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健科技(01302)

搜索文档
先健科技20240521
2024-05-22 20:36
业绩总结 - 公司23年录得了12.7亿的收入,同比增长15.5%[1] - 毛利为9.98亿,规模经济论为4.23亿,毛利率为78.7%[1] - 海外市场录得了52.9%的增长,占营收21.7%[2] - 结构性心脏病业务占整体营收40%,同比增长25.6%[3] - 外周血管病业务占整体营收56%,同比增长9.7%[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先兴产品在东南亚市场表现良好,录得高于行业增速的增长[4] - 主动脉的抚摩支架和强筋带滤器表现稳定,创新产品卡支架取得不错成绩[6] - 公司在结构性业务布局方面涵盖先进封堵器、输送系统等产品[11] - 公司在半模业务中重点推进二件半圆夹修复产品的临床预期[12] - 公司产品设计优势带来手术时间和耗材使用的降低,具有竞争优势[1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今年海外销售占比达到21.7%,预计未来海外市场占比将提高至70%[24] - 公司海外市场覆盖11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和日本尚未开展销售[21] - 公司海外市场销售增速明显,特别是大支架市场增速较快[22] - 公司海外市场拓展策略包括推出新产品、加大国际化投入[20] - 公司目前主要收入来自国内市场,海外市场占比较小,其中天心产品国内占比约55%,外周产品80%以上为国内市场[27] 未来展望 - 公司胸腹主产品预计在25年底26年获得注册证,国际医生对产品表现兴趣[15] - 主动脉支架市场潜力巨大,全球市场更广阔,官卖支架市场规模也庞大,左线美国市场推进将成为增长催化剂[28] - 公司研发重点主要在临床领域,未来一到五年将推出主动脉支架和IBS等产品,研发费用率保持稳定[30] - 公司强调创新和全球化相辅相成,未来将继续坚持这两个重要方向,重磅产品即将上市,希望投资者持续关注[31] - 公司感谢投资人的关注和支持,希望投资者能够顺利投资并获得收益,期待未来合作[32]
先健科技(01302.HK)投资者推介会
2024-05-22 10:25
业绩总结 - 公司23年录得了12.7亿的收入,同比增长15.5%[1] - 毛利为9.98亿,规模经济论为4.23亿,毛利率为78.7%,营业利润率为36.5%,规模净利率为33.4%[1] - 海外市场录得了52.9%的增长,占营收的21.7%[2] - 公司在国内市场保持了正向增长,占整体营收的78.3%[2] 业务结构 - 公司的结构性心脏病业务占整体营收的近40%,同比增长25.6%[3] - 公司的外周血管病业务占整体营收的56%,同比增长9.7%[6] - 公司的起搏电生理业务占整体营收的5%,同比增长12.6%[8] 费用情况 - 销售费用率在18到21之间,随着疫情消散和新产品推广可能会上升至20左右[9] - 管理费用率稳定在约10左右,主要包括折旧摊销等[9] - 研发费用率不含资本化部分每年在20%以上,长期高投入研发支持创新产品布局[9] 产品情况 - 公司结构性业务布局包括先进封堵器、输送系统等产品[10] - 公司产品具有设计优势,如京道管道二阶半的夹子,手术时间短、耗材使用效率高[13] - 公司产品CS凹槽支架操作简单,预计能推动更多医生进行手术治疗[14] 市场情况 - 公司在海外市场备受关注,定制化订单已达上百例[15] - 公司新产品IBS Angel儿童支架已获得CE注册认证,具有治病救人的社会效应[16] - 公司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占比在疫情前已经达到30%,疫情期间曾下降至16%,目前已恢复至21.7%[25]
先健科技会议纪要
2024-05-21 21:42
行业/公司 - 行业:医疗器械行业,特别是冠心病治疗领域 - 公司:专注于可降解铁锌聚乳酸支架的研发和生产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产品优势** - 操作过程简单,操作成本更低[1] - 实用性强,不具备永久支架金属累疲化损坏的缺点[1] - 质量优秀,降解速度和稳定性相对良好,每次临床产品都在不断进步[1] 2. **临床状况** - 二期临床的样本病变率更高,但效果依旧良好[1] - 三期临床的测试已经完成,但后续随访还需要1-2个月完成[1] - 整体效果良好,相对同行优秀得多[1] - 欧洲临床的合作还在谈,可能将临床实验交给一个欧洲专家完成[1] 3. **产品缺陷** - 金属铁的腐蚀速度过快,后续产品将继续改进[1] - 铁和聚乳酸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很慢,但据称不需要顾虑[1] 4. **产品上市时间** - 冠脉支架产品五月份已经在欧洲提交了CE申请,争取在今年拿到CE证[2] - 在中国,计划在明年年底拿到CE标准[2] - 目前在中国获得的相关产品技术专利数为50个,在欧洲获得的专利数为24-25个[2] 5. **可降解铁基支架的替代率** - 当前可降解铁基支架效果能达到与永久支架相当就已经是非常大的胜利[3] - 永久支架长期来看必定会疲劳断裂,导致靶血管的失败率高[3] - 可降解支架在二次处理方面表现更加良好,永久支架难以或根本无法进行二次处理[3] - 欧洲医生不敢给家属用永久支架,可降解铁基支架可能完全替代甚至开辟更大市场[3] 6. **海外市场的商业化情况** - 更希望找一个BD合作,国际巨头的进入帮助其在海外的发展[4] - 日本市场极大,项目已经在日本寻找商业化的合作伙伴[4] - 欧洲市场,临床实验正在稳步进行中,完成后就能拿下CE证[4] - 美国市场,短期内暂时没有考虑,缺乏资金进行临床测试[4] 7. **当前主要目标** - 顺利完成欧洲的临床测试和随访,拿到CE证,然后成功地将产品商业化产业化[5] - 同时申请南美国家,以及金砖国家的CE标准(更加容易拿到)[5] 其他重要内容 - 欧洲的临床测试过程不可控,但效果更好,认可度更高[1] - 欧洲的标准有所变动:MDD变为MDR,大家都需要排队[2] - 在中国,需要在提交申请前出示所有的临床报告和数据,不像欧洲可以边审边补[2]
先健科技(0130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8 16:37
财务表现 - 公司收益为人民币1,267.2百万元,同比增长15.5%[7] - 毛利为人民币995.6百万元,同比增长13.9%[7] - 经营溢利为人民币383.3百万元,同比增长2.0%[7] - 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175.6百万元,同比下降53.6%[7]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人民币263.2百万元,同比下降19.1%[7] - 每股基本收益为人民币6.0分,同比下降22.1%[7] - 每股摊薄收益为人民币5.9分,同比下降20.3%[7] - 剔除非经常性项目,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人民币423.3百万元,同比下降2.3%[10] - 剔除非经常性项目,纯利为人民币400.2百万元,同比下降7.0%[10] - 元心科技B轮融资估值大幅上升,导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平值变动亏损为人民币213.8百万元[10] - 公司2023年实现收益约人民币1,267.2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5.5%[16] - 中国市场销售额占总收益约78.3%,同比增长约10.8%[16] - 亚洲(不包括中国内地)和欧洲市场销售额分别占总收益约9.0%和8.8%,同比增长约36.0%[16] - 公司2023年收益为人民币1,267.2百万元,同比增长15.5%[20] - 结构心脏病业务收益为人民币495.7百万元,同比增长25.6%[21] - 外周血管病业务收益为人民币707.1百万元,同比增长9.7%[22] - 起搏电生理业务收益为人民币64.4百万元,同比增长10.3%[23] - 毛利为人民币995.6百万元,同比增长13.9%,毛利率为78.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24] - 其他收入、开支、收益及亏损为人民币99.3百万元,同比增长65.2%[25]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22年的2.452亿元人民币增加8.2%至2023年的2.653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营销开支增加[29] - 行政开支由2022年的1.025亿元人民币增加45.7%至2023年的1.493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员工成本增加,其中与元心科技有关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增加约1400万元人民币[30] - 研发开支由2022年的2.085亿元人民币增加42.9%至2023年的2.979亿元人民币,此外,2023年资本化的开发支出约为2.235亿元人民币[31] - 经营溢利由2022年的3.759亿元人民币增加2.0%至2023年的3.833亿元人民币,主要归因于毛利增加及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的收益增加[3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未實現匯兌收益总额约为250万元人民币,而2022年为亏损350万元人民币[2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公平值变动产生的收益总额约为3140万元人民币,而2022年为亏损4060万元人民币[28] - 公司2023年收益为1,267,17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180] - 2023年毛利为995,63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180] - 2023年经营溢利为383,27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0] - 2023年年内溢利为107,49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3%[180]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6.0分,同比下降22.1%[180]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465,22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181] - 2023年流动资产总额为2,231,14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181] - 2023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3,926,22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4%[181] - 2023年净资产为3,323,97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182]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370,24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2%[182]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年度除税前溢利为175,581千元人民币,相比2022年的378,046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84] - 公司2023年度的经营活动所得的现金净额为418,049千元人民币,相比2022年的388,318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84] - 公司2023年度的存货增加为248,464千元人民币,相比2022年的112,708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184] - 公司2023年度的贸易应收款项减少为98,971千元人民币,相比2022年的增加18,339千元人民币有所改善[184] - 公司2023年度的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增加为119,144千元人民币,相比2022年的94,408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84] - 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人民币453,882千元,较上年的458,468千元有所减少[185] - 融资活动所得的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82,709千元,较上年的-215,201千元有显著增加[18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人民币146,876千元,较上年的-285,351千元有显著改善[185] - 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979,312千元,较年初的833,792千元有所增加[185] 市场与销售 - 中国市场销售额占总收益约78.3%,同比增长约10.8%[16] - 亚洲(不包括中国内地)和欧洲市场销售额分别占总收益约9.0%和8.8%,同比增长约36.0%[16] - 公司分销商遍布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及非洲的多个国家,销售网络覆盖全球[15] - 公司通过举办及参加国内外医疗会议、学术活动等,扩大品牌及产品知名度[17] - 公司创立的先健科技学术交流平台连接世界各地心血管专家进行学术交流[17] - 公司收益约30.2%来自五大客户,其中最大客户占比约9.8%[105] - 公司最大供應商及五大供應商的採購比例分別為10.9%及39.0%[105] 产品与研发 - 公司拥有三条主要产品线:结构性心脏病业务、外周血管病业务及起搏电生理业务[15] - 结构心脏病业务收益为人民币495.7百万元,同比增长25.6%[21] - 外周血管病业务收益为人民币707.1百万元,同比增长9.7%[22] - 起搏电生理业务收益为人民币64.4百万元,同比增长10.3%[23] - AcuMarkTM房間隔缺損測量球囊等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认证[18] - AegisyTM腔靜脈濾器等产品获得CE MDR认证[18] - AnkuraTM Chimney主動脈覆膜支架系統等产品正在中国注册审批中[18] - IBS AngelTM鐵基可吸收支架系統获得CE MDR认证[18] - 公司开发四代先心封堵器以满足不同患者需求,并持续对左心耳封堵器进行升级,预计未来左心耳封堵器的全球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大[52] - 公司为患者提供技术领先的外周血管疾病系统性综合介入医疗器械治疗方案,其中腔静脉滤器及覆膜支架所占的市场份额在国内领先,预计市场需求仍保持增长[53] - 公司为国产首家拥有达到国际级技术及功能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完整产品组合的生产厂家,预计国产起搏器系列产品未来的市场表现乐观[54]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专注于开发新材料和新技术,致力于产品创新和品类扩张,坚信创新的长期效益将远超任何短期挑战[56]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计入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账面值为人民币581,515,000元[175] - 开发成本主要与结构性心脏病及外周血管病相关产品的研发有关[175] - 公司将开发成本资本化,涉及管理层对技术及商业可行性的评估[175] - 审核程序包括了解及测试开发成本资本化的关键控制、评估商业及技术可行性的合理性等[175] 投资与资产 - 公司投资600万美元(约3820万元人民币)认购私募股權基金Ally Bridge Group Innovation Capital Partners III, L.P.约9.69%的合夥權益,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投资公平值约为990万元人民币,占公司总资产的0.2%[26] - 公司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认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份额,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投资公平值约为1030万元人民币,占公司总资产的0.2%[26] - 公司投资2000万美元(约1.444亿元人民币)认购私募股權基金Ally Bridge Group Global Life Science Capital Partners V, L.P.合夥權益,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投资公平值约为1.407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总资产的3.0%[26] - 公司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认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份额,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投资公平值约为5050万元人民币,占公司总资产的1.1%[27] - 公司持有健世科技5,646,600股H股股份,占其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4.3%[3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投资的公平值约为人民币113.6百万元,占公司总资产的2.4%[3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总额约为人民币2,231.1百万元,流动负债总额约为人民币770.1百万元[4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979.3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17.5%[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为人民币3,370.2百万元[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持有任何价值占总资产5%以上的重大投资,亦无其他重大投资或添置资本资产的计划[4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进行任何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持有任何未平仓对冲合约或金融衍生工具[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420.7百万元[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任何抵押资产[5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订约但未于综合财务报表中计提拨备的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91.5百万元,相比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89.8百万元有所增加[5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1,446名全职员工,相比2022年12月31日的1,299名有所增加[5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总额(包括董事薪酬)约为人民币379.8百万元,相比2022年的约人民币336.5百万元有所增加[5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退休福利计划的供款已付或应付之总成本约为人民币33.1百万元,相比2022年的约人民币26.8百万元有所增加[55] - 公司已完成位于东莞的产业园区建设,并已正式投入使用,增强生产及运营能力[45] 战略与规划 - 公司计划在2024年持续在全球范围内评估及发掘收购、合夥、同盟及授权的机遇[13] - 公司致力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及品牌知名度,为全球更多国家的患者带来健康生活[13] - 公司将积极寻找可使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投资机会,并通过扩大收入来源以分散业务风险,同时提升科技、自动化生产及改进产品质量,强化创新能力[56] - 公司获得多个奖项,包括“DiAcuTM一次性内窥镜超聲吸引活檢針”产品工业设计荣获德国红点奖[12] 公司治理 - 公司主席、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谢粵輝拥有约33年业务管理经验,其中在医疗器械行业有逾21年经验[59] - 常务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公司秘书兼执行董事刘剑雄在会计领域有约31年经验[60] - 非执行董事姜峰在医疗器械行业有丰富经验,担任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62] - 公司董事会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9] - 公司确认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下的守则条文,惟出現偏離企業管治守則守則條文第C.2.1條,謝粵輝先生兼任董事會主席及首席執行官[67] - 公司已採納關於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行為守則,各董事已確認彼於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一直遵守標準守則及本公司採納的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行為守則所載的標準[68] - 公司董事会由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其中至少一名拥有会计或财务管理资格[71] - 董事会成员之间不存在任何财务、业务、家庭或其他重大关系[70] - 董事会成员均具备充分的行业知识、丰富的企业及策略规划经验及/或专门技术[70] - 董事会定期举行会议,2023年共举行六次会议,审核及批准集团财务及营运表现[72] - 所有董事均参加了由公司香港法律顾问组织的有关企业管治及上市规则的培训[76] - 董事会成员出席率均为100%,包括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73] - 董事会负责监督集团业务及事务管理,设定整体策略及方向,旨在发展业务及提升股东价值[70] - 董事会成员在受委任时获全面、正式且量身定制的就任须知,确保对公司运作及业务有适当理解[74] - 董事会成员可寻求独立专业意见,相关费用由公司承担[74] - 董事会成员确认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1.4条关于董事培训的条文
先健科技公布2023年度业绩:国际业务增长强劲,创新驱动稳健发展
投资界· 2024-03-28 16:4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约人民币1,267.2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5.5% [1] - 海外市场销售额同比显著增长约36.0%,欧洲市场强劲增长约52.9% [1] - 公司实现毛利约人民币995.6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3.9%,毛利率约为78.6% [1] - 归母净利润约为人民币423.3百万元,归母净利润率约为33.4% [1] - 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979.3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7.5% [1] 国际业务 - 公司海外销售额占集团总收入比重上升至约21.7% [1] - 亚洲(不包括中国内地)和欧洲销售额占集团总收入比例分别跃升至约9.0%及约8.8% [1] - 公司销售渠道拓展至全球近120个国家和地区 [1] 中国内地市场 - 中国内地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0.8%,占集团总收入约78.3% [2] -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左心耳封堵器、主动脉覆膜支架和腔静脉滤器系列产品保持中国内地市场份额领先 [2] 核心业务 - 结构性心脏病业务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495.7百万元,同比增长约25.6% [2] - 左心耳封堵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32.0%,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23.1% [2] - 外周血管病业务收入约为人民币707.1百万元,同比上升约9.7% [3] - 覆膜支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11.2%,腔静脉滤器销售收入同比下降约1.0% [3] - 起搏电生理业务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64.4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0.3% [4] 研发与创新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为人民币约297.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2.9% [5] - 公司累计提交了2,147项有效专利申请,其中942项有效专利已获批准 [8] - 公司拥有全球首创的铁基生物可吸收材料平台 [9] 产品商业化 - 多款产品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 [6] - 多款产品成功转换获批CE MDR认证 [6] - 多款产品正在中国注册审批中 [6] - 多款产品正在欧盟CE认证中 [6] - 多款产品已完成上市前临床入组,正在进行临床随访 [6] - 多款产品已成功完成首次植入人体(FIM)的临床研究 [6] - 多款产品处于注册前临床入组阶段 [6] 资本运作 - 附属公司元心科技完成2亿余元B轮战略融资,投后估值大幅提升173% [6] - 元心科技专注于医用生物可吸收金属材料产品的研究、开发、制造及销售 [7] - 元心科技三款创新产品临床及上市审批有序推进 [7] - IBS™可吸收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系统已提交欧盟CE注册申请 [7] - IBS Titan™可吸收药物洗脱外周支架系统已提交欧盟CE注册申请 [7] - IBS Angel™铁基可吸收支架系统已获得马来西亚注册证及欧盟CE MDR认证 [7] 行业认可 - "DiAcu™一次性内窥镜超声吸引活检针"产品工业设计荣获德国红点奖 [8] -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诊疗关键技术体系创新与推广应用"项目获北京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8] - "全主动脉腔内诊疗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8] - "LAmbre™左心耳封堵器系统"荣获2023年十大自主创新医疗器械产品 [8] 公司战略 - 公司持续聚焦全球未被满足的临床治疗需求,在"创新"和"国际化"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 [1] - 公司以审慎务实的态度、严谨高效的管理和扎实稳健的业务内核,推进现有业务于全球市场的快速发展 [8] - 公司积极寻求并把握新的发展机会,整合并强化内外部优势资源,多维度提升集团的整体价值 [8]
先健科技(0130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12:2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收益为人民币12.672亿元,同比增长15.5%,主要归因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及覆膜支架销售的增加[2] - 2023年毛利为人民币9.956亿元,同比增长13.9%[2] - 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后,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人民币4.233亿元,同比下降2.3%,主要由于研发开支增加及汇兑收益净额减少[2] - 公司2023年总收益为1,267,17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9] - 公司2023年综合资产为4,696,36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3,690,103千元增长27.3%,主要增长来自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增长160.2%)和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增长151.2%)[16] - 公司2023年综合负债为1,372,39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769,046千元增长78.5%,主要增长来自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增长291.8%)[17] - 公司2023年经营溢利增加2.0%至人民币383.3百万元[52] - 公司2023年纯利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后为人民币400.2百万元,同比下降7.0%[57]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605元,同比下降19.1%[27]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68,091千元,同比增长14.8%[24] - 公司2023年收益为12.6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主要归因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及覆膜支架销售的增加[40] - 公司2023年毛利为9.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毛利率为78.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及集采政策影响[44]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开支、收益及亏损为993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增加[45] - 公司2023年经营溢利增加2.0%至人民币383.3百万元[52] - 公司2023年纯利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后为人民币400.2百万元,同比下降7.0%[57]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605元,同比下降19.1%[27]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68,091千元,同比增长14.8%[24] - 公司2023年收益为12.6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主要归因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及覆膜支架销售的增加[40] - 公司2023年毛利为9.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毛利率为78.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及集采政策影响[44]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开支、收益及亏损为993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增加[45] - 公司2023年经营溢利增加2.0%至人民币383.3百万元[52] - 公司2023年纯利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后为人民币400.2百万元,同比下降7.0%[57]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605元,同比下降19.1%[27]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68,091千元,同比增长14.8%[24] - 公司2023年收益为12.6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主要归因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及覆膜支架销售的增加[40] - 公司2023年毛利为9.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毛利率为78.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及集采政策影响[44]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开支、收益及亏损为993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增加[45] - 公司2023年经营溢利增加2.0%至人民币383.3百万元[52] - 公司2023年纯利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后为人民币400.2百万元,同比下降7.0%[57]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605元,同比下降19.1%[27]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68,091千元,同比增长14.8%[24] - 公司2023年收益为12.6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主要归因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及覆膜支架销售的增加[40] - 公司2023年毛利为9.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毛利率为78.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及集采政策影响[44]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开支、收益及亏损为993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增加[45] - 公司2023年经营溢利增加2.0%至人民币383.3百万元[52] - 公司2023年纯利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后为人民币400.2百万元,同比下降7.0%[57]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605元,同比下降19.1%[27]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68,091千元,同比增长14.8%[24] - 公司2023年收益为12.6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主要归因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及覆膜支架销售的增加[40] - 公司2023年毛利为9.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毛利率为78.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及集采政策影响[44]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开支、收益及亏损为993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增加[45] - 公司2023年经营溢利增加2.0%至人民币383.3百万元[52] - 公司2023年纯利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后为人民币400.2百万元,同比下降7.0%[57]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605元,同比下降19.1%[27]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68,091千元,同比增长14.8%[24] - 公司2023年收益为12.6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主要归因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及覆膜支架销售的增加[40] - 公司2023年毛利为9.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毛利率为78.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及集采政策影响[44]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开支、收益及亏损为993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增加[45] - 公司2023年经营溢利增加2.0%至人民币383.3百万元[52] - 公司2023年纯利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后为人民币400.2百万元,同比下降7.0%[57]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605元,同比下降19.1%[27]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68,091千元,同比增长14.8%[24] - 公司2023年收益为12.6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主要归因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及覆膜支架销售的增加[40] - 公司2023年毛利为9.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毛利率为78.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及集采政策影响[44]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开支、收益及亏损为993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增加[45] - 公司2023年经营溢利增加2.0%至人民币383.3百万元[52] - 公司2023年纯利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后为人民币400.2百万元,同比下降7.0%[57]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605元,同比下降19.1%[27]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68,091千元,同比增长14.8%[24] - 公司2023年收益为12.6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主要归因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及覆膜支架销售的增加[40] - 公司2023年毛利为9.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毛利率为78.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及集采政策影响[44]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开支、收益及亏损为993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增加[45] - 公司2023年经营溢利增加2.0%至人民币383.3百万元[52] - 公司2023年纯利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后为人民币400.2百万元,同比下降7.0%[57]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605元,同比下降19.1%[27]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68,091千元,同比增长14.8%[24] - 公司2023年收益为12.6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主要归因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及覆膜支架销售的增加[40] - 公司2023年毛利为9.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毛利率为78.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及集采政策影响[44]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开支、收益及亏损为993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增加[45] - 公司2023年经营溢利增加2.0%至人民币383.3百万元[52] - 公司2023年纯利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后为人民币400.2百万元,同比下降7.0%[57]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605元,同比下降19.1%[27]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68,091千元,同比增长14.8%[24] - 公司2023年收益为12.6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主要归因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及覆膜支架销售的增加[40] - 公司2023年毛利为9.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毛利率为78.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及集采政策影响[44]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开支、收益及亏损为993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增加[45] - 公司2023年经营溢利增加2.0%至人民币383.3百万元[52] - 公司2023年纯利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后为人民币400.2百万元,同比下降7.0%[57]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605元,同比下降19.1%[27]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68,091千元,同比增长14.8%[24] - 公司2023年收益为12.6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主要归因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及覆膜支架销售的增加[40] - 公司2023年毛利为9.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毛利率为78.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及集采政策影响[44]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开支、收益及亏损为993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增加[45] - 公司2023年经营溢利增加2.0%至人民币383.3百万元[52] - 公司2023年纯利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后为人民币400.2百万元,同比下降7.0%[57]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605元,同比下降19.1%[27]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68,091千元,同比增长14.8%[24] - 公司2023年收益为12.6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主要归因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及覆膜支架销售的增加[40] - 公司2023年毛利为9.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毛利率为78.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及集采政策影响[44]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开支、收益及亏损为993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增加[45] - 公司2023年经营溢利增加2.0%至人民币383.3百万元[52] - 公司2023年纯利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后为人民币400.2百万元,同比下降7.0%[57]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605元,同比下降19.1%[27]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68,091千元,同比增长14.8%[24] - 公司2023年收益为12.6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主要归因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及覆膜支架销售的增加[40] - 公司2023年毛利为9.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毛利率为78.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及集采政策影响[44]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开支、收益及亏损为993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增加[45] - 公司2023年经营溢利增加2.0%至人民币383.3百万元[52] - 公司2023年纯利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后为人民币400.2百万元,同比下降7.0%[57]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605元,同比下降19.1%[27]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68,091千元,同比增长14.8%[24] - 公司2023年收益为12.6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主要归因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及覆膜支架销售的增加[40] - 公司2023年毛利为9.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毛利率为78.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及集采政策影响[44]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开支、收益及亏损为993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增加[45] - 公司2023年经营溢利增加2.0%至人民币383.3百万元[52] - 公司2023年纯利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后为人民币400.2百万元,同比下降7.0%[57]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605元,同比下降19.1%[27]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68,091千元,同比增长14.8%[24] - 公司2023年收益为12.6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主要归因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及覆膜支架销售的增加[40] - 公司2023年毛利为9.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毛利率为78.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及集采政策影响[44]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开支、收益及亏损为993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增加[45] - 公司2023年经营溢利增加2.0%至人民币383.3百万元[52] - 公司2023年纯利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后为人民币400.2百万元,同比下降7.0%[57]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605元,同比下降19.1%[27]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68,091千元,同比增长14.8%[24] - 公司2023年收益为12.6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主要归因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及覆膜支架销售的增加[40] - 公司2023年毛利为9.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毛利率为78.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及集采政策影响[44]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开支、收益及亏损为993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增加[45] - 公司2023年经营溢利增加2.0%至人民币383.3百万元[52] - 公司2023年纯利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后为人民币400.2百万元,同比下降7.0%[57]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605元,同比下降19.1%[27]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68,091千元,同比增长14.8%[24] - 公司2023年收益为12.6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主要归因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及覆膜支架销售的增加[40] - 公司2023年毛利为9.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毛利率为78.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及集采政策影响[44]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开支、收益及亏损为993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增加[45] - 公司2023年经营溢利增加2.0%至人民币383.3百万元[52] - 公司2023年纯利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后为人民币400.2百万元,同比下降7.0%[57]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605元,同比下降19.1%[27] - 公司2023年所得税
先健科技(0130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2 17:54
财务业绩 - 先健科技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达到人民币639,505千元,同比增长15.2%[4]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20.2百万元,同比增长约2.5%[7] - 先健科技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了国内销售额和海外销售额分别增长约11.3%和34.4%[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约为639.5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5.2%[14] - 公司结构性心脏病业务贡献的营业额约为243.9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5.1%[15] - 公司外周血管病业务贡献的营业额约为362.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4.6%[17] - 公司毛利约为504.8百万人民币,毛利率约为78.9%[22] - 公司经营溢利约为255.2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约7.3%[27] - 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影响,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擁有人應佔純利约为人民币255.2百万元,增幅约为2.9%[44] - 非经常性项目包括金融资产所产生的虧損和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考虑其影响后公司擁有人應佔純利约为人民币220.2百万元,增加约5.4百万元或约2.5%[45] 研发和知识产权 - 先健科技的研发工作持续加强,加速产品研发进度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10] - 公司在研发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多款产品获得欧盟医疗器械法规认证[11] - 公司知识产权为重要无形资产,已提交大量专利申请并获得批准[12] 财务状况 - 公司主要以自有營運資金撥充其業務資金[4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额约为人民币1,934.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8.5%[4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775.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0%[50] - 公司的流动比率约为3.05,较去年同期提升[48] - 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零,无任何银行借款[51] - 公司的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为人民币3,243.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1.8%[52] 投资和合作 - 公司投资的股权基金在2023年6月30日的公平值分别为人民币10.3百万元、10.1百万元和104.8百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0.3%、0.2%和2.6%[29][31][32] - 公司投资的健世科技股份在2023年6月30日的公平值为人民币165.6百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4.1%[36] - 公司与ABG Innovation-Quantum Limited及Quantum Surgical SAS共同设立了LifeTech-Quantum公司,专注于创新型手术机器人在中国的研发和商业化[80] - 公司与健世科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包括业务开发、项目投资和融资等方面的合作[81]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21年9月17日通过新的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10年[98][99] - 根据购股权计划,公司最多可发行462,929,240股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本的10%[101] - 每名购股权计划合资格参与者在任何12个月期间内,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103] - 股份认购价由董事会决定,但至少应为当日收市价、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或一股股份的面值中的最高者[107] - 购股权计划自2021年9月17日起为期10年有效,但在有效期内授出的购股权仍具有效性[108]
先健科技(0130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12:12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约为人民币6.395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人民币5.552亿元增加约15.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为人民币5.048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人民币4.416亿元增加约14.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为人民币2.202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人民币2.148亿元增加约2.5%[2]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4.9分,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5.0分[4] - 2023年上半年摊薄每股盈利为人民币4.9分,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4.8分[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21.473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2.93445亿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9.34508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3.96658亿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人民币6.3482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84735亿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净资产为人民币32.5642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9.21057亿元[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无)[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6395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人民币55520万元增加约人民币8430万元或约15.2%[36][40]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产生的收益占总收益约80.4%(2022年同期:约83.2%),亚洲(不包括中国内地)及欧洲分别占总收益的约8.5%及7.5%(2022年同期:分别约7.2%及6.1%)[3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国内销售额及海外销售额较2022年同期分别增加约11.3%及34.4%[3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为人民币2202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人民币540万元或约2.5%[3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5048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4.3%,毛利率约为78.9%,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0.6个百分点[4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人民币1192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20.9%[4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行政开支约为人民币597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29.5%[46] - 研发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10030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11060万元,增幅约10.3%;考虑资本化支出影响,研发成本从约14780万元增至约16190万元,增幅约9.5%[47]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约25520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23790万元增加约7.3%[48] - 2023年上半年应占联营公司亏损约250万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120万元[49] - 2023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未实现汇兑收益约440万元,公平值变动亏损约670万元;2022年同期收益约80万元,亏损约350万元[50] - 融资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430万元减至2023年上半年约400万元,减幅约7.0%;融资成本从约40万元减至约30万元,减幅约25.0%[53] - 剔除非经常性项目,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25520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24790万元增幅约2.9%;考虑非经常性项目,纯利约22020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21480万元增加约2.5%[5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总额约为19.345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13.967亿元增长;流动负债总额约为6.34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5.847亿元增长[56]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41天,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贸易应付款项的周转天数增至94天,2022年12月31日为75天[5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的流动比率约为3.05,2022年12月31日约为2.39[5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7.75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8.338亿元减少约7.0%[57]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为零,资产负债率为零[56][5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为32.433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29.004亿元[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资本开支约为1.428亿元,2022年同期约为1.531亿元[6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订约但未于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中计提拨备的资本开支约为8980万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6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1391名,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99名增加约7.08%[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约为1.828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517亿元增加约20.5%[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退休福利计划供款总成本约为158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170万元增加约35.04%[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4]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与2022年同期相同[74] 各业务线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外部销售额为639,505千元,其中结构性心脏病业务243,905千元、外周血管病业务362,702千元、起搏电生理业务32,898千元[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部溢利为504,805千元,其中结构性心脏病业务213,689千元、外周血管病业务278,907千元、起搏电生理业务12,209千元[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256,421千元[1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外部销售额为555,214千元,其中结构性心脏病业务194,893千元、外周血管病业务316,591千元、起搏电生理业务43,730千元[1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部溢利为441,575千元,其中结构性心脏病业务173,682千元、外周血管病业务250,307千元、起搏电生理业务17,586千元[1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240,620千元[1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分部资产总额为1,118,858千元,其中结构性心脏病业务330,714千元、外周血管病业务695,064千元、起搏电生理业务93,080千元[1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综合资产为4,081,898千元[1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分部负债总额为219,983千元,其中结构性心脏病业务77,035千元、外周血管病业务139,846千元、起搏电生理业务3,102千元[1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综合负债为825,471千元[15] - 2023年上半年结构性心脏病业务贡献的营业额约为人民币2439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25.1%[41] - 2023年上半年外周血管病业务贡献的营业额约为人民币3627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4.6%[41] - 2023年上半年起搏电生理业务贡献的营业额约为人民币329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4.7%[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主要来自结构性心脏病业务、外周血管病业务及起搏电生理业务[64] 其他财务收支及资产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政府补助8971千元,投资物业租金收入21836千元,2022年分别为7050千元和17061千元[16]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含董事薪酬)182781千元,2022年为151724千元[17] - 2023年上半年确认开支的存货成本134700千元,2022年为113639千元[17]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43770千元,2022年为29751千元,其中中国企业所得税2023年为42486千元,2022年为39858千元[18] - 2023年上半年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盈利为220164千元,2022年为214784千元[21] - 2023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448603千股,2022年为4330055千股[21] - 2023年6月30日强制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计量的金融资产为20517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7417千元[2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15.65亿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13.71亿元人民币[27]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为4.53亿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1.84亿元人民币[2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7854.4万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6264.8万元人民币[31]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为1.43亿元人民币,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32] - 2018年对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公平值从2022年末约1120万元降至2023年6月末约103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均约0.3%[49] - 2021年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公平值从2022年末约1040万元降至2023年6月末约101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约0.3%降至约0.2%[50] - 2022年对股权基金投资公平值从2022年末约10590万元降至2023年6月末约1048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约2.9%降至约2.6%[50] - 2023年6月末短期银行结构性存款未到期本金余额8000万元,占总资产约2.0%,预期年利率1.5% - 3.3%[50] 税务相关 - 先健深圳及元心科技2023年和2022年享有15%优惠所得税税率,中国附属公司一般税率为25%[19] - 香港利得税合资格法团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税率缴税,超过部分按16.5%税率缴税[19] 投资相关 - 2022年10月24日,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以2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4亿元)认购2022年股权基金权益[24] - 2021年1月8日,公司以1000万元人民币购买混合基金份额[2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2018年股权基金及2022年股权基金中分别持有9.69%及18.18%的权益[24] - 2022年9月21日,公司以2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4亿元)认购健世科技股份[25] 股本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法定普通股股份数目为400亿股,每股面值0.00000125美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46.3亿股[33][34] 业务布局及发展 - 公司现有结构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病及起搏电生理三条主要产品线,已建立稳定全球销售网络[35] - 公司布局四代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持续升级左心耳封堵器;外周血管病业务中腔静脉滤器及覆膜支架国内市场份额领先;公司是中国首家拥有国产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完整产品组合的厂家[65][66][67] - 2023年8月,公司参与设立的LifeTech - Quantum获创新型手术机器人国家药监局正式注册批准[72] - 2023年公司与健世科技订立战略合作协议[72] 配售款项相关 - 2020年公司完成2.8732亿股新普通股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结转到2023年6月30日约为4.339亿港元[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2020年配售所得款项动用约470万港元[70] - 2020年配售所得款项拟定用途总计9.3亿港元,包括偿还银行借款4.06亿港元、为潜在业务发展提供资金4.65亿港元、作一般营运资金用途0.59亿港元[70] 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
先健科技(0130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18 18:02
财务业绩 - 公司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收入达到1,097,310千元,同比增长18.6%[4] - 毛利为873,928千元,同比增长16.9%[4]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净利润为368,434千元,同比增长12.1%[4] - 本公司每股收益基本为人民币7.7分,同比增长13.2%[4] - 本公司五年财务概要显示收入持续增长,达到1,097,310千元[4]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净利润为429,300千元,同比增长32.5%[8] - 公司在2022年实现了约1,097.3百万元的收益,同比增长约18.6%[20] - 公司的国内销售额和海外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约15.6%和33.7%[20] - 结构性心脏病业务贡献的营业额约为人民币394.6百万元,较上一年增长约19.2%[30] - 外周血管病业务贡献的营业额约为人民币644.3百万元,较上一年增长约17.5%[32] - 毛利率由80.8%下降至79.6%,主要由于销售组合变化和产品成本增加[35] - 研发开支增加至人民币208.5百万元,其中资本化的开发支出为人民币109.0百万元[39] - 经营溢利增加至人民币368.4百万元,主要归因于毛利增加和汇兑收益增加[40] - 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公司擁有人应占纯利约为429.3百万人民币,增幅约为32.5%[55] 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 - 公司在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多个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正式注册批准[9] - LAmbre™ Plus左心耳封堵器系统已获得美国医保覆盖,KONAR-MF™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及LAmbre™左心耳封堵器系统在日本和韩国完成首次植入[10] - 本公司已有15项产品成功获国家药监局认可为创新医疗器械[10] - 公司将继续评估并发掘收购、合作、联盟和授权的机会,以提高在主要市场和新市场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15] - 公司持续加强创新能力和加速产品的研发进度,以维持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24] - IBS Angel™鐵基可吸收支架系統获得美国FDA“同情使用”批准并在中国进行上市前临床试验[25] 资产投资与财务状况 - 公司对二零一八年股权基金的投资持乐观态度,公平值约为人民币11.2百万元[42] - 公司投资的公平值为335.4百万人民币,占总资产的9.1%,未实现收益约为191.5百万人民币[49] - 公司持有健世科技5,646,600股H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4.3%[50]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购买43,604平方米土地,收购总代价约为人民币43.6百万元[65] - 与中建二局签订施工合同,预计施工合同总价最高达人民币620.0百万元[66] - 2022年12月31日,产业园已完成建设,其中一栋大楼已出租,部分自用区域在装修中,预计2023年下半年竣工并投入使用[67]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原则,已应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106] - 董事会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0] - 董事会定期举行会议,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举行了十次董事会会议[115] - 董事会各成员出席会议的出席记录显示所有成员均出席了例会[116] - 董事会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條文第D.3.1條[124] - 董事会已成立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大部分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1] - 審核委员会负责檢討外聘核數師的委任、重新委任及罷免,監察公司的財務報表及內部審計職能[135] - 提名委员会已根据企业管治守则成立,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主席,负责董事提名和评估独立性[143] - 公司计划在未来任命一名不同性别的董事,以促进董事会性别多元化[147] - 公司员工中男性员工占比54.72%,女性员工占比45.28%,公司将继续推动董事会性别多元化[148]
先健科技(01302)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9 12:23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佈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表 明不會就本公佈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LifeTech Scientific Corporation 先健科技公司 (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302) 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 年度業績公佈 | --- | --- | |-------|------------------------------------------------------------------------------------------------------------------------------------------------------------------------------------------------------------------------------------------------------------------------------| | | | | | 財務摘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