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通号(03969)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通号(03969)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4-28 21:28
财务表现 - 2023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为7490656914.61元,同比增长7.92%[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7962651.12元,同比增长4.62%[10] - 研发投入合计为349614211.82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为4.66%[10] - 总资产为116596426639.41元,较上年末下降0.18%[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45988616162.22元,较上年末增长1.47%[10] - 公司2023年3月31日的流动资产合计为92,538,408,766.37元人民币,非流动资产合计为24,058,017,873.04元人民币,资产总计为116,596,426,639.41元人民币[18] - 公司2023年3月31日的流动负债合计为64,166,714,256.56元人民币,非流动负债合计为4,288,583,737.22元人民币,负债合计为68,455,297,993.78元人民币[20]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業總收入為750.3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1%[22]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業利潤為9.3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1%[23]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淨利潤為7.7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1%[23]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每股收益為0.06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綜合收益總額為7.8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8%[2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3.07億元[26]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7.28億元[26]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0,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20亿人民币[27]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償還債務支付的现金为9.27亿人民币,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2,316.54万人民币[27]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1.32亿人民币,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70亿人民币[27] 股东情况 - 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82,396户,H股登记股东户数为226户[14] - 中铁通信信号持有公司6,604,426,424股A股,34,302,000股H股,总持股数为6,638,728,424股,占总股本62.69%[15] 业务情况 - 2023年1-3月,公司终端市场營业收入情况如下:铁路收入393,912.97万人民币,城市轨道收入174,060.64万人民币,海外业务收入27,542.74万人民币,工程总承包收入151,766.60万人民币,其他业务收入1,782.75万人民币,合计收入749,065.70万人民币,累计新签合同总额137.00亿元,同比增长35.78%[17]
中国通号(03969)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1 16:0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3] - 公司全年总股本为10,589,819,000股[6] - 公司财务报告以人民币为单位[4] - 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6] - 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为402.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1%[34]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6%[34]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66%[35] - 公司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3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0%[35] - 公司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17%,较上年增加0.60个百分点[35] 公司业绩及发展 - 公司全年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等奖项11项、鲁班奖3项、詹天佑奖1项[26] - 公司2022年新簽合同總額为730.09億元,同比增长1.01%[40] - 公司在手訂單截至2022年末达到1474.12億元[40] - 公司2023年高铁客专“四电”集成市场规模预计不低于2022年,招标高峰期集中在二季度及四季度[45] - 公司2023年将有30余条新建╱延长线逾900公里线路进行信号系统招标,总体水平高于2022年度实际招标量[45] - 公司将继续在海外业务领域发力,以核心优势带动“四电”专业承包,探索市政及信息化业务[45] - 公司力争2023年整体承揽水平有较大增长,核心业务领域增幅超过2022年增幅水平[45] 公司技术实力 - 公司主要业务为軌道交通控制系统的设计集成、设备制造和系统交付[47] - 公司实施“六核一體兩翼”业务战略,构建“軌道交通+N”产业格局,着力发展信息通信、电力电气化等重点业务[48] - 公司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获取订单,依靠高效成熟的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专业服务[49] - 公司全面参与国内和国外用户的招标采购活动,通过市场化方式获得产品和服务订单[50] - 公司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各类采购活动,推行集中采购制度以确保采购效率[52] - 公司实行股份公司总部牵头抓总、二级企业主体经营、三级企业执行落实的市场经营管理体制[53] 公司技术创新 - 公司在中国拥有3,929项注册专利,对核心技术进行保护,确保核心技术不被泄露和传播[68] - 公司的核心技术包括列車運行控制技術、列車自動無人駕駛技術、貨運鐵路綜合自動化技術等[69][70][71] - 公司的核心技术还包括行車指揮自動化技術、軌道交通智能檢測運維技術、列控系統集成技術等[72][73][74] - 公司的安全计算机平台技术广泛应用于列車運行控制系统的各类安全控制产品,提供高安全、高可靠、高性能的基础軟硬件平台[75] - 公司在全球城市軌道交通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59] - 公司的高速铁路控制系统产品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59]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将继续抓住全球軌道交通行业发展趋势与机遇[60] - 公司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方面持续发展并关注未来趋势[61] - 公司在区域軌道交通协同运输与服务系统方面取得可行性研究成果[63] - 公司致力于打造创新型、科技型、数字化、国际化的企业[60] - 公司在城市軌道交通领域持续强势领跑[59] - 公司在海外市场资源投入持续加强,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59]
中国通号(03969)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3 22:40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Railway Signal &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 Limited*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3969)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業績公告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宣佈本公司 及其附屬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經審計業績。本公告符合香港聯合交 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中有關年度業績初步公告附載的資料 之要求。 刊登年度業績公告及年度報告 本業績公告將分別在香港聯交所披露易網站(www.hkexnews.hk)及本公司網站 (www.crsc.cn)上刊發。 本公司將於適當時候向本公司H股股東寄發2022年年度報告,並在本公司及香港 聯交所上述網站刊載。 承董事會命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 周志亮 董事長 中華人 ...
中国通号(03969)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21: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85.61亿元,同比增长14.61%;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269.45亿元,同比增长6.36%[4]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269.45亿元,较2021年前三季度的253.35亿元增长6.35%[18]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246,469,243.93元,较2021年前三季度的4,396,048,625.96元下降[27] - 2022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85.61亿元,同比增长14.61%;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269.45亿元,同比增长6.36%[34] - 2022年1 - 9月各终端市场合计营业收入2,694,477.39万元,同比增长6.36%[39]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269.45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253.35亿元,同比增长6.36%[48]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2.4646924393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43.9604862596亿元[5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净利润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67亿元,同比增长17.30%;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6.01亿元,同比增长7.97%[4] - 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9.48亿元,较2021年前三季度的26.71亿元增长10.39%[19] - 2022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01亿元,较2021年前三季度的24.09亿元增长7.97%[19] - 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131,966,050.65元,较2021年前三季度的1,897,505,260.23元上升[28] - 2022年第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67亿元,同比增长17.30%;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6.01亿元,同比增长7.97%[34] - 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9.48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26.71亿元,同比增长10.39%[49] - 2022年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01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24.09亿元,同比增长7.97%[49] - 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1.32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18.98亿元[5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每股收益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07元/股,同比增长16.67%;年初至报告期末为0.25元/股,同比增长13.64%[4] - 2022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5元/股,2021年前三季度均为0.22元/股[20] - 2022年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07元/股,同比增长16.67%;年初至报告期末为0.25元/股,同比增长13.64%[34] - 2022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股,2021年前三季度为0.22元/股,同比增长13.64%[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研发投入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4.60亿元,同比增长10.20%;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2.15亿元,同比增长3.48%[4] - 2022年第三季度研发投入4.60亿元,同比增长10.20%;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2.15亿元,同比增长3.48%[34] - 2022年第三季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37%,减少0.22个百分点;年初至报告期末为4.51%,减少0.13个百分点[34] - 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10.81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9.78亿元,同比增长10.49%[4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相关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142.9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9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444.1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97%[4]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21,372,851,820.84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2,982,585,272.39元有所下降[13]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22,934,873,007.49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9,853,757,318.28元有所上升[13] - 2022年9月30日合同资产为40,729,839,789.84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7,318,249,499.32元有所上升[13]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92,841,715,516.28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8,032,536,548.68元有所上升[13]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214.5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09.10亿元增长2.59%[14] - 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计1142.9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089.43亿元增长4.91%[14]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629.8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94.95亿元增长5.86%[15]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51.41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0.76亿元增长26.13%[15] - 2022年9月30日负债合计681.2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35.71亿元增长7.16%[15]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139.247885094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78.213586182亿元[24]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16.1185775236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9.4966501107亿元[24] - 2022年9月30日其他应收款为92.749044073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65.6913419992亿元[24] - 2022年9月30日长期股权投资为192.984876322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71.9735462864亿元[24]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270.119629977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286.7248438266亿元[24] - 2022年9月30日无形资产为459,442,697.36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78,257,923.35元有所下降[25] - 2022年9月30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为30,374,300.43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5,833,621.35元有所上升[25]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为23,043,012,382.78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2,278,140,247.76元上升[25] - 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计为50,054,975,380.48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0,950,624,630.42元下降[25]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为15,491,616,007.07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6,729,864,086.35元下降[25]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为866,641,229.17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71,533,488.17元下降[25] - 2022年9月30日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为33,696,718,144.24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3,349,227,055.90元上升[26]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213.7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29.83亿元有所下降[43]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229.3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98.54亿元有所上升[43]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928.42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80.33亿元有所上升[43]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为214.5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09.10亿元有所上升[44] - 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计为1142.9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089.43亿元有所上升[44]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为629.8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94.95亿元有所上升[45]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为51.41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0.76亿元有所上升[45] - 2022年9月30日负债合计为681.2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35.71亿元有所上升[45] - 2022年9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61.70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53.71亿元有所上升[46]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139.247885094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78.213586182亿元;应收账款2022年9月30日为16.1185775236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9.4966501107亿元[54]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270.119629977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286.7248438266亿元;非流动资产合计2022年9月30日为230.4301238278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222.7814024776亿元[54][55] - 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计500.5497538048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509.5062463042亿元;负债合计2022年9月30日为163.582572362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76.0139757452亿元[55][56] - 2022年9月30日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336.967181442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333.492270559亿元[5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非经常性损益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639.40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7916.38万元[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量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849126892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3.4543953293亿元[22] - 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9248497486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6.7248887327亿元[23] - 2022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0.301292843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 - 56.8673896091亿元[23]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55,561,001.35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509,011,615.27元[29] - 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57.78亿元,上年同期为7.26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9亿元,上年同期为9.79亿元[30] - 2022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7.99亿元,上年同期为54.22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99亿元,上年同期为-54.22亿元[30] - 2022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06亿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85亿元[34]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64.44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293.96亿元,同比下降10.04%[52]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66.29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290.51亿元,同比下降8.33%[52]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5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3.45亿元,同比下降153.49%[52] - 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8.02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12.21亿元,同比增长47.53%[52] - 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中国通号(03969)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2 16:03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9] - 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中国通号,代码688009;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简称中国通号,代码03969[15]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周志亮[12] - 公司注册地址为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南路1号院中国通号大厦A座20层,2017年11月曾变更地址[12] - 公司办公地址为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南路1号院中国通号大厦,邮政编码100070[12]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14] -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为www.sse.com.cn、www.hkexnews.hk[14] -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14] - 董事会秘书为李连清,联系地址为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南路1号院中国通号大厦A座19层[11] - 董事会秘书联系电话为010 - 50809286,传真为010 - 50809075,电子邮箱为ir@crsc.cn[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183.83亿元,上年同期178.65亿元,同比增长2.90%[17]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34亿元,上年同期18.41亿元,同比增长5.08%[17]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18.81亿元,上年同期17.72亿元,同比增长6.19%[17] - 本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437.28亿元,上年度末435.55亿元,同比增长0.40%[17]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127.22亿元,上年度末1089.43亿元,同比增长3.47%[17]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18元/股,上年同期0.16元/股,同比增长12.50%[17]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25%,上年同期4.24%,增加0.01个百分点[17]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11%,上年同期4.24%,减少0.13个百分点[17]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643409638.89元,变化幅度为0.80%[55]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113565159.12元,变化幅度为 - 6.04%[55] - 研发投入合计为756974798.01元,变化幅度为 - 0.22%,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24%,减少0.13个百分点[5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新签合同总额286.66亿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11.81%[131] - 公司营业收入为183.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0%,主要因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147] - 公司营业成本为141.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76%[147] - 公司销售费用为3.1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93%[147] - 公司管理费用为9.5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1%[147] - 销售费用本期3.1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93%;管理费用本期9.5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1%;本期财务收益为1.88亿元,上期为2.05亿元;研发费用本期为6.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80%[155] - 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现金净流出10.91亿元,现金净流出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6.65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现金净流出27.75亿元,现金净流出量较上年同期增加33.44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现金净流入6.54亿元,上年同期为现金净流出5.92亿元[155] - 货币资金期末数204.54亿元,占总资产18.15%,较上年期末减少11.00%;应收账款期末数215.60亿元,占总资产19.13%,较上年期末增加8.59%[159]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14.29亿元,占总资产1.27%,较上年期末减少33.30%;合同资产期末数26.93亿元,占总资产2.39%,较上年期末增加8.02%[159] - 长期应收款期末数395.52亿元,占总资产35.09%,较上年期末增加5.98%;固定资产期末数45.76亿元,占总资产4.06%,较上年期末减少2.41%[159] - 在建工程期末数8.27亿元,占总资产0.73%,较上年期末增加3.36%;无形资产期末数24.82亿元,占总资产2.20%,较上年期末减少1.89%[159] - 开发支出期末数2.71亿元,占总资产0.24%,较上年期末增加26.86%;其他非流动资期末数74.68亿元,占总资产6.63%,较上年期末增加49.23%[159] - 截至报告期末,受限货币资金期末账面价值为317,644,407.70元,应收款项融资为283,879,309.61元,应收账款为350,836,342.12元,其他非流动资产为4,288,244,537.43元[165]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长期股权投资为14.70亿元,较年初增加0.92亿元,增幅为6.64%[16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金额为1,124,819,159.20元,应收款项融资期末金额为1,429,297,655.75元,小计2,554,116,814.95元[169] - H股募集资金约91.04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使用83.72亿元,剩余7.32亿元未使用,预计未来三年使用完,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4亿元,PPP项目投资5.68亿元,补充营运资金0.1亿元[17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有19,723名全职员工,其中子公司有18,817名员工,2022年上半年雇员成本总额达26.61亿元[173] 各业务线新签合同额变化 - 2022年上半年铁路领域新签合同额75.11亿元,同比增长2.28%[131] - 2022年上半年城轨领域新签合同额64.71亿元,同比下降1.04%[131] - 2022年上半年海外领域新签合同额0.56亿元,同比下降92.08%[131] - 2022年上半年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新签合同额146.28亿元,同比下降18.38%[131] 各业务线营业收入及毛利率变化 -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板块营业收入为138.64亿元,同比增长8.13%,毛利率为26.41%,较上年减少1.69个百分点[150] - 设备制造板块营业收入为22.25亿元,同比减少22.08%,毛利率为40.74%,较上年增加1.93个百分点[150] - 系统交付服务板块营业收入为70.84亿元,同比增长40.70%,毛利率为10.13%,较上年减少1.40个百分点[150] - 铁路终端市场营业收入为84.56亿元,同比减少3.92%,毛利率为27.04%,较上年减少2.13个百分点[150] - 城市轨道终端市场营业收入为48.58亿元,同比增长35.14%,毛利率为23.74%,较上年减少0.71个百分点[150] - 海外业务终端市场营业收入为5.50亿元,同比增长29.18%,毛利率为40.47%,较上年增加3.50个百分点[150] - 中国地区营业收入178.33亿元,营业成本137.93亿元,毛利率22.66%,营业收入同比增2.26%,营业成本同比增2.38%,毛利率减少0.09个百分点;其他国家和地区营业收入5.50亿元,营业成本3.28亿元,毛利率40.47%,营业收入同比增29.18%,营业成本同比增22.01%,毛利率增加3.50个百分点[151] - 系统交付服务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40.70%;设备制造、设计集成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51][152] - 海外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29.18%,海外市场毛利率40.47%,较上年同期提高3.50个百分点[155] 市场份额情况 - 公司为国内95%以上已开通运营的高铁提供核心列控技术和装备,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新招标项目市场份额约50%[121] - 高铁市场综合占有率稳定在65%左右[131] - 公司所属企业卡斯柯、城交公司斩获全国半数以上城轨控制系统市场份额[135] 技术研发成果 - 列车自动无人驾驶技术已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攻克多项重大技术难题[30] - 货运铁路综合自动化技术在全路多个编组站和路局调度中心广泛运用,提升铁路货运效率和智能化水平[30] - 行车指挥自动化技术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及部分普速铁路等领域,提高行车指挥自动化和应急处置水平[30] - 轨道交通智能检测运维技术应用于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降低设备故障率[33] - 列控系统集成技术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提高软件集成质量[33] - 安全计算机平台技术应用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各类安全控制产品,通过国际最高等级功能安全认证[33] - 移频键控信号安全调制解调技术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普速铁路,实现多项安全核心功能[35] - 道岔转换技术应用于我国高速、普速、重载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创建国际领先技术体系[35] - 轨道交通仿真测试技术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货运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提高被测系统质量可信度[35] - 基于空间多物理场耦合的高精度仿真技术建立了误差在0.5%以内的高精度仿真分析平台[38] -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控制技术可缩短典型站现场室内施工安装及设备调试时间80%以上[45] - 全电子联锁系统及电子模块安全完整性等级达SIL4级[45] - 基于空间多物理场耦合的高精度仿真技术配套工程运用完成了覆盖我国铁路约万种典型配置轨道电路传输特性的精准分析[38] - 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与服务技术聚焦城市群/都市圈干线铁路等成网运营、协同联动[40] - 轻型轨道交通智能运输与控制系统适用于中低速磁浮线路等多种轻型轨道交通系统[40] - 列车自主运行技术可实现列车自主资源管理和主动间隔防护[42] - 基于北斗定位的列车自主运行控制技术实现了列车运行高效化、轨旁设备简约化、中心设备集中化[42] - 高速铁通信信号培训系统以“教、学、练、考、研”为主线[45] - 高速铁通信信号培训系统填补了高铁信号职培产品的空白[45] - 新增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控制技术,可缩短典型站现场室内施工安装及设备调试时间80%以上[48] - 报告期内完成多项研发成果,如重载群组自动运行群组控制中心、车载设备的软件开发[51] 专利及奖项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中国拥有3521项注册专利用于保护核心技术[28] - 2002 - 2015年获多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如2002年中国铁路提速工程成套技术与装备获一等奖[49] - 2020 - 2021年多家子公司获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认定,如2020年通号(北京)轨道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认定[50] - 围绕核心技术及主要产品,新增申请专利596件,新增授权专利319件,累计有效授权专利总数3521项[54] - 截至报告期末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4项,主承担项目获多个奖项[54] 研发项目投入情况 - 环境效应研究与测试平台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3319万元,本期投入324.80万元,累计投入1805.49万元[56] - 基于全电子产品的城轨列控系统“三化”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2430.93万元,本期投入2246.52万元,累计投入18万元[58] - 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4858.06万元,本期投入1354.82万元,累计投入7373.01万元[60] - 重载货运列车自组网高密度自动运行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9180.98万元,本期投入1307.35万元,累计投入4080.56万元[62] - 新型列控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13294.01万元,本期投入1596.36万元,累计投入8651.49万元[63] - 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7169.63万元,本期投入2819.96万元,累计投入6978.24万元[66] - 智能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1866万元,本期投入440.91万元[66] - 智能客运分析系统投入金额本期143.33,累计633.44,完成9种算法开发[78] -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研累计投入7420.54,完成系统测试等[79] - 轨道交通智能检测感知技术研究总投资2021.00,本期225.76,累计1537.00,完成多项技术研究[82] - 列控联锁一体化装备研制本期投入14199.21,累计2257.15,完成装备研制并进入现场试验阶段[82] - 系统集成开发投入516.30,完成ETCS - 400T车载系统研制[106] - 轨道交通机电一体化系统总投资5130.04,本期1066.00,累计3607.68,完成系统研究和设备研制[111][112] - 安防集成平台总投资800.00,本期236.20,累计655.24,开展设备调试[116] 研发人员情况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427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1.65%,上年同期数量为4226人,占比21.00%[12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35971.36万元,平均薪酬8.42万元,上年同期薪酬合计36796.76万元,平均薪酬8.71万元[120] - 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65人,占比1.52%;硕士研究生1590人,占比37.24%;本科2433人,
中国通号(03969)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8 22:0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69.41亿元,同比增长5.62%[4]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48亿元,同比增长10.54%[4]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6.43亿元,同比增长11.92%[4]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0.15亿元[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089.39亿元,与上年度末基本持平[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442.0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8%[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54.38万元[6] - 其他收益变动比例370.84%,因本期收到软件增值税即征即退政府补助增加[7] - 投资收益变动比例657.50%,因本期确认的合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增加[7]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69.41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65.72亿元增长5.62%[18]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成本61.72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58.28亿元增长5.90%[18]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7.39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6.65亿元增长11.11%[19] - 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8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5.86亿元增长10.54%[19]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综合收益总额7.44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6.81亿元增长9.30%[20]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6元/股,与2021年第一季度持平[20]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95.37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95.66亿元下降0.30%[22]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05.52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108.42亿元下降2.68%[22]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5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12.77亿元亏损减少20.50%[22] - 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9.62亿美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8.91亿美元增长119.99%[23] - 2022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1亿美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1.54亿美元下降8.09%[23]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86亿美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10.17亿美元下降12.91%[27]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成本8.43亿美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9.13亿美元下降7.73%[27]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56,966,878.25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80,078,499.32元[28] - 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47,366,634.33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32,862,049.99元[28] - 2022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47,367,635.01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32,856,361.56元[28]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079,246,047.28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698,825,237.90元[29]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316,131,501.55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107,210,570.88元[29]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36,885,454.27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591,614,667.02元[29] - 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597,748,165.25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 - 2,431,936,061.96元[29] - 2022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661,802,853.46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 - 46,900,000.00元[30] - 2022年第一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 8,494,297.44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4,124,484.03元[30] - 2022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481,653,390.00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1,854,303,709.10元[30]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21,746,403,908.44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2,982,585,272.39元有所减少[13] - 2022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21,024,862,063.65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9,853,757,318.28元有所增加[13] - 2022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87,863,350,877.2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8,032,536,548.68元略有减少[13] - 2022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21,075,613,272.96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0,910,052,289.62元有所增加[14] - 2022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58,326,409,685.09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9,495,466,126.28元有所减少[15] - 2022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4,504,383,190.41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075,746,790.56元有所增加[1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461.08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53.71亿元增长1.62%[16] - 2022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282.00亿美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86.72亿美元下降1.65%[24] - 2022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209.48亿美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22.78亿美元下降6.86%[25] - 2022年3月31日资产总计491.49亿美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09.51亿美元下降3.53%[25] - 2022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148.97亿美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67.30亿美元下降10.95%[25] - 2022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8.75亿美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72亿美元增长0.39%[25] - 2022年3月31日负债合计157.72亿美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76.01亿美元下降10.39%[25] 股东相关信息 -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6.04亿股,持股比例62.37%[8] -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96,009户,H股登记股东户数为231户[9] -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合计持有6,638,728,424股,占总股本62.69%[1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1 - 3月,终端市场合计营业收入694,105.1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2%,其中铁路业务增长8.47%,城市轨道业务减少3.64%,海外业务增长99.66%,工程总承包业务增长3.73%,其他业务增长39.98%[11] - 2022年1 - 3月,累计新签合同总额100.9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01%,铁路领域减少11.77%,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增长10.60%,海外业务领域减少97.12%,工程总承包及其他业务领域增长88.84%[11]
中国通号(03969)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16 16:25
报告合规与治理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相关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2021年8月25日召开的董事会会议[6]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6] - 公司负责人等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6]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6]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2021年3月5日召开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选举郭永宏为第三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的议案[175] - 2021年6月11日召开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包括2020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等多项议案[175] - 2021年1月29日,王嘉傑因年齡原因辭去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獨立非執行董事職務,同日提名郭永宏為第三屆董事會非執行董事候選人[178] - 2021年3月5日,公司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選舉郭永宏為非執行董事的議案[17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董事、監事及主要行政人員無須知會公司及香港聯交所的權益及淡倉[18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體董事及監事已遵守證券交易行為守則[183] - 2021年中期無利潤分配或資本公積金轉增預案[184] - 公司無相關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或其他員工激勵措施[18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中国通号,代码688009;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简称中国通号,代码03969[19]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17年11月变更为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南路1号院中国通号大厦A座20层[14]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17,864,747,289.30元,上年同期14,620,778,851.32元,同比增长22.19%[22]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40,504,747.38元,上年同期1,774,925,442.85元,同比增长3.69%[22]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 -425,939,991.41元,上年同期 -972,052,222.39元[22] - 本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42,168,526,134.79元,上年度末42,563,468,050.40元,同比减少0.93%[22]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07,792,905,498.91元,上年度末105,328,082,320.59元,同比增长2.34%[22]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24%,上年同期4.23%,增加0.01个百分点[22]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24%,上年同期4.09%,增加0.15个百分点[22]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68,922,497.99元[24]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为643409638.89元,上期为510171461.49元,变化幅度26.12%[58] - 资本化研发投入本期为113565159.12元,上期为87832056.70元,变化幅度29.30%[58] - 研发投入合计本期为756974798.01元,上期为598003518.19元,变化幅度26.58%[58]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4.24%,上期为4.09%,增加0.15个百分点[58]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本期为15.00%,上期为14.69%,增加0.31个百分点[58] - 公司营业收入为178.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19%;营业成本为137.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35%[141] - 销售费用为3.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92%;管理费用为9.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19%;研发费用为6.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12%[14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1.21%[141] - 销售费用本期3.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92%[151] - 管理费用本期9.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19%[151] - 财务收益本期为2.0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3.11%[151] - 研发费用本期为6.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12%[15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净流出4.26亿元,净流出量较上年同期减少5.46亿元[152]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净流入5.69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2.98亿元[152]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净流出5.92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3.49亿元[152]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215.60亿元,占总资产20.00%,较上年期末减少5.19%[156]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189.80亿元,占总资产17.61%,较上年期末增加3.77%[156] - 长期股权投资截至报告期末为13.11亿元,比年初增加2.02亿元,增幅为18.18%[160]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金额为10.1986748813亿元,本期增减变动为0.2305855907亿元,期末金额为10.429260472亿元;应收款项融资期初金额为22.3012445761亿元,本期增减变动为 -8.5475675919亿元,期末金额为13.7536769842亿元[162] - H股募集资金约91.04亿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使用83.72亿元,剩余7.32亿元未使用,未使用资金预计未来三年用完,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4亿元,PPP项目投资5.68亿元,补充营运资金0.1亿元[165]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核心业务为设计集成、设备制造、系统交付[27] - 公司主要通过公开招标获订单,集中采购获取原材料[28] - 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高速铁路控制系统核心产品及服务覆盖总中标里程居世界第一,核心设备领域诸多产品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34] -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核心产品和服务覆盖超120条已运营及已完成控制系统招标的线路[34] - 国内铁路基建市场投资上半年波动,公司在高速铁路控制系统综合市占率保持60%以上[34] - 2021年上半年高速鐵路控制系統核心產品及服務覆蓋中標里程居首,各核心子系統在國內保持領先市場份額[11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在已開標的15個地鐵信號控制系統項目中,中標8個,佔比53.33%[118] - 公司上半年新签外部合同额325.07亿元,同比增长0.92%[127] - 铁路领域新签合同额73.44亿元,同比下降54.86%[127] -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新签合同额65.40亿元,同比增长8.81%[127] - 海外领域新签合同额7.02亿元,同比增长31.27%[127] - 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新签合同额179.21亿元,同比增长90.70%[127] - 至2021年6月底,公司在手订单合同额1374.31亿元[127] - 2021年上半年,全国高速铁路站后“四电”工程开标里程同比下降一半以上[128] -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上半年承揽项目在全国十余家企业竞争下抢占一半以上市场份额[128] - 预计下半年铁路四电市场承揽比上半年大幅增长,全年不低于2020年水平[130] -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板块营业收入为128.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16%,毛利率为28.10%,较上年同期减少0.96个百分点[145] - 设备制造板块营业收入为28.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47%,毛利率为38.81%,较上年同期减少5.76个百分点[145] - 设计集成板块营业收入为49.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1.13%,毛利率为38.82%,较上年同期增加0.45个百分点[145] - 铁路业务营业收入为88.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53%;城市轨道业务营业收入为35.9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47%[146] - 海外业务营业收入为4.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9.04%,毛利率为36.97%,较上年同期增加1.34个百分点[146] - 中国地区营业收入为174.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0.37%,毛利率为22.75%,较上年同期减少1.57个百分点[146] - 其他板块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0.51%[149] 研发相关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在中国拥有2955项注册专利保护核心技术[39] - 公司自主研发的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和服务系统基本完成,正开展示范应用[35] - 公司拥有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和列车自动无人驾驶技术等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40] - 货运铁路综合自动化技术在全路多个编组站和路局调度中心广泛运用,提升铁路货运效率和智能化水平[43] - 行车指挥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领域,提高行车指挥自动化和应急处置水平[43] - 轨道交通智能检测运维技术应用于高速铁路等领域,降低设备故障率[43] - 列控系统集成技术应用于高速铁路等领域,提高软件集成质量[46] - 安全计算机平台技术应用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各类安全控制产品,通过国际最高等级功能安全认证[46] - 移频键控信号安全调制解调技术应用于高速铁路等铁路,实现轨道区段多项安全核心功能[46] - 道岔转换技术应用于我国高速等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创建国际领先高速道岔转换系统技术体系[48] - 轨道交通仿真测试技术应用于高速铁路等领域,提高被测系统缺陷纠正率和质量可信度[48] - 基于空间多物理场耦合的高精度仿真技术建立误差在0.5%以内的高精度仿真分析平台[48] - 基于空间多物理场耦合的高精度仿真技术完成覆盖我国铁路约万种典型配置轨道电路传输特性的精准分析[48]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394件,累计有效授权专利总数2955项[53] - 报告期内新增知识产权申请654个,获得497个,2017年以来累计申请6467个,获得4458个[54] - 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与服务系统规模7951.00万元,本期投入845.12万元,累计投入6941.86万元[59] - 基于动态间隔的列控装备研制与应用示范验证总投资6605.63万元,本期投入986.41万元,累计投入7070.52万元[61] - 公司完成铁路综合调度信息系统在神华铁路包神线、神朔线的示范应用等多项研发成果[53] - 工业企业网络安全综合防护平台项目总投资4576.00,本期投入1416.20,已完成研发展开试验点试验[63] - 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项目总投资11500.00,本期投入1169.47,已完成研发并实现工程应用[66] - 重载货运列车自组网高密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项目总投资21337.00,本期投入511.86,完成主要控制设备详细设计等工作[66] - 全电子联锁的CBTC系统项目总投资2430.93,本期投入219.18,完成室内测试并开展现场试验[67] - 智能制造产线项目总投资7387.80,本期投入978.81,完成机床配线自动测试等装备投产[104][105] - 高速铁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发项目总投资7420.54,本期投入961.34,开展车载设备安全认证等工作[107] - 基础性技术研究项目总投资6084.00,本期投入180.00,完成高速大电流弓网放电试验方案论证等[109] - 铁路货运综合调度指挥管理系统项目总投资1239.60,在大秦线、神朔线示范应用[110] - 检测感知技术研究项目完成环境因素影响分析等工作,可用于轨道交通领域故障预警和防护[111] - 列控联锁一体化开发和应用总投资规模9770.80万元,本期投入2705.58万元,累计投入6199.25万元[113] - 信号基础器材研制总投资规模2390.00万元,本期投入400.22万元,累计投入539.00万元[113]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4226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21.00%,研发人员薪酬合计36796.76万元,平均薪酬8.71万元[113] - 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55人,占比1.30%;硕士研究生1545人,占比36.56%;大学本科2424人,占比57.36%;大学专科202人,占比4.78%[113] - 研发人员年龄在35岁以下的有2607人,占比61.69%;36 - 40岁的有786人,占比18.60%;41 - 45岁的有387人,占比9.16%;46 - 50岁的有216人,占比5.11%;51 - 54岁的有111人,占比2.63%;55 - 59岁的有119人,占比2.81%[117] - 公司拥有超过2900项注册专利,实现列車運行控制核心技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产品100%国产化[119] - 公司拥有超23000公里高速鐵路控制系統建设和运营经验,专有铁路控制系统数据库拥有超4.5万个测试案例[119] - 公司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产品均满足欧洲
中国通号(03969)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8 17:25
cRSC 中国通号 China Railway Signal &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 Limited* 中 國 鐵 路 通 信 信 號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 股份代號:3969 频道集中系统 GSMA 202 E 度 望 *僵供識別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 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二、重大風險提示 請查閱本報告第四節「董事會報告」中的「B. 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中有關風險的說明。 三、公司全體董事出席董事會會議。 四、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為本公司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五、公司負責人周志亮、主管會計工作負責人胡少峰及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張世虎聲 明:保證年度報告中財務報告的真實、準確、完整。 六、經董事會審議的報告期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 經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25次會議審議,公司擬以2020年12月31日的總股本10,589,819,000股為基數, 向全體股東每10 ...
中国通号(03969)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07 20:37
CRSC 中国通号 China Railway Signal &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 Limited* 中 國 鐵 路 通 信 信 號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在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註 冊 成 立 的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股份代號:3969 频道集中系统 GSMA 202 中期報 * 僅供識別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本中期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不 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二、重大風險提示 請查閱本報告第四節「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中有關風險的說明。 三、公司全體董事出席董事會會議。 四、本中期報告未經審計。 五、公司負責人周志亮、主管會計工作負責人胡少峰及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張世虎聲明:保 證本中期報告中財務報告的真實、準確、完整。 六、經董事會審議的報告期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 無。 七、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項 否。 八、前瞻性陳述的風險聲明 本報告存在一些基於對未來政策和經濟走勢的假設和判斷而做出的預見性陳述,受諸多可變因素影響,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