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制药(03933)

搜索文档
联邦制药20250328
2025-04-15 22:30
您点击一下然后我这边就可以听到您声音了喂你好喂老师我现在看到您好像上麦了目前但是还没有听到您声音 喂莫总您可以听到我这边声音吗我可以可以听见我的声音吗可以了可以了现在声音很清晰然后要不您把就是电脑的设备的音量可以调大一点吗在就是您电脑的右下角那个音量的设置电脑设备的音量调整了现在行不行好现在可以了现在很清晰然后这个PPT翻页的话是在那个左右的箭头可以看到吗在PPT的正下方 哦可以看见我试一下对现在在第二页好的那就没有问题了您稍等一下因为刚才好像那个监控上面那个主持人老师好像不小心误触到了开始会议的按钮然后您这边测试没有问题的话我现在外呼其他的主持人老师入柜然后我们待会就准点开始您看可以吗行可以没问题好那您稍等 大家好欢迎参加中泰医药周度会第23期联邦制药情况交流会议下面开始播报你的声明声明播报完毕后主持人会自行发言本次对话会议途与中泰证券正式签约 外传播本次会议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视频音频文字记录内容等信息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中泰证券对违反上述要求的行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会议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会议中的信息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担任何责任 好的各位投资者大家 ...
联邦制药:UBT251落地BD,25年主业看好维稳-20250330
华泰证券· 2025-03-30 14: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8.59港币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收入137.59亿元(+0.1% yoy),归母净利润26.60亿元(-1.5% yoy),略低于Wind一致预期,主因2H24部分工厂在淡季停产检修 [1] - 2024年胰岛素/中间体/动保收入稳定增长,原料药收入基本持平,人用制剂收入同比下滑;公司将UBT251海外开发等权利授权给诺和诺德,具里程碑意义 [1] - 展望2025年,各板块短期风险出清及UBT251首付款确认,预计净利润同比快速增长 [1] 各板块情况总结 GLP - 1板块 - UBT251与诺和诺德合作,是该MNC在中国首笔GLP - 1相关交易,交易含2亿美金首付款、最高18亿美金里程碑付款及海外销售提成;国内启动减重II期临床,美国获批多适应症临床实验,有望成诺和诺德下一代GLP - 1产品 [2] - 糖尿病板块2024年收入12.48亿元(+9.5%yoy),2025年有望稳健增长,存量产品受益胰岛素续采,利拉鲁肽及德谷新品增厚;临床前管线有创新布局,推动创新转型 [2] 原料药/中间体板块 - 2024年中间体板块对外销售26.59亿元(+15%yoy),因6 - APA价格稳定等因素,2025年收入有望稳定,价格波动可控且持续探索出口机会 [3] - 2024年原料药板块收入63.73亿元(-0.4%yoy),2025年收入预计平稳,珠海/内蒙古新产能逐步投产 [3] 抗生素类制剂板块 - 2024年人用制剂板块收入同比下滑23.6%,2025年收入有望维稳,得益于品牌知名度、院内外销售渠道及短期无集采风险 [4] - 2024年动保板块收入+17%yoy,2025年有望提速增长,因与牧原等合作、新产能投放及新产品上市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EPS为2.28/1.86/2.11元(25/26年前值:1.81/2.03元),给予2025年7.5xPE,目标价18.59港币(前值:11.59港币,24年6.5xPE)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13,740|13,759|14,945|16,481|17,879| |+/-%|21.22|0.14|8.62|10.28|8.4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2,701|2,660|4,146|3,373|3,839| |+/-%|70.85|(1.54)|55.87|(18.63)|13.80|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1.49|1.46|2.28|1.86|2.11| |ROE (%)|23.14|19.61|27.91|21.74|23.89| |PE (倍)|8.85|8.99|5.77|7.09|6.23| |PB (倍)|1.88|1.66|1.56|1.52|1.46| |EV EBITDA (倍)|5.46|5.39|3.78|4.46|3.91| [7]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名称|股票代码|收盘价(港元)|总市值(十亿港元)|EPS(港元)(2023A/2024E/2025E)|P/E(x)(2023A/2024E/2025E)| | --- | --- | --- | --- | --- | --- | |丽珠医药|1513 HK|27.35|32.00|2.10/2.24/2.41|12/11/10| |远大医药|0512 HK|6.27|22.26|0.49/0.65/0.57|12/9/10| |石四药集团|2005 HK|3.16|9.33|0.40/0.33/0.46|7/9/6| |平均值| - | - | - | - |10/10/9| [13]
港股异动 | 联邦制药(03933)涨超10% 近期宣布签下诺和诺德20亿美元减肥药大单
智通财经网· 2025-03-27 14:29
文章核心观点 联邦制药股价上涨 与诺和诺德签订协议获资金 短期部分业务销售或承压 但合作长远利于夯实专科药实力 [1][2] 股价表现 - 联邦制药涨超10% 截至发稿涨10.53% 报15.32港元 成交额4.5亿港元 [1] 合作协议 - 联邦制药全资附属公司联邦生物科技与诺和诺德签订独家许可协议 诺和诺德获UBT251全球(除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中国台湾地区)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益 联邦生物保留中国权益 [1] - 联邦生物将获2亿美元首付款和最高18亿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 并可收取基于海外地区年度净销售额的分层销售提成 [1] - UBT251是GLP - 1/GIP/GCG三靶点受体激动剂 处于早期临床开发阶段 用于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及其他疾病 [1] 财务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约137.59亿元 同比增长0.1% 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溢利约26.6亿元 同比减少1.5% [2] - 拟派末期股息每股28分及特别股息每股12分 [2] 预测调整 - 中泰国际预计中间体、原料药、抗生素板块销售短期承压 将2025 - 26E货品销售收入预测分别下调8.9%、12.3% [2] - 预计2025年从诺和诺德获2亿美元首付款及后续里程碑付款 2025/26E收入预测调整幅度分别为+0.6%与 - 11.1% 股东净利润调整幅度为+24.8%与 - 7.4% [2] 合作影响 - 长远看与诺和诺德合作能夯实专科药实力 [2]
联邦制药(0393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5 22:5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37.59亿元,较2023年上升0.1%[3] - 2024年公司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溢利为39.39亿元,较2023年下跌0.9%[3]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32.89亿元,较2023年下跌1.7%[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溢利为26.60亿元,较2023年下跌1.5%[3]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146.39分,较2023年下跌1.5%[3] - 2024年公司中期股息为每股16分,较2023年上升33.3%[3] - 2024年公司全年股息为每股56分,较2023年上升7.7%,派息比率达38.3%[3][4]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37.59亿元,2023年为137.40亿元,同比增长0.14%[13] - 2024年公司毛利为60.82亿元,2023年为63.35亿元,同比下降4%[13]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32.89亿元,2023年为33.44亿元,同比下降1.65%[13] - 2024年公司本年度溢利为26.58亿元,2023年为27.01亿元,同比下降1.57%[1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97.62亿元,2023年为72.30亿元,同比增长35.02%[14]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60.71亿元,2023年为137.87亿元,同比增长16.57%[14] - 2024年流动负债为87.73亿元,2023年为66.27亿元,同比增长32.38%[14]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26.25亿元,2023年为16.43亿元,同比增长59.89%[15]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43.88亿元,2023年为127.35亿元,同比增长13.00%[15] - 2024年对外销售中,中间体产品收入2658691千元、原料药6372683千元、制剂产品4727563千元,合计13758937千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2316878千元、6399180千元、5023821千元,合计13739879千元[30][32] - 2024年扣除研发支出前分部溢利合计4009219千元,研发支出890757千元,业绩分部溢利3118462千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4112034千元、757248千元、3354786千元[30][32]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3288898千元,2023年为3344148千元[30][32] - 2024年其他收入合计356929千元,2023年为212475千元[33]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 - 153781千元,2023年为 - 23671千元;2024年其他开支为927578千元,2023年为778386千元[34] - 2024年借贷利息74608千元、租赁负债利息759千元,合计75367千元,减去资本化金额后为34958千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81974千元、443千元、82417千元、66896千元[35] - 2024年一般性借贷组合开支按3.40%年率资本化,2023年为4.35%[35] - 2024年中国地区外部客户收入11115585千元,2023年为11124265千元[32] - 2024年税项支出为6.31077亿元,2023年为6.43303亿元,香港利得税按16.5%计算[36] - 2024年核数师薪酬为549.4万元,2023年为521万元[39] - 2024年员工成本为18.27993亿元,2023年为16.48745亿元[39] - 2024年股息总额为1.017535亿元,2023年为5814.48万元[39]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46元,2023年为1.49元[40] - 2024年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付约28.58081亿元,2023年为11.43439亿元[41]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及相关款项总计6.272323亿元,2023年为6.31448亿元[42]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的应收贸易账款(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2.39291亿元,2023年为2.366179亿元[43] - 2024年应收银行承兑票据(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3.333054亿元,2023年为3.496538亿元[43] - 2024年公司收入约137.59亿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收入约137.589亿元,与2023年持平;毛利60.824亿元,同比下降4.0%;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约39.394亿元,同比下降0.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6.597亿元,同比下降1.5% [62] - 公司年内财务成本3500万元,同比下降47.7%;已资本化的借贷成本4040万元(2023年:1550万元)[6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抵押银行存款、银行结余及现金约73.642亿元(2023年:52.342亿元)[6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计息借贷约31.383亿元(2023年:14.969亿元),全部借贷于五年内到期[6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约160.707亿元(2023年:137.872亿元),流动比率约为1.83(2023年:2.08)[6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约258.331亿元(2023年:210.172亿元);总负债约113.978亿元(2023年:82.696亿元)[6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及内地雇员约17000名,2023年为15000名[67] - 2024年12月31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均无重大或然负债[6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已有8个1类新药项目进入临床阶段[5] - 公司大健康事业部已布局五大产品线,上市18个产品[6] - 公司已取得6个动保制剂海外注册批文[8] - 公司现有中间体产品、原料药、制剂产品三个业务收入来源[29] - 中间体及原料药业务对外销售收入分别为26.59亿元和63.73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4.8%及下降0.4%,海外出口销售收入26.43亿元,占总营业额19.2%[50] - 制剂产品对外销售收入为47.28亿元,同比下降5.9%[51] - 糖尿病产品销售收入12.48亿元,同比上升9.5%,胰岛素专项接续采购基础量增加52.5%,胰岛素类似物销量同比上升17.2%[53] - 抗感染产品(人用)销售收入降至17.97亿元,同比下降23.6%[55] - 大健康业务销售收入2000万元,已布局六大产品线,上市18个产品[57] - 动保业务销售收入13.82亿元,同比上升17.1%,上市新品22个,取得五类新兽药证书1个,获6个动保制剂海外注册批文[58] - 中间体产品、原料药及制剂产品的分部收入分别上升1.8%、下降0.5%及下降5.9%,分部溢利同比分别上升5.9%、下降9.8%及下降47.0% [62] - 年内制剂产品研发费用增加26.6%,达5.772亿元[62] 公司业务合作与发展 - 2025年3月24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及公司与诺和诺德就自主研发产品UBT251订立独家许可协定[11] - 2025年3月24日公司与独立第三方订立独家许可协议,预付款为2亿美元[48] 会计准则相关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期间强制生效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会计准则[17] - 2020年修订本就评估自报告日期起至少十二个月的延期结付权利提供澄清及额外指引[18] - 2022年修订本明确阐明实体须于报告期末或之前遵守的契约方会影响延迟结清负债的权利[19] - 公司已追溯应用新会会计政策对负债进行流动或非流动分类[20] - 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修订本新增有关供应商财务安排的披露目标[2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后在披露流动性风险资料要求中增加供应商融资安排例子[21] - 本年度采用相关修订本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2] - 公司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7号有关金融工具分类及计量修订本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23][27] - 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7号修订本预期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及表现产生重大影响[27]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允许提早应用[28] 公司诉讼与证券相关 - 2023年11月向集团获选董事及员工授出共12096900股奖励股份,分三年归属[67] - 2023年3月集团申请对成都恒大诉讼,要求收回未偿还应收代价约3.4亿元及相关损害赔偿[69] - 2024年12月28日法院判决成都恒大向集团支付约1.363亿元,集团已上诉[6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1] 公司治理与公告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72][7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75] - 公司将在2025年7月10 - 1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76]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6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7] 公司研发相关 - 公司年内药品研发投入9.855亿元,同比上升21.9%,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8.908亿元,资本化研发投入9470万元[59] - 公司开发中的人用药品新产品45项,其中22项为1类新药;动保新产品59项[59]
联邦制药20250325
2025-03-25 22: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联邦制药、东宝生物、诺和诺德、礼来、齐鲁制药、硕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联邦制药 2024 年业绩情况 - 营业额 137.6 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 26.6 亿元,同比下降 1.5%;派息比率 38% [2][3][5] - 制剂产品销售收入降 5.9%至 47.28 亿元,胰岛素系列产品增长显著,动保业务收入增 17%至 13.8 亿元,中间体销售收入升 14.8%至 26.6 亿元,原料药销售收入基本持平约 63.7 亿元 [2][6][10] 新药研发进展 - 利拉鲁肽注射液获批上市,美格鲁泰注射液、德谷门冬注射液已申报上市;一类创新药 UBT251 注射液完成 IIb 期临床研究并启动中美临床试验 [2][4] - 2024 年研发投入 9.9 亿元,同比升 21.9%,预计 2025 年研发费用在 13 - 15 亿元之间 [2][12][31] 国际化战略突破 - 与诺和诺德达成 UBT251 独家许可协议,首付款 2 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最高 18 亿美元,另有销售分成 [2][4] - 人胰岛素业务成功中选巴西卫生部采购标段,与国药控股、新西兰 Softec 达成宠物食品市场战略合作 [2][3] 各业务板块发展情况 - 制剂业务中胰岛素系列增长显著,抗生素类产品含冻宝销售收入同比降 10%至 31.8 亿元,大健康业务布局五大产品管线 [6] - 动保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宠物类销售收入大幅上升 213%至 1390 万元,在国内建立产业布局并拓展全球市场 [6][8] - 中间体及原料药覆盖全球 80 个国家和地区,未来重点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9] 产能利用率和生产基地建设 - 6APA 青霉素 G 钾工业盐和贝塔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实现满产 [11] - 多个生产基地预计 2025 年内建设收尾,预计新增产值贡献超 50 亿元 [11] 未来发展战略 - 全面推进创新转型,由生产型制药企业转变为高端研发型制药企业,深化全球战略布局 [17] - 维持稳健现金流动性,控制财务成本与外汇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8] 产品相关情况 - 产品开发思路集中在技术创新和安全性上,用量相对较小,活性和安全性表现优异 [24] - UBT251 与礼来的三靶点激动剂分子结构不同,临床开发旨在结合三靶点激动剂在减肥领域达更强效果 [27] 财务相关情况 - 2024 年毛利 60.8 亿元,同比降 4%;亿利达 39.4 亿元,同比降 0.9%;每股盈利 146.39 分,同比降 1.5% [5] - 2025 年上半年中间体业务利润率降近三个百分点,原料药业务利润率升八个百分点,药品制剂业务也有所提升 [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东宝生物 2025 年重点打造宠物类产品,预计两类产品销售额超千万元和五百万元,在保健品等四个领域综合布局 [34] - 东宝生物正在研究第二波股权激励计划,研发投入预算 13 亿元左右 [35] - 联邦制药 2025 年业绩预计平稳并略有增长,若出口量增加业绩表现会更好 [39]
联邦制药(0393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4 22:5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37.59亿元,较2023年的137.40亿元上升0.1%[3] - 2024年公司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溢利为39.39亿元,较2023年的39.77亿元下跌0.9%[3]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32.89亿元,较2023年的33.44亿元下跌1.7%[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溢利为26.60亿元,较2023年的27.01亿元下跌1.5%[3]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146.39分,较2023年的148.67分下跌1.5%[3] - 2024年公司中期股息为每股16分,较2023年的12分上升33.3%;末期股息为每股28分,与2023年持平;特别股息为每股12分,与2023年持平;全年股息为每股56分,较2023年的52分上升7.7%[3]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37.59亿元,较2023年的137.40亿元略有增长;毛利为60.82亿元,较2023年的63.35亿元有所下降[14]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32.89亿元,较2023年的33.44亿元略有下降;本年度溢利为26.58亿元,较2023年的27.01亿元有所下降[14]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46.39分,较2023年的148.67分有所下降[1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97.62亿元,较2023年的72.30亿元有所增长;流动资产为160.71亿元,较2023年的137.87亿元有所增长[15] - 2024年流动负债为87.73亿元,较2023年的66.27亿元有所增长;非流动负债为26.25亿元,较2023年的16.43亿元有所增长[15][17]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72.98亿元,较2023年的71.60亿元有所增长;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170.61亿元,较2023年的143.90亿元有所增长[15]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43.88亿元,较2023年的127.35亿元有所增长;权益总额为144.35亿元,较2023年的127.48亿元有所增长[17] - 2024年对外销售总收入为137.59亿人民币,2023年为137.40亿人民币[33][35]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3.29亿人民币,2023年为3.34亿人民币[33][35] - 2024年其他收入为3.57亿人民币,2023年为2.12亿人民币[37]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 - 1.54亿人民币,2023年为 - 0.24亿人民币[38] - 2024年其他开支为9.28亿人民币,2023年为7.78亿人民币[38] - 2024年财务成本为3495.8万人民币,2023年为6689.6万人民币[40] - 2024年一般性借贷组合开支按3.40%年率资本化,2023年为4.35%[40] - 2024年中国市场外部客户收入为11.12亿人民币,与2023年持平[35] - 2024年税项支出为6.31077亿元,2023年为6.43303亿元,香港利得税按16.5%计算[41] - 2024年核数师薪酬为549.4万元,2023年为521万元[44] - 2024年员工成本为18.27993亿元,2023年为16.48745亿元[44] - 2024年分派股息为1.017535亿元,2023年为5814.48万元[44]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46元,2023年为1.49元[46] - 2024年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付约28.58081亿元,2023年为11.43439亿元[47]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及相关款项总计6.272323亿元,2023年为6.31448亿元[49] - 公司通常给予贸易客户45日至180日信用期,2023年为45日至120日[50]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的应收贸易账款(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2.39291亿元,2023年为2.366179亿元[50] - 2024年应收银行承兑票据(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3.333054亿元,2023年为3.496538亿元[50] - 2024年公司收入约137.59亿元,较2023年基本持平[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收入约137.589亿元,与2023年持平;毛利60.824亿元,同比下降4.0%;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约39.394亿元,同比下降0.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6.597亿元,同比下降1.5% [71] - 公司年内财务成本3500万元,同比下降47.7%;已资本化的借贷成本4040万元(2023年:1550万元)[7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抵押银行存款、银行结余及现金约73.642亿元(2023年:52.342亿元)[7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计息借贷约31.383亿元(2023年:14.969亿元),全部借贷于五年内到期[7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约160.707亿元(2023年:137.872亿元),流动比率约为1.83(2023年:2.08)[7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约258.331亿元(2023年:210.172亿元);总负债约113.978亿元(2023年:82.696亿元)[7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及内地雇员约17,000名,2023年为15,000名[76] - 2024年12月31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均无重大或然负债[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已有8个1类新药项目进入临床阶段[6] - 公司大健康事业部已布局五大产品线,上市18个产品[7] - 公司已取得6个动保制剂海外注册批文[9] - 公司中间体及原料药业务海外营收再创新高[10] - 2024年中间体产品、原料药、制剂产品分别为2.66亿、6.37亿、4.73亿人民币[33] - 2023年中间体产品、原料药、制剂产品分别为2.32亿、6.40亿、5.02亿人民币[35] - 中间体及原料药业务对外销售收入分别为26.59亿元和63.73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4.8%及下降0.4%,海外出口销售收入26.43亿元,占总营业额19.2%[59] - 制剂产品对外销售收入为47.28亿元,同比下降5.9%[60] - 糖尿病产品销售收入12.48亿元,同比上升9.5%,胰岛素专项接续采购基础量增加52.5%,胰岛素类似物销量同比上升17.2%[62] - 抗感染产品(人用)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3.6%至17.97亿元[64] - 大健康业务销售收入2000万元,已布局六大产品线,上市18个产品[66] - 动保业务销售收入13.82亿元,同比上升17.1%,上市新品22个,取得五类新兽药证书1个,获得6个动保制剂海外注册批文[67] - 中间体产品、原料药及制剂产品的分部收入分别上升1.8%、下降0.5%及下降5.9%,分部溢利同比分别上升5.9%、下降9.8%及下降47.0% [71] - 年内制剂产品的研发费用增加26.6%,达5.772亿元[71] 公司业务合作与项目进展 - 2025年3月24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及公司与诺和诺德就自主研发产品UBT251订立独家许可协定[12] - 内蒙古公司启动一期分盐及酸碱转化项目及沼气焚烧余热回收利用项目,建成投运110KV变电站[11]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将秉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新品研发与技术创新,强化产业布局,拓展国际市场,降本增效[12] 会计准则相关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期间强制生效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编制综合财务报表[20] - 2020年修订本就评估自报告日期起至少十二个月的延期结付权利提供澄清及额外指引,以将负债分类为流动或非流动[21] - 2022年修订本明确阐明,实体须于报告期末或之前遵守的契约方会影响实体于报告日期后最少十二个月内延迟结清负债的权利[22] - 公司已追溯应用新会会计政策,对负债进行流动或非流动的分类[23] - 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修订本新增一项披露目标,订明实体须披露有关供应商财务安排的资料[2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经修订后,于披露实体面临集中流动性风险的资料的要求中增加了供应商融资安排作为例子[24] - 公司并无提早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6]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修订本澄清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的认定及解除认定,并新增一项例外[2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有关指定为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列账之权益工具之投资之披露规定已予修订[29]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7号的修订本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之年度报告期间生效,并允许提早应用[29]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允许提早应用[30] 公司诉讼相关 - 2023年3月7日集团向广州中院申请对成都恒大诉讼,收回未偿还应收代价约3.4亿元及相关损害赔偿[78] - 2024年12月28日成都中院判决成都恒大向集团支付约1.363亿元,驳回其他诉讼要求[78] 公司治理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采纳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及报告原则和适用守则条文,但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81][8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会同管理层审阅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84]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6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6] 公司股份相关 - 2023年11月公司向集团获选董事及员工授出12,096,900股奖励股份,分三年归属[76] - 公司将在2025年7月10 - 1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85] 公司研发相关 - 公司年内药品研发投入9.855亿元,同比上升21.9%,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8.908亿元,资本化研发投入9470万元[68] - 公司开发中的人用药品新产品45项,其中22项为1类新药;动保新产品59项[68]
联邦制药:青霉素类抗生素龙头,胰岛素GLP-1、动保赋能第二增长曲线
国盛证券· 2024-09-30 14:41
抗生素龙头企业,胰岛素/GLP-1、动保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匠心深耕成就抗生素龙头,胰岛素/GLP-1、动保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1][2] - 联邦制药于1990年在香港成立,并于2007年6月15日成功登陆港交所。公司多年深耕抗生素领域,为抗生素上游龙头企业。 - 公司近年来产品结构已从创立初期以抗生素为主导,延伸至胰岛素/GLP-1、动保等领域。公司一方面重点布局糖尿病及减重等内分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另一方面重点布局经济型及伴侣型动保领域。 中间体原料药高景气,动保业务持续高增长 [21] - 2018-2023年公司业绩增长迅速,营业收入从75.37亿元增长到137.54亿元,CAGR为12.78%,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从6.83亿元增长至27.01亿元,CAGR为31.65%。 - 主要系2020年至今,6-APA、青霉素工业盐等中间体及原料药竞争态势趋缓,价格持续攀升,为公司带来丰厚利润。同时公司持续发挥垂直一体化规模化优势,优化生产技术、降低成本。 - 动保业务近年来营收增长迅速,由2020年的2.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1.8亿元,CAGR达75.21%。 抗生素领域垂直化协同并进,6-APA景气高位主业稳健 6-APA是半合成青霉素的重要中间体,发酵工艺环保壁垒高,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35][36] - 6-APA由于生产环节中污水处理量大,达标排放需要前期大规模的环保设施投入和日常三废处理费用,较高的环保壁垒让很多新产能望而却步。 - 国内市场趋于集中,行业格局基本稳定,国内目前主要有联邦制药、川宁生物、威奇达、常盛制药及中华帝斯曼五大厂家。其中联邦制药年产能约占比45%,是国内最大生产厂家。 中间体和原料药价格高位运行,出口修复,公司主业受益 [38][39][40][41] - 2020年受特殊宏观环境影响,抗生素需求爆发,同时供给端由于工厂开工受阻、阶段性停产导致市场供给减少,多方作用下抗生素价格迅速走强。 - 联邦制药作为半合成青霉素类原料药龙头,经营业绩直接受益于抗生素景气度的提升。2024年1-8月,我国抗菌素出口数量和金额均有所增长。 6-APA价格坚挺原料药板块再创新高,无菌高端产能投产在即 [46][47][51][52] - 2021-2024H1抗生素原料药及中间体收入大幅提升,主要系6-APA、青霉素G钾等中间体及原料药价格走高。2024H1,6-APA营收同比上涨65%。 - 公司正在建设的珠海高栏港原料药项目,主要产品为无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原料药及无菌头孢原料药,预计2025年投产,将进一步延伸抗生素上游产业链。 抗生素制剂凭借垂直一体化优势+品牌认可度有望对冲集采压力 [53][54][55] - 公司抗生素制剂共计30余种,"三仙"(阿莫仙、他唑仙、强力阿莫仙)享有业内美誉。 - 存量主要产品中,第十批集采中公司产品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已满足尚未纳入国采且竞争格局≥5家条件,预计将进入集采名录。 胰岛素/GLP-1、动保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自研三靶进展领先,自主创新成果丰硕 公司布局胰岛素近20年,国采续标全线产品A类中选,基础量同比增加52.5% [62][63] - 公司胰岛素系列产品全面覆盖二代胰岛素、三代基础、三代餐时、三代预混等各个品类。 - 2024年胰岛素国采续标,公司6款产品全部以A组中标,除门冬外降幅有限,采购基础量同比增长52.5%。 深耕降糖减重领域,GLP-1系列产品梯队完善,自研三靶点全球进展领先 [65][66][67] - 公司布局44项用药在研管线,其中19项为1类新药,覆盖内分泌/代谢、自免、眼科及抗感染等领域。 - UBT251是公司自研1类新药,为GLP-1/GCG/GIP三靶点胃肠道激素类似物,临床前研究显示其较礼来三激动剂Retatrutide减重效果更佳。公司是国内首家、全球第二家以化学合成多肽法制备获批的企业。 产能释放在即,从经济动物到宠物,动保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71][72][73][74][76][77][78][79][80] - 公司动保业务近三年收入CAGR高达75.21%,2024H1动保业务实现收入6.71亿元,同比增长25.7%。 - 公司现有5个动保新产能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底至明年内蒙联邦动保新一期、河南联牧兽药、珠海联邦动保等新产能投产后,动保业绩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 公司动保领域在研管线众多,在驱虫、疼痛管理领域与全球头部动保公司主流产品管线保持相似,研发JAK1抑制剂、白介素单抗等原创新药实现自主差异化布局。
联邦制药(0393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20:35
财务业绩 - 收入为71.7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9%[3] - 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溢利為22.3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4.2%[3] - 除稅前溢利為19.0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8.0%[3]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本期溢利為14.9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6.1%[3] - 每股盈利為人民幣82.08分,同比增長16.1%[3] - 中期股息為每股人民幣16.0分,同比增長33.3%[3] - 收入同比增长3.9%至71.76亿元人民币[10] - 毛利同比增长16.7%至17.00亿元人民币[10]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32.0%至4.47亿元人民币[10] - 除税前溢利同比增长18.0%至19.02亿元人民币[10] - 期内溢利同比增长16.1%至14.91亿元人民币[10] - 每股基本盈利为0.8208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10] 资产负债情况 - 总资產增加9.9%至151.48億元人民幣[11][12][13] - 流動資產淨值增加8.0%至77.34億元人民幣[11][12][13] - 非流動負債增加11.9%至18.38億元人民幣[13] - 權益總額增加6.5%至135.74億元人民幣[13] 现金流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除税前溢利19.02亿元人民币[17]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18.46亿元人民币[17] - 公司投资活动耗用现金净额5.24亿元人民币[18] - 公司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9.70亿元人民币[18]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65.55亿元人民币[18]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确认股权激励支出2,543.6万元人民币[17] - 公司非控股权益注资3,599.9万元人民币[18] - 公司宣派股息7.27亿元人民币[17]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支出7.32亿元人民币[18] - 公司通过损益以反映公平值的金融资产交易净收益29.63亿元人民币[17] 业务分部情况 - 公司主要经营中间体产品、原料药和制剂产品三大业务[32] - 中间体产品、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收入分别为13.14亿元、34.64亿元和23.98亿元[34] - 中间体产品、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分部溢利分别为10.68亿元、5.22亿元和2.41亿元[34] - 研发支出分别为中间体产品1.35亿元、原料药0.31亿元和制剂产品2.81亿元[34] 其他收益和费用 - 补贴收入为1.01亿元,主要用于工厂及机器的资本开支、研发活动的奖励及其他补贴[39] - 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变动收益为0.71亿元[41] - 通过损益以反映公平值之金融资产销售收益为0.30亿元[41] - 物业、厂房及设备注销损失为0.88亿元[41] - 借贷利息费用为0.31亿元,其中0.06亿元被资本化[42,43] 税务情况 - 中国企业所得税按25%的适用税率计算,部分附属公司享有15%的税率优惠[45][46] - 中国附属公司向非中国税务居民分配股息需缴纳5%的预扣税[46] - 香港附属公司有6.27亿元未使用的税务亏损,但由于未来应课税利润金额的不确定性而未确认为递延税项资产[46] - 本期递延税项负债增加7.32亿元,主要是由于中国附属公司未分配溢利预扣税增加所致[47][48] 员工成本 - 本期员工成本增加14.7%至9.17亿元,其中包括2,544万元的股权激励支出[49] 每股收益和股息 - 本期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8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1%[50][51] - 宣派二零二三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8元及特别股息每股人民币0.12元,合计7.27亿元[52] - 报告期后宣派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6元,总额2.91亿元[53] 资产处置 - 本集团出售及注销若干总账面值为人民币90,454,000元的厂房及机器,现金收益为人民币1,684,000元,导致出售及注销损失合计人民币88,770,000元[1] 应收应付情况 - 本集团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按金及预付款总额为人民幣5,449,617,000元[2][3][4] - 本集团应收贸易账款账龄主要集中在0-120日,应收银行承兑票据账龄主要集中在0-180日[3][4] - 本集团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计提信用损失准备合計人民幣396,926,000元[4] - 本集团应付贸易账款及供应商融资安排的应付贸易账款的信用期主要為120-180日[5] - 应付贸易账款中0至90日的金额为12.22亿人民币[64] - 应付贸易账款中91至180日的金额为7.07亿人民币[64] - 应付贸易账款中超过180日的金额为0.93亿人民币[64] - 供应商融资安排的应付贸易账款中0至90日的金额为10.33亿人民币[64] - 供应商融资安排的应付贸易账款中91至180日的金额为4.99亿人民币[64] - 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的金额为16.17亿人民币[64] - 其他应付税款的金额为2.51亿人民币[64] - 应计薪金
联邦制药(0393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9-25 21:18
股份獎勵計劃 - 根據股份獎勵計劃,本公司可授出的股份數目不超過本公司已發行股份的10%,即181,702,650股[1] - 於2023年11月13日,本公司向選定參與者授出12,096,900股獎勵股份[2] - 獎勵股份由股份獎勵計劃的受託人透過市場交易收購本公司現有股份的方式授出,不會導致本公司發行任何新股[2] - 獎勵股份的歸屬期為2024年11月13日至2026年11月13日[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根據股份獎勵計劃尚未歸屬的獎勵股份總數為12,096,900股[2] - 根據股份獎勵計劃,本公司可供授出的股份數目為169,605,750股,佔本公司已發行股份的9.33%[4] 獎勵股份的公平值 - 獎勵股份的公平值為每股7.45港元[3] - 承授人無須支付購買價格,每一授予獎勵股份的代價為零[3] 最高薪酬人士 - 本集團五名最高薪酬人士均為本公司董事,獲授的獎勵股份總數為1,618,800股[2] 其他資訊 - 本公告不影響2023年度報告中載有的其他資料[4]
联邦制药:2024上半年盈利略超预期,未来将稳健增长
中泰国际证券· 2024-09-05 10: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9%至71.76亿元,股东净利润同比增加16.1%至14.9亿元,收入略低于预期但盈利略超预期 [2] - 制剂板块中人用抗生素产品受集采影响收入略逊预期,但动保和胰岛素产品销售表现良好 [2] - 中间体和原料药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加25.4%和1.2% [2] - 公司上半年毛利率平稳,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导致盈利超越预期 [2] 未来业务发展前景 - 制剂板块中动保业务将维持快速增长,预计2023-26E CAGR为18.6% [2] - 胰岛素业务短期内受集采影响,但影响可控,预计2023-26E CAGR为7.5% [2] - 中间体和原料药业务收入将平稳增加,预计2023-26E CAGR分别为6.1%和6.6% [2] 财务预测调整 - 由于人用抗生素和胰岛素短期受影响,公司2024-26年收入预测分别下调5.4%、4.8%和1.8% [3] - 但由于销售费用率下降,公司2024-26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0.2%、1.8%和4.2% [3] - 目标价由11.58港元上调至11.9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3][4] 风险提示 - 中间体和原料药价格波动可能导致销售不达预期 [3] - 胰岛素产品市场竞争可能加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