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600000)

搜索文档
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调整到期续卡策略
金投网· 2025-04-07 10:08
文章核心观点 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为提供更优质服务和体验推出数字卡产品,并自2025年5月1日起启用信用卡到期差异化续发策略 [1] 分组1:数字卡产品介绍 - 数字卡即虚拟卡,是无实体卡介质的信用卡产品,核卡后成功激活即可用 [1] 分组2:信用卡到期差异化续发策略 - 如客户即将到期的卡片在续卡审核前12个月(含)未发生过交易或仅发生过线上交易,配发数字卡 [1] - 如客户即将到期的卡片在续卡审核前12个月(含)发生过非线上交易,配发实体卡 [1] - 客户年龄在65周岁(不含)以上,原则上均会配发实体卡 [1] - 部分特殊卡产品不受上述规则限制,均会配发实体卡,具体以客户收到的续卡短信内容为准 [2] 分组3:其他相关信息 - 本公告正式生效后,原二〇二四年四月十日发布的《关于浦发银行信用卡多卡客户续卡方案调整的公告》同时废止 [2] - 客户需要实体卡,可登录"浦大喜奔"APP在线申领 [2]
4月3日股市必读:浦发银行(600000)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620.13万元,占总成交额6.81%
搜狐财经· 2025-04-07 01:53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2025年4月3日浦发银行收盘情况、资金流向,以及公司可转债相关公告内容[1][2][4] 交易信息 - 2025年4月3日收盘,浦发银行报收于10.48元,上涨0.19%,换手率0.13%,成交量36.92万手,成交额3.85亿元[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620.13万元,占总成交额6.81%;游资资金净流出152.62万元,占总成交额0.4%;散户资金净流入2772.75万元,占总成交额7.2%[1][4] 公司公告 持续督导报告书 - 浦发银行2019年10月公开发行50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5000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4991235万元,2019年11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联席保荐机构负责持续督导,截止日为2020年12月31日(如未完成可转债全部转股则延长至全部转股)[1] - 2025年3月28日联席保荐机构对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查阅相关文件,对公司及其相关人员进行公开信息查询,核查承诺履行情况,关注媒体报道情况[1] - 联席保荐机构认为持续督导期内上市公司已按规定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并执行,未发现应向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重要事项[1] 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已有1440000元浦发转债转为公司普通股,累计转股股数98599股,占浦发转债转股前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额的0.0003%;未转股的浦发转债金额为49998560000元,占浦发转债发行总量的比例为99.9971%[2][4] - 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有9000元浦发转债转为公司普通股,转股股数为694股[2] - 浦发转债2019年11月15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2020年5月4日起可转换为公司普通股股票;因2024年7月18日发放2023年年度普通股现金股利,转股价格由13.24元/股调整为12.92元/股[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无限售条件流通普通股变动前为29352178302股,本次可转债转股694股,变动后为29352178996股;总股本变动前为29352178302股,变动后为29352178996股[2]
深读|找回曾经的辉煌,张为忠与浦发银行的新路
南方都市报· 2025-04-03 18:53
文章核心观点 2023年9月张为忠接手业绩萎靡的浦发银行后实施系列改革 2024年业绩逆转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未来需解决增收、资产质量、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3] 分组1:管理层与战略 - 2023年9月56岁的张为忠接手浦发银行 此前他在建设银行工作28年 [2] - 张为忠提出“数智化”战略 2024年进一步丰富 还不断发起“攻坚战” 更换领导班子 [3][7] - 张为忠给各年度定性 2023年是转型关键年 2024年是“数智化”战略开局年 2025年是战略提升年 [7] - 张为忠强调“多维布局” 包括把握关键创新、围绕产业链布局、强化协同和出海服务、深化机构和人事改革等 [8] 分组2:业绩表现 - 2020 - 2023年浦发银行业绩持续萎靡 2023年营收同比下滑8.05% 净利润同比下滑28.28% [7]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07.48亿元 同比减少1.55% 剔除出售股权因素后同比增长0.92% 归母净利润452.57亿元 同比增长23.31% 增幅创12年新高 [5] 分组3:增收难题 - 张为忠认为股份制银行处于“三明治夹心” 浦发银行定位打造“长三角自己的银行”等 “数智化”战略明晰 重点布局“五大赛道” [11][12] - 2024年财资金融赛道数据亮眼 但零售金融业务营收净收入同比下滑14.40% 零售贷款不良率从1.42%升至1.61% [13] - 整体营收增长动能不足 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分别同比下滑3.14%、6.69% 且分别连续5年和4年下滑 “其他净收入”额度和占比增长但具高波动性 [14] 分组4:资产质量 - 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减少73.83亿元 不良贷款余额连续5年下降 不良贷款率为近10年最低 [18] - 关注类贷款余额较2023年末增加8.02% 占比从2.33%提升到2.34% 且连续三年走高 超过同业平均 [18][19] - 逾期贷款较2023年末增加95.69亿元 占比从2.02%提升至2.06% 重组贷款从8.64亿元增至369.32亿元 占比从0.02%升至0.69% 额度和占比偏高 [19][20] 分组5:人员与区域业绩 - 2024年浦发银行减员847人 总行、信用卡中心、珠三角及海西地区减员较多 长三角和西部地区增员 [21][23] - 珠三角及海西地区营收同比下降1.84% 营业利润从50.69亿元变为 - 6.29亿元 主要因信用减值损失大增 消费投诉量增加1199件 增幅16.28% [23][24] - 西部板块营业利润从13.78亿元变为 - 6.82亿元 信用减值损失增加26.45亿元 总行营业利润从亏损14.25亿元变为盈利136.68亿元 信用减值损失减少175.20亿元 [24] - 浦发银行推行“箭型”策略 但战略意图与现实有落差 需协调资源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24][25]
浦发银行: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4年度持续督导报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4-02 21:31
文章核心观点 浦发银行于2019年10月公开发行可转债 联席保荐机构对其进行持续督导 并总结了自前次提交2023年度持续督导报告书至本报告出具日的督导工作情况 [1][2] 持续督导工作概述 - 联席保荐机构按相关法规要求履行持续督导职责 于2025年3月28日对公司进行现场检查 [2] - 持续督导职责包括查阅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关联交易、募集资金管理等制度及文件 对公司进行访谈、公开信息查询、核查承诺履行情况、关注媒体报道等 [2] 联席保荐机构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审阅的情况 - 本持续督导期间 联席保荐机构对公司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事前或事后审阅 查阅相关制度和文件 [3] - 认为本持续督导期内 上市公司已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并执行信息披露制度 [4] 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应报告事项 - 本持续督导期间 联席保荐机构未发现公司发生按规定应向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重要事项 [4] 其他事项 - 无 [4]
浦发银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4-02 21:31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介绍浦发转债发行、转股、未转股及股本变动情况 [1][2][3][4] 浦发转债的发行上市概况 - 公司经核准公开发行 500 亿元浦发转债,期限 6 年,每张面值 100 元 [1] - 2019 年 11 月 15 日起,浦发转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2] - 自 2020 年 5 月 4 日起,浦发转债可转换为公司普通股股票 [2] - 因 2024 年 7 月 18 日发放 2023 年年度普通股现金股利,转股价格由 13.24 元/股调整为 12.92 元/股 [2] 浦发转债本次转股情况 -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累计 144 万元浦发转债转为公司普通股,累计转股 98,599 股,占转股前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额的 0.0003% [2][5] - 2025 年 1 月 1 日至 3 月 31 日,9000 元浦发转债转为公司普通股,转股 694 股 [2][5] 未转股可转债情况 -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尚未转股的浦发转债金额为 499.9856 亿元,占发行总量的 99.9971% [3][5] 股本变动情况 - 无限售条件流通普通股从 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 29,352,178,302 股增加 694 股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的 29,352,178,996 股 [4] - 总股本从 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 29,352,178,302 股增加 694 股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的 29,352,178,996 股 [4]
浦发银行(600000)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2025-04-02 20:36
业绩总结 - 公司公开发行500亿元浦发转债,期限6年,2019年11月15日起在上交所挂牌交易[3] 数据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144万元浦发转债转股,股数98,599股,占比0.0003%[3][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转股浦发转债金额499.9856亿元,占比99.9971%[3][5] - 2025年1 - 3月,9000元浦发转债转股,股数694股[3][5] - 2024年7月18日,转股价格由13.24元/股调为12.92元/股[4] - 2024 - 2025年3月31日,无限售流通股和总股本均增加694股[10]
浦发银行(600000)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4年度持续督导报告书
2025-04-02 20:35
可转债情况 - 2019年10月公开发行50,000万张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5,000,000万元[1] - 2019年11月15日可转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1] 持续督导 - 截止日为2020年12月31日,未完成转股则延长[1] - 2025年3月28日联席保荐机构现场检查[3] - 督导期内未发现需报告的重要事项[6]
浦发银行回应这些焦点问题
中国基金报· 2025-04-02 18:52
文章核心观点 3月31日浦发银行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董事长和行长携高管出席回应市场关注问题,2024年业绩表现良好,信贷净增量创新高,“数智化”战略转型成效显现,2025年将坚持相关战略推动“双提升”,并应对净息差收窄和夯实资产质量 [1][2][3] 业绩表现 - 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9.4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5%,本外币贷款总额5.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45%,全年信贷净增量超3700亿元创历史新高 [2] - 截至2024年末实现营业收入1707.48亿元,剔除一次性因素影响后同比增长0.9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2.57亿元,同比增长23.31% [2] - 截至2024年末不良贷款余额731.54亿元,不良贷款率1.36%,拨备覆盖率186.96%,较上年末上升13.45个百分点为近十年最高 [2] “数智化”战略转型 - 2024年是“数智化”战略开局之年,一季度明确以“五大赛道”为战略突破点推进金融服务能力跃升 [3] - “数智化”战略执行效果在经营业绩上有所体现,推动经营逻辑和组织体系全面翻新 [3] - 聚焦“五大赛道”打通业务堵点难点,赛道业务增量在全年综合业务增量中占比明显提升 [3] - 截至2024年末服务科技型企业超7.1万户,科技金融贷款规模超6000亿元,在线供应链业务量达2670亿元,服务小微客户超41万户,跨境金融业务规模超4万亿元,服务个人客户1.57亿户,AUM为3.88万亿元 [3] 息差管理与资产质量 - 2024年净息差为1.42%,同比下行10bps,通过资产负债端双向努力保持净息差边际较优表现 [4] - 2025年净息差收窄趋势延续,将推动轻资产、轻资本、集约化发展提升非息收入占比 [4] - 2024年在抓住地方债化解机遇、防范房地产不良影响、落实“保交房”政策和“白名单”机制、丰富不良化解工具等方面发力 [4][5] - 2025年实行客户信贷准入白名单机制,总分行配合提升信贷资产质量 [5]
浦发银行再出发:数智化战略领航,经营业绩稳健增长
经济观察网· 2025-04-02 11:46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是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开局之年,在业绩说明会上领导班子回应市场关注热点,数智化转型成效显现,核心经营指标向好,零售业务稳步推进,2025年有明确目标和展望 [1][3][5] 数智化转型成效 - 以“五大赛道”为战略突破点,强化“五数建设”,推动金融服务跃升 [3] - 从管理思维迁徙到客户思维,减少业务难点、打通管理堵点、连接流程断点 [3] - 研发科技型企业评价体系“五力模型”,2024年服务科技型企业超7.1万户,科技金融贷款规模超6000亿元 [3] - 全力打造生态运营体系,搭建新一代企业架构,提升算力,实现全栈国产化算力平台+DeepSeek大模型金融应用 [3] - 对全集团流程全面诊断分析,开展“简清工程”“流程再造”,调整交流干部队伍适配数字化发展 [4] 核心经营指标表现 - 2024年集团营业收入1707.48亿元,剔除一次性因素影响后同比增长0.92%;归母净利润452.57亿元,同比增长23.31% [5] - 2024年全年信贷净增量超3700亿元创历史新高,年末资产总额9.4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5%;本外币贷款总额5.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45% [6] - 2024年末对公信贷规模创新高且增量居股份制银行首位 [6] - 2024年净息差1.42%,同比下行10bps,降幅优于同期银行业和股份制同业平均降幅 [7] - 2024年不良贷款“双降”,年末不良贷款余额731.54亿元,不良贷款率1.36%,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6.96%,较上年末上升13.45个百分点 [7] 2025年目标和展望 - 坚定“数智化”战略,聚力提升显实效 [7] - 锚定高质量发展,强化优势、补齐短板,零售业务推进客户扩盘深耕,金融市场业务调优资产结构 [7] - 深化资产负债主动管理,推动息差向均值靠近,优化资产和客户结构 [7] - 坚持降本增效、开源节流,调优费用结构,加强风险管理 [7] - 坚持高目标引领、高质量发展、高效率协同,保持业绩稳定 [7] 零售业务情况 - 2024年零售业务稳步推进,年末服务个人客户1.57亿,5万资产以上客户增加26万户,600万以上客户增长13.95% [8] - 2024年个人AUM3.88万亿(含市值),集团子公司资管规模2.7万亿,增长35%,集团财富业务协同规模9400亿,增长19% [8] - 2025年零售业务机遇在于促消费政策、人口结构调整、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融合、数字化推动 [8] 市值管理 - 2025年围绕市值管理核心逻辑和“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主线,重塑优质蓝筹形象 [9]
浦发银行申请一种政策文本解读方法及装置专利,能够提高待分析政策文本松紧程度预测的准确性
搜狐财经· 2025-04-02 11:44
文章核心观点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申请“一种政策文本解读方法及装置”专利,该专利能提高待分析政策文本量化评价及松紧程度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1]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2年,位于上海市,以从事货币金融服务为主 [2] - 企业注册资本2935208.0397万人民币,实缴资本40263.6978万人民币 [2] - 公司共对外投资4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2] - 公司有商标信息537条,专利信息1028条,拥有行政许可171个 [2] 专利信息 - 公司申请名为“一种政策文本解读方法及装置”的专利,公开号CN 119740568 A,申请日期为2024年11月 [1] - 专利涉及深度学习技术领域,能提高待分析政策文本量化评价的准确性及效率,进而提高松紧程度预测的准确性 [1] - 专利方法包括提取待分析核心句、输入核心句对比模型预测分类、计算待分析核心句量化评价值,核心句对比模型由历史对比数据及分类标签训练得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