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酒李渡(06979)

搜索文档
三级引擎齐发力,珍酒李渡成长可期
天风证券· 2024-10-15 08:38
投资评级 - 6个月评级为买入,首次评级 [1] - 当前价格为7.91港元,目标价格为12.01港元 [1] 核心观点 - 珍酒李渡的三级引擎(珍酒、李渡、湘窖&开口笑)齐发力,未来成长可期 [1] - 珍酒作为旗舰品牌,贡献公司65%销售额,2020-2023年营收CAGR达50.46% [1] - 李渡作为第二增长引擎,2020-2023年营收CAGR达45.63% [2] - 湘窖&开口笑作为第三增长引擎,2020-2023年湘窖营收CAGR达28.28%,开口笑营收CAGR达30.77% [2] 公司概况 - 珍酒李渡系2023年4月于港交所上市的大陆民营白酒龙头企业,主营业务为次高端及以上价位的酱香型白酒产品 [9] - 公司通过整合珍酒、李渡、湘窖三大核心资产,形成三级增长格局 [9] - 2020-2023年公司营收从24.25亿元增长至70.60亿元,CAGR为42.79%,净利润(NON-GAAP)从5.20亿元增长至16.23亿元,CAGR为46.12% [10] 珍酒品牌 - 珍酒定位全国化次高端酱酒品牌,2023年贡献公司65%销售额 [11] - 2020-2023年珍酒品牌营收从13.46亿元增长至45.83亿元,CAGR达50.46% [11] - 珍酒通过聚焦大单品战略,珍15和珍30成为次高端和高端酱酒市场的核心产品 [42] - 2023年珍酒推出高端光瓶酒战略新品,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44] 李渡品牌 - 李渡定位高端光瓶酒赛道,2023年贡献公司16%销售额 [11] - 2020-2023年李渡品牌营收从3.59亿元增长至11.10亿元,CAGR达45.63% [11] - 李渡通过复刻经典产品李渡高粱1955,成功切入高端光瓶酒市场 [60] - 李渡高粱1955价格从380元提升至1230元,成为高端光瓶酒市场的现象级产品 [61] 湘窖&开口笑品牌 - 湘窖&开口笑定位区域龙头品牌,2023年贡献公司17%销售额 [12] - 2020-2023年湘窖品牌营收从3.95亿元增长至8.34亿元,CAGR达28.28%,开口笑品牌营收从1.72亿元增长至3.85亿元,CAGR达30.77% [12] - 湘窖通过"一树三香"产品矩阵,覆盖高中低全价位带,深耕湖南市场 [12]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创始人吴向东深耕白酒行业20余年,具备丰富的产业经验 [14] -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创始人吴向东通过金东投资持股66.69%,KKR持股13.30% [20] - 2023年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覆盖718名核心员工,激发经营潜力 [22] 产能与盈利能力 - 公司积极推动产能扩张,2023年珍酒产能达到4万吨,位居贵州酱酒前三 [48] - 2020-2024H1年公司毛利率从52.24%提升至58.76%,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吨价提升 [26] - 未来随着自有产能释放,公司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6] 行业分析 - 酱酒行业从2018-2021年的香型红利阶段进入2021-2023年的品牌红利阶段 [30] - 2021-2023年酱酒行业销售规模从1900亿元增长至2300亿元,CAGR为10% [30] - 头部酱酒品牌通过强化消费者培育、品牌塑造、渠道运营和价位布局,逐步走出调整期 [29] 投资建议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32、102.28、120.38亿元,归母净利润18.97、25.33、33.51亿元 [2] - 给予公司2024年19.5X目标PE估值,对应目标市值为370亿元,目标股价为10.93元/股(12.01港元/股) [2]
珍酒李渡(0697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5 16: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4,133,19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3,518,957千元人民币增长17.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2,428,68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2,037,148千元人民币增长19.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为751,71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584,899千元人民币下降52.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为1,018,12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802,519千元人民币增长26.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74,88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215,960千元人民币增长166.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0.230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0.594元人民币下降61.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摊薄每股盈利为0.227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0.260元人民币下降12.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基本每股盈利为0.311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0.301元人民币增长3.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摊薄每股盈利为0.308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0.271元人民币增长13.3%[7]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58.8%,2023年同期为57.9%[9] - 2024年上半年净利率为18.2%,2023年同期为45.0%[9] - 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率(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24.6%,2023年同期为22.8%[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增加17.5%,达41.332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35.19亿元)[5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41.33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35.19亿元,整体增长[59]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增至17.045亿元,同比增长15.0%[73][75] - 2024年上半年毛利增至24.287亿元,同比增长19.2%;毛利率升至58.8%,2023年上半年为57.9%[74][76] - 销售及经销开支增加11.6%至2024年上半年的9.029亿元(2023年上半年:8.093亿元)[86]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经销开支占收入百分比减少至约21.8%(2023年上半年:23.0%)[86] - 行政开支增加35.4%,从2023年上半年的2.029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2.747亿元[87] - 其他收益显著增加,从2023年上半年的4790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1.484亿元[87] - 财务费用增加,从2023年上半年的2500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3300万元[87] - 所得税开支增加40.3%,从2023年上半年的2.637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3.7亿元[87] - 期内利润减少52.6%,从2023年上半年的15.849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7.517亿元[88] - 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10.18123亿元,经调整净利率为24.6%[92] - 2023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8.02519亿元,经调整净利率为22.8%[92] - 2023年上半年上市相关费用开支为3253.5万元[92] - 2024年上半年以权益结算的股权激励费用为2.66405亿元[92] - 2023年上半年发行予一名投资者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为 - 8.14915亿元[92] - 公司经调整净利润增加26.9%,至2024年上半年的10.181亿元人民币(2023年上半年为8.025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率上升至24.6%(2023年上半年为22.8%)[9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5.749亿元人民币(2023年上半年为2.16亿元人民币)[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存款及现金约为61.118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60.532亿元人民币)[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2.851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0.366亿元人民币)[9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资本开支约为5.124亿元人民币(2023年上半年为5.645亿元人民币)[9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10956名全职员工(2023年12月31日为11008名员工)[96]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约为9.892亿元人民币[96] - 2024年上半年收入4133191千元,2023年同期为3518957千元,同比增长17.45%[143] - 2024年上半年经营利润1125016千元,2023年同期为1068757千元,同比增长5.26%[143]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1121735千元,2023年同期为1848590千元,同比下降39.31%[143]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751718千元,2023年同期为1584899千元,同比下降52.57%[143]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0.230元,2023年同期为0.594元,同比下降61.28%[143]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492146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695508千元,增长4.81%[14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1313711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882193千元,增长2.00%[14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482167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852813千元,下降0.64%[144] - 2024年上半年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份4516331千元[147] - 2024年上半年重新指定优先股涉及金额9298709千元[147] - 2024年1月1日公司总股本为43,000元,股份溢价为9,723,740,000元,资本储备为11,385,000元,保留溢利为3,489,775,000元,总权益为12,675,754,000元[15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利润为751,718,000元,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为56,873,000元,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808,591,000元[151] - 2024年上半年以信托方式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后股权激 励计划发行股份使总股本增加2,000元,受限股份储备减少2,000元[151] - 2024年上半年就去年批准的股息使资本储备增加266,405,000元,保留溢利减少556,691,000元[151] - 2024年上半年储备分派使法定储备增加11,199,000元,保留溢利减少11,199,000元[15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为45,000元,股份溢价为9,723,740,000元,资本储备为277,790,000元,保留溢利为3,673,603,000元,总权益为13,194,059,000元[15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74,886,000元,2023年同期为215,960,000元[155]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31,306,000元,2023年同期为536,043,000元[155]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9,918,000元,2023年同期为4,510,311,000元[15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070,888,000元,2023年同期为6,090,874,000元[155] - 2024年上半年报告分部毛利2428682千元,其他收益148421千元,销售及经销开支902940千元;2023年上半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037148千元、47910千元、809317千元[176]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274719千元,以权益结算的股权激励费用266405千元;2023年上半年行政开支202921千元[176] - 2024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8023千元,财务费用3281千元;2023年上半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063千元、2547千元[176] - 2024年上半年综合除税前利润1121735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1848590千元[176]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开支2228千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1053千元;2023年上半年对应数据分别为837千元、1710千元[178] - 2024年上半年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669856千元,向定额供款退休计划作出的供款52889千元,以权益结算的股权激励费用266405千元;2023年上半年对应数据分别为527453千元、49038千元、0千元[180]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开支133373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开支27284千元;2023年上半年对应数据分别为99957千元、24880千元[181] - 2024年上半年即期税项为365,613千元,递延税项为4,404千元,总计370,017千元;2023年上半年即期税项为273,694千元,递延税项为 - 10,003千元,总计263,691千元[183]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利润751,718,000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271,331,000股计算;2023年上半年根据应占利润1,584,899,000元及加权平均数2,667,957,000股计算[186][187] - 2024年1月1日已发行普通股为3,271,331千股,6月30日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271,331千股;2023年1月1日为46,597千股,6月30日为2,667,957千股[190] - 2024年上半年每股摊薄盈利根据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利润751,718,000元及普通股(摊薄)加权平均数3,310,272,000股计算;2023年上半年根据应占利润769,984,000元及加权平均数2,956,849,000股计算[191][19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利润(摊薄)为751,718千元;2023年为769,984千元[195] - 2024年6月30日普通股(摊薄)加权平均数为3,310,272千股;2023年为2,956,849千股[196]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确认添置使用权资产4,845,000元;2023年上半年为121,172,000元[19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使用权资产除外)成本为人民币3.8692亿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4.12744亿元[1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出售账面价值为人民币43.1万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使用权资产除外),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5万元[1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使用权资产除外)亏损人民币5.1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5万元[1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使用权资产增加额为人民币484.5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1.21172亿元[20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按2023年收入计,公司是中国第三大民营白酒公司[14] - 公司建立三层次增长引擎,包括旗舰品牌珍酒、第二增长引擎李渡、区域领先品牌湘窖及开口笑[15][17] - 按2023年收入计,珍酒为中国第四大酱香型白酒品牌,2022年排名第五[16][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珍酒贡献公司约65.4%的收入[16][18] - 珍酒主要面向追求优质酱香型白酒产品的爱好者,专注高品质产品并加强次高端及以上价格范围影响力[16][18] - 李渡以次高端及以上价格范围的兼
珍酒李渡2024年中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势能逐级向上
长江证券· 2024-09-09 12:07
投资评级 - 评级:买入丨维持[6] 核心观点 - 2024H1营业总收入41.33亿元(同比+17.4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利润7.52亿元(同比-52.57%);Non - IFRS净利润10.18亿元(同比+26.87%)。各品牌实现稳健增长、结构升级,渠道有序扩张;产品结构提升驱动毛利率增长,费用率略向下;产品、渠道运营等方面内生改善有望持续显现;2024H1打下良好基础,增长势能延续[5][6] 各品牌情况 - 2024H1年珍酒实现收入27.0亿元(同比+17.2%),李渡实现收入6.8亿元(同比+37.9%),湘窖实现收入4.5亿元(同比+2.4%),开口笑实现收入2.2亿元(同比+1.6%)[5] 产品量价及渠道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珍酒量/价分别同比增长7.9%/8.6%,珍十五、珍三十预计高于珍酒整体;李渡量/价分别同比增长30.2%/5.9%;2024H1经销合作伙伴3107家(环比2023年末+169),体验店1061家(环比2023年末+119),零售商3192家(环比2023年末+49)[5] 财务指标情况 - 2024H1年公司归母净利率为18.2%(同比-26.9pct),Non - IFRS净利率为24.6%(同比+1.8pct),毛利率为58.8%(同比+0.9pct),销售费用率为21.8%(同比-1.2pct);2024H1高端/次高端/中端及以下收入同比分别提升17.9%/32.6%/2.7%,整体吨价为29.2万元/吨(+9.9%)[5]
珍酒李渡:珍酒量价齐升,李渡增长领先,整体势能向上
华福证券· 2024-08-23 18: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4H1实现收入41.33亿元,同比增长17.5%;实现经调净利润10.18亿元,同比增长26.9% [3] - 公司营收增长稳健,业绩兑现能力凸显 [3] 主要业务板块表现 - 珍酒:24H1实现收入27.0亿元,同比增长17.2%,量价齐升 [4] - 李渡:24H1实现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37.9%,增速高于公司整体 [4] - 湘窖:24H1实现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2.4% [4] - 开口笑:24H1实现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1.6% [4] 盈利能力提升 - 公司24H1毛利率/经调净利率分别为58.8%/24.6%,同比分别提升0.9/1.8pct [5] - 费用端管控较好,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下降1.1/0.02pct [5] 未来发展前景 - 随着公司产品持续升级、珍酒全国化进程深入,未来公司增长点坚固 [22] 财务数据总结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7.56/21.66/25.51亿元,同比分别变化-25%/23%/18% [22] - 公司2023-2026年营收预计分别为70.30/84.29/97.22/111.1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0%/19.9%/15.3%/14.3% [23] - 公司2023-2026年净利润预计分别为23.27/17.56/21.66/25.5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26%/-24.5%/23.3%/17.8% [23] - 公司2023-2026年毛利率预计分别为58%/59.6%/60.2%/60.8% [23] - 公司2023-2026年ROE预计分别为52.5%/13.6%/15.5%/16.2% [23]
珍酒李渡:2024年中报点评:产品结构升级,业绩实现高增
民生证券· 2024-08-23 17: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维持"推荐"评级。[8]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1.3亿元,同比增长17.5%;净利润7.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26.9%。[3] 2) 公司次高端及以上价格带产品占比达到67%,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珍酒和李渡品牌实现量价齐升,主要是由于次高端及以上价格带产品增长所致。[4] 3) 公司毛利率提升0.9个百分点至58.8%,主要是由于次高端及以上价格带产品占比提升,以及自产基酒成本较低。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均有所下降。[5] 4)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84.5/101.0/116.2亿元,同比增长20.3%/19.4%/15.1%;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20.2/24.6/28.8亿元,同比增长24.5%/21.6%/17.2%。[6] 分品牌经营情况总结 1) 珍酒品牌: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7.0亿元,同比增长17.2%。销量6932吨,同比增长7.9%;吨价38.98万元/吨,同比增长8.6%,实现量价齐升。[4] 2) 李渡品牌: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37.9%。主要是三大核心产品(李渡高粱1308、1955和1975)增长迅速,以及对江西省以外市场的逐步渗透。[4] 3) 湘窖品牌: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2.4%。[4] 4) 开口笑品牌: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1.6%。[4] 财务数据总结 1)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58.8%,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其中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品牌的毛利率分别为59%、66.8%、58.8%和45.7%。[5] 2)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21.85%和6.65%,同比分别下降1.15和0.04个百分点。[5] 3)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84.5/101.0/116.2亿元,同比增长20.3%/19.4%/15.1%。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20.2/24.6/28.8亿元,同比增长24.5%/21.6%/17.2%。[6]
珍酒李渡:逆势增长凸显势能,渠道稳健效率提升
海通证券· 2024-08-23 16: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珍酒&李渡持续引领增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24H1公司白酒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33亿元,同比+17.5%。珍酒销量/吨价分别同比+7.9%/+8.6%,持续量价齐升;李渡销量/吨价分别同比+30.2%/+5.9%,核心产品增长迅速,省外市场持续渗透。分价格带看,公司高端/次高端/中端及以下白酒营收分别同比+17.9%/+32.6%/+2.7%,次高端以上产品营收占比同比提升4.7pct至67.1%,产品结构持续向上。[11] 2. 结构优化叠加降本增效,总体毛利持续改善。24H1公司毛利率同比+0.9pct至58.8%,主要得益于次高端以上产品占比提升、战略性减少中低档产品并提升其盈利性、自酿基酒逐步取代外购以及生产投入的优化。[12] 3. 营销效率提升,经调整净利润增长亮眼。24H1公司销售费用率同比-1.2pct至21.8%,主要是内部人效优化以及费投效率提升所致;管理费用率同比+0.9pct至6.7%,主因研发团队扩大、购买咨询服务以及新增部分办公区域致折旧开支增加。此外,24H1公司其他收益1.48亿元,较23H1的0.48亿元显著增加,主因利息收入及政府补贴同比增加。[13] 财务数据分析 1. 预计24-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4.3、97.0、111.1亿元,同比+19.9%、+15.0%、+14.5%;归母净利润为17.4、20.9、25.3亿元,同比-25.1%、+19.7%、+21.2%。[15] 2. 24H1公司毛利率同比+0.9pct至58.8%,其中珍酒/李渡/湘窖/开口笑毛利率分别同比+1.2pct/-2.0pct/-1.4pct/+3.1pct。分价格带看,24H1公司高端/次高端/中端毛利率分别同比-0.4pct/-1.9pct/+2.0pct。[12] 3. 24H1公司销售费用率同比-1.2pct至21.8%,管理费用率同比+0.9pct至6.7%。公司其他收益1.48亿元,较23H1的0.48亿元显著增加,主因利息收入及政府补贴同比增加。[13]
珍酒李渡:2024年中报点评:全年前低后高,奠定扎实基础
华创证券· 2024-08-23 16: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强推"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聚焦组织及产品结构优化,奠定良性基础,下半年多点发力下,增量空间更足,全年目标完成确定性仍强 [4] - 考虑自产基酒逐步使用后摊薄成本,叠加渠道效率提升,利润弹性或可加速释放 [4] 公司经营情况总结 - 上半年收入/经调整净利润同增17.5%/26.9%,增长务实,符合预期 [3] - 分品牌看,珍酒/李渡/湘窖/开口笑分别同增17.2%/37.9%/2.4%/1.6% [4] - 珍酒品牌量/价分别增长7.9%/8.6%,判断系珍十五放量,叠加珍30及真实年份酒提速贡献 [4] - 李渡量/价分别同增30.2%/5.9%,占比提升2.4pcts至16.3%,判断系省内加快中档酒布局,省外市场铺货贡献 [4] - 湘窖及开口笑主要系去年基数较高致增速放缓 [4] - 上半年高端/次高端/中低档酒收入分别同比+17.9%/+32.6%/+2.7%,次高端及以上产品增长较好 [4] - 分渠道看,24H1末经销商/体验店/零售商数量较23年末+169/-119/+49家,主要系公司持续优化渠道结构,清退部分低质体验店所致 [4] - 公司上半年毛利率提升0.9pct,其中单珍酒品牌毛利率提升1.2pcts,拉升明显,主要系珍30、真实年份酒放量贡献,叠加自产基酒逐步投入使用摊薄成本所致 [4] - 费用率方面,上半年销售费用率同降1.2pcts,主要系销售人效及费投效率提升所致 [4] - 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0.9pct,主要系研发人数扩张、李渡郑家山厂区折旧及经营咨询费用增加所致 [4] - 归母净利润同减52.6%,判断系去年上市后部分债权转为股权扰动利润基数所致,经调整后净利润同增26.9%,净利率提升1.8pcts至24.6%,盈利持续提升 [4]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7亿元,同增166.2% [4] - 期末预收款项17.9亿元,环比下降0.6亿元,经销商回款意愿仍强,蓄力较足 [4] 公司未来展望 - 上半年奠定基础,下半年增量更足 [4] - 组织结构调整奠定良性经营基础,事业部区分更加清晰,销售团队优胜劣汰,战斗力提升明显 [4] - 产品端扩展推新贡献增量,珍十五、珍三十或将焕新推动增长,珍三十流通渠道释放潜在增量,李渡王及珍宴新品贡献额外增量 [4] - 区域协同挖掘增长潜力,广东、湖南市场珍酒发力有望实现高增,环江西区域李渡加速布局贡献增量 [4] [ReportFinancialIndex] - 2023年营业收入70.60亿元,同比增长20.07% [3] - 2023年Non-GAAP归母净利润16.23亿元,同比增长35.52% [3] - 2024年预测营业收入84.35亿元,同比增长19.48% [4] - 2024年预测Non-GAAP归母净利润20.50亿元,同比增长26.35% [4] - 2025年预测营业收入96.38亿元,同比增长14.25% [4] - 2025年预测Non-GAAP归母净利润24.14亿元,同比增长17.74% [4] - 2026年预测营业收入108.20亿元,同比增长12.27% [4] - 2026年预测Non-GAAP归母净利润27.86亿元,同比增长15.42% [4]
珍酒李渡:业绩略超预期,李渡品牌增长较快
德邦证券· 2024-08-23 08: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H1实现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17.5%;实现归母净利润7.5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26.9% [9] - 分品牌看,珍酒/李渡/湘窖/开口笑分别同比增长17%/38%/2%/2%;分价格带看,高端/次高端/中端及以下分别同比增长18%/33%/3% [10] - 量价拆分来看,珍酒品牌量价齐升,李渡增长主要是销量贡献,珍酒/李渡吨价分别同比提升9%/6%,销量分别同比提升8%/30% [11] - 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0.9pct,预计主要是因为中档以下产品占比降低,新增自有产能替代外采对毛利率也有正向贡献 [11] -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化-1.2/-0.04pct,销售费用率下降预计与销售团队效率提升以及营销活动投放效率提升有关 [11] - 预计24-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4.5/101.3/119.6亿元,同比增速为20.1%/20.0%/18.1%;预计24-26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0.4/25.3/31.4亿元,同比增速为25.6%/24.1%/24.1% [12]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H1公司实现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17.5% [9] - 2024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5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26.9% [9]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0.30亿元,同比增长20.1%;净利润为23.27亿元,同比增长126.0% [14] - 2024年预计公司营业收入为84.46亿元,同比增长20.1%;净利润为16.38亿元,同比下降29.6% [14] - 2023-2026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58.0%、58.9%、59.7%、60.4% [14] - 2023-2026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8.4%、11.4%、13.0%、14.5% [14]
珍酒李渡:2024年中期业绩点评:增长势能延续,业绩兑现亮眼
光大证券· 2024-08-23 08: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珍酒李渡2024年度中期业绩显示收入增长、经调整净利润提升,珍酒品牌量价齐升、产品结构升级,毛利率提升、费投效率优化驱动业绩弹性,多品牌发力潜力可期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收入41.33亿元、同比增长17.5%,归母净利润7.52亿元、同比减少52.6%,经调整净利润10.18亿元、同比增长26.9% [2] 分品牌收入情况 - 2024H1珍酒/李渡/湘窖/开口笑收入分别为27.02/6.75/4.52/2.24亿元,同比+17.2%/+37.9%/+2.4%/+1.6% [2] 珍酒品牌表现 - 2024H1销量/均价分别同比+7.9%/+8.6%,次高端及以上产品贡献主要增量,经销商质量和单个经销商销售额稳步提升 [2] 分价格带收入情况 - 2024H1高端/次高端/中端及以下产品收入分别为10.92/16.81/13.61亿元,同比+17.9%/+32.6%/+2.7%,次高端及高端收入占比达67.1%、同比+4.7pct [2] 经销商情况 -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经销商数量7360家,较2023年末净增99家,2024H1单经销商收入贡献51.27万元/家、同比增加14.3% [2] 毛利率情况 - 2024H1综合毛利率58.8%、同比+0.9pct,珍酒品牌毛利率59.2%、同比+1.2pct,李渡品牌毛利率下降 [3] 费用情况 - 2024H1销售及经销费用占收入比重21.8%、同比-1.2pct,行政费用占收入比重6.65%、同比+0.9pct [3] 盈利预测 - 维持2024 - 26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20.2/25.2/30.3亿元,对应P/E为11/9/8倍 [3] 财务数据预测 |指标|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856|7030|8394|10043|11839|[4][8]| |营业收入增长率|14.79%|20.06%|19.40%|19.64%|17.89%|[4]| |净利润(百万元)|1030|2327|1599|2104|2676|[4][8]| |经调整净利润(百万元)|1197|1623|2019|2524|3026|[4][8]| |经调整净利润增长率|11.81%|35.52%|24.43%|25.02%|19.90%|[4]| |EPS(元)|0.31|0.48|0.60|0.74|0.89|[4][8]|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26.99%|18.36%|10.88%|12.22%|13.22%|[4]| |P/E|22|14|11|9|8|[4]| |P/B|-|1.8|1.6|1.3|1.1|[4]| 资产负债表预测 |项目|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流动资产|7246|12882|13108|16105|17256|[9]| |非流动资产|3813|4696|6013|7323|8927|[9]| |总资产|11059|17578|19121|23428|26182|[9]| |流动负债|4572|4853|4377|6160|5888|[9]| |非流动负债|10302|49|49|49|49|[9]| |股东权益合计(含少数股东权益)|-3815|12676|14695|17219|20245|[9]| 现金流量表预测 |项目|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经营活动现金流|-711|361|947|2217|2040|[10]| |投资活动现金流|-1389|-1324|-1448|-1492|-1849|[10]| |融资活动现金流|2220|5045|371|405|332|[10]| |净现金流|120|4082|-130|1130|523|[10]|
珍酒李渡:H1业绩兑现较优,品牌矩阵协同发力
国金证券· 2024-08-22 11: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经营分析 - 公司各品牌协同发力,珍酒贯彻双渠道增长,李渡逐步外拓销售网络,湘窖及开口笑区域深耕 [2] - 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至58.8%,销售及经销开支占比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21.8% [2] - 公司预计全年规划目标达成置信度高,下半年产品端/组织架构端可持续关注边际改善 [2]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增长19.5%/16.3%/15.0% [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扣非归母净利分别为20.3/24.3/29.1亿元,同比增长25.0%/19.8%/19.6%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为11.4X/9.5X/7.9X [3] 风险提示 - 未提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