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GG(00799)发布年度业绩,经调整净利润6.07亿港元 同比增加427.9%
智通财经网· 2025-03-26 20:55
文章核心观点 - IGG 2024 年业绩表现出色,收入和利润均大幅增长,得益于新锐游戏、APP 业务发展及 AI 技术应用 [1][2] 业绩数据 - 集团 2024 年收入 57.37 亿港元,同比增加 8.95%;股东应占溢利 5.81 亿港元,同比增加 694.87%;经调整净利润 6.07 亿港元,同比增加 427.9%;每股盈利 0.5061 港元 [1] - 2024 年集团实现盈利 55.8 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 697%;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3626%,达 6.5 亿港元;投资业务年内认列未实现减损约 0.7 亿港元 [2] 业务发展 - 2024 年得益于新锐游戏《Doomsday:Last Survivors》《Viking Rise》及 APP 业务稳健发展,深化“多元增长,稳健盈利”目标 [1] - 《Doomsday:Last Survivors》《Viking Rise》及 APP 业务 2024 年分别贡献约 10 亿、7 亿及 11 亿港元,推动全年收入同比增长 9%至 57.4 亿港元,收入占比从 2023 年的 32%增长至 2024 年的 49% [1] - 经典产品《王国纪元》上线 9 周年,为集团贡献近 26 亿港元收入 [1] 收入区域分布 - 来自亚洲、欧洲及北美市场的收入分别占集团收入的 42%、34%及 20% [1]
开发销售业务毛利率腰斩,华润置地净利润跌至五年新低
北京商报· 2025-03-26 20:36
文章核心观点 - 华润置地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局,2024年营业额创新高但净利润降至五年新低,核心问题是开发销售业务盈利能力削弱 [1][5] 增收不增利 - 2024年华润置地综合营业额达2787.99亿元,同比增长11.01%,创近五年新高 [3][5] - 2024年华润置地股东应占溢利约为255.77亿元,同比下降18.45%,跌至近五年同期最低 [5] - 利润下降主要受行业整体毛利率持续探底影响,土地成本攀升、建筑材料等成本上涨及销售均价下滑压缩利润空间 [5] - 2020 - 2024年华润置地综合毛利率从30.9%下滑9.3个百分点至21.6%,开发销售业务毛利率从29.1%下跌12.3个百分点至16.8% [6] - 经营性不动产板块毛利率从2022年的65.6%攀升至2024年的70%,但难以弥补开发销售业务利润缺口 [6] “以价换量”后遗症 - 2023年华润置地在北京两宗地块高溢价拿地,开发销售业务毛利率下滑受自身拿地策略影响 [7] - 橡树湾三期因竞争销售不及预期,采取“以价换量”策略,去化率63.31%,成交均价低于指导价,造成货值损失约2.19亿元 [7][8] - 中环悦府采取“以价换量”模式,去化率44.17%,实际售房款与按指导价销售相差0.65亿元 [8] - 全国多地有华润置地项目采用“以价换量”销售模式,如南京华润观云润府7.7折卖房 [8]
首程控股(00697)2024年业绩亮眼:收入毛利大增 高派息8.88亿港元彰显股东回报
智通财经网· 2025-03-26 20:30
文章核心观点 首程控股2024年业绩亮眼,收入毛利大增,保持健康资产结构,高派息彰显股东回报,各业务领域发展良好,未来将加强核心业务并构建机器人产业生态为股东创造回报 [1][2][3] 业绩表现 - 2024年录得收入12.1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涨37.5%;毛利5.0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涨41% [1] - 资金储备充裕,货币资金超26亿港元,再次获得AAA主体长期信用评级,通过低成本债务融资优化资本结构 [1] - 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末期股息及特别派息,总额达8.88亿港元,从2018年度以来派息总额已达51.92亿港元 [1] 停车资产管理领域 - 2024年新增广州白云、天津滨海及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停车项目,2025年初新增西安咸阳最大航站楼停车场项目 [2] - 在京津冀、成渝、华东及大湾区等核心区域获大型商业中心、医院配套等停车项目,扩大“停车 + 充电”资产管理规模 [2] - 2025年初停车系统完成搭载Deepseek,实现停车管理系统全面升级 [2] 产业园区及租赁住房领域 - 当前实现在管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储备面积超1000万平米 [2] - 管理的六工汇、首钢冬奥广场等项目招商入驻率持续提升,业务涵盖多种形式,吸引科技企业入驻 [2] - 与国贸物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设立物业公司,业务扩展至全产业链模式 [2] 资产融通方面 - 通过REITs实现资产高效循环,已与阳光保险和中国人寿成立两只百亿规模的REITs产业基金 [3] - 2024年参与中金印力REIT、华夏特变电工新能源REIT和招商保租房REIT的战略配售投资 [3] 股权投资领域 - 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已投资众多机器人企业 [3] - 2025年新成立机器人公司,为机器人企业提供深度服务,捕捉行业成长红利 [3] 未来展望 - 继续加强核心业务发展,构建完整的机器人产业生态,为股东创造长期回报 [3]
苹果折叠手机预计明年发布;“汽车史上最短代言”,英菲尼迪起诉王力宏;恒大汽车南沙工厂将被收购?广汽回应丨大公司动态
第一财经· 2025-03-26 20:30
互联网 - 腾讯混元宣布深度思考模型“混元T1”正式版携手DeepSeek V3最新版已上线元宝 [2] - 3月26日美团外卖“神抢手”已全面接入DeepSeek,消费者可使用AI进行“缘分测试”等,美团对AI的部署分三个层面,将用AI升级To B和To C产品服务 [3] - 3月26日知乎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全年营收36亿元,第四季度营收8.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9710万元,首次单季度全面盈利,四季度月均活跃用户8140万,月均订阅会员1410万 [4] 科技圈 - 天猫2025 TopTalk超级品牌私享会透露,2025年一季度小米在天猫同比增幅50%,小米15 Ultra在天猫首发成交破亿,首销月销量对比上代增长50% [5] - 3月26日中国移动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多方面展开合作,建设运营AI数据中心,深化AI模型交流与生态共建 [6] - 宇树科技2020年左右积攒头部用户和实验室用户,自2020年以来每年保持盈利,暂无新一轮融资打算,近日申请注册多枚“GAMEBOT”“天羿”商标 [7][8][9] - 3月26日苹果CEO库克参加浙大活动,苹果捐3000万支持教育编程,6月将举行全球开发者大会,预计发布重新设计的操作系统,AI不太可能是主要焦点 [10] - 3月26日消息称苹果预计明年上市折叠屏手机,有望带动明年全球折叠屏手机销量增长约37%,产品定位超高端 [11] - 北京时间3月26日凌晨OpenAI对GTP - 4o和Sora更新,在ChatGPT和Sora中推出GPT - 4o图像生成功能,攻克“生成图像中的文字”难题 [12] - 高通对Arm发起全球反垄断行动,称其最大供应商Arm存在反竞争行为 [13] - 3月26日爱立信与软银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合作重点是推进技术到下一阶段,包括人工智能等 [14] 大消费 - 3月26日凌晨霸王茶姬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开提交招股书,2024年GMV为295亿元,营收124.05亿元,净利润25.15亿元,全球门店数6440家,将赴纳斯达克上市 [15] - 周大福董事总经理称年内“一口价”金饰可能数次涨价,上次调价是去年十月,至今黄金价格涨了百分之十几 [17] - 3月25日百丽时尚与Authentic达成战略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获得Champion大中华区全品类授权 [17] 汽车圈 - 3月26日宝马集团与阿里巴巴在中国达成AI领域战略合作,阿里通义大模型将应用于中国市场宝马新世代系列车型 [17] - 3月26日恒大汽车港股股价拉升,有消息称广汽华望项目将收购其南沙工厂,广汽回应华望优先利用现有产能,是轻资产运营,勿轻信传言 [18] - 近日法院公开东风英菲尼迪起诉王力宏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将于4月28日审理,英菲尼迪2021年12月16日官宣王力宏代言,18日终止合作 [19] - 奇瑞旗下大卓智能声明网传“裁员”“合并”传闻不实,公司经营状况稳健 [20] - 3月26日特斯拉官方客服回应辅助驾驶产品更名,称是为落实规定,不影响已购车主权利 [21] - 美国法院宣布6月23日开庭审理波音737 MAX型客机两起重大空难案 [22] 金融圈 - 中国银行公告2024年集团实现税后利润2527.19亿元,同比增长2.58%,股东应享税后利润2378.41亿元,同比增长2.56%,建议派发末期普通股股利 [22] - 3月26日建设银行公告自3月31日9:10起个人黄金积存业务定期积存起点金额由700元上调至800元 [23] - 中国太保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营业收入4040.89亿元,同比增长24.7%,净利润449.6亿元,同比增长64.9%,拟进行年度现金股利分配 [24] - 3月26日晚间中国人寿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营业收入5285.67亿元,同比增长30.5%,归母净利润1069.35亿元,同比增长108.9% [25] 医药圈 - 3月26日复星医药董事长表示到2028年之前CAR - T疗法新工艺和技术获国家批准后,单位成本有望降到10万以下 [26] - 3月26日罗氏制药和默克就特泊替尼在中国大陆市场商业化达成合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 [26] - 3月26日消息称本周末辉瑞将宣布落地BioParK的北京研发中心启用,BioParK预计今年有一批重大外资药企项目落地 [27]
总资产微增、归母净利降幅近半,中国信达的“危”与“机”
北京商报· 2025-03-26 20:28
文章核心观点 3月25日晚中国信达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公告 总资产微增但归母净利润降幅近半 这是公司调整业务结构、消化历史风险资产的战略选择 公司收购银行不良资产规模超2200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公司应强化资产管理与处置能力以应对压力 [1] 业绩表现 - 2024年总资产规模达1.6万亿元 同比增长2.8% 归属于公司股东权益1941.83亿元 同比增长0.7% [3] - 2024年不良资产经营板块总资产9152.23亿元 收入总额403.73亿元 在集团总资产、收入总额中占比分别为55.8%、55.3% 收购经营类不良资产净额2663.6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01% 新增收购经营类不良资产较上年末增长6.45% [3] - 2024年收入总额由2023年的761.68亿元降至730.4亿元 降幅4.11%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36亿元 下降47.8% [3] 盈利下滑原因 - 公司持续深化改革 主动调整业务结构 消化历史形成的内生风险资产并提取相应拨备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主要承担信用风险的不良债权资产规模下降及收入阶段性同比下降 [4] - 2024年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不良债权资产收入为21.15亿元 较上年同期的60.84亿元下降65.2% [4] - 处置不良资产业务有周期性波动 经济下行时处置难度增大、获利空间压缩 且公司不断剥离非核心金融业务影响盈利能力 [4] 业务开展情况 - 2024年通过股权转让、资产出售等有序退出非核心业务领域 [5] - 2024年收购银行不良资产规模超2200亿元 收购中小银行不良资产规模超1400亿元 为多个省份高风险中小银行量身定制风险化解方案 [5] - 2024年助力房地产领域风险化解 落地项目33个 投入资金近170亿元 实现保交房2万余套 带动货值超810亿元项目复工复产 [5] - 2024年参与地方债务风险化解 新增投资地方化债项目45亿元 [5] 行业形势与应对建议 - 2025年我国经济内外部压力加大 金融风险部分领域突出 银行业及非银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需求高位运行 监管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房地产市场压力大 机构重组重整和存量资产盘活市场活跃 [6] - 公司需强化资产管理和不良资产处置能力 提升各环节效率 推进现代金融科技应用 控制人力成本 操作市场化和公开化 [7] - 公司应借鉴经验 在特定行业深耕 转化不良资产为正常或优良资产并整合资源 [7]
大手笔分红22.3亿元,万物云要做AI应用领先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6 20:19
文章核心观点 万物云2024年度业绩公布,虽净利润下滑但进行大手笔分红,未来规划成为AI应用领先企业,同时在业务调整、AI应用和弹性定价产品方面有进展 [1][2][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62.2亿元,同比增长9.2%;核心净利润22.3亿元,同比降低4.8%;净利润12.6亿元,同比下滑38.3% [2] - 2024年末账上现金134.3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超19亿元 [3] 分红情况 - 董事会建议以核心净利润100%为分红总额,派付全年股息1.9元/股(含税),股息率约9.3% [2] - 万科按持股比例能分得超12亿元 [2] - 特殊分红不会成常规操作,2025年以核心净利润55%为分红基准,按需调整 [3] 业务调整 - 2024年开发商业务占收入比例及应收账款余额双降,持续关联交易发生额占比降至9.5%,同比降4个百分点 [5] - 开发商业务毛利下降3.1亿元,年末关联方贸易性应收账款24.5亿元,较年初降0.4亿元 [5] - 2024年当期计提坏账6.1亿元,其中开发商当期计提4.93亿元 [5] - 2024年下半年回收关联方贸易应收账款超30亿元,含实物抵偿超12亿元 [5] AI应用 - 2025 - 2027年为能力建设年,目标成为AI应用领先企业 [6] - AI覆盖智能运维、服务提质、能源优化场景,转岗1200人,人均效能提升2.3倍 [6] 弹性定价产品 - 2024年推出弹性定价产品,2025年上半年向全行业开源 [6] - 超64个城市、160组客户接洽,合同金额6.2亿元,25组深入沟通,6个项目签约进场 [7] - 该模式有市场潜力,有望创造新盈利增长点 [7]
中国中药利润大跌98.5%背后:过亿补税侵蚀业绩,合规漏洞凸显
北京商报· 2025-03-26 20:15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中药2024年业绩不佳,营收和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受配方颗粒行业政策、市场竞争、补缴税款等因素影响,同时公司合规管理存在漏洞,私有化尝试失败,股价表现低迷 [1][4][6]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165.1亿元,同比下降8.9%,净利润2077万元,同比锐减98.5% [1] - 各业务板块中,中药材生产及经营营收13.87亿元,同比降25.3%;中华饮片营收33.15亿元,同比增17.9%;中药配方颗粒营收69.72亿元,同比降23.5%;中成药营收45.53亿元,同比增14.0%;中医药大健康营收2.83亿元,同比降19.6% [3] - 2024年毛利约78.56亿元,同比降15.3%,毛利率47.6%,较去年降3.6个百分点 [5] - 2024年研发投入5.96亿元,较上年减少13.1%,低于行业均值 [5] 税款补缴 - 部分附属公司应补缴2017 - 2023年相关税款、滞纳金约1.534亿元,已补缴1.028亿元,预计减少2024年归母净利润约1.29亿元 [6] - 补缴税款暴露企业合规管理深层漏洞,医药行业监管压力大,企业需注重合规经营 [7] 私有化情况 - 2021 - 2024年多次尝试私有化均失败,2024年2月控股股东拟4.6港元/股私有化,6个月后因境外直接投资批准未满足而失败 [8][9] - 港股投资者对中药行业认知偏差、政策不确定性及国企决策灵活性受限致公司估值低迷,私有化可更灵活响应政策 [10] 股价表现 - 受私有化失败影响,2024年10月21日股价一度暴跌44.5%至2.12港元,收盘跌35.08%,报2.48港元/股,蒸发超60亿港元 [8] - 财报发布后,3月26日收盘报2.09港元/股,上涨2.96%,总市值约105亿港元 [10]
股价再创新高,泡泡玛特凭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3-26 20:10
文章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2024年业绩强劲得益于IP运营效率提升、线上渠道和海外业务扩张 ,未来将深耕潮玩、拓展新品牌和全球业务布局 ,同时与名创优品估值对比引发对行业发展的思考 [12]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收入按年增长106.92%至130.38亿元 ,下半年增速加快 ,下半年收入按年增长143.17%至84.80亿元 [5] - 2024年毛利率按年提升5.47个百分点至66.79% ,下半年或更高达68.26% [5] - 全年非会计准则经调整净利润按年增长185.86%至34.03亿元 ,利润率达26.10% ,较上年上升7.21个百分点 ,下半年利润率更达28.13% [5] 销售渠道 中国内地市场 - 2024年内地市场贡献收入79.72亿元 ,同比增长52.29% ,零售店销售收益按年增长43.85%至38.28亿元 ,是内地业务最大收入来源 [7] - 2024年一线城市零售店仅净增5家 ,新一线城市净增11家 ,二线及其他城市净增22家 ,各线城市销售额按年增幅分别达35.96%、47.40%、51.24% [7] - 估算单店销售收入增幅均在30%以上 [8] - 2024年末机器人商店总数达2300家 ,二线及其他城市门店最多达984家 ,收入增速达26.37%至6.98亿元 [8] - 国内线上渠道销售额按年大增76.94%至26.98亿元 ,抽盒机收入达11.14亿元 ,天猫和抖音平台收入分别为6.28亿元和6.01亿元 ,增幅分别达94.99%和112.21% [8] 海外市场 - 公司从2018年进入海外市场 ,2024年在越南等五国开设首家线下门店 ,多地开设特色主题店和旗舰店 [9] - 2024年港澳台及海外收益占总收入比重从2023年的16.92%显著扩大至38.85% [9] - 2024年线下零售店销售额按年增长404.01%至29.38亿元 ,机器人商店收入按年增长131.90%至1.33亿元 ,线下渠道总营收达30.71亿元 ,年增幅达379.62% [10] - 线上渠道按年增长833.96%至14.55亿元 ,官网贡献最多达5.31亿元 ,增幅达1246.18% ,TikTok平台收入从445.5万元大幅扩大至2.62亿元 [10] 产品表现 - 设计师IP产品线The Monsters出圈 ,2024年贡献收入30.41亿元 ,同比增长726.56% ,占总收入比重从5.8%大幅扩至23.3% [11] - 毛绒产品2024年实现收入28.32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由3.2%大幅提升至21.7% ,The Monsters延伸为毛绒挂件或是推动收入增长因素 [11] 未来展望 - 公司将深耕潮玩 ,聚焦新品牌培育与拓展 ,借助乐园、饰品等新兴业务加深粉丝与IP情感纽带 [12] - 持续扩张全球业务布局 ,重点拓展北美、东南亚和欧洲市场 [12] 股息与估值 - 管理层建议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0.8146元人民币 ,合共10.94亿元人民币 ,按市值1889.52亿港元计算 ,股息收益率约0.62% ,2024年往绩市盈率约51.87倍 [12] - 名创优品当前市值约453.26亿元 ,相当于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27.21亿元的15.56倍 ,估值低于泡泡玛特 ,或受名创优品品牌业务增长放缓拖累 ,拟分拆TOP TOY或借泡泡玛特势头获高估值 [12]
华润置地:坚持城市聚焦和深耕策略 一二线城市投资占比达94%
财经网· 2025-03-26 20:03
文章核心观点 华润置地2024年业绩发布,公司坚持城市聚焦和深耕策略,推动业务发展,各业务板块表现良好,未来将围绕战略定位推动“3+1”一体化业务落地提升竞争力 [1][6] 公司策略 - 整体坚持量入为出原则,牢守现金流安全底线,推动资源换仓和结构优化 [1] - 增量投资坚持城市聚焦和深耕策略,金融投资重点关注一二线城市,一二线投资占比达94%,核心城市占比72% [1] - 存量方面加大库存去化和土地盘活力度,目前一二线城市土储占比82%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2788亿元,同比增长11.0%;核心净利润254.2亿元,同比下降8.5% [1] - 经常性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6%,占比14.9%,利润贡献首破百亿,占比提至40.7% [2] - 2024年毛利润603.3亿元,综合毛利率21.6%,开发销售型业务毛利率16.8%,经营性不动产业务毛利率70.0%,华润万象生活毛利率32.9% [2] - 年末现金储备1332.1亿元,同比增长16.5%;加权平均融资成本3.11%,较2023年底降45个基点 [2] - 截至2024年末,集团综合借贷额2597.8亿元,现金及银行结存1332.1亿元,约23%有息负债一年内到期 [2] 业务表现 开发销售业务 - 2024年签约额2611亿元,约占全国商品房销售总额2.7%,行业排名升至第三 [3] - 2024全年获取项目29个,权益投资526亿元,一二线投资占比94% [3] - 截至2024年末,集团总土地储备面积5194万平方米 [3] 经营性不动产 - 2024年营业额233亿元,同比增长4.8% [4] - 购物中心营业额193.5亿元,同比增长8.4%,出租率97.1%,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零售额1953亿元,经营利润率61% [4] - 截至2024年底,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1146万平方米,同比增19.0%,权益建筑面积860万平方米,在营92座,新开16座,平均开业率超95% [4] - 写字楼业务营业额18.8亿元,平均出租率75% [4] - 截至2024年底,写字楼总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同比增16.2%,权益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新开业3座,在营23座 [4] - 酒店业务营业收入20.7亿元,平均入住率64.2%,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5] - 截至2024年,酒店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在营17家,房间数4995个 [5] - 集团酒店管理业务与凯悦合作,6家在营木棉花酒店全年营收3.15亿元 [5] 生态圈要素型业务 - 2024年营业额62.2亿元,建筑业务27.3亿元,代建代运营和租赁住房业务分别为19.6亿元和5.0亿元 [5] 未来规划 - 开发销售型业务抓政策窗口期,做优增量、盘活存量穿越周期 [6] - 经营性不动产业务落实精益管理,提升资产价值,布局资管业务巩固“第二增长曲线” [6] - 万象生活坚持“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增长”双轮驱动巩固头部地位 [6] - 生态圈要素型业务提升发展质量与行业影响力 [6] - 全面推动“3+1”一体化业务在地区公司穿透落地,构建业务发展新格局 [6]
境外营收同比暴增375.2%,泡泡玛特离成为“世界级IP企业”还有多远?
广州日报· 2025-03-26 20:00
文章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2024年业绩表现出色,国际化战略成功,未来将深耕海外市场并构建以IP为核心的集团化策略,有望打造“世界级泡泡玛特” [2][4][9]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 [2] - 分地区看,中国内地营收79.7亿元,同比增长52.3%;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收入占比达38.9% [3] - 截至3月26日收盘,市值达1889.52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超308% [4] IP运营情况 - IP运营与创意设计是核心驱动力,THE MONSTERS成“爆品”,去年收入30.41亿元,同比增长726.6%,首次反超经典IP系列成“销冠” [4] - THE MONSTERS中LABUBU热度最高,引发抢购热潮,二手市场溢价高,被誉为年轻人的“塑料茅台” [5] - 2024年4月韩国女团BLACKPINK成员Lisa多次晒照,使LABUBU马卡龙盲盒售价暴涨,成功“出圈” [5] - 产品品类上,手办收入占比下滑,毛绒产品收入占比增长至21.7%,增幅1289.0%,搪胶毛绒系列是LABUBU核心产品 [6] 海外市场情况 - 2024年港澳台及海外业务亮眼,东南亚市场收入24.03亿元,同比增长619.1%;东亚及港澳台地区收入13.86亿元,增长184.6%;北美市场收入7.23亿元,增长556.9%;欧澳及其他市场收入5.54亿元,增长310.7% [7] - 公司将继续扩大全球业务版图,重点关注北美和欧洲市场,2024年在五国开设首家线下门店 [8] - 海外市场线上渠道去年营收14.6亿元,同比增长834%,海外官网、Shopee、TikTok平台渠道均有大幅增长 [9] - 公司出海多年,2018年筹备,2021年开首家海外线下门店,2023年在东南亚多国开店,泰国首店开业当天销售额突破200万元 [9] 未来展望 - 公司管理层有信心在2024年高基数基础上,实现2025年销售额同比增长50%以上,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100%以上,目标整体销售额达200亿元,海外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4] - 按照预期,2025年海外销售额将达公司整体销售额的一半左右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