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免(601888)

搜索文档
中国中免(601888) - 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葛明)
2025-03-28 19:06
会议与沟通 - 2024年召开董事会15次、股东大会2次,独立董事均参加[4] - 2024年审计与风险管理等委员会召开多次会议[5] - 2024年参加2次年度审计沟通会[7] - 2024年独立董事参加2次股东大会、1次业绩说明会与中小股东沟通[8] 信息披露 - 2024年披露A股及H股多期报告及业绩快报[12] - 2024年披露2023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无重大及重要缺陷[12] 人事变动 - 2024年增选4名非独立董事[15] - 2024年王轩、常筑军辞去原职务,常筑军任总经理、王月浩任副总经理[16] 其他事项 - 2024年审议通过与中国旅游集团的关联交易协议[11] - 2024年续聘安永为境内外审计机构[13] - 2025年独立董事将贯彻监管要求提升履职能力提供建议[19]
中国中免(601888) - 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王瑛)
2025-03-28 19:06
会议召开情况 - 2024年召开董事会15次、股东大会2次[3] - 2024年独立董事召集并主持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4次[4] - 2024年独立董事参加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会议6次[5] - 2024年独立董事参加提名委员会会议5次[5] - 2024年召开1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关联交易协议[5] - 2024年独立董事参加2次股东大会、1次业绩说明会[8] 人员变动 - 2024年增选4名非独立董事:范云军、刘昆、常筑军、王月浩[16] - 2024年王轩辞去总经理、常筑军辞去常务副总经理职务[17] - 2024年聘任常筑军为总经理、王月浩为副总经理[17] 其他事项 - 2024年独立董事现场工作时间为19天[9] - 2024年独立董事参加3次实地调研活动[11] - 2024年披露A股及H股2023年年度报告等4份定期报告[14] - 2024年3月续聘安永为2024年度境内外审计机构[15] - 2024年董事会审议公司2023年度董事薪酬及新聘高管薪酬标准[18] - 2025年独立董事将继续贯彻监管要求发挥作用[20]
中国中免(601888) - 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管理制度(2025年3月制定)
2025-03-28 19:06
市值管理制度 - 2025年3月制定市值管理制度[1] - 由董事会领导,经营管理层主责,董事会秘书分管[5] 管理措施 - 董事会制定投资价值长期目标[6] - 董事会秘书负责投关、信披与舆情监测[7] - 可通过并购重组提升公司价值[10] - 制定股东回报规划,条件具备采用现金分红[10] - 健全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的信披制度[11] - 依法合规运用股份回购工具[11] - 完善企业制度,改善治理结构[12] 监测与预警 - 采用自身同比与对标分析监测市值设预警阈值[13] - 股价短期异常下跌采取交流、公告等措施[14] - 连续20日收盘价跌幅累计达20%属异常[14] - 收盘价低于近一年最高价50%属异常[14] 合规要求 - 不得操控信披误导投资者[16] - 不得内幕交易牟取非法利益[16] - 不得对证券价格作预测或承诺[16] - 股份增持、回购按规则通过专用账户实施[16] - 不得披露涉密项目信息[16] 制度说明 - 未尽事宜按相关规定执行[19] - 由董事会解释和修订,审议通过之日起实施[19]
中国中免(601888) - 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英文版)
2025-03-28 18:36
公司荣誉 - 公司在“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旅游零售商排名中连续21年位列第一[32] - 公司连续9年入选上交所信息披露评价“A级(优秀)公司”[45] - 公司在202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旅游服务行业评选中排名第一[55] - 公司在吉安金融科技公司发布的ESG - V评级榜单中排名第一[44] - 公司在亚太地区和中国大陆“最佳董事会”榜单中排名第二,在中国大陆“整体ESG表现”榜单中排名第三[53] - 公司自2022 - 2024年连续三年排名全球最大旅游零售运营商[75] 业务数据 - 公司销售超36.3万个SKU商品,约有1524个知名品牌入驻免税店[33] - 公司与超1500个全球知名品牌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在中国28个省市及海外多地设立超170家免税店[64] - 截至2024年9月1日,三亚国际免税城开业十周年,接待全球游客超7000万人次,拥有超850个国际知名品牌和数十万种商品[119][124] 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有16027名员工,员工培训覆盖率达100%,总培训时长超633700小时[34] - 女性员工占比57.7%,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女性占比36.36%,高级管理岗位女性占比25%,中层管理岗位女性占比37.25%[35] 绿色建筑 - 三亚国际免税城C区获2星级绿色建筑认证和LEED金级认证,一期2号地块酒店项目2星级绿色建筑预认证申请中,三期计划申请2星级绿色建筑、LEED铂金级、WELL铂金级、SITE铂金级认证[135,138,139,140] - 海口国际免税城4号地块、1号地块获2星级绿色建筑预认证,地块5获LEED金级认证,地块6计划申请2星级绿色建筑认证[134,137,140] - 31家门店/柜台获得LEED认证,其中29个为LEED金奖认证,2个为LEED银奖认证[38] 社会责任 - 2024年公司向云南孟连县和西盟县无偿援助1372万元,过去三年累计捐赠3919万元[91] - 2024年公司员工担任临时干部,实施15个援助项目,支付援助资金27.9万元,筹集642万元援助资金,培训497名基层干部、84名乡村振兴和致富带头人、562名技术人员[92]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消费帮扶,购买和帮助销售特色农产品超595万元[96] - 各级工会购买四个脱贫县特色农产品超188万元,三亚和海口的“兴旅云品”门店帮助销售特色农产品超215万元,临时干部帮助销售特色农产品超192万元[97][98] - 自2020年起公司在孟连县牛油果产业援助投资超275万元,2024年举办首届孟连牛油果节[102] - 公司在牛油果产业人才培养投入100万元,培训4575人;投资69.7万元建设分拣厂,惠及448户1720人;投资106万元实施“五化”项目[103] - 自2022年起公司在西盟县孟梭镇孟梭村利坎区域文旅项目一、二期投入1348万元,预计使71户354人受益,人均增收超7000元[105][112] 运营安全 - 公司在运营安全方面投资2177万元,组织770次安全培训,32300人参与[3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4年6月,公司整合平台项目团队,推出连接中国旅游集团六条业务线的旅游服务平台ctgo[8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海口、三亚和博鳌开设六家离岛免税店,三亚和海口的免税店以“免税零售和文化旅游”为双核心[113] 其他新策略 - 2024年5月,公司成立中国风产品“出海”专项项目团队[81] 节能环保 - 过去三年公司提供6053万个符合环保要求的购物袋,综合能源强度为0.0162吨标准煤/平方米[36] - 海口国际免税城地块5全年提供8800立方米再生水用于户外景观[147,153] - 海口国际免税城地块1全年回收12000立方米水用于户外景观和水景补充,相关设备2024年安装完成,2025年投入使用[148,153] - 三亚国际免税城一期节能超15%,二期节能超18%[159] - 海口国际免税城地块1和地块4碳排放接近低碳建筑标准[152] - 设计建筑每年相比ASHRAE基准建筑降低成本16.3%[173] - 新风量在基本通风基础上增加30%[174] - 三亚国际免税城二期技术改造平均每日节能2300kWh,年节电量约690MWh[184] - 三亚国际免税城二期更换LED灯预计每年节省10.5MWh电量[185] - 海口国际免税城地块1项目计划建设容量275.55kW的光伏车棚系统、100kW/215kWh的储能系统、五个360kW和一个480kW的充电桩系统[186] - 2024年公司对现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安装节能设备并淘汰高能耗设备[181] 应急管理 - 2024年台风登陆中国,公司制定多项应急计划应对[188,189] - 台风预警及登陆期间,公司领导组织协调应对,各单位成立防台风工作组[194] - 台风过后,海南各单位两手抓复工复产和灾后恢复[196] - 公司免税店建筑设计降低台风损害,满足生态适应性和保护要求[198] - 海口国际免税城、海口国际免税城1号地块、4号地块及三亚国际免税城一期2号地块酒店项目配备大量透水铺装材料、雨水储存罐和下沉式绿地[199] 绿色发展理念 - 公司利用供应链影响力连接上下游开展绿色环保活动[200] - 公司传递“绿色中免”信息,鼓励可持续消费理念[200] - 公司目标是推动消费生态转变和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200]
中国中免(601888) - 关于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涉及财务公司关联交易的存款、贷款等金融业务汇总表的专项说明
2025-03-28 18:36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财报于2025年3月28日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 业务数据 - 存款业务每日最高限额为合并报表货币资金80%,利率0.35%-5.70%[6] - 存款业务期初64.55亿,存入1074.80亿,取出1037.09亿,期末102.26亿[6] - 委托信贷业务总额和实际发生额均为2亿[7] - 综合授信业务总额50亿,实际发生额2.7亿[7] 历史业务 - 2022年与中旅集团签协议,年综合授信不超50亿[8] - 2020年获委托贷款2亿,利率4.35%,多次展期利率有变[8]
中国中免(601888) - 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中旅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2025-03-28 18:36
公司股权结构 - 中旅财务注册资本20亿元,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认缴12亿元,持股60%[2] - 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认缴4亿元,持股20%[2] - 港中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认缴2亿元,持股10%[3] - 中国旅游集团酒店控股有限公司认缴1亿元,持股5%[3] - 中国旅游集团投资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认缴5000万元,持股2.5%[3] -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认缴5000万元,持股2.5%[3] 制度修订与管理 - 2024年修订《中旅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8] - 根据2023年11月和2024年9月规定修订《中旅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案防工作管理规定》[8] - 2024年新增《中旅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13] - 2024年修订《中旅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投资业务管理办法》[18] - 2024年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修订《中旅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资本管理办法》[23] - 制定《中旅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内部审计管理办法》规范内部审计工作[26] - 2024年制定《中旅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数据治理战略(2024 - 2030年)》[31] 业务流程与报告 - 计划财务部按月编制资金计划,经审核后报分管领导和总经理审批[10] - 信贷投资部每半年提交《贷后管理检查报告》,对特定客户每季度提交[14] - 承兑汇票到期前10个工作日,信贷投资部与客户沟通并下达通知书[16] - 信贷投资部于委托贷款到期前一周向借款人发出到期通知[17] - 信贷投资部每季度拟制投后管理报告[20] 技术研发与系统建设 - 2024年完成数电发票等系统升级优化,上线利率报备监测分析系统NR表报送功能[29] - 引入RPA技术开发自动化人行利率报备报送功能[29] - 部署嘉为蓝鲸WeOps一体化运维平台保障信息系统稳定运行[29] 业绩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227.29亿元,所有者权益26.33亿元,吸收存款198.62亿元[34]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85亿元,利润总额0.66亿元,净利润0.49亿元[34]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充足率为22.62%,不低于10.50%[3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性比例为80.59%,高于25%标准[36] - 2024年12月31日,贷款比例为41.44%,不高于80%[3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外负债总额为0[36] - 2024年12月31日,票据承兑余额为0[36] - 2024年12月31日,有价证券投资与资本净额比例为12.59%,不高于70%[36] - 2024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净额与资本净额比例为0.07%,不高于20%[37] 客户业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存款余额102.26亿元,贷款余额为0,分离式保函业务余额2.7亿元[38] 风险与应急 - 信用评级结果有效期原则上为一年,授信额度有效期原则上不超过三年[13] - 交易对手白名单每年至少更新一次[19] - 2024年度无风险等级为R3及以上的证券投资业务[19] - 2024年度未发生投资业务亏损回收情况[20] - 当预期资本充足率低于最低监管要求,采取调整资产结构等措施[23] - 2024年暂未开展资本充足率压力测试工作,待开展并制定应急预案[23] - 流动性监测指标触及预警值,采取暂停投放新增贷款等应急措施[24]
中国中免(601888) - 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公告
2025-03-28 18:36
公司章程修订 - 公司拟修订《公司章程》相关条款[1] - 《公司章程》中“股东大会”均改为“股东会”,“半数以上”均改为“过半数”[1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法定代表人由代表公司执行公司事务的董事担任,辞任时需在30日内确定新法定代表人[2]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旅游商品投资管理等,可适时调整[1][2] 股份相关 - 公司股份发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同类别每股权利相同[2] - 公司发行的面额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一元[2] - 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3] - 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3]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所持总数的25%,所持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3] 股东权益与义务 - 股东可依股份份额获股利和其他形式利益分配,可参加剩余财产分配,可请求公司收购股份等[4] - 股东可依法参加股东大会并行使表决权,可监督公司经营等[4] - 股东需遵守法规、交易所规则和章程并缴纳股款,滥用权利造成损失应担责[6]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6] 股东会相关 - 股东大会(股东会)是公司权力机构[6] - 董事人数少于章程所定人数的2/3或未弥补亏损达股本总额1/3时,需在2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会[7] - 单独或合并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在股东会召开10日前提出临时提案[7] - 股东会审议影响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大事项时,需对中小投资者表决单独计票并披露结果[8] 董事会相关 - 董事会由3 - 13名董事组成,至少包括3名独立董事且1/3以上为独立董事,至少1名会计专业人士[10] - 董事会发挥“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作用,决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应经公司党委前置研究讨论[10] - 代表1/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等可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董事长应在10日内召集和主持[11] 监事会相关 - 监事会每6个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监事可提议召开临时监事会会议,决议需经全体监事过半数通过[12] 财务与利润分配 - 公司发生财务资助、提供担保交易事项,需经全体董事过半数及出席董事会会议的2/3以上董事审议通过并披露[11] -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12] - 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注册资本50%以上可不再提取[13] 公司合并、分立与减资 - 公司合并支付价款不超本公司净资产10%,可不经股东会决议[14] - 公司合并、分立、减少注册资本应通知债权人并公告,债权人可要求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14] 公司解散与清算 - 持有公司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可请求法院解散经营管理严重困难的公司[15] - 公司出现解散事由,应在10日内公示,解散应在15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15][16]
中国中免(601888) - 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
2025-03-28 18:36
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安永华明有合伙人251人,执业注册会计师逾1700人[2] - 有证券相关业务服务经验超1500人,签署过证券服务业务审计报告逾500人[2] 业绩数据 - 2023年度业务总收入59.55亿元,审计业务收入55.85亿元[2] - 2023年度证券业务收入24.38亿元[2] - 2023年度A股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客户137家,收费总额9.05亿元[3] - 2023年度同行业上市公司审计客户5家[3] 风险保障 - 已计提职业风险基金和已购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之和超2亿元[4] 执业情况 - 近三年因执业行为受监督管理措施3次[4] - 13名从业人员受行政处罚1次、监督管理措施4次、自律监管措施1次[4] - 2名从业人员因个人行为受行政监管措施各1次[4] 项目人员 - 项目合伙人沈岩近三年签署/复核3家境内上市公司年报/内控审计报告[5] - 签字注册会计师钱晓云近三年签署/复核5家[5] -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王敏近三年签署/复核4家[5] - 签字注册会计师张明益近三年签署/复核多家上市公司年报/内控审计报告[8] 费用与决策 - 2025年度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为117万元,与2024年度一致[10] - 2025年3月21日,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全票审议通过续聘议案[11] - 2025年3月28日,董事会审议通过续聘议案,同意票8票,反对票0票,弃权票0票[12]
中国中免(601888) - 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2025-03-28 18:36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73,923.38万元,减少利润总额同数[1][6] - 2024年度计提存货跌价损失74,189.62万元[2] - 2024年度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39万元,转回0万元[5] - 2024年度计提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0万元,转回268.63万元[5] 决策流程 - 2025年3月21日审计委、28日董事会通过计提议案[7][8] - 监事会认为计提合理合规,同意本次计提[10]
中国中免(601888) - 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025-03-28 18:36
业绩总结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4][5]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比99.876%[9]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比99.944%[9] 未来展望 - 2025年持续推进内控体系完善,加大监督检查力度[21] 其他新策略 - 明确财务与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标准[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