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仓置业(01997)

搜索文档
九龙仓置业(01997)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3-31 16:44
香港资产组合 - 公司持有由海港城、時代廣場等六項香港優質資產組成的組合[6] - 海港城及時代廣場擁有九百九十九年地契,吸引本地購物顧客及遊客[6] - 會德豐大廈及卡佛大廈位處香港中環核心商業區,擁有九百九十九年期地契[6] - 香港美利酒店擁有三百三十六間客房,由歷史建築美利大廈改建而成[6] - 荷里活廣場設有二百九十多間商店及食肆,客源範圍擴大至九龍東[6] - 海港城写字楼出租率在年末上升至85%,收入下跌11%[25] - 时代广场总楼面面积为198万平方呎,物業價值为517亿港元[29] - 时代广场商場收入下跌11%,写字楼收入下跌5%,总收入下跌9%[33] - 时代广场商場出租率上升至95%,写字楼出租率上升至89%[31] - 中環組合的會德豐大廈写字楼出租率为94%,卡佛大廈写字楼出租率为98%,收入下跌4%[37] - 香港美利酒店在2021年轉虧為盈,錄得營業毛利[40] - 荷里活廣場出租率為97%,收入下跌4%[41] 新加坡资产组合 - 新加坡的會德豐廣場和Scotts Square商場位於烏節路中心地段[6] - 會德豐廣場和Scotts Square商場出租率分別為95%及77%,會德豐廣場写字楼出租率为90%[44] 香港经济环境 - 二○二一年下半年香港疫情短暫受控,本地消費恢復,零售銷售增長8%[7] - 二○二一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增長6%,就業市場改善[7] - 二○二一年寫字樓空置率回穩,但租金受壓[7] - 二○二一年酒店業持續虧損,除非轉作檢疫用途[7] 财务表现 - 公司基础净盈利下跌13%至港币65亿元[9] - 股东应占集团盈利为港币44亿元,扭亏为盈[9] - 总资产达港币2723亿元,股东应占资产净值增加至港币2061亿元[9] - 负债净额减少港币45亿元至港币475亿元,资本负债比率由24.8%下降至22.5%[9] - 每股全年派付股息港币1.31元,较去年减少[9] - 公司2021年收入为160.43亿港币,同比增长3%[1] - 2021年营业盈利为90.64亿港币,同比下降9%[1] - 基础净盈利为65.18亿港币,同比下降13%[1] - 股东应占盈利为43.91亿港币,同比增长156%[1] - 全年股息为39.77亿港币,同比下降11%[1] - 每股基础净盈利为2.15港币,同比下降13%[1] - 每股股东应占盈利为1.45港币,同比增长156%[1] - 每股全年股息为1.31港币,同比下降11%[1] - 资产总额为2722.68亿港币,同比下降2%[1] - 负债净额为475.34亿港币,同比下降9%[1] - 基础净盈利减少13%至港币65.18亿元[65] - 投资物業盈利減少11%至港币64.97亿元[65] - 酒店继续录得亏损[65] - 集团收入增加3%至港币160.43亿元[66] - 营业盈利减少9%至港币90.64亿元[66] - 海港城(包括酒店)总收入下跌8%至港币79.93亿元[66] - 投资物業收入減少8%至港币108.89亿元[66] - 酒店收入增加33%至港币8.38亿元[66] - 发展物業收入增加至港币37.22亿元[66] - 投资物業公允價值變動产生港币22.03亿元的重估虧損[67] - 公司股东应占盈利为港币43.91亿元,相比2020年的亏损港币78.54亿元有显著改善[70] - 基础净盈利减少13%至港币65.18亿元,每股基础盈利为港币2.15元[70] - 总资产为港币2723亿元,其中92%位于香港[72] - 投资物业资产总额为港币2433亿元,占营业资产的90%[73] - 酒店物业估值为港币146亿元,相比2020年的港币75亿元有所增加[74] - 其他长期投资总值为港币139亿元,年内的应占盈余净额为港币13亿元[75] - 负债净额减少港币45亿元至港币475亿元,负债净额与总权益比率下降至22.5%[77][78] - 备用信贷及已发行债务证券总额为港币662亿元,其中港币493亿元已被动用[79] - 集团录得港币88亿元的营运现金流入,营业业务带来的净现金流入为港币80亿元[81] - 未来数年的主要计划开支估计为港币12亿元,其中港币5亿元已承[82] - 公司计划按年派发来自香港投资物業及酒店的股東應佔已變現基礎淨盈利約65%的股息[8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旗下僱員約有2,900人[85] - 2021年收入为160.43亿港币,相比2020年的155.15亿港币有所增长[183] - 2021年营业盈利为90.64亿港币,相比2020年的99.73亿港币有所下降[183] - 2021年投资物業的公允價值減少22.03亿港币,而2020年为减少139.65亿港币[183]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盈利为43.91亿港币,相比2020年的亏损78.54亿港币有显著改善[183] - 2021年每股盈利为1.45港币,而2020年每股亏损为2.59港币[183] - 2021年全面收益总额为58.06亿港币,相比2020年的亏损67.69亿港币有显著改善[184]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56.84亿港币,相比2020年的亏损64.21亿港币有显著改善[184] - 2021年其它全面收益为13.67亿港币,相比2020年的13.69亿港币略有下降[184] - 2021年经其它全面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股本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为13.80亿港币,相比2020年的10.28亿港币有所增长[184] - 2021年折算香港以外业务的汇兑差额为-42百万港币,相比2020年的261百万港币有所下降[184] - 公司总资产从2020年的2779.14亿港币减少至2021年的2722.68亿港币[185] - 公司总负债从2020年的685.05亿港币减少至2021年的613.92亿港币[185] - 公司净资产从2020年的2094.09亿港币增加至2021年的2108.76亿港币[185] - 公司股东权益从2020年的2045.51亿港币增加至2021年的2061.06亿港币[186] - 2021年公司盈利43.91亿港币,较2020年的亏损78.54亿港币有显著改善[186] - 2021年公司支付股息总额为41.29亿港币,较2020年的51.92亿港币有所减少[187] - 2021年公司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99亿港币,较2020年的81.32亿港币大幅减少[187] - 2021年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6.57亿港币,较2020年的25.88亿港币大幅增加[187] - 2021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4.9亿港币,年末结存为18亿港币[187] - 2021年公司营业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79.68亿港币,较2020年的48.24亿港币有所增加[187] - 2021年营业盈利为90.64亿港币,较2020年的99.73亿港币有所下降[188] - 2021年来自营业的现金为96.51亿港币,较2020年的90.40亿港币有所增加[188] - 2021年融资活动产生的负债为493.34亿港币,较2020年的542.78亿港币有所减少[189] - 2021年投资物业分部收入为108.89亿港币,较2020年的118.28亿港币有所下降[191] - 2021年发展物业分部收入为37.22亿港币,较2020年的26.21亿港币有所增加[191] - 2021年酒店分部收入为8.38亿港币,较2020年的6.30亿港币有所增加[191] - 2021年投资分部收入为5.36亿港币,较2020年的3.57亿港币有所增加[191] - 2021年集团总收入为160.43亿港币,较2020年的155.15亿港币有所增加[192] - 2021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22.03亿港币,较2020年的139.65亿港币大幅减少[191] - 2021年分部营业资产总额为2691.68亿港币,较2020年未提供的数据有所增加[195] - 2021年集团总资本性支出为636,550港币百万元[197] - 2021年集团总折旧及摊销为330,294港币百万元[197] - 2021年香港地区收入为11,560港币百万元,较2020年的12,392港币百万元有所下降[198] - 2021年香港以外地区收入为4,483港币百万元,较2020年的3,123港币百万元有所增长[198] - 2021年集团总收入为16,043港币百万元,较2020年的15,515港币百万元有所增长[198] - 2021年香港地区营业盈利为8,048港币百万元,较2020年的9,190港币百万元有所下降[198] - 2021年香港以外地区营业盈利为1,016港币百万元,较2020年的783港币百万元有所增长[198] - 2021年集团总营业盈利为9,064港币百万元,较2020年的9,973港币百万元有所下降[198] - 2021年折旧及摊销总额为330港币百万元,较2020年的294港币百万元有所增长[200] - 2021年员工成本为902港币百万元,较2020年的894港币百万元有所增长[200] 业务表现 - 海港城和时代广场租户销售增长高于市场,但续租租金下調影响租金表现[8] - 酒店业因边境关闭遭受打击,入住率和餐饮改善,亏损减少[8] - 写字楼需求疲弱,租金下調,但优越位置支持出租率[8] - 公司推出消费券换领计划,成功在竞争中争取市场份额[8] 可持续发展 - 公司筹集首笔可持续發展表现挂钩贷款,总额达港币16亿元[10] - 公司注重企业可持续发展,被纳入“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成分股之一[54] - 公司制定了《氣候變化政策聲明》,并参考气候相关财务揭露建议(TCFD)进行气候风险评估[57] - 公司获得首笔十六亿港元的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貸款,并计划探索其他可持续金融工具[58] - 公司制定了《綠色採購政策》,并致力于减少采购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59] - 天星小轮完成第三艘小轮“銀星”轮的改装,使用“柴油-電力驅動系統”减少排放[60] 奖项与荣誉 - 九龍倉置業地產投資有限公司在公益金商業及僱員募捐計劃中獲「卓越大獎」[46] - 海港城獲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二〇二〇/二一頒發網頁組別及流動應用程式組別「金獎」[47] - 公司获得多项奖项,包括“全港二十大我最喜愛商場活動”、“我最喜歡親子商場”、“最佳數碼策略獎”及“最佳合作活動獎”[49] - 香港美利酒店获得Trip.com“會員之選 – 最值得推薦大獎”[50] - 马哥孛罗香港酒店获得《福布斯旅遊指南》二○二一“推薦酒店”及“四星餐廳 – Cucina”[51] - 港威酒店和太子酒店均获得Tripadvisor“二○二一旅行者之選”[51] - 太平洋会获得二〇二二/二三年度“全球一百間最佳城市會所”[51]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會由十名董事組成,包括
九龙仓置业(01997)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08 16:32
盈利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集团基础净盈利减少15%至港币32.72亿元2020年为港币38.44亿元[3] - 计入投资物业重估亏损净额后2021年股东应占集团盈利达港币29.7亿元2020年为亏损港币44.54亿元[3] - 集团2021年中期基础净盈利减少15%至32.72亿港元2020年为38.44亿港元[16] - 2021年上半年盈利为港币2954百万元2020年为亏损4853百万元[34] - 2021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港币4869百万元2020年为亏损6119百万元[35] - 2021年上半年营业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37.07亿港元2020年为9.69亿港元[39]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3亿港元2020年为73.57亿港元[39]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6.96亿港元2020年为所得90.52亿港元[39] - 2021年上半年盈利29.7亿港元[38] - 2021年上半年其它全面收益为17.71亿港元[38] - 2021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48.69亿港元[38] - 2021年股东应占盈利为29.7亿港币2020年为亏损44.54亿港币[54] 股息情况 - 2021年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港币0.67元2020年为港币0.78元派息总额为港币20.34亿元2020年为港币23.68亿元[4] - 2021年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0.67港币总额2034百万港币2020年每股0.78港币总额2368百万港币[55] 收入情况 - 集团收入录得10%增长营业盈利及基础净盈利跌幅分别收窄至11%及15%[5] - 集团2021年中期收入增加10%至74.85亿港元2020年为67.75亿港元[17] - 2021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为74.85亿港元2020年为67.75亿港元[44] - 2021年投资物业收入减少10%至54.83亿港元2020年为60.89亿港元[17] - 2021年酒店收入增加34%至3.43亿港元2020年为2.56亿港元[17] - 2021年发展物业收入增加至14.02亿港元2020年为3.03亿港元[17] - 2021年上半年投资物业收入54.83亿港元营业盈利43.10亿港元[42] - 2021年上半年发展物业收入14.02亿港元营业盈利1.46亿港元[42] - 2021年上半年酒店收入3.43亿港元营业亏损2.08亿港元[42]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收入2.32亿港元营业盈利2.32亿港元[42] - 2021年上半年香港地区收入57.29亿港元香港以外地区收入17.56亿港元[47] - 2021年上半年营业盈利44.28亿港元[47] 物业运营情况 - 海港城整体收入(包括酒店)减少11%营业盈利减少17%[6] - 时代广场整体收入下跌8%营业盈利减少25%[10] - 尖沙咀写字楼2021年6月出租率略为下降至82%收入减少13%营业盈利减少15%[8] - 时代广场写字楼2021年6月出租率微升至88%收入及营业盈利双双轻微下跌1%[12] - 集团中环区物业2021年6月会德丰大厦写字楼出租率达95%卡佛大厦写字楼为94%[13] - 荷里活广场2021年6月出租率为96%收入减少10%营业盈利减少14%[14] 资产负债情况 - 2021年6月30日股东权益增加26亿港元至2072亿港元2020年为2046亿港元[22] - 2021年负债净额减少至504亿港元2020年为520亿港元[27] - 备用信贷总额为港币768亿元其中533亿元已被动用[29] - 集团营运资金变动及税项支付前净现金流入为港币44亿元[3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今后数年主要计划开支估计为港币16亿元其中4亿元已承担[32] - 二〇二一年六月三十日非流动负债为546.34亿港元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为514.03亿港元[37] - 二〇二一年六月三十日流动负债为115亿港元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为171.02亿港元[37] - 二〇二一年六月三十日总负债为661.34亿港元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为685.05亿港元[37] - 二〇二一年六月三十日净资产为2121.69亿港元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为2094.09亿港元[37] - 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总资产为港币269867百万元[36]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港币8436百万元[36] - 2021年6月30日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总额为53350百万港币2020年12月31日为54278百万港币[58] - 2021年6月30日法定股本每股0.1元股数为5000百万股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数为3036百万股[59] - 2021年平均实质借贷年利率为1.4%2020年为2.3%[5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其他长期投资上市投资第一级为149.12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30.41亿港元[61] - 2021年6月30日衍生金融工具第二级为69.4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40.07亿港元[61] - 2021年6月30日银行借款及其它借款为192.45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49.29亿港元[61] - 2021年6月30日为附属公司担保713.25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637.33亿港元[66] - 2021年6月30日为客户按揭贷款担保0.0131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0.0727亿港元[66] - 2021年6月30日集团物业计划开支已承担4.46亿港元尚未承担11.2亿港元总额15.66亿港元[67] 税务及财务支出情况 - 2021年税项支出增加82%至7.09亿港元2020年为3.89亿港元[20] - 2021年总利息支出为330百万港币其他财务支出为43百万港币2020年分别为537百万港币和25百万港币[50] - 2021年香港地区本期税项准备为591百万港币2020年为701百万港币[52] 其他收支情况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支出净额为0.62亿港元2020年为11.48亿港元[49] - 2021年上半年酒店物业减值拨备0.67亿港元2020年为10.43亿港元[49] - 2021年上半年汇兑损失净额0.41亿港元2020年为0.89亿港元[49] - 2021年利息支出中银行借款及透支为126百万港币其他借款为204百万港币2020年分别为358百万港币和179百万港币[50]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情况 - 2021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项0至30日为189百万港币31至60日为23百万港币61至90日为4百万港币90日以上为62百万港币[56] - 2021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项0至30日为64百万港币31至60日为13百万港币61至90日为7百万港币90日以上为12百万港币[57] 公司人员及股份权益情况 - 集团旗下雇员约有2900人[33] - 部分董事于2021年6月30日占公司股份权益及对应百分比吴天海1435445股(0.0473%)徐耀祥300000股(0.0099%)梁君彦6629股(0.0002%)杨永强20000股(0.0007%)[72] - 主要股东会德丰有限公司与HSBC Trustee (C.I.) Limited于2021年6月30日被当作持有1487051651股股份(48.98%)权益[74] - 凌缘庭2021年酌情性周年现金花红为2917千港元(2020年为4932千港元)[76] - 凌缘庭2021年8月10日调任为九龙仓执行董事[77] - 报告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8] 租金及相关费用情况 - 2020年从特定租户赚取租金收入2.95亿港元[64] - 2021年从若干投资物业租户所得租金收入0.68亿港元2020年为0.53亿港元[64] - 2021年酒店业务相关服务应付费用0.07亿港元2020年为0.04亿港元[65] - 2021年物业项目物业服务费用0.18亿港元2020年为0.68亿港元[65]
九龙仓置业(01997)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3-31 17:36
公司股份及股息相关 - 公司于2020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数目为3,036,227,327[6] - 公司2020年第一次中期股息派發日期为2020年9月2日[6] - 公司2020年第二次中期股息派發日期为2021年4月22日[6] - 公司2020年第二次中期股息記錄日期及時間为2021年3月25日下午六時正[7] - 公司已宣布派发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0.69港元,全年合共派息每股1.47港元,2019年为2.03港元[12] - 2020年度每股共派股息1.47港元,2019年为2.03港元,占香港投资物业及酒店基础净盈利的65%[130] - 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0.78港元于2020年9月2日派发,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0.69港元将于2021年4月22日派发给2021年3月25日下午6时正名列股东登记册内的股东[130] 公司旗下物业资产情况 - 公司旗下香港美利酒店拥有336间客房[9] - 公司旗下荷里活廣場设有258间商店[9] - 公司旗下海港城和时代广场拥有999年地契[9] - 公司旗下会德丰大厦及卡佛大厦拥有999年期地契[9] - 公司旗下Scotts Square属永久業權物業[9] - 时代广场物业估值527亿港元,较2019年下跌7%[29][3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物业估值为93.03亿港元,较2019年下降3%;其它资产为3900万港元,较2019年增长457%;总营业资产为93.42亿港元,较2019年下降3%[42] - 投资物业减少6%至2455亿港元,占总营业资产90%;海港城估值1712亿港元,时代广场估值527亿港元[72] - 酒店物业账面价值75亿港元,估值143亿港元[73] - 发展物业为63亿港元;其它长期投资总额为130亿港元,重估盈余12亿港元,年末累计盈余结余15亿港元[74] 市场环境及公司应对措施 - 香港零售销售额连续第二年下跌[10] - 公司为商场租户提供超20亿港元租金优惠,将营销开支增至三倍[1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基础净盈利减少24%至75亿港元,2019年为98亿港元[12] - 计入投资物业重估亏损138亿港元,股东应占集团亏损为79亿港元,2019年为盈利39亿港元[1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总资产达2779亿港元,股东应占账面资产净值为2046亿港元,相当于每股67.38港元[12] - 年末负债净额为520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24.8%[12] - 公司将香港投资物业和酒店基础净盈利的65%分派予股东[12] - 2020年公司收入155.15亿港元,较2019年的160.43亿港元下降3%[16] - 2020年公司营业盈利99.73亿港元,较2019年的127.11亿港元下降22%[16] - 2020年股东应占亏损78.54亿港元,2019年为盈利39.28亿港元,同比下降300%[16] - 2020年公司核心收入121.41亿港元,较2019年的157.11亿港元下降23%[16] - 2020年全年股息44.63亿港元,较2019年的61.64亿港元下降28%[16] - 2020年公司资产总额2779.14亿港元,较2019年的2843.41亿港元下降2%[16] - 2020年公司负债净额52.018亿港元,较2019年的42.629亿港元增加22%[16] - 2020年公司总收入86.74亿港元,较2019年的115.77亿港元下降25%[23] - 公司总收入(包括酒店)下跌25%,营业盈利下跌29%[24] - 2020年公司收入为155.15亿港元,2019年为160.43亿港元[180] - 2020年公司营业亏损5.451亿港元,2019年营业盈利6.883亿港元[180] - 2020年公司亏损8.138亿港元,2019年盈利3.991亿港元[180] - 2020年公司每股亏损2.59港元,2019年每股盈利1.29港元[180] - 2020年公司其他全面收益为13.69亿港元,2019年为 - 8000万港元[181] - 2020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6.769亿港元,2019年全面收益总额为3.911亿港元[181] - 2020年末公司投资物业为245.473亿港元,2019年末为259.873亿港元[182] - 2020年末公司总资产为277.914亿港元,2019年末为284.341亿港元[182] - 2020年末公司总负债为68.505亿港元,2019年末为62.927亿港元[182] - 2020年末公司净资产为209.409亿港元,2019年末为221.414亿港元[182] - 2019年1月1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218797万港元,非控股股东权益为5535万港元,总权益为224332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204551万港元,非控股股东权益为4858万港元,总权益为209409万港元[183] - 2019年公司盈利3928万港元,2020年公司亏损7854万港元[183] - 2019年全面收益总额为3895万港元,2020年全面收益总额为 - 6421万港元[183] - 2020年营业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4824万港元,2019年为12023万港元[184] - 2020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8132万港元,2019年为 - 8065万港元[184] - 2020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588万港元,2019年为 - 3677万港元[184] - 2020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结存为2260万港元,2019年为2907万港元[184] - 2020年营业盈利为9973万港元,2019年为12711万港元[185] - 2020年融资现金流量变动总额为7824万港元,2019年为3152万港元[186] - 2020年12月31日融资活动产生的负债为54278万港元,2019年为45536万港元[186] - 2020年集团收入总额为155.15亿港元,较2019年的160.43亿港元下降3.3%[188] - 2020年集团除税前亏损69.33亿港元,2019年为盈利59.52亿港元[188] - 2020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139.65亿港元,2019年为减少57.88亿港元[188] - 2020年销售发展物业收入为26.21亿港元,2019年仅为0.38亿港元[188] - 2020年投资物业收入118.28亿港元,较2019年的142.79亿港元下降17.16%[188] - 2020年集团资产总额为277.914亿港元,2019年为284.341亿港元[191] - 2020年香港地区收入123.92亿港元,2019年为158.36亿港元;香港以外地区收入31.23亿港元,2019年为2.07亿港元[194] - 2020年酒店物业减值105.1亿港元,2019年为15.7亿港元[193] - 2020年集团资本性支出5.5亿港元,2019年为67.68亿港元[193] - 2020年集团折旧及摊销2.94亿港元,2019年为2.9亿港元[193] - 2020年折旧及摊销(酒店及会所物业、厂房及设备、租赁土地)为2.868亿港元,2019年为2.837亿港元[196] - 2020年折旧及摊销总额、应收贸易账项减值亏损、员工成本、核数师酬金分别为2.94亿港元、0.47亿港元、8.94亿港元,2019年分别为2.9亿港元、无、10.06亿港元[196] - 2020年确认买卖物业的成本为20.8亿港元,2019年为-1.34亿港元[196] - 2020年投资物业直接营运支出为19.9亿港元,2019年为16.96亿港元[196] - 2020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117.95亿港元,2019年为142.3亿港元[196] - 2020年员工成本中界定供款退休计划成本为4900万港元,2019年为4800万港元[197] - 2020年财务资产(主要为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2600万港元,2019年为3700万港元[197] - 2020年董事酬金总额为4549.3万港元,2019年为5702.2万港元[199] - 2020年执行董事吴天海酬金为1154.3万港元,2019年为1310.9万港元[199] - 2020年独立非执行董事欧肇基酬金为45万港元,2019年为45万港元[199] - 集团基础净盈利减少24%至74.77亿港元(2019年:97.91亿港元)[64] - 集团收入减少3%至155.15亿港元(2019年:160.43亿港元),营业盈利减少22%至99.73亿港元(2019年:127.11亿港元)[65] - 海港城(包括酒店)总收入下跌25%至86.74亿港元(2019年:115.77亿港元),营业盈利下跌29%至67.3亿港元(2019年:94.47亿港元)[65] - 投资物业分部收入减少17%至118.28亿港元(2019年:142.79亿港元),营业盈利减少22%至97.33亿港元(2019年:125.01亿港元)[65] - 酒店分部收入暴跌58%至6.3亿港元(2019年:15.07亿港元),营业亏损3.79亿港元(2019年:盈利0.61亿港元)[65] - 发展物业分部收入增加至26.21亿港元(2019年:0.38亿港元),营业盈利增加至4.44亿港元(2019年:1.31亿港元)[65] - 投资的营业盈利增加205%至3.57亿港元(2019年:1.17亿港元)[65] - 投资物业产生139.65亿港元的重估亏损[66] - 实际借贷年利率为1.9%(2019年:2.6%),未扣除拨作资产成本的财务支出下降4%[67] - 年税项支出减少39%至12.05亿港元(2019年:19.61亿港元)[68] - 2020年末股东权益减少116亿港元至2046亿港元,每股为67.38港元;总权益减少120亿港元至2094亿港元[70] - 2020年末总资产为2779亿港元,其中92%位于香港;总营业资产为2741亿港元[71] - 2020年末负债净额上升至520亿港元,负债净额与总权益比率上升至24.8%[75][76] - 2020年末备用信贷额共696亿港元,其中543亿港元已被动用[77] - 集团持有流通性上市投资组合,总市值为130亿港元[78] - 2020年集团营运资金变动及税项支付前净现金流入99亿港元,营业业务净现金流入48亿港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81亿港元[79] - 截至2020年末,未来数年主要开支估计为20亿港元,其中6亿港元已承担[8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海港城商场2020年收入5.366亿港元,较2019年的7.452亿港元下降28%[22][23] - 海港城写字楼2020年收入2.705亿港元,较2019年的2.748亿港元下降2%[22][23] - 商场年末出租率90%,收入下跌28%,营业盈利下跌34%[24] - 写字楼年末出租率85%,收入及营业盈利双双下跌2%[26] - 港威豪庭年末出租率81%,平均租金相对稳定[27] - 时代广场商场年末出租率93%,收入下跌22%,营业盈利下跌30%[31][34] - 时代广场写字楼年末出租率86%,收入下跌6%,营业盈利下跌7%[31][35] - 时代广场总收入22.7亿港元,较2019年下跌18%,总营业盈利18.47亿港元,较2019年下跌24%[32][33] - 中环组合收入上升2%,营业盈利上升3%[36] - 会德丰大厦写字楼出租率94%,零售物业出租率100%;卡佛大厦写字楼出租率95%,零售物业出租率100%[36][37] - 香港美利酒店有336个房间和5间餐厅及酒吧,年内每间可出租客房收入及入住率超越
九龙仓置业(01997)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8-31 16: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半年度未经审核集团基础净盈利减少26%至38.44亿港元[4] - 计入投资物业重估亏损净额73.5亿港元后,股东应占集团亏损达44.54亿港元[4] - 中期股息每股0.78港元,股息总额为23.68亿港元,占香港投资物业及酒店基础净盈利的65%[5] - 集团各业务层面受疫情打击,收入下降20%,营业盈利及基础净盈利皆下降26%[6] - 2020年度中期集团基础净盈利减少26%至38.44亿港元,投资物业减少23%至38.53亿港元,酒店由盈转亏[14] - 集团收入减少20%至67.75亿港元,营业盈利减少26%至49.66亿港元[15] - 投资物业收入减少18%至60.89亿港元,营业盈利减少21%至52.11亿港元,酒店收入暴跌72%至2.56亿港元,导致营业亏损2.43亿港元,投资及其它收入上升4%至1.55亿港元,营业盈利上升15%至0.89亿港元[15] - 投资物业组合于2020年6月30日录得重估亏损75.29亿港元,应占未变现亏损73.5亿港元计入综合损益表[16] - 净财务支出为6.77亿港元,集团实际借贷年利率为2.3%,若不计入未变现按市价入账亏损,未扣除拨作资产成本的财务支出增幅为18%[17] - 税项支出减少62%至3.89亿港元,因投资物业及酒店应课税盈利下降,还有4.94亿港元一次性土地增值税拨回[18] - 本期股东应占集团亏损为44.54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1.47港元,基础净盈利下跌26%至38.44亿港元,每股基础盈利为1.27港元[1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股东权益减少83亿港元至2079亿港元,总权益减少90亿港元至2124亿港元,总资产为2870亿港元,投资物业减少3%至2515亿港元,酒店物业列账为72亿港元[20][21][22][23] - 发展物业为66亿港元(2019年:51亿港元),联营及合营公司发展物业为27亿港元[2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负债净额升至526亿港元(2019年:426亿港元),负债净额与总权益比率升至24.8%(2019年:19.3%)[25] - 2020年6月30日备用信贷额共666亿港元,其中581亿港元已动用[27] - 当期集团营运资金变动及税项支付前净现金流入50亿港元(2019年:68亿港元),营业业务净现金流入减至10亿港元(2019年:68亿港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74亿港元(2019年:3亿港元)[2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未来数年主要开支估计为32亿港元,其中6亿港元已承担[3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67.75亿港元(2019年:84.98亿港元),当期亏损48.53亿港元(2019年:盈利70.73亿港元)[3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当期全面收益总额亏损61.19亿港元(2019年:盈利72.12亿港元)[34]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8.6968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8.4341亿港元增长0.92%[35]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7.4527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6.2927亿港元增长18.43%[36]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为21.2441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2.1414亿港元下降4.05%[36] - 2020年上半年公司亏损4454万港元,2019年上半年盈利6989万港元[37]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 - 5456万港元,2019年上半年为7091万港元[37] - 2020年上半年营业现金流入为5002万港元,较2019年的6797万港元下降26.41%[38] - 2020年上半年营业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969万港元,较2019年的6847万港元下降85.85%[38] - 2020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357万港元,较2019年的251万港元增长2831.08%[38] - 2020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052万港元,2019年为 - 5864万港元[38] - 2020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结存为5535万港元,较2019年6月30日的3398万港元增长62.89%[38] - 2020年上半年投资物业收入608900万港元,发展物业收入30300万港元,酒店收入25600万港元,2019年同期分别为743300万港元、1000万港元、90600万港元[43][44][47][48][51] - 2020年上半年集团收入总额677500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849800万港元,同比下降20.27%[49] - 2020年上半年香港地区收入626300万港元,营业盈利486400万港元;香港以外地区收入51200万港元,营业盈利10200万港元[52] - 2020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752900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增加181400万港元[43][47] - 2020年上半年发展物业支出净额7900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2500万港元[43][48] - 2020年上半年酒店支出净额131000万港元,2019年同期未提及相关数据[44] - 2020年上半年内部分部收入2800万港元,2019年同期无内部分部收入[44][51] - 2020年上半年企业支出8800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7200万港元[46][48] - 2020年上半年集团按《财报准则》第15号确认的管理及服务收入56100万港元、其它租金相关收入19400万港元、酒店及会所营运收入25600万港元、销售发展物业收入30300万港元,2019年同期分别为60200万港元、15700万港元、90600万港元、1000万港元[49] - 2020年上半年集团按其它会计准则确认的租金收入中固定部分为515400万港元、可变部分为16000万港元,2019年同期分别为588500万港元、78900万港元[49] - 2020年折旧及摊销总额为1.51亿港元,2019年为1.46亿港元;员工成本2020年为4.42亿港元,2019年为5.06亿港元;确认买卖物业的成本2020年为2.81亿港元,2019年为900万港元;投资物业租金收入总额2020年为60.89亿港元,2019年为74.33亿港元[53] - 2020年其它支出净额为11.48亿港元,2019年无,主要包括酒店物业减值拨备10.43亿港元和汇兑损失净额8900万港元[54] - 2020年总利息支出为6.77亿港元,2019年为4.6亿港元;2020年平均实质借贷年息率为2.3%,2019年为2.4%[55] - 2020年所得税总额为3.89亿港元,2019年为10.28亿港元;香港利得税准备按16.5%税率计算,香港以外地区所得税主要按25%及最多10%税率计算[57][58] - 2020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44.54亿港元,2019年盈利69.89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按30.36亿股已发行普通股计算[59] - 2020年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0.78港元,共23.68亿港元;2019年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1.10港元,共33.4亿港元[60] - 2020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项为5.22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3.32亿港元;其它应收账项及预付款项2020年为9.9亿港元,2019年为5.53亿港元[61] - 2020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项为2.58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51亿港元;租金及客户按金2020年为36.51亿港元,2019年为37.61亿港元[62] - 2020年6月30日银行借款及其它借款总额为58.127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45.536亿港元[63] - 2020年6月30日法定股本为5亿港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为3.04亿港元,股数均为30.36亿股[6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上市投资第一级资产为103.4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40.65亿港元[6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利丰掉期合约第二级资产为1.43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0.52亿港元[6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跨货币利率掉期合约第二级资产为7.03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88亿港元[6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租金收入为3.48亿港元,2019年为5.61亿港元[7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会德丰相关租户租金收入为2.95亿港元,2019年为4.96亿港元[7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会德丰及九龙仓旗下附属公司租金收入为0.53亿港元,2019年为0.65亿港元[7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酒店业务服务应付费用为0.04亿港元,2019年为0.48亿港元[7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物业项目服务费用为0.68亿港元,2019年为0.13亿港元[7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为附属公司担保金额为602.87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442.24亿港元[7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为客户按揭贷款担保金额为6.01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5.46亿港元[7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物业承担总额已承担4.39亿港元、尚未承担21.29亿港元、总额25.68亿港元;酒店承担总额已承担2.02亿港元、尚未承担4.79亿港元、总额6.81亿港元;集团总额已承担6.41亿港元、尚未承担26.08亿港元、总额32.49亿港元[73]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物业承担总额已承担11.77亿港元、尚未承担43.94亿港元、总额55.71亿港元;酒店承担总额已承担1100万港元、尚未承担1.09亿港元、总额1.2亿港元;集团总额已承担11.88亿港元、尚未承担45.03亿港元、总额56.91亿港元[73] - 发展物业的尚未支出承担中,中国内地合营公司应占承担2020年6月30日为19.67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20.25亿港元[7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海港城整体收入下跌28%及营业盈利下跌30%,商场收入下跌30%及营业盈利下跌33%,6月底出租率为90%[6] - 写字楼面积新增36万平方呎,6月底出租率略降至86%[8] - 港威豪庭入住率达82%[9] - 时代广场整体收入下降19%及营业盈利减少21%,商场收入减少23%及营业盈利下跌25%,6月底出租率降至92%[10] - 太子酒店自2月起暂停营业翻新,计划2021年上半年重开[9] - 2020年6月底写字楼整体出租率为91%,会德丰大厦写字楼出租率达94%,卡佛大厦写字楼出租率为98%,荷里活广场出租率为96%,会德丰广场写字楼和商场出租率达93%,Scotts Square商场出租率为96%[11][12][13] - 中环组合中会德丰大厦和卡佛大厦收入增加6%,营业盈利上升8%,荷里活广场收入减少13%,营业盈利下降17%[11][12] 租户纾缓措施 - 上半年为租户提供超10亿港元现金纾缓[3][6] 公司人员相关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旗下雇员约2800人[32]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吴天海持有本公司1259445股(0.0415%)、会德丰176000股(0.0086%)、九龙仓2009445股(0.0659%)[7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梁君彦持有本公司6629股(0.0002%)、九龙仓6629股(0.0002%)[7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杨永强持有本公司20000股(0.0007%)、九龙仓20000股(0.0007%)[7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徐耀祥持有会德丰300000股(0.0146%
九龙仓置业(01997)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01 17:51
股份与股息相关 - 2019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数目为3,036,227,327股[6] - 2019年第一次中期股息派发日期为2019年9月10日[6] - 2019年第二次中期股息记录日期及时间为2020年4月6日下午6时正,派发日期为2020年4月23日[6] - 公司2019年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港币1.10元已于2019年9月10日派发[150] - 公司2019年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港币0.93元将于2020年4月23日派发给在2020年4月6日下午6时正名列股东登记册内的股东,以代替派发末期股息[150] - 2019年度股息总额为每股港币2.03元(2018年:每股港币2.10元),占香港投资物业及酒店基础净盈利的65%[150] - 集团宣布派发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0.93港元(2018年:1.05港元),全年合共派息每股2.03港元[13] - 董事会拟按年派发相当于来自香港投资物业及酒店的股东应占基础净盈利约65%的股息[99] - 公司根据《企业管治守则》守则条文第E.1.5条采纳了《股息政策》[146] 公司运营时间安排 - 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时间为2020年5月4日至2020年5月7日[6] - 股东周年大会于2020年5月7日上午11时15分举行[6] - 2019年股东周年大会于2019年5月7日在香港九龙广东道3号马哥孛罗香港酒店地下百年厅举行[141] - 2020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0年5月7日举行[142]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具公司股东大会之表决权)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随时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董事会须于送递要求之日起21日内召开大会,并于送递要求之日起两个月内举行[144] 宏观经济环境 - 2019年香港全年本地生产总值十年内首次下降[10] - 2019年全年零售销售额录得2003年沙士爆发以来最大倒退[10] - 全球及本地经济面临挑战,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重创各经济行业[194]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 - 集团基本净盈利减少3%至98亿港元(2018年:101亿港元)[12] - 股东应占集团盈利减少78%至39亿港元(2018年:180亿港元),下跌幅度141亿港元,几乎全部来自投资物业重估[12] - 2019年投资物业重估亏损57亿港元,2018年则录得盈余80亿港元[12] - 收购新加坡物业后,年末负债净额微升至426亿港元,负债净额与总权益比率为19.3%[12] - 集团总资产为2843亿港元,资产账面净值为2162亿港元,相当于每股71.2港元[12] - 2019年收入为160.43亿港元,较2018年的164.81亿港元减少3%[16] - 2019年营业盈利为127.11亿港元,较2018年的127.24亿港元减少0%[16] - 2019年核心收入为157.11亿港元,较2018年的160.59亿港元减少2%[16] - 2019年集团基础净盈利减少3%至97.91亿港元,股东应占盈利减少78%至39.28亿港元[81] - 集团收入减少3%至160.43亿港元,营业盈利持平于127.11亿港元[82] - 酒店收入下跌17%至15.07亿港元,营业盈利下跌76%至6100万港元[82] - 发展物业收入减少57%至3800万港元,营业盈利为1.31亿港元[82] - 投资物业组合于2019年底估值2599亿港元,重估产生57.88亿港元亏损[83] - 净财务支出为10.07亿港元,集团实际借贷年利率为2.6% [84] - 2019年税项支出减少2%至19.61亿港元[85] - 2019年底股东权益减少26亿港元至2162亿港元,总权益减少29亿港元至2214亿港元[86] - 2019年底总资产为2843亿港元,其中94%位于香港[87] - 2019年底负债净额上升至426亿港元[91]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总负债净额为426亿港元,2018年为394亿港元;负债净额与总权益比率为19.3%,2018年为17.6%[92] - 2019年12月31日,备用信贷额合共494亿港元,其中455亿港元已被动用[93] - 若干银行信贷以账面价值合共57亿港元(2018年:44亿港元)的集团发展中投资物业及待沽发展物业作抵押[93] - 2019年集团持有流通性股本投资组合市值合共为41亿港元,2018年为24亿港元[94] - 2019年集团录得营运资金变动前净现金流入128亿港元(2018年:129亿港元),营运资金变动后营业业务净现金流入增至120亿港元(2018年:95亿港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81亿港元(2018年:2亿港元)[9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未来数年主要开支估计为57亿港元,其中12亿港元已承担[96] 集团物业组合数据 - 集团物业组合约有1230万平方呎楼面面积,总值达2740亿港元,总收入达157亿港元[8] - 公司物业价值1803亿港元,广东道高级时装临街店面长1/3英里[21] - 海港城商场总楼面面积206.8万平方呎,收入74.52亿港元,平均出租率96%,年杪估值963.2亿港元;写字楼总楼面面积461.5万平方呎,收入27.48亿港元,平均出租率95%,年杪估值708.76亿港元;其它部分总楼面面积172.6万平方呎,收入13.77亿港元,年杪估值130.9亿港元[22] - 2019年公司总营业资产180.914亿港元,较2018年的184.389亿港元下降2%;物业(估值)、酒店及会所(估值)、其它资产分别为172.556亿港元、7.73亿港元、6280万港元,较2018年变动-2%、-4%、-14%[23] - 2019年公司总收入115.77亿港元,较2018年的118.71亿港元下降2%;商场、写字楼、服务式住宅、酒店及会所收入分别为74.52亿港元、27.48亿港元、2.21亿港元、11.56亿港元,较2018年变动-1%、+4%、-5%、-22%[24] - 2019年公司总营业盈利94.47亿港元,较2018年的96.78亿港元下降2%;商场、写字楼、服务式住宅、酒店及会所营业盈利分别为66.15亿港元、24.21亿港元、1.61亿港元、2.5亿港元,较2018年变动-1%、+4%、+3%、-47%[25] - 海港城租户销售额全年下跌23%,年杪出租率高企于97%[26] - 海港城商场租户组合中,时装租金、面积、销售额百分比分别为37.8%、28.9%、20.4%;皮革用品-皮鞋、手袋及相关业务分别为22.0%、11.7%、28.4%等[27] - 海港城写字楼年杪出租率为93%,续租率为77%,收入上升4%至27.48亿港元[30] - 港威豪庭服务式住宅年杪出租率为89%,年内总收入为2.21亿港元;酒店及会所总收入下跌22%至11.56亿港元,营业盈利减少47%至2.5亿港元,全年整体酒店入住率为81%[31] - 时代广场2019年总营业资产56.601亿港元,较2018年的58.915亿港元下降4%;商场收入20.2亿港元,较2018年的21亿港元下降3%;写字楼收入7.41亿港元,与2018年持平;总营业盈利24.23亿港元,较2018年的24.79亿港元下降2%[34][35][36] - 公司整体收入下降3%至27.61亿港元,营业盈利减少2%至24.23亿港元[37] - 时代广场租户全年销售额下跌19%,收入减少4%至20.2亿港元,营业盈利减少3%至17.74亿港元,年末出租率97%[37] - 写字楼收入维持稳定为7.41亿港元,年末出租率94%[39] - 会德丰大厦和卡佛大厦收入上升至4.95亿港元,营业盈利上升至4.31亿港元,两项目零售物业12月底全租出,会德丰大厦写字楼出租率97%、续租率98%,卡佛大厦写字楼出租率99%、续租率93%[41] - 荷里活广场收入下跌3%至5.52亿港元,营业盈利下跌3%至4.15亿港元,年末出租率96%[46] - 2019年物业(估值)96.3亿港元较2018年96.5亿港元变动 -0%,其它资产700万港元较2018年900万港元变动 -22%,总营业资产96.37亿港元较2018年96.59亿港元变动 -0%[47] - 时代广场商场租户组合中珠宝饰物、美容、健康及配饰租金占比35.3%、面积占比17.4%、销售额占比26.3%[38] - 荷里活广场商场租户组合中餐厅、快餐、其它餐饮及娱乐租金占比27.8%、面积占比33.4%、销售额占比25.7%[48] - 商场租户组合中,百货公司、超市及其它服务租金百分比为33.7%,面积百分比为41.0%,销售额百分比为21.7%[55] - 餐厅、快餐、其它餐饮及娱乐租金百分比为23.1%,面积百分比为22.8%,销售额百分比为29.6%[55] - 时装租金百分比为18.8%,面积百分比为12.2%,销售额百分比为19.0%[55] - 美容及发型服务租金百分比为10.4%,面积百分比为8.4%,销售额百分比为13.5%[55] - 家品及休闲生活业务租金百分比为6.6%,面积百分比为10.4%,销售额百分比为3.9%[55] - 珠宝饰物及配饰租金百分比为3.8%,面积百分比为2.3%,销售额百分比为0.9%[55] - 皮革用品—皮鞋、手袋及相关业务租金百分比为3.6%,面积百分比为2.9%,销售额百分比为11.4%[55] 酒店相关数据 - 香港美利酒店拥有336间客房[8] - 香港美利酒店2019年受不利市况影响,入住率显著下跌,有336个房间[43] - 香港美利酒店获2019年度《悦游》杂志读者之选“香港及澳门十大最佳酒店”榜首[63] - 香港美利酒店入选漫旅Travel + Leisure “Hotels IT List 2019 - 最佳新酒店”[63] - 集团拥有及经营的酒店有4间在香港及1间在内地[196] 社会责任与公益活动 - 自2011年创办以来,“学校起动”计划已惠及来自76间伙伴学校超7万名学生[13] - “学校起动”计划获68间伙伴机构和众多义工支持,已为76间学校超7万名学生提供支援[78] - “建筑设计实习计划”已踏入第9届[78] - 自2011年“学校起动”计划和“九龙仓全港中学生绘画比赛”开始实施[78] - 集团本财政年度捐款总额为3900万港元[152] 公司合规与政策 - 报告年度内公司未收到有关公平竞争的违规报告[72] - 报告年度内公司没有职业安全及健康的违规纪录[74] - 报告年度内公司未有违反环境法规的行为[77] - 报告年度内公司没有收到有关侵犯客户私隐的投诉[79] - 2018年公司订立整体削减耗电量的目标并正制订其他重大环境议题的目标[75] - 公司目标在2020年减少集团整体耗电量12%[76] - 2019年1月起公司认购中电的“可再生能源证书”以支持洁净能源[76] - 公司订有处理及发布公司内幕消息的政策,以符合相关规定[139] - 公司采纳《股东通讯政策》,确保股东可方便取得公司资料[140] - 本财政年度内公司无订立或存在可能导致发行股份的股票挂钩协议[152] - 本财政年度内公司无订立或存在与业务有关的管理及行政合约[154] - 本财政年度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58] - 本财政年度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参与使董事因取得股份或债券获利的安排(除九龙仓和会德丰股份认购权计划外)[154] - 本公司组织章程细则或开曼群岛法例无优先认股权条文[157] - 本公司已为董事续投责任保险,保险在本财政年度全年直至报告日期仍然生效[156] 公司治理结构 - 2019财年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内所有守则条文,除吴天海先生担任公司主席兼常务董事偏离守则条文第A.2.1条外[103][104]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十名董事组成,包括五名执行董事和五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7] - 董事会成员性别比例为女性20%,男性80%[108] - 董事会成员年龄组别有50岁以下、71岁或以上、61至70岁,占比分别为10%、40%、50%[108] - 董事会成员服务年资10年或以上、1至3年、3至9年占比分别为10%、40%、50%[108] - 董事会成员族裔中华裔占80%,非华裔占20%[108] - 董事会成员于其它公众上市公司(本集团以外)出任董事,公司数目4间或以上、0间、1至3间占比分别为10%、40%、50%[108] - 许仲瑛等五名董事将于2020年
九龙仓置业(01997)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06 15:0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基础净盈利增加3%至51.84亿港元,投资物业重估盈余减少65%至18.06亿港元,集团盈利减少31%至69.89亿港元[3][4] - 净现金流入30亿港元使负债净额减至364亿港元,负债比率为16.0%[3] - 股息增加5%至每股1.10港元,总额33.4亿港元,占香港投资物业及酒店基础净盈利的65%[3][5] - 集团基础净盈利增加3%至51.84亿港元,投资物业基础盈利增加2%至50.33亿港元,投资物业及酒店占集团基础净盈利99%,股东应占盈利减少31%至69.89亿港元[16] - 投资及其它收入上升11%至1.49亿港元,营业盈利上升18%至7800万港元,综合收入增加4%至84.98亿港元,营业盈利增加6%至67.22亿港元[17] - 净财务支出为4.6亿港元,实际借贷利率上升至2.4%[19] - 税项支出增加至10.28亿港元,股东应占集团盈利为69.89亿港元,较2018年减少31%,每股基本盈利为2.30元[2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股东权益增加39亿港元至2227亿港元,总权益增加40亿港元至2283亿港元[2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总资产升至2837亿港元(2018年:2803亿港元),总营业资产增至2769亿港元(2018年:2747亿港元)[22] - 香港营业资产达2685亿港元(2018年:2667亿港元),占集团总营业资产97%(2018年:97%)[22] - 投资物业增至2610亿港元(2018年:2590亿港元),占总营业资产94%,海港城和时代广场估值合共占投资物业组合91%[23] - 酒店物业以成本减累计折旧及减值亏损列账为80亿港元(2018年:81亿港元)[24] - 发展物业增至39亿港元(2018年:37亿港元),透过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进行的发展物业维持于29亿港元[2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负债净额减至364亿港元(2018年:394亿港元),负债净额与总权益比率降至16.0%(2018年:17.6%)[26][27] - 2019年6月30日备用信贷额共464亿港元,其中398亿港元已被动用,部分银行信贷以46亿港元(2018年:44亿港元)的集团发展中投资物业及待沽发展物业作抵押[28] - 期内集团录得68亿港元(2018年:64亿港元)的营运资金变动前净现金流入,营业业务净现金流入增至68亿港元(2018年:40亿港元),投资活动录得净现金流出3亿港元(2018年:流入1亿港元)[3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未来数年主要开支估计为61亿港元,其中15亿港元已承担[31] - 2019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盈利69.89亿港元(2018年:101.79亿港元),每股盈利2.30港元(2018年:3.35港元)[33] - 2019年上半年盈利7073百万港元,2018年为10281百万港元[34] - 2019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为261022百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58984百万港元[35] - 2019年6月30日总负债为15075百万港元和55359百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4347百万港元和56024百万港元[36] - 2019年6月30日净资产为228310百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24332百万港元[36] - 2019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7212百万港元,2018年为10198百万港元[34] - 2019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结存为3398百万港元,2018年为1684百万港元[38] - 2019年上半年营业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6847百万港元,2018年为3952百万港元[38] - 2019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51百万港元,2018年所得现金净额为125百万港元[38]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864百万港元,2018年为5447百万港元[38] - 2019年上半年已付公司股东股息为3188百万港元,2018年为2884百万港元[38] - 公司2019年上半年收入总额为84.98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81.54亿港元,同比增长4.22%[45] - 2019年上半年集团除税前盈利8.101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1.299亿港元,同比下降28.3%[43][44] - 2019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增加18.14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52.24亿港元,同比下降65.28%[43][44] - 2019年上半年财务支出4.6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3.2亿港元,同比增长43.75%[43][44] - 2019年上半年联营公司税后所占业绩为0,合营公司税后所占业绩为2500万港元;2018年同期联营公司税后所占业绩为200万港元,合营公司税后所占业绩为4800万港元[43][4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为84.98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81.54亿港元;营业盈利为67.22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63.52亿港元[47] - 2019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总额为1.46亿港元,员工成本为5.06亿港元;2018年折旧及摊销总额为1.48亿港元,员工成本为4.78亿港元[48] - 2019年上半年总利息支出为4.6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3.2亿港元;2019年平均实质借贷年息率为2.4%,2018年为1.5%[49] - 2019年上半年所得税总额为10.28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0.18亿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香港以外地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50][51] - 2019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公司股东应占盈利69.89亿港元计算,2018年同期为101.79亿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均为30.36亿股[52] - 2019年宣布派发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1.10港元,总额33.4亿港元;2018年每股1.05港元,总额31.88亿港元[53] - 2019年6月30日应收贸易及其它账项为9.5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8.73亿港元[55] - 2019年6月30日应付贸易及其它账项中租金及客户按金为36.36亿港元,建筑成本应付账项为6.1亿港元[56] - 2019年6月30日银行借款及其它借款总额为398.21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420.97亿港元[57] - 法定股本每股0.1港元,2019年6月30日和2018年12月31日股数均为50亿股,金额均为5亿港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数均为30.36亿股,金额均为3.04亿港元[5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上市投资第一级资产为25.48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3.96亿港元;衍生金融工具第二级资产为2.71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6000万港元[6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衍生金融工具第二级负债为75.4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73.3亿港元[6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租金收入为5.61亿港元,2018年为5.39亿港元;其中会德丰相关公司承租租金收入为4.96亿港元,2018年为4.77亿港元;会德丰及九龙仓旗下附属公司承租租金收入为6500万港元,2018年为6200万港元[6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酒店业务相关服务应付费用为4800万港元,2018年为4700万港元;物业项目物业服务费用为1300万港元,2018年为1000万港元[6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为附属公司担保金额为408.77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419亿港元;集团为客户按揭贷款担保金额为2.86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8900万港元[6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物业已承担开支为14.88亿港元,尚未承担开支为45.34亿港元,总额为60.22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已承担开支为14.96亿港元,尚未承担开支为49.4亿港元,总额为64.36亿港元[6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酒店已承担开支为1300万港元,尚未承担开支为1.13亿港元,总额为1.26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已承担开支为500万港元,尚未承担开支为1.19亿港元,总额为1.24亿港元[6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总已承担开支为15.01亿港元,尚未承担开支为46.47亿港元,总额为61.48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已承担开支为15.01亿港元,尚未承担开支为50.59亿港元,总额为65.6亿港元[65] - 发展物业尚未支出承担中,中国内地合营公司应占承担2019年6月30日为21.42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1.69亿港元[6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投资物业收入增加4%至74.33亿港元,营业盈利增加4%至65.91亿港元[6] - 集团旗下三个商场在香港零售销售总额市场占有率合共10%,海港城带来73%的收入和76%的营业盈利[6] - 海港城总收入上升5%至61.65亿港元,营业盈利上升6%至50.93亿港元[7] - 海港城商场收入增加6%至39.94亿港元,平均租金上升4%至每平方呎月租508港元,出租率96%[7] - 写字楼整体出租率94%,收入上升6%至13.55亿港元,续租率52%,平均市值租金增长9%[8] - 住宅出租率98%,收入下跌8%至1.11亿港元[9] - 酒店整体入住率微升至95%,总收入上升1%至6.17亿港元,营业盈利下跌3%至2.07亿港元[10] - 中环组合收入上升4%至2.43亿港元,营业盈利上升4%至2.11亿港元,会德丰大厦写字楼出租率97%,续租租金调升率32%,续租率52%,卡佛大厦写字楼全租出,续租租金调升率29%,续租率38%[14] - 荷里活广场收入减少2%至2.84亿港元,营业盈利下跌2%至2.22亿港元,2019年6月30日出租率98%[15] - 投资物业收入及营业盈利均上升4%,分别为74.33亿港元和65.91亿港元,海港城收入及营业盈利皆增加6%[17] - 酒店收入上升9%至9.06亿港元,营业盈利上升67%至1.39亿港元,发展物业收入减少85%至1000万港元,录得营业亏损1400万港元[17] - 2019年上半年投资物业收入74.33亿港元,发展物业收入1000万港元,酒店收入9.06亿港元[43] - 2018年同期投资物业收入71.23亿港元,发展物业收入6600万港元,酒店收入8.31亿港元[44] 财报准则影响 - 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新订及修订的《财报准则》,公司评估认为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39] - 公司作为承租人采纳《财报准则》第16号,因无重大经营租赁,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财务影响[40] 财务资料审核与合规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财务资料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且无不同意见[67] - 财政期间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第A.2.1条外所有守则条文[68] - 2017年公司采纳《公司守则》规管董事证券交易,报告期内董事均遵守该守则[69] 股权结构 - 2019年6月30日,吴天海持有会德丰176,000股(0.0086%)、本公司1,009,445股(0.0332%)、九龙仓及会德丰认股权对应股份权益[70][71][74][76] - 2019年6月30日,徐耀祥持有会德丰300,000股(0.0146%)、九龙仓认股权对应股份900,000股(0.03%)、会德丰认股权对应股份900,000股(0.04%)[70][74][76] - 2019年6月30日,梁君彦持有本公司6,629股(0.0002%)[71] - 2019年6月30日,杨永强持有本公司20,000股(0.0007%)[71] - 2019年6月30日,李玉芳持有本公司600,000股(0.0197%)、九龙仓认股权对应股份1,200,000股(0.04%)[72][74] - 2019年6月30日
九龙仓置业(01997)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01 17:5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7年11月23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3,036,227,327股,市值约为港币1420亿元[5] - 本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业务为发展、拥有及营运位于香港黄金地段的优质物业及酒店作投资用途[133] 股息相关信息 - 2018年第一次中期股息派發日期为2018年9月10日,第二次中期股息记录日期为2019年4月3日下午6时正,派發日期为2019年4月23日[5] - 公司宣派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1.05港元,全年合共派息每股2.10港元[13] - 2018年度股息总额为港币63.76亿元,占香港投资物业及酒店已变现基础净盈利的65%[133] - 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港币1.05元于2018年9月10日派发,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港币1.05元将于2019年4月23日派发[133] - 董事会拟按年派发相当于来自香港投资物业及酒店的股东应占已变现基础净盈利约65%的股息[85] 公司重要时间安排 - 公司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时间为2019年5月2日至2019年5月7日,股东周年大会于2019年5月7日上午11时15分举行[5] - 2018年股东周年大会于2018年5月9日在香港九龙广东道三号马哥孛罗香港酒店地下百年厅举行,核数师出席并接受股东提问[126] - 2019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19年5月7日举行,公司鼓励股东出席并投票[127] 物业组合信息 - 公司物业组合共有约1170万平方呎楼面面积,于2018年12月31日总值高达港币2740亿元,总收入达港币160亿元[7] - 海港城和时代广场拥有999年地契[7] - 会德丰大厦和卡佛大厦拥有999年期地契,卡佛大厦拥有皇后大道中上最长的临街店面[7] - The Murray, Hong Kong拥有336间客房,自2018年开业便夺得多项国际殊荣[7] - 荷里活广场设有258间商店[8] 股权权益信息 - 集团间接拥有海港企业有限公司71.5%权益[8] - 会德丰拥有按相关条例规定须向公司披露的公司股本权益[15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吴天海持有本公司1,009,445股股份,占比0.0332%;持有会德丰176,000股股份,占比0.0086%;持有九龙仓1,509,445股股份,占比0.0495%[15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梁君彦持有本公司6,629股股份,占比0.0002%;持有九龙仓6,629股股份,占比0.0002%[15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杨永强持有本公司20,000股股份,占比0.0007%;持有九龙仓20,000股股份,占比0.0007%[15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徐耀祥持有会德丰300,000股股份,占比0.0146%[15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李玉芳持有九龙仓600,000股股份,占比0.0197%[15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凌缘庭持有九龙仓750,000股股份,占比0.0246%[15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欧肇基持有九龙仓100,000股股份,占比0.0033%[15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吴天海持有九龙仓认股权涉及股份合计3,5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数目的0.11%[15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李玉芳持有九龙仓认股权涉及股份合计1,2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数目的0.04%[15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徐耀祥持有会德丰认股权涉及股份合计9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数目的0.04%[15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会德丰有限公司和HSBC Trustee (C.I.) Limited分别持有1,882,671,608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数目62.01%[16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LL被当作持有254,309,072股股份,占比8.38%;HFIL被当作持有257,002,000股股份,占比8.46%;WIPL被当作持有1,371,360,536股股份,占比45.17%;WIL被当作持有1,882,671,608股股份,占比62.01%[16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年内基础净盈利增加6%至101亿港元,2017年为95亿港元[11] - 计及投资物业重估盈余净额,股东应占盈利为180亿港元,每股盈利为5.94港元[13] - 公司总资产为2803亿港元,资产账面净值增至2188亿港元,相当于每股72.06港元[13] - 公司年内负债净额减少31亿港元,年末降至394亿港元,净负债与总权益比率为17.6%[13] - 2018年公司收入164.81亿港元,较2017年的209.04亿港元下降21%[17] - 2018年基础净盈利100.53亿港元,较2017年的95亿港元增长6%[17] - 2018年股东应占盈利180.27亿港元,较2017年的172.18亿港元增长5%[17] - 2018年物业(估值)为175.608亿港元,较2017年的170.256亿港元增长3%[25] - 2018年其他资产为7.31亿港元,较2017年的5.64亿港元增长30%[25] - 2018年总营业资产为184.389亿港元,较2017年的178.64亿港元增长3%[25] - 物业估值从2017年的566亿港元增至2018年的588.2亿港元,增幅4%;其他资产从6700万港元增至9500万港元,增幅42%;总营业资产从566.67亿港元增至589.15亿港元,增幅4%[40] - 2018年集团基础净盈利增加6%至100.53亿港元,2017年为95亿港元[68] - 2018年投资物业基础净盈利增加12%至97.04亿港元,占集团整体97%[68] - 2018年股东应占盈利增加5%至180.27亿港元,2017年为172.18亿港元[68] - 2018年投资物业收入及营业盈利均稳步上升7%,分别为143.04亿港元和125.45亿港元,2017年分别为133.34亿港元和116.98亿港元[69] - 2018年酒店收入上升30%至18.21亿港元,2017年为14.03亿港元;营业盈利下跌24%至2.55亿港元,2017年为3.37亿港元[69] - 2018年海港城(包括酒店)总收入增加10%至118.71亿港元,2017年为107.8亿港元;总营业盈利增加12%至96.78亿港元,2017年为86.77亿港元,占集团收入72%及集团营业盈利76%[69] - 2018年发展物业收入减少98%至0.89亿港元,2017年为59.07亿港元;营业亏损0.6亿港元,2017年盈利36.3亿港元[69] - 2018年投资及其它收入上升3%至2.67亿港元,2017年为2.6亿港元;营业盈利上升156%至1.23亿港元,2017年为0.48亿港元[69] - 2018年综合收入减少21%至164.81亿港元,2017年为209.04亿港元;营业盈利减少18%至127.24亿港元,2017年为154.42亿港元[69] - 2018年净财务支出为8.15亿港元,2017年为10.29亿港元;实际借贷利率下降至2.0%,2017年为3.2%[71] - 公司税项支出降至19.94亿港元(2017年:42.67亿港元),股东应占集团盈利为180.27亿港元(2017年:172.18亿港元),同比增加5%[72] - 基础净盈利上升6%至100.53亿港元(2017年:95亿港元),每股基础净盈利为3.31港元(2017年:3.13港元)[72] - 2018年底股东权益增加115亿港元至2188亿港元,总权益增加113亿港元至2243亿港元[73] - 2018年底总资产升至2803亿港元(2017年:2727亿港元),总营业资产增至2747亿港元(2017年:2665亿港元)[74] - 香港营业资产为2667亿港元(2017年:2584亿港元),占集团总营业资产97%(2017年:97%)[74] - 投资物业增加2%至2590亿港元(2017年:2538亿港元),占总营业资产94%[75] - 2018年底负债净额降至394亿港元(2017年:425亿港元),负债净额与总权益比率降至17.6%(2017年:19.9%)[78][79] - 2018年底备用信贷额共476亿港元,其中421亿港元已动用[80] - 公司营运资金变动前净现金流入为129亿港元(2017年:155亿港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2亿港元(2017年:126亿港元)[82] - 2018年底未来数年主要开支估计为66亿港元,其中15亿港元已承担[83] - 2018年公司收入为164.81亿港元,2017年为209.04亿港元,同比下降21.16%[192] - 2018年公司营业盈利为12.724亿港元,2017年为15.442亿港元,同比下降17.60%[192] - 2018年公司是年盈利为18.259亿港元,2017年为17.893亿港元,同比增长2.04%[192][193] - 2018年公司每股盈利为5.94港元,2017年为5.67港元,同比增长4.76%[192] - 2018年公司其它全面收益为 - 6.96亿港元,2017年为6.51亿港元,同比下降206.91%[193] - 2018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17.563亿港元,2017年为18.544亿港元,同比下降5.29%[193] - 2018年末公司总资产为280.356亿港元,2017年末为272.675亿港元,同比增长2.82%[194] - 2018年末公司总负债为56.024亿港元,2017年末为59.707亿港元,同比下降6.17%[194] - 2018年末公司净资产为224.332亿港元,2017年末为212.968亿港元,同比增长5.33%[194] - 2018年末公司投资物业为258.984亿港元,2017年末为253.827亿港元,同比增长2.03%[194] - 2017年1月1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19.891亿港元,非控股股东权益为5227万港元,总权益为20.4137亿港元[195] - 2017年公司盈利1.7218亿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为1.7613亿港元,发行新股本带来权益增加1000万港元[195] - 2017年12月31日及2018年1月1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20.7318亿港元,非控股股东权益为5650万港元,总权益为21.2968亿港元[195] - 2018年公司盈利1.8027亿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为1.7551亿港元[195]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21.8797亿港元,非控股股东权益为5535万港元,总权益为22.4332亿港元[195] - 2018年营业现金流入为12.913亿港元,来自营业的现金为12.673亿港元,营业业务所得的现金净额为9498万港元[197] - 2018年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213万港元,融资活动(所用)所得的现金净额为 - 9568万港元[197] - 2018年减少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283万港元,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结存为2675万港元[197] - 2017年1月1日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总额为3.5362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4.2097亿港元[199] - 2018年营业盈利为12.724亿港元,经调整后营业现金流入为12.913亿港元[19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海港城2018年零售销售额大幅上升24%,超370亿港元,高于香港市场平均9%的增长率[11] - 海港城、时代广场和荷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