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精密(002475)

搜索文档
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考虑在美国生产
搜狐财经· 2025-04-09 20:16
文章核心观点 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正与客户讨论应对美国关税的方法,包括将更多生产转移到美国等中国以外地区,关税对公司利润和营收影响小,但需考虑增加海外投资并可能搁置部分中国投资计划 [2] 分组1:应对美国关税措施 - 公司正与客户讨论应对美国关税的方法,包括将更多生产转移到美国等中国以外地区 [2] - 关税对立讯精密的利润和营收影响小,因向美国出口的成品数量很少 [2] - 公司需考虑增加海外投资,并可能搁置一些在中国的投资计划 [2] 分组2:美国生产可能性 - 若有商业保障且能充分评估,不排除将部分产品的生产本地化以满足美国市场需求 [3] - 有客户询问能否在北美为高度自动化生产的产品提供某些服务,公司表示需要商业保障 [4] - 到这一步时,公司还会权衡长期发展和安全方面的考量 [5] 分组3:其他地区投资计划 - 公司正在考虑加大在东南亚的投资,但未透露具体投资地点 [7] - 公司未考虑扩展到印度,但如果客户有特别要求会考虑 [7] - 公司在已有工厂的地方建立并启动一条新的生产线需要1到1.5年的时间 [7]
3天市值蒸发超800亿元 立讯精密二次上市关键期 全球布局没挡住关税袭
新浪财经· 2025-04-09 17:36
文章核心观点 立讯精密作为果链龙头,在准备二次上市关键节点股价重挫,全球化布局未能抵御贸易冲突冲击,公司面临单一大客户占比过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关税博弈风险缩短其转型安全窗口 [2][4][8] 立讯精密股价情况 - 4月3日至8日,立讯精密股价连续重挫,3个交易日跌幅达26%,市值蒸发超800亿元 [2] 果链消费电子龙头上市动态 - 目前A股几大果链消费电子龙头争相抢滩全球化,选择在港股二次上市,3月底蓝思科技递表港交所,歌尔股份此前宣布分拆歌尔微赴港上市,立讯精密也在准备二次上市,预计融资20至30亿美元 [2] 立讯精密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业绩预告显示,全年归母净利润将达131.43亿元至136.91亿元之间 [3] 立讯精密全球化布局困境 - 贸易冲突以全球性对等关税呈现,公司在越南等地区产能首当其冲,东南亚国家46%税率撕裂其全球供应链网络,越南工厂承担大部分AirPods Pro 3产能,税率实施将使单台成本激增、产能利用率降低 [4] - 公司在墨西哥产能有限,无法覆盖北美及全球需求,且依赖从中国进口原材料,也会受一定影响 [4] 加征关税对苹果及果链影响 - 对华加征关税将使苹果公司每年增加约85亿美元成本,若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iPhone 16Pro Max在美零售价格将从1599美元涨至2300美元,会损伤果链利益 [5] 立讯精密对苹果依赖情况 - 立讯来自苹果的营收占比仍高达70%,深度绑定带来高速增长的同时,面临单一大客户占比过高的脆弱性风险 [7] 立讯精密业务转型情况 - 立讯近些年发展非消费电子业务提高防御能力,如汽车电器业务持续增长,去年用超40亿元收购德国汽车线束厂商莱尼公司50.1%股权及其全资子公司Leoni K全部股权,目标是15年内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Tier1领导厂商 [7][8] 立讯精密面临的风险 - 关税博弈风险极大缩短立讯转型安全窗口,地缘政治使成本优势被关税与技术封锁瓦解,若越南关税豁免谈判失败,日子会更艰难 [8]
立讯精密(002475) - 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副董事长增持股份计划的公告
2025-04-08 17:02
增持计划 - 副董事长王来胜拟增持2 - 3亿元[3] - 王来胜持股0.21%,共15,439,647股[4] - 6个月内择机完成增持,锁定期6个月[5][6] - 自有资金,通过深交所系统增持[5][6] 其他说明 - 增持或因市场政策因素无法实施[7] - 不影响上市地位、股权分布和控股权[8]
立讯精密(002475) - 关于收到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长提议回购公司股份的提示性公告
2025-04-08 17:02
股份回购提议 - 2025年4月8日董事长王来春提议回购股份[4] 回购方案 - 资金10 - 20亿元,期限12个月,价格不超均价150%[6][7] - 回购A股,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用途多样[6] - 资金来源为自筹或合法资金[7] 提议人情况 - 王来春前六月无买卖,回购期暂无增减持计划[8][9] - 王来春承诺推动审议并投赞成票[10]
立讯精密、蓝思科技、领益智造等多家“果链”龙头回应“对等关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07 19:26
文章核心观点 美方宣布征收“对等关税”,苹果股价和A股消费电子板块下滑,多家“果链”企业回应影响有限,苹果面临关税成本承担的艰难抉择,iPhone或涨价致竞争力下滑 [1][5][6] 关税政策影响 - 美方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苹果公司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下滑,A股消费电子板块也下挫 [1] “果链”企业回应 蓝思科技 - 经全面评估,预计关税政策变化对整体经营影响非常有限 [2] - 全球有9个研发和生产基地,海外收入占2024年营收的58.63%,大部分出口通过国内保税区完成,规避关税波动风险 [2] - 与海外客户交易采用离岸价或向客户收取运费,由进口方客户承担关税缴纳 [2] 立讯精密 - 已通过全球产能布局等控制风险,受“对等关税”影响有限 [3] - 与客户商定采用FOB模式,供应链企业不承担关税,由进口商承担 [1][3] - 在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与地区搭建产能基地与研发中心 [3] 领益智造 - 已通过全球产能布局,对冲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影响 [3] - 位于产业链中上游环节,主要产品不直接从中国出口美国,具备消化供应链波动的能力 [3] - 在全球有58个生产及服务据点及8个精品组装基地,2024年海外基地整体收入快速增长 [4] 珠海冠宇 - 2024年消费类主营业务收入占比88.94%,消费类电池直接出口美国情况极少,关税政策对公司直接影响有限 [4] - 若终端成品被加税,将与终端客户沟通协商处理 [4] - 已在马来西亚规划建设海外生产基地,完善全球化布局减少关税影响 [4] 苹果面临的抉择 - 苹果在中国供应链体系涵盖多环节,超80%主要供应商在中国设厂,“对等关税”下需抉择承担成本方式 [5] - 中银证券认为关税带来的价格涨幅预计由苹果公司和消费者承担 [5] - 摩根士丹利测算对中国加征关税将使苹果公司每年增加约85亿美元成本 [5] - iPhone或通过提价转嫁成本或压缩利润空间,iPhone 17系列可能涨价,竞争力或下滑 [6]
立讯精密:具备机器人一站式解决方案,迈向智能制造2.0
财富在线· 2025-04-07 17:33
文章核心观点 - 立讯精密作为精密制造龙头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和产业链整合能力,以机器人产业为抓手推动智能制造升级转型,有望在机器人市场规模扩大中占据有利地位释放增长潜力 [1][6] 立讯精密相关情况 入选机器人概念 - 2025年2月27日同花顺数据显示立讯精密新增“机器人概念”,因其控股子公司江苏立讯机器人有限公司基于对电子产业工艺的掌握,具备进入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能力与商业基础 [1] 机器人业务能力 - 3月5日立讯精密在投资互动平台称拥有从机器人研发到量产落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积累了海量机器人应用场景真实数据,以产品矩阵和制造能力做好大规模量产准备 [1] 战略规划与业绩预告 - 立讯管理层以“三个五年”战略规划为指引,通过内生和外延拓展现有业务,深化产业链垂直整合,积极布局新产品、新技术和新领域 [1] 与机器人企业合作 - 多家海内外机器人领域知名企业与立讯精密建立紧密联系,围绕前沿技术等方面展开探讨研发与战略合作 [4] 业务覆盖与能力优势 - 立讯精密业务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设备等多领域,形成垂直整合能力,能快速理解客户需求定制解决方案,还能优化生产流程提升效率与降低成本 [4] 研发投入与专利成果 - 立讯精密将年度研发经费的30%投向基础研究领域,截止2023年年末研发投入转化为6202项专利 [4] 产业布局与项目进展 - 立讯精密旗下多家子公司涉足机器人业务,最早可追溯至2013年成立的江苏立讯机器人有限公司;立讯机器人西安未央研发制造基地近期动工,总投资6.75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分拣机器人2万台,提供50余组智能物流解决方案 [5][6] 机器人行业相关情况 政策推动与产业发展 - 随着工信部《“机器人 +”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推进,国内对机器人重视程度提升,多地积极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2] 技术突破与市场潜力 - 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感知交互等方面取得显著突破,高盛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达1540亿美元 [2] 产业融合与成本优势 - 消费电子与人形机器人产业融合加快,消费电子公司迭代降本能力契合机器人产业核心诉求,莱特定律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重现 [2] 市场规模与供应链受益 - 摩根士丹利测算若人形机器人售价降至1万美元,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60万亿美元,中国供应链凭63%硬件制造份额将成最大受益者 [2] 消费电子企业竞争力 - 在机器人产业规模化落地阶段,消费电子企业凭借“快速迭代基因”展现跨界竞争力,其高频产品迭代能力是突破机器人产业化瓶颈的关键 [3]
立讯精密被曝正考虑赴港上市 拟募资金额或超200亿元
巨潮资讯· 2025-04-05 11:59
文章核心观点 - 立讯精密计划2025年在港上市,预计融资20 - 30亿美元,募资或投向汽车电子及海外产能建设,以降低对苹果业务依赖,港股上市有助于引入国际资本对冲风险,虽A股股价有波动,但公司在新领域突破将打开增长极 [1][2] 公司动态 - 公司计划2025年在香港上市,预计融资20亿至30亿美元(约合145亿至218亿元人民币),已与多家投行磋商,即将委任承销商启动流程 [1] - 2024年以控股方式收购德国汽车线束巨头莱尼,切入顶级车企供应链;2025年3月以6.16亿元收购闻泰科技旗下消费电子ODM资产,强化全球产能布局 [1]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771.77亿元,同比增长13.67%;归母净利润90.75亿元,同比上升23.06%,预计2024全年净利润达131亿至137亿元,增速20% - 25% [1] - 公司75.24%的营收来自苹果业务,客户集中度风险显著 [1] - 立讯通讯业务海外收入占比已达25%,北美数据中心项目将成为未来关键驱动力 [2] 行业情况 - 2025年以来港股IPO市场显著回暖,香港一季度新股集资额跃居全球第四,中国证监会“支持行业龙头赴港上市”政策效应凸显 [2] - 除立讯精密外,宁德时代、美的集团等企业近期均启动港股融资计划 [2] 市场反应 - 立讯精密A股股价在消息披露后出现波动,4月3日单日跌幅达9.99%,市场担忧其高估值与苹果订单稳定性 [2] - 机构认为公司在汽车电子及企业通讯领域的突破将打开新增长极 [2]
苹果加码投资,立讯精密凭领先工艺赋能产业
财富在线· 2025-04-03 17:29
文章核心观点 苹果首席运营官参观立讯精密工厂,双方合作不断深化,立讯精密在苹果供应链地位稳固,公司业绩预增且有发展潜力,未来有明确国际市场战略方向 [1][2][3][4] 苹果与立讯精密合作情况 - 3月25日苹果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在立讯精密董事长陪同下参观其位于江苏常熟的工厂 [1] - 苹果与立讯精密合作始于2011年,立讯精密从供应连接线起步,现全面参与苹果全系列产品制造,涵盖iPhone 16全系等众多核心产品 [1] - 过去两年立讯精密苹果业务增长超50%,在多地增加四家工厂,约16万人在17个工厂从事苹果产品生产 [2] 立讯精密工厂情况 - 立讯精密常熟园区2020年投产,实现从模具到各类零组件垂直整合,涉及多种技术开发 [2] - 立讯精密自主研发的MES系统在常熟生产园区担任智能制造核心角色,可实现设备自动更换电极、自动上下料与启动机台加工等 [2] 立讯精密发展成果 - 立讯精密连续两年登上《财富》世界500强,连续九年入选《财富》中国500强 [3] - 立讯精密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131.43亿元至136.91亿元,同比增幅20%-25% [3] 立讯精密发展前景 - 长江证券认为立讯精密消费电子业务有望随客户在AI手机及单品创新浪潮发展,提升国际大客户份额及盈利水平,力争除大客户外业务量突破千亿规模,未来有望整合产业链潜力标的提升盈利能力 [3] 立讯精密国际市场战略 - 未来立讯精密国际市场战略重点一是强化与全球科技领军企业深度协同,以AI等前沿领域为支点推动业务融合创新;二是深化技术、标准与生态国际化合作,增强中国高端制造全球价值链话语权 [4]
王来春:立讯精密以创新为翼,深化全球化发展
财富在线· 2025-04-03 17:16
文章核心观点 立讯精密成立于2004年,跨越多个经济周期,已成为市值3000亿、年营收超2300亿、净利润破100亿的上市公司,公司成长得益于把握时代机遇、深耕核心能力和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未来目标是构建“制造 + 科技”双轮驱动的全球化产业生态 [1]。 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 - 公司从消费电子起步,逐步向通信、汽车领域延伸,以精密制造为根基,构建覆盖多场景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 [1] - 自2010年上市以来营收高速增长,从2010年10亿元起步,2023年突破2300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772亿元,同比增长13.67%,归母净利润90.75亿元,同比增长23.06% [2] 公司发展策略 创新驱动 - 董事长王来春视创新为企业发展第一动力,企业需从材料、工艺制程、流程等创新角度为客户提出解决方案 [1] - 公司将研发创新放重要位置,持续投入研发技术,革新传统制造工艺,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平台化各段精密制造工艺 [2] - 公司持续精进底层技术,结合快速规模化量产和制程工艺创新能力,为全球品牌客户提供一站式产品落地服务 [2] 业务拓展 - 公司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结合拓展业务版图,今年3月收购闻泰科技旗下消费电子系统集成业务相关子公司股权及业务资产包,补足安卓生态ODM系统集成领域资源 [2][3] 全球化布局 - 2024年王来春频繁奔波欧美市场,公司未来三到五年核心目标是构建“制造 + 科技”双轮驱动的全球化产业生态,国际化战略聚焦强化与全球科技领军企业深度协同、深化技术标准与生态国际化合作 [4] - 公司旗下子公司立讯技术参与GTC 2025峰会,携高速线缆解决方案亮相英伟达特设生态伙伴展示专区 [4] - 去年9月公司收购德国莱尼集团,加速汽车业务全球化跨越,客户结构向全球主流品牌延伸,汽车业务成新“增长极” [5] 风险控制 - 公司将风险控制前置到战略决策中,通过多元化客户结构、本地化生产布局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降低单一市场波动和地缘政治风险影响 [5]
电子行业资金流出榜:立讯精密等7股净流出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02 17:21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日沪指上涨,申万行业涨跌不一,电子行业下跌且主力资金净流出,同时给出电子行业个股资金流向情况 [1][2] 市场整体表现 - 4月2日沪指上涨0.05%,申万所属行业中18个上涨,涨幅居前的是纺织服饰、美容护理,涨幅分别为1.45%、1.01%;跌幅居前的是国防军工、有色金属,跌幅分别为1.17%、0.87%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80.51亿元,9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非银金融净流入规模居首,为17.87亿元,通信行业净流入9.63亿元;22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医药生物净流出规模居首,为27.59亿元 [1] 电子行业表现 - 电子行业4月2日下跌0.02%,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20.00亿元,所属461只个股中,222只上涨、1只涨停,228只下跌 [1][2] - 电子行业资金净流入个股179只,其中9只净流入超5000万元,沪电股份净流入1.33亿元居首,万润科技、蓝黛科技分别净流入1.16亿元、1.05亿元 [2] - 电子行业资金净流出个股中,7只净流出超亿元,立讯精密、旭光电子、共达电声净流出居前,分别为3.77亿元、2.13亿元、1.76亿元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