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09633)

搜索文档
港股消费股午后走强,蜜雪集团(02097.HK)涨超7%再创新高,古茗(01364.HK)涨超8%,农夫山泉(09633.HK)、茶百道(02555.HK)等跟涨。
快讯· 2025-04-17 13:52
港股消费股午后走强,蜜雪集团(02097.HK)涨超7%再创新高,古茗(01364.HK)涨超8%,农夫山泉 (09633.HK)、茶百道(02555.HK)等跟涨。 ...
伊利、农夫山泉、统一们11年财报拆解:存量市场时代,增长该从哪里"抢"?
36氪· 2025-04-14 10:25
文章核心观点 2013 - 2024年中国主要食品饮料企业营收整体增长但有波动,企业通过围绕核心业务布局新增长曲线、打造大爆品、因品制宜建设渠道、用利润换营收、拓展海外市场等方法实现持续增长,同时遵循聚焦核心业务、打造大爆品、保持强渠道力、适时用利润换市场、寻找新市场等法则提升竞争力穿越经济周期 [7][9][24][67] 各部分总结 2024年部分食品饮料企业营收情况 - 统一企业中国2024年总营收303.32亿元,同比增长6.1%;农夫山泉总营收428.96亿元,同比增长0.5%;康师傅总营收806.51亿元,同比增长0.3%;中国食品总营收414.92亿元,同比增长0.21%;海天味业总营收269.01亿元,同比增长9.53% [1] - 看似微小增幅背后增量体量不小,如统一企业中国增加17.41亿元,康师傅增加2.33亿元,农夫山泉增加2.29亿元 [1] 2013 - 2024年14家食品饮料巨头营收趋势 - 统计样本为预包装食品饮料企业(不含白酒),多元化业务企业只统计预包装食品饮料业务营收,需满足已披露2013 - 2024年营收数据且至少连续两年年营收超200亿元,共14家企业 [11][12][13] - 14家企业增长曲线整体上升,但大多经历阶段性营收下滑和增速放缓,如2016年伊利营收增速放缓至0.75% [14] - 引入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观察2013 - 2023年增长情况,除娃哈哈和中国旺旺为负,其他12家为正,均值6.48%,能比肩全球顶级企业 [16][19] - 以6.48%为界分为持续领跑型(伊利、蒙牛等7家)和复苏型(康师傅、娃哈哈等7家),部分企业不同阶段增速有变化,如农夫山泉后发优势明显,康师傅等部分企业后期重回增长 [19][20][23] 企业保持持续增长的方法 围绕核心业务提前布局“新增长曲线” - 农夫山泉即饮茶类产品成新增长曲线,自2020年起水类产品营收下滑,即饮茶类上升,2024年分别贡献37.19%和39.04%营收,此前还布局功能、果汁饮料业务 [26][28][29] - 14家企业最少有两条业务线,如康师傅拓展饮品业务且在细分赛道布局,但达利食品业务多元化未带来增长 [30][35][37] - 成功打造新增长曲线需围绕核心业务,有“关联性抓手”,如伊利蒙牛围绕乳制品,农夫山泉围绕水和饮料 [37] 集中资源打造“大爆品” - 大爆品是企业营收增长关键,光明莫斯利安、蒙牛纯甄、伊利安慕希在常温酸奶品类打造爆品,安慕希增长迅猛,2020年伊利近三成营收来自安慕希 [39][40][44] - 打造爆品要关注品类变化,集中资源持续打造,如安慕希口味包装创新、重金营销 [44][45][47] 因“品”制宜建设渠道 - 娃哈哈宗馥莉通过线下渠道“再构造”和“重构”适配渠道使2024年营收增长,农夫山泉两次渠道改革使销售额增长,元气森林重视线下渠道 [48][52][53] - 软饮企业“重仓”线下渠道因产品属性,不同品类企业侧重渠道不同,如乳品和软饮强调渠道下沉,海天味业侧重餐饮渠道 [54][56] 用利润换营收 - 旺旺2021/2022财年营收创新高但利润下滑,主动营销和渠道投入换营收,农夫山泉也有类似手段,该策略常见于存量市场竞争阶段 [58][60] - 长期依赖低价策略可能损害品牌溢价和陷入恶性循环,旺旺后期营收和利润同步增长 [62] 寻找新市场,走向国际化 - 万洲国际2013年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肉制品业务营收跃升,增强国际议价和品牌影响力;蒙牛收购东南亚艾雪和澳大利亚Lion - Dairy & Drinks,实现业务增长 [63][64][66] - 国内食品饮料企业海外扩张分出口商品、投资并购、本地化、海外建厂四步 [66] 持续增长背后的5条法则 - 针对核心业务运营投资,增强抗风险能力,围绕主营业务深耕细作实现稳健增长 [68][69][70] - 聚焦资源打造大爆品,占领市场、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率,未来需精准创新和洞察市场 [71][72] - 持续保持强渠道力,根据产品特性建设渠道,未来注重精细化运营和全渠道融合 [73][74] - 适时用利润稳定市场份额,在“保份额”和“保利润”间找平衡,掌握竞争主动权 [75][76] - 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国际化扩张或产品创新寻找新市场,战略定位清晰并整合资源 [77][78]
农夫山泉上榜工信部中国首批消费名品,为唯一大型瓶装水企业
观察者网· 2025-04-13 18:58
文章核心观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农夫山泉作为唯一入选的全国性瓶装水企业引发市场注目,其“天然水源”战略凸显独特价值,水源地布局或为评选脱颖而出关键,坚守水源选择或重构行业竞争逻辑并印证品质投入商业价值 [1][2][3] 行业情况 - 随着国民消费水平和健康意识提升,消费者对饮用水质量有更高追求,愿为“天然水源”支付溢价,优质水源地资源成行业竞争焦点 [2] 公司情况 - 农夫山泉是包装饮用水行业唯一坚持只用天然水源的龙头企业,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在全国布局12个主要水源地,与行业普遍采用的城市自来水净化工艺形成对比 [2] - 1996年农夫山泉创立时董事长钟睒睒就着手在全国布局优质水源地,认为占据好水源能掌握行业标准话语权 [2] - 2024年农夫山泉安徽黄山水源地投入使用,总投资12.5亿元,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饮用天然水160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全国6个水源地项目同步推进 [3]
农夫山泉:秉承长期主义,龙头底色不改-20250411
东吴证券· 2025-04-11 08: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轮价格竞争由龙头基于份额增长诉求主导,过往价格战龙头能在价格竞争和份额提升中获动态博弈平衡,公司秉承长期主义,竞争优势依旧,份额有望逐步修复企稳,且饮料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下,绿水对利润率影响有望边际削弱 [9][15] - 短期波动不影响行业长期增长逻辑,中长期看,包装水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饮料细分赛道景气延续,产品推新及培育、渠道网络布局、品牌心智占领仍是行业竞争胜负手,看好公司作为优质龙头的中长期价值 [9][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 - 2018 - 2023年公司营收CAGR约16%,净利润CAGR约27%,凭借深厚护城河体系在核心业务领域取得显著竞争优势,成长为饮料龙头 [9][15] - 2024年公司业绩增速因舆情事件受负面冲击,公司积极回应维护品牌形象,调整策略推出绿瓶纯净水,逐步助推市场份额修复 [15] 中国软饮龙头,包装水 + 饮料双引擎发展 秉承长期主义,极致品质主义打造饮料王国 - 公司1996年成立,从包装水业务起家,逐步拓展饮料产品矩阵,目前已布局多个品类,实现双轮驱动发展 [9][16] - 股权结构集中且稳定,创始人钟睒睒为实控人,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 [17] - 创始人勇于创新、善于营销,管理团队经验丰富,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1] - 2021年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截至2023年末已归属431.82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038%,有利于调动核心人才积极性 [22] 业绩稳健增长,双擎驱动彰显韧性 - 2023年公司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018 - 2023年收入CAGR达16%;2024年主营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增0.5%和0.4%,舆论事件致包装水业务承压,业绩增速放缓 [24] - 分产品看,包装水业务2018 - 2023年收入CAGR达11.5%,2024年收入同比 - 21.3%,当前舆论影响缓和,份额有所回升;饮料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 + 20.3%,茶饮料业务增速迅猛 [26][27] - 公司2022 - 2024年平均ROE约为41%,明显高于同行业水平,高净利润率为核心驱动因素,包括高毛利率和费率优化 [31] 天然水护城河稳固,经营底气足 供应链:布局超前,产业深耕 - 公司自1996年起前瞻性布局优质天然水源,截至2024年末已有12个优质水源地,临近五大消费腹地,实现分布式产能就近区域供应 [39] - 公司在果汁和无糖茶业务从源头布局,保障产品品质,如在新疆和江西建立生产基地,在黄山建设研发中心等 [40][44] - 公司纵向一体化控制成本,围绕水源地建厂,实现全自动化生产,通过铁路专线运输和“铁汽联运”方案,形成低成本物流网,物流及仓储开支占比稳中有降 [45][47] - 公司不断扩大产能,截至2020年5月拥有12个生产基地和多条生产线,产能高于华润饮料,目前在建工程共5个项目,预计将为公司发展添动力 [51][54] - 公司研发流程规范,产品标准严格,拥有闭环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科研功底扎实,在东方树叶研发中树立行业品质标杆 [57][60] 产品端:以水为基,茶饮崛起 - 公司业务涵盖包装饮用水和饮料两大板块,2024年占总营收分别约为37%/63%,饮料业务收入超包装饮用水业务 [65] - 公司坚守“天然、健康”理念,深耕包装饮用水,根据不同需求丰富产品矩阵,包括包装创新和产品升级 [67][69] - 饮料业务打造第二增长引擎,2024年茶饮料、功能饮料、果汁饮料分别实现营收167.45亿元、49.32亿元、40.85亿元,各品类持续丰富产品矩阵 [68] 品牌端:天然水更健康,心智强占有 - 公司另辟蹊径塑造“天然水,健康水”概念,通过公布实验报告、广告宣传等方式,在“天然水赛道”占据消费者心智 [79] - 公司广告语设定独具匠心,持续迭代,从不同维度巩固“绿色、天然、健康”品牌定位 [79][86] - 公司积极顺应潮流,开展年轻化营销,聘请代言人、植入综艺、举办跨界营销和联名活动,保持领先地位 [83] 行业天空海阔,龙头稳步向前 基本盘:包装水刚需高频,市场规模稳步扩张 - 2018 - 2023年中国包装水市场规模CAGR约7%,我国人均饮用量低于美日韩,伴随场景扩容及人均消费量提升,市场规模仍有增长空间 [9] - 舆论事件后公司包装水份额有所回升,龙头韧性足 [27] 第二引擎:茶饮先行,果汁待放 - 2018 - 2023年中国饮料市场规模CAGR为4.0%,无糖茶实现快速增长,2018 - 2023市场规模CAGR近30%,24年渗透率从7.7%提升至15.2%,但仍远低于日韩,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9]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495、552、608亿元,同比 + 15.4%、11.6%、10.1%,归母净利润141.5、159.8、178.5亿元,同比 + 16.7%、12.9%、11.7%,对应PE为25/ 22/20倍 [9]
农夫山泉(09633):秉承长期主义,龙头底色不改
东吴证券· 2025-04-10 23: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轮价格竞争由龙头基于份额增长诉求主导,过往价格战龙头能在竞争和份额提升中获动态平衡,公司秉承长期主义,竞争优势依旧,份额有望修复企稳,且饮料业务收入占比提升下绿水对利润率影响有望削弱 [9][15] - 短期波动不影响行业长期增长逻辑,中长期包装水渗透率有提升空间,饮料细分赛道景气延续,产品推新及培育、渠道网络布局、品牌心智占领仍是竞争胜负手,看好公司中长期价值 [9][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 - 2018 - 2023年公司营收CAGR约16%,净利润CAGR约27%,凭借战略定力、技术创新与用户洞察在核心业务领域取得竞争优势成长为饮料龙头 [15] - 2024年公司业绩增速受舆情事件冲击,公司积极应对并调整策略,推出绿瓶纯净水助市场份额修复 [15] 中国软饮龙头,包装水+饮料双引擎发展 秉承长期主义,极致品质主义打造饮料王国 - 公司1996年成立,从包装水业务起家,逐步拓展饮料产品矩阵,实现双轮驱动发展 [16] - 股权结构集中稳定,创始人钟睒睒为实控人,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 [17] - 创始人勇于创新、善于营销,管理团队经验丰富忠诚度高,为公司发展提供保障 [21] - 2021年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截至2023年末已归属431.82万股,占已发行股份0.038%,激励核心人才 [22] 业绩稳健增长,双擎驱动彰显韧性 - 2023年公司主营收入426.67亿元,同比+28.36%;净利润120.79亿,同比+42.19%;2018 - 2023年收入CAGR达16% 2024年主营收入428.96亿元,同增0.5%;归母净利润121.23亿元,同增0.4%,舆论事件使包装水业务承压,增速放缓 [24] - 包装饮用水业务2018 - 2023年收入CAGR达11.5%,24年收入同比-21.3%至159.5亿,舆论影响缓和后份额回升 [26][27] - 饮料业务24年收入同比+20.3%至269.4亿,茶饮料业务增速迅猛,旗下东方树叶/茶π等产品销售优异 [27] - 2022 - 2024年公司平均ROE约41%,高利润率为核心驱动因素,高毛利率源于品牌溢价、规模效应和结构优化,费率优化得益于品牌护城河效应、渠道效率提升和精准营销策略 [31][35] 天然水护城河稳固,经营底气足 供应链:布局超前,产业深耕 - 公司自1996年起布局优质天然水源,截至2024年末有12个优质水源地,临近五大消费腹地,实现分布式产能就近供应 [39] - 果汁业务从源头布局,对供应链全程管控;无糖茶业务保障产品品质,2024年加码云南茶叶投资 [40][44][46] - 公司纵向一体化控制成本,围绕水源地建厂,运输能力提升使物流及仓储开支占比稳中有降 [45][47] - 截至2020年5月公司有12个生产基地,产线多且灌装速度快,产能高于华润饮料,在建工程5个项目将添新动力 [51][54] - 公司研发流程规范,质控体系完善,科研实力助力东方树叶树立行业品质标杆 [60] 产品端:以水为基,茶饮崛起 - 公司业务涵盖包装饮用水和饮料两大板块,2024年占总营收分别约37%/63%,饮料业务超包装饮用水业务 [65] - 包装饮用水业务坚守“天然、健康”理念,根据需求丰富产品矩阵,进行包装创新和产品升级 [67][69] - 饮料业务2024年茶饮料、功能饮料、果汁饮料营收分别为167.45亿、49.32亿、40.85亿元,占比39.04%、11.5%、9.5% [68] - 茶饮料中东方树叶成无糖茶赛道引领者,茶π定位中高端,新品助推单品生命周期延长 [70][71] - 功能饮料中尖叫定位细分,力量帝维他命树立专业健康形象 [75] - 果汁饮料中农夫果园转向三四线市场,水溶C100保持稳定需求,100%NFC果汁受青睐 [76][77] 品牌端:天然水更健康,心智强占有 - 公司另辟蹊径塑造“天然水,健康水”概念,在“天然水赛道”占据消费者心智 [79] - 公司广告语独具匠心,从不同维度演绎水的天然,巩固品牌定位 [79][86] - 公司开展年轻化营销,聘请代言人、综艺植入、跨界联名,保持领先地位 [83] 行业天空海阔,龙头稳步向前 基本盘:包装水刚需高频,市场规模稳步扩张 - 2018 - 2023年中国包装水市场规模CAGR约7%,我国人均饮用量低于美日韩,市场规模有增长空间 [9] - 包装水市场量价齐升,格局上龙头韧性足,份额渐修复 [11] 第二引擎:茶饮先行,果汁待放 - 2018 - 2023年中国饮料市场规模CAGR为4.0%,无糖茶增长快,2018 - 2023市场规模CAGR近30%,24年渗透率提升但仍低于日韩,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9]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495、552、608亿元,同比+15.4%、11.6%、10.1%,归母净利润141.5、159.8、178.5亿元,同比+16.7%、12.9%、11.7%,对应PE为25/ 22/20倍 [9]
从‘搬运工’到‘破局者’:农夫山泉的千亿水战生存法则
36氪· 2025-04-05 18:05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中国饮料行业竞争激烈,农夫山泉虽营收增长、稳坐包装水市场头把交椅,但面临包装水市场红利见顶、新式茶饮冲击等挑战,需在品牌升级、供应链优化和环保合规间找到平衡,从“水霸主”转型为“全品类巨头” [1][12] 品牌神话的“护城河”与“天花板” - 市场份额优势被蚕食,怡宝、康师傅提升份额,新式茶饮冲击产品线 [1] - 品牌定位遭遇“夹心层”困境,高端和下沉市场被瓜分,低价带份额减少 [2] - 产品创新陷入“叫好不叫座”怪圈,新品成功率不足30% [3] - 水源地争议成舆论“定时炸弹”,环保争议频发,消费者信心受损 [4] 供应链强支撑难掩利润隐忧 - 成本端:PET价格波动吞噬利润,毛利率下滑,利润空间承压 [6] - 渠道端:传统终端面临新零售冲击,线上销量增长,冰柜投放遇瓶颈 [7] - 产能端:重资产模式拖累灵活性,产能利用率低,折旧成本增加 [8] 三面夹击:老对手、新势力与跨界者的围剿 - 传统巨头:怡宝、康师傅打“组合拳”,合计市占率逼近40% [9] - 新势力:元气森林、喜茶“降维打击”,擅长互联网打法 [10] - 跨界者:伊利、蒙牛引发“水源争夺战”,成为中高端市场新威胁 [11] 多元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 短期需在成本控制与产品创新间找平衡,长期要融合品牌力、供应链与数字化能力 [12]
农夫山泉饮用水收入罕见下滑2成,卖水生意不好了?
搜狐财经· 2025-04-05 11:30
文章核心观点 - 农夫山泉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大幅放缓,包装饮用水收入罕见下滑超2成,茶饮料业务增长显著并成为第一大业务板块,饮用水收入下滑是市场竞争激烈所致,企业需创新调整策略应对挑战 [1][3][4][6] 分组1:农夫山泉2024年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428.96亿元,同比增长0.5%;净利润为121.23亿元,同比增长0.4%,增速较2023年大幅放缓 [4] - 主要收入来自包装饮用水、茶饮料、功能饮料、果汁饮料和其他,分别实现营收159.53亿元、167.45亿元、49.32亿元、40.85亿元、11.83亿元 [4] - 包装水收入同比下滑21.3%至159.52亿元,市场份额从47.5%下降至37.2% [4] - 茶饮料业务增长32.3%至167.45亿元,收入首次超过包装饮用水业务,占总收入的39%,成为第一大业务板块 [4] 分组2:农夫山泉饮用水收入下滑原因 - 中国饮用水市场竞争近乎白热化,新品牌涌现和老品牌转型使消费者选择增多,价格竞争激烈,影响公司市场份额和利润水平 [6] - 2024年推出绿瓶纯净水,低价策略抢占下沉市场但挤占传统矿泉水产品市场份额,导致矿泉水销量下降影响整体饮用水收入 [8] - 此前饮用水市场价格战使行业利润空间被压缩,公司既要应对低价竞争又要保证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利润水平进一步降低 [9] 分组3: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应对策略 - 农夫山泉饮用水收入下滑反映市场竞争更激烈,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精耕细作,企业需创新调整策略寻找新增长点 [10]
如何做大做强中国茶:农夫山泉的农民共生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04-02 19:07
文章核心观点 全国积极学习和实践“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农夫山泉在云南茶产业低迷时采取收购、建厂等举措,推动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转型,同时强调中国茶需培育商业文明提升竞争力 [2][3][17] 行业现状 - 全国积极实践“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强调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为中国茶产业做大做强提供科学指南 [2][3] - 2024年我国茶叶产量374万吨,增产5.5%,内销近250万吨,出口量约36.5万吨,产销存在数十万吨缺口 [6][7] - 我国茶叶价格持续走低,出口价格整体偏低,日本茶在国际市场知名度高于中国茶,2022年日本茶叶国际市场均价约27美元/公斤,中国茶叶约5.5美元/公斤 [3][17] 农夫山泉收购举措 - 2024年夏秋茶上市时,农夫山泉在云南景东县等地高价收购茶叶,收购价高于市场价2.8元/公斤,达到4元/公斤 [8] - 2024年共采购近1.3万吨茶叶,带动超60000户农户增收,2025年预计收购1.9万余吨,预计年增长率58% [9] 农夫山泉建厂举措 - 2024年夏天开始在云南选址建设5座现代化制茶厂,选址标准为少数民族人口多、经济不发达区域,预计投入约1亿元,2025年3、4月陆续投产运营 [11][12][13] - 建成后将5家茶叶初制厂捐赠给村集体,安排专家调试设备并对运营主体进行全方位培训 [14] - 已在昆明市东川区投建瓶装水和饮料生产基地,预估总投资10亿元,年营收10亿元,年税收8000万元,预计2026年投产 [14] 对当地茶产业影响 - 提高茶叶收购价格,带来全自动生产设备,推动茶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转型,有利于茶产业壮大和茶农收入增长 [14] - 形成“农夫山泉+厂+农户”商业模式,与合作茶企约定118项茶叶有机标准并监督全流程,南涧茶厂茶园鲜叶收购价比其他高10%左右 [15][16] 对中国茶发展的思考 - 中国茶市场振兴离不开茶文化振兴,需培育茶叶商业文明,价格战会降低中国茶品质和竞争力 [17][18] - 2024年农夫山泉茶饮料版块收入167.45亿元,东方树叶无糖茶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86%,捐建茶厂将发挥标杆引导作用 [19]
农夫山泉:“授渔”模式助力产业振兴
新华网· 2025-04-02 10:42
文章核心观点 农夫山泉捐赠工厂助力云南茶业升级,通过“授渔”模式留下先进理念和做法,打破产业困局,推动云南茶走向全球,实现产业振兴与乡村发展 [1][7][10] 农夫山泉捐赠工厂情况 - 农夫山泉在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区捐赠5个工厂,首家初制茶厂投资2000万元并已正式投产运营 [4] 科技重塑茶产业基因 - 云南茶产业受分散小农生产和落后加工技术制约,农夫山泉捐赠茶厂安装国内最高标准生产线,单厂日处理鲜叶能力达2万公斤,是一般初制厂5倍以上 [4] - 景东毛茶厂全流程自动化,鲜叶“零落地”,参数由数字系统精准控制,配备顶尖烘青设备,茶叶品质合格率从52%跃升至90%以上 [6] “授渔”模式影响 - 农夫山泉从南涧县茶厂收购干茶20余万公斤,占全年交付量60 - 70%,茶厂对农户鲜叶收购价格增加20 - 30% [9] - 茶厂为达收购标准先期投入500万元设备升级改造,未来可能再投入1000万左右,占日常全年销售额一半 [9] - 农夫山泉改变当地茶叶只收一季传统,茶农收入翻倍 [9] 未来发展规划 - 农夫山泉复制赣州脐橙模式,形成“市场化竞争 + 标准化约束”良性循环 [10] - 标准化生产线落地景东,使茶叶黄曲霉素检出率降至百万分之一,达欧盟严苛标准 [10] - 农夫山泉投资10亿元的昆明东川区饮料生产基地将于2026年投产,“东方树叶”无糖茶将搭载云南茶“标准化基因”走向全球 [10]
谣言也有“杀伤力”,农夫山泉应对舆情错在什么地方?
36氪· 2025-04-02 08:19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农夫山泉受舆情影响包装水业务受损,茶饮料业务拉升使财报未下滑,复盘舆情过程可为其他企业应对公众舆情提供参考,企业应调和与公众情绪,实现硬实力和软实力双管齐下以降低舆情影响 [1][14] 分组1:2024年农夫山泉业绩情况 - 3月25日农夫山泉披露2024年业绩公告,营收428.96亿元,同比增长0.5%,净利润121.23亿元,同比增长0.4% [1] - 包装水收入同比下滑21.3%至159.52亿元,市场份额从47.5%下降至37.2% [1] - 茶饮料收益167.45亿元,同比增长32.3%,占比提升至39%,成为最大业务板块 [1] 分组2:谣言的三种形态 - 无中生有,如网友造谣农夫山泉花钱雇佣水军抹黑娃哈哈、禁止商店售卖娃哈哈、降价恶意打压娃哈哈,实际并非如此 [2][3] - 牵强附会,如谣言称钟睒睒创立农夫山泉针对娃哈哈、将农夫山泉“红色瓶盖”解读为媚日证据,实际钟睒睒创办是临时起意 [2][4] - 歪曲解读,如谣言称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儿子是美国国籍,企业未来将归于“美国人”,钟睒睒回应农夫山泉永远属于中国 [2][6][7] 分组3:“硬怼”谣言为何是错误的选择 - 农夫山泉选择“硬怼”谣言方式,虽能传播真实信息、遏制负面影响,但只能打及格分 [8] - 谣言背后是公众不满情绪宣泄,“硬怼”会激化矛盾 [8][9] - 企业强硬态度会引起公众反感,导致网友制造更多偏激“谣言” [9] 分组4:社交化媒体时代企业需构建“软实力” - 农夫山泉靠产品“硬实力”平稳度过舆情危机,如拥有行业最多水源、线下渠道优势强 [12] - 企业与公众对话缺乏经验,忽略公众评价影响,公共关系要点是和公众的情绪管理 [13] - 农夫山泉应意识到与公众缺乏对话、行为言论与大众倾向不一致是处境根源,需调和与公众情绪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