6.02万辆,较批发销量高出近1.5万辆 [8] - 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8.61万辆,同比增长41.3%,环比增长41.0%,1 - 2月累计销量14.72万辆,同比增长17.5%,上汽智己2月销量1135辆,同比减少43.3% [8] - 2月海外及出口销量6.78万辆,同比增长18.4%,1 - 2月累计销量13.67万辆,同比增长12.6% [8] - 上汽大众2月销量6.30万辆,同比基本持平,环比下降16.2%,1 - 2月累计销量13.82万辆,同比下降12.6% [8] - 上汽通用2月销量3.15万辆,同比增长133.6%,环比下降6.3%,1 - 2月累计销量6.52万辆,同比增长31.7% [8] 公司动态 - 2025年初重组大乘乘用车板块并成立大乘用车执管会,对自主板块重大事项集体决策,随后进行大规模人事调整 [8] - 2月21日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深度合作协议,预计采用智选车模式,首款合作车型将于2025年4季度上市 [8] - 新款途昂Pro于2月17日亮相,预计3月上市,新款凯迪拉克CT5于3月1日上市,限时一口价21.59万元起,搭载高性能驾控配置 [8]
上汽集团:2月份销量同比大涨41.9% 产销持续回升向好
证券时报网· 2025-03-02 17:37
文章核心观点 - 上汽集团2月产销数据向好,新能源车和海外市场表现亮眼,改革举措初见成效,各品牌销量有不同程度增长 [1] 产销数据 - 2月整车批售29.5万辆,同比涨41.9%,环比增11.7%;1 - 2月累计批售55.9万辆,同比增长23.5%,终端累计交付65.9万辆 [1] - 2月新能源车销售8.6万辆,同比增长41.3%,环比增长41.0%;1 - 2月累计销售14.7万辆,同比增长17.5% [1] - 2月海外市场销售6.8万辆,同比增长18.4%;1 - 2月累计销售13.7万辆,同比增长12.6%;1 - 2月新能源车海外累计销售2.7万辆,同比增长60% [1] 各品牌表现 - 2月上汽乘用车销售4.6万辆,同比增长38.5%,国内市场销量同比大涨114.7% [1] - 2月上汽大通销售1.6万辆,同比增长30.8% [1] - 2月上汽通用五菱销售12.8万辆,同比增长70.7% [1] - 2月上汽大众销售6.3万辆,市场表现稳健 [1] - 2月上汽通用销售3.2万辆,同比增长133.6%,经营持续改善 [1] 改革举措 - 自去年11月以来,上汽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重组“大乘用车板块”并初见成效 [1]
上汽集团(600104) - 上汽集团2025年2月份产销快报
2025-03-02 16:00
整车数据 - 2025年2月上汽集团整车产量262,448辆,同比增长38.38%,累计产量588,041辆,同比增长35.64%[1] - 2月上汽集团整车销量294,942辆,同比增长41.90%,累计销量559,108辆,同比增长23.49%[1] 子公司数据 - 2月上汽大众产量65,966辆,同比下降4.17%,销量63,000辆,同比持平[1] - 2月上汽通用产量31,289辆,同比增长277.80%,销量31,536辆,同比增长133.60%[1] - 2月上汽通用五菱产量97,133辆,同比增长67.24%,销量128,000辆,同比增长70.67%[1] 其他类型数据 - 2月新能源汽车产量68,322辆,同比增长15.23%,销量86,142辆,同比增长41.27%[1] - 2月出口及海外基地产量68,540辆,同比增长16.88%,销量67,771辆,同比增长18.36%[1] 特定品牌数据 - 智己汽车2月产量1,432辆,同比增长31.74%,销量1,135辆,同比下降43.25%[1] - 上汽正大2月产量1,700辆,同比增长190.60%,销量1,418辆,同比增长17.38%[1] - 名爵汽车印度2月产量4,568辆,同比下降11.76%,销量4,002辆,同比下降12.91%[1]
合作华为事项落地,继续坚定看好上汽集团
2025-02-23 22:5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行业 - 公司:上汽集团、华为、特斯拉、通用汽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上汽与华为合作前景乐观**:合作深度超预期,符合智能化产业趋势,华为类似油车时代的大众,双方深度匹配能释放能量,持续看好上汽基本面变化 [1][2] - **上汽与其他伙伴合作值得期待**:与北美优秀车企合作推动行业智能化,给特斯拉导入FSD到中国带来压力 [3] - **上汽在智能化时代有潜力**:核心经营力在油车时代的合资模式,制造和渠道能力强,在智能化时代仍有效,当前估值便宜,有重新盘活回到高销量和高利润的可能 [4] - **上汽与华为合作模式及节奏**:合作模式偏向智选车,车展前后预热和品牌散播,规划两款车,首款ES39纯电SUV车型价格20万元以下,预计今年下半年或年底推出 [5] - **合作对上汽销量和业绩有弹性**:参考合资时代情况初步测算,远期市场空间约200万辆,单车净利润6000元左右时利润空间约120亿,今年预计贡献5万左右销量,明年预计30万辆以上 [7][8] - **通用减值事项落地**:去年Q4完成,通用及子公司计提230亿资产减值准备,上汽集团确认减值减少去年净利润约78亿,减值后上汽通用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零,通用产能减半 [9] - **上汽内部调整有积极作用**:24年7月以来进行人员调整、部门整合和联合降本,大乘用车板块整合预计对25年自主板块减亏重要,合资板块通用25年亏损幅度减小,零部件和金融板块盈利相对稳定,预计25年净利润超百亿,维持买入评级 [10][1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华为现有合作车型涵盖SUV、MPV和轿车,多数集中在20万元以上,与上汽合作初步在20万元以下市场 [7] - 目前对上汽与华为合作弹性的测算是初步的,后续会随公司发布产品调整 [6]
上汽集团:牵手华为、优势互补,自主实力再强化-20250224
国盛证券· 2025-02-23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2月21日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多方面深度合作打造智能汽车产品 [1] - 政策推动央国企整合,上汽集团积极调整管理与经营战略,引入新高管并调整产业布局 [1] - 上汽集团自主技术积累深厚,拥有“七大技术底座”,自主品牌发力海外,合资加速转型 [2] - 因2024Q4利润受上汽通用减值影响较大,下调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至16、101、143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2、20、14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2月21日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在上海签署深度合作协议 [1] 牵手华为合作 - 2024年上汽集团是唯一乘用车和商用车项目均入选首批L3级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名单的企业 [1] - 上汽集团与华为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方面深度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打造智能汽车产品 [1] 政策推动与战略调整 - 2020年来中央和上海市等地国资委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上汽集团积极响应 [1] - 人事方面,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上汽名爵引入新高管,新管理层经验丰富 [1] - 经营方面,调整全国产业布局,推动生产基地转型升级,加强本土化研发,提高车型竞争力 [1] 自主与合资情况 - 上汽集团拥有“七大技术底座”,包括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 [2] - 自主品牌名爵 + MAXUS发力海外,2023年启动欧洲选址,未来通过本地化支持销量高增长 [2] - 2024年10月飞凡重回上汽乘用车体系,有望对品牌定位和产品线重新梳理 [2] - 上汽集团与大众的合资期延长至2040年,新车型预计加速导入 [2] - 上汽集团对上汽通用及其控股子公司计提大额减值,轻装上阵加速转型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至16、101、143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2、20、14倍 [2] 财务指标 |指标|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20,988|726,199|620,900|661,880|696,959| |增长率yoy(%)|-5.1|0.7|-14.5|6.6|5.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118|14,106|1,642|10,055|14,300| |增长率yoy(%)|-34.3|-12.5|-88.4|512.2|42.2| |EPS最新摊薄(元/股)|1.39|1.22|0.14|0.87|1.24| |净资产收益率(%)|5.8|4.9|0.5|3.3|4.5| |P/E(倍)|12.4|14.2|121.9|19.9|14.0| |P/B(倍)|0.7|0.7|0.7|0.6|0.6|[3] 股票信息 - 行业:乘用车 [4] - 前次评级:买入 [4] - 2025年02月21日收盘价(元):17.30 [4] - 总市值(百万元):200,252.68 [4] - 总股本(百万股):11,575.30 [4] - 自由流通股(%):100.00 [4] - 30日日均成交量(百万股):95.13 [4]
上汽集团:牵手华为、优势互补,自主实力再强化-20250223
国盛证券· 2025-02-23 19: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2月21日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多方面深度合作打造智能汽车产品 [1] - 政策推动央国企整合,上汽集团积极调整管理与经营战略,引入新高管并调整产业布局 [1] - 上汽集团自主技术积累深厚,拥有“七大技术底座”,自主品牌发力海外,合资加速转型 [2] - 因2024Q4利润受上汽通用减值影响较大,下调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至16、101、143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2、20、14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2月21日,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在上海签署深度合作协议 [1] 牵手华为合作 - 2024年上汽集团是唯一乘用车和商用车项目均入选首批L3级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名单的企业 [1] - 上汽集团与华为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方面深度合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汽车产品 [1] 政策推动与战略调整 - 2020年来中央和上海市等地国资委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上汽集团积极响应 [1] - 人事方面,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上汽名爵引入新高管,新管理层经验丰富 [1] - 经营方面,调整全国产业布局,推动生产基地转型升级,加强本土化研发,提高车型竞争力 [1] 自主与合资情况 - 上汽集团拥有“七大技术底座”,包括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 [2] - 自主品牌名爵 + MAXUS发力海外,2023年启动欧洲选址,未来通过本地化支持销量高增长 [2] - 2024年10月飞凡重回上汽乘用车体系,有望对品牌定位和产品线重新梳理 [2] - 上汽集团与大众的合资期延长至2040年,新车型预计加速导入 [2] - 上汽集团对上汽通用及其控股子公司计提大额减值,轻装上阵加速转型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至16、101、143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2、20、14倍 [2] 财务指标 |指标|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20,988|726,199|620,900|661,880|696,959| |增长率yoy(%)|-5.1|0.7|-14.5|6.6|5.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118|14,106|1,642|10,055|14,300| |增长率yoy(%)|-34.3|-12.5|-88.4|512.2|42.2| |EPS最新摊薄(元/股)|1.39|1.22|0.14|0.87|1.24| |净资产收益率(%)|5.8|4.9|0.5|3.3|4.5| |P/E(倍)|12.4|14.2|121.9|19.9|14.0| |P/B(倍)|0.7|0.7|0.7|0.6|0.6|[3] 股票信息 - 行业:乘用车 [4] - 前次评级:买入 [4] - 2025年02月21日收盘价(元):17.30 [4] - 总市值(百万元):200,252.68 [4] - 总股本(百万股):11,575.30 [4] - 自由流通股(%):100.00 [4] - 30日日均成交量(百万股):95.1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