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LLIANCE CHI(01114)

搜索文档
BRILLIANCE CHI(01114)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31.01亿元 同比减少59.91%
智通财经网· 2025-03-21 22:55
文章核心观点 - BRILLIANCE CHI(01114)发布2024年度业绩,收益和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减少 [1] 业绩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10.96亿元,同比减少2.27% [1] - 股东应占溢利31.01亿元,同比减少59.91% [1] - 每股基本盈利0.61465元 [1] 收益变动原因 - 汽车零部件销售收益增加,因电动及混合动力车制造商订单稳步上扬 [1] - 集团开始销售非宝马汽车 [1] - 汽车金融收益因市场竞争加剧而减少,且增幅不足以抵销该减幅 [1]
BRILLIANCE CHI(01114)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1 22:4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0.96亿元,较2023年的11.21亿元下降2.27%[3]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94亿元,较2023年的2.88亿元下降32.79%[3] - 2024年公司利息收入为4.18亿元,较2023年的6.70亿元下降37.65%[3] - 2024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业绩为43.61亿元,较2023年的77.97亿元下降44.06%[3]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为45.20亿元,较2023年的82.63亿元下降45.23%[3] - 2024年公司本年度溢利为30.46亿元,较2023年的77.36亿元下降60.62%[3]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0.61465元,较2023年的1.53312元下降59.89%[4]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56.86亿元,较2023年的198.52亿元下降20.98%[8]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总值为134.20亿元,较2023年的353.03亿元下降61.99%[8] - 2024年公司资产净值为270.98亿元,较2023年的518.91亿元下降47.78%[9] - 2024年公司总收益为1,095,94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121,454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最大客户收益总额约为106,063,000元人民币,占公司收益10%,2023年最大客户收益总额约为156,535,000元人民币,占公司收益14%[27] - 2024年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为4,519,902千元,2023年为8,262,811千元,同比下降45.3%[33][35] - 2024年资产总值为29,105,715千元,负债总额为2,007,834千元[37] - 2023年公司资产总值为55,154,620千元,负债总额为3,263,485千元[39] - 2024年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为4,519,902千元,2023年为8,262,811千元[41][48] - 2024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474,278千元,2023年为526,360千元[44][48] - 2024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本年度为254千元,过往年度拨备不足为24千元;2023年分别为1,216千元和49,144千元[44] - 2024年中国股息预扣税为1,474,000千元,2023年为476,000千元[44][48] - 2024年按中国加权平均法定税率25.46%计算为1,150,705千元,2023年按25.67%计算为2,120,774千元[48]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约3,101,075,000元除以普通股加权平均数5,045,269,000股计算;2023年按约7,734,993,000元除以相同股数计算[49] - 2024年存货成本为838,989千元,2023年为743,421千元[41] - 2024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258,311千元,2023年为238,119千元[41] - 2024年12月31日,受限短期存款约为34.72亿元,2023年约为232.44亿元;就集团所发行银行担保票据质押之短期存款为2.34915亿元,2023年为1.7659亿元[51][5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质押应收第三方及关联方之银行担保票据约为4560万元,2023年约为3320万元[53] - 2024年应收账款为4.02189亿元,2023年为3.41626亿元;应收联属公司账款为136.2万元,2023年为242.4万元[54] - 2024年应付账款为2.49835亿元,2023年为2.83622亿元;应付联属公司账款为1054.4万元,2023年为1365.8万元[57] - 2024年第一次特别股息为70.13177亿元,2023年为41.78452亿元;第二次特别股息为201.97727亿元,2023年为44.4339亿元[58] - 2025年3月3日,公司董事宣派股息每股1港元,共计约50.45269亿港元,2023年无[59] - 2024年亏损拨备于1月1日为14.69944亿元,2023年为19.17062亿元;清偿为 - 9.15745亿元,2023年为 - 4.47118亿元;12月31日为5.54199亿元,2023年为14.69944亿元[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累计清偿债务及相关法律费用合共约13.62863亿元[61] - 集团2024年综合收益为10.959亿元,较2023年减少2.3%[71] - 集团销售成本由2023年的8.33亿元增加8.3%至2024年的9.021亿元[71] - 集团毛利由2023年的2.885亿元减少32.8%至2024年的1.939亿元,毛利率由25.7%降至17.7%[71]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3980万元减少40.7%至2024年的2360万元[72] - 利息收入从2023年的6.702亿元减少37.7%至2024年的4.178亿元[72] - 集团除所得税前溢利从2023年的82.628亿元减少45.3%至2024年的45.199亿元[76] - 2024年度集团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纯利31.011亿元,较2023年的77.35亿元减少60.0%[77] - 2024年投入资本回报率为12.2%,2023年为16.0%[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05.396亿元,2023年为308.458亿元[78] - 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日数约为123日,2023年约为101日;存货周转日数2024年约为77日,2023年约为76日[7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约291.057亿元,2023年为551.546亿元[80] - 2024年集团资本开支为2.596亿元(2023年:3950万元),对金杯沈阳投资资本开支为10.544亿元(2023年:2.826亿元)[8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订约资本承担为1.649亿元(2023年12月31日:1750万元),投资合资企业已订约资本承担为7亿元(2023年:10.544亿元)[8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约1600名,较2023年的约1200名有所增加;2024年雇员成本为人民币2.583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381亿元[96] - 2024年12月31日短期银行借贷为人民币1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3.445亿元;以应收贷款作抵押,2024年约为人民币1.262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4.437亿元[98] - 2024年集团就未经授权担保诉讼累计清偿约人民币9.15745亿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4.47118亿元;清偿后,2024年12月31日受限制短期银行存款减至约人民币3.472亿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23.24385亿元[99]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0.07,2023年约为0.06,上升因年内向股东派付大额股息[103] - 2024年4月15日及6月14日分别宣派特别股息每股1.5港元及4.3港元并已派付;2025年3月3日宣派特别股息每股1.0港元,将于3月28日或前后派付;2025年3月21日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业绩派付股息[106] 财务准则相关情况 - 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首次采纳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应用相关修订本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基于2024年12月31日未偿还负债,应用修订本不会导致负债重新分类[15][19][20][21] - 2022年修订本将应用2020年修订本的生效日期延迟至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可提前应用[19] - 香港会计师公会已颁布若干与公司有关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预计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不同准则生效时间为2025 - 2027年不等,部分未确定强制生效日期[24][25][26] - 编制综合财务报表时使用的计量基准为历史成本,部分金融资产除外[23] - 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厘清供应商融资安排特征并要求额外披露,有过渡宽免,应用对公司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9][2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指明卖方 - 承租人计量售后租回交易中租赁负债的要求,应用对公司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0][21] 各地区销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中国市场销售额为751,784千元,2023年为714,091千元,同比增长5.28%[28] - 2024年其他亚洲国家销售额为7,466千元,2023年为6,524千元,同比增长14.44%[28] - 2024年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销售额为46,099千元,2023年为44,988千元,同比增长2.47%[28] - 2024年欧洲销售额为81,434千元,2023年为72,548千元,同比增长12.25%[28] - 2024年其他地区销售额为6,309千元,2023年为4,089千元,同比增长54.29%[28] 各业务线销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销售非宝马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收益为893,09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42,240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提供汽车金融服务的利息及服务费收入为202,85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79,214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制造及销售非宝马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分部销售为893,092千元,2023年为842,240千元,同比增长6.04%[28][33][35] - 2024年制造及销售宝马汽车及零部件分部销售为205,064,858千元,2023年为253,484,512千元,同比下降19.1%[33][35] - 2024年提供汽车金融服务分部销售为202,857千元,2023年为279,214千元,同比下降27.35%[33][35] - 华晨宝马2024年国内汽车销量603,807辆,较2023年的709,954辆减少15.0%;出口汽车21,284辆,较2023年的33,931辆减少37.3%[75] 行业市场销售数据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180万辆,较2023年增长24.2%,约占乘用车总销量的43%[63] - 2024年豪华乘用车销量增长12.8%,达到510万辆[63]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2024年5月8日,华晨宝马第600万辆汽车下线[66] - 华晨宝马计划2026年投产“Neue Klasse”车型,第六代电池专案总投资100亿元[66] - 金杯沈阳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具备生产能力,部分车型计划二季度起复产[67] - 2024年,宁波裕民申请12项创新专利技术,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贯标体系认证[67] - 2024年公司与TCL就智能座舱成立合资企业[70] - 集团2024年透过向金杯沈阳出资13.4亿元,持有其缴足注册资本80.72%取回控制权[76] - 2024年12月31日,金杯汽控与TCL宁波成立合资企业,双方各持股50%,金杯汽控现金出资7亿元,占集团资产总值2.4%[85] - 集团于2023年9月和2024年2月向华晨雷诺现金出资2.826亿元和10.544亿元,2024年5月取得其80.72%股权控制权,8月注资3亿元后股权预计增至83.89%,12月31日其资产总值占集团6.83%[8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华晨宝马25%股份,投资成本3.44亿元,账面价值11.533亿元,占集团资产总值39.6%,2024财年应占溢利43.626亿元,同比减少44%,已收股息76.54亿元[89] - 宁波裕民承接24宗新产品订单,迎来3名新客户[93] - 华晨宝马
港股异动 | 华晨中国(01114)涨超4% 大摩指公司发盈警仍略好于市场已调低的预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3-19 10:51
文章核心观点 - 华晨中国发盈警仍略好于市场已调低的预期,股价涨超4% [1] 公司表现 - 华晨中国截至发稿涨4.06%,报2.82港元,成交8109.8万港元 [1] - 集团预期2024年度除所得税开支后溢利较2023年度减少约60% [1] - 公司去年除税后溢利按年大减约60%,主要受联营公司华晨宝马业绩下滑和附属公司已付股息预扣税约14.74亿元人民币影响 [1] - 华晨去年净利润约为31亿元人民币,2024年下半年净利润约16亿元人民币 [1] - 大摩基于隐含溢利及公司派息指引,维持公司2024财政年度每股30至50港仙的经常性股息派发预期 [1]
BRILLIANCE CHI(01114)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5 16:31
财务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人民币27,346,117千元[5] - 短期银行借贷余额为人民币570,000千元[5] - 未经授权担保之虽损撥备为人民幣593,511千元[5] - 资产净值下降49.6%至人民幣26,195,567千元[7] - 本公司权益总额为52,769,883千人民币[8] - 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佔权益总额为51,996,961千人民币[8] - 本公司保留盈利为48,171,398千人民币[8] - 本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7,346,117千人民币[10] - 本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人民币42,328,581,000元[7] - 公司资产总值为48,628,301千人民币[22][23] - 公司负债总额为22,432,734千人民币[22][23] - 公司于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的收益为人民幣111,521,948,000元,净利润为人民幣10,939,670,000元[8] - 公司持有的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非上市股本投资为人民幣4,138,000元[9] - 公司持有的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香港上市股本投资为人民幣2,578,000元[9] - 公司应收贷款总额为人民幣2,946,846,000元[10] 经营业绩 - 收益同比增长2.0%至人民币518,038千元[3] - 毛利率下降至20.0%[3] - 应佔聯營公司之業績下降27.3%至人民幣2,734,677千元[3] - 除所得稅開支前溢利下降27.0%至人民幣2,937,756千元[3] - 本期間溢利下降60.9%至人民幣1,465,637千元[3] - 公司分部销售总额为507,855千人民币[21] - 公司分部业绩为13,658千人民币[21] - 公司研发成本为16,579千人民币[25] - 公司员工成本为116,157千人民币[27] - 公司本期间所得税费用为1,472,119千人民币[28] - 公司本期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473,258,000元[29] 现金流 - 本公司于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经营活动耗用现金净额为675,034千人民币[10] - 本公司于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433,600千人民币[10] - 本公司于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融资活动耗用现金净额为8,258,244千人民币[10] - 于二零二四年首六個月,本集團產生資本開支3.54億元人民幣,主要用於購買資產[96] 关联交易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向华晨东亚汽车金融支付利息人民币13,151,000元[7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向东亚银行中国收取服务费用人民币4,268,000元[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向联营公司销售货品人民币8,324,000元[7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向华晨一间联属公司支付服务费用人民币188,000元[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向华晨东亚汽车金融非控股权益支付服务费用人民币591,000元[70] 资产质量 - 应收客户贷款总额为人民幣2,946,846,000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应收贷款为人民幣1,087,495,000元[41] - 应收长期贷款为人民幣1,832,881,000元[41] - 应收贷款逾期总额为人民幣125,956,000元,其中逾期1至60天的为人民幣101,576,000元[43] - 受限制的短期银行存款总额为人民幣630,868,000元,其中就未经授权担保有关的诉讼款项受中国法院限制的为人民幣463,690,000元[45][46] - 应收账款总额为人民幣316,486,000元,其中少于6个月的为人民幣316,023,000元[47][48] - 应收票据总额为人民幣122,208,000元,全部由中国大型银行提供担保[50] - 其他应收款项为304,584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248,995千人民币[52] - 应收第三方款项已全额计提预期信用损失准备,包括质押的短期存款29.259亿人民币和应收晨宝公司11.484亿人民币[53] 负债情况 - 短期银行借款为570,000千人民币,较上年末减少354,500千人民币,其中有抵押借款为400,000千人民币[61] - 公司就未经授权担保华晨汽车的银行借款计提损失准备19.17亿人民币,已支付13.24亿人民币[62] - 应付账款为256,408千人民币,较上年末减少27,214千人民币[55] - 其他流动负债大幅增加至20,753,521千人民币,主要是应付股息增加至20,184,927千人民币[56] 股东权益 - 于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法定股本为8,000,000千股,每股面值0.01美元的普通股[63] - 于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5,045,269千股,每股面值0.01美元的普通股[63] - 于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保留盈利包括中国附属公司按照中国相关法规保留的约人民币1,736,368,000元[66] - 根据权益披露,Baillie Gifford & Co持有公司302,567,000股普通股,占5.99%[107][109] - 根据权益披露,瀋陽三實持有公司1,512,875,802股普通股,占29.99%[107][109] - 根据权益披露,華晨、瀋陽汽車、遼寧金融等公司被視為持有瀋陽
BRILLIANCE CHI(01114)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2 17:45
财务表现 - 收益为人民币51.8038亿元,同比增长2.0%[7] - 毛利为人民币10.3552亿元,同比下降27.3%[8] - 应佔聯營公司之業績為人民幣27.34677億元,同比下降27.2%[8] - 除所得稅開支前溢利為人民幣29.37756億元,同比下降27.0%[12] - 本期間溢利為人民幣14.65637億元,同比下降60.8%[12] - 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分別為人民幣0.29201元和人民幣0.29201元[15] 其他全面收益 - 應佔聯營公司之其他全面開支為人民幣2.70274億元[18] - 股本投資之公平值變動為人民幣807萬元[20] 现金流及资产负债 - 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人民幣273.46117億元[26] - 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擁有短期銀行存款人民幣6.45868億元[26] - 於2024年6月30日,約人民幣463,690,000元的短期银行存款受中国法院限制[84] - 於2024年6月30日,应收第三方账款约人民幣18,000,000元大部分以美元或欧元列值[92] - 本集团主要通过自身营运现金流量、短期银行借贷、发行银行担保票据及向供应商赊购满足短期营运资金需求[136]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资产总值约为人民幣48,628,300,000元[134]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中69.9%以人民币列值[135] - 本集团应付账款为26.56亿元人民币,应付票据为24.59亿元人民币[129] 业务分部 - 本集团主要业务包括制造及销售非宝马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及销售宝马汽车及零部件、提供汽车金融服务[49] - 期内收益包括销售汽车零部件405,380千人民币和提供汽车金融服务利息及服务费收入112,658千人民币[50][51] - 本集团已识别制造及销售非宝马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及销售宝马汽车及零部件、提供汽车金融服务三个可申报分部[52] - 公司分部包括制造及销售非宝马汽车及零部件、提供汽车金融服务[54] - 制造及销售非宝马汽车及零部件分部销售收入为518,038千人民币,分部业绩为-24,362千人民币[57] - 提供汽车金融服务分部销售收入为112,658千人民币,分部业绩为-9,441千人民币[57] - 应占联营公司业绩为2,734,677千人民币[57] - 公司总资产为48,628,301千人民币,其中汽车零部件分部资产为26,182,854千人民币,提供汽车金融服务分部资产为3,263,399千人民币[63] - 公司总负债为22,432,734千人民币,其中汽车零部件分部负债为1,589,599千人民币,提供汽车金融服务分部负债为1,552,318千人民币[63] 其他费用 - 无形资产摊销为9,439千人民币[67] - 研发成本为16,579千人民币[67] - 匹兑损失为42,577千人民币[67] - 中国股息预扣税为1,474,000千人民币[71] 股息分配 - 本公司宣派第一次特别股息每股1.5港元,合共约7,567,904,000港元[77] - 本公司宣派第二次特别股息每股4.30港元,合共约21,694,658,000港元[78] - 本公司董事不建議就本集團之二零二四年中期業績派付任何股息[161] 其他事项 - 华晨雷诺汽车有限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重新纳入本集团合并账目[36] - 华晨雷诺重整完成后,本集团从重整管理人手上重新取得华晨雷诺80.72%的控制权[48] - 本集团已注资合共约人民币1,336,912,000元用于华晨雷诺重整,少于批准上限人民币1,360,000,000元[48] - 华晨雷诺过往债权已全部转为其股东权益,本集团已注资用于华晨雷诺重整[45][46][47] - 本集团未提早采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预计应用不会对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43] - 本集团已就未经授权担保向三间债权人银行清偿合共人民币1,323,551,000元及个别法律费用[102] - 于2024年上半年,金杯汽控已向华晨雷诺管理人提供约人民币10.5亿元以清偿最终华晨雷诺债务[140,141] - 本公司正研究及发掘多个投资机会,包括与宝马合作供应零部件、拓展氢能及电能NEV制造、数字化业务及汽车后市场数字化产业互联网平台[143] - 本集团加强员工培训,涵盖专业技能、质量提升、商业知识、职业道德等多方面[151] - 本集团短期银行借款人民币400,000,000元以应收贷款人民币500,000,000元作抵押[152][153] - 人民币於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貶值,確認匯兌虧損[158] - 本集團大部份交易以人民幣列值,匯率波動對本集團整體財務表現並無重大影響[158] - 大東政府與華晨雷諾簽訂徵收補償協議書,補償總金額人民幣451,401,416元[164] - 瀋陽汽車城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華晨雷諾簽訂租賃協議,租賃期限自向華晨雷諾交付物業之日起10年[165] - 本集團一直
BRILLIANCE CHI(01114)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6:3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收益为1,121,45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略有下降[7] - 2023年公司年度溢利为7,736,451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有所增长[7]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53312元,较2022年有所增长[7] - 公司2023年综合收益为人民币1,121,500,000元,较2022年减少0.8%,主要由于传统化石燃料车需求下降,但被电动车需求上升所抵消[29] - 公司2023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833,000,000元,较2022年下降6.9%,毛利率由20.8%改善至25.7%,主要由于原材料铝市价下跌[30] - 公司2023年利息收入为人民币670,200,000元,较2022年增加61.0%,主要由于来自华晨宝马的股息收入增加[30] - 宁波裕民、绵阳瑞安及华晨东亚汽车金融为公司主要运营附属公司,分别贡献2023年集团约48%、27%及25%收益[28] - 销售开支从2022年的人民币33,900,000元增加33.6%至2023年的人民币45,300,000元,占收益百分比从3.0%上升至4.0%[31]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2年的人民币437,800,000元减少1.3%至2023年的人民币432,300,000元,占收益百分比从38.7%减少至38.5%[31] - 2023年确认的贷款及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备抵净额为人民币53,200,000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475,700,000元减少88.8%[31] - 财务成本从2022年的人民币12,900,000元下降86.8%至2023年的人民币1,700,000元[32] - 2023年应占联营公司业绩从2022年的人民币6,543,800,000元增加19.1%至2023年的人民币7,796,800,000元[32] - 2023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从2022年的人民币7,142,800,000元增加15.7%至2023年的人民币8,262,800,000元[34] - 2023年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纯利为人民币7,735,000,000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7,146,900,000元增加8.2%[34] - 2023年投入资本回报率为16.0%,较2022年的15.5%有所提升[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华晨东亚汽车金融的收益为人民币279,200,000元,占公司总收益的25%[112] 市场与销售 - 2023年中国汽车总产量和总销量均增加至30,100,000辆,同比增长11.6%和12.0%[10] - 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加至9,500,000辆,同比增长37.9%[10] - 2023年豪华乘用车销量增加15.4%至4,500,000辆[10] - 2023年华晨宝马总产量约为728,000辆宝马汽车[11] - 2023年华晨宝马全国经销商网络超过740间店铺[11] - 2023年华晨宝马共有员工26,000人[11] - 2024年华晨宝马开始生产全新宝马X1及首款宝马iX1,并推出新一代宝马5系及首款宝马i5[11] - 华晨宝马2023年国内销量达709,954辆,较2022年的664,934辆增加6.8%,其中BEV销量为95,550辆,较2022年的45,364辆增加110.6%[33] - 华晨宝马2023年出口海外汽车总数为33,931辆,较2022年的30,005辆增加13.1%[33] - 华晨东亚汽车金融继续扩展业务,与Tesla及理想汽车等中国NEV伙伴合作[25] - 华晨东亚汽车金融正在扩大其金融产品战略,从传统的“自有资金放款”及“零售联合贷款”产品扩展至“助贷业务”[102] - 华晨东亚汽车金融致力于成为支持中国大陆社会及经济战略的“绿色金融”之选[10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组合中有45,878名借款人(2022年:32,000名),包括29,598名个人(2022年:22,094名)和16,280家企业(2022年:9,906家)[116] - 2023年,展期贷款额占已入账贷款组合的0.16%(2022年:0.11%),其中100%的客户已偿还贷款[116] - 公司应收五大借款人的贷款总额及应收单一最大借款人的贷款分别占未收回应收贷款的0.18%(2022年:0.28%)和0.05%(2022年:0.09%),风险分散[116] 公司治理与管理 - 公司于2022年7月26日失去对沈阳金东的控制权[22] - 华晨宝马为公司与宝马集团合资企业,分别持有50%权益,2022年2月完成股权转让,公司继续持有华晨宝马25%股本权益[22] - 华晨宝马持有宝马汽车金融、先锋国际融资租赁、宝马(中国)保险经纪及领悦的42%、42%、42%及100%权益[23] - 公司间接持有新晨动力31.20%股本权益,新晨动力间接持有绵阳新晨全部股本权益[24] - 华晨东亚汽车金融为多品牌服务供应商,分别由公司、东亚银行及CaixaBank拥有55%、22.5%及22.5%权益,2023年2月完成首个绿色及碳中和银团贷款[25] - 华晨雷诺于2023年5月23日完成重整程序,执行期为12个月,计划于2024年开始债务偿还程序并准备复工复产[13] - 华晨雷诺重整方案于2023年5月23日获批,金杯汽控为重整提供现金出资总额约人民币13.4亿元[20] - 公司面临多项诉讼,包括中国光大银行的人民币18.18亿元、3,000万元、1.56亿元、2.08亿元和4.9亿元诉讼,以及哈尔滨银行的人民币3亿元诉讼[40] - 公司董事分别于2023年1月13日及2023年7月18日宣派特别股息每股普通股0.96港元[49] - 公司于2024年3月28日董事会会议上不建议派付2023年度业绩股息[49] - 公司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并无作出慈善及其他捐款[50]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4年6月25日举行,股东名册将于2024年6月19日至2024年6月2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51] - 公司五年财务概要载于第3页[53] - 公司及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之储备变动分别载于财务报表附注32及37[54]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物产、厂房及设备变动载于财务报表附注13[55]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之股本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31[55] - 公司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之股份最高数目为504,526,938股,相当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10%[57] - 公司自购股权计划生效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期间内,并无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行使、失效或被注销任何购股权[59] - 沈铁冬先生辞任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张悦先生接任,生效日期分别为2024年3月20日和4月11日[61] - 主要股东持股情况:Baillie Gifford & Co持有302,567,000股,占比5.99%;FIL Limited持有291,262,000股,占比5.77%;华晨持有1,535,074,988股,占比30.43%;辽宁省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持有600,000,000股,占比11.89%;辽宁交通投资持有600,000,000股,占比11.89%;辽宁鑫瑞持有1,535,074,988股,占比30.43%;Pandanus Associates Inc.持有291,262,000股,占比5.77%;Pandanus Partners L.P.持有291,262,000股,占比5.77%[62]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股情况:吴小安先生持有6,200,000股,占比0.12%[65] - 吴小安先生在新晨动力的持股情况:通过受托人及受控法团持有33,993,385股,占比2.65%;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8,320,041股,占比0.65%[66] - 五大客户销售额占公司总收益的36.70%,最大客户销售额占13.96%[77] - 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公司总采购额的51.37%,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33.66%[77] - 2023年无资本化利息[75] - 2023年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4] - 2023年无董事在竞争业务中拥有权益[72] - 2023年无董事或其亲属拥有认购公司证券的权利[69] - 2023年无董事与公司签订不可在一年内终止的服务合同[71] - 2023年无董事在公司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中拥有重大权益[70] - 2023年公司保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百分比[78] - 2023年公司无董事在五大客户或供应商中拥有权益[77] - 公司于2020年11月18日与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签订联合贷款金融管理服务协议,服务期限为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8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财年,华晨东亚汽车金融向东亚银行中国提供的联合贷款金融管理服务实际货币价值为人民币42,303千元[88] - 公司于2023年12月20日与东亚银行中国签订新的联合贷款金融管理服务协议,服务期限为2024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9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0,845,800,000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8,463,300,000元有所增加[9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付票据为人民币219,300,000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0,100,000元有所增加[9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短期银行借贷为人民币924,500,000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50,000,000元有所增加[95] - 短期银行借贷于2024年1月19日至2024年12月6日期间到期,年利率为3.80%至5.50%,以人民币列值[9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约为人民币551.55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54.27亿元略有下降[9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中99.3%以人民币列值,0.7%以其他货币列值[97] - 2023年公司资本开支为人民币395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用具及模具、机器及设备、在建工程以及特殊软件等[9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订约资本承担为人民币10.72亿元,与购买厂房及机器等资本开支以及投资华晨雷诺有关[99] - 2023年5月23日,公司向华晨雷诺管理人提供现金出资约人民币2.826亿元,以清偿华晨雷诺的职工及社会保障债权以及税款债权[100] - 公司计划于2026年开始生产“Neue Klasse”车型,标志着宝马集团电动化征程新篇章[101] - 华晨雷诺计划开发海狮和海狮王新系列电动产品,并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纯电动中型商用车产品[10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雇用约1,200名员工,员工成本为人民币238,100,000元[10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短期银行借贷以集团约人民币443,700,000元的应收贷款作抵押[10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受限制短期银行存款约人民币2,324,400,000元,被中国法院限制用于潜在诉讼清偿[10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0.06,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10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华晨东亚汽车金融的已入账组合总额为人民币3,495,000,000元,其中自有资金提供的人民币3,069,000,000元,联合贷款安排提供的人民币426,000,000元[114] - 绵阳瑞安获得长城汽车NEVs的战略产品项目EN04,并启动机器人减速器凸轮轴的研发[103] - 宁波裕民计划进一步开发铝合金制品相关的轻量化产品[103] - 华晨东亚汽车金融继续采用线上/数码解决方案,服务在定期主机厂及客户调查中保持最高评价[103] - 公司无未来重大投资或添置资本资产的计划[108] - 公司将业务重点从传统内燃机汽车转向NEV领域,NEV相关业务占2023年新业务的99.4%(2022年:93.1%),
BRILLIANCE CHI(01114)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77.35亿元 同比增加8.23%
智通财经· 2024-03-28 16:40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2023年度收益为11.21亿元,同比减少0.82% [1] - 公司2023年度股东应占溢利为77.35亿元,同比增加8.23% [1]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53312元 [1] 收益分析 - 收益减少是由于传统化石燃料车对公司汽车零部件的需求持续下跌所致 [1] - 但被电动及混合动力车制造商不断上升的需求所抵销 [1] - 汽车金融市场需求殷切,公司华晨东亚汽车金融的收益贡献于2023年下半年有所增加 [1]
BRILLIANCE CHI(01114)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16:30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度收入为1,121,454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略有下降[1] - 毛利为288,479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 - 利息收入为670,174千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 - 本年度溢利为7,736,451千元,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2] - 每股盈利为人民币1.53312元,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2] - 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的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985.19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下降了8.97%[4] - 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资产总值为3530.27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了4.67%[4] - 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317.87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了2.06%[4] - 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的资产净值为5189.11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下降了0.63%[5] - 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0,845,800,000元[84] - 公司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为人民币57,500,000元[84] - 公司已质押及受限制短期银行存款为人民币2,501,000,000元[84] - 公司应付票据为人民币219,300,000元[85] - 本集团资产总值约为人民币55,154,600,000元,资金来源包括股本、储备、负债和非控股权益[90] - 销售成本由2022年的人民币895,200,000元下降至2023年的人民币833,000,000元,毛利率由20.8%提升至25.7%[71] - 利息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币416,300,000元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670,200,000元,主要因收取来自华晨宝马的股息收入[73] 业务发展 - 公司分部包括製造及銷售汽车零部件、製造及銷售宝马汽车及零部件、提供汽车金融服务[28] - 公司正研究与寶馬合作供应汽车零部件,拓展至NEV制造和数字化业务[98] - 華晨寶馬生产基地汽车产量达500万辆,计划在2024年生产第600万辆汽车[99] - 公司计划利用華晨雷諾的产能和资源,与国际及国内汽车公司合作,巩固在汽车市场的地位[100] - 華晨雷諾计划将金杯品牌打造成LCVs知名品牌,开发新能源商用车产品[101] - 未来華晨雷諾将以NEVs为发展主要方向,与策略性合作夥伴共同开发新能源商用车产品[102] - 華晨東亞汽車金融成功完成两笔绿色及碳中和银团贷款,开拓更稳定及多元化的资金来源[68] - 華晨東亞汽車金融的新业务战略将定位于NEV分部商机,正在内部重组并寻找合作伙伴[103] - 華晨東亞汽車金融拓展金融產品戰略,包括助貸業務,提高收費收入来源[104] - 華晨東亞汽車金融積極採用線上╱數碼解決方案,提升客戶及零售商操作使用便利性[105] - 寧波裕民計劃開發鋁合金製品相關的輕量化產品[106] - 綿陽瑞安获得长城汽车NEVs战略产品专案EN04,搭载于长城坦克等系列车型,与上海新动力汽车科技合作[107] 税务情况 - 本年度中國企业所得稅开支为1,216千元,较上年度下降为2,162千元[39] - 香港利得税方面,本集团年内未产生应课税溢利,因此无需作出香港利得税撥備[40] - 本集团中國注册附属公司的企业所得税按25%计算,而綿陽瑞安由于地理位置和产业属性,适用税率为15%[41][42] - 本年度税项开支与加权平均法定税率计算的会计溢利对账显示,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为8,262,811千元,中國加权平均法定税率为25.67%[44] - 每股基本盈利按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计算,本年度为每股7,734,993,000元[44]
BRILLIANCE CHI(01114)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5 16:30
财务数据 - 未经审计的收入为人民币507,855千元,较二零二二年的557,527千元减少了8.9%[3] - 未经审计的毛利为人民币142,315千元,较二零二二年的99,605千元增加了42.8%[3] - 未经审计的利息收入为人民币348,850千元,较二零二二年的148,185千元增加了135.6%[3] - 未经审计的一般及行政开支为人民币201,533千元,较二零二二年的226,757千元减少了11.1%[3] - 未经审计的本期间溢利为人民币3,745,486千元,较二零二二年的3,180,488千元增加了17.7%[3] - 未经审计的每股盈利(基本)为人民币0.74211元,较二零二二年的0.63039元增加了17.7%[3] - 未经审计的本期间全面收入总额为人民币4,731,508千元,较二零二二年的3,172,097千元增加了49.1%[4]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活动所得之现金淨額为(600,607)人民幣千元[9]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投资活动所得之现金淨額为409,107人民幣千元[9]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融资活动耗用之现金淨額为(3,650,177)人民幣千元[9]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了3,841,677人民幣千元[9] - 公司一月一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463,276人民幣千元,六月三十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621,599人民幣千元[9] 公司业务 - 主要业务包括销售汽车零部件和提供汽车金融服务[17] - 公司成立于1992年6月9日,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10] - 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销售汽车零部件和提供汽车金融服务[17] 资产和负债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7,061,020人民币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增长了24.5%[5]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公司流动资产总值为29,445,521人民币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减少了12.8%[5]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3,644,841人民币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增长了16.9%[6]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公司资产净值为52,769,883人民币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增长了0.9%[6] 公司股权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公司股份数目为8,000,000千股[59]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公司股份数目为5,045,269千股[59] - 公司并无任何尚未行使之购股权[59] 公司关联方 - 公司与華晨、遼寧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Brilliance Holdings Limited等关联方订有重大交易[68] - 公司向华晨一间联属公司支付服务费用203千元,向华晨一间联属公司提供综合服务268千元[69] - 公司向东亚银行中国收取服务费用19,142千元,向东亚银行中国支付利息10,472千元[69] - 公司向一间合资企业销售货品3,795千元,向聯營公司销售货品2,081千元[70] - 公司向东亚银行中国支付的服务费用572千元[70] - 公司向一间联营公司支付的租赁租金100千元[70] - 公司与联属公司在日常业务中经磋商后,基于董事确定的估计市值进行交易[70] 公司股东 - FIL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的百分比为38.71%[144] - 華晨持有公司股份的直接權益为1,535,074,988股,占公司股份的2.65%[145] - 遼寧交通建設投資集團持有公司股份的直接權益为600,000,000股,占公司股份的83.68%[146]
BRILLIANCE CHI(01114)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8-22 20:40
放贷业务账面组合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放贷业务账面组合共24.69亿元,其中23.08亿元由公司以自身资金提供,1.61亿元按联合贷款安排提供[2] 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占比情况 - 2022年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占公司新业务的93.1%,年末占贷款结余的84.1%[2] 借款人数量变化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组合中有32000名借款人,包括22094名个人和9906间企业,2021年分别为42758名、35933名和6825间[3] 五大及单一最大借款人应收贷款占比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五大借款人合计及单一最大借款人应占应收贷款分别占未偿还应收贷款约0.28%和0.09%,2021年分别为0.26%和0.09%[3] 已延期贷款金额占比及延期还款个案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延期贷款金额仅占公司账面组合的0.11%[4] - 年内公司审批了401宗要求延後偿还贷款最多三个月的个案,约80%客户已还款[4] 应收贷款相关财务数据变化 - 2022年应收贷款总额为24.68633亿元,2021年为35.14556亿元[9] - 2022年预期信贷亏损备抵为4468.2万元,2021年为6343.6万元[9] - 2022年应收贷款净额为24.23951亿元,2021年为34.5112亿元[9] - 2022年长期应收贷款为13.14172亿元,2021年为15.17536亿元[9] - 2022年须于一年内偿还的应收贷款总额为11.34146亿元,2021年为19.73296亿元,固定实际年利率介于4.8%至14% [9] - 2022年须于一年后但不超过五年偿还的应收贷款总额为13.34487亿元,2021年为15.4126亿元,固定实际年利率介于7.42%至14% [9] 零售业务风险控制措施 - 零售业务中公司对顾客进行审慎完整评估,建立借款人债务收入比率监控机制[5] 应收贷款信贷风险评估方式 - 公司按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考虑并无出现信贷减值之应收贷款的预期信贷亏损备抵[7] - 公司于各结算日评估信贷风险自初始确认应收贷款以来的变动[7] 零售贷款撇销标准 - 公司撇销零售贷款的标准包括拖欠逾120天且无还款可能等情况[8] 逾期应收贷款情况 - 2022年逾期1至60天应收贷款为65,932千元,2021年为61,107千元;2022年逾期61至90天应收贷款为6,490千元,2021年为3,155千元;2022年逾期91至120天应收贷款为4,144千元,2021年为5,661千元;2022年逾期120天以上应收贷款为3,398千元,2021年为5,072千元[11] - 2022年逾期应收贷款总额为79,964千元,2021年为74,995千元[11] 各级应收贷款财务数据情况 - 2022年第1级应收贷款总额2,461,091千元,预期信贷亏损备抵38,796千元,应收贷款净额2,422,295千元,预期信贷亏损备抵比率1.58%;2021年第1级应收贷款总额3,503,823千元,预期信贷亏损备抵54,967千元,应收贷款净额3,448,856千元,预期信贷亏损备抵比率1.57%[12] - 2022年第2级应收贷款总额4,144千元,预期信贷亏损备抵2,488千元,应收贷款净额1,656千元,预期信贷亏损备抵比率60%;2021年第2级应收贷款总额5,661千元,预期信贷亏损备抵3,397千元,应收贷款净额2,264千元,预期信贷亏损备抵比率60%[12] - 2022年第3级应收贷款总额3,398千元,预期信贷亏损备抵3,398千元,应收贷款净额为0,预期信贷亏损备抵比率100%;2021年第3级应收贷款总额5,072千元,预期信贷亏损备抵5,072千元,应收贷款净额为0,预期信贷亏损备抵比率100%[12] - 2022年应收贷款总额2,468,633千元,预期信贷亏损备抵44,682千元,应收贷款净额2,423,951千元;2021年应收贷款总额3,514,556千元,预期信贷亏损备抵63,436千元,应收贷款净额3,451,120千元[12] 预期信贷亏损备抵变动情况 - 2022年1月1日已确认预期信贷亏损备抵63,436千元,撇销不可收回金额23,393千元,12月31日为44,682千元;2021年1月1日已确认预期信贷亏损备抵100,668千元,撇销不可收回金额6,576千元,12月31日为63,436千元[13] 各级应收贷款转级及确认、撇销情况 - 2022年第1级转至第2级金额为(2,284)千元,转至第3级金额为(36,888)千元,年内确认预期信贷亏损备抵23,001千元,年内撇销金额为0;2021年第1级转至第2级金额为(3,223)千元,转至第3级金额为(44,962)千元,年内确认预期信贷亏损备抵5,934千元,年内撇销金额为0[13] - 2022年第2级年内确认预期信贷亏损备抵203千元,年内撇销金额(3,396)千元;2021年第2级年内确认预期信贷亏损备抵174千元,年内撇销金额(2,449)千元[13] - 2022年第3级年内确认预期信贷亏损备抵189千元,年内撇销金额(38,751)千元;2021年第3级年内确认预期信贷亏损备抵468千元,年内撇销金额(41,359)千元[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