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底捞(06862)
icon
搜索文档
海底捞(06862):2024H2盈利表现超预期,持续注重股东回报
国盛证券· 2025-04-16 16: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底捞2024年业绩发布,盈利表现超预期,2024H2开始稳健扩店,客单恢复优于翻台,全年系统销售、同店销售同比增长,毛利率提升、折摊率下降带动业绩增长,红石榴计划、加盟业务稳步推进,打开增长空间,持续注重股东回报,维持“增持”评级 [1][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427.55亿元,同比+3.1%,归母净利润47.08亿元,同比+4.6%,核心经营利润62.30亿元,同比+18.7%;2024H2实现收入212.64亿元,同比-5.8%,归母净利润26.70亿元,同比+19.1%,核心经营利润34.31亿元,同比+23.9% [1] - 2024年海底捞餐厅经营/外卖业务/调味品及食材产品/其他餐厅经营/其他业务分别实现收入403.98/12.54/5.75/4.83/0.28亿元,同比+2.9%/+20.4%/-27.1%/+39.6%/+168.3%,新增加盟业务收入0.17亿元 [1] - 2024年扣除会员积分计划前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港澳台地区的收入分别为71.57/157.00/161.78/14.46亿元,同比-0.5%/+0.6%/+6.7%/+5.6%,收入占比分别为17.7%/38.8%/40.0%/3.6% [1] 门店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直营店1355家,全年净减19家门店,2024H2开始稳健扩店,2024年开启加盟业务,全年完成13家加盟店的审核及落地 [2] - 2024年公司整体客单价97.5元,全年整体客单价同比-1.6元,但2024全年相对2024H1整体客单价+0.1元,2024H2客单价稳中有升 [2] - 2024年公司整体翻台率4.1次/天,全年整体翻台率同比+0.3次/天,但2024全年相对2024H1整体翻台率-0.1次/天,2024H2翻台率有所回落 [2] - 2024年公司包含直营店和加盟店在内的系统销售额同比+3.0%;自营同店销售额同比+3.6%,其中,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港澳台地区分别+1.8%/+1.6%/+6.6%/+1.8% [2] 成本及利润情况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3.0pct至62.1%,2024H2毛利率同比+4.2pct至63.2%,毛利率显著提升主要系原材料及易耗品采购价格降低 [3] - 2024年,员工成本/租金及相关开支/水电开支/折旧及摊销/其他开支占收比分别为33.0%/1.0%/3.4%/6.0%/4.4%,同比+1.6/+0.1/+0.1/-1.1/+0.5pct [3] - 2024年净利润同比+4.6%至47.0亿元,净利率同比+0.1pct至11.0%;2024H2净利润同比+19.3%至26.7亿元,净利率同比+2.6pct至12.5% [3] 业务推进情况 - 2024年公司正式启动红石榴计划,截至年底,已通过内部创业创立了包括焰请烤肉铺子、小嗨火锅等11个餐饮品牌共计74家门店,带动其他餐厅收入同比+39.6%至4.8亿元,与双管店、多管店模式结合,有望实现优秀人才共享,降低部分员工成本 [4][9] - 2024年公司正式启动加盟业务,截至年底,已完成13家加盟店的审核落地,未来将稳步推进优质加盟网络布局 [9] 股东回报情况 - 派息率从2023年的90%提高到2024年的95%,持续注重股东回报 [9] 投资建议情况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41.46/468.80/497.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43/55.68/62.1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1X/16.6X/14.9X,维持“增持”评级 [9] 财务指标情况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1,453|42,755|44,146|46,880|49,751| |增长率yoy(%)|33.6|3.1|3.3|6.2|6.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499|4,708|4,843|5,568|6,218| |增长率yoy(%)|174.6|4.6|2.9|15.0|11.7| |EPS最新摊薄(元/股)|0.81|0.84|0.87|1.00|1.12| |净资产收益率(%)|39.0|45.1|31.7|26.7|23.0| |P/E(倍)|20.5|19.6|19.1|16.6|14.9| |P/B(倍)|8.0|8.9|6.1|4.4|3.4|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情况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主要财务比率数据 [11]
海底捞:2024H2盈利表现超预期,持续注重股东回报-20250416
国盛证券· 2025-04-16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底捞2024年业绩发布,盈利表现超预期,2024H2开始稳健扩店,客单恢复优于翻台,全年系统销售、同店销售同比增长,毛利率提升、折摊率下降带动业绩增长,红石榴计划、加盟业务稳步推进,打开增长空间,持续注重股东回报,维持“增持”评级 [1][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427.55亿元,同比+3.1%,归母净利润47.08亿元,同比+4.6%,核心经营利润62.30亿元,同比+18.7%;2024H2实现收入212.64亿元,同比-5.8%,归母净利润26.70亿元,同比+19.1%,核心经营利润34.31亿元,同比+23.9% [1] - 2024年海底捞餐厅经营/外卖业务/调味品及食材产品/其他餐厅经营/其他业务分别实现收入403.98/12.54/5.75/4.83/0.28亿元,同比+2.9%/+20.4%/-27.1%/+39.6%/+168.3%,新增加盟业务收入0.17亿元 [1] 门店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直营店1355家,全年净减19家门店,2024H2开始稳健扩店,2024年开启加盟业务,全年完成13家加盟店的审核及落地 [2] 客单与翻台情况 - 2024年公司整体客单价97.5元,全年整体客单价同比-1.6元,但2024H2客单价稳中有升 [2] - 2024年公司整体翻台率4.1次/天,全年整体翻台率同比+0.3次/天,但2024H2翻台率有所回落 [2] 销售情况 - 2024年公司包含直营店和加盟店在内的系统销售额同比+3.0%;自营同店销售额同比+3.6% [2] 毛利率与费用率情况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3.0pct至62.1%,2024H2毛利率同比+4.2pct至63.2%,主要系原材料及易耗品采购价格降低 [3] - 2024年员工成本/租金及相关开支/水电开支/折旧及摊销/其他开支占收比分别为33.0%/1.0%/3.4%/6.0%/4.4%,同比+1.6/+0.1/+0.1/-1.1/+0.5pct [3] 红石榴计划与加盟业务情况 - 2024年公司正式启动红石榴计划,已通过内部创业创立11个餐饮品牌共计74家门店,带动其他餐厅收入同比+39.6%至4.8亿元,与双管店、多管店模式结合,有望实现优秀人才共享,降低部分员工成本 [4][9] - 2024年公司正式启动加盟业务,截至年底,已完成13家加盟店的审核落地,未来将稳步推进优质加盟网络布局 [9] 股东回报情况 - 派息率从2023年的90%提高到2024年的95%,持续注重股东回报 [9] 财务指标预测情况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41.46/468.80/497.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43/55.68/62.1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1X/16.6X/14.9X [9]
海底捞20250326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餐饮行业 - 公司:海底捞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门店运营 - 2024年新开自营门店59家、加盟门店3家,关闭70家经营不佳门店,大中华地区共1368家海底捞品牌门店,含13家加盟门店[1] - 2024年海底捞餐厅整体门店翻台率4.1次/天,高于去年同期3.8次/天;一线城市翻台率4.0,二线城市4.1,三线及以下城市4.0,港澳台地区4.3;同店翻台率4.1,去年同期为3.8[11] - 2024年自营门店接待顾客总数超4.15亿人次[1] - 2024年新开店平均翻台率4.4次/天,优于老店表现[2] - 2025年预计海底捞新开店在中单位数比例增长基础上争取开更多优质新店,采用自下而上提报开店机制,将加盟商拓店纳入整体规划[2] 新品牌孵化 - 2024年启动红十六计划,已孵化11个子品牌共74家门店,经营形态覆盖正餐、简餐、快餐等,其他餐厅收入大幅提升39.6%[1] - 燕青烤肉铺子已开40家门店,三店月均收入80万以上,绝大多数门店持续盈利;另有三到四个品牌获众多店经理认可,将进入下一步推广计划[19] 经营举措 - **差异化经营**:根据不同地区饮食习惯和食材供应调整菜品和小料台搭配,推出区域性菜品并推广至全国;2025年重点打造鲜茄系列荤菜和时令菜品系列;推出包间店、亲子主题店、夜宵主题店等特色场景门店,提供个性化服务体验[3] - **精细化管理**:执行低底薪、高分红薪酬政策,优化考核机制,绑定门店经营成果与管理者收入;实行双管店、多管店模式,提升管理能力;年末推行专属客户经理工作[4] - **品牌升级**:2024年进行全面品牌升级,发布新口号“一吃海底捞,马上没烦恼”,推出全球代言人小捞捞及品牌歌曲;3月20日举办30周年火锅音乐节,未来每年3月推出海底捞生日月活动[6] - **产品开发**:通过非遗挖掘、产品溯源、团标认证等强调安全与品质双保障,菜品贴合健康趋势;2024年新品如库伦贝尔草原肥牛卷、酸辣薄切牛肉、雷山酸汤锅等受顾客好评;采购团队与供应商紧密合作,实现新品规范化、规模化生产[7] - **加盟模式**:建立涵盖资质审核、运营能力评估、长期发展匹配度的三轮筛选机制,加盟商审核通过率较低;超70%加盟申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截至2024年底完成13家加盟门店审核与落地;未来秉持质量优先、稳中求进原则,稳步推进优质加盟网络布局[8] - **数字化运营**:开发AI智慧巡检系统,覆盖所有海底捞门店,识别准确率超95%,门店满意率超98%且全年无差评;自主研发HiHi系统APP端阅读点击量超2万次;推进AI智能体机器人建设[9] 财务表现 - 2024年集团整体营业收入427.55亿元,其中海底捞餐厅收入403.98亿元,占比94.5%;其他餐厅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20.4%,占比2.9%[10][11] - 2024年海底捞餐厅整体客单价97.5元,同比下降1.5元,主要因消费结构变化[10] - 2024年核心净利润62.3亿元,去年同期52.46亿元,同比上升18.7%;净利润47亿元,同比上升4.6%[11] - 2024年原材料及耗材162.11亿元,占收入37.9%,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因原材料及易耗品采购价格下降;人工成本141.13亿元,占收入33%,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因提高员工综合薪资福利水平并补充部分岗位人员;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4.26亿元,占收入1%,同比相对稳定[1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27.8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18.96亿元,主要由于年内股利分配影响;拥有货币资金78.49亿元;全年资本支出13.09亿元,包括开新店4.17亿元、老店翻新及资产升级6.32亿元、总部建设2.5亿元[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毛利率方面,2024年较2023年上涨3个百分点,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下降和采购模式优化;2025年希望维持在合理水平,通过优化菜品结构、供应链规模化效应及成本控制措施实现,同时关注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并调整采购策略[15][16][17] - 人工费用率方面,不会单纯优化人工费用比,而是在保证顾客满意度前提下提升管理效率;推出多管店计划,优秀店经理可管理多家门店,发挥管理经验、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普通员工层面重点是灵活用工,精准排班[24][25] - 股东回报方面,2024年全年派息率为95%,公司制定分红政策会综合考虑经济业绩、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需求,确保业务增长可持续性与股东回报平衡[26] - 客单价方面,2024年平均客单价较2023年下降1.5元,但2024年下半年对比上半年涨了0.3元;执行差异化定价策略,围绕不同商圈和时段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展望未来客单价呈相对稳定趋势[32][33]
4月14日午评:A股早盘暴走!海南“海底捞金”VS核聚变“人造太阳”
搜狐财经· 2025-04-14 15:11
文章核心观点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多行业和公司股价表现活跃,但普涨行情下投资者需保持定力,避免盲目追热点 [1][3][4] 各行业表现 海南板块 - 康芝药业涨停,海马汽车、京粮控股封涨停,资金采用“海底捞金”套路,海兰信建海底数据中心,自贸港封关使土地增值预期高,游资积极扫货 [3] 科技圈(可控核聚变板块) - 中洲特材等概念股半年暴涨80%,“中国环流三号”实现双破亿度运行,国资委认定为未来产业,谷歌亚马逊参与,市场规模达2万亿 [3] 体育产业 - 康力源、金陵体育等健身器材商借四部门《金融支持体育意见》东风,股价封死涨停板 [3] 跨境电商 - 泰鹏智能、三态股份等采用“小单快反”模式,广东浙江产业带对接亚马逊,四川辣酱远销纽约唐人街 [3] 北交所 - 主力半天砸76亿扫货,汽车整车、有色金属等板块被买爆 [3] 投资提醒 - 海南概念估值虚高,核聚变技术突破尚需时日,体育股政策红利为限时促销,午后需关注成交量,若8621亿成交额无法支撑,高位股可能下跌 [3]
降价版的湊湊和海底捞,同人不同命
36氪· 2025-04-07 19:57
文章核心观点 火锅行业“以价换量”成共识,海底捞和呷哺集团降价呈现不同结果,呷哺集团多项核心经营指标下滑致亏损扩大,海底捞通过降本增效和多品牌发展取得较好业绩,呷哺集团正努力自我纠偏,未来发展有待摸索 [2][11][28] 分组1:降价未换来量 - 火锅行业消费降级,同行降价使呷哺集团跟进,去年实施十年来最大力度和规模降价,呷哺呷哺人均消费降至54.8元,湊湊客单价降至123.5元 [3][4] - 降价初期有效果,去年8月呷哺呷哺营业额、利润和客流量同比增长10%,部分地区客流量增长近20%,但全年业绩显示翻台率不升反降,呷哺呷哺和湊湊同店销售额分别下降23%和32% [7] - 2024年呷哺集团累计闭店219家,呷哺呷哺和湊湊收入分别同比减少13%和26.5%,湊湊净亏损大幅上涨260.20%至3.5亿,成集团亏损主要原因 [8][10] 分组2:不只是降价 - 2024年海底捞营收、净利润和核心经营利润同比上升,虽下半年营收下滑但归母净利润增长,靠降本增效和多品牌发展取得成效 [11][12] - 海底捞通过关闭低效门店、优化成本结构降低成本,启动“红石榴计划”孵化多品牌创新,其他餐厅收入和外卖业务营收同比增幅分别达39.6%和超20% [14][15][17] - 呷哺集团有降本能力,采购占销售比和成本率下降,但缺“赚钱”能力 [17] 分组3:自我纠偏 - 呷哺集团高端化转型后受市场消费趋势冲击,湊湊和趁烧业绩不佳,2024年湊湊餐厅数量负增长且闭店数最多 [18][19] - 呷哺集团采取降价和不同扩店策略自我纠偏,湊湊上海推出低价套餐,呷哺呷哺规划2025年开业不低于95间餐厅,湊湊谨慎开店 [21][22][24] - 2025年头两个月呷哺集团通过费用管控盈利增加,集团有会员基础,未来发展需自我摸索 [26][27][28]
烘焙“速生速死”魔咒下,海底捞跳“火坑”?
36氪· 2025-04-07 19:57
文章核心观点 烘焙赛道新玩家不断涌入,但行业更新换代快,老牌面包品牌面临中年危机,新网红品牌虽发展迅速但生命周期短,各品牌需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 [1][6][11][13] 海底捞跨界烘焙 - 海底捞将于“五一”前在杭州西湖银泰开“SHUA BAKERY”面包店首店,目前门店正在装修 [1] - 海底捞为鼓励内部创新推出“红石榴计划”,已孵化11个餐饮子品牌 [1] - 2024年海底捞营业收入427.55亿元,同比上升3.1%;净利润47.00亿元,同比增长4.6%;核心经营利润62.30亿元,同比上升18.7%,业绩增速放缓 [1] - 截至2024年12月,烘焙赛道新增门店10.3万家,关店9.5万家,净增8000家 [1] 新网红品牌涌现 - 黄油年糕成烘焙行业单品新晋顶流,泸溪河黄油年糕上市43天累计售出2000万个,平均每日售出近50万个 [2] - 来自武汉的“UH祐禾”、南京的One Bagel一个贝果、济南的“石头先生的烤炉”等高端面包品牌进驻北京商圈成新晋排队王 [2] - 网红品牌主打现烤现卖,颜值高,招牌产品售价20 - 40元,门店人满为患 [3] - 祐禾全国门店100多家且全为直营店,对标BC,产品毛利50% - 60%,烘焙行业一般毛利至少50%以上 [3] - 一个贝果全国开200多家连锁门店,开放加盟,产品毛利润达75%,刨除成本净利润约45% [4][5] 老网红跌落神坛 - 原麦山丘曾是高端面包代表,2015年13家门店月流水百万,西单门店月营业额300万,2017年获B轮融资,年流水过亿 [6] - 现原麦山丘用户流失严重,销售额下降约三分之一,门店数量停滞,部分商圈门店闭店,早餐店关门 [6][7] - 原麦山丘被质疑用冷冻预制面团,且美团小象超市有低价“买一送一”活动 [7] - 爸爸糖2024年前销量不错,现销售额接近腰斩,全国400多家门店,主要靠加盟 [7][8] - 爸爸糖认为烘焙行业竞争大,产品同质化严重,面包定价高,用户购买力不足 [8] 烘焙赛道“围城” - 2024年桃李面包营收60.87亿元,同比下降9.93%,净利润连续四年下滑,销量少卖4万吨 [9][10] - 克莉丝汀去年底退市,巅峰时全国超1000家门店,最后全部关停 [10] - 爸爸糖调整战略,有常规门店和社区型门店,推小克重面包和季节新品 [11] - 新网红品牌发展思路是爆品逻辑、爆发式增长,快速更换品牌抢占市场 [11] - 咖啡、奶茶等新茶饮品牌“茶饮 + 烘焙”模式抢夺高端烘焙顾客群 [12] - 2元面包店除低价面包外,增加高客单价蛋糕产品,对高端烘焙形成围剿 [12] - 2024年我国烘焙食品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达3360亿元,行业更新换代频率高 [12][13]
海底捞告别狂飙:主品牌门店规模微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4 09:24
行业现状 - 整个餐饮业面临增长压力,客单价下滑成行业性态势 [1][8][9] - 2024年达美乐中国订单均价82.1元,同比下滑5.4%;太二/怂火锅/九毛九人均消费71/103/55元,同比降低4/10/3元 [10] - 2024年九毛九旗下太二/怂火锅/九毛九品牌收入分别为44.09/8.94/5.46亿元,同比下滑1.4%/增长11.1%/下滑13.2%;呷哺呷哺集团营收47.548亿元,同比下滑9.7%,净亏损4.007亿元 [1] 海底捞业绩表现 - 2024年海底捞营收427.5亿元,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47.08亿元,同比增长4.7%;但下半年营收212.64亿元,同比下滑5.8%,归母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19.3% [3][4] - 2024年末海底捞餐厅数量合计1368家,包括自营1355家、加盟3家,2023年门店数为1374家 [5] - 2024年海底捞中国内地整体客单价为95.7元,2023年为97.3元,各线城市客单价均下滑 [8] - 2024年海底捞归母净利润率11.0%,同比增长0.1pct,为上市以来最高;核心经营利润率同比增长14.6%,毛利率62.1%,同比增长3.0pct [12] - 2024年海底捞整体翻台率为4.1次/天,同比增长0.3次/天,各线城市翻台率均有增长 [16] - 2024年海底捞同店销售同比增长3.6%,各线城市同店收入均保持增长 [18] 海底捞盈利增长动力 - 供应链优势、牛羊肉类原材料价格下行以及门店管理减少耗损 [13] - 深化规模化采购机制,提升成本控制 [15] - 推行多管店模式,降低单店管理成本和用工成本 [16] - “连住利益,锁住管理”模式提高门店经营积极性 [17] 海底捞扩张策略 - 2025年开店延续自下而上的稳健策略,关注门店质量而非数量增长,强化现有门店运营质量管控 [20] - 2024年新开自营门店59家,关闭低效门店70家,2025年保持稳健开店速度 [20] - 2025年以自营门店为核心,优化加盟政策,关注加盟质量而非数量扩张,不设具体拓店数量目标 [21] - 对加盟申请保持审慎态度,严格审核评估,加盟申请70%以上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22] 海底捞新品牌发展 - 推出“红石榴计划”鼓励孵化新品牌,截至2024年末在营创业项目有11个,2025年初推出新品牌并探索烘焙领域 [23] - 构建多品牌创新机制,激发全员创新活力,构建多管店供应链与商铺选择的能力壁垒 [23]
海底捞变“小”,年轻人正在把火锅吃成快餐
36氪· 2025-04-02 10:00
文章核心观点 海底捞增设小火锅、小份菜,小火锅契合单身经济和“平替经济”趋势,火锅快餐化趋势明显,餐饮品牌需创新争夺消费者到店频次和消费意愿 [1][9][15] 海底捞小火锅小份菜情况 - 部分海底捞门店增设小锅和小份菜,小锅有8款特色锅底,价格16 - 22元 [1] - 小份菜不同于半份菜,有荤菜35款、素菜18款、小吃3款,官方持续更新 [3] - 部分区域门店官宣点大锅可选小份菜,点小锅也能吃大份菜,就餐可积累捞币等,小份菜仅工作日9点 - 17点有,部分门店试行 [4][6] - 顾客反馈良好,此前福建海底捞试点推广,后更多门店跟进 [6] 小火锅消费趋势 - 单身经济繁荣,“一人食”需求增长,小火锅“一人一锅”契合年轻人独立、快捷用餐需求 [9] - 小火锅是“平替经济”表现,消费者注重“物有所值”,追求高性价比 [11] - 火锅快餐化趋势明显,市井小火锅崛起,多种品牌推出外卖形式,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12] - 快餐火锅用“即点即走”模式抓住打工人痛点,2024年火锅午市订单量暴涨162%,客单价下跌23%,25 - 35岁群体占比68%,超7成选择“午间40分钟快食” [14] 餐饮品牌创新案例 - 海底捞听取顾客意见在西安开包间店,实现单店模型创新 [15] - 河北沧州海底捞门店为95后策划婚礼,提升服务体验 [16] - 太二酸菜鱼广州区域门店升级,推出活鱼等食材,改透明厨房,迎合消费趋势 [18] - 张亮麻辣烫1500平全球旗舰店人均45元,添加新品增加消费者选择性 [20]
这一次,不要学海底捞
虎嗅· 2025-04-01 14:19
文章核心观点 - 以海底捞两次危机事件为例,分析其危机处理方式的优劣,指出危机公关不应营销化,企业应在危机中优化组织、修复声誉 [11][39] 海底捞品牌与著作 - 《海底捞,你学不会》首版于2011年3月,销量突破百万册,是中小企业内训热门教材和中国商学院经典教学案例 [2] - 书中“双手改变命运”等核心理念构建出品牌叙事结构,在重大危机处理上体现一致性 [3] 海底捞后厨卫生问题危机处理 - 2017年8月25日,海底捞北京劲松店后厨卫生问题被曝光,公司迅速承认问题、发布致歉声明、承诺整改并公开检查结果,是危机处理典范 [5][6] - 该事件提升了行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投入,是行业提升的契机 [10] 海底捞上海某门店小便事件危机处理 - 今年2月24日,两名17岁男子在上海外滩海底捞包间向火锅内小便并上传视频,3月8日警方通报涉事男子被拘,海底捞首次回应称给未成年人机会,保留追究恶意传播者责任权利 [12][13] - 3月12日,海底捞二次回应,对涉事期间4109单顾客全额退款并支付10倍现金补偿,起诉涉事男子追究民事赔偿责任 [14][15] 对海底捞小便事件回应的建议 - 建议删除“恶意传播者”一词,因其难以界定,声称追究责任会站在网民对立面,应明确起诉对象或删除该词 [18][23] - 海底捞首次回应错判公众对未成年人行为的期待,有转换焦点、避重就轻嫌疑,存在三重角色错位,应归位并秉持共情、沟通等特质 [28][31] 危机公关营销化问题 - 危机公关营销化趋势愈演愈烈,企业应谨慎根据热搜和网民意见决策,舆论战核心是价值观和议题之争,不应迎合、摇摆,不要消费和营销危机 [39][42] - 公关解决关系、组织有效性等问题,不解决营销问题,危机就是危机,不应将公关作为营销手段 [51][55] 企业在危机中优化组织 - 企业应在危机中优化组织,出清结构性缺陷,修复组织声誉,举措包括撤销无价值业务部门、弥补运营管理缺陷等 [58][60] - 企业应重视社交媒体维护和投入,危机后营销活动和新品发布可正常进行 [63][64]
营收427.55亿、净利47亿,海底捞2024财报透露了哪些关键信息?
搜狐财经· 2025-03-31 19:16
文章核心观点 海底捞2024年业绩良好,收入和净利润连续两年增长,通过多方面创新和战略调整应对竞争,未来将持续探索多元化经营并寻求收购优质资产 [1][18]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27.55亿元,同比上升3.1%;净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4.6%;核心经营利润为62.3亿元,同比上升18.7% [1] - 2024年其它餐厅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39.6% [11] - 外卖收入增加20.4%至12.54亿元 [3][5] 门店情况 - 截至2024年底,海底捞品牌共经营1368家餐厅,其中自营餐厅中国大陆地区1332家,港澳台地区共23家,加盟餐厅共13家 [2] - 2024年8月实施“红石榴计划”,截至年末创立11个餐饮品牌、共计74家门店 [11] 经营策略 管理理念 - 坚持“一手抓顾客,一手抓员工”的管理理念、“双手改变命运”的核心价值观 [2] - 优化大区经理和店经理考核机制,赋予大区经理产品决策权,实行双管店、多管店模式 [9] - 推行专属客户经理工作,提升顾客满意度 [9] 运营模式 - 将更多主动权交予一线餐厅,鼓励差异化经营,以“强总部+灵活前线”模式平衡规模化与个性化 [4] 产品策略 - 根据不同地区饮食习惯和食材供应,调整上架菜品和小料台调料搭配,2024年推出超20款全国新品和超200款区域特色菜品 [4] - 采取“绝对好、相对便宜”的定价思路,门店执行差异化定价策略 [5] 场景创新 - 2024年推出包间店、亲子主题店、夜宵主题店、企业店等特色场景店,外送业务推出“一人食”精品快餐 [5] 商业模式创新 - 实施“红石榴计划”,鼓励孵化和发展餐饮新品牌 [11] - 2024年启动加盟业务,建立三轮筛选机制,从纯直营模式向“直营+加盟”双轮驱动战略升级 [16] 行业环境 - 2024年中国经济总体稳中有进,各地出台刺激消费政策,促进餐饮消费 [2] - 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55718亿元,增长5.3%;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5298亿元,增长3% [3] 未来布局 - 持续提升就餐体验、探索多元化经营策略、实施红石榴计划、探索加盟业务 [18] - 策略性寻求收购优质资产,丰富餐饮业务形态和顾客基础 [18] 顾客情况 - 2024年全年接待顾客4.15亿人次,日均客流量超110万人次,较上年增加4.5%,平均翻台率达4.1次/天 [4] - 截至2024年末,会员人数超1.8亿人,活跃会员数超5200万人,较去年提升8.8% [9] 财务指标 - 截至记者发稿,股价为17.86港元,换手率为0.37%,市盈(TTM)为19.58,总市值为995.52亿港元 [18] - 2024年市盈率回升至35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3] 分红情况 - 董事会将在股东周年大会上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507港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