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普精密(01286)

搜索文档
鹰普精密(0128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6 16:58
公司整体地位与规模 - 按2023年收入总额计算,公司是全球第六大独立熔模铸件制造商及中国最大的熔模铸件制造商[17] - 公司是汽车、航空及液压终端市场方面的全球第三大精密机加工件公司[17] - 公司产品出售至逾30个国家及地区[17] - 公司拥有21间生产设施,其中19间正在营运,2间正在进行认证[21] - 公司有9个销售办事处[20][21] - 公司雇员遍及全球,逾7700名雇员,包括约600名来自全球的工程师[20] 公司产品业务分部占比 - 公司产品业务分部占比分别为砂型铸件23.5%、表面处理1.3%、熔模铸件38.5%、精密机加工件及其他36.7%[18] - 熔模铸件业务占集团2024年度收入38.5%[24] - 精密机加工件及其他业务占集团2024年度收入36.7%[28] - 砂型铸件业务占集团2024年度收入23.5%[31] - 表面处理业务占集团2024年度收入1.3%[35] 公司产品销售区域 - 2024年集团逾半熔模铸件产品销至美洲[25] - 2024年集团精密机加工件及其他产品主要销至欧美[28] - 2024年集团约一半砂型铸件销至美洲、约三分之一销至亚洲[32] - 2024年集团表面处理业务三大终端市场各占约三分之一销售金额[36] 公司荣誉 - 2024年11月鹰普宜兴获上海菱重“优秀供应商奖”[43] - 2024年12月鹰普航空获霍尼韦尔“2024年度综合品质表现奖”[43] - 2024年集团荣获渣打企业成就大奖2024「可持续企业(环境)— 杰出奖」[144] - 2024年12月,集团连续三年获EcoVadis颁发铜奖[144]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收入、利润等) - 2024年集团收入为46.868亿港元,收入增长率为1.8%[18][19] - 2024年公司收入4686.8百万港元,同比上升1.8%[53][54][63] - 2024年公司毛利1269.1百万港元,同比上升7.7%;毛利率27.1%,同比上升1.5%[53]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644.3百万港元,同比上升10.1%;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615.5百万港元,同比上升15.7%[53][54][63]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34.1港仙,同比上升10.0%;经调整每股基本盈利32.6港仙,同比上升15.6%[53] - 2024年每股股息16.0港仙,与2023年持平;自2019年上市至今分红约1160百万港元,超上市募资额约1150百万港元[53][63] - 2024年EBITDA为1390.9百万港元,同比上升13.6%;EBITDA利润率29.7%,同比上升3.1%[53] - 2024年经调整EBITDA为1318.6百万港元,同比上升8.5%;经调整EBITDA利润率28.1%,同比上升1.7%[53][54] - 2024年经营活动所产生净现金1146.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0.6%;经营所得之自由现金流入456.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0.3%[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01.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6%;总债务2196.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7%[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市值3680.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8.8%;企业价值5296.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4.3%[56] - 2024年公司全年收入468680万港元,同比增长1.8%,以当地货币计算同比增长2.4%,因欧元及人民币兑港元平均汇率分别贬值0.7%和1.3%致报告增长率较低[70][72][75][79] - 2024年公司收入4686.8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4604.4百万港元增加1.8% [91][94] - 2024年公司毛利1269.1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1178.3百万港元增加7.7% [91][95] - 2024年公司毛利率27.1%,较2023年的25.6%增加1.5% [91]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33.2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30.2百万港元增加9.9% [91][96] - 2024年公司其他收益净额125.5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20.0百万港元增加527.5% [91][97] - 2024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177.0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158.5百万港元增加11.7% [91][98] - 2024年公司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362.6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341.7百万港元增加6.1% [91][99] - 2024年公司融资成本净额102.3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108.4百万港元减少5.6% [91][100] - 2024年公司所得税开支140.1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33.1百万港元增加323.3% [91][101] - 2024年EBITDA为13.909亿港元,利润率29.7%;股东应占溢利6.443亿港元,净利率13.8%;经调整EBITDA利润率28.1%,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6.155亿港元,经调整净利率13.2%[109] - 2024年资产总值减少1.6%至81.718亿港元,权益总额减少3.2%至47.429亿港元,流动比率从1.55增至1.63[110]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为11.462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352亿港元[111]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为6.9亿港元,较去年减少8290万港元,主要用于资本开支6.12亿港元[113]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为4.672亿港元,去年为所得现金3.597亿港元[114] - 2024年借款总额为21.961亿港元,较去年减少6170万港元,长期借款占比从54.1%增至58.0%[116] - 2024年12月31日借款总额为21.961亿港元,2023年为22.578亿港元;尚可提取银行融资总额为23.086亿港元,2023年为17.856亿港元;净资产负债比率为33.6%,2023年为33.2%[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本支出为6.327亿港元,2023年为7.13亿港元;已订约但未产生的资本承担为4.254亿港元,2023年为2.865亿港元[118] - 2024年12月31日无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作银行借款/融资担保,2023年也无[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增加人民币银行借款比例至48.9%,2023年为37.1%;7.731亿港元借款按固定利率计息[124] - 2024年12月31日有7778名全职雇员,员工成本总额为13.1亿港元,2023年为11.67亿港元[125] - 自2019年6月28日上市以来已向股东派股息约11.6亿港元,超上市时公开发售筹集款项约11.5亿港元[127] - 2024年最高收市价为3.01港元,最低收市价为1.74港元[131] - 2024年全年每股股息达16港仙,股息派息比率49%[134] - 2020 - 2024年股息分别为302.0百万港元、79.1百万港元、301.4百万港元、190.2百万港元、301.9百万港元;派息比率分别为45%、25%、46%、57%、49%[133] - 2024年度每股股息: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138] 各终端市场销售情况 - 大马力发动机终端市场销售额跃升至公司第三大细分终端市场,占总收入16.8%,销售大幅上升58.6%[66] - 航空终端市场销售同比上升26.8%,部分对冲其他终端市场挑战[64][67][70] - 多元化工业务收入同比上升2.1%至226000万港元,汽车业务收入下降3.2%至164050万港元,航空、能源和医疗业务收入上升13.0%至78630万港元[66][69][70] - 休闲娱乐船舶及车辆、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终端市场及其他终端市场收入同比分别下降31.8%、23.0%、6.7%及8.1%至14840万港元、32430万港元、64850万港元和35300万港元[66] 各业务线收入变化 - 砂型铸件业务分部收入大幅上升33.7%,表面处理业务收入同比上升5.4%,熔模铸件和精密机加工件及其他分部收入分别同比下降5.7%和4.9%[74][75] - 美洲区业务收入增幅达4.3%,欧洲营运收入同比下降5.4%,亚洲营运收入上升7.9%[77][79] - 美国市场业务收入增长3.1%,中国市场业务收入增长11.0%[79] 公司运营相关事件 - 2024年和客户共同开发逾1100个新活跃件号零部件,逾9500个活跃件号零部件[20] - 2024年提交111个新专利申请,注册专利合共562个[20] - 新墨西哥园区2024年仍录得较大净亏损,但EBITDA亏损同比减少,土耳其工厂业务利润下跌[65] - 2024年南通工厂火灾保险理赔结束,公司累计获税前净理赔款1.028亿港元[83] 公司未来预测 - 公司预测2025年销售同比增长率约为中高单位数[86] - 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大马力发动机收入持续显著增长,有望在2025年超过乘用车终端市场成最大细分终端市场[81] - 预计2025年乘用车终端市场收入下降,商用市场上升可对冲下滑[83] - 墨西哥SLP园区五座工厂一期2024年基本建成,两座新厂设备安装中,预计2025下半年或2026上半年投产[83][87] - 2024年墨西哥SLP园区已投产三座工厂仍亏损,但EBITDA大幅减亏,公司有信心2025年实现EBITDA正利润[87] - 佛山美锻工厂2024年底完成搬迁整合,预计2026年带来明显整合及协同效应[83] - 预计2025年航空终端市场保持显著增长[87] - 医疗终端市场相关业务2024年Q4开始爬坡,预计2025年显著增长[87] - 能源终端市场预计2025年持续疲软[80] - 2025年公司资本支出约650百万港元,约三分之二预留予墨西哥SLP园区[88] 公司存货及款项情况 - 2024年存货增加9100万港元至10.522亿港元,存货周转天数从123天减至118天[104]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3920万港元至11.206亿港元,平均周转天数从88天减至87天,即期及逾期不足30天款项占比增至94.8%[104]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增加6910万港元至5.886亿港元,平均周转天数从52天增至59天[105] 公司投资者沟通 - 公司定期举办传媒简介会,在社交及线上股票买卖应用程式设订阅专页与投资者沟通[137] 公司可持续发展相关 - 鹰普中国区总部储能电站2024年12月投入运营,最大输出功率20MWh,最大储电量40MWh[143] - 剔除两座新建工厂,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同比下降0.2%[143] - 对比2020年基准年,集团已完成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及耗水密度减量目标,分别减少40.0%及55.9%[143] - 2024年废弃物回收率为87.8%,2023年为76.9%[143] - 2024年下半年开展墨西哥SLP园区二期工程,增建两栋员工宿舍,连同一期可容纳超500名员工[144] 董事会组成及变动 - 董事会由四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52] - 2024年6月29日王辉女士辞任执行董事,2024年12月31日余国权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日周骆美琪女士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年龄41 - 50、51 - 60、61 - 70的比例为2:4:1,任职公司数量1间与2 - 3间的比例为5:2,执行董事与独立非执行董事比例为4:3,男女比例为5:2,博士、硕士、学士比例为1:3:3,工业及制造业与财务/会计专业知识比例为4:3[157] 董事会委员会情况 - 董事会制定机制确保有强大独立元素及独立观点,截至2024年12月31日符合上市规则中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163][170] - 提名委员会每年评估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确保其能持续作出独立判断[171] - 董事会成立四个委员会,审核委员会成员仅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大部分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有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3名执行董事[174][175] - 审核委员会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有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有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175] - 董事会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
鹰普精密20250313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大马力发动机、航空、医疗、多元化工业、芯片娱乐传播、农业基建、汽车、能源、工艺制造等 公司:未明确提及公司名称,但从内容可知是一家业务多元化的制造企业,涉及大马力发动机、航空零部件等生产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表现 - 2024年集团总销售收入达46亿港币,同比上升1.8%,按当地货币计算达2.4%,主要因人民币和欧元对港币小幅贬值[8] - 毛利率上升1.5个百分点至27.1%,主要受AI相关大马力发动机中段市场上升58.6%拉动,若不考虑墨西哥营收和毛亏,毛利率增至30.5%[3][8] - 调整后伊比达上升8.5%至13.21亿港币,受收入和毛利上升带动;全年股东应占溢利达6.41亿港币,同比上升10.1%,调整后上升15.7%至6.16亿港币[9] - 基本基站贡献和其他业务毛利率下降1.8个百分点至19%,主要因商用车板块销售下降和工厂产能爬坡[10] - 总材料成本同比下降5.7%至13.9亿港币,占比40.7%;人工成本上升13.1%至9.35亿港币,占比降至27.4%[10] - 营运资金控制有效,营运天数同比下降5天至118天,总营运资金金额小幅上升3500万至13.5亿港币,与销售金额比例维持29%[11] - 2024年资本开支达6.3亿港币,维持分派每股股息16.7%,自2019年上市后已分派现金股息11.6亿港币,超上市募集基金总额[11][12] - 调整后股东回报率达12.8%,同比上升1.3%,管理层目标提升ROE超15%,会考虑回购、增加分红[13]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净负债上升3250万至15.91亿港币,净负债对比伊比达维持健康水平,银行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22%,同比下降0.8%[13] 业务板块表现 - **大马力发动机**:中端市场与AI有关,全年大幅上升58.6%,下半年增速达14.7%,2025年预计继续强劲增长,主要因行业需求增加和德国竞争对手破产[3][17][20] - **航空**:全年增长26.8%,但下半年上升幅度放缓,因波音事件致需求放缓;墨西哥两间航空工厂正在安装设备,预计明年上半年生产[3][5] - **医疗**:2024年下降,但2024年底开始给北美客户供应手术机器人零件,2025年预计增长强劲[4] - **多元化工业**:大马力发动机是唯一增长的细分市场,芯片娱乐传播领域下降最多,达31.8%;农业基建因高利息农场主减少购买新设备;工程机械全年下降2.7%;汽车中名车增长2.0%,主要受欧系市场费用增加影响[6] - **工艺制造**:四大工艺部内融合住建下降5.7%,生命质量下降1.9%,杀猪剑受益于大马力发动机增长37%,表面处理增长5.4%,因南通工厂火灾重建后开始生产[7] 业务展望 - 全球地缘政治冲突、高通胀、高利率影响全球经济,部分中南市场短期收入增长受限,如新兴船舶市场[16] - 人工智能发展刺激大马力发动机收入继续强劲增长,2025年大马力发动机和医疗终端市场预计增长较强[17] - 航空市场理论上应增长,但波音和空客各自存在问题,认证周期长,对其增长预测较保守[17][36] 产能与市场 - 大马力发动机产能利用率高,2023年初进行大规模产能增加投资,2025 - 2028年产量持续增长,客户将德国竞争对手份额转移,墨西哥工厂将承接增量部分[20][21][23] - 产品价格因长期合同无法上涨,单个产品价值量增加[22][24] - 国内大马力发动机市场主要玩家有预裁MPU、微采、卡特彼勒等,发动机钢体是核心零件且产值增加难,新建工厂到量产需4 - 5年[26][28][30] - 美国市场产品大部分由中国工厂生产,少量由墨西哥工厂生产,面临45%关税,部分关税与客户分摊,2025年发往美洲的大马力发动机可能减少,更多发往欧洲[38][39] - 国内工厂大马力发动机扩产主要在后端分支部分,目前产能充足,正大力拓展欧洲和中国市场[4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墨西哥工厂目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毛利率为负,2019 - 2024年成本上升大,预计2025年销售额7000万美金,EDIT可能转正,2026年销售额达1亿美金,EDIT有望达40%[8][34] - 航空产品开发和认证周期长,空客和波音面临供应链短缺等问题,装机量可能不达预期[36] - 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有触底反弹迹象,但对公司营收影响有限,公司主要市场在美国[37] - 国内主要竞争对手为发动机厂制造工厂人员,重庆唐宁城有一家竞争对手,海外除德国铸件厂外其他对手规模小[41] - 产品生产对人员技能和装备要求高,从产品开发到量产需一年半至三年[42]
鹰普精密(0128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1 12:0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4686.8百万港元,同比增加1.8%[4][6] - 毛利额上升7.7%至1269.1百万港元,毛利率为27.1%[4]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增加至644.3百万港元,同比上升10.1%[4][6] - 经调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增加至615.5百万港元,同比上升15.7%[4][6] - 2024年公司总收入46.868亿港元,同比增长1.8%[15][19][21] - 以当地货币计算,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4%,因欧元及人民币兑港元平均汇率分别贬值0.7%和1.3%[16] - 2024年公司收入46.87亿港元,同比增长1.8%,毛利12.69亿港元,同比增长7.7%,毛利率27.1%,同比增加1.5%[39] - 2024年公司其他收益净额1.26亿港元,同比增长527.5%,经营溢利8.88亿港元,同比增长22.0%,经营利率19.0%,同比增加3.2%[39]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7.86亿港元,同比增长26.8%,年内溢利6.46亿港元,同比增长10.1%,净利率13.8%,同比增加1.1%[39] - 2024年和2023年经调整除税前溢利分别为7.136亿港元和6.099亿港元[40] - 2024年和2023年经调整实际税率分别为18.1%和18.4%[40]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6.443亿港元和5.851亿港元,变动率为10.1%[41] - 2024年和2023年经调整每股基本盈利分别为32.6港仙和28.2港仙,变动率为15.6%[41] - 2024年和2023年EBITDA分别为13.909亿港元和12.249亿港元,变动率为13.6%[41] - 2024年和2023年经营活动所产生净现金分别为11.462亿港元和12.814亿港元,变动率为 - 10.6%[41] - 2024年和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6.017亿港元和6.309亿港元,变动率为 - 4.6%[41] - 2024年和2023年总债务分别为21.961亿港元和22.578亿港元,变动率为 - 2.7%[41] - 2024年和2023年市值分别为36.802亿港元和45.295亿港元,变动率为 - 18.8%[41] - 2024年和2023年企业价值分别为52.961亿港元和61.768亿港元,变动率为 - 14.3%[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较去年4604.4百万港元增加1.8%至4686.8百万港元,按当地货币计同比增加2.4%[45] - 2024年年度溢利645.8百万港元,2023年为586.8百万港元;经调整年度溢利2024年为617.0百万港元,2023年为533.7百万港元[42] - 2024年经调整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615.5百万港元,2023年为532.0百万港元[42] - 2024年EBITDA为1390.9百万港元,2023年为1224.9百万港元;经调整EBITDA 2024年为1318.6百万港元,2023年为1214.9百万港元[42] - 集团毛利由2023年的1178.3百万港元增加90.8百万港元或7.7%至2024年的1269.1百万港元[46] - 2024年毛利率为27.1%,2023年为25.6%[47] - 2024年其他收入增加300万港元至3320万港元,2023年为3020万港元[48] - 2024年其他收益净额为1.255亿港元,2023年为2000万港元[50]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23年的1.585亿港元增加1850万港元或11.7%至2024年的1.77亿港元,2024年占收入比率为3.8%,2023年为3.4%[51]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由2023年的3.417亿港元增加2090万港元或6.1%至2024年的3.626亿港元,2024年占收入比率为7.7%,2023年为7.4%[52] - 融资成本净额于2024年减少610万港元至1.023亿港元[53] - 所得税开支由2023年的3310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1.401亿港元,2024年经调整实际税率为18.1%,2023年为18.4%[54] - 2024年营运资金总额为13.525亿港元,2023年为13.177亿港元,2024年营运资金总额占收入百分比为28.9%,2023年为28.6%[55][56] - 存货增加9100万港元至2024年的10.522亿港元,2023年为9.612亿港元,存货周转天数由2023年的123天减少5天至2024年的118天[56]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3920万港元至2024年的11.206亿港元,2023年为10.814亿港元,平均周转天数减少至2024年的87天,2023年为88天,2024年即期及逾期不足30天的结余占比增至94.8%,2023年为94.4%[57] - 贸易应付款项增加6910万港元至2024年的5.886亿港元,2023年为5.195亿港元,平均周转天数由2023年的52天增加至2024年的59天[58] - 2024年EBITDA为13.909亿港元,利润率29.7%,去年为12.249亿港元,利润率26.6%;股东应占溢利6.443亿港元,去年为5.851亿港元;净利率13.8%,去年为12.7%[63] - 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为28.1%,较去年增加1.7%;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6.155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5.7%;经调整净利率为13.2%,去年为11.6%[64] - 2024年资产总值减少1.6%至81.718亿港元,权益总额减少3.2%至47.429亿港元;流动比率为1.63,去年为1.55[65]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入为11.462亿港元[66]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为11.462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352亿港元[68]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为6.9亿港元,较去年减少0.829亿港元,主要项目资本开支付款含购买机器等6.12亿港元[69]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为4.672亿港元,去年为所得现金3.597亿港元[71] - 2024年借款总额为21.961亿港元,较去年减少0.617亿港元;长期借款占借款总额的58.0%,去年为54.1%[72] - 2024年12月31日借款总额为21.961亿港元,2023年为22.578亿港元;尚可提取银行融资总额为23.086亿港元,2023年为17.856亿港元[73] - 2024年12月31日净资产负债率为33.6%,2023年为33.2%,上升因墨西哥比索及人民币贬值致权益结余总额减少[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资本开支为6.327亿港元,2023年为7.13亿港元;已订约但未产生的资本承担为4.254亿港元,2023年为2.865亿港元[75] - 2024年12月31日开发墨西哥新工厂产生2.901亿港元,2023年为3.199亿港元[75] - 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银行借款比例增至48.9%,2023年为37.1%;7.731亿港元借款按固定利率计息[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员工成本总额为13.1亿港元,2023年为11.67亿港元[84] - 2024年集团收入为4,686,795千港元,2023年为4,604,378千港元[87] - 2024年集团毛利为1,269,144千港元,2023年为1,178,331千港元[87] - 2024年集团经营溢利为888,163千港元,2023年为728,249千港元[87] - 2024年集团年内溢利为645,804千港元,2023年为586,763千港元[87] - 2024年集团基本每股盈利为34.1港仙,2023年为31.0港仙[87] - 2024年集团摊薄每股盈利为34.1港仙,2023年为31.0港仙[87] - 2024年年内溢利为645,804千港元,2023年为586,763千港元[88] - 2024年重新计量界定福利计划责任的影响为 - 8,584千港元,2023年为 - 2,161千港元[88] - 2024年以港元以外功能货币实体财务报表换算的汇兑差额为 - 499,855千港元,2023年为218,491千港元[88] - 2024年年内其他全面收入为 - 502,016千港元,2023年为209,907千港元[88] - 2024年年内全面收入总额为143,788千港元,2023年为796,670千港元[88]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5,049,635千港元,2023年为5,314,158千港元[90] - 2024年流动资产为3,122,191千港元,2023年为2,986,713千港元[90]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914,073千港元,2023年为1,924,267千港元[90]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208,118千港元,2023年为1,062,446千港元[90] - 2024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6,257,753千港元,2023年为6,376,604千港元[90] - 2024年银行贷款为1265648千港元,2023年为1211909千港元[91] - 2024年租赁负债为7457千港元,2023年为9649千港元[91] - 2024年资产净值为4742914千港元,2023年为4900956千港元[9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1146168千港元,2023年为1281419千港元[93]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690004千港元,2023年为 - 772891千港元[93]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467172千港元,2023年为 - 359687千港元[93]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 - 11008千港元,2023年为148841千港元[93]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01747千港元,2023年为630850千港元[93] - 集团客户合约收入按业务划分,2024年为4686795千港元,2023年为4604378千港元[100] - 2024年可呈报分部收入为4718966千港元,2023年为4631996千港元,同比增长1.88%[107][108] - 2024年综合收入为4686795千港元,2023年为4604378千港元,同比增长1.79%[107][108] - 2024年可呈报分部毛利为1278581千港元,2023年为1190829千港元,同比增长7.37%[107][108] - 2024年综合毛利为1269144千港元,2023年为1178331千港元,同比增长7.71%[107][108] - 2024年可呈报分部溢利为1264985千港元,2023年为1217158千港元,同比增长3.93%[107][108] - 2024年除税前综合溢利为785902千港元,2023年为619872千港元,同比增长26.78%[108] - 2024年可呈报分部资产为7485622千港元,2023年为7548622千港元,同比下降0.83%[107][108] - 2024年综合资产总值为8171826千港元,2023年为8300871千港元,同比下降
鹰普精密:重压之下业绩维稳,海外放量未来可期
广发证券· 2024-09-17 14: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被评为"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2402.5百万港元,同比-0.1%;归母净利润304.5百万港元,同比+0.4%;综合毛利率26.4%,同比上升0.4pct [2] - 航空领域维持高增长,部分传统业务短期承压。航空、能源和医疗终端市场收入同比+24.5%,其中航空收入同比+35.3%;但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休闲娱乐船舶及车辆收入同比下滑 [2] - 墨西哥新厂房已全部建成,产能加速爬坡应对税率风险。美国市场占公司总收入45.4%,墨西哥工厂贡献10%产能 [2] - 全球化布局、多元化终端和双引擎增长三大战略效果体现,业绩保持韧性。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板块新产品放量在即,有望成新增长引擎 [2]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3/7.17/7.86亿港元,业绩增长稳定 [3][4] 财务数据总结 - 2022-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55/4,604/4,805/5,388/5,980百万港元,增长率分别为15%/6%/4%/12%/11% [4] - 2022-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2/585/613/717/786百万港元,增长率分别为52%/0.5%/4.8%/16.8%/9.7% [4] - 2022-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29%/25.6%/27.1%/27.1%/26.8%,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0.1%/13.4%/11.6%/13.4%/12.7% [4][7] - 2022-2026年ROE分别为13.3%/12%/11.2%/11.5%/11.2%,ROIC分别为12.2%/13.7%/8.8%/9.5%/9.5% [4][7] - 2022-2026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3.3%/41%/36.3%/33.2%/28.9%,净负债比率分别为38.7%/32.8%/17.1%/8.3%/-4.4% [7] - 2022-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1/0.31/0.32/0.38/0.42港元 [4][7] - 2022-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7.19x/7.74x/5.94x/5.08x/4.63x,EV/EBITDA分别为4.30x/5.92x/4.39x/3.64x/2.75x [4][7]
鹰普精密(0128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15 16:3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24.025亿港元,较2023年的24.048亿港元下降0.1%[5] - 同期,公司毛利为6.345亿港元,较2023年的6.241亿港元增长1.7%,毛利率从26.0%提升至26.4%[5] - 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为3.223亿港元,较2023年的3.112亿港元增长3.6%[5] - 每股基本盈利为16.13港仙,较2023年的16.09港仙增长0.2%;经调整每股基本盈利为17.10港仙,较2023年的16.51港仙增长3.6%[5] - EBITDA为6.943亿港元,较2023年的6.710亿港元增长3.5%,EBITDA利润率从27.9%提升至28.9%[5] - 经调整EBITDA为6.943亿港元,较2023年的6.586亿港元增长5.4%,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从27.4%提升至28.9%[5] - 过去12个月经调整EBITDA为12.506亿港元,较2023年的12.477亿港元增长0.2%[5] - 经营所得的自由现金流入为1.566亿港元,较2023年的2.749亿港元下降43.0%[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24.025亿港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股东应占溢利3.04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0.4%[12] - 扣除相关费用后,2024年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为3.223亿港元,同比上升3.6%[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74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3090万港元下降29.1%[7] - 2024年6月30日总债务为21.24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578亿港元下降5.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市值为39.25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295亿港元下降13.3%[7] - 2024年6月30日企业价值为56.239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1.768亿港元下降9.0%[7]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6.13港仙,董事会宣派中期股利每股8.0港仙[12] - 以當地貨幣計算,集團期內收入較2023年同期增加0.6%,高於呈報增長率因人民幣、歐元和美元兑港元貶值[15] - 集团总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0.1%,为24.025亿港元[15][17][19] - 2024年上半年收入24.025亿港元,较2023年的24.048亿港元下降0.1%[24] - 2024年上半年毛利6.345亿港元,较2023年的6.241亿港元增长1.7%,毛利率为26.4%,较2023年的26.0%提升0.4%[2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净额4480万港元,较2023年的2570万港元增长74.3%[2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4.322亿港元,较2023年的4.246亿港元增长1.8%,经营利润率为18.0%,较2023年的17.7%提升0.3%[2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3.055亿港元,较2023年的3.035亿港元增长0.7%,净利润率为12.7%,较2023年的12.6%提升0.1%[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0.1%至2402.5百万港元[25] - 公司毛利由2023年同期的624.1百万港元增加1.7%至634.5百万港元,毛利率从26.0%增至26.4%[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入减少1.3百万港元至13.5百万港元,其他收入净额为44.8百万港元[26][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3.7%至87.0百万港元,占收入比率为3.6%[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增加11.2%至173.6百万港元,占收入比率为7.2%[29] - 公司融资成本净额由去年同期的50.4百万港元增加至55.0百万港元,所得税开支由70.7百万港元增加至71.7百万港元[30][31] - 存货减少0.2百万港元至961.0百万港元,存货周转天数由123天减至109天[32]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109.2百万港元至1190.6百万港元,周转天数由88天减至87天[33] - 贸易应付款项减少2.1百万港元至517.4百万港元,周转天数由52天增至53天[33][34] - 公司期内EBITDA为694.3百万港元,利润率为28.9%,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304.5百万港元,净利率为12.7%[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值减少1.9%至8140.8百万港元,权益总额减少1.2%至4841.5百万港元[37]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为497.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77.5百万港元减少179.6百万港元[38][39]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341.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02.6百万港元减少61.3百万港元[38][39]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333.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48.0百万港元增加185.6百万港元[38][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款总额为2124.8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57.8百万港元减少133.0百万港元[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可提取的银行融资总额为1945.4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85.6百万港元[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净资产负债比率为34.6%,2023年12月31日为33.2%[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资本支出为359.9百万港元,已订约但尚未产生的资本承担为244.9百万港元[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7957名全职雇员,员工成本总额为671.8百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94.8百万港元[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总金额约151.0百万港元,2023年同期每股8.0港仙,总金额150.8百万港元[50]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2,402,54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404,843千港元[73]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634,51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24,163千港元[73]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432,23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24,558千港元[73]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377,18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74,157千港元[7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05,45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03,491千港元[73]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6.13港仙,2023年同期为16.09港仙[7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05,458千港元,2023年为303,491千港元[7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其他全面收入(经税项调整)为 - 214,030千港元,2023年为140,374千港元[7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91,428千港元,2023年为443,865千港元[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5,231,62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314,158千港元[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909,20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86,713千港元[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800,81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24,267千港元[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108,39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62,446千港元[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498,47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75,648千港元[7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4,841,53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00,956千港元[76] - 2023年上半年全面收入总额为443,865千港元,2023年下半年为352,805千港元[74][78] - 截至2024年1月1日权益总额为4900956千港元,截至6月30日为4841537千港元[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305458千港元,全面收入总额为91428千港元[79]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额为497932千港元,2023年为677500千港元[80]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41339千港元,2023年为402555千港元[80]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33619千港元,2023年为147972千港元[80]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77026千港元,2023年增加126973千港元[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7433千港元,2023年为605069千港元[80]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24.0254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4.04843亿港元[89][93][95][97] - 2024年上半年可呈報分部收入为24.1614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4.17935亿港元[89][93][95]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毛利为6.3451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6.24163亿港元[89][93][95]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综合溢利为3.7718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74157亿港元[95] - 2024年6月30日可呈報分部資產总计75.9531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5.48622亿港元[91][94] - 2024年上半年美国市场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10.901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0.23291亿港元[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营收为512899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192902千港元有所下降[9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13536千港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14773千港元[9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净额为44849千港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25700千港元[100]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为55049千港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50401千港元[102] - 2024年上半年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1768026千港元,略低于2023年同期的1780680千港元[103]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为71728千港元,略高于2023年同期的70666千港元[104]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基于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溢利304469000港元及1887285665股加权平均普通股计算[105] - 2024年上半年每股摊薄盈利与每股基本盈利相同,基于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溢利304469000港元及1887285665股加权平均普通股计算[10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商誉账面价值为22591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7522千港元有所下降[10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存货价值为96119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61006千港元略有上升[11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119062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81373千港元,同比增长10.1%[111] - 2024
鹰普精密(0128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08 16:31
股息分配 - 公司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除净日期为2024年8月21日,派付日期为2024年9月6日或之前[6] - 董事会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利每股8.0港仙[14] - 董事会宣派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总金额约为1.51亿港元;2023年同期股息每股8.0港仙,总金额为1.508亿港元[52] - 除净日期为2024年8月2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时间为2024年8月23日至8月27日,记录日期为2024年8月27日,派付股息日期为2024年9月6日或之前[53] - 2024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应付权益股东股息为150,983千港元,2023年为150,786千港元[123] - 2024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上一财政年度已批准及支付的第二次中期股息为150,983千港元,2023年为150,765千港元[12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入24.025亿港元,较2023年的24.048亿港元下降0.1%[7] - 2024年上半年毛利6.345亿港元,较2023年的6.241亿港元增长1.7%[7]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26.4%,较2023年的26.0%提升0.4%[7] - 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3.045亿港元和3.223亿港元,较2023年的3.032亿港元和3.112亿港元分别增长0.4%和3.6%[7]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16.13港仙,较2023年的16.09港仙增长0.2%[7] - 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每股基本盈利17.10港仙,较2023年的16.51港仙增长3.6%[7] - 2024年上半年EBITDA为6.943亿港元,较2023年的6.710亿港元增长3.5%[7] - 2024年上半年EBITDA利润率28.9%,较2023年的27.9%提升1.0%[7]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所得自由现金流入1.566亿港元,较2023年的2.749亿港元下降43.0%[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24.025亿港元,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为3.223亿港元[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7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309亿港元减少29.1%;总债务为21.24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578亿港元减少5.9%[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债务为16.77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269亿港元增加3.1%;权益总额为48.41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9.009亿港元减少1.2%[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市值为39.25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295亿港元减少13.3%;企业价值为56.239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1.768亿港元减少9.0%[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经调整股本回报率为11.4%,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5%略有下降;市盈率为6.7,较2023年12月31日的7.7有所下降[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企业价值占过去12个月经调整EBITDA比率为4.5,较2023年12月31日的5.1有所下降;净债务占过去12个月经调整EBITDA比率为1.3,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负债比率为34.6%,较2023年12月31日的33.2%有所上升;经调整利息覆盖率为7.3,较2023年12月31日的6.2有所上升[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3.055亿港元,经调整期内溢利为3.233亿港元,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为3.223亿港元[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EBITDA为6.943亿港元,经调整EBITDA为6.943亿港元;过去12个月至2024年6月30日,经调整EBITDA为12.506亿港元[1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收市股价为每股2.08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每股2.40港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为24.025亿港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股东应占溢利3.04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0.4%,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为3.223亿港元,同比上升3.6%[14] - 以当地货币计算,集团期内收入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增加0.6%[17] - 其他收入为135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8.8%;其他收入净额为448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74.3%[26][28][29]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870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3.7%,占收入百分比为3.6%,较去年增加0.1%[26][30]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为1.736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1.2%,占收入百分比为7.2%,较去年增加0.7%[26][31] - 经营溢利为4.322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8%;经营利润率为18.0%,较去年增加0.3%[26] - 融资开支净额为550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9.1%;除税前溢利为3.772亿港元,较去年增加0.8%[26][32] - 所得税为717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1.4%;实际税率为19.0%,较去年增加0.1%[26][33] - 期内溢利为3.055亿港元,较去年增加0.7%;净利润率为12.7%,较去年增加0.1%[26] - 存货减少0.2百万港元至9.61亿港元,存货周转天数由123天减至109天;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1.092亿港元至11.906亿港元,周转天数由88天减至87天[33][34][35] - 2024年上半年EBITDA为6.943亿港元,利润率28.9%,去年同期分别为6.71亿港元和27.9%;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3.045亿港元,去年同期为3.032亿港元;净溢利率为12.7%,去年同期为12.6%[38] - 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为28.9%,较去年同期的27.4%增加1.5%;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为3.22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6%;经调整净溢利率为13.5%,去年同期为13.0%[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减少1.9%至81.408亿港元,权益总额减少1.2%至48.415亿港元;流动比率为1.62,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1.55[39]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为4.97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96亿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3.4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0.613亿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3.33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56亿港元[40][41][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借款总额为21.24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1.33亿港元[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可提取的银行融资总额为19.45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856亿港元[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负债比率为34.6%,2023年12月31日为33.2%[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资本支出为3.599亿港元,主要用于中国、土耳其工厂产能扩充及墨西哥新工厂建设;已订约但尚未产生的资本承担为2.449亿港元[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无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作银行借款担保,无重大或然负债[48] - 除招股章程及中期报告主席报告披露外,无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未来计划[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7957名全职雇员,其中6238名来自中国大陆,1719名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为6.71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5.948亿港元[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款中有7.583亿港元为固定息率[50]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24.0254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4.04843亿港元[75]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6.3451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6.24163亿港元[75]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4.32235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24558亿港元[75]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0545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03491亿港元[75]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6.13港仙,2023年同期为16.09港仙[75] - 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入总额为9142.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43865亿港元[7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52.3162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3.14158亿港元[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9.0920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86713亿港元[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8.008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24267亿港元[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48.4153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00956亿港元[78] - 2023年1月1日权益总额为4397997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469311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00956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4841537千港元[80][81]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04469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303233千港元增长约0.41%[80][81]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入为 - 213689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40788千港元[80][81] - 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入总额为90780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444021千港元[80][8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额为497932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677500千港元[82]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41339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402555千港元[82]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33619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47972千港元[82]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77026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增加126973千港元[82]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7433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605069千港元[82]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客户合约收入分别为2402544千港元和2404843千港元[86][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总计2402544千港元,可呈報分部收入总计2416146千港元[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部客户的毛利总计634518千港元,可呈報分部毛利总计639017千港元[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折舊及攤銷总计262029千港元,可呈報分部溢利总计656721千港元[91] - 2024年可呈报分部收入为24.16146亿港元,2023年为24.17935亿港元;综合收入2024年为24.02544亿港元,2023年为24.04843亿港元[97] - 2024年可呈报分部毛利为6.39017亿港元,2023年为6.29482亿港元;综合毛利2024年为6.34518亿港元,2023年为6.24163亿港元[97] - 2024年可呈报分部溢利为6.56721亿港元,2023年为6.54959亿港元;
鹰普精密(0128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8 06:06
公司业务概况 - 鷹普是全球十大高精密度、高複雜度、性能關鍵的零部件和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9] - 鷹普是全球第五大獨立熔模鑄件製造商及中國最大的熔模鑄件製造商[10] - 鷹普是全球第三大精密機加工件公司,提供垂直綜合一站式解決方案,包括研發、模具設計、鑄造、熱處理、二次機加工及表面處理服務[10] - 鷹普精密在全球拥有逾7,600名员工,包括约600名工程师,客户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11]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公司收入为4,604.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7%[29] - 毛利为1,178.3百万港元,毛利率为25.6%[29]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585.1百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31.0港仙[2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630.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0.5%[30] - 公司总债务为2,257.8百万港元,净债务为1,626.9百万港元[30] 业务拓展与展望 - 公司向航空、能源和醫療終端市場销售保持强劲增长,增幅达47.7%[36] - 公司持续开发醫療設備終端市场,未来有望成为增长引擎之一[48] - 公司在汽车市场继续保持竞争优势,未来将推动汽车终端市场的稳定增长[50] - 集团预计2024年销售同比增长约在5%至10%之间,主要受益于航空终端业务的强劲增长和人工智能相关大数据中心需求的增加[59]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 鷹普集团在全球各地努力为当地社区创造价值,提高员工生活质量和幸福感[116] - 本集团连续第三年获得香港经济日报颁发的“傑出ESG企業”奖[117] - 鷹普集团再次获得全球知名企业社会责任评级机构EcoVadis颁发的铜奖[118] - 本集团发布了独立的二零二三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详细报告可持续发展表现[119] 公司治理 - 公司一直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治理守则,确保高度企业治理[121][122] - 主席兼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董事会认为这有利于公司管理[124] - 董事会设立了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以确保独立性和有效独立判断[138] - 公司独立外聘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年度综合财务报表[169]
鹰普精密(0128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2 16: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为46.044亿港元,同比增加5.7%[2][3] - 毛利减少6.6%至11.783亿港元,毛利率为25.6%[2]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增加至5.851亿港元,同比增加0.5%[2][3] - 经调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减少至5.32亿港元,同比减少18.0%[2][3][4] - 2023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增长53.0%至12.814亿港元,支付资本开支7.114亿港元及股东分红3.017亿港元后,净债务较2022年下降0.957亿港元[12] - 2023年公司收入46.044亿港元,较2022年的43.547亿港元增长5.7%[21] - 2023年公司毛利11.783亿港元,较2022年的12.61亿港元下降6.6%[21] - 2023年公司经营溢利7.283亿港元,较2022年的7.449亿港元下降2.2%[21] - 2023年经调整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5.32亿港元,较2022年的6.491亿港元下降18.0%[22] - 2023年EBITDA为12.249亿港元,较2022年的11.655亿港元增长5.1%[22] - 2023年经营活动所产生净现金12.814亿港元,较2022年的8.375亿港元增长53.0%[22] - 2023年经营所得之自由现金流入5.085亿港元,较2022年的1.69亿港元增长200.9%[22] - 2023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309亿港元,较2022年底的4.833亿港元增长30.5%[22] - 2023年底总债务为22.578亿港元,较2022年底的22.059亿港元增长2.4%[22] - 2023年底权益总额为49.009亿港元,较2022年底的43.98亿港元增长11.4%[22] - 2023年度收入较去年4354.7百万港元增加5.7%至4604.4百万港元,按当地货币计同比增加5.8%,人民币兑港元贬值4.4%基本被欧元兑港元升值3.3%抵销[26] - 2023年度毛利由2022年的1261.0百万港元减少82.7百万港元或6.6%至1178.3百万港元,毛利率由29.0%降至25.6%[27] - 2023年度其他收入增加6.3百万港元至30.2百万港元(2022年为23.9百万港元)[28] - 2023年度溢利为586.8百万港元,2022年为582.8百万港元[23] - 2023年经调整年度溢利为533.7百万港元,经调整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532.0百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649.9百万港元和649.1百万港元[23] - 2023年EBITDA为1224.9百万港元,2022年为1165.5百万港元[24] - 2023年12月31日收市价为每股2.4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每股2.22港元[24] - 2023年根据土耳其税务程序守则确认一间土耳其附属公司的递延税项资产等调整项为(80.8)百万港元,2022年无此项[23] - 2023年拨备等调整项为(14.6)百万港元,2022年为62.2百万港元[23] - 2023年其他收益净额2000万港元,2022年其他亏损净额2460万港元[29]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的1.807亿港元减少2220万港元或12.3%至2023年的1.585亿港元,2023年占收入比率为3.4%(2022年:4.1%)[30]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从2022年的3.347亿港元增加700万港元或2.1%至2023年的3.417亿港元,2023年占收入比率为7.4%(2022年:7.7%)[31] - 融资成本净额在2023年增加5250万港元至1.084亿港元[32]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的1.062亿港元减少至2023年的3310万港元,2023年经调整实际税率为18.4%(2022年:15.9%)[33] - 2023年营运资金总额13.177亿港元,营运资金总额/收入为28.6%;2022年营运资金总额15.049亿港元,营运资金总额/收入为34.6%[34] - 存货减少1.909亿港元至2023年的9.612亿港元,存货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135天减少12天至2023年的123天[35]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少980万港元至2023年的10.814亿港元,2023年即期及逾期不足30天的结余占比94.4%(2022年:90.4%)[35] - 贸易应付款项增加6170万港元至2023年的5.195亿港元,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48天增加至2023年的52天[35] - 2023年EBITDA为12.249亿港元或利润率为26.6%,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5.851亿港元,净溢利率为12.7%;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为26.4%,经调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5.32亿港元,经调整净溢利率为11.6%[3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增加6.9%至8300.9百万港元,权益总额增加11.4%至4900.9百万港元[3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55,2022年12月31日为1.63[3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经营现金流入为1281.4百万港元[3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为1281.4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443.9百万港元[3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投资活动所用现金为772.9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440.6百万港元[4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融资活动所用现金为359.7百万港元,去年为融资活动所得现金319.8百万港元[4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借款总额为2257.8百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51.9百万港元[43] - 2023年12月31日,长期借款占借款总额的54.1%,2022年为56.6%[4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尚可提取银行融资总额为1785.6百万港元,2022年为1114.4百万港元[4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负债率为33.2%,2022年为39.2%[45] - 2023年资本开支为7.13亿港元,2022年为5.997亿港元,主要用于中国工厂产能扩充和墨西哥新工厂建设[46] - 2023年开发墨西哥新工厂开支为3.199亿港元,2022年为3.531亿港元[46] - 2023年12月31日已订约但未产生的资本承担为2.865亿港元,2022年为2.329亿港元[46] - 2023年12月31日借款8.307亿港元按固定利率计息[50] - 2023年12月31日全职雇员有7681名,其中5858名来自中国内地,1823名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5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总额为11.67亿港元,2022年为11.153亿港元[51] - 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能源消耗密度及耗水密度分别减少10.6%、11.5%及26.1%[52] - 自2020年起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及耗水密度分别累计减少41.1%、32.4%及57.9%[52] - 2023年收入为46.04378亿港元,2022年为43.54711亿港元[53] - 2023年年内溢利为5.86763亿港元,2022年为5.8278亿港元[53] - 2023年年内溢利为586,763千港元,2022年为582,780千港元[54] - 2023年年内其他全面收入为209,907千港元,2022年为 - 280,869千港元[54] - 2023年年内全面收入总额为796,670千港元,2022年为301,911千港元[54]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5,314,158千港元,2022年为4,810,342千港元[55]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062,446千港元,2022年为1,140,472千港元[55] - 2023年非流动负债为1,475,648千港元,2022年为1,552,817千港元[56] - 2023年资产净值为4,900,956千港元,2022年为4,397,997千港元[56]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281,419千港元,2022年为837,495千港元[57]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772,891千港元,2022年为 - 1,213,530千港元[57] - 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所得现金净额为 - 359,687千港元,2022年为319,834千港元[57] - 2023年公司客户合约收入为4604378千港元,2022年为4354711千港元[6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4604378千港元,2022年为4354711千港元[64] - 2023年可呈报分部收入为4631996千港元,2022年为4383303千港元[64] - 2023年综合毛利为1178331千港元,2022年为1260954千港元[65] - 2023年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综合溢利为1224863千港元,2022年为1165504千港元[65] - 2023年除税前综合溢利为619872千港元,2022年为689005千港元[6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可呈报分部资产为7548622千港元,2022年为7215750千港元[64] - 2023年综合资产总值为8300871千港元,2022年为7762944千港元[65] - 2023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4,604,378千港元,2022年为4,354,711千港元[67] - 2023年美国市场收入为2,019,018千港元,2022年为1,957,676千港元;欧洲市场2023年为1,502,702千港元,2022年为1,358,353千港元;中国市场2023年为736,633千港元,2022年为753,327千港元[67] - 2023年指定非流动资产为5,192,902千港元,2022年为4,741,087千港元[68] - 2023年其他收入为30,166千港元,2022年为23,895千港元[69] - 2023年政府补贴中无条件补贴为14,535,000港元,2022年为11,651,000港元;有条件补贴为17,500,000港元,2022年为8,322,000港元[70] - 2023年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19,972千港元,2022年为 - 24,579千港元[71] - 2023年财务成本净额为108,377千港元,2022年为55,884千港元[72] - 2023年员工成本为1,167,043千港元,2022年为1,115,266千港元[73] - 2023年确认开支的存货成本及折旧费用等总计3,426,047千港元,2022年为3,093,757千港元[74] - 2023年研发开支为149,286千港元,2022年为135,059千港元[74] - 2023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33,109千港元,2022年为106,225千港元[76] - 2023年一家土耳其附属公司与通胀会计相关的递延税项抵免影响为89,813,000港元[76] - 2023年已宣派及派发第一次中期股息为150,920千港元,报告期末后已宣派第二次中期股息为150,983千港元,共计301,903千港元;202
鹰普精密(0128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14 16:28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2,404.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9.7%[4]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毛利率为26.0%,较去年同期下降3.3%[4]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16.09港仙,同比增长13.2%[4]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經調整EBITDA为671.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2%[4]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經營所得之自由現金流入为274.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96.5%[4]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總債務为2,253.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5]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權益總額为4,693.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7%[5]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市值为4,768.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0%[5]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經調整股本回報率为13.8%,较去年同期下降1.1%[5] - 公司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为311.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1%[10] - 公司疫后复苏,继续全球化布局和多元化终端战略,经营性现金流增长52.9%至677.5百万港元[18] - 公司在非流动资产方面,物业、厂房及设备达到4,336,25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9%[109] - 公司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05,06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3%[109] - 公司流动负债中,银行贷款为1,051,56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6%[109]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中,银行贷款为1,184,13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8%[111] - 公司资产净值为4,693,11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7%[111] 终端市场表现 - 航空、能源和医疗终端市场销售增长强劲,增幅达67.3%[11] - 多元化工业终端市场收入增长10.5%,达1,184.1百万港元[15] - 工程机械、大马力发动机和农业机械终端市场收入分别上升27.7%、20.7%和16.3%[15] - 乘用车终端市场销售收入下跌11.2%,商用车终端市场增长5.5%[16] - 航空、能源和医疗终端市场收入增长128.6%,达319.8百万港元[16] - 今年上半年,熔模铸件业务收入占总额41.4%,精密机加工件及其他业务增长25.7%[17] - 美洲业务收入增长9.0%,欧洲业务增长17.5%,亚洲业务持平,中国区下降2.8%[17] 公司战略举措 - 公司在墨西哥SLP园区设立5座工厂,预计将为当地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19] - 公司收购佛山美锻后,航空和能源终端业务收入增长,加强与全球客户合作[20] - 公司前瞻部署航空科技事业部,计划在业务发展成熟后研究分拆独立上市的可行性[21] - 公司致力拓展工业终端业务,收购丹佛斯江苏液压摆线马达业务,将液压和流体行业作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22] - 公司调整资源,抓住汽车终端市场转机,有望迎来稳定的销售增长[23] - 公司南通工厂火灾后积极处理善后工作,已收取理赔款项25.7百万港元,工厂将逐步恢复生产并重点发展航空和能源零部件生产[24] - 公司将继续全球化布局、多元化终端和双引擎增长战略,寻找并购标的拓展业务[26]
鹰普精密(01286)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08 16:30
公司业绩 - 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2,404.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9.7%[6][12][30] - 公司毛利为624.1百万港元,毛利率为26.0%,较去年同期下降3.0%[6][33]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16.09港仙,较去年同期增长13.2%[6][108] - 期内航空、能源和医疗终端市场销售录得67.3%的强劲增长,增幅达67.3%[13] - 多元化工业终端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0.5%至1,184.1百万港元,工程机械、大马力发动机和农业机械终端市场收入分别上升27.7%、20.7%和16.3%[17] - 本集团上半年乘用车终端市场销售收入下跌11.2%,商用车终端市场销售收入增长5.5%[18] - 精密机加工件及其他业务实现25.7%的显著增长,砂型铸件业务增长14.0%[19] - 本集团的经营性现金流实现52.9%的增长至677.5百万港元[20] - 本集团在墨西哥SLP园区共设5座工厂,预计将于2023年内完成安装机械设备[21] - 本集团收购的佛山美锻为航空和能源终端业务的收入贡献良多,订单数量实现强劲增长[22] - 本集团前瞻部署“航空科技事业部”,为航空终端市场的复苏做好准备[23] 财务状况 - 本集团的销售及分销开支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减少19.4百万港元或18.8%,主要是由于海运费率下降所致[36]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增加2.6百万港元或1.7%,主要是因为收购佛山美锻与液压摆线马达业务[38] - 本集团的融资成本净额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大幅增加至50.4百万港元,主要是由于平均银行贷款余额增加以及美元及港元借款比率较高[39] - 本集团于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02.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34.4百万港元减少[51]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148.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91.4百万港元减少,主要涉及银行贷款所得款项和借款还款[52] - 本集团借款总额于2023年6月30日为2,253.3百万港元,较去年底增加47.4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期内资本支出[53] - 本集团于2023年6月30日的净资产负债比率为35.0%,较去年底39.2%下降,主要由于償還銀行借款及更強的現金狀況[55] - 本集团于2023年上半年的资本支出为382.8百万港元,主要用于工厂产能扩充和新工厂基础设施和机器开支[56]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为同一人,符合企业管治守则的规定[73] - 公司设立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职权范围不低于企业管治守则[74]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董事遵守标准守则[75]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陸瑞博先生持有68.62%股份,王女士、余躍鵬先生等持有少量股份[76]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在相联法团的股份情况:陸瑞博先生持有Impro Development全部股份,其他人员持有少量股份[77]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截至六月三十日未持有公司或相联法团股份[78] - 公司主要股东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Impro Development持有68.62%股份,陸瑞博先生及其控制的公司持有69.11%股份,其他主要股东持有少量股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