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688981)

搜索文档
机构风向标 | 中芯国际(688981)2024年四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1.25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3-28 09:06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3月28日中芯国际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介绍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及公募基金持股变动情况 [1][2] 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27日,535个机构投资者披露持有中芯国际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8.17亿股,占总股本10.25%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等,合计持股比例达7.17%,较上一季度下跌1.25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股变动情况 - 本期较上一季度持股减少的公募基金有3个,包括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等,持股减少占比达0.95% [2] - 本期较上一季度新披露的公募基金有31个,主要包括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等 [2] - 本期较上一季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有230个,主要包括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等 [2]
3月28日投资早报|中芯国际2024年净利润36.99亿元同比下降23.3%,新元科技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今日一只新股申购
新浪财经· 2025-03-28 08:38
行情表现 - 2025年3月27日A股三大股指小幅收涨,上证综指涨0.15%报3373.75点,科创50指数涨1.12%报1040.57点,深证成指涨0.23%报10668.1点,创业板指涨0.24%报2145.1点,沪深两市成交总额1190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64亿元 [1] - 2025年3月27日港股早盘探底回升,恒生指数涨0.41%或95.48点报23578.8点,全日成交额2396.41亿港元,恒生国企指数涨0.27%报8677.68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29%报5589.12点 [1] -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7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标准普尔500指数涨1.59%报5954.5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1.63%报18847.28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涨1.39%报43840.91点 [1] 新股情况 - 2025年3月27日1只新股申购无新股上市 [1] - 泰鸿万立证券代码603210,发行价格8.6元/股,发行市盈率18.6倍,是综合性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汽车焊接结构件及小总成功能件,产品配套国内整车厂 [3] 重要新闻 - 3月27日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方案,从七方面推进岗位开发计划,从六方面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 [4][5] 主题机会 - 3月27日三部门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通知,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重点培育消费端场景,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分析诊断 [6]
盘前必读丨国家出台方案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中芯国际去年净利润同比降23.3%
第一财经· 2025-03-28 08:21
宏观政策 - 国务院发布方案,从七方面推进岗位开发计划,六方面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 [4] - 商务部针对美方加征关税措施已在世贸组织起诉,后续将按规则推进程序 [4] - 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发布2025年清明节休市安排,4月4 - 6日休市,4月7日开市 [5] - 工信部等三部委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 [5] - 央行明确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根据形势择机降准降息 [6] 财经数据 - 2025年1 - 2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124873.4亿元,同比降0.3%;利润总额6255.0亿元,同比增0.1%;应交税费11127.3亿元,同比增0.6%;2月末资产负债率64.9%,同比升0.1个百分点 [6] - 2024年末,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16094亿美元,对外负债14323亿美元,对外净资产1770亿美元,其中人民币净负债2702亿美元,外币净资产4472亿美元 [6] 股市行情 美股 - 当地时间周四,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纳指跌0.53%,道指跌0.37%,标普500指数跌0.33%;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1.39% [3] - 截至3月22日当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22.4万人,低于预期;美国第四季度实际GDP环比年化增长终值为2.4%,高于预期 [3] A股 - 上交所上市公司一季报预约披露时间出炉,小商品城4月8日披露,绝味食品4月10日披露,保变电气等4月11日披露 [6] 公司动态 业绩相关 - 中芯国际2024年营收577.96亿元,同比增27.7%;净利润36.99亿元,同比降23.3%,拟不分红 [1][8] - 全志科技2024年营收22.88亿元,同比增36.76%;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626.15%,拟10派2.5元转增3股 [9] - 中国人保2024年营收6219.72亿元,同比增12.5%;净利润578.2亿元,同比增83.8%,拟派末期股息共79.6亿元 [12] - 吉比特2024年营收36.96亿元,同比降11.69%;净利润9.45亿元,同比降16.02%,拟10派35元 [13] - 中信建投2024年营收211.29亿元,同比降9.1%;归母净利润72.23亿元,同比增2.68%,拟10派1.65元 [14] - 蓝思科技2024年营收698.97亿元,同比增28.27%;净利润36.24亿元,同比增19.94%,拟10派4元 [15] 重大事项 - 三只松鼠计划发行H股并申请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10] - 中航产融控股股东拟筹划重大事项,3月28日起停牌,预计不超5个交易日 [11] - 海尔智家拟10 - 20亿元回购股份,价格不超40元/股,期限12个月 [17] - 蔚来拟配售最多1.1879亿股A类普通股,增强现金储备 [18] - 中旗新材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28日起停牌,预计不超2个交易日 [19] 减持与立案 - 深城交股东深研投资、联想北京拟合计减持不超4%股份 [20] - 新元科技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21] 股价风险 - 中毅达股价自3月10日以来累计涨幅达189.33%,脱离基本面,存在回调及商誉减值风险 [16] 行业研究 - 湘财证券认为二季度市场大概率震荡上行,建议关注金融、互联网电商、摩托车等板块 [22] - 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下半年是国内IDC公司业绩兑现观察窗口,建议关注海内外一线IDC公司 [22] -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2025年Q1 AI终端创新有三大特点,未来AI与终端硬件融合将重塑消费电子生态 [22] 影视票房 - 截至3月27日19时30分,2025年清明档新片预售票房突破1000万 [7]
中芯国际的破局时刻:营收新高背后的利润困局
搜狐财经· 2025-03-28 06:4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芯国际年报呈现营收创新高但净利润缩水的“成长的烦恼”,反映芯片制造业现状,未来发展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 [1][2][3] 公司业绩表现 - 营收同比猛涨27.7%冲上577亿历史巅峰,净利润下滑23.3% [1][2] - 全年晶圆出货量飙升36.7%,每片均价跌4.7% [2] - 产能利用率从九成降到85.6% [2] - 研发投入占比降到9.4% [2] - 全年资本开支73亿美元,未进行分红 [2] 公司业务结构 - 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等传统业务占比六成五,但护城河松动 [2] - 新兴AI算力芯片需求热闹但利润空间小 [2] 行业环境 - 芯片制造业表面扩产能,实际价格战激烈 [2] - 地缘政治风险影响行业,海外巨头断供事件为行业敲响警钟 [3] - 国内友商扩产引发价格战 [3] 公司展望 - 管理层对2025年增速跑赢行业平均有信心 [3] - 公司需在28纳米成熟制程稳住现金流,在14纳米以下先进制程打开局面以决定未来五年行业座次 [3]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3-28 03:25
文章核心观点 中芯国际作为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2024年经营有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降情况,公司拟不进行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计2025年为子公司提供担保新增额度不超700亿,行业有复苏迹象但各细分市场发展有差异 [17][19][27]。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简介 - 中芯国际是世界领先、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制造业领导者,提供8英寸和12英寸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打造平台式生态服务模式 [5]。 主要业务 - 主要业务为集成电路晶圆代工,还提供设计服务与IP支持、光掩模制造等一站式配套服务 [5]。 主要经营模式 - 盈利模式:从事基于多种技术节点和平台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业务及配套服务 [6]。 - 研发模式:具备完整创新机制、完善研发流程管理制度和专业团队,研发流程分七个阶段且有严格审批 [7]。 - 采购模式:向供应商采购所需物料等,建立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和供应链安全体系 [7]。 - 生产模式:按市场需求规划产能,分小批量试产、风险量产、批量生产三个阶段 [8]。 - 营销及销售模式:采用多种营销方式拓展客户,与客户沟通制定解决方案,销售团队签单并提供服务 [9]。 所处行业情况 - 行业发展阶段:2024年全球半导体产业整体复苏,各细分市场发展有分化 [10]。 - 行业特点:晶圆代工是半导体产业链核心环节,技术、人才、资金密集,技术门槛高 [12]。 - 公司行业地位:位居全球纯晶圆代工企业2024年销售额排名第二,中国大陆企业中排名第一 [13]。 - 新技术等发展情况和趋势:企业以技术等为核心优势,新型封装等技术突破,重视产业生态布局,未来头部效应更明显 [14][15]。 股东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注册股东户数263,374户,其中A股251,964户,港股11,410户 [15]。 - 香港已发行股份约占总股本75.07%,上交所科创板已发行股份约占24.93% [15]。 重要事项 经营情况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57,795.6百万元,同比增加27.7%;净利润3,698.7百万元,同比减少23.3% [17]。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22,658.6百万元,同比减少1.7%;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现金54,559.3百万元,同比增加1.3% [17]。 利润分配方案 - 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尚需提交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审议 [3][19][21]。 - 原因是行业特点、公司发展阶段和资金需求,未分配利润拟用于产能扩充等 [22][23][24]。 担保额度预计 - 预计2025年度为子公司及子公司间互相提供担保新增额度不超700亿,截至2025年2月28日,已实际担保余额2,045,739.41万元 [27]。 - 被担保人为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有效期12个月 [27][29]。
“芯片一哥”增收不增利,中芯国际越赚钱越“穷”?
格隆汇APP· 2025-03-27 22:31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AI科技浪潮下半导体行业复苏且竞争加剧,中芯国际2024年增收不增利,AH股表现不同,公司预计2025年销售收入增幅高于同业均值并继续投入研发和扩张产能 [1][6][1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77.96亿元,同比增长27.7%创历史新高,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99亿元,同比下降23.3%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45亿元,同比下降19.1%,基本每股收益0.46元/股 [6] - 四季度营收159.17亿元,环比增长2%创单季度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为9.92亿元,同比下降13.5%,毛利率为18.6%同比下降 [8][9] 公司财务指标 - 毛利率18.6%,较2023年减少3.3个百分点;净利率9.3%,减少4.8个百分点;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54.6%,减少5.5个百分点 [8]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46元/股,同比下降24.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33元/股,同比下降19.5% [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5%,减少1.0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减少0.6个百分点 [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9.4%,较2023年减少1.6个百分点 [8] 公司业务情况 - 收入按地区分类,中国区收入占比提升至84.6%,美国区为12.4%,欧亚区为3% [10] - 全年晶圆销售数量创新高,同比增36.7%至802.1万片,产能利用率达85.6%,晶圆平均售价6639元,同比下降4.7% [12] - 业务中消费电子占比37.8%,智能手机为27.8% [12] 公司资产与研发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约人民币3534亿元 [15] - 全年研发总投入达人民币54.5亿元,占收入比例9.4%,研发人员数量占本集团总人数的12.1% [16] 公司利润分配与展望 - 公司拟不进行2024年度利润分配,因2025年将维持较大规模资本支出,方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尚需股东大会审议 [17] - 预计2025年销售收入增幅高于可比同业平均值,继续保持对研发的投入和对产能的扩张 [17] 公司股价表现 - 周四,中芯国际AH股分别收涨2.74%、4.24% [1] - 今年来,中芯国际H股表现强劲,年内累计涨幅超58%,目前总市值4018.5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A股自去年9月中旬后持续震荡回调,今年来股价走势疲软,年内累计跌幅2.27%,目前A股总市值7380.16亿元 [4]
中芯国际Q4营收同比增长30.9%创新高,净利润同比下降13.5%,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持平
华尔街见闻· 2025-03-27 21:35
文章核心观点 在半导体行业复苏背景下,中芯国际营收增长、晶圆销售创新高,但因行业竞争加剧盈利能力受挑战,净利润下滑,公司预计2025年销售收入增幅高于同业且资本开支持平 [1][4] 收入表现 - 四季度营收159.17亿元,环比增长2%,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1] - 全年主营业务收入571.08亿元,同比增加28.1% [1] 盈利能力 - 四季度归母净利润9.92亿元,同比下降13.5%,毛利率18.6%同比下降 [1] - 全年净利润36.99亿元,同比下降23.3%,受投资和资金收益下降影响 [1] 核心业务 - 全年晶圆销售数量同比增36.7%至8,021千片,产能利用率达85.6% [1] - 晶圆平均售价6,639元,同比下降4.7% [1] 研发投入 - 全年研发费用7.65亿美元,占营收9.5%,研发人员占比达12.1% [2] 资本开支 - 全年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现金545.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 [2] - 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与上一年持平 [4] 现金储备 - 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63.6亿美元,确保未来资本开支需求 [3] 2025年指引 - 销售收入增幅高于可比同业的平均值 [4] 股东回报 - 公司拟不进行利润分配 [5] 量增价减的博弈 - 全年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滑,核心矛盾是量升价减 [6] - 2024年晶圆销量增长驱动收入,平均售价下降,反映中低端产能释放对价格的稀释 [6] - 消费电子和智能手机需求回暖,但高压驱动、射频等高价产品占比不足 [6] 折旧及摊销费用 - 去年折旧及摊销费用231.56亿元,同比增长22.8%,新建产线爬坡阶段固定成本摊薄需时间 [7] 经营活动现金流与战略布局 - 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103.94亿元,环比上升15.3%,全年资本开支545.59亿元 [8] - 公司将把握在地制造需求,调整产品组合,聚焦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 [8] - 持续投入研发,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9.4%,虽相比去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8]
中芯国际:2024年营收创历史新高 半导体市场整体呈现复苏态势
证券日报网· 2025-03-27 21:1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芯国际2024年营收创新高但净利润下滑 2025年有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 [1][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77.96亿元 同比增长27.7% 创历史新高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99亿元 同比下滑23.3% [1] - 2024年毛利率为18.6% 产能利用率为85.6% [1]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总资产约3534亿元 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晶圆月产能达到94.8万片 [1] 行业市场情况 - 2024年半导体市场整体呈现复苏态势 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市场逐步企稳回升 新兴市场需求持续扩张 [1] - 中长期看 全球半导体行业兼具周期性和成长性 短期供需失衡不影响中长期向好 [1] - 各领域应用设备智能化需求上升 市场活力逐渐恢复 终端市场规模持续改善 产业链主要环节逐步回暖 [1] - 业界认为2025年除人工智能继续高速成长外 市场各应用领域需求持平或温和增长 [2] 公司发展策略与目标 - 2024年公司把握行业上行周期的制造需求 快速识别客户市场份额增量品类 调整产品组合 聚焦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 [2] - 在外部环境无重大变化前提下 2025年公司销售收入增幅高于可比同业平均值 资本开支与2024年持平 [2] - 2025年公司将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稳中求进 统筹发展与安全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2]
中芯国际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8% 共销售晶圆802万片
证券时报网· 2025-03-27 20:54
文章核心观点 中芯国际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滑,公司把握行业上行周期积极经营,分析了业务收入结构,指出地域发展情况及挑战,还给出2025年经营指引 [1][2][3][4]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77.96亿元,同比增长27.7%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99亿元,同比下滑23.3% [1] - 2024年毛利率18%,产能利用率85.6% [1] -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约人民币3534亿元,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月产能达94.8万片 [1] - 2024年销售晶圆数量(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802.1万片,较2023年增加36.7% [1] - 2024年销售晶圆平均售价为人民币6639元,2023年为人民币6967元 [1] 行业市场情况 - 2024年半导体市场整体复苏,终端产品市场企稳回升,新兴市场需求扩张 [2] - 全球半导体行业兼具周期性和成长性,中长期向好 [2] - 各领域应用设备智能化需求上升,市场活力恢复,产业链环节回暖 [2] 公司经营举措 - 2024年在管理、队伍、降本增效、技术、市场等方面采取创新举措 [2] - 把握在地制造需求,识别客户增量品类,响应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组合 [2] - 聚焦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提供平台技术支持与设计服务 [2] - 夯实短期经营基础,着眼长期产能布局 [2] 公司业务收入结构 应用分类 - 2024年智能手机、个人电脑、消费电子、互联与可穿戴、工业与汽车业务占代工收入比例分别为27.8%、16.6%、37.8%、10.0%和7.8% [3] - 2023年上述对应业务占收入比例分别为26.7%、26.7%、25.0%、12.1%和9.5% [3] 地区分类 - 2024年中国区、美国区和欧亚区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84.6%、12.4%和3.0% [3] - 2023年相应占比分别为80.1%、16.4%和3.5% [3] 地域发展情况 - 近地产业链建设成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 [3] - 中国内地集成电路产业在多领域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需求依赖进口,与全球头部企业有差距 [3] - 新一轮科技创新推动下,行业成长空间大 [3] 公司经营计划 - 2025年除人工智能高速成长外,各应用领域需求持平或温和增长,下半年有不确定性,同业竞争激烈 [4] - 外部环境无重大变化时,2025年销售收入增幅高于同业均值,资本开支与上一年持平 [4]
中芯国际(688981) - 中芯国际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
2025-03-27 19:31
业绩数据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9亿美元,销售收入80.3亿美元,研发投入约7.7亿美元[18] 公益与社会责任 - “芯肝宝贝计划”多年累计募集善款近5,000万元,帮助943名肝病患儿重获健康[14] - 全公司干部员工年度累计投入公益时数约24,630小时[14] 节能减排与环保 - 节能减排工程投资2,274万元,节水工程投资3,189万元[16] - 单位产品废弃物产生量为0.56千克/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 - 光罩数[16] - 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量为9.8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 - 光罩数[16] - 单位产品用电量为12.08千瓦时/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 - 光罩数[16] - 单位产品水资源消耗量为0.093吨/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 - 光罩数[16] - 2024年实施减碳项目44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23192吨二氧化碳当量[134] - 报告期内本地尾气处理设备天然气节能优化约减少689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133] - 报告期内运行新能源车辆46辆,全年减少柴油消耗310.99吨[133] - 报告期内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相关节能减排项目约减少22,503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133] - 报告期内改造两台冷却塔,年节电量153万千瓦时,减排量约924.1吨二氧化碳当量[145] - 报告期内更换老化空调预热盘管,降低供暖季蒸汽用量463吨,减排量约136.4吨二氧化碳当量[146] - 报告期内更换两台老化冰机,年度节能约1191万千瓦时,减排量约719.6吨二氧化碳当量[148] - 报告期内购买绿电61283兆瓦时,并完成年度碳履约工作[143] - 报告期内节能减排项投入资金2274万元,节约电能7940032千瓦时,节约蒸汽10991吨,节约天然气5404611立方米,开展40余项节能减排项目[144] 公司治理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1名董事长(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8] - 董事会成员性别百分比为女性11%,男性89%[33] - 董事会成员年龄百分比为40 - 49岁占11%,50 - 59岁占33%,60岁及以上占56%[33] - 董事会成员专业及行业经验百分比为行业专家占22%,经营管理占45%,金融财务占33%[34] - 董事会成员教育背景百分比为硕士及学士占67%,博士占33%[34]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薪酬、提名及战略委员会,各委员会履行相应治理职能[28] ESG相关 - 公司在多个ESG评级机构评估中保持优良评级,上榜多个榜单并获多项荣誉[20] - 公司将ESG理念融入企业治理框架,确立为公司管理核心政策[26][36] - 公司自2013年起采用RBA - Online系统评估环境、健康安全等状况,2024年风险评估结果为低风险状态[4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计回复客户针对ESG和RBA相关问询340次[45] - 公司搭建以董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的四级可持续发展治理体系[48] 风险管理 - 公司创建涵盖战略、财务、市场、运营及合规五大风险类别的全面风险资料库[72] - 报告期内两座工厂获得ISO 22301认证,其余工厂将按计划启动取证流程[74] 法规与培训 - 报告期内针对合同签署、信息披露、知识产权、出口管制等方面开展法规培训[82] - 报告期内对《ICP手册》进行更新与修订[83] - 每年对商业贿赂、职务侵占等腐败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防控措施和培训计划[92] - 报告期内新入职员工《廉洁自律承诺书》签署率100%,供应商《供应商企业社会责任承诺书》签署率100%[94] - 员工和董事《商业行为与道德规范》培训覆盖率均为100%[101] - 供应商调查完成度为100%,冶炼厂合规度为100%[105] - 公司共回应客户有关冲突矿产的调查232次[105] 未来展望 - 至2030年公司要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加强废弃物管理、降低碳排放强度、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176] 绿色认证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5个厂区获得绿色工厂认证[17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5座工厂获得LEED金奖建筑认证,3座工厂获得绿建三星认证[178] 环保培训与项目 - 报告期内公司共开展137场环保相关培训,覆盖30069人次[181] - 报告期内公司进行清洁生产审计的厂区有2个,实施清洁生产项目20个,投入约2062.9万元[182] 环境数据 - 2022 - 2024年电能消耗总量分别为352545.46、392542.60、499588.50吨标煤[157] - 2022 - 2024年总废水排放量分别为1977.28万吨、2171.23万吨[189] - 2022 - 2024年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分别为0.079吨、0.094吨、0.087吨/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 - 光罩数[189] - 机台端和厂务端废气处理削减均>90%[192] - 2022 - 2024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14.0吨、14.8吨、38.0吨[193] - 2022 - 2024年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113.0吨、171.9吨、234.0吨[193] - 2022 - 2024年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分别为36.0吨、40.2吨、50.0吨[193] - 2022 - 2024年废气排放总量分别为6247676万立方米、8248471万立方米、8491497万立方米[193] - 2022 - 2024年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分别为46141吨、57059吨、72579吨[198] - 2022 - 2024年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为2075吨、4184吨、3854吨[198] - 2022 - 2024年危险废弃物产生量分别为58268吨、67529吨、94876吨[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