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601211)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601211)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
2025-04-16 18:16
股份数据 - 2025年4月15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4,065,689,179股[3] - 2025年4月15日库存股份58,259,669股[3] - 2025年4月15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4,123,948,848股[3] - 2025年4月16日购回股份4,450,300股,占比0.032%[3] - 2025年4月16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4,061,238,879股[3] - 2025年4月16日库存股份62,709,969股[3] - 2025年4月16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4,123,948,848股[3] 购回情况 - 2025年4月16日购回股份每股价格16.7342元[3] - 2025年4月16日最高购回价16.78元,最低16.62元[11] - 2025年4月16日付出价格总额74472378元[11] - 公司合共购回股份4450300股[11] - 公司购回股份(拟持作库存)4450300股[11] 其他要点 - 公司确认股份发行等获董事会授权并合规[4] - 公司确认购回活动按规则进行[12] - 购回后30天内未经批准不得发行新股[13]
国泰海通:2024年年报点评:多项业务表现优异,净利增幅释放弹性-20250415
中原证券· 2025-04-15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1][5][3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国泰海通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零售及机构经纪业务增长 投行股权融资承压但排名和份额提升 债权融资增长 权益及固收自营业绩好 国际业务全面增长 归母净利增幅领跑头部券商 预计2025 - 2026年EPS和BVPS增长 维持“增持”评级 [4][5][3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年报概况 - 实现营业收入433.97亿元 同比+20.08% 归母净利润130.24亿元 同比+38.94% 基本每股收益1.39元 同比+41.8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14% 同比+2.12个百分点 2024年末期拟10派2.80元(含税) [4][7] 点评 - 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其他收入占比提高 经纪、投行、资管业务净收入以及利息净收入占比下降 其他收入中政府补助及手续费返还收入同比-17.81% 销售大宗商品收入及其他同比+26.08% [8] - 零售及机构经纪业务各细分领域全面增长 合并口径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15.51% 个人资金账户数、富裕及高净值客户数、君弘APP月活、代理股票交易额、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等指标均有增长 代销金融产品业务销售额和月均保有量增长 但净收入下降 机构经纪业务股基交易额、PB交易系统客户资产规模、托管与基金服务业务规模增长 期货经纪业务成交金额、市场份额、期末客户权益规模和净收入增长 [11][12] - 股权融资业务主要排名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债权融资业务快速增长 但合并口径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20.77% 股权融资主承销金额下降 但市场份额上升 IPO主承销金额下降 排名第4 再融资主承销金额下降 IPO项目储备排名第1 债权融资主承销金额和市场份额上升 排名第3 [17][18] - 券商资管业务稳中有升 公募基金业务收入略有下滑 合并口径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4.98% 国泰君安资管管理资产规模增长 受托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增长 华安基金管理资产规模增长 但营业收入下降 国泰君安创投管理基金累计实际出资额增长 但营业收入下降 [21][22] - 权益业务取得良好投资回报 固收业务取得良好投资业绩 合并口径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同比+58.60% 权益业务把握市场机遇调整策略 做市和量化交易能力提升 场外衍生品业务新增名义本金增长 固定收益业务加强市场研判 做市和客需业务发展良好 另类投资业务聚焦战略投资 存续投资项目和规模下降 但营业收入增长 [26][27] - 融资融券及股票质押利息收入同步下降 合并口径利息净收入同比-15.91% 两融余额增长 但两融利息收入下降 股票质押待购回余额下降 股票质押式回购利息收入下降 [28][32] - 国际业务各分业务实现全面增长 国际业务收入同比+34.49% 国泰君安国际客户资产托管金额、资产管理规模、投行业务承销债券规模增长 费用及佣金、利息、交易及投资收入增长 [37] 投资建议 - 零售及机构经纪业务领先 股权融资业务排名和份额提升 债权融资增长 投行业务净收入下滑幅度小 权益及固收自营业绩好 国际业务表现优异 2024年归母净利增幅领跑头部券商 已完成吸收合并海通证券 资本实力居行业第一 不考虑吸收合并 预计2025、2026年EPS分别为1.44元、1.50元 BVPS分别为18.62元、19.61元 对应P/B分别为0.90倍、0.85倍 维持“增持”评级 [5][38]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资产负债表预测显示2023 - 2026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有不同程度变化 [41] - 利润表预测显示2023 - 2026年营业收入、营业支出、净利润等项目有不同程度变化 [42] - 每股指标与估值显示2023 - 2026年EPS、ROE、BVPS、P/E、P/B等指标有不同程度变化 [43]
国泰海通(601211):多项业务表现优异,净利增幅释放弹性
中原证券· 2025-04-15 20: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1][5][3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国泰海通多项业务表现优异,归母净利增幅领跑头部券商,零售及机构经纪业务增长、股权融资业务排名和份额提升、权益及固收自营业绩良好、国际业务全面增长,预计2025 - 2026年EPS和BVPS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5][3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年报概况 - 实现营业收入433.97亿元,同比+20.08%;归母净利润130.24亿元,同比+38.94%;基本每股收益1.39元,同比+41.8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14%,同比+2.12个百分点;2024年末期拟10派2.80元(含税) [4][7] 点评 - 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其他收入占比提高,经纪、投行、资管业务净收入以及利息净收入占比下降,投资收益占比提升明显;其他收入中政府补助及手续费返还收入8.34亿元,同比-17.81%,销售大宗商品收入及其他98.39亿元,同比+26.08% [8] - 零售及机构经纪业务各细分领域全面增长,合并口径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78.43亿元,同比+15.51%;个人资金账户数1931.94万户,同比+8.3%,富裕及高净值客户数同比+17.9%;君弘APP平均月活884.71万户,同比+11.1%;代理股票交易额25.91万亿元,同比+31.96%,市场份额5.09%,同比+0.46个百分点;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54.50亿元,同比+29.45%;代销金融产品销售额9505亿元,同比+27.7%,月均保有量2589亿元,同比+6.9%;“君享投”投顾业务客户资产保有规模264.16亿元,同比+107.5%;代销金融产品业务净收入5.97亿元,同比-16.88%;机构客户股基交易额14.89万亿元,同比+34.8%,市场份额2.54%,同比+0.24个百分点,QFII股基交易额6.28万亿元,同比+88.5%;PB交易系统客户资产规模8095.50亿元,同比+32.9%;托管与基金服务业务规模32249亿元,同比+5.5%;国泰君安期货成交金额同比+53.7%,市场份额10.49%,同比+3.06个百分点,期末客户权益规模1344亿元,同比+33.9%,期货经纪业务净收入10.66亿元,同比+7.56% [11][12] - 股权融资业务主要排名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债权融资业务快速增长,合并口径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29.22亿元,同比-20.77%;股权融资主承销金额163.27亿元,同比-71.2%,市场份额6.59%,同比+0.38个百分点,IPO主承销金额45.76亿元,同比-85.6%,市场份额6.90%,同比-1.93个百分点,排名行业第4位,再融资主承销金额117.51亿元,同比-52.86%,IPO项目储备24个,排名行业第1位;债权融资主承销金额9803.86亿元,同比+23.2%,市场份额9.70%,同比+1.40个百分点,排名行业第3位 [17][18] - 券商资管业务稳中有升,公募基金业务收入略有下滑,合并口径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38.93亿元,同比-4.98%;国泰君安资管资产管理总规模5884.30亿元,同比+6.5%,集合、单一、专项、公募规模分别为2393亿、1295亿、1404亿、792亿,同比分别+200亿、+22亿、-24亿、+255亿,受托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8.67亿元,同比+5.79%;华安基金管理资产规模7724.05亿元,同比+14.4%,公募基金管理规模6931.69亿元,同比+14.7%,非货币公募基金管理规模4135.38亿元,同比+17.5%,营业收入31.10亿元,同比-9.57%;国泰君安创投管理基金累计实际出资额413.21亿元,同比+1.30%,营业收入1.88亿元,同比-59.22% [21][22] - 权益业务取得良好投资回报,固收业务取得良好投资业绩,合并口径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150.75亿元,同比+58.60%;权益业务把握市场机遇,调整策略,加大优质资产配置,加强做市和量化交易能力,做市业务功能性提升,场内期权做市规模领先,科创板做市标的数量排名第3位,场外衍生品业务累计新增名义本金同比+40.1%,期末存续名义本金2853.77亿元,同比-12.4%;固收业务加强市场研判,优化资产配置,把握境内外市场趋势及波动性交易机会,提升多资产、多策略交易能力,做市业务精细化管理,交易能力提升,客需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国泰君安证裕存续投资项目73个,投资规模51.46亿元,同比-5.53%,科创板及创业板存续跟投项目13个,跟投金额10.48亿元,同比-37.88%,营业收入5.42亿元,同比+1.69% [26][27] - 融资融券及股票质押利息收入同步下降,合并口径利息净收入23.57亿元,同比-15.91%;两融余额1006.19亿元,同比+13.1%,市场份额5.40%,同比+0.01个百分点,两融利息收入52.80亿元,同比-13.20%;股票质押待购回余额190.84亿元,同比-21.02%,股票质押式回购利息收入10.05亿元,同比-20.71% [28][32] - 国际业务各分业务实现全面增长,国际业务收入29.09亿元,同比+34.49%;国泰君安国际客户资产托管金额同比+16.7%,资产管理规模同比+178%,投行业务承销债券规模同比+85.2%,费用及佣金、利息、交易及投资收入同比分别+26.42%、+27.83%、+72.21% [37]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2026年EPS分别为1.44元、1.50元,BVPS分别为18.62元、19.61元,按4月14日收盘价16.69元计算,对应P/B分别为0.90倍、0.85倍,维持“增持”评级 [5][38]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资产负债表预测:2025 - 2026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有相应变化 [41] - 利润表预测:2025 - 2026年营业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营业支出等项目有相应变化 [42] - 每股指标与估值:2025 - 2026年EPS、ROE、BVPS、P/E、P/B等指标有相应变化 [43]
国泰海通(601211)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H股公告(董事会会议通知)
2025-04-15 18:46
会议安排 - 公司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4月29日举行[4]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业绩[4] 人员信息 - 截至2025年4月15日,公司有3位执行董事[5] - 截至2025年4月15日,公司有8位非执行董事[5] - 截至2025年4月15日,公司有6位独立非执行董事[5]
国泰海通(601211)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
2025-04-15 18:46
股份数据 - 2025年4月11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4,066,689,179,库存57,259,669,总数14,123,948,848[3] - 2025年4月15日购回股份1,000,000,每股最高16.78元,最低16.75元,总价16,770,200元[11] - 2025年4月15日结束时,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4,065,689,179,库存58,259,669,总数14,123,948,848[3] 规则相关 - 购回股份后30天内未经批准不得发行新股等[13] - 场内出售库存股份须披露并填妥第三章节[14]
中金公司投顾收入第一 国泰君安下跌近七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4-14 07:15
文章核心观点 证券行业进入“价值深耕”阶段,各机构向“买方投顾”转型决心大,但从2024年券商投顾业务收入看转型喜忧参半,投顾业务业绩贡献度低,转型需坚持“长期主义”,不少券商积极探索新形式[2][3][7] 投顾业务收入情况 - 23家A股券商披露2024年财报,投顾业务收入占营收比例均值仅1.1%,业绩贡献度低 [3] - 8家券商投顾业务收入过亿,中金公司5.53亿居首,中信证券5.07亿、中信建投4.23亿紧随其后 [4] - 13家券商投顾业务收入实现增长,方正证券增速217.5%居首,华安证券增长48.8%次之 [3][5] - 10家券商投顾业务收入同比下跌,国泰君安同比暴跌69.3%,华泰证券、红塔证券同比减少超40% [3][4] 投顾业务发展特点 - 投顾收入破亿的8家券商总营收均超百亿,头部效应明显,但头部券商投顾业务占营收比例无明显优势 [6] - 多家中小券商借助投顾业务打出差异化,中原证券投顾业务占营收比例3.4%居榜首 [6] 买方投顾转型问题 - 机构向买方投顾转型需“长期主义”精神,短期放弃销售激励难,不解绑销售指标难成纯粹“买方” [7] 投顾服务新探索 - 国海证券把握线上化、智能化趋势,探索创新线上获客场景,建成“智慧投顾”产品体系等 [8] - 华安证券加快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探索线上获客服务新模式,协同探索短视频、直播等展业模式 [8] - 东方证券推出低波动组合策略,提供全程陪伴服务,基金投顾业务规模增长,客户留存率和复投率较高 [8][9]
国泰海通(601211)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
2025-04-11 19:46
股份数据 - 2025年4月10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4,073,159,179,库存50,789,669,总数14,123,948,848[3] - 2025年4月11日购回6,470,000股,占比0.046%,每股16.8302元[3] - 2025年4月11日结束时,已发行(不含库存)14,066,689,179,库存57,259,669,总数不变[3] 购回情况 - 2025年4月11日在上交所购回6,470,000股,最高17元,最低16.74元,总额108,891,127.18元[11] - 购回(拟持作库存)6,470,000股,(拟注销)0股[11] 合规相关 - 股份发行或库存股份出售转让获董事会授权批准[4] - 购回活动按相关规则进行[12] - 购回后30天内未经批准不得发行新股等[13] - 场内出售库存股份须披露并填妥章节[14]
国泰海通: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打造国际一流券商,看好远期ROE中枢提升-20250411
开源证券· 2025-04-11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是首例头部券商合并,合并后公司客户基础更强大稳固,服务能力更专业综合,运营管理更集约高效,剔除海通国际业务影响后其剩余业务 ROE 表现优,合并将带来积极影响,预计远期 ROE 超两家公司各自最高水平 [4] - 预计国泰君安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156/187/213 亿元,同比 +20%/+20%/+14%;预计合并后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 260/273/334 亿元,同比 +187%/+5%/22%,ROE 为 7.6%/7.6%/8.9%,对应 PE 为 11.4/10.8/8.8 倍 [4] 各部分总结 合并海通证券实现强强联合,ROE 优于同业且稳健 - 国泰君安是综合性证券公司,2025 年 3 月完成吸收合并海通证券,更名为“国泰海通”,此为新国九条发布后首例头部券商合并案例,进程推进高效利于业务整合 [14][15]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同属上海国资旗下,合并后实控人为上海国际集团;组织架构优化设七个实体化运作委员会,新管理层融合原有高管团队,经验丰富、专业且年轻 [19][21] - 国泰君安 ROE 多数年份高于上市券商整体与海通证券,得益于较高权益乘数和稳健自营投资收益率,2020 年起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提升杠杆水平驱动 ROE 高于上市券商 [27] - 两家公司子公司布局全面,国泰君安有国泰君安金融控股等子公司,海通证券有海通国际控股等子公司,整合有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39] 并购重组 - 政策端鼓励头部券商并购重组,目标是到 2035 年形成 2 至 3 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合并后公司有望成一流投资银行 [41] - 两家公司资源禀赋和能力深度互补,合并后在多业务方面综合实力跃居行业第一,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42] - 合并后公司综合竞争力全面领先,资本运用和业务管理更优,参考海外经验,外延并购可扩大业务布局,合并后公司主要指标全球排名大幅提升 [44][45] 业务禀赋深度互补,看好协同效应驱动 ROE 提升 - 合并后资产负债表更大、更均衡、抗风险能力更强,2024 年末总资产 1.73 万亿,归母净资产 3283 亿元排名行业第一,多板块业务排名居首,资源禀赋互补 [47][49] - 轻资本业务方面,经纪业务合并后市占率居首,客户基础和投顾团队提升服务能力,营业部数量和分布优势增强;投行业务两公司在 IPO 细分领域优势互补,合并后竞争优势扩大;券商资管合并后 AUM 提升、产品线完善;公募基金华安与海富通产品结构互补,但合并后面临牌照整合或出售问题 [53][61][75] - 重资本业务方面,国泰君安自营投资收益率稳定,海通证券受海通国际影响下降,两公司牌照互补,用表效率有望提升 [84]
国泰海通(601211):打造国际一流券商,看好远期ROE中枢提升
开源证券· 2025-04-11 17: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是新“国九条”发布后首例头部券商合并,合并后公司客户基础更强大稳固,服务能力更专业综合,运营管理更集约高效,剔除海通国际业务影响后,海通剩余业务ROE表现优于上市券商,合并将带来积极影响,预计远期ROE有望超两家公司各自最高水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合并海通证券实现强强联合,ROE优于同业且稳健 - 国泰君安是综合性证券公司,2025年3月完成吸收合并海通证券,更名为“国泰海通”,此次合并为强强联合,进程推进高效利于业务整合 [14][15]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同属上海国资旗下,合并后实控人为上海国际集团,组织架构优化提升管理效率,新管理层融合原有团队,经验丰富、专业且年轻化 [19][21] - 国泰君安ROE多数年份高于上市券商整体与海通证券,得益于较高权益乘数和稳健自营投资收益率,2020年起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提升杠杆水平驱动ROE高于上市券商 [27] - 两家公司子公司布局全面,整合有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国泰君安有多家子公司,海通证券构建了完整业务体系 [39] 并购重组 - 政策端鼓励头部券商并购重组,目标是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合并后公司有望成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匹配的一流投资银行 [41] - 两家公司资源禀赋和能力深度互补,合并后在多业务方面综合实力跃居行业第一,综合服务能力有望显著提升 [42] - 合并后公司综合竞争力全面领先,资本运用和业务管理更优,参考海外经验,外延并购可扩大业务布局 [43][45] - 合并后公司主要指标全球排名大幅提升 [46] 业务禀赋深度互补,看好协同效应驱动ROE提升 - 合并后资产负债表更大、更均衡,抗风险能力更强,多板块业务排名居行业第一,资源禀赋深度互补 [47][49] - 轻资本业务方面,经纪业务合并后市占率居行业第一,客户基础和投顾团队提升服务能力,营业部数量和分布优势增强;投行业务两家公司在IPO细分领域各具优势,合并后竞争优势扩大;券商资管合并后AUM提升,产品线完善;公募基金华安基金与海富通基金产品结构互补,但合并后面临牌照整合或出售问题 [53][61][75] - 重资本业务方面,自营投资国泰君安收益率稳定,海通证券受海通国际影响下降,牌照互补有望提升用表效率 [84] 盈利预测、估值与投资建议 - 预计国泰君安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56/187/213亿元,同比+20%/+20%/+14% [4][13] - 预计合并后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260/273/334亿元,同比+187%/+5%/22%,ROE为7.6%/7.6%/8.9%,对应PE为11.4/10.8/8.8倍 [4]
国泰海通(601211)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
2025-04-10 22:31
股份数据 - 2025年3月31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4,076,162,679,库存47,786,169,总数14,123,948,848[3] - 2025年4月10日购回股份3,003,500,每股购回价16.6484元[3] - 2025年4月10日结束时,已发行(不含库存)14,076,162,679,库存50,789,669,总数14,126,952,348[3] 购回情况 - 4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回3,003,500,最高16.72元,最低16.49元,总额50,003,563元[11] - 购回(拟持作库存)3,003,500,(拟注销)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