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健康(02389)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健康(0238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2 07:5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亏损增至1.15575亿港元,2023年为6172.1万港元[17] - 2024年综合收入约1.4994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6.8%[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其他可快速变现投资约1.96亿港元,2023年为3.1亿港元[17] - 2024年公司无计息负债[17] - 2024年公司年度亏损扩大至1.15575亿港元,2023年为6172.1万港元;综合收入约1.4994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6.8%[23]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其他可快速变现投资约1.9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亿港元;2024年度公司无息负债[23] - 2024年公司总资19.50166亿港元,总负债2.0974亿港元[15] - 2024年公司医养产品销售业务营业收入按年上升5.7%至1.35907亿港元[21][27] - 按香港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列示的收入为1.4038亿港元,较2023年的1.1726亿港元增长19.7%[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收入约为1.49945亿港元,较2023年的1.40346亿港元增加6.8%,医养产品销售收入增加5.7%至1.35907亿港元[86][92] - 销售成本同比增加12.2%至约1.14265亿港元[87][93] - 本年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3.8%,去年同期为27.4%,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动[88][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收入及收益/(亏损)净额为亏损约1567.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3608.4万港元,主要因加拿大项目利息收入减少1037.3万港元和加元兑港元下跌约7.9%产生汇兑差额亏损2929万港元[95][10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433.1万港元,占总销售金额9.6%(2023年:1390.4万港元,占比9.9%)[97][10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行政开支为8071.6万港元,较2023年的8947.6万港元减少9.8%,主要因公司收紧开支政策[99][103][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其他开支及亏损为796.3万港元(2023年:139.7万港元),主要是联营公司投资减值拨备约791.2万港元(2023年:减值拨回121.1万港元)[106][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融资成本约22.8万港元(2023年:37.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9.4%,因加权平均租赁负债下跌[107][113] - 应占1121695 B.C. Ltd.股东亏损的47.47%约1344.6万港元(2023年:572.8万港元),因加拿大借款利率上升致合营公司利息支出增加[108][114] - 应占北京体育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股东亏损的25.07%约572.7万港元(2023年:1379.6万港元),应占上海骏帛纺织品有限公司股东亏损的20%约1027.7万港元(2023年:202.5万港元)[109][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约17.4042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19.54548亿港元减少约2.14122亿港元,除当年亏损约1.15575亿港元外,还因人民币兑港元贬值约5.3%等因素[116][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7786.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1.53324亿港元),银行理财产品结余约1.1844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1.60047亿港元),减少约1.17065亿港元,因收购股权及提供贷款[117][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计息银行借贷(2023年12月31日:零港元),净流动资产达4.14105亿港元,流动比率为4倍[118][1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为60.58772027亿股,公司股东应占权益约17.1611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18.85485亿港元),每股净资产约0.283港元[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支出约663.8万港元(2023年:137.2万港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125] - 公司作为担保人为联营公司银行贷款提供最高2800万元人民币(约3023.8万港元)或有负债(2023年12月31日:2800万元人民币,约3089.8万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联营公司已使用约2423.5万元人民币(约2617.2万港元)贷款[127][12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数为6,058,772,027股,股东应占权益约17.16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约0.283元[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开支约663.8万港元,2023年为137.2万港元[131] - 2024年12月31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均无已抵押资产[132] - 集团为联营公司银行融资担保的或然负债最多约3023.8万港元,2023年为3089.8万港元;联营公司已动用担保贷款约2617.2万港元,2023年为2759.1万港元[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员工成本(不含董事薪酬)约3588.8万港元,2023年为3999.4万港元[136][141] 养老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底公司运营6家养老机构,共有1243张养老床位,其中4家医疗机构提供849张医疗床位[19] - 2024年养老业务收入约1403.8万港元[19] - 2024年公司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约72%[19] - 2024年各养老机构已实现收支平衡并持续为公司提供正现金流[19] - 公司预计明年养老床位增加500张[19]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经营6家养老机构共提供1243张床位,其中4家医疗机构提供849张医疗床位,养老业务相关收入约1403.8万港元[25] - 2024年公司旗下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约72%,各养老机构已达收支平衡并持续提供正现金流,公司计划来年增加500张床位[25] - 2024年养老机构床位收入达4508万元,2023年为4181万元,同比增长8%[35][37] - 公司积极拓展普惠型机构养老院舍,采用“连锁经营、医养结合”模式,深入布局长三角地区并辐射全国[34][37] - 公司建立了“北康养老”养老服务品牌,通过专业团队经营多家自营养老机构,养老床位入住率常年饱满[34][37] - 公司签约的常州市罗溪区敬老院及护理院2024年开业,古运河文化创意大厦康养项目将于2025年上半年开业[28][30] - 2024年公司养老业务总营收4.50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181亿元增长8%,期末入住率72%,低于2023年的79%[39] - 无锡梁溪区广益养老中心及护理院2024年营收2074万元人民币,与上年基本持平,入住率92%,较2023年的83%略有提升[39][41][45] - 无锡梁溪区五河养老中心及护理院2024年营收588万元人民币,与上年基本持平,入住率降至57%,低于2023年的75%,主要受部分房间翻新影响[39][43][46] - 常州新北薛家爱心养老中心及护理院2024年营收113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入住率78%,高于2023年的75%[39][48][54] - 无锡梁溪区惠枫养老中心2024年营收14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入住率44%,低于2023年的70%[39][50][55] - 芜湖镜湖金太阳养老中心2024年营收45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入住率95%,略低于2023年的100%,增加约10张运营床位并开设新餐饮中心[39][52] - 常州罗溪敬老院及护理院2024年5月开业,营收110万元人民币,入住率34%[39][53] - 无锡梁溪区广益养老中心及护理院总投资超4000万元人民币,建筑面积超1万平方米[40][45] - 2024年薛家爱心养老中心获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确定为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优秀单位[48][54] - 2024年芜湖金太阳养老中心实现营业收入458万元,同比增长9%,入住率达95%[56] - 2024年常州市罗溪区敬老院及护理院实现营业收入110万元,入住率34%[58][62] - 2023年11月10日公司取得无锡古运河文化创意大厦康养项目经营权,建筑面积约18000平方米,计划设床位约450张,预计2025年上半年开业[59][63] - 2024年9月13日公司与日照城建集团合作日照康养项目,改造约5500平方米综合楼,计划设床位约116张[60][64] - 芜湖金太阳养老中心增加营运床位约10张,增设对外助餐中心提升增值服务收入[56] - 常州市罗溪区敬老院及护理院2024年5月开业,开业即有老人入驻[57][58][62] - 集团新签约的无锡古运河护理院项目预计2025年开业,将新增约450张营运床位[78][81] 项目投资与业务拓展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多地参与六个项目,总占地超40万平方米[66][67] - 北京陆港项目土地面积87607平方米,股权占比95%,2024年完成朝阳区发改委重点项目延期申请[69] - 上海三鲁路项目土地面积20480平方米,股权占比20%,已建成新型产业园并招租运营[69] - 上海虹梅路项目土地面积39448平方米,股权占比100%,租赁公寓项目搁置,短期招租中[69] - 大理海东新区项目土地面积275,181平方米,公司股权占比60%,因政府暂停审批暂时停止,正与当地政府商讨后续安排[70] - 加拿大Royal Tower项目土地面积10,588平方米,公司股权占比47.47%,正在筹备土地发展性质重新规划手续并寻找合作方[70] - 加拿大Ovation项目土地面积2,425平方米,以债权投资参与,2024年7月中旬项目公司已向集团偿还约860万加元[70] - 2024年伟森盛业参加13场线下市场活动,接待837人,获32个有效项目,签约4个项目,线上宣传总曝光量达9933万次,新增销售合同签约金额1.22亿元[72][76] - 伟森盛业在中国共设7个营销中心,2024年在西安和南京增设营销中心[73][76] - 2024年伟森盛业与美国KI公司达成合作,共同成立中国研发中心[74][76] - 2024年伟森盛业获得7项产品认证证书,完成多项认证年审工作[75][77] - 集团2025年将启用线上增值服务,搭建综合性增值服务[78][81] - 集团暂不增加中国健康产业园投资,将处置部分项目,加快加拿大Royal Tower项目审批,拓展加拿大房地产业务[79] - 公司暂不加大中国健康产业园投入,将出售部分项目,加快加拿大皇家山项目审批拓展业务[82] - 公司将以医养产品为主,开拓细分市场,重点开发教育行业客户,加强线上宣传,开拓海外市场[82] - 2024年度公司无新增重大投资,正积极寻找合适投资,截至报告日期未订立重大投资协议[84][90] - 2024年度公司无主要收购及出售[85][91]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情况 - 公司已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列载的大部分原则,2024年已遵守守则条文[146][152][153] - 公司使命是恢复健康,愿景是成为中国老年护理和健康行业的领导者[148] - 公司战略聚焦投资老年护理机构床位和培养专业人才[148] - 公司采取措施确保投资者可通过网站及时查阅最新重大发展资料[138][142] - 公司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9][1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遵守上市规则,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最少三分之一[165][168] - 2024年2月29日,胡湘麒辞任执行董事,康仕学和赵刚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63][168] - 2024年12月2日,杨晓燕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3][164][168] - 2024年12月30日,谢文杰由中国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调任为行政总裁[158][161] - 2025年2月28日,萧健伟辞任东方汇财证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57][161]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3年,至少每三年在公司股东大会轮值退任及可获重选[173] - 谢文杰、吴永新和张运周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超9年,董事会认为他们符合
科创板投资“利器”来袭!博时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增强(A类:023891,C类:023892)掘金“硬科技”新时代
搜狐财经· 2025-04-10 09:36
文章核心观点 - 科创板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阵地,博时基金旗下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增强基金发售,科创价格指数历史表现优、估值性价比高且具备四大优势,博时科创综指增强产品依托量化体系力争增厚收益 [1][5] 科创板发展情况 - 自2019年7月开市至2025年2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达584家,总市值突破7.62万亿元,汇聚半导体等领域领军企业 [1] 博时基金产品情况 - 4月7日,博时基金旗下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增强基金(A类:023891,C类:023892)发售,由量化投资老将刘玉强掌舵,依托博时成熟指数增强体系,通过多维度策略增厚收益 [5] -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团队管理规模超千亿,覆盖多资产策略,团队近三分之一成员拥有博士学历,旗下“指慧家”指数产品线布局103只ETF及指数基金,总规模达1914亿元 [6] 科创价格指数表现 - 自2019年12月31日至2025年4月3日,科创价格区间回报率达15.37%,跑赢同期沪深300、中证500等主流宽基指数 [1] - 截至4月3日,科创价格指数市盈率为170.33,市净率为3.91,对比其它科创板宽基指数估值相对较低,配置性价比突出 [2] 科创价格指数优势 - 全维度覆盖,涵盖567只成分股,平均市值131亿元,市值覆盖度达97%,较科创50、科创100等指数更均衡,可挖掘中小市值黑马潜力 [3] - 硬科技浓度高,前六大行业合计权重超92%,电子占比44.46%,前十大重仓股包括电子龙头,受益于全球产业链重构机遇 [3] - 盈利弹性与研发壁垒双驱动,成分股过往平均毛利率超30%,当前业绩或筑底回升,2020 - 2023年度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长期维持在10%附近,技术护城河深厚 [3] - 历史波动率与收益特征鲜明,年化波动率超30%高于主流宽基,近一年年化收益率25.37%远高于沪深300、中证全指,适合长期定投或左侧布局 [4][5]
北京健康(0238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9:5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49,945千港元,较2023年的140,346千港元增长6.84%[2] - 2024年公司年度亏损为115,575千港元,较2023年的61,721千港元扩大87.25%[2] - 2024年公司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158,183千港元,较2023年的152,867千港元增加3.47%[4] - 2024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1.92港仙,2023年为1.01港仙[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398,050千港元,较2023年的1,484,646千港元减少5.83%[5]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552,116千港元,较2023年的693,725千港元减少20.41%[5]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138,011千港元,较2023年的148,733千港元减少7.21%[6] - 2024年流动净资产值为414,105千港元,较2023年的544,992千港元减少24.02%[6]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71,729千港元,较2023年的75,090千港元减少4.47%[6]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740,426千港元,较2023年的1,954,548千港元减少10.95%[6]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之收入为149,945千港元,2023年为140,346千港元[16]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总计149,945千港元,2023年为140,346千港元,同比增长6.84%[17] - 2024年集团确认收入40,018,000港元,2023年为41,676,000港元,同比下降3.98%[17] - 2024年分配至余下履约责任的交易价格金额为132,752千港元,2023年为159,529千港元,同比下降16.79%[20] - 2024年其他收入总额为30,095千港元,2023年为38,805千港元,同比下降22.45%[21] - 2024年总收益/(亏损)净额为 -45,773千港元,2023年为 -2,721千港元,亏损扩大[21] - 2024年除税前亏损经扣除各项后得出,已售存货成本为105,119千港元,2023年为94,929千港元,同比增长10.73%[22] - 2024年银行借款之利息为0千港元,2023年为98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228千港元,2023年为278千港元[25] - 2024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总计为 -3,846千港元,2023年为 -7,057千港元[25] - 2024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度亏损约116,218,000港元,2023年为61,882,000港元,亏损扩大[29] - 2024年末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计23,398千港元,2023年为16,826千港元,同比增长39.06%[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收入约为1.49945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6.8%,医养产品销售收入增加5.7%至1.35907亿港元[58] - 销售成本同比增加12.2%至约1.14265亿港元[59] - 本年度集团整体毛利率为23.8%,去年同期为27.4% [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收入及收益/(亏损)净额约为1567.8万港元亏损,去年同期为3608.4万港元收益,主要因债权投资利息收入减少1037.3万港元及加元兑港元下跌约7.9%产生汇兑差额亏损2929万港元[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433.1万港元,占总销售金额9.6%,2023年为1390.4万港元,占比9.9% [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行政开支为8071.6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9.8% [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开支及亏损为796.3万港元,2023年为139.7万港元,主要为联营公司投资减值拨备约791.2万港元[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融资成本约22.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9.4% [66] - 应占合营公司亏损主要为应占1121695 B.C. Ltd.股东应占亏损之47.47%约1344.6万港元,2023年为572.8万港元[67] - 应占联营公司亏损主要包括应占北京体育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之股东应占亏损之25.07%约572.7万港元及应占上海骏帛纺织品有限公司之股东应占亏损之20%约1027.7万港元[6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约为17.40426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2.14122亿港元,主要因本年度亏损、人民币贬值等因素[6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7786.5万港元,银行理财产品结余约1.18441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1.17065亿港元[7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资产达4.14105亿港元,流动比率为4倍[7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数为60.58772027亿股,股东应占权益约17.16111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约0.283元[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开支约为663.8万港元,较2023年的137.2万港元有所增加[73] - 人民币兑港元贬值约5.3%,集团在其他全面收益亏损确认汇兑亏损2474.6万港元[69] - 年初集团收购附属公司12.7637%股权,支付代价约5453.5万港元[69][70] - 集团向合营公司提供约4816万港元贷款[70] 财务报表编制及准则应用情况 - 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常规编制,数值调整至最接近的千位数,以港元呈列[7] - 公司本年度首次采用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应用后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2] - 公司未应用多项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预计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3] 业务区域及客户相关数据 - 公司有单一营运及可呈报分类,提供医疗、健康及养老相关服务及产品[14] - 2024年公司100%(2023年:100%)收入来自中国内地客户[14] - 2024年公司超过92%(2023年:超过87%)的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内地[14] - 2024年收入约10,462,000港元(2023年:17,431,000港元)来自向单一客户销售货品[14] 养老机构业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经营及管理六家养老机构共提供1243张床位,其中医疗床位849张,期末入住率达72% [36] - 本年度养老机构床位收入为人民币4508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4181万元,同比增长8% [36] - 无锡梁溪区广益养老中心及护理院2024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074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入住率达92% [37][38] - 无锡梁溪区五河养老中心及护理院2024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88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入住率降至57% [37][39] - 常州新北薛家爱心养老中心及护理院2024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130万元,2023年为964万元,同比增长17%,入住率78% [37] - 无锡梁溪区惠枫养老中心2024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48万元,2023年为122万元,同比增长21%,入住率44% [37] - 芜湖镜湖区金太阳养老中心2024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58万元,2023年为421万元,同比增长9%,入住率95% [37] - 常州罗溪区敬老院及护理院(新开业)2024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10万元,入住率34% [37] - 按香港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列示的收入2024年为1403.8万港元,2023年为1172.6万港元,增长19.7% [37] - 2024年薛家爱心养老中心及护理院营业收入1130万元,同比增长17%,入住率78%[40] - 2024年惠枫养老中心营业收入148万元,同比增长21%,入住率44%[41] - 2024年芜湖金太阳养老中心营业收入458万元,同比增长9%,入住率95%[42] - 2024年常州市罗溪区敬老院及护理院营业收入110万元,入住率34%[43] 项目规划与进展 - 古运河文化创意大厦康养项目预计2025年上半年开业,计划设医养结合型床位约450张[44] - 日照康养项目计划设床位数约116张[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多地参与六个项目,总占地超40万平方米[46] - 北京陆港项目土地面积87,607平方米,集团股权占比95%[47] - 上海三鲁路项目土地面积20,480平方米,集团股权占比20%[47] - 上海虹梅路项目土地面积39,448平方米,集团股权占比100%[47] - 大理海东新区项目土地面积275,181平方米,股权占比60%,因政府暂停审批暂时停止,正与政府商讨后续安排[48] - 加拿大Royal Tower项目土地面积10,588平方米,股权占比47.47%,正筹备土地发展性质重新规划手续并寻找合作方[48] - 加拿大Ovation项目土地面积2,425平方米,以债权投资参与,2024年初交付单位,7月中旬项目公司已偿还约860万加元[48] - 无锡古运河护理院项目预计2025年开业,将新增营运床位约450张[52] 伟森盛业业务数据 - 2024年伟森盛业参加线下市场活动13场,接待客户837人,获得有效项目32个,已签约项目4个[50] - 伟森盛业线上宣传总曝光量达9,933万次,新增销售合同签约金额1.22亿元[50] - 2024年伟森盛业与美国KI公司合作成立中国研发中心,获七大项产品认证证书[51] 公司未来战略规划 - 公司2025年将启用线上增值服务,搭建综合性增值服务产业链[53] - 公司暂不加码中国健康产业园投入,将出售部分项目,加快加拿大皇家山项目审批[54] - 公司将以医养类产品为主,开拓细分市场,研究开拓海外市场,增加北美销售渠道[55] 集团或然负债情况 - 集团或然负债最多为人民币2800万元(相当于约3023.8万港元),联营公司已动用担保银行贷款约人民币2423.5万元(相当于约2617.2万港元)[32] - 集团就联营公司银行融资担保的或然负债最多约3023.8万港元,联营公司已动用约2617.2万港元[75] 集团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约179名,2023年为170名[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男性员工80名,女性员工99名;2023年男性73名,女性97名[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薪酬)约为3588.8万港元,2023年为3999.4万港元[78] 公司证券及股息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购买、销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82]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83]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截至公告日期,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85]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报将寄发股东并在相关网站刊载[87] - 截至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五名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1] - 公司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80]
北京健康(0238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3 06:11
财务表现 - 收入为73,307千港元,同比下降6.1%[6] - 毛利为16,382千港元,同比下降12.5%[6] - 期間虧損為57,579千港元,同比增加219.3%[6] - 母公司擁有人應佔全面虧損總額為68,085千港元[10] - 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為0.93港仙[10] - 公司上半年除税前亏损6,034.2万港元[18] - 公司应占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亏损1,023.3万港元[18] - 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712.8万港元[18] - 公司于一間联营公司之投资减值亏损466.0万港元[18] - 公司金融资产减值亏损280.1万港元[18] - 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3,693.8万港元[18] 其他全面收益 - 透過其他全面收益以公平值列賬之債權投資公平值變動為77千港元[8] - 換算海外業務之匯兌差額虧損為8,442千港元[8] - 指定為透過其他全面收益以公平值列賬之權益工具公平值變動虧損為4,508千港元[8] - 應佔一間合營公司之其他全面收益為1,156千港元[8] - 應佔一間聯營公司之其他全面虧損為143千港元[8] 资产负债表 - 公司上半年总资产为20.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1%[12,13] - 公司上半年流动资产为5.9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4.3%[12,13] - 公司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4.1%[12,13] - 公司上半年总权益为18.3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3%[12,13,14] - 公司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8.0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2%[14] - 公司上半年非流动资产为14.3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2%[12,13] - 公司上半年流动负债为1.2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3.9%[12,13] - 公司上半年非流动负债为0.7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8%[12,13] - 公司上半年透过其他全面收益以公平值列賬之債權投資為1.6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7%[12,13] - 公司上半年透過損益以公平值列賬之金融資產為3.0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12,13] 现金流量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51,711千港元[2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0,998千港元[22] - 购买透过其他全面收益以公平值列账的债权投资为15,908千港元[22] - 出售透过损益以公平值列账的权益投资所得款项为153,229千港元[22] - 已收取上市权益投资的股息为23,447千港元[22] - 购买透过损益以公平值列账的权益投资为117,974千港元[22] - 已付利息为96千港元,租赁付款本金部分为1,927千港元[22] - 已付非控股股东的股息为755千港元[22] 收入构成 - 本集团100%的收入來自中國內地客戶,超過91%的非流動資產位於中國內地[37] - 銷售商品收入為68,078千港元,提供服務收入為5,229千港元[39] - 本集團提供的醫療、健康及養老相關服務及產品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為7.1%[39] 养老业务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经营和管理6家养老机构,共提供1,235张床位(主要在长三角地区),其中包括4家医疗机构合计849张医疗床位[134] - 平均入住率达到56%以上,经营现金流稳定[134] - 本期间养老机构床位实现收入人民币2,164万元,同比增长4%[134] - 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11.97万元,同比减少41%,主要是新开业常州羅溪护理院项目前期成本增加所致[134] - 公司养老中心总床位数达1,215张[137] - 上半年总收入达21,640千港元,同比增长4%[137] 其他业务 - 本集团在北京、上海、大理及加拿大共参与6个项目,总占地超过40万平方米[149] - 本集团拟通过升级改造朝阳物流项目,引入优质企业运营,打造以智慧仓储、数字技术和新能源为主题的新型产业园区[151] - 本集团已与优质合作伙伴签署合作意向,共同开发上海虹梅路项目作为该区域具有标志性的租赁项目[153] - 本集团参与的加拿大Ovation项目已于2024年初交付买家,项目公司已向本集团偿还约860万加元,预计将继续还款[154] - 本集团旗下从事医疗及养老产品业务的北京偉森盛業家具有限公司在教育、养老及医疗领域持续拓展市场[155] 财务管理 - 本集团作为上市公司充分利用融资平台,力求優化資本及融資結構[1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間資本開支約2,578,000港元,主要用於購置物業、廠房及設備[184] - 本集團就授予一間聯營公司的銀行融資提供擔保,擁有或然負債最多30,678,000港元[188] - 本集團面臨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外匯風險,但管理層將持續監控並採取對沖措施[192] 人力资源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共有164名员工,其中男性71名,女性93名[19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的总员工成本约为19,692,000港元[193] - 公司的薪酬政策是根据市场水平确定所有员工的薪酬
北京健康(0238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21:0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73,30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8,038千港元[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间亏损为57,57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032千港元[1][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69,43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2,151千港元[2]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2024年为0.93港仙,2023年为0.26港仙[3]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437,62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84,646千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594,08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93,725千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28,04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8,733千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466,03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44,992千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72,27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5,090千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831,38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54,548千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入为73,30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8,038千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净额为 - 10,92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1,352千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9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63千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已扣除已售存货成本52,313千港元等多项费用,2023年同期已扣除已售存货成本56,725千港元等多项费用[14]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总额为 - 2,76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1,468千港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未经审核亏损5641.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601.4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0.58772027亿股[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为1.409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826亿港元[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2.329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05亿港元[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法定股本为20亿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2.11754亿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承担为6919.9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009.8万港元[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主要管理人员补偿为226.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21.2万港元[26]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营业收入为7330.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1%,医养产品销售收入减少9%至6807.8万港元[42] - 销售成本减少4%至5692.5万港元[43] - 本期集团整体毛利率为22.3%,去年同期为24%,下降1.7%[4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为1092.2万港元亏损,去年同期为2135.2万港元收益[45] - 债权、权益及金融资产投资相关收入由去年同期约445.5万港元减至当期约23.3万港元[45] - 对加拿大Ovation项目债权投资本期确认的相关利息收入减少525.7万港元[45] - 2024年上半年因加元兑港元下跌约3.3%,产生汇兑差额亏损1259.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1011.2万港元[45]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722.6万港元,占总销售金额9.9%,去年同期为717.6万港元,占比9.2%[46]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4070.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1%[47] - 2024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主要为应收账款减值拨备,受疫情后影响部分应收贸易账款未按期偿还[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开支及亏损为473.7万港元,主要为联营公司投资减值约466万港元[49] - 2024年上半年总融资成本为9.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3.5%,因加权平均租赁负债下跌[50] - 分占合营公司亏损约518.7万港元,占1121695 B.C. Ltd.股东应占亏损的47.47%[51] -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包括北京体育文化产业集团约216.9万港元(占25.07%)及上海骏帛纺织品约248.3万港元(占20%)[5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净值约为18.3138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1.23162亿港元[5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0998亿港元,银行理财产品结余1.27982亿港元,净流动资产达4.66033亿港元,流动比率为4.6倍[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资本开支约为257.8万港元,主要用于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员工约164名(2023年同期170名),其中男性71名,女性93名[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为1969.2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2148万港元)[62] 客户与市场区域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100%(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的收入来自中国内地客户,超91%(2023年底超87%)的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内地[9] - 来自单一客户销售货品收入约10,629,000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6,024,000港元)[9] 购股权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期内,2013年计划项下2200万份购股权已失效,675.7万港元已自购股权储备转拨至累计亏损[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2.36亿份尚未行使购股权,全数行使将导致发行2.36亿股额外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约3.9%,增加股本4720万港元及股份溢价8960万港元[24] 或然负债与担保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就授予一间联营公司的银行融资作为担保人,拥有或然负债最多约3067.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3089.8万港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联营公司已动用由集团提供担保的银行贷款约2661.7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2759.1万港元[27] - 集团就联营公司银行融资担保,或然负债最多约3067.8万港元,联营公司已动用约2661.7万港元[60] 贷款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7月26日,公司向1121695 B.C. Ltd.提供860万加元(约4925.6万港元)贷款,年利率10%,该公司由公司拥有47.47% [28] - 2024年7月中旬,加拿大项目公司已偿还集团约860万加元[36] 养老机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经营及管理六家养老机构共提供1235张床位,其中849张为医疗床位 [30] - 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达56%以上,本期床位收入2164万元,同比增长4% [30] - 养老机构本期净利润111.97万元,同比减少41%,主要因新开业常州罗溪护理院项目前期成本增加 [30] - 五月新开的常州罗溪护理院已实现入住率27% [30] - 无锡梁溪区广益养老中心及护理院上半年收入1024万元,入住率87%,入住率略有下降 [31][32] - 无锡梁溪区五河养老中心及护理院上半年收入273万元,同比减少20%,入住率48%,为下半年翻新改造做准备 [31][32] - 常州市新北薛家爱心养老中心及护理院上半年收入571万元,同比增长34%,入住率43%,运营良好业绩增长 [31][32] - 无锡梁溪区惠枫养老中心上半年收入660万元,同比增长22%,入住率40% [31] - 芜湖镜湖区金太阳养老中心上半年收入2170万元,同比增长9%,入住率91% [31] - 无锡惠枫养老中心上半年营业收入66万元,同比增长22%,入住率40%[33] - 芜湖金太阳养老中心上半年营业收入217万元,同比增长9%,入住率91%,增加运营床位约10张[33] - 常州罗溪养老及护理院5月开业,2个月入住率达27%,床位总数160张[33] - 无锡古运河护理院项目预计2024年10月开业,新增约500张床位[40] - 两个新项目预计下半年签约,新增200余张床位[40] 项目参与与土地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多地参与6个项目,总占地超40万平方米[34] - 北京朝阳物流项目土地面积87,607平方米,股权占比95%[34] - 上海三鲁路项目土地面积20,480平方米,股权占比20%,物业招租运营中[34] - 上海虹梅路项目土地面积39,448平方米,股权占比100%,计划2025年完成土地转型手续[35] - 大理海东新区项目土地面积275,181平方米,股权占比60%,因政府暂停审批暂时停止[35] 医养产品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上半年医养产品公司参加7场线下活动,接待434个客户,有效客户30个,线上曝光量79,954,520人次[37] 公司治理与公告相关信息 - 公司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遵守企业管治守则[63] - 公司所有董事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全面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65] - 审核委员会成立于2002年4月11日,成员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66] - 本中期业绩公告电子版刊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6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刊于上述网站[67]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五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8]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不建议派发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3年上半年也未派发)[18]
北京健康(0238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2 11:24
餐饮业务发展 - 本集团餐饮业务收入约为11,72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9%[11] - 本集团餐饮业务收入占比约为35.9%[11] - 本集团餐饮业务收入按年下跌18.5%,降至128,620,000港元[16] - 本集团主力发展餐饮业务,以医养结合的模式进行投资及运营[23] - 本集团已在国内建立了具备强大竞争优势的“北康医养”餐饮服务品牌[23] - 本集团通过自身专业团队运营多家自营餐饮机构,餐饮床位入住率常年饱满[24] 养老机构运营 - 本集团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增加1,000张床位[12] - 本集团在2023年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巨大困难,实现了平稳度过疫情难关[26] - 2023年,集团经营管理5家养老机构,总床位数为1,075床,收入达到人民币41.81百万元,同比增长9.71%[27] - 常州薛家爱心护理院入住率超过70%,获得江苏省优质护理院荣誉称号[29] - 集团養老机构员工提供232次培训,包括护理和安全培训[31]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收入约为140,346,000港元,较2022年下降15.7%[95] - 销售成本约为101,872,000港元,同比下降15.1%[96]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7.4%,与去年持平[9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的总融资成本约为37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3.9%[1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的净资产约为1,954,548,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89,112,000港元[1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值物约为153,32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0,402,000港元[11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的净流动资产为544,992,000港元,流动比率为4.7倍[118] 公司治理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超过九年需经股东独立决议批准[159] - 董事持续接受培训和专业发展,包括反腐败、监管公告、上市规则和公司企业文化[165] - 公司已采纳董事证券交易模型守则,并确认相关员工遵守守则[168] - 董事委员会包括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投资及风险管理委员会,所有委员会都有明确的职权范围[171]
北京健康(0238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18:35
财务状况 - 二零二三年度收入为140,346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166,484千港元有所下降[1] - 二零二三年度净利润为(61,721)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98,805)千港元有所改善[2] - 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484,646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1,775,609千港元有所下降[4] - 流动资产总值为693,725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639,822千港元有所增加[5] - 流动负债总额为148,733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182,341千港元有所下降[5] - 股本为1,211,754千港元,储备为673,731千港元,总权益为1,954,548千港元[5] - 本集团财务报表首次采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3] - 本年度收入约为17431万港元,较上年度37197万港元有所下降[19] - 二零二三年其他收入总额为38,805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41,721千港元略有下降[25] - 除税前亏损中,已售存货成本为94,929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115,404千港元有所减少[26]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淨额为15,163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10,109千港元有所增加[26] - 本集团中國企业所得税支出为3,348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6,726千港元有所减少[28] - 香港利得税方面,本集团年内未产生应课税溢利,故无需作出撥備[28] - 每股基本亏损数额为61,882,000港元,较二零二二年97,696,000港元有所减少[31] - 應收貿易賬款总额为16,826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18,655千港元略有下降[33] - 應付貿易賬款总额为29,050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21,745千港元有所增加[33] - 本集团拥有或然负债最多为人民币28,000,000元,相当于约30,898,000港元[34] - 本集团于二零二四年一月购买813 Carnarvon Street Developments Limited Partnership发行的承兑票据,金额分别为4,280,000加元和3,000,000加元[37]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营业收入约为140,346,000港元,比去年同期下跌15.7%[81] - 本年度毛利率为27.4%,与去年持平[83]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为36,084,000港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1%[84] - 銷售及分銷開支占总销售金额的9.9%,约为13,904,000港元[87] - 行政开支为89,476,000港元,比去年减少8.1%[89]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主要为对贸易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账款的减值撥备[92] - 资产净值约为1,954,548,000港元,比去年减少189,112,000港元[97] - 本集团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值物约为153,324,000港元,较去年减少40,402,000港元[98]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净流动资产达到544,992,000港元,流动比率为4.7倍[100] - 本集团股东应占权益约为1,885,485,000港元,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约为0.311港元[103]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资本开支为约1,372,000港元,主要用于购置物业、厂房和设备[104] 业务发展 - 本集团收入来自中国内地客户,占比超过87%[18] - 客户合同收入中,销售货品占比较大,达到128620千港元[20] - 本集团确认已达成履约责任的收入为41676万港元[21] - 预期未来一年内将确认为收入的交易金额为155165千港元[24] - 本集团履约责任一般在货品安装完成或服务期完结后达成[22][23] - 未来一年后将确认为收入的交易金额为4364千港元[24] - 未来一年内预期确认为收入的其他交易金额将在2至15年内达成履约责任[24] -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三年年底已经经营管理5家养老机构合共1,075床,收入人民币4,181万元,同比增长9.71%[42] - 二零二三年,广益养老中心及护理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081万元,同比增长7.49%,入住率83%[48] -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爱心养老中心及护理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964万元,同比增长22.96%,入住率75%[52] - 本集团计划对羅溪鎮敬老院进行裝修改造,打造成醫養結合、智慧化、花園式的養老中心,提升養老和醫療護理服務[58] - 古運河文化創意大廈康養項目位于無錫市梁溪區,計劃設醫養結合型床位數約400張,預計平均每張床位每月收入可達人民幣7,000元[59] - 本集团在北京、上海、大理及加拿大共參與六个项目,总佔地超过40万平方米,各项目实施方案已取得政府支持,商业价值提升潜力巨大[61] - 北京陸港項目位於北京四環核心城區,本集团擬引入優質合作方對本項目進行升級改造,打造智慧倉儲、數位科技、新能源主题的新型產業園區[62]
北京健康(0238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2 16:47
财务业绩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7.803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1807亿港元有所下降[5] - 2023年上半年毛利1.872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5254亿港元减少[5]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1.95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5673亿港元有所收窄[5] - 2023年上半年期间亏损1.803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4387亿港元减少[5] - 2023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6.215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7904亿港元大幅减少[6]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0.26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0.54港仙减少[7]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6,014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亏损为2,018千港元,总亏损为18,032千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62,151千港元,其中母公司拥有人应占56,934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占5,217千港元[10]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2,820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亏损为1,567千港元,总亏损为34,387千港元[11] - 2022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27,904千港元,其中母公司拥有人应占110,666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占17,238千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1950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5673千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23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09千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694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0564千港元[14]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3136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069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5061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5642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007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7928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存货减少17630千港元,2022年同期减少23141千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增加10432千港元,2022年同期增加11755千港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单一客户的货品销售收入约16,024,000港元,低于2022年同期的22,349,000港元[3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入为78,038,000港元,低于2022年同期的91,807,000港元[3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商品收入74,786,000港元,提供服务收入3,252,000港元,均低于2022年同期[3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21,352,000港元,低于2022年同期的22,851,000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银行利息收入1,823,000港元,高于2022年同期的444,000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为7,677,000港元,高于2022年同期的2,656,000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汇兑差额净额为10,112,000港元,2022年同期无此项数据[39]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借款利息9.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6.3万港元;租赁负债利息16.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3.9万港元[40] - 2023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5672.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436.3万港元;提供服务成本258.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19万港元[41]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总额为146.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28.6万港元[42] - 公司董事不建议派发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未派发[45]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1601.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282万港元[4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总成本34.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0.4万港元[48] - 2023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3.1万港元,产生出售亏损净额3.1万港元;2022年同期账面净值3.7万港元,出售收益净额6.7万港元[49]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803.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5.0%,主要因医养产品销售收入减少15.1%至7478.6万港元[161] - 销售成本减少10.9%至5931.4万港元,主要包括采购成本、运费、安装费及工资费用等[165] - 本期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4.0%,较去年同期的27.5%下降3.5%,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升[166]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为2135.2万港元,比去年同期减少6.6%,主要因债权、权益及金融资产投资相关收入减少,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扩大,但被上半年汇兑差额收益1011.2万港元稀释[167]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含银行利息742.6万港元、租金收入528.5万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696.4万、657.5万港元[169]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717.6万港元,占总销售金额9.2%,2022年同期分别为642.9万港元、7.0%,主要因推广家具增加参展活动[171][172] - 2023年上半年行政开支4160.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5.6%,因实施紧缩开支政策[173][174] - 2023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主要是应收账款减值拨备,因疫情部分贸易账款未按期偿还[1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六个月其他开支及亏损180.1万港元,主要是联营公司投资减值约171.7万港元[177] - 2023年上半年总融资成本26.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56.3%,因加权平均借贷余额下跌[178] - 应占合营公司亏损约20.6万港元,占1121695 B.C. Ltd.股东亏损47.47%,2022年同期为624.9万港元[179] - 应占联营公司亏损含北京体育文化约457.3万港元(占25.07%)、上海骏帛约142.3万港元(占20%),2022年同期分别为434.6万、339万港元[1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净值约20.8059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6306.8万港元,因亏损及人民币贬值[1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4007.5万港元,计息银行借贷为零,净流动资产62221.2万港元,流动比率5.5倍[183][184][1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数为6,058,772,027股,公司股东应占权益约19.8030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20.37238亿港元),总权益约20.8059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21.4366亿港元)[18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资本开支为约34.3万港元(2022年同期:1681.8万港元),主要为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190]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15.4314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75609亿港元减少[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產总值7.6058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39822亿港元增加[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1.3837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2341亿港元减少[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6.2221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57481亿港元增加[8]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84,76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9,430千港元[9]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080,59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43,660千港元[9] - 2023年6月30日储备为768,55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25,484千港元[9][12] - 2022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295,443千港元[11] - 2023年6月30日股本为1,211,754千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9] - 2022年6月30日股本为1,215,789千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计2693.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65.5万港元[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总计2900.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74.5万港元[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法定股本为100亿股每股面值0.2港元的普通股,即20亿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60.58772027亿股每股面值0.2港元的普通股,即12.11754亿港元[5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不再综合入账的净资产为2.3342亿港元,其中包括指定为透过其他全面收益以公平值列账之权益投资7.5166亿港元等[6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抵押物业、厂房及设备和投资物业共35,445千港元用于获取银行授信[64] - 公司为联营公司银行融资提供担保,或然负债最多达人民币28,000,000元(约30,369,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31,344,000港元[6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联营公司已动用由公司担保的银行贷款约人民币25,712,000元(约27,888,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29,578,000港元[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本承付中土地及楼宇为52,197千港元,发展中物业为22,817千港元,总计75,01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总计90,476千港元[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487,752千港元,公平值为487,75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为493,775千港元,公平值为493,775千港元[69] - 2023年6月30日指定为透过其他全面收益以公平值列账之权益投资总计236334千港元,透过损益以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总计251391千港元[78] - 2022年12月31日指定为透过其他全面收益以公平值列账之权益投资总计246737千港元,透过损益以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总计247038千港元[79] - 透过其他全面收益以公平值列账之权益投资2023年1月1日为13411千港元,期末为0千港元[80] - 透过损益以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2023年1月1日为15768千港元,期末为13394千港元[81] - 透过其他全面收益以公平值列账之权益投资在一间附属公司不再综合入账时视作出售75166千港元[80] - 透过损益以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于损益确认之总亏损为1961千港元[81] - 透过损益以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出售1094千港元[81] - 期内第一级与第二级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之间无转移,无从第三级转入或转出之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金额为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14,176千港元),投资物业抵押金额为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21,269千港元)[191] - 集团就授予公司一间联营公司之银行融资作为担保人,拥有或然负债最多人民币2800万元(相当于约3036.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2800万元(相当于约3134.4万港元))[19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该联营公司已动用由集团提供担保的银行贷款约人民币2571.2万元(相当于约2788.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2642.2万元(相当于约2957.8万港元))[194] 会计
北京健康(0238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8-30 17:49
应收贷款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贷款约为1.836亿港元,较2021年的约2.027亿港元有所下降,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1500万港元(2021年约1500万港元)][3] 具体贷款业务 - [向借款人甲提供贷款本金为人民币2100万元,年利率4.0%,还款期为2020年11月9日至2023年11月8日][3] - [向借款人乙提供贷款本金为5000万港元,年利率5.0%,还款期为2019年4月8日至2021年4月8日,贷款到期后借款人乙已清偿除本金外的所有未偿还利息,仲裁仍在进行中,聆讯定於2024年1月进行][3][12] - [向借款人丙提供贷款本金为人民币2000万元,年利率4.5%,还款期为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6月28日,借款人丙已悉数清偿所有未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3][13] - [向借款人丁提供贷款总计1785万加拿大元,年利率10.0%,按要求偿还,相关房地产发展项目预计2023年8 - 9月交付客户,预计贷款未偿还金额年底前偿还][3][14] 资金运作与投资 - [2017年集团出售物业控股公司获现金代价约人民币12.3亿元,此后一直寻求投资机会][15] - [集团为更好利用闲置资金,通过多种方式管理资金,提供贷款符合业务策略和股东利益][16][17] - [2015年公司开始探索海外投资机会,通过债权投资方式参与加拿大房地产开发项目][19] 贷款政策与决策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因管理层审慎态度未授出新贷款][11] 贷款减值评估 - [公司根据预期信贷亏损模式对第三方贷款进行减值评估,采用亏损率法估计并酌情调整][20]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财政年度,公司对借款人乙的贷款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1500万港元][21] - [公司未对借款人甲、借款人乙、借款人丙及借款人丁提供的贷款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22]
北京健康(0238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9 18:51
财务数据对比(2023年上半年与2022年同期) - 2023年上半年收入7.803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1807亿港元有所下降[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1.872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5254亿港元减少[2]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1.95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5673亿港元有所收窄[2] - 2023年上半年期间亏损1.803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4387亿港元减少[2]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0.26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0.54港仙减少[4]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收入为7.803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1807亿港元有所下降[12]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2.135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2851亿港元有所下降[13]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26.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0.2万港元有所下降[13]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已售存货成本为5.6725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4363亿港元有所下降[14]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总额为 - 146.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 - 128.6万港元有所下降[15]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未经审核亏损为1601.4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282万港元有所下降[18] - 2023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补偿为221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300千港元减少[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803.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5.0%,医养产品销售收入减少15.1%至7478.6万港元[68] - 销售成本减少10.9%至5931.4万港元[69] - 本期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4.0%,去年同期为27.5%,下降3.5%[70]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为2135.2万港元,比去年同期2285.1万港元减少6.6%[71]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7176万港元,占总销售金额9.2%,2022年同期为6429万港元,占比7.0%[73] - 2023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4160.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5.6%[75] - 2023年上半年总融资成本为26.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6.3%[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员工成本约2148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2624.2万港元[93] 财务数据对比(2023年6月30日与2022年12月31日)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15.4314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75609亿港元下降[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7.6058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39822亿港元增加[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1.3837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2341亿港元减少[6]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20.8059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4366亿港元下降[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为2693.4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65.5万港元有所上升[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2900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745千港元有所增加[21] - 法定股本为20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211754千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22] - 2023年6月30日资本承担为7501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0476千港元减少[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净值约为20.8059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6306.8万港元[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计息银行借贷为零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74.7万港元[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资本开支为约34.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681.8万港元[88] 会计政策 - 编制2023年上半年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采用的会计政策与2022年一致,但首次采纳新订及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8] - 采纳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不会对目前或过往会计期间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9] 业务来源与分布 - 公司所有经营业绩源自提供医疗、健康及养老相关服务及产品,2023年上半年100%收入由中国大陆客户产生,超87%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大陆[10] 股息政策 - 公司董事不建议向股东派付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17] 股权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有258000000份尚未行使购股,全数行使将导致发行额外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约4.26%,增加股本51600000港元及股份溢价97660000港元[27] 或然负债 - 集团为联营公司银行融资担保或然负债最多约30369000港元,联营公司已动用约27888000港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为联营公司银行融资担保的或然负债最多约3036.9万港元[90] 养老市场前景 - 预计2025年中国老龄人口将突破3亿,2035年达4.2亿,“十四五”期间养老床位需求将从750万张增至2025年的900万张、2035年的1500万张[30] 养老机构运营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经营及管理五家养老机构共提供1055张床位,其中医疗床位734张[32] - 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达75%以上,2023年上半年床位收入2082万元,同比增长11.46%,净利润189.77万元,同比增长49.55%[33] - 2023年初疫情使部分机构入住率降低,疫情结束后回升,常州薛家护理院入住率突破50%[34] - 养老项目2023年总收入2.0823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1.8682亿增长11.46%,期末出租比率75%,较2022年的69%有所提升[35] - 无锡广益养老中心及护理院营收1061万元,同比增长13.36%,入住率92%[37] - 无锡五河养老中心及护理院营收341万元,同比增长13.37%,入住率85%[39] - 常州薛家爱心养老中心及护理院营收425万元,同比增长11.42%,入住率52%[41] - 无锡惠枫养老中心营收55万元,同比增长6.42%,入住率82%,预计下半年取得护理院医疗资质[43] - 芜湖金太阳养老中心营收200万元,同比增长0.96%,入住率95%,预计增加运营床位约10张[45] 项目进展 - 2023年7月5日公司取得常州罗溪养老中心经营权,计划装修改造打造医养结合等养老中心[46][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多地参与六个项目,总占地超40万平方米[49] - 北京朝阳口岸项目土地面积87607平方米,股权占比82.24%,已完成相关报告编制,正寻找拆除指标推进开发[50] - 上海三鲁路项目已建成新型产业园并对外招租运营,虹梅路项目开启调整定位及设计方案工作[53] - 大理海东新区项目因政府暂停审批处于停止状态,集团正与当地政府商讨后续安排[55][56] - 加拿大Ovation艺术健康公寓自2019年4月预售,已售出可售面积约70%,预计本年第三季落成交付[57] 业务规划 - 养老业务重点打造“北康医养”品牌,深耕长三角,争取本年度增加500至1000张床位[65] - 医养产品业务下半年以教育类产品为主,积极物色并购标的公司[67] 市场活动 - 上半年参加7场线下市场活动,接待513个客户,有效客户107个,线上展会媒体报道和采访达7场,品牌和活动联动宣传曝光量达1.4082472亿次浏览[61] 集团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40075亿港元,银行理财产品结余2.25014亿港元[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净流动资产达6.22212亿港元,流动比率为5.5倍[84] 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员工约170名,2022年同期为168名[93] 合规与审核 - 全体董事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遵守上市规则标准守则[9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7] - 审核委员会于2002年4月11日成立并订明职权范围[98] - 审核委员会成员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9]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100] 信息披露 - 本中期业绩公告电子版刊登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101]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刊于上述网站[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