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和(00001)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日本今天来进行谈判关税。我将参加与日本的会晤。财政部长和商务部长也将出席会议。希望能找到对日本和美国有利的办法!军事支持成本、贸易公平是谈判的一部分。
快讯· 2025-04-16 18:23
财政部长和商务部长也将出席会议。 希望能找到对日本和美国有利的办法! 特朗普:日本今天来进行谈判关税。 我将参加与日本的会晤。 军事支持成本、贸易公平是谈判的一部分。 ...
长和(0000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5 17:10
公司整体概况 - 公司是跨国综合企业,在约50个国家/市场经营业务,雇员超30万[9] 港口部门业务数据 - 港口部门在24个国家53个港口有295个营运泊位权益,2024年总吞吐量达8750万个标准货柜[11] - 港口及相关服务部门在24个国家53个港口拥有共295个经营泊位权益[70] - 2024年集团港口及相关服务部门合共处理8750万个标准货柜[71] - 2024年整体吞吐量增加6%至8750万个标准货柜,本地及转运货物数量分别占65%及35%[72][73][74] - 2024年部门经营295个泊位,较2023年增加2个[72][78] - 和记港口信托2024年收益总额、EBITDA及EBIT分别增加6%、13%及34%,吞吐量上升5%[81] - 中国内地及其他香港分部2024年收益、EBITDA及EBIT有所减少,吞吐量增长1%[82] - 欧洲分部2024年以呈报货币计算收益总额、EBITDA及EBIT分别上升8%、18%及26%,吞吐量增长6%[83] - 亚洲、澳洲及其他地区2024年以呈报货币计算收益总额、EBITDA及EBIT分别改善13%、19%及25%,吞吐量增长10%[84] - 部门碳强度按年降低5%以上,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21年基线减少15%以上[80] 零售部门业务数据 - 零售部门在30个市场开设超16900家店铺[13] - 屈臣氏于2023 - 2024年在亚洲开设及升级超5700家门市,在荷兰鹿特丹开设全球第16800家分店[38] - Kruidvat在荷兰和比利时经营1200多家店铺,屈臣氏在泰国经营700多家店铺[89] - 公司零售部门拥有1.7亿名忠诚会员[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12个零售品牌,在30个市场经营16,951家店铺[91] - 2024年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忠诚会员总人数为1.68亿人,销售参与率为65%,独家代理产品销售额对保健及美容产品总销售额的贡献为36%[93] - 2024年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为13,508百万港元,较2023年下降18%(以当地货币计算下降16%)[95] - 2024年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为37,362百万港元,较2023年增长6%(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11%)[95] - 2024年西欧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为91,713百万港元,较2023年增长6%(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6%)[95] - 2024年东欧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为25,474百万港元,较2023年增长14%(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12%)[95] - 零售部门范围1及2温室气体排放量按年减少超70%,与2018年基線相比减少逾75%,可再生能源购买量超580吉瓦时,涵盖2024年用量接近100%[103] - 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2024年收益总额135.08亿港元,较2023年的164.53亿港元下降18%,EBITDA为4.67亿港元,较2023年的10.42亿港元下降55%[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店舖总数为3875家,较2023年的3840家增加1%[104][105] - 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2024年收益总额373.62亿港元,较2023年的352.35亿港元增加6%,EBITDA为36.66亿港元,较2023年的36.27亿港元增加1%[1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店舖总数为4201家,较2023年的3947家增加6%[106][107] - 西欧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2024年收益总额917.13亿港元,较2023年的862.67亿港元增加6%,EBITDA为91.27亿港元,较2023年的84.75亿港元增加8%[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西欧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店舖总数为5829家,较2023年的5764家增加1%[109][110] - 东欧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2024年收益总额254.74亿港元,较2023年的222.62亿港元增加14%,EBITDA为32.21亿港元,较2023年的28.03亿港元增加15%[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东欧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店舖总数为2680家,较2023年的2537家增加6%[112][113] - 其他零售业务2024年收益总额221.36亿港元,较2023年的231.27亿港元下降4%,(LBITDA)/EBITDA为 - 8600万港元,较2023年的2.79亿港元下降131%[115] 基建部门业务数据 - 基建业务2024年收益为55,324百万港元,较2023年增长1%[20] - 基建部门包括长江基建75.67%权益及集团在六项基建投资的权益[45] - 长江基建来自营运业务溢利贡献按年增长10%,溢利净额为81.15亿港元,较去年上升1%[46] - 2024年收益总额为553.24亿港元,较2023年的547.14亿港元增长1%;EBITDA为296.14亿港元,较2023年的292.01亿港元增长1%;EBIT为191.80亿港元,较2023年的195.62亿港元下降2%;长江基建呈报溢利净额为81.15亿港元,较2023年的80.27亿港元增长1%[125] - 长江基建来自营运业务的溢利贡献按年增长10%,但溢利净额受财务项目影响,按IFRS 16后基准的溢利净额为81.15亿港元,较去年上升1%[1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长江基建持有36.01%权益的电能实业,按IFRS 16后基准所占溢利净额为22.03亿港元,2023年为21.62亿港元[126] - 2024年英国业务溢利贡献为39.81亿港元,以呈报货币及当地货币计算较2023年分别上升31%及27%;澳洲业务溢利贡献为17.84亿港元,以呈报货币及当地货币计算分别下降4%及3%;欧洲大陆业务溢利贡献为6.07亿港元,以呈报货币及当地货币计算分别增长13%及15%;加拿大业务溢利贡献为5.24亿港元,以呈报货币及当地货币计算分别下降19%及18%;新西兰业务溢利贡献为1.85亿港元,以呈报货币及当地货币计算分别上升10%及12%;香港及内地业务溢利贡献为1.32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13%[127] - 长江基建持有手头现金80亿港元,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于2024年12月31日为7.8%,标准普尔维持授予“A/稳定”信贷评级[128] - 长江基建受规管业务于2024年获多个奖项及认可,如UK Power Networks位列公用事业之首,Northern Gas Networks平均得9.26分,Wales & West Utilities获金奖,SA Power Networks等在评估中排名前列[130] - 2024年基建部门进行多项增加可再生能源相关产能项目,整体温室气体排放量估计按年减少5%,较2020年基线减少约15%[131] - 2024年按业务分部划分溢利贡献总额为94.16亿港元,2023年为85.35亿港元[133] 电讯业务相关数据 - 3英国与Vodafone英国的合并于2024年12月获英国竞争及市场管理局批准,预期2025年上半年完成[50] - 奥地利推出支援80多种语言的人工智能客户服务聊天机器人“uppi”;瑞典5G服务人口覆盖率增加接近一倍;爱尔兰获评为全爱尔兰最高速的5G网络;Wind Tre迁至意大利米兰新总部[140][141] - 2024年CK Hutchison Group Telecom收益总额883.71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2%;毛利总额636.26亿港元,增长3%;EBITDA为241.29亿港元,增长8%;EBIT为34.85亿港元,增长54%[143] - 2024年欧洲3集团收益总额817.1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2%;毛利总额594.53亿港元,增长3%;EBITDA为231.22亿港元,增长8%;EBIT为36.03亿港元,增长50%[144] - 按IFRS 16后基准,2024年欧洲3集团EBITDA为298.24亿港元(2023年:276.75亿港元);EBIT为45.9亿港元(2023年:33.12亿港元)[145] - 2024年12月31日,欧洲3集团活跃客户总人数为4070万名,较2023年上升1%[146] - 欧洲3集团2024年合约客户总人数的平均每月客户流失率稳定维持为1.2%(2023年:1.2%)[146] - 欧洲3集团2024年ARPU净额为12.74欧元,与2023年相若;AMPU净额增加1%至11.74欧元[146] - 欧洲3集团以当地货币计算的EBITDA及EBIT分别增加8%及48%,主要因整体毛利改善及成本节省措施[147] - 以当地货币计算,欧洲3集团折旧与摊销上升3%,因网络资产基础扩大及设备更换[147] - CKHGT排放量较2020年基线减少约25%,外购可再生能源使用增加至60%以上[148] - 3英国将选定发射站的网络能源效益提高达70%,3香港提升5G网络整体能源效益[148] - 2024年公司总收益817.1亿港元,较2023年的802.31亿港元增长2%[149] - 2024年公司毛利总额594.53亿港元,较2023年的575.89亿港元增长3%[149] - 2024年公司上客成本总额(已扣除手机收益)353.79亿港元,较2023年的354.21亿港元基本持平[149] - 2024年公司EBITDA为241.29亿港元,较2023年的223.41亿港元增长8%[149] - 2024年公司EBIT为34.85亿港元,较2023年的22.65亿港元增长54%[149] - 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不包括牌照)为147.4亿港元,较2023年的145.96亿港元增长1%[149] - 2024年公司EBITDA减资本开支为93.89亿港元,较2023年的77.45亿港元增长21%[149] - 2024年英国登记客户总人数为1160万名,较2023年的1260万名减少8%[149] - 2024年意大利登记客户总人数为1880万名,较2023年的1930万名减少3%[149] - 2024年欧洲3集团登记客户总人数为4280万名,较2023年的4370万名减少2%[149] - 合约客户占登记客户总人数百分比最高为83%,最低为25%[150] - 登记合约客户总人数的平均每月客户流失率最低为0.4%,最高为2.0%[150] - 活跃合约客户占登记合约客户总人数百分比最高为100%,最低为96%[150] - 活跃客户占登记客户总人数百分比最高为100%,最低为81%[150] - 按人口划分的LTE覆盖率最高为100%,最低为96%[150] - 每名活跃客户的全年数据用量最高为326.4千兆字节,最低为206.1千兆字节[150] - Wind Tre固网业务收益2024年为10.66亿欧罗,2023年为10.11亿欧罗[150] - Wind Tre EBITDA 2024年为1.98亿欧罗,2023年为1.85亿欧罗[150] - 部分地区以当地货币计算的变动幅度最高为+90%,最低为 -14%[151] - 部分数据金额最高为31257(单位未明确),最低为 -286(单位未明确)[151][152] - 2024年公司收益总额为2748百万,较2023年的2588百万增长6%[153] - 2024年公司毛利总额为1790百万,较2023年的1671百万增长7%[153] - 2024年公司上客成本总额(已扣除手机收益)为-236百万,2023年为-249百万[153] - 2024年公司营运支出为-1013百万,2023年为-1020百万,营运支出占毛利总额百分比为57%[153] - 2024年公司EBITDA为541百万,较2023年的402百万增长35%[153] - 2024年公司EBIT为23百万,较2023年增长120%[153] - 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不包括牌照)为-436百万,2023年为-454百万[153] - 2024年英国登记客户总人数为1160万名,2023年为1260万名[153] - 2024年意大利活跃客户总人数为1780万名,2023年为1810万名[153] - 2024年英国合约客户占登记客户总人数百分比为81%,2023年为73%[153] - 2024年部分地区每名
港股“哑铃型”配置策略备受青睐,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冲击6连涨,长和领涨超3%
新浪财经· 2025-04-15 10:28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截至2025年4月15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及成分股表现,分析港股红利ETF博时的行情、收益、规模等情况,列出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给出港股配置建议 [1][2][3][5] 行情表现 - 截至2025年4月15日10:08,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HSSCHKY)上涨0.10%,成分股长和(00001)、统一企业中国(00220)、中煤能源(01898)、中银香港(02388)、中国飞鹤(06186)分别上涨3.16%、1.78%、1.40%、1.18%、1.11% [1] - 截至2025年4月15日10:08,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上涨0.22%,冲击6连涨,最新价报0.91元 [1] - 截至2025年4月14日,港股红利ETF博时近1周累计上涨5.09% [1] - 截至2025年4月14日,恒隆地产、兖煤澳大利亚、建发国际集团等涨跌幅分别为0.99%、 -1.64%、 -0.35%等 [5] 流动性与规模 - 港股红利ETF博时盘中换手0.14%,成交524.91万元,截至4月14日,近1年日均成交7888.62万元 [1] - 港股红利ETF博时最新规模达36.82亿元 [1] 资金流向 - 港股红利ETF博时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近20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3740.82万元 [1] 收益能力 - 截至4月14日,港股红利ETF博时近1年净值上涨23.59%,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535/2714,居于前19.71% [2] - 截至2025年4月14日,港股红利ETF博时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4.18%,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3.44%,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4.95% [2] - 截至2025年4月14日,港股红利ETF博时成立以来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8.18% [2] 风险指标 - 截至2025年4月11日,港股红利ETF博时近1年夏普比率为1.41 [2] - 截至2025年4月14日,港股红利ETF博时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39% [2] 费率与跟踪精度 - 港股红利ETF博时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 [2] - 截至2025年4月14日,港股红利ETF博时近1月跟踪误差为0.034% [2] 指数相关 - 港股红利ETF博时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该指数旨在反映可通过港股通买卖的香港上市且拥有高股息证券的整体表现 [2] - 截至2025年4月14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HSSCHKY)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兖矿能源(01171)、恒隆地产(00101)等,合计占比28.39% [3] 配置建议 - 国泰君安国际认为港股未来短期或横盘整固,配置上可选择“哑铃型”结构,高分红风格或阶段性占优,内需相关行业或受益于消费政策预期升温,长期科技成长风格是超额收益来源 [5] 产品信息 - 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场外联接为博时恒生高股息ETF发起式联接A(014519)、博时恒生高股息ETF发起式联接C(014520) [6]
全球财经连线|渣打银行欧洲区行政总裁Nicolo Salsano:当下深化中欧经贸关系对确保全球增长和繁荣至关重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1 22:09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全球贸易体系和金融市场,给全球经济带来压力与不确定性,但全球化趋势不变,中欧深化合作将成确保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力量,且双方在新兴技术领域合作潜力大,贸易关系将动态发展 [2][4][9] 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 - 整体全球经济可能放缓,关税政策在多行业和地区产生广泛影响 [4] - 全球化趋势不会减弱,全球供应链高度一体化,中期内短期冲击影响将缓解或抵消 [4] - 全球贸易流动将重新增长,路径和结构或变化,亚洲内部及中欧贸易往来将加深 [4] 全球营商环境变化 - 目前处于“观望状态”,全球贸易进入更谨慎阶段,但信心正在重塑 [5] - 短期内有谨慎影响,中期信心逐步回升,欧洲与中国和亚洲合作信心恢复,亚洲内部贸易结构将调整 [5] 全球化趋势看法 - 全球化进程会持续,生产链和价值链高度融合不会被打破,不存在“脱钩”情况 [6] - 未观察到与中国相关贸易通道放缓,客户在中国市场活动活跃,对中国投资回暖,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6] - 未来贸易流向和模式会调整,如亚洲内部贸易增长、亚洲与欧洲联系深化,支撑全球贸易基本模式稳固 [6] 中欧关系 - 当前是重要时机,虽宏观经济有不确定性影响贸易流动,但中欧贸易关系有力复苏,趋势向好 [7]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欧盟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双方贸易关系重要,良好关系对双方和全球经济增长繁荣关键 [8] - 中国经济转型,在人工智能等领域领先,为中欧建立新型伙伴关系提供方向,欧洲对华投资可观且有新增长点 [9] 中国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 - 中国经济转型,在多领域取得技术领先,新全球伙伴关系格局形成,中国企业“走出去”,欧洲是关键区域 [11] - 中欧经贸关系动态发展,体现在中国企业对欧投资拓展和欧洲企业对中持续投入新兴技术领域 [11] 欧洲公司投资中国趋势 - 中期内欧洲公司投资中国趋势可预见,投资重点从制造业转向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实现双赢 [12] 欧洲市场对中国企业吸引力 - 中国高质量产品进入海外市场是全球化合理步骤,欧洲是中国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重要市场,未来会有更多中国投资进入 [14] 对中国企业建议 - 以开放、大胆姿态寻找新市场,对自身技术和产品质量有信心,积极寻求新伙伴和贸易关系 [15] - 理解市场动态,保持开放心态,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发挥产品技术和质量优势 [16] 乐观前景领域 - 与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如大数据、电池技术、电动汽车、医疗领域是关键增长领域,传统制造业将整合并可能重新崛起 [17] 香港及大湾区看法 - 香港是迷人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大湾区核心,与广东省和大湾区紧密相连,形成金融与技术结合独特优势 [18] - 大湾区增长前景和发展潜力独特且有吸引力,基于技术和金融中心优势,未来将更繁荣 [19]
刘俊峰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投资、工业与贸易部副部长和技术监管局局长
快讯· 2025-04-11 19:03
文章核心观点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刘俊峰会见乌兹别克斯坦官员,双方就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推进中乌发展援助合作项目落地交换意见 [1] 分组1 - 中方参与人员有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刘俊峰、地区一司副司长崔菁文、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关志勇 [1] - 乌方参与人员有投资、工业与贸易部副部长卡西莫夫、技术监管局局长朱马纳扎罗夫、内阁与中国合作发展司司长尼亚孜穆拉多夫、驻华使馆参赞希拉卓夫 [1] - 会见时间为4月11日 [1]
菲律宾央行行长:本周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没有超过正常水平。对外汇不太担忧,更关注经济增长和通胀。
快讯· 2025-04-11 09:09
文章核心观点 - 菲律宾央行行长称本周外汇市场干预未超正常水平,不太担忧外汇,更关注经济增长和通胀 [1]
美联储施密德:美联储在平衡通胀风险与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快讯· 2025-04-10 22:05
文章核心观点 - 美联储平衡通胀风险与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1]
东盟国家召开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讨论经济前景等问题
快讯· 2025-04-10 19:41
文章核心观点 - 第12届东盟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强调东盟国家将共同打造韧性、包容和可持续的地区经济未来,预计地区经济在外部逆风中保持韧性,同时关注关税及潜在报复措施带来的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 [1] 会议声明要点 - 通胀放缓背景下,强劲国内需求、稳定投资活动、强劲出口表现和良好就业条件支撑东盟经济表现 [1] - 征收关税和潜在报复措施带来的不确定性或加剧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东盟密切关注并准备必要时应对 [1]
97岁李嘉诚玩砸了!长和被查出违规,美军前往巴拿马演习,不简单
搜狐财经· 2025-04-10 18:57
文章核心观点 贸易战升级使长和出售巴拿马运河等海外港口业务复杂程度上升,美国对巴拿马运河相关港口交易施压,该交易或成为中美双边谈判工具 [1][3][7] 长和出售港口业务情况 - 长和拟向贝莱德 - TiL 财团出售旗下和记港口集团非中国资产,含巴拿马港口公司 90% 股权及长江和记在附属公司与相关公司 80% 有效控制权益,涉及 23 个国家 43 个港口 199 个泊位等,总企业价值 228 亿美元 [3] 巴拿马方面动态 - 4 月 7 日巴拿马审计长办公室称审计港口特许经营合约发现多项违规,将对授权续签官员诉讼 [1] - 巴拿马公共安全部与美国驻巴大使馆开展“巴拿马极限 2025”联合军演,模拟保卫运河应对潜在威胁,美方还将牵头举行中美洲国家安全会议 [5] 美国方面动态 -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访问巴拿马施压,宣称夺回运河,承诺深化与巴拿马部队安全合作,称不让中国将运河“武器化” [3] - 美国白宫指示军方制定在巴拿马驻军方案,以实现特朗普“夺回”运河目标,是否用军事力量取决于巴拿马军方合作程度 [3] 交易战略意义 - 相关港口出售可被中国用作双边谈判讨价还价工具,目标或非阻止出售,而是让美国付出成本并保持对谈判的控制权 [7]
港口续签违规?协议金额未足缴?长和子公司对巴拿马指责悉数驳斥
搜狐财经· 2025-04-10 17:26
文章核心观点 长和旗下子公司巴拿马港口公司(PPC)回应巴拿马方面指控 称自身运营符合法律规定 长和与贝莱德的巴拿马港口交易进展未落实 [1][2] 分组1:事件背景 - 长和宣布出售巴拿马港口后深陷交易风波 此前未回应 巴拿马当地时间4月9日PPC公开回应 [1] - 受美国压力 巴拿马总检察长3月称PPC 2021年续签特许经营权时涉嫌违规并对其审计 [1] 分组2:PPC回应内容 - 驳斥续签审批流程、少缴3亿美元、未按10%分账等指控 [1] - 2005年与巴拿马政府签特许经营权附加协议 需投资超10亿巴波亚币 1997年接管港口时还支付1.02亿巴波亚币 [1] - 累计投资16.95亿巴波亚币 远超承诺投资额 2020年审计已确认 未支付12亿美元说法违背事实 [1] - 累计按10%比例向巴拿马政府支付1.26亿巴波亚币股息 巴拿马政府未从其他港口运营方获股息分红 [2] - 所获税务豁免与巴拿马其他港口运营方一致 特许经营期间向巴拿马支付6.68亿巴波亚币 为当地经济贡献至少59亿巴波亚币 [2] - 强调2021年续约获特许经营权符合法律规定 [2] 分组3:交易进展 - 长和与贝莱德就巴拿马港口交易最快4月2日前达成最终协议 交易消息传出后长和深陷漩涡 国家市场监督总局3月末表示依法审查 [2] - 4月2日已过 交易是否继续推进未落实 长和与贝莱德独家磋商期在145天内进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