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伟仕佳杰(00856)
icon
搜索文档
伟仕佳杰240618
德邦证券· 2024-06-18 19:02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在中国和东南亚市场的业务布局和发展情况 [1][2][3][6][7] - 公司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布局和发展 [4][7][16][17][18] - 公司的财务表现和未来发展战略 [8][9][28][29][30][31][32][33][34][35][36]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分析师提问** 公司在国内和东南亚市场的收入和利润占比情况 [19][20][21][22][23][24][25][26][27] **公司高管回答** 国内市场和东南亚市场的收入和利润占比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问题2 **分析师提问** 公司未来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规划 [30][31][32][33][34][35][36] **公司高管回答** 公司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战略和具体规划 问题3 **分析师提问** 公司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的业绩预测 [30][31][32][33][34][35][36] **公司高管回答** 公司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的业绩预测和分析
伟仕佳杰20240617
2024-06-18 11:26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简介,包括成立时间、员工人数、分支机构数量、渠道合作伙伴数量等 [1][2]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科技产品渠道开发、技术方案集成服务,是科技产品进入中国和东南亚市场的主要通道 [1][2] - 公司自2002年在香港主板上市,营业额从2002年到2022年稳健增长,在不同经济周期保持增长 [2][8] - 公司创始人李嘉宁先生在电子工程和工程管理方面有专业背景,在社会上也担任多个公职 [2] - 公司在全球IP分销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是多家全球科技巨头的重要合作伙伴 [3][4] 公司的商业模式 - 公司是科技平台,连接上下游,从厂商拿产品分销到下游渠道 [4] - 公司为厂商提供多方面支持,如引入新品、提供培训、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 [4][5] - 公司自主研发了多款软件产品,如多管理软件、商力营运软件等 [5]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公司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与多家银行有合作,可提供百亿资金支持 [5][6] - 公司有遍布全国的仓储物流网络,可快速配送 [6] - 公司在9个国家有80多个分支机构,工程师团队超过1000人,拥有多家厂商的认证 [6][7] 公司的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达739亿港币,同比增长12% [8] - 股息率在5.6%-7%之间,股东回报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 [8][9] - 企业系统业务占比55%,消费电子电池占41%,云计算占4% [8][9] - 公司资产负债率稳定在70%左右,现金储备33亿港币 [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者提问** 近期AIPC和AI服务器市场需求旺盛,对公司业务和财务有什么影响? [10][11] **公司回答** - 海外AIPC和AI服务器需求增长超过100% [11] - 国内也有多家国产GPU厂商如海光、航天等需求旺盛,公司业务有望大幅增长 [11][12] - 公司是这些国产算力厂商的主要合作伙伴,有望从中获得大量订单 [21][22] 问题2 **投资者提问** 公司对不同渠道的折扣和账期政策有何差异? [13][14] **公司回答** - 消费电子类产品账期一般7-21天,周转快 [13] - 企业级解决方案业务账期30-90天,周期较长 [13][14] - 公司会引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渠道商提供资金支持,帮助提升周转效率 [14] 问题3 **投资者提问** 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订单和需求情况如何,消费电子业务下半年可持续性如何? [15][16][17] **公司回答** - 国内消费电子需求整体下滑20%左右,但东南亚市场需求仍然较好 [15][16] - 东南亚市场人口多、政府和企业数字化建设需求旺盛,公司业务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16][17][27][28] - 国内厂商出海东南亚,公司作为主要合作伙伴有望获得更多订单 [26][27] 问题4 **投资者提问** 汇率波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如何,未来趋势如何? [29][30] **公司回答** - 去年汇率波动对公司利润有一定影响,公司采取了一些对冲措施 [29] - 今年汇率预计将趋于稳定,对公司影响将小于去年 [29][30]
伟仕佳杰(00856.HK)投资者交流会
2024-06-18 00:20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概况: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亚太区领先的科技产品渠道开发和技术方案集成服务商,在9个国家拥有87个分支机构,有5万多个渠道合作伙伴[1][2][3] - 公司业务发展:公司营业额从2002年上市以来一直稳健增长,2022年达到739亿港币,平均增长速度24%,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2][3] - 公司创始人及管理团队:公司创始人李嘉宁先生是清华毕业的电子工程师,在社会上担任多项公职[2] - 公司在全球IT分销市场的地位:公司是全球前15大分销商之一,市场份额达64%,年收入达3000-5000亿港币[3] - 公司的商业模式:连接上下游,为科技厂商提供支持服务,为渠道合作伙伴提供覆盖和服务[4][5] -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资金实力雄厚、物流配送能力强、覆盖能力广泛、工程师团队专业[6][7] - 公司的最新发展:与星链等新兴企业合作,在AI领域全面布局,与国内外主流厂商保持深度合作[7][8] - 公司的财务表现:2022年营业收入739亿港币,同比增长12%,净利润9.21亿港币,股息率5.6%-7%[9][10]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者提问** 近期AIPC和AI服务器市场需求旺盛,对公司业务和财务有什么影响?[11][12] **公司高管回答** - 海外AI服务器需求增长超过100%,国内也有较大增长,是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12][13] - 国产GPU厂商如海光、昆仑等也有较快增长,公司与之保持良好合作[13][14] - 公司在AI领域布局全面,有望在未来为公司带来较大贡献[14][15] 问题2 **投资者提问** 公司对不同渠道合作伙伴的折扣和账期政策有何差异?[14] **公司高管回答** - 消费类电子产品给予7-21天账期,周转速度快 - 项目类增值业务给予30-90天账期,周期较长[14][15] - 公司引入银行、保理公司等金融服务,帮助合作伙伴缓解资金压力[15] 问题3 **投资者提问** 汇率波动对公司利润有何影响,未来趋势如何?[29][30] **公司高管回答** - 去年汇率波动对公司利润有一定负面影响,公司采取对冲措施尽量减小影响[30] - 今年汇率预计将趋于稳定,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将小于去年[30][31]
伟仕佳杰投资者交流
安信香港· 2024-06-17 11:14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是多家全球科技厂商的重要合作伙伴,在东南亚地区排名第一 [1][2][3] - 公司提供的支持包括帮助厂商引入新品、提供培训服务、降低成本、提供风控管理、市场扩展等 [2][3] - 公司自主研发了多元管理软件、营运软件等解决方案,并提供IT商业能力和调度、AI模型迁移和开发服务 [2][3] - 公司有强大的资金实力、良好的物流能力、自主研发的DLP系统等核心竞争力 [3][4] - 公司最近与CNN等新客户在东南亚市场开展合作,在AI领域也有全面布局 [4][5] - 公司在华为、联想等主要客户业务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他们海外市场最大的合作伙伴 [5][6] - 公司财务表现良好,营业收入达730亿,毛利率达5.6%-7%,东南亚市场占比不断提升 [5][6]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提问者提问** 询问国产算力卡与英伟达产品的竞争情况 [14][15] **回答者回答** 国产算力卡与英伟达产品相比,在性能指标上已经接近,但要真正替代英伟达还需要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上下游的软硬件配合。华为等厂商在国内的增长前景乐观,但需要克服供应链和产能等问题。[15][16] 问题2 **提问者提问** 询问公司在东南亚市场的主要产品和业务 [18][19] **回答者回答** 东南亚市场对公司个人消费类产品、企业级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需求较大,主要受益于当地人口众多、数字化建设需求旺盛等因素。公司凭借多年在当地的积累和渠道优势,在该市场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18][19] 问题3 **提问者提问** 询问汇率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20] **回答者回答** 汇率波动确实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公司会采取一些对冲措施来尽量减小汇率损益。但整体来看,汇率波动对公司影响有限,公司仍能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20]
伟仕佳杰(0085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7:40
财务表现 - 2023年度收入为739亿港元,净利润为9.22亿港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1.7%[11] - 公司主要银行合作伙伴包括中国农业银行、澳新银行集团、中国建设银行等[4]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收入为738,912,960,000港元,较2022年的773,239,940,000港元有所下降[55] - 企业系统分部的收入减少了2.3%,为40,413,612,000港元,占总收入的54.7%;消费电子分部的收入减少了8.1%,为30,393,688,000港元,占总收入的41.1%;云计算分部的收入增加了6.7%,为3,083,996,000港元,占总收入的4.2%[56] - 北亚地区的收入略有下降,为56,271,520,000港元,占总收入的76%;东南亚地区的收入增加了2%,为17,619,776,000港元,占总收入的24%[5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约为3,325,140,000港元,较2022年的约3,828,930,000港元有所下降[6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借款金额约为8,103,976,000港元,较2022年的约8,422,683,000港元有所下降,净债务占总资产比率为0.14[7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流动资产约为32,885,088,000港元,总流动负债约为26,556,103,000港元,流动比率为1.24倍[71] - 公司股东资金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7,657,778,000港元增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8,222,836,000港元[72] 业务拓展 - 上游供应商来自全球前500强科技企业,亚太区团队拥有11,000+科技产品种类,下游渠道合作伙伴达50,000+[1] - 集团与华为云、阿里云、AWS等头部云厂商合作,业绩均有增长,同时拓展与更多头部厂商的合作,获得多个奖项[18] - 集团持续夯实Vplus云服务平台基础,与战略合作伙伴探索新行业发展趋势,为业务拓展注入新动力[19] - 集团旗下佳杰云星成为中国首批获得可信云·多云管理平台认证的单位,持续升级算力运营管理平台,为用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20] - 集团在智能教育领域布局拓展,引入新銳產品,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选择[31] - 偉仕佳杰在算力领域加快布局,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37] - 偉仕佳杰在东南亚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服务政府、金融、教育等多个行业[41] - 在泰国,偉仕佳杰计划在11个省份开设分支机构,提供多元化服务[42] - 偉仕佳杰在马来西亚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与Trina Solar等品牌合作[43] - 偉仕佳杰与D-link、大华、创维等知名品牌合作拓展东南亚市场[45] - 偉仕佳杰在东南亚地区获得多个奖项,包括NVIDIA最佳總經銷商奖[46] - 集团将继续推进在东南亚的业务布局,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47] 可持续发展 - 本集团于2023年年报中提出了環境、社會及管治报告,重点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策略[101] - 报告遵循了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2中的“環境、社會及管治报告指引”[102] - 公司通过多渠道与不同持份者进行沟通,包括供应商实地考察、客户服务热线、投资者会议等[119] - 股东和投资者关注公司的业务发展前景和投资回报,公司将定期与他们会面,并利用社交媒体互动[120] - 公司重视持份者的意见,与他们保持开放和诚实的关系,以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117] - 公司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制定环境目标并密切监控环境风险[139] - 公司计划逐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立监测管理体系,实现环境目标[142]
伟仕佳杰(0085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1 16:30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产品渠道开发和技术解决方案集成服务[6] - 公司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8] 财务表现 - 2023年度截至12月31日的收入为73,891,296千港元,较2022年的77,323,994千港元有所下降[3] - 2023年度净利润为922,033千港元,较2019年的823,071千港元有所增长[3] - 2023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65.62港仙,较2019年的58.15港仙有所增长[3] - 本年度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收入为738,912,960,000港元,较2022年减少3.5%[33] - 基本每股盈利为65.62港仙,较2022年增长12.5%[33] - 企业系统部门收入下降2.3%,消费电子部门收入下降8.1%,云计算部门收入增加6.7%[34] - 北亚收入略减少6%,占总收入约76%,东南亚收入增加2%,占总收入约24%[35] 地区业绩 - 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总分部收入为73,891,296千港元,其中消费电子业务贡献30,393,688千港元,企业系统业务贡献40,413,612千港元,云计算业务贡献3,083,996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消费电子业务分部的分部业绩为534,270千港元,企业系统业务分部为820,787千港元,云计算业务分部为98,031千港元,总计为1,453,088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消费电子业务分部的可报告分部资产为12,393,665千港元,企业系统业务分部为14,231,631千港元,云计算业务分部为634,861千港元,总计为27,260,157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北亚地区的收入为56,271,520千港元,东南亚地区的收入为17,619,776千港元,总分部收入为73,891,296千港元[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北亚地区的资产为22,236,931千港元,东南亚地区的资产为5,023,226千港元,总可报告分部资产为27,260,157千港元[25] 税务情况 - 2023年度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纳税溢利的16.5%计提,金额为4,380千港元[27] - 2023年度香港以外的税收根据本集团运营实体所在司法管辖区的税率计算,金额为221,887千港元[28] - 2023年度的遞延稅項为16,058千港元[27] - 香港以外的税收是根据本集团运营实体所在司法管辖区的税率计算的[28]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约为3,325,140,000港元[4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的借款金额约为81,039,760,000港元,较2022年的约84,226,830,000港元略有下降[41]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比率约为1.24倍,较2022年的1.28倍略有下降[42] - 公司股东资金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76,577,780,000港元增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82,228,360,000港元[43] 公司发展计划 - 公司计划继续扩大在中国和东南亚的业务,并将业务拓展至消费电子和云计算领域[38] 审计信息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綜合財務報表已由公司核数师KPMG审计[64] - KPMG对本集团的綜合財務報表进行了核对,核数师并未就初步业绩公告发表任何意见或核证结论[63] 董事会成员 - 董事会成员包括李佳林、王偉炘、李玥、陳海洲、顧三軍、張冬杰、李煒、藍顯賜和王曉龍[65]
伟仕佳杰(0085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3 16:3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VSTECS Holdings Limited[2] - 公司股份代号为856[5]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公司收入为34,032,326千港元[6] - 毛利为1,794,47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6] - 净利润为502,083千港元,略有下降[6] - 2023年上半年,偉仕佳杰控股有限公司的期内溢利为502,083千港元[7] - 2023年上半年,偉仕佳杰控股有限公司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081,546千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偉仕佳杰控股有限公司的经营活动所得的净现金为551,767千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偉仕佳杰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本为144,988千港元,保留盈利为7,127,271千港元[10] - 2022年上半年,偉仕佳杰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本为145,419千港元,保留盈利为6,621,017千港元[10] 业务分布 - 本集团主要业务分部包括消费电子、企业系统和云计算[23][25][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消费电子、企业系统和云计算分部的总收入为34,032,326千港元[27] - 本集团主要在北亚和东南亚经营,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北亚收入为25,538,547千港元,东南亚收入为8,493,779千港元[29] 资产负债表 - 貿易應收款項淨額为13,210,354千港元,其他應收款項及預付款項为1,702,004千港元[39] - 当前按公平值列入損益賬計量的金融資產总额为790,459千港元,按攤銷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总额为274,844千港元[40] - 定期存款为238,844千港元,非上市債務證券为36,000千港元[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没有潜在攤薄股份存在[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權資產增加83,945,000港元[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购物业、廠房及設備约6,831,000港元,出售物业、廠房及設備约311,000港元[38] 股东信息 - 李佳林先生持有偉仕佳杰控股有限公司5.67%的股份[78] - 王偉炘先生持有VSTECS Holdings Limited 0.15%的股份[79] - 李佳林先生、劉莉女士和L & L Limited分别持有偉仕佳杰控股有限公司21.45%、14.08%和21.45%的股份[82] - 聯怡(香港)有限公司、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進出口銀行深圳分行分别持有VSTECS Holdings Limited 17.38%、17.38%、17.38%、17.38%和10.49%的股份[83] 风险管理 - 公司面临来自各种货币的外汇风险,将根据需要订立外汇远期合约以管理风险[75] 公司治理 - 公司成立了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和监督集团的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流程[109] - 公司成立了薪酬委员会,负责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政策和结构[111] - 公司成立了提名委员会,负责每年审查董事会的结构、规模和成员组合[113]
伟仕佳杰(00856) - 2023 Q2 - 业绩电话会
2023-09-07 10:00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1年,总部位于香港,员工超过4000人[1] - 公司在2002年在香港主板上市,现已纳入深港通、沪港通[2] 业绩总结 - 公司20多年来保持了26%的高速增长,业绩稳定,但在去年因疫情影响略有下滑[2] - 今年上半年与苹果的合作业务增长了46%[6] - 今年上半年与联想的业务增长了19%[6] - MF升增长了16%[6] - 上半年營業額為340億港元,純利為5.02億港元,每股盈利為35.58港元,股東回報率為14%[19] - 上半年業績同比下降了10%,北亞市場業務占比達到了75%,海外市場占比達到了25%[20] 市场趋势 - 公司在IT分销市场排名全球第八,未来市场空间巨大,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3] - 公司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二,但利润高于竞争对手[7] - 个人消费类产品市场在疫情影响下出现消费降级,如PC机、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市场下降[33] 业务板块 - 公司的业务板块包括消费电子、企业系统服务和云计算[9] - 消费电子业务板块包含移动互联、游戏娱乐、虚拟增强现实、可穿戴设备、物联应用[9] - 企业系统服务分为基础建设、网络安全、方案交付、数据存储、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厂商包括华为、IBM、曙光等[10] - 云服务业务增速为23%[1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菲律宾、马来、中国、泰国、新加坡、印尼等国家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或第二[6] - 公司在亚太地区服务了很多客户,包括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家[1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选择合作客户时非常慎重,注重背景调查和人员甄别[25] - 公司计划在传统市场势头不佳的情况下,拓展非科技产品领域,如Pico、克拉逊飞等,以应对市场变化[34]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在战略层面重视现金流和风控,选择性地做项目,避免冒进[28] - 公司的云服务市场在转移,希望能够做更多真正的纯云服务[30]
伟仕佳杰(00856)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4 16:30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4,032,32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0.6%[4] - 公司毛利为1,794,47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4] - 期内溢利为502,08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4] - 公司总资产为31,106,588千港元,较去年底减少了10.4%[6] - 公司总负债为23,521,145千港元,较去年底减少了13.3%[6] - 公司股本为144,988千港元,保持稳定[6]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7,066,085千港元,较去年底略有增加[6] - 公司中期财务报告已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7] - 公司中期财务报告已于2023年8月24日获得授权发布,应与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一起阅读[8] - 中期财务报告未经审计,但已经由毕马威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的审阅标准2410进行审阅[13] 业务表现 - 期内其他全面收入为187,38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消费电子、企业系统和云计算业务分部的总收入为34,032,326千港元[26] - 公司将继续执行策略以增加市场份额和产品服务范围,专注于各业务领域的产品种类和增长[42] 财务指标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税收包括香港利得税和香港以外的税收,总计109,177千港元[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的未经审计综合收入约为340,323,260,000港元[37]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约为1,794,476,000港元,毛利率为5.27%[38][39] - 每股基本及稀释盈利分别约为35.61港仙[40] - 公司的净债务总资产比率为0.15,流动比率为1.32倍[45][46] 资产和负债 - 公司将根据需要与外汇风险管理相关的外币远期合约,以管理和减少各种外币净头寸的风险[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总现金余额和银行存款约为3,331,112,000港元,总借款约为8,073,211,000港元[43][44] 人力资源和治理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全职员工人数为4,400人,支付的薪酬约为5.61651亿港元[49]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主席和CEO角色由同一人担任,董事会认为这不会影响公司的权力平衡[51][5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未能出席公司股东大会,因为有其他重要事务[54] - 公司回购了104万股普通股,认为这将提高公司的净资产价值和每股收益[56] - 公司通过特定信托收购了307.4万股普通股,用于员工/高管薪酬,成本确认在股东权益变动报表中[57]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58] - 公司已采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模型守则,并确认董事在期间内遵守了该守则[59][60] - 董事不建议支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61] 公司治理 - 審核委員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计业绩,认为符合会计准则和规定,并已充分披露[63] - 公司于2012年3月22日成立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董事会主席组成,旨在每年审查董事会的结构、规模和成员组合,并提出任何建议性变更,以配合公司的企业战略[67] - 提名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推荐适合成为董事会成员的合格人选,以及就董事的任命或重新任命和继任计划向董事会提出建议[67] - 董事会由李佳林、王偉炘、李玥、陳海洲、顧三軍、張冬杰、李煒、藍顯賜和王曉龍组成,其中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68]
伟仕佳杰(00856)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4 16:38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收益为773亿港元[2]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额为773亿港元,税后股东净利润为8.23亿港元,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1.3%[14][17] - 云计算板块营业额为29亿港元,消费电子板块营业额为331亿港元,企业系统板块收入为414亿港元[15][17] - 北亚地区营业额为601亿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的78%,东南亚地区营业额为172亿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的22%[15][17] - 公司营业额从2002年的16亿港元增长到2022年的773亿港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6%[16][17] - 公司2022年总收入为773.24亿港元,较2021年的783.35亿港元略有下降[32] - 公司2022年毛利为33.78亿港元,较2021年的36.39亿港元下降[32] - 公司2022年经营溢利为13.28亿港元,较2021年的16.61亿港元下降[32] - 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8.23亿港元,较2021年的13.14亿港元大幅下降[32] - 企业系统分部收入减少5.4%至413.58亿港元,占总收入的53.5%[32] - 消费电子分部收入增加2.5%至330.75亿港元,占总收入的42.8%[32] - 云计算分部收入增加23.4%至28.91亿港元,占总收入的3.7%[32] - 北亚地区收入减少3%至600.89亿港元,占总收入的78%[32] - 东南亚地区收入增加5%至172.35亿港元,占总收入的22%[3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38.29亿港元,相比2021年的32.47亿港元有所增加[4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借贷总额约为84.23亿港元,相比2021年的62.78亿港元有所增加[4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净债务总资产比率为0.13,相比2021年的0.09有所上升[4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总额约为326.42亿港元,相比2021年的299.55亿港元有所增加[4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约为255.05亿港元,相比2021年的225.30亿港元有所增加[4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28倍,相比2021年的1.33倍有所下降[4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资金约为76.58亿港元,相比2021年的79.11亿港元有所减少[43] 公司业务板块 - 公司主要关注三大业务板块:企业系统、消费电子和云计算[75] - 云计算板块营业额为29亿港元,消费电子板块营业额为331亿港元,企业系统板块收入为414亿港元[15][17] - 企业系统分部收入减少5.4%至413.58亿港元,占总收入的53.5%[32] - 消费电子分部收入增加2.5%至330.75亿港元,占总收入的42.8%[32] - 云计算分部收入增加23.4%至28.91亿港元,占总收入的3.7%[32] 公司区域业务 - 北亚地区营业额为601亿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的78%,东南亚地区营业额为172亿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的22%[15][17] - 北亚地区收入减少3%至600.89亿港元,占总收入的78%[32] - 东南亚地区收入增加5%至172.35亿港元,占总收入的22%[32] - 公司在东南亚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服务政府、金融、教育等多个行业的头部客户[28] - 2022财年,公司在东南亚地区的业绩实现了5%的逆势增长[28] - 公司在东南亚地区服务的项目包括泰国国家电力局智能网络项目、新加坡国立大学AISG项目解决方案、马来西亚Maybank混合云平台项目、菲律宾卡洛奥坎市政府企业安全项目、印尼国家警政署超融合存储私有云项目[28] - 公司在东南亚地区荣获多个奖项,包括Ruark Audio 2022年东南亚最佳经销商奖、思科(泰国)2022年度分销商奖、联想(印尼)消费类业务最佳增长经销商奖及最佳SMB经销商奖[28] - 公司计划继续加强东南亚IT生态建设,抓住经济复苏机遇,挖掘东南亚IT基础设施建设需求[28] 公司创新与技术 - 公司通过分析用户端多样化需求,持续整合IaaS、PaaS、SaaS产品,创新推出Vplus云平台,推动实现云资源管、销、服一体化[20] - 公司积极联合华为云深耕电力、制造业、金融等行业云市场,打造多样化云端解决方案,荣获华为云生态突出贡献奖、华为云CTSP认证等[20] - 佳杰云星自主研发了Rightcloud算力网络调度平台,实现多地、异构算力资源的调度协同,助力“东数西算”工程落地[20] - 公司积极拥抱元宇宙时代,继续进军新兴消费领域,新签消费电子产品线达18条[22][23] - 公司是业内唯一一家集索尼PlayStation、微软Xbox、任天堂Switch三大游戏产品总代理于一身的企业,具有清晰的发展计划、丰富的产品线和稳定的渠道[22][23] - 公司通过“多产品,多模式,多场景”商业模式创新,突破行业瓶颈束缚,展现蓬勃生命力[22][23] 公司合作伙伴与供应链 - 公司上游供应商来自世界500强科技企业[3] - 公司下游渠道合作伙伴超过50000家[4] - 公司在中国市场与华为、联想、阿里云、OPPO等国内品牌合作,推动东南亚市场的开发[25] - 公司在中国市场是华为、新华三、中科曙光、奇安信、启明星辰等品牌的重要合作伙伴[27] - 公司在中国市场中标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数字运营服务平台和杭州人工智能中心算力运营平台等政府数字项目[26] - 公司拥有超过50,000名渠道合作伙伴,分布在9个国家的80个办事处[31] - 公司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家产品供应商,包括中国、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等[108][109] - 公司已建立一套运作良好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加强供应商、分销商及零售商之间的合作[110] - 公司为各品牌供应商指派一名项目经理,负责监督供应商表现及确保产品无縫交付[110] - 公司团队定期与供应商会面,确保运营流畅[110] - 公司主要供应商包括华为、惠普、希捷、西部数据、戴尔、联想和苹果等知名品牌[111] - 公司优先考虑供应商的环保采购表现,并持续监控其绿色采购政策和表现[111] - 公司从质量、成本、交付周期和环境标准四个方面进行供应商选择和评估[111]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李佳林先生(主席兼行政总裁)和王伟炘先生等[6]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7]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8] - 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卓佳雅柏勤有限公司[9] - 公司网站为http://www.vstecs.com[10] - 公司董事会成员多元化,46%的成员年龄在51-60岁之间,27%的成员年龄在50岁以下[77] - 公司董事会由11名成员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78]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部分条款外,将在相关段落中解释[177] - 公司致力于达到高标准的企业管治实践,以提高及维持股东价值及投资者信心[176] - 公司董事会承担ESG策略和报告的总体责任,并定期评估和确定ESG相关风险[81] - 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环境目标,以鼓励未来更好的表现[81] - 公司董事会集体负责ESG事宜的总体发展和审查,并在必要时寻求第三方专业意见[82] - 公司董事会由多元化成员组成,拥有不同的适当技能、知识及经验,可促进及提升公司表现[182] - 公司过去已实现性别多元化,并将继续为董事会物色合适的潜在候选人以实现性别多元化[182] - 董事会的整体管理责任归于董事会,其承担公司的领导及监控责任,并集体负责推动公司成功[182] - 董事會保留對公司一切重大事宜的決定權,包括批准和監察所有政策事宜、整體策略及預算、內部監控及風險管理系統、重大交易、財務資料、委任董事以及其他重大財務與營運事宜[183] - 全體董事可全面並及時地獲得所有相關資料以及公司秘書的意見及服務,確保遵循董事會程序及所有適用規則和法規[183] - 各董事可於適當情況下經向董事會提出要求後尋求獨立專業意見,費用由公司承擔[183] - 公司日常管理、行政及運作已轉授行政總裁及高級管理層負責,所轉授的職能及工作任務會定期檢討[183] - 董事會獲行政總裁及高級管理層全力支持以履行其職責[183] - 董事會全體負責履行企業管治職責,包括制訂及檢討公司企業管治政策及常規、檢討及監察董事及高級管理層的培訓及持續專業發展以及公司政策及常規是否符合法律及監管規定[18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所有董事均出席了全部4次董事會會議[185] - 董事會會議通告按照守則於會前送達全體董事[186] - 議程及董事會文件連同所有適用、完備及可靠的資料會於各董事會會議或委員會會議前最少三天發送予全體董事[186] - 董事會及各董事於有需要時可單獨及獨立接觸高級管理層[186] - 公司行政总裁、首席财务总监及公司秘书一般会出席所有定期董事会会议及其他委员会会议,以就业务发展、财政及会计事宜、法例合规、企业管治及其他重大方面提供意见[188] - 所有董事会会议及委员会会议的会议纪录取草拟本一般于每次会议后之合理时间供董事传阅及提出意见,定稿可供董事查阅[188] - 涉及主要股东或董事利益冲突之任何重大交易将由董事会在正式召开的会议上审议及处理[18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应出席股东大会,对股东的意见有公正的了解[188]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的角色应有所区分,不应由同一人兼任[188] - 公司各董事已与公司订立服务合约或获发委任函,董事并非按任何特定任期委任,除非及直至任何一方发出指定月数的书面通知终止,否则其任期将一直持续[190] - 董事委任、重选及免职的程序和流程在公司组织章程细则中有规定[190] - 提名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会组成、董事会成员多元化,发展及制订提名和委任董事的相关程序,监察董事的任命,并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190] - 提名委员会定期检讨董事会的架构、规模及成员组合,确保董事会具备公司业务所需的专长、技能与经验平衡[190] - 按照公司组织章程细则第86条,董事有权不时及随时委任任何人士为董事,以填补董事会之临时空缺或增加现有董事人数[190] - 公司已推荐于股东周年大会上重新委任候选连任的董事[191] - 公司鼓励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进修,并提供法律及监管发展、商业和市场变动方面的最新资料[191]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董事确认在2022年全年遵守该守则[191] - 董事会已成立三个委员会,包括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以监督公司事务的特定范畴[192] - 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其中一名具备适当的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业资格[193] - 审核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审阅财务报表、检讨与外聘核数师的关系、检讨公司财务申报系统及内部控制系统[193][194] - 审核委员会在2022年举行了两次会议,审阅财务业绩及报告、财务申报及合规程序、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以及续聘外聘核数师[197] - 审核委员会成员在2022年全年出席了所有会议,出席率为100%[198] - 薪酬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就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政策和结构向董事会提供建议,并确保无董事或其关联人士参与决定其自身薪酬[200] 公司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亚太区团队成员超过4000人[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全职员工数量为4,487名,相比2021年的4,199名有所增加[4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支付的总薪酬净额约为10.78亿港元,相比2021年的11.03亿港元有所减少[44] - 公司计划继续在中国及东南亚扩展业务,并拓展至消费电子及云计算领域[43] - 李佳林先生,61岁,为公司创始人之一,负责集团整体管理和战略定位[46][47] - 王伟炘先生,51岁,为集团首席财务官,负责集团整体财务管理[49] - 李玥先生,34岁,负责集团投资和基金管理事宜[48] - 陈海洲先生,53岁,拥有逾20年个人电脑及半导体行业经验,现任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50][52] - 顾三军先生,52岁,负责大中华区整体业务发展及实现公司战略目标[51] - 张冬杰先生,49岁,为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该公司为公司主要股东[54][55] - 张永利先生,55岁,拥有逾30年资讯科技领域经验,曾任微软大中华区消费及设备事业部副总裁[56] - 李伟先生,68岁,拥有逾25年亚洲地区业务建立和运营经验,现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8]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蓝显赐先生,59岁,于2014年6月获委任,拥有超过30年的财务、审计及会计经验[6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李煒先生,68岁,于2007年8月获委任,拥有超过25年的业务经营经验[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