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里影业(01060)
icon
搜索文档
阿里影业: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影视全产业链布局,收购大麦带来显著业绩增厚
光大证券· 2024-08-05 11:31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阿里影业"增持"评级 [序号][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阿里影业深度布局影视产业链上下游,多元化业务版图成型,随着文娱消费市场迅速复苏,电影和演出行业蓬勃发展,公司营收大幅增长,内容板块贡献主要收入,演出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序号][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阿里影业成立于2014年,是阿里大文娱板块的重要垂直业务纵队,覆盖内容生产制作、互联网宣传发行、IP授权及综合运营、院线票务管理及数据服务领域、演出票务及内容业务 [序号][24] - 公司股权结构中,Ali CV investment Holding Limited和Alibaba Investment Limited分别持有公司总股本的45.74%和8.52% [序号][30] 业务结构 - 公司业务结构包括电影投资制作及宣发、电影票务及科技平台、大麦、剧集制作、IP衍生品及创新业务 [序号][33] - 电影投资制作及宣发和剧集制作齐头并进,公司参与超60部电影的出品和发行,投资回报较高 [序号][34] - 收购大麦后,演出票务及内容业务增长可观,大麦在票务代理领域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序号][35] 财务分析 - 公司营业收入波动后回升,FY24公司营收同比大幅增长44%达50.36亿元 [序号][39] - 内容板块贡献主要收入,演出业务成为新增长点,大麦占营收比重为8% [序号][44] - 公司毛利率持续下滑,FY24有所回升,主要原因系财年内收购大麦,提升公司毛利率 [序号][48] 影视大盘复苏 - 2023年综合票房达549.5亿元,恢复至2019年的85.66%,观影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75.23% [序号][66] - 公司深度参与出品多部档期头部影片,如《孤注一掷》、《热辣滚烫》、《流浪地球》等 [序号][78] 宣发购票全链路闭环 - 公司科技板块包含电影票务及科技平台(即淘票票、云智)、数智化业务和其他科技业务 [序号][91] - 淘票票已联合大麦推出"淘麦 VIP"会员体系,打通"电影+演出"双场景 [序号][93] - 大麦作为线下演出票务市场龙头,占据市场领先优势,尤其是核心演唱会品类,头部项目覆盖率接近100% [序号][11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FY25-FY27营收为63/68/7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19/9.47/10.41亿元 [序号][4] - 给予阿里影业FY25目标估值18xPE,得出目标市值161亿港元,对应目标价0.54港元 [序号][4]
阿里影业:大麦并表,公司利润及成长潜力增厚
广发证券· 2024-06-11 14:01
报告评级 - 报告给予阿里影业"买入"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阿里影业2024财年实现营收50.36亿元,同比增长43%;归母净利润(持续经营业务)3.3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电影票务及科技平台收入增长76.26%,分部业绩增长51.64%;电影投资制作及宣发收入增长68.58%,分部业绩增长77.70% [1] - 大麦并表后将显著增厚公司利润及成长潜力,大麦在国内票代市场具备绝对领先优势,受益于行业快速增长 [1][11] - 预计2025-2027财年公司实现收入70.12/79.47/88.67亿元,归母净利润9.19/10.75/12.12亿元 [15] 电影票务及科技平台 - 淘票票、凤凰云智的龙头地位稳固,随着全国电影票房回升,预计2025-2027财年实现收入9.62/10.11/10.61亿元,实现业绩3.62/3.80/3.99亿元 [9] 电影投资制作及宣发 - 公司持续加强电影投资宣发势能,2023年暑期档和2024年春节档票房前2名均为公司合制或主出品/发行项目,储备影片超80部 [10] - 预计2025-2027财年实现收入23.17/25.65/27.62亿元,实现业绩5.10/5.64/6.08亿元 [10] 大麦并表 - 大麦自2024财年年初并表,预计增加全年收入8.68亿元、EBITA 6.59亿元 [11] - 大麦在国内票代市场具备绝对领先优势,受益于行业快速增长,预计2025-2027财年实现收入17.07/19.18/21.34亿元,实现业绩11.60/13.04/14.51亿元 [11] 剧集制作 - 2024财年剧集收入较少,2025-2027财年预计实现收入9.00/9.90/10.80亿元,实现业绩0.68/0.74/0.81亿元 [12] IP衍生品及创新业务 - 阿里鱼持续扩大IP矩阵,已成为全国最大的IP授权代理平台,预计2025-2027财年实现收入11.26/14.64/18.29亿元,实现业绩2.96/3.84/4.81亿元 [13] 投资建议 - 参照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5财年20倍的PE估值,对应公司合理价值为0.68港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15]
阿里影业(0106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5-29 21:43
财务业绩 - 二零二四年全年收入达到5,035,713人民币千元,同比增长44%[1] - 二零二四年归属于本公司所有者利润为284,790人民币千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291,132人民币千元有显著改善[1] -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经调整EBITA达到503,576人民币千元,同比增长61%[1] - 公司报告期内录得收入约人民币50.36亿元,同比增长44%,经调整EBITA录得盈利约人民币5.04亿元,同比增长61%[36] 电影业务 - 报告期内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56亿元,同比增长75%,观影人次达13.3亿,同比增长80%[2] - 公司在报告期内参与了逾60部电影的出品和发行,其中票房占比超过60%,十五部影片进入同期票房前20[14] - 报告期内公司已上映的主要电影项目中,《孤注一掷》票房达到38.5亿元,位列第一[15] - 公司的电影投资制作及宣发分部在报告期内录得收入约20.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9%[19] - 公司的电影票务及科技平台分部在报告期内录得收入约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76%[24]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的内容投资策略是通过获取更多投资与主宣发项目进行储备,保证基础收益率,逐步形成具有高爆发力的高收益电影投资组合[12] - 公司全球授权展旗下授权行业杂志《LICENSE GLOBAL》发布的《2024年全球顶级授权代理商排行榜》显示,2023年全球授权代理商零售总额超过人民币936.3亿元,阿里鱼排名从2022年的第25名上升至第11名[30] 公司财务及资产 - 公司的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约54.26%的权益[57] - 公司的綜合财务报表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和香港《公司条例》编制[60] - 公司已于2023年4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应用新准则和修订,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保险合约”等[64] - 公司根据百慕达公司法在百慕达注册成立为豁免有限公司,免繳百慕达所得税[83] - 公司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由同一人兼任,董事会认为这有助于制定和执行业务策略,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115]
阿里影业(0106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11 16:32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银行包括中信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2] - 2023年上半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297亿元,同比增长约154%,暑期档总票房达206亿元,创历史最高纪录[4] - 本公司拟以1.67亿美元收购大麦的演出业务[5] - 收购完成后,阿里巴巴集团将持有本公司54.26%的股份[5] 大麦业务 - 大麦业务涵盖演出票务、现场服务、售票系统和场馆业务,累计服务超过180万场演出,拥有超过1亿注册用户[6] - 2023年前三季度,大麦业务交易总额同比增幅超过500%[7] - 大麦在票务业务领域占据市场绝对领先优势,报告期内演唱会头部项目覆盖率近100%[7] - 大麦是周杰倫、五月天、林俊傑等大量头部演唱会的总票务代理方,是用户首选的演出购票平台[7] 业绩 - 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未经审计的毛利润同比大幅增加,达到1,455,589人民币千元[9] - 电影投资制作及宣发收入同比增长至1,269,579人民币千元,占总收入的39.9%[9] - IP衍生品及创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至648,267人民币千元,占总收入的19.9%[9] 财务状况 - 公司收入约为26.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43%,经调整EBITA盈利约为4.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209%[26] - 每股收益由过往期间每股亏损0.08分增加至每股收益(基本)1.74分及每股收益(摊薄)1.73分[27] 股份奖励计划 - 2023/24中期报告显示,股份奖励计划的剩余有效期约为8.5年[147] - 若奖励导致公司董事会授出或信托持有的股份总数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8%,公司将不会作出任何进一步奖励[148]
阿里影业(0106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13 19:18
大麦业务收购 - 二零二三年九月十九日,公司宣布以1.67亿美元收购大麦的演出业务[4] - 大麦业务涵盖演出票务、现场服务、售票系统和场馆业务,已服务超过180万场演出,拥有逾1亿注册用户[5] - 大麦在演出业务领域交易总额同比增幅逾500%,在票务业务领域市场占有率绝对领先[6] - 大麦成功主办了多位知名艺人的大型演出,进入了演出内容策划、制作与投资领域[7] 财务表现 - 未经审计汇总经营结果显示,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期间,收入达到3,184,914人民币千元,經調整EBITA为461,286人民币千元[8] - 本集团的销售及市场费用在报告期内约为人民币3.77亿元,同比增加约人民币2.46亿元,占收入比重从7%增加至14%[30] - 管理费用由过往期间的约人民币4.26亿元减少至约人民币3.91亿元,同比节约约人民币0.35亿元[31] - 本集团录得的财务净收益约为人民币0.74亿元,主要来源于银行利息收入和汇兑收益[32] 电影业务 - 本集团在报告期内参与了37部电影的出品和发行,票房占比接近60%,七部影片进入同期票房前10[10] - 2023年暑期檔票房冠军为《孤注一掷》,票房超过人民币38亿元[11] - 2023年暑期檔票房亚军为《孤注一掷》,票房超过人民币38亿元[11] - 2023年暑期檔票房冠军为《长空之王》,票房超过人民币38亿元[11] 阿里巴巴影业集团 - 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以互聯網為核心驅動的全產業鏈娛樂平台[47] - 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有限公司股份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Ali CV Investment Holding Limited擁有本公司約50.0007%的權益[49] 财务报告 - 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已根據香港會計準則第34號編製[50] - 本集團已採用於本財政期間生效的新準則及修訂,並無對中期簡明綜合財務資料造成任何重大影響[52] 分部业绩 - 本集团的經營及可呈報分部包括電影投資製作及宣發、電影票務及科技平台、劇集製作、IP衍生品及創新業務[54] - 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電影投資製作及宣發分部收入為1,269,579人民幣千元[56] - 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電影票務及科技平台分部收入為558,479人民幣千元[56] - 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IP衍生品及創新業務分部收入為648,267人民幣千元[56] 其他信息 - 本公司未派发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82] - 本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之所有适用守则条文,但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由同一人兼任[84]
阿里影业(0106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7 22:28
财务业绩 - 阿里影业在2022/23财年下半年迎来市场大幅反弹,实现收入约人民币35.20亿元,经调整EBITA维持盈利约人民币2.95亿元,同比增加约1.52亿元[6] - 阿里影业在2022/23年度报告中表示,收入约为35.20亿元人民币,与过往期间持平,经调整EBITA盈利约为2.95亿元人民币,较过往期间大幅增加[17] - 阿里影业在内部业务中,电影内内容贡献了约17.09亿元人民币的收入,科技部门贡献了约12.68亿元人民币的收入,IP衍生及商业化部门贡献了约5.44亿元人民币的收入[19] - 公司在报告期内的内容分部录得收入约人民币17.09亿元,较过往期间的约人民币19.48亿元下降约12%[23] - 科技分部在报告期内录得收入约人民币12.68亿元,基本持平;录得分部业绩约人民币3.45亿元,同比下降20%[31] 业务发展 - 内容业务是公司核心业务之一,参与了26部电影的制作和发行,贡献超过163亿元的票房,其中12部影片进入同期国产片票房前20[7] - 阿里影业在电影内容领域取得成绩,参与了26部电影的出品和发行,其中多部影片获得行业大奖,如《流浪地球2》、《獨行月球》等,展现了高质量的内容命中率[21] - 科技业务是公司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淘票票保持票务平台优势地位,淘麦VIP会员规模突破1500万,影院提供的數智化產品鳳凰雲智在同业中领先[8] - 公司推出的数字人厘里为阿里影业旗下首个超写实虚拟偶像,代言淘麦VIP等项目,未来将布局智能数字科技[26] - 公司的數智化平台业务为多个影剧综项目提供独家策划直播和内容营销服务,包括院线电影、劇集等[28] - 公司的其他科技产品中包括与影剧内容生产深度融合的云尚制片业务,推动影视行业工业化升级[29] - 公司将继续探索面向未来的智能数字科技业务,建设数字化拍摄整体解决方案,推动创新科技在影视内容创作领域的应用[30] IP衍生及商业化 - IP衍生及商业化业务是公司延展娱乐产业边界的核心业务,通过影剧综等内容载体表达和传递用户内心的情感和需求[32] - 公司的潮玩品牌“錦鯉拿趣(KOITAKE)”将自有IP与多个影剧综结合,打造风格各异的潮玩产品,覆盖多种内容作品[33] - 本集团在报告期内与三麗鸥达成协议,获得凯蒂猫、美乐蒂和双子星等26个形象在中国大陆进行衍生产品开发及销售的独家代理权[34] - 本集团在报告期内IP衍生及商业化分部录得收入约人民币5.44亿元,实现分部业绩约人民币1.56亿元,收入同比增幅23%但分部业绩减少约0.41亿元[37] 股份激励计划 - 公司股份激励计划情况,包括二零零二年和二零一二年的购股权计划[89][90][91] - 公司遵守新的上市规则第十七章的过渡安排[92] - 二零二一年购股权计划的目的是向参与者授予购股权,作为对公司和投资实体贡献和支持的激励[93] - 购股权计划的期限为自2021年9月6日起至满足条件的日期,最长为10年[95] - 董事会有权根据条件向参与者授予购股权,认购价格不得低于股票面值或市场价[98]
阿里影业(0106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5-31 20: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收入为3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 - 2023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亏损为2.91亿元人民币,而2022年盈利1.7亿元人民币[2] - 2023年经营亏损为2.21亿元人民币,而2022年经营利润为2.79亿元人民币[2] - 2023年经调整EBITA为2.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2] - 2023年毛利润为11.2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5%[3] - 2023年按权益法入账投资之亏损为1.2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1.7%[3] - 2023年总资产为155.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03%[5] - 2023年总负债为14.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6] - 2023年归属于本公司所有者的权益为14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8%[7]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总收入为35.2亿元人民币,其中内容分部收入为17.09亿元人民币,科技分部收入为12.68亿元人民币,IP衍生及商业化分部收入为5.44亿元人民币[14] - 公司内容分部业绩为2.82亿元人民币,科技分部业绩为3.45亿元人民币,IP衍生及商业化分部业绩为1.56亿元人民币[15]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管理费用为7.6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9.25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5]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拨回净额为56万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1.76亿元人民币的减值损失[15]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其他收入为4899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13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5]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财务收益为1.17亿元人民币,财务费用为8403万元人民币[15]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按权益法入账投资之亏损为3947万元人民币,投资减值为1.28亿元人民币[15]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79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1.29亿元人民币的利润[15] - 2023年其他收入总额为人民币48,989千元,较2022年的113,078千元大幅下降[17] - 2023年其他(损失)/收益净额为人民币-282,380千元,而2022年为人民币337,188千元[18] - 2023年销售及服务成本、销售及市场费用及管理费用总额为人民币3,507,994千元,较2022年的3,647,070千元有所下降[19] - 2023年电影及电视版权减值损失为人民币58,052千元,较2022年的53,974千元有所增加[20] - 2023年财务收益净额为人民币108,711千元,较2022年的79,285千元有所增加[23] - 2023年所得税抵免为人民币415千元,较2022年的25,413千元大幅减少[24] - 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人民币279,322千元,而2022年为利润人民币128,902千元[25]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1.09分,相比2022年的每股盈利0.64分,表现显著下滑[27] - 公司2023年归属于所有者的亏损为人民币291,132千元,而2022年同期为盈利169,853千元[29]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人民币35.20亿元,基本持平,净亏损约人民币2.91亿元[56] - 经调整EBITA盈利约人民币2.95亿元,同比增加106%[56] - 销售及市场费用同比节约人民币2.16亿元,占收入比重从15%减少至10%[57] - 管理费用同比节约人民币1.57亿元[57] - 财务净收益约人民币1.09亿元,主要由于人民币兑美元贬值[58] - 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人民币39.2亿元,处于净现金状况[60] - 对博纳影业的投资账面价值约人民币8.83亿元,占总资产的5.67%[5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没有以资产做抵押的未偿还债项,而2022年同期有抵押借款约人民币0.09亿元[6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没有任何重大或然负债,与2022年同期情况相同[63] - 报告期内,公司没有进行任何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6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雇员人数为1,393名,较2022年同期的1,334名有所增加[65] - 报告期内,公司员工福利开支总额约为人民币8.60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6.49亿元有所增长[65] - 公司决定不派付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与2022年同期相同[66] 投资与联营公司 - 公司按权益法入账的投资在2023年末为人民币1,827,249千元,较2022年末的1,723,173千元有所增加[31] - 公司2023年应占联营公司投资亏损为人民币39,472千元,较2022年的18,673千元亏损扩大[31] - 公司2023年对联营公司的权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130,976千元,而2022年同期为收益7,924千元[31] - 公司2023年对联营公司的减值损失为人民币127,589千元,较2022年的218,850千元有所减少[31] - 公司2023年对联营公司的货币折算差额为收益人民币23,219千元,而2022年为亏损11,558千元[31] - 公司2023年对联营公司的其他全面收益亏损为人民币4,958千元,而2022年同期为收益1,393千元[31] - 公司2023年对联营公司的其他储备变动为收益人民币1,481千元,较2022年的268千元有所增加[31] - 公司2023年对联营公司的投资摊薄亏损为人民币130,933千元,主要由于博纳影业上市后权益摊薄所致[33] - 公司确认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投资减值损失为人民币127,589,000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218,850,000元有所减少[3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非重大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的账面总值分别为人民币1,773,865,000元和人民币53,384,000元,较2022年有所增加[35] - 公司应占非重大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持续经营业务亏损总额为人民币32,370,000元和人民币7,102,000元,较2022年有所增加[35]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净额为人民币1,454,256,000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1,674,738,000元有所减少[36] - 公司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净额为人民币1,474,354,000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1,470,596,000元略有增加[36] - 公司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显示,超过365天的应收账款为人民币664,592,000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543,653,000元有所增加[3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1,083,571,000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1,119,921,000元有所减少[39] - 公司应付账款账龄分析显示,超过365天的应付账款为人民币27,864,000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11,644,000元有所增加[40] 业务分部表现 - 内容分部收入为人民币17.09亿元,较过往期间的人民币19.48亿元减少约人民币2.39亿元[44] - 科技分部收入为人民币12.68亿元,与过往期间基本持平[44] - IP衍生及商业化分部收入为人民币5.44亿元,较过往期间提升约人民币1.03亿元[44] - 公司报告期内参与了26部电影的出品和发行,其中12部影片进入了同期票房前20[45] - 公司工作室推出的剧集《炽道》8次登顶微博剧集影响力榜,连续20天登顶优酷热度日冠[46] - 公司内容分部业绩为人民币2.82亿元,较过往期间的人民币3.17亿元下降约11%[47] - 科技分部收入約人民幣12.68億元,分部業績約人民幣3.45億元,同比下降20%[50] - 雲尚製片核心技術為超過300個泛文娛項目保駕護航[49] - 大麥現場娛樂業務積極拓展中國香港及中國澳門市場[48] - 數智化平台為多個影劇綜項目提供獨家策劃直播和內容營銷服務[49] - 公司與三麗鷗達成協議,獲得26個形象在中國大陸的獨家代理權[52] - 公司為《流浪地球2》提供獨家眾籌服務,眾籌總額超過人民幣1.3億元[52] - 公司推出數字人厘里,探索數字人與影視劇作品的新營銷模式[48] - 鳳凰雲智保持行業出票影院數量的第一名[48] - 天猫模玩类目成交规模同比增加27%[53] - IP衍生及商业化分部收入约人民币5.44亿元,同比增长23%,但分部业绩减少约0.41亿元[53] - 2023年春节档票房共计约人民币67.65亿元,恢复至疫情前水平[54]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董事会决定不派发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股息[41] - 公司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由同一人兼任,董事会认为这有助于制定和执行业务策略[67] -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奖励计划的受托人从市场上购回共15,000,000股股份[71] 会计准则与修订 - 公司已采纳新的会计准则和修订,包括物业、厂房及设备的修订和亏损合约的修订,预计不会对当前或未来期间产生重大影响[11] - 公司尚未采纳的新会计准则和修订预计在当前或未来报告期间不会对主体以及可预见之未来交易产生重大影响[12] 客户与市场 - 公司2023年总收入中约18%和11%分别来自两名外部客户,而2022年约22%来自单一外部客户[16] - 公司在中国内地的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3,804,051,000元,美国和香港分别为人民币5,000元和74,000元[16]
阿里影业(0106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20 21:00
公司整体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18.29亿元,较去年同期13.58亿元提升35%,经调整EBITA扭亏为盈,盈利约1.49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0.05亿元增加约1.54亿元][6]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18.29亿元,同比增加35%;经调整EBITA盈利约1.49亿元,扭亏为盈,增长约1.54亿元;归属公司所有者净亏损从约0.53亿元大幅收窄至约0.22亿元,亏损收窄幅度达58%][16] - [报告期内公司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从去年同期每股亏损0.20分大幅收窄至每股亏损0.08分][16] - [报告期内销售及市场费用约1.31亿元,同比节约0.69亿元,占收入比重从14.73%减至7.17%;管理费用从约5.45亿元减至约4.26亿元,同比节约1.19亿元][17] - [报告期内公司录得财务净收益约0.49亿元,含银行利息收入及汇兑收益,汇兑收益因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导致][1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8.29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3.58亿元增长约34.64%][56] - [该期间公司经营亏损为6006.6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7643.5万元有所收窄][56] - [期内亏损为2006.3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6533.9万元大幅减少][56] - [归属于本公司所有者的每股亏损为0.08元,较2021年同期的0.20元有所降低][56] - [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为2.47亿元,而2021年同期为亏损3414.8万元][57] - [期内总全面收益为2.27亿元,而2021年同期为亏损9948.7万元][5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6.08亿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5.58亿元有所增加][58] - [归属于本公司所有者的权益为14.36亿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4.02亿元有所增长][58] - [总负债为1.69亿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53亿元有所上升][59] - [流动负债为1.49亿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35亿元有所增加][5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股本为5452976千元,累计亏损为3726683千元,总计为14395650千元][60]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为172030千元,2021年为流出551788千元][62] - [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为30304千元,2021年为169652千元][62] - [2022年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出为28167千元,2021年为62755千元][62]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174167千元,2021年减少444891千元][62] - [2022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538214千元,期末为3829802千元][62] - [2021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897802千元,期末为3444801千元][62] - [2022年已收利息47077千元,2021年为37490千元][62] - [2022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所得款项55千元,2021年为3478千元][6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损失)╱收益净额为 - 79,483千元,2021年同期为105,865千元][8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收益净额为49,207千元,2021年同期为35,067千元][8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6,898千元,2021年同期为 - 2,264千元][8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摊薄亏损为0.08元,2021年同期为0.20元][8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归属公司所有者的亏损为22,319千元,2021年同期为53,239千元][8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按权益法入账之投资期末值为1,619,997千元,2021年同期为1,926,950千元][9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47,077千元,2021年同期为37,429千元][8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负债利息费用为 - 3,788千元,2021年同期为 - 6,786千元][8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当期所得税为871千元,2021年同期为242千元][8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以股份为基础之付款费用为126,537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77,513千元人民币][99]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净额为1,840,938千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674,738千元有所增加][94] - [2022年9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以及预付款项净额为1,405,155千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470,596千元有所减少][94]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以及预付款项总额为3,246,093千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3,145,334千元有所增加][94] - [应收账款基于确认日期的账龄分析显示,2022年9月30日0 - 90日的为924,715千元,超过365日的为349,418千元][96] - [2022年9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应计费用总额为13.03706亿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1.19921亿元有所增加][10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关键管理人员薪金、津贴及其他福利为1,142千元,较2021年的5,262千元减少][11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关键管理人员以股份为基础之付款为7,903千元,较2021年的8,951千元减少][11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总计9,045千元,较2021年的14,213千元减少][113] 各业务分部情况 - [报告期内内容分部收入约10.40亿元,较去年同期5.62亿元增加约4.78亿元;科技分部收入约5.66亿元,IP衍生及商业化分部收入约2.23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8] - [内容分部报告期内收入约10.40亿元,较去年同期5.62亿元增幅85%,业绩约2.09亿元,较去年同期0.96亿元增幅约118%][10] - [科技分部报告期内收入约5.66亿元,较去年同期持平,业绩约1.45亿元,同比降幅36%,因疫情影响观影市场][12] - [IP衍生及商业化分部报告期内收入约2.23亿元,业绩约0.76亿元,收入同比持平,业绩减少约0.31亿元,因线下闭店和投入增加][14] - [内容方面多部剧集表现优异,如《炽道》《点燃我,温暖你》等,还有多部剧集将陆续播出][10] - [科技平台票务业务优化“淘麦VIP”会员体系,凤凰云智保持行业出票影院数量第一,为大麦提供委托运营服务][11] - [科技数智化平台为多个影剧综项目提供服务,云尚制片核心技术护航超200个泛文娱项目,还推出云尚现场管理系统][12] - [IP衍生潮玩品牌“锦鲤拿趣”结合自有IP与影剧综打造产品,与工作室合作推出新系列][14] - [公司与三丽鸥达成协议,获26个形象在中国大陆5年独家授权][14] - [公司助力哈根达斯与卢浮宫IP跨界合作,产品获国际大奖][14] - [公司使天猫模玩类目成交规模同比增加29%][1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及可呈报分部包括内容、科技、IP衍生及商业化,分部收入总额为1828686千元,较2021年的1358160千元增长约34.64%][78][79][81] - [2022年内容、科技、IP衍生及商业化三个分部的收入分别为1040115千元、565878千元、222693千元,2021年分别为561616千元、567006千元、229538千元][79][81] - [2022年除所得税前亏损,2021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67603千元][80][81] 电影市场与公司影片业务 - [报告期内全国电影总票房约117亿元,同比减少约50亿元,降幅30%][9] - [公司报告期内参与18部影片出品、联合出品及发行,贡献票房超70亿,占国产片观影票房的60%,6部影片进入同期国产片票房前10][9] - [公司内容储备丰富,《消失的她》等多部影片将根据市场情况陆续上映或推进中][9] 公司投资情况 - [2022年9月30日,公司持有17项合营及联营投资,账面价值约16.20亿元;持有14项非上市公司和1项上市公司投资,账面价值约14.05亿元;对博纳影业投资约8.4亿元,占比约6.18%,账面价值约8.97亿元,占总资产5.58%,报告期未收股息,录得未变现亏损约1.22亿元][19] - [2022年9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流动)中理财产品投资为7500千元,电影及电视投资(流动)为43568千元][71] - [2022年9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非流动)中,非上市投资为1345295千元,上市投资为59332千元,电影及电视投资(非流动)为193556千元][71] - [2022年9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流动)中,来自业务伙伴之电影投资为13050千元][72] - [2022年3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流动)中电影及电视投资为13000千元][73] - [2022年3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非流动)中,非上市投资为1272547千元,上市投资为45138千元,电影及电视投资(非流动)为204067千元][7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理财产品投资期末结余为7500千元,较2021年的3000千元有所增加;非上市投资期末结余为1345295千元,较2021年的1168616千元增加;电影及电视投资按公允价值期末结余为237124千元,较2021年的280133千元减少][74][7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投资自制电影,投资额变动净额为13050千元,期末结余为13050千元][77]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26,975,740,156股,樊路远、李捷、孟钧三位董事分别持有股份及相关股份总数21,320,882股、45,280,836股、4,672,796股,占已发行股份概约百分比分别为0.08%、0.17%、0.02%][27][2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阿里巴巴控股已发行普通股21,180,285,568股,樊路远、李捷、孟钧等六位董事在其股份及相关股份中分别持有一定权益,占比分别为0.02%、0.00%、0.00%等][2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菜鸟已发行股本由15,212,555,296股普通股、472,737,227股A类普通股及161,342,183股B类普通股组成,刘政拥有5,460,000股A类普通股及6,200,000股B类普通股权益,分别占已发行相关类别股份约1.15%及3.84%,占菜鸟已发行股份总数概约0.07%][31][33] - [2022年9月30日,Ali CV、AIL、阿里巴巴控股分别持有134.88058846亿股,占已发行股份50.0007%][45][46] - [2022年9月30日,边锡明/杨明华持有18.6516亿股,占已发行股份6.91%][45] - [2022年9月30日已发行股份为269.75740156亿股][4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Ali CV拥有公司约50.0007%的权益][63] - [2022年9月30日,Ali CV拥有公司50.0007%的权益,其余49.9993%由公众持有,最终母公司为阿里巴巴控股][108] 公司购股与股份奖励计划 - [2021年8月31日,公司股东批准终止2012年购股计划并采纳2021年购股计划,报告期内,2021年购股计划项下公司购股无尚未行使、获授出等情况][34] - [截至2022年4月10日,董事及雇员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239,785,600,截至2022年9月30日为234,390,600,期内行使5,395,000][35] - [A类购股权限定首归属日为受聘日起计满两年,后续归属日以此类推][36] - [B类购股权限定首归属日为晋升、绩效奖励生效日或受聘日起计
阿里影业(0106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7-26 18:3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财政年度公司实现收入36.52亿元,较2021年增加7.93亿元,同比增长27.7%[7] -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1.54亿元,首次扭亏为盈;经调整EBITA盈利1.43亿元,同比增长21.2%[7] - 2021/22财年公司收入约36.52亿元,较上一财年的28.59亿元大幅增长[11] - 公司从上个财年经营亏损约1.08亿元大幅扭亏为盈,本财年盈利约2.79亿元[11] - 报告期内经调整EBITA约为盈利1.43亿元,对比上一财年的1.18亿元增长21%[11] - 报告期内录得净利润1.54亿元,上一财年净亏损1.17亿元,首次扭亏为盈[11]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36.52亿元,同比增加28%;经营利润扭亏为盈,录得盈利约2.79亿元;经调整EBITA盈利约1.43亿元,较往期增长21%;归属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扭亏为盈,由亏损约0.96亿元收窄至盈利约1.70亿元[22] - 报告期内公司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由去年同期每股亏损0.36分扭亏为盈,录得每股盈利0.64分[22] - 报告期内销售及市场费用约5.65亿元,较往期增加约1.26亿元;管理费用约9.25亿元,较往期增加约0.55亿元[23] - 报告期内公司录得财务净收益约0.79亿元,其中汇兑收益约0.19亿元[2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银行存款约35.6亿元;有短期借款937.5万元,年息率为6.405%;资本负债比率为零[2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有抵押借款约0.09亿元,由账面价值约0.09亿元的固定资产作抵押[2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没有任何重大或然负债;雇员1334名;员工福利开支总额为6.49亿元[29] - 2022年3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7.36亿元(2021年3月31日:人民币7.56亿元)[3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财政年度,集团五个最大客户合计占集团收入百分比少于30%,五个最大供应商合计占集团采购额百分比少于30%[92] 电影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44部电影制作和发行,贡献超260亿元票房,占国产片观影票房的71%[7] -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制作发行的八部影片进入同期国产片票房前十[7] - 全国电影总票房约429亿元,同比增加约67亿元,恢复至疫情前的73%[14] - 公司参与出品和发行44部影片,贡献票房超260亿,占国产片观影票房的71%[14] 品牌创立与发展 - 21/22财年是公司孵化的潮玩品牌“锦鲤拿趣(KOITAKE)”的诞生元年,天猫潮流玩具旗舰店正式命名为“锦鲤拿趣旗舰店”[8] - 报告期内公司创立了潮流生活好物品牌“另物(KOILAND)”[8] - 21/22财年公司创立潮流IP商品零售品牌“另物(KOILAND)”,汇集超千个商品[19] - 21/22财年是公司孵化的潮玩品牌“锦鲤拿趣(KOITAKE)”的诞生元年[19] 各业务线收入及利润变化 - IP衍生及商业化业务收入约4.4亿元,较上一财年的3.07亿元增幅43%[13] - 内容分部收入约19.48亿元,较上一财年的14.25亿元增幅37%[13][15] - 内容分部经营利润约3.17亿元,较上一财年下降8%[15] - 科技分部收入约12.64亿元,较上一财年的11.27亿元增加约1.37亿元[13] - 科技业务报告期内收入约12.64亿元,较去年同期11.27亿元增幅12%,经营利润约4.31亿元,同比降幅7%[17] - IP衍生及商业化业务签约新IP数量增长120%[18] - 天猫潮玩类目平台商品GMV同比增速为57%[19] - IP衍生及商业化业务报告期内收入约4.4亿元,实现43%增长,经营利润约1.97亿元,同比增长22%[20] 业务运营亮点 - 云尚制片核心技术支持超百个剧组,外部使用剧组超60%[17] - 平台票务业务包括2C平台淘票票和2B平台云智,报告期内云智保持行业出票影院数量第一名[16] - 数智化平台业务将“灯塔”“黑马”“淘秀光影”融合成宣发链路闭环,报告期内灯塔拓展多场景成文娱全产业数据平台[16] - 公司内容营销机构“淘秀光影”是抖音TOP20 MCN机构,报告期内为多个影剧综项目提供服务[16] 董事会成员信息 - 樊路遠于2016年1月1日加入董事会,带领团队首创快捷支付,创造余额宝,使用人数超6亿[31] - 李捷于2020年6月24日成为董事会成员,自2019年1月起任上海亭东影业董事,自2019年11月12日起任北京光线传媒非独立董事[31] - 孟钧于2019年3月5日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2018年4月9日加入集团[32] - 刘政于2021年10月18日成为董事会成员,自2016年2月起任Cainiao Smart Logistics Network Limited首席财务官[33] - 宋立新于2014年12月22日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2001年创办“中国年度管理大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二十届[34] - 童小幪于2014年6月27日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为博裕资本之创办合伙人兼管理合伙人[34] - 童小幪于2015年6月至2020年1月担任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35] - 童小幪于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担任基石药业非执行董事[35] - 童小幪现为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35] - 刘政目前分别担任中通快递(开曼)有限公司及亚博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的非执行董事[33] 股权及股东权益相关 - 2022年3月31日,樊路远持有公司普通股245,000股、购股权11,175,000份、奖励股份4,225,000份,总权益15,645,000份,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0.06%[44] - 2022年3月31日,李捷持有公司普通股2,304,723股、购股权30,625,000份、奖励股份9,000,000份,总权益41,929,723份,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0.16%[44] - 2022年3月31日,孟钧持有公司普通股46,447股、购股权2,280,000份、奖励股份847,500份,总权益3,173,947份,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0.01%[4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为26,975,740,156股[4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AGH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21,528,618,024股,樊路远持有635,008股AGH美国存托股份(相当于5,080,064股AGH普通股),总权益占AGH已发行股本总额约0.02%[46][47] - 李捷持有77,347股AGH美国存托股份(相当于618,776股AGH普通股),总权益占AGH已发行股本总额约0.00%[46] - 孟钧持有14,116股AGH美国存托股份(相当于112,928股AGH普通股),总权益占AGH已发行股本总额约0.00%[46] - 刘政持有17,710股AGH美国存托股份(相当于141,680股AGH普通股),总权益占AGH已发行股本总额约0.00%[46] - 童小幪持有117,647股AGH美国存托股份(相当于941,176股AGH普通股),总权益占AGH已发行股本总额约0.00%[46] - 陈志宏持有100股AGH美国存托股份(相当于800股AGH普通股),总权益占AGH已发行股本总额约0.00%[4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Cainiao已发行股本由15,212,555,296股普通股、448,611,835股A类普通股及87,690,047股B类普通股组成,刘政拥有5,460,000股A类普通股及5,900,000股B类普通股之权益,分别相当于Cainiao已发行相关类别股份约1.22%及6.73%,总权益占Cainiao已发行股本总额约0.07%[49] - 2022年3月31日,Ali CV、AIL、AGH分别持有公司13488058846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50.0007%[146] - 2022年3月31日,边锡明/杨明华持有公司186516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6.91%[146] - 2022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6975740156股[147] 购股权计划相关 - 公司股东于2002年5月23日及2012年6月11日分别批准采纳“2002年购股权计划”及“2012年购股权计划”,2002年购股权计划于2012年5月22日届满,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年度,根据该计划授出的所有尚未行使购股权已失效[50] - 2021年8月31日,公司股东批准于“2021年购股计划”生效时终止2012年购股计划[50] - 2021年购股计划自2021年9月6日开始至购股计划采纳日期起计满十年之日或根据该计划有关规则终止之日(以较早者为准)有效及生效[54] - 授出购股权要约自授出日期起21日内可供受要约人接纳[55] - 向特定关联人士授出购股导致12个月内发行股份超已发行股份0.1%且总值超500万港元,需股东大会批准[56] - 购股权有效期为自授出日期起10年[57] - 承授人行使购股时需持续受雇12个月或以上并仍为雇员[58] - 因行使所有尚未行使购股可能发行股份不得超已发行股份30%[59] - 因行使所有购股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2,683,678,641股,占计划采纳日已发行股份10%[59] - 每名承授人12个月内行使购股获发行股份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数1%[60] - 年报日期,2021年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2,683,678,641股,占已发行股份约9.95%[60] - 2022财年未根据2021年购股计划授出购股[61] - 2022年3月31日,239,785,600份2012年购股计划购股未行使,占已发行股份约0.89%[6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财政年度,公司根据2012年购股权计划授出购股权,年初尚未行使261,538,100份,年内授出16,725,000份,年内行使1,840,200份,年内失效36,637,300份,年末尚未行使239,785,600份[63] - 董事樊路远于2020年6月5日获授行使价1.070港元的购股权3,675,000份,2021年6月16日获授行使价1.066港元的购股权7,500,000份[63] - 董事李捷于2018年5月21日获授行使价0.912港元的购股权5,000,000份,2019年5月31日获授行使价1.630港元的购股权6,000,000份等[63] - 董事孟钧于2020年6月5日获授行使价1.070港元的购股权780,000份,2021年6月16日获授行使价1.066港元的购股权1,500,000份[63] - 雇员于2015年1月28日获授行使价1.670港元的购股权600,000份,2016年4月13日获授行使价1.880港元的购股权5,200,000份等[63] - A类购股权限定归属日,首个归属日可予行使最多为已授出购股权的50%,首个归属日起计满一年为75%,满两年为100%[65] - B类购股权限定归属日,首个归属日可予行使最多为已授出购股权的25%,首个归属日起计满一年为50%,满两年为75%,满三年为100%[66] - C类购股权限定归属期自2019年3月19日起计,首个归属日为起计满两年之日[67][68] - D类购股权受归属计划规限,但文档未提及具体归属规则[69] - D类购股权归属期自绩效奖励日期起算,首个归属日为起计满一年之日,各归属日可予行使百分比分别为首年最多六分之一、次年最多六分之二、第三年最多六分之三、第四年最多六分之四、第五年最多六分之五、第六年最多100%[70] - 购股权须在授出日期起计不多于十年内行使[71] 股份奖励计划相关 - 股份奖励计划于2016年12月30日获采纳,分别于2019年3月29日及2020年1月17日修订[71] - 计划旨在激励拥有公司投票权20%或以上联营实体雇员,挽留及吸引人才[7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股份奖励计划余下有效期约为10年[74] - 股份奖励计划项下受托人所持公司股份最高总数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本
阿里影业(01060) - 2022 - 中期财报
2021-12-20 16: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3.5816亿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9.26669亿人民币[8] - 2021年同期销售及服务成本为7.35633亿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5.75999亿人民币[8] - 2021年毛利为6.22527亿人民币,2020年为3.5067亿人民币[8] - 2021年经营亏损为7643.5万人民币,2020年为1.96227亿人民币[8] - 2021年期间亏损为6533.9万人民币,2020年为1.6975亿人民币[8] - 2021年基本每股亏损为0.20人民币,2020年为0.61人民币[8] - 2021年期间总全面亏损为9948.7万人民币,2020年为2.60368亿人民币[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56.46822亿人民币,2020年为155.40882亿人民币[10] - 2021年归属本公司所有者的权益为137.68566亿人民币,2020年为137.86321亿人民币[10] - 2021年非控制性权益为370.26万人民币,2020年为516.17万人民币[10]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出为551788千元,较2020年的108136千元增加410.27%[16] - 2021年出售权益投资所得款项为138743千元,2020年无此项收入[16] - 2021年已收利息为37490千元,较2020年的46110千元减少18.69%[16] - 2021年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为169652千元,2020年为净现金流出1683千元[16] - 2021年和2020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根据购股权计划行使购股权所得现金分别为156.2万元和930.4万元[17] - 2021年和2020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租赁付款之本金及利息部分现金流出分别为4420.4万元和530.4万元[17] - 2021年和2020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产生之净现金流出分别为6275.5万元和36734.7万元[17] - 2021年和2020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之净减少分别为44489.1万元和47716.6万元[17] - 2021年和2020年九月三十日,期末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344480.1万元和345176万元[1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67603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70103千元人民币[37][38] - 2021年和2020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总计分别为29,077千元人民币和25,128千元人民币[40] - 2021年和2020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损失)净额分别为105,865千元人民币和 - 7,607千元人民币[41] - 2021年和2020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财务收益净额分别为35,067千元人民币和39,987千元人民币[42] - 2021年和2020年当期所得税分别为 - 242千元人民币和 - 1,697千元人民币,递延所得税分别为2,506千元人民币和2,050千元人民币[43] - 2021年和2020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摊薄亏损分别为0.20人民币分和0.61人民币分[45] - 2021年和2020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归属公司所有者的亏损分别为53,239千元人民币和162,089千元人民币[46] - 2021年和2020年已发行普通股股份加权平均数减就股份奖励计划持有之股份分别为26,605,261千股和26,588,384千股[46] - 2021年和2020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按权益法入账之投资于四月一日分别为2,075,319千元人民币和2,205,079千元人民币,于九月三十日分别为1,926,950千元人民币和2,176,510千元人民币[48] - 2021年按权益法入账之投资增加5,250千元人民币,出售投资121,900千元人民币,应占投资亏损26,235千元人民币[48]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以股份为基础之付款总费用为77,513千元,2020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以股份为基础之付款总费用为76,624千元[57] - 2021年上半年,提供服务予AGH附属公司收入为12.2284亿元,2020年为7.1401亿元[7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约13.58亿元,2020年同期约9.27亿元[78] - 报告期内经营亏损从约1.96亿元大幅收窄至约0.76亿元,亏损同比收窄超60%[78] - 经调整EBITA亏损约0.05亿元,接近盈亏平衡,对比2020年同期亏损约1.04亿元,亏损大幅收窄近1亿元[7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亏损7643.5万元,经调整EBITA亏损501万元;2020年同期经营亏损1.96亿元,经调整EBITA亏损1.04亿元[79]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总额约13.5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4.32亿元[81]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13.58亿元,同比增加47%,经调整EBITA亏损大幅收窄95%至约0.05亿元,归属公司所有者净亏损收窄至约0.53亿元[90] - 报告期内销售及市场费用约2亿元,同比增加约1.31亿元,占收入比重从7.5%升至14.7%;管理费用约5.45亿元,同比增加约1.3亿元[91] - 报告期内公司录得财务净收益约0.35亿元,其中汇兑收益约0.05亿元[92] - 2021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银行存款约34.64亿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约0.03亿元,确认投资收益约6万元[9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雇员1348名,报告期员工福利开支总额约3.50亿元[98] 公司负债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9月30日非流动借款为7500千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15000千元减少50%[11] - 2021年9月30日递延所得税负债为62394千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62657千元减少0.42%[11] - 2021年9月30日租赁负债为181790千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247513千元减少26.55%[11] - 2021年9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以及应计费用为1447594千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1252279千元增加15.6%[11] - 2021年9月30日合同负债为83367千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61297千元增加36.01%[11] - 2021年9月30日总负债为1841230千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1702944千元增加8.12%[11] - 2021年9月30日借款即期15,000千元人民币,非即期7,500千元人民币,总额22,500千元人民币;3月31日即期15,000千元人民币,非即期15,000千元人民币,总额30,000千元人民币[65] - 2021年9月30日,以人民币计值借款以约10,973,000元人民币固定资产抵押,3月31日为15,706,000元人民币[6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应计费用总额为14.47594亿元,2021年3月31日为12.52279亿元[6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在约4800万元五年期银行授信额度下有长期借款约750万元、短期借款约1500万元,年息率6.555%,资本负债比率为零[9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有抵押借款约2250万元由固定资产约1100万元作抵押[97] 公司金融资产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九月三十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流动)中理财产品投资为300万元[29] - 2021年九月三十日,电影及电视投资(流动)按公允价值为5968.3万元[29] - 2021年九月三十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非流动)中非上市投资为116861.6万元[2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集团金融资产总计1444109千元人民币[3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理财产品投资期初结余7000千元人民币,期末结余3000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期初结余250750千元人民币,期末结余170700千元人民币[3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非上市投资期初结余1131683千元人民币,期末结余1168616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期初结余860883千元人民币,期末结余923646千元人民币[3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电影及电视投资按公允价值期初结余305426千元人民币,期末结余280133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期初结余398193千元人民币,期末结余395215千元人民币[34] - 2021年理财产品投资投资额变动净额为 - 4061千元人民币,公允价值变动为61千元人民币;2020年投资额变动净额为 - 83853千元人民币,公允价值变动为3803千元人民币[33] - 2021年非上市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为39336千元人民币,终止确认 - 1727千元人民币,货币折算差额 - 676千元人民币;2020年公允价值变动为 - 9955千元人民币,终止确认 - 122千元人民币,货币折算差额 - 7160千元人民币[33] - 2021年电影及电视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为52887千元人民币,终止确认 - 77217千元人民币,货币折算差额 - 963千元人民币;2020年公允价值变动为 - 7550千元人民币,终止确认 - 6653千元人民币,货币折算差额 - 2776千元人民币[34] - 2021年9月30日,公司持有14项合营及联营投资账面价值约19.27亿元,15项非上市公司投资账面价值约11.7亿元[93] - 公司对博纳影业投资金额约8.4亿元,投资占比约7.72%,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约10亿元,占总资产6%,报告期未收股息,录得未变现亏损约0.1亿元[9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容、科技、IP衍生及商业化分部收入分别为561616千元人民币、567006千元人民币、229538千元人民币,总额为1358160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分别为550288千元人民币、220473千元人民币、155908千元人民币,总额为926669千元人民币[3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容、科技、IP衍生及商业化分部业绩分别为95636千元人民币、228887千元人民币、106254千元人民币,总额为430777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分别为102308千元人民币、100727千元人民币、82041千元人民币,总额为285076千元人民币[37][38] - 内容分部报告期内收入约5.6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约5.5亿元,增幅2%;经营利润约0.96亿元,与过往期间基本持平[81][83] - 科技分部报告期内收入约5.6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约2.20亿元,增加约3.47亿元[81] - IP衍生及商业化分部报告期内收入约2.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56亿元,增幅47%[81] - 2021/22上半财年公司参与出品和发行22部影片,贡献票房约68亿元,占国产片观影票房的57%;6部影片进入同期国产片票房前10[82] - 2021/22下半财年公司出品和发行的影片《长津湖》以约56.95亿元票房暂列2021年全球票房首位并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82] - 2021/22下半财年公司规划的多部剧集预计将有8部即将交片并登陆各大平台[83] - 2021/22上半财年淘票票联合大麦推出“淘麦VIP”会员体系,凤凰云智继续保持行业出票影院数量第一名[84] - 2021/22上半财年电影大盘收获约168亿元,同比增加约107亿元[82] - 报告期内科技分部收入约5.67亿元,较去年同期2.2亿元增幅157%,经营利润约2.29亿元,同比增幅127%[85] - 2021/22上半财年公司升级IP衍生及商业化体系,推出潮玩品牌“锦鲤拿趣”和潮流IP及生活杂货品牌“另物”[86] - 报告期内“锦鲤拿趣”和“另物”销售GMV已突破5000万[86] - 2021/22上半财年公司通过专业IP设计团队帮助商家开发多个联名商品,报告期内服务的授权客户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