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伟股份(300919)
icon
搜索文档
中伟股份(300919)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暨累计分红情况的公告
2025-04-18 17:34
证券代码:300919 证券简称:中伟股份 公告编号:2025-055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暨累计分红情况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重大遗漏。 特别提示: 1、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拟定 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如下: 以实施分红的股权登记日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登记股数扣除回购专户中已回 购股份后的总股数(以下简称"总股数")为基数,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3.6 元(含税),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 2、公司现金分红方案不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 9.4 条第(八) 项规定的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情形。 基于公司业务发展预期及实际经营情况,公司拟定 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具体如下: 一、审议程序 2025 年 4 月 10 日,公司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以 9 票同意、0 票反对、0 票弃权,审议通过《关于公司 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召开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 五次会议,以 3 票同意、0 票反对、0 票弃权,审议通过《关于公司 20 ...
中伟股份(300919) - 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进展公告
2025-04-18 17:34
证券代码:300919 证券简称:中伟股份 公告编号:2025-054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进展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重大遗漏。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践行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活跃 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及国常会指出的"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要采 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的指导思想,公司制定"质量回报双提升"行 动方案。"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具体内容详见公司 2024 年 2 月 6 日在巨潮资讯网 (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关于推动"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现将公 司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进展情况公告如下: 一、推进产业生态化布局,强根基筑优势 公司持续发力构建产业一体化的生态布局。面对新能源产业巨大的发展机遇,叠加行业 调整、市场竞争加剧,依托深厚的行业积淀与发展经验,公司进行全面战略升级;基于全球不 同区域资源禀赋,不断拓展资源储备,强化战略安全保障,构建起覆盖"原矿资源-原矿粗 炼-原料精炼-新能源 ...
中伟股份:2024年年报点评:前驱体经营性盈利稳定,镍冶炼持续贡献增量【勘误版】-20250416
东吴证券· 2025-04-16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给予25年22x PE,目标价44元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镍价底部区间震荡,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8.6/24.9/31.9亿元,同比+27%/+34%/+28%,对应PE为16x/12x/9.5x,考虑公司为国内第一大前驱体厂商且镍自供率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402亿元,同+17%,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25%,扣非归母净利12.8亿元,同-19%,毛利率12.1%,同-1.8pct;24Q4营收101亿元,同环比+24.5%/-0.2%,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环比-74%/-69%,扣非归母净利1.4亿元,同环比-69%/-63% [7] 各产品情况 - **三元前驱体**:2024年销量约20万吨,同减13%;Q4出货约3.5万吨,环减30%+,预计25Q1出货环比提升,25全年出货23 - 24万吨,同增15 - 20%;24年均价约8万/吨,同减15%;Q4加回资产减值和公允价值变动,单吨净利维持0.5 - 0.6万元左右,环比基本稳定 [7] - **磷酸铁**:2024年销量近8万吨,Q4出货4万吨+,环增近150%;24年底产能20万吨,预计25年出货有望近20万吨,同增150%左右;24年均价约0.9万/吨,24全年亏损1.6亿元,预计Q4亏损约0.7亿元 [7] - **镍产品**:测算2024年印尼镍产品出货近9万吨,权益量约5万吨,Q4出货约3万吨,权益量约1.8万吨,环增30%左右;印尼建成及在建产能19.5万金吨,24年10月中青首期第1、2条冰镍线全面达产,剩余4条线于25H1开始逐步爬坡,24年内NNI 6万吨产线达产,25年初NNI共8万吨全面达产;预计25年镍产品出货16 - 18万吨,权益量10万吨左右,同比翻倍增长;Q4镍价下跌且NNI项目爬产,成本相对较高,24年下半年NNI项目亏损0.3亿元,预计Q4镍冶炼盈利环比下降,25年镍冶炼项目成本预计维持1.4 - 1.5万美金 [7] 财务指标情况 - 2024年期间费用率7.7%,同+0.2pct,Q4费用率8.6%,同环比-1.9/+0.1pct;Q4计提资产减值损失0.5亿元,环增183%;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39亿元,同-10%,Q4经营性现金流10.7亿元,同环比-51%/-31%;24年资本开支64亿元,同-7%,Q4资本开支26亿元,同环比+27%/+73% [7] 财务预测情况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40,223|47,919|56,161|65,989| |同比(%)|17.36|19.13|17.20|17.5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467|1,861|2,490|3,192| |同比(%)|(24.64)|26.84|33.84|28.18| |EPS - 最新摊薄(元/股)|1.57|1.99|2.66|3.41| |P/E(现价&最新摊薄)|20.76|16.37|12.23|9.54| [1][8]
中伟股份(300919):2024年年报点评:前驱体经营性盈利稳定,镍冶炼持续贡献增量勘误版
东吴证券· 2025-04-16 19: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镍价底部区间震荡,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8.6/24.9/31.9亿元(25 - 26年原预期23.1/28.1亿元),同比+27%/+34%/+28%,对应PE为16x/12x/9.5x,考虑公司为国内第一大前驱体厂商,且镍自供率持续提升,给予25年22x PE,目标价44元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402亿元,同+17%,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 - 25%,扣非归母净利12.8亿元,同 - 19%,毛利率12.1%,同 - 1.8pct;其中24Q4营收101亿元,同环比+24.5%/-0.2%,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环比 - 74%/-69%,扣非归母净利1.4亿元,同环比 - 69%/-63% [7] 各产品情况 - **三元前驱体**:2024年公司电池材料体系产品合计销售量超30万吨,其中三元前驱体销量约20万吨,同减13%;Q4前驱体材料合计出货超9万吨,其中三元前驱体出货约3.5万吨,环减30%+。预计2025Q1三元前驱体出货环比提升,25全年出货23 - 24万吨,同增15 - 20%。2024年三元前驱体均价约8万/吨,同减15%;Q4加回资产减值和公允价值变动,测算单吨净利维持0.5 - 0.6万元左右,环比基本稳定 [7] - **磷酸铁**:2024年公司磷酸铁销量近8万吨,其中Q4出货4万吨+,环增近150%。2024年底公司磷酸铁产能20万吨,预计2025年出货有望近20万吨,同增150%左右。2024年磷酸铁均价约0.9万/吨,24全年亏损1.6亿元,预计Q4亏损约0.7亿元 [7] - **镍产品**:测算2024年印尼镍产品出货近9万吨,权益量约5万吨,其中Q4出货约3万吨,权益量约1.8万吨,环增30%左右。公司印尼建成及在建产能19.5万金吨,2024年10月中青首期第1、2条冰镍线全面达产,剩余4条线于25H1开始逐步爬坡,2024年内NNI 6万吨产线达产,25年初NNI共8万吨全面达产;预计2025年镍产品出货16 - 18万吨,权益量10万吨左右,同比翻倍增长。Q4镍价下跌,且NNI项目爬产,成本相对较高,2024年下半年NNI项目亏损0.3亿元,预计Q4镍冶炼盈利环比下降,2025年镍冶炼项目成本预计维持1.4 - 1.5万美金 [7] 财务指标情况 - 2024年期间费用率7.7%,同+0.2pct,其中Q4费用率8.6%,同环比 - 1.9/+0.1pct;Q4计提资产减值损失0.5亿元,环增183%;20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39亿元,同 - 10%,其中Q4经营性现金流10.7亿元,同环比 - 51%/-31%;2024年资本开支64亿元,同 - 7%,其中Q4资本开支26亿元,同环比+27%/+73% [7] 财务预测情况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40,223|47,919|56,161|65,989| |同比(%)|17.36|19.13|17.20|17.5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467|1,861|2,490|3,192| |同比(%)|(24.64)|26.84|33.84|28.18| |EPS - 最新摊薄(元/股)|1.57|1.99|2.66|3.41| |P/E(现价&最新摊薄)|20.76|16.37|12.23|9.54| [1][8]
中伟股份2024年营收突破400亿,净利润下滑24.64%
搜狐财经· 2025-04-15 04:55
此外,公司的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增长5.17%,但归属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的滚动环比分别下降22.12% 和19.78%。这表明,尽管公司在扩大市场份额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盈利能力并未同步提升,甚至出现 了倒退。 成本压力与行业竞争 2025年4月12日,中伟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2.23亿元,同比增长17.36%;归属 净利润14.67亿元,同比下降24.64%;扣非净利润12.81亿元,同比下降19.26%。尽管营收保持增长,但 净利润的下滑引发了市场关注。中伟股份作为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其业绩表现反映了行业竞争 加剧和成本压力的双重挑战。 营收增长背后的隐忧 中伟股份2024年营业总收入达到402.23亿元,同比增长17.36%,显示出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持续扩 张能力。然而,净利润的下滑却暴露了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的不足。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 24.64%,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9.26%,这一数据与营收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从历史数据来看,中伟股份的净利润增速在2023年达到26.15%,2022年更是高达64.33%。相比之下, 2024年的净利润下滑显得尤为突兀。尽管 ...
中伟股份(300919):镍冶炼项目放量 海外布局领先
新浪财经· 2025-04-14 12:36
文章核心观点 中伟股份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下降 新能源金属业务放量带动收入增长 三元前驱体龙头地位稳固 海外布局领先 技术多元发展 考虑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下调盈利预测 维持“买入”评级 [1][2][3]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402.23亿元 同比增长17.36% 归母净利润14.67亿元 同比下降24.64% 扣非归母净利润12.81亿元 同比下降19.26% [1] - 24Q4营业收入100.6亿元 同比增长24.46% 环比下降0.17% 归母净利润1.43亿元 同比下降74.41% 环比下降68.82% 扣非归母净利润1.4亿元 同比下降69.32% 环比下降62.67% 业绩下滑因三元材料需求不及预期 [1] 业务表现 新能源金属业务 - 2024年收入大幅增长297.96% 销量14.8万金吨 同比增长454.40% 得益于镍冶炼项目产能放量 毛利率为7.54% 同比下降1.35pcts [1] 三元前驱体业务 - 2024年镍系、钴系、磷系等锂电正极前驱体合计销量超27万吨 同比增长10.83% [2] - 2024年三元前驱体收入161.63亿元 同比下降25.63% 毛利率19.97% 较上年增长0.53pcts 产量19万吨 产能利用率60.38% [2] - 2024年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市占率20.3% 连续5年行业第一 [2] 四氧化三钴业务 - 2024年收入22.45亿元 同比下降24.11% 毛利率10.57% 较上年增长0.91pcts [2] - 填补4.5伏以上高电压技术行业空白 占据高端智能消费产品市场 前瞻性布局AI、智能穿戴、机器人等领域 [2] 战略布局 海外布局 - 与特斯拉、LG化学等客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或长期供货合同 [3] - 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44.46% 同比增长27.08% 受益于镍系材料和新能源金属出口增长 [3] - 建有印尼四大原料基地 在韩国、摩洛哥等地加速推进材料基地建设 全球化产能布局有望减小关税扰动风险 [3] 技术发展 - 磷系材料快速完成3、4代磷酸铁转量产 高压实达行业先进水平 [3] - 镍系材料固态电池前驱体通过国内外主流客户认证 8系以上高镍材料将在固态中发力 [3] - 钴系材料4.55V高电压四钴技术领先 [3] - 钠系材料是主要的核心钠电前驱体供应商 优质客户持续加快量产导入 [3]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 - 2026年、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0.49/24.70/29.55亿元(下调25%/下调22%/新增) 对应PE 15/12/10X [3] - 维持“买入”评级 [3]
中伟股份(300919):2024年年报点评:镍冶炼项目放量,海外布局领先
光大证券· 2025-04-14 11: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伟股份2024年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因三元材料需求不及预期;镍冶炼项目产能放量带动新能源金属业务收入高速增长;三元前驱体龙头地位稳固,四氧化三钴业务高电压技术领先;海外布局领先,推进全球化战略;技术多元展现强劲动力;考虑下游需求,下调25 - 26年、新增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402.23亿元,同比增长17.36%;归母净利润14.67亿元,同比下降24.64%;扣非归母净利润12.81亿元,同比下降19.26%;24Q4营收100.6亿元,同比增长24.46%,环比下降0.17%;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下降74.41%,环比下降68.82%;扣非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69.32%,环比下降62.67% [1] - 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11.18亿、540.20亿、584.0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7.09%、5.68%、8.1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9亿、24.70亿、29.5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9.67%、20.54%、19.63% [3][5] 业务情况 - 新能源金属业务:2024年收入大幅增长297.96%,销量14.8万金吨,同比增长454.40%,毛利率7.54%,同比下降1.35pcts [1] - 三元前驱体业务:2024年合计销量超27万吨,同比增长10.83%,收入161.63亿元,同比下降25.63%,毛利率19.97%,较上年增长0.53pcts,产量19万吨,产能利用率60.38%,2024年出货量市占率20.3%,连续5年行业第一 [2] - 四氧化三钴业务:2024年收入22.45亿元,同比下降24.11%,毛利率10.57%,较上年增长0.91pcts,填补4.5伏以上高电压技术行业空白,占据高端智能消费产品市场,前瞻性布局AI等领域 [2] 海外布局 - 与多家客户签订战略合作或长期供货合同,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44.46%,同比增长27.08%,受益于镍系材料和新能源金属出口增长;建有印尼四大原料基地,在韩国、摩洛哥等地加速推进材料基地建设,全球化产能布局有望减小关税扰动风险 [3] 技术优势 - 磷系材料:快速完成3、4代磷酸铁转量产,高压实达行业先进水平 [3] - 镍系材料:固态电池前驱体通过国内外主流客户认证,8系以上高镍材料将在固态中发力 [3] - 钴系材料:4.55V高电压四钴技术领先 [3] - 钠系材料:是主要的核心钠电前驱体供应商,优质客户持续加快量产导入 [3]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下调2025 - 2026年、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0.49/24.70/29.55亿元(下调25%/下调22%/新增),对应PE 15/12/10X;维持“买入”评级 [3]
中伟股份:打破材料应用边界 构筑“资源—材料—回收”全链条闭环
证券日报网· 2025-04-14 10:15
文章核心观点 中伟股份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受益于新能源市场发展,公司围绕“新四化”战略推动业绩增长,未来新兴领域崛起将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公司还在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和产业生态化方面发力[1][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23亿元,同比增长17.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67亿元 [1] - 2024年公司现有电池材料体系产品合计销售量超30万吨 [1] - 2024年公司在境内实现营业收入223.39亿元,同比增长10.59%;境外实现营业收入178.84亿元,同比增长27.08% [2] 技术驱动方面 - 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围绕“镍系为主,磷系钴系并进,钠系储备”战略方向,实现从“技术平台化”到“商业规模化”跃迁 [1] - 2024年公司全年研发费用达11亿元,在锂电正极前驱体材料方面进入全球领先锂电池产业链,建立优质核心客户体系 [2] 全球化布局方面 - 产业链出海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核心趋势,海外市场是新能源材料企业拓展业务和提升影响力的重要发力点 [2] - 2025年公司将立足长远,坚定全球化布局、拓展材料产业链,提升竞争力 [2] 产业生态化方面 - 新能源材料企业共识是构建完整协同生态系统,纵向形成全链条闭环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企业抗风险能力 [2] - 公司作为头部企业持续发力产业一体化生态构建,未来将深化上游资源布局,加大对关键资源掌控力度 [3] - 动力电池回收是构筑产业全链条闭环关键一环,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存在“小、散、乱”局面,需加强正规回收企业建设和管理 [3] - 中伟股份已构建覆盖“资源端-冶炼端-材料端-回收端”的生态化供应链体系 [4] - 未来金属再生和复用是行业重要课题,政策支持将助力回收市场规模增长,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4] 新兴领域影响 - 新兴应用领域崛起驱动新能源材料企业打破应用边界,提升盈利能力,如机器人对电池材料性能有多样化需求,高镍三元材料是低空经济理想电池材料之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