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渝太地产(00075)
icon
搜索文档
渝太地产(0007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7:07
渝太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ANNUAL REPORT 2024 年報 Y.T. REALTY GROUP LIMITED 目 錄 2024 年報 渝太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 | 頁數 | | --- | --- | | 公司資料 | 1 | | 主席報告書與管理層論述及分析 | 2 | | 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 | 7 | | 企業管治報告 | 9 | |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 26 | | 董事會報告 | 57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67 | | 綜合損益表 | 73 | | 綜合全面收益表 | 74 | | 綜合財務狀況表 | 75 | | 綜合權益變動表 | 77 | | 綜合現金流動表 | 78 | | 財務報告附註 | 79 | | 主要物業 | 167 | | 五年財務摘要 | 169 | 公司資料 執行董事 黃云 (原英文名:Huang Yun ) (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劉杰 李麗 獨立非執行董事 陸宇經 梁宇銘 賴德剛 審核委員會 陸宇經 (主席) 梁宇銘 賴德剛 薪酬委員會 梁宇銘 (主席) 黃云 賴德剛 提名委員會 黃云 (主席) 梁宇銘 賴德剛 執行委員會 黃云 劉杰 李麗 授權代表 ...
每周股票复盘:ST西发(000752)因会计差错被罚,多项财务数据虚报
搜狐财经· 2025-03-29 08:59
文章核心观点 ST西发因会计差错被证监会处罚,多项财务数据虚报,公司已对部分报告科目调整,将对其他差错事项积极整改 [1][2] 公司股价及市值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28日收盘,ST西发报收于7.85元,较上周的8.09元下跌2.97% [1] - 3月24日盘中最高价报8.15元,3月28日盘中最低价报7.82元 [1] - ST西发当前最新总市值20.71亿元,在非白酒板块市值排名14/16,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4752/5139 [1] 公司违规情况 - 2017年,公司虚构拉萨啤酒与西藏远征包装有限公司的《纸箱采购合作协议》,导致2017年年度财务报告合并资产负债表虚增预付账款1800万元,其他应收款2100万元性质不符 [2] - 2018年,公司年度报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虚减其他应付款6243.70万元,虚增其他应收款3256.30万元,虚增投资收益9500万元,合并资产负债表虚减其他应收款和少数股东权益9500万元,合并现金流量表子公司支付给少数股东的股利、利润与真实情况不符 [2] - 2017年至2018年间,公司多次借款及开具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导致2017年和2018年中期报告多项财务数据少计 [2] 公司整改情况 - 公司已对2018年年度及后续年度报告中的相关科目进行了调整,并披露了《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 [2] - 对于其他需进行差错更正的事项,公司将积极整改并与会计师事务所沟通,尽快完成核查和完善工作 [2]
渝太地产(0007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19: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出售物业收入42.24亿港元,较2023年的72.46亿港元下降41.7%;租金收入1572.4万港元,较2023年的2705万港元下降41.9%;利息收入114.2万港元,较2023年的113万港元增长1.1%[4] - 2024年收入总额42.41亿港元,较2023年的72.74亿港元下降41.7%;销售成本34.01亿港元,较2023年的62亿港元下降45.1%;毛利8399.53万港元,较2023年的1.07亿港元下降21.8%[4] - 2024年除税前盈利1850.41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241.68万港元;本年度盈利2125.9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7379.4万港元[4] - 2024年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0.5仙,2023年为3.8仙;每股集团股权持有人应占综合资产净值1.26港元,2023年为1.29港元[4] - 2024年其他全面亏损747.2万港元,2023年为收益1070万港元;本年度全面收益总值1378.7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6309.4万港元[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10.22亿港元,较2023年的14.31亿港元下降28.6%;流动资产总值179.16亿港元,较2023年的145.35亿港元增长23.3%[6] - 2024年流动负债总值135.63亿港元,较2023年的133.03亿港元增长2%;流动资产净值43.52亿港元,较2023年的12.31亿港元增长253.6%[6] - 2024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53.74亿港元,较2023年的26.62亿港元增长101.9%;非流动负债总值45.45亿港元,较2023年的18.46亿港元增长146.2%[6] - 2024年资产净值8295.56万港元,较2023年的8155.57万港元增长1.7%;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股本权益10.11亿港元,较2023年的10.29亿港元下降1.7%[6] - 2024年公司除税前盈利185041千港元,2023年为除税前亏损24168千港元[14][16] - 2024年公司本年度盈利21259千港元,2023年为亏损73794千港元[14][16] - 2024年公司资产总值18937659千港元,负债总值18108103千港元;2023年资产总值15965262千港元,负债总值15149705千港元[14][16] - 2024年资本性开支71091千港元,2023年为74237千港元[14][16] - 2024年折旧15928千港元,2023年为13689千港元[14][16] - 2024年来自中国内地客户收入4224465千港元,2023年为7246188千港元[17]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799874千港元,2023年为1232459千港元[17] - 2024年公司收入总值为4241331千港元,较2023年的7274368千港元下降[19] - 2024年财务成本总值为131764千港元,较2023年的261167千港元下降[20] - 2024年全年税项支出总值为163782千港元,较2023年的49626千港元增加[24] - 2024年本公司普通股權持有人應佔年度虧損為 - 3954千港元,2023年为 - 30094千港元[28] - 2024年末应付贸易及保固金账项总值为2754635千港元,较2023年的1519781千港元增加[2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股權持有人應佔綜合資產淨值为1011200000港元,每股为1.26港元;2023年分别为1029100000港元和1.29港元[32] - 2024年集团总收入为42.413亿港元,较2023年的72.744亿港元减少41.7%[35] - 2024年物业销售收入为42.245亿港元,较2023年的72.462亿港元减少41.7%;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1570万港元,较2023年的2710万港元减少41.9%[35] - 2024年股东应占亏损为400万港元,2023年净亏损为3010万港元;2024年每股亏损为0.5仙,2023年为3.8仙[35] - 2024年合约销售总额约为22.807亿港元,2023年为40.758亿港元;本年度确认收入为42.245亿港元,2023年为72.462亿港元[3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净额为39.9亿港元,2023年为10.123亿港元;资本与负债比率为394.6%,2023年为98.4%[40]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9.509亿港元,2023年为9.975亿港元;其中人民币占比98.7%,2023年为96.7%[40] - 2024年12月31日借贷总额为49.409亿港元,2023年为20.098亿港元;借贷中100%为人民币,2023年约77.8%为人民币[4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就内地物业买家按揭贷款向银行提供财务担保金额为74.197亿港元,2023年为73.382亿港元[43] 业务线数量变化 - 2024年公司可报告营运分部为3个,2023年为4个[12] 财务报告准则采纳情况 - 公司在2024年财务报告中首次采纳多项新订及经修订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状况或业绩无影响[9] 单一外界客户收入占比情况 - 截止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年度内,无单一外界客户收入占公司总收入达10%或以上[18] 除税前盈利相关项目情况 - 2024年公司除税前盈利相关项目中,租金收入净额为 - 15674千港元,销售物业成本为3387108千港元等[21] 税率调整情况 - 自2023年4月1日起,英国公司税率从19%上调至25% [23]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發2024年末期股息,年内也无中期股息(2023年同)[25][30] 股份过户登记及股东大会投票相关情况 - 公司将在2025年5月22日至2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欲出席股东大会投票需在5月21日下午4时30分前办理[31] 附属公司出售情况 - 2024年5月30日集团订立协议出售间接全资附属公司Hillstar Corporate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交易于7月26日完成,总代价为3375万港元[39] 雇员数量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391名雇员[46] 企业管治守则偏离情况 - 公司因黄云先生同时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偏离《企业管治守则》C.2.1条[48] - 公司未与部分董事订立正式委任书,偏离《企业管治守则》C.3.3条[49] 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情况 - 公司已为董事及相关雇员采纳不低于《上市规则》附录C3规定的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确认遵守[50] 审核委员会工作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实务等事宜,包括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51] 财务报告核对情况 - 安永核对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初步公告数字与综合财务报告初稿金额,但未发表意见或核证结论[52] 股份买卖赎回情况 - 公司或附属公司年内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53] 公告日期及董事会成员情况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7日,董事会成员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4]
刚刚,第三大股东宣布:已清仓!000759上演“地天板”
证券时报网· 2024-12-23 07:46
中百集团动态 - 中百集团近期启动门店调改工作,已有8家大卖场重新调改开业,调改工作将持续进行 [1] - 中百集团股价在12月18日上演"地天板"走势,早盘跌停开盘,尾盘拉升封涨停,收盘涨停板封单达12.66万手 [3][8] - 永辉超市全资子公司重庆永辉在2024年12月3日至17日期间累计出售中百集团6710.13万股,占其股本的9.87%,出售金额约为4.4亿元,本次出售将增加2024年投资收益约1.61亿元 [5] 市场表现 - 12月18日A股全天成交1.38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498.77亿元,单日成交额创12月以来新低 [2] - 科技类题材表现活跃,人脑工程、AI眼镜、MCU芯片、存储芯片、量子科技、智能穿戴等板块涨幅居前 [4] - 中兴通讯今日成交额达到146.5亿元,连续2个交易日问鼎成交榜冠军 [7] 板块联动 - 受中百集团拉升影响,商业连锁板块的皇庭国际在尾盘大幅拉升至涨停板,东百集团尾盘由跌6%最高拉升至涨停板,收盘涨幅回落至5.09% [6] - 尾盘阶段大幅拉升的股票还包括茂业商业、永辉超市、引力传媒、雪人股份、奥特迅、动力源、天娱数科等 [9]
渝太地产(0007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3 16:35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7.23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7.2%[5] - 物业销售收入为27.09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8.9%[5]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1,3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3%[8] - 2024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净利润为1,32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1.171亿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合约销售总额约为9.427亿港元[6][7] - 财务管理收入为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6.9%[9] - 投资物业组合期末重估虏损900万港元[5] - 收入总额为27.23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7.4%[24] - 毛利为5.85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2.8%[24] - 销售及推广支出为2.4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0.4%[24] - 期间溢利为1,565.4万港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24] - 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1.7港仙,较上年同期由每股亏损14.6港仙转为盈利[24] 市场表现 - 在英国的投资物业出租率为100%[8] - 预计全球经济仍将充满挑战和动荡,但利率可能下调[10] - 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措施[10] - 英国经济增长将出现波动,房地产市场复苏仍不明朗[10] - 香港经济增长预计将温和,各行业物业市场将持续疲弱[10]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为27.09亿港元,占总收入的99.5%[39] - 英国市场收入为1.37亿港元,占总收入的0.5%[39] 资产负债情况 - 集团的借贷净额为22.084亿港元,资本与负债比率为214.6%[11][12] - 公司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35.75亿港元,较上年末增加34.13亿港元[27] - 公司非流动负债总值为27.61亿港元,较上年末增加9.15亿港元[27] - 公司股本权益总值为8.13亿港元,较上年末减少2.23亿港元[27] - 公司发展中物业为97.85亿港元,较上年末减少0.46亿港元[26] - 公司已竣工持作出售物业为22.71亿港元,较上年末增加4.29亿港元[26]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8.13亿港元,较上年末减少1.84亿港元[26] - 公司应付贸易及保固金账项为18.89亿港元,较上年末增加3.69亿港元[26] - 公司合约负债为86.58亿港元,较上年末减少15.18亿港元[26] - 公司应繳税项为2.72亿港元,较上年末增加1.53亿港元[26] - 公司分类为持作出售的出售组别之资产和负债分别为4.72亿港元和125.53亿港元[26][27] 现金流情况 - 营运业务所耗现金流为10.84亿港元[30] - 新增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为29.82亿港元[30] - 偿还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为17.67亿港元[30] - 已付利息为1.50亿港元[30] - 于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9,486万港元[30] 其他事项 - 集团就中国物业买家的按揭贷款提供7.4726亿港元的财务担保[14] - 集团于2024年5月30日出售其在英国的投资物业[14] - 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有325名员工[14]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中期股息[14] - 其他人士持有本公司9.98%权益[20][21] - 张松桥先生及其控制的公司持有本公司6.09%权益[20][21] - 本公司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存在部分偏离情况[22] - 本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中期报告[23] - 集团于2024年7月26日完成出售Hillstar Corporate的交易[69]
渝太地产(0007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8:52
收入与盈利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总额为2,723,478千港元,同比增长137.2%[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出售物业收入为2,709,273千港元,同比增长138.9%[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间溢利为15,654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亏损133,384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7港仙,相比2023年同期的亏损14.6港仙大幅改善[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入为2,723,478千港元[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6,369千港元[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支出为142,476千港元[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间溢利为15,654千港元[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723,478千港元,同比增长137.2%,其中中国内地收入为2,709,273千港元,同比增长138.9%[15][1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税后亏损为133,38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17,128千港元亏损有所扩大[12][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港币27.235亿元,同比增长137.2%[26] - 物业销售收入从港币11.342亿元增长138.9%至港币27.093亿元[26] - 2024年上半年股东应占盈利净额为港币132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港币1.171亿元[26] 财务状况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变动为亏损859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亏损79,482千港元大幅收窄[2]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813,203千港元,相比2023年底的997,547千港元减少18.5%[4]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3,025,113千港元,相比2023年底的13,303,368千港元减少2.1%[4] - 公司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761,466千港元,相比2023年底的1,846,337千港元增加49.6%[5] - 公司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813,323千港元,相比2023年底的815,557千港元基本持平[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产总值为16,599,902千港元[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负债总值为15,786,579千港元[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本性开支为34,432千港元[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本性开支为39,133千港元,其中物业投资占比最高,为37,028千港元[1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105,470千港元,同比下降10.3%,主要由于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减少[1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为758,634千港元,较2023年底的747,171千港元略有增加[1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平价值亏损为79,482千港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1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所得税支出为164,42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990千港元大幅增加[22] - 2024年上半年应付贸易账款总额为港币70.234亿元,较2023年底的港币45.804亿元增长53.3%[25] - 公司净借贷额为港币2,208,400,00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港币1,012,300,000元显著增加[34]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港币813,200,00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港币997,500,000元有所减少[34] - 公司资本与负债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98.4%上升至214.6%[34] - 公司借贷总额为港币3,021,600,00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港币2,009,800,000元增加[34] - 公司为中国的物业买家提供财务担保,金额为港币7,472,600,00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港币7,338,200,000元略有增加[35] 业务分部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物业发展及买卖分部收入为2,709,273千港元,占总收入的99.5%[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物业投资分部收入为13,742千港元,占总收入的0.5%[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财务管理分部收入为463千港元,占总收入的0.02%[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英国地区收入为13,742千港元,同比下降2.3%[15][1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香港地区收入为463千港元,同比下降16.9%[15][18] - 公司在四川省的物业项目合约销售总额为港币9.427亿元,确认收入为港币27.093亿元[27]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港币1370万元,同比增长2.3%[28] - 公司出售英国伦敦的酒店物业1 Harrow Place,总代价为港币3375万元[30] - 公司出售了位于英国伦敦的酒店物业,总代价为港币33,750,000元[36] 公司治理与未来展望 - 公司未宣派中期股息,与2023年同期一致[24] - 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全球经济仍充满挑战,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将逐步复苏[31] - 公司将继续在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寻找投资机会,以促进可持续增长[33] - 公司有325名雇员,提供包括医疗、退休金及培训津贴等福利[37] - 公司未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中期股息[38] - 公司董事会架构中,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以确保业务策略的一致性[40]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阅中期业绩及会计原则[43]
渝太地产(0007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6:52
财务表现 - 2023年度股东应占综合税后净亏损为30,100,000港元,每股亏损为3.8仙[6] - 2023年总收入为7,274,400,000港元,较2022年增加168.7%[13] - 2023年合同销售总额约为4,075,800,000港元,确认收入为7,246,200,000港元[16] - 2023年重估本集团投资物业组合录得重估亏损132,900,000港元[15]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综合资产净值为1,029,100,000港元,每股为1.29元[7] - 公司未建议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2022年内未派发中期股息[7] - 本年度租金收入总额为港币27,100,000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9%[18] - 财务管理业务收入为港币1,100,000元,较去年增加[19] - 本集团借贷净额为港币1,012,300,000元,资本与负债比率为98.4%[21] - 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港币997,500,000元,其中96.7%为人民币[22] 宏观经济环境 - 全球疫情大流行控制后,公司业务受到地缘政治冲突和高通胀等因素影响,仍面临挑战[8] - 2023年内地经济活动改善,但房地产行业仍疲弱,各行业及地区物业销售价格普遍下跌[9] - 香港经济活动改善,但整体房地产市场疲弱,本地生产总值实际增长,失业率下降[12] - 全球经济充满挑战和波动,中央政府将继续实施宽松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27] - 预计2024年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将逐步改善,中央政府将推出更多支持政策[31] 公司治理 - 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7] - 董事会负责代替股东进行管理,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整体战略、设定管理目标、监管管理层表现和履行企业治理职能[46] - 公司已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适当的专业资格或财务管理专长[53] - 公司已为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安排适当的责任保险保障[55] - 公司鼓励全体董事参加相关培训课程,费用由公司支付[56] - 公司主席兼执行总经理的角色由同一人担任,董事会认为这有助于有效实施业务策略[58] 环境、社会及治理(ESG) - 公司已建立一套与其业务方向保持一致、有针对性且稳健的企业治理架构,使公司的信息得以有效传达[122] - 公司已制定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并展示对环境保护的贡献,致力于加快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128] - 公司设立了环境目标,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密度、无害废物排放密度、能源消耗量和耗水量密度各降低3%[149][150][151][152] - 公司致力于在节能、减排及环保方面实施必要措施,以减少对环境及天然资源的重大影响[188] - 公司遵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采取必要措施降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接受参数[189]
渝太地产(0007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19:31
财务表现 - 2023年度收入总额为7,274,368港币千元,较2022年增长168.5%[2] - 2023年度毛利为1,074,063港币千元,较2022年增长749.6%[2] - 2023年度净利润为73,794港币千元,较2022年净亏损684,621港币千元有所改善[2] - 公司2023年收入总额为7,274,368港币千元,较2022年的2,706,963港币千元有显著增长[24] - 公司2023年财务成本为261,167港币千元,较2022年的406,942港币千元有所下降[24] - 公司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26,970港币千元,较2022年的25,447港币千元有所增加[25] - 公司2023年全年税项支出总额为49,626港币千元,较2022年的104,945港币千元有显著减少[28]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虧損金額为30,094港币,较2022年的475,968港币有显著改善[29] - 公司2023年應付貿易及保固金賬項总值为1,519,781港币千元,较2022年的1,216,828港币千元有所增加[31] - 公司2023年资产净值为1,029,100,000港币,较2022年的1,053,000,000港币有所下降[34] - 公司2023年全球经济仍面临挑战,但中国内地经济活动有所改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5%[35] - 公司2023年香港经济复苏加快步伐,本地生产总值实际增长,失业率下降至低水平,但整体房地产市场疲弱[39] - 2023年公司总收入为港币7,274,400,000元,较2022年增长168.7%[41] - 公司借贷净额为港币1,012,300,000元,资本与负债比率为98.4%[50] - 公司借贷总额为港币2,009,800,000元,77.8%为人民币,22.2%为港币[52] - 公司向银行提供财务担保金为港币7,338,200,000元[54] 业务表现 - 2023年物业发展分部收入为7,246,188港币千元,较2022年增长了169.7%[18] - 物业投资分部2023年分部业绩为-108,398港币千元,较2022年增长了-301.7%[18] - 2023年物业管理及有关服务分部特定财务成本为56,442港币千元[18] - 物业发展分部2023年资产总值为15,149,999港币千元,较2022年下降了13.1%[18] - 2023年来自中国内地的收入为7,246,188港币千元,较2022年增长了169.7%[20]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中,中国内地占比最高,为747,171港币千元[21] - 重估投资物业产生重估亏损为港币132,900,000元[44] - 2023年合同销售总额约为港币4,075,800,000元,较2022年增长[45] 公司治理 - 本集团于2023年12月31日拥有288名员工[61] - 董事会认为主席与董事总经理由同一人担任有助于确保领导方向一致[63] - 本公司未有正式的董事委任书,偏离了企业管治守则C.3.3条[65] - 公司已采纳不低于上市规则附录C3的标准守则[66] - 審核委員会已审阅本集团的财务报表[68] - 安永已核对并同意本集团财务报告的初步公告数字[69] - 本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未在年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70]
渝太地产(00075)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9 17:30
收入与利润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总额为1,148,217千港元,同比增长125.3%[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出售物业收入为1,134,233千港元,同比增长128.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为13,427千港元,同比增长6%[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250,823千港元,同比增长24.5%[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间亏损为133,384千港元,同比增加26.3%[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值为128,530千港元,同比减少41.1%[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14.6港仙,同比增加58.7%[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物业发展及买卖分部收入为1,134,233千港元,占总收入的98.8%[2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亏损133,38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亏损105,569千港元有所扩大[20][2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11.482亿港元,同比增长125.3%,其中物业销售收入为11.342亿港元,同比增长128.2%[3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净额为1.171亿港元,去年同期为7390万港元,每股亏损为14.6仙[3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655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0569亿港元[2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拨回165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23万港元[28]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772,146千港元,同比下降55.3%[4] - 公司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750,121千港元,同比下降14.6%[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230,830千港元,较2022年底下降4.0%[2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借贷净额为港币739,800,000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港币1,929,000,000元大幅减少[4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港币1,246,100,000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港币1,125,700,000元有所增加[4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借贷总额为港币1,985,900,000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港币3,054,600,000元减少[5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本与负债比率为79.3%,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3.2%显著改善[4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中96.2%为人民币,2.4%为港币,0.9%为美元,0.5%为英镑[4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借贷总额中78.3%为人民币,21.7%为港币[5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为内地物业买家提供的按揭贷款财务担保金额为港币6,613,100,000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港币5,033,500,000元增加[53] 物业投资与租金收入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物业投资分部亏损67,25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盈利26,577千港元大幅下降[20][2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平价值亏损79,482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盈利17,348千港元[20][2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投资物业组合产生重估亏损795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余1730万港元[3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1340万港元,同比增长6.0%,英国投资物业出租率为100%[40] 地区收入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收入为1,134,233千港元,同比增长128.2%[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英国收入为13,427千港元,同比增长6.4%[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香港收入为557千港元,同比增长992.2%[2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四川省的3个物业项目预售合约销售额为25.44亿港元,确认收入为11.342亿港元[39] 财务成本与资本性开支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资本性开支为39,13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250,289千港元大幅减少84.4%[20][2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财务成本为1.17573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33957亿港元[26]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没有单一客户收入占总收入10%或以上[2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应付贸易及保固金账项总额为11.65849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2.16828亿港元[31] - 2023年上半年财务管理收入为港币600,000元,上年同期无财务管理收入[4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75名雇员[54]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中期股息[55] 公司治理 - 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陆宇经(主席)、吴国富、梁宇铭及赖德刚[6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中期业绩,并讨论了会计原则、内部监控、风险管理和财务报告事宜[63] - 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黄云、袁永诚及刘杰,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国富、陆宇经、梁宇铭及赖德刚[63]
渝太地产(00075)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1 16:35
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总收入为27.07亿港元,同比增长121.1%[10] - 2022年物业销售收入为26.81亿港元,同比增长126.4%[10] - 2022年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为2550万港元,同比下降34.2%[10] - 2022年财务管理收入为20万港元,同比下降81.4%[10]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净额为4.76亿港元,2021年为1.21亿港元[10] - 2022年每股亏损为59.5港仙,2021年为15.1港仙[10] - 2022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综合资产净值为10.53亿港元,2021年为16.75亿港元[5] - 2022年公司每股股权持有人应占综合资产净值为1.32港元,2021年为2.09港元[5] - 2022年公司重估物业组合录得重估盈余590万港元,2021年为2280万港元[11] - 2022年合约销售总额为人民币3,454.7百万元,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人民币14,906元[1] - 2022年租金收入总额为港币25,500,000元,较去年减少34.2%[14] - 2022年财务管理业务收入为港币200,000元,较2021年减少80%[1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借贷净额为港币1,929,000,000元,资本与负债比率为183.2%[19]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值为港币1,125,700,000元,其中94.4%为人民币[2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借贷总额为港币3,054,600,000元,其中86.3%为人民币[2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港币3,054,600,000元,其中29.5%在一年内到期[2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财务担保金额为港币5,033,500,000元,较2021年增加50.2%[22] - 2022年收入总额约为港币2,706,963,000元,相比2021年增加约121.1%[123] - 2022年员工人数为83人,相比2021年减少约15.3%[122] 公司治理 - 黄云于2019年10月1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并于2021年11月10日起担任主席兼董事总经理[31] - 袁永诚于2000年9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曾担任港通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32] - 刘杰于2022年5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集团的品牌及营销策划[33] - 吴国富于2004年9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具有逾20年建筑材料市场推广经验[34] - 陆宇经于2007年9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15年国际及本地金融机构经验[35] - 梁宇铭于2007年10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具有逾30年核数及税务行业经验[36] - 董事会于年内对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进行每年检讨[37] - 公司已采纳一套监管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守则,所有董事确认于年内一直遵守[38] - 公司亦已就相关雇员之证券交易采纳一套条款不低守则[39] - 董事会负责代替股东对集团进行管理,主要职责包括编制集团整体战略[40] - 董事會由六名董事組成,包括三名執行董事和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41] - 董事會在年內舉行了五次會議,相關董事出席率載於年報第12頁[41] - 董事會成立了三個委員會:薪酬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及審核委員會[43] - 董事會授權薪酬委員會釐定個別執行董事及高級管理層的薪酬[44] - 公司已委任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符合《上市規則》要求[45] - 公司已為董事及高級職員安排適當的董事及高級職員責任保險保障[47] - 公司鼓勵全體董事參加相關培訓課程,費用由公司支付[48] - 董事會及董事委員會成員於年內各會議的出席率及培訓記錄如下[49] - 黃云先生兼任主席及行政總裁的角色,公司偏離《企業管治守則》C.2.1條[49] - 公司並無正式之董事委任書,偏離《企業管治守則》C.3.3條[50]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梁宇铭先生(主席)、黄云先生及吴国富先生,负责协助董事会确定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51] - 薪酬委员会每年举行两次会议,出席率达到100%[52] - 薪酬委员会审阅及批准管理人员的薪酬建议,并根据市场惯例和董事的表现及责任程度,建议每年支付给非执行董事的袍金水平[53] - 薪酬委员会深信在回顾年度应用并预期在未來年度及以後將應用之薪酬政策符合本公司方針及目標[54]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黄云先生(主席)、吴国富先生及梁宇铭先生,负责协助董事会制定及实施董事提名政策[55] - 提名委员会每年举行两次会议,出席率达到100%[55] - 提名委员会在2022年1月举行年度大会,检讨董事会组成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并考虑董事继任人选计划[5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陆宇经先生(主席)、吴国富先生及梁宇铭先生,负责监督公司与外聘核数师的关系[58] - 审核委员会每年与外聘核数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举行会议至少两次,与管理层举行会议三次,出席率达到100%[58] - 审核委员会在年内批准委聘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薪酬及条款,并检讨其独立性及客观性[59] - 公司已确立并维持充足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61] - 管理层的评估显示自上次年度检讨以来,重大风险的性质及程度均无改变[61] - 公司会计、内部审核及财务汇报职能方面有足够资源、员工资历及经验[61] - 审核委员会建议续聘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来年外聘核数师[62] - 公司秘书唐滙楝先生在年内接受了不少于15个小时的相关专业训练[63] - 公司设立了风险管理架构,包括董事会、审核委员会、内部审核功能及管理层[64] - 董事会负责确保公司维持适当及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64] - 公司识别、评估及管理重大风险的程序包括设定风险背景、识别风险因素、分析及评估风险水平等[69] - 公司已设立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的程序和内部监控措施[67] - 公司已委派披露小组专责协助监督及协调披露内幕消息[71] - 公司须在合理可行情况下尽快以公告方式向公眾披露內幕消息[72] - 2022年核數服務費用為2,450千港幣,非核數服務費用為1,705千港幣,總計4,155千港幣[73] - 董事知悉彼等須就編製綜合財務報告承擔責任[77] - 公司已設立一套與股東溝通之政策,該政策會每年作出檢討以確保其成效[77] - 公司須於每年舉行股東週年大會[78] - 持有不少於附有表決權之本公司繳足股本十分之一(1/10)的股東,可要求董事會召開股東特別大會[78] - 召開股東特別大會以考慮通過一項特別決議案,必須發出最少足二十一(21)日及不少於足十(10)個營業日之書面通知[80] - 倘有權出席大會及於會上投票之大多數股東同意,則任何股東特別大會可以發出比(1)分段所述較短時間之通知召開[81] - 公司股东有权在股东大会上提名董事候选人,需在股东大会通知发出后7天内提交书面通知[84] - 股东可随时通过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或电子邮件向董事会提出查询[86] - 公司通过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公告等渠道确保信息公平披露和透明度[88] - 公司致力于维持良好的企业管治原则,强调有效董事会和健全风险管理[90] - 公司持续检讨和调整业务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91] - 公司董事会全面负责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并确保相关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94] - 高级行政人员协助识别和评估环境、社会及管治风险,并定期向董事会汇报[95] - 公司将环境、社会及管治(ESG)因素纳入业务策略,并制定了企业社会责任政策[96] - 2022年,公司与独立第三方合作编制ESG报告,并对业务中的ESG重要议题进行评估[97] - 公司制定了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作为其运营减碳的路线图[98] - 2022年,公司积极在经营层面采取措施以实现目标,董事会授予高级行政人员权力收集ESG数据并监控表现[99] - ESG报告的汇报范围覆盖公司在中国内地及香港的全部业务运营,占公司总收入的100%[100] - 公司遵循上市规则附录27所载的ESG报告指引编制报告,并确保报告内容的一致性和量化[102] - 公司建立了内部监控及正式审查程序,确保ESG报告中的资料尽可能准确可靠[104] - 公司致力于与持份者维持稳健关系,并通过多元化参与方式及沟通渠道保持定期联系[106] - 公司制定了2026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密度降低3%的目标,以2021年为基准年[113] - 公司设定了2026年前将无害废弃物总弃置密度降低3%的目标,以2021年为基准年[113] - 公司设定了2026年前将能源总消耗量密度降低3%的目标,以2021年为基准年[114] - 公司设定了2026年前将耗水量密度降低3%的目标,以2021年为基准年[115] - 2022年公司废气排放量增加,主要由于2021年仅包含两个月的排放数据[116] - 2022年中国内地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743.50克,硫氧化物排放量为4.41克,颗粒物排放量为262.88克[116] - 公司要求承包商遵守《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并制定了《文明施工管理办法》[111] - 公司实施了多项绿色措施,包括优化燃料消耗、定期车辆检查、减少不必要的出差等[116] - 公司识别了16项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并进行了重要性评估[107] - 公司欢迎持份者对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提出反馈意见,以持续改进[109] - 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相比2021年减少约44.19%[120] - 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5,335.82吨二氧化碳当量,相比2021年增加约23.63%[121] - 2022年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5,065.49吨二氧化碳当量,相比2021年增加约20.5%[121] - 2022年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269.53吨二氧化碳当量,相比2021年增加约140.4%[121] - 2022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0.80吨二氧化碳当量,相比2021年增加约321.1%[121] - 2022年无害废弃物管理措施包括3R原则(减少使用、物尽其用及循环再用)[128] - 2022年有害废弃物管理措施包括委聘持牌废品收集商合法处理及处置废物[124] - 2022年无有害废弃物产生[126] - 2022年无害废弃物总量密度(吨/百万收益)较2021年减少约60.00%[129] - 2022年能源总耗量密度(千瓦时/百万收益)较2021年减少约17.95%[134] - 2022年水消耗量密度(立方米/百万收益)较2021年增加约9.62%[138] - 2022年无害废弃物总量为1.18公吨,2021年为1.17公吨[129] - 2022年能源总耗量为8,883,987.27千瓦时,2021年为4,897,080.94千瓦时[135] - 2022年总耗水量为409,746.98立方米,2021年为169,049.25立方米[139] - 公司实施多项节能措施,包括使用节能电器、定期检查设备等[133] - 公司推广使用环保文具和重复利用餐具等措施[129] - 公司在建筑地盘收集雨水用于冷却和灌溉[136] - 公司鼓励员工参与节水活动,并在水龙头附近张贴节水标语[137] - 公司倡导无纸化办公,2022年采取多项措施减少用纸[140] - 2022年公司未使用任何包装材料[141] - 公司致力于节能减排和环保,推广环保意识[142] - 公司采取措施降低施工噪音,符合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43] - 公司提供绿色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环保意识[143] - 公司建立办公室纪律及环境卫生,定期检查工作场所[144] - 公司将气候变化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政策,识别并减轻气候相关风险[145] - 公司识别极端天气事件为气候相关风险,制定灾难恢复计划[146] - 公司预计运营成本将增加以满足更严格的环保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