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业控股(00363)

搜索文档
上海实业控股(0036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5 16:30
上实环境业务 - 上实环境平均污水处理费为1.80元/吨,同比增长4.5%;平均供水水价同比增长1.1%至2.50元/吨[42] - 上实环境新增多个污水处理项目,设计处理规模分别为69,000吨/日、685吨/日、20,000吨/日、45,000吨/日和30,000吨/日[44] - 上实环境在固废处理方面完成两套湿垃圾沼气发电机组的并网发电,日产能为3,800吨,有效解决垃圾处理问题[46] 上海实业控股业务 - 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大健康业务本期盈利为6916万港元,占集团业务净利润的约4.6%[55] - 星河数字及其控股的星河能源持有的光伏电站资产规模达到740兆瓦,上半年完成上网电量约556,000,000千瓦时[56] - 房地产业务在2023年上半年录得1.02亿港元的盈利,同比上升155.6%[58] 上实发展业务 - 上实发展上半年录得营业收入人民币34.49亿元,同比上升149.6%;净利润为人民币3.97亿元,同比转亏为盈[59] - 上实发展房地产项目签约金额达人民币4.41亿元,交房项目主要包括泉州「上实‧海上海」(三期)和上海宝山「上实‧海上菁英」等[60] - 上实发展通过联合体摘得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91号地块项目,规划建筑面积为454,000平方米,建筑物高度480米[61] 南兄煙草业务 - 南兄煙草上半年營業額為6.48億港元,稅後利潤為1.03億港元,同比下跌24.7%及46.4%[71] - 南兄煙草積極應對境外市場庫存囤積問題,堅持庫存去化挺價為先的策略方針[71] - 南兄煙草在內地市場消費意願下降趨勢中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後續影響[71] 永發印務业务 - 永發印務本期間營業額為7.24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7.2%,主要由於模塑業務和煙酒包業務下滑[74] - 永發印務在整體經濟下行環境中,多個細分業務呈下行走勢,但S客戶系列模塑包裝業務成為亮點[75] - 永發印務持續擴展環保包裝產品應用領域,努力開拓環保理念下市場前沿藍海需求[76] 上海实业控股财务状况 - 公司的營業額为127.9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52.20亿港元有所下降[110] - 每股盈利为1.265港元,较去年同期1.015港元有所增长[110] - 公司的期間溢利为18.4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4.91亿港元有所增长[110]
上海实业控股(00363)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16:3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27.91亿港元,同比下降16.0%[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3.76亿港元,同比上升24.6%[2] - 基建环保业务2023年上半年盈利为11.95亿港元,同比上升21.4%,占集团业务净利润约80.0%[3] - 收费公路/大桥业务2023年上半年总通行费收入为21.75亿港元,同比上升47.5%[5] - 收费公路/大桥业务2023年上半年总车流量为8433万架次,同比上升86.9%[5] - 京沪高速公路(上海段)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92亿港元,同比上升105.8%[5] - 沪昆高速公路(上海段)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94亿港元,同比上升99.1%[5] - 沪渝高速公路(上海段)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0.89亿港元,同比上升86.6%[5] - 杭州湾大桥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11亿港元,同比上升50.2%[5] - 上实环境2023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40.19亿元,同比增加9.0%[7] - 服务特许安排运营维护收入与财务收入同比增长12.1%[8] - 毛利同比增长15.5%,综合毛利率提升约2.0%[8] - 污水和供水量分别同比增长2.7%至1,239,585,000吨和155,761,000吨[8] - 平均污水和供水水价分别同比增长4.5%至1.80元/吨和1.1%至2.50元/吨[8] - 中环水务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65亿港元,同比减少6.9%[9] - 中环水务净利润为1.78亿港元,同比减少2.3%[9] - 粤丰环保上半年收入为29.81亿港元,同比下跌27.5%[10] - 房地产业务上半年盈利贡献为1.02亿港元,同比增长155.6%,占集团业务净利润约6.8%[15] - 上实发展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4.49亿元,同比增长149.6%;净利润为人民币3.97亿元,同比转亏为盈[16] - 上实发展上半年房地产项目签约金额为人民币4.41亿元,签约建筑面积为8,538平方米[16] - 上实发展上半年交房项目建筑面积为156,259平方米,在建项目面积约412,300平方米,竣工项目面积约320,200平方米[16] - 上实城开上半年营业额为17.98亿港元,同比下降73.6%;股东应占亏损为3.03亿港元,同比盈转亏[18] - 上实城开上半年签约金额为人民币50.10亿元,同比增长9.7%,签约建筑面积约169,000平方米[18] - 消费品业务上半年盈利贡献为1.28亿港元,同比下降45.7%,占集团业务净利润约8.6%[19] - 南洋烟草上半年营业额为6.48亿港元,同比下降24.7%;税后利润为1.03亿港元,同比下降46.4%[20] - 永发印务上半年营业额为7.24亿港元,同比下降17.2%;净利润为2,910万港元,同比下降27.1%[22] - 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2,791,18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6%[31]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843,908千港元,同比增长24%[31] - 每股基本盈利为1.265港元,同比增长25%[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擁有人應佔期間溢利為1,375,697千港元,同比增長24.6%[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營業額為127億9,118萬港元,同比下跌16.0%[56] - 基建環保業務淨利潤為11億9,466萬港元,佔業務淨利潤80.0%,同比上升21.4%[57] - 房地產業務利潤為1億152萬港元,佔業務淨利潤6.8%,同比上升6,180萬港元[58] - 消費品業務淨利潤為1億2,789萬港元,佔業務淨利潤8.6%,同比下跌45.7%[58] - 大健康業務淨利潤為6,916萬港元,佔業務淨利潤4.6%[58] - 公司总收入为152.20亿港元[46] - 分部经营溢利总计为29.86亿港元[46] - 分部除税前溢利为24.93亿港元[46] - 分部除税后溢利为14.91亿港元[46] - 归属于本公司拥有人的分部除税后溢利为11.04亿港元[46] - 本期税项支出为10.87亿港元[49] - 本期溢利已扣除其他无形资产摊销2.21亿港元[51] - 本期溢利已扣除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47亿港元[51] 业务分部 - 基建环保业务将深化长三角和其他重点区域的布局[23] - 房地产业务将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加强销售和运营[23] - 南洋烟草计划在海外市场培育创新烟类产品,推动业务国际化[24] - 公司管理层将基建设施分部重新命名为基建环保分部,并新增大健康分部[41] - 基建环保分部主要投资于收费公路项目及水务相关业务[43] - 大健康分部主要制造及销售制药产品及保健品,提供药品分销及零售供应服务及零售药店的经营及特许经营[43]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98,989,70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0,347,120千港元有所减少[33] - 流动资产总额为79,349,42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3,586,632千港元有所减少[33] - 流动负债总额为52,599,11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5,395,878千港元有所减少[35] - 流动资产净额为26,750,31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8,190,754千港元有所减少[35] - 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125,740,01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8,537,874千港元有所减少[35] - 总权益为74,179,62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6,793,911千港元有所减少[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總貸款約為575億3,329萬港元,其中79.2%為無抵押擔保的信貸額度[63] - 银行存款账面值为195,812,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8,583,000港元减少[65] - 附属公司权益账面值为280,838,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69,511,000港元增加[65] - 土地使用权账面值为662,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59,000港元减少[65] - 公司为物業買家、聯營公司及合營企業提供的银行信贷额度担保分别为43.1791亿港元、6.2631亿港元及18.9687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7.3623亿港元、7.1370亿港元及19.0899亿港元减少[66] - 已签约的资本性承诺为74.7095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6.8611亿港元减少[67] - 银行结存及短期投资分别为286.2254亿港元及2.820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08.8538亿港元及2.7574亿港元减少[68] - 银行结存的美元、人民币及港元比例分别为2%、85%及13%,较2022年12月31日的3%、84%及13%略有变化[68] - 分部资产总计为1939.34亿港元[48] - 分部负债总计为1171.40亿港元[48] 股息与股份回购 - 公司决定派发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42港仙[25] - 中期股息将于2023年10月12日派付[25] - 公司董事會決議派發中期股息每股42港仙,派發比率為33.2%[61] - 公司附属公司上实城开以726,960港元购回1,194,000股股份[28] 其他 - 公司已应用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保险合约”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8号和第12号修订本,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39][40] - 公司将坚持ESG转型,加快主营业务升级[23] - 新增澳门3个污水处理项目,总设计处理规模为89,685吨/日[8] - 新增北海经开区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设计处理规模为45,000吨/日[8] - 中环水务新增/新签项目7个,涉及投资额约4.33亿元人民币[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貿易應收款項總額為5,183,164千港元,同比增長6.8%[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貿易應付款項總額為5,562,233千港元,同比增長14.6%[55]
上海实业控股(00363)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14 16:35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經審核總收入為313.49億港元,同比下降19.1%[11] - 淨利潤23.14億港元,較去年同比下降38.2%[11] - 建議派發二零二二年度末期股息每股50港仙[12] - 三項主營業務基本保持穩定,水務業務營業收入21.50億港元,較去年度下跌11.6%[13] - 上实城开2022年全年的营业额为110.22亿港元,比去年度上升0.1%;股东应占利润为4.07亿港元,同比下跌28.9%[14] - 上实发展本年度的营业额为人民币52.48亿元,比去年度下跌47.9%;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1.23亿元,同比下跌33.2%[14] - 粤丰环保录得收入达82.47亿港元,同比增长21.4%;归母净利润达13.33亿港元,同比增长0.8%[20] - 星河数字在全国拥有光伏发电项目总资产规模达到740兆瓦,年内累计上网电量约11.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22] - 中环水务连续第十九年获评“中国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位列前三甲[19] 公司业务发展 - 上实长三角成功竞价收购上药集团40%股权,符合公司业务发展战略定位和方向,有利于推动双方业务的协同效应[15] - 公司全资子公司增持上实清洁能源40%股权,交易符合公司持续培育和发展新能源业务的战略[17] - 上实环境污水处理量同比增长1.5%至2,470,000,000吨;供水水量同比增长3.1%至317,000,000吨[18] - 上实城开成功中标位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六幅地块,可开发约271,081平方米的住宅项目和9,892平方米的商业项目[26] - 上实环境将加快绿色发展,寻求环保领域新机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30] - 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和市场动向,优化战略布局,创新融资方式,提升经营效益[31] - 公司将重启市场、重振品牌、推动业务转型,力争成为区域行业领先者[33] - 永发印务将继续探索纸包装产业发展趋势,保持稳健发展[34] 公司未来展望 - 公司展望2023年,面临地缘风险加大、国际贸易单边主义等不确定因素,将加快主营业务升级,提升管理效益和风险管控[29] - 公司将为市场复苏做好准备,继续推动业务转型,力争成为区域行业领先者[87]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共有六名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117] - 公司员工性别多元化达到合理平衡,男女比例为59.5:40.5[12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成员半数,其中至少一名具备相关财务专业知识[123] - 公司董事会设有四个委员会,分别向董事会负责并需向董事会报告决议或建议[141] - 公司已制定了内部的《内幕消息披露制度》[172]
上海实业控股(00363) - 2022 Q4 - 业绩电话会
2023-03-30 17:30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在2020年底的水处理能力达每日1982万吨,拥有约250个污水及供水项目[1] - 公司目标定位世界一流干式一体化垃圾处理项目,处理规模每日3800吨,2022年年中投产[1] - 公司于2020年12月投资30亿人民币收购康恒环境30.2%的股权,成为其名义第一大股东[2] - 公司垃圾坟烧发电能力超过每日13万吨,稳居行业前三[2] - 公司的五大环保企业包括粤丰、康恒和上海信和能源,盈利全部增长基本抵消了高速公路受收入下降带来的影响[4] - 公司在环保领域的投资持续增加,已注册100多亿的绿色环保债券,大大降低了成本[10] - 公司已将主营业务转向环保纸膜和大健康领域,包括投资消费品和化妆品[11] - 公司计划利用总部在香港和国际市场接轨的优势,与上海医药形成互动,探索大健康领域的合作机会[13] - 公司在未来的战略规划中将打造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和绿色产业投资公司,将增加在环保领域的投资[9] - 公司将会坚决地向着绿色环保ESG的方向发展[6]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将ESG价值作为投资方向,业务总体上稳健,环保业务净利润仅下降了18.7%[3] - 上海实业控股的房地产资产规模在过去五年间几乎没有增长,总资产在222亿港币[5] - 上海实业控股的资产质量非常高,现金充裕,财务结构非常稳定[5] - 公司在过去十年致力于转型和均衡发展,控制了房地产总体规模和风险,加大了对环保领域的投资[17] - 公司在过去5年间进行了7次大规模资产套现,收回了222亿资金,使得房地产有良好的财务状况[17] 公司市场展望 - 中国普通民众和企业对免税烟的需求受到国际航线停止的影响,但随着航线和旅游的恢复,预计会有强劲反弹[5] - 南烟烟草销售表现低迷,计划开拓新市场减少对免税店销售的依赖[14] - 南烟草在疫情期间扩展了免税市场布点到欧洲和美洲[15] - 南烟草将上海烟草、湖北烟草和浙江烟草的核心品牌中华熊猫作为三大免税市场的独家代理[15] - 南烟草收购了马来西亚的大众烟草公司[16] - 环保业务预计会保持正向增长,高速公路建设今年将有强劲反弹,房地产业将需要发力,烟草业务今年肯定会比去年好[21] - 生物医药和环保行业将有比房地产更高的逾期收益率,公司将持续优化资产portfolio,将资源转向生物医药和绿色健康领域[22]
上海实业控股(00363)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0 16:34
财务表现 - 本集团二零二二年度经审核營業額为313.49亿港元,同比下跌19.1%;股东应占溢利为23.14亿港元,同比下跌38.2%[1] - 公司在2022年度实现净利润为33,297.7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2.128港元[65][5] - 公司2022年度全面(支出)收益总额为-2,564,371万港元,归属于本公司擁有人[66][6] - 公司2022年度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00,347,120万港元,流动资产总额为93,586,632万港元[67][7] - 公司的核数师已对两个年度的财务报表提交报告,无保留意见和需要注意的事项[71] - 公司2022年每股盈利为2,313,924千港元,较2021年下降38.2%[102] - 贸易应收款项2022年达到11,471,641千港元,较2021年下降6.7%[103] - 贸易应付款项2022年达到19,495,221千港元,较2021年下降12.2%[104] - 2022年營業額约为313亿4,859万港元,比去年下跌19.1%[105] - 总体毛利率2022年下跌9.6个百分点[110] 股息派发 - 公司建议派发每股50港仙的末期股息,全年股息为每股92港仙[54][1] - 公司建议2022年每股股息为92港仙,年度股息派发比率为43.2%[114] 业务发展 - 本集团建议派发二零二二年度末期股息每股50港仙,全年股息为每股92港仙,全年派息率达到43.2%[3] - 本集团成功中标竞价收购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40%股权,中标价格为人民币62.36亿元[5] - 本集团通过增持上实清洁能源40%股权,目前持有合共80%股权,符合公司持续培育和发展新能源业务的战略[11] - 本集团抓住国家政策推动环保清洁能源板块发展机遇,加快在环保业务领域的布局,推进融产结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12] - 上实环境二零二二年总收入实现人民币83.04亿元,同比增加14.3%[13] - 上实环境污水处理量同比增长1.5%至2,470,000,000吨;供水水量同比增长3.1%至317,000,000吨[15] - 上实环境计划的新项目进展顺利,全年新增13个污水处理及供水项目,合计设计处理规模367,200吨/日[14] 房地产业务 - 房地产业务2022年录得3.00亿港元盈利贡献,同比下跌66.5%,主要受疫情影响[27] 其他业务 - 星河能源持有的光伏电站资产规模达到740兆瓦,完成上网电量约11.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25] - 光伏行业受国家政策支持,预计中国光伏行业可持续快速增长[26] 公司治理 - 股东週年大会将于2023年5月25日下午三时正在香港举行[56][3] - 为确保合资格出席股东週年大会并投票,公司将暂停股份过户登记[57][4]
上海实业控股(00363)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15 17:35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为152.20亿港元,同比下跌6.7%[34] - 2022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04亿港元,同比下跌48.2%[3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未经审核营业额为152.2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6.7%;股东应占溢利为11.04亿港元,同比下跌48.2%[4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152.20233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63.1582亿港元减少6.7%[109][11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1.03688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1.30516亿港元减少48.2%[109][11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1952.63463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077.10535亿港元减少6.0%[110] - 2022年上半年每股盈利基本为1.015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945港元减少47.8%[109] - 2022年中期每股股息42港仙,2021年为48港仙,股息派发比率为41.4%,2021年为24.7%[109] - 2022年6月30日净负债比率为69.02%,2021年12月31日为52.17%[1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约为152.202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6.7%[118] - 本期总体毛利率与2021年上半年相比下跌12.7个百分点[119] - 集团董事会决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42港仙,较2021年中期股息每股48港仙减少12.5%,中期股息派发比率为41.4%(2021年中期:24.7%)[121] - 于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共1,087,211,600股,与2021年度末相同;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59.7515亿港元[124] - 于2022年6月30日,集团总贷款约为661.1477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642.7628亿港元),其中77.9%(2021年12月31日:72.3%)为无抵押担保的信贷额度,总贷款的美元、人民币及港元的比例分别为2%、88%及10%(2021年12月31日:2%、89%及9%)[125] - 于2022年6月30日,集团为物业买家、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使用之银行信贷额度向银行分别提供约61.5555亿港元、12.1780亿港元及20.1399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65.3552亿港元、13.3711亿港元及20.2489亿港元)的担保[129] - 于2022年6月30日,集团已签约的资本性承诺为141.6015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145.8751亿港元)[130] - 集团于2022年6月30日持有银行结存及短期投资分别为343.8043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395.2791亿港元)及3.5139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4.1489亿港元),银行结存的美元和其他外币、人民币及港元的比例分别为4%、83%及13%(2021年12月31日:3%、84%及13%)[131] - 本期没有出售溢利,去年出售溢利主要为出售一家附属公司80%股权及一家联营公司约37.23%股权[120]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40.6031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64.20719亿港元[138]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4.93482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56.72855亿港元[138] - 2022年上半年期间溢利为14.90877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31.33028亿港元[138]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015港元,2021年同期为1.945港元[138] - 2022年上半年期间其他全面支出为37.41225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收益10.45939亿港元[139]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963.68937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00.57979亿港元[141]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976.65551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76.43895亿港元[141] - 2022年6月30日分类为持作出售资产为1.228975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8661万港元[141] - 2022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111.59923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98.95101亿港元[138]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7,873,361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2,185,904千港元有所下降[142] - 2022年6月30日合约负债为16,311,428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0,618,731千港元有所下降[142] - 2022年6月30日应付税项为3,886,571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641,699千港元有所下降[142] - 2022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贷款为21,388,988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3,637,611千港元有所下降[142]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60,097,286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73,631,108千港元有所下降[142]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38,137,572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4,021,335千港元有所上升[142] - 2022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5,975,154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7,439,454千港元有所下降[142] - 2022年6月30日非控制股东权益为32,402,044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3,918,247千港元有所下降[142]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56,129,311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2,721,613千港元有所上升[142] - 2022年6月30日总权益及非流动负债为134,506,509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34,079,314千港元有所上升[142] - 2022年1月1日公司股东应占综合净值为8.1357701亿港元,6月30日为7.8377198亿港元[14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间溢利为1103688000港元,全面(支出)收益总额为 - 2250348000港元[14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现金流出净值为8062520000港元,2021年为流入2893305000港元[148] - 2022年上半年减少作抵押╱短期银行存款593185000港元,2021年为增加14935000港元[148] - 2022年上半年已收投资股息收入237779000港元,2021年为3498000港元[148] - 2022年上半年已收联营公司股息收入202365000港元,2021年为146552000港元[148] - 2022年上半年已收利息196891000港元,2021年为179242000港元[148] - 2022年上半年购买土地╱物业等已付订金291353000港元,2021年为5905015000港元[148] - 2022年上半年投资业务现金流入净值为252170000港元,2021年为流出3331133000港元[148] - 2022年上半年筹集银行及其他贷款15,533,582千港元,2021年为12,764,422千港元[149] - 2022年上半年偿还银行及其他贷款10,802,649千港元,2021年为7,558,670千港元[149] - 2022年上半年融资业务现金流入净值为5,309,942千港元,2021年为3,498,906千港元[149]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净减少2,500,408千港元,2021年增加3,061,078千港元[149] - 2022年上半年初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38,152,829千港元,2021年为28,354,355千港元[149] - 2022年上半年末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33,788,771千港元,2021年为31,812,283千港元[149] - 2022年上半年货品及服务收入为1.4061618亿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5011955亿千港元,同比下降约6.33%[163] - 2022年上半年服务特许权安排的财务收入为74181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45511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4.92%[163] - 2022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为41680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5835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6.69%[163] - 2022年公司综合分部除税前溢利为249348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67285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6.04%[165][166] - 2022年公司综合分部除税后溢利为149087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13302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2.42%[165][166] - 2022年上半年税项为100260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539827千港元,同比下降约60.52%[170] - 2022年上半年已付2021年末期股息587,09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65,350千港元;2022年中期现金股息每股42港仙,2021年中期为每股48港仙[173] - 2022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溢利1,103,688千港元,2021年为2,130,516千港元[174] - 2022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允值净增加约16百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794百万港元[175] - 2022年上半年若干投资物业后续开支约193百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89百万港元[175] - 2022年上半年持有作出售物业转拨至投资物业总账面价值约111百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75百万港元[175] - 2022年上半年增加在建工程成本约3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45百万港元;购置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约109百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86百万港元[175] - 2022年上半年购置其他无形资产约212百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38百万港元[175] - 2022年6月30日投资总额777,414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871,586千港元[176] - 2022年存货中预期一年内不变现金额为34,891,688,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9,030,615,000港元[17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减信贷亏损准备)总计4364060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727945港元有所增加[179]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若干联营公司无抵押款项923469000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57760000港元减少;应收若干合营企业款项415509000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03881000港元增加[17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总计5683820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988925港元减少[180] - 2022年6月30日,应付非控制股东权益1342172000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334054000港元大幅减少[180] - 本中期期间,集团完成由上实城开在中国发行本金总额人民币880百万元(约1031百万港元)的中期票据,票面期限3年
上海实业控股(00363)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6 16:2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號在聯交所為363,彭博為363 HK,路透社為0363.HK,美國預託證券代號為SGHIY[32] 股息派发相关 - 建議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54港仙(2020年:每股52港仙),獲股東批准後,將於2022年6月24日或前後派付[38] - 2021年中期股息每股48港仙(2020年:現金股息每股22港仙,及按每5股股份派發1股上實城開股份的特別股息),全年派發股息共每股102港仙[38]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1年度末期股息每股54港仙,全年股息为每股102港仙[43] - 2021年每股股息102港仙,2020年为89港仙[93] - 2021年股息派发比率(现金及实物股份)为29.8%,2020年为44.2%[93] - 2021年股息派发比率(现金)为29.8%,2020年为36.8%[93] - 2021年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54港仙,2021年度总股息为每股102港仙,年度股息派发比率为29.8%[105] - 本年度已派中期股息每股48港仙,2020年中期现金股息每股22港仙及按每5股派1股上实城开股份的中期特别股息;董事会建议派末期股息每股54港仙[185] 股东登记及会议相关 - 為確定出席股東週年大會投票股東身份,2022年5月23 - 24日暫停辦理股東登記,股東須於2022年5月20日下午4時30分前送達過戶表格及股票[39] - 為確定股東獲派末期股息權利,2022年6月9日暫停辦理股東登記,股東須於2022年6月8日下午4時30分前送達過戶表格及股票[39] - 2022年股東週年大會時間為2022年5月31日[40] 业绩公布及年报寄发时间 - 公佈2021年中期業績時間為2021年8月31日[40] - 公佈2021年全年業績(未經審核)時間為2022年3月30日[40] - 公佈確認2021年全年業績(經審核)時間為2022年4月14日[40] - 寄發2021年年報約於2022年4月28日[40]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集团经审核总收入为387.48亿港元,同比上升42.8%;经审核净利润为37.46亿港元,同比上升68.8%[43] - 2021年度,集团经审核营业额为387.48亿港元,较上年度上升42.8%[54] - 2021年度,集团经审核股东应占溢利为37.46亿港元,同比大幅上升68.8%[54] - 2021年公司营业额38,747,951千港元,较2020年增长42.8%[93]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745,505千港元,较2020年增长68.8%[93] - 2021年每股盈利基本为3.429港元,较2020年增长70.3%[93] - 2021年公司资产总额为2077.11亿港元,较2020年的1948.82亿港元增长6.6%[94]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7.46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15.27亿港元,增幅约68.8%[95] - 2021年度营业额约为387.48亿港元,较去年上升42.8%[100][102] - 2021年总体毛利率与2020年比较上升2.2个百分点[103]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1,087,211,600股,与2020年末相同;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74亿3,945万港元[10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总贷款约为642亿7,628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569亿7,381万港元),其中72.3%(2020年12月31日:70.3%)为无抵押担保的信贷额度;总贷款的美元、人民币及港元的比例分别为2%、89%及9%(2020年12月31日:3%、85%及12%)[10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资产包括投资物业等多项,各资产账面价值较2020年有不同变化[109]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为物业买家、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使用的银行信贷额度向银行分别提供约65亿3,552万港元、13亿3,711万港元及20亿2,489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72亿5,414万港元、14亿1,137万港元及无)的担保[11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已签约的资本性承诺为145亿8,751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156亿616万港元)[111]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银行结存、作抵押之银行存款及短期投资分别为395亿2,791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293亿360万港元)及4亿1,489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6亿3,275万港元);银行结存的美元和其他外币、人民币及港元的比例分别为3%、84%及13%(2020年12月31日:4%、85%及11%)[112]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200.81亿港元,2020年为188.01亿港元[187] 基础设施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基础设施业务盈利23.69亿港元,同比大幅上升105.0%[43] - 集团旗下三条收费公路和杭州湾大桥2021年总体车流量及通行费收入大幅增长[57] - 集团在上海经营的三条收费公路自2020年5月6日起入城段不计收费里程,2021年6月底收取了共计人民币35.53亿元的经济补偿[57] - 收费公路及大桥业务集团所占净利润总计13.85亿港元,同比增长109.1%,通行费收入45.46亿港元,同比增长44.6%,车流量16906万架次,同比增长11.9%[58] - 京泸高速公路(上海段)集团所占净利润4.43亿港元,同比增长66.9%,通行费收入6.19亿港元,同比增长44.6%,车流量3944万架次,同比增长13.4%[58] - 2021年基础设施业务净利润约23.69亿港元,占业务净利润60.2%,同比上升105.0%[97][99] - 2021年基础设施业务营业额为109.14亿港元,较2020年的85.38亿港元增长27.8%[100] 上实环境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上实环境2021年营业额和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72.67亿元和人民币7.06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6.2%和11.1%[43] - 上实环境2021年营业额72.67亿元,同比增加16.2%,净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11.1%,建设收入24.86亿元,较去年上升18.8%[62] - 上实环境全年新增24个项目,17个项目投入商业运营,截至2021年底拥有近250个污水处理及供水项目,总产能达每日12810000吨[62] - 上实环境2021年污水处理量同比增长0.98%至2433000000吨,供水水量同比增长10.2%至308000000吨[62] - 上实环境平均污水处理费同比上升12.5%至每吨1.69元,平均供水水价每吨2.52元,同比上升0.6%[62] 中环水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中環水务营业收入24.31亿港元,较去年下跌3.4%,净利润2.28亿港元,同比下跌16.8%[43] - 中环水务2021年底拥有34家自来水厂、27家污水处理厂,产能规模每日5502000吨,管网长度总计6248公里[63] - 中环水务2021年营业收入24.31亿港元,同比下跌3.4%,净利润2.28亿港元,较去年下跌16.8%[63] - 中环水务本年度新增水处理项目每日500000吨、污泥干化每日50吨,涉及投资额9.45亿元[63] 房地产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房地产业务盈利8.95亿港元,同比上升16.3%;上实城开营业额为110.15亿港元,比去年上升73.3%;股东应占溢利为5.72亿港元,同比上升9.7%[43] - 上实发展营业额为人民币102.69亿元,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5.32亿元;对持有约69.7849%股权的上实龙创未结清应收类款项约人民币26.15亿元正核查处理[43][46] - 2021年度房地产业务盈利贡献8.95亿港元,同比上升16.3%,占集团业务净利润约22.8%[71] - 上实发展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02.69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5.32亿元[72] - 上实发展2021年交房项目结转建筑面积约395,000平方米[72] - 上实发展2021年度租金收入为4.19亿港元[72] - 上實發展全年房地產銷售簽約面積約240,000平方米,簽約金額約62.52億元,在建面積約1,500,000平方米,在管物業面積約26,580,000平方米,平均租賃率穩定在90%[73] - 2021年5月,上實發展聯合體以91.06億元投得上海虹口區北外灘91號地塊,公司佔50%權益[73] - 截至2021年底,上實發展持有69.7849%股權的上實龍創未結清應收類款項約26.15億元[74] - 上實城開2021年營業額為110.15億港元,較去年增長73.3%,股東應佔溢利為5.72億港元,盈利同比上升9.7%[75] - 上實城開2021年交房建築面積約270,000平方米,合約銷售金額達89.30億元,佔建築面積約260,000平方米,租金收入約為8.30億港元[75] - 2021年3月,上實城開以15.25億元投得西安編號為CB4 - 3 - 225的土地,地盤面積約51,208平方米,可開發面積約94,400平方米[76] - 2021年8月,上實城開持有80%股權的昭海金融增資1.18億港元,增資完成後上實城開持股被攤薄至30%[76] - 2021年10月,上實城開以4830萬元受讓上海東頤置業40%股權,並同比例增資7200萬元[76] - 2021年10月,上實城開持有59%股權的上海城開以35.76億元出售上海寰宇60%股權[77] - 2021年10月,上實城開子公司中標上海青浦區和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地塊,代價分別為11.78億元和16.52億元,可開發面積分別約45,000平方米和105,000平方米[77] - 集团旗下主要物业发展项目2021年12月31日概约地盘面积总计2361299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总计4812076平方米[78] - 长沙丰盛大厦上实发展应占权益90%,概约地盘面积5468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70566平方米,已出售建筑面积32542平方米[78] - 成都上实•海上海上实发展应占权益100%,概约地盘面积61506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54885平方米,已出售建筑面积200212平方米[78] - 北京青年汇上实城开应占权益100%,概约地盘面积11270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348664平方米,已出售建筑面积258814平方米[79] - 北京西钓鱼台•御玺上实城开应占权益97.5%,概约地盘面积42541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50930平方米,已出售建筑面积212640平方米[79] - 重庆城上城上实城开应占权益100%,概约地盘面积120014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786233平方米,已出售建筑面积376424平方米[79] - 昆山游站上实城开应占权益30.7%,概约地盘面积34223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29498平方米,已出售建筑面积63021平方米[79] - 上海上投宝旭上实城开应占权益71.3%,概约地盘面积11888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306167平方米,已出售建筑面积115447平方米[79] - 上海万源城上实城开应占权益53.1%,概约地盘面积94300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226298平方米,已出售建筑面积839405平方米[79] - 上海上海晶城(包括「晶秀坊」)上实城开应占权益59%,概约地盘面积301908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772885平方米,已出售建筑面积595001平方米[79] - 公司未来发展物业总概约地盘面积为8879234.1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7785
上海实业控股(00363)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16 12:05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为163.16亿港元,同比上升23.5%[26] - 2021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1.31亿港元,同比上升165.4%[26] - 集团未经审核营业额为163.1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3.5%[39] - 股东应占溢利为21.31亿港元,同比大幅上升165.4%[39]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录得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1.31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13.28亿港元,增幅约165.4%[8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约为163.16亿港元,同比上升23.5%,其中基础设施同比上升49.5%,房地产同比上升18.1%,消费品同比下跌1.5%[93][95] - 2021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63.16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132.11亿港元[114] - 2021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98.95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83.46亿港元[114] - 2021年上半年毛利为64.21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48.65亿港元[114]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56.73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33.53亿港元[114] - 2021年上半年期间溢利为31.33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16.89亿港元[114] - 2021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945港元,2020年同期为0.725港元[114] - 2021年上半年期间其他全面收益为10.46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 - 14.39亿港元[115] - 2021年上半年期间全面收益总额为41.79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2.50亿港元[115] - 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2107.59亿千港元,较去年12月31日增长8.1%;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57.52亿千港元,增长4.7%;每股资产净值为42.08港元,增长4.7%[87] - 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97,877,229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89,930,600千港元增长约8.84%[116]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12,056,989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04,623,098千港元增长约7.10%[116]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66,734,004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60,496,645千港元增长约10.31%[117] - 2021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值为46,148,245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4,274,697千港元增长约4.23%[117] - 2021年6月30日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144,025,474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34,205,297千港元增长约7.32%[117] - 2021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5,751,721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3,678,766千港元增长约4.74%[117] - 2021年6月30日总权益为85,076,351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82,067,383千港元增长约3.67%[117] - 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58,949,123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52,137,914千港元增长约13.06%[117] - 2021年上半年盈利802,702千港元[118] - 2021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支出)总额为47,881千港元[118] - 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值2021年为2,893,305千港元,2020年为流出1,385,540千港元[122] - 投资业务现金流出净值2021年为3,331,133千港元,2020年为1,660,347千港元[122] - 融资业务现金流入净值2021年为3,498,906千港元,2020年为流出218,134千港元[123] - 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净增加2021年为3,061,078千港元,2020年为减少3,264,021千港元[123] - 期初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2021年为28,354,355千港元,2020年为27,904,781千港元[123] - 期末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2021年为31,812,266千港元,2020年为24,168,257千港元[123] - 汇率变动影响2021年为396,833千港元,2020年为减少472,503千港元[123] - 2021年上半年物业销售收入为7521997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6452214千港元[133] - 2021年上半年收费公路经营收入为104164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431606千港元[133] - 2021年上半年运营及维护收入为193230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392126千港元[133] - 2021年上半年来自建设合同的建设收入为138092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972095千港元[133] - 2021年上半年货品及服务收入为1501195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2172668千港元[133] - 2021年上半年服务特许权安排的财务收入为64551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48642千港元[133] - 2021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为658354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489642千港元[133] - 2021年上半年基建、房地产、消费品对外销售分部收入分别为5000390千港元、9605644千港元、1709786千港元,2020年同期分别为3344469千港元、8130621千港元、1735862千港元[135][136] - 2021年上半年归属公司拥有人分部除税后溢利为213051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802702千港元[135][13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税项为2,375,39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462,606千港元[14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间溢利已扣除其他无形资产摊销198,197千港元等多项费用[14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溢利为2,130,516千港元[147] - 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1,087,211,600股[147]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议派2021年中期股息每股48港仙,2020年派中期现金股息每股22港仙及按每5股派1股上实城开股份[23][26] - 2021年中期股息除净日为9月21日,记录日期为9月24日,预计10月12日派付[25] - 集团董事会决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48港仙,较2020年中期增加29.7%,派息比率为24.7% [98][99] - 2020年已付末期股息每股52港仙,金额为565,350千港元[145] - 公司董事决议向2021年9月24日在册股东派发2021年中期现金股息每股48港仙[145] - 2020年中期现金股息每股22港仙,并按比例分派217,442,320股上实城开股份[146] - 公司以实物分派本集团持有的上实城开股份方式,按2020年9月29日每持有5股本公司股份获发1股上实城开股份的基础分派中期特别股息[193] 基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基建业务盈利12.15亿港元,同比上升197.5%[26] - 集团三条收费公路和杭州湾大桥上半年车流量和通行费收入明显增长[30] - 上实环境上半年建设、运营维护和财务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30] - 基础设施业务本期盈利12.1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97.5%,占集团业务净利润约53.4%[41] - 收费公路/大桥总计净利润6.97亿港元,同比增长1163.8%,通行费收入22.24亿港元,同比增长148.9%,车流量8315万架次,同比增长24.1%[44] - 上实环境2021年上半年总销售33.00亿元,同比增长25.0%,净利润3.33亿元,同比增长18.3%[45] - 上实环境上半年新增5个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项目,合计设计处理规模为每日95,800吨[45] - 上实环境6个污水处理项目获提标扩建和延长委托运营期,合计设计处理规模为每日255,000吨[45] - 上实环境1个污泥处理项目设计处理规模为每日300吨,已投入商业运营[45] - 上实环境11个污水处理项目合计设计处理规模为每日275,000吨,完成提标扩建并投入商业运营[45] - 上实环境污水处理量同比增长1.2%,供水水量同比增长12.3%[46] - 2021年上半年,基础设施业务净利润约12.15亿港元,占业务净利润53.4%,同比上升197.5%[92] 上实环境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上实环境2021年上半年营业额为人民币33.00亿元,同比上升25.0%;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3.33亿元,同比上升18.3%[26] - 上实环境2021年上半年总销售33.00亿元,同比增长25.0%,净利润3.33亿元,同比增长18.3%[45] - 上实环境上半年新增5个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项目,合计设计处理规模为每日95,800吨[45] - 上实环境6个污水处理项目获提标扩建和延长委托运营期,合计设计处理规模为每日255,000吨[45] - 上实环境1个污泥处理项目设计处理规模为每日300吨,已投入商业运营[45] - 上实环境11个污水处理项目合计设计处理规模为每日275,000吨,完成提标扩建并投入商业运营[45] - 上实环境污水处理量同比增长1.2%,供水水量同比增长12.3%[46] - 中期内,上实环境完成发行总本金15亿元人民币(约17.99亿港元)的上市企业债券,年利率3.89%[159] - 2021年4月,上实环境以9414.8万港元总代价收购河南闻诺80%股权,其总设计日产能达30万吨[16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附属公司上实环境以约1684.1944万港元及266.2126万新加坡元,分别在联交所及新加坡联交所购回1401.2万股及1314万股上实环境普通股股份并注销[191] 中环水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中环水务2021年营业收入9.9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9.2%;净利润1.59亿港元,同比下跌4.8%[26] - 中环水务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99亿港元,同比减少9.2%,净利润1.5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8%[47] 房地产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房地产业务盈利7.68亿港元,同比上升199.5%[27] - 上实发展2021年营业额为人民币40.25亿元,同比下跌10.4%;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3.44亿元,同比下跌19.84%[27] - 上实城开2021年上半年营业额为45.77亿港元,同比上升44.3%;股东应占利润为5403万港元,同比下跌64.2%[27] - 上实发展本期营业收入40.25亿元,同比下跌10.4%,净利润3.44亿元,同比下跌19.8%[54] - 上实发展本期交房建筑面积约132,000平方米,签约金额40.43亿元[54] - 上实发展期内在建项目7个,建筑面积1,484,300平方米[54] - 今年四月,上实发展对持有38%股权的上实养老投资同比例增资,注资1.90亿元,其注册资本由2000万元增至5.20亿元[56] - 五月,上实发展与第三方投得上海虹口北外滩91号地块土地使用权,代价91.06亿元,占项目50%权益[56]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45.7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44.3%[57] - 本期股东应占溢利为5403万港元,盈利同比下跌64.2%[57] - 期内签约金额为人民币48.67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31.3%,占建筑面积约111,000平方米[57] - 期内交房金额达40.31亿港元,占建筑面积约96,000平方米[57] - 半年度租金收入约4.18亿港元[57] - 今年三月初投得西安土地,地盘面积约为51,208平方米,可开发面积约94,400平方米,土地出让金约为人民币15.25亿元[57] - 长沙丰盛
上海实业控股(00363)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16 12:24
股息分配 - 公司建议2020年末期股息每股52港仙,与2019年相同,获股东批准后将于2021年6月18日或前后派付[10][17] - 公司2020年已完成向股东派发现金中期股息每股22港仙,按每5股股份向合格股东派1股上实城开股份的中期特别股息(2019年按每1股股份派1股上实城开股份)[10][17] - 2020年公司董事会建议派末期股息每股52港仙,连同中期现金股息每股22港仙及特别股息,年度总股息为每股89港仙,年度股息派发比率为44.2%,2019年分别为每股153港仙和49.7%[11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总收入271.38亿港元,同比下跌16.1%,净利润22.19亿港元,同比下降33.8%[14] - 截至2020年12月底,公司总资产值达1949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22.19亿港元[35] - 2020年度,公司经审核营业额及股东应占溢利为271.38亿港元及22.19亿港元,较上年度分别下跌16.1%及33.8%[40] - 公司2020年营业额271.37601亿港元,2019年为323.45473亿港元,降幅16.1%[98] - 公司2020年拥有人应占溢利22.18877亿港元,2019年为33.49531亿港元,降幅33.8%[98] - 公司2020年每股盈利2.014港元,2019年为3.081港元,降幅34.6%[98] - 公司2020年现金及实物股份股息派发比率44.2%,2019年为49.7%[98] - 公司2020年资产总额1948.8237亿港元,2019年为1749.4229亿港元,增幅11.4%[98] - 公司2020年拥有人应占权益436.78766亿港元,2019年为402.39812亿港元,增幅8.5%[98] - 公司2020年净负债比率63.35%,2019年为62.45%[98] - 2020年集团业务净利润约24亿4427万港元,较2019年的36亿3947万港元下跌32.8%[103][106][107] - 2020年集团营业额约为271亿3760万港元,较去年下跌16.1%[109][111] - 2020年总体毛利率与2019年比较下跌2.5个百分点,主要因基础设施业务受公路疫情防控期间免收通行费影响,通行费收入下跌但收费公路经营权摊销仍按车流量入账[112] - 2020年其他收入、溢利及亏损减少,主要是投资物业公允值下跌及为收费公路经营权计提减值损失[113] - 2020年出售附属公司权益溢利主要为出售湖南浅水湾湘雅温泉花园有限公司67%股权、四川科美100%股权及一家联营公司五芳斋约23.97%权益[114]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共10亿8721万股,与2019年末相同,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36亿7877万港元[117]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总贷款约为569亿7381万港元,较2019年的544亿5657万港元增加,其中70.3%为无抵押担保的信贷额度,美元、人民币及港元的比例分别为3%、85%及12%[118]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为物业买家及联营公司使用的银行信贷额度向银行分别提供约72亿5414万港元及14亿1137万港元的担保,2019年分别为71亿792万港元及20亿1877万港元[119]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已签约的资本性承诺为156.616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58.142亿港元[120] - 2020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103.34774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97.92486亿港元[120]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银行结存、作抵押之银行存款及短期投资分别为293.36亿港元和6.3275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分别为293.2548亿港元和8.1073亿港元[121] - 2020年12月31日,银行结存的美元、其他外币、人民币及港元的比例分别为4%、85%及11%,2019年12月31日分别为3%、78%及19%[121] 基础设施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基础设施业务盈利11.56亿港元,同比下跌34.2%[17] - 2020年,公司基础设施业务盈利为11.56亿港元,较上年度下跌34.2%,占集团业务净利润47.3%[42] - 集团旗下三条收费公路及杭州湾大桥全年车流量及通行费收入整体下降,总计通行费收入31.45亿港元,同比降25.6%,车流量15106万架次,同比降14.4%[44][45] - 京沪高速(上海段)净利润2.65亿港元,同比降23.6%,通行费收入4.28亿港元,同比降37.9%,车流量3477万架次,同比降41.2%[45] - 沪昆高速(上海段)净利润2.03亿港元,同比降47.0%,通行费收入6.43亿港元,同比降38.3%,车流量6329万架次,同比增6.9%[45] - 沪渝高速(上海段)净利润1.01亿港元,同比降52.5%,通行费收入4.19亿港元,同比降30.6%,车流量3573万架次,同比降17.6%[45] - 杭州湾大桥净利润0.93亿港元,同比降36.9%,通行费收入16.55亿港元,同比降12.7%,车流量1727万架次,同比增17.1%[45] - 2020年集团业务净利润中基础设施业务净利润约11亿5582万港元,占比47.3%,同比下跌34.2%;基础设施业务营业额85亿3849万港元,同比下跌6.1%[103][106][107][109][111] 环保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上实环境营业额为人民币62.52亿元,同比上升4.9%,净利润为人民币6.35亿元,同比上升5.8%[17] - 截至2020年底,上实环境拥有超200个项目,合计总产能达每日1289万吨;固废项目合计设计处理规模为每日9750吨[22] - 上实环境2020年收入62.52亿元,同比增4.9%,股东应占溢利6.35亿元,同比增5.8%[49] - 上实环境2020年污水处理量24亿立方米,同比增5.3%,处理价格上升19.4%,委托运营水量1.4亿立方米,上升5.8%[49] - 2020年中环水务营业收入25.17亿港元,较去年上升14.5%,净利润2.74亿港元,同比上升28.8%[17] - 截至2020年底,中环水务拥有34家自来水厂(站)、27家污水处理厂(站),产能规模每日692.7万立方米[52] - 中环水务2020年营业收入25.17亿港元,同比增14.5%,净利润2.74亿港元,同比增28.8%[52] 房地产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房地产业务本年度盈利7.70亿港元,同比基本持平[18] - 上实城开2020年营业额63.57亿港元,同比下跌25.9%;股东应占利润5.22亿港元,同比下跌13.1%[18] - 上实发展本年度营业额80.4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跌9.2%;股东应占利润8.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4.6%[18] - 上實發展全年營業收入80.49億元,同比下跌9.2%;淨利潤8.18億元,同比上升4.6%[65] - 上實發展全年簽約金額50億元,簽約面積約228,800平方米;交房金額約48.34億元,交房建築面積約260,000平方米[68] - 上實發展全年租金收入3.81億港元[68] - 上實發展全年在建項目9個,在建面積約192平方米;出租率保持在90%以上;新拓展項目23個、續租39個項目,新增面積1,380,000平方米,在管面積達26,650,000平方米[69] - 上實發展子公司參與成立川滬創新基金,合共出資6億元,公司出資1億元[69] - 上實發展以38.93億元投得上海虹口區北外灘90號地塊土地使用權,總土地面積約12,725平方米[70] - 上實城開2020年度營業額63.57億港元,較去年下跌25.9%;股東應佔溢利5.22億港元,盈利同比下跌13.1%[72] - 上實城開年內結轉銷售金額達54.85億港元,交房建築面積約167,400平方米;合約銷售金額達76.10億元,佔建築面積約152,000平方米[72] - 上實城開全年在建項目14個,在建面積約3,097,000平方米[72] - 上實城開以13.29億元收購武漢地盤49%權益,總地盤面積約258,000平方米;以26.60億元中標天津河東區工業大學3號地塊土地使用權,總地盤面積約42,145平方米[74] - 上实发展旗下主要发展中物业总地盘面积约236.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81.21万平方米[76] - 长沙丰盛大厦上实发展应占权益90%,地盘面积5468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70566平方米,本年度预售613平方米,累计已出售32542平方米[76] - 成都上实•海上海上实发展应占权益100%,地盘面积61506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54885平方米,本年度预售4045平方米,累计已出售198651平方米[76] - 上实城开旗下北京青年汇应占权益100%,地盘面积112700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348664平方米,累计已出售258814平方米,2007 - 2021年分期落成[78] - 上实城开旗下重庆城上城应占权益100%,地盘面积120014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786233平方米,本年度预售329平方米,累计已出售376424平方米,已落成[78] - 上实城开旗下昆山游站应占权益30.7%,地盘面积34223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29498平方米,累计已出售63021平方米,已落成[78] - 上实城开旗下上海上投宝旭应占权益71.3%,地盘面积118880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306167平方米,本年度预售11868平方米,累计已出售110117平方米,2021年落成[78] - 上实城开旗下上海万源城应占权益53.1%,地盘面积943000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226298平方米,本年度预售11573平方米,累计已出售824044平方米,2007 - 2022年分期落成[78] - 上实城开旗下上海上海晶城应占权益59%,地盘面积301908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772885平方米,累计已出售560409平方米,已落成[78] - 上实城开旗下上海TODTOWN天薈应占权益20.7%,地盘面积117825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605000平方米,累计已出售56205平方米,2020 - 2024年分期落成[78] - 上实城开项目地盘面积总计约4957999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2007809平方米[80] - 本公司项目地盘面积总计约8605651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7632344平方米[80] - 上实发展未来发展物业地盘面积小计约394414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34525平方米[81] - 本公司未来发展物业地盘面积总计约1495389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885013平方米[83] - 上实发展投资物业面积小计约462703平方米[84] - 上实城开投资物业面积小计约858805平方米,总计约1321508平方米[86] - 深圳市福田区中国凤凰大厦上实城开应占权益91%,地盘面积11038平方米,累计已出售建筑面积78343平方米[80] - 天津市南开区老城厢上实城开应占权益100%,地盘面积244252平方米,累计已出售建筑面积582737平方米[80] - 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90号地块上实发展应占权益100%,地盘面积12725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10932平方米,预计2024年完成[81] - 成都市温江区锦绣森邻商业用房上实发展应占权益100%,投资物业面积769平方米[84] - 2020年房地产业务为集团提供盈利贡献7.70亿港元,同比基本持平,占集团业务净利润约31.5%,轻微跌幅受疫情影响[64] - 2020年集团业务净利润中房地产业务利润约7亿7011万港元,占比31.5%,与2019年基本持平;房地产业务营业额152亿3305万港元,同比下跌18.3%[103][106][107][109][111] 消费品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消费品业务净利润5.18亿港元,同比下跌53.0%[19] - 南洋烟草全年营业额和税后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