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城中国(03900)
icon
搜索文档
绿城中国:行业进入“止跌回稳”阶段 均衡盈利性原则拿地
证券日报网· 2025-04-01 19:44
行业情况 - 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近4年深度调整,2025年开年出现多项积极市场信号,叠加国家政策加力,行业进入“止跌回稳”阶段 [1]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5.5亿元,同比增长20.7%,归母净利润16.0亿元,总合同销售额2768亿元,位列行业第三 [1] 去存量优增量 - 公司在销售上两手抓,加大存量去化并积极获取增量项目 [2] - 2024年公司实现重难点库存去化422亿元,指标完成率113%,超额完成48亿元 [2] - 公司通过老盘新作、大宗交易等举措,2024年底达到并超越年初既定目标 [2] - 公司不少库存住宅来源于2021年项目,随着去化及优质项目开盘,增量优质项目有望提升业绩 [2] - 近几年公司新增投资项目平均净利率接近双位数,今年利润指标虽有压力但基本处于底部 [2] - 2024年公司超75%首开项目实现量价双兑现,9个项目首开阶段整盘车宅同罄 [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未售货值2800亿元左右,2025年可售货值约2002亿元,预计完成1250亿元 [3] - 2025年新拓项目销售额预计转化超300亿元,自投销售有望冲击1600亿元,代建板块预计全年约1000亿元与2024年基本持平 [3] 拿地策略 - 公司投资策略为“确保安全性,突出流动性,均衡盈利性”,聚焦一二线核心城市,重视项目质地研判,关注非热点城市优质板块机会 [4] - 今年以来公司已获取超500亿元货值,相当于去年一半水平 [4] - 公司会提升项目开发效率,做好前置研究寻找差异化定位机会,对过热地块在合理地价内出价,保持理性不放松投资标准 [4] - 公司以项目为起点研判精准投资,部分能级低城市项目投资利润率超两位数 [4] - 公司货币资金充裕,今年拿地货值目标与去年基本相当,机会好可能超去年,希望量好质优为明年销售额铺垫 [4][5] 产品打造与未来展望 - 公司坚持产品主义,推动好房子体系全面升级,构建新质产品力体系,保持产品领先地位 [5] - 行业“止跌回稳”受宏观经济走势、购房者预期信心、市场库存去化等因素影响,公司把握结构性机遇,实现从“好”向“优”能力提升 [5]
解码绿城中国2024年报:房企标杆的“硬核”成绩单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4-01 14:49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绿城中国业绩表现优异,营收、毛利双升,去化、降本兼顾,财务安全稳健,展现出房地产领域标杆企业的发展韧性和抵御波动、韧性生长的清晰路径 [1][2][9] 营收、毛利情况 - 2024年公司营收1586.46亿元,同比提升20.7%,创出历史新高 [1][3] - 2024年公司实现毛利202.25亿元,较2023年增加18.5%;物业销售业务毛利率达11.7%,较2023年提升0.4个百分点 [3] - 2024年物业收入结转面积同比增长2.5%达635.21万平方米,结转收入的物业销售均价从2023年的每平方米19456元提升到每平方米23145元 [3] 销售情况 - 2024年公司累计实现总合同金额2768亿元,位列克而瑞操盘口径下行业第三,自投销售1718亿元、权益销售1206亿元,行业排名均有所上升 [1][3] - 2024年自投版块首开项目去化率达82%,车宅去化比同比提升7%至1.39倍,26个项目实现整盘车宅同罄,老盘新做项目平均流速提高106% [3] 成本控制情况 - 2024年行政开支44.41亿元,较2023年减少6.98亿元,同比下降13.6%,其中人力资源成本和日常运营费用分别同比减少10.3%、10.6% [4] - 2024年计入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的利息支出减少3.37亿元至25.79亿元,总利息开支减少10.8亿元至73.06亿元 [4] - 2024年平均建造成本单方降低约114元,集采关键品类价格下降超14% [4] 财务安全情况 - 截至2024年年末,一年内到期的借贷余额为316.63亿元,银行存款及现金总额729.88亿元,是其2.3倍,可用资金约448亿元 [7]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速25%至288亿元,创出历史新高 [7] - 到2024年年底,总借贷1371.87亿元,较2023年下降89.55亿元,净负债641.99亿元,较2023年下降84.98亿元,净资产负债率56.6%,较2023年低7.2个百分点 [7] 融资情况 - 2024年总借贷加权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7%,较2023年末下降40个基点 [9] - 2024年在境内一级市场发行共125.31亿元,涉及90亿元中长期无抵押信用债和35.31亿元一年期供应链ABN [9] - 2024年在境外提前债务置换约8.2亿美元,回购美元债约5.2亿美元,2025年2月成功新发5亿美元三年期优先票据,认购倍数最高达5.4倍 [9] - 公司手握境内外两大畅通融资渠道,境内按到期金额借新还旧发行,境外在手额度充裕,将结合市场和成本情况择机发行 [9]
绿城中国刘成云:推动好房子体系全面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4-01 14:08
3月31日,绿城中国(03900)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非执行董事刘成云,执行 董事、行政总裁郭佳峰,执行总裁耿忠强等管理层出席会议现场。此前,绿城中国发布2024年年度业 绩,取得收入约人民币1585.46亿元,同比增长20.7%;股东应占利润约人民币15.96亿元。 在会上,刘成云对行业发展表达看法。刘成云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需要一定时间,根据成 熟房地产市场经验,房地产市场从深度调整、过渡到筑底企稳、再到市场拉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一 过程中的宏观经济走势、购房者预期信心、市场库存去化等多种因素会导致这个阶段需要一定时间。 同时,各城市止跌回稳周期不同步。一二线城市比三四线城市率先企稳,二线城市企稳存在分化,如杭 州、成都表现较为突出。 此外,当前房地产市场优质项目头部效应凸显。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多城市房地产市场销量向位置好、 产品力强、性价比高的项目进一步集中,品牌房企产品力强的新盘表现尤为突出。 在投资方面,坚持"确保安全性,突出流动性,均衡盈利性",除聚焦一二线核心城市外,更加重视对项 目自身质地的研判,关注非热点城市优质板块的结构性机会;销售方面,更加关注权 ...
绿城中国(03900):2024年报点评:产品和拿地精准度才是主要矛盾
华创证券· 2025-04-01 13: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 14 港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产品基因和拿地精准度是推荐公司的核心理由,目前这两部分未受影响,虽 2025 年核心城市土拍竞争烈度较高,但公司在浙江下沉市场的独特优势和对特定产品的经验使其更为从容,近期管理层变动若促进融资成本下降或成利好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1585.46 亿元,同比增长 20.7%;归母净利润约 16 亿元,同比下降 48.4% [2] - 业绩下滑主要因大规模计提减值,非金融资产减值损失达 40 亿元,过去 2 年分别为 15 亿元、14 亿元,多计提约 25 亿减值,若加回此部分除税前溢利约 95 亿,与 2024 年基本持平,2025 年毛利率 12.7%,与 2024 年 13%基本持平 [9]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159,135|143,805|129,890|126,015| |同比增速(%)|20.6%|-9.6%|-9.7%|-3.0%| |归母净利润(百万)|1,596|2,539|3,552|3,957| |同比增速(%)|-48.4%|69.1%|39.9%|11.4%| |每股盈利(元)|0.63|1.00|1.40|1.56| |市盈率(倍)|15.7|9.9|7.1|6.3| |市净率(倍)|0.7|0.6|0.6|0.5|[5] 公司优势表现 - 2024 年资产负债表优化,有息负债下降约 90 亿,货币资金基本不变,净负债率从 63.8%降至 56.6% [9] - 2024 年权益销售规模 1206 亿元,比 2023 年仅下滑 5.5%(相较 2021 年高点仅下滑 16.7%),销售回款率达 104% [9] - 2024 年拿地权益货值 860 亿元,测算拿地净利润率预计超 9%,高于 2022 年、2023 年 [9] 公司经营改进 - 2024 年平均建造单方成本下降 114 元 [9] - 近期拿地做差异化布局,在头部房企聚焦部分城市竞争“地王”时,在苏州、金华、大连等城市布局,拓展城市圈能力边界,1 - 3 月拿地平均溢价率 26.73%(截至 3 月 25 日数据),打法稳妥 [9] - 2024 年典型项目在部分城市打造出好口碑,如苏州玫瑰园、台州凤起潮鸣等,强化非深耕城市的产品教育能力 [9] 投资建议调整 - 考虑公司 2021 年及以前土储仍面临去化压力,调整 24 - 26 年公司 EPS 预测为 1.00、1.40、1.56 元(25、26 年预测前值 1.42、1.63 元),基于剩余收益模型测算公司估值,给予 2025 年目标价 14 港元,对应 2025 年 13 倍 PE,维持“推荐”评级 [9]
绿城中国:今年新增货值已超500亿元 全年拿地货值目标与去年相当
证券时报网· 2025-04-01 10:36
文章核心观点 - 3月31日绿城中国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介绍2024年业绩情况及2025年投资策略,提及行业形势、土地市场形势等内容 [1] 2024年业绩情况 - 集团总合同销售额2768亿元,位列行业第三 [1] - 营业收入1585.46亿元,同比上升20.7% [1] - 经营性现金流288亿元,创新高 [1] - 新增货值1088亿元,一二线城市货值占比达92% [1] - 截至年末,银行存款及现金总额约为730亿元 [1] - 现金短债比为2.3倍,维持高位 [1] - 总借贷加权平均利息成本为3.9%,同比下降40个基点 [1] - 净资产负债率为56.6%,同比下降7.2个百分点 [1] 2025年行业形势 - 开年以来行业出现多项积极市场信号,叠加政策加力,进入“止跌回稳”阶段,但所需时间较长,各城市止跌回稳周期不同步,一二线城市率先企稳,二线城市企稳存在分化,优质项目头部效应凸显 [2] - 行业正经历市场格局、发展模式、竞争要素的“三个根本性重构”,进入“存量博弈、品质制胜”新发展阶段 [2] 2025年投资策略 - 总体投资策略坚持“确保安全性,突出流动性,均衡盈利性”,除聚焦一二线核心城市外,更重视项目自身质地研判,关注非热点城市优质板块结构性机会,确保安全底线,把握节奏、精准选地,提高项目研判、出价和操盘能力,确保项目高质、高标兑现 [1][2] - 持续关注浙江三四线城市投资机会,选择体量合适的改善类项目,在确保安全前提下获取 [4] 2025年土地市场形势 - 土地市场回暖明显,上海、杭州、成都等市场核心区域优质地块竞争激烈,部分项目土地楼面价高于原先住宅限价,局部出现过热迹象 [3] - 杭州全面放开限价后土地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原因是限购限价放开后积压购房需求集中释放,浙江省购买力大,省外客户看好,每年有20万左右新增人口,且今年推地总规模与去年基本相同,预计上半年推70%左右土地,大央国企看好 [3] 2025年拿地情况 - 今年到现在新增货值已超500亿元,相当于去年一半水平,权益拿地金额约250亿元 [1][4] - 公司货币资金充裕,今年拿地货值目标跟去年基本相当,机会好可能超过去年,投资策略、打法更系统,希望量好质优,为明年销售额做铺垫 [1][4]
绿城中国(03900):聚力深耕,经营稳健
平安证券· 2025-03-31 20: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因减值计提、投资收益降幅超出预期,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EPS预测至0.65元(原为1.40元)、0.84元(原为1.53元),新增2027年EPS预测为1.0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6倍、12.1倍、9.4倍 [8] - 公司财务稳健资金安全,投资聚焦坚定去化,有望以优质资产及品牌优势助力未来发展 [8] 公司经营情况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585.5亿元,同比增长20.7%,股东应占利润16亿元,同比下降48.8%,主要因非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值及预期信用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净值同比增加34.4亿元至50.6亿元,分占合联营企业业绩同比减少28亿元 [4][7] - 2024年全年毛利率12.8%,同比微降0.2个百分点,其中物业销售毛利率11.7%,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销管费用率4.9%,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7] 销售情况 - 2024年公司总合同销售金额2768亿元,同比下降8.1%,其中自投项目销售金额1718亿元,同比下降11.6%,代建项目销售金额1050亿元,同比下降1.7%,总合同销售金额位列行业第三、自投项目销售金额位列行业第六 [7] - 2024年全年自投版块首开项目去化率82%,维持高位,其中64%项目实现首开溢价,一二线城市销售额占比79%,销售回款率104%,维持高位 [7] 投资与融资 - 2024年公司新增项目42个,总建筑面积418万平米,公司承担成本484亿元,平均楼面价14383元/平米,预计新增货值1088亿元,位列行业第四 [7] - 2024年新增项目进一步向市场安全区域集中,一二线货值占比92%,其中北上杭货值占比51%,新增项目平均权益升至79%,年内首开27个项目,占新增土储数量64%,实现销售转化325亿元 [7] - 2024年末公司总借贷加权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7%,较2023年末的4.1%下降40个基点;一年内到期债务占总债务比例23.1%,维持低位 [7] 财务预测 主要财务指标预测 |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百万元)|净利润(百万元)|毛利率(%)|净利率(%)|ROE(%)|EPS(元)|P/E(倍)|P/B(倍)| | --- | --- | --- | --- | --- | --- | --- | --- | --- | |2023A|131383|3118|13.0|5.1|8.6|1.23|8.3|0.7| |2024A|158546|1596|12.8|2.6|4.4|0.63|16.1|0.7| |2025E|151729|1654|12.8|2.8|4.5|0.65|15.6|0.7| |2026E|152639|2132|13.5|3.6|5.6|0.84|12.1|0.7| |2027E|153097|2741|13.7|4.6|7.1|1.08|9.4|0.7| [6] 资产负债表预测(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 其他应收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总计|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合计|资产总计|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流动负债|流动负债合计|长期借款|其他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合计|负债合计|股本|储备|留存收益|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归属于非控制股股东权益|权益合计|负债和权益合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4A|72988|2638|64435|22548|252016|23067|437691|36428|10933|1565|21169|70094|507785|19222|47149|219134|285505|91142|17654|108796|394301|243|36085|0|36328|77157|113484|507785| |2025E|75864|2261|83826|7193|282739|25155|477038|36128|9220|1304|19803|66454|543493|4406|53808|259738|317951|91142|17654|108796|426747|243|36085|644|36972|79774|116745|543493| |2026E|76320|2274|84329|7236|289387|25306|484852|35928|7507|1043|18436|62914|547766|4868|53697|259457|318021|91142|17654|108796|426817|243|36085|1474|37802|83147|120949|547766| |2027E|76548|2281|84582|7258|296824|25382|492875|36228|5794|782|17070|59874|552749|4159|53733|259708|317600|91142|17654|108796|426396|243|36085|2541|38869|87484|126353|552749| [9] 利润表预测(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营业额|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利润|其他非经营损益|税前利润|所得税|税后利润|归属于非控制股股东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利润|EBITDA|NOPLAT|EPS(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4A|158546|138321|3323|4441|2579|-633|-186|9064|-1990|7074|2928|4146|2550|1596|10302|7833|0.63| |2025E|151729|132307|3265|5538|2274|-300|-186|7859|-1003|6856|2585|4271|2617|1654|12470|6934|0.65| |2026E|152639|132033|3284|5571|2256|-200|-186|9110|-403|8706|3201|5505|3373|2132|14302|7556|0.84| |2027E|153097|132123|3294|5588|2349|300|-186|9858|1003|10861|3783|7078|4337|2741|16550|8070|1.08| [9] 现金流量表预测(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税后经营利润|折旧与摊销|财务费用|其他经营资金|经营性现金净流量|投资性现金净流量|筹资性现金净流量|现金流量净额| | --- | --- | --- | --- | --- | --- | --- | --- | --- | |2024E|5792|649|2579|8930|17950|-7960|-1150|8840| |2025E|5407|3340|2274|10791|21812|-836|-18100|2877| |2026E|6152|3340|2256|-7751|3998|-447|-3095|455| |2027E|6313|3340|2349|-7506|4496|465|-4732|229| [10] 主要财务比率预测 |会计年度|营收额增长率|EBIT增长率|EBITDA增长率|税后利润增长率|毛利率|净利率|ROE|ROA|ROIC|P/E|P/S|P/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4A|20.7%|-23.6%|-23.2%|-37.9%|12.8%|2.6%|4.4%|0.3%|3.5%|16.1|0.2|0.7| |2025E|-4.3%|-5.4%|21.0%|3.0%|12.8%|2.8%|4.5%|0.3%|3.1%|15.6|0.2|0.7| |2026E|0.6%|20.1%|14.7%|28.9%|13.5%|3.6%|5.6%|0.4%|3.6%|12.1|0.2|0.7| |2027E|0.3%|20.5%|15.7%|28.6%|13.7%|4.6%|7.1%|0.5%|3.7%|9.4|0.2|0.7| [11]
绿城中国(03900)VS 建发国际(01908),哪个更好?
智通财经网· 2025-03-30 14:51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财报能结算出利润的房企不多,还在积极拿地的公司不仅存活且有望恢复增长,当前楼市是结构性行情,建发国际财务更稳健,绿城2024年经营改善明显、成长性突出 [1][5] 行业现状 - 经过房地产下行周期,2024年财报能结算出利润的房企不多 [1] - 当前楼市是结构性行情,强二线、一线城市止跌回稳,改善型豪宅市场较火爆,三四线及以下城市还在筑底中 [1] 房企拿地情况 - 2024年还在拿地的房企大部分聚焦在核心城市 [3] - 2024年权益新增货值top9房企中,中国海外发展1577亿元、华润置地1175亿元、保利发展1188亿元、绿城中国935亿元、建发国际742亿元、滨江集团343亿元、招商蛇口511亿元、中国金茂392亿元、越秀地产336亿元 [2] 房企经营数据对比 权益新增货值与市值比值 - 绿城中国和建发国际2024年权益新增货值与市值比值较高,绿城中国为3.73,建发国际为2.45,本周绿城受“换帅”事件影响市值下跌11%,使该比值更突出 [2][3] 营业收入 - 2024年绿城中国营业收入1585亿元,略高于建发国际的1429.9亿元 [3] 经营性现金流 - 2024年绿城中国经营性现金流288亿元,大幅优于建发国际的149亿元,运营效率更高 [3] 利润 - 2024年两者都有计提减值,绿城减值49.17亿(2023年减值20.35亿),建发减值36.7亿(2023年减值16亿),绿城利润15.96亿元,建发48亿元 [3] 派息比例 - 2024年绿城中国派息比例47.60%,建发国际52% [3] 股息率 - 受大幅计提减值影响,绿城中国净利润大幅缩水,当前股息率3%远低于建发国际的7.36% [4] 房企债务数据对比 带息负债与净资产负债率 - 2024年绿城中国带息负债1372亿、净资产负债率56.6%,大幅高于建发国际的845亿和31.78% [4] 融资利率 - 2024年建发国际融资利率3.56%略低于绿城中国的3.7%,在房地产行业中都算比较低 [4] 同比变化 - 与自身同比,2024年绿城中国带息负债同比下降6.1%、净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7.2%、融资利率同比下降0.4% [4] 房企综合评价 - 建发国际财务更稳健,历史包袱轻,股息率高 [5] - 绿城中国2024年经营改善明显,在高能级城市楼市止跌回稳后的成长性突出,若房地产有下一轮,是优选 [5]
财面儿·年报深解|绿城中国:筑牢底线,以好房子引领市场
财经网· 2025-03-30 13:39
文章核心观点 - 绿城中国2024年答卷亮眼,凭借精准市场策略和品质实力,核心指标向好、客户满意度提升,夯实行业领先地位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取得收入1585.46亿元,同比上升20.7% [2] - 总借贷加权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7%,较2023年下降40个基点,一年内到期债务占总债务比例为23.1% [2] - 2024年末银行存款及现金729.88亿元,总借贷1371.87亿元,较2023年下降89.55亿元,净负债641.99亿元,较2023年下降84.98亿元 [3] - 净资产负债率为56.6%,较2023年下降7.2个百分点,银行存款及现金期末余额为一年内到期借贷余额的2.3倍 [3] - 2024年在境内一级市场发行125.31亿元,完成境外债务置换约8.2亿美元,积极回购美元债约5.2亿美元 [3] 销售情况 - 2024年总合同销售面积约1409万平方米,总合同销售金额约2768亿元,合同销售保持行业第三 [2] - 自投项目合同销售面积约591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约1718亿元,权益金额约1206亿元,权益比提升至70%,自投及权益销售均提升至行业第六 [2] - 代建项目销售面积约81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约1050亿元 [2] - 2024年首开27个项目,占新增土储数量的64%,年内销售转化约325亿元,自投板块首开项目去化率达82%,64%项目首开溢价 [5] - 9个项目单盘销售额超40亿元,8个项目已清盘,整体投资兑现度超120分 [5] - 在18个核心城市销售排名当地前五,在宁波连续5年、西安连续3年保持第一 [5] - 销售回款率达104% [5] 产品优势 - 一二线城市销售额占比79%,在布局城市保持市场引领地位 [4] - 建立产品、投资和客户研究部门常规协作机制,提升产品力 [4] - 发布行业首个“好房子”企业标准,合编发布3本高品质住宅技术图集 [4] - 升级工艺,实践四大核心技术体系,多项技术和“好房子”样板落地 [4] - 核心景观IP及“立体景观”面世,新项目应用率达92.7%,形成7大产品系及14条属地产品系 [4]
绿城中国(03900)公布2024年业绩 股东应占利润约15.96亿元 同比减少48.79% 末期息每股0.3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3-28 23:43
文章核心观点 - 绿城中国公布2024年业绩,收入增长但股东应占利润下降,销售表现良好 [1][2] 业绩情况 - 2024年收入约人民币1585.46亿元,同比增长20.7% [1] - 2024年股东应占利润约人民币15.96亿元,同比减少48.79% [1] - 2024年每股盈利0.63元,末期股息每股0.3元 [1] - 利润下降主因是计提若干资产的减值及公平值变动损失净额合计人民币49.17亿元(2023年:人民币20.35亿元),扣除该影响股东应占利润同比增加 [1] 销售情况 - 2024年绿城集团累计取得总合同销售面积约1409万平方米,总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2768亿元 [2] - 自投项目累计取得合同销售面积约591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718亿元,其中归属于绿城集团的权益金额约人民币1206亿元,权益比提升至70% [2] - 代建项目累计取得销售面积约81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050亿元 [2] - 全年自投版块首开项目去化率达82%,64%项目实现首开溢价 [2] - 9个项目单盘销售额超人民币40亿元,义乌凤起潮鸣项目单盘去化近人民币56亿元,南京金陵月华项目单盘销售额达人民币61亿元位列江苏第一 [2]
绿城中国(0390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2:1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5年8月3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06年7月13日于港交所主板上市[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取得收入约1585.46亿元,较去年增长20.7%[5] - 2024年股东应占利润约15.96亿元[5]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及现金总额约为730亿元,现金短债比为2.3倍[5] - 2024年总借贷加权平均利息成本为3.9%,较2023年的4.3%下降40个基点[5] - 2024年12月31日,净资产负债率为56.6%,较2023年末的63.8%下降7.2个百分点[5]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63元,2023年为1.22元[8] - 2024年摊薄每股盈利为0.63元,2023年为1.22元[8] - 2024年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41.48788亿元,2023年为63.49854亿元[8]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71,811,502千元,2023年为相应数值[9]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额为463,725,472千元,2023年为437,690,728千元[9]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为285,505,028千元,2023年为303,248,079千元[10] - 2024年12月31日净流动资产为152,185,700千元,2023年为160,477,393千元[10]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为222,279,943千元,2023年为232,288,895千元[10]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08,795,760千元,2023年为118,353,787千元[10]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113,484,183千元,2023年为113,935,108千元[10] - 2024年公司股本为242,684千元,2023年为242,475千元[10] - 2024年储备为36,084,921千元,2023年为35,887,908千元[10] - 2024年对外分部收入总计158,546,170千元,2023年为131,383,150千元[23][24] - 2024年年内利润4,146,128千元,2023年为6,678,139千元[23][24] - 2024年综合资产507,784,971千元,2023年为535,536,974千元[25] - 2024年综合负债394,300,788千元,2023年为421,601,866千元[2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增加总计2,708,961千元[27] - 2024年预期信用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净值总计1,025,173千元[27] - 2024年非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值总计4,038,810千元[27]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185,600千元[27] - 2024年利息收入总计 - 2,283,653千元[27] - 2024年财务费用总计2,578,615千元[27] - 2024年客户合同收入为158,261,615千元,2023年为131,156,981千元,同比增长约20.7%[32] - 2024年其他收入总计2,932,608千元,2023年为2,857,022千元,同比增长约2.6%[35] - 2024年其他收益总计118,005千元,2023年为758千元,同比大幅增长[36] - 2024年财务费用总计2,578,615千元,2023年为2,916,047千元,同比下降约11.6%[37] - 2024年税项支出总额2,927,724千元,2023年为3,046,507千元,同比下降约3.9%[38] - 非流动资产增加至9,747,623千元[29] - 于联营公司的权益为28,210,949千元[29] - 于合营企业的权益为12,113,523千元[29] - 预期信用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净值为230,054千元[29] - 非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值为1,390,501千元[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估计并作出人民币14.90987亿元的中国土地增值税拨备,2023年为人民币13.31322亿元[41] - 2024年除税前利润为人民币70.73852亿元,按中国企业所得税率25%计算的税项为人民币17.68463亿元;2023年除税前利润为人民币97.24646亿元,按中国企业所得税率25%计算的税项为人民币24.31162亿元[41] - 2024年税务开支为人民币29.27724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30.46507亿元[41] - 2024年7月31日,已向公司股东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43元,总计人民币10.88759亿元[42] - 董事建议拟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30元,2023年为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43元[42]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年内利润为人民币15.96426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31.17684亿元[43]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25.32339955亿股,2023年为25.3199869亿股[43]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人民币29.09537亿元,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账面净值为人民币26.37572亿元;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人民币21.60467亿元,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账面净值为人民币20.11882亿元[45] - 2024年其他应收款项为人民币85.38431亿元,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账面净值为人民币78.17669亿元;2023年其他应收款项为人民币83.63686亿元,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账面净值为人民币75.51231亿元[45] - 2024年末应收关联人士款项总计80120086千元,2023年为70895131千元;应付关联人士款项总计27260572千元,2023年为28236762千元[46] - 2024年已评估及确认亏损拨备金额为2000449000元,2023年为1146133000元[46]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56354178千元,2023年为57449257千元[50]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180日内为35779218千元,181至365日为7587442千元,超过365日为3782436千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36450931千元、7973190千元、4190362千元[50] - 2024年公司净负债率同比下降7.2个百分点[53] - 2024年公司取得收入1585.46亿元,较2023年增加271.63亿元,上升20.7%[54]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15.96亿元,较2023年下降48.8%[54] - 2024年计提若干资产的减值及公平值变动损失净额合计49.17亿元,2023年为20.35亿元[54] - 董事会建议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30元,2023年为每股0.43元[54] - 2024年末总借贷加权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7%,较2023年末的4.1%下降40个基点,一年内到期债务占总债务比例为23.1% [71] - 本年度集团收入为1585.46亿元,较2023年的1313.83亿元增长20.7%[87] - 本年度物业销售收入为1470.17亿元,占集团收入的92.7%,较2023年的1205.80亿元增加21.9%[87][88] - 本年度物业收入结转面积为635.21万平方米,较2023年的619.75万平方米增长2.5%[88] - 本年度结转收入的物业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23145元,较2023年的19456元上升19.0%[88] - 本年度设计及装修收入占集团收入的2.0%,项目管理收入占2.1%,持有物业运营收入等占3.2%[87] - 集团毛利202.25亿元,较2023年增加18.5%;毛利率为12.8%,较2023年下降0.2个百分点[93] - 集团其他收入29.33亿元,较2023年增加2.7%,主要因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94] - 集团行政开支44.41亿元,较2023年下降13.6%;销售开支33.23亿元,较2023年增长21.8%[95][96] - 集团计入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的利息支出25.79亿元,较2023年减少3.37亿元;总利息开支73.06亿元,较2023年减少10.80亿元[97] - 集团分占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业绩共亏损6.33亿元,较2023年减少27.98亿元[98] - 本年度土地增值税14.91亿元(2023年:13.31亿元),占收入比例为0.9%(2023年:1.0%);企业所得税14.37亿元(2023年:17.15亿元)[99]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1.86亿元(2023年:亏损3.52亿元)[100] - 本年度计提非金融资产减值亏损40.39亿元(2023年:13.91亿元),计提减值亏损10.25亿元(2023年:2.30亿元)[10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合同负债余额1469.59亿元,较2023年减少128.54亿元,下降8.0%;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合同负债余额262.92亿元,较2023年减少329.56亿元,下降55.6%[102] - 2024年12月,公司出售诚瓴绿隆100%股权,代价4.823亿元,该处置贡献净收益约0.08亿元[10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存款及现金729.88亿元(2023年:734.45亿元),总借贷1371.87亿元,较2023年下降89.55亿元,净负债641.99亿元,较2023年下降84.98亿元,净资产负债率为56.6%,较2023年下降7.2个百分点[104] - 一年内到期借贷余额为316.63亿元,占总借贷的23.1%(2023年:22.3%),银行存款及现金期末余额为一年内到期借贷余额的2.3倍(2023年持平)[104] - 本年度通过提取境外人民币贷款等值5.6亿美元提前置换境外美元贷款,产生汇兑净损失1.17亿元(2023年:0.39亿元)[105] - 2024年12月31日,抵押贷款保证为242.95亿元(2023年:324.52亿元)[10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资产账面总值为人民币1355.0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308.08亿元[10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订约资本开支但未拨备的承担为人民币9.1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7.32亿元[10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为8765名,2023年12月31日为9403名[119]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取得总合同销售额约2768亿元,位列行业第三;自投项目销售额约1718亿元,位列行业第六;回款率达104%[5] - 2024年新增42个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18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1088亿元,一二线货值占比达92%,权益比提升至79%[5] - 2024年累计总合同销售面积约1409万平方米,总合同销售金额约2768亿元,自投项目合同销售金额约1718亿元,权益金额约1206亿元,权益比提升至70%,代建项目销售金额约1050亿元[55] - 全年自投板块首开项目去化率达82%,64%项目实现首开溢价,9个项目单盘销售额超40亿元[55] - 新媒体成交占比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至12.1%,平均费率行业领先[56] - 新做项目平均流速提升106%,车宅去化比同比提升7%至1.39倍,26个项目实现整盘车宅同罄[57] - 一二线城市销售额占比达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