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大银行(06818)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光大银行(0681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1:23
财务报告披露与会议信息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将于2025年4月刊载于公司网站及港交所“披露易”网站[3] - 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25年3月28日召开,应出席董事15名,亲自出席13名,委托出席2名,4名监事列席[10] 股利分配信息 - 股利分配方案拟以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通知指定的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A股和H股股东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85元(含税),共计50.22亿元,待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批准,预计2025年8月15日左右支付[6] - 2024年度每10股合计派发现金股息1.89元(含税),含中期已派和末期拟派[1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吴利军,授权代表是郝成、曲亮[19] - 公司联系地址为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5号中国光大中心,邮编100033,联系电话86 - 10 - 63636363 [19] - 公司办公地址为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5号、甲25号中国光大中心[19] - 公司注册地址1992 - 1995年为北京市首都体育馆南路6号新世纪饭店写字楼16层,1995 - 2012年为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6号光大大厦[19] - 公司于1992年8月成立,2010年8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13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21] - 公司由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发起设立,股东为光大集团[69] - 公司在香港、首尔、卢森堡、悉尼、澳门、墨尔本设六家分行,光银国际、光银欧洲两家子公司及东京代表处[69] 机构网点信息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境内设立分支机构1321家,机构网点辐射全国150个经济中心城市[24] 荣誉信息 - 2024年1月21日,光大云缴费入选“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年度榜样”优秀案例[25] - 2024年4月28日,长沙湘江新区支行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深圳分行彭紫騏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6] - 2024年5月9日,公司获评“2024金诺·金融品牌年度影响力机构”等多项荣誉[26] - 2024年5月15日,公司获评“2024环境、社会及治理(ESG)年度案例”[26] - 2024年10月10日,公司“与光同行——给乡村孩子的一节课”公益专项获评“社会公益责任案例”等[26] - 2024年10月11日,公司获评“2024年金融机构养老金融杰出品牌”[26] - 2024年10月25日,公司《并肩而行·沐光向前——光大银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主题整合传播活动》案例获评“2024品牌融合传播创新案例”[27] - 2024年11月29日,公司获评“2024金融高质量发展案例”[27] - 2024年公司获“ESG先锋”“2024中国年度最佳雇主全国100强”“AA级ESG评级”等多项荣誉[29][30] 年度发展背景与规划 - 2024年是新中国75周年华诞和“十四五”规划推进关键年,公司深入贯彻相关会议决策部署[33] - 2024年公司党建成效显著,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强化风险管控,业务规模稳健发展[34] - 2024年公司ESG评级连续两年稳步提高[34] - 2025年公司将提高政治站位,融入新发展格局,履行中管金融企业职责使命[35] - 2025年公司将加快打造经营特色,发力六大特色业务,拓展客户基础,深化科技赋能[36] - 2025年公司将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全面风险管理,防控重点领域风险[36] - 2025年公司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强干部人才、作风和企业文化建设[37]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开局筑基之年[37] - 公司将在2025年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37] 特色业务数据 - 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贷款分别比上年末增长42.06%、41.01%和14.85%,养老客群零售资产管理规模达1.50万亿元,“光大云缴费”缴费金额突破9000亿元[39] - 报告期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795.2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23.74亿元,增长42.06%[63] - 报告期末,绿色贷款余额4424.43亿元,比上年末有增长(文档未提及上年末数据及具体增长金额和百分比)[63] - 报告期末业务规模较上年末增加1286.81亿元,增长41.01%[64] - 报告期末普惠贷款余额4354.4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63.10亿元,增长14.85%[64] - 养老金融专区累计服务客户221.48万人次[64] - 绿色贷款增长41.01%,普惠金融贷款增长14.85%,理财管理规模1.60万亿元,增长21.88%[72][73] - 养老客群AUM规模1.50万亿元,“光大云缴费”年缴费金额突破9000亿元[72]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全行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80.59%,风险隐患资产规模及占比较上年末“双降”[42] - 全行资产总额6.9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5%;负债总额6.3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42%;实现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416.96亿元,同比增长2.22%[43] - 资本充足率14.13%、一级资本充足率11.9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82%,均比上年末提升[43] - 利息净收入966.66亿元,较2023年减少10.06%;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90.71亿元,较2023年减少19.52%[45] - 经营收入1355.95亿元,较2023年减少6.96%;经营费用435.69亿元,较2023年减少0.77%[45] - 资产减值损失405.65亿元,较2023年减少22.15%;税前利润514.74亿元,较2023年增长3.45%[45] - 净利润419.11亿元,较2023年增长2.03%;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416.96亿元,较2023年增长2.22%[45] - 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933.90亿元,较2023年增长3.88%;存款余额4035.69亿元,较2023年减少1.44%[45] - 平均总资产收益率0.61%,较2023年下降0.02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93%,较2023年下降0.45个百分点[45] - 2024年不良贷款率为1.25%,拨备覆盖率为180.59%,贷款拨备率为2.26%[46] - 2024年发放优先股股息29.71亿元(税前)、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利息18.40亿元(税前)[46] - 2024年四季度经营收入为33,108百万元,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为5,147百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0,748百万元[49] - 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流动性比例为83.42%,外币流动性比例为69.53%[48] - 2024年12月31日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为2.08%,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为10.23%[50] - 2024年12月31日并表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8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98%,资本充足率为14.13%[52]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性覆盖率为151.17%,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为1,021,575百万元,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为675,790百万元[53] - 2024年12月31日杠杆率为7.28%,一级资本净额为582,772百万元,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为8,001,092百万元[56] - 2024年12月31日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08.76%,可用稳定资金为3,984,792百万元,所需稳定资金为3,663,764百万元[56] - 2024年末最大单家非同业单一客户贷款余额占资本净额比例,并表为2.08%,非并表为2.19%;2023年末并表为2.24%,非并表为2.37%[58] - 2024年末最大单家非同业单一客户风险暴露占一级资本净额比例,并表为2.46%,非并表为2.59%;2023年末并表为2.67%,非并表为2.81%[58] - 2024年末最大单家非同业集团或经济依存客户风险暴露占一级资本净额比例,并表为3.15%,非并表为3.32%;2023年末并表为3.52%,非并表为3.70%[58] - 2024年末最大单家同业单一客户风险暴露占一级资本净额比例,并表为6.08%,非并表为5.28%;2023年末并表为3.58%,非并表为3.69%[58] - 2024年末最大单家同业集团客户风险暴露占一级资本净额比例,并表为7.69%,非并表为7.17%;2023年末并表为4.27%,非并表为5.10%[58] - 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69590.21亿元,增长2.75%;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9339.02亿元,增长3.88%;存款余额40356.87亿元,下降1.44%[75]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经营收入1355.95亿元,同比下降6.96%;四季度同比下降1.11%;实现净利润419.11亿元,同比增长2.03%[75] - 报告期末,不良贷款余额492.52亿元,增加17.76亿元;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逾期贷款率2.02%,上升0.0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0.59%,下降0.68个百分点[76] - 报告期末,集团资本净额6870.77亿元,增长5.48%;资本充足率14.13%,一级资本充足率11.9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82%[76] - 集团净利差1.45%,同比下降23BPs;净利息收益率1.54%,同比下降20BPs[79] - 公司报告期内利息收入2340.07亿元,同比减少168.02亿元,下降6.70%[81] - 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1630.46亿元,同比减少121.43亿元,下降6.93%[82] - 投资利息收入557.86亿元,同比减少17.82亿元,下降3.10%[84] - 利息支出1373.41亿元,同比减少59.88亿元,下降4.18%[8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90.71亿元,同比减少46.27亿元,下降19.52%[88] - 其他收入198.58亿元,同比增加53.01亿元[89] - 经营费用435.69亿元,同比减少3.40亿元,下降0.77%,成本收入比30.91%,同比增长1.96个百分点[90] -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405.65亿元,同比减少115.40亿元,下降22.15%[93] - 所得税费用95.63亿元,同比增加8.82亿元,增长10.16%[94] - 报告期末资产总额69590.2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62.25亿元,增长2.75%[94] - 报告期末,公司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9339.0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69.48亿元,增长3.88%,占资产总额的56.53%,较上年末增加0.62个百分点[96] - 报告期末,公司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22425.4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22.40亿元,占资产总额的32.23%,较上年末下降1.06个百分点[97][98] - 报告期末,公司持有金融债券5899.1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831.65亿元,其中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债券占比60.09%[99] - 公司商誉成本60.19亿元,报告期末,商誉减值准备47.38亿元,账面价值12.81亿元,与上年末相比未发生变动[101] - 报告期末,公司负债总额63687.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07.79亿元,增长2.42%,主要是应付债券增加[102] - 报告期末,公司客户存款余额40356.8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88.41亿元,下降1.44%[105] - 报告期末,公司归属本行股东权益5877.00亿元,较上年末净增加353.09亿元,主要是当期实现利润增加[104] - 报告期末,贷款和垫款净额38576.93亿元,占比55.43%;应收融资租赁款947.81亿元,占比1.36%;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477.67亿元,占比0.69%[95] - 报告期末,现金及存放央行款项2832.66亿元,占比4.07%;拆出资金及买入返售金融资产2978.67亿元,占比4.28%;固定资产285.06亿元,占比0.41%[95] - 报告期末,使用权利资产103.21亿元,占比0.15%;递延所得税资产313.58亿元,占比0.44%;其他资产568.47亿元,占比0.82%[95] - 2024年末归属本行股东权益合计587.7亿元,少数股东权益2.531亿元,股东权益合计590.231亿元,较2023年有所增长[106] - 报告期末信贷承诺合计15708.2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26.4
中国光大银行(06818) - 2024 Q3 - 季度业绩
2024-10-30 20:27
业务线贷款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581.9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10.45亿元,增长34.08%[6] - 报告期末绿色贷款余额4187.9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50.30亿元,增长33.47%[6] - 报告期末普惠贷款余额4322.6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31.30亿元,增长14.01%[6] 养老金融业务数据 - “养老金融”专区累计服务客户201.13万人次[6] 公司规模指标数据 - 公司资产规模6.88万亿元,实现净利润385.92亿元[7] - 公司FPA总量5.21万亿元[8] - 公司AUM总量2.92万亿元[8] - 公司实现GMV总量2.31万亿元[9] 董事会会议信息 - 2024年10月30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应出席董事14名,亲自出席12名,委托出席2名[2]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2年8月,2010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3年12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4] 公司发展指标 - 报告期内公司锚定对公综合融资规模(FPA)、零售资产管理规模(AUM)和同业金融交易额(GMV)三大北极星指标推动发展[5] 经营收入与净利润数据 - 2024年7 - 9月经营收入32,620百万元,同比减少8.69%;1 - 9月经营收入102,486百万元,同比减少8.70%[10] - 2024年7 - 9月净利润13,982百万元,同比增长2.16%;1 - 9月净利润38,592百万元,同比增长1.81%[10] 基本每股收益数据 - 2024年7 - 9月基本每股收益0.20元,同比增长5.26%;1 - 9月基本每股收益0.57元[10] 资产与净资产数据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6,884,743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65%;归属本行股东的净资产580,138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5.02%[11] 资本相关比率数据 - 2024年9月30日并表一级资本充足率9.67%,资本充足率13.89%;2023年12月31日并表一级资本充足率9.18%,资本充足率13.50%[13] - 2024年9月30日杠杆率7.29%,2023年12月31日杠杆率7.10%[14] - 2024年9月30日流动性覆盖率132.11%,2023年12月31日流动性覆盖率149.17%[15] 股息与利息支出数据 - 公司2024年发放优先股股息29.71亿元(税前)、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利息18.40亿元(税前)[12] 现金流量净额数据 - 2024年1 - 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5,524百万元,较2023年1 - 9月的78,119百万元变动,原因是吸收存款减少导致现金流出增加[16] 集团资产负债与经营数据 - 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68,847.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5%;负债总额63,020.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5%[17] - 1 - 9月,集团实现净利润385.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1%;经营收入1,024.8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70%[17] - 报告期末,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8,972.3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1%;存款余额40,213.2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79%[17] - 1 - 9月,利息净收入725.9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03%;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51.7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56%[17] - 1 - 9月,集团经营费用303.6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1%;信用减值损失支出245.9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69%[17] - 报告期末,不良贷款余额485.2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46亿元;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70.73%,较上年末下降10.54个百分点[17] 集团资本与杠杆率数据 - 报告期末,集团资本充足率13.89%,一级资本充足率11.8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67%;杠杆率7.29%,较上年末上升0.19个百分点[18] 股东数量与持股数据 - 报告期末,A股股东总数为164,731户,H股股东总数为816户[22] -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A股持股24,308,432,941股,占比41.14%;H股持股1,782,965,000股,占比3.02%[22]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H股持股5,238,398,070股,占比8.87%[22]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代表投资者持有本行H股52.38亿股,其中Ocean Fortune Investment Limited、中国人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和光大集团分别持有16.05亿股、2.83亿股和1.73亿股[2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代表他人持有本行A股12.76亿股[24] 优先股持股数据 - 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等持有本行优先股“光大优1”,华宝信托持股3240万股,占比16.20% [25] - 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等持有本行优先股“光大优2”,华润深国投信托持股1826万股,占比18.26% [28]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持有本行优先股“光大优3”,平安人寿持股8411万股,占比24.04% [29] 股息派发与增持计划数据 - 公司拟向全体普通股股东派发现金股息,每10股派1.04元(含税),按总股本590.86亿股算,拟派现61.45亿元(含税)[32] - 光大集团于2024年3月29日首次增持本行A股6432.14万股,占总股本0.11% [32] - 截至2024年9月26日,光大集团累计增持本行A股8061.95万股,占总股本0.14%,累计增持金额2.49亿元(不含交易)[32] - 光大集团后续拟12个月内继续增持,累计增持金额不少于4亿元且不超过8亿元[32] 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信息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32] 九个月经营相关数据对比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利息收入1771.76亿元,2023年同期为1884.2亿元;利息净收入725.9亿元,2023年同期为815.86亿元[3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51.72亿元,2023年同期为190.99亿元[3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经营收入1024.86亿元,2023年同期为1122.55亿元;经营利润474.81亿元,2023年同期为454.08亿元[3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净利润385.92亿元,2023年同期为379.0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57元/股,2023年同期为0.57元/股[3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综合收益合计429.58亿元,2023年同期为395.18亿元[36] 7 - 9月经营相关数据对比 - 2024年7 - 9月,利息收入576.6亿元,2023年同期为634.04亿元;利息净收入244.79亿元,2023年同期为268.53亿元[37] - 2024年7 - 9月,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6.39亿元,2023年同期为56.54亿元[37] - 2024年7 - 9月,经营收入326.2亿元,2023年同期为357.24亿元;经营利润176.76亿元,2023年同期为160.17亿元[37] - 2024年7 - 9月,净利润139.82亿元,2023年同期为136.87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20元/股,2023年同期为0.19元/股[38] - 2024年7 - 9月,综合收益合计140.41亿元,2023年同期为119.88亿元[39] 9月30日资产负债与股东权益数据 - 2024年9月30日资产总计68847.43亿元,较2023年末的67727.96亿元增长1.65%[41] - 2024年9月30日负债合计63020.78亿元,较2023年末的62180.11亿元增长1.35%[42] - 2024年9月30日股东权益合计5826.65亿元,较2023年末的5547.85亿元增长5.02%[43] 九个月现金流量数据对比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55.24亿元,2023年同期为781.19亿元[4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0.68亿元,2023年同期为 - 2529.53亿元[46] 9月30日部分资产项目数据 - 2024年9月30日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2794.7亿元,较2023年末的3491.84亿元下降19.96%[41] - 2024年9月30日贵金属461.62亿元,较2023年末的399.42亿元增长15.57%[41] - 2024年9月30日拆出资金92.71亿元,较2023年末的69.16亿元增长34.05%[41] - 2024年9月30日衍生金融资产1653.86亿元,较2023年末的1422.42亿元增长16.27%[41] - 2024年9月30日买入返售金融资产815.45亿元,较2023年末的675亿元增长20.81%[41] 前三季度债券与现金流量相关数据 - 2024年前三季度发行债券收到现金738,823百万元,2023年为1,013,950百万元[47] - 2024年前三季度偿付债券本金支付现金759,399百万元,2023年为837,983百万元[47] - 2024年前三季度偿付债券利息支付现金21,845百万元,2023年为17,761百万元[47] - 2024年前三季度分配利润支付现金15,087百万元,2023年为16,057百万元[47] - 2024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59,817百万元,2023年为139,870百万元[47] - 2024年前三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 464百万元,2023年为1,159百万元[47] - 2024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为 - 3,737百万元,2023年为 - 33,805百万元[47] - 2024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3,902百万元,2023年为136,664百万元[47] - 2024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0,165百万元,2023年为102,859百万元[47]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收取利息134,315百万元,2023年为145,249百万元;支付利息71,262百万元,2023年为89,295百万元[47]
中国光大银行(0681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6 17:21
经营业绩 - 经营收入为698.66亿元[3] - 稅前利潤為298.15億元,淨利潤為246.10億元[3] - 經營收入降幅收窄至8.71%,淨利潤增長1.61%[42][43] 资产负债情况 - 資產總額為67,966.94億元,貸款總額為38,934.44億元,存款餘額為39,197.64億元[3] - 資產總額增長0.35%,主要是貸款和墊款增長[64] - 貸款和墊款本金總額增長2.81%,貸款和墊款淨額占資產總額的56.22%[65] - 投資證券及其他金融資產占資產總額的32.79%,比上年末下降0.50個百分點[67] - 負債總額增長0.13%,主要是同業存放和應付債券增長[73] - 報告期末,本集團客戶存款餘額39,197.64億元,比上年末減少1,747.64億元,下降4.27%[74] - 報告期末,本集團歸屬於本行股東權益5,708.65億元,比上年末淨增加160.80億元[76] 信貸情況 - 不良貸款率為1.25%,貸款撥備率為2.16%,撥備覆蓋率為172.45%[3] - 正常貸款占貸款和垫款本金總額的98.75%,不良貸款占1.25%[87] - 本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報告期末貸款總額3.89萬億元,增長2.81%[32] - 科技金融、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貸款增幅分別為31.36%、28.57%、13.24%[32] - 零售貸款規模(不含信用卡)1.11萬億元,增長2.50%[32] 業務發展 - 三大北極星指標分別為:對公綜合融資規模5.09萬億元、零售資產管理規模2.87萬億元、同業金融交易額1.48萬億元[3] - 零售資產管理規模(AUM)2.87萬億元,增長5.42%[33] - 理財產品管理規模1.49萬億元,增長13.74%[33] - 對公綜合融資規模(FPA)超過5萬億元,債券承銷流量規模位居全市場第4位[33] 風險管理 - 加強內控合規管理,健全洗錢風險管理體系,常態化開展大額授信客戶穿透式風險監測[39] - 持續推進預警強制應對機制,精準防控地方政府債務、房地產和信用卡等重點領域金融風險[39] - 積極化解存量風險,推進特資經營轉型,構建特資生態圈,有效處置不良資產[39] 科技金融 - 科技投入21.08億元,科技人員3,721人,佔全行員工的8.08%[141] - 在區塊鏈、網絡安全協議、數據管理、存儲結構等方面獲11項專利授權[141] - 累計引入150項外部數據,在多個場景中加強數據應用,有效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和抗風險能力[143] 子公司經營情況 - 光大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總資產1,275.57億元,淨資產158.05億元,報告期內實現淨利潤9.96億元[151] - 光大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管理資產總規模14,901.68億元,總資產115.28億元,淨資產109.91億元,報告期內實現淨利潤9.29億元[151] 股東情況 - 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直接持有A股41.11%和H股3.02%[180] - 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有公司A股58.42%[188] - 光大集團直接持有本行24,292,134,841股A股的好倉[189]
中国光大银行(0681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16:30
财报发布与审议 - 公司发布2024年中期未经审计业绩,报告将在9月刊登于公司网站及港交所“披露易”网站[1] - 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4年8月30日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2024年中期报告》,应出席董事14名,亲自出席13名,委托出席1名,6名监事列席[4] - 公司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2024年中期财务报告已分别由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和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阅[4] 公司基本信息 - 法定代表人是吴利军,授权代表为郝成、曲亮[6] - 联系地址为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5号中国光大中心,邮编100033,联系电话86 - 10 - 63636363 [6] - 办公地址为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5号、甲25号中国光大中心[6] - 1992 - 1995年注册地址为北京市首都体育馆南路6号新世纪饭店写字楼16层[6] - 1995 - 2012年注册地址为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6号光大大厦[6] - 2012年至今注册地址为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5号、甲25号中国光大中心[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1-6月利息净收入481.11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2.10%[9] - 2024年1-6月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5.33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21.66%[9] - 2024年1-6月经营收入698.66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8.71%[9] - 2024年1-6月净利润246.10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61%[9]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67966.94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0.35%[9] - 2024年6月30日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8934.44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81%[9] - 2024年6月30日存款余额39197.64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4.27%[9] - 2024年1-6月平均总资产收益率0.73%,较2023年同期减少0.01个百分点[9] - 2024年1-6月净利息收益率1.54%,较2023年同期减少0.28个百分点[9] - 2024年6月30日拨备覆盖率172.45%,较2023年末减少8.82个百分点[10] - 2024年6月30日人民币流动性比例为79.61%,外币为83.30%;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为2.19%;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为9.92%[12] - 2024年6月30日并表口径下总资本净额为663,792百万元,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459,032百万元,一级资本净额为564,077百万元,二级资本为99,715百万元[15] - 2024年6月30日并表口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9%,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79%,资本充足率为13.87%[15] - 2024年6月30日杠杆率为7.30%,一级资本净额为564,077百万元,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为7,725,531百万元[17]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性覆盖率为131.61%,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为1,082,952百万元,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为822,849百万元[18] - 2024年6月30日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08.74%,可用稳定资金为3,896,530百万元,所需稳定资金为3,583,293百万元[19] - 报告期末贷款总额3.8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81%[20] - 报告期末零售资产管理规模(AUM)2.8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2%[21] - 报告期末理财产品管理规模1.4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74%[21] - 对公综合融资规模(FPA)超过5万亿元,债券承销流量规模位居全市场第4位[21] - 资本充足率13.87%,一级资本充足率11.79%[21] - 报告期末资产规模6.80万亿元,实现净利润246.10亿元[25] - 公司实现FPA总量5.09万亿元、AUM总量2.87万亿元、GMV总量1.48万亿元[26] - 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67,966.9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8.98亿元,增长0.35%[29] - 报告期末,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8,934.4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64.90亿元,增长2.81%[29] - 报告期末,存款余额39,197.64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747.64亿元,下降4.27%[29]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经营收入698.66亿元,同比下降8.71%,环比一季度收窄0.90个百分点[29] - 报告期内,利息净收入481.11亿元,同比下降12.10%;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5.33亿元,同比下降21.66%;其他收入112.22亿元,同比增长34.35%[29] - 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246.10亿元,同比增长1.61%,环比一季度提速1.28个百分点[29] - 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487.6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93亿元;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29] - 报告期末,拨备覆盖率172.45%,比上年末下降8.82个百分点;拨贷比2.16%,比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29] - 报告期末,集团总资本净额6,637.9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4.10亿元;资本充足率13.87%,比上年末上升0.37个百分点[29] - 2024年1-6月利息净收入占比68.86%,较2023年1-6月的71.52%下降[32] - 报告期内利息净收入481.11亿元,同比减少66.22亿元,下降12.10%[33] - 报告期内利息收入1195.16亿元,同比减少55.00亿元,下降4.40%[35] - 报告期内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835.09亿元,同比减少47.02亿元,下降5.33%[35] - 报告期内投资利息收入282.46亿元,同比增加5.19亿元,增长1.87%[36] - 报告期内利息支出714.05亿元,同比增加11.22亿元,增长1.60%[37] - 报告期内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5.33亿元,同比减少29.12亿元,下降21.66%[39] - 报告期内其他收入112.22亿元,同比增加28.69亿元,增长34.35%[41] - 2024年1-6月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18.49亿元,2023年1-6月为148.86亿元[40] - 2024年1-6月其他收入合计112.22亿元,2023年1-6月为83.53亿元[42] - 报告期内,集团经营费用197.63亿元,同比减少7.80亿元,下降3.80%,成本收入比27.03%,同比上升1.38个百分点[43] - 报告期内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02.98亿元,同比减少62.99亿元,下降23.68%,主要是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减少[43] - 报告期内,集团所得税费用52.05亿元,同比增加0.11亿元,增长0.21%[44] - 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67,966.9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8.98亿元,增长0.35%,主要是贷款和垫款增长[45] - 报告期末,集团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8,934.4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64.90亿元,增长2.81%;贷款和垫款净额占资产总额的56.22%,比上年末上升1.39个百分点[46] - 报告期末,集团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22,284.55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63.31亿元,占资产总额的32.79%,比上年末下降0.50个百分点[47] - 报告期末,集团持有金融债券5,361.33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369.49亿元,其中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债券占比60.53%[49] - 集团商誉成本60.19亿元,报告期末,商誉减值准备47.38亿元,账面价值12.81亿元,与上年末相比未发生变动[52] - 2024年1 - 6月职工薪酬费用107.16亿元,2023年1 - 6月为110.25亿元[43] - 2024年6月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893.444亿元,企业贷款占比58.19%,零售贷款占比38.33%,贴现占比3.48%[47] - 报告期末集团负债总额62,258.2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8.18亿元,增长0.13%[53] - 报告期末集团客户存款余额39,197.6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747.64亿元,下降4.27%[53] - 报告期末集团归属本行股东权益5,708.65亿元,较上年末净增加160.80亿元[55] - 报告期末信贷承诺合计13,611.1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9.35亿元[55] - 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出1,471.31亿元,其中流入284.55亿元,经营资产变动流出894.96亿元,经营负债变动流出860.90亿元[56] - 集团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入1,099.46亿元,其中收回投资流入5,633.75亿元,投资支付流出4,890.33亿元[57] - 集团筹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入565.26亿元,其中发行债券收到净额4,841.58亿元,偿付债券本金支付4,088.12亿元[57] - 报告期末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893,444百万元,较上年末的3,786,954百万元有所增加[58] - 报告期末信用贷款余额1,352,565百万元,占比34.74%;保证贷款余额855,673百万元,占比21.98%;抵押贷款余额1,416,483百万元,占比36.38%;质押贷款余额268,723百万元,占比6.90%[61] - 长江三角洲地区报告期末贷款余额954,346百万元,占比24.51%;中部地区余额682,830百万元,占比17.54%等[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前十大借款人贷款余额合计658.78亿元,占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1.69%,占资本净额9.92%[62] - 2024年6月30日,正常贷款余额3844.675亿元,占比98.75%;不良贷款余额48.769亿元,占比1.25%,与2023年末占比持平[63] - 2024年6月30日,正常类贷款迁徙率为1.50%,较2023年末减少0.99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为10.07%,较2023年末减少16.34个百分点[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重组贷款和垫款余额18.03亿元,占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0.46%,较2023年末的6.551亿元和0.17%有所上升[65] - 2024年6月30日,逾期贷款本金合计85.824亿元,其中逾期3个月以内占比48.70%,逾期3个月至1年占比29.93%[66] - 2024年6月30日,企业贷款不良余额26.782亿元,占比54.92%;零售贷款不良余额21.987亿元,占比45.08%[67] - 2024年6月30日,珠江三角洲不良贷款余额9.079亿元,占比18.62%;长江三角洲不良贷款余额6.711亿元,占比13.76%[68] - 2024年6月30日,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7.507亿元,占比15.39%;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4.868亿元,占比9.99%[69] - 2024年6月30日,信用贷款不良余额15.771亿元,占比32.34%;抵押贷款不良余额26.587亿元,占比54.52%[71] - 2024年6月30日,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为3893.444亿元,较2023年末的3786.954亿元有所增长[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抵债资产净值8.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7亿元下降[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贷款减值准备期末余额837.8亿元,较期初853.71亿元有所下降[73][74] - 2024年1 - 6月经营收入合计698.66亿元,较2023年1 - 6月的765.31亿元下降[75][76] - 2024年6月30日衍生金融资产185.0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3.24亿元增长38.91%[77] - 2024年6月30日买入返售金融资产81.9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75亿元下降87.86%[77] - 2024年1 - 6月投资性证券净收益84.88亿元,较2023年1 - 6月的52.28亿元增长62.36%[77] - 2024年表
中国光大银行:规模稳健增长,金融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海通国际· 2024-08-05 19: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未给出公司的投资评级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光大银行 24Q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0.39%,营收同比下降 9.61%,业务规模稳步增长,经营效益符合预期 [3] - 资产规模 6.90 万亿元,较 2023 年末增长 1.84% [4]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和绿色贷款余额较 2023 年末分别增长 23.90%和 18.97% [6][7] - 零售AUM 2.80 万亿元,公司FPA 5.04 万亿元,同业金融交易额(GMV)7496 亿元 [5] - 金融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综合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6][7] 报告分类总结 业务规模 - 资产总额 6.8975.28 亿元,较 2023 年末增长 1.84% [4] - 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 39,061.97 亿元,较 2023 年末增长 3.15% [4] - 负债总额 63,297.33 亿元,较 2023 年末增长 1.80% [4] - 存款余额 41,246.19 亿元,较 2023 年末增长 0.73% [4] 业务发展 - 零售金融业务AUM、公司金融业务FPA、金融市场业务GMV均保持高质量发展 [5] - 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6][7] 风险提示 - 企业偿债能力下降,资产质量大幅恶化 - 金融监管政策出现重大变化 [8]
中国光大银行(06818)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4-04-29 20:18
贷款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310.1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38.61亿元,增长23.90%[4] - 报告期末绿色贷款余额3732.9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95.28亿元,增长18.97%[4] - 报告期末普惠贷款余额4125.0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33.73亿元,增长8.80%[4] - 2024年3月31日发放贷款和垫款38285.9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7129.25亿元增长[37] 养老金融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新增养老策略理财产品24款,“养老金融”专区累计服务客户163.89万人次[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公司资产规模6.90万亿元,实现净利润124.95亿元[5] - 2024年1 - 3月经营收入34494百万元,同比减少9.61%;净利润12495百万元,同比增长0.33%;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12426百万元,同比增长0.39% [7] - 2024年1 - 3月基本每股收益0.18元,同比减少5.2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45%,同比减少1.00个百分点 [7] - 2024年3月31日总资产6897528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84%;归属本行股东净资产565331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34% [7] - 2024年1 - 3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58530百万元,同比增长858.29%,主要因吸收存款产生的现金流入减少 [7][13] - 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68,975.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4%;负债总额63,297.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0%[14]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净利润124.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33%;经营收入344.9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61%[14] - 报告期内集团利息净收入241.9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7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4.9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80%[14] - 报告期内集团经营费用94.5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48%;信用减值损失支出100.6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46%[14] - 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486.8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04亿元;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14] - 报告期末集团拨备覆盖率185.10%,较上年末上升3.83个百分点;杠杆率7.19%,较上年末上升0.09个百分点[14] - 报告期末集团资本充足率13.70%,一级资本充足率11.5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38%,均符合监管要求[14] - 2024年第一季度利息净收入241.92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74.03亿元有所下降[35] - 2024年第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4.98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73.11亿元减少[35] - 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24.95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24.54亿元略有增长[35] - 2024年3月31日资产总计68975.2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7727.96亿元有所增加[37] - 2024年3月31日负债合计63297.33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2180.11亿元有所上升[38] - 2024年第一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21.95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6.52亿元大幅增长[36] - 2024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合计146.90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31.06亿元增加[36] - 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18元,较2023年同期的0.19元略有下降[35] - 2024年Q1税前利润调整项目为149.87亿元,2023年同期为153.76亿元[42] - 2024年Q1信用减值损失为100.6亿元,2023年同期为128.09亿元[42] - 2024年Q1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58.53亿元,2023年同期为-16.543亿元[43] - 2024年Q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992亿元,2023年同期为-67.557亿元[43] - 2024年Q1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009亿元,2023年同期为55.25亿元[44] - 2024年Q1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4900万元,2023年同期为-4.92亿元[44] - 2024年Q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为-23.578亿元,2023年同期为-29.342亿元[44] - 2024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03.23亿元,2023年同期为1073.22亿元[44] - 2024年Q1收取利息为45.912亿元,2023年同期为48.631亿元[44] - 2024年Q1支付利息(不包括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为-26.153亿元,2023年同期为-27.877亿元[44] 代发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末代发交易额907.15亿元,同比增长9.80%[5] 公司规模数据 - 公司FPA总量5.04万亿元[5] - 公司AUM总量2.80万亿元[5] 董事会会议情况 - 2024年4月29日公司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应出席董事11名,实际出席11名[2] 公司上市情况 - 公司A股于2010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1818;H股于2013年12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818[4] 金融机构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金融机构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GMV7496亿元[6] 优先股股息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宣告发放优先股股息16.80亿元(税前) [9] 资本相关指标情况 - 2024年3月31日并表核心一级资本净额456016百万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38%;一级资本净额561063百万元,一级资本充足率11.54%;资本净额666197百万元,资本充足率13.70% [10] - 2024年3月31日杠杆率7.19%,一级资本净额561063百万元,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7805623百万元 [11] 流动性相关指标情况 - 2024年3月31日流动性覆盖率132.34%,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1021697百万元,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772009百万元 [12] 会计准则计算差异情况 - 集团按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的2024年1 - 3月净利润和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净资产无差异 [12] 股东数量及持股情况 - 报告期末A股股东总数189,152户,H股股东总数825户[19] -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A股持股24,292,134,841股,占比41.11%;H股持股1,782,965,000股,占比3.02%[19]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H股持股5,238,240,070股,占比8.87%[19] - 报告期末,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代表投资者持有的公司H股合计52.3824007亿股,Ocean Fortune Investment Limited、中国人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持有的H股分别为16.05286亿股、2.82684亿股和1.72965亿股[22] - 报告期末,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代表他人持有的公司A股合计10.81399843亿股[22] -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光大优1”股东总数为22户,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240万股,占比16.20% [23][24] - 报告期末,公司普通股前十名股东中,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持股1000万股,占比10.00% [26] -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光大优2”中,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持股1826万股,占比18.26% [27] -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光大优3”股东总数为26户,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772万股,占比13.63% [29] 控股股东增持情况 - 2024年3月29日,公司控股股东光大集团增持公司A股股份6432.1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1% [32] - 光大集团后续拟在12个月内继续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金额不少于4亿元,不超过8亿元[32] 吸收存款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3月31日吸收存款41246.19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0945.28亿元增加[38]
中国光大银行(0681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7:13
公司基本信息 - 光大银行成立于1992年8月,是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位于北京[15] - 截至报告期末,光大银行在境内设立了1,312家分支机构,实现了全国省级行政区域服务网络全覆盖[17] 公司财务报告 - 2023年度报告已经通过董事会审议通过[3] - 2023年度财务报告由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 - 公司建议派发2023年度普通股股息每10股1.73元(税前)[4] - 公司经营业绩方面,2023年度经营收入为1457.35亿元,税前利润为497.57亿元,净利润为410.76亿元[7] - 公司资产质量指标方面,不良贷款率为1.25%,贷款拨备率为2.27%,拨备覆盖率为181.27%[7] - 公司业务规模方面,资产总额为6772.796亿元,负债总额为6218.011亿元,贷款总额为3786.954亿元,存款余额为4094.528亿元[7] - 公司对公综合融资规模为5.09万亿元,零售资产管理规模为2.73万亿元,同业金融交易额为3.94万亿元[7] 公司荣誉奖项 - 光大银行获得了多个荣誉和奖项,包括消费者喜爱信用卡品牌奖、年度最佳社会责任银行奖等[19][20] - 2023年8月12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举办「2023中國资产管理年会」,公司获得「2023卓越品牌建设私人银行」奖[22] - 2023年10月17日,《银行家》举办「2023银行家金融创新论坛」,公司获得「2023年度银行家数字财富管理创新优秀案例奖」[24] - 2023年11月11日,《中国证券报》主办「2023银行保险业财富管理论坛」,公司获得「银行理财销售金牛奖」[25] - 2023年11月13日,公司入选「优秀实践案例」[27] - 2023年11月23日,《中国证券报》与南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2023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公司获得「第二十五届上市公司金信披奖」[29] - 2023年12月12日,公司获评「年度傑出零售銀行」「卓越財富管理銀行」[30] - 2023年12月14日,公司获得「2023中國品牌建設案例」奖[32] - 2023年12月21日,《经济观察报》主办「2023金融发展论坛」,公司获评「年度社会卓越影响力企业」「年度卓越金融科技创新企业」[33] - 2023年12月27日,《金融时报》主办「2023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金龙奖榜单发布会」,公司获评「年度最佳股份制银行」[35] - 2023年12月29日,公司获得社会责任奖-「年度绿色金融企业」[36] 公司财务指标 - 光大银行2023年度科技创新贷款比上年末增长50.64%[46] - 资产总额6.7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50%[47] - 零售资产管理规模(AUM)比上年末增长12.42%[47] - 私行客户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47] - 不良贷款率持续保持在1.25%[50] 公司资本情况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核心一级资本为443,100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了27,102百万人民币[60]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资本充足率为13.50%,较2022年12月31日提高了0.29个百分点[60]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槓桿率为7.10%,较2023年9月30日略有增长[63]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性覆盖率为149.17%,较2023年9月30日有所提升[64]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09.48%,较2023年9月30日略有增长[65]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持续深化金融和科技融合,提升线上化服务能力,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显著提高[73] - 公司坚持党的领导,以服务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推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76] - 公司加强能力建设,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77] - 公司对公贷款(不含贴现)比上年末增长12.14%,制造业贷款、战略新兴产业贷款、科技型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分别增长24.74%、46.71%、50.64%和57.44%[78] - 公司金融业务以FPA为指引,整合商行、投行、私行等业务优势,全融资品种服务客户全生命周期,FPA总量5.0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06%[79] - 零售金融业务突出"财富管理"与"金融科技"两个特色,AUM总量2.7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42%[79] - 金融市场业务以GMV为导向,构建数字化运营新业态,GMV总量3.94万亿元,同比增长18.14%[79]
美银证券:重申中国光大银行(06818)“跑输大市”评级 目标价降至2.35港元
智通财经· 2024-03-28 17:05
分组1 - 美银证券发布研究报告,重申中国光大银行“跑输大市”评级[1] - 下调今明两年每股盈利预测9%至11%[1] - 目标价由2.45港元下调至2.35港元[1] 分组2 - 公司去年纯利同比跌9%至408亿元人民币[2] - 主要受公司增加拨备处理不良资产拖累[2] - 去年第四季及全年的拨备总额分别同比增长68%及3%[2] - 派息率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至28.4%[2] - 末期息同比跌8.9%至17.3分人民币[2]
港股异动 | 中国光大银行(06818)绩后跌超10% 全年净利润同比下降8.96% Q4单季纯利跌超六成
智通财经· 2024-03-28 09:4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光大银行绩后跌超10%,2023年年报显示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降 [1] 股价表现 - 中国光大银行绩后跌超10%,截至发稿跌10.08%,报2.32港元,成交额3371.39万港元 [1] 年报业绩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6.85亿元,同比下降3.92% [1] - 2023年公司实现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407.92亿元,同比下降8.96%,原因为夯实资产质量管控基础,加大拨备计提力度 [1] 单季度业绩 - 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334.55亿元,同比下降2.62% [1] - 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1.02亿元,同比下降62.24% [1] - 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扣非净利润30.74亿元,同比下降62.36% [1]
中国光大银行(0681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2:41
股利分配 - 2023年度股利分配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73元,总计人民币102.22亿元[5][6] - 股利预计将于2024年7月31日左右向股东支付[6]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王志恒先生、曲亮先生、吴利军先生等[7] - 本行董事会于2024年3月27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3年年度报告》[8] 公司信息 - 光大银行法定中文名为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为CHINA EVERBRIGHT BANK COMPANY LIMITED[14] - 光大银行法定代表人为王江,授权代表为王志恒、曲亮[14] - 光大银行联系地址为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5号中國光大中心,联系电话为86-10-63636363[14] - 光大银行A股股票简称为光大银行,股票代码为601818[16] - 光大银行H股股票简称为中国光大银行,股票代码为6818[16] 公司业务 - 2023年1月6日,公司信用卡获得“2022年度消费者喜爱信用卡品牌奖”[18] - 本行推出多种创新信贷产品,如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为企业低碳转型提供多元融资需求[117] 财务数据 - 利息淨收入为107,480百万人民币,比2022年下降了5.43%[27] - 稅前利潤为49,757百万人民币,比2022年下降了11.09%[27] - 资产总额为6.7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50%[27] - 不良贷款率持续保持在1.25%,逾期率比上年末有所下降[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