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00998)

搜索文档
中信银行(00998)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4 19:11
财报基本信息 - 中信银行公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2] - 2023年中期财务报告已由毕马威审阅[2][3] - 2023年8月24日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半年度报告,应出席董事10名,实际出席10名[3] - 2023年上半年不进行利润分配和公积金转增股本[3]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5]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6月经营收入105,885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2.16%[10] - 2023年1-6月利润总额42,367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9.44%[10] - 2023年1-6月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36,067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0.89%[10] - 2023年1-6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123,018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439.65%[10] - 2023年1-6月基本每股收益0.70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1.11%[10] - 2023年1-6月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85%,较2022年同期增加0.04个百分点[10] - 2023年1-6月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32%,较2022年同期增加0.33个百分点[10] - 2023年1-6月成本收入比26.64%,较2022年同期增加2.31个百分点[10] - 2023年1-6月信贷成本1.05%,较2022年同期下降0.23个百分点[10] - 2023年1-6月净息差1.85%,较2022年同期下降0.14个百分点[1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883.33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3.34%[12] - 2023年6月30日贷款及垫款总额538.01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4.41%[12] - 2023年6月30日客户存款总额553.47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8.54%[12] - 2023年6月30日不良贷款率1.21%,较2022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13] - 2023年6月30日拨备覆盖率208.28%,较2022年末增长7.09个百分点[13] - 2023年6月30日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85%,较2022年末增长0.11个百分点[14] - 2023年6月30日一级资本充足率10.68%,较2022年末增长0.05个百分点[14] - 2023年6月30日资本充足率13.22%,较2022年末增长0.04个百分点[14] - 2023年6月30日杠杆率6.70%,较2022年末增长0.11个百分点[14] - 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占集团总资产的比例为96.7%,较上年末下降0.7个百分点[15] - 公司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60.67亿元,同比增长10.89%[22][23][24] - 公司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85%,同比上升0.04个百分点;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32%,同比上升0.33个百分点[22] - 公司实现经营收入1058.85亿元,同比下降2.16%[22][2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88332.9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34%[2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及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3801.0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41%[2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客户存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5346.8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54%[2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648.50亿元,比上年末减少3.63亿元,下降0.56%;不良贷款率1.21%,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22] - 公司拨备覆盖率208.28%,比上年末上升7.09个百分点[22] - 报告期内,公司利息净收入732.06亿元,同比减少6.42亿元,下降0.87%[26] - 报告期内,公司净息差1.85%,较上年同期下降0.14个百分点;净利差1.81%,较上年同期下降0.13个百分点[2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变动为-6.42亿元,其中规模因素变动为57.32亿元,利率因素变动为-63.74亿元[2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息差为1.85%,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净利差为1.81%,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29]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利息收入1592.37亿元,同比增加47.95亿元,增长3.10%[30] - 报告期内公司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为1222.13亿元,同比增加33.82亿元,增长2.85%[30] - 报告期内公司金融投资利息收入为285.40亿元,同比减少0.48亿元,下降0.17%[32] - 报告期内公司利息支出860.31亿元,同比增加54.37亿元,增长6.75%[35] - 报告期内公司客户存款利息支出为574.07亿元,同比增加81.76亿元,增长16.61%[35] - 报告期内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及拆入资金利息支出为128.01亿元,同比减少8.83亿元,下降6.45%[36] - 报告期内公司已发行债务凭证利息支出122.87亿元,同比减少15.01亿元,下降10.89%[3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非利息净收入326.79亿元,同比减少16.91亿元,下降4.92%[38]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90.63亿元,同比增加2.28亿元,增长1.21%,占经营收入18.00%,同比上升0.60个百分点[39][40] - 交易净收益33.44亿元,同比增加2.05亿元,增长6.53%;投资性证券净收益97.83亿元,同比减少23.57亿元,下降19.42% [39] - 经营费用292.47亿元,同比增加18.60亿元,增长6.79%;成本收入比(扣除税金及附加)为26.64%,同比上升2.31个百分点[42] - 计提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合计347.06亿元,同比减少77.13亿元,下降18.18% [44] - 所得税费用为56.60亿元,同比减少1.16亿元,下降2.01%;实际税率为13.36%,同比下降1.56个百分点[46] - 资产总额88332.9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34% [47] - 贷款及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3801.0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41%;贷款及垫款净额占总资产比例为59.6%,比上年末上升0.6个百分点[50]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负债总额81,222.8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31%,主要因客户存款增加[63] - 客户存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5,346.8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353.35亿元,增长8.54%,占总负债比例为68.8%,比上年末上升3.2个百分点[64] - 公司存款余额为40,844.6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769.33亿元,增长7.27%;个人存款余额为14,502.1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84.02亿元,增长12.26%[64]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股东权益7,110.1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67%[68] - 报告期内,集团贷款总额53,801.0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73.29亿元;不良贷款率1.21%,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8.28%,较上年末上升7.09个百分点[69] - 2023年1 - 6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为1230.18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362.19亿元[90] - 2023年1 - 6月,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为443.92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41.09亿元[90] - 2023年1 - 6月,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为168.38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出513.35亿元[9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客户存款增加现金流入4124.73亿元,同比增幅17.3%[9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本充足率为13.22%,比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10.68%,比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85%,比上年末上升0.11个百分点[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579,650百万元,较2022年末增长5.04%[93] - 2023年6月30日,一级资本净额为699,523百万元,较2022年末增长4.18%[93][94] - 2023年6月末,加权风险资产为6,547,544百万元,较2022年末增长3.67%[93] - 2023年6月30日,杠杆率水平为6.70%,较2022年末上升0.11个百分点[94] - 2023年6月末,贵金属衍生金融资产分别为12,644百万元和70,306百万元,同期增幅为111.3%和58.4%[96] - 2023年6月末,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为60,247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338.8%[9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8780.297百万元,较2022年末的8492.532百万元有所增长;2023年1 - 6月税前利润42367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38711百万元[101] - 报告期内,集团净息差1.85%,较去年同期下降0.14个百分点[104]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非利息净收入326.79亿元,同比下降16.91亿元,降幅4.92% [105] - 报告期末集团贷款总额53,801.0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73.29亿元[106] - 报告期末不良贷款余额648.50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63亿元;不良贷款率1.21%,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106] - 报告期末问题贷款余额1,489.90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92亿元;问题贷款率2.77%,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106] - 报告期末拨备覆盖率208.28%,较上年末上升7.09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51%,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106] 公司发展愿景与竞争力 - 公司以成为“有担当、有温度、有特色、有价值”的最佳综合金融服务提供者为发展愿景[18] - 公司在公司治理、综合协同、开拓创新、风险防控、金融科技、品牌文化、人才队伍等方面具备核心竞争力[19][20][21] - 2023年2月,公司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0位,品牌价值126亿美元[21] 手续费及佣金业务数据变化 - 代理业务手续费同比增加4.67亿元,增长15.11%;银行卡手续费同比增加1.60亿元,增长1.99% [40][41] - 结算与清算手续费同比增加0.49亿元,增长4.21%;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同比增加0.35亿元,增长0.65% [40][41] - 担保及咨询手续费同比减少4.96亿元,下降16.67% [40][41] - 报告期内,银行卡手续费82.00亿元,同比增加1.60亿元,增长1.99%;代理业务手续费35.58亿元,同比增加4.67亿元,增长15.11% [105] 资产结构数据变化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金融投资总额(不含应计利息)25040.20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12.75亿元,下降0.45%[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债券投资17001.6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57.30亿元,下降2.62%[5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对联营及合营企业投资净额66.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9%[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利率衍生工具名义本金36360.52亿元,公允价值资产189.76亿元,负债188.10亿元;2022年末名义本金30838.02亿元,公允价值资产149.59亿元,负债148.87亿元[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货币衍生工具名义本金33086.39亿元,公允价值资产511.33亿元,负债513.65亿元;2022年末名义本金25062.99亿元,公允价值资产291.73亿元,负债287.80亿元[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他衍生工具名义本金459.10亿元,公允价值资产1.97亿元,负债10.55亿元;2022年末名义本金355.53亿元,公允价值资产2.51亿元,负债5.98亿元[5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抵债资产余额23.60亿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1.89亿元,账面净值11.71亿元[6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重大金融债券投资账面价值合计357.08亿元[5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及垫款2023年6月
中信银行(00998)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4-28 19:0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总资产2023年3月31日达到8,786,546百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2.80%[8] - 客户存款总额2023年3月31日达到5,438,810百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6.66%[8] -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2023年1-3月达到19,144百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增长10.34%[10] - 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91%,较去年同期上升0.04个百分点[10] - 年化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86%,较去年同期上升0.29个百分点[1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9元/股,较去年同期增长11.43%[10] - 稀释每股收益为0.35元/股,较去年同期增长9.38%[10] 公司财务状况 - 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733百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142.79%[10] - 不良贷款余额为649.10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0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1%,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36] - 资本充足率为13.10%,较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37]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个人贷款余额16,347.9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9.82亿元,增长1.80%[14] - 公司信用卡贷款余额5,182.7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1.77亿元,增长1.40%[14]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826.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66.38亿元,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53个百分点[20] 公司股东情况 - 中信有限持有本行股份32,284,227,773股,占本行股份总数的65.97%[46] - 冠意有限公司持有本行H股股份2,292,579,000股,佔本行股份總數的4.685%[47]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優先股股份43,860,000股,佔優先股股份總數的12.53%[50] 公司高管变动 - 朱鹤新先生自2023年4月17日起不再担任本行董事长等职务,方合英先生自该日起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4] - 方合英先生自2023年4月17日起不再担任本行行长职务,刘成先生自该日起代为履行行长职责[5]
中信银行(00998)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6 18:39
公司基本情况 -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2] - 截至2022年末,中信银行在国内153个大中城市设有1,428家营业网点[4] - 本行总资产规模超过8.5万亿元,员工人数超过6万名[5] - 中信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的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1位[5] 2022年业绩 - 經營收入2,111.09億元,淨利潤621.03億元,總資產85,475.43億元,淨利潤增速11.61%[15] - 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A)为0.76%,平均淨資產收益率(ROAE)为10.80%[15] - 不良贷款率为1.27%,贷款拨备率为2.55%[15] 业务发展 - 中信銀行全力支持鄉村振興發展,加大金融資源傾斜力度,涉農貸款增速達23%[20] - 中信銀行積極滿足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需求[20] - 相關領域貸款較年初分別增長35%、22%、67%、37%[20] 公司战略 - 公司聚焦民生之本,緊抓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機遇[25] - 公司以健全ESG管理體系为抓手,大力踐行雙碳战略[25] - 公司支持賦能「專精特新」企业發展,持續打造新經濟領域優勢[25] 公司发展使命 - 中信銀行始終胸懷「兩個大局」,心繫「國之大者」,牢記「踐行國家戰略、助力民族復興」的發展使命[20] - 中信銀行始終保持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積極貫徹黨中央關於穩住經濟大盤部署[20]
中信银行(00998) - 2022 Q4 - 业绩电话会
2023-03-24 09:30
公司业绩 - 2022年中信银行实现净利润621亿,较上年增加65亿,增幅11.61%[2] - 营业净收入2114亿,较上年增长68亿,增长3.34%[3] - ROE为10.8%,较上年提升了0.7%[3] - ROA为0.76%,较上年提升了0.04%[3] - 预计2022年分红金额为161亿,每10股分红3.29元,较上一年增长了8.9%[3] - A股和H股的股息率分别达到7%和11%,较上年分别提升了0.9%和1.1%[3] - 非息收入的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实现非息净收入607.5亿,较上年增长7.2%[4] - 非息收入的占比达到28.7%,占比提升了1个百分点[4] 资产规模和品牌价值 - 2022年,我行资产总额8.55万亿,较上年末增加了5047亿,增幅6.3%[5] - 在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我行排名第21位,品牌价值128亿美元[6] - 财富管理的规模达到4.11万亿,较上年末增加4500亿,增长12.3%[7] - 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58万亿,较上年末增加1738亿,增长12.4%[7] 零售业务和科技投入 - 公司零售信贷规模2.1万亿,零售管理资产超过3.9万亿,增量创历史新高[8] - 货币市场的交易量超过了28万亿,核心交易商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同业家平台全年线上业务交易量突破万亿大关,较上一年增加超过了4000亿,增幅超60%[10] - 全年科技投入87.5亿,增长16.1%,占营收比例首次突破4%[11] 公司发展战略 - 2023年,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聚焦服务实体经济,聚焦高质量发展[12] - 公司将提升经营能力,释放新零售势能,做大零售业务价值贡献,提升综合竞争力,推进组织和业务转型,提振金融市场的业务效能[13] - 公司将强化管理能力,推进体系机制改革,巩固提升风险管理基本面,强化科技与数字化的赋能[13] 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 - 公司进入了健体期,夯实资产质量持续向好向稳[24] - 公司构建扎实的推进各项业务的核心能力[24] - 公司风控体系经历了1.0版、2.0版和3.0版的演变[23] 信贷业务和客户群体 - 对公贷款增长和零售贷款增长在同业中表现良好[43] - 公司客群建设持续深入,对公客户总量超百万,较上年末增加了11万户,基础客户是25.3万户,有效客户14万户,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3.8%和13%[10] - 手机银行越活客户1515万户,较上年提升8.8%。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07亿张,交易量达2.79万亿[10] 绿色金融和ESG - 全面提升ESG的表现,通过低碳转型和优化ESG法人治理结构等措施[64] - 不断扩展绿色客户群体,持续创新和丰富绿色产品和服务[65] - 广泛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构建绿色发展的联盟[65]
中信银行(00998)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3 20:23
利润分配与股息派发 - 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现金分红3.29元人民币(含税)[3][6] - 拟于2023年7月20日向H股股东派发2022年年度股息[4] - 董事会建议分派年度股息每10股人民币3.29元[9] H股过户登记 - 2023年6月28日至7月3日暂停办理H股过户登记手续,H股股东过户文件需在6月27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处[4] 公司机构与网点布局 - 截至2022年末,公司在国内153个大中城市设有1428家营业网点[5] - 截至2022年末,公司下设7家附属机构[5] - 中信银行(国际)在多地设有31家营业网点和2家商务中心[5] - 信銀(香港)投資有限公司在香港和境内设有3家子公司[5] - 阿爾金銀行在哈薩克斯坦设有7家营业网点和1家私人银行中心[5] 公司规模与排名 - 2022年公司总资产规模超8.5万亿元,员工超6万名[5] - 2022年公司在“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1位,一级资本在“世界1000家银行排名”中排名第19位[5] - 2022年公司总资产规模超8.5万亿元[9] - 2022年公司总资产超8.5万亿元,存贷款规模双破5万亿元,净利润跨上600亿元台阶且实现两位数增长[14] - 2022年2月,公司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1位,品牌价值128亿美元[41] 公司经营业绩关键指标 - 2022年经营收入达2111.09亿元,较上年增长3.20%[9] - 2022年净利润达621.03亿元,较上年增长11.61%[9] - 2022年不良贷款余额652.13亿元,不良贷款率1.27%,不良贷款连续两年实现量、率「双降」[9] - 2022年拨备覆盖率上升21.12个百分点至201.19%[9] - 2022年公司经营收入2111.09亿元,较2021年的2045.54亿元增长3.20%[27] - 2022年公司利润总额734.16亿元,较2021年的655.17亿元增长12.06%[27] - 2022年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621.03亿元,较2021年的556.41亿元增长11.61%[27]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50.66亿元,2021年为 - 753.94亿元[27]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1.17元,较2021年的1.08元增长8.33%[27] - 2022年稀释每股收益1.06元,较2021年的0.98元增长8.16%[27] - 2022年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99元,2021年为 - 1.54元[27]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收入分别为539.54亿元、542.64亿元、519.74亿元、509.17亿元[28]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73.50亿元、151.74亿元、145.79亿元、150.00亿元[28]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97.57亿元、64.62亿元、 - 313.28亿元、1901.75亿元[28] - 2022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76%,较2021年的0.72%增加0.04个百分点[29] - 2022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含非控制性权益)为10.80%,较2021年的10.73%增加0.07个百分点[29] - 2022年末总资产为85475.43亿元,较2021年末的80428.84亿元增长6.27%[30] - 2022年末贷款及垫款总额为51527.72亿元,较2021年末的48559.69亿元增长6.11%[30] - 2022年末客户存款总额为50993.48亿元,较2021年末的47365.84亿元增长7.66%[30] - 2022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27%,较2021年末的1.39%下降0.12个百分点[32] - 2022年末拨备覆盖率为201.19%,较2021年末的180.07%增加21.12个百分点[32] - 2022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74%,较2021年末的8.85%下降0.11个百分点[33] - 2022年末资本充足率为13.18%,较2021年末的13.53%下降0.35个百分点[33] - 2022年末流动性覆盖率为168.03%,较2021年末的146.59%增加21.44个百分点[33] - 2022年经营收入211,109百万元,利润总额73,416百万元,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62,103百万元[36]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1.17元,稀释每股收益1.06元,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99元[36] - 2022年末总资产8,547,543百万元,贷款及垫款总额5,152,772百万元,总负债7,861,713百万元[36] - 2022年客户存款总额5,099,348百万元,归属本行股东权益总额665,418百万元,归属普通股股东权益总额550,477百万元[36] - 2022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76%,平均净资产回报率10.80%,成本收入比30.66%[36] - 2022年不良贷款比率1.27%,拨备覆盖率201.19%,贷款拨备率2.55%[36] - 2022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74%,一级资本充足率10.63%,资本充足率13.18%[36] - 2022年公司实现经营收入2111.09亿元,同比增长3.20%[42][44][45] - 2022年公司利息净收入1506.47亿元,同比增长1.86%;非利息净收入604.62亿元,同比增长6.71%[42][44] - 2022年公司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621.03亿元,同比增长11.61%[42][43][44] - 2022年公司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A)为0.76%,较上年上升0.04个百分点;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为10.80%,较上年上升0.07个百分点[42] - 截至2022年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652.1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2.46亿元,下降3.33%;不良贷款率1.27%,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42]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拨备覆盖率201.19%,较上年末上升21.12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55%,较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42] - 截至2022年末,公司资产总额85475.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27%[42] - 截至2022年末,公司贷款及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1527.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1%[42] - 截至2022年末,公司客户存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0993.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6%[42] - 2022年税前利润为73416百万元,较2021年增加7899百万元,增幅12.06%[7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85475.4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27%[7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及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1527.7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11%,贷款及垫款净额占总资产比例为59.0%,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7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金融投资总额(不含应计利息)25152.9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12.82亿元,增长7.77%[7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债券投资17458.9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33.62亿元,增长8.95%[78]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负债总额78617.1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24%[88]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客户存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0993.4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627.64亿元,增长7.66%[89] - 集团公司存款余额为38075.3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2.57亿元,增长1.15%[89] - 个人存款余额为12918.1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195.07亿元,增长32.86%[8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客户存款总额为515.79亿元,较2021年末的478.99亿元有所增加,其中公司存款380.75亿元占比73.8%,个人存款129.18亿元占比25.1%[90] - 客户存款中人民币余额472.12亿元占比91.5%,外币余额43.67亿元占比8.5%,与2021年末占比相同[90] - 按地理区域划分,长江三角洲存款余额139.40亿元占比27.0%,环渤海地区132.04亿元占比25.6%,珠江三角洲及海峡西岸82.88亿元占比16.1%[91]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股东权益6858.3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72%[92] - 集团贷款总额51527.7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968.03亿元;不良贷款余额652.1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2.46亿元;不良贷款率1.27%,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93] - 2022年末贷款合计余额515.28亿元,不良率1.27%;2021年末贷款合计余额485.60亿元,不良率1.39%[98] - 2022年末正常类贷款余额50031.90亿元,占比97.10%,较上年末增加2995.70亿元、上升0.24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余额843.69亿元,占比1.63%,较上年末减少5.21亿元、下降0.12个百分点[106][107] - 2022年末不良贷款余额652.13亿元,不良贷款率1.27%,较上年末减少22.46亿元、下降0.12个百分点[106][107] - 2022年末正常贷款向不良迁徙的比率为1.60%,较上年末下降0.33个百分点[108] - 2022年末逾期贷款821.89亿元,占比1.60%,较上年末减少81.84亿元、下降0.26个百分点;90天以内逾期贷款占比0.66%,较上年末下降0.23个百分点;逾期91天及以上贷款占比0.94%,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109][110] - 2022年末重组贷款125.11亿元,占比0.24%,较上年末减少36.71亿元、下降0.09个百分点[109][110] - 2022年末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1312.0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7.31亿元;拨备覆盖率201.19%,较上年末上升21.12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55%,较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112][113] - 2022年末主要表外项目合计余额24560.4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21.70亿元[114]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为1950.66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出753.94亿元[114] - 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为1158.73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出2067.88亿元[115] - 2022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为325.39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2199.18亿元[1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为195,066,客户存款增加现金流入340,067,增幅57.0%,同业业务增加现金净流入119,903,增幅144.5%[11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为(115,873),收回投资现金流入2,580,725,降幅15.3%,支付投资现金流出(2,690,472),降幅17.2%[11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为(32,539),发行债务凭证现金流入850,086,降幅6.0%,偿还债务凭证现金流出(836,677),增幅23.2%[117]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本充足率为13.18%,比上年末下降0.35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10.63%,比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74%,比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118] - 2022年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551,863百万元,较2021年增长7.35%;一级资本净额为671,477百万元,较2021年增长6.24%;资本净额为832,087百万元,较2021年增长5.89%[119] - 2022年杠杆率水平为6.59%,较2021年下降0.19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净额为671,477百万元,较2021年增长6.24%;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为10,193,191百万元,较2021年增长9.34%[120] -
中信银行(00998)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7 19:1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86,223.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21%[5][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总负债79,441.6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35%[5][9] - 2022年1 - 9月,公司实现经营收入1,601.92亿元,同比增长3.17%[6][9] - 2022年1 - 9月,公司实现税前利润562.32亿元,同比增长13.01%[6] - 2022年1 - 9月,公司实现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471.03亿元,同比增长12.81%[6][9] - 2022年1 - 9月,公司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77%,上升0.03个百分点[6] - 2022年1 - 9月,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90元/股,同比增长8.43%[6] - 2022年1 - 9月,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48.91亿元,上年同期为现金净流出225.81亿元[7] - 2022年7 - 9月利息收入786.4亿元,2021年同期为763.2亿元;2022年1 - 9月利息收入2330.82亿元,2021年同期为2286.87亿元[30] - 2022年7 - 9月净利润147.97亿元,2021年同期为128.8亿元;2022年1 - 9月净利润477.32亿元,2021年同期为423.6亿元[30][31] - 2022年7 - 9月综合收益总额181.93亿元,2021年同期为145.2亿元;2022年1 - 9月综合收益总额495.79亿元,2021年同期为435.05亿元[31] - 2022年9月30日资产合计86223.8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80428.84亿元[32] - 2022年9月30日负债合计79441.66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74002.58亿元[32] - 2022年9月30日股东权益合计6782.18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6426.26亿元[33]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90元,2021年为0.83元;稀释每股收益2022年为0.81元,2021年为0.75元[31] - 2022年1 - 9月税前利润调整项目小计为114,762百万元,2021年同期为116,889百万元[34] - 2022年1 - 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未提及具体计算结果,2021年同期未提及具体计算结果[34][35] - 2022年1 - 9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91,705百万元,2021年同期为 - 171,835百万元[36] - 2022年1 - 9月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355百万元,2021年同期为168,417百万元[36] - 2022年1 - 9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额为 - 17,459百万元,2021年同期为 - 25,999百万元[36] - 2022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2,818百万元,2021年同期为319,566百万元[36] - 2022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7,601百万元,2021年同期为291,095百万元[36] - 2022年1 - 9月收取利息为239,732百万元,2021年同期为241,673百万元[36] - 2022年1 - 9月支付利息(不包括已发行债务凭证利息)为 - 97,685百万元,2021年同期为 - 87,122百万元[36] - 2022年1 - 9月出售及承兑投资所收到的现金为1,931,638百万元,2021年同期为2,349,054百万元[36] 公司贷款与存款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贷款及垫款总额50,982.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9%[5][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客户存款总额50,274.9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4%[5][9] - 2022年9月30日发放贷款及垫款49835.5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47480.76亿元[32] - 2022年9月30日吸收存款50829.71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47899.69亿元[32] 公司业务线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个人客户管理资产余额(含市值)达3.8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3%[10] - 理财产品总规模1.7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45%[10] - 综合融资余额12.6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84%[10] - 对公绿色信贷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公贷款余额分别为3132.38亿元和3831.28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56.71%和24.33%[10] - 个人理财规模1.3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30%[11] - 个人贷款(不含信用卡)余额15461.6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85.35亿元[11] - 办理票据直贴10671.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51.88亿元,增幅25.26%[12] - 开展债券及衍生品交易合计约4.62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53%[12] 公司资产质量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不良贷款余额647.4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7.10亿元;不良贷款率1.27%,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13] 公司资本充足率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72%,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10.63%,较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3.19%,较上年末下降0.34个百分点[14] -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本集团为5465.1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31%;本行4752.7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27%[15] - 一级资本净额本集团为6662.3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1%;本行5902.1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41%[15] - 资本净额本集团为8265.5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9%;本行7460.7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63%[15]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本集团为8.72%,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本行8.32%,较上年末下降0.19个百分点[15] - 一级资本充足率本集团为10.63%,较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本行10.33%,较上年末下降0.32个百分点[15] - 资本充足率本集团为13.19%,较上年末下降0.34个百分点;本行13.05%,较上年末下降0.39个百分点[15] 公司流动性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杠杆率2022年9月30日为6.51%,2021年12月31日为6.78%[15] - 流动性覆盖率2022年9月30日为136.79%,2021年12月31日为146.59%[16] - 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2022年9月30日为9264.10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9295.68亿元[16] - 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2022年9月30日为6772.69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6341.32亿元[16] 公司股东结构数据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48,502户,其中A股121,267户,H股27,235户[19] - 中国中信有限公司持有31,988,728,773股,占比65.37%;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11,551,850,717股,占比23.61% [19] - 中信股份及其下属子公司合计持有32,284,227,773股,占比65.97%,其中A股28,938,928,294股,H股3,345,299,479股[21] - 冠意有限公司持有H股2,292,579,000股,占比4.685%;香港新湖投资有限公司持有H股153,686,000股,占比0.314% [21] - 报告期末优先股股东总数为71户[2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优先股43,860,000股,占比12.53% [24]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产品分别持有38,430,000股(占比10.98%)和38,400,000股(占比10.97%) [24]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产品分别持有30,700,000股,占比均为8.77% [24] 公司股权划转相关数据 - 中信有限将向中信金控无偿划转31,406,992,773股股份,占比64.18% [26] - 无偿划转完成后,控股股东将由中信有限变更为中信金控,实际控制人不变 [26] - 2022年7月18日,中信有限所持面值263.88亿元的A股可转债过户至中信金控名下[27]
中信银行(00998)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9 17:04
财务报告基本信息 - 公司董事会会议于2022年8月25日审议通过2022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1]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5]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收入1082.18亿元,净利润325.24亿元,净利润增速12.03%[4] - 公司非利息净收入343.70亿元[4] - 公司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A)为0.81%,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为11.99%[4] - 公司成本收入比为24.33%,净息差为1.99%[4] - 公司不良贷款率为1.31%,拨备覆盖率为197.15%,贷款拨备率为2.58%[4] - 2022年1-6月经营收入108,218百万元,较2021年1-6月的105,656百万元增幅2.42%[8] - 2022年1-6月利润总额38,711百万元,较2021年1-6月的34,923百万元增幅10.85%[8] - 2022年1-6月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32,524百万元,较2021年1-6月的29,031百万元增幅12.03%[8] - 2022年1-6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6,219百万元,2021年1-6月为 -188,288百万元[8] - 2022年1-6月基本每股收益0.63元,较2021年1-6月的0.59元增幅6.78%[8] - 2022年1-6月稀释每股收益0.57元,较2021年1-6月的0.54元增幅5.56%[8] - 2022年1-6月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74元,2021年1-6月为 -3.85元[8] - 2022年1-6月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81%,较2021年1-6月的0.78%增加0.03%[9] - 2022年1-6月成本收入比(不含税金及附加)24.33%,较2021年1-6月的23.02%增加1.31%[9] - 2022年1-6月信贷成本1.28%,较2021年1-6月的1.40%减少0.12%[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82780.16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2.92%;贷款及垫款总额50112.44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3.20%;总负债76167.27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2.93%;客户存款总额51003.51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7.68%[10] - 2022年6月30日公司不良贷款率1.31%,较2021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7.15%,较2021年末提升17.08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58%,较2021年末提升0.08个百分点[1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56%,较2021年末下降0.29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10.49%,较2021年末下降0.39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3.05%,较2021年末下降0.48个百分点[12]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杠杆率6.52%,较2021年末下降0.26个百分点;流动性覆盖率130.21%,较2021年末下降16.38个百分点;本外币流动性比例56.43%,较2021年末下降2.66个百分点;人民币流动性比例56.86%,较2021年末下降3.13个百分点;外币流动性比例61.02%,较2021年末提升2.04个百分点[12] - 公司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的2022年6月末净资产与报告期净利润无差异[1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主要资产占集团总资产的比例为97.1%,较上年末下降0.5个百分点[14]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经营收入1082.18亿元,同比增长2.42%[23]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利息净收入738.48亿元,同比下降0.32%;非利息净收入343.70亿元,同比增长8.86%,非利息收入占比升至31.76%,同比提高1.88个百分点[23]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25.24亿元,同比增长12.03%[23][25]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82780.1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92%[24] - 截至报告期末,贷款及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0112.4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20%;客户存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1003.5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68%[24]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655.20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9.39亿元,下降2.87%[24] - 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1.31%,比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7.15%,比上年末上升17.08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58%,比上年末上升0.08个百分点[2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收入1082.18亿元,同比增长2.42%[27] - 利息净收入占比68.2%,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非利息净收入占比31.8%,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2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利息净收入738.48亿元,同比减少2.34亿元,下降0.32%[2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净息差为1.99%,同比下降0.10个百分点;净利差为1.94%,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32]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利息收入1544.42亿元,同比增加20.75亿元,增长1.36%[33] - 报告期内公司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为1188.31亿元,同比增加31.24亿元,增长2.70%[34] - 贷款及垫款平均余额增加2908.01亿元,增长6.30%,其中个人贷款平均余额增加1285.02亿元[34] - 公司经营费用为273.87亿元,同比增长7.77%[26] - 公司利润总额为387.11亿元,同比增长10.85%;净利润为329.35亿元,同比增长11.72%[26] - 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325.24亿元,同比增长12.03%[26] - 2022年1-6月公司各类贷款平均余额利息收入合计4908.004亿元,平均收益率4.88%,2021年同期分别为4617.203亿元和5.05%[36] - 报告期内集团金融投资利息收入285.88亿元,同比减少11.65亿元,下降3.92%[37] - 报告期内集团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28.85亿元,同比减少1.98亿元,下降6.42%[38] - 报告期内集团利息支出805.94亿元,同比增加23.09亿元,增长2.95%[41] - 报告期内集团客户存款利息支出492.31亿元,同比增加38.65亿元,增长8.52%[42]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非利息净收入343.70亿元,同比增加27.96亿元,增长8.86%[48]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88.35亿元,同比减少5.14亿元,下降2.66%[50] - 报告期内集团交易净收益、投资性证券净收益合计152.79亿元,同比增加34.92亿元[52] - 报告期内集团经营费用273.87亿元,同比增加19.74亿元,增长7.77%[53] - 报告期内集团成本收入比(扣除税金及附加)为24.33%,同比上升1.31个百分点[53] - 2022年1 - 6月员工成本157.99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11.93亿元,增幅8.17%[54] - 报告期内计提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424.19亿元,同比减少29.51亿元,下降6.50%[55] - 报告期内所得税费用为57.76亿元,同比增加3.33亿元,增长6.12%,有效税率为14.92%,同比下降0.67个百分点[57]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82780.1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92%[59] - 截至报告期末,贷款及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0112.4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20%,净额占总资产比例为59.2%,比上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61]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及垫款占全部贷款及垫款比例为90.0%[61] - 截至报告期末,金融投资总额(不含应计利息)23820.5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80.38亿元,增长2.06%[62] - 2022年1 - 6月成本收入比为25.31%,较2021年同期上升1.26个百分点[54] - 2022年1 - 6月税前利润387.11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37.88亿元,增幅10.85%[58] - 2022年1 - 6月贷款及垫款减值损失311.43亿元,同比减少9.50亿元,下降2.96%[55] - 2022年6月30日金融投资总额2382.051亿元,较2021年末2334.013亿元有所增加,其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投资余额558.284亿元,占比23.4%;以摊余成本计量等的金融投资各有占比[63]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债券投资16018.83亿元,比上年末减少6.46亿元,下降0.04%,不同发行机构债券投资余额及占比有变化[64]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持有重大金融债券投资账面价值合计387.46亿元,各债券有不同到期日和票面利率[65]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对联营及合营企业投资净额60.1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55%,减值准备余额为零[66]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所持衍生金融工具合计名义本金对应公允价值资产332.62亿元、负债323.42亿元,较2021年末有变化[69]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抵债资产余额25.21亿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2.48亿元,账面净值12.73亿元[70] - 贷款及垫款减值准备2022年6月30日为129.172亿元,较2021年末有变动[72] - 金融投资减值准备2022年6月30日为32.986亿元,较2021年末有变动[72] - 同业业务减值准备2022年6月30日为371百万元,较2021年末增加90百万元[72]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负债总额76167.2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93%,主要因客户存款增加[73]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客户存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1,003.5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637.67亿元,增长7.68%,占总负债比例为67.7%,比上年末上升3个百分点[76] - 集团公司存款余额为39,924.7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282.01亿元,增长6.06%;个人存款余额为11,078.7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55.66亿元,增长13.94%[76]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股东权益6,612.8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90%[79] - 报告期内,集团贷款总额50,112.4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52.75亿元;不良贷款率1.31%,较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80]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公司贷款(不含票据贴现)余额24,627.7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65.98亿元,增长5.42%;个人贷款余额20,941.9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03.72亿元,增长1.97%;票据贴现余额4,542.7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16.95亿元,下降2.51%[81] - 集团公司不良贷款(不含票据贴现)余额较上年末减少30.22亿元,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23个百分点;个人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12.33亿元,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81]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信用及保证贷款余额19,972.6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91.10亿元,占比为39.85%,较上年末上升1.18个百分点[83] - 抵押和质押贷款余额25,597.0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78.60亿元,占比为51.08%,较上年末下降0.65个百分点[83] - 2022年6月30日,向中央银行借款余额189,713百万元,占比2.5%;客户存款余额5,154,699百万元,占比67.7%;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及拆入资金余额1,085,597百万元,占比14.2%[74]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余额119,015百万元,占比1.6%;已发行债务凭证余额921,018百万元,占比12.1%;其他余额146,685百万元,占比1.9%[74]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贷款总额50112.4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52.75亿元,增长3.20%[85] - 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及海峡西岸贷款余额居前三位,分别为13436.26亿元、13273.31亿元和7544.
中信银行(00998)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9 19:3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82,339.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8%[4][8] - 总负债75,772.3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9%[4][8] - 归属本行股东权益640.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6%;归属本行普通股股东权益525.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7%[4] - 2022年1 - 3月经营收入539.54亿元,同比增长3.90%;税前利润211.27亿元,同比增长13.51%[5] - 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73.50亿元,同比增长10.93%[5][9] - 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87%,较上年上升0.03个百分点;年化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57%,较上年上升0.28个百分点[5] - 基本每股收益0.35元/股,同比增长9.38%;稀释每股收益0.32元/股,同比增长10.34%[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7.57亿元,上年同期为现金净流出311.20亿元,主要因发放贷款和垫款现金流出减少[5][6] - 2022年1 - 3月利息收入76,753百万元,2021年同期为76,010百万元[29] - 2022年1 - 3月净利息收入36,946百万元,2021年同期为37,408百万元[29] - 2022年1 - 3月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0,580百万元,2021年同期为10,298百万元[29] - 2022年1 - 3月经营收入53,954百万元,2021年同期为51,931百万元[29] - 2022年1 - 3月税前利润21,127百万元,2021年同期为18,613百万元[29] - 2022年3月31日资产合计8,233,997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8,042,884百万元[32] - 2022年3月31日负债合计7,577,234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7,400,258百万元[32]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35元,2021年为0.32元[3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归属本行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640,467,较2021年12月31日的626,303增长2.26%[33] - 2022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656,763,较2021年12月31日的642,626增长2.20%[33] - 2022年3月31日,公司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为8,233,997,较2021年12月31日的8,042,884增长2.38%[33] - 2022年1 - 3月公司经营活动税前利润为21,127,较2021年1 - 3月的18,613增长13.51%[35] - 2022年1 - 3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757,而2021年1 - 3月为 - 31,120[35] - 2022年1 - 3月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463,而2021年1 - 3月为 - 130,942[36] - 2022年1 - 3月公司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9,672,2021年1 - 3月为99,103[36] - 2022年1 - 3月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额为35,548,2021年1 - 3月为 - 62,959[36] - 2022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4,901,较2021年3月31日的256,651增长11.01%[36] - 2022年1 - 3月公司收取利息为79,119,较2021年1 - 3月的76,151增长3.90%[36] 贷款及垫款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贷款及垫款总额49,530.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0%,其中公司贷款(不含贴现)余额24,221.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8%;个人贷款余额20,710.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84%[4][8] 客户存款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客户存款总额49,216.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91%,其中公司存款余额38,829.2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5%;个人存款余额10,387.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3%[4][8] 个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个人客户管理资产余额(含市值)达3.5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6%[10] - 个人理财业务余额11786.0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85.31亿元[11] 理财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理财产品总规模15121.0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6%[10] 综合融资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综合融资余额11.9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0%[10] 对公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对公绿色信贷和战略新兴产业对公贷款较年初分别增长21.68%和9.23%[10] 票据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办理票据直贴4108.9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52.36亿元,增幅30.17%[11] 资产质量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不良贷款余额670.5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00亿元;不良贷款率1.35%,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12] - 拨备覆盖率184.19%,较上年末上升4.12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49%,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12] 资本充足率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66%,较上年末下降0.19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10.59%,较上年末下降0.29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3.05%,较上年末下降0.48个百分点[14] 杠杆率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杠杆率6.63%,较上年末的6.78%有所下降[17] 流动性覆盖率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3月31日流动性覆盖率为124.14%,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为876,052百万元,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为705,669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流动性覆盖率为146.59%,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为929,568百万元,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为634,132百万元[18] 普通股股东数据 - 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57,654户,其中A股普通股股东130,100户,H股普通股股东27,554户[21] - 中国中信有限公司持股31,988,728,773股,占比65.37%;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11,552,474,537股,占比23.61%;中国烟草总公司持股2,147,469,539股,占比4.39%等[22] - 中信股份及其下属子公司合计持有本行股份32,284,227,773股,占比65.97%,其中A股28,938,928,294股,H股3,345,299,479股[24] - 冠意有限公司通过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本行H股股份2,292,579,000股,占比4.685%;新湖中宝全资子公司香港新湖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本行H股股份153,686,000股,占比0.314%[24] 公司业务策略 - 公司将授信资源投向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强化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19] - 公司强化风险管理主动性和针对性,做好“四个精细化管理”,打好“三大攻坚战”[19] - 公司加快集中度管控落地,试行区域及客户限额管理[19] - 公司加速推进数字化风控建设,打造以大数据+AI为内核的客户预警模型[19] - 公司保持稳健的房地产行业授信政策,优化授信结构,加强风险管控[20] 优先股股东数据 - 报告期末优先股股东总数为72户[2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优先股43,860,000股,持股比例12.53%[26]
中信银行(00998)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7 17:35
公司上市与发展历程 - 公司2007年4月实现A+H股同步上市[2] - 2022年中信银行迎来建行35年,集团将在多方面提供支持[18] - 2022年公司迈入自身发展的第35个年头[26] 公司机构与人员规模 - 截至2021年末在国内153个大中城市设1415家营业网点,有7家附属机构[3] - 2021年公司总资产规模超8万亿元,员工近6万名[3] 公司排名情况 - 2021年在“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16位,一级资本在“世界1000家银行排名”中排第24位[3] - 公司在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攀升至第16位,较上年提升5位[13] - 2021年公司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16位,品牌价值145亿美元[56] 公司报告相关情况 - 2022年3月24日董事会通过2021年年度报告,应出席董事9名,实际出席9名[4] - 2021年年度财务报告经审计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33] 公司利润分配情况 - 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3.02元人民币(含税),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4] - 公司H股年度涨幅达11.2%,跑赢香港银行业指数,董事会建议分派年度股息每10股人民币3.02元为上市以来最高[13] - 2021年中信银行计划分派现金股利近150亿元,为上市以来最高[23] 公司风险情况 - 报告期内未发现对未来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有不利影响的重大风险[5]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净利润达556.4亿元,净利润增速13.6%创近8年新高[13] - 公司不良贷款余额674.6亿元,不良贷款率1.39%,拨备覆盖率上升8.39个百分点至180.07%,总资产突破8万亿元[13] - 2021年中信银行营业净收入突破2000亿元,净利润跨越500亿元,增速创近8年新高,ROA、ROE自2013年以来首次同比双升[23] - 2021年中信银行实现不良贷款11年来首次量率“双降”,拨备覆盖率达7年以来最好水平[24] - 公司2021年经营收入204,554百万元,较2020年的195,399百万元增长4.69%[43] - 公司2021年利润总额65,517百万元,较2020年的57,857百万元增长13.24%[43] - 公司2021年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55,641百万元,较2020年的48,980百万元增长13.60%[43] - 公司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1.08元,较2020年的0.94元增长14.89%[43] - 公司2021年稀释每股收益0.98元,较2020年的0.86元增长13.95%[43] - 公司2021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A)为0.72%,较2020年的0.69%增加0.03%[45] - 公司2021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不含非控制性权益)为10.73%,较2020年的10.08%增加0.65%[45] - 公司2021年成本收入比(不含税金及附加)为29.34%,较2020年的26.73%增加2.61%[45] - 公司2021年信贷成本为1.08%,较2020年的1.64%减少0.56%[45] - 公司2021年净息差为2.05%,较2020年的2.26%减少0.21%[45] - 2021年末总资产8042884百万元,较2020年末的7511161百万元增幅7.08%[46] - 2021年末贷款及垫款总额4855969百万元,较2020年末的4473307百万元增幅8.55%[46] - 2021年末总负债7400258百万元,较2020年末的6951123百万元增幅6.46%[46] - 2021年末客户存款总额4736584百万元,较2020年末的4528399百万元增幅4.60%[46] - 2021年末归属本行股东的权益总额626303百万元,较2020年末的544573百万元增幅15.01%[46] - 2021年末不良贷款率1.39%,较2020年末的1.64%下降0.25个百分点[47] - 2021年末拨备覆盖率180.07%,较2020年末的171.68%上升8.39个百分点[47] - 2021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85%,较2020年末的8.74%上升0.11个百分点[48] - 2021年末一级资本充足率10.88%,较2020年末的10.18%上升0.70个百分点[48] - 2021年末资本充足率13.53%,较2020年末的13.01%上升0.52个百分点[48] - 2021年公司经营收入204,554百万元,利润总额65,517百万元,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55,641百万元[50] - 2021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1.08元,稀释每股收益0.98元,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54元[50] - 2021年公司总资产8,042,884百万元,贷款及垫款总额4,855,969百万元,总负债7,400,258百万元[50] - 2021年公司客户存款总额4,736,584百万元,归属本行股东权益总额626,303百万元,归属普通股股东权益总额511,362百万元[50] - 2021年公司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72%,平均净资产回报率10.73%,成本收入比29.34%[50] - 2021年公司不良贷款比率1.39%,拨备覆盖率180.07%,贷款拨备率2.50%[50] - 2021年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85%,一级资本充足率10.88%,资本充足率13.53%[50] - 2021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344.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8%,净利润2.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2.6%[52] - 2021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2.8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73%,资本充足率15.13%[52] - 2021年集团实现经营收入2045.54亿元,比上年增长4.69%[59][63] - 2021年集团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55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60%[59][61][62] - 2021年集团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A)为0.72%,比上年上升0.03个百分点;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为10.73%,比上年上升0.65个百分点[59] - 截至2021年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674.59亿元,比上年末减少59.93亿元,下降8.16%;不良贷款率1.39%,比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59] - 截至2021年末,集团资产总额80428.8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08%;贷款及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48559.6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55%;客户存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47365.8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60%[60] - 2021年利息净收入1478.96亿元,比2020年减少26.19亿元,下降1.74%;非利息净收入566.58亿元,比2020年增加117.74亿元,增长26.23%[62] - 2021年经营费用622.24亿元,比2020年增加79.69亿元,增长14.69%[62] - 2021年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770.48亿元,比2020年减少59.41亿元,下降7.16%[62] - 2021年利息净收入占比72.3%,比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非利息净收入占比27.7%,比上年上升4.7个百分点[63][64] - 公司实现利息净收入1478.96亿元,比上年减少26.19亿元,下降1.74%[66] - 净息差为2.05%,比上年下降0.21个百分点;净利差为1.99%,比上年下降0.19个百分点[68] - 生息资产收益率为4.24%,比上年下降0.23个百分点,付息负债成本率为2.25%,比上年下降0.04个百分点[68] - 实现利息收入3061.65亿元,比上年增加81.59亿元,增长2.74%[69] - 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为2326.36亿元,比上年增加87.21亿元,增长3.89%[70] - 金融投资利息收入596.74亿元,比上年减少1.86亿元,下降0.31%[73] -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为60.73亿元,比上年增加0.25亿元,增长0.41%[74] - 存放同业款项及拆出资金利息收入65.15亿元,比上年减少8.86亿元,下降11.97%[75]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为12.67亿元,比上年增加4.85亿元,增长62.02%[76] - 贷款及垫款、金融投资、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同业款项及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占比分别为75.98%、19.49%、1.99%、2.13%和0.41%[69] - 报告期内集团利息支出1582.69亿元,比上年增加107.78亿元,增长7.31%[77] - 客户存款利息支出923.88亿元,比上年增加16.10亿元,增长1.77%,客户存款平均余额增加3046.21亿元[78]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及拆入资金利息支出300.31亿元,比上年增加34.45亿元,增长12.96%,平均余额增加1025.84亿元[80] - 已发行债务凭证利息支出269.62亿元,比上年增加53.56亿元,增长24.79%,平均余额增加1613.22亿元[81] - 集团实现非利息净收入566.58亿元,比上年增加117.74亿元,增长26.23%[85]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58.70亿元,比上年增加70.34亿元,增长24.39%,占营业净收入的17.54%,比上年上升2.78个百分点[87] - 交易净收益、投资性证券净收益合计为200.42亿元,比上年增加47.53亿元[89] - 集团经营费用622.24亿元,比上年增加79.69亿元,增长14.69%,成本收入比(扣除税金及附加)为29.34%,比上年上升2.61个百分点[90] - 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合计770.48亿元,比上年减少59.41亿元,下降7.16%[92] - 计提贷款及垫款减值损失502.28亿元,比上年减少190.57亿元,下降27.51%;计提金融投资减值损失187.52亿元,比上年增加102.59亿元,增长120.79%[92] - 集团所得税费用为91.40亿元,比上年增加8.15亿元,增长9.79%,实际税率为13.95%,比上年下降0.44个百分点[94] - 集团税前利润为655.17亿元,比上年增加76.60亿元,增长13.24%[95]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80428.8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08%[96]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贷款及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48559.6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55%,贷款及垫款净额占总资产比例为59.1%,比上年末上升1个百分点[98]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及垫款占全部贷款及垫款比例为89.7%[98]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金融投资总额(不含应计利息)23340.1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42.77亿元,增长11.69%[99] - 集团债券投资16025.2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58.14亿元,增长11.54%[101] - 贷款及垫款减值准备为120.96亿元,金融投资减值准备为26.73亿元[97] - 同业业务减值损失为1.80亿元,比上年减少1.80亿元,下降100.00%[93] - 抵债资产为0.43亿元,比上年减少4.69亿元,下降91.60%[9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前十大金融债券投资账面价值合计555.88亿元[103]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对联营及合营企业投资净额57.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9%[104]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资产合计227.21亿元,负债合计229.07亿元[107]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抵债资产余额26.16亿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2.86亿元,账面净值13.30亿元[108] - 2021年各项减值准备变动后合计为168.611亿元[110]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负债总额74002.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46%[
中信银行(00998)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28 17:0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经营收入为1056.56亿元,净利润为290.31亿元[9] - 公司2021年上半年非利息净收入为315.74亿元,净利润增速为13.66%[9] - 公司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A)为0.78%,成本收入比为23.02%[9] - 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为12.26%,净息差为2.09%[9] - 公司拨备覆盖率为189.37%,不良贷款率为1.50%,贷款拨备率为2.84%[9] - 2021年1 - 6月公司经营收入为105,656百万元,较2020年1 - 6月的102,200百万元增长3.38%[15] - 2021年1 - 6月公司利润总额为34,923百万元,较2020年1 - 6月的30,746百万元增长13.59%[15] - 2021年1 - 6月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29,031百万元,较2020年1 - 6月的25,541百万元增长13.66%[15] - 2021年1 - 6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8,288)百万元,较2020年1 - 6月的66,853百万元增长381.64%[15] - 2021年1 - 6月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59元,较2020年1 - 6月的0.52元增长13.46%[15] - 2021年1 - 6月公司稀释每股收益为0.54元,较2020年1 - 6月的0.48元增长12.50%[15] - 2021年1 - 6月公司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5)元,较2020年1 - 6月的1.37元增长381.02%[15] - 2021年1 - 6月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78%,较2020年1 - 6月的0.76%增加0.02个百分点[16] - 2021年6月30日总资产为7,816,329百万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7,511,161百万元增幅4.06%[17] - 2021年6月30日贷款及垫款总额为4,708,621百万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473,307百万元增幅5.26%[17] - 2021年6月30日不良贷款率为1.50%,较2020年12月31日的1.64%减少0.14个百分点[18] - 2021年6月30日拨备覆盖率为189.37%,较2020年12月31日的171.68%增加17.69个百分点[18] - 2021年6月30日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63%,较2020年12月31日的8.74%减少0.11个百分点[19] - 2021年6月30日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1%,较2020年12月31日的10.18%增加0.53个百分点[19] - 2021年6月30日资本充足率为13.53%,较2020年12月31日的13.01%增加0.52个百分点[19] - 2021年6月30日杠杆率为6.69%,较2020年12月31日的6.40%增加0.29个百分点[19] - 2021年6月30日流动性覆盖率为117.31%,较2020年12月31日的135.14%减少17.83个百分点[19]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收入1056.56亿元,同比增长3.38%,增速较一季度提升2.68个百分点[25] - 利息净收入740.82亿元,同比增长0.21%;非利息净收入315.74亿元,同比增长11.66%,非利息净收入占比29.88%,同比提升2.21个百分点[25] - 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290.31亿元,同比增长13.66% [25] - 报告期末不良贷款余额706.82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7.70亿元,下降3.77%;不良贷款率1.50%,比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25] - 拨备覆盖率189.37%,比上年末上升17.69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84%,比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25] - 报告期末资产总额78163.2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06% [27] - 贷款及垫款总额47086.2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26%;客户存款总额46656.3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03% [27] - 经营费用同比增长7.34%,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4.93% [29] - 报告期净息差2.09%,较2020年1 - 6月的2.27%下降0.18个百分点[33] - 利息净收入变动中,规模因素使利息净收入增加8318百万元,利率因素使利息净收入减少5393百万元[34] - 报告期内公司净息差为2.09%,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净利差为2.03%,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3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利息收入1523.67亿元,同比增加30.83亿元,增长2.07%[36] - 报告期内公司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为1157.07亿元,同比增加38.42亿元,增长3.43%,贷款及垫款平均余额增加4938.99亿元,增长11.98%,平均收益率下降0.41个百分点[37] - 报告期内公司金融投资利息收入为297.53亿元,同比减少1.77亿元,下降0.59%,平均收益率下降0.31个百分点,平均余额增加1377.33亿元[40] - 报告期内公司利息支出782.85亿元,同比增加29.25亿元,增长3.88%[44] - 报告期内公司客户存款利息支出为453.66亿元,同比减少6.40亿元,下降1.39%,客户存款平均成本率下降0.18个百分点,平均余额增加3413.42亿元[45] - 报告期内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及拆入资金利息支出为155.21亿元,同比增加18.20亿元,增长13.28%,平均余额增加1565.97亿元,平均成本率下降0.02个百分点[47] - 报告期内公司已发行债务凭证利息支出128.50亿元,同比增加21.07亿元,增长19.61%,平均余额增加1627.86亿元,平均成本率下降0.13个百分点[48]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非利息净收入315.74亿元,同比增加32.98亿元,增长11.66%[52]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93.49亿元,同比增加29.82亿元,增长18.22%;交易净收益37.76亿元,同比增加15.58亿元,增长70.24%[52]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93.49亿元,同比增加29.82亿元,增长18.22%,占经营收入18.31%,同比上升2.30个百分点[53] - 交易净收益、投资性证券净收益合计117.87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55] - 经营费用254.13亿元,同比增加17.38亿元,增长7.34%,成本收入比(扣除税金及附加)为23.02%,同比上升0.84个百分点[56] - 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合计453.70亿元,同比减少23.55亿元,下降4.93%[58] - 所得税费用为54.43亿元,同比增加6.61亿元,增长13.82%,实际税率为15.59%,同比上升0.04个百分点[60] - 资产总额78,163.2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06%,主要因贷款及垫款、金融投资增加[62] - 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同比增加21.84亿元,增长53.24%[53] - 银行卡手续费同比增加9.55亿元,增长13.97%[53] - 结算与清算手续费同比增加2.97亿元,增长43.74%[53] - 代理业务手续费同比减少8.85亿元,下降18.94%[53]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贷款及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47,086.2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26%,净额占总资产比例为58.7%,比上年末上升0.6个百分点[64]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及垫款占贷款及垫款总额比例为90.9%,2021年6月30日余额为4,279,708百万元,2020年12月31日余额为4,054,780百万元[64][65]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金融投资总额(不含应计利息)22,411.7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14.34亿元,增长7.25%[66] - 债券投资占金融投资总额的68.0%,2021年6月30日余额为1,524,033百万元,比上年末增加873.18亿元,增长6.08%[67][69] - 投资基金占金融投资总额的16.3%,2021年6月30日余额为364,663百万元,2020年12月31日余额为286,800百万元[67] - 资金信托计划占金融投资总额的10.2%,2021年6月30日余额为228,612百万元,2020年12月31日余额为190,517百万元[67]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对联营及合营企业投资净额55.92亿元,比上年末下降1.45%,减值准备余额为零[72]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所持衍生金融工具名义本金合计4,753,020百万元,公允价值资产为25,281百万元,负债为24,190百万元[74]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抵债资产余额27.39亿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3.59亿元,账面净值13.80亿元[75]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持有重大金融债券投资账面价值合计51,666百万元[71]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负债总额71999.2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58%[77] - 客户存款47115亿元,占总负债的比例为65.4%,比上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总额比上年末增加1372.32亿元,增长3.03%[78][79] - 公司存款余额为36969.7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68.67亿元,增长2.98%;个人存款余额为9686.5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03.65亿元,增长3.24%[79] - 人民币存款42837.1亿元,占比90.9%;外币存款4277.9亿元,占比9.1%[80]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股东权益6164.0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07%[82] - 报告期内,集团贷款总额47086.2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353.14亿元[83] - 不良贷款率1.50%,较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83] -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89.37%,较上年末上升17.69个百分点[83] - 贷款拨备率2.84%,较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83] - 贷款及垫款减值准备期末金额为1338.49亿元,金融投资减值准备期末金额为281.26亿元[76] - 公司贷款(不含票据贴现)余额23291.1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87.12亿元,增长7.31%;个人贷款余额19741.0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22.06亿元,增长4.35%;票据贴现余额4054.03亿元,较上年减少56.04亿元,下降1.36%[84] - 公司不良贷款(不含票据贴现)余额较上年末减少39.69亿元,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33个百分点;个人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11.96亿元,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84] - 信用及保证贷款余额18126.8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15.66亿元,占比为38.50%,较上年末上升2.03个百分点;抵押和质押贷款余额24905.3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93.52亿元,占比为52.89%,较上年末下降1.45个百分点[86] - 贷款总额47086.2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353.14亿元,增长5.26%[88] - 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及海峡西岸贷款余额居前三位,分别为12711.20亿元、11921.59亿元和7171.19亿元,占比分别为26.99%、25.32%和15.23%[88] - 长江三角洲、中部地区、中国境外地区贷款增长最快,分别达到9.40%、8.88%和8.26%[88] - 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和中部地区,不良贷款余额累计515.47亿元,占比72.93%[88] - 长江三角洲地区不良贷款增加最多,为26.77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0.1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增加17.07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0.14个百分点[88] - 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余额分别为4427.95亿元和3693.39亿元,合计占公司贷款的34.87%,较上年末上升0.20个百分点[90] - 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占比合计达到41.16%,两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分别减少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