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光谷(00798)

搜索文档
中电光谷(00798)发布2024年报: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六年为正 敏捷定制模式发展潜力巨大
智通财经网· 2025-04-18 22:16
文章核心观点 中电光谷2024年度报告显示公司经营稳健、业务格局多元且各业务取得进展,转型战略成效有所体现 [1] 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收入总额35.885亿元,毛利约10.97亿元,净利润约1.06亿元 [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940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六年为正 [1]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为62.0% ,扣除合同负债后资产负债率为60.0% ,较期初略有下降 [1] 业务格局 - 打造以园区运营服务为主体,园区开发为支撑,产业投资为引擎的"一体两翼"业务格局 [1] - 拥有园区运营服务、园区开发服务及产业投资三个分部 [1] 园区运营服务 - 2024年产业地标谱系新增5个优质产业园项目,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多个城市拥有优质产业园用地储备约491.4万平方米 [2] - 2024年园区咨询业务合同数超60个,合同款超1亿元,为2025年园区综合运营业务新突破奠定基础 [2] 园区开发服务 - 以敏捷定制为突破口促进园区开发方式转变,2024年敏捷定制签约面积超10万平方米,合同额超4亿元 [2] 产业投资 - 产业投资主体武汉零度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24年组建3支股权基金和1支不动产基金 [3] - 通过投资项目带动1.8万平方米的园区空间业务协同,一个被投企业顺利上市 [3] - 2024年主要实现与地方引导基金合作组建基金投资当地项目模式,优化资产结构 [3] 新兴业务 - 2024年着力培育"两朵云",第三曲线逐步成型 [2] -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产业云软件销售合同额达3970万元 [2] - 武汉中电节能有限公司综合能源及新能源业务双向发力,2024全年签约额2.771亿元,同比增长40%,分布式光伏业务签约装机量约23.22MW [2]
中电光谷(0079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7 16:4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3588531千元,2023年为5220556千元[10] - 2024年毛利为1097111千元,2023年为1557386千元[10] - 2024年除所得税前利润为239586千元,2023年为981874千元[10]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95748千元,2023年为506710千元[10] - 2024年年度利润为106331千元,2023年为526835千元[10]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0701911千元,2023年为10932991千元[10]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2640016千元,2023年为12538977千元[10] - 2024年流动负债为9885835千元,2023年为8931590千元[10]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总额3588.5百万元,净利润106.3百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六年为正[13] - 2024年集团收入总额35.885亿元,相比上年下降31.3%;净利润1.063亿元,相比上年减少4.20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940万元,持续六年为正[18,27] - 2024年集团除税前利润2.396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下降75.6%;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9570万元,相比2023年同期下降81.1%[27] - 2024年公司年度收入为35.885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31.3%[143]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为24.914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32.0%[146] - 2024年已售物业成本为7.165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43.9%[147]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为10.971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29.6%[148] - 2024年整体毛利率为30.6%,相比去年毛利率上涨0.8%[148]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淨額為1.034億元,較2023年同期下降65.7%[149] - 2024年公司銷售及分銷開支為1.448億元,較2023年同期下降15.3%,佔收入的4.0%,較上年同期上漲0.8%[150] - 2024年公司行政開支為3.781億元,較2023年同期下降14.5%,佔收入的10.5%,較上年同期上漲2.1%[151] - 2024年公司財務收入為6030萬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20.0%[153] - 2024年公司財務成本為3.506億元,較2023年同期上漲10.9%[154] - 2024年公司所得稅開支為1.333億元,較2023年同期下降70.7%,2024年及2023年有效稅率分別為55.6%及46.3%[156] - 2024年公司開發中物業賬面值為19.482億元,較2023年增加3.005億元[159] - 2024年公司持有待售竣工物業賬面值為48.446億元,較2023年增加5億元[160] - 2024年公司流動比率由2023年的1.40下降至1.28,淨資本負債比率由39.5%上升至42.9%[164][165] - 2024年公司資本開支自2023年的5620萬元減少1550萬元至4070萬元[17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7857名全职雇员,2024年度员工成本约为8.816亿元人民币[1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未偿还金额为74.98亿元人民币,有息负债利率从2023年的5.13%降至2024年的4.95%[18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产业地标谱系增添5个优质产业园项目,敏捷定制签约面积超10万平方米,合同额超400百万元[13] - 2024年产业云软件销售合同额达3970万元,中电节能综合能源及新能源业务签约额2.771亿元,同比增长40%,分布式光伏业务签约装机量约23.22MW[15,24,25] - 2024年园区运营收入22.158亿元,占总收入比为62%[18] - 2024年新增5个优质产业园项目,截至年底拥有优质产业园用地储备约491.4万平方米[18] - 2024年敏捷定制签约面积超10万平方米,合同额超4亿元[18,23] - 2024年园区咨询业务合同数超60个,合同款超1亿元[22] - 2024年武汉零度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组建3支股权基金和1支不动产基金,带动1.8万平方米园区空间业务协同[26] - 2024年中电中金(厦门)电子产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被投资企业实现公允价值26.79亿元[26] - 2024年公司打造“一体两翼”业务格局,拥有园区运营服务、园区开发服务、产业投资三个分部[28] - 2024年园区运营服务收入22.158亿元,占比62%;园区开发服务收入13.72727亿元,占比38%;2023年对应收入分别为28.31658亿元、23.88898亿元,占比分别为54%、46%[29] - 2024年设计与建造服务收入7.80711亿元,占比22%;物业管理服务收入7.93253亿元,占比22%;能源服务收入1.98015亿元,占比6%;园区餐饮及酒店服务收入1.50837亿元,占比4%;物业租赁服务收入1.11244亿元,占比3%;其他收入1.81744亿元,占比5%[29] - 2024年产业园区空间销售收入11.09433亿元,占比31%;自持园区物业租赁服务收入2.63294亿元,占比7%;2023年对应收入分别为21.59882亿元、2.29016亿元,占比分别为41%、5%[29] - 2024年公司园区运营服务营业额22.158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21.7%[33] - 设计与建造服务、物业管理服务及能源服务收入占园区运营服务收入比达80%,是主要来源[33] - 2024年中电光谷签订综合运营服务合同额6.771亿元[35] - 2024年中电光谷以牵头方身份中标保定网信谷项目,金额2.424亿元[35] - 2024年秭归A区厂房产业园签约金额1.622亿元、车谷智能网联智造园签约金额2.725亿元[35] - 2024年公司设计与建造服务收入7.807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下降37.3%[35] - 2024年丽岛物业新增签约项目金额为6120万元,全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7.933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下降14.3%[36] - 2024年底,丽岛物业管理物业面积达2935万平方米,其中企业客户服务面积占比73%[37] - OVU创客星在24个城市建设运营37个站点,创新创业空间面积达40万平方米,服务创新创业团队2000余家,集聚创业者8万余人[38] - 2024年OVU创客星新增2个省级孵化示范基地、1个省级众创空间,截至2024年底获各类资质50余项、荣誉80余项[39] - 2024年OVU创客星接待来访交流102余组超882人次,举办合办活动近38场,完成70余份标准文件[40] - 2024年园区租赁业务收入为1.112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4.4%[40] - 中电节能总服务面积超2000万平方米,服务客户超6000家,获低碳智慧园区知识产权53余项[41] - 报告期内,中电节能新增签约金额为2.771亿元,2024年能源服务收入为1.98亿元,较2023年上涨0.8%[41] - 全派餐饮现阶段年配餐能力达1000万人次,武汉紫缘酒店有54间套房和精品房[42] - 2024年团体餐饮及酒店服务收入为1.508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下降5.8%[44] - 报告期园区开发物业收入13.727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42.5%[46] - 报告期产业园空间销售新增签约面积28.2万平方米,签约额15.416亿元,年度回款14.94亿元,收入11.094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48.6%[47] - 2024年南通、青岛、上海自有产业园空间销售收入分别为1.824亿元、1.546亿元、0.97亿元,占比分别为16.4%、13.9%、8.7%[48] - 报告期开工面积41.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2.9万平方米,期末在建面积67.8万平方米[49] - 2024年全国主要城市完工面积合计428.7万平方米,其中上海中电信息港和中国(长沙)信息安全产业园完工面积均为88.4万平方米[50] - 2024年产业园区开发服务收入为13.727亿美元,占收入比重38%,较2023年同期下降42.5%[144] - 2024年园区运营服务营业额达22.158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21.7%[145] 公司土地储备情况 -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在多个城市拥有优质产业园用地储备约491.4万平方米[50] - 武汉光谷软件园、金融港一期、金融港二期等项目公司权益占比均为100%[51] - 黄冈光谷联合科技城公司权益占比为70%,土地储备85779平方米[51] - 鄂州光谷联合科技城公司权益占比为80%,土地储备197921平方米[53] - 西安CEC信息港公司权益占比为73.91%,土地储备89903平方米[53] - 集团土地储备总面积为4,914,485平方米,涉及多个城市的多个项目[54][56] - 洛阳OVU中电光谷产业园权益占比70%,土地储备38,803平方米[54] - 中国(长沙)信息安全产业园权益占比100%,土地储备322,854平方米[54] 各园区项目规划及运营情况 - 合肥金融港2024年度园区企业全口径税收超8.82亿元,已集聚企业830多家,带动就业超万人[60] - 合肥金融港规划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61] - 青岛研创中心规划用地约6.2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12.8万平方米[64] - 青岛研创中心成熟期后可聚集企业、机构200多家,实现年产值30 - 50亿元,聚集人才近万人[65] - 青岛光谷软件园规划占地面积约17.3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已交付运营31万平方米[68] - 青岛光谷软件园成熟期后可聚集新兴产业项目1,500余家,新增年产值300亿元[68] - 合肥金融港于2019年12月全部建成并交付,2023年底园区招商全部完成[60] - 青岛中电信息港规划用地约60亩,总建筑面积17.9万平方米,全部运营后预计聚集企业300余家,人才5000余人,年产值50 - 100亿元,年税收3 - 5亿元[70] - 青岛海洋科技园规划用地208亩,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全部运营后预计聚集企业300家,人才1万人,年直接产值50亿元,带动关联产业年产值超200亿元,利税约20亿元[73] - 中国(长沙)信息安全产业园整体规划254亩,建筑面积约61万平方米,已建成48.6万平方米,待开发12.4万平方米[75] - 沈阳创客公社总用地1542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已进入运营阶段[77] - 沈阳中电光谷信息港占地335亩,总建筑面积19.3万平方米,已竣工16.6万平方米,待开发2.7万平方米[80][81] - 沈阳中电光谷科技城占地126亩,分三期开发,1.1期已运营,1.2期在建[84] - 成都芯谷产业功能区总规划面积36.7平方公里,研创城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科创空间产业载体建设面积60.7万平方米,已竣工27.2万平方米,在建3.7万平方米,待建29.8万平方米[86] - 中電光谷綿陽科技園净用地472亩,规划总面积约33万平方米,一期13万平方米分批次建设,2023年12月取得二期土地263亩[89] - 上海中電信息港占地125亩,总面积约27.5万平方米,一期18.62万平方米2022年9月竣备,二期8.85万平方米2024年4月竣备[91] - 重慶中電光谷科技城总规划约40万平方米,一期约9.6万平方米,截止2024年底完成7.2万方竣备,在建2.4万方,计划2025年10月竣工,已引进30家企业,20家投产[93][95] - 中電西部智造園用地1000亩,起步区202亩,已竣工3.3万平方米,在建1.6万平方米[96][100] - 西安CEC信息港园区占地约12万平方米,已建约20万平方米,建成19.8万平方米含3.19万平方米地下车库,入驻119户企业[105] - 天津中電科創園占地约4.5万平方米,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后预计新增120家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30亿元[107] - 重慶中電光谷科技城建成后预计引育60家企业,园区总产值达20亿元[95] - 重慶中電光谷科技城入选《重慶市2023年市級重大項目》等多项清单及规划[93] - 中電西部智造園被纳入
中电光谷(0079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4-01 16:3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公司收入总额35.885亿元,较上年下降31.3%[3] - 2024年净利润1.063亿元,较上年减少4.205亿元[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940万元,现金流连续六年为正[3] - 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为62.0%,扣除合同负债后为60.0%,较期初略降[3] - 2024年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30分,2023年为6.70分[5] - 2024年底总资产233.419亿元,总负债144.702亿元[7][8]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3] - 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3588531千元,2023年为5220556千元,同比下降31.26%[26][27][28] - 2024年年度利润为106331千元,2023年为526835千元,同比下降79.82%[28]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08,16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74,146千元人民币[30] - 2024年其他(亏损)收益净额为 -4,79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26,819千元人民币[30] - 2024年按性质划分的开支总额为3,014,38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276,357千元人民币[32] - 2024年财务成本净额为 -290,31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265,787千元人民币[33]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133,25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55,039千元人民币[35]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30人民币分,2023年为6.70人民币分[39] - 2024年公司年度收入为35.885亿元,较2023年下降31.3%[100]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为24.914亿元,较2023年下降32.0%[103]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为10.971亿元,较2023年下降29.6%,毛利率为30.6%,相比去年上涨0.8%[105]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034亿元,较2023年下降65.7%[106] - 2024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448亿元,较2023年下降15.3%,占收入的4.0%,与上年同期上涨0.8%[107] - 2024年公司行政开支为3.781亿元,较2023年下降14.5%,占收入的10.5%,较上年同期上涨2.1%[108] - 2024年公司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0.045亿元,较2023年下降97.2%[109] - 2024年公司财务收入为0.603亿元,较2023年增长20.0%;财务成本为3.506亿元,较2023年增长10.9%[110][111] - 2024年集团所得税开支为1.333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70.7%,有效税率为55.6% [113] - 2024年公司持有人应占利润为957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4.11亿元 [114]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30分,2023年为6.70分 [115] - 2024年集团来自融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3.161亿元 [120] - 集团流动比率由2023年末的1.40下降至2024年末的1.28 [121] - 集团净资本负债比率由2023年末的39.5%上升至2024年末的42.9% [122] - 2024年末集团尚未偿还债项总额为74.98亿元 [123] - 2024年末集团流动净资产为27.542亿元,2023年末为36.074亿元 [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未偿还金额为人民币74.98亿元,有息负债利率从2023年的5.13%降至2024年的4.95%[138]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2.50港仙[15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园区运营收入22.158亿元,占总收入比为62%[3] - 2024年园区运营服务来自外部客户收入2215804千元,2023年为2831658千元,同比下降21.75%[26][27][28] - 2024年园区开发服务来自外部客户收入1372727千元,2023年为2388898千元,同比下降42.53%[26][27][28] - 2024年敏捷定制签约面积超10万平方米,合同额超4亿元[3] - 2024年敏捷定制签约面积超10万平方米,合同额超4亿元[64] - 2024年园区咨询业务合同数超60个,合同款超1亿元[63] - 2024年武汉慧联无限科技产业云软件销售合同额达3970万元[65] - 2024年中电节能全年签约额2.771亿元,同比增长40%,分布式光伏业务签约装机量约23.22MW[65] - 2024年零度资本组建3支股权基金和1支不动产基金,带动1.8万平方米园区空间业务协同[66] - 2024年中电中金被投资企业实现公允价值26.79亿元[66] - 2024年园区运营服务收入22.158亿元,占比62%;园区开发服务收入13.727亿元,占比38%[69] - 2024年园区运营服务营业额22.158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21.7%,设计与建造、物业管理及能源服务收入占比达80%[72] - 2024年设计建造服务收入7.807亿元,物业管理服务收入7.933亿元,区域能源服务收入1.98亿元,园区餐饮及酒店服务收入1.508亿元,物业租赁服务收入1.112亿元,其他服务收入1.817亿元[72] - 2024年中電光谷签订综合运营服务合同额6.771亿元,其中保定网信谷项目2.424亿元、秭归A区厂房产业园1.622亿元、车谷智能网联智造园2.725亿元[74] - 报告期内,集团设计与建造服务收入7.807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下降37.3%[75] - 2024年丽岛物业新增签约项目金额6120万元,全部物业管理服务收入7.933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下降14.3%[76] - 2024年底,丽岛物业管理物业面积达2935万平方米,其中企业客户服务面积占比73%[77] - OVU创客星在24个城市建设运营37个站点,创新创业空间面积40万平方米,服务创新创业团队2000余家,集聚创业者8万余人[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OVU创客星获各类资质50余项、荣誉80余项[79] - 2024年,OVU创客星接待来访交流102余组、超882人次,举办合办活动近38场,完成70余份标准文件[79] - 报告期内,OVU创客星园区租赁业务收入1.112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4.4%[79] - 报告期内,中电节能新增签约金额2.771亿元,2024年能源服务收入1.98亿元,较2023年上涨0.8%[80] - 全派餐饮现阶段年配餐能力达1000万人次[81] - 2024年公司团体餐饮及酒店服务在13个城市16个项目配套建设和运营4间酒店、16栋公寓,收入1.508亿元,同比下降5.8%[83] - 长沙OVU公寓654套房,入住率达93%;武汉紫缘酒店运营的网安公寓近1000套房全部投入运营[83] - 报告期园区开发物业收入13.727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下降42.5%[85] - 报告期产业园区空间销售新增签约面积28.2万平方米,签约额15.416亿元,年度回款14.94亿元,收入11.094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48.6%[86] - 2024年南通、青岛及上海自有产业园空间销售收入贡献排名前三,分别为1.824亿元(占比16.4%)、1.546亿元(占比13.9%)、0.97亿元(占比8.7%)[87] - 报告期集团开工面积41.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2.9万平方米,期末在建面积67.8万平方米[89] - 截止报告期末,集团拥有优质产业园区用地储备约491.4万平方米[90] - 报告期自持物业可出租面积89.3万平方米,年底在租面积64.7万平方米,出租率达72% ,租金回款2.837亿元,营业收入2.633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15.0%[91] - 2024年零度资本设立3支股权投资基金,合计认缴规模18亿元;设立长沙不动产基金4.3亿元;设立上海亦达基金7.81亿元[93] - 截止2024年12月31日,中电中金基金募资规模28.21亿元,累计投资总额23.461亿元[94] - 2024年园区开发服务收入为13.727亿元,占总收入比重38%,较2023年下降42.5%[101] - 2024年园区运营服务营业额达22.158亿元,较2023年下降21.7%[102] 资产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末投资物业结余为744836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7570607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43] - 2024年自有物业租金收入263294千元人民币,分租收入11124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29016千元人民币和97270千元人民币均有增长[44] - 2024年末为获银行贷款质押的投资物业账面总值为2232228000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024350000元人民币增加[44] - 2024年末开发中物业为获银行贷款质押的账面总值为1411630000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900756000元人民币增加[46] - 2024年末持有待售竣工物业撇减拨备结余为15226000元人民币,本年度确认撇减金额15226000元人民币,2023年无此项[48] - 2024年末持有待售竣工物业已抵押账面总值为2391086000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921938000元人民币增加[48] - 2024年末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358385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788345千元人民币减少[50] - 2024年末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368160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180286千元人民币减少[53] - 2024年末银行及其他借款即期部分为485344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331642千元人民币增加[55] - 2024年末银行及其他借款非即期部分为264455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601628千元人民币减少[55] - 2024年12月31日对联营公司的投资为853,81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41,208千元人民币[34] - 2024年12月31日使用权资产中物业为69,54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1,876千元人民币[40] - 2024年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为191,133,000元人民币,2023年为183,762,000元人民币[41] - 2024年末集团开发中物业账面价值为19.482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3.005亿元 [116] - 2024年末集团贸易、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为35.839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2.045亿元,占总资产比为15.4%,较上年减少0.8% [118] 贷款及融资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两笔银团贷款共10.13574亿元未符合财务契诺,附带交叉违约条件的借款总额为13.45475亿元[15] - 银团贷款非流动部分2.3亿元及附带交叉违约条件借款非流动部分4.37883亿元被分类为流动负债[15] - 2025年3月,集团取得银团贷款书面豁免,从其中一笔银团贷款提取5.75亿元,准备于6月前清偿8.2026亿元银团贷款[15] - 2025年3月,集团取得附带交叉违约条件借款5.07845亿元的交叉违约条件书面豁免[15] - 董事认为8.3763亿元附带交叉违约条件借款将按原定还款期供集团使用[1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动用的未承诺项目贷款融资及一般融资为33.52169亿元[16] - 年结日后,集团增加主要股东金融机构现有一年期循环融资信贷限额15亿元[1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两笔银团贷款共10.13574亿元未符合财务契诺,13.45475亿元借款附带交叉违约条件[1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团贷款非流动部分人民币2.3亿元及附交叉违约条件借款非流动部分人民币4.37883亿元被分类为流动负债[148][149] - 2025年3月,集团取得银团贷款书面豁免,豁免遵守相关财务契诺,还取得人民币5.07845亿元借款交叉违约条件的书面豁免[14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合共人民币1
中电光谷(0079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2:5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公司收入总额35.885亿元,较上年下降31.3%;净利润1.063亿元,较上年减少4.205亿元[3]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940万元,现金流连续六年为正[3] - 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为62.0%,扣除合同负债后为60.0%,较期初略有下降[3] - 2024年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30分,2023年为6.70分[5] - 2024年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1.046亿元,2023年为5.287亿元[6] - 2024年底总资产233.42亿元,总负债144.70亿元,资产净值88.72亿元[7][8] - 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3588531千元,2023年为5220556千元,同比下降31.26%[26][27][28] - 2024年年度利润为106331千元,2023年为526835千元,同比下降79.82%[28]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为4520千元,2023年为161532千元,同比下降97.21%[28] - 2024年财务成本为350620千元,2023年为316063千元,同比上升10.93%[28]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133255千元,2023年为455039千元,同比下降70.72%[28]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08,16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74,146千元人民币[30] - 2024年其他(亏损)收益净额为 - 4,79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26,819千元人民币[30] - 2024年按性质划分的开支总额为3,014,38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276,357千元人民币[32] - 2024年财务成本净额为 - 290,31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265,787千元人民币;建造物业融资借款年利率为3.28% - 5.64%(2023年:3.28% - 6.00%),其他借款平均年利率为5.48%(2023年:5.53%)[33] - 2024年12月31日对联营公司投资为853,81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41,208千元人民币[34]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133,25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55,039千元人民币[35]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30人民币分,2023年为6.70人民币分[39] - 2024年12月31日使用权资产(物业)为69,54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1,876千元人民币;租赁负债为1,036,64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090,581千元人民币[40] - 2024年使用权资产折旧支出(物业)为6,07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435千元人民币;租赁利息开支为 - 50,80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60,042千元人民币;租赁利息收入为2,62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248千元人民币[41] - 2024年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为191,133,000元人民币,2023年为183,762,000元人民币[41] - 2024年末投资物业结余为744836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7570607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43] - 2024年自有物业租金收入263294千元人民币,分租收入11124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有增长[44] - 2024年末为获银行贷款质押的投资物业账面总值为2232228000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024350000元人民币增加[44] - 2024年末开发中物业为获银行贷款质押的账面总值为1411630000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900756000元人民币增加[46] - 2024年末持有待售竣工物业撇减拨备结余为15226000元人民币,本年度确认撇减金额15226000元人民币[48] - 2024年末持有待售竣工物业已抵押账面总值为2391086000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921938000元人民币增加[48] - 2024年末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358385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788345千元人民币减少[50] - 2024年末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368160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180286千元人民币减少[53] - 2024年末银行及其他借款即期部分为4853445千元人民币,非即期部分为2644556千元人民币[55] - 2024年末存货总计7119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70694千元人民币略有增加[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银行及其他借款年利率为2.5%至6.21%(2023年:2.9%至7.3%)[57] - 2024年银行及其他借款1年内或按要求为4496834千元,1年后但2年内为1087343千元,2年后但5年内为884018千元,5年后为673195千元[57] - 2024年银行贷款由开发中物业等资产作担保,账面价值为6072370千元(2023年:4847054千元),借款公允价值按4.95%贴现计算(2023年:5.13%)[58] - 2024年公司购回4508000股股份作注销用途,总代价为169.176万港元(约人民币153.9万元),平均价为每股0.375港元[59] - 2024年12月31日,15299.8万股股份作股份奖励计划之用(2023年:15299.8万股作股份奖励计划及5752万股作注销之用)[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无建议派付股息(2023年:1.73347亿元)[61] - 2024年集团收入总额35.885亿元,同比下降31.3%,税前利润2.396亿元,同比下降75.6%,净利润1.063亿元,同比下降79.8%[67] - 2024年集团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940万元[67] - 2024年公司年度收入为35.885亿元,较2023年下降31.3%[100]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为24.914亿元,较2023年下降32.0%,占收入的69.4%[103] - 2024年已售物业成本为7.165亿元,较2023年下降43.9%,占总销售成本的28.8%[104] - 2024年整体毛利为10.971亿元,较2023年下降29.6%,毛利率为30.6%,相比去年上涨0.8%[105]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034亿元,较2023年下降65.7%[106]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448亿元,较2023年下降15.3%,占收入的4.0%,较上年上涨0.8%[107] - 2024年行政开支为3.781亿元,较2023年下降14.5%,占收入的10.5%,较上年上涨2.1%[108] - 2024年财务收入为0.603亿元,较2023年增长20.0%;财务成本为3.506亿元,较2023年增长10.9%[110][111] - 2024年集团所得税开支为1.333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70.7%,有效税率为55.6% [113] - 2024年公司持有人应占利润为957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4.11亿元 [114]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30分,2023年为6.70分 [115] - 2024年末开发中物业账面价值为19.482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3.005亿元 [116] - 2024年末贸易、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为35.839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2.045亿元,占总资产比为15.4%,较上年减少0.8% [118] - 2024年集团来自融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3.161亿元 [120] - 集团流动比率由2023年末的1.40下降至2024年末的1.28 [121] - 集团净资本负债比率由2023年末的39.5%上升至2024年末的42.9% [122] - 2024年末集团尚未偿还债项总额为74.98亿元 [123] - 2024年末集团流动净资产为27.542亿元,2023年末为36.074亿元 [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未偿还金额为人民币74.98亿元,有息负债利率从2023年的5.13%降至2024年的4.95%[138] - 2024年度公司在联交所回购450.8万股股份,总代价169.176万港元,最高每股0.38港元,最低每股0.345港元,所有回购股份于2024年2月2日注销[141][142] - 2016年公司为股份奖励计划委任的受托人以1.2292838亿港元(等值于人民币1.10105亿元)购买1.52998亿股公司股份,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授出该股份[143]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2.50港仙[156] 园区运营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园区运营收入22.158亿元,占总收入比为62%[3] - 2024年园区运营服务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2215804千元,2023年为2831658千元,同比下降21.75%[26][27][28] - 2024年园区咨询业务合同数超60个,合同款超1亿元[63] - 2024年敏捷定制签约面积超10万平方米,合同额超4亿元[64] - 2024年园区运营服务收入22.158亿元,占比62%,园区开发服务收入13.727亿元,占比38%[69] - 2024年园区运营服务营业额22.158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21.7%[72] - 2024年设计建造服务收入7.807亿元,物业管理服务收入7.933亿元,区域能源服务收入1.98亿元,园区餐饮及酒店服务收入1.508亿元,物业租赁服务收入1.112亿元,其他服务收入1.817亿元[72] - 设计与建造服务、物业管理服务及能源服务收入占园区运营服务收入比达80%[72] - 报告期内,集团设计与建造服务收入7.807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下降37.3%[75] - 2024年丽岛物业新增签约项目金额6120万元,全部物业管理服务收入7.933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下降14.3%[76] - 2024年底,丽岛物业管理物业面积达2935万平方米,其中企业客户服务面积占比73%[77] - OVU创客星在24个城市建设运营37个站点,创新创业空间面积40万平方米,服务创新创业团队2000余家,集聚创业者8万余人[78] - 2024年OVU创客星新增2个省级孵化示范基地、1个省级众创空间,截止2024年底已获资质50余项、荣誉80余项[79] - 报告期内,OVU创客星园区租赁业务收入1.112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4.4%[79] - 中电节能总服务面积超2000万平方米,服务客户超6000家,已获低碳智慧园区关键领域知识产权53余项[80] - 报告期内,中电节能新增签约金额2.771亿元,2024年能源服务收入1.98亿元,较2023年上涨0.8%[80] - 全派餐饮现阶段年配餐能力达1000万人次[81] - 2024年公司团体餐饮及酒店服务在13个城市16个项目配套建设和运营4间酒店、16栋公寓,收入1.508亿元,同比下降5.8%[83] - 长沙OVU公寓654套房,入住率达93%;武汉紫缘酒店运营的网安公寓近1000套房全部投入运营[83] - 2024年园区运营服务营业额达22.158亿元,较2023年下降21.7%,设计与建造等三项服务收入占比达80%[102] 园区开发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园区开发服务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1372727千元,2023年为2388898千元,同比下降42.53%[26][27][28] - 报告期园区开发物业收入13.727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下降42.5%[85] - 报告期产业园区空间销售新增签约面积28.2万平方米,签约额15.416亿元,年度回款14.94亿元,收入11.094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48.6%[86] - 2024年南通、青岛及上海自有产业园空间销售收入贡献排名前三,分别为1.824亿元(占比16.4%)、1.546亿元(占比13.9%)、0.97亿元(占比8.7%)[87] - 报告
中电光谷(0079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9 19:47
财务业绩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14.592亿元,毛利3.631亿元,较2023年分别下降33.8%和37.0%[9]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利润3534.8万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1761.4万元,较2023年分别下降80.8%和78.5%[9] - 2024年上半年期间利润320.2万元,较2023年下降91.8%[9] - 2024年上半年新增签约额14.302亿元,收入实现14.592亿元[10] - 2024年上半年新增签约额14.302亿元,较上年同期(不含句容和佛山南海项目)减少3.848亿元[13] - 园区开发业务签约额较去年同期减少4.879亿元,制造类园区签约额增长1亿元,增长率23%[13] - 综合运营业务签约额较去年同期(不含句容和佛山南海项目)增加1.03亿元,增长率19%[13] - 销售回款17.29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372亿元[13] - 实现收入14.59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442亿元,期间利润32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610万元[13] - 园区运营服务收入11.07亿元,占总额75.9%[13][15] - 设计与建造服务收入4.878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145亿元[15][17] - 物业管理服务报告期收入3.764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4200万元,2024年6月底管理物业面积2769.6万平方米,相比去年增加198.2万平方米,增长7.7%,新增签约项目金额4500万元[18] - 园区租赁业务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出租物业总面积25.7万平方米,实现收入6790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22.1%[20] - 能源服务报告期收入6270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7.0%,新增签约项目金额约1.672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拥有52余项DHC相关专利,能源运营服务面积达1200万平方米[21] - 团体餐饮及酒店服务报告期收入6820万元,相比2023年同期减少450万元[22] - 园区开发服务报告期收入3.522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5.592亿元[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出售及交付项目合计收入239,920千元,入账平均售价每平方米6,309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812,137千元和每平方米6,382元[24] - 报告期内产业园空间销售收入贡献前三为成都公司7780万元(占32.4%)、长沙公司4930万元(占20.5%)、重庆公司2020万元(占8.4%)[25] - 报告期内贡献产业园空间销售收入的城市达16个、项目达21个[25] - 报告期内实现产业园销售签约面积15.1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2.9万平方米;签约合同额7.89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879亿元[26] - 制造类园区签约额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亿元,增长率为23%,办公类园区签约额相比去年同期减少5.885亿元[26]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为14.592亿人民币,与2023年同期相比减少7.442亿人民币[40] - 园区运营服务2024年收入11.06955亿人民币,占比75.9%;2023年收入12.91909亿人民币,占比58.6%[41] - 报告期内销售成本为10.961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5.307亿人民币,下降32.6%[42] - 报告期内整体毛利为3.631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2.135亿人民币,整体毛利率为24.9%,相比2023年同期下降1.3%[43] - 报告期内其他收入为3230万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1150万人民币[44] - 报告期内销售及分销开支为6920万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1170万人民币[44] - 报告期内行政开支为1.615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2890万人民币[45] - 报告期内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为1380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6.7%[46] - 报告期内所得税开支为3210万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77.8%[47] - 报告期内集团期间利润为32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3610万元[48]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14.59162亿元,2023年同期为22.03326亿元[85] - 2024年上半年期间利润为320.2万元,2023年同期为3925.6万元[85]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24分,2023年同期为1.08分[85] - 2024年上半年期间全面收益总额为 - 158.8万元,2023年同期为2966万元[8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间利润为17,614千元,全面收益总额为12,824千元[9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间利润为81,863千元,全面收益总额为72,267千元[9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为(332,363)千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584,329)千元有所减少[92]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中收购附属公司扣除所收取现金为2,933千元,2023年上半年无此项[92] - 2024年上半年出售投资物业所得款项为55,060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9,633千元[92] - 2024年上半年给予关联方及第三方之贷款为(71,298)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20,079)千元[92] - 2024年上半年关联方及第三方所偿还贷款为74,277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9,610千元[92] - 2024年上半年已收利息为6,956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11,726千元[92]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为409,195千元,2023年为4,011千元[93]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73,527千元,2023年减少593,225千元[93]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1,962,732千元,2023年为1,661,004千元[93]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1,664,620千元,2023年同期为2,489,259千元;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1,459,162千元,2023年同期为2,203,326千元[107] - 2024年上半年园区运营服务、园区开发服务和产业投资的分部业绩分别为69,296千元、94,306千元和 - 760千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15,164千元、269,522千元和436千元[107] - 2024年上半年期间利润为3,202千元,2023年同期为39,256千元[108] - 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助金为32,273千元,2023年同期为43,763千元[10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为7,569千元,2023年同期为2,654千元[110]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净额为142,367千元,2023年同期为99,331千元[111]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412,491千元,2023年同期为423,443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折旧为45,151千元,摊销为3,802千元;2023年同期折旧为42,247千元,摊销为3,683千元[113]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32,146千元,2023年同期为144,518千元[114]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110.71亿元,流动资产137.327亿元,较2023年末分别增长1.3%和9.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106.067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8.8%[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多个城市拥有优质产业园用地储备约468.6万平方米[13] - 报告期内产业园园区新开工面积合计9.23万平方米,新竣工面积合计19.81万平方米,截至2024年6月30日在建面积合计58.48万平方米[28]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多个城市的优质产业园用地储备约468.6万平方米[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产业园用地储备总面积4685647平方米[30][31][32] - 武汉光谷软件园土地储备39821平方米,权益占比100%[30] - 青岛光谷软件园土地储备223145平方米,权益占比100%[30] - 成都芯谷土地储备513820平方米,权益占比80%[31] - 中国(长沙)信息安全产业园土地储备325383平方米,权益占比100%[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自持物业可出租面积87.4万平方米,已出租面积58.1万平方米,出租率67%[3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租金收入1.1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1%[33] - 开发中物业账面价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16.477亿元增加6520万元至2024年6月30日的17.129亿元[48] - 持有待售竣工物业账面价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43.446亿元增加4.768亿元至2024年6月30日的48.214亿元[49]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37.883亿元增加4.553亿元至2024年6月30日的42.436亿元[50]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为3.324亿元,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为4.092亿元[52] - 流动比率由2023年12月31日的1.40降低至2024年6月30日的1.29[53] - 净资本负债比率由2023年12月31日的39.5%增长至2024年6月30日的43.0%[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偿还银行借款及公司债券由账面价值达57.278亿元的资产抵押[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未偿还金额为79.076亿元,公司未进行对冲活动管理利率风险[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1.07101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932991亿元[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3.73270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538977亿元[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24.80371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471968亿元[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0.60665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8.93159亿元[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16.04104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575212亿元[8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8.76267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8.896756亿元[88] - 2024年6月30日股本为617,407千元,较2024年1月1日的623,048千元减少5,641千元[90] - 2024年6月30日库存股为(121,056)千元,较2024年1月1日的(141,766)千元增加20,710千元[90] - 2024年6月30日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股权证财务资产总计816,72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817,268千元[101] - 2024年6月30日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股权证财务资产总计17,56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151千元[101] - 2024年上半年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资产期初结余817,449千元,期末结余816,727千元[103] - 2023年上半年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资产期初结余731,991千元,期末结余721,377千元[103] - 2024年上半年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为 - 541千元,2023年为386千元[10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价值计量之财务资产期末结余为17,567千元,2023年同期为13,129千元[104]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2024年6月末为79247万元,较2023年末的47314.8万元有所增加[119] - 公司投资物业2024年6月末为75.57242亿元,2023年末为62.64521亿元,期内确认总收益1378.1万元[120][121] - 公司于联营公司的投资2024
中电光谷(0079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6 21:3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主要从事园区运营服务、园区开发服务及产业投资,主要于中国内地营运[6] - 公司为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已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6] 财务报告相关信息 - 中期财务资料于2024年8月26日获批准刊发,已获审阅但未获审核[6] - 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中期财务资料,会计政策与先前财政年度及相应中期报告期间基本一致,采纳新订及修订准则无重大影响[7][8][9]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政策以及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80] 整体财务数据对比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14.59162亿元,2023年同期为22.03326亿元[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3.63097亿元,2023年同期为5.76568亿元[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间利润为3202万元,2023年同期为39256万元[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24分,2023年同期为1.08分[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24.80371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471968亿元[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16.04104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575212亿元[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8.76267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8.896756亿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4.59162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22.03326亿人民币有所下降;期间利润为320.2万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3925.6万人民币大幅减少[15]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净额为1.42367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9933.1万人民币有所增加[16]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4.12491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4.23443亿人民币略有下降[16] - 2024年上半年折旧为4515.1万人民币,摊销为380.2万人民币;2023年上半年折旧为4224.7万人民币,摊销为368.3万人民币[17] - 2024年上半年已售物业成本为1.83441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5.23042亿人民币大幅减少[17] - 2024年上半年建造成本为4.45099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5.69119亿人民币有所下降[17] - 2024年上半年即期所得税5838.5万元,2023年同期为20861.2万元;递延所得税3214.6万元,2023年同期为14451.8万元[18]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1761.4万元计算,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约73.6亿股;2023年同期应占利润8186.3万元,加权平均数75.7亿股[21] - 2024年上半年新增签约额14.30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848亿元,园区开发业务签约额减少4.879亿元,综合运营业务签约额增加1.03亿元,增长率19%[37]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回款17.29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372亿元[37] - 2024年上半年收入14.59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442亿元,期间利润32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610万元[37]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计15.42396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81462亿元有所减少[3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42.0553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1.80286亿元略有增加[32]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14.59162亿元,较2023年的22.03326亿元减少[39]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为14.592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7.442亿人民币[63] - 销售成本为10.961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5.307亿人民币,下降32.6% [65] - 整体毛利为3.631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2.135亿人民币,毛利率为24.9%,较2023年同期下降1.3% [66] - 其他收入为3230万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1150万人民币[67]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6920万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1170万人民币[67] - 行政开支为1.615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2890万人民币[68] - 报告期内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为1380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6.7%[69] - 报告期内所得税开支为3210万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77.8%[70] - 报告期内期间利润为32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3610万元,实际盈利与预期亏损差异主要因合营及联营公司税后利润和自持物业税后公允价值变动增加[71]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为3.324亿元,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为4.092亿元[72] - 集团尚未偿还债项总额由2023年12月31日的69.333亿元增加9.743亿元至2024年6月30日的79.076亿元[73] - 报告期内资本开支为2310万元,2024年6月30日有关物业开发开支及投资的未付承担为15.481亿元[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聘有8320名全职雇员,报告期内员工成本约为4.12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1100万元[75] 业务板块财务数据对比 - 2024年上半年园区运营服务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14.24774亿人民币,园区开发服务为2.39846亿人民币;2023年上半年园区运营服务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16.77071亿人民币,园区开发服务为8.12188亿人民币[13][14] - 2024年上半年园区运营服务分部业绩为6929.6万人民币,园区开发服务为9430.6万人民币,产业投资为 - 76万人民币;2023年上半年园区运营服务分部业绩为1.15164亿人民币,园区开发服务为2.69522亿人民币,产业投资为436万人民币[13][14] - 园区运营服务收入11.07亿元,占总收入的75.9%[37] - 园区运营服务2024年营业收入为11.07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减少1.85亿元[39][40] - 设计与建造服务2024年收入为4.878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145亿元[39][42] - 物业管理服务2024年收入为3.764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0.42亿元;2024年6月底管理物业面积达2769.6万平方米,相比去年增加198.2万平方米,增长7.7% [39][43] - 能源服务2024年收入为0.62712亿元,占比4.3%;2023年收入为0.58582亿元,占比2.7% [39] - 团体餐饮及酒店服务2024年收入为0.68238亿元,占比4.7%;2023年收入为0.72747亿元,占比3.3% [39] - 物业租赁服务2024年收入为0.67911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22.1%;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出租物业总面积25.7万平方米[39][44] - 园区开发服务2024年收入为3.52207亿元,占比24.1%;2023年收入为9.11417亿元,占比41.4% [39] - 产业园区空间销售2024年收入为2.3992亿元,占比16.4%;2023年收入为8.12137亿元,占比36.9% [39] - 自持园区物业租赁2024年收入为1.12287亿元,占比7.7%;2023年收入为0.9928亿元,占比4.5% [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電節能拥有52余项DHC相关专利,能源运营服务面积达1200.0万平方米,报告期新增签约金额约1.672亿元,能源服务收入为6270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7.0%[45] - 全派餐饮现阶段年配餐能力达1000万人次,报告期内团体餐饮及酒店服务实现收入6820万元,相比2023年同期减少450万元[46][47] - 报告期内园区开发服务收入为3.522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5.592亿元,主要因本期园区开发业务签约减少及上半年办公研发市场遇冷[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出售及交付物业收入总计2.3992亿元,交付建筑面积38028平方米,入账平均售价每平方米6309元[48] - 报告期内产业园空间销售收入贡献前三名分别是成都公司7780万元(占32.4%)、长沙公司4930万元(占20.5%)、重庆公司2020万元(占8.4%)[49] - 报告期内贡献产业园空间销售收入的城市达16个、项目达21个[49] - 报告期内实现产业园销售签约面积15.1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2.9万平方米,签约合同额7.89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879亿元[50] - 制造类园区签约额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006亿元,增长率为23%,办公类园区签约额相比去年同期减少5.885亿元[50] - 报告期内产业园区新开工面积合计9.23万平方米,新竣工面积合计19.81万平方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在建面积合计58.48万平方米[51] - 园区运营服务收入11.06955亿人民币,占比75.9%;园区开发服务收入3.52207亿人民币,占比24.1% [64] 投资相关数据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期末值75.57亿元,期初值75.71亿元;2023年期末值62.65亿元,期初值59.61亿元[23]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确认总收益1378.1万元,2023年同期为1291.5万元;递延税项344.5万元,2023年同期为322.9万元[2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开发的账面价值22.37亿元投资物业无房屋所有权证,正申领中[24] - 2024年上半年对联营公司投资期末值9191.9万元,期初值8412.1万元;2023年期末值1.7亿元,期初值1.8亿元[25] - 2024年上半年对合营企业投资期末值4619.9万元,期初值4476.8万元;2023年期末值1453.6万元,期初值1386.9万元[26] - 中电中金基金投资的四个项目完成新轮融资,一个项目挂牌上市,五个项目部分股权退出[58] - 零度资本下设8支基金,助推数字城市等4大领域发展[57] 资产相关数据 - 2024年6月30日存货总值6612.9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7069.4万元[2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总计4.2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79亿元[29] - 2024年6月30日普通股期末股份数目为7512324千股,股本为6.17407亿元[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以153.896万元回购450.8万股股份作注销用途,连同2023年回购的股份,共6202.8万股于2024年2月注销[34] - 2024年6月30日15299.8万股库存股份用作股份奖励计划用途[3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多个城市拥有优质产业园用地储备约468.6万平方米[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自持物业可出租面积87.4万平方米,已出租面积58.1万平方米,出租率67%[56] - 报告期内,租金收入为1.1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1%[56] - 武汉光谷软件园土地储备39,821平方米,集团权益占比100%[53] - 青岛光谷软件园土地储备223,145平方米,集团权益占比100%[53] - 成都芯谷土地储备513,820平方米,集团权益占比80%[54] - 中国(长沙)信息安全产业园土地储备325,383平方米,集团权益占比100%[54] - 绵阳中电光谷科技园土地储备334,050平方米,集团权益占比100%[55] - 宜昌网信园土地储备272,676平方米,集团权益占比70%[55] - 咸阳生物城土地储备173,841平方米,集团权益占比60%[55] 股息与股份回购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21] - 2024年1月公司在联交所购回450.8万股股份,总代价169.176万港元,该股份已注销[76][77]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报告期内任何中期股息[80]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公司将加强精益管理,发挥“双轮驱动”作用,探索新模式[59][60][61][62]
中电光谷(0079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6 16:46
公司业绩 - 公司在2023年实现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5,220,556千元,较2022年有所下降[5][14][25][184] - 公司实现毛利为1,557,386千元,较2021年有所增长[5][14][193] - 公司2023年年度利润为526,835千元,较2022年略有增长[5][14] - 公司2023年实现净利润为526.8百万元,相比上年增长0.9%[14] - 公司在2023年实现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为406.7百萬元,连续五年为正[7][14]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加强风控体系建设,提升治理效能,构建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8] - 公司推动数字化转型创新,完善数字化管理体系,将数字化建设融入公司经营管理和园区运营服务中[9] - 公司建立以数字化引领的全生命周期产业园区运营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服务[28] 地区拓展与合作 - 公司在2023年取得了在武汉、宜昌、烟台、佛山、霸州、保定、锦州等地的新进展[7] - 公司与多地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新签订5个综合运营合同,金额为3,692.0百万元[16] - 公司已在全国10余个城市运营区域能源站20个,签约面积1,100万平方米,服务客户6,289家[24] 物业管理服务 - 公司2023年实现圆区运营服务收入2,831,658千元,占总收入54%[27] - 麗島物業的物業管理服務收入为人民幣925.1百萬元,同比增长11.3%[40] - 以麗島物業为龙头的物业、安保、设施维保等服务板块年产值达到人民币1,139.5百万元[39] 产业园区建设 - 公司在全国多个城市拥有优质产业园区用地储备约446.3万平方米,报告期内开工面积39.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2.2万平方米,期末在建面积80.0万平方米[61][62] - 公司在全国重要城市产业园业务布局获得市场认可,实现自有产业园区空间销售的公司达到20个城市26个项目,报告期内产业园区空间销售收入目标实现[60] - 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总额为5,220.6百万元,相比2022年下降5.5%,实现除税前利润981.9百万元和年度净利润526.8百万元[25] 特色项目 - OVU創客星在22个城市共建设运营36个站点,吸引超过8万创新创业者入驻[44] - 武汉紫缘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提供高端酒店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报告期内实现收入为人民币160.2百万元,同比增长26.7%[54] - OVU公寓品牌通过智能化改造提供优质公寓管家服务,在多地布局,报告期内实现收入为人民币2,388.9百万元[53][57] - 中电光谷集团在全国50个城市布局100个主题产业园区,开发建设39个不同类型的园区,报告期内产业园区物业收入为人民币2,388.9百万元[56][57]
中电光谷(0079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22:22
财务表现 - 2023年度,中电光谷实现收入总额人民币5,220.6百万元,相比上年下降5.5%;实现净利润人民币526.8百万元,相比上年增长0.9%[2] - 2023年,公司实现销售回款人民币6,243.0百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4%[69] - 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总额为5,220.6百万人民币,相比2022年下降5.5%[76] - 公司2023年年度收入为人民币5,220.6百万元,较上年下降5.5%[135] - 公司2023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3,663.2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7.6%[141] - 公司整体毛利为人民币1,557.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2%,毛利率为29.8%[144] 合作与发展 - 2023年,中电光谷与多地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新签订5个综合运营合同,金额人民币3,692.0百万元[4] - 中电光谷与多地政府签订综合运营服务合同额达人民币3,692.0百万元,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89] - 中电光谷在2023年内签约多个重点EPC项目,包括三龙湾数智科创产业园、霸州智谷产业园、宜昌北斗产业园和锦州智谷项目[89]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电光谷银行及其他借款为人民币6,933.3百万元,资产负债率为62.1%,扣除合同负债后资产负债率为60.5%[5] - 公司的流动比率由2022年的1.42下降至2023年的1.40,主要由于流动负债增加[165] - 公司净资本负债比率由2022年的36.1%上升至2023年的39.5%[166] - 公司尚未偿还债项总额为人民币6,933.3百万元,未动用银行融资为人民币4,628.2百万元[167] 公司治理 - 公司认为维持高水平的企业治理是有效管理和成功实现业务增长的基础,制定并维持健全的企业治理常规以保障股东权益[199] - 公司采纳了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治理守则为企业治理常规的基础,并在报告期内遵守这些守则[200]
中电光谷(0079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4 18:56
财务表现 - 中电光谷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20.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1%[5] - 毛利为57.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5] - 公司2023年主要目标是逆势增长,实现业绩稳步增长,成为产业园区发展领跑者[6] - 公司收入中,园区运营服务收入占比58.6%,进一步凸显公司以产业园综合运营业务为主体的战略发展格局[18] - 公司在多个城市拥有优质产业园用地储备约686.2万平方米,主要位于成都、长沙、天津、青岛、上海、咸阳等城市[19] - 公司实现新增签约额人民币2,979.0百万元,同比增长44.4%[16] - 公司设计与建造服务收入为人民币602.3百万元,同比增长31.5%[27] - 公司通过P+OEPC模式为地方政府及大型企业提供圆区招商运营牵头的项目全过程管理服务,新增签订佛山三龙湾项目合同,金额人民币743.7百万元[26] - 麗島物業报告期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18.4百万元,同比增长12.0%[31] - OVU创客星在21个城市共建37个站点,服务创新创业团队超过2,000家,吸引创新创业者超过8万人[32][37] - 中电节能新增签约项目包括中建光谷之星运营项目、长沙星沙光伏项目等,能源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8.6百万元,同比下降23.2%[38] - 全派餐饮及紫缘酒店服务收入为人民币72.7百万元,同比增长33.1%[40] - 公司圆区开发服务收入为人民币911.4百万元,同比增长76.0%[41] - 北方区、南方区、OVUD事业群等项目的已出售及交付物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55,499千元、99,008千元、71,108千元[42] - 合肥公司新增引入客户,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313.6百万元,占自有产业园区销售收入的38.6%[43] - 本集团在全国其他重要城市的产业园业务布局获得市场和客户广泛认可,17个城市、19个项目贡献销售收入[44] - 本集团实现产业园销售签约面积18.0万平方米,签约合同额为人民币1,277.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5%[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产业园销售签约金额和面积分别为1,277,758千元和180,089平方米[46] - 公司拥有多个城市的优质产业园用地储备约686.2万平方米,为产业园业务规模的稳步增长奠定基础[47] - 公司自持物业可出租面积65.8万平方米,已出租面积48.3万平方米,出租率73.4%[52] - 报告期内实现租金收入为人民币99.3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2%[53]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致力于加快园区数字化建设,探索业务转型新突破,构建可持续增长的第三曲线[10] - 公司优化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风险管控水平,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内控管理體系[11] - 中电光谷旗下的产业投资基金已完成近60家科技企业的股权投资,投资企业估值增加超出人民币31亿元[54] - 中电光谷将以发现独角兽和瞪羚企业为主要目标,加强与园区业务的协同,通过产业投资带动园区业务高质量发展[55] - 中电中金基金新增7个投资项目,新增投资额人民币229.9百万元,助推集成电路、智能设备、新材料、精密机械、新能源、大数据6大领域发展[56] 财务状况 - 非流动资产为987.0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降1.4%[5] - 流动资产为1,326.1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7.3%[5] - 流动负债为913.1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5.2%[5] - 公司整体毛利为人民币576.6百万元,毛利率为26.2%,较去年同期下降4.9%[65] - 公司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为人民币12.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9.2%[72] - 公司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44.5百万元,同比增长37.0%[73] - 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为人民币81.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1.5%[74] - 公司的开发中物业的账面值由2022年底的人民币3,115.1百万元减少至2023年中的人民币2,878.3百万元[75] - 公司的持有待售竣工物业的账面值由2022年底的人民币3,481.9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中的人民币4,523.5百万元[76] - 公司的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由2022年底的人民币3,346.1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中的人民币3,814.1百万元[78]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为人民币584.3百万元,主要用于新增土地储备及项目建设支出[79] - 公司来自融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入为人民币4.0百万元,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优化债务结构[79] - 流动比率从1.4增长至1.5,主要是由于流动资产增长幅度大于流动负债增长幅度[80] - 淨资本负债比率从34.8%增长至39.0%,仍在风险可控范围内[81] - 尚未偿还债项总额增加238.1百万至7,306.4百万
中电光谷(00798)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4 21:34
财务业绩 - 报告期内收益为22.0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7.0%[2] - 毛利为5.7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2%[2] - 期间利润为3.9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46.3%[2]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為8.19億人民幣,同比下降31.5%[2] - 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為1.08人民幣分,同比下降31.6%[2] - 本集团总收入为22.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0%[17] - 本集团期间利润为3.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3%[17] - 本集团所得税开支为1.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37.1%[17] - 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2,203.3百万元,同比增长37.1%[69] - 销售成本占总收入的73.8%[70] - 整体毛利率为26.2%,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7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31.5%[76] 资产负债情况 - 於2023年6月30日,資產總值為231.32億人民幣,較2022年12月31日增加3.4%[4] - 於2023年6月30日,權益總額為87.41億人民幣,較2022年12月31日下降1.5%[5] - 於2023年6月30日,銀行及其他借款總額為73.06億人民幣,較2022年12月31日增加8.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的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合计为人民币3,191,443千元,其中包括贸易应收款项人民币1,387,070千元[31][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的存货余额为人民币71,419千元[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的借予第三方贷款余额为人民幣913,144千元[31] - 公司未偿还债项总额增加238.1百万元至7,306.4百万元[77] - 公司资本开支为3.7百万元,资本承诺为790.7百万元[78] 业务分部情况 - 本集团拥有三个业务分部:园区运营服务、园区开发服务和产业投资[13] - 园区运营服务分部收入为12.92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58.6%[15] - 园区开发服务分部收入为9.11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41.4%[15] - 园区运营服务分部业绩为1.15亿元人民币,园区开发服务分部业绩为2.70亿元人民币[15] - 園區運營服務收入為人民幣1,291.9百萬元,佔總收入的58.6%[40] - 設計與建造服務收入為人民幣602.3百萬元,佔總收入的27.3%[40] - 物業管理服務收入為人民幣418.4百萬元,佔總收入的19.0%[40] - 產業園區銷售收入為人民幣812.1百萬元,佔總收入的36.9%[40] - 自持園區租賃收入為人民幣99.3百萬元,佔總收入的4.5%[40] 投资物业及联营合营企业 - 投資物業公允價值收益為1.29亿人民幣,同比下降79.2%[2] - 分佔聯營公司虧損為5.90亿人民幣,同比减少50.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分佔联营公司的除税后亏损为人民币59,003千元[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分佔合营企业的除税后亏损为人民幣9,999千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持有待售的开发中物业和竣工物业合计为人民幣2,878,277千元[29][30] 产业园区开发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新增簽約額人民幣2,979.0百萬元,同比增長44.4%[38] - 2023年上半年實現銷售回款人民幣2,367.0百萬元,同比增長20.3%[38] - 2023年6月30日,集團在多個城市擁有優質產業園用地儲備約686.2萬平方米[38] - 報告期內,本集團產業園銷售簽約面積18.0萬平方米,簽約合同額人民幣1,277.8百萬元[53] - 報告期內,本集團產業園新開工面積23.8萬平方米,新竣工面積32.3萬平方米,在建面積102.1萬平方米[55] - 本集團擁有多個城市的優質產業園用地儲備約686.2萬平方米[56] - 本集團在武漢、青島等地擁有多個產業園項目用地儲備[57] - 本集團拥有38个项目,总土地储备约686.22万平方米[58][59][60] 其他业务情况 - 中電光谷推動「P+OEPC」創新綜合運營商業模式,提供全流程一體化服務[42] - 中電光谷設計與建造服務收入為人民幣602.3百萬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31.5%[43] - 麗島物業管理物業面積高達2,571.4萬平方米,增長2.5%[45] - OVU創客星已成功運營並申報榮獲21個國家級產業空間的授牌[46] - 中電節能新增多個能源服務項目,金額約人民幣71.0百萬元[48] - 團體餐飲及酒店服務實現收入為人民幣72.7百萬元,相比2022年同期增長33.1%[49] - 自有產業園區銷售收入前三名分別為合肥、青島和南通[51] - 合肥公司新增引入多家大客户,簽約金額人民幣388.9百萬元,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313.6百萬元[51] - 青島公司充分發揮園區產業轉型升級後形成的藍色高新產業集群效應,新增引入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客戶,簽約金額人民幣99.4百萬元,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108.7百萬元[51] - 南通公司通過「敏捷定制」深挖客戶需求,新增引入多家客戶,簽約金額人民幣121.9百萬元,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92.0百萬元[51] - 自持物业可出租面积65.8万平方米,已出租面积48.3万平方米,出租率73.4%[61] - 报告期内实现租金收入99.3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2%[61] - 旗下"中电中金"和"零度资本"已组建多支产业投资基金,完成近60家科技企业的股权投资,投资企业估值增加超过31亿元[62] - 未来将以发现独角兽和瞪羚企业为主要目标,加强与园区业务的协同[62] 税务优惠政策 - 本集团若干附属公司享受15%的优惠所得税税率,同时部分附属公司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按2.5%或5%的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合计为人民币208,612千元[20] 内部管理 - 公司深化主题教育活动,推进园区数字化转型[64][66][67] - 公司重点抓好EPC合同签约工作,确保经营目标[66] - 公司进一步强化内控管理体系建设[68] - 销售及分销开支较上年同期增加7.3百万元,主要是广告宣传费、中介服务费等增长[72] - 行政开支较上年同期减少2.7百万元,主要是公司加强了行政开支管控[74]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584.3百万元,主要是新增土地储备及项目建设支出[76] - 公司员工人数为8,357人,员工成本增加32.1百万元[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