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声科技(02018)

搜索文档
瑞声科技:预计2025年各业务板块均能实现稳步成长-20250321
浦银国际证券· 2025-03-21 22: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重申瑞声科技“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 60.5 港元,潜在升幅 16%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瑞声科技 2H24 业绩增长强劲,符合盈利预告,2025 年各主要业务板块保持稳健成长动能 [11] - 短期消费电子业务受益国补政策,车载声学业务有望放量,在机器人等领域布局奠定长期增长空间,当前市盈率 24.6x,估值有上行空间 [11] - 采用分部加总估值法,对各业务板块给予不同目标市盈率,得出目标价 60.5 港元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报表分析与预测 - 2023 - 2027E 营业收入分别为 204.19 亿、273.28 亿、308.05 亿、349.41 亿、397.67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34%、13%、13%、14% [2] - 2023 - 2027E 净利润分别为 7.4 亿、17.97 亿、22.61 亿、25.77 亿、28.3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0%、143%、26%、14%、10% [2] - 营运指标增速、盈利能力、利润率、营运能力等指标在 2023 - 2027E 期间有不同表现,如营业收入增速、净资产收益率等有变化 [12] 业绩回顾及预测调整 - 瑞声科技 2H24 收入 161 亿元,同比增长 44%,环比增长 43%,各主要业务板块同环比增长,毛利率、营业利润、净利润等指标改善 [11][13] - 上调 2025 年、2026 年盈利预测,新预测较前预测在营业收入、毛利润、经营利润、净利润等方面有提升 [11][15] 估值 - 采用分部加总估值法,对声学产品、电磁传动及精密结构件等业务板块分别给予 2025 年不同目标市盈率,得出目标价 60.5 港元 [11][17] SPDBI 乐观与悲观情景假设 - 乐观情景目标价 87.0 港元(概率 15%),悲观情景目标价 33.1 港元(概率 15%),分别对应不同的市场情况 [27]
瑞声科技(0201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0 12:2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273.3亿元,同比增长33.8%;毛利60.42亿元,同比增长75.0%;净利率6.6%,同比提升3.0个百分点;股东应占溢利18.0亿元,同比增长142.7%[4][12] - 2024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入52.0亿元,同比增长12.3%;资本开支23.3亿元;净资产负债率3.8%;账面现金75.4亿元;存货周转天数约60天,较2023年改善约20天[13] - 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增加33.8%至273.3亿元,主要因PSS相关业务和现有业务收入增加[27] - 2024年毛利为60.4亿元,较2023年增加75.0%,毛利率从16.9%升至22.1%[28] - 2024年行政开支为12.7亿元,较2023年上升29.9%,主要源于PSS收购和酌情花红[30] - 2024年分销及销售开支为6.7亿元,较2023年上升51.3%,因扩展销售团队配合新业务[31] - 2024年研发开支为20.22亿元,较2023年上升28.5%,用于新研发项目和新业务[3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7.97亿元,较2023年上升142.7%,主要因毛利上升[36] - 2024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较2023年增加32.8%至55.53亿元[37]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2.028亿元,2023年为46.325亿元[40]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4.85亿元,2023年为15.118亿元[45] - 2024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10.248亿元,2023年为31.706亿元[47]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5.382亿元,2023年末为68.245亿元;美元计值占比48.7%,2023年末为65.2% [48]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为20.0%,2023年末为22.6%;扣除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后,资产净负债率为3.8%,2023年末为5.1% [49] - 2024年末无抵押债券为37.205亿元,2023年末为56.197亿元;短期银行贷款为17.28亿元,2023年末为14.639亿元;长期银行贷款为38.831亿元,2023年末为17.26亿元[49] - 2024年末已抵押银行存款为0.05亿元,2023年末为1.51亿元;受限制银行存款为0.5亿元,2023年末为0.62亿元[50] - 2024年末公司无重大表外交易[51]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7,328,30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0,419,072千元人民币增长约33.83%[74] - 2024年公司毛利为6,041,89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451,666千元人民币增长约75.04%[74] - 2024年公司税前溢利为1,990,49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822,861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41.89%[74]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1,763,56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70,607千元人民币增长约209.07%[74]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1.53元,2023年为人民币0.63元,增长约142.86%[74] - 2024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1,873,37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612,602千元人民币增长约205.80%[76]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5,798,26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2,383,775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5.25%[78]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为20,901,66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6,527,008千元人民币增长约26.47%[78]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为14,403,08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0,129,388千元人民币增长约42.19%[78] - 2024年公司资产净额为23,116,87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2,371,269千元人民币增长约3.33%[79]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732830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0419072千元人民币[93] - 2024年公司税前溢利为199049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22861千元人民币[94] - 2024年摊销及折旧总计314572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968817千元人民币[97] - 2024年集团从外部客户获得的收入为2732830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0419072千元人民币[99] - 2024年集团非流动资产为2433458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1309221千元人民币[99] - 2024年来自个别占集团收入超10%大客户的总收入为15173018000元,2023年为15137352000元[101] - 2024年融资成本为41716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90824千元人民币[102] - 2024年其他收入中政府补助为20621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29554千元人民币[103]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中处置/撇销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35471千元人民币,2023年收益8601千元人民币[104] - 2024年税前溢利扣除员工成本总额615037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574064千元人民币[105] - 2024年即期税项支出42209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24358千元人民币[107] - 2024年税项总计22693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52254千元人民币[107] - 2024年员工成本14.10066亿元(2023年:9.79975亿元)计入研发成本[109] - 2024年折旧2.92916亿元(2023年:2.6483亿元)计入研发成本[109]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1.81539亿元(2023年:1.11104亿元)在存货中资本化[109] - 2024年税前溢利19.90496亿元(2023年:8.22861亿元),本年度税项支出2.26935亿元(2023年:2.52254亿元)[114]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所用盈利17.9723亿元(2023年:7.4037亿元),每股摊薄盈利所用盈利17.9723亿元(2023年:7.1058亿元)[117] - 2024年集团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21.92386亿元(2023年:14.72902亿元)[118] - 2024年集团处置/撇销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4699.4万元(2023年:413.2万元),产生处置亏损3547.1万元(2023年:处置收益860.1万元)[118] - 2024年账面价值1.38432亿元物业、厂房及设备转拨至投资物业(2023年:1.1359亿元)[118] - 2024年12月31日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为2044533千元,2023年为1798372千元[122] - 2024年与短期租赁有关开支为87570千元,2023年为52262千元[122] - 2024年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为289624千元,2023年为149042千元[122] - 2024年新增使用权资产206112千元,2023年为62408千元[122] - 2024年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267474千元,2023年为127576千元[128] - 2024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为598414千元,2023年为457011千元[1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取资本返还739000美元(约人民币5246000元)[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以4039000欧元(约人民币31161000元)投资私人实体[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向私募股权基金额外出资1298000美元(约人民币9200000元)及859000英镑(约人民币7913000元)[133] - 2024年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2107.5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672.4万元人民币[134] - 2024年衍生金融资产中交叉货币掉期合同为0,外币远期合同流动为266.1万元人民币、非流动为149.4万元人民币;2023年交叉货币掉期合同为286.9万元人民币[135] - 2024年衍生金融负债中外币远期合同流动为9348.9万元人民币、非流动为2807万元人民币,利率掉期合同流动为152.6万元人民币;2023年均为0[135] - 本年度交叉货币掉期合同对冲会计终止,累计对冲储备2639.5万元人民币解除并计入损益[136] - 2024年12月31日外币远期合同现金流量对冲名义金额为2.86亿美元,到期日为2025年1月31日至12月31日,远期合同汇率为1美元兑7 - 7.05元人民币[138] - 2024年交易应收款项为765608.9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529285.7万元人民币[141] - 2024年交易应收款项中逾期款项总账面金额为13813.2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5295.5万元人民币[143] - 2024年以美元计值的交易应收款项以及银行承兑及商业汇票为33230.2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23365.2万元人民币[143] - 2024年交易应付及其他应付款项流动负债项金额为9,557,816千元,2023年为5,796,468千元[144] - 2024年销售微型器件及模具的合同负债为62,674千元,2023年为15,868千元,本年度因收购PSS集团确认合同负债57,821,000元[147] - 2024年租赁负债为1,123,018千元,2023年为770,195千元,加权平均增量借款利率为4.27%(2023年:4.36%)[148] - 2024年银行贷款为5,611,073千元,2023年为3,189,885千元,定息银行贷款利率介乎2.40%至4.23%(2023年:2.30%至3.35%),浮息银行贷款利率介乎2.50%至5.05%(2023年:无)[150][151] - 2019年发行的2024债券本金388,000,000美元,实际年利率3.1506%(2023年:3.1506%),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全部偿还[153] - 2021年发行的2026债券本金230,154,000美元(2023年:230,154,000美元),账面价值为1,652,309,000元(2023年:1,626,590,000元),实际年利率2.7023%(2023年:2.7023%)[154] - 2021年发行的2031债券本金290,123,000美元(2023年:290,123,000美元),账面价值为2,068,231,000元(2023年:2,035,530,000元),实际年利率3.8656%(2023年:3.8656%)[154] - 2023年公司回购2026债券本金22,450,000美元,账面价值159,636,000元,回购2031债券本金59,877,000美元,账面价值422,641,000元,确认终止确认金融负债收益138,433,000元[155] - 2024年交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0至90天为5,831,250千元,2023年为3,366,334千元;91至180天为1,055,865千元,2023年为674,020千元;超过180天为76,526千元,2023年为20,418千元[145] - 以集团实体功能货币以外货币计值的交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2024年美元为1,201,277千元,2023年为754,529千元;日元2024年为12,385千元,2023年为24,642千元;欧元2024年为35,2
瑞声科技(02018.HK)2月28日回购52.60万股,耗资2369.96万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2-28 20:43
文章核心观点 - 瑞声科技近期进行多次股份回购,且回购期间及今年以来股价有一定跌幅 [1] 分组1:2月28日回购情况 - 2月28日公司以每股44.250 - 47.250港元价格回购52.60万股,回购金额达2369.96万港元 [1] - 2月28日该股收盘价44.800港元,下跌6.67%,全天成交额8.63亿港元 [1] 分组2:2月10日以来回购情况 - 自2月10日以来公司已连续15日进行回购,合计回购261.20万股,累计回购金额1.22亿港元 [1] - 2月10日以来该股累计下跌2.61% [1] 分组3:今年以来回购情况 - 今年以来该股累计进行35次回购,合计回购680.95万股,累计回购金额2.76亿港元 [1]
瑞声科技:多种增长动力和利润率将持续到 2025 年 ; 将 TP 提高至 53.48 港元-20250214
招银国际· 2025-02-14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AC发布2024财年盈利预警,预计同比增长130%-145%,得益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复苏、产品升级、各细分市场产品组合优化、汽车声学业务整合和运营效率提升 [1][2] - 2025年预计销售额同比增长10%以上,GPM目标为22-25%,AAC将受益于AI手机、可折叠手机、新款iPhone 17 Air、AI智能眼镜、光学器件升级以及PSS国内客户/订单赢得等因素,预计FY25E和FY26E净利润分别增长28%/21% [3] - 上调FY24-26年每股收益预测1-4%,新目标价为53.48港元,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25.2倍,即将到来的催化剂包括AI和折叠手机发布、新AI眼镜以及汽车声学订单获取 [1][4][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收益汇总 - FY22A-FY26E收入分别为20,625、20,419、27,613、31,383、34,183百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6.7%、-1.0%、35.2%、13.7%、8.9% [5] - FY22A-FY26E净利润分别为821.3、740.4、1,776.3、2,273.4、2,751.0百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7.6%、-9.9%、139.9%、28.0%、21.0% [5] 库存数据 - 市值上限为55,766.9百万港元,平均3个月t/o为238.0百万港元,52w高/低为48.90/17.46港元,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98.0百万 [7] 股权结构 - 吴春元持股21.9%,潘正民持股19.5% [8] 份额业绩 - 1-mth绝对业绩为31.3%,相对业绩为13.6%;3-mth绝对业绩为49.9%,相对业绩为36.2%;6-mth绝对业绩为71.8%,相对业绩为35.2% [9] 收益修订 - 上调FY24-26E收入、毛利润、净利润、每股收益预测,增幅为0-4%,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有不同程度提升 [13] CMBIGM估计与共识 - CMBIGM对FY24-26E收入、毛利润、净利润、每股收益的估计高于共识,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与共识有差异 [14] 损益预测 - FY22-FY26E收入分别为20,625、20,419、27,613、31,383、34,183百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6.7%、-1.0%、35.2%、13.7%、8.9% [15] - FY22-FY26E净利润分别为821、740、1,776、2,273、2,751百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7.6%、-9.9%、139.9%、28.0%、21.0% [15] 收入明细 - 声学、PSS、传感器&半、ED&PM、光学等业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收入、收入组合、同比增长和毛利率情况 [17] 估价 - 新目标价为53.48港元,基于拆分公司价值(SOTP)方法,考虑业务多元化及不同增长路径和可见度,目标市盈率基于FY25E P/E的加权平均25.2倍 [19] 财务摘要 - 提供了2021A-2026E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数据,包括收入、成本、利润、资产、负债等指标及增长情况 [23][24]
瑞声科技:Multiple growth drivers and improving margin to continue into 2025; Raise TP to HK$53.48-20250214
招银国际· 2025-02-14 10: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AAC发布积极盈利预警,得益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复苏、各业务板块规格升级和产品组合优化、汽车声学(PSS)整合及运营效率提升,盈利同比增长130 - 145%至17 - 18.2亿元,中点与预期相符且高于市场共识5% [1][8] - 2025年公司有望受益于AI/折叠屏手机、iPhone 17、AI智能眼镜等产品的发展,以及PSS订单的增加,预计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毛利率目标为22 - 25%,2025 - 2026财年盈利预计分别增长28%和21% [8] - 鉴于公司坚实的盈利增长、产品组合改善和利润率提升,将2024 - 2026财年每股收益预测上调1 - 4%,基于SOTP的目标价上调至53.48港元,对应2025财年25.2倍市盈率,维持买入评级,未来催化剂包括AI/折叠屏手机发布、新AI眼镜和汽车声学订单获取 [1][8][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总结 |指标|FY22A|FY23A|FY24E|FY25E|FY26E| |----|----|----|----|----|----| |收入(百万元人民币)|20,625|20,419|27,613|31,383|34,183| |同比增长(%)|16.7|(1.0)|35.2|13.7|8.9| |净利润(百万元人民币)|821.3|740.4|1,776.3|2,273.4|2,751.0| |同比增长(%)|(37.6)|(9.9)|139.9|28.0|21.0| |每股收益(人民币)|0.69|0.63|1.51|1.93|2.34| |同比增长(%)|(37.1)|(8.3)|139.9|28.0|21.0| |市场共识每股收益(人民币)|0.69|0.63|1.40|1.83|2.13| |市盈率(倍)|63.6|69.4|28.9|22.6|18.7| |市净率(倍)|2.4|2.3|2.2|2.0|ns| |股息率(%)|27.5|27.5|27.5|84.1|101.8| |净资产收益率(%)|3.7|3.3|7.7|9.2|10.5| [2] 目标价格 - 目标价为53.48港元,此前为40.83港元,较当前价格46.55港元有14.9%的上涨空间 [3] 股权结构 - 吴春源持股21.9%,潘政民持股19.5% [4] 股价表现 |时间|绝对涨幅|相对涨幅| |----|----|----| |1个月|31.3%|13.6%| |3个月|49.9%|36.2%| |6个月|71.8%|35.2%| [5]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2024 - 2026财年收入、毛利、净利润和每股收益预测,幅度在0 - 4%之间,毛利率、运营利润率和净利率也有不同程度提升 [9] 与市场共识对比 - 2024 - 2026财年公司收入、毛利、净利润和每股收益预测均高于市场共识,差异在4 - 10%之间 [10] 损益表预测 |指标|FY22|FY23|1H24|2H24E|FY24E|FY25E|FY26E| |----|----|----|----|----|----|----|----| |收入(百万元人民币)|20,625|20,419|11,247|16,366|27,613|31,383|34,183| |同比增长(%)|16.7%| - 1.0%|22.0%|46.1%|35.2%|13.7%|8.9%| |销售成本(百万元人民币)|(16,850)|(16,967)|(8,829)|(12,534)|(21,363)|(24,171)|(26,079)| |毛利(百万元人民币)|3,775|3,452|2,418|3,832|6,250|7,212|8,104| |毛利率(%)|18.3%|16.9%|21.5%|23.4%|22.6%|23.0%|23.7%| |销售及管理费用(百万元人民币)|(1,483)|(1,421)|(863)|(1,227)|(2,090)|(2,291)|(2,495)| |研发费用(百万元人民币)|(1,546)|(1,573)|(949)|(1,309)|(2,259)|(2,511)|(2,700)| |运营利润(百万元人民币)|745|457|605|1,296|1,901|2,410|2,908| |运营利润率(%)|3.6%|2.2%|5.4%|7.9%|6.9%|7.7%|8.5%| |所得税(百万元人民币)| - 231| - 252|(112)|(340)|(452)|(659)|(797)| |有效税率|26.9%|30.7%|17.8%|24.0%|22.1%|25.0%|25.0%| |净利润(百万元人民币)|821|740|537|1,239|1,776|2,273|2,751| |净利润率(%)|4.0%|3.6%|4.8%|7.6%|6.4%|7.2%|8.0%| [11] 收入细分 - 声学、PSS、传感器及半导体、ED&PM、光学等业务板块在2024 - 2026财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声学业务收入占比最高,PSS业务增长较快 [13] 估值 - 基于SOTP估值方法,给予公司目标价53.48港元,对应2025财年25.2倍市盈率,对各业务板块给予不同的目标市盈率,与港股上市同行一致 [15][16] 财务总结 - 提供了2021 - 2026财年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增长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杠杆/流动性/活动指标和估值指标等信息 [21][22]
高盛:维持对瑞声科技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48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1-03 10:45
核心观点 - 高盛看好瑞声科技的盈利能力,预计其经营溢利率将从2024年的7%逐渐提升至2027年的10% [1] - 高盛维持对瑞声的"买入"评级,并将其列为首选股票,目标价从47港元上调至48港元 [2] 盈利能力 - 预计瑞声科技的经营溢利率将从2024年的7%逐渐提升至2027年的10% [1] 评级与目标价 - 高盛维持对瑞声的"买入"评级,并将其列为首选股票 [2] - 目标价从47港元上调至48港元 [2] 增长驱动因素 - 手机镜头出货量增加 [2] - 产品组合改善 [2] - 车用声学市场扩展 [2] - 高端手机音响效果的提升 [2] - 预计公司的运营效率也将提高 [2]
瑞声科技(02018.HK)1月2日回购31.40万股,耗资1151.84万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1-03 08:57
股价表现 - 该股当日收盘价为36.250港元,下跌3.33%,全天成交额达1.49亿港元 [1] - 其间该股累计下跌1.36% [2] 回购情况 - 瑞声科技于1月2日以每股36.050港元至37.650港元的价格回购31.40万股,回购金额达1151.84万港元 [3] - 自2024年12月17日以来公司已连续10日进行回购,合计回购244.45万股,累计回购金额达9102.15万港元 [4]
瑞声科技:PSS发挥车载声学协同效应,光学突破提高毛利率
国元国际控股· 2024-12-31 13:5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为45港元/股,预计升幅为21.1% [1][4][20] 公司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12月30日收盘价为37.2港元,总股本为11.99亿股,总市值为446亿港元,净资产为242.4亿港元,总资产为482.9亿港元 [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营业收入为11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0%,毛利率为21.5%,同比提升7.4个百分点 [7][3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5.37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57.3% [8] - 2024年上半年PSS相关业务并表收入为15.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25.0% [13][38] 业务发展 - 公司车载声学业务国内外双线并进,海外市场在全球一线车企中占据较高份额,国内业务持续供应头部新能源企业的中高端车型,并独供某头部新晋造车新势力车载扬声器,上半年出货量超百万 [11][13][33] - 公司光学技术持续升级,2024年上半年1G6P玻塑混合镜头出货约140万只,同比增长近40%,光学业务实现收入2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9%,毛利率改善至4.7%,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21.7个百分点 [15][34] - 公司塑料镜头高端化进展顺利,6P镜头出货占比保持在15%以上,并获得了7P塑料镜头项目定点 [15] 行业趋势 - 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约4%,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同比反弹,全球智能手机收入同比增长10%,平均售价增长7% [16][18] - 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600美元以上价位段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5%,厂商AI手机新品进一步引发消费者关注 [18]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64.5亿元人民币(+29.1%)、299.3亿元人民币(+13.2%)和338.6亿元人民币(+13.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9亿元人民币(+128.6%)、21.6亿元人民币(+27.9%)和25.4亿元人民币(+17.5%) [20][34] - 预测公司未来两年净利润平均增速为23%,按照2025年23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45港元/股 [20]
开源证券:瑞声科技业绩迎来拐点 各产品线毛利率迎来改善
证券时报网· 2024-12-25 09:04
公司业绩与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亿元/21.7亿元/25.7亿元,对应同比增速125.9%/29.5%/18.7% [1] - 公司业绩迎来拐点,各产品线毛利率迎来改善 [2] 行业趋势与公司布局 - 声学升级趋势和瑞声科技大师级扬声器渗透率提升 [1] - 2023年下半年以来行业竞争趋势放缓 [1] - 公司自身产品结构改善和良率提升带来的光学减亏 [1] - 转轴、散热和笔电机壳等新布局业务板块的放量 [1] - 收购PSS加速车载声学业务拓展 [1] - 未来有望受益于AI手机趋势带来的硬件创新升级 [2]
瑞声科技:公司迎来业绩拐点,多元产品恰逢AI手机产业趋势
开源证券· 2024-12-24 17:10
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迎来业绩拐点,盈利改善超预期,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21.7/25.7亿元,对应同比增速125.9%/29.5%/18.7% [7] - 公司多项产品线有望受益于AI手机带来的硬件创新升级 [9] 声学业务 - 声学业务是公司的核心板块,2023年收入占比超过36% [81] - 受益于中高端安卓机扬声器的升级,公司SLG大师级扬声器向高中端机型进一步渗透,驱动ASP和毛利率明显改善 [8] - 2024年公司收购全球领先的中高端车载音响供应商PSS,布局车载声学有望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8] - 2023H2以来,公司声学业务盈利能力改善,2024H1声学业务毛利率达到29.9%,公司指引2024年声学毛利率有望改善至35% [121] 光学业务 - 2023H2以来,伴随手机行业回暖、竞争趋缓,以及公司自身产品结构改善和良率提升,光学毛利率大幅改善 [8] - 2024H2塑胶镜头毛利率有望改善至25%以上,模组毛利率在2024H15.6%基础上进一步改善 [8] - 玻塑镜头渗透率提升趋势明显,公司WLG良率改善有望受益 [114] - 2024H1光学业务扭亏为盈,实现收入22.1亿人民币,毛利率改善至4.7% [137] 电磁传动及精密结构件 - 受益于折叠机、AI手机等趋势,公司转轴、散热快速放量 [8] - 2024H1公司电磁传动及精密结构件实现收入36.6亿,占收入比重32.52%,毛利率22.9%,相比2023H1同比增长3.6个百分点 [151] - 公司金属中框成为安卓中高端机型核心供应商,2023年瑞声科技金属中框收入实现同比增长34.3% [17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9.85/293.70/322.57亿元,对应同比增速27.3%/13.0%/9.8% [11] - 预计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6.73/21.65/25.71亿元,对应同比增速125.9%/29.5%/18.7% [11] - 预计2024-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23.2%/23.9%/24.4% [11] 其他 - 公司客户集中度高,2023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合共占总销售收入约80.8%,最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约36.4% [58] - 2023-2028年麦克风市场规模预计年复合增速为7.5%,2023-2029年MEMS市场规模预计年复合增速为5% [104][127] - 2024年至2031年全球手机散热市场规模测算,CAGR为8.4%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