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600941)

搜索文档
中国移动:业绩稳健增长,数字化转型发展成效显著-20250403
天风证券· 2025-04-03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通信/通信服务,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统筹推进CHBN全向发力、融合发展,以客户为中心,坚持细分市场,加强存量与价值经营,夯实基础优势,激发增长动能,看好未来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营业收入10408亿元,同比增长3.1%,主营业务收入8895亿元,同比增长3.0%,归母净利润1384亿元,同比增长5.0%,自由现金流1517亿元,同比增长22.9% [1] CHBN业务情况 - 2024年HBN占主营业务收入比达45.6%,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数字化转型收入2788亿元,同比增长9.9%,占比提升至31.3%,较23年提升1.9个百分点,CHBN各项数字化转型业务收入增速为20.9%/4.4%/9.4%/5.7% [2] - 个人市场24年收入4837亿元,移动客户突破10亿户,净增1332万户,5G网络客户5.52亿户,净增0.88亿户,渗透率55.0%,个人移动云盘收入89亿元,同比增长12.6%,权益产品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19.7%,5G新通话全场景月活跃客户1.5亿户,智能应用订购客户3475万户,移动ARPU为48.5元,同比下降1.6% [2] - 家庭市场24年收入1431亿元,同比增长8.5%,家庭宽带客户2.78亿户,净增1405万户,千兆家庭宽带客户0.99亿户,同比增长25.0%,FTTR客户1063万户,同比增长376%,“AI + 移动看家”客户1280万户,家庭客户综合ARPU达43.8元,同比增长1.6% [3] - 政企市场24年收入2091亿元,同比增长8.8%,政企客户数3259万家,净增422万家,公开招标市场中标占比16.6%,移动云收入1004亿元,同比增长20.4%,IaaS + PaaS收入规模稳居业界前五,5G垂直行业应用领先,全年拓展千万大单5G DICT项目超700个,5G专网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61.0% [3] - 新兴市场24年收入536亿元,同比增长8.7%,国际业务收入228亿元,同比增10.2%,数字内容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8.2% [3]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2024年完成资本开支1640亿元(5G网络690亿元,算力37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18.4%,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双千兆”领先,累计开通5G基站超240万个,打造全球首个规模商用5G - A网络,RedCap覆盖全国所有城市,千兆宽带覆盖住户4.8亿户,算力网络引领,智算规模29.2 EFLOPS,净增19.1 EFLOPS,呼和浩特、哈尔滨万卡级超大规模智算中心上线,400G骨干网入选“2024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数据中心向AIDC全面升级,能力中台应用扩大,上台能力规模1348项,能力累计调用量7776亿次 [4] - 2025年计划资本开支1512亿元(5G网络582亿元,算力373亿元),占收比持续下降,25年底新建5G基站34万站,达275万站,千兆覆盖用户超5亿户,通算算力达8.9EFLOPS,智算算力超34EFLOPS [4] 分红与业绩目标情况 - 2024全年派息率73%,全年股息每股5.09港元,同比增长5.4%,2024年起三年内现金分配利润逐步提升至当年股东应占净利润的75%以上 [5] - 2025年努力实现收入增幅稳步提升、利润良好增长目标,个人市场收入平稳,5G网络用户净增5000万,家庭市场收入良好增长,千兆宽带净增1800万,政企市场良好增长,政企客户净增430万,新兴市场及国际业务收入快速增长,AI直接收入高速增长,AI智能助理灵犀智能体月活客户达7000万 [5] 盈利预测情况 - 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1453/1525/1600亿元(25 - 26年原值为1453/1520亿元) [6] 财务数据情况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09,309.00|1,040,759.00|1,074,762.73|1,109,646.62|1,145,690.63| |增长率(%)|7.69|3.12|3.27|3.25|3.25| |EBITDA(百万元)|403,838.00|406,864.00|252,560.50|266,165.60|280,093.1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31,766.00|138,373.00|145,345.45|152,549.50|160,036.62| |增长率(%)|5.03|5.01|5.04|4.96|4.91| |EPS(元/股)|6.11|6.42|6.74|7.07|7.42| |市盈率(P/E)|17.62|16.78|15.97|15.22|14.51| |市净率(P/B)|1.78|1.71|1.66|1.62|1.58| |市销率(P/S)|2.30|2.23|2.16|2.09|2.03| |EV/EBITDA|110.27|132.10|192.79|182.95|173.14| [11]
对话中国移动咪咕音乐总经理朱泓:15秒是AI视频最好形态|钛媒体独家
钛媒体APP· 2025-04-03 15:44
文章核心观点 - 行业处于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七三分主导局面,市场渴望变化,咪咕音乐依托版权优势形成“音乐 + 智媒”模式,重点推广 AI 视频彩铃,虽面临挑战但前景可期,同时在 AI 大模型和创作者生态方面有布局和规划 [4][5] AI 音乐发展现状与前景 - AI 音乐目前处于“好玩”状态,艺术与技术融合待深入,达到“人人都是创作者”时代需创作的歌曲动听 [2][19] - 音乐让人满意难,因其是抽象艺术,需打动情绪,公司因此在视频上投入更多 [3][25] - AI 音乐创作歌曲存在同质化问题,但模型会随用户使用提升,且新模型可能带来变革 [24] 咪咕音乐业务模式与优势 - 前身是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依托彩铃业务积累版权资源,形成庞大曲库,彩铃是差异化竞争力之一 [5] - 形成“音乐 + 智媒”模式,聚焦彩铃业务、AI 工具和线下演艺,截至 2025 年 1 月有全场景用户 1.63 亿等 [5] - 去年将视频彩铃变为媒体性业务,一年实现 8000 万月活用户,触达 8 亿人 [6] AI 视频彩铃业务情况 - 今年重点战略业务是推广 AI 视频彩铃,主打 15 秒微短视频,时长是 AIGC 成本使用平衡最佳时长 [7] - 春节一个月激发 1300 万人使用 AI 智创彩媒创作,用户热情高 [8] - 调研显示微信不会替代通话,在陌生人沟通和熟人沟通重要事情场景中电话是刚需,AI 视频彩铃有价值 [9][26] - 个体商户、小微商家和有宣传需求个人可能为视频彩铃付费,“视宣号”已覆盖 20 多个行业,吸引 150 万家商户,计划今年扩展超 280 万家 [9][10] - 后续更多提升 15 秒内表达能力,接电话后视频可连起来播放,增加信息量和表现力,未来有商业化潜力 [27][29] - 希望成为主要增长业务,目前需打磨产品,让用户易创造内容,采用自研加开源合作方式 [33][34] 智能体与 AI 大模型布局 - 认为今年是智能体元年,智能体核心解决高效链接问题,具有多模态特点,可成为贴身秘书 [11][12] - 公司智能体目前聚焦音乐场景,未来会扩展应用场景,先做好音乐产品 [14] - 认为 DeepSeek 推理模型与多模态模型相辅相成,在内容领域可搭配使用 [15] - 今年音乐方面重点推动智能体,研发 AIGC 独特能力,接入 DeepSeek 和中国移动九天系列模型 [16] - 与第三方模型厂商合作,看重其垂类模型引领能力 [18] 创作者生态激励 - 正在研究 AIGC 创作分账体系,将拿出 5% - 10% 收入激励优秀 AI 创作者,近期公布方案 [22]
中国移动(600941):业绩稳健增长,数字化转型发展成效显著
天风证券· 2025-04-03 15: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通信/通信服务,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统筹推进CHBN全向发力、融合发展,以客户为中心,坚持细分市场,加强存量与价值经营,夯实基础优势,激发增长动能,看好未来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营业收入10408亿元,同比增长3.1%,主营业务收入8895亿元,同比增长3.0%,归母净利润1384亿元,同比增长5.0%,自由现金流1517亿元,同比增长22.9% [1] CHBN业务情况 - 2024年HBN占主营业务收入比达45.6%,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数字化转型收入2788亿元,同比增长9.9%,占比提升至31.3%,较23年提升1.9个百分点,CHBN各项数字化转型业务收入增速为20.9%/4.4%/9.4%/5.7% [2] - 个人市场2024年收入4837亿元,移动客户突破10亿户,净增1332万户,5G网络客户5.52亿户,净增0.88亿户,渗透率55.0%,个人移动云盘收入89亿元,同比增长12.6%,权益产品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19.7%,5G新通话全场景月活跃客户1.5亿户,智能应用订购客户3475万户,移动ARPU为48.5元,同比下降1.6% [2] - 家庭市场2024年收入1431亿元,同比增长8.5%,家庭宽带客户2.78亿户,净增1405万户,千兆家庭宽带客户0.99亿户,同比增长25.0%,FTTR客户1063万户,同比增长376%,“AI + 移动看家”客户1280万户,家庭客户综合ARPU达43.8元,同比增长1.6% [3] - 政企市场2024年收入2091亿元,同比增长8.8%,政企客户数3259万家,净增422万家,公开招标市场中标占比16.6%,移动云收入1004亿元,同比增长20.4%,IaaS + PaaS收入规模稳居业界前五,5G垂直行业应用领先,全年拓展千万大单5G DICT项目超700个,5G专网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61.0% [3] - 新兴市场2024年收入536亿元,同比增长8.7%,国际业务收入228亿元,同比增10.2%,数字内容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8.2% [3]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2024年完成资本开支1640亿元(5G网络690亿元,算力37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18.4%,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双千兆”领先,累计开通5G基站超240万个,打造全球首个规模商用5G - A网络,RedCap覆盖全国所有城市,千兆宽带覆盖住户4.8亿户,算力网络引领,智算规模29.2 EFLOPS,净增19.1 EFLOPS,呼和浩特、哈尔滨万卡级超大规模智算中心上线,400G骨干网入选“2024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数据中心向AIDC全面升级,能力中台应用扩大,上台能力规模1348项,能力累计调用量7776亿次 [4] - 2025年计划资本开支1512亿元(5G网络582亿元,算力373亿元),占收比持续下降,年底新建5G基站34万站,达275万站,千兆覆盖用户超5亿户,通算算力达8.9EFLOPS,智算算力超34EFLOPS [4] 分红与业绩目标情况 - 2024全年派息率73%,全年股息每股5.09港元,同比增长5.4%,2024年起三年内现金分红逐步提升至当年股东应占净利润的75%以上 [5] - 2025年努力实现收入增幅稳步提升、利润良好增长,个人市场收入平稳,5G网络用户净增5000万,家庭市场收入良好增长,千兆宽带净增1800万,政企市场良好增长,政企客户净增430万,新兴市场及国际业务收入快速增长,AI直接收入高速增长,AI智能助理灵犀智能体月活客户达7000万 [5] 盈利预测情况 - 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1453/1525/1600亿元(25 - 26年原值为1453/1520亿元) [6] 财务数据情况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09309.00、1040759.00、1074762.73、1109646.62、1145690.63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7.69%、3.12%、3.27%、3.25%、3.25% [11] - 2023 - 2027年EBITDA分别为403838.00、406864.00、252560.50、266165.60、280093.16百万元 [11] - 2023 - 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31766.00、138373.00、145345.45、152549.50、160036.62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5.03%、5.01%、5.04%、4.96%、4.91% [11] - 2023 - 2027年EPS分别为6.11、6.42、6.74、7.07、7.42元/股 [11] - 2023 - 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7.62、16.78、15.97、15.22、14.51 [11] - 2023 - 2027年市净率分别为1.78、1.71、1.66、1.62、1.58 [11] - 2023 - 2027年市销率分别为2.30、2.23、2.16、2.09、2.03 [11] - 2023 - 2027年EV/EBITDA分别为110.27、132.10、192.79、182.95、173.14 [11]
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基建指数报1477.90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移动等
金融界· 2025-04-02 15:50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基建指数的行情、表现、编制规则、持仓情况及样本调整规则等信息 [1][2] 指数行情与表现 - 4月2日上证指数低开震荡,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基建指数报1477.90点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上涨1.67%,近三个月下跌1.19%,年至今下跌1.19% [1] 指数编制规则 - 基于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综合指数样本和中证沪港深500指数样本,结合中证行业分类主题定义选取样本,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持仓情况 - 十大权重分别为中国移动(11.52%)、长江电力(8.2%)、中电控股(2.91%)等 [1] - 持仓市场板块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0.71%、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37.59%、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11.70% [1] - 持仓样本行业中,公用事业占比43.31%、工业占比26.77%、通信服务占比26.59%、能源占比3.33% [2] 指数样本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一般固定不变 [2]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样本退市时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综合指数和中证沪港深500指数样本变动时相应调整 [2]
2025年中国移动电竞行业产业链、发展历程、发展现状、重点企业以及发展趋势研判:移动电竞市场规模迅速扩张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02 09:47
文章核心观点 近年来中国移动电竞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产业链逐步完善,用户规模庞大且持续扩大,行业竞争激烈,未来赛事体系将更多元、专业化程度提高并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 [1][4][6][8][10] 移动电竞行业定义及分类 - 移动电竞指通过移动设备进行的电子竞技活动,核心是玩家以游戏为载体进行能力对抗,与传统电竞相比具有设备便携、用户基数大、参与门槛低等特点,更适应快节奏生活和碎片化场景 [2] 移动电竞行业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以游戏为核心,形成覆盖硬件、内容、赛事及商业化的完整生态,上游包括硬件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商,中游由游戏开发商、发行平台及赛事运营商主导,下游依托用户消费与传播衍生配套服务,政策监管、行业协会与投资方提供外部支持,未来将融合新技术,深化全球化与跨界生态布局 [4] 中国移动电竞行业发展历程 - 行业历经多年发展,起初市场规模小、产业链不完善,2015年起快速发展,近年在国内外市场地位提升,未来面临社会认可度、产业链完善及专业人才培养等挑战 [6] 中国移动电竞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达4.90亿,同比增长0.42%,庞大用户群体为移动电竞行业提供基础,用户以年轻人为主,推动了移动电竞文化普及和市场扩大 [8] - 随着电竞用户数量增加,移动电竞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带动多个环节增长,游戏类型日益丰富 [8] - 2023年中国移动电竞行业市场规模达1243亿元,2024年约为1399亿元,5G技术普及和VR、AR等技术应用将推动市场规模增长 [10] - 中国电竞行业赛事举办形式多元化,线下赛事占比58%,线上线下结合赛事占比32%,线上赛事占比10%,未来三种赛事形式将相互融合 [11][12] 中国移动电竞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 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多元化且激烈,腾讯、网易双雄并立,英雄互娱、完美世界、中手游、莉莉丝等企业也各有优势 [14] - 腾讯是行业领军者,拥有热门游戏IP,构建了完善电竞生态,积极推动电竞国际化,2023年营业收入为6090.15亿元,同比增长9.82%,2024年1 - 9月营业收入为4878.11亿元,同比增长7.49% [15] - 网易注重游戏创新性和可玩性,在电竞内容制作和赛事运营上表现出色,积极推动国际化布局,2023年营业收入达1034.68亿元,同比增长7.23%,2024年营业收入为1052.95亿元,同比增长1.77% [18] - 英雄互娱专注移动电竞领域,拥有知名游戏,注重赛事组织和品牌推广 [15] - 完美世界在国际电竞舞台有影响力,注重游戏品质和竞技性,在电竞国际化方面表现出色 [15] - 中手游凭借IP资源优势改编游戏,举办针对性赛事推广移动电竞游戏 [15] - 莉莉丝游戏有大量玩家,注重游戏策略性和深度,满足高端玩家需求 [15] 中国移动电竞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赛事体系更加多元化,赛事类型丰富、形式创新,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赛事模式成新趋势,拓宽受众基础,推动行业繁荣 [20] - 专业化程度提高,体现在职业角色规范化、产业链各环节完善和电竞教育兴起,提升行业竞争力和从业者职业保障 [21] - 行业与旅游、商业、影视、动漫等产业跨界融合,形成新格局,带来新增长点,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22]
中国移动纪检监察机构紧盯重大项目强化监督护航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实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4-02 08:27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移动纪检监察组与发展战略部沟通会商,推动明确2025年公司区域年度重大项目清单,围绕重点区域打造重大项目,发挥专责监督职能,指导所属单位纪委强化跨省份协同联动,推动解决项目问题,将持续推动公司承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部署 [1][2] 分组1:项目研究与布局 - 中国移动纪检监察组与发展战略部沟通会商,督促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最新指示批示精神,推动明确2025年公司区域年度重大项目清单 [1] - 为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公司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东北五大重点区域,在多领域打造重大项目 [1] 分组2:监督工作开展 - 公司纪检监察组向所属单位纪委制发监督工作方案,明确4方面监督重点,上下联动开展监督 [1] - 以服务区域协调发展重大项目为抓手,聚焦重要环节,发挥专责监督职能,跟进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并督促主责部门履职 [1] - 指导所属单位纪委强化跨省份协同联动,通过联合监督、交叉检查等方式形成合力,跟踪推动重点工作落实 [2] 分组3:监督成效与目标 - 上海、江苏、浙江等省级公司纪委组建联合监督小组,推进低空航线项目建设,目前全球首个百公里级5G - A通感一体跨海航线低空网络已开通 [2] - 今年以来各区域单位纪委累计推动解决8个重大项目进展滞后等问题,提出并推动落实8项整改措施,制定3份长效制度文件 [2] - 公司纪检监察组将加大与党组协同力度,找准监督切入点着力点,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公司承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部署 [2]
转转成立AI事业部;宇树科技回应“引入蚂蚁集团、中国移动投资”:不实|未来商业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02 07:40
文章核心观点 转转布局AI技术、宇树科技回应投资消息及发布新产品、阿里或发布新模型等事件反映行业动态,各事件对公司及行业竞争格局有潜在影响 [1][2][3][4] 分组1 - 转转集团 - 4月1日转转集团宣布成立AI事业部并计划未来3年保守投入20亿元,同时启动全球AI人才招募 [1] - 转转AI事业部未来计划推出转转AI买家智能体、官方验智能体和混合智能体等AI工具打造二手交易全新体验 [1] - 转转加速布局AI技术以提升二手交易用户体验,或影响二手交易市场竞争格局 [1] 分组2 - 宇树科技 - 4月1日宇树科技回应引入蚂蚁集团、中国移动投资消息不实,此前称在沟通具体投资份额且融资是定向开放少部分份额 [2] - 4月1日宇树科技发布Unitree Dex5灵巧手,具备单手20自由度、能柔顺丝滑反向驱动、单手94个灵敏触点 [4] - 宇树科技新产品灵巧手应用场景广泛,或为其在机器人市场赢得更多关注,实际市场表现待验证 [4] 分组3 - 阿里 - 4月1日消息称阿里将在2025年4月第二周发布新模型Qwen3,是2025年上半年最重要模型产品,官方暂无回应 [3] - 阿里布局AI领域或巩固行业竞争力,因消息未确认市场应理性观望 [3]
速递|人形机器人持续火爆,杭州六小龙「宇树科技」获蚂蚁和中国移动投资,估值略高于8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01 19:50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内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宇树科技正与蚂蚁集团、中国移动洽谈战略投资,折射出人形机器人赛道投资热潮,但市场对行业泡沫担忧升温,金沙江创投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经纬创投认为行业有泡沫正常 [1][2] 宇树科技相关情况 - 宇树科技是全球四足机器狗市场占有率近70%的领军企业,自2020年起持续盈利,人形机器人产品G1价格9.9万元 [1] - 宇树科技此次融资为定向增发,估值维持上一轮80亿元水平,这将是阿里系首次投资该公司,中国移动入局将带来政企客户资源及商业化场景 [1] 人形机器人赛道投资热潮表现 -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频发,成立仅50天的它石智航估值已达数亿美元,维他动力在成立100天内完成两轮共2亿元融资 [1] 市场对行业泡沫的不同看法 -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声称正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认为“共识集中但商业化不明” [1] - 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认为机器人领域蓬勃发展,大赛道,过程中有泡沫正常 [2] 金沙江创投退出情况 - 金沙江创投于2024年9月29日退出星海图,2025年1月17日退出松延动力 [4] 星海图公司情况 - 星海图创始团队来自AI+自动驾驶+机器人领域,研发团队来自国内外顶尖学校和公司,具备全球顶尖AI算法研发能力和丰富量产工程经验,六大技术领域均有技术大牛坐镇 [8] 松延动力公司情况 - 松延动力于2023年9月成立于中国北京,核心创始人员来自清华大学与中科院等,致力于通用人工智能本体、机器人仿生及具身操作系统等方向研发 [11] - 松延动力融资历史丰富,有天使轮、Pre - A轮、A轮、A+轮等多轮融资,涉及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IDG资本等众多投资机构 [11][12][13]
蚂蚁和中国移动要投资宇树科技?王兴兴回应!宇树机器人带货机器狗,一分钟卖出超百万元!罗永浩:要抢主播饭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01 17:15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日媒体报道宇树科技计划引入新投资方消息不实 同日宇树科技发布Dex5灵巧手 3月31日晚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作主播带货机器狗GO2创1分钟超百万元销售额纪录 直播中G1表现出色获认可 [1][2][4] 融资情况 - 4月1日媒体报道宇树科技计划引入蚂蚁集团和中国移动等新投资方 目前在沟通具体投资份额 此次融资是定向给具体投资方开放少部分份额 [1]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回应媒体报道不实 [1] 产品发布 - 4月1日宇树科技官博更新视频发布Unitree Dex5灵巧手 该灵巧手具备单手20自由度 能柔顺丝滑反向驱动 有单手94个灵敏触点 [2] 直播销售 - 3月31日晚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作为“全球首个AI机器人主播”登上电商直播舞台 带货旗下GO2机器狗 1分钟内销售额超100万元 [4] - 直播中G1讲解商品 展示握手等动作 还与人类主播互动 机智应对提问 被网友戏称“高情商机器人” [4][6] - 交个朋友副总裁提议让G1入职 罗永浩表示同意 [7]
中国移动(600941) - 中国移动: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国移动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之保荐总结报告书
2025-04-01 16:47
发行情况 - A股每股发行价57.58元,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前初始发行8.457亿股,行使后最终发行9.02767867亿股[2] - 最终募集资金总额519.8137378186亿元,净额513.7387946774亿元[2] 上市信息 - 股票简称“中国移动”,代码600941,上市于上海证券交易所[8] 保荐相关 - 联席保荐机构持续督导期至2024年12月31日止[3] - 尽职推荐和持续督导阶段公司配合良好,信息披露和募资使用合规[1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