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健科技(01302)

搜索文档
中证港股通医疗综合指数报1310.24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先健科技等
搜狐财经· 2025-04-10 17:14
从中证港股通医疗综合指数持仓的市场板块来看,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 从中证港股通医疗综合指数持仓样本的行业来看,医药商业占比46.78%、医疗服务占比24.51%、医疗 耗材占比24.08%、医疗设备占比3.70%、体外诊断占比0.92%。 金融界4月10日消息,上证指数高开震荡,中证港股通医疗综合指数 (港股通医疗,932271)报1310.24 点。 数据统计显示,中证港股通医疗综合指数近一个月下跌15.51%,近三个月上涨7.01%,年至今上涨 1.58%。 据了解,中证港股通行业综合指数系列在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样本中,按中证行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以进入各一、二、三级行业的全部证券作为样本编制指数,形成中证港股通行业综合指数系列,以反映 港股通公司中不同行业证券的整体表现。该指数以2021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3000.0点为基点。 从指数持仓来看,中证港股通医疗综合指数十大权重分别为:阿里健康(14.23%)、京东健康 (14.01%)、国药控股(12.15%)、威高股份(7.98%)、微创医疗(5.06%)、平安好医生 (4.48%)、上海医药(4.05%)、锦欣生殖(3.72%)、 ...
先健科技(01302):全年国际业务显著发力,创新产品研发有序推进
国金证券· 2025-03-29 20: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在心脑血管介入领域的长期发展,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3.37、4.21、5.27亿元,同比+51%、+25%、+25%,现价对应PE为22、18、14倍 [5] 业绩简评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4亿元,同比+2.9%;实现毛利9.81亿元,同比 - 1.4%;实现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 - 15.5% [2] 经营分析 - 核心业务收入稳定增长,利润率受政策影响略有下降,结构性心脏病业务收入5.28亿元,同比+6.4%,外周血管病业务收入7.51亿元,同比+6.2%,全年毛利率75.3%,同比 - 3.3pct [3] - 国际业务显著发力,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3.47亿元,同比+26%,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26.6%,亚洲和欧洲市场同比分别增长33.6%、18.6% [3] - 创新产品研发有序推进,支撑公司长期增长空间,2024年研发投入(不含资本化)3.03亿元,2025年2月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获批,3月LAmbre Plus左心耳封堵系统美国上市前临床试验获医保覆盖 [4]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3.37、4.21、5.27亿元,同比+51%、+25%、+25%,现价对应PE为22、18、14倍,维持“增持”评级 [5]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67|1,304|1,687|2,076|2,551| |营业收入增长率|15.48%|2.88%|29.37%|23.07%|22.8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63|222|337|421|527|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9.09%|-15.52%|51.32%|25.15%|25.18%| |摊薄每股收益(元)|0.057|0.048|0.073|0.091|0.114|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09|0.00|0.08|0.10|0.12|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7.81%|6.36%|8.78%|9.90%|11.03%| |P/E|28.50|33.73|22.29|17.81|14.23| |P/B|2.23|2.15|1.96|1.76|1.57|[8] 附录: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 包含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在2022A - 2027E的预测数据,以及增长率、比率分析、每股指标、回报率、增长率、资产管理能力、偿债能力等相关指标 [10]
先健科技(0130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2:0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约为13.037亿元,较2023年的12.672亿元增加约3650万元或约2.9%[3]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9.814亿元,较2023年的9.956亿元减少约1.4%[3] - 2024年公司纯利约为1.685亿元,较2023年的1.075亿元增加约56.7%[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为2.224亿元,较2023年的2.632亿元减少约15.5%[3]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5.1分,2023年为人民币6.0分[4] - 2024年摊薄每股盈利为人民币5.1分,2023年为人民币5.9分[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25.66205亿元,2023年为24.65221亿元[5] - 2024年流动资产为23.34173亿元,2023年为22.31143亿元[5] - 2024年流动负债为8.15638亿元,2023年为7.70136亿元[5] - 2024年净资产为34.75429亿元,2023年为33.2397亿元[6] - 2024年外部销售额总计1303699千元,2023年为1267175千元,同比增长2.9%[15][16]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98995千元,2023年为175581千元,同比增长13.3%[15][16] - 2024年综合资产为4900378千元,2023年为4696364千元,同比增长4.3%[17] - 2024年综合负债为1424949千元,2023年为1372394千元,同比增长3.8%[18] - 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总收益为13.03699亿元,2023年为12.67175亿元[21] - 2024年非流动总资产为20.99815亿元,2023年为18.97215亿元[21] - 2024年其他收入及开支总计3.7096亿元,2023年为4.6035亿元[22]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总计 -2.2041亿元,2023年为5.327亿元[22] - 2024年融资收入净额为1.3321亿元,2023年为0.8091亿元[23] - 2024年除税前溢利扣除员工成本等各项后为4.67863亿元,2023年为3.79811亿元[24] - 2024年折旧及摊销总额为7.4905亿元,2023年为6.1643亿元[24]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3.0504亿元,2023年为6.8091亿元[25]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222,388千元,2023年为263,242千元[29] - 2024年计算每股股份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379,345千股,2023年为4,355,625千股[29]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非流动金融资产为252,149千元,2023年为211,376千元;2024年流动金融资产为311,000千元,2023年为120,000千元[31]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42,816千元,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136,690千元;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09,607千元,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105,185千元[34] - 2024年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为478,222千元,2023年为463,041千元[36]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758,212千元,2023年为710,154千元[37] - 2024年对一间联营公司的其他应收款结余款项为1,775,000元,2023年为1,084,000元[36] - 2024年对一间联营公司的其他应付款结余款项为15,942,000元,2023年为11,849,000元[38]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中其他投资者注资为人民币558,326千元,与2023年相同[39] - 2023 - 2024年法定普通股每股面值0.00000125美元,股份数400亿股,金额5万美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从46.300304亿股增至46.306124亿股,金额均为5789美元[42] - 2024年集团收益约13.037亿元,较2023年的12.672亿元增加约3650万元或2.9%[46] - 2024年中国内地市场占总收益约73.4%(2023年约78.3%),亚洲(不含中国内地)及欧洲分别占11.7%及10.1%(2023年分别约9.0%及8.8%)[46] - 2024年集团国内销售额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3.5%,海外销售额增加约26.0%[46] - 2024年集团纯利约1.685亿元,较2023年的1.075亿元增加约56.7%[4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2.224亿元,较2023年的2.632亿元减少约15.5%[47] - 2024年公司收益约为13.037亿元,较2023年增加约3650万元或约2.9%[53]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9.814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1.4%,毛利率由约78.6%降至约75.3%[58] - 2024年其他收入、开支、收益及亏损约为1510万元,较2023年的9930万元减少[59]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3.396亿元,较2023年增加约28.0%[63] - 2024年行政开支约为1.646亿元,较2023年增加约10.2%[64]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产生的收益总额约为3850万元,未实现汇兑收益总额约为220万元[62]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约29790万元增加1.7%至2024年的约30290万元,考虑资本化支出后,研发成本从约52140万元减少14.1%至约44780万元[65] - 经营溢利从2023年的约38330万元减少51.4%至2024年的约18630万元[66] - 2024年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70万元,较2023年的约200万元减少[67] - 2024年利息收入约1520万元,较2023年的约880万元增加;融资成本约190万元,较2023年的约70万元增加[68] - 所得税从2023年的约6810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约3050万元[70] - 2024年纯利约16850万元,较2023年的约10750万元增加56.7%;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22240万元,较2023年的约26320万元减少15.5%[71] - 健世科技投资2024年末公平值约1710万元,占公司总资产0.3%(2023年:约11360万元,占2.4%),2024年未实现汇兑收益约40万元,公平值变动亏损约9690万元[72] - 2024年末流动资产总额约233420万元,流动负债总额约81560万元,流动比率约2.86(2023年:约2.90),贸易应收款周转天数降为33日,贸易应付款项信贷周转天数降为103日[74]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66580万元,较2023年末的约97930万元减少32.0%[75] - 2024年末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349450万元,2023年末约337020万元[77] - 2024年,集团资本开支约3.477亿元,2023年约4.207亿元[85] - 2024年,来自欧洲的收益占集团总收益约10.1%,2023年约8.8%[8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订约但未计提拨备的资本开支约5510万元,2023年约9150万元[88]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约4.679亿元,2023年约3.798亿元[94] - 2024年,退休福利计划供款已付或应付总成本约3810万元,2023年约3310万元[9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结构性心脏病业务外部销售额为527578千元,2023年为495666千元,同比增长6.4%[15][16] - 2024年外周血管病业务外部销售额为751112千元,2023年为707108千元,同比增长6.2%[15][16] - 2024年起搏电生理业务外部销售额为25009千元,2023年为64401千元,同比下降61.2%[15][16] - 2024年结构性心脏病业务分部资产为688026千元,2023年为625742千元,同比增长9.9%[17] - 2024年外周血管病业务分部资产为979544千元,2023年为892671千元,同比增长9.7%[17] - 2024年结构性心脏病业务营业额约为5.276亿元,较2023年增幅约6.4%,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及左心耳封堵器收益分别增加约2.9%及12.4%[54] - 2024年外周血管病业务营业额约为7.511亿元,较2023年增幅约6.2%,覆膜支架收益增加约8.3%,腔静脉滤器收益减少约3.4%[56] - 2024年起搏电生理业务营业额约为2500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61.2%[57] 公司业务发展相关 - 2024年集团多个产品获国家药监局或CE MDR认证,部分产品正在中国注册审批或CE认证中[50] - 2024年公司提交321项专利申请,161项专利获注册,累计提交2426项有效专利申请,其中1089项已获注册[51] - 公司开发四代先心封堵器,升级左心耳封堵器,为外周血管病提供治疗方案,拥有国产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完整产品组合[90][91][92] - 2024年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态势强劲,但国内企业因集采短期业绩承压,公司加大研发投入[96] - 公司致力于创造环境友好及可持续发展业务,投资新技术减少碳排放,解决废物及回收问题[99] - 公司将优化生产和销售模式,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寻求投资与合作机会[97] 公司历史融资及资金使用情况 - 2020 - 2021年元心科技A轮融资共2.7亿元,集团股权从66.17%降至57.44%;2023年B轮融资2.02亿元,集团股权从57.44%降至49.64%[39][40] - 2020年12月11日公司完成2.8732亿股新普通股配售,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6.21%,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3亿港元[102][103] - 2020年配售每股3.2368港元,较2020年12月3日收市价每股3.660港元折让约11.6%,较前连续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每股约3.570港元折让约9.3%,较前连续十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每股约3.313港元折让约2.3%[103][1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0年配售所得款项中约5.311亿港元已按拟定用途动用,未动用3.989亿港元将按计划在2025 - 2026年使用[103][106] - 2024 - 2025年先健深圳认购招商银行结构性存款,本金总计2.73亿元人民币[110] 公司合规及治理相关 - 2024年公司在重大方面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惟企业管治出现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谢粤辉兼任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100][10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股份[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公司董事、主要股东及紧密联系人在竞争业务中有需披露权益[109] - 全体董事2024年度遵守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未发现员工违反行为[114] - 过去三年公司未更换核数师,将在股东大会提呈续聘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决议案[115] 公司股息及会议安排相关 - 2024年和2023年均无派付或建议派付股息[28]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2024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无)[116] - 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于2025年5月28日举行[117] - 2025年5月23日至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18] 公司财务报告审核相关 - 集团2024年度经审核年度业绩经审核委员会审核[119] - 初步公布所载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经
港股异动 | 先健科技(01302)早盘涨超3% 主动脉分支重建系统(烟囱型)获批上市
智通财经网· 2025-03-19 11:04
消息面上,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舒畅教授领衔与先健科技联合研发的主动脉分支重建覆膜支 架系统(烟囱型)成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重磅上市。据介绍,该产品为全球首款针 对烟囱技术重建弓部分支的主动脉-分支动脉覆膜支架系统,由Longuette裙边支架(长)和Ankura Pro主动 脉主体覆膜支架系统组成。 值得一提的是,该创新产品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标准化的烟囱技术专用器械,通过结构性 创新攻克了烟囱技术内漏与闭塞的双重难题,同时极大程度地保留了烟囱技术的临床优势,实现了效率 与精准并行,防漏与通畅共存,使烟囱技术能够在主动脉弓部疾病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从而为 患者带来更大的临床获益。 智通财经APP获悉,先健科技(01302)早盘涨超3%,截至发稿,涨2.47%,报1.66港元,成交2488.49万港 元。 港股异动 | 先健科技(01302)早盘涨超3% 主动脉分 支重建系统(烟囱型)获批上市 ...
先健科技20250227
2025-02-28 00:4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医疗行业,具体涉及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外周介入、主动脉治疗等细分领域 公司:未明确提及公司名称,但从会议内容可知是一家在医疗领域有多项产品布局和研发的企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产品研发与上市时间 - 铁骑支架预计2026年一季度三四月份获P,目前时间无变化[2] - 67个外周血管产品预计2026年上市,2026年将是外周血管大年;今年是主动脉大年[13] - 二阶半产品预计2027年根据具体政策情况制定新的推广策略[15] - 海外拿证节奏大概是前一年在国内获批的二代产品,次年在海外拿证,如兄主的2025代、副主的二代等[16] 行业增速与市场份额 - 中国、欧洲和美国左心耳自然增长在15%-20%,新兴市场受人口增长限制在5%-10%;博科预期美国watchman销售增速超20%,非美市场主要指中国和日本[5] - 行业平均增速与博科差不多,在10% - 20%,若有集采可能体现下半年;2025年左心耳增速预计15%左右[6] - 先兴市场格局三分天下,乐普占比略超33%,华益生节略小于33%,公司约占三分之一[7] - 国内市场乐观情况下增速7%-10%,价格下降相对温和,不同代级产品可应对不同政策[8] 产品布局与策略 - 公司从2022年开始调整策略,同时布局长期竞争不激烈和研发周期短、竞争激烈的外周血管产品[12] - 针对结构性心脏病半模结构类产品,向已获批销售的企业学习应对市场和政策的经验[14] - 海外产品布局以经销模式为主,渠道已打通,下一步需应对多边关系风险,提前布局海外生产[17][18] 研发投入与利润率 - 公司研发投入比例在20%以上,处于行业较高水平,一代产品研发时二代已跟进,投入重视程度预计不变[19][20] - 2025年费用率可能上升1个点,2026年可能维持或下降,利润可能有压力,但新产品毛利高也有可能改善[21] 产品协同与市场潜力 - 烟囱和开窗支架配套研发,上市推广后预计有协同效应;加上胸腹组和凹槽支架,产品理论上可覆盖100%的B型夹层和50%的A型夹层,中国患者群体可观[22][23] - PFO和可吸收ASD都有可能成为重磅单品,PFO市场增速明显快于其他领域,未来可能有政策收紧瓶颈期[24][25] 团队规模与业务推广 - 公司人员不到1500人,研发占三分之一,销售不到三分之一,其他为中后台人员;销售团队动态招聘,外周人员需求比结构性多,国内比海外多,海外销售效率高[26][27] 主动脉治疗市场 - 国内主动脉介入手术量较少,外科手术比例仍较高,未来公司三款主动脉产品上市后有望吸引外科医生和患者转向介入治疗[29][30] 并购与股权相关 - 公司收并购风格是有多少钱做多大事,产品和渠道都有考虑[31] - 分红持开放态度,目前集中资源进行产品研发投入;回购持续进行,已回购六七个亿[3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AI和机器人领域有渠道资源优势,但自身布局未到可分享阶段[3][4] - 原新台儿童废水管小支架按自身业务方向发展,可吸收支架与同业封堵器不完全在一个赛道[9] - 2023年左右学术上对可吸收封堵器功效有存疑声音,公司将其优先级后置,现着重研发PFO适应症拓展[10] - 公司主动脉烟囱、开创以及胸腹组产品年底上市后将全线打通,系统效应大;今年海外政策稳定,增长预计稳定,国内是产品研发上市大年且市场有不确定性[33][34]
先健科技20250109
2025-01-12 18:41
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电电科技,主要业务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心血管支架产品[1] - 公司产品线包括外珠血管、解局自驾平台、联通支架、开通支架、胸部组合支架等[1][2] - 公司在海外市场布局较早,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较高,23年和24年增速较快[3]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创新产品组合**:公司三大创新产品组合(联通支架、开通支架、胸部组合支架)有望在2020年通过创新机械绿色通道上市,弥补利润影响并贡献业绩增长[2] - **铁鸡革命性回收支架**:该支架在2023年下半年公布三期临床数据,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2] - **国际化拓展**:公司在欧洲、美国、亚太等地区布局广泛,国际业务收入占比高,23年和24年增速较快[3] - **收入结构**:公司收入主要分为三部分:先天性俸禄器、外资设备命运、启蒙电商品[4] - **产品管线**:公司产品管线丰富,包括烟峰支架、开放支架、消费者支架等,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完成注册上市[5] - **国产替代空间**:国内市场中,外资占比超过60%,国产替代空间较大,公司有望实现比行业增速更快的增长[6] - **价格谈判影响**:2023年上半年行业价格谈判导致价格下降,但公司通过新产品上市对冲影响,预计2025年影响有限[7] - **毛利率优势**:公司毛利率相比竞争对手有显著优势,创新产品上市后将带动毛利率快速恢复[8] - **革命性体系支架**:该支架具有可吸收特性,支撑性能优于传统支架,降解程度达96%以上,预计两年后在国内上市[8] - **国际化业务**:公司在欧洲、亚太、印度、南美、非洲等地区布局广泛,海外业务有望持续增长[9] 其他重要内容 - **产品覆盖范围**:公司产品覆盖主动脉、胸部、腹部等多个部位,能够解决不同分支的血管问题[11][12] - **产品创新**:公司产品设计简化手术操作,适合基层医生使用,未来有望在县级医院大面积推广[13] - **海外市场反馈**: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受到广泛关注,未上市产品已在欧洲、中东、拉美等地区使用[14] - **材料优势**:公司材料与国际公司有显著差异,主要采用PPF材料,具有独特优势[15] - **价格调整**:公司预计在2025年逐步调整价格,新产品上市将弥补价格下降的影响[17] - **主动脉创新产品**:公司主动脉创新产品预计覆盖更多患者,2030年预计覆盖237万患者[19] - **定价策略**:创新产品将争取新的定价体系,避免与传统产品在同一分类中竞争[20] - **海外市场规划**:公司计划在欧盟和美国市场同步推进产品研发和上市[21] - **铁鸡可吸收支架**:该支架在安全性、有效性和操作简便性上具有优势,预计在国内上市后快速放量[23][24] - **国际化事业部**:公司2022年成立国际化事业部,整合销售、临床、市场等部门,国际化事业部现有100人左右[34] - **美国市场拓展**:公司计划在欧盟市场积累经验后,逐步拓展美国市场[35] - **2025年展望**:2025年公司将推出多个重磅产品,预计销售费用率将有所上升[35][41] 总结 电电科技在心血管支架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国际化布局,创新产品组合和革命性体系支架有望在未来几年推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公司通过新产品上市对冲价格谈判影响,国际化业务持续扩展,2025年将是公司发展的关键一年
先健科技:心血管器械布局丰富,创新引领增长
国金证券· 2025-01-03 08:2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位1.80港元/股 [52] 核心观点 - 公司主动脉三大创新产品组合即将上市,形成全方位介入解决方案 [44] - 独创革命性铁基支架技术,兼具"支撑性能"及"可吸收"特点 [44] - 国际化拓展迅速,欧洲业务有望进一步发力 [44] 财务数据 - 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12.67亿元,同比+15.5% [7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6.53亿元,同比+2.1% [73] - 20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78.6% [11] - 2023年公司海外市场实现收入2.75亿元,同比+36.0% [44] 产品管线 - 主动脉三大创新产品组合:烟囱支架、开窗支架、胸腹主支架 [42] - 铁基可吸收支架:IBS冠脉支架已完成III期临床1年随访 [111] - 左心耳封堵器:LAmbre产品具备多种创新设计特点 [133] 市场前景 - 2021年国内主动脉腔内介入手术量5.0万台,过去4年复合增速17.8% [22] - 预计到2030年国内主动脉腔内介入手术量将达到18万台,9年复合增速15.3% [22] - 2021年国内左心耳封堵器产品渗透率约为5.9%,预计到2025年有望增加到19.4% [156] 竞争格局 - 国内胸主动脉支架市场竞争格局:心脉医疗32%,美敦力24%,先健科技23% [25] - 国内腹主动脉支架市场竞争格局:美敦力39%,心脉医疗23%,戈尔12% [29] 集采影响 - 2024年第五批高值耗材全国带量采购将外周支架纳入范围 [10] - 公司髂动脉分叉支架产品获得2%的占比 [10] - 公司产品通过3282元的良好价格在B竞价单元成功中标 [11]
先健科技(0130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0 16:33
收益与利润 - 收益约为人民币652.8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2.1%[8] - 本公司拥有人应佔净利约为人民币205.6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6.6%[10] - 减少主要由于(i)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增加导致员工成本增加;及(ii)汇兑收益净额减少[10] - 经营溢利减少约20.8%至约人民币202.0百万元,主要由于员工成本增加和汇兑收益减少[2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减少约6.6%至约人民币205.6百万元,主要由于员工成本增加和汇兑收益减少[26] 业务表现 - 中国内地仍是最大市场,占总收益约75.1%[10] - 亚洲(不包括中国内地)和欧洲为最大海外市场,分别占总收益约10.9%和10.0%[10] - 国内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减少约4.7%,而海外销售额增加约29.8%[10] - 结构性心脏病业务收益增加11.2%,外周血管病业务收益增加5.0%[3] - 公司毛利率约78.9%,与上年同期持平[4] 研发与创新 - 公司持续加强创新能力及加速产品的研发进度,以维持其行业领先地位[1] - 多款创新型医疗器械产品获得国内外认证[1] - 多款新产品正在中国或欧洲注册审批中[1] - 公司累计已提交2,198项有效专利申请,其中1,008项已获批[2] 投资与资产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增加[5] - 公司对二零一八年股权基金及二零二一年混合基金投资前景持乐观态度[5] - 本集团以20.0百万美元的总代价认购Ally Bridge Group Global Life Science Capital Partners V, L.P.基金[18] - 本集团投资人民币50.0百万元认购二零二三年混合基金[18]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产生未实现汇兑收益约人民币0.9百万元和公平值变动收益约人民币31.9百万元[18] - 本集团持有健世科技约1.8%的股份,该公司为一家医疗器械公司[27]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权益工具公平值下降约人民币93.2百万元[27] 财务状况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总额约为人民币2,218.6百万元,流动负债总额约为人民币826.5百万元[29]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比率约为2.68[29]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资产负债率约为2.9%[32]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权益总额约为人民币3,422.5百万元[33]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832.6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15.0%[31]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213.2百万元[36]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资本承擔约为人民币56.9百万元[39]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11年10月22日采纳前购股权计划,并于2015年5月5日通过董事会一致书面决议案进行修订[145] - 前计划于2021年9月17日根据股东特别大会通过的普通决议案而终止,已授出的股份在可行使期结束前仍然有效[145] - 公司采纳了一项新的购股权计划以取代前计划,该计划自2021年9月17日起生效,为期十年[145] - 公司以股权结算的购股权计划授出的购股权在授出日期的条款、条件和公平值[146] - 公司于2015年5月5日、2021年3月31日、2021年11月12日、2021年12月10日和2024年1月24日向行政人员、董事及员工授予共480,870,000份购股权[147] - 公司于2021年12月10日向顾问授予24,000,000份购股权[147] - 公司授予的购股权将于12个月至5.5年内分期归属[148] - 公司于2024年上半年确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约人民币40,626,000元[151] - 公司子公司元心科技于2023年11月1日向其董事、监事、高管等授予11,485,500份购股权[154][155] - 公司于2022年3月3日采纳了新的股份奖励计划,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回购101,780,000股普通股[1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份数目从2023年的20,750,000股减少至16,295,000股[159] - 公司于2023年1月5日采纳了2023年受限制股份计划,向员工授出合共4,417,500股元心科技股份[160][161][162] - 公司就2022年股份奖励计划和2023年受限制股份计划在损益中确认了约人民币9,114,000元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163][164] 关联交易 - 公司与联营公司发生了合计人民币5,197,000元的咨询服务和设备租赁交易[169] - 公司主要管理层人员的薪酬从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9,434,000元增加至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2,980,000元[170][171] 其他 - 公司持有的投资物业产生的未贴现应收租赁付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21,911,000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32,645,000元[165][166]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有与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有关的资本开支承诺人民币56,864,000元[167]
先健科技(0130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12:04
财务数据 - 营业额约为人民币652.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1%[2] - 毛利约为人民币515.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1%[2]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純利約為人民幣205.6百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6.6%[2,4] - 物業、廠房及設備增加至人民幣937.0百萬元[8] - 無形資產增加至人民幣714.9百萬元[8] -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增加至人民幣244.2百萬元[8] - 存貨增加至人民幣549.6百萬元[8] - 貿易應收款項增加至人民幣122.2百萬元[8] - 其他應收款項及預付款項增加至人民幣505.4百萬元[8] - 公司上半年总收入为6.53亿元人民币,其中结构性心脏病业务收入2.71亿元、外周血管病业务收入3.81亿元、起搏电生理业务收入0.86亿元[17] - 公司上半年总利润为5.15亿元人民币,其中结构性心脏病业务利润2.43亿元、外周血管病业务利润2.85亿元、起搏电生理业务亏损1.31亿元[17] - 公司上半年未分配收入包括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7.61亿元、融资收入0.89亿元[17] - 公司上半年未分配开支包括销售及分销开支1.50亿元、行政开支0.73亿元、研发开支1.40亿元、其他开支及亏损0.27亿元、融资成本0.09亿元、分佔联營公司亏損0.14亿元[17] - 公司上半年总资产为48.20亿元人民币,其中结构性心脏病业务资产6.61亿元、外周血管病业务资产9.29亿元、起搏电生理业务资产0.65亿元[21] - 公司上半年总负债为14.29亿元人民币,其中结构性心脏病业务负债1.25亿元、外周血管病业务负债1.75亿元、起搏电生理业务负债0.23亿元[23] - 公司的每股股份基本及攤薄盈利分別為人民幣0.0464元和人民幣0.0462元[29,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收益约人民币652.8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人民币13.3百万元或约2.1%[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佔纯利約為人民幣205.6百萬元,較2023年同期減少約人民幣14.6百萬元或約6.6%[46] - 毛利約為人民幣515.4百萬元,毛利率約78.9%,與上年同期持平[54] - 所得稅由約人民幣43.8百萬元減少至約人民幣22.8百萬元,主要由於應課稅收入減少[65] - 剔除非經常性項目後,本公司拥有人應占纯利由約人民幣255.5百萬元減少約8.6%至約人民幣233.6百萬元,主要由於員工成本增加及汇兑收益減少[66] - 本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的流動比率約為2.68,流動資產總額約為人民幣2,218.6百萬元,流動負債總額約為人民幣826.5百萬元[69] - 本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人民幣832.6百萬元,較2023年12月31日減少約15.0%[71] - 本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的資產負債率約為2.9%[72]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權益總額約為人民幣3,422.5百萬元[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公司就物業、廠房及設備、在建工程等產生的資本開支約為人民幣213.2百萬元[81] 业务数据 - 結構性心臟病業務營業額約為人民幣271.2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11.2%[51] - 外周血管病業務營業額約為人民幣380.7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5.0%[52] - 起搏電生理業務營業額約為人民幣0.9百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約97.3%[53] - 銷售及分銷開支約為人民幣150.0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25.8%[58] - 行政開支約為人民幣72.6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21.6%[59] - 研發開支約為人民幣204.2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26.1%[60] - 經營溢利約為人民幣202.0百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約20.8%[61] - 分佔聯營公司虧損約為人民幣1.4百萬元[62] - 本公司持有健世科技5,646,600股H股股份,占其已發行股本總額約1.8%,該投資公允價值為約人民幣20.6百萬元[67][68] - 公司的結構性心臟病業務、外周血管病業務及起搏電生理業務預計未來市場需求將呈上升趨勢[85,86,87,88] - 公司為中國首家擁有達到國際級技術及功能的國產植入式心臟起搏器完整產品組合的生產廠家[88] 其他 - 董事會不建議派付任何中期股息[2] - 其他收益及虧損包括出售物業、廠房及設備以及無形資產的虧損人民幣45,000元、混合基金的公平值變動虧損人民幣18,243,000元、股權基金的公平值變動收益人民幣50,163,000元、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未實現匯兌收益人民幣934,000元以及其他匯兌虧損淨額人民幣2,539,000元[24] - 員工成本包括董事袍金人民幣360,000元、薪金、工資、表現花紅及其他福利人民幣168,356,000元、
先健科技(0130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7-05 22:00
雇员股份奖励计划 - 雇员通过2019年股份奖励计划以每股1.35港元的价格获取230,945,000股股份[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雇员已获取全部剩余的230,945,000股股份[2] - 股份所有权已转移至雇员,需在2019年股份奖励计划剩余期限内完成交割[2] 公司向雇员垫款 - 公司向雇员垫款总额为人民币282,537,000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