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海置地(00124)

搜索文档
粤海置地(00124)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1 12:09
财务业绩 - 2020年公司收入4000332千港元,较2019年的1836676千港元增长117.8%[23] - 2020年公司毛利1230004千港元,较2019年的316428千港元增长288.7%[23] - 2020年公司投资物业公允值收益1962563千港元,较2019年的575640千港元增长240.9%[23] - 2020年公司归属持有者溢利1681922千港元,较2019年的341063千港元增长393.1%[23] - 2020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98.27港仙,较2019年的19.93港仙增长393.1%[23] - 2020年公司流动比率2.3倍,较2019年的2.7倍下降14.8%[23] - 2020年公司负债比率73.7%,较2019年的44.7%增加29.0个百分点[23] - 2020年公司总资产值20863百万港元,较2019年的11853百万港元增长76.0%[23] - 2020年公司收入约40.00亿港元,较上年度增加约117.8%,归属公司持有者溢利约16.82亿港元,较上年度增加约393.1%[28] - 2020年度综合收入约40.00亿港元,较上年度增加约117.8%,归属公司持有者溢利约16.82亿港元,较上年度增加约393.1%[46] - 2020年归属公司持有者溢利1,681,922千港元,较2019年增加393.1%;股本回报率29.0%,较2019年增加21.7个百分点;资产净值69.55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42.8%[71] - 2020年度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约2.09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约143.0%;管理费用约1.92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约62.7%[75] - 2020年融资成本约2.25亿港元,其中约1.49亿港元已资本化,余下约0.76亿港元列支损益表[76] - 2020年度支付的资本性开支约7.45亿港元,主要用于粤海城项目在建中投资物业[77] - 2020年12月31日,归属公司持有者权益约68.36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约43.5%;每股资产净值约每股3.99港元,较2019年增加约43.5%[78]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26.47亿港元,按年增加约164.4%[78] - 2020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出净额约20.11亿港元,较2019年的3.12亿港元大幅增加[78]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带息贷款约77.62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31.59亿港元,负债比率约73.7%,2019年12月31日为44.7%[81]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贷款加权平均有效利率为年利率4.66%,2019年12月31日为4.83%[81]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可动用银行信贷额度约人民币18.88亿元(约22.43亿港元)[81]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若干物业资产约57.48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21.67亿港元)和广东粤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全部股本获银行贷款[82]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为已售物业楼宇按揭贷款向银行提供约10.87亿港元担保,2019年12月31日为6.54亿港元[82] - 2020年公司收入为4000332千港元,归属公司持有者溢利为1681922千港元,投资物业公允值收益为1962563千港元[124] - 2020年公司总资产为20862719千港元,总负债为13907408千港元,资产净值为6955311千港元[124]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金额为2513352000港元[130] - 公司股份溢价账1688606000港元可用于缴足红股形式分派[131] - 2020年公司股本无变动[129] - 2020年公司无慈善捐款[132] 股息分配 - 2020年公司建议末期股息为每股1.53港仙,2019年无[23]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0年末期股息每股1.53港仙,2019年无[29]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0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53港仙,2019年无[127] - 若末期股息获通过,预计2021年7月16日前后派付,股权登记日为2021年6月25日[127] 项目进展 - 深圳粤海城项目首期物业于2020年6月首次交楼及确认收入[30] - 广州拾桂府项目住宅单位累计已售约总楼面面积极占全部住宅单位约95.6%,“粤海·得邻”商业物业出租率约85.4%[30] - 江门陈垣路项目第一期开发物业于2021年1月正式预告[31] - 2020年粤海城项目西北部土地交付总楼面面积约22,159平方米[46] - 2020年投资物业对公司除税后溢利贡献共约14.72亿港元,主要来自粤海城项目南部土地发展中投资物业[46] - 2020年5月29日竞得珠海金湾项目地块,代价约24.95亿港元,占地约66,090平方米,预期2024年竣工备案[47] - 2020年11月27日竞得佛山拾桂府项目地块,代价约31.91亿港元,占地约43,284平方米,预期2023年整体完成竣工备案[49] - 2020年12月28日公司80%权益附属公司以约37.05亿元人民币竞得中山粤海城项目地块,占地约98,811平方米,计容总楼面约247,028平方米[50] - 2020年公司物业签约及交付总楼面面积分别约6.0万平方米及5.7万平方米[58] - 粤海城西北部土地累计已签约总楼面面积38,902平方米,已交付22,159平方米,占比19.3%[58] - 抬桂府累计已签约总楼面面积62,741平方米,已交付31,478平方米,累计交付占比82.6%[58] - 资华轩累计已签约总楼面面积3,884平方米,已交付126平方米,累计交付占比94.9%[58] - 如英居住宅累计已签约总楼面面积94,519平方米,已交付2,325平方米,累计交付占比99.8%[58] - 如英居单位累计已签约总楼面面积4,979平方米,已交付1,138平方米,累计交付占比61.8%[58] - 粤海城项目首期物业2020年6月竣工备案,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签约总楼面面积约38,902平方米[63] - 惠州大亞灣項目总楼面约92,094平方米,预计2023年10月完成竣工备案,2022年3月展开预售[56] - 2020年12月31日,粤海城项目累计发展成本及直接费用约61.74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净额约16.84亿港元[65] - 2020年拾桂府项目已交付客户住宅单位总楼面面积约31,478平方米,较2019年增加约609.0%[66] - 2020年12月31日,拾桂府项目商业裙楼已签订租约的总楼面面积约15,692平方米,出租率约85.4%[66] 市场环境与政策 - 世界银行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9%[37] - 预计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房地产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拓展,公司多个项目将受益[39] - 中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三道红线”政策2021年将在所有企业施行[38] 公司战略 - 公司将把握市场时机,寻找大湾区优质项目发展机会,加强品牌塑造和提升[40] - 公司已与大湾区当地政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搭建专业开发团队,建立项目开发运营模式[40] 人员情况 - 2020年公司雇员人数401人,较2019年的269人增长49.1%[23]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401名雇员,2019年为269名[92] - 2020年度雇员薪酬及公积金供款(不包括董事薪酬)总额为1.81亿港元,2019年为1.06亿港元[92] - 徐叶琴于2020年2月获委任为公司主席、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主席,有丰富的供水工程及企业管理经验[99] - 李永刚于2020年2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总经理,在工程管理和房地产开发领域经验丰富[99] - 吴明场于2016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6月调任为执行董事,现任粤海控股及香港粤海总法律顾问[99] - 朱光于2019年10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在财务管理等方面有逾18年经验,现任粤海控股及香港粤海投资与资本运作部部门副总经理[104] - 张钧于2020年2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2019年3月获委任为财务总监,在财务管理等方面有逾29年经验[104] - Alan Howard SMITH于1999年1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27年亚洲区投资银行经验[108] - 徐叶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持有工学硕士学位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99] - 李永刚毕业于武汉大学水工建筑专业,持有工学士学位和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99] - 吴明场持有中山大学多个专业学位及武汉大学民商法博士学位[99] - 朱光毕业于暨南大学会计学专业,是中级会计师等[104] - 方和先生于2007年1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9] - 李君豪先生于2009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5] - 2020年2月20日侯外林辞任非执行董事,徐叶琴、李永刚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35] - 李永刚在多家房地产发展及投资公司担任职务,与公司业务存在竞争[141] - 2020年2月20日李永刚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总经理,侯外林辞任公司主席及非执行董事,赵春晓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李伟强辞任公司执行董事[147] - 2020年9月2日张钧获委任为粤海房地产开发(中国)有限公司董事[147] - 2020年11月16日李永刚获委任为广州粤海天河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2021年1月4日不再担任该公司董事,同日张钧不再担任该公司董事[147] - 2020年12月31日,Alan Howard SMITH个人持有公司317,273股普通股,好仓,权益约0.019%;李君豪法团持有1,000,000股普通股,好仓,权益约0.058%[150] - 2020年12月31日,徐叶琴个人持有粤海投资301,200股普通股,好仓,权益约0.005%[152] - 2020年12月31日,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粤海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公司1,263,494,221股普通股,好仓,权益约73.82%[157] 业务相关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房地产发展及投资业务[119] - 2020年集团主要业务无重大改变[120] - 集团业务回顾、未来业务发展讨论在年报第4 - 7页主席报告及第8 - 18页管理层讨论及分析内[121] - 集团面对的主要风险及不确定因素在年报第16 - 17页管理层讨论及分析内[121] - 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及政策在年报第116 - 121页财务报表附注31[121] - 2020年集团利用主要财务指标的业绩表现分析在年报第14页管理层讨论及分析内[121] - 集团环境政策及遵守相关法律规例的讨论在年报第17 - 18页管理层讨论及分析内[121] - 公司与雇员、客户、供应商和商业伙伴关系情况在年报第17 - 18页管理层讨论及分析、第43页报告、第56页企业管治报告及第79 - 80页财务报表附注2(m)内[121] - 集团持有的拾桂府项目商业物业及正在发展中的粤海城项目投资物业将作租用用途,未来提供稳定租金收入[87] - 集团目前仍在编制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预期2021年5月刊发[91] - 集团主要业务风险及不确定因素源自中国大陆房地产市场及楼价,目前物业项目位于一线城市或大湾区内分散营运风险[83] 收购与出售 - 2020年公司竞得珠海、佛山、中山地块土地使用权[37] - 2021年1月完成收购江门粤海51%权益及惠阳粤海100%权益[37] - 2020年6月公司受托管理粤海控股旗下三间房地产附属公司[37] - 2020年10月29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广东粤海置地有条件同意购买江门粤海置地有限公司全部股权的51%,代价为现金人民币6.48179553亿元(约7.46923亿港元),并购买出售贷款,代价为人民币3.06亿元(约3.52616亿港元),江門收購事項總代價為人民幣9.54179553億元(約10.99539億港元),已於2021年1月13日完成交割[164] - 2020年10月29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广东粤海置地有条件同意购买惠陽粵海房產發展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总代价为现金人民币2
粤海置地(00124)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23 16:58
财务数据对比 - 2020年上半年收入18.98483亿港元,较2019年增长309.0%[7] - 2020年上半年毛利8.75258亿港元,较2019年增长631.6%[7] - 2020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允值收益18.94343亿港元,较2019年增长513倍[7] - 2020年6月30日流动比率3.4倍,较2019年12月31日增长25.9%[7] - 2020年6月30日负债比率32.4%,较2019年12月31日下降12.3个百分点[7] - 2020年6月30日总资产值146.9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增长23.9%[7] - 2020年6月30日每股资产净值3.74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增长34.5%[7] - 2020年雇员人数364人,较2019年增长35.3%[7] - 集团综合收入约18.9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309.0%,归属公司持有者溢利约17.37亿港元,上年同期亏损约3389万港元[13] - 投资物业对集团除税后溢利贡献约14.21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276.5万港元[14] - 2020年上半年归属公司持有者溢利为17.37亿港元,2019年同期亏损3389.1万港元,股本回报率为31.13%,2019年同期为 - 0.75%[26] - 2020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65.01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48.70亿港元增加33.5%[26] - 2020年上半年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约7.653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148.6%;管理费用约6234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24.2%[28] - 2020年上半年资本化融资成本约5991万港元,列支损益表融资成本约2196万港元,融资成本共约8187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6572万港元[28] - 2020年上半年资本性开支约1.95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200%,主要用于兴建粤海城项目投资物业[30] - 2020年6月30日归属公司持有者权益约63.93亿港元,较2019年底增加34.2%;每股资产净值约3.74港元,较2019年底增加34.5%[31] - 2020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23.94亿港元,较上年底增加139.2%,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约2.55亿港元[31]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带息贷款约44.88亿港元,负债比率约32.4%,2019年12月31日分别为31.59亿港元和44.7%[32]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带息贷款约44.88亿港元[36] - 2020年6月30日,集团雇员364名,2019年12月31日为269名[40] - 2020年上半年收入为18.98483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4.64151亿港元[69] - 2020年上半年毛利为8.75258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1.19628亿港元[69] - 2020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26.2946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5562万港元[69] - 2020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6.19106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1984.9万港元[69] - 2020年上半年本期溢利为17.4088亿港元,2019年同期亏损2739.3万港元[69] - 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为52.38882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31.97806亿港元[73]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94.50796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86.54872亿港元[73]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为27.98207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31.75549亿港元[73] - 2020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65.01399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48.7001亿港元[76] - 2020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101.48港仙,2019年同期每股亏损1.98港仙[6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溢利17.36811亿港元,2019年同期亏损3.3891亿港元[7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全面收益合计16.29401亿港元,2019年同期全面亏损5869.3万港元[7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2.55164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2.06433亿港元[8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2.04701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6322.2万港元[8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13.75383亿港元,2019年同期现金流出净额2.05895亿港元[8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23.9378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7.72884亿港元[8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予外界客户收入为1898483千港元,上年同期为464151千港元[10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2619106千港元,上年同期为19849千港元[102] - 2020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14689678千港元,负债总计8188279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资产总计11852678千港元,负债总计6982668千港元[105][10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某一时刻列账物业销售为1890703千港元,上年同期为460530千港元;租金收入为7780千港元,上年同期为3621千港元[10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收入为11606千港元,上年同期为4704千港元;融资成本列支合计为21960千港元,上年同期为40517千港元[11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借入并用于物业发展的款项适用资本化年利率介乎4.35%至4.90%之间,2019年介乎4.35%至5.46%之间[111] - 2020年上半年物业销售成本为10.21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3.42541亿港元[113] - 2020年上半年中国税项为1.75481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5204.5万港元[116] - 2020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公允值为49.28801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9.38533亿港元[123][125] - 2020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23.9378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0.01458亿港元[126] - 2020年6月30日,应付账项为187.2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56.5万港元[129] - 2020年6月30日,银行贷款为21.22942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7.30265亿港元[130] - 2020年6月30日,银行贷款抵押资产价值为45.28691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21.66618亿港元[132] - 2020年上半年雇员成本列支合计为3805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3327.6万港元[113] - 2020年上半年汇兑亏损净额为161.2万港元,2019年同期汇兑收益净额为1216.8万港元[113] - 2020年上半年折旧为1153.7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979.3万港元[11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银行贷款加权平均有效利率约为年息4.65%,较2019年12月31日的5.00%有所下降[135] - 2020年6月30日,抵押银行贷款金额为21.22942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7.30265亿港元有所增加[134]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提供楼宇按揭担保金额为6.56145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6.53856亿港元略有增加[14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26.19106亿港元,而2019年同期为1984.9万港元[14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产生的净现金为5.55899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4.00044亿港元[142] - 2020年上半年支付利息支出予同系附属公司为3374.5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75.7万港元,利息支出按年利率4.35% - 4.75%计算(2019年:年利率4.35%)[145][148] - 2020年上半年关键管理人员报酬合计为2847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942万港元[149] - 2020年6月30日应收同系附属公司款项为123.2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03.6万港元有所增加[152] - 2020年6月30日欠同系附属公司短期贷款为376.9万港元,长期贷款为4.3792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短期贷款为2462.8万港元,长期贷款为4.4652亿港元[152] 项目情况 - 公司在深圳、广州、江门等地持有项目,并于2020年5月竞得珠海金湾项目土地使用权[9] - 集团物业签约及交付总楼面积分别约1.6万平方米及2.9万平方米[17] - 粤海城西北部土地累计已交付总楼面积占比15.3%,拾桂府占比48.4%,宝华轩占比94.8%,如英居住宅占比99.7%、车位占比47.9%[17] - 粤海城项目累计发展成本及直接费用约48.77亿港元,较2019年末增加约3.87亿港元[20] - 拾桂府已交付住宅单位总楼面积约9053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03.9%[21] - 2020年6月30日,拾桂府商业裙楼已签租约总楼面积约15334平方米,出租率约83.5%[21] - 陈垣路项目预计2021年或以前一期物业达预售条件,2022年下半年竣工备案[23] - 粤海城北部土地和南部土地、陈垣路项目、珠海金湾项目均在施工推进中,预计竣工时间分别为2022年下半年、2023年、2022年下半年、2024年[18] - 2020年5月29日公司以22.95亿元人民币(约24.95亿港元)竞得珠海市金湾区航空新城地块土地使用权,预计2024年竣工备案[24] - 粤海城项目首期2020年第二季度竣工备案并交楼,二期含写字楼及购物中心[45]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2020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19年同期也无[15] 市场环境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6月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9%,4月预测值为-3.0%[42] - 中国2020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较上年同季增长3.2%,较第一季度增长11.5%[42] - 2020年上半年中国坚持“房住不炒”,房地产金融监管从严,各地因城施策[43] - 受疫情影响,大湾区上半年住宅成交量同比下滑,3月后降幅缩窄,部分城市回升[43] 公司策略 - 公司搭建线上销售系统平台,加大行销力度,减轻疫情影响[11] - 集团将把握市场时机,发挥股东资源优势,扩大土地储备[45] - 公司将通过业绩说明会等形式与市场沟通,优化经营管理水平[46] 股权结构 - 2020年6月30日,董事Alan Howard SMITH持有公司317,273股普通股,好仓,权益约0.019%;李君豪持有1,000,000股,好仓,权益约0.058%[48] - 2020年6月30日,董事徐叶琴持有粤海投资301,200股普通股,好仓,权益约0.005%[49] - 2020年6月30日,广东粤海控股集团等三家股东分别持有公司1,263,494,221股普通股,好仓,权益约73.82%[52] 企业管治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5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均遵照《标准守则》进行证券交易[56] 人事变动 - 李永刚于2020年7月30日起任广东粤港
粤海置地(00124)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3 17:1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公司收入18.37亿港元,2018年为3.12亿港元,同比增加487.9%[6][12] - 2019年公司归属持有者溢利3.41亿港元,2018年为2.24亿港元,同比增加52.1%[6][12] - 2019年投资物业公允值收益5.76亿港元,2018年为1381.3万港元,同比增加4067.4%[6] - 2019年廉价收购收益为0,2018年为2.97亿港元,同比减少100.0%[6] - 2019年每股基本盈利19.93港仙,2018年为13.10港仙,同比增加52.1%[6] - 2019年流动比率2.7倍,2018年为3.6倍,同比下降25.0%[6] - 2019年负债比率44.7%,2018年为36.0%,同比增加8.7个百分点[6] - 2019年总资产值118.53亿港元,2018年为106.48亿港元,同比增加11.3%[6] - 2019年每股资产净值2.78港元,2018年为2.65港元,同比增加4.9%[6] - 2019年度综合收入约18.37亿港元,较2018年的3.12亿港元增加约487.9%[26] - 2019年归属公司持有者溢利约3.41亿港元,较2018年的2.24亿港元增加约52.1%[26] - 2019年商业物业公允值增值收益净额约4.54亿港元[27] - 2019年金融资产利息及其他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约2025万港元[27] - 2019年融资成本约7628万港元,较2018年的3313万港元增加约4315万港元[27] - 2019年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增加约5653万港元[27] - 2018年廉价收购收益约2.97亿港元[27] - 2019年归属公司持有者溢利341,063千港元,较2018年的224,263千港元增加52.1%[48] - 2019年股本回报率为7.3%,较2018年的5.0%增加2.3个百分点[48] - 2019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48.70亿港元,较2018年的46.60亿港元增加4.5%[48] - 2019年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约8,604万港元,较2018年的2,951万港元增加191.6%[50] - 2019年管理费用约1.18亿港元,较2018年的9,569万港元增加23.3%[50] - 2019年融资成本约1.3034亿港元,较2018年的5,154万港元增加[50] - 2019年支付资本性开支约2.15亿港元,较2018年的7.00亿港元减少[51] - 2019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10.01亿港元,较2018年的8.36亿港元增加19.7%[54] - 2019年12月31日带息贷款合共约31.59亿港元,较2018年的25.12亿港元增加,负债比率约44.7%,较2018年的36.0%增加[55] - 2019年12月31日银行及其他贷款加权平均有效利率为年利率4.83%,较2018年的5.11%降低[55] - 2019年公司收入为1,836,676千港元,归属公司持有者溢利为341,063千港元[87] - 2019年公司总资产值为11,852,678千港元,总负债值为(6,982,668)千港元,资产净值为4,870,010千港元[88] - 2019年公司根据百慕达1981年公司法规定计算的可供分派储备金额为2,505,337,000港元[94] - 公司股份溢价账1,688,606,000港元可按缴足红股形式分派[95] 公司人员相关数据变化 - 2019年雇员人数269人,2018年为261人,同比增加3.1%[6]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269名雇员,2018年为261名[63] - 2019年度雇员薪酬及公积金供款(不包括董事薪酬)总额合共1.06亿港元,2018年为8297万港元[63] 各项目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持有深圳粤海城项目100%权益,首期西北部土地计容总建筑面积约116,000平方米,预计2020年竣工备案及交楼[13][21] - 广州拾桂府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19,267平方米,2019年交付住宅面积约19,775平方米(2018年:2,943平方米),占比约30.1%,截至2019年底商业物业出租率约80%[15] - 广州宝华轩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241平方米,2019年交付住宅面积约204平方米(2018年:680平方米),累计交付占比约91.6%[15] - 广州如英居项目公司持有80%权益,总建筑面积约126,182平方米,2019年交付住宅面积约5,156平方米(2018年:415平方米),交付车位面积约268平方米(2018年:3,573平方米),住宅和车位累计交付占比分别约97.3%及47.7%[16] - 2019年9月公司竞得江门陈垣路项目土地使用权,地块占地面积约59,705平方米,计容总建筑面积上限约164,216平方米,预计2020年第二季开工,一期预计2021年或以前达预售条件[16] - 拾桂府住宅物业为2019年广州越秀区住宅销售冠军,商业物业2020年1月正式开业[21] - 粤海城项目土地总面积约66526平方米,计入容积率总楼面面积约432051平方米[3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粤海城项目首期物业已签约总楼面面积极约15660平方米[32] - 粤海城项目西北部土地总地盘面积约16,680平方米,总楼面面积约116,000平方米,2019年签约总楼面面积约15,660平方米,预计2020年竣工备案[37] - 粤海城项目北部土地总地盘面积约33,802平方米,总楼面面积约146,551平方米,预计2022年下半年竣工备案[37] - 粤海城项目南部土地总地盘面积约16,044平方米,总楼面面积约199,500平方米,预计2023年竣工备案[3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粤海城项目累计发展成本及直接费用约44.90亿港元,较2018年增加净额约6.63亿港元[3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拾桂府项目已交付客户总楼面面积约19,775平方米,占全部住宅单位总楼面面积约30.1%,商业物业出租率约80%[3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宝华轩项目已交付住宅单位总楼面面积合共约204平方米,累计已交付总楼面面积占全部住宅单位总楼面面积约91.6%[4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如英居项目已交付住宅单位总楼面面积约5,156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1.4倍,住宅单位及车位累计已交付总楼面面积分别占全部住宅单位及车位总楼面面积约97.3%及47.7%[43] - 2019年9月公司收购陈垣路项目土地使用权100%权益,地块占地面积约59,705平方米,计容总楼面面积上限约164,216平方米[47] - 陈垣路项目预计2020年第二季开工,采取分期开发模式,预计第一期开发物业于2021年或以前达到预售条件[47] - 粤海城项目地下商业总楼面面积30,000平方米[37] 公司董事及管理层变动 - 徐叶琴于2020年2月获委任为公司主席、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主席[65] - 李永刚于2020年2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总经理[66] - 吴明场于2016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2016年6月调任为执行董事[67] - 朱光于2019年10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69] - 张钧于2020年2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2019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财务总监[70] - 侯外林于2019年6月5日起获委任为公司主席及非执行董事,6月6日退任后再次获委任,2020年2月20日起辞任[111] - 黄小峰于2019年6月5日起辞任公司主席及非执行董事,5月28日起辞任粤海控股董事长,5月24日起辞任香港粤海董事长,6月5日起辞任粤海投资主席及执行董事[111] - 赵春晓于2020年2月20日起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2019年6月27日起辞任香港粤海常务董事[111] - 李伟强于2020年2月20日起辞任公司执行董事,2019年6月27日起辞任香港粤海常务董事[111] - 吴明场于2019年6月27日起辞任香港粤海常务董事[111] - 2019 - 2020年多位董事有委任、辞任情况,如侯外林先生2019年6月5日起获委任,6月6日退任后重新获委任,2020年2月20日起辞任等[168] 公司业务及报告相关 - 公司目前仍在编制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预期将于2020年5月或以前刊发[62] - 公司呈递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财务报表[81]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发展及投资[82] - 集团主要业务在回顾年内无重大改变[83] - 集团业务回顾及未来业务发展讨论在年报第4 - 9页主席报告及第10 - 20页管理层讨论及分析内[84] - 集团面对的主要风险及不确定因素在年报第19页管理层讨论及分析内[84] - 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及政策在年报第127 - 134页财务报表附注28[84] - 集团利用主要财务指标的业绩表现分析在年报第16页管理层讨论及分析内[85] - 集团环境政策及遵守相关法律规例讨论在年报第20页管理层讨论及分析内[85] - 公司与雇员、客户等关系情况在年报第19 - 20页管理层讨论及分析、第40页报告、第56页企业管治报告及第85 - 86页财务报表附注2(l)内[85] 公司股权及股东相关 - 2019年12月31日,Alan Howard SMITH持有公司317,273股股份,好仓,权益概约百分比0.019%;李君豪持有1,000,000股,好仓,权益概约百分比0.058%,计算基准为公司已发行股份1,711,536,850股[113] - 2019年12月31日,赵春晓持有粤海投资582,170股普通股,好仓,权益概约百分比0.009%;李伟强持有1,927,160股,好仓,权益概约百分比0.029%,计算基准为粤海投资已发行股份6,537,821,440股普通股[114] - 2019年12月31日,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粤海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公司1,263,494,221股股份,好仓,权益概约百分比均为73.82%,计算基准为公司已发行股份1,711,536,850股[119] - 除已披露外,2019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无其他须披露权益或淡仓,公司及相关附属公司回顾年度内无相关利益安排[118] 公司交易及协议相关 - 2019年9月2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广粤房出售7套拾桂府项目物业单位给金东源,总楼面面积极约692.651平方米,代价合共约55,427,000港元,本年度集团因该交易录得收入52,788,000港元(已扣除相关增值税)[122] - 2019年11月18日公司与广电国际订立新租赁协议,固定租期3年,自2019年12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每月租金271,000港元,使用权资产价值约9,076,000港元[124] - 2019年该新租赁协议项下支付租金271,000港元[125] - 2019年12月3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出售粤海城项目物业单位给赵女士,代价约5,178,000港元,本年度收取订金5,178,000港元[125][127] - 2016 - 2019年公司与广电国际旧租赁协议,每月租金262,922港元,2019年支付租金约2,892,000港元[128] - 2016 - 2019年8月31日及2019年9月1日 - 2020年12月31日,广粤房与粤海物业管理就拾桂府项目有物业管理服务,2019年支付服务费约9,479,000港元[132] - 2018 - 2020年广粤房与粤海物业管理就拾桂府项目有销售中心物业服务,2019年支付服务费约1,372,000港元[135] 公司采购及销售相关 - 本集团来自五大客户的营业额占总营业金额少于30%[145] - 本集团采购来自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总采购金额约89.1%[145] - 本集团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总采购金额约63.7%[145
粤海置地(00124)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25 19:1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收入4.64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042万港元,同比增加约43.5倍,增幅4353.1%[10][14]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毛利1.19628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018.2万港元,同比增加1074.9%[10] - 2019年上半年公司归属持有者亏损3389万港元,2018年同期溢利6240万港元[10][14] - 2019年6月30日流动比率3.2倍,2018年12月31日为3.6倍,下降11.1%[10] - 2019年6月30日负债比率33.2%,2018年12月31日为36.0%,下降2.8个百分点[10] - 2019年6月30日总资产值106.73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06.48亿港元,增长0.2%[10] - 2019年6月30日每股资产净值2.61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65港元,下降1.5%[10] - 2019年上半年无土地增值税回拨,2018年上半年回拨约7717万港元[14] - 来自银行及金融资产的利息及其他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约2420万港元,2019年上半年带息贷款利息支出约4032万港元(2018年同期无)[15] - 2019年上半年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增加约2303万港元[15] - 2019年上半年汇兑收益净额约1217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13万港元)[15] - 公司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2018年同期无)[15] - 归属公司持有者2019年亏损3389.1万港元,2018年溢利6240.4万港元,股本回报率2019年为 - 0.75%,2018年为1.38%,2019年6月30日资产净值46.01亿港元,较2018年底减少1.3%[33] - 2019年上半年银行及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及收益约47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减少约83.7%[34] - 2019年上半年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约3079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约296.3%[34] - 2019年上半年管理费用约5018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约22.6%[34]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成本约6540万港元,上年同期无融资成本[34] - 2019年上半年资本性开支约651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约18.0%[36] - 2019年6月30日归属公司持有者权益约44.7亿港元,较2018年底减少约1.5%,每股资产净值约2.61港元,较2018年底减少约1.5%[37] - 2019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7.73亿港元,较上年底减少约7.5%[37] - 2019年6月30日借款约23.02亿港元,负债比率约33.2%,带息负债加权平均有效利率约年息5.12%[38] - 2019年6月30日集团将约31.19亿港元物业资产和广粤房全部股本抵押,银行存款4211万港元作抵押,为已售物业按揭贷款提供约5.15亿港元担保[39] - 2019年上半年收入为464,151千港元,2018年为10,423千港元[70] - 2019年上半年毛利为119,628千港元,2018年为10,182千港元[70]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55,662千港元,2018年经营亏损为14,866千港元[70]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9,849千港元,2018年除税前亏损为10,297千港元[70] - 2019年上半年本期亏损为27,393千港元,2018年本期溢利为64,274千港元[70] - 2019年上半年每股亏损1.98港仙,2018年每股盈利3.65港仙[70] - 2019年6月30日总资產值为10,672,748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0,647,785千港元[74] - 2019年6月30日负债总值为6,071,425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5,987,769千港元[76] - 2019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4,601,323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4,660,016千港元[76] - 2019年上半年全面亏损为58,693千港元,2018年上半年全面收益为23,208千港元[7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入净额为206,433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流出48,027千港元[8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63,222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流入1,130,064千港元[8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205,895千港元,2018年同期无相关数据[82] - 2019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期末余额为772,884千港元,2018年为1,649,736千港元[82] - 2019年来自客户合约的物业销售收入为460,530千港元,2018年为8,873千港元;2019年租金收入及停车位租金收入为3,621千港元,2018年为1,550千港元[122] - 2019年财务收入中银行利息收入为4,704千港元,2018年为4,569千港元;2019年融资成本合计65,716千港元,本期融资成本列支合计40,517千港元[124] - 2019年物业销售成本为342,541千港元,2018年为241千港元;2019年折旧为9,793千港元,2018年为794千港元[127] - 2019年本期雇员成本列支合计33,276千港元,2018年为23,519千港元[127] - 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19年中国税项为52,045千港元,2018年为2,162千港元[128][130] - 2019年递延所得税为 - 124,996千港元,2018年为 - 221千港元[130] - 2019年6月30日已竣工投资物业重估为524,065,000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522,498,000港元[137] - 2019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772,884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835,579千港元[139] - 2019年6月30日应付账项为1,829,000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4,178,000港元[141] - 2019年6月30日银行贷款已抵押金额为2,188,340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512,001千港元[144] - 2019年6月30日银行贷款加权平均有效利率约为年利率5.12%,2018年12月31日为5.11%[147] - 2019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为1,711,536,850股,每股面值0.10港元,金额为171,154千港元[149] - 2019年6月30日物业发展已订约但未列账支出为148,946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26,206千港元[150]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提供担保金额为515,163,000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370,276,000港元[153] - 2019年除税前溢利为19,849千港元,2018年为亏损10,297千港元[154] - 2019年支付予同系附属公司利息支出按年利率4.35%计算[158] - 2019年关键管理人员报酬合计为942千港元,2018年为321千港元[159] - 2019年6月30日应收同系附属公司1229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230千港元[161] - 2019年6月30日应付最终控股公司(26)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6)千港元[161] - 2019年6月30日应付中间控股公司(41)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6)千港元[161] - 2019年6月30日应付同系附属公司(437,834)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435,943)千港元[161] - 2019年6月30日同系附属公司贷款(437,901)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435,975)千港元[161] 公司人员相关数据变化 - 2019年雇员人数253人,2018年为261人,下降3.1%[10] - 2019年6月30日集团雇员253名,2018年12月31日为261名[47]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主要在深圳、广州持有多个房地产项目[12] 各项目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粤海城项目土地总面积约66,526平方米,计入容积率总楼面面积约432,051平方米,地下可开发30,000平方米商业用房[1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粤海城项目累计发展成本及直接费用约40.89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增加净额约2.62亿港元[25] - 拾桂府项目总楼面面积约119,267平方米,2019年6月30日商业裙楼已签订租约总楼面面积约2,910平方米[26] - 拾桂府住宅已签约总楼面面积本回顾期约6,198平方米,累计约10,607平方米;已交付总楼面面积本回顾期约4,440平方米,累计约7,383平方米[28] - 宝华轩住宅总楼面面积约3,884平方米,累计已签约约3,582平方米;已交付总楼面面积本回顾期约102平方米,累计约3,456平方米[28] - 公司持有如英居项目80%权益,项目总楼面面积约126,182平方米[29] 公司股权及董事相关信息 - 2019年6月30日,董事Alan Howard SMITH持有公司317,273股股份,好仓,所持权益约0.019%[53] - 2019年6月30日,董事李君豪持有公司1,000,000股股份,好仓,所持权益约0.058%[53] - 2019年6月30日本公司已发行股份为1,711,536,850股[5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董事趙春曉個人持有582,170股普通股好倉,所持權益概約百分比為0.009%;李偉強個人持有1,927,160股普通股好倉,所持權益概約百分比為0.029%,計算基準為粵海投資已發行股份6,537,821,440股[5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廣東粵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粵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粵海投資有限公司均持有1,263,494,221股好倉,所持權益概約百分比為73.82%,計算基準為公司已發行股份1,711,536,850股[57] - 2018年年報至報告刊發日期期間,趙春曉自2019年6月25日起不再擔任粵海控股及香港粵海行政總監,6月27日起獲委任為香港粵海副總經理,不再擔任常務董事[62] - 2018年年報至報告刊發日期期間,李偉強自2019年6月27日起不再擔任香港粵海常務董事[62] - 2018年年報至報告刊發日期期間,吳明場自2019年6月27日起不再擔任香港粵海常務董事[62] - 2018年年報至報告刊發日期期間,曾奕自2019年6月25日起獲委任為粵海控股及香港粵海總經理助理,不再擔任戰略發展總監[62] 公司发展战略及前景 - 集团持有的拾桂府项目商业物业及粤海城项目部分物业将作出租用途以稳定租金收入[42] - 2019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价格总体稳中有升,热点城市调控政策预计持续从严[48] - 集团对内地一线城市房地产行业发展前景审慎乐观,目前财务状况优秀[50] - 集团将在一、二线城市复制成熟模式发展新项目,把握大湾区等发展契机[51] 公司可持续发展及治理 - 集团主动与利益相关方沟通,识别分析重要议题以达可持续发展目标[4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內,公司遵守《上市規則》附錄14所載之《企業管治守則》的守則條文及適用的建議最佳常規[60]
粤海置地(00124)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4 19:17
财务业绩 - 2018年公司收入约3.12亿港元,较2017年的1.87亿港元增加约67%[7][14] - 2018年归属公司持有者溢利约2.24亿港元,较2017年的0.49亿港元增加约3.6倍[7][14]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13.10港仙,较2017年的2.88港仙增加354.9%[7] - 2018年流动比率3.6倍,较2017年的6.6倍下降45.5%[8] - 2018年负债比率36.0%,2017年为净现金[8] - 2018年总资产值106.48亿港元,较2017年的53.81亿港元增加97.9%[8] - 2018年每股资产净值2.65港元,较2017年的2.64港元增加0.4%[8] - 2018年度综合收入约3.12亿港元,较上年度增加约67%,归属公司持有者溢利约2.24亿港元,较上年度增加约3.6倍[28] - 2018年完成收购广粤房100%权益,产生廉价收购收益约2.97亿港元[28] - 2018年回拨2017年多计提土地增值税约7717万港元[28] - 2018年一附属公司承担所得税支出净额约1.06亿港元[29] - 2018年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及收益约3141万港元,较2017年度减少50.9%,列支融资成本约3313万港元[30] - 2018年公司归属本公司持有者溢利为2.24263亿港元,同比增长355.0%,主要因收购广粤房权益录得廉价收购收益约2.97亿港元[52][54] - 2018年股本回报率为5.0%,较上年度增加3.9个百分点;资产净值为46.60亿港元,较上年度减少0.4%[54] - 2018年销售及销售推广费用约2951万港元,较上年度增加约289.8%;管理费用约9569万港元,较上年度增加约20.0%[56] - 2018年公司录得汇兑亏损净额约544万港元,来自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及收益约3141万港元,较上年度减少约50.9%[56] - 2018年公司借入带息贷款,融资成本约5154万港元,其中约1841万港元已资本化,约3313万港元列支损益表[57] - 2018年公司支付资本性开支约7.00亿港元,主要用于粤海城项目展示中心及在建投资物业[58] - 2018年底归属本公司持有者权益约45.4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约0.4%;年末每股资产净值约2.65港元,较2017年增加约0.4%[59]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8.36亿港元,较2017年的6.03亿港元按年增加约38.6%[61] - 2018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入净额0.83亿港元,2017年为现金流出净额6.08亿港元[61]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存资金分布为人民币占89.2%、美元占10.6%、港元占0.2%[61]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向银行借入贷款约25.12亿港元,负债比率约36.0%,银行贷款加权平均有效利率为年息5.11%[62]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有可动用银行信贷额度为人民币5亿元(约5.71亿港元)[62]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分别将39.79亿港元物业资产、广粵房全部股本及4228万港元银行存款作抵押[62]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因已售物业楼宇按揭贷款向银行提供约3.70亿港元担保,2017年为7.83亿港元[62] - 2018年公司收入312421千港元,2017年为186694千港元[81] - 2018年廉价收购收益296737千港元,2017年无此项收益[81] - 2018年归属公司持有者溢利224263千港元,2017年为49287千港元[81]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10647785千港元,2017年为5380841千港元[81]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5987769千港元,2017年为704196千港元[81] - 2018年未派中期股息,董事会不建议宣派末期股息[85]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金额为2126180000港元[87] - 公司股份溢价账1688606000港元可缴足红股形式分派[88] 项目情况 - 公司持有深圳粤海城项目100%权益,首期总楼面积约16.6万平方米,2018年12月获预售许可并开始预售[15] - 公司持有广州如英居项目80%权益,截至2018年底已签约住宅面积约2739平方米,累计签约占比约94.3%,已交付住宅面积约415平方米,累计交付住宅占比约91.9%,已交付车位面积约3573平方米,累计交付车位占比约44.4%[17] - 公司持有广州拾桂府项目100%权益,2018年11月起售,截至年底交付住宅面积约2943平方米,占住宅总面积约4.5%,商业物业进入全面招商阶段[18] - 公司持有广州宝华轩项目100%权益,自2018年7月11日收购交割后交付住宅面积约680平方米,截至年底累计交付占比约86.3%[18] - 粤海城项目土地总面积约66526平方米,计入容积率总楼面面積约432051平方米[32] - 2018年优化粤海城项目布局,北部地下商业区楼面积增至21000平方米,南部减至9000平方米,代价约5.35亿港元[35] - 截至2018年底,粤海城项目已认购总楼面面積约2857平方米[35] - 2018年底,粤海城项目累计发展成本及直接费用约38.27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约7.89亿港元[39] - 截至2018年底,拾桂府项目住宅已签约总面积约4409平方米,已交付约2943平方米,占住宅总面积约4.5%;商业物业进入全面招商阶段[43][45] - 截至2018年底,宝华轩项目自交割日起已交付住宅总面积约680平方米,累计交付占住宅总面积约86.3%[44][45] - 截至2018年底,如英居项目已签约住宅总面积约2739平方米,累计签约占住宅总面积约94.3%;已交付住宅约415平方米,车位约3573平方米,累计出售住宅和车位分别占比约91.9%和44.4%[48][49] - 集团持有的拾桂府项目商业物业及粤海城部分物业将作出租用途,以减轻收入及盈利波动性[65] 行业环境与发展战略 - 预计中美贸易摩擦风险整体可控,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房地产调控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19][21]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大湾区房地产行业有望受益[21] - 公司粤海城等项目位于大湾区或“一核一带一区”中心城市,将受益于区域发展[22] - 公司考虑为粤海城项目安排对外融资,二期物业完成后预期引入商业活动和消费群[22] - 拾桂府和宝华轩项目预期为公司2019年业绩和现金流做贡献[22] - 公司将在一二线城市复制成熟模式,探索产城融合模式,寻找房地产发展及投资机遇[26] - 集团考虑在一二线城市,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寻找房地产发展及投资项目机遇[66] 人员情况 - 2018年雇员人数261人,较2017年的225人增加16.0%[8]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聘用261名雇员,较2017年的225名增加[73] - 2018年度雇员薪酬及公积金供款(不含董事薪酬)总额8297万港元,2017年为6912万港元[73] - 黄小峰于2010年11月起出任公司主席,同时担任粤海投资主席及执行董事[95] - 赵春晓于2016年8月起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现任粤海控股副总经理及行政总监等职[96] - 李伟强于2012年3月调任为公司执行董事,自2017年3月起获委任为公司公司秘书[98] - 吴明场于2016年6月调任为公司执行董事,现为粤海控股总法律顾问等职[99] - 曾奕于2016年10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现任粤海控股和香港粤海战略发展总监[101] - Alan Howard SMITH于1999年1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是审核、薪酬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02] - 自2019年3月26日起,张钧替代周涛获委任为公司财务总监[112] - 周涛于2010年4月加入公司,2010年9月任财务总监,2019年3月26日不再担任[112] - 周涛曾于2001 - 2005年在香港粤海人事考核部及财务部工作[112] - 周涛于2016年2月获广东省高级会计师资格,2018年12月取得广东省会计领军人才毕业证书[113] - 张钧于2019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财务总监,有逾27年财务相关经验[113] - 张钧于2003年3月加入公司最终控股股东粤海控股的附属公司工作[113] - Smith先生现为云顶香港、会德丰等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于2002年3月 - 2016年4月任Noble Group Limited独立非执行董事[104] - 方和先生于2007年1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为多家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6] - 李君豪先生于2009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东泰集团主席[109] - 李君豪曾于2000 - 2017年4月任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9] - 2018年12月31日,黄小峰、Alan Howard SMITH、李君豪分别持有公司股份3880000股、317273股、1000000股,所持权益概约百分比分别为0.227%、0.019%、0.058%[123] - 2018年12月31日,黄小峰、赵春晓、李伟强分别持有粤海投资普通股2595580股、582170股、1927160股,所持权益概约百分比分别为0.040%、0.009%、0.029%[124] 股票期权 - 回顾年内,公司无运作中的股票期权计划[126] - 2008年10月24日粤海投资采纳的股票期权计划于2018年10月届满[131] - 2013年1月22日授出的股票期权,黄小峰、赵春晓、李伟强初始分别为2693000股、2268000股、2243000股,至2018年12月31日因失效均为0股[127] - 股票期权一般归属比例为授出日期后两年当日40%、三年当日30%、四年当日10%、五年当日20%[129] - 股票期权归属比例随授出日期后时间推移递增,授出日期后四年当日或之后为80%,余下20%取决于四年整体绩效考核合格[133] 公司治理 - 拟于2019年股东周年大会上重选连任之董事,无与公司订立如不作出赔偿(法定赔偿除外)而不可于一年内终止的服务合约[11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公司已安排为董事及高级人员投保合适且有效的董事及高级人员责任保险[118] - 年内,无订立或存有有关公司整体或任何重大业务部分之管理及行政合约[121] - 黄小峰、赵春晓、李伟强、吴明场等董事在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粤海投资有限公司等实体担任职务,涉及房地产发展及投资竞争业务[120]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无相关权益或淡仓权权益须披露[137] - 2018年12月31日,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三家股东持有公司股份1,263,494,221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73.82%[139] - 2016年12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公司租用粤海投资大厦18楼全层作总办事处,每月租金263,000港元[145] - 2016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广粤房与粤海物业管理就拾桂府项目订立物业管理合同[146] - 2018年2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广粤房与粤海物业管理就拾桂府项目售楼场订立前期物业准备服务协议[146] - 公司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对持续关连交易出具无保留意见函件[148] - 本集团来自首五大客户的营业额占总营业金额少于30%,采购来自首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总采购金额约95.9%,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金额约65.6%[156]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55] -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任期将届满,续聘决议案将在股东周年大会提呈[157]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1位非执行董事、4位执行董事及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61] - 回顾年度内,董事会举行了七次会议[163] - 公司每年底制定下一年度会议时间表,董事获至少十四日通知出席董事会会议,议程及文件提前至少三日送达[163] - 董事在有利益冲突的重大事项上,应放弃投票且不作法定人数计算[164] - 董事会负责制定并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多项职责[166] - 回顾年度内,董事会考虑了董事培训、举报投诉、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情况等事宜[168] - 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