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景悠活(03913)

搜索文档
合景悠活(0391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7:22
公司上市及重要日期 - 公司股份于2020年10月30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码3913[7] - 2024年全年业绩公布时间为2025年3月27日,股东周年大会于2025年6月3日举行[5]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入35.73469亿元,较2023年的38.48973亿元下降7.2%[11] - 2024年毛利8.82658亿元,较2023年的11.82364亿元下降25.3%[11] - 2024年年内亏损5.58659亿元,2023年为利润6231.8万元,变动幅度为 - 996.5%[11]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72282亿元,2023年为利润3030.3万元,变动幅度为 - 1988.5%[11] - 2024年资产总额61.84524亿元,较2023年的68.94358亿元下降10.3%[11] - 2024年负债总额30.42413亿元,较2023年的31.84955亿元下降4.5%[11] - 2024年权益总额31.42111亿元,较2023年的37.09403亿元下降15.3%[11]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约人民币3573.5百万元,来自第三方的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82.9%提升至2024年的88.6%[22] - 2024年公司实现毛利约人民币882.7百万元,毛利率约24.7%[22] - 2024年公司总收入约35.73亿元,较2023年的约38.49亿元同比下降7.2%[44][52] - 2024年销售成本约2690.8百万元,较2023年的2666.6百万元增加约24.2百万元或0.9%[62] - 2024年毛利约882.7百万元,较2023年的1182.4百万元下降约299.7百万元或25.3%;2024年毛利率24.7%,2023年为30.7%[63]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约121.3百万元,较2023年的46.5百万元增加约74.8百万元或160.9%,含利润保证补偿拨备约96.5百万元及政府补助约7.4百万元[64] - 2024年行政开支约471.6百万元,较2023年的507.4百万元减少约35.8百万元或7.1%[66] - 2024年其他开支约1050.0百万元,2023年约548.2百万元,含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279.8百万元及商誉减值亏损约630.0百万元[67] - 2024年所得税支出约9.7百万元,2023年约77.7百万元[68] - 2024年净亏损约558.7百万元,2023年净利润约62.3百万元[69]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约6184.5百万元,负债总额约3042.4百万元,流动比率1.84;2023年12月31日分别约6894.4百万元、3185.0百万元、1.82[7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1.456亿元,较2023年的14.429亿元减少20.6%[7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借贷约5.241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6.37亿元),其中1.263亿元将在1年内偿还,3.978亿元将在2至5年内偿还[72] - 2024年12月31日,约5.076亿元贷款结余按固定利率每年5.48%至8.70%计息,其余银行及其他贷款按浮动利率计息[7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应收款项约27.836亿元,较2023年的24.412亿元增加3.424亿元或14.0%[7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应付款项约6.09亿元,较2023年的5.348亿元增加0.742亿元或13.9%[74] - 2024年度,集团对五大客户交易金额占总收入15.1%(2023年:21.6%),对最大客户合景泰富集团交易金额占总收入11.4%(2023年:17.0%)[150] - 2024年度,集团对五大供应商交易金额占采购总额21.3%(2023年:19.9%),对单一最大供应商交易金额占采购总额6.8%(2023年:5.8%)[150] 公司业务布局及区域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进驻中国2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33个城市[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约56.6%的在管项目分布在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来自大湾区及长三角地区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约65.2%[24] 业务运营数据 - 2024年公司在管购物中心整体客流同比上涨约1.7%[25] - 2024年10月广州誉山悠方天地六周年活动期间,销售额同比提升46.0%,日均客流量同比提升62.0%[26] - 2024年大运营中心进行四次客户调研,覆盖123个项目的1.7万条样本,综合满意度约为96.8%[29] - 2024年专业直播讲堂《悠课堂》累计观看人次超6万,课程满意度约为96.5%[30] - 2024年员工敬业度得分约为87.6%,较上一年提升约5个百分点[3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住宅物业分部收入约1769.2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4%,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同比增长9.2%[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住宅物业分部收入约1804.3百万元,同比下降14.3%[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收入中来自独立第三方的收入占比约达88.6%,较2023年提升约5.7个百分点[39] - 2021 - 2024年,来自独立第三方的收入占比分别为63.1%、78.6%、82.9%、88.6%[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行政管理费用同比下降7.1%[40] - 2024年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17.69亿元,同比增长1.4%,占总收入49.5%[44][45][52] - 2024年住宅物业管理服务中,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14.65亿元,同比增长约9.2%;预售管理服务收入8254.9万元,同比下降54.4%;社区增值服务收入2.2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44][45] - 2024年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在大湾区及长三角区域收入占比约达59%,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45] - 2024年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收入约18.04亿元,同比减少约14.3%,占总收入50.5%[44][47][52] - 2024年非住宅物业管理服务中,商业物业收入3.62亿元,同比下降22.2%;公建及城市区域收入12.60亿元,同比下降7.7%;商业运营服务收入5587.6万元,同比下降53.9%;其他增值服务收入1.05亿元,同比下降18.5%;预售管理服务收入2212.7万元,同比下降8.4%[44] - 2024年住宅物业管理服务中,大湾区收入6.99亿元,占比39.5%;长三角地区收入3.45亿元,占比19.5%;中西部地区及海南收入6.38亿元,占比36.1%;环渤海经济圈收入8652.7万元,占比4.9%[46] - 2023年住宅物业管理服务中,大湾区收入6.62亿元,占比37.9%;长三角地区收入3.38亿元,占比19.4%;中西部地区及海南收入6.56亿元,占比37.6%;环渤海经济圈收入8882万元,占比5.1%[46] - 2024年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中,大湾区收入7.46亿元,占比41.3%;长三角地区收入5.40亿元,占比29.9%;中西部地区及海南收入2.52亿元,占比14.0%;环渤海经济圈收入2.67亿元,占比14.8%[48] - 2023年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中,大湾区收入9.33亿元,占比44.3%;长三角地区收入6.20亿元,占比29.5%;中西部地区及海南收入2.85亿元,占比13.5%;环渤海经济圈收入2.67亿元,占比12.7%[48] - 2024年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1769176千元,其中预售管理服务82549千元(占比4.7%)、物业管理服务1464528千元(占比82.8%)、社区增值服务222099千元(占比12.5%);2023年分别为1744067千元、180978千元(占比10.4%)、1340910千元(占比76.9%)、222179千元(占比12.7%)[53] - 2024年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收入1804293千元,其中预售管理服务22127千元(占比1.2%)、物业管理服务1621214千元(占比89.9%)、商业运营服务55876千元(占比3.1%)、其他增值服务105076千元(占比5.8%);2023年分别为2104906千元、24159千元(占比1.1%)、1830721千元(占比87.0%)、121059千元(占比5.8%)、128967千元(占比6.1%)[57] 公司荣誉 - 公司在2024年度获得如“2024中国高端物业服务领先企业”等众多奖项[13][15] - 2024年公司获高端物业服务领先企业、商业物业服务领先企业等多个奖项[17] - 2024年公司在中国物业服务企业服务力排名第11名[17] - 2024年公司位列粤港澳大湾区商业物业服务力TOP5 [17] 董事会及管理层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包括非执行董事孔健岷、执行董事孔健楠和杨静波、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晓兰、冯志伟和伍绮琴[82]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董事会确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该政策有效[8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全体员工男女比例约为48:52,董事会由3位女性董事和3位男性董事组成[87] - 董事会应确保委任最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至少三分之一[88] - 2024年,董事会分别于3月、6月、8月及12月召开4次定期会议,全年共召开4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大会[90] - 2024年8月29日,王中琦先生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原首席执行官王建辉先生于同日辞任[92] - 各董事与公司签订的服务合约或委任函为期3年,须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及膺选连任[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有董事均参与了培训、研讨会、会议或简报会[96] - 董事会已设立薪酬、提名及审核三个委员会,以监察公司特定范畴事务[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应付高级管理人员酬金在0 - 500,000港元、500,001 - 1,000,000港元、2,000,001 - 2,500,000港元、2,500,001 - 3,000,000港元区间的人数均为1人[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伍绮琴、冯志伟、孔健楠出席次数均为1/1[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伍绮琴出席次数为1/1,孔健岷为0/1,冯志伟为1/1[10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伍绮琴、冯志伟、刘晓兰出席次数均为3/3[105] 核数师相关 - 2023年12月27日起,栢淳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成为公司新任核数师[10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向本集团提供核数服务已付或应付栢淳的薪酬为人民币3,600,000元,提供非核数服务为人民币100,000元[109] 公司秘书相关 - 公司秘书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参加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10] 公司政策及制度 - 公司已采纳举报政策,为员工及相关第三方提供保密举报渠道[113] - 公司已采纳反贪污政策,为员工提供贿赂和贪污处理指引[113] - 公司已采纳内幕消息披露政策,严格按要求处理事务并建立披露程序[116] - 公司已采纳股东通讯政策,目标是让股东平等及时获取公司信息,2024年检讨认为政策有效[123] 公司风险管理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评估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认为系统有效且足够[112] - 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采用“三道防线”模式[112] 股东相关权益及规定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具公司股东大会按每股一票基准的投票权)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书面要求董事会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大会应在呈请交付后2个月内举行[114] - 若董事会在交付呈请21日内未
合景悠活(0391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21:1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约人民币35.735亿元,同比下降约7.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约人民币8.827亿元,同比下降约25.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亏损约人民币5.587亿元,较2023年盈利状况逆转[2] - 2024年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2825元,2023年为每股盈利人民币0.015元[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4.97843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2.51905亿元[5]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46.86681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46.42453亿元[5]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25.48523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5.52564亿元[5]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4.9389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6.32391亿元[6] - 2024年资产净额为人民币31.42111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37.09403亿元[6] - 2024年权益总额为人民币31.42111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37.09403亿元[6] - 2024年公司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1769176千元,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营运服务收入1804293千元,总计3573469千元[19] - 2024年公司住宅物业管理服务业绩326828千元,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营运服务业绩215169千元,总计541997千元[19] - 2024年公司税前亏损548929千元,年内亏损558659千元[19] - 2023年公司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1744067千元,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营运服务收入2104906千元,总计3848973千元[20] - 2023年公司住宅物业管理服务业绩395590千元,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营运服务业绩419607千元,总计815197千元[20] - 2023年公司税前利润139975千元,年内利润62318千元[20] - 2024年客户合约收入总额为357346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848973千元人民币[23] - 2024年合约负债为26912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58809千元人民币,2024年增加主要因年末收取物业管理服务短期预付款增加[25]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2132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6483千元人民币,其中利润保证补偿拨备2024年为96479千元人民币,2023年无此项[27] - 2024年税前亏损,经扣除各项成本后得出,如已提供服务成本269081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666609千元人民币[28] - 2024年所得税为973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7657千元人民币,即期2024年为14044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99353千元人民币[30] - 2024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572282千元人民币,2023年盈利30303千元人民币[32]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025858916股,2023年相同;每股基本亏损为28.25分人民币,2023年每股盈利1.50分人民币[3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380553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186180千元人民币,减值拨备2024年为102189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44948千元人民币[33] - 2024年基于发票日期并扣除亏损拨备的贸易应收款项一年以内为116627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364665千元人民币[33]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609,032千元,2023年为534,764千元,同比增长约13.9%[34]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约35.735亿元,来自第三方的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82.9%提升至2024年的88.6%[37] - 2024年公司实现毛利约8.827亿元,毛利率约24.7%[37] - 2024年公司总收入约35.73亿元,较2023年的约38.49亿元同比减少7.2%[57][65] - 2024年销售成本约2690.8百万元,较2023年的2666.6百万元增加24.2百万元或0.9%[76] - 2024年毛利约882.7百万元,较2023年的1182.4百万元下降299.7百万元或25.3%,毛利率为24.7%(2023年:30.7%)[78]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约121.3百万元,较2023年的46.5百万元增加74.8百万元或160.9%[79] - 2024年行政开支约471.6百万元,较2023年的507.4百万元减少35.8百万元或7.1%[81] - 2024年其他开支约1050.0百万元(2023年:约548.2百万元),含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279.8百万元及商誉减值亏损630.0百万元[82] - 2024年所得税支出约9.7百万元(2023年:约77.7百万元)[83] - 2024年净亏损约558.7百万元,2023年净利润约62.3百万元[84] - 2024年资产总额约6184.5百万元(2023年:约6894.4百万元),负债总额约3042.4百万元(2023年:约3185.0百万元),流动比率为1.84(2023年:1.82)[85]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145.6百万元,较2023年的1442.9百万元减少20.6%[86]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约27.836亿人民币,较2023年增加3.424亿人民币或14.0%[88]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约6.09亿人民币,较2023年增加7420万人民币或13.9%[8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住宅物业分部收入约1769.2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4%,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同比增长9.2%[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住宅物业分部收入约1804.3百万元,同比下降14.3%,主要因城市服务业务战略性收缩[50] - 2024年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17.69亿元,同比增长1.4%,占总收入49.5%;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收入约18.04亿元,同比减少14.3%,占总收入50.5%[57][58][60][65] - 2024年住宅物业管理服务中,预售管理服务收入约8255万元,同比下降54.4%;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14.65亿元,同比增长9.2%;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2.22亿元,同比略降[57][66][67][68][69] - 2024年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中,商业物业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3.62亿元,同比下降22.2%;公建及城市区域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12.60亿元,同比下降7.7%;商业运营服务收入约5588万元,同比下降53.8%;其他增值服务收入约1.05亿元,同比下降18.5%[57] - 2024年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在大湾区及长三角区域收入占比约达59%,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58] - 2024年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中,大湾区占39.5%,长三角地区占19.5%,中西部地区及海南占36.1%,环渤海经济圈占4.9%[59] - 2023年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中,大湾区占37.9%,长三角地区占19.4%,中西部地区及海南占37.6%,环渤海经济圈占5.1%[59] - 2024年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收入中,大湾区占41.3%,长三角地区占29.9%,中西部地区及海南占14.0%,环渤海经济圈占14.8%[62] - 2023年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收入中,大湾区占44.3%,长三角地区占29.5%,中西部地区及海南占13.5%,环渤海经济圈占12.7%[62]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增长得益于在管项目规模扩大及服务质量提升;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收入减少因城市服务业务战略收缩及商业物业条款调整[58][60] - 2024年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总收入1804293千元,2023年为2104906千元,各服务线收入均有减少[70] 公司运营及业务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进驻2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33个城市[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约56.6%的在管项目分布在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该地区收入占总收入约65.2%[39] - 2024年公司在管购物中心整体客流同比上涨约1.7%[41] - 2024年10月广州誉山悠方天地六周年活动期间销售额同比提升46.0%,日均客流量同比提升62.0%[41] - 2024年公司大运营中心进行四次客户调研,覆盖123个项目的1.7万条样本,综合满意度约为96.8%[43] - 2024年专业直播讲堂《悠课堂》累计观看人次超6万,课程满意度约为96.5%,员工敬业度得分约为87.6%,较上一年提升约5个百分点[44] - 公司将ESG战略融入企业发展各环节,在节能减排、社会责任、公司治理方面有相关举措[44][45] - 2025年物业管理行业迈向“价值重构”新纪元,政策和需求端带来机遇与挑战[46] - 2024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面临市场增速放缓等挑战,公司推动服务升级与结构转型[47] - 公司实施非住宅物业分部战略性收缩,优化资产配置和业务结构[49][50]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和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营运服务两大业务分部[53] 公司所得款项净额相关情况 - 2020年10月30日上市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29.131亿港元[94] - 2021年6月29日修订所得款项净额分配,7.057亿港元用于战略收购等[94] - 2022年1月10日进一步调整所得款项净额分配,2.5亿港元用于战略收购等[95] - 2024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总计29.131亿港元,已动用1.098亿港元[96]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15577名雇员,2023年为16814名[97] 公司股息相关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发现金股息,2023年也未派息[35]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98] 公司股东大会及股份相关情况 - 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于6月3日召开[99] - 2025年5月29日至6月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00] 公司治理及合规相关情况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应用良好企业管治原则,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主席孔健岷因事未出席2024年6月5日股东大会[101] - 所有董事确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02]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购买、销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2024年12月31日无库存股份[103]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业绩[105] 公司财务报告相关情况 - 公告中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合并财务相关数字获栢淳同意与草稿一致,但栢淳未作核证工作及保证[106] - 2024年12月31日后至公告日期,集团无重大事件发生[107] - 公司2024年度报告将于2025年4月底前在公司网站及“披露易”网站登载[108] 公司董事会构成情况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非执行董事孔健岷、执行董事孔健楠和杨静波、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晓兰、冯志伟和伍绮琴[110] 公司税务相关情况 - 中国运营的若干附属公司2024年按优惠企业所得税率15%纳税,一般按25%税率计算所得税拨备[29] 公司准则应用相关情况 - 公司自初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之日起未订立特定售后租回交易,相关修订本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3] - 公司无供应商融资安排,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对财务报表无影响[14] - 公司于2024年和2023年重新评估负债条款及条件,负债流动或非流动分类维持不变[14]
合景悠活(0391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6 16:55
业务布局和服务模式 - 公司形成以大灣區、長三角、中西部為核心地區的區域佈局,服務於住宅、購物中心、寫字樓、醫院、學校、機關、城市服務等多元業態[5] - 集团实现了"住宅+商业+公建"的多业态服务模式布局[17]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堅守服務品質,堅持獨立發展,發揮高端定位優勢,聚焦核心區域,持續降本增效,追求有質量的發展[6] - 公司堅定獨立發展,聯合品牌合作提高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同時審視自我優化空間,以開放的姿態擁抱前沿科技,不斷探索物業管理行業的新邊界[6] - 通过数字化技术引入提升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18] 业务板块及收入结构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實現收入約人民幣1,923.4百萬元,其中來自第三方的收入佔比從2023年同期的81.4%提升至85.2%[6] - 集团收入总额达19.23亿元人民币,其中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占46.6%,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营运服务收入占53.4%[27]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中,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占81.7%,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占13.4%[29] - 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营运服务收入中,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占89.1%,商业营运服务收入占4.0%[33] 区域布局及收入贡献 - 集团在大湾区、长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及海南、环渤海经济圈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0.3%、32.0%、13.4%和14.3%[25] - 集团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在大湾区、长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及海南、环渤海经济圈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8.5%、19.1%、37.1%和5.3%[22] - 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8%和3.0%[21] - 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的非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占非住宅分部总收入的72.3%[24] 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實現毛利約人民幣564.0百萬元,毛利率為約29.3%,保持較高的利潤率回報水平[6] - 本集團的客戶滿意度97.2%[11] - 本集團的物業管理服務收入同比增加約5.5%至約人民幣1,647.6百萬元[15] - 本集團的住宅物業管理服務收入同比增長5.6%[21] - 其中物業管理服務收入同比增長12.2%[21] - 本集團的非住宅物業管理及商業運營服務收入占總收入的53.4%[20] - 其中公建及城市區域物業管理服務收入占34.2%[20] - 商業物業管理服務收入占13.4%[20] - 商業運營服務收入占2.1%[20] - 其他增值服務收入占3.1%[20] 人力资源管理 - 公司擁有16,143名僱員,較2023年12月31日減少671名[65] - 公司定期檢討薪酬政策及待遇,並按行業薪酬水平作出必要調整[65] - 公司除基本薪金外,亦提供全面福利計劃及事業發展機會,包括績效獎金、購股權、獎勵股份、退休金計劃、醫療福利及培訓課程[65] 公司治理 - 公司於2024年6月5日召開股東周年大會,董事會主席孔健岷先生因有其他事務安排未能出席[61] - 公司於2024年8月29日委任王中琦先生為新任首席執行官[63] - 公司致力維持高水平的企業管治,並已遵守大部分上市規則的企業管治守則[61] 投资并购 - 收購上海申勤物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80%股權的業績承諾已達成[67] - 收購悠活智聯科技有限公司80%股權的業績承諾存在爭議,正在與原股東就應收款項的可收回性進行磋商[68][69] 资金运用 - 上市所得款項淨額將用於戰略性收購及投資、升級智能服務系統、多元化增值服務以及一般企業用途和營運資金[70] - 尚未動用或暫無計劃的所得款項淨額預計將於2025年12月31日前全部使用完畢[71]
合景悠活(0391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7 19:48
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约人民幣1,923.4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1.9%[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人民幣564.0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5.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利润约人民幣69.9百万元,同比减少约14.3%[3] - 本集团收入总额为19.23亿人民币,其中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8.97亿人民币,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营运服务收入为10.26亿人民币[18] - 本集团期内利润为6,989.2万人民币[18] - 本集团所得税费用为2,874.1万人民币[32] - 本集团於中国内地的附属公司按优惠企业所得税率15%纳税[32] - 2024年上半年收入約人民幣1,923.4百萬元,其中來自第三方的收入佔比從2023年同期的81.4%提升至85.2%[4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約人民幣564.0百萬元,毛利率約29.3%,保持較高的利潤率回報水平[42] - 本集團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總收入約人民幣1,923.4百萬元,毛利率約29.3%[52]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同比增长约5.6%至约人民币897.2百万元[72] - 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收入同比减少约1.2%至约人民币1,026.2百万元[79] - 毛利为564,000千人民币,毛利率为29.3%[98]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总资产约为人民幣7,037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3.1%[8,9,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总负债约为人民幣3,274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2.9%[8,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权益总额约为人民幣3,763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1.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幣1,269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12.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受限制现金约为人民幣7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8.4%[8] - 本集团合约负债为3.02亿人民币,主要来自收取客户预付款项[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的贸易应收款项约为人民币2,851.0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16.8%[10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的贸易应付款项约为人民币595.8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11.4%[109] - 本集团於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处于净现金状况,负债比率不适用[110][111] 业务拓展 - 成都悠方購物中心6週年慶活動錄得銷售額同比增長18%,7家品牌全城業績排名榜首,超50家品牌銷售額同比增長30%[45] - 截至6月底已進駐全國23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136個城市,來自大灣區及長三角地區的收入佔總收入約65.4%[46] - 在物業管理、秩序維護、園林綠化、高空作業、市政醫療等服務持有專業資質和認證,業態佈局和全牌照優勢凸顯[46] - 首次拓展康養業務,並在衢州市、華北、華東及西南地區贏得多個新項目[46] - 引進更多吸引年輕人的優質品牌,優化購物環境和服務質量,融合線上線下的發展模式[44] - 本集團在多個業態的市場拓展中取得成績,如在住宅、商業和公建領域拓展了多個優質項目[57] - 本集團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了新的細分業態突破,成功拓展大型跨國零售企業在中國的物流園區[57] 管理及人事变动 - 王建辉先生已提出辞任首席执行官,自2024年8月29日起生效[3] - 王中琦先生已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自2024年8月29日起生效[3] - 王中琦先生擁有18年物業管理行業經驗,曾任職於龍湖集團、永升服務集團和新城悅服務集團[132] - 王中琦先生將擔任本公司首席執行官,任期三年[133] - 王中琦先生的年薪為人民幣2,031,600元,包括基本薪金及其他津貼人民幣1,625,280元以及酌情績效獎金人民幣406,320元[133] - 截至公告日期,王中琦先生持有本公司10,000股股份[133] - 除上述披露外,王中琦先生在過去三年內未在其他公眾公司擔任董事職務,與本公司董事、高管、主要股東或控股股東亦無任何關係[134] - 董事會感謝王建輝先生的貢獻,並歡迎王中琦先生履新[134,135] 其他 - 本集团获得政府补助2,337万人民币和增值税税务激励1,515万人民币[29] - 本集团来自合景泰富集团及其关联方的收入约为2.85亿人民币[22] - 本集团确认的客户合约收入中有97,687万人民币於某个时间点确认[24] - 本集团的履约责任主要为一年以内的合約,未披露剩余履约责任[28] - 本集团的非流动资产主要位于中国内地[21] - 本集团持续聚焦经济发达的优势区域,深耕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市场[74] - 本集团持续深耕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业务,同时布局高潜力区域[80] - 本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的企业管治守则,惟部
合景悠活交流
安信香港· 2024-06-20 17:14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在重点经济发达区域深耕,来自一二线城市的债管面积占比达62.7%,来自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的收入占比达66.3% [1] - 公司业务向全国范围辐射,截至2023年年底已覆盖23个省份141个城市 [1] - 公司坚持市场化运作,独立发展,致力于业务运营效率持续提升,第三方收入占比达82.9%,第三方在管项目数占比高达90% [1] - 公司借助数字化升级和组织架构优化,实现人力成本效率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保持高质量发展 [1] - 2024年公司将持续优化各项业务,改善经营 [2] 业务结构优化 - 主动收缩关联方业务,如销售案场、非业主增值项目,谨慎评估经营风险和回款情况 [2] - 大力发展第三方业务,利用全业态布局和专业运营优势,拓展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业态项目 [2][3] - 在增值服务方面推出全民行动,发展社区零售等衍生收入 [3] 商业项目运营 - 购物中心方面,2020年1-4月销售额、客流量、出租率、收缴率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签约品牌数超1000个 [3][4] - 写字楼方面,租户有降本增效和谨慎扩张趋势,公司调整招商策略,提供更灵活商务条件,锁定优质大客户 [4] 市场拓展 - 聚焦经济发达核心地段,发挥多品牌优势,打破区域和业态壁垒,深度合作拓展一线二线城市 [5] - 打造标杆项目,如广州天河区出入境检查站、广州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徐汇区文化馆等 [5] - 拓展政府、物流、产业园等新业态客户 [6]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应收账款降缓的未来处理计划 **投资者提问** 公司对应收降缓的未来几年的处理计划是什么 [6][7][8][9] **公司回答** - 关联方应收款增加主要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公司采取多措并举控制增量、加强存量回款 [7][8][9] - 增量方面,主动减少关联方收入占比,以最低成本运营销售案场和非业主增值项目 [7] - 存量方面,利用监管账户资金、项目销售回款等方式偿还应收款,并密切关注关联方经营情况 [7][8] - 第三方应收款回款压力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政府服务类项目,公司将加强催收力度 [9] 问题2: 未来分红和回购计划 **投资者提问** 未来1-3年是否有分红计划,回购情况如何 [10][11][12] **公司回答** - 分红方面,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利益,但需平衡公司长期发展需求,目前正等待关联方债务重组方案敲定后再明确 [10][11] - 回购方面,公司一直没有排除通过回购支持股价的可能性,但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目前尚未做出决定 [11][12] 问题3: 关联方交易重组对公司的影响 **投资者提问** 关联方交易重组会否对公司产生影响 [12][13] **公司回答** - 关联方是公司大客户,其债务重组有利于缓解其资金压力,有助于改善公司应收款回款情况 [12][13] - 关联方重组也有利于公司在与关联方的谈判中获得更有利地位,降低公司自身的回款风险 [13] 问题4: 未来收入和利润增长情况 **投资者提问** 未来2-3年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增长情况如何 [16][17][18][19][20] **公司回答** - 2024年关联方收入可能有所下滑,但第三方业务拓展将成为主要增长点 [16][17] - 毛利率将更加市场化,费用端持续优化有助于净利润保持稳定 [18][19] - 部分特殊业态如医院、城市服务可能面临一定业绩压力,但整体商业减值压力可控 [19][20] - 现金流管理方面,公司将持续加强应收款回款力度,并通过成本节省等措施改善现金流状况 [22][23]
合景悠活(0391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9:02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在2023年度实现总收入约人民币3,849.0百万元,同比下降约4.4%[30] - 公司物业管理服务收入规模稳中有升,整体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达人民币3,171.6百万元,同比增加约0.7%[30] - 公司独立第三方收入占比约82.9%,相较前年提升约4.3个百分点[31] - 公司在2023年新增外拓的项目中,第三方项目数量占总外拓项目数量比约82.4%[31] - 公司已实现多业态布局,包括住宅、商业物业、公建及城市服务等领域[32] - 公司通过优秀的住宅物业服务口碑拓展了多个优质住宅项目,如山东博城社区[33] - 公司持续提升独立性,第三方项目在管建筑面积占比约86.9%[31] - 公司秉承“初心引领,创变未来”的理念,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和值得信赖的智慧服务运营商[35] - 公司构建了基于数字运营的新业务系统,包括新视窗系统、金蝶财务系统等,实现了信息流的零成本运转[36] - 公司与腾讯云合作建立了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内首家联合创新实验室,进行前沿的创新研究[36]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约人民币6,894.4百万元,负债总额约人民币3,185.0百万元,流动比率为1.82[6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人民币1,442.9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21.9%[69] - 公司总借贷约人民币637.0百万元,其中约148.0百万元将在1年内偿还,464.8百万元将在2至5年内偿还[70]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约人民币2,441.2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8.9%[71]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约人民币534.8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7.1%[72]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74] - 公司致力维持高质素的企业治理,遵守有效的香港联合交易所有关规定[77] - 公司已採纳有效的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載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81] - 公司董事会包括主席、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无家族或其他重大关系[83] - 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女性占比较高,服务年限主要集中在1-9年[84] 股份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21年7月23日通过董事会会议批准了股份激励计划[194] - 股份激励计划的目的在于表彰和激励参与者,并吸引适合的专业人才[195] - 董事会有权选择股份激励计划合格参与者,并确定授予的奖励股份数目[196] - 股份激励计划有效期为10年,截止日期为2031年7月22日[198] - 若股份激励计划授出的股份总数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董事会将不得继续授出奖励股份[199] - 受托人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认购或购买股份[200]
合景悠活(0391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22:35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约人民币3,849.0百万元,同比下降约4.4%[1]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毛利约人民币1,182.4百万元,同比下降约4.7%[1]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内利润约人民币62.3百万元,同比上升约4.1%[1]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合并业绩收入为3,848,973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合并业绩毛利为1,182,364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合并业绩年内利润为62,318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 - 公司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1.50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2] - 公司年内全面收入总额为75,515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 - 公司母公司擁有人应占全面收入为43,500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 - 公司非控股权益应占全面收入为32,015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 - 公司2023年末,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251,905千元,较2022年下降了308,581千元[4]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4,642,453千元,较2022年增加258,248千元[4]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2,552,564千元,较2022年下降407,743千元[4] - 公司资产净额为3,709,403千元,较2022年增加280,884千元[5] - 公司股本为17,568千元,储备为3,377,893千元[5]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实现总收入约3,849.0百万元,同比下降约4.4%[53] - 公司物业管理服务收入规模稳中有升,整体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达3,171.6百万元,同比增加约0.7%[53] - 公司独立第三方收入占比约82.9%,相较前一年提升约4.3个百分点[54] - 公司在2023年新增外拓的项目中,第三方项目数量占总外拓项目数量比约82.4%[55] - 公司已实现「住宅+商业物业与运营+公建及城市服务」的多元业态布局[56] 客户数据 - 公司2023年客户合约收入总额为3,848,973千元,较2022年的4,025,711千元略有下降[26] - 公司2023年客户合约收入中,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占比为1,744,067千元,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营运服务占比为2,104,906千元[26] - 公司2023年合约负债中,第三方合约负债为258,150千元,关联方合约负债为659千元[27] - 公司2023年报告期初合约负债中,已确认收入中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占比为173,623千元,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营运服务占比为24,642千元[28] 公司运营 - 公司持续精进稳运营提效率,核心业务稳中有升,回归服务本质,守正出奇[39] - 公司2023年已首次采纳新订和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6] - 公司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与合景泰富集团及其关联方分别产生约658.0百万元和860.3百万元的收入[25]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的证券交易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行为准则[113]
合景悠活(0391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4 16:33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下降8.5%,达到约人民币18.881亿元[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31.6%,同比上涨1.5个百分点[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核心净利润达到约人民币2.578亿元[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入人民币1,888.1百万元,同比下降8.5%,主要由于预售管理服务及社区增值服务收入下降[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8.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5%[29]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8.49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7%[29][33] - 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收入为10.3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7%[2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18.88亿人民币,同比下降8.5%[9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5.9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4.2%[9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1.2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70.4%[9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8,156万人民币,同比下降75.3%[9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分人民币,同比下降81.3%[9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全面收入总额为11.08亿人民币,同比下降67.2%[9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62,57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313,873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0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税后利润为81,55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329,632千元人民币下降75.3%[117] - 2023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6.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1%[128]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31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1%[128] 业务结构 - 公司第三方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的77.3%提升至81.4%[11] - 公司在管建筑面积为205.4百万平方米,合约建筑面积为278.1百万平方米[13] - 第三方项目的在管建筑面积达179.2百万平方米,占比达87.3%[13] - 住宅在管建筑面积与非住宅在管建筑面积比例为51:49[13] - 公司已进驻全国22个省、自治区与直辖市的134个城市[13] - 公司优化业务结构,减少案场服务、销售代理服务等开发商类型业务[11] - 公司合约总建筑面积达到约278.1百万平方米,在管总建筑面积约205.4百万平方米,相比2022年底的215.5百万平方米略有下降[21] - 公司在管总建筑面积为205.4百万平方米,较2022年底下降4.7%[29] - 大湾区及长三角区域在管建筑面积占比达58.9%[30] - 第三方项目在管建筑面积占比达87.3%[31]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中,第三方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占比达79.0%[33] - 住宅物業在管建築面積同比增長3.7%,達到105.3百萬平方米[34] - 長三角地區住宅物業在管建築面積增長11.0%,達到24.5百萬平方米[34] - 非住宅物業在管建築面積同比減少11.2%,降至100.1百萬平方米[40] - 大灣區非住宅物業在管建築面積下降17.0%,降至44.6百萬平方米[40] - 中西部地區及海南非住宅物業在管建築面積下降23.0%,降至10.3百萬平方米[40] - 住宅物業管理服務分部收入佔總收入的45.0%,為人民幣849,630千元[44] - 非住宅物業管理及商業營運服務分部收入佔總收入的55.0%,為人民幣1,038,443千元[4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849,630千元人民币,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收入为1,038,443千元人民币,总收入为1,888,073千元人民币[11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分部业绩为224,893千元人民币,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分部业绩为181,609千元人民币,总业绩为406,502千元人民币[117] 数字化与创新 - 公司通过数字化工具赋能员工,助力高品质成长[10] - 公司与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共建“未来社区”,推动物业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16] - 公司借助先进数字化工具,将优质客服经验训练沉淀为算法模型,形成工单自动流转,赋能员工提供更好服务[18] 市场与行业环境 - 2023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二季度增长趋势略有放缓[14] - 公司积极优化租户结构,力求兼顾短期与长期需求,通过精细化运营把握存量时代下的运营增长红利[15]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1.916亿元减少至2023年上半年的9730万元,主要受房地产市场压力影响[46] 成本与费用 - 销售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14.423亿元减少至2023年上半年的12.920亿元,降幅为10.4%[51] - 毛利率从2022年上半年的30.1%提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31.6%[52] - 行政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2.326亿元增加至2023年上半年的2.621亿元,增幅为12.7%[54] - 其他开支净额从2022年上半年的1040万元大幅增加至2023年上半年的2.197亿元,主要由于贸易应收款项和商誉减值亏损[55] - 2023年上半年已提供服务成本为12.9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4%[124] - 2023年上半年商誉减值亏损为7972万元人民币[124]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76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3%[125]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415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7%[128]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底的18.475亿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16.522亿元,降幅为10.6%[58]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底的20.524亿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23.192亿元,增幅为13.0%[60]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5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0.6%[100]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27.50亿人民币,同比下降7.1%[100] - 公司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为43.9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4%[100]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总额为650,463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555,865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01]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资产净额为3,749,523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28,519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0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212,461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59,001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0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51,523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347,251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0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68,648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474,379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04]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52,20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520,133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04]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执行董事孔健岷持有公司52.90%的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孔健楠持有52.86%[65]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涉及股份数目为201,470,523股[70] - 公司于2023年上半年未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购股权,期内已授予但尚未行使的购股权结余为270,000股[71]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可供授出的奖励股份数目为99,985,011股[77]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授出任何股份奖励[78] - 公司期内已归属的奖励股份总数为214,000股,其中33,500股为执行董事杨静波所有,180,500股为其他员工所有[78][80] - 公司期内失效的奖励股份总数为32,000股,均为其他员工所有[78] - 公司主要股东晋得、英明、和康等合计持有公司52.79%的已发行股份[81][82]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会议决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85] - 公司自2023年6月2日起,孔健楠先生卸任行政总裁,王建辉先生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88]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销售或赎回[90]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并已审阅中期报告[91]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拥有约18,000名雇员,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92]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内其他全面收入为29,20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8,364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0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91,77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322,237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0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内来自一名股东出资为595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594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0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来自合景泰富集团及其关联方的收入为350,392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469,417千元人民币下降25.4%[11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息收入及未分配收入为26,40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37,258千元人民币下降29.1%[11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分配开支为292,126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14,259千元人民币增加155.6%[11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7,64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443千元人民币增加1,122.8%[11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41,576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86,024千元人民币下降51.7%[11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123,133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415,656千元人民币下降70.4%[117] - 公司所有收入均来自中国境内的运营和服务,且非流动资产均位于中国[118] - 2023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入总额为18.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5%[120]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7%[120] - 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营运服务收入为10.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7%[120] - 合约负债为2.57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底增长13.7%[121] - 商誉账面净值从2022年12月31日的1,599,744千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1,520,021千元,减少了79,723千元[129] - 其他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从2022年12月31日的698,583千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632,679千元,减少了65,904千元[129]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2年12月31日的2,642,910千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3,025,577千元,增加了382,667千元[130]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从2022年12月31日的590,461千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706,354千元,增加了115,893千元[130]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2年12月31日的575,369千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567,492千元,减少了7,877千元[131]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从2022年12月31日的551,550千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642,221千元,增加了90,671千元[132] - 银行及其他借贷的年利率从2022年12月31日的4.2%至7.6%调整为2023年6月30日的4.15%至8.54%[134] - 公司于2022年3月完成收购悠活智联科技有限公司80%股权,总代价为1,316,000千元[135] - 悠活智联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556,487千元,商誉为907,706千元[136] - 公司于2022年1月收购广东特丽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50%股份权益,总代价为165,000千元[137] - 广东特丽洁收购时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83,311千元人民币,商誉为135,678千元人民币,总代价为181,500千元人民币[138] - 合景悠活集团2023年6月30日的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为2,025,858,916股,股本为17,568千元人民币[139] - 合景悠活集团2023年上半年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191,89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9%[140] - 合景悠活集团2023年上半年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营运服务收入为158,49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40] - 合景悠活集团2023年6月30日应收关联方款项为1,554,78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141] - 合景悠活集团2023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的薪酬总额为6,33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141] - 合景悠活集团2023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的账面值为642,221千元人民币,公允价值为659,293千元人民币[142] - 合景悠活集团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中,第1级与第2级之间无转移,第3级亦无转入或转出[145]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负债总额为211,809千元人民币,全部使用重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第3级)进行计量[146] - 2023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的公允价值为659,293千元人民币,使用重大可观察输入数据(第2级)进行计量[146] - 2022年12月31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的公允价值为552,685千元人民币,使用重大可观察输入数据(第2级)进行计量[146] - 董事会于2023年8月29日批准及授权刊发中期财务资料[146]
合景悠活(03913)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9 19:3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18.881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8.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5.961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4.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利润约8160万元,核心净利润约2.578亿元,同比减少约23.0%[1]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0.03元,2022年同期为0.16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约24.414亿元,较2022年末的25.605亿元有所减少[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额约47.084亿元,较2022年末的43.842亿元有所增加[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约27.498亿元,较2022年末的29.603亿元有所减少[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约6.505亿元,较2022年末的5.559亿元有所增加[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18.881亿人民币,同比下降8.5%,毛利约5.961亿人民币,毛利率约31.6%,同比上涨1.5个百分点,核心净利润约2.578亿人民币[31]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6257万元,2022年同期约3.13873亿元;2023年上半年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20.25858916亿股,2022年同期20.17110233亿股[26]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30.25577亿元,减值拨备7.06354亿元,净额23.19223亿元;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26.4291亿元,减值拨备5.90461亿元,净额20.52449亿元[2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5.67492亿元,2022年12月31日5.75369亿元[28]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3年上半年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18.88073亿元,其中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8.4963亿元占45%,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收入10.38443亿元占55%[5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入人民币1,888.1百万元,同比下降8.5%,主要因预售管理服务及社区增值服务收入下降[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销售成本约12.92亿元,较2022年同期约14.423亿元减少约1.503亿元或10.4%[77] - 公司毛利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6.221亿元减少约0.26亿元或4.2%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5.961亿元;2023年同期毛利率31.6%,2022年同期为30.1%[78]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0.373亿元减少约0.109亿元或29.2%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0.264亿元[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行政开支约2.621亿元,较2022年同期约2.326亿元增加约0.295亿元或12.7%[8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开支由约0.104亿元增加至约2.197亿元,增加约2.093亿元或2012.5%[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约71.498亿元,负债总额约34.002亿元,流动比率为1.71;2022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约69.447亿元,负债总额约35.162亿元,流动比率为1.48[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6.52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18.475亿元减少约10.6%[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借贷约6.422亿元,其中约1.518亿元将在1年内偿还、约3.932亿元将在2至5年内偿还,约0.972亿元将在5年以后偿还[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约23.19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约20.524亿元增加约2.668亿元或13.0%[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付款项约5.675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约5.754亿元轻微减少约0.079亿元或1.4%[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所得款项净额总计29.131亿港元,已动用490万港元,未动用或暂无计划的为1.112亿港元[95]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99] 公司人员及治理变动 - 陈女士自2023年8月29日起辞任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2] - 尤先生自2023年8月29日起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2] - 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孔健岷因其他事务,未出席2023年1月13日的股东特别大会及2023年6月1日的股东周年大会[101] - 所有董事确认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0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中期财务资料[104] - 陈静雅女士自2023年8月29日起辞任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106] - 尤金泉先生自2023年8月29日起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107] 公司业务运营及发展策略 - 2023年公司收缩业务风险敞口,调整高风险、低效益项目,优化业务方向,向非住宅及住宅存量市场倾斜,借助数字化工具赋能员工[32] - 公司优化业务结构,减少开发商类型业务,提升第三方业务占比,关注房地产品牌根基及业务质量,优化在管项目组合[33][34] - 公司紧抓消费复苏机遇,购物中心调整业态布局,写字楼优化租户结构,精细化运营商业资产[36][37] - 2023年5月,公司与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围绕物业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合作,共建「未来社区」[38][44] - 公司借助数字化工具将优质客服经验沉淀为算法模型,形成工单自动流转,赋能员工服务客户[39] - 公司围绕客户生活场景需求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矩阵,提升服务品质,打造差异化服务[45] - 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持续构筑业务根基,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规模扩张与品质成长、短期回报与长期发展的关系[4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积极管理项目组合,主动撤出高风险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项目以优化经营[42] 公司业务面积相关数据 - 公司已进驻全国22个省、自治区与直辖市的134个城市,在管面积2.054亿平方米,合约面积2.781亿平方米,第三方项目管理面积1.792亿平方米,占在管面积87.3%,住宅与非住宅管理面积比为51:49[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134座城市提供服务,合约总建筑面积约278.1百万平方米,在管总建筑面积约205.4百万平方米,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5.5百万平方米略有下降[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管总面积2.054亿平方米,较2022年末的2.155亿平方米略有下降[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大湾区及长三角区域在管面积占比达58.9%[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第三方项目在管面积占比达87.3%[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住宅物业在管面积1.053亿平方米,第三方住宅物业在管面积占比79%[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住宅物业在管面积较去年同期的1.01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7%[58] - 长三角地区住宅物业在管面积从2022年6月30日的2210万平方米增长11%到2023年6月30日的2450万平方米[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规模为10010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1.2%,第三方非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占比96.0%[61][64] - 大湾区在管建筑面积从2022年6月30日的5370万平方米下降17.0%到2023年6月30日的4460万平方米,中西部地区及海南从1340万平方米下降23.0%到1030万平方米[64]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849,630千元,2022年上半年为951,801千元[17][18][20] - 2023年上半年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8.49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518亿元同比减少10.7%[57] - 2023年上半年住宅分部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6.258亿元增长4.4%至6.534亿元[59] - 2023年上半年大湾区分部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3.17268亿元占37.3%,长三角地区1.6652亿元占19.6%,中西部地区及海南3.21896亿元占37.9%,环渤海经济圈0.43946亿元占5.2%[60]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中,预售管理服务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1.344亿元减至2023年上半年约0.989亿元;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从约6.258亿元增至约6.534亿元;社区增值服务收入从约1.916亿元减至约0.973亿元[68][69][70][71]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中预售管理服务收入减少是因房地产市场承压,在管住宅物业销售办事处数目减少;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减少也是因房地产市场承压[69][71] 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收入1,038,443千元,2022年上半年为1,112,530千元[17][18][20] - 2023年上半年,非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分部收入约10.384亿元,同比减少6.7%[61] - 2023年上半年,非住宅物业分部的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9.086亿元,同比下降8.1%[61] - 2023年上半年,大湾区非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分部收入下降,主要因在管建筑面积下降及合约条款调整;中西部地区及海南收入下降主要因在管建筑面积下降[65] - 按地区划分,2023年上半年大湾区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收入4.613亿元,占比44.5%;长三角地区3.099亿元,占比29.8%;中西部地区及海南1.313亿元,占比12.6%;环渤海经济圈1.360亿元,占比13.1%[66] - 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中,预售管理服务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1810万元减至2023年上半年约1170万元;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从约9.885亿元减至约9.086亿元;商业运营服务收入从约6120万元轻微减至约6070万元;其他增值服务收入从约4470万元增加至约5740万元[72][73][74][75][76] - 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中预售管理服务收入减少是因房地产市场承压,在管非住宅物业销售办事处数目减少;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减少是因合约条款由总额基准调整至净额基准;其他增值服务收入增加是因业务多元化增加[73][74][76] 公司其他信息 - 公司荣获「2023物业企业服务力卓越表现TOP8」「2023中国智慧城市服务领先企业」「2023中国物业服务ESG发展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44]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和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营运服务两大业务分部[46]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包括预售管理服务、物业管理服务和社区增值服务,公司分别收取固定服务费、物业管理费和酬金制费用或固定费用[47][4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约18,000名雇员,与2022年12月31日数量相同[9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03] - 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将于2023年9月底前在公司网站及“披露易”网站登载并寄发印刷本给股东[105]
合景悠活(03913)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8 20:33
公司概况 - 公司股份代号为3913[2] - 公司在2020年10月30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3]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全业态智慧服务运营商[4] 2022年度财务数据 - 2022年度收入达到402.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7%[6][6][6] - 2022年度毛利为124.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6][6] - 2022年度年内利润为5.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1.3%[6][6][6] - 2022年度资产总额达到694.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8%[6][6][6] - 2022年度负债总额为351.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6%[6][6][6] - 2022年度权益总额为342.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6][6][6] 业务拓展与发展 - 本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已进驻全国132个城市,管理建筑面积达215.5百万平方米,合约建筑面积达287.0百万平方米[15] - 本集团收购广东特丽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拓展在管建筑面积总增长超过29.7百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物业占比51.5%,非住宅物业占比48.5%[17] - 本集团孵化了“优城•悠活”城市赋能体系,构建智慧化、一体化的城市大运营和生活大服务体系,实现从服务“物业”到服务“城市”[19] - 集团成功拓展了多个商业、醫院、公共物业、政府機關等不同业态项目[20] - 集团在疫情期间成功拓展了高校市场,如上海高级技工学校和上海工商信息学校等项目[21] - 集团在深耕城市方面持续发力,成功拓展了公共物业项目,如南宁地铁5号线和普洱高铁站等[22] 董事会及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已采纳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文化背景、专业经验等多个方面[92] - 公司董事会认为非執行董事和獨立非執行董事的组合比例合理,能够保障股东和公司利益[93] - 公司目前有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其中至少一名具备适当的专业资格或财务管理专长[94] - 公司董事会性别多元化,目前由3位女性董事和3位男性董事组成[95] - 公司董事会已制定机制确保获得独立观点和意见,包括至少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