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济神州(BGNE)
icon
搜索文档
Beigene (BGNE) Presents At 40th Annual J.P. Morgan Virtual Healthcare Conference
2022-01-25 03:34
业绩总结 - 公司2021年总收入为9.62亿美元,包含产品和合作收入[7] - 2021年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09%,预计2022年将继续增长[53] -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现金余额为76亿美元,具备强大的财务实力以应对资本成本上升[7][58] 用户数据与市场覆盖 - 公司在全球拥有3400多名商业团队,推动药物的广泛可及性[9] - BeiGene在全球范围内的商业化能力覆盖66亿人口,预计可获得高达15.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净额的特许权使用费[47] 临床试验与研发进展 - 公司在45个市场启动了100多个临床试验,累计入组超过14,500名受试者[22]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研发团队超过700名,具备强大的肿瘤学研究能力[9] - 公司计划在2022至2023年间推出10种新分子,进入临床阶段[19] - zanubrutinib在IL CLL的SEQUOIA研究中,24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S)为85.5%[37] - zanubrutinib在ALPINE研究中,客观缓解率(ORR)为78.3%[41] - zanubrutinib在35个试验中覆盖28个市场,显示出优于ibrutinib的疗效[32] - zanubrutinib的安全性优于ibrutinib,改善了心脏健康状况[33] - Ociperlimab的临床项目已招募超过700名受试者,目前正在进行2项III期临床试验[49] 新产品与市场扩张 - zanubrutinib被定位为下一代BTK抑制剂中最全面的标签,适用于CLL、MCL、WM和MZL[34] - 预计未来可获得高达41亿美元的额外合作收入,包括来自TIGIT的监管和销售里程碑[58] - 2022年将推出BRUKINSA于10多个市场,预计将获得FDA和EMA的批准[60] - 公司在43个市场获得了BRUKINSA的批准,并提交了21个额外的监管申请[52] 负面信息与挑战 - 公司通过在成本较低的国家入组受试者,实现了约30%的成本节省[27] - 公司在临床试验中实现了最佳的质量管理系统,获得了FDA等多个机构的19次满意检查[28]
BeiGene(BGNE) - 2021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1-11-04 00: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总收入为2.064亿美元,同比增长126.6%[28]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净亏损为4.138亿美元,同比减少3.0%[28] - 公司2021年前九个月总收入为9.623亿美元,同比增长360.9%[28] - 公司2021年前九个月净亏损为8.277亿美元,同比减少26.6%[28]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每股亏损为0.34美元,去年同期为0.37美元[28]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美国存托凭证(ADS)每股亏损为4.46美元,去年同期为4.81美元[28] - 公司2021年前九个月净亏损为8.277亿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11.278亿美元有所减少[33]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和九个月的净亏损分别为413,855美元和827,701美元[121]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总收入为2.064亿美元,同比增长126.7%,主要得益于内部开发产品和从安进公司授权产品的销售增长[176][177]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净亏损为4.1386亿美元,同比减少3.0%[175] - 公司前九个月总收入同比增长360.9%,达到9.623亿美元,主要由于与诺华的合作收入以及内部开发产品的销售增长[192][194] 研发费用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3.519亿美元,同比增长0.8%[28] - 2021年前九个月公司研发费用为5.35亿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8.95亿美元有所下降[33]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3.5194亿美元,同比增长0.8%[175] - 公司目前主要研发活动集中在BRUKINSA、tislelizumab、pamiparib等内部开发药物和候选药物的临床推进[163] - 公司研发费用包括与合同研究组织(CROs)和顾问的协议费用、临床试验中的对照药物成本、预商业化活动的制造成本等[162] - 公司预计未来研发费用将显著增加,以支持临床试验的推进和新适应症或候选药物的临床试验启动[169] - 公司九个月研发费用增加8940万美元,达到10.288亿美元,主要由于内部研发费用的增加[199] 销售与行政费用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2.692亿美元,同比增长67.4%[28]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2.6923亿美元,同比增长67.4%[175] - 公司预计未来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将增加,以支持已批准药物的商业化活动和潜在新产品的上市准备[170] - 公司第三季度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增加67.4%,达到2.692亿美元,主要由于全球商业组织的扩展和员工薪酬的增加[188] - 公司九个月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增加2.917亿美元,达到6.836亿美元,主要由于员工薪资和福利的增加[203] 产品收入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产品收入为1.925亿美元,同比增长111.3%[28]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合作收入为1397.9万美元,去年同期为0[28]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产品收入为1.9246亿美元,同比增长111.3%[177] - 公司第三季度净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11.3%,达到1.925亿美元,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的替雷利珠单抗和美国及中国市场的BRUKINSA销售增长[179] - 公司九个月净产品收入增长109.4%,达到4.372亿美元,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的tislelizumab和美国及中国市场的BRUKINSA销售增长[195] 合作与授权 - 公司已与Amgen和Novartis等世界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合作,开发和商业化创新药物[41] - 公司与诺华的合作协议中,公司获得了650,000美元的预付款,并有可能获得总计1,300,000美元的监管里程碑付款和250,000美元的销售里程碑付款[60] - 公司在2021年9月30日结束的九个月内,从诺华的合作中确认了总计525,102美元的合作收入,其中484,646美元为许可收入,40,456美元为研发服务收入[58] - 公司与安进的合作中,公司负责在中国商业化XGEVA、KYPROLIS和BLINCYTO,并与安进分享中国的商业利润和损失[65] - 公司在2021年9月30日结束的九个月内,与安进的合作中记录了167,886美元的研发费用,其中85,040美元为研发费用,82,846美元为研发成本分摊负债的摊销[70] - 公司在2021年9月30日结束的九个月内,从安进购买了总计50,983美元的商业库存[72] - 公司与Shoreline Biosciences签署了全球独家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基于NK细胞的治疗产品[73] - 公司与Novartis达成合作协议,授予Novartis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发和商业化tislelizumab的权利,并获得预付款[159] - 公司与Amgen和BMS等公司合作,在中国分销XGEVA、BLINCYTO、KYPROLIS等药物[154] 投资与资产 - 公司持有Leap Therapeutics, Inc.的普通股和认股权证,普通股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分类为Level 1[54] - 公司在2021年9月30日的短期投资中,持有2,533,886美元的美国国债,公允价值为2,533,617美元[76] - 公司持有的美国国债公允价值为3,268,725美元,未实现收益为850美元[77] - 公司对Leap的投资公允价值为29,467美元(普通股)和13,650美元(认股权证),总持股比例约为13.2%[78][79] - 公司持有的非公开交易股权证券投资价值为21,714美元,较2020年底的9,705美元大幅增加[80] - 公司对MapKure的投资公允价值为8,746美元,较2020年底的9,509美元有所下降[83][84] - 公司对广州GET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价值为12,286美元,持股比例为26.3%[85] - 公司库存总额为150,979美元,较2020年底的89,293美元显著增加[87] - 公司固定资产净值为450,788美元,较2020年底的357,686美元有所增长[90] - 公司在建工程价值为129,357美元,主要用于广州生产基地的扩建[90] - 公司全资收购了广州生物制药业务的剩余5%股权,交易价格为28,723美元[94] - 公司从中国民生银行获得2亿美元贷款,其中1.2亿美元用于收购广州生物制药业务股权[95] - 公司无形资产净值为14,104美元,其中产品分销权净值为4,437美元,开发产品净值为9,667美元[98] - 2021年9月30日,公司预计未来摊销费用为424美元(2021年剩余时间)、1,695美元(2022年)、1,695美元(2023年)、1,695美元(2024年)和8,595美元(2025年及以后)[99] - 2021年9月30日,公司预付研发成本为75,696美元,预付制造成本为59,536美元,预付税款为38,438美元[106] - 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75,122美元,其中长期投资为87,428美元,预付设施扩展费用为23,816美元[108] - 2021年9月30日,公司应计费用和其他应付款总额为389,874美元,其中外部研发活动相关费用为163,937美元[109] - 公司长期负债总额为54,606美元,其中递延政府补助收入为46,672美元[110] - 公司短期债务总额为442,372美元(2,850,335人民币),长期银行贷款总额为200,906美元(1,294,500人民币)[113]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和九个月的利息支出分别为7,609美元和22,186美元,其中资本化的利息分别为275美元和526美元[114] - 公司九个月利息净支出增加1850万美元,达到1130万美元,主要由于利率下降和债务余额增加[204] 市场与销售 - 公司在中国和美国市场销售BRUKINSA,并在中国市场销售tislelizumab和pamiparib[40] - 公司在中国推出了BRUKINSA、tislelizumab和pamiparib,并计划继续推广现有商业产品[158] - 公司在中国国家医保目录中纳入了tislelizumab、BRUKINSA和XGEVA,自2021年3月1日起生效[158]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和九个月的产品净收入分别为192,461美元和437,202美元,同比增长显著[117] - Tislelizumab在2021年第三季度和九个月的销售额分别为76,980美元和200,738美元,同比增长显著[118] - BRUKINSA在2021年第三季度和九个月的销售额分别为65,832美元和130,345美元,同比增长显著[118] - 公司2021年九个月的销售返利和退货应计金额为60,621美元,支付金额为52,305美元[119] - BRUKINSA全球销售额在第三季度达到6580万美元,同比增长320%,其中美国销售额为3370万美元,中国市场销售额为3210万美元,同比增长223%[179] - 替雷利珠单抗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为7700万美元,同比增长54%,主要受益于医保报销范围的扩大和销售团队的扩展[179] - BRUKINSA全球销售额达到1.303亿美元,同比增长458%,其中美国销售额为5980万美元,中国市场销售额为7050万美元[195] - tislelizumab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达到2.007亿美元,同比增长101%,主要由于新患者需求的增加和销售团队的扩展[196] 临床试验与药物开发 - 公司已将其十种分子推进至临床阶段,包括三种已上市药物:BRUKINSA、tislelizumab和pamiparib[40] - 公司拥有超过45种药物和候选药物,其中10种已获批,2种待批,超过30种处于临床开发阶段[40] - 公司全球临床开发团队超过1,800人,正在进行或计划进行超过90项临床试验[40] - 公司在中国建设了先进的生物制剂和小分子制造设施,并计划在新泽西建设商业阶段的生物制剂制造和临床研发中心[40] - 公司正在中国苏州建设新的小分子制造园区[40] - 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将10个分子推进至临床阶段,包括3种已上市药物:BRUKINSA、tislelizumab和pamiparib[153] - 公司拥有超过45种药物和候选药物,其中10种已获批,2种待批,超过30种处于临床开发阶段[154] - BRUKINSA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和美国获得多项新适应症批准,包括治疗套细胞淋巴瘤(MCL)和Waldenström巨球蛋白血症(WM)[155][156] - 公司全球临床开发团队超过1800人,正在进行或计划中的临床试验超过90项,其中30项为关键或注册性试验[154] - 公司正在苏州建设新的小分子制造园区,以支持未来需求[154] 税务与负债 - 2021年第三季度和九个月的所得税收益分别为19,223美元和24,083美元,主要归因于美国股票补偿扣除的递延税收益[100]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未确认的税务负债总额为9,084美元,预计未来12个月内不会有显著变化[102] - 公司九个月所得税优惠增加1580万美元,达到2410万美元,主要由于美国股票补偿扣除的递延税优惠[207] 其他 - 2021年前九个月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为5.315亿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净现金流出30.814亿美元大幅改善[33] - 2021年前九个月公司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为2.523亿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48.772亿美元大幅减少[3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837亿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14.645亿美元略有下降[33] - 2021年前九个月公司股票期权和员工持股计划产生的现金流入为8219万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7583万美元有所增加[3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为33.571亿美元,相比2020年12月31日的38.692亿美元有所下降[35] - 2021年前九个月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为1258万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6548万美元大幅改善[35]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182,916,659美元,净亏损为425,224美元[36] - 公司在2021年九个月内授予了6,074,757股普通股的期权和15,583,295股普通股的限制性股票单位[12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2016年计划下可授予的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单位分别为59,405,189股和36,239,359股[12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未授予任何期权或限制性股票单位,2018年计划下的未行使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单位分别为30,901和831,116[125][126] - 2018年员工购股计划(ESPP)允许员工以市场价格的85%购买公司普通股,截至2021年9月30日,可供未来发行的普通股为5,194,546股[127] - 2021年8月31日,公司通过ESPP发行了425,386股普通股,市场价为每股308.30美元,购买价为每股262.06美元[128] -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31,680美元,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35,397美元,总费用为67,077美元[130]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累计其他综合收入为12,580美元,其中外币折算调整贡献了20,712美元[133] - 2021年9月10日,公司向Amgen Inc.发行了165,529股ADS,总对价为50,000美元[134] -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净产品收入为158,775美元,美国市场为43,471美元,其他地区为4,194美元[14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的采购承诺总额为268,498美元,其中77,601美元用于合同制造组织的最低采购要求[140] - 公司与中国广州的制造设施、研发活动扩展以及北京昌平设施的研发运营相关的资本承诺为57,720美元[141] - 公司与Amgen的合作协议中,剩余的全球开发成本共同资助承诺为851,124美元[142] - 公司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将在欧盟获得BRUKINSA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适应症的上市批准,并正在扩大欧洲的商业布局[179] - 公司正在准备中国国家医保目录(NRDL)谈判,涉及替雷利珠单抗、BRUKINSA和帕米帕利等药物,预计谈判将在2021年第四季度完成[180] - 公司第三季度其他收入净额增加至3150万美元,主要由于对Leap Therapeutics的股权投资未实现收益[190] - 公司九个月其他净收入减少290万美元,达到2650万美元,主要由于对Leap Therapeutics投资的未实现收益[205]
BeiGene(BGNE) - 2021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1-08-05 00: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1.49992亿美元,同比增长128.5%,其中产品收入为1.38624亿美元,同比增长111.2%[27]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总收入为7.55864亿美元,同比增长542.1%,其中合作收入为5.11123亿美元[27] - 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净亏损为4.80341亿美元,同比增长42.9%,每股亏损为0.40美元[27]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净亏损为4.13846亿美元,同比下降40.9%,每股亏损为0.35美元[27]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净亏损为4.138亿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7.013亿美元有所收窄[3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为2.952亿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6.049亿美元大幅改善[3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入为5.435亿美元,主要得益于投资出售收益[3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7.764亿美元,同比增长32.1%[3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净产品收入为2.447亿美元,同比增长108%[11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Tislelizumab销售额为1.237亿美元,同比增长148%[116] - 公司2021年上半年BRUKINSA销售额为6451万美元,同比增长739%[116] - 公司2021年上半年REVLIMID销售额为2677万美元,同比增长8%[116] - 公司2021年上半年XGEVA销售额为1779万美元,去年同期无销售[116]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利息支出为1457.7万美元,其中25.1万美元资本化[11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短期债务总额为4.348亿美元,同比增长30%[110] - 公司2021年上半年长期银行贷款总额为1.948亿美元,同比增长6%[110] - 公司2021年上半年预付款项和其他流动资产总额为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41%[10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应计费用和其他应付款总额为3.988亿美元,同比增长15%[10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期末余额为25,572美元,较期初的11,874美元大幅增加[117]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为413,846美元,较2020年同期的701,257美元有所减少[119] - 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在中国市场的净产品收入为122,635千美元,同比增长95.9%[144] - 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在美国市场的净产品收入为23,846千美元,同比增长679.4%[14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的净产品收入为218,617千美元,同比增长91.9%[14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在美国市场的净产品收入为383,809千美元,同比增长10,060.8%[144] - 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在美国市场的合作收入为7,958千美元[14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在美国市场的合作收入为357,786千美元[144] - 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BRUKINSA产品在美国的销售额为15,888千美元[14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BRUKINSA产品在美国的销售额为26,023千美元[144] - 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1.5亿美元,同比增长128.5%,主要得益于内部开发产品的销售增长以及与诺华的合作收入[168][169] - 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11.2%,达到1.386亿美元,主要由于tislelizumab在中国和BRUKINSA在美国及中国的销售增长[171] - 合作收入为1136.8万美元,全部来自2021年第二季度的研发服务收入,去年同期无合作收入[172] - 销售成本同比增长153.5%,达到3626.3万美元,主要由于tislelizumab、BRUKINSA和XGEVA的销售增长[173] - 毛利率为73.8%,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主要由于tislelizumab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后的价格下降[175] - 公司总收入增加6.3817亿美元,达到7.5586亿美元,同比增长542.2%,主要由于与诺华的合作收入增加以及内部开发产品的销售增长[183] - 产品收入增加1.2705亿美元,达到2.4474亿美元,同比增长107.9%,主要由于tislelizumab和BRUKINSA在中国和美国的销售增长[186] - 合作收入达到5.1112亿美元,其中4.8465亿美元来自与诺华的合作协议下的许可权利交付[187] - 销售成本增加4040万美元,达到6890万美元,主要由于tislelizumab、BRUKINSA和XGEVA的销售增加[188] - 产品销售的毛利率下降至71.8%,主要由于tislelizumab、BRUKINSA和XGEVA在NRDL上市后的价格下降[18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限制性现金为17.86685亿美元,短期投资为26.05452亿美元,总债务为6.29658亿美元[199] - 公司预计现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将足以支持未来12个月的运营费用和资本支出需求[200] 研发与创新 - 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研发费用为3.56091亿美元,同比增长24.5%,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2.32289亿美元,同比增长87.3%[27]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5.35亿美元,同比增长24.4%[32] - 公司拥有超过45种药物和候选药物,其中8种已获批,4种待批,30多种处于临床开发阶段[38] - 公司正在新泽西建设商业阶段生物制剂制造和临床研发中心[38] - 公司全球临床开发团队超过1600人,正在进行或计划进行90多项临床试验[38] - 公司在中国建立了最先进的生物制剂和小分子制造设施[38] - 公司已将其10种分子推进到临床阶段,包括3种商业化药物[38] - 公司研发费用主要用于BRUKINSA、tislelizumab、pamiparib等内部开发药物的临床试验和临床前研究[158] - 公司预计未来研发费用将显著增加,以支持更多临床试验和新适应症的开发[16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5%,达到3.5609亿美元,主要由于内部研发费用增长44.7%[176][177] - 公司第二季度外部研发费用增加4500万美元,主要归因于合作协议下的前期许可费用增加,部分被BRUKINSA、tislelizumab和pamiparib的外部临床试验费用减少所抵消[178] - 内部研发费用增加5780万美元,达到1.869亿美元,同比增长44.7%,主要由于全球开发组织的扩展和临床及临床前药物候选物的增加[178] - 研发费用增加8650万美元,达到6.7682亿美元,同比增长14.7%,主要由于内部研发费用的增加[190] - 公司设施、折旧、办公费用、租金和其他费用增加了1750万美元,以支持组织增长[193] - 咨询费用增加了1440万美元,主要归因于与药物候选物进展相关的科学、监管和开发咨询活动的旅行和会议费用增加[193] 合作与授权 - 公司与世界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如安进和诺华合作,开发和商业化创新药物,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在1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6,400名员工[39] - 公司与诺华的合作协议中,公司获得了650,000美元的预付款,并有可能获得高达1,300,000美元的监管里程碑付款和250,000美元的销售里程碑付款[57] - 2021年上半年,公司与诺华的合作收入为511,123美元,其中484,646美元为许可收入,26,477美元为研发服务收入[55] - 公司与诺华的合作协议中,公司负责资助tislelizumab的持续临床试验,诺华则负责在其领土内资助新的注册、桥接或上市后研究[57] - 公司评估了与诺华的合作协议,确定交易价格为650,000美元,并将交易价格分配给两个确定的履约义务,其中484,646美元分配给许可,165,354美元分配给研发服务[61] - 公司在2021年6月30日结束的六个月内确认了11,368美元和26,477美元的研发服务收入[62] - 公司与Amgen的合作协议中,公司负责在中国商业化XGEVA、KYPROLIS和BLINCYTO,并与Amgen分享中国市场的商业利润和亏损[63] - 公司通过Amgen购买了XGEVA、KYPROLIS和BLINCYTO的库存,截至2021年6月30日,应付Amgen的库存购买和共同开发资金为94,616美元[71] - 公司与Shoreline Biosciences签署了全球独家战略合作,开发基于NK细胞的治疗产品[72] - 公司自2017年9月起通过与BMS(原Celgene)的许可协议在中国销售REVLIMID、VIDAZA和ABRAXANE等获批癌症疗法,并于2019年11月在美国推出首款自主研发药物BRUKINSA[155] - 2021年1月,公司与诺华达成合作,授予诺华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欧盟成员国等地区开发和商业化tislelizumab的权利,并获得预付款[156] - 公司与诺华制药达成合作和许可协议,获得6.5亿美元的预付款,用于开发、制造和商业化tislelizumab[202] 投资与资产 - 2021年6月30日的未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显示,公司持有美国国债和货币市场基金等现金等价物,总价值为3,336,525美元[49] - 公司持有的美国国债在2021年6月30日的公允价值为2,605,452美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3,268,725美元有所下降[49][50] - 公司持有的Leap Therapeutics普通股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分类为Level 1,而购买Leap普通股的认股权证分类为Level 2[5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的短期投资包括2,605,452美元的美国国债[75] - 公司在2021年6月30日结束的三个月和六个月内分别记录了2,325美元和5,376美元的未实现亏损[78] - 公司持有Leap公司8.1%的普通股,包括可行使的认股权证后,持股比例约为14.9%[7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无公开市场价格的股权投资为18,712美元[80] - 公司在MapKure的持股比例从71.4%降至55.6%,并因此确认了11,307美元的收益[82] - 公司对MapKure的股权投资在2021年6月30日的账面价值为9,037美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9,509美元有所下降[83] - 公司通过BeiGene (Guangzhou)向广州GET一期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了11,782美元(人民币80,000元),持有该基金26.3%的股权[85] - 公司计划与GET合作成立合资企业,用于在广州建设新的研究中心[8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库存总额为117,587美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89,293美元大幅增加[87] - 公司2021年6月30日的固定资产净值为395,167美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357,686美元有所增长[89] - 公司2021年6月30日的在建工程为78,864美元,主要用于广州生产基地的扩建和研发活动的扩展[89] - 公司通过BeiGene HK收购了GET在BeiGene Biologics的5%股权,总收购价为28,723美元(人民币195,262元),并偿还了股东贷款132,061美元(人民币900,000元)[93] - 公司与中国民生银行签订了总额为200,000美元的贷款协议,其中120,000美元用于合资企业股权回购和股东贷款偿还[94] - 公司2021年6月30日的无形资产净值为12,008美元,主要包括产品分销权和开发产品[95] - 公司2021年6月30日的未确认税收优惠总额为8,306美元,预计未来12个月内不会有显著变化[10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采购承诺总额为220,147美元,其中86,293美元用于合同制造组织的最低采购要求[13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本承诺总额为70,669美元,主要用于广州工厂的制造设施扩建[13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在Amgen合作项目中的剩余共同开发资金承诺为909,777美元[13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子公司的净资产受限金额为659,122美元,较2020年底的119,776美元大幅增加[134] 员工与股权激励 - 公司2021年6月30日拥有超过6,400名员工,分布在18个国家和地区[149]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授予了5,696,054股普通股期权和12,828,907股限制性股票单位[12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2016年计划下可授予的普通股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单位分别为67,981,478股和36,537,657股[121] - 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增加1.082亿美元,达到2.323亿美元,同比增长87.3%,主要由于中国、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新兴市场的商业组织扩展[179] - 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增加了1.833亿美元,同比增长79.3%,达到4.144亿美元,主要由于员工薪资和福利增加7750万美元,外部商业相关费用增加6700万美元[194] 其他综合收益与亏损 - 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其他综合收益为962.6万美元,主要来自外币折算调整[29]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为586.4万美元,主要来自外币折算调整[29] - 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综合亏损为4.7145亿美元,同比增长39.1%[29]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综合亏损为4.08693亿美元,同比下降41.8%[2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为12,095美元,较2020年底的6,942美元有所增加[130] - 其他净支出从净收入2370万美元变为净支出500万美元,主要由于前一年期间未实现的股权投资收益和MapKure剥离的收益[196] - 所得税优惠为49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所得税费用为10万美元,主要由于美国股票补偿扣除的递延税优惠[197] 市场与销售 - 公司预计2021年内部开发产品和安进授权产品的销售将推动总收入增长[171] - 百时美施贵宝授权产品的收入将继续受到ABRAXANE在中国暂停进口和销售的影响[172] - 公司预计2021年剩余时间内毛利率将趋于正常化,与去年保持一致[175] - 公司预计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将增加,以支持tislelizumab、BRUKINSA、pamiparib等产品的商业化活动[163]
BeiGene(BGNE) - 2021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1-05-06 00: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6.05872亿美元,同比增长1064%,其中产品收入为1.06117亿美元,合作收入为4.99755亿美元[26]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6649.5万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净亏损3.64939亿美元实现扭亏为盈[26]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6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每股亏损0.36美元实现盈利[26]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为6275.7万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综合亏损3.62582亿美元大幅改善[28]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66,495千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净亏损364,939千美元有显著改善[31]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125,095千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负现金流量341,944千美元有大幅提升[31]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291,948千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负现金流量1,114,969千美元有显著改善[31]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107,419千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2,802,168千美元有所减少[31]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520,401千美元,期末余额为1,910,406千美元[31]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股东权益增加至4,003,587千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2,827,056千美元有显著增长[35]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其他综合亏损为3,738千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综合收益1,349千美元有所下降[35]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非控制性权益为0,相比2020年同期的14,842千美元有所减少[35]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净产品收入为106,117美元,同比增长103.8%[118]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每股基本收益为0.056美元,去年同期为每股亏损0.362美元[122]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6.058亿美元,同比增长1063.8%,主要得益于与诺华的合作收入以及内部开发产品的销售增长[174][175] - 产品收入为1.061亿美元,同比增长103.8%,主要由于tislelizumab和BRUKINSA在中国的销售增长[177] - 合作收入为4.998亿美元,其中4.847亿美元来自与诺华的许可权交付[177] - 销售成本为3268.5万美元,同比增长131.0%,主要由于tislelizumab、BRUKINSA和XGEVA的销售增加[178] - 公司预计2021年产品收入将继续增长,主要由于内部开发产品和安进授权产品的销售增加[177] - 公司预计毛利率将在2021年恢复正常,主要由于销售组合向高利润率产品转变[180] - 公司预计BMS授权产品的收入将继续受到中国NMPA暂停ABRAXANE进口和销售的影响[177] - 公司预计COVID-19疫情对商业活动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177] - 公司预计tislelizumab、BRUKINSA和XGEVA纳入NRDL将增加患者需求,抵消价格下降的影响[177] - 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增加7500万美元,同比增长70.1%,达到1.821亿美元,主要由于员工薪资和福利增加3470万美元,外部商业相关费用增加2750万美元[184] - 净利息收入减少1090万美元,同比下降162.5%,从净利息收入670万美元转为净利息支出420万美元[185] - 其他净收入减少至净支出410万美元,主要由于当期股权投资未实现亏损[186] - 所得税收益为46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为所得税支出160万美元,主要由于美国股票补偿扣除的递延税收益[187]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限制性现金为19.104亿美元,短期投资为29.1047亿美元,总债务为5.9806亿美元[189] - 2021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665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为净亏损3.649亿美元,累计赤字为35亿美元[190] - 2021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1.2509亿美元,主要由于净收入6650万美元和非现金费用3340万美元[194] - 2021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2.9195亿美元,主要由于投资证券的销售和到期[197] - 2021年第一季度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1.0742亿美元,主要来自短期银行贷款7100万美元和员工股票期权行使2580万美元[198] 研发与创新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研发支出为3.20726亿美元,同比增长5.4%[26]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8,500千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43,000千美元有所减少[31]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21,889美元,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23,944美元,总费用为45,833美元[131] - 公司拥有超过45种药物和候选药物,其中7种已获批,5种待批,超过30种处于临床开发阶段[154] - 公司全球临床开发团队超过1,600人,正在进行或计划中的临床试验超过100项,其中25项为关键性或注册性试验,涉及12,000多名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约一半在中国以外[154] - 公司已启动BGB-15025的1期临床试验,BGB-15025是一种研究性造血祖细胞激酶1(HPK1)抑制剂[157] - 公司预计未来研发费用将显著增加,以支持其药物和候选药物的临床试验和商业化活动[167] - 研发费用为3.207亿美元,同比增长5.4%,主要由于内部研发活动的扩展[181][182] 合作与战略 - 公司与诺华制药达成合作协议,获得6.5亿美元预付款,并可能获得总计15.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和未来销售的特许权使用费[60] -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从诺华制药获得的总合作收入为499,755美元,其中许可收入为484,646美元,研发服务收入为15,109美元[58] - 公司与安进达成全球战略肿瘤合作,负责在中国商业化安进的XGEVA、KYPROLIS和BLINCYTO,并共同开发安进的肿瘤管线资产[66] - 公司与Amgen的合作协议中,Amgen以每股174.85美元的价格购买了15,895,001股公司ADS,占公司20.5%的股份[68] - 公司与诺华(Novartis)达成合作,授予诺华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欧盟成员国、英国、挪威、瑞士、冰岛、列支敦士登、俄罗斯和日本开发和商业化tislelizumab的权利[157] - 公司与安进(Amgen)和诺华(Novartis)等世界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合作,开发和商业化创新药物[155] - 2021年1月,公司与诺华达成合作协议,获得6.5亿美元预付款,用于开发和商业化tislelizumab在北美、欧洲和日本的市场[192] 市场与销售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Tislelizumab销售额为48,879美元,同比增长138%[119]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BRUKINSA销售额为22,090美元,同比增长2981%[119]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REVLIMID销售额为16,629美元,同比增长118%[119]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XGEVA销售额为14,454美元,去年同期无销售[119] - 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出了tislelizumab和BRUKINSA,并计划在2021年推出更多合作产品[158] - 公司在中国和美国市场销售BRUKINSA,并在中国市场销售tislelizumab,拥有科学基础的商业组织[153] - 公司在中国建立了先进的生物制剂和小分子制造设施,并与高质量的合同制造组织(CMOs)合作,生产内部开发的临床和商业产品[153] - 公司在中国广州的生物制剂设施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开始商业化生产tislelizumab,该设施面积超过100万平方英尺(10万平方米),生物制剂产能为8,000升,预计到2022年底总产能将增至64,000升[156]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药品市场接受度不足的风险,可能影响商业化成功[12] - 公司依赖第三方制造商生产部分商业产品和临床供应,若第三方未能履行义务可能影响药品开发和商业化[14] - 公司需要持续获得监管批准,若无法获得或延迟获得批准将严重影响收入能力[13] - 公司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导致竞争对手更早或更成功地发现、开发和商业化竞争药品[13] 投资与资产 - 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某些金融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基于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或转移负债的价格[48]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持有的美国国债公允价值为652,519美元,货币市场基金公允价值为268,697美元[51] - 公司采用三级层次结构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分类,包括活跃市场中的报价(一级)、其他可观察输入(二级)和不可观察输入(三级)[49] - 公司采用历史经验、已知趋势和合理假设进行估计,实际结果可能与这些估计不同[45] - 公司采用ASC 606准则评估与诺华的合作协议,确定交易价格为6.5亿美元,并分配至许可和研发服务两个履约义务[64] - 公司采用市场法确定现金等价物和可供出售债务证券的公允价值,基于活跃市场中的报价[52] - 公司采用百分比完成法确认研发服务收入,2021年第一季度确认的研发服务收入为15,109美元[65]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研发费用为27,643美元,研发成本分摊负债摊销为26,930美元,总计应付Amgen的开发资金为54,573美元[71]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研发成本分摊负债总额为475,918美元,其中流动部分为135,333美元,非流动部分为340,585美元[72] - 公司短期投资中,美国国债的摊余成本为2,910,074美元,公允价值为2,910,472美元[76] - 公司对Leap的投资中,普通股的公允价值为9,129美元,认股权证的公允价值为5,299美元[79] - 公司对MapKure的投资中,持有55.6%的股权,截至2021年3月31日,投资账面价值为9,273美元[85] - 公司对广州GET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为11,782美元,持有26.3%的股权,截至2021年3月31日,投资账面价值为12,005美元[86]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库存总额为72,974美元,其中原材料为26,894美元,在制品为9,504美元,成品为36,576美元[89]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在建工程(CIP)为70,774美元,主要用于广州制造设施的扩建和百济神州(广州)有限公司(BGC)在广州的研发活动扩展[91] - 2021年第一季度折旧费用为9,444美元,较2020年同期的7,467美元有所增加[92] - 百济神州香港子公司与广州GET技术开发公司合作,在广州建立了生物制剂制造设施,百济神州香港持有95%的股权[93] - 2020年11月,百济神州香港以28,723美元收购了GET持有的5%股权,使百济神州香港对广州生物制剂业务的持股比例达到100%[95] - 公司与中国民生银行签订了总额为200,000美元的贷款协议,用于资助股权回购和股东贷款的偿还[96]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无形资产净值为4,813美元,主要包括产品分销权和交易许可证[98] - 2021年第一季度所得税收益为4,630美元,而2020年同期为1,554美元的所得税费用[100]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未确认的税务负债总额为7,727美元,预计未来12个月内不会有显著变化[103] -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应收账款信用损失准备余额为161美元,较2020年同期的2,022美元有所减少[106]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预付费用和其他流动资产总额为171,399美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60,012美元有所增加[109]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利息支出为6,950美元,同比增长62%[116]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销售返利和退货应计项目余额为45,665美元,同比增长1037%[120] - 公司2018年员工持股计划(ESPP)初始预留3,500,000普通股,后增加至7,355,315普通股,员工可享受15%的折扣购买公司普通股[128] - 2021年2月26日,公司通过ESPP发行436,124普通股,市场ADS价格为236.30美元,购买价格为200.86美元,收益为6,738美元[129]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累计其他综合收入为3,204美元,其中外币折算调整为10,422美元[134] - 2020年1月,公司向Amgen出售15,895,001 ADSs,总收益为2,779,241美元,每股ADS价格为174.85美元[135]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中国子公司的净资产受限金额为439,268美元[138]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采购承诺总额为141,159美元,其中88,024美元用于合同制造组织的最低采购要求[139] - 公司资本承诺总额为51,421美元,主要用于广州工厂的制造设施扩建和研发活动[140] - 公司与Amgen的合作协议中,公司负责共同资助全球开发成本,截至2021年3月31日,剩余共同开发资金承诺为964,437美元[141] -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净产品收入为95,982美元,美国市场收入为359,963美元,其他地区收入为149,927美元[149] - 公司总合同义务为18.80459亿美元,其中短期(少于1年)义务为8.3606亿美元,占比44.5%[207] - 公司运营租赁承诺总额为4443.7万美元,其中短期(少于1年)承诺为1606.5万美元,占比36.1%[207] - 公司采购承诺总额为1.41159亿美元,其中短期(少于1年)承诺为6251.7万美元,占比44.3%[207] - 公司债务义务总额为5.98062亿美元,其中短期(少于1年)义务为4.05045亿美元,占比67.7%[207] - 公司债务利息总额为5907.7万美元,其中短期(少于1年)利息为2105.6万美元,占比35.6%[207] - 公司共同开发资金承诺总额为9.64437亿美元,其中短期(少于1年)承诺为2.7425亿美元,占比28.4%[207] - 公司资金承诺总额为1425万美元,其中短期(少于1年)承诺为475万美元,占比33.3%[207] - 公司养老金计划总额为761.6万美元,其中短期(少于1年)承诺为95.6万美元,占比12.6%[207] - 公司资本承诺总额为5142.1万美元,全部为短期(少于1年)承诺[207]
BeiGene(BGNE) - 2020 Q4 - Annual Report
2021-02-25 00:00
商业化合作与许可 - 公司于2017年成为商业化阶段公司,通过与Celgene Logistics Sàrl(现为Bristol Myers Squibb公司)签订许可和供应协议,在中国商业化BMS的癌症疗法[305] - 2019年10月,公司与Amgen达成战略合作,涉及商业化阶段的肿瘤产品XGEVA、BLINCYTO、KYPROLIS以及临床和临床前阶段的肿瘤管线产品[306] - 公司与Amgen的合作涉及在中国商业化Amgen的肿瘤产品XGEVA、BLINCYTO和KYPROLIS,以及全球开发和商业化Amgen的临床和临床前阶段管线产品[456] - 公司与Novartis达成合作和许可协议,开发和商业化抗PD-1抗体tislelizumab,涉及北美、日本、欧盟和其他六个欧洲国家[449] - 公司与Celgene的合作于2019年终止,公司获得了1.5亿美元的付款,并重新获得了tislelizumab的全球权利[449] - 公司已签订许可和合作协议,未来可能签订更多合作,但这些安排可能增加支出或稀释股东权益[448] 药物批准与商业化 - 公司于2019年11月获得首个内部开发药物BRUKINSA(zanubrutinib)在美国的批准,用于治疗特定患者的套细胞淋巴瘤(MCL)[306] - BRUKINSA在中国获得批准,用于治疗特定患者的MC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306] - 公司在中国获得tislelizumab的批准,用于治疗特定患者的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膀胱癌(UC)和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306] - 公司正在美国和中国建立销售团队,以商业化内部开发和许可的药物,这将需要大量资本支出、管理资源和时间[306] - 公司在商业化内部开发和许可药物方面经验有限,可能面临更多风险、更长的时间和更高的成本[307] - 公司可能无法进一步发展和成功维护内部销售和商业分销能力,或与第三方合作者建立或维持关系,以成功商业化任何药物[309] 市场竞争与销售 - 公司需要与其他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竞争,以招募、培训并保留营销和销售人员[308] - 公司面临来自大型制药公司、专业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的激烈竞争,特别是在癌症治疗领域[313] - 公司依赖第三方分销商在中国分销Amgen和BMS的癌症疗法,以及内部开发的药物[439] - 公司依赖第三方制造商生产商业和临床药物供应,若供应不足或质量不达标,业务将受到损害[440] - 公司正在中国建设生物制剂制造设施,但仍依赖外部供应商生产药物和候选药物[441] 制造与供应链 - 公司依赖第三方制造商生产商业化数量的内部开发和授权药物,未来可能需要扩大内部产能或建立额外的第三方制造能力[322] - 公司面临制造合作伙伴要求资助资本改进的风险,以支持制造和相关活动的扩展[322] - 公司药物制造商必须遵守FDA、NMPA、EMA等监管机构的好制造规范(GMP)要求,未能遵守可能导致罚款、生产暂停或产品召回[323] - 2020年3月25日,NMPA暂停了BMS供应的ABRAXANE在中国的进口、销售和使用,导致ABRAXANE在中国供应中断[323] - 公司依赖BMS及其第三方制造商供应REVLIMID、VIDAZA和ABRAXANE,依赖Amgen供应XGEVA和BLINCYTO[441] - 公司面临供应链中断的风险,特别是依赖单一供应商的原材料和组件[444] - 第三方制造商若未能遵守制造法规,可能导致产品召回、销售中断或法律制裁[447] - 公司正在与BMS合作恢复ABRAXANE在中国的供应,包括申请替代制造地点的资格[447] 报销与定价 - 公司药物的商业成功依赖于政府健康管理机构、私人健康保险公司和其他组织的报销,缺乏报销可能影响药物的市场接受度[325] - 全球医疗保健行业的主要趋势是成本控制,政府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方通过限制覆盖范围和报销金额来控制成本[326] - 在美国,药品报销政策不统一,公司需要为每个支付方提供科学、临床和成本效益数据,以确保药品的覆盖和报销[327] - 在中国,药品价格通常低于美国和欧洲,政府定期审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纳入或移除,影响药品的报销金额[330] - 公司计划在美国、中国、欧洲和其他司法管辖区寻求药物和候选药物的市场批准,市场接受度和销售将显著依赖于第三方支付方的覆盖和报销[333] 监管与法律风险 - 公司可能受到美国和其他司法管辖区的反回扣、虚假索赔、医生支付透明度、欺诈和滥用法律的约束,违反这些法律可能导致刑事和民事制裁[334] - 公司面临严格的政府监管,若无法遵守相关法规,可能导致产品召回、生产暂停、罚款等严重后果[352]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ABRAXANE供应因监管问题中断,正在与合作伙伴BMS合作恢复供应[354] - 监管审批过程漫长且不可预测,若无法获得批准,公司业务将受到重大影响[354] - 公司可能因临床试验结果不佳、数据完整性问题或监管要求变化而延迟或无法获得药物批准[356] - 公司需遵守美国《反海外腐败法》(FCPA)及其他反贿赂法律,违反可能导致声誉受损、罚款及其他重大费用[487] - 公司员工、分销商和第三方推广人员可能违反反贿赂法律,导致公司面临监管调查和处罚[488] - 公司现有的反贿赂政策和程序可能无法完全防止员工或代理人的贿赂行为,可能导致刑事或民事处罚[489] 临床试验与开发 - 公司依赖药物和候选药物的临床开发成功,若无法完成临床开发、获得监管批准或商业化,业务将受到重大损害[342] - 临床开发过程漫长且昂贵,结果不确定,早期试验结果可能无法预测后期试验结果,且药物在后期试验中可能失败[344] - 公司可能面临患者招募困难,导致临床试验延迟或成本增加,特别是在COVID-19等公共卫生事件期间[350] - 临床试验延迟或终止将损害候选药物的商业前景,增加成本并推迟收入生成[358] - FDA在COVID-19疫情期间继续加快肿瘤产品的开发,但由于旅行限制,可能无法完成所需的检查,导致审批时间延长[359] - 公司依赖第三方CRO进行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如果这些第三方未能成功履行合同义务或满足预期期限,可能会影响公司的药物开发和商业化[457] 财务与融资 - 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亏损36亿美元,主要由于研发和运营费用[392] - 公司预计未来将继续亏损,并计划投入12.5亿美元用于与Amgen合作的全球药物开发项目[393] - 公司在2020年、2019年和2018年的净现金流出分别为13亿美元、7.503亿美元和5.477亿美元,主要由于净亏损[397] - 公司在2020年通过出售股份获得约28亿美元资金,用于支持运营和药物开发[397] - 公司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和药物商业化的经验,可能面临不可预见的费用和困难[395] - 公司可能需要额外融资以完成药物候选品的开发和实现盈利[396] - 公司预计将继续在药物发现、临床开发、制造能力建设和药物供应保障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包括在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建立和维护商业组织[399] - 公司自2017年9月起从BMS授权的药物销售中产生收入,自2019年第四季度起从内部开发的药物中产生收入,但这些收入不足以支持运营[400] - 公司预计现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可能不足以完成所有全球开发或推出所有当前药物和候选药物,可能需要通过公开或私募、债务融资、合作和许可安排等方式进一步融资[400] - 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3.82亿美元,受限现金810万美元,短期投资32.687亿美元,大部分存放在中国境外的金融机构[409] 知识产权与专利 - 公司依赖知识产权保护其药物和候选药物,如果无法获得或维持足够广泛的专利保护,第三方可能与其竞争[411][412] - 公司可能面临专利无效或专利申请未获批准的风险,可能导致竞争对手开发并商业化竞争性药物[413][414] - 公司专利的有效期有限,部分专利可能在新药商业化前或不久后到期,影响公司的竞争地位[417][418]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保护药物或药物候选物的专利可能面临高昂成本,且在某些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如美国[420] - 公司可能无法阻止第三方在未获得专利保护的国家使用其技术开发药物,并可能将这些药物出口到公司拥有专利但执法力度较弱的非美国地区[420] - 公司可能无法有效执行从第三方获得许可的专利,第三方可能延迟或拒绝在许可地区执行专利[420] - 公司目前持有的商标注册和申请可能面临政府或第三方的异议,影响品牌维护和业务发展[421] - 在某些国家,特别是中国,公司可能难以阻止专利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422] - 公司可能因保护或执行知识产权而卷入诉讼,这些诉讼可能昂贵、耗时且不成功[423] - 公司可能无法防止商业秘密或机密信息的盗用,特别是在法律保护不如美国的国家[425] - 公司可能因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而被起诉,导致高昂的诉讼费用和时间消耗,影响药物开发和商业化[425] - 公司依赖避免侵犯第三方有效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来确保商业成功,但可能面临未知的专利或专利申请[426] - 公司可能因第三方成功主张知识产权侵权而面临禁令或其他救济措施,影响药物开发和商业化[428] 人力资源与招聘 - 公司员工数量从2020年初的3400人增加到年底的5100人,增长了50%,并预计将继续增长[461] - 公司面临来自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学和临床人员招聘竞争,若无法吸引和留住高质量人才,将限制其增长战略的实施[469] 数据保护与法规 - 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要求外国实体在涉及中国人类遗传资源(HGR)的活动中需获得批准,并确保中国方的全面参与[470] - 违反中国数据保护法规可能导致临床试验暂停、HGR样本和数据没收、行政罚款,甚至禁止在中国开展新临床试验[471] - 2020年12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将非法收集和转移中国HGR的行为定为刑事犯罪,最高可判处7年有期徒刑[472] 生产设施与扩展 - 公司在中国北京、广州和苏州设有生产基地,若建设或扩展延迟,可能影响药物生产和商业化[474] - 公司需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但若无法获得必要的监管批准或成本过高,可能无法满足未来需求[476] 收购与战略合作 - 公司可能因收购或战略合作而增加资本需求、稀释股东权益或承担额外债务[481] - 在与安进的交易中,公司发行了206,635,013股普通股,稀释了现有股东的持股比例[482] - 中国的外资并购法规要求涉及国家安全或重要行业的交易需提前通知商务部并接受审查[483] - 公司未来可能通过收购互补业务扩展业务,但需遵守复杂的法规和审批流程,可能延迟交易完成[485] - 公司未来在美国和中国的收购可能受到CFIUS、MOFCOM等政府机构的严格审查或禁止,影响业务扩展和市场占有率[486] 环境与安全 - 公司及其合同研究组织(CROs)或合同制造组织(CMOs)若未能遵守环境、健康和安全法规,可能面临罚款或处罚[490] - 公司使用危险材料可能导致污染或伤害,进而引发赔偿责任,且责任可能超出保险覆盖范围[491] - 公司未为环境责任或有毒侵权索赔购买保险,可能面临重大成本[492] 信息技术与数据安全 - 公司信息技术系统可能遭受安全漏洞或故障,导致产品开发和商业化工作中断[493] - 公司收集和存储敏感数据,包括患者健康信息和知识产权,系统中断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或业务中断[495]
BeiGene (BGNE) Presents At 39th Annual 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
2021-01-21 07:06
业绩总结 - 截至2020年9月30日,BeiGene的总收入为9100万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5000万美元增长82%[59] - 产品收入净额为9100万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5500万美元增长65%[59] - 2020年前九个月的总收入为2.09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3.71亿美元下降44%[59] - 2020年第三季度的总支出为5.31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3.62亿美元增长47%[59] - 研发费用为3.49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2.37亿美元增长47%[59] - 截至2020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为47.24亿美元[59] 用户数据 - 在86名复发/难治性MCL患者中,整体反应率(ORR)为84%,完全反应(CR)率为59%[36] - 在83名复发/难治性WM患者中,ORR为94%,非常好的部分反应(VGPR)率为28%[36] - 在101名复发/难治性CLL/SLL患者中,ORR为95%,CR率为14%[36] - 在109名一线CLL/SLL Del17p患者中,ORR为93%,CR率为2%[36] - BRUKINSA在复发/难治性WM的VGPR+CR率为28.91%,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S)为92.4%,12个月总生存率(OS)为98.8%[39] - Ibrutinib在相同患者群体中的VGPR+CR率为19.81%,12个月PFS为85.9%,12个月OS为92.5%[39] 研发与市场扩张 - BeiGene的全球临床开发团队超过1,600人,已在35个地区完成60多项临床试验,注册超过12,000名受试者[29] - BRUKINSA(Zanubrutinib)在中国的多发性淋巴瘤(MCL)研究中,完全招募在五个月内完成,显示出快速的临床开发能力[32] - Tislelizumab在中国的非小细胞肺癌(Sq NSCLC)研究,从启动到申请的时间为20个月,速度快于Keytruda和Opdivo[34] - BeiGene的内部研发团队预计到年底将从500人增长到700人,具备运行24个项目的能力[28] - BeiGene的内部开发管线包括Ociperlimab(TIGIT抗体)、BGB-11417(Bcl-2抑制剂)和BGB-15025(HPK1抑制剂)等多个有前景的候选药物[28] - BeiGene的创新药物在中国的使用激增,收入在国家医保目录(NRDL)后显著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18] 未来展望 - BeiGene在未来12个月内预计将有4个潜在的新药申请(NDA)提交或监管讨论[56] - 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将有7个潜在的三期临床试验数据读出[56] - BeiGene的现金流中包括预计来自与诺华的合作中获得的6.5亿美元的预付款[59] - 全球生物技术行业的资本流入达到53.2亿美元,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融资热潮[22] 竞争与定价 - BeiGene的BRUKINSA在美国的定价比竞争对手更具竞争力,价格为8.7%低于Acalabrutinib,7.4%低于Ibrutinib[35] - 中国的临床试验参与率是美国的几倍,且中国的癌症新发病例达到460万,几乎与美国、欧盟五国和日本的总和相当[17] - BeiGene的临床研究投资可减少10%-70%的成本,尤其是在中国的临床试验中[33] 新产品与技术 - Tislelizumab在360名一线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 NSCLC)患者中,联合化疗的中位PFS为7.6个月,风险比(HR)为0.52[42] - Tislelizumab在334名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q NSCLC)患者中,联合化疗的中位PFS为9.7个月,HR为0.65[42] - Tislelizumab在中国的NMPA批准涵盖多种癌症,包括一线Sq NSCLC和复发/难治性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41]
BeiGene(BGNE) - 2020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0-11-06 06:06
产品与市场销售 - 公司在美国市场销售BRUKINSA用于治疗至少接受过一次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成年患者,并在中国市场销售BRUKINSA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和MCL患者[150] - 公司在中国市场销售tislelizumab用于治疗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和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UC)患者[151] - 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净产品收入同比增长81.6%,达到9110万美元,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的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和美国及中国市场的BRUKINSA®销售增长[179] - 2020年前九个月净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6.0%,达到2.0877亿美元,主要由于替雷利珠单抗和BRUKINSA®的销售增长[193] 研发与临床试验 - 公司已提交新的或补充的新药申请,计划在2020年及以后推出更多药物或适应症[152] - 公司拥有超过1,350人的全球临床开发团队,正在进行超过70项临床试验,涉及超过10,000名患者和健康受试者[152] - 2020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7.3%,达到3.491亿美元,主要由于合作协议下的许可费用和里程碑付款增加6750万美元,以及与安进(Amgen)合作开发费用增加3080万美元[183][185] - 2020年前九个月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5.8%,达到9.393亿美元,主要由于外部临床和非临床研发费用增加[195] - 内部研发费用增加1.13亿美元,主要由于全球研发组织的扩展和临床及临床前药物候选物的持续开发,包括员工薪资和福利增加4470万美元,材料和试剂费用增加3690万美元[198] 合作与许可协议 - 公司与Amgen合作,在中国商业化XGEVA、KYPROLIS和BLINCYTO,并计划推出更多合作产品[152] - 公司与BioAtla修订了全球共同开发和商业化协议,获得BA3071的独家全球许可[153] - 公司与Singlomics Biopharmaceuticals签署独家许可协议,开发、制造和商业化抗COVID-19抗体DXP-593和DXP-604[156] - 公司与Bio-Thera Solutions签署许可、分销和供应协议,在中国开发、制造和商业化BAT1706,一种Avastin(贝伐珠单抗)的生物类似药[157] - 公司与Amgen的合作中,剩余共同开发资金承诺为10.77亿美元[23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总收入为9110万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5010万美元增长81.6%,主要得益于内部开发产品的销售[177][178] - 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产品净收入为9108万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5014万美元增长81.6%[177] - 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3.4907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2.3697亿美元增长47.3%[177] - 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为1.6084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1.0500亿美元增长53.2%[177] - 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净亏损为4.2562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3.0766亿美元增长38.3%[177] - 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运营亏损为4.4014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3.1227亿美元增长40.9%[177] - 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其他收入为571万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亏损182万美元大幅改善[177] - 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利息收入为614万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2206万美元下降127.8%[177] - 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所得税收益为842万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322万美元增长161.8%[177] - 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归属于非控股权益的净亏损为139万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130万美元增长6.9%[177] - 公司2020年前九个月净亏损11.279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5.627亿美元显著增加,主要由于研发和商业化活动的扩展[204] 现金流与资本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为47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大幅增加[205] - 公司2020年前九个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出9.511亿美元,主要由于净亏损11.279亿美元,部分被非现金费用1.333亿美元抵消[20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30.814亿美元,主要用于购买投资证券49亿美元,部分被投资证券的销售和到期收入20亿美元抵消[211] - 融资活动现金流入48.772亿美元,主要来自与Amgen合作的28亿美元,以及向现有投资者定向增发普通股获得的21亿美元[213] - 公司未来资本需求将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商业化能力、临床试验进展和知识产权维护成本[218] - 公司可能通过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合作安排等方式满足资金需求,现有股东权益可能被稀释[219]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合同义务总额为15.32亿美元,包括运营租赁、采购承诺和债务义务[220] - 公司在中国和美国租赁多处办公和制造设施,未来最低租赁付款总额为4660万美元[221]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采购承诺总额为1.429亿美元,主要用于CMO供应和BMS、Amgen的库存采购[222] - 公司短期贷款总额为4960万美元,主要用于研发和运营资金[223][224][225]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亿美元,短期投资为33亿美元[241]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受限现金为520万美元[241] 汇率与通货膨胀 - 公司在中国拥有大量业务,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对合并现金余额产生重大影响[215] - 人民币对美元在2020年前九个月升值约2.5%,而在2019年全年贬值约1.3%[246] - 公司认为通货膨胀在2020年前九个月对其运营结果没有重大影响[251] 其他 - 公司预计COVID-19疫情将继续对其运营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商业销售、监管互动和临床试验招募[163] - 公司在中国独家分销和推广BMS和Amgen的癌症疗法,预计未来将继续产生亏损[21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现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预计可支持至少12个月的运营支出和资本支出[217] - 公司估计市场利率每变动100个基点,将影响其投资组合的公允价值430万美元[242]
BeiGene(BGNE) - 2020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0-08-07 04:17
药物研发与商业化 - 公司在中国和美国市场销售自主研发和授权药物,包括BRUKINSA®和tislelizumab,分别用于治疗淋巴瘤和膀胱癌等疾病[138][139] - 公司计划在2020年及以后推出更多新药或适应症,包括与Amgen合作的KYPROLIS®和BLINCYTO®等[140] - 公司拥有超过1,350人的全球临床开发团队,正在进行70多项临床试验,涉及超过10,000名患者和健康受试者[141] - 公司与Amgen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Amgen的肿瘤产品,包括XGEVA®和sotorasib等[142] - 公司在中国获得pamiparib的优先审评资格,用于治疗BRCA突变晚期卵巢癌患者[143] - 公司与Assembly Biosciences合作,在中国开发和商业化三种临床阶段的乙肝病毒核心抑制剂候选药物[144] - 公司在中国开始商业化XGEVA®,用于治疗骨巨细胞瘤,并提交了预防骨骼相关事件的补充新药申请[147] - 公司提交了tislelizumab的补充新药申请,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肝细胞癌[146][148] - 公司当前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BRUKINSA®、tislelizumab、pamiparib等内部研发药物和候选药物的临床推进[158] - 公司预计未来研发费用将显著增加,以支持更多临床试验和潜在关键试验的开展[163] - 公司预计未来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将增加,以支持更多产品的商业化准备和研发活动[164] - 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研发费用增加25.0%,达到2.86亿美元,主要由于临床药物候选项目的推进和全球研发组织的扩展[175] - 公司2020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增加45.0%,达到5.903亿美元,主要由于临床和非临床阶段项目的外部成本增加[188] - 公司与安进的合作开发费用为5670万美元,占研发费用的9.6%[189] 财务表现 - 公司通过直接发行普通股筹集了约20.8亿美元,净收益约为20.7亿美元[145] - 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6563.5万美元,同比下降73.0%,主要由于与BMS的合作协议终止导致合作收入减少[167][169] - 2020年第二季度产品收入为6563.5万美元,同比增长12.9%,主要来自BRUKINSA®和tislelizumab的销售增长[167][170] - 2020年第二季度研发费用为2.85968亿美元,同比增长25.0%,主要用于推进内部研发药物和候选药物的临床试验[167] - 2020年第二季度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1.24049亿美元,同比增长50.8%,主要用于支持tislelizumab和BRUKINSA®的商业化活动[167][164] - 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净亏损为3.36318亿美元,同比增长291.3%,主要由于研发和商业化费用增加[167]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净亏损为7.01257亿美元,同比增长176.1%,主要由于研发和销售费用的大幅增加[167] - 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净产品收入增长12.9%,达到6560万美元,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的tislelizumab和美国及中国市场的BRUKINSA®销售[171] - ABRAXANE®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自2020年3月起被国家药监局暂停,导致其销售额同比下降99.3%,仅为23.6万美元[171]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净产品收入增长1.8%,达到1.177亿美元,主要由于tislelizumab和BRUKINSA®的销售,但受到ABRAXANE®和REVLIMID®销售下降的影响[185]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总收入下降63.4%,至1.177亿美元,主要由于与BMS的合作协议终止导致合作收入停止[183]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净亏损7.013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2.54亿美元大幅增加[196] - 公司2020年上半年运营活动现金流出6.0489亿美元,主要由于净亏损7.013亿美元[201]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5.4486亿美元,主要用于购买投资证券24亿美元[205] - 公司2020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入28.8316亿美元,主要来自与安进的合作[207]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其他净收入2370万美元,主要由于MapKure去合并确认的收益[194]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780万美元,同比增长5.9%[193] - 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其他净收入增加至2000万美元,主要由于MapKure的剥离和权益法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180] - 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利息收入净额下降61.6%,至110万美元,主要由于利息支出的增加[179] - 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所得税收益为150万美元,主要由于中国子公司的收入和美国研发税收抵免的影响[181] 现金与投资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为32亿美元[19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2020年6月30日为13亿美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6.18亿美元显著增加[234] - 公司短期投资在2020年6月30日为18亿美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3.647亿美元大幅增长[234] - 公司估计市场利率每变动100个基点,将影响其投资组合的公允价值740万美元[235] - 公司认为其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不存在重大违约或流动性风险[236] - 公司未使用任何衍生金融工具来对冲外汇风险[237] - 人民币对美元在2020年上半年贬值约1.5%,2019年全年贬值约1.3%[238] - 人民币对美元的大幅贬值可能显著减少公司应收款项、收益或损失的美元等值[240] - 公司认为通货膨胀在2020年上半年对其经营结果没有重大影响[243] 合同与债务 - 公司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合同义务总额为16.93亿美元,包括运营租赁、采购承诺、债务义务和共同开发资金承诺[216] - 公司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采购承诺总额为1.269亿美元,其中1.051亿美元用于从CMO采购的最低供应要求[218] - 公司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债务义务总额为3.177亿美元,包括短期和长期银行贷款[219][221][223] - 公司与Amgen的合作中,公司负责共同资助全球开发成本,截至2020年6月30日,剩余共同开发资金承诺为11.38亿美元[225] - 公司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资本承诺总额为6100万美元,主要用于广州工厂的制造设施[226] - 公司没有表外安排,所有财务交易均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229] 市场与运营风险 - 公司预计COVID-19疫情将继续对其运营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商业销售、监管互动和临床试验招募[152] - 公司在中国拥有大量业务,产生大量人民币现金,但由于报告货币为美元,汇率波动可能对合并现金余额产生重大影响[209] - 公司预计现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将足以支持未来12个月的运营费用和资本支出需求[211] - 公司未来资本需求将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成功商业化内部开发和授权药物的能力、监管审查和批准的成本和时间等[213] 合作与授权 - 公司收到BMS一次性支付的1.5亿美元终止费用,该款项在2019年6月全额确认[155] - 公司在中国独家分销和推广三种BMS批准的癌症疗法,自2017年第三季度开始确认收入[210]
BeiGene(BGNE) - 2020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0-05-12 04:35
药物研发与临床试验 - 公司在中国和美国市场销售内部研发和授权药物,包括BRUKINSA™和tislelizumab[139] - 公司计划在2020年及以后推出更多内部研发和授权药物,包括XGEVA®、KYPROLIS®和BLINCYTO®[140] - 公司拥有超过1,100人的全球临床开发团队,正在进行超过60项临床试验,涉及7,500多名患者和健康受试者[141] - 公司与Amgen合作,计划在中国商业化Amgen的肿瘤产品XGEVA、KYPROLIS和BLINCYTO[142] - 公司计划与Atreca和IGM合作,开发针对SARS-CoV-2的IgM和IgA抗体,以应对COVID-19疫情[143] -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接受了tislelizumab联合化疗用于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144] - tislelizumab联合化疗在非鳞状NSCLC一线治疗的三期试验中达到了主要终点,显示出显著的进展无生存期(PFS)改善[145] - tislelizumab在中国获批用于PD-L1高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UC)患者[146] - 公司目前主要研发活动集中在内部开发的药物和候选药物,包括zanubrutinib、tislelizumab等[158] - 公司面临药物开发的不确定性,包括临床试验成功、市场接受度、竞争等风险[161]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0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5210万美元,同比下降33.1%,主要由于与BMS的合作协议终止导致合作收入减少[167][168] - 2020年第一季度产品收入为5206万美元,同比下降9.3%[167][169] - 2020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3.043亿美元,同比增长70.6%[167] - 2020年第一季度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1.0708亿美元,同比增长85.8%[167] - 2020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3.649亿美元,同比增长117.1%[167] - 公司预计未来研发费用将显著增加,以支持临床试验和新药开发[163] - 公司预计未来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将增加,以支持商业化活动和研发努力[164] - 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净产品收入为5210万美元,同比下降9.3%,主要由于ABRAXANE、REVLIMID和VIDAZA的销售下降,部分被tislelizumab和BRUKINSA的初始销售所抵消[171] - 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增加1.26亿美元,达到3.043亿美元,同比增长70.6%,主要由于临床药物候选项目的推进和外部合作费用的增加[177] - 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增加4940万美元,达到1.071亿美元,同比增长85.8%,主要由于员工薪酬和福利的增加以及专业咨询费用的增加[181] - 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3.649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1.681亿美元大幅增加,主要由于研发和行政费用的增加[185] - 公司预计现有现金及短期投资足以支持未来12个月的运营支出和资本支出需求[197] 现金与投资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为34亿美元,其中包括用于广州生物制剂设施建设的8510万美元[186] - 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使用的现金为3.419亿美元,主要由于净亏损和运营资产及负债的增加[189] - 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1.72亿美元,主要由于净亏损1.681亿美元和净运营资产及负债增加6040万美元,部分被非现金费用5650万美元抵消[190] - 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1亿美元,主要用于购买投资证券13亿美元、研发支出4300万美元、资本支出2150万美元和股权投资500万美元[191] - 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1.724亿美元,主要来自投资证券出售和到期7.106亿美元,部分被投资证券购买4.874亿美元、研发支出2900万美元和资本支出2180万美元抵消[192] - 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融资活动现金流入28亿美元,主要来自与安进的合作收入28亿美元,其中22亿美元记为股权,6亿美元记为研发成本分担负债[193] - 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融资活动现金流入4300万美元,主要来自长期银行贷款3670万美元和员工股票期权行权630万美元[19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2020年3月31日为20亿美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6.18亿美元大幅增加[218] - 公司短期投资在2020年3月31日为14亿美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3.647亿美元显著增长[218] - 公司估计市场利率每变动100个基点,将影响其投资组合公允价值540万美元[219] 合同与承诺 - 公司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重大合同义务总额为16.76亿美元,包括运营租赁5356万美元、采购承诺1.173亿美元、债务义务2.505亿美元和共同开发资金承诺11.94亿美元[201] - 公司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采购承诺总额为1.173亿美元,其中9670万美元用于CMO供应,2060万美元用于BMS库存采购[203] - 公司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资本承诺总额为6065万美元,主要用于广州生物制造工厂的设施建设[209] - 公司与安进的合作中,公司负责共同资助安进肿瘤管线的全球开发成本,截至2020年3月31日剩余共同开发资金承诺为11.94亿美元[208] 市场与运营影响 - 由于BMS合同制造工厂的检查问题,ABRAXANE在中国的进口、销售和使用被暂停[147] - 公司预计COVID-19疫情将在2020年上半年对其全球运营产生负面影响,包括临床试验招募和商业收入[149] - ABRAXANE在中国的销售因NMPA的暂停进口和使用而受到严重影响,预计收入将持续下降,直到NMPA解除暂停[172]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2020年第一季度贬值约1.7%,2019年全年贬值约1.3%[222] - 公司认为通货膨胀在2020年第一季度对其运营结果没有重大影响[227] 合作与收入 - 公司从与BMS的合作协议中获得一次性付款1.5亿美元,该款项在2019年6月全额确认[155]
BeiGene(BGNE) - 2019 Q4 - Annual Report
2020-03-03 06:03
药物批准与商业化 - 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出了BRUKINSA™(zanubrutinib),用于治疗套细胞淋巴瘤(MCL),并于2019年11月获得FDA加速批准[333] - 公司的抗PD-1抗体tislelizumab于2019年12月获得NMPA批准,用于治疗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并计划在2020年第一季度在中国上市[333] - 公司在中国市场与BMS合作,获得了ABRAXANE®、REVLIMID®和VIDAZA®的独家商业化权利[331] - 公司计划在中国市场与Amgen合作商业化三款肿瘤产品,并合作开发20款Amgen肿瘤管线产品[365] - 公司需要继续获得监管批准以商业化其药物和候选药物,否则将严重影响其收入能力[346] - 公司药物和候选药物的批准可能受到使用限制或条件批准,影响其商业潜力[412] 市场竞争与风险 - 公司面临来自大型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的激烈竞争,特别是在BRUKINSA和tislelizumab的市场推广方面[338] - 公司预计其药物和候选药物的市场机会可能仅限于对其他治疗无效的患者,且市场规模可能较小[343] - 公司在中国面临缺乏专利链接、专利期限延长和监管独占性的风险,可能导致早期仿制药竞争[397][398][399][400] - 公司可能面临反回扣、虚假索赔、欺诈和滥用等法律风险,违反这些法律可能导致刑事制裁、民事处罚和声誉损害[357][358][360] - 第三方非法分销和销售假冒药物可能对公司声誉和业务产生负面影响[368] 临床试验与研发 - 公司药物开发和商业化面临临床试验失败、监管批准延迟或未能获得批准的风险,这可能严重影响业务[369][370] - 临床试验结果可能无法预测未来试验结果,早期试验结果可能无法反映后期试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74] - 即使临床试验显示药物有效性和持久性良好,部分患者可能无法受益,某些肿瘤类型可能对药物产生抗性[375] - 公司在中国和全球的临床试验可能因患者招募困难而延迟或受到影响[381][382][383] - 公司在中国和全球的临床试验可能因监管要求变化而延迟或增加成本[391][392][393] - 公司在中国和全球的药物开发可能因不良事件而中断、延迟或终止临床试验[403][404] - 公司在中国和全球的药物开发可能因监管机构要求额外数据或分析而延迟或失败[389][390] - 公司在中国和全球的药物开发可能因临床试验结果不理想或安全问题而延迟或失败[379][380] - 公司在中国和全球的药物开发可能因临床试验协议修改或重新提交而延迟[391] - 公司在中国和全球的药物开发可能因临床试验参与者偏离协议或退出而延迟或失败[389] - 临床试验中报告了多起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AEs)和严重不良事件(SAEs),部分事件导致患者死亡,可能影响患者招募和试验完成[405] - 药物和候选药物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可能导致监管机构延迟或暂停临床试验,甚至撤销药物批准[406] 制造与供应链 - 公司依赖第三方制造商生产商业产品和临床供应品,若第三方未能履行义务,药物开发和商业化将受到不利影响[352][353] - 公司目前依赖第三方制造商生产商业化药物,包括BRUKINSA和tislelizumab,未来可能需要扩大内部产能或建立更多第三方制造能力[354] - 公司药物制造商必须遵守FDA、NMPA、EMA等机构的GMP要求,未能遵守可能导致罚款、生产暂停、产品召回或批准撤销[355] - 公司正在中国建设生物制剂制造设施,但仍计划依赖外部供应商制造和加工药物及候选药物[516] - 公司与Boehringer Ingelheim签订了tislelizumab的商业供应协议,与Catalent签订了BRUKINSA的商业供应协议[516] - 公司依赖BMS及其第三方制造商在中国供应ABRAXANE、REVLIMID和VIDAZA[516] - 公司计划与Amgen合作在中国开发和商业化药物,并将依赖Amgen供应这些药物[516] - 公司在商业规模上制造或加工药物及候选药物的经验有限,包括BRUKINSA和tislelizumab[516] - 公司依赖第三方进行药物和候选药物的规格测试,若测试不当,患者可能面临严重风险,监管机构可能对公司施加重大限制[518] - 公司目前依赖多个供应商提供制造活动的原材料,但部分供应链可能依赖单一供应商[519] 财务与资金 - 公司自2010年成立以来,累计亏损达20亿美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预计未来将继续亏损[445] - 2020年1月,公司通过发行ADS从Amgen获得约27.8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支持其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活动[450] - 公司预计2020年开始从内部开发的产品中产生收入,但这些收入不足以支持其运营[453] - 公司预计未来12个月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足以满足运营需求,但可能不足以完成所有全球开发或商业化项目[453] - 公司未来的资金需求将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临床试验进展、监管批准、市场推广成本等[455] - 公司可能通过股权发行、债务融资、合作和许可安排寻求额外资金,这可能导致股东权益稀释和市场股价下跌[45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18亿美元(2019年)和7.129亿美元(2018年),短期投资为3.647亿美元(2019年)和11亿美元(2018年),主要存放在中国境外的金融机构[468] 知识产权与法律风险 - 公司依赖知识产权保护其药物和技术,但专利申请和维护过程复杂且昂贵,可能无法有效防止竞争对手开发类似产品[471] - 公司专利可能被无效或范围缩小,竞争对手可能通过非侵权方式开发类似技术或产品[477] - 公司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可能面临挑战,法律体系可能不利于专利和商业秘密的强制执行[484] - 公司可能卷入知识产权诉讼,这些诉讼可能昂贵且耗时,且结果不确定[486] - 公司可能面临专利侵权或知识产权被侵犯的风险,未来可能需要通过诉讼来保护其知识产权,这可能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487] - 在美国的专利诉讼中,被告通常会提出专利无效或不可执行的抗辩,这可能导致公司的专利被撤销或修改,从而影响其药物的保护范围[488] - 公司依赖第三方专利和知识产权,若无法获得必要的许可,可能无法开发或商业化其药物,从而对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491] - 若第三方成功指控公司侵犯其知识产权,公司可能面临禁令或其他法律救济,导致无法开发或商业化某些药物[492] - 公司已知某些与tislelizumab、BRUKINSA和pamiparib相关的专利将在2023年至2031年间到期,若这些专利的有效性被确认,公司可能需要获得许可才能在美国商业化相关药物[493] - 专利诉讼或相关程序的结果可能被公开,若市场认为这些结果对公司不利,可能对公司股价产生重大负面影响[494] - 公司需遵守专利机构的程序、文件提交和费用支付要求,否则可能导致专利保护被削弱或丧失[496] - 公司可能无法获得专利期限延长或监管独占期,这可能导致竞争对手在产品专利到期后获得竞争产品的批准,从而对公司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499] - 公司依赖商业秘密保护其竞争优势,若商业秘密被泄露或合法获取,公司可能无法阻止竞争对手使用这些信息[503] - 公司可能无法通过收购或许可获得必要的第三方知识产权,从而影响其业务增长[508] 市场推广与定价 - 公司药物和候选药物的市场推广受到严格监管,禁止超适应症推广,违规可能导致重大法律责任[414] - 公司药物和候选药物的定价和报销可能受到不利影响,尤其是在欧盟和美国等市场[421] - 公司药物和候选药物的报销可能受到限制,影响患者使用和公司盈利能力[426] - 公司药物和候选药物的净价格可能因政府或私人支付方的强制性折扣或回扣而降低[427] - 美国政府对药品定价的审查加强,可能影响公司药物的定价策略和市场准入[428] - 美国《平价医疗法案》(ACA)的未来变化可能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429] - 中国药品价格通常低于美国和欧洲,市场主要由仿制药主导,创新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NRDL)的机会有限[432] - 2019年中国启动全国药品集中采购计划,旨在通过最低价竞标降低药品价格,公司成功中标ABRAXANE,但价格显著低于2019年和2020年的定价[433] - 第三方支付方要求公司提供预定的折扣,可能影响药品的需求和价格,公司无法保证所有药品都能获得报销[434] - 获得报销的药品可能面临延迟,且报销范围可能有限,无法覆盖公司的研发、生产和分销成本[435] - 公司计划在美国、中国、欧洲等市场寻求药品批准,但药品定价可能受到政府控制,影响市场接受度和销售[436] 汇率与财务风险 - 公司收入和成本以多种货币计价,包括美元、人民币、欧元和澳元,汇率波动可能对财务表现和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460] - 人民币对美元和其他货币的汇率波动可能受到政治、经济因素及中国和其他国家外汇政策的影响,进而影响公司财务表现[461] - 公司大部分收入以美元和人民币计价,而成本以美元、澳元、人民币和欧元计价,人民币升值可能对股息支付和运营资金产生不利影响[462] 分销与客户风险 - 公司依赖第三方分销商分销其批准的药物,包括BMS的癌症疗法ABRAXANE、REVLIMID和VIDAZA,以及BRUKINSA和tislelizumab[512] - 公司与BMS的独家分销商有长期业务关系,但协议可在双方提前六个月书面通知后终止[512] - 公司面临分销商和客户违约风险,随着业务扩展,信用风险敞口预计将增加[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