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002594)
icon
搜索文档
“闪充5分钟续航400公里!”比亚迪汉L、唐L双旗舰上市
中国经营报· 2025-04-14 06:43
文章核心观点 - 比亚迪王朝网旗下汉L与唐L上市,是技术集大成之作,标志“兆瓦闪充”体系落地,向高端新能源市场发起冲击,打破传统合资品牌垄断格局 [2][4][5] 产品上市信息 - 4月9日晚间,比亚迪王朝网旗下汉L与唐L正式上市 [2] 产品阵容 - 汉L和唐L各自推出6款车型,汉L售价20.98 - 27.98万元,唐L定价22.98 - 28.98万元,均覆盖纯电和插混双路线,提供4种外观颜色与2种内饰配色 [2] 核心技术 - 两款新车在动力性能、智能化配置等核心技术全面升级,搭载第五代DM混动系统、超级e平台以及“兆瓦闪充”等前沿技术 [2] 汉L性能特点 - 汉L EV基于超级e平台打造,搭载全域千伏高压架构等,充电倍率达10C,功率最高1000kW,“闪充5分钟,续航400公里” [2] - 汉L EV四驱旗舰型整车功率810kW,0 - 100km/h加速2.7秒,极速超305km/h;DM版搭载第五代DM - p和DM - i混动系统,热效率45.3%,四驱版百公里加速最快3.9秒,亏电油耗3.9L/100km [3] 唐L性能特点 - 唐L EV基于超级e平台打造,四驱旗舰版输出功率810kW,0 - 100km/h加速3.6秒,极速287km/h [3] - 唐L DM继承第五代DM技术优势,零百加速4.3秒,亏电油耗4.9L/100km [3] 充电生态 - 汉L和唐L上市标志比亚迪“兆瓦闪充”体系正式落地,首批500座兆瓦闪充站已运营,计划全国建超4000座兆瓦级充电站 [4] - 比亚迪将兆瓦闪充技术面向全行业开放,获大量合作意向,计划与国内多家头部充电运营商开展技术共建与网络共享 [4] 智能化配置 - 汉L与唐L全系标配比亚迪“天神之眼B”高阶智能驾驶系统(DiPilot 300),配置30颗传感器和1颗英伟达Orin X高算力芯片,支持多场景领航和全场景智能泊车 [4]
天有为开启申购 客户包括现代汽车、比亚迪等大型车企
智通财经· 2025-04-14 06:37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4日天有为开启申购,介绍其业务、客户、募资项目及财务情况,展现公司发展态势与潜力 [1][2][3] 公司基本信息 - 4月14日天有为(603202.SH)开启申购,发行价93.5元/股,申购上限1.25万股,市盈率13.5倍,保荐人为中信建投证券 [1] -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仪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产品包括电子式组合仪表等 [1] - 公司客户包括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厂商及供应商 [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投资总额|拟投入募集资金数额|备案情况|环评情况| |----|----|----|----|----|----| |1|汽车电子智能工厂建设项目|101,631.90|101,631.90|2304 - 231288 - 04 - 01 - 545151|绥环库诺环评审[2023]1号| |2|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建设项目|69,279.47|63,194.72|2304 - 231288 - 04 - 01 - 217458|绥环库诺环评审[2023]2号| |3|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35,551.75|35,551.75|2304 - 231288 - 04 - 01 - 929459|不适用| |4|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10,058.20|10,058.20|2304 - 231288 - 04 - 04 - 949179|不适用| |5|补充流动资金|90,000.00|90,000.00|不适用|不适用| |合计|306,521.32|300,436.57| - | - | [2] 财务情况 营收与利润 - 2021 - 2024年1 - 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1.68亿元、19.72亿元、34.37亿元、20.39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1.16亿元、3.97亿元、8.43亿元、5.5亿元 [2]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2024年6月30日/2024年1 - 6月|2023年12月31日/2023年度|2022年12月31日/2022年度|2021年12月31日/2021年度| |----|----|----|----|----| |资产总额(万元)|424,968.25|361,135.88|232,459.71|160,973.91|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万元)|228,381.58|173,740.66|87,782.31|37,421.67|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47.07%|52.43%|62.74%|77.19%| |营业收入(万元)|203,940.53|343,707.85|197,232.65|116,753.65| |净利润(万元)|55,042.33|84,257.04|39,666.31|11,623.37|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55,054.68|84,210.11|39,673.95|11,603.00|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万元)|54,210.43|89,407.15|37,656.99|9,735.10| |基本每股收益(元)|4.59|7.02|3.33| - | |稀释每股收益(元)|4.59|7.02|3.33| -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7.38%|65.01%|67.53%|35.2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万元)|49,724.89|54,532.05|10,144.96|14,817.53| |现金分红(万元)| - |4,200.00| - | -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3.56%|3.24%|4.29%|6.37%| [3]
华为、腾讯、比亚迪都来了!广东携3.5万个岗位发出邀约,800个岗位年薪百万
证券时报· 2025-04-13 23:52
文章核心观点 广东省携751家单位在上海举办招聘会,拟招聘超3.5万个岗位,企业收获颇丰,反映出广东企业对高端人才的渴求,同时深圳展示创新创业优势吸引人才 [1][12][15] 招聘会概况 - 4月13日“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上海站)启动,广东省以深圳为主力,751家单位组成“顶配引才团”,拟招聘岗位超3.5万个 [1] - 招聘会现场求职者热情高,年薪50万 - 100万元的岗位超4000个,100万元以上的岗位超800个 [3][15] 企业招聘情况 领军企业 - 华为、腾讯、比亚迪等领军企业展位前排队最长,如比亚迪带来近1000个岗位,月薪1万 - 4万元,需求交叉型人才 [5][9] 央国企 - 招商局等央国企组团招聘,招商局统筹旗下6家公司,70多个岗位拟招聘300多人 [9] 深圳机器人企业 - 深圳机器人“十三太保”中多家明星企业吸睛,智平方招聘规模将增长50%,众擎机器人拟招聘几十位研发类岗位 [9][10] 其他企业 - 兆驰股份首次在上海招聘,收到近50份海外贸易类岗位简历,旨在开拓全球市场 [12] 岗位薪酬情况 - 深圳机器人“十三太保”企业岗位薪酬较高,众擎机器人软件测试和算法类工程师年薪近百万,部分岗位最高月薪6万元,智平方部分岗位最高年薪80万元 [13] - 鹏城国家实验室研究院岗位开出最高150万年薪,光明实验室针对天才新星招聘开出100万元/年起薪酬 [13] 深圳创新创业优势 - 深圳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首位,有“半小时产学研生态圈”独特优势,国家“双区驱动”战略让其成为“超级接口” [17][18] - 深圳为创新创业提供多项扶持政策,如“鲲鹏青年创新创业合作计划”,对留学归国人员、港澳青年和大学生有不同支持 [19] - 深圳是风投创投高地,出台国内首个地方创投法规,设立百亿级天使母基金、千亿级引导基金集群,有1560多家创投机构,管理基金规模超1.5万亿元 [19] - 深创投建立完善基金群支持各阶段创业,启动种子训练营活动提供千万级创业启动资金 [21]
比亚迪这一枪,有些“哑火”
虎嗅· 2025-04-13 16:15
文章核心观点 比亚迪“汉L、唐L发布会”未获此前技术发布会热度,传播遇冷受关税战和其他品牌智驾事故影响,两款车作为关键产品承担冲击中高端市场使命,虽技术、舒适性和价格优势明显,但受内外部因素影响卖爆存挑战,成功销售对公司品牌发展意义重大 [2][3][5][31] 分组1:比亚迪开年传播情况 - 过去两个月比亚迪“开年攻势”传播较成功,“比亚迪”关键词在2025年有三个小峰值对应三场技术发布会,但“汉L、唐L发布会”热度不佳 [1][2] - “汉L、唐L发布会”不火原因是关税战转移公众焦点和其他品牌智驾事故影响市场声势 [3] 分组2:汉L和唐L定位关键产品原因 - 承担比亚迪主品牌冲击中高端市场、发起新一轮攻势使命 [5] - 公司国内产能扩张策略调整,国内扩张产能风险大于收益,需提升主品牌平均售价,打造高端主流市场爆款,汉L和唐L符合要求 [13][15][18] 分组3:汉L和唐L产品优势 - 技术上有三个“首先”,包括“天神之眼B”“兆瓦闪充”“王者混动”,还有高性能电机和云辇C底盘等 [19][22] - 舒适性方面,中配和顶配配备HUD、真皮座椅等配置 [21] - 上市价格低,汉L EV 21.98万元起等,还有大额换购优惠 [25] 分组4:汉L和唐L销售前景及挑战 - 产品各方面优势明显,本可实现上市初期热销,完成改写市场格局和加速自主车企竞争使命 [28][30] - 受其他品牌智驾事故和关税战影响,且公司自身在20万元以上市场有局限,品牌在部分指标表现平平 [31][33][37] 分组5:比亚迪发展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主品牌平均售价上移,整体单车收入增长5000元,毛利润增长1000元,提升了盈利能力 [9] - 2022 - 2024年单车均价走低,深耕低端市场,产能利用率高,获20万元以下市场多数销量冠军 [33]
一周新车盘点 | 比亚迪双车技术平台升级 零跑B10正式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4-13 13:11
比亚迪 - 4月9日同步推出王朝网全新旗舰车型中大型SUV唐L与中大型轿车汉L,起售价分别为22.98万元和20.98万元,均提供DM插混与EV纯电版本 [1] - 双车共享第五代混动技术、超级e平台及DiPilot 300高阶智驾系统,全系标配天神之眼B - 高阶智驾系统,搭载英伟达Orin芯片与激光雷达组合,支持城市领航功能 [1] - DM版本采用156马力1.5T发动机配合272马力驱动电机,四驱版系统功率达544马力;EV版本基于全域800V高压平台,最高动力版本综合输出超1100马力,汉L EV四驱版具备2.7秒破百性能 [1][3] - 唐L EV配备100.53kWh刀片电池,汉L EV搭载83.2kWh闪充电池,支持双枪快充与兆瓦级充电(1秒补能2公里) [3] - 唐L车长5.04米,轴距2.95米,提供1960升扩展容积与车载无人机选装(1.6万元);汉L车长超5米,轴距2.97米,后排标配中央扶手屏及全席座椅按摩功能 [3] - 两者均配备15.6英寸旋转屏、50瓦无线快充及车载冰箱,唐L侧重家庭出行场景,汉L强化行政级驾乘体验 [3] - 双车旨在通过产品力及尺寸升级巩固市场表现,但唐L与旗下高端品牌车型价格重叠,汉L顶配靠近腾势Z9,技术下沉策略或削弱高端子品牌认知 [5] 小鹏汽车 - 4月8日发布2025款X9并启动预售,起售价39.98万元,重点升级智能驾驶系统与舒适配置,采用纯视觉方案替代激光雷达 [8] - 外观延续现款设计语言,新增紫、蓝、灰三款车漆及20英寸悬浮轮毂盖设计,激光雷达硬件位置被银色饰板覆盖 [8] - 座舱系统升级,核心改进聚焦座椅功能,新增过道版车型配备14向电动调节零重力座椅(可扩展至16向),无过道版本标配16向调节并搭载香氛系统 [9] - 21.4英寸防蓝光吸顶屏与6千瓦外放电功能强化家庭出行场景适配 [9] - 智能驾驶系统转向纯视觉架构,感知算法升级实现无高精地图领航辅助,动力系统维持双版本配置,两驱版电机功率320马力,四驱版综合功率503马力 [9] - 改款取消激光雷达采用纯视觉方案与长期积累的智能驾驶技术优势呼应,预售起价较现款明显上浮,正式上市前存在价格下探空间 [12] 上汽大通 - 4月9日推出G50插电混动版本,两款配置售价分别为13.98万元和14.98万元,基于燃油版G50 MAX打造,预售阶段累计订单已突破2万份 [15] - 外观延续燃油版主体设计,封闭式前格栅新增镀铬横条装饰,尾部增加PHEV标识,内饰保留双12.3英寸联屏架构,提供两种配色方案,全系标配CarPlay互联与三区独立空调 [15] - 高配旗舰版增配贯穿式侧气帘、全景影像、前排座椅加热及电动尾门,价格梯度控制在1万元 [17] - 座椅采用2 + 2 + 3布局,第三排支持比例放倒,第二排保留手动调节功能 [17] - 动力系统搭载1.5L发动机与218马力驱动电机组成的插混系统,匹配18.65kWh电池组,CLTC纯电续航105公里 [17] - G50 PHEV可看作大家5插混车型更廉价版本,竞品为比亚迪宋MAX DM,具备尺寸及价格优势,但知名度较比亚迪弱 [19] 北京汽车 - 4月7日推出BJ40增程版,提供标准版与进阶版两款配置,官方指导价自17.98万元起,限时焕新价下探至15.48万元起 [22] - 外观延续燃油版标志性设计语言,前脸采用家族式五孔格栅,车身提供八种配色方案,专属配置包括20英寸六辐切削轮毂,尺寸较燃油版车身高度有小幅提升 [22] - 座舱内配备双12.8英寸中控与副驾屏,搭载高通骁龙8155芯片,提供两种配色方案,全系标配无框车门、后备厢220伏电源及主驾12向电动调节座椅 [22] - 进阶版增配50瓦无线充电、HWA高速智驾辅助、Infinity音响系统及女王副驾功能 [22] - 动力系统采用1.5T增程器与双电机组合,电机总功率548马力,峰值扭矩655N·m,0 - 100公里/小时加速5.5秒 [24] - 配备40.3kWh三元锂电池,CLTC纯电续航152公里,WLTC工况亏电油耗8.68升/百公里,支持30%至80%电量直流快充0.5小时 [24] - 技术亮点包括车架内置可拆卸电池包设计,底盘搭载全时四驱系统、后桥电控差速锁及九种全地形模式 [24] - BJ40增程版是市场唯一硬派增程动力选项,与坦克300 Hi4 - T插混版错位竞争,后续市场表现取决于消费者对增程系统越野可靠性的认可程度 [24] 零跑汽车 - 4月10日正式发布B平台首款车型B10,定位紧凑型纯电SUV,价格区间为9.98至12.98万元,基于LEAP 3.5技术架构开发,搭载高通骁龙8295座舱芯片与8650智驾芯片组合 [26] - 外观设计延续家族风格但细节革新,首次采用分体式头灯与三点式贯穿灯带,提供七种车身配色,车长超4.5米,轴距超2.7米,较比亚迪元PLUS有小幅优势 [26] - 座舱内14.6英寸2.5K悬浮屏搭载Leapmotor OS 4.0系统,支持大模型、3D交互界面与多设备投屏,副驾区域创新设计六组“魔术拓展孔” [29] - 座椅采用竹炭纤维面料,前排支持180度完全放平,后备厢容积最大扩展至1415升 [29] - 高阶智驾版本配备128线激光雷达与12颗感知硬件,配合8650芯片实现NAP领航辅助功能 [29] - 动力系统提供180马力与218马力选项,匹配56.2kWh与67.1kWh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分别为510公里与600公里 [29] - 与比亚迪元PLUS等竞品相比,以激光雷达配置下探至10万元价格带形成技术差异化,但品牌知名度有差距,6月开始全球路试,预计2025年内将在20个国家或地区上市 [32] 长安汽车 - 4月8日推出2025款UNI - V新蓝鲸1.5T车型,官方指导价维持10.89万元起,叠加购车补贴后实际起售价下探至7.69万元,新增黑武士运动套件版本 [33] - 外观延续无边界格栅与电动尾翼设计,新增横向贯穿式LED灯带,黑武士版通过熏黑套件强化运动属性,保留18英寸轮毂与马牌轮胎配置 [33] - 内饰维持10.3英寸双屏布局,座椅黄色装饰线重新排布,标配64色氛围灯与手势控制系统,高配车型增配主驾座椅通风加热及可变排气声浪功能 [33] - 动力升级为新蓝鲸1.5T发动机,最大功率提升至192马力,峰值扭矩310牛·米,较2024款车型功率增加4马力,WLTC工况油耗降至6.37升/百公里 [35] - 该动力总成与长安CS55 PLUS等车型共享技术平台,强调燃油经济性与性能平衡 [35] - 通过价格下探针对纯电续航有焦虑的保守型消费者,主要竞争对手包括领克03、大众速腾等车型,新增黑武士套件对年轻群体有吸引力,近半年销量3.4万辆,在燃油紧凑型轿车细分市场保持稳定输出 [37]
比亚迪:海外市场表现亮眼,盈利超预期-20250413
信达证券· 2025-04-13 09: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85.0 - 100.0亿元,同比增长86.0% - 118.9%;基本每股收益2.9 - 3.4元/股 [1] - 盈利同比高增,单车净利提升,全球化布局效果显著,海外销量快速增长,智能化与电动化持续加码 [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8亿元、665亿元和797亿元,对应PE分别20倍、16倍、14倍,维持“买入”评级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85.0 - 100.0亿元,同比增长86.0% - 118.9%;汽车销量100.0万辆,同比增长59.8%;单车净利润0.85 - 1.00万元,同比增长16.4% - 40.0% [2]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8亿元、665亿元和797亿元,对应PE分别20倍、16倍、14倍 [2] 海外市场 - 2025年第一季度海外销售20.6万辆,同比增长110%,得益于全球化布局,两艘滚装船启航及海外生产基地投产 [2] 技术研发 - 2024年研发投入超542亿元,同比增长35.7%,在智能化和电动化领域投入显著 [2] - 推出“整车智能”战略,2025年发布“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将在e平台3.0实现智能驾驶并推广至7级A0级小型车 [2] - 2025年3月17日举办超级e平台技术发布会,其整车超级千伏架构是全球首个量产的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 [2]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023|7,771|9,967|11,207|12,665| |增长率YoY %|42.0%|29.0%|28.3%|12.4%|13.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00|403|548|665|797| |增长率YoY%|80.7%|34.0%|36.1%|21.3%|19.9%| |毛利率%|18.6%|19.4%|19.9%|20.4%|20.8%| |净资产收益率ROE%|21.6%|21.7%|24.5%|24.6%|24.5%| |EPS(摊薄)(元)|9.88|13.25|18.03|21.87|26.21| |市盈率P/E(倍)|35.91|26.80|19.69|16.23|13.54| |市净率P/B(倍)|7.77|5.82|4.83|4.00|3.31| [3]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亿元)|3,021|3,706|5,658|6,424|7,661| |货币资金(亿元)|1,091|1,027|1,889|2,411|3,035| |应收账款(亿元)|619|623|912|1,025|1,111| |预付账款(亿元)|22|40|91|66|84| |其他(亿元)|413|855|1,198|1,255|1,530| |非流动资产(亿元)|3,774|4,128|4,667|5,063|5,192| |长期股权投资(亿元)|176|191|228|252|278| |固定资产(合计)(亿元)|2,309|2,623|2,984|3,179|3,151| |无形资产(亿元)|372|384|455|530|582| |其他(亿元)|916|930|999|1,102|1,181| |资产总计(亿元)|6,795|7,834|10,324|11,487|12,853| |流动负债(亿元)|4,537|4,960|7,028|7,663|8,426| |短期借款(亿元)|183|121|127|153|142| |应付账款(亿元)|1,944|2,416|3,145|3,499|3,919| |非流动负债(亿元)|754|887|907|942|954| |负债合计(亿元)|5,291|5,847|7,935|8,605|9,379|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亿元)|1,388|1,853|2,232|2,698|3,255| |负债和股东权益(亿元)|6,795|7,834|10,324|11,487|12,853| [4]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亿元)|6,023|7,771|9,967|11,207|12,665| |营业成本(亿元)|4,904|6,260|7,984|8,924|10,033| |营业税金及附加(亿元)|103|148|184|202|228| |销售费用(亿元)|154|241|299|331|367| |管理费用(亿元)|135|186|229|258|291| |研发费用(亿元)|396|532|678|762|855| |财务费用(亿元)| - 15|12|17|12|3| |减值损失合计(亿元)| - 22| - 39| - 1| - 1| - 1| |投资净收益(亿元)|16|23|20|22|19| |其他(亿元)|40|129|91|91|90| |营业利润(亿元)|381|505|686|832|996| |营业外收支(亿元)| - 8| - 8| - 7| - 8| - 8| |利润总额(亿元)|373|497|679|824|988| |所得税(亿元)|59|81|109|132|158| |净利润(亿元)|313|416|571|692|830| |少数股东损益(亿元)|13|13|23|28|3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亿元)|300|403|548|665|797| |EPS(当年)(元)|10.32|13.84|18.03|21.87|26.21| [4]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亿元)|1,697|1,335|2,369|2,086|2,222| |净利润(亿元)|313|416|571|692|830| |折旧摊销(亿元)|436|669|714|928|1,054| |财务费用(亿元)|5|19|9|11|12| |投资损失(亿元)| - 16| - 23| - 20| - 22| - 19| |营运资金变动(亿元)|928|219|1,088|470|338| |其它(亿元)|32|35|7|7|7| |投资活动现金流(亿元)| - 1,257| - 1,291| - 1,356| - 1,414| - 1,349| |资本支出(亿元)| - 1,216| - 963| - 1,157| - 1,227| - 1,097| |长期投资(亿元)| - 161| - 37| - 202| - 190| - 256| |其他(亿元)|120| - 291|4|2|3| |筹资活动现金流(亿元)|128| - 103| - 148| - 150| - 249| |吸收投资(亿元)|1|1|0|0|0| |借款(亿元)|176| - 99|5|27| - 23| |支付利息或股息(亿元)| - 41| - 101| - 174| - 210| - 251| |现金流净增加额(亿元)|573| - 63|862|522|624| [4][5]
比亚迪(002594):海外市场表现亮眼,盈利超预期
信达证券· 2025-04-13 08: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85.0 - 100.0亿元,同比增长86.0% - 118.9%;基本每股收益2.9 - 3.4元/股 [1] - 盈利同比高增,单车净利同比提升,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垂直整合战略布局和海外销量占比提升 [2] - 全球化布局效果显著,海外销量快速增长,得益于运输船启航和海外生产基地投产 [2] - 智能化与电动化持续加码,推出“整车智能”战略,发布“天神之眼”系统,举办超级e平台技术发布会 [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8亿元、665亿元和797亿元,对应PE分别20倍、16倍、14倍,维持“买入”评级 [2] 相关目录总结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023|7,771|9,967|11,207|12,665| |增长率YoY %|42.0%|29.0%|28.3%|12.4%|13.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00|403|548|665|797| |增长率YoY%|80.7%|34.0%|36.1%|21.3%|19.9%| |毛利率%|18.6%|19.4%|19.9%|20.4%|20.8%| |净资产收益率ROE%|21.6%|21.7%|24.5%|24.6%|24.5%| |EPS(摊薄)(元)|9.88|13.25|18.03|21.87|26.21| |市盈率P/E(倍)|35.91|26.80|19.69|16.23|13.54| |市净率P/B(倍)|7.77|5.82|4.83|4.00|3.31| [3]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亿元)|3,021|3,706|5,658|6,424|7,661| |货币资金(亿元)|1,091|1,027|1,889|2,411|3,035| |应收账款(亿元)|619|623|912|1,025|1,111| |预付账款(亿元)|22|40|91|66|84| |其他(亿元)|413|855|1,198|1,255|1,530| |非流动资产(亿元)|3,774|4,128|4,667|5,063|5,192| |长期股权投资(亿元)|176|191|228|252|278| |固定资产(合计)(亿元)|2,309|2,623|2,984|3,179|3,151| |无形资产(亿元)|372|384|455|530|582| |其他(亿元)|916|930|999|1,102|1,181| |资产总计(亿元)|6,795|7,834|10,324|11,487|12,853| |流动负债(亿元)|4,537|4,960|7,028|7,663|8,426| |短期借款(亿元)|183|121|127|153|142| |应付账款(亿元)|1,944|2,416|3,145|3,499|3,919| |非流动负债(亿元)|754|887|907|942|954| |负债合计(亿元)|5,291|5,847|7,935|8,605|9,379|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亿元)|1,388|1,853|2,232|2,698|3,255| |负债和股东权益(亿元)|6,795|7,834|10,324|11,487|12,853| [4]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亿元)|6,023|7,771|9,967|11,207|12,665| |营业成本(亿元)|4,904|6,260|7,984|8,924|10,033| |营业税金及附加(亿元)|103|148|184|202|228| |销售费用(亿元)|154|241|299|331|367| |管理费用(亿元)|135|186|229|258|291| |研发费用(亿元)|396|532|678|762|855| |财务费用(亿元)| - 15|12|17|12|3| |减值损失合计(亿元)| - 22| - 39| - 1| - 1| - 1| |投资净收益(亿元)|16|23|20|22|19| |其他(亿元)|40|129|91|91|90| |营业利润(亿元)|381|505|686|832|996| |营业外收支(亿元)| - 8| - 8| - 7| - 8| - 8| |利润总额(亿元)|373|497|679|824|988| |所得税(亿元)|59|81|109|132|158| |净利润(亿元)|313|416|571|692|830| |少数股东损益(亿元)|13|13|23|28|3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亿元)|300|403|548|665|797| |EPS(当年)(元)|10.32|13.84|18.03|21.87|26.21| [4]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亿元)|1,697|1,335|2,369|2,086|2,222| |净利润(亿元)|313|416|571|692|830| |折旧摊销(亿元)|436|669|714|928|1,054| |财务费用(亿元)|5|19|9|11|12| |投资损失(亿元)| - 16| - 23| - 20| - 22| - 19| |营运资金变动(亿元)|928|219|1,088|470|338| |其它(亿元)|32|35|7|7|7| |投资活动现金流(亿元)| - 1,257| - 1,291| - 1,356| - 1,414| - 1,349| |资本支出(亿元)| - 1,216| - 963| - 1,157| - 1,227| - 1,097| |长期投资(亿元)| - 161| - 37| - 202| - 190| - 256| |其他(亿元)|120| - 291|4|2|3| |筹资活动现金流(亿元)|128| - 103| - 148| - 150| - 249| |吸收投资(亿元)|1|1|0|0|0| |借款(亿元)|176| - 99|5|27| - 23| |支付利息或股息(亿元)| - 41| - 101| - 174| - 210| - 251| |现金流净增加额(亿元)|573| - 63|862|522|624| [4][5]
驭电启航 智领未来 比亚迪海狮05EV亮相齐鲁国际车展
齐鲁晚报· 2025-04-12 01:13
文章核心观点 - 比亚迪海狮05EV上市丰富海洋网纯电产品矩阵,凭借自身优势有望赢得消费者青睐,推动品牌在新能源领域迈向新高峰,引领纯电出行新潮流 [13] 新车上市信息 - 4月10日比亚迪海洋网全新纯电SUV海狮05EV于2025山东国际会展中心正式上市,主题为“驭电启航 智领未来” [1] - 比亚迪汽车海洋网鲁北战区区域经理胡凯宣布海狮05EV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11.78万元至13.78万元 [3] 设计特点 - 延续“海洋美学”设计语言,车身线条流畅灵动,前脸封闭式格栅搭配“海浪之翼”LED矩阵大灯,悬浮式车顶与贯穿式尾灯相呼应,配合18英寸低风阻轮毂,兼具美感与效能 [5] - 内饰采用“深海之境”环绕式设计,以黑灰双色为主调,环绕式海洋律动座舱尽显匠心,深色内饰搭配丰富海洋元素,营造大气温馨驾乘环境 [8] 产品优势 - 基于e平台3.0 Evo打造,集最新三电技术、智能生态与设计美学于一体,带来“零焦虑、全场景”纯电出行体验 [3] - 提供多种续航版本选择,最大续航里程可达520km,支持快充技术,缓解“里程焦虑” [10] - 全系标配DiPilot 100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支持高速NOA、自动泊车及全场景语音控制,支持5G网络与车互联,打造“第三生活空间” [8] - 全系标配天神之眼C,具备语音连续对话、3D车控等功能,实现人机交互智能化与便捷化 [10] - 配备一系列主被动安全系统,全方位守护驾乘人员出行安全 [10] 试驾体验 - 动力输出强劲且平稳,加速响应迅速,在城市道路和高速路段都能轻松驾驭 [10] - 悬挂系统调校得当,能有效过滤路面颠簸,带来舒适驾乘感受 [10] - 静谧性表现出色,车内几乎听不到外界噪音,提升驾乘体验 [10]
中华港股通优选50指数上涨0.88%,前十大权重包含比亚迪股份等
金融界· 2025-04-11 22:35
文章核心观点 - 4月11日中华港股通优选50指数上涨0.88%,报2617.04点,成交额1265.66亿元,介绍其编制情况、持仓权重、市场板块及行业占比等信息 [1] 指数表现 - 4月11日上证指数低开高走,中华港股通优选50指数上涨0.88%,报2617.04点,成交额1265.66亿元 [1] - 中华港股通优选50指数近一个月下跌13.85%,近三个月上涨8.93%,年至今上涨3.44% [1] 指数编制 - 中华港股通优选50指数由中华交易服务委托中证指数编制,编制方案由二者共同确定 [1] - 该指数旨在反映“港股通”内证券,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市值首五十名蓝筹证券之整体表现,以2011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2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持仓 十大权重 - 阿里巴巴 - W权重11.44%、腾讯控股权重10.22%、汇丰控股权重9.79%、美团 - W权重6.74%、建设银行权重6.0%、小米集团 - W权重5.97%、友邦保险权重4.19%、中国移动权重3.86%、工商银行权重3.5%、比亚迪股份权重3.49% [1] 市场板块 - 中华港股通优选50指数持仓的市场板块中,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 [2] 行业占比 - 金融占比36.29%、可选消费占比27.88%、通信服务占比16.46%、信息技术占比8.22%、能源占比3.80%、房地产占比2.66%、公用事业占比1.83%、主要消费占比1.02%、医药卫生占比0.97%、工业占比0.88% [2]
零跑汽车用比亚迪的刀,割理想的韭菜?
36氪· 2025-04-11 20:13
文章核心观点 零跑汽车凭借“低价高能”策略取得销量增长,但面临质量争议、技术壁垒未建立、现金流压力大及海外市场不确定性等问题,需在技术与品牌间找平衡,守住品控底线以应对竞争 [3][12][22] 分组1:零跑B10上市情况 - 4月10日零跑B10正式上市发售,推出5款车型,售价9.98万 - 12.98万元,搭载激光雷达和高通双旗舰芯片的高配车型做到11万元级 [1] - 零跑B10上市仅1小时大定10016辆 [1] 分组2:零跑发展历程与早期困境 - 零跑创立于2015年,早期推出的T03和S01车型未掀起大浪花 [4] - 2020 - 2022年,零跑汽车销量分别为1.1万辆、4.3万辆、11.1万辆,徘徊在新势力末尾 [4] - 早期消费者认为零跑像“老头乐”,缺乏科技感和个性 [4] 分组3:战略调整与销量增长 - 2023年起零跑调整战略,聚焦家庭用户需求,以高性价比、大空间和增程式破局 [6] - 旗下C系列产品采用增程和纯电双动力形式,定位SUV [6] - 零跑主打“半价理想”,销量规模进一步增长,3月超越理想与小鹏,首次登顶新势力冠军 [7] - 零跑车主与理想L系列潜在客户需求重合,因预算有限选择零跑 [11] 分组4:技术与品牌发展 - 新能源市场增量红利收窄,零跑所在10 - 20万元赛道压力增大,需在技术与品牌间找平衡 [12] - 3月3日零跑与中国一汽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展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 [12] - 零跑B10基于LEAP 3.5技术架构打造,宣称可实现软硬件超级集成和超级智能 [13] - 零跑计划2025年下半年推出城区高阶智驾功能并免费OTA升级 [13] - 部分消费者认可零跑全域自研,但也有消费者质疑其智驾成果可靠性,与头部企业有差距 [15] - 零跑董事长表示在智驾层面与友商差6 - 12个月工程研发时间 [15] 分组5:发展隐忧 - 2024年第三方投诉平台上,零跑质量问题投诉多,包括减震异响、动力系统故障等 [18] - 老车主吐槽OTA升级后车辆出现续航缩水、车机卡顿等问题,影响消费者信心 [20] - 2024年零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3.78亿元,远低于理想、蔚来和小鹏 [20] - 2025年零跑面临价格战和竞争增多,现金流压力将加剧 [21] - 零跑海外市场采用“轻出海”模式,自主控制性薄弱,缺乏绝对竞争优势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