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达达(DADA)
icon
搜索文档
Dada(DADA)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3-09 14:45
Dada Nexus Ltd (NASDAQ:DADA) Q4 2022 Earnings Conference Call March 8, 2023 8:30 P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 Caroline Dong - Head, IR Jeff Huijian He - President & Director Beck Chen - CFO 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 Ronald Keung - Goldman Sachs Group Thomas Chong - Jefferies Alicia Yap - Citigroup Andre Chang - JPMorgan Chase & Co. Operator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and thank you for standing by for Dada's Fourth Quarter 2022 Earnings Conference Call. [Operator Instructions]. I will now turn the ...
Dada(DADA) - 2022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11-18 18:1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总净收入增长41%,达24亿元人民币;达达快送净收入增长36%,达8.36亿元人民币;京东到家净收入增长44%,达15亿元人民币 [21] - 非GAAP归属于达达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2.7亿元人民币,非GAAP净亏损率为11.4%,同比改善超15个百分点,环比改善6个百分点 [2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共52亿元人民币;已根据2022年3月宣布的7000万美元股票回购计划回购约5700万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票 [23] - 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总收入在26.5 - 27.5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率为30% - 35%,净亏损率将同比大幅收窄并连续第七个季度环比改善 [2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京东到家 - 第三季度GMV增长显著,直接利润率从第二季度的0.4%提升至1% [10] - 超市品类与88家中国前100超市连锁建立合作;智能手机子品类中,超2600家苹果授权店提供iPhone 14系列,首发日GMV较iPhone 13首发达成超三倍增长;母婴品类GMV同比增长超三倍;服装品类GMV同比增长8倍 [10][11] - 第三季度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70% [12] 达达快送 - 第三季度KA商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40%,毛利持续改善;超市KA类别相关指标同比增长超40%和140% [17][18] - SME和C2C业务订单完成量同比增长超50%,SME订单同比增长超60% [18][19] - 最后一公里服务订单完成量同比增长超60%,取件业务订单数量增长超200% [19] - 达达自主配送开放平台截至9月底已通过自主配送完成数万笔客户订单 [1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利用数字技术优势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国内经济增长 [6] - 持续深化与京东的合作,优化搜索和附近标签功能以提升曝光率和转化率 [8][9] - 京东到家聚焦零售赋能、品牌合作和技术创新,达达快送通过技术投资和创新推动业务发展 [10][16] - 行业竞争方面,当前宏观环境下各参与者对补贴投资较为谨慎,竞争环境在消费者激励方面不太激烈 [3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疫情对业务直接影响有限,但消费者信心减弱带来挑战,不过平台因超市品类占比大受影响小于其他平台 [27] - 长期对即时零售未来充满信心,当前渗透率仅个位数,疫情将促进消费者需求增长 [34] 其他重要信息 - 双十一购物节,20万家门店参与,京东到家峰值日GMV创历史新高,达达快送促销期间日均订单数超1000万 [9] - 达达拣货服务与美团合作优化定价模型,单位拣货成本降低12%,订单完成总数同比增长超160%,月活跃拣货员超1万人 [15][1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近期疫情对业务的影响及明年展望,以及京东到家12月季度GMV增长和业务盈利情况预期 - 疫情对业务直接影响有限,但消费者信心减弱带来挑战,平台因超市品类占比大受影响小于其他平台 [27] - 预计第四季度京东到家GMV同比增长30% - 40%,将继续提升补贴和运营效率,明年上半年目标实现盈亏平衡,两平台将保持快速健康增长 [28] 问题2: 与京东的合作情况及未来趋势,以及京东到家GMV品类组合和增长趋势 - 与京东合作加深,第三季度“小时购”GMV同比增长超160%;搜索方面升级工具提升曝光率,第四季度将继续优化;附近标签在技术、展示和用户运营上取得进展,提升了GMV [30][31] - 第三季度超市品类占京东到家GMV的55%,非超市品类占45%,其中电子或3C品类约占35%;超市品类保持稳定增长,消费电子品类因新iPhone发布表现良好,服装等新类别GMV实现三位数增长 [32] 问题3: 行业变化、竞争格局,广告营销收入对直接利润率的影响,以及达达快送与短视频平台的合作情况 - 明年行业变化主要在疫情方面,长期看好即时零售未来,当前渗透率低,疫情将促进消费者需求增长;当前宏观环境下竞争在消费者激励方面不激烈 [34][35] - 广告营销收入对提升直接利润率很重要,预计第四季度和明年营销收入将快速增长并助力利润率和盈利改善 [36] - 达达快送物流部门已开始与领先短视频平台合作,乐意承接其订单 [36][37] 问题4: 通过京东“小时购”新获用户的购买行为、留存率,以及补贴缩减后的影响 - 通过“小时购”获取的用户主要延续在京东的购物偏好;补贴缩减导致部分价格敏感用户流失,但用户购物频率有所增加,“小时购”用户购物频率低于京东到家独立应用用户 [39][40] 问题5: 达达快送KA业务的当前战略、未来增长和单位经济效益预期 - KA业务过去两年增长显著、服务质量提升,第三季度KA收入同比增长超40%,预计第四季度增长约50% [42] - 第三季度KA订单单位毛利在第二季度盈利后继续改善,预计第四季度单位毛利保持稳定,但因疫情导致骑手成本上升 [42] 问题6: 长期盈利能力目标及路径是否因近期变化而改变 - 公司将平衡增长速度和盈利优化,即时零售市场渗透率低,未来几年增长潜力大,将追求更高的营收增长 [44] - 未来将通过增加营销收入、提高补贴效率、优化骑手和配送成本等方式提升盈利能力,长期盈利能力前景乐观 [45][46]
Dada(DADA) - 2022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8-23 15:5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增长55%至23亿元人民币,达达快送净收入增长37%至8.16亿元人民币,京东到家净收入增长66%至15亿元人民币 [7][23] - 运营和支持成本为14亿元人民币,销售和营销费用为12亿元人民币,G&A费用为1亿元人民币,研发费用升至1.6亿元人民币 [24] - 非GAAP归属于达达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3.96亿元人民币,非GAAP净亏损率为17%,同比改善超20个百分点,环比改善6个百分点 [2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43.5亿元人民币,已根据2022年3月宣布的7000万美元股票回购授权回购约3300万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票 [25] - 预计2022年第三季度总净收入在22.5 - 23.5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率为39% - 45%,净亏损率将继续同比大幅收窄,并连续第六个季度实现环比改善 [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京东到家 - 截至2022年6月底,年度活跃用户数量同比增长42%至7280万 [11] - 618大促期间,峰值日GMV超过6亿元人民币,促销期间GMV同比增长超70% [10] - 超市品类与中国前100家超市连锁店中的87家建立合作,Shop Now渠道超市商家GMV同比增长数倍 [11] - 二季度新增超1万家消费电子和家电门店,小米之家GMV同比增长超10倍,家电子品类GMV环比增长超一倍,母婴连锁店GMV同比增长超两倍,[Indiscernible]门店GMV同比增长超一倍 [12][13][14] -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80% [14] - 6月1日与11家母婴品牌联合营销活动,参与品牌总GMV同比增长近四倍;6月17日与23个品牌直播活动,当天这些品牌总GMV同比增长超三倍 [15][16] 达达快送 - 为KA商家提供的按需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5%,平均毛利润转正 [19] - 超市KA收入同比增长超50%,新增沃尔玛等超市连锁店合作 [20] - 餐饮KA中饮料KA收入同比增长超一倍 [20] - 寄件C2C业务订单完成量同比增长超30%,为中小企业商家完成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0% [20] - 达达快送拣货服务二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超三倍 [1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二季度,京东生态内即时零售统一品牌“小时购”GMV同比增长超两倍,在京东的搜索曝光率较上一季度提高3个百分点 [9] - “附近”入口GMV环比增长超80%,已覆盖全国开展“小时购”服务的城市 [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积极响应政府政策,支持消费复苏和就业稳定,参与上海国际消费季等活动,同时配合各地政府抗疫,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 [7][8] - 持续深化与京东的合作,扩大“小时购”商家基础和产品供应,提升一小时达服务的可用性 [9] - 京东到家聚焦零售商赋能、品牌合作和技术创新,通过建立合作、拓展品类、推出营销活动和创新技术等方式提升业务 [11][14][16] - 达达快送优化定价策略和商家组合,巩固在超市KA领域的领先地位,拓展低线城市市场 [19][20] - 公司将ESG举措纳入长期发展战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21][22] - 公司认为自身作为纯平台市场的定位、数字化能力、与领先零售商和品牌的合作、供应链优势以及跨品类拓展能力使其在竞争中具有优势,尽管竞争对手增多,但对公司影响有限 [33][35][3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短期来看,供应端与有强大供应链能力的关键商家合作,使其更能应对挑战,需求端受疫情和通胀影响,消费者信心和支付意愿有待恢复,但长期来看,即时零售渗透率仍处于个位数,增长空间巨大 [45][46] - 公司预计JDDJ平台平均订单价值将继续上升,直接利润率将在下半年进一步提高至1%或以上,并在2023年持续增长,有助于公司整体盈利 [44][50] - 公司与京东合作的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提高用户渗透率、增加曝光机会、拓展地理范围和品类供应,以及利用京东现有的成功促销活动 [5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蒯佳祺宣布辞职,Jeff Huijian He被任命为总裁,辛利军加入担任董事长 [5][6] - 公司发布首份ESG报告,向利益相关者全面展示在关键ESG问题上的努力和进展 [22]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如何看待董事会变更,是否与港交所上市规则有关,以及最终在香港进行主要上市的评论 - 公司目前六位董事中有三位是独立董事,符合潜在香港上市规则,四位是女性董事,具有扎实国际背景,公司正积极推进香港上市程序以保护股东利益,未来总裁将负责日常运营并向董事会汇报 [29] 问题2: 净利润率提高18个百分点,用户补贴率趋势如何,是否继续预计今年直接利润率盈亏平衡,明年EBIT扭亏为盈 - 二季度整体补贴率较一季度下降20个基点,消费者激励降至京东到家GMV的4.5%,预计三季度激励比率将进一步下降,全年直接利润率将转正,公司将于明年上半年实现盈利 [30] 问题3: 如何看待JDDJ的竞争优势,董事会变更后与京东的合作是否会加速协同效应 - JDDJ作为纯平台市场的定位使其能与领先商家和品牌广泛合作,不与零售合作伙伴竞争,受竞争对手增加影响有限;公司通过技术能力赋能合作伙伴,如海波系统和一体化履约解决方案;积极拓展不同品类,与品牌建立广泛合作,并能利用京东资源吸引更多品牌;与京东的合作持续深化,“小时购”GMV同比增长超两倍,搜索曝光率提高,“附近”入口GMV环比增长超80% [33][35][39][40] 问题4: 上海解封后及通胀背景下消费者行为的观察,以及JDDJ的平均订单价值 - 二季度JDDJ和“小时购”平台平均订单价值为225元人民币,较一季度增加10元,长期来看,公司将通过多元化手段和新产品提高平均订单价值;短期供应端与有强大供应链能力的商家合作,需求端受疫情和通胀影响,消费者信心和支付意愿有待恢复,但长期即时零售渗透率低,增长空间大 [44][45][46] 问题5: JDDJ非超市品类竞争格局是否会加剧,对网关、利润率和销量增长的影响,以及中期直接利润率目标 - 虽然更多参与者进入非超市品类,但公司认为这些参与者多为跟随者,公司与京东的合作使其在消费者心智和流量方面具有优势;新类别补贴较少,产生正直接利润率,二季度JDDJ直接利润率转正至0.4%,预计下半年将提高至1%或以上,并在2023年持续增长 [48][50] 问题6: 如何进一步推动与京东合作带来的增长,如增加广告负载、曝光或不同品类的广告 - 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是提高用户渗透率,目标是长期达到50%;通过增加曝光机会、拓展地理范围和品类供应来提高渗透率;利用京东现有的成功促销活动;未来将扩大在更多品类产品和不同渠道的曝光机会 [52][53] 问题7: 二季度挑战后,商家尤其是中小企业商家的流失率如何,是否会影响某些长尾品类的产品供应 - 公司与关键连锁零售商合作,这些商家更具韧性,业务相对良好,且与公司的合作关系得到加强,因此供应端未受到实质性影响 [56]
Dada(DADA) - 2022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5-17 11:1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总净收入增至20亿元人民币,达达快送按可比净基础调整收入确认方法后,预估收入同比增长74% [22] - 达达快送净收入为6.23亿元人民币,预估收入同比增长,主要受城际配送服务和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订单量增加驱动 [22] - 京东到家净收入增长80%至14亿元人民币,主要因活跃消费者数量和平均订单规模增加带动GMV增长,以及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增加 [23] - 运营及支持成本为13亿元人民币,减少主要因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业务升级使骑手相关成本降低,部分被配送服务订单量增加导致的骑手成本增加抵消 [23] - 销售和营销费用为11亿元人民币,增加主要因对京东到家消费者激励金额增加、吸引新消费者的广告营销费用增加,以及与京东股份认购交易产生的业务合作协议摊销 [24] - 一般及行政费用降至1.01亿元人民币,主要因股份支付费用减少 [24] - 研发费用升至1.65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公司加强技术能力,研发人员成本增加 [24] - 非GAAP归属于达达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4.81亿元人民币,非GAAP净亏损率为24%,可比基础上净亏损率同比改善约30个百分点 [2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为46亿元人民币;截至4月30日,已根据3月宣布的7000万美元股份回购计划回购约1700万美元的美国存托股份 [25] - 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总收入在22.5 - 23.5亿元人民币之间,预估增长率为59% - 66%;预计第二季度按可比净基础收入计算的预估净亏损率将同比大幅收窄,并连续第五个季度实现环比改善 [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京东到家 - 截至2022年3月底,年度活跃用户数量同比增长47%至6790万 [10] - 第一季度超市品类与中国前100家超市连锁店中的86家建立合作,区域领先超市连锁店GMV环比增长超一倍 [11] - 第一季度消费电子和家电品类中,智能手机推出交易计划,PC和数字产品扩大产品供应并建立新合作,家电总GMV环比保持快速增长 [11][12] - 第一季度母婴品类GMV同比增长超八倍 [12] - 第一季度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约180%,与多个包装食品和家居用品品牌建立新合作 [13] - 截至3月底,海博系统已部署在超6700家零售连锁店,包括约3000家中国前100家超市连锁店 [15] - 截至目前,超30个食品饮料、粮油、母婴护理等品类品牌采用坤策系统 [15] - 截至3月底,达达快送已在全国所有沃尔玛门店全面推出,与家乐福合作使拣货完成率提高20个百分点,第一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超三倍 [16][17] 达达快送 - 对KA商家的即时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约50% [18] - 餐厅KA类别持续签约新餐厅连锁店,关键饮料KA收入同比增长超100%,制药KA收入同比增长超100% [19] - SME和C2C业务订单完成量同比增长超40%,单位经济效益显著改善 [2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在合规运营的同时推动业务可持续增长,积极履行平台责任,提升平台经济水平 [6] - 与京东深化全渠道业务合作,京东到家GMV同比增长超三倍,扩大附近频道地理覆盖范围,提升点击率和转化率 [7][8] - 京东到家通过创新模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扩大品类和商家覆盖范围,深化与品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创新数字解决方案 [9][10] - 达达快送利用技术优势和即时配送网络覆盖,为各类客户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同城即时配送服务 [18] - 疫情后市场竞争将趋于合理,小竞争对手面临挑战,强大玩家将利用优势发展业务 [37][3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宏观环境和疫情带来压力,但公司业务持续取得进展并取得强劲业绩,将继续执行战略为股东带来持续回报 [20] - 考虑到中国当前的挑战,公司认为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两个平台将实现高于市场平均的增长率 [33] - 疫情对不同城市业务影响不同,长期来看有助于客户教育,对业务有积极影响 [32] - 预计京东到家第二季度仍将快速增长,与达达整体净收入增长率相近 [34] - 预计京东到家第二季度实现正直接利润率,未来将保持正值 [43] - 预计达达快送KA业务全年同比增长40%,下半年随着疫情影响减弱,KA业务将因订单密度增加、技术和运营改进而改善 [44][45] - 预计第二季度FMCG产品在总GMV中的占比将略有下降,非FMCG产品增长更快;AOV将因疫情和品类多元化而长期增长 [46] - 消费者行为受疫情影响,更多人选择在家做饭,使用到家配送服务,对超市、FMCG和生鲜食品品类有积极影响 [50] - 对618购物节持谨慎乐观态度,将与京东密切合作,利用京东到家的分散库存模式应对挑战 [51][52] - 商家和品牌愿意在公司平台增加投入,预计在线营销收入将快速增长,不影响京东到家收入增长方法 [56][57] - 公司活跃用户基础持续增长,用户留存率和购买频率不断提高,与京东合作将降低用户获取成本 [61][62] - 预计全年在线营销货币化率有20 - 30个基点的增长空间,是推动整体货币化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第二季度可实现季度正单位经济,未来将持续增长 [65][6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参与抗疫支持行动,为商家提供配送能力,确保消费者平台产品价格稳定,帮助骑手获取通行证并提供补贴,向当地政府捐赠防护设备,参与物资分发和公益活动 [6][7] - 4月15日京东到家与京东联合举办第七届同城购物节,FMCG和生鲜食品等品类日均GMV超过去年双11,消费电子、家电等品类GMV同比增长超一倍 [9]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近期疫情对业务的影响,第二季度京东到家的具体增长率预期,以及疫情期间业务模式、产品或库存可用性的调整 - 不同城市受疫情影响不同,上海疫情严重时供应链和骑手短缺,业务面临挑战,但随着情况改善业务快速恢复;北京等城市物流和供应链相对稳定,业务先快速增长后趋于正常;部分城市疫情控制良好,业务受影响较小 [29][30][31] - 疫情期间为骑手提供额外补贴,长期来看有助于客户教育,对业务有积极影响 [32] - 考虑到当前挑战,公司认为两个平台将实现高于市场平均的增长率,第二季度指导已考虑相关影响 [33] - 预计京东到家第二季度仍将快速增长,与达达整体净收入增长率相近 [34] 问题2: 疫情封锁后公司的长期前景,竞争格局的变化,客单价的潜在影响,以及第一季度京东渠道对GMV的贡献 - 客单价因产品种类和客户体验改善而持续增长 [37] - 疫情后小竞争对手面临挑战,竞争将趋于合理,强大玩家将利用优势发展业务 [37][38] - 与京东在产品技术、品牌营销和广告方面密切合作,扩大附近频道城市覆盖范围 [38][39] - 第一季度京东渠道对GMV的贡献略超50%,预计第二季度及以后贡献将继续增长 [40] 问题3: 京东到家单位经济在第二季度的收入和费用趋势,以及达达快送KA业务的竞争格局 - 预计京东到家第二季度实现正直接利润率,未来将保持正值 [43] - 达达快送KA业务过去几年增长迅速,预计全年同比增长40%;疫情导致骑手成本增加,下半年随着疫情影响减弱,KA业务将因订单密度增加、技术和运营改进而改善 [44][45] 问题4: 第一季度京东到家FMCG与非FMCG的品类占比、AOV差异,第二季度的预期,以及疫情封锁对品类占比的影响;第一季度京东到家直接利润率;第二季度指导是否假设5月下旬恢复、6月正常 - 第一季度超市品类(主要为FMCG产品)占总GMV的60%,预计第二季度FMCG占比略有下降,非FMCG产品增长更快 [46] - 第一季度整体市场AOV超210元人民币,超市品类AOV超160元人民币且环比或同比增长,疫情和品类多元化将推动AOV长期增长 [46] - 第一季度直接利润率略为 - 0.1%,3月已实现盈亏平衡 [47] - 第二季度指导已考虑本季度上半段的所有因素,预计情况不会像4月上海那样恶化 [47] 问题5: 与2020年相比,本轮疫情对消费者行为的长期影响,公司的应对措施;618购物节商家参与情况和促销策略 - 消费者更倾向在家做饭,使用到家配送服务,对超市、FMCG和生鲜食品品类有积极影响 [50] - 对618购物节持谨慎乐观态度,将与京东密切合作,利用京东到家的分散库存模式应对挑战 [51][52] 问题6: 宏观逆风及疫情对商家支出的影响,公司的应对措施,以及货币化模式是否改变 - 超市虽面临挑战,但因社区团购竞争和补贴减少,经营状况较前几年有所改善;品牌整体状况良好 [55][56] - 商家和品牌愿意在公司平台增加投入,预计在线营销收入将快速增长,不影响京东到家收入增长方法 [56][57] 问题7: 疫情对达达的最大影响因素,若再次封锁公司的应对措施;与过去疫情周期相比,用户留存率和用户获取成本的变化 - 上海封锁是极端情况,未来预计不会出现类似情况,政府会重视超市供应链,骑手短缺是暂时的 [60][61] - 截至3月底,活跃用户增长47%至近6800万,与京东合作将降低用户获取成本,用户留存率和购买频率不断提高 [61][62] 问题8: 本季度广告收益率在总货币化率中的情况,疫情封锁对2022年单位经济展望的影响;超市B2B业务竞争趋于理性对货币化率的影响 - 第一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80%,在线营销货币化率从去年第四季度的3.2%提高到3.4%,预计全年有20 - 30个基点的增长空间,是推动整体货币化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65] - 预计配送费、包装费和商家佣金保持与去年相似水平,第二季度可实现季度正单位经济,未来将持续增长 [65][66]
Dada(DADA) - 2021 Q4 - Annual Report
2022-04-28 18:55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投资 - 2014年7月达达集团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同月推出达达快送APP;2014年11月达达荣耀成立;2016年6月与沃尔玛集团达成业务合作;2020年6月公司ADS在纳斯达克上市[317][319] - 2016年4月公司与京东集团建立合作关系,获2亿美元现金投资;2018年8月京东集团再投1.8亿美元;2022年2月达达向京东集团发行1.09215017亿股普通股,获5.46亿美元现金及战略资源,交易完成后京东集团持股约52%[318][319] - 2016年10月沃尔玛集团成为战略投资者,投资5000万美元;2018年8月再投3.2亿美元[319] 达达快送业务数据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达达快送同城配送服务覆盖约1800个中国城市和县城,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覆盖约2600个中国城市和县城[323] - 2021年达达快送骑手共配送11.23亿单,2019 - 2021年各年峰值日分别配送超920万、1080万和950万单[323] - 达达快送为连锁商户、中小企业商户和个人寄件人提供同城配送服务,为物流服务提供商等提供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327][335] - 达达快送对部分连锁商户按固定费率收费,对中小企业商户和个人寄件人按可变费率收费;骑手配送费由实时自动定价系统动态计算[331][33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同城配送服务覆盖中国约1800个市县,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覆盖约2600个市县[494] - 2020年和2021年分别交付10.57亿和11.23亿个订单,日均分别为290万和310万个订单[494] - 2021年同城配送订单平均配送时间约为30分钟[496] JDDJ平台业务数据 - 2021年JDDJ平台产生的GMV达430.79亿元人民币,截至2021年12月31日,覆盖约1800个中国城市和县城[341] - 2021年JDDJ平台有6230万活跃消费者[342] - JDDJ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商品选择、个性化服务、便捷下单和快速履约服务[342][343][344] - 2021年JDDJ活跃门店超147400家,较2020年约114700家增长28.5%[347] - 2020年和2021年GMV分别为252.62亿元和430.79亿元,同比增长率为70.5%,2021年平均订单规模较2020年增长25.6%,活跃消费者从4130万增至6230万[497] 公司其他业务相关数据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盘古营销”系统中的CRM工具被221家零售商采用,覆盖超50068家门店[354] - 2021年公司直接合作的品牌所有者数量为215家[357] 公司业务策略与服务 - 公司为新消费者提供优惠券等激励措施,并邀请其加入微信直播聊天社区以促进复购[345] - 公司为零售商提供综合零售解决方案、CRM服务和智能线下门店解决方案等[349] - 公司为品牌所有者提供促销和营销活动,帮助其触达更多消费者并优化销售渠道[357][359] - 公司与京东集团和沃尔玛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提供物流和技术服务[361][362] - 公司在即时配送和即时零售业务中运用数据挖掘和AI技术提升运营效率[365][370] 公司资源与资质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研发团队有918名成员[37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74项计算机软件版权、8项其他版权、18项专利,在中国维持超1270项商标注册,注册或收购50个域名[37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平台有664名客服人员,约81.3%为外包人员[378] 行业法规政策 - 根据2021版负面清单,增值电信服务提供商的外资投资不得超过50%(不包括电子商务、国内多方通信、存储转发业务和呼叫中心)[387] - 外国投资者投资中国增值电信业务,外资持股比例在一般增值电信业务中最高为50%,电子商务业务中最高为100%[392] - 《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于2001年12月11日发布,最近一次修订于2016年2月6日[392] - 《电信条例》于2000年9月25日颁布,最近一次修订于2016年2月6日[394] - 《电信业务分类目录》于2003年2月21日由原信息产业部颁布,最近一次修订于2019年6月6日[394] -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3日修订,2017年9月1日生效[395]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年,持证人需接受年度检查[395]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有效期为五年,需在到期前至少六个月申请重新审核续签[400] - 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书有效期为五年,分为A、B、C三种类型[402] - 医疗器械在线销售记录需保存至医疗器械使用期限结束后两年,无使用期限的不少于五年,植入式医疗器械需永久保存[406] - 电子商务平台需将交易信息保存至交易完成之日起不少于三年[408] - 食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年,企业需为每个经营场所申请一个许可证[410] - 若商家欺骗消费者或故意销售不合格产品,需赔偿消费者损失并支付商品或服务价格三倍的额外赔偿[412] - 2017年1月12日国务院决定取消省级CFDA对除第三方平台外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企业的审批[403] - 2017年9月22日国务院决定取消第三方平台从事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审批[404] - 2019年8月26日《药品管理法》修订,规定国家特殊管制药品不得在线销售[405] - 2021年4月29日《食品安全法》修订,规定第三方食品交易平台需对参与的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409] -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规定拥有超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运营者境外上市需申请网络安全审查[429] -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处理超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数据处理者境外上市等活动需申请网络安全审查,境外上市公司需开展年度数据安全评估[43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2021年9月1日起施行,规定数据处理应合法合规,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等[427] -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网络运营者需履行网络安全义务[42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电信和互联网服务提供者需履行反恐相关义务[425] - 《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2006年3月1日起施行,互联网服务提供者需采取相关措施并保留用户信息至少60天[424] - 《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2016年9月1日起施行,互联网广告需标明“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互联网[42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年4月29日修订并施行,规范商业广告活动,禁止广告含不良内容[419] - 《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从事道路货运经营需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车辆道路运输证[4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房屋租赁需签订书面合同并登记[415] - 数据处理者处理超100万用户个人数据后进行个人数据跨境传输,或累计传输超10万用户个人信息、超1万用户敏感个人信息时,需申请数据安全评估和出境数据传输许可[433] - ICP运营商需保存用户相关信息记录至少60天,并按法规要求提交[435] - 网络产品安全漏洞信息接收日志需保留至少6个月[432] - 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处理个人信息应有明确合理目的,收集应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440] - 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儿童信息保护规定》要求互联网服务运营商收集、使用等儿童个人信息前,需通知并获监护人同意[440] - 2021年5月1日起施行的规则明确了常见移动互联网应用必要个人信息收集范围,运营商不得因用户拒绝提供非必要信息而拒绝提供基本服务[440] - 2021年7月30日发布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条例》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建立网络安全保护和问责制度[431] - 2021年7月12日发布的《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禁止滥用网络产品安全漏洞危害网络安全等行为[432] - 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含义及相关犯罪严重情形[436] - 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修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标准,强化非法收集等个人信息的刑事责任[438] - 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支付机构需按许可范围合规经营,不得外包业务、转让或租借许可证[441] - 注册商标有效期为10年,可在到期前12个月申请续展,有6个月宽展期,续展后有效期仍为10年[448] - 发明专利有效期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有效期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算[449] 外汇与税务政策 - 资本账户外汇资金意愿结汇比例暂定为100%[453] - 外商投资企业每年需从累计利润中提取至少10%作为储备基金,直至达到注册资本的50%[456] - 试点地区非金融企业可登记不超过净资产两倍的外债额度并在额度内借款[457] - 2014年7月4日发布的SAFE Circular 37要求中国居民或实体就境外特殊目的公司进行外汇登记及信息变更更新[459] - 2017年1月26日发布的SAFE Circular 3规定银行需核查利润分配相关文件,国内实体汇出利润前需弥补以前年度亏损[461] - 2015年6月1日起,外商投资企业资本账户外汇可自主结汇[452] - 2016年6月9日发布的SAFE Circular 16统一了境内机构资本账户外汇资金意愿结汇政策[453] - 境外上市公司的中国公民或在中国连续居住不少于一年的非中国公民参与股权激励计划需在国家外汇管理局登记,否则可能面临罚款和法律制裁[462] - 在中国工作的员工行使股票期权或获得限制性股票需缴纳中国个人所得税,境外上市公司的中国子公司需代扣代缴,否则可能面临税务机关制裁[463] - 非敏感境外投资项目需向国家发改委地方分支机构备案,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涉及非敏感国家和地区及非敏感行业需向商务部地方分支机构备案,还需在当地银行进行境外直接投资登记[464] - 在中国有实际管理机构的境外企业按25%的统一企业所得税税率对全球收入纳税,在中国无分支机构的非中国居民企业就来源于中国的收入按1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465] - 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可享受15%的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资格有效期为三年[466] - 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中国应税资产,若被认为无合理商业目的,中国税务机关可将其重新分类为直接转让并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467] - 非中国居民企业股息分配的标准预扣税税率为20%,自2008年1月1日起降至10%,符合条件的香港居民企业可降至5%[471] - 增值税销售税率原为17%和11%,2018年5月1日起分别调整为16%和10%,2019年4月1日起分别调整为13%和9%[473][476] - 购买农产品原税率为11%,2018年5月1日起调整为10%,2019年4月1日起调整为9%[473][476] - 自2011年11月16日起,部分“现代服务业”实施增值税取代营业税试点计划,最终于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475] - 公司需按当地政府规定比例为员工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478] 公司VIE架构与办公设施 - 公司通过与上海趣盛及其股东的一系列协议控制可变利益实体(VIE),VIE股东将100%股权质押给达达荣耀[484][486] - 达达荣耀与VIE签订的独家业务合作协议规定,VIE需将100%净收入作为服务费按月支付给达达荣耀[48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上海租赁并占用约10,600平方米办公空间[49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北京租赁并占用约8,500平方米办公空间[49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其他城市租赁并占用约19,200平方米办公及其他用途空间[491] - 公司租赁期限从1年到6年不等[491] - 公司服务器托管在北京第三方数据中心[491] - 公司认为现有设施能满足当前需求,未来将主要通过租赁获取额外设施[491]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 - 2021年,公司来自京东集团服务的净收入占比分别为50.5%、38.6%和13.9%[363] - 2019 - 2021年,公司来自沃尔玛集团服务的净收入占比分别为13.0%、13.8%和20.2%[363] - 2019 - 2021年净收入分别为30.997亿元、57.3999亿元和68.6626亿元(1.077466亿美元),其中服务收入占比均超98%[508] - 2019 - 2021年来自关联方的净收入分别为19.677亿元、30.089亿元和23.39亿元(3.67亿美元)[508] - 2019 - 2021年客户激励分别为8770万元、6930万元和1.25亿元(1960万美元),占净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8%、1.2%和1.8%[509] - 2019 - 2021年达达快送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64.4%、59.8%和41.1%,京东到家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35.6%、40.2%和58.9%[513] - 预计未来净收入将继续增加,京东到家平台服务收入将随销量增长而增加[514] - 2019年运营及支持成本为2845872千元,占比91.8%[516] - 2020年运营及支持成本为4721311千元,占比82
Dada(DADA) - 2021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3-09 16:54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四季度总净收入增至20.3亿元人民币,达达快送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收入确认方法调整为可比净基础后,预估收入同比增长80.3% [22] - 达达快送净收入7.18亿元人民币,预估收入同比增长80.5%,主要因连锁商户同城配送服务订单量增加 [22] - 京东到家净收入增长80.1%至13亿元人民币,主要因活跃消费者数量和平均订单规模增加带动GMV增长,以及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增加 [23] - 运营及支持费用为14亿元人民币,减少主要因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业务升级导致骑手相关成本降低,但达达快送平台为各连锁商户和京东到家平台零售商提供同城配送服务的订单量增加,部分抵消了这一减少 [23] - 销售和营销费用为107万元人民币,增加主要因对京东到家消费者的激励金额增加,以及公司业务增长带来的人员成本增加 [24] - 一般及行政费用降至9900万元人民币,主要因股份支付费用减少 [24] - 研发费用增至1.69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公司加强技术能力,研发人员成本增加 [24] - 非GAAP归属于达达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4.85亿元人民币 [24] - 2021年全年总净收入为6900万元人民币,预估收入增长率为78% [24] - 运营和支持成本为51亿元人民币,2020年为47亿元人民币 [25] - 销售和营销费用为34亿元人民币,2020年为18亿元人民币 [25] - 一般及行政费用为4亿元人民币,2020年为4.99亿元人民币 [25] - 研发费用为5.74亿元人民币,2020年为4.29亿元人民币 [25] - 非GAAP归属于达达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21亿元人民币 [2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为18亿元人民币,京东对达达的投资完成,进一步增加了5.46亿美元现金储备 [25] - 2022年第一季度,预计总收入在20亿至20.5亿元人民币之间,预估增长率为72%至76%,预计基于可比净基础收入的预估净亏损率将同比显著改善 [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京东到家 - 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80%,显著超过整体消费增长 [9] - 2021年活跃用户数量同比增长51%至6230万 [10] - 超市品类与中国前100家超市连锁中的85家建立合作,2021年市场份额增至27%,与第二、三名差距分别为11和18个百分点 [10] - 第四季度3C品类GMV同比增长超三倍,智能手机子品类12月底平台上有超1200家门店,PC及配件子品类与更多知名品牌建立新合作,家电子品类GMV连续四季度环比增长超100%,并与苹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逐步将超800家苹果门店接入平台 [12] - 第四季度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140%,2021年全年线上营销收入增长超130% [13] - 截至2022年1月底,全渠道操作系统海博覆盖约6000家零售连锁店,2021年使用海博系统的商户续约率超98%,第四季度升级海博采购模块,可使门店拣货时间平均减少40%,目前超80%使用海博系统的商户已采用该模块 [15] - 达达快送服务覆盖的门店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21年底,覆盖约500家超市连锁店,第四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超八倍 [16] 达达快送 - 第四季度向关键客户(KA连锁商户)提供的即时配送服务总收入同比增长100%,2021年全年KA收入增长超120%,连续三年KA收入增长超100% [18] - 第四季度中小企业商户订单量同比增长100%,提高了达达快送配送网络的整体密度,有助于提高配送效率 [19] - 最后一公里服务中,配送订单稳步增长,取货订单快速增长,在为大客户提供现场取货服务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全面满足京东物流需求 [19] - 达达即时自主配送平台自2021年7月正式推出以来,已为超市合作伙伴配送超3万单,即使在促销旺季和恶劣天气下,配送完成率仍稳定在95%以上 [2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京东到家在超市自动领域的市场份额增至27%,与第二名差距为11个百分点,与第三名差距为18个百分点 [10][4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努力成为数字经济推动者,利用强大数字技术能力赋能实体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7] - 与京东深化战略合作,2月28日京东对达达的投资完成,10月正式推出“小时购”统一品牌,四季度“小时购”GMV同比大幅增长,截至2021年底,京东到家超70%的活跃门店在“小时购”上线,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京东的全渠道合作,提高京东用户对即时零售的认知度,丰富京东即时零售的产品品类 [8][9] - 京东到家定位为开放平台,通过技术和服务创新赋能零售行业,持续推动零售行业数字化,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巩固在超市品类的领导地位,拓展在3C等品类的影响力,提高品牌营销效率 [10][12][13] - 达达快送致力于提供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服务,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保障骑手权益,拓展KA和中小企业客户,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推动即时自主配送发展 [17][18][19] - 行业竞争环境趋于理性,参与者更注重提高盈利能力,公司平台模式不持有库存,与零售商无竞争,相比其他平台模式和前置仓模式更具优势,社区团购受政策和宏观环境影响,竞争力较去年下降 [40][4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第四季度宏观环境疲软,但公司仍实现了强劲的收入增长,运营效率大幅提高 [6] - 即时零售行业处于早期阶段,增长迅速,公司将在保持规模增长的同时,加强市场领导地位,提高盈利能力 [32] - 与京东的合作将带来更多协同效应,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整体毛利率和利润水平,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京东到家实现正毛利率 [30][31] - 公司对实现2022年正运营利润目标有信心,可能从明年上半年开始 [5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因抗疫援助和扶贫等社会责任实践,被评为上海慈善之星,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互联网和在线新经济企业 [21] - 1月京东到家首批通过工信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评测 [21]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第四季度补贴率情况及2022年补贴水平和单位经济预期,以及京东合作中不同渠道的单位经济情况 - 2021年多个季度持续优化补贴比例,第四季度消费者激励同比下降120个基点,环比下降20个基点,推动京东到家直接利润率进一步优化20个基点,2022年将继续优化消费者激励,随着更多三合一优惠券应用,预计利润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与京东零售整合也将提升整体毛利率和利润水平,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京东到家实现正毛利率,第一季度接近盈亏平衡 [29][30][31] - 与京东深化合作后,用户获取策略转变,从主要获取京东到家应用用户转向从京东庞大用户群中获取用户,可节省用户获取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33] 问题2: 不同零售品类的强弱情况,以及京东到家应用的用户获取策略 - 公司从超市品类起步,巩固市场领导地位,逐步拓展到3C、母婴、化妆品等品类,这些品类增长迅速,线下业务受疫情和经济放缓影响,商家更愿意与公司合作,未来有望实现“万物即时可得” [36] - 京东到家应用有忠实客户,将通过用户留存计划保持应用活力并获取更多用户,同时借助京东资源,在京东应用内创新提高转化率和接入点,快速扩大京东用户群,实现双赢 [37][38] 问题3: 2022年竞争格局,业务趋势,以及海博系统的盈利潜力和竞争格局 - 市场参与者更理性,更注重提高盈利能力,公司平台模式不持有库存,与零售商无竞争,相比其他模式优势明显,社区团购竞争力下降,公司对自身优势有信心 [40][41] - 海博系统受商家欢迎,付费客户留存率达98%,收入同比增长200%,虽目前收入规模不大,但增长令人鼓舞,将继续提升其功能,探索更多盈利机会 [42][43] 问题4: 京东投资完成后,达达的变化和合作计划,以及本季度佣金率、不同品类AOV和订单占比 - 与京东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小时购”已开发并快速增长,组织层面已在京东零售内部设立团队,未来京东将视达达为一家人,在订单运营和财务规划中考虑达达,双方将有更多联合业务计划,提升协同效应 [47][48] - 佣金率与前两季度持平,整体AOV增至210元人民币,主要因3C品类占比增加,超市品类AOV仍为145元人民币,超市品类GMV占比近60%,电子品类占比超30% [50] 问题5: 达达快送KA业务在当前环境下的进展和前景 - KA业务增长迅速,过去三年每年同比增长超100%,今年将继续快速增长,将扩大对现有KA客户的渗透,同时签约更多KA品牌,服务水平和品牌得到KA商户认可,有助于赢得更多客户 [51] 问题6: 公司实现整体盈利的时间和平衡增长与盈利的方式,以及近期中国疫情反弹对需求的影响 - 目标是先实现京东到家目标直接利润率,达达快送目前已实现部分业务正AOV,2021年连锁商户单位经济接近盈亏平衡,今年设定较高增长目标的同时,实现订单正单位经济,公司将平衡两个业务板块的增长和盈利能力,预计2022年实现正运营利润,可能从明年上半年开始 [54][55] - 目前成本相对稳定,需求平稳增长,未出现大幅波动,在政府帮助下,业务和骑手网络健康可控 [56] 问题7: 茶饮料店降价是否会带来线上平台价格竞争压力,以及提高KA业务盈利能力和京东到家杂货业务抽成率哪个更容易 - 连锁商户更注重成本,公司KA业务成本具有竞争力,采用站骑手和跨区域骑手结合的方式,成本低于其他玩家,过去几个季度KA业务利润率和单位经济不断改善,未来将继续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市场渗透率来提升盈利能力 [58][59] - 将平衡提高KA客户抽成率和京东到家货币化率,2022年将逐步提高抽成率,同时优化连锁商户业务运营效率,也会注重提高京东到家货币化率,减少对消费者的补贴 [61] 问题8: 今年在线营销服务的创新活动,与京东深化合作对该领域的帮助,以及今年和长期的货币化率预期 - 与京东完成交易后,将有更多联合业务计划,为品牌提供更全面服务,与京东零售形成更集成解决方案,为品牌创造更多价值,增加线上营销收入 [64] - 预计全年货币化率提高30至40个基点,明年第四季度同比提高近100个基点,运营成本(包括骑手成本)仍有很大改善空间,随着订单密度增加,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65] 问题9: 本地电商汽车市场规模,京东到家在其中的角色,与京东合作是否需支付佣金,未来能否取消,京东提供的战略资源具体内容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巨大,公司仍处于早期阶段,业务从超市拓展到更多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68] - 目前在“小时购”业务上仍向京东支付佣金,未来将提高运营效率,与京东进一步协商,与京东的合作是全面的,不仅涉及用户和客户激活,还包括运营效率、不同垂直品类的整合与合作,未来电商模式可能是线上线下结合的“B2C+”模式 [69] 问题10: 此前与200个品牌合作及3%货币化率的最新情况,品牌合作的启动方式、是否签订年度框架协议及2022年预算情况 - 公司作为平台可清晰了解品牌表现,品牌也对平台感兴趣,双方通过交流合作实现增长,业务规模扩大后会签订年度框架协议,但协议并非业务上限,若业务增长可获得更多收入 [72][73] - 京东零售将帮助公司获取3C和化妆品等品类的品牌资源,公司将直接与这些品牌合作开展O2O业务 [74]
Dada(DADA) - 2021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1-11-24 15:36
Dada Nexus Limited (NASDAQ:DADA) Q3 2021 Earnings Conference Call November 23, 2021 8:00 P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 Caroline Dong - Head, Investor Relations Philip Kuai - Chairman and CEO Beck Chen -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Jun Yang - Co-Founder and CTO 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 Ronald Keung - Goldman Sachs Eddie Leung - Bank of America Thomas Chong - Jefferies Alicia Yap - Citigroup Ashley Xu - Credit Suisse Wei Xiong - UBS Robin Leung - Daiwa Operator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Thank you for s ...
Dada(DADA) - 2021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1-09-08 14:1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总净收入增至15亿元人民币,达达快送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收入确认方法调整为可比净额基础后,预估收入同比增长81% [22] - 达达快送净收入为5.94亿元人民币,预估收入同比增长率为81% [23] - 京东到家总净收入也增长81%,达到8.81亿元人民币 [23] - 运营和支持成本为11亿元人民币,主要因达达快送平台为连锁重点商户提供的城际配送服务订单量增加,以及京东到家平台零售商订单量增加导致骑手成本上升 [24] - 销售和营销费用为8.24亿元人民币,主要是由于对京东到家消费者的激励金额增加,以及广告和营销费用增加 [24] - 一般及行政费用降至1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基于股份的薪酬费用减少 [25] - 研发费用为1.32亿元人民币,主要是由于公司持续加强技术能力,研发人员成本增加 [25] -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5.49亿元人民币,去年第二季度为3.19亿元人民币;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摊薄后每股净亏损为 - 0.58元人民币,去年第二季度为 - 0.80元人民币 [2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为47亿元人民币;根据6月宣布的1.5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截至2021年8月31日,已回购约7300万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票 [25] - 预计2021年第三季度总收入在16.3 - 16.8亿元人民币之间,预估增长率为80% - 86%;预计京东到家收入增长在下半年加速,调整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收入至可比净额基础后,预估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亏损率在第三和第四季度同比和环比均将进一步收窄 [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京东到家平台 - 618购物节总商品交易总额(GMV)翻倍,消费电子、化妆品和家电的GMV同比均实现两倍以上增长 [8] - 活跃消费者数量同比显著增加约50%,达到5130万 [9] - 第二季度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110% [13] - 海波系统截至8月底已被超4300家零售连锁店采用,覆盖超40%的前100家超市连锁店;采用新智能定价模块的门店利润增长50%,毛利率提高5个百分点 [15] 达达快送平台 - 第二季度为连锁商户提供的即时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加速至超140%;超市品类收入同比增长70%;餐饮品类收入同比增长超200%;中小商户下单数量同比继续翻倍 [17][18] - 本季度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成功转型为更轻资产的模式 [1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上半年线下零售仍占消费品销售额的76.3% [1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作为本地即时配送和零售公司,利用零售加配送能力,支持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推动国内循环,助力零售商和品牌合作伙伴实现数字化转型,适应新O2O时代 [6][7] - 京东到家平台从服务用户、赋能零售商、促进品牌推广和技术赋能四个方面创造价值,推动长期可持续价值创造;达达快送平台提供灵活就业机会,保护骑手权益,优化平台提升骑手效率和安全性 [9][16] - 公司欢迎监管加强,认为有序公平的环境有利于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8] - 与京东集团加强合作,包括在京东APP首页设置新入口,与京东物流在数据自主配送开放平台开展新合作,共同推动智能配送业务升级和转型 [30][31] - 持续拓展品类和商户覆盖,在超市、智能手机、PC等品类与更多品牌建立合作;为零售商推出增值服务,如数据拣货服务 [11][12] - 推出数据自主配送开放平台,加速无人配送在即时零售行业的应用,短期补充人工配送,长期降低配送成本 [20] - 与社区团购平台相比,公司在供应链能力、配送效率、客户体验和平台定位等方面具有竞争力,预计长期竞争力将增强 [48][49][5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中国监管环境不断演变,政府支持创新互联网公司发展,加强反垄断等监管,公司业务模式符合政策导向 [7] - 疫情使消费者更习惯在线下单,有助于公司获客和教育客户;也促使商家加快数字化转型,与公司合作的商家增多 [42][43] - 预计京东到家第三和第四季度在线营销收入将保持三位数同比增长,整体货币化率将同比和环比增长 [33] - 中期到长期来看,随着订单密度增加,骑手成本可得到有效管理,销售和营销费用可降低 [39] - 预计达达快送关键账户商户业务下半年将继续实现三位数增长,明年也将保持较高增速,有望在第四季度或明年初成为中国连锁商户服务业务的领导者 [61] 其他重要信息 - 达达集团将社会责任作为公司及其领导层的重要方面,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灾、促进老年人互联网融入等方面做出努力 [21] - 7月,京东到家电商平台项目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选为新型零售示范项目,体现政府对公司创新模式和满足消费者需求能力的认可 [1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与京东深化合作的最新情况及拓展品类计划,以及京东到家在第三季度的独立增长预期和季节性因素 - 与京东集团的合作在第二季度显著加强,京东1小时购物的GMV环比增长90%,京东APP首页新入口正在测试并计划扩大推广;与京东物流在数据自主配送开放平台开展新合作;将与京东合作探索更多品类,包括家电和化妆品;预计第四季度京东到家收入增长将超过第三季度,在线营销收入将保持三位数同比增长,整体货币化率将增长 [30][31][32][33] 问题2: 骑手成本趋势及未来额外成本情况,以及销售和营销中客户激励与广告及员工成本的情况 - 骑手成本绝对值因业务增长而增加,但每单成本价值总体稳定;消费者激励环比略有下降,预计第三和第四季度将增加;从长期看,与京东的合作将降低销售和营销及客户激励成本,订单密度增加将降低骑手成本 [37][38][39] 问题3: 疫情对达达和京东到家的影响,以及海波系统激励环境变化和同行竞争情况 - 疫情期间公司与地方政府合作提供日常物资和即时配送服务,获政府认可;消费者更习惯在线下单,商家加快数字化转型,有利于公司业务;海波系统被越来越多领先零售商认可,是市场上应用最广泛、最领先的系统 [42][43][45] 问题4: 社区团购平台业务放缓后,超市零售合作伙伴需求变化,以及自动驾驶配送的长期成本节约和定价订单利润率结构 - 在部分省份,京东到家GMV同比增长超100%;监管加强对社区团购玩家施压,公司在供应链能力、配送效率和平台定位等方面具有竞争力;自动驾驶配送短期补充人工配送,长期将显著降低成本;目前试点运行有限,每单成本高,但硬件成本预计未来几年将大幅下降,有望低于人力成本 [48][49][50][53][54] 问题5: 货币化率结构变化原因,以及骑手成本中是否有一次性或一次性影响因素 - 整体货币化率环比增长20个基点,预计第三和第四季度将稳定增长;配送费占GMV比例下降是由于智能手机品类增长较快,其佣金率低于平均水平;第三季度智能手机业务增长放缓,佣金和配送费占GMV比例将环比增长;骑手成本在4月中旬业务模式转型前按毛基计算,导致运营和支持成本中骑手成本增加,后续季度无此问题 [57][58][59] 问题6: 达达快送KA业务的增长展望和扩张计划,以及骑手社保要求的潜在影响和最新情况 - 达达快送关键账户商户业务上半年增长140%,预计下半年和明年继续高速增长,有望成为行业领导者;政府发布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指导意见,公司积极参与讨论,准备在部分省份试点工作伤害保险,每单预计增加成本0.04元,可被订单密度增加抵消;市场监管总局针对食品配送平台的指南不适用于公司 [61][62][63][64] 问题7: 超市和非超市品类对GMV的贡献比例变化,以及平均订单价值(AOV)情况和非超市品类增加对利润率的影响 - 第二季度超市品类贡献约70%的GMV,智能手机和家电等非超市品类约占20%;预计非超市品类市场份额将逐渐增加;第二季度平台平均AOV约为180元,超市品类AOV仍高达140元,预计下半年可维持较高AOV;非超市品类增加和补贴水平调整将使京东到家成本占GMV比例略有下降,利润率改善 [66][67]
Dada(DADA) - 2021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1-06-08 14:4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第一季度总净收入达1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2%,2019年第一季度起的两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8% [6] - 达达快送净收入8.9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1%;京东到家净收入7.7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3%;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130% [19] - 运营和支持费用增至14亿人民币,销售和营销费用升至7.91亿人民币,G&A费用略增至1.03亿人民币,研发费用升至1.34亿人民币 [20][21] - 第一季度非GAAP归属普通股股东净亏损6.18亿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1亿人民币;非GAAP摊薄后每股净亏损0.75美元,2020年第一季度为1.11美元 [22]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共55亿人民币;董事会已授权达达快送在未来12个月内回购至多1.15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票 [22] - 预计2021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在14 - 14.5亿人民币,按调整后口径计算同比增长72% - 78%;京东到家收入同比增长超80%,下半年将进一步加速增长 [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京东到家 - 第一季度收入7.78亿人民币,两年复合年增长率97% [6] - 周年庆促销活动销售额是去年的1.7倍,合作品牌总销售额同比增长2倍;低线城市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 [8] - 截至第一季度末,覆盖超1500个市县,较去年同期翻倍;消费电子品类近9000家门店上线平台,周年庆期间苹果、vivo等品牌手机销售额同比增长超7倍 [9] - 一季度达达优拣拣货单量较去年四季度增长230%,骑手取货时间缩短23% [12] 达达快送 - 第一季度同城即时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130%,拣货渠道收入同比增长超400%,医药连锁商家收入同比增长超600% [17] - 第一季度完成订单的中小商家数量同比翻倍 [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未提及相关内容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京东将投资8亿美元增持公司股份至51%,双方将深化全渠道战略合作,共同满足消费者全品类即时服务需求 [7] - 京东到家持续拓展地理和品类覆盖,加强与零售商和品牌商合作,推出创新营销活动,提升消费者体验和运营效率 [9][12] - 达达快送将继续扩大客户群体和门店渗透率,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与京东物流合作 [17][18] - 社区团购监管趋严,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公司与超市合作加深,超市更倾向于专注门店即时零售业务 [31][3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业务增长潜力和发展势头充满信心,认为与京东合作将带来更多战略协同机会,提升市场竞争力 [22][36][37] - 消费者越来越习惯在线购买商品,尤其是即时零售,公司业务将受益于这一趋势 [63] 其他重要信息 - 4月起升级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骑手成本由第三方公司直接支付,公司仅收取平台服务费,将提高营运资金效率和收入质量 [23] - 海波系统受零售商欢迎,截至4月底,超3300家零售门店采用该系统,已拓展至便利店和消费电子品类 [1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京东到家二季度增长驱动因素及社区团购对商家的影响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平均订单价值(AOD)同比略有增加,活跃消费者数量增长 [29][30] - 社区团购市场潜力大,公司在受影响省份的GMV仍同比翻倍增长;监管趋严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超市更愿意与公司深化合作 [31][32] 问题2: 京东渠道对用户获取的重要性及与京东在履约和物流方面的潜在合作 - 目前京东平台即时零售用户渗透率低,双方计划将其提升至50%以上;今年起京东将成为京东到家越来越重要的用户获取渠道,双方合作将互利共赢 [36] - 未来双方将在物流、营销等方面开展更多战略合作,如利用公司即时配送能力和线下门店库存降低物流成本,开展联合营销活动等 [37][38][39] 问题3: 京东到家的单位经济、盈利潜力及超市业务贡献 - 超市品类一季度贡献总GMV的25% [41] - 目前公司优先考虑增长,未来将优化补贴水平以实现盈亏平衡或盈利;与京东合作带来的增长潜力大于预期,有机会更早优化直接利润率 [41][42] 问题4: 二季度指引反映的地理和品类扩张情况及与京东的具体合作计划 - 二季度指引已考虑向低线城市和郊区渗透;4、5月双方已开始合作,有具体计划,预计Q3推出 [44] - 公司将继续拓展地理和品类覆盖,与京东在高层达成具体合作协议,京东APP将优化以支持即时零售业务,未来公司将获得更多流量入口 [45][46] 问题5: 京东到家GMV增长中自有平台商家和物竞天择平台的贡献及物竞天择订单的直接利润率和补贴情况 - 京东到家运营团队负责开发新商家并将其引入平台和京东;目前物竞天择平台贡献业务比例较低,未来将逐渐增加 [48][49] - 超市品类通过物竞天择在京东上线的产品仍有消费者补贴,下半年计划减少补贴以提高直接利润率 [49] 问题6: 二季度指引中达达快送业务的订单需求展望、竞争格局及海波系统的差异化优势 - 达达快送二季度起仅连锁商家业务按毛收入确认,该业务一季度增长超130%,预计二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下半年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商家即时配送平台 [51] - 海波系统技术和功能先进,能与市场上几乎所有领先企业合作,积累大量用例并不断改进;公司是纯中立平台,与零售商建立了坚实信任,能获取敏感信息并帮助其提升效率 [53][54][55] 问题7: 京东用户获取渠道的差异、费用及协同效应,海波系统的货币化计划、便利店业务单位经济及超市使用海波系统的比例 - 公司正在与京东技术团队对所有流量入口进行研发和评估,未来将有更先进的实践和更好的表现;海波系统持续收取GMV佣金,未来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将带来更多货币化机会 [57][58][59] 问题8: 京东到家Q1软件标签和利润率情况及二季度和下半年的变化,消费者行为在疫情前后的演变及客户留存和购物频率情况 - 京东到家Q1利润率为 - 2.8%,未来三个季度将下降;Q1补贴水平最高,为6.2%,后续将降至行业中等水平 [62] - 疫情后消费者更习惯在线购买商品,尤其是即时零售,且购买品类不断扩大,公司业务将受益于这一趋势;京东到家Q1增长50%,预计Q2超80%,下半年更快 [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