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锦波生物(832982)
icon
搜索文档
锦波生物(832982)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3-20 00:00
研发创新与知识产权 - 公司2023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8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3项[5] - 公司发明专利"一种预防和控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获中国专利优秀奖[4] - 公司新取得发明专利授权18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完成人体胶原蛋白原子结构解析1项[43] - 公司拥有专利81项,其中发明专利50项[98] -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项目已进入临床阶段,预计将增强公司在生物材料领域的领先优势[99] - 广谱抗冠状病毒新药处于三期临床阶段,有望成为公司首个一类新药产品[100] - 公司与复旦大学合作研发预防病毒性传播的生物制剂、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和多肽等项目[101] - 公司与四川大学合作研发人源化胶原蛋白用于医用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101] - 公司与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作研发功能蛋白在女性生殖道萎缩性疾病的治疗研究[101] 生产与产业化 - 公司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生物新材料制造基地——锦波合成生物产业园一期于2023年5月正式投产[4] - 锦波产业园一期项目累计实际投入2.96亿元,完成进度71.07%,累计实现收益1.44亿元[85] - 公司在建工程较期初增加499.33%,主要由于产业园原料车间建设投入增加[57][59] - 公司核心产品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生产量为700,980瓶,销售量为575,975瓶[198] - 抗HPV生物蛋白敷料生产量为1,332,810支,销售量为1,254,408支[198] 医疗器械注册与产品 - 2023年公司取得8个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包括重组胶原蛋白敷料贴等产品[5] - 公司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溶液创新产品于2023年8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5] - 公司取得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是国内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第二个三类医疗器械植入剂产品[42] - 公司植入剂产品覆盖终端医疗机构约2000家,拥有销售团队135人[47] - 重组Ⅲ型胶原蛋白产品是公司目前实现产业化的最主要产品[193] 财务业绩 - 2023年营业收入为7.8026亿元,同比增长99.96%[2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79亿元,同比增长174.60%[28] - 2023年毛利率为90.16%,较2022年的85.44%有所提升[28]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556亿元,同比增长138.57%[31]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4.64元,同比增长165.14%[28] - 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6321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34] - 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752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34]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7.8026亿元,同比增长99.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79亿元,同比增长174.60%[46] - 公司医疗器械业务收入6.7996亿元,同比增长122.66%,毛利率达93.18%,同比增加4.89个百分点[46] - 单一材料医疗器械营业收入达565,023,499.71元,同比增长254.65%,毛利率为95.56%[199] - 复合材料医疗器械营业收入为114,932,505.82元,同比下降21.31%,毛利率为81.46%[199] 资产与负债 - 2023年资产总计为14.3453亿元,同比增长75.91%[30]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5367亿元,同比增长116.64%[30] - 2023年末货币资金518,547,584.74元,占总资产36.15%,同比增长300.89%[56] - 2023年末应收账款126,876,851.37元,占总资产8.84%,同比增长127.50%[56] - 2023年末存货66,285,840.69元,占总资产4.62%,同比增长52.34%[56] - 2023年末固定资产361,089,618.01元,占总资产25.17%,同比增长0.34%[56] - 2023年末其他流动资产16,372,853.73元,占总资产1.14%,同比增长422.19%[56] - 公司短期借款同比增长174.69%至6918.2万元,主要由于向金融机构借款增加[57][60] - 公司合同负债同比增长351.65%至2477.9万元,主要由于预收货款增加[57][60] - 公司长期待摊费用同比增长686.29%至2077.5万元,主要由于产业园租赁资产装修费增加[57][59] 行业与市场 - 2023年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约12,400亿元,同比增长20%,占全球约27%[53] - 2020年全球生物材料市场规模为355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475亿美元,CAGR为6.0%[53] - 中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从2017年97亿元增至2022年397亿元,CAGR达33%,预计2027年达1,738亿元[54] - 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从2017年15亿元增至2021年108亿元,CAGR为63%,预计2027年达1,083亿元[54] -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约12,400亿元,同比增长20%,占全球约27%[112] - 全球生物材料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475亿美元,CAGR为6.0%[112] - 中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从2017年97亿元增至2022年397亿元,CAGR达33%,预计2027年达1,738亿元[113] - 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2021年108亿元,预计2027年增至1,083亿元,占胶原蛋白市场62.30%[113] 公司治理与股权 - 公司于2023年7月20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5] - 公司于2023年7月20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500万股,8月18日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新增发行75万股[23] - 公司成功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开发行股票5,750,000股,总股本由62,336,000股增至68,086,000股[139] - 无限售股份数量从19,008,489股(30.49%)增至23,658,389股(34.75%),核心员工持股减少411,130股至484,118股(0.71%)[139] - 有限售股份数量从43,327,511股(69.51%)增至44,427,611股(65.25%),控股股东杨霞持股40,098,800股(58.89%)[139] - 公司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48,541,902股(71.29%),其中杨霞持股40,098,800股(58.89%)为最大股东[141][142] - 控股股东杨霞持股40,098,800股(58.89%),均为限售股份[141] - 股东任先亮与刘丽萍为夫妻关系,任先亮与任先炜为兄弟关系[142]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账户新进持股817,692股(1.20%)[142] - 山西科技创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减持270,224股至1,079,776股(1.59%)[142]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技术研发风险,包括合作机构中止、技术迭代及研发失败等[117] -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可能影响研发及生产[117] - 实际控制人持股58.89%,存在不当控制风险[117] - 医疗美容行业相关风险包括产品质量、冷链运输及市场假货等[117] - 公司现有医疗终端产品绝大部分未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和《医用耗材目录》[193][194] - 若公司产品未来被纳入带量采购范围,将面临降价压力[195] - 若公司产品被纳入医保目录或医用耗材目录,将提升销量但降低价格[194] 社会责任与员工 - 公司向中华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人民币用于甘肃青海地震灾后重建[109] - 报告期内公司员工人数增加114人[109] - 公司员工总数从期初616人增至期末730人,净增114人(+18.5%),其中销售人员增长24.4%(209→260人),技术人员增长16.9%(178→208人)[176] - 高学历员工显著增加:博士从2人增至5人(+150%),硕士从88人增至112人(+27.3%),本科从244人增至313人(+28.3%)[176] - 核心员工变动涉及9名新增(含首席战略官、研发项目负责人等关键岗位)及4名离职(含退休人员)[183] - 生产人员数量基本稳定(99→101人),财务人员无变动(17人)[176] - 员工薪酬结构包含基本薪酬(按月发放)、绩效薪酬(考核制)及奖金(经营情况决定)[177] - 劳务外包仅涉及食堂及保安服务,无重大外包业务[178] - 核心员工持股变动显著案例:质量总监王建持股减少14,000股至15,183股,湖北地区经理吴致昌持股减少18,886股至3,914股[182] - 公司为员工提供五险一金及个税代缴,并开展质量标准、法规等专业培训[177] - 2024年1月汤莉(发展战略部总经理)当选监事会主席[184] 法规与政策 - 公司主要产品为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为核心的终端医疗器械产品,属于"4.2.3 其他生物医用材料及用品制造"产业和"C27 医药制造业"[186] - 2022年5月起需遵守《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进行备案与注册[187] - 2021年10月起需按《医疗器械注册自检管理规定》和《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执行注册流程[187] - 2023年7月20日实施YY/T 1888-2023《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行业标准,规范质量控制和技术要求[192] - 2022年8月1日实施YY/T1849-2022《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标准,明确检测指标及方法[192] - 国家发改委2022年5月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重点支持合成生物学和新型生物材料发展[189] - 工信部2021年12月提出重点发展重组胶原蛋白类生物医用材料[190] - 2023年5月发布《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原材料评价指导原则》,明确免疫学安全性等评价要点[191] - 2021年3月出台《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指导原则》,规范命名标准[192] - 公司业务受《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21年修正)约束,需满足生产与经营条件[187] 其他 - 公司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为1.3954亿元,较2022年的7458.45万元增长显著[37]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580.69万元,较2022年的765.38万元增长显著[36] - 公司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西省重点产业链合成生物产业链"链主"企业[44] - 公司2023年再次获得"山西省优秀民营企业"称号[4] - 公司被认定为山西省重点产业链合成生物产业链"链主"企业[5] - 公司与欧莱雅建立战略合作,首次进入欧莱雅供应链体系,实现向欧莱雅销售重组胶原蛋白原料[48] - 公司新设立全资子公司锦波医学生物材料(北京)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500万元[108] - 控股子公司杭州无龄生物科技主营业务收入3380.01万元,净利润亏损99.21万元[88] - 控股子公司山西鼎正生物医药净利润亏损3201.31万元[88]
23年业绩快报点评: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74.61%,重组胶原高景气持续兑现
信达证券· 2024-02-27 00:00
[Table_Title] 证券研究报告 锦波生物(832982.BJ)23 年业绩快报点评:归母 公司研究 净利同比增长 174.61%,重组胶原高景气持续兑现 [Table_ReportType] 点评报告 [Table_ReportDate] 2024年2月27日 [T锦ab波le生_S物toc(kA8n3d2R9an8k2]. BJ) [T➢a ble公_S司um发ma布ry业] 绩快报:2023年实现营收7.8亿元/yoy+99.96%,归母净利 投资评级 买入 润3.0亿元/yoy+174.61%,扣非归母净利润2.9亿元/ yoy+181.42%; 上次评级 买入 23Q4 单季度实现营收 2.63 亿元/yoy+89%,归母净利润 1.08 亿元 [T刘ab嘉le仁_A u t社ho零r]& 美护首席分析师 /yoy+177%,扣非归母净利润 1.02 亿元/yoy+184%,业绩落于前期预 执业编号:S1500522110002 告区间上沿。 联系电话:15000310173 ➢ 重组胶原蛋白高景气度持续兑现。我们认为2023年薇旖美5亿的销售 邮箱:liujiaren@cindasc.co ...
锦波生物(832982) - 2023 Q4 - 年度业绩
2024-02-26 00:00
营业收入与利润增长 - 2023年营业收入为7.8026亿元,同比增长99.96%[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8亿元,同比增长174.61%[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2.8626亿元,同比增长181.42%[4][6] 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 - 基本每股收益为4.64元,同比增长165.14%[4][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非前)为43.96%,扣非后为41.97%[4][6] 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变动 - 总资产为14.3218亿元,较期初增长75.62%[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9.5368亿元,较期初增长116.64%[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14.01元,较期初增长98.44%[5][6] 股本变动 - 股本为6808.6万元,较期初增长9.22%[5][6]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研发投入、新产品开发及市场拓展[6][7][8]
锦波生物(832982) - 2023 Q4 - 年度业绩预告
2024-01-26 00:00
财务业绩 - 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000~30,000万元,同比增长156.47%~174.79%[4] - 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17.50万元[4] 研发与创新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积极研发新产品及产品升级[5] 市场与品牌 - 公司通过加大品牌宣传和市场开拓实现收入可持续增长[5]
锦波生物(832982)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0-26 00:00
营业收入与利润增长 - 公司2023年1-9月营业收入达5.17亿元,同比增长105.64%[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2亿元,同比增长173.75%[1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达32.72%,较上年同期显著提升[11] - 公司2023年1-9月营业总收入517,043,663.93元,较2022年同期的251,426,338.81元增长105.6%[39] - 公司2023年1-9月营业收入为505,441,166.01元,同比增长108.05%[4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92,274,739.14元,同比增长173.72%[40] - 营业利润为249,147,060.78元,同比增长169.99%[42] - 基本每股收益为3.03元/股,同比增长168.14%[4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亿元,同比增长95.13%[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95.13%至182,148,017.93元,主要由于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增加[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148,017.93元,同比增长95.1%[4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96,841,366.38元,同比增长83.54%[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04,311,286.45元,同比增长79.13%[4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67,139,219.22元,同比增长83.7%[48]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98,465,375.32元,同比增长56.2%[4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0.05%至-124,027,647.25元,主要由于购建固定资产支出增加[1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4,027,647.25元,同比净流出增加20.1%[46]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24,679,619.86元,同比增长58.4%[4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20.36%至274,511,762.31元,主要由于收到募集资金吸收投资[1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4,511,762.31元,同比增长620.3%[4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32,632,132.99元,同比增长1082.4%[4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61,982,053.16元,同比增长367.4%[46]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258,484,325.00元,同比增长303倍[49]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74,349,596.17元,同比增长35.6%[49] 资产与负债变动 - 资产总计13.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62%[11] - 货币资金达4.62亿元,同比增长257.16%,主要因募集资金和经营性现金流入增加[13] - 货币资金从2022年底的1.293亿元增长至2023年9月30日的4.62亿元,增长257%[32] - 货币资金从2022年末的124,854,327.01元增至2023年9月末的438,080,948.45元,增幅250.9%[35] - 应收账款从2022年底的5577万元增长至2023年9月30日的1.083亿元,增长94%[32] - 应收账款从2022年末的69,918,650.44元增至2023年9月末的134,170,782.74元,增幅91.9%[35] - 存货从2022年底的4351万元增长至2023年9月30日的7262万元,增长67%[32] - 在建工程1.23亿元,同比增长460.22%,反映产业园建设项目持续投入[13] - 在建工程从2022年底的2201万元增长至2023年9月30日的1.233亿元,增长460%[32] - 在建工程从2022年末的22,008,017.22元增至2023年9月末的123,293,119.05元,增幅460.2%[36] - 短期借款6968.21万元,同比增长176.68%,主要用于产业园项目资金需求[13] - 短期借款从2022年底的2519万元增长至2023年9月30日的6968万元,增长177%[33] - 短期借款从2022年末的25,185,109.26元增至2023年9月末的69,682,064.99元,增幅176.7%[36] - 应付账款从2022年底的3362万元增长至2023年9月30日的7927万元,增长136%[33] - 合同负债2784.86万元,同比增长407.61%,表明客户预付款项大幅增加[14] - 合同负债从2022年底的549万元增长至2023年9月30日的2785万元,增长407%[33]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705,962,627.96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60,232,532.54元增长171.2%[35] - 公司总资产从2022年末的843,861,322.20元增至2023年9月末的1,400,628,861.23元,增幅66.0%[36] - 未分配利润从2022年末的288,638,287.46元增至2023年9月末的471,183,690.32元,增幅63.2%[37] 研发与销售费用 - 研发费用6132.77万元,同比增长90.88%,显示公司持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14] - 研发费用从2022年1-9月的32,129,126.92元增至2023年同期的61,327,683.97元,增幅90.9%[39] - 研发费用为36,166,767.08元,同比增长36.04%[42] - 销售费用从2022年1-9月的68,023,414.84元增至2023年同期的110,447,418.03元,增幅62.4%[39] - 销售费用为100,044,512.08元,同比增长88.19%[42] 财务费用与损益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70.11%至8,382,623.81元,主要由于利息支出和租赁负债融资费用增加[15] - 其他收益同比增长92.11%至8,889,458.60元,主要由于政府补助摊销增加[15]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54.03%至176,700.23元,主要由于顺流交易未实现利润本期实现[15]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328.02%至-3,098,696.10元,主要由于应收账款增加导致坏账准备计提增加[15] - 所得税费用为33,514,395.12元,同比增长219.59%[42] - 信用减值损失为-3,039,127.80元,同比扩大363.24%[42] -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为8,667,946.35元,其中政府补助贡献9,894,427.91元[18]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无限售股份总数从19,008,489股增加至23,758,489股,占比从30.49%提升至34.89%[20] - 控股股东杨霞持股40,098,800股,占比58.89%,全部为限售股份[21] 法律与担保事项 - 公司为交通银行贷款提供反担保,截至2023年9月30日担保余额为2499万元[26] - 报告期内发生3起仲裁和1起诉讼,涉及总金额169万元[26] - 公司抵押了多处房产和土地使用权用于银行贷款[27][28]
锦波生物(832982) - 2023 Q2 - 季度财报
2023-08-29 00:00
知识产权与研发成果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4项,国际发明专利授权2项[4] - 公司发明专利"一种预防和控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获中国专利优秀奖[4] - 公司拥有38项发明专利授权,包括3项国际专利[32]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形成五大核心技术平台[31] - 研发费用同比大增95.78%,重点投入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等生物材料研发[49] - 公司面临技术研发风险,包括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及核心技术泄密等,计划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外部合作应对[71] 生产与产能建设 - 公司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生物新材料制造基地——锦波合成生物产业园一期于2023年5月正式投产[4]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5,996万元,占总资产5.98%,同比增长172.47%[45] - 短期借款激增143.16%,主要用于产业园生产线建设投入[46]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62,462,301.60元[127] 产品与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产品为以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新材料为核心的医疗器械及功能性护肤品[2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取得6个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包括重组胶原蛋白敷料贴等产品[4] - 公司重点产品包括以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为核心的植入剂和医用敷料[35] - 公司植入剂产品覆盖终端医疗机构超过1,500家,销售团队87人[36] - 医用敷料销售受植入剂产品快速增长和民营医疗机构覆盖带动[36] - 功能性护肤品品牌"ProtYouth®"以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为单一成分[36]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药制造行业,主要产品包括重组胶原蛋白产品、抗HPV生物蛋白产品等[149]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5.15%至3.1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77.66%至1.09亿元[25] - 公司毛利率提升至89.15%,较上年同期增加5.75个百分点[25]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44.53%至8414.53万元[27] - 公司总资产增长22.98%至10.03亿元,净资产增长24.86%至5.50亿元[26] - 医疗器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0.25%至2.77亿元,毛利率达92.73%[35] - 净利润同比飙升181.36%至1.09亿元,与收入增长同步[5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316,329,891.18元,同比增长105.1%[120]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94.0%至128,474,413.84元,净利润达108,758,509.59元,同比增长181.3%[121] - 公司2023年1-6月营业收入为306,888,534.98元,同比增长106.9%[123] - 净利润达到127,214,535.04元,同比增长166.6%[124] 市场与行业分析 - 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9,830亿元,全球第二大市场[41] - 全球生物材料市场规模2020年为355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475亿美元,CAGR 6.0%[42] - 中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从2017年97亿元增至2022年397亿元,CAGR 33%[43] - 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从2017年15亿元增至2021年108亿元,CAGR 63%[43] 资金与资产状况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18.21亿元,占总资产18.15%,同比增长40.77%[45]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12.31亿元,占总资产12.27%,同比增长120.67%[45] - 货币资金较期初增加40.77%,主要由于收入增长带来的经营性现金流增加及新增银行借款[46] - 应收账款较期初激增120.67%,主要因收入规模扩大导致一年内应收账款增加[46] - 货币资金从2022年12月的1.29亿元增长至2023年6月的1.82亿元,增长40.8%[112] - 应收账款从2022年12月的5577万元增长至2023年6月的1.23亿元,增长120.6%[112] - 流动资产合计从2022年12月的2.53亿元增长至2023年6月的3.88亿元,增长53.5%[112]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2022年12月的5.63亿元增长至2023年6月的6.15亿元,增长9.3%[113] - 资产总计从2022年12月的8.16亿元增长至2023年6月的10.03亿元,增长23%[113]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杨霞[20] - 公司实际控制人杨霞持有64.33%股权,存在不当控制风险[72] - 公司董事长杨霞持股40,098,800股,占总股本64.33%[101]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合计持股43,327,511股,占总股本69.51%[101] - 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总股本的30.49%,其中核心员工持股增加19,583股至914,831股,占比1.47%[86] - 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总股本的69.51%,其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股40,098,800股,占比64.33%[86] - 前十名股东合计持股50,068,069股,占总股本的80.32%,其中控股股东杨霞持股64.33%[89] 风险与挑战 - 公司涉及医疗美容行业风险,包括产品质量、冷链运输及市场假货等风险[72] - 公司对外担保余额为24,986,300元,担保总额为30,000,000元[78] - 公司涉及诉讼仲裁金额为536,158.69元,占期末净资产比例0.10%[76] - 公司主营业务面临医疗器械及化妆品政策变动风险[72] - 公司抵押四处房产及一处土地使用权,总账面价值为109,425,764.27元,占总资产的10.91%,用于办理交通银行贷款[82][83] 公司治理与人事 - 报告期内独立董事孙力和郭洁因任职满6年离任,新任独立董事梁桐栋和阎丽明[103] - 公司员工总数从616人增至699人,新增183人,减少100人[106] - 核心员工数量从34人增至42人,新增9人,减少1人[107][108] - 技术人员数量从178人增至232人,新增52人,减少21人[106] - 博士学历员工从2人增至4人,硕士学历员工从88人增至96人[106] - 报告期内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及财务总监均未发生变动[102] 会计与财务政策 - 半年度报告会计政策与上年度财务报表相比发生变化[146]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较上年度发生变化[146] - 财务报表编制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及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151] - 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境内子公司均采用人民币记账[158][159]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并以此作为资产和负债流动性划分标准[157]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7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计量,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摊销或确认减值时计入当期损益[17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利息、减值损失或利得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其他利得或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7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79] 市场与销售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5.15%至3.16亿元,主要得益于客户拓展及品牌宣传力度加强[47][49] - 单一材料医疗器械收入同比暴涨278.53%,毛利率提升1.68个百分点至95.40%[54] - 华东地区收入增长215.78%,毛利率提升8.17个百分点至90.69%[56] - 境外收入下降25.01%,毛利率减少5.60个百分点至74.73%[56] - 医疗器械产品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40.25%,主要得益于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和凝胶的销售增长[58] - 功能性护肤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8%,其中单一成分功能性护肤品因新品"ProtYouth®"推出,收入同比激增881.05%[58]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4.53%,达到84,145,291.40元,主要因销售收入和利润增加[60][6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006,808.44元,同比变动-5.89%[6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7.76%,为30,591,133.01元,主要因偿还银行借款及利息增加[60][61] - 2023年1-6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77,477,521.51元,同比增长68.4%[129] - 2023年1-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076,602.71元,同比增长43.6%[129] - 2023年1-6月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11,456,660.60元,同比增长54.2%[130] - 2023年1-6月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4,449,596.17元,同比增长20.8%[130] 子公司与投资 - 控股子公司杭州无龄生物科技功能性护肤品线上销售实现营业收入15,208,909.16元,净利润1,666,821.81元[64] - 山西鼎正生物医药研发业务净利润达19,755,681.55元,但净资产为负值-21,859,373.05元[65] - 公司新设立全资子公司锦波医学生物材料(北京)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500万元,纳入合并报表范围[67][68] - 公司本期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孙公司共9家,较上年度增加1家[150] 荣誉与资质 - 公司再次荣获"山西省优秀民营企业"称号[4]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 上市与融资 - 公司于2023年6月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4] - 公司于2023年7月20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20] - 公司普通股总股本为62,336,000股[20] - 公司公开发行股票500万股,行使超额配售权新增发行75万股,总股本增至6808.6万股[22] - 公司于2023年7月20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5,000,000股,并于2023年8月18日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新增发行750,000股,总计发行5,750,000股[1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注册资本为6,233.60万元,股份总数6,233.60万股(每股面值1元)[149] 负债与权益 - 短期借款从2022年12月的2519万元增长至2023年6月的6124万元,增长143.2%[113] - 合同负债从2022年12月的549万元增长至2023年6月的3287万元,增长499%[113] - 未分配利润从2022年12月的2.58亿元增长至2023年6月的3.67亿元,增长42.5%[114]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022年12月的1.25亿元增长至2023年6月的1.67亿元,增长33.5%[116]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2022年12月的6992万元增长至2023年6月的1.41亿元,增长101.2%[116] - 流动负债合计增长69.2%至215,557,097.82元,主要由于短期借款增加143.2%[117] - 合同负债同比激增511.1%至30,508,076.15元[117] - 未分配利润增长44.1%至415,852,822.50元[118] - 负债总额增长20.5%至445,611,077.67元,所有者权益增长26.8%至601,406,267.53元[117][118] - 长期借款减少24.8%至42,730,613.45元,租赁负债增长5.5%至119,672,912.11元[117]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累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2.3亿元,但未超过审议的1.5亿元限额[63] - 公司部分高管及核心员工参与战略配售,金额不超过2,500万元[79] -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承诺限售期为12个月[79] - 公司无新增承诺事项,原有承诺均正常履行[80] - 公司无股东及关联方占用资金或资产情况[79] - 公司被查封、扣押、冻结或抵押质押资产情况未披露具体金额[81] - 半年度权益分派预案为每10股派现5元,无送股或转增[95] - 公司总股本为62,336,000股,普通股股东人数为459人[86] - 核心员工有限售股份数量为0,无限售股份数量为914,831股[86] - 股东任先亮与刘丽萍为夫妻关系,与任先炜为兄弟关系[89] - 公司报告期内无普通股股票发行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92] - 公司无质押、司法冻结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无变化[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