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克莱特(831689)
icon
搜索文档
克莱特(831689) - 关于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的公告
2024-04-26 21:14
市场表现与订单情况 - 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约4.3亿元 [2] - 2023年海洋工程增长主要来自集装箱船和汽车运输船订单,2023年全球汽车运输船订单达80艘合68万CEU [3] - 集装箱船单船风机价值约100万元,PCTC船单船价值在100-350万元之间 [4] - 公司在集装箱船和汽车运输船市场占有率较高 [4] 核电与新能源业务 - 2023年核电领域取得突破,在手合同超过9,000万元 [5] - 2024年国内核电行业新开工投资规模预计达1,890亿元,总投资规模近4,000亿元 [6] - 新能源机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样机已于2024年1月交付装车,目前处于联合调试阶段 [6] 轨道交通业务结构 - 动车组业务约占收入10% [6] - 内燃机车业务约占收入40% [6] - 电力机车业务约占收入15% [6] - 地铁业务约占收入15% [6] - 检修业务约占收入20% [6] 子公司与国际化布局 - 克莱特墨西哥有限公司2024年一季度末在手订单超过1,000万元 [7] - 设立广东子公司旨在降低运输成本并拓展珠三角业务 [8] - 设立香港子公司旨在开拓国际化业务场景,提升国际竞争力 [8] 2024年市场展望 - 随着墨西哥公司业务开拓和成为Wabtec NPI供应商,对2024年海外市场持乐观态度 [2] - 2024年海洋工程预期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3] - 核电业务未来发展前景乐观 [5]
北交所信息更新: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增21%,新能源及海洋工程等领域有望持续放量
开源证券· 2024-02-29 00:00
北交所信息更新 北 交 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增21%,新能源及海洋工程等领域有望持续放量 所 克莱特(831689.BJ) 研 ——北交所信息更新 究 2024年02月29日 诸海滨(分析师) 赵昊(分析师) 万枭(联系人) 投资评级:增持(维持) zhuhaibin@kysec.cn zhaohao@kysec.cn wanxiao@kysec.cn 证 书编号:S0790522080007 证书编号:S0790522080002 证书编号:S0790122090009 日期 2024/2/28  2023年业绩快报:预计营收5.08亿元(+20%)、归母净利润6071万元(+21%) 据2023年业绩快报,公司预计实现营收5.08亿元(+20%)、归母净利润6071.19 当前股价(元) 13.45 万元(+21%);扣非归母净利润5496.75万元(+20%)。业绩增长主要原因为公 一年最高最低(元) 18.98/7.75 北 交 总市值(亿元) 9.87 司受益于新增汽车运输船业务,集装箱船和汽车运输船订单同比增加;同时,依 所 流通市值(亿元) 4.80 托地理位置优势,公司更多参与山东半岛项目 ...
克莱特(831689)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6 00:00
营业收入与增长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6,927,262.43元,同比增长15%[15] - 2022年7-9月营业总收入为106,927,262.43元,同比增长15.0%[51] - 2022年1-9月营业总收入为302,754,328.49元,同比增长4.0%[51] - 2022年7-9月营业收入为106,927,262.43元,同比增长15.0%[56] 净利润与盈利能力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81,561.70元,同比下降6.34%[16] - 2022年7-9月净利润为13,277,768.68元,同比下降6.4%[53] - 2022年1-9月净利润为33,684,114.57元,同比下降10.8%[53] - 2022年1-9月净利润为33,725,808.28元,同比下降10.7%[5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非)为9.46%,同比下降3.23个百分点[15] - 2022年7-9月营业利润为12,812,865.66元,同比下降22.2%[57] - 2022年7-9月基本每股收益为0.18元/股,同比下降18.2%[54] - 2022年1-9月基本每股收益为0.48元/股,同比下降21.3%[5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72,285.47元,同比增长145.93%[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长205.35%,净增加1549.47万元,主因应收票据和应付票据到期结算[20] - 2022年1-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040,372.92元,同比增长205.3%[59] - 2022年1-9月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79,910,539.11元,同比增长56.8%[5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总计182,239,353.39元,其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入179,910,539.11元[61][6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总计158,449,979.86元,包括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82,235,502.75元[62]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789,373.5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5%[62] 资产与负债 - 公司资产总计598,252,900.75元,同比增长22.14%[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93,831,593.04元,同比增长36.27%[15] - 资产总计从2021年12月31日的489,826,840.68元增长至2022年9月30日的598,252,900.75元,增幅约22.1%[4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2021年12月31日的289,004,251.50元增长至2022年9月30日的393,831,593.04元,增幅约36.3%[4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93,869,493.73元,同比增长36.3%[49] - 流动负债合计为189,013,465.05元,同比增长5.9%[49] 应收账款与存货 - 应收账款期末较期初增加37.86%,主要因新增客户收入款项未到期[17] - 应收账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107,219,967.73元增加至2022年9月30日的147,812,925.09元,增长约37.9%[43] - 存货从2021年12月31日的96,329,934.78元上升至2022年9月30日的120,284,769.39元,增长约24.8%[43] 货币资金与融资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98,965,699.81元,主要来自2022年1-9月发行股份融资[17] - 货币资金从2021年12月31日的15,868,144.09元增长至2022年9月30日的98,965,699.81元,增幅显著[4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增加7717.11万元,源于公开发行股份融资[2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总计122,515,299.75元,其中吸收投资98,854,716.98元,取得借款23,660,582.77元[6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491,134.26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和借款[6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7,518,699.81元,较期初大幅增加83,097,555.72元[60] 研发费用 - 2022年7-9月研发费用为5,032,894.19元,同比增长71.6%[52] - 2022年1-9月研发费用为11,864,571.87元,同比增长23.9%[52] - 2022年1-9月研发费用为11,864,571.87元,同比增长23.9%[56] 财务费用与其他收益 - 2022年1-9月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72.09%,主要受外汇汇率变动和协定存款利息收入增加影响[20] - 2022年7-9月财务费用为-1,477,630.68元,同比减少238.3%[56] - 其他收益同比减少77.64%,因2021年收到政府补助合计521万元(含专精特新等专项)[20] -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3.5万元,其中政府补助122.8万元,非流动资产处置亏损96.1万元[23] 投资活动 - 投资活动现金流绝对值增长51.11%(498.65万元),因新能源装备研发中心项目启动[2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总计14,742,165.08元,主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6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232,652.53元,主要由于购建固定资产等支出[62]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无限售股份占比从35.62%降至35.48%,核心员工持股减少15.6万股至93.8万股(占比1.28%)[26] - 控股股东威海克莱特集团持股45.34%(3332.8万股),其中限售股占比99%[27] -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80%,实际控制人王新、盛军岭为夫妻关系[28] - 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向30名员工定向增发300万股,发行价格为4.18元/股,筹集资金总额为1,254.00万元[35][36] 固定资产与抵押 - 固定资产从2021年12月31日的94,117,893.62元减少至2022年9月30日的88,130,830.99元,下降约6.4%[44] - 公司固定资产抵押账面价值为40,857,053.15元,占总资产的6.83%[40] - 公司无形资产抵押账面价值为11,638,931.77元,占总资产的1.94%[40] - 公司货币资金受限金额为1,576,000.00元,占总资产的0.26%[40] - 公司应收票据质押金额为18,820,000.00元,占总资产的3.15%[40] 借款与授信 - 短期借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26,039,097.19元减少至2022年9月30日的24,047,754.56元,下降约7.6%[44] - 长期借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9,950,000.00元大幅减少至2022年9月30日的3,500,000.00元,下降约64.8%[44] - 公司以不动产抵押向中国银行申请2,700万元人民币授信额度[39] - 公司以不动产抵押向中国农业银行申请不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授信额度[39] 应付账款 - 应付账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75,993,243.49元增加至2022年9月30日的92,202,619.70元,增长约21.3%[44] 信用减值损失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35.21%,因收回大连船舶重工及三角轮胎五年以上应收款[20] - 2022年1-9月信用减值损失为-1,957,097.35元,同比减少35.2%[57] 合同负债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429.60万元,较期初减少37.72%[19] 资本公积 - 资本公积期末较期初增加64.89%,主要因发行股份溢价[19] 员工薪酬 - 2022年1-9月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41,267,640.11元,同比增长17.7%[59]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41,160,462.74元,同比增长17%[62] 股利与利息支付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23,189,448.51元,同比增长65%[60][62] 关联交易 - 公司向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销售商品预计金额为2000万元[33] - 公司向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实际销售商品金额为266.71万元[34] 海外投资 - 公司设立克莱特墨西哥有限公司,投资金额为49,500元[34][35] 流动资产 - 流动资产合计从2021年12月31日的352,839,031.32元增至2022年9月30日的457,313,732.51元,增长约29.6%[43] 管理费用 - 2022年7-9月管理费用为6,407,163.82元,同比增长14.9%[56]
克莱特(831689)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4 00:00
克莱特 NEEQ : 831689 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Weihai Creditfan Ventilator co., Ltd.) 2022 半年度报告 1 公司半年度大事记 2022 年 3 月 21 日公司成功登陆北交所。 2022 年 3 月,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速动车 组智能化轻量化通风除尘系统"通过科技 成果评价,填补了国内空白。 2022 年 6 月公司获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 业。 公司募投项目--新能源装备研发中心项目 开工建设。 2 | 第一节 |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4 | | --- | --- | --- | | 第二节 | 公司概况 | 8 | | 第三节 | 会计数据和经营情况 | 10 | | 第四节 | 重大事件 | 34 | | 第五节 | 股份变动和融资 | 49 | | 第六节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变动情况 | 55 | | 第七节 | 财务会计报告 | 59 | | 第八节 | 备查文件目录 | 144 |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 其内容 ...
克莱特(831689)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6 00:00
财务业绩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8841.44万元,同比增长5.24%[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8.58万元,同比下降4.26%[16] - 基本每股收益0.11元/股,同比下降21.21%[1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计算)为2.76%,上年同期为3.41%[16] - 公司2022年1-3月营业总收入为88,414,430.25元,同比增长5.25%[47] - 公司2022年1-3月营业总成本为78,853,657.2元,同比增长9.32%[47] - 2022年1-3月营业收入为88,414,430.25元,同比增长5.25%[51] - 2022年1-3月净利润为8,085,831.25元,同比下降4.26%[52] - 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56%至9,584,617.32元[52]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4.26%至1,426,911.40元[5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2.81万元,上年同期为-1211.68万元,同比改善199.27%[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740,817.90元,同比增长126.77%[5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28,093.33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2,116,755.08元有显著改善[55][5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03,754,716.98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98,754,716.98元和借款收到的现金5,000,000.00元[55][5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30,440.59元,主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55][5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9,957,633.22元,相比期初的14,421,144.09元大幅增加[56][59]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5,195,031.42元,同比增长约30%[55][58]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2,956,857.54元,同比增长约60%[55][58] -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558,801.15元,同比增长约380%[55][58]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4,500,000.00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100,000.00元略有增加[58][5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05,536,489.13元,去年同期为-10,441,069.04元[56][59]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381,163.61元,同比下降约14%[58][59] 资产负债情况 - 资产总计5.67亿元,同比增长15.79%[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9亿元,同比增长35.03%[16] - 资产负债率(合并)为31.19%,较上年同期的41.00%有所下降[16] - 受限资产总额为80,775,613.21元,占总资产的16.51%,主要用于银行贷款担保[35] - 货币资金从2021年底的15,868,144.09元增至2022年3月的119,957,633.22元,增长656%[39] - 应收账款从2021年底的107,219,967.73元增至2022年3月的121,693,133.45元,增长13.5%[39] - 应收票据从2021年底的64,247,874.17元降至2022年3月的44,783,384.51元,下降30.3%[39] - 固定资产从2021年底的94,117,893.62元降至2022年3月的92,163,852.42元,下降2.1%[39] - 短期借款从2021年底的26,039,097.19元增至2022年3月的26,550,994.03元,增长2%[40] - 应付账款从2021年底的75,993,243.49元降至2022年3月的62,899,206.45元,下降17.2%[40] - 合同负债从2021年底的6,897,485.29元增至2022年3月的8,694,954.36元,增长26%[40] - 总资产从2021年底的489,826,840.68元增至2022年3月的567,161,883.22元,增长15.8%[39] - 流动负债从2021年底的178,546,272.53元降至2022年3月的155,459,989.52元,下降12.9%[40] - 公司2022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为433,152,419.34元,较2021年底增长22.77%[44] - 公司2022年3月31日负债合计为176,912,366.53元,较2021年底下降11.9%[45] - 公司2022年3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90,249,516.69元,较2021年底增长35.02%[45] - 公司2022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119,957,633.22元,较2021年底增长655.9%[43] - 公司2022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121,693,133.45元,较2021年底增长13.5%[43] - 公司2022年3月31日固定资产为92,163,852.42元,较2021年底下降2.08%[44] - 公司2022年3月31日短期借款为26,550,994.03元,较2021年底增长1.97%[44] - 公司2022年3月31日未分配利润为85,501,532.32元,较2021年底增长10.44%[45]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人数为29,890人[21] - 公司注册资本从6340万股增至7340万股[21] - 威海克莱特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4.87%的股份,为最大股东[23] - 核建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融核产业发展基金(海盐)合伙企业持有公司10.48%的股份[23] - 深圳市中广核汇联二号新能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公司7.01%的股份[23] - 百意(威海)股权投资中心持有公司4.09%的股份[23] - 中车资本(天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84%的股份[23] - 红塔创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02%的股份[24] - 青岛东润创业投资中心持有公司2.96%的股份[24] -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专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2.04%的股份[24] - 公司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为80.66%[24] - 王新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分别持有威海克莱特集团有限公司10%的股权和百意(威海)股权投资中心15%的出资比例[24] - 公司向30名员工组成的百意(威海)股权投资中心定向增发300万股股票,发行价格为4.18元/股,筹集资金总额为1,254万元[29] - 员工持股计划新增股份于2021年6月23日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29] 费用与支出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8.58%至3,770,512.68元[5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30%至3,491,694.17元[51]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改善96.89%至-65,154.66元[51]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45%至5,693,019.04元[51] 承诺与履行 - 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自2022年1月11日起履行资金占用、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等多项承诺[29][30][31] - 公司及董监高自2022年1月11日起履行关于稳定股价预案、填补被摊薄即期回报措施的承诺[30][31]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自2022年1月11日起履行分红承诺和损失赔偿承诺[30][31] - 公司及董监高自2022年1月11日起履行关于未履行承诺时约束措施的承诺[31] - 董监高自2015年1月19日起履行同业竞争承诺和首次任职时承诺[31] - 报告期内公司相关承诺均正常履行,无超期未履行或违反承诺的情形[32]
克莱特(831689) - 2021 Q4 - 年度财报(更正)
2022-04-26 00:00
公司资质与荣誉 - 公司获批威海市通风机流体技术重点实验室[5] - 公司获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证[5] - 自主研发的JZL/ZF12.0-13蒸发冷轴流风机等三款产品入选国家级节能技术推荐目录[6] - 公司被列入2021年度绿色制造名单,获评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 - 公司被评为山东省瞪羚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 财务表现 - 2021年营业收入为3.92亿元,同比增长37.43%[30]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77万元,同比增长80.24%[31] - 2021年毛利率为29.66%,较2020年的31.57%有所下降[31]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4万元,同比下降61.76%[35] - 2021年末总资产为4.90亿元,同比增长19.83%[33] - 2021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3.54,较2020年的2.81有所提升[35] - 2021年存货周转率为3.08,较2020年的2.22有所提升[35]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73元,同比增长73.81%[31]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13%,较2020年的10.40%显著提升[31] - 2021年度营业收入较2020年度增加37.43%,达到129,458,515.73元,主要由于能源通风冷却设备订单增加[52] - 2021年度营业成本同比增加41.27%,达89,191,518.47元,受大宗物资涨价及收入增长影响[52] - 2021年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75.19%,净利润同比增长80.24%,主要受益于销售收入增长[52] - 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43%至3.92亿元,主要受益于能源通风冷却设备订单增加[85][86] - 净利润同比增长80.24%至4577万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75.19%,主要受销售收入增长驱动[85][86]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1.27%至2.75亿元,毛利率下降1.91个百分点至29.66%,受大宗物资涨价影响[85][86] - 能源通风冷却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98%至9283万元,成为最大增长动力[91][94] -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2.33%至3541万元,境内收入同比增长40.55%至3.56亿元[92][93] - 前五大客户贡献50.37%销售额,最大客户占比19.59%[97]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69.94%,合同负债增长50.30%,反映业务规模扩张[81][82] - 政府补助同比激增569.27%至662万元,推动其他收益增长[85][87] - 资产负债率41%,流动比率1.98,显示财务状况稳健[8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1.76%至9,336,019.16元,主要因电汇付款方式增加[101][10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64.39%至-5,477,500.50元,源于固定资产投资减少[101][10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69.09%,主要因实施员工持股计划[102] 风险因素 -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存在对重大客户依赖的风险[16] -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生产成本和盈利水平[15] - 产品质量风险较高,故障可能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15] - 公司面临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市场竞争风险[16] - 报告期内公司重大风险未发生重大变化[16] - 公司无新增风险因素报告期内[141]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费用调整重述后为5,619,658.31元,较调整前增加6.4%(原5,281,883.11元)[4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61%至1498万元,占营收比重下降至3.82%[85][86] - 研发支出同比增长5.6%至14,977,133.75元,但占营收比例从5.0%降至3.8%[110] - 研发人员总数增加1人至92人,其中硕士学历人员增加2人至10人[111] - 公司专利数量从57项增至79项,发明专利数量保持5项不变[112] - 研发项目聚焦高铁牵引系统、核电站冷却机组等高端装备领域技术升级[113] - 公司计划新建研发中心大楼,提升通风冷却设备研发效率和技术水平[137] 行业与市场 - 风机行业2019年产量同比增长15.7%,达18,027,233台,公司聚焦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领域[55] - 2016-2020年中国动车组数量从15,590辆增长至32,569辆,复合增长率20.22%,预计2021年达到36,723辆[57] - 未来15年中国将建设高铁3.21万公里,年均新增2,140公里,预计每年新造动车组需求211组,至2035年增加总量3,165组[57] - 2020年全球风电装机总容量733.28GW,其中海上风电34.57GW,中国新增风电装机71.67GW(陆上68.61GW,海上3.06GW)[61] - "十四五"期间中国计划新增陆上风电装机289GW(约7.23万台主机),海上风电24GW(约3,000台主机)[62] - "十四五"期间中国风电领域通风机需求量7.23万台,通风冷却系统需求量8.13万台[63] - 2020年全球燃气轮机市场规模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3.47%,预计2023年达251亿美元[66] - 中国在运核电机组49台,总装机容量5,105.816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三[67] - 中国在建、待核准及规划核电机组共99台,预计为核电风机提供19.80-29.70亿元市场空间[69] - 2021年一至三季度集装箱船新接订单约为去年同期14倍[70] - 2020年我国制冷风机销售量达14.2万台,同比增长15.91%[74] - 冷冻冷藏食品工业2019年营业收入2.0万亿元,同比增长9.5%,占食品工业比重24.9%[74] - 2020年全国城轨运营里程达7,969.7公里,车辆数量45,245辆,预计2021年将达50,443辆[123] - "十三五"期间铁路投资超2.8万亿元,2025年铁路网规划达17.5万公里,高铁3.8万公里[124] - 每列城轨车辆风机投入约30万元,"十三五"期间市场容量约2亿元,维修高峰期将至[125] - 2021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全球占比50%,预计2022年完工量超4,000万载重吨[126] - 2021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32,848万千瓦,同比增长16.6%,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25%[128] - 核电发电量占比2019年全球为9.9%,中国为4.8%,低于全球水平[129] - 中国核电装机目标2020年达到5,800万千瓦,年均增速16.5%,预计2030年核电站数量超110座[129] - 燃气轮机领域2020年全国装机目标5,500万千瓦,未来五年新增1,600万千瓦[131] - 冷却塔市场规模2018年达132.6亿元,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达48.5亿美元[132] - 2021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117亿元,需求量达3.02亿吨,增速13.9%[133] 公司运营 - 公司采取"年度计划采购+订单驱动采购"模式,核心工序自主生产,非核心工序外包[48][49] - 公司通风冷却产品设计使用寿命10年以上,核电行业产品最长可达60年[57] - 公司已取得核电领域产品开发资质,并与中国中车等龙头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58][69] - 公司舰船风机通过ATEX及多国船级社认证,配套大船重工、中集来福士等企业[127] - 公司自2009年起垄断核电应急柴油机发电机组通风机市场,累计供货超1,000台套[130] - 公司为GE中国燃气轮机配套风机的唯一供应商,占据50%市场份额[131] - 公司制冷风机产品长期供货给大连冰山、烟台冰轮等冷冻行业龙头企业[134] - 公司强化国内外市场布局,推进欧美业务增长[138] - 公司员工总数从398人增至411人,其中生产人员增加12人至219人,技术人员增加1人至92人[199] - 员工教育程度:硕士从10人增至16人,本科从81人增至82人,专科及以下从307人增至313人[199] - 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达成定向培训合作协议,开发后E时代领导人培训、卓越首席人才官等课程[200] - 公司持续推进生产数字化建设,2021年实现员工薪酬输入可视化、可追溯[200] 资本运作与股权结构 - 公司于2022年3月21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后总股本由6340万股增至7340万股[27] - 无限售股份总数从59,057,849股减少至18,203,050股,比例从97.78%降至28.71%[160] - 有限售股份总数从1,342,151股增加至45,196,950股,比例从2.22%升至71.29%[161]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有的无限售股份从33,282,799股减少至0股[160] - 公司总股本从60,400,000股增加至63,400,000股[161] - 公司普通股股东人数为213人[161] - 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新增股本300万股,限售期36个月[162] - 威海克莱特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51.95%的股份,共计32,936,000股,全部为限售股份[163] - 核建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融核产业发展基金持有公司12.13%的股份,共计7,690,000股,全部为限售股份[164] - 深圳市中广核汇联二号新能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公司8.12%的股份,共计5,150,000股,全部为无限售股份[164] - 百意(威海)股权投资中心新增持股3,000,000股,持股比例达到4.73%,全部为限售股份[164] - 中车资本(天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45%的股份,共计2,822,000股,全部为无限售股份[164] - 红塔创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50%的股份,共计2,219,000股,全部为无限售股份[165] - 青岛东润创业投资中心减持36,637股后持有2,170,363股,持股比例降至3.42%,全部为无限售股份[165] - 前十名股东合计持有公司92.65%的股份,共计58,741,663股[166] - 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新通过威海克莱特集团和百意投资间接持有公司股份[166] - 威海克莱特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注册资本1000万元[167] - 盛才良家族直接及间接控制公司58.87%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168] - 2021年第一次股票定向发行募集资金1254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发行价格4.18元/股,发行数量300万股[171] - 2022年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08亿元,用于新能源装备研发中心项目和新能源通风冷却设备制造车间项目,发行价格10.8元/股,发行数量1000万股[173] - 2017年第一次股票发行募集资金2987万元,报告期内使用64.9万元,变更部分资金用途至补充流动资金及其他项目[175][177] - 2021年第一次股票发行募集资金1254万元已全部使用完毕,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75][178] - 公司2021年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现2元(含税)[184] - 年度分配预案为每10股送3股,无现金分红和转增[186] - 公司不存在募集资金用于财务性投资或变相改变用途的情形[178] 财务调整与资产状况 - 应收账款调整重述后为95,803,688.98元,较调整前减少12.3%(原109,212,954.22元)[44] - 研发费用调整重述后为5,619,658.31元,较调整前增加6.4%(原5,281,883.11元)[44] - 合同资产新增4,741,527.85元(调整前无此项)[44] - 其他非流动资产调整重述后达13,913,104.82元,较调整前增长136%(原5,894,940.07元)[44]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5,868,144.09元,同比增长16.90%[76]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较期初增长346.39%,主要因收入增长导致票据增加[78][79] - 存货期末余额96,329,934.78元,同比增长22.74%[78]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75,993,243.49元,同比增长69.94%[78]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0,因本期转固导致减少100%[78][79] - 长期借款期末较期初减少33.67%,因偿还505万元借款[79]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较期初增长37.48%,主要因发行权益性证券费用增加[80] - 公司抵押不动产总价值为16,348,875.86元,占总资产比例3.34%[155] - 公司抵押土地使用权总价值为7,914,552.86元,占总资产比例1.62%[156] - 公司受限资产总额为80,775,613.21元,占总资产比例16.51%[156] - 公司资产存在被查封、扣押、冻结或抵押、质押的情况[143]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对2018-2020年度及2021年半年度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差错追溯调整,涉及合并及母公司报表[116] - 2021年1月新设控股子公司烟台核电工业热管理研究院有限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增加1户[117] - 公司报告期内发生诉讼/仲裁事项,累计金额为321,532元,占期末净资产比例为0.11%[145] - 公司实施2021年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向30名员工定向增发300万股,发行价格为4.1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254万元[147] - 公司存在股权激励计划且报告期内员工持股计划持有人未发生变动[147]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存在多项正在履行中的承诺事项,包括资金占用、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等[149][151] - 公司及董监高承诺履行稳定股价预案及填补被摊薄即期回报措施[151] - 公司承诺分红政策并正在履行中[151] - 公司所有承诺事项均正常履行,无超期未履行或违反承诺情形[153] - 公司无股东及关联方占用或转移资金、资产的情况[147] - 公司无重大对外担保及借款事项[143] 社会责任与环保 - 2021年累计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捐赠40万元,向济南大学捐赠66万元"才良助学金"[118][119] - 公司废气处理设施处理能力达颗粒物90,000m³/h、挥发性有机物176,000m³/h,并实时监控排放数据[122] 高管与董事会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薪酬情况:董事长盛才良年度税前报酬39.75万元,总经理盛军岭39.15万元,副总经理王新24.42万元[189] - 公司董事会9人,监事会3人,高级管理人员4人[189] - 盛军岭持有公司0.9%股份(570,000股),王新持有1.29%股份(817,200股)[193] 融资与贷款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抵押贷款和保证贷款合计融资6400万元,利率范围3.85%-4.85%[181][182] - 2021年抵押贷款主要来自中国银行威海分行和农业银行威海高区支行,单笔金额300万至995万元不等[181] - 2021年保证贷款来自中信银行威海支行,金额500万元,利率3.85%[182]
克莱特(831689)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06 00:00
企业资质与荣誉 - 公司2021年4月获批威海市通风机流体技术重点实验室[5] - 公司2021年10月被评为山东省瞪羚企业,11月被评为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 - 2021年4月获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证[6] - 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2021年度绿色制造名单,获评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8] 产品与技术 - 自主研发的JZL/ZF12.0-13蒸发冷轴流风机、CZ-80A船用轴流通风机和数据中心冷却用高效通风机入选多个国家级节能技术产品目录[7] - 公司通风冷却产品设计寿命10年以上,核电领域产品寿命最长可达60年[57] - 公司已取得核电领域产品开发资质,并与中国中车等龙头客户建立稳定合作[58][69] - 公司舰船风机通过ATEX及多国船级社认证,客户包括大船重工、中海油等[127] - 公司制冷风机产品长期供货给大连冰山、烟台冰轮等冷冻行业龙头企业[134] 财务表现 - 2021年营业收入为3.92亿元,同比增长37.43%[30]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77万元,同比增长80.24%[31] - 2021年毛利率为29.66%,较2020年的31.57%有所下降[31]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4万元,同比下降61.76%[35] - 2021年总资产增长率为19.83%,较2020年的8.35%显著提升[36] - 2021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3.54,较2020年的2.81有所改善[35] - 2021年存货周转率为3.08,较2020年的2.22有所提升[35]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13%,较2020年的10.40%大幅增长[31]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73元,同比增长73.81%[31] - 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2万元[40] - 2021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43%至129,458,515.73元,主要由于能源通风冷却设备订单增加[52] - 2021年度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1.27%至89,191,518.47元,受大宗物资涨价及收入增长影响[52] - 2021年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75.19%,净利润同比增长80.24%,主要受益于销售收入增长[52] - 应收账款调整后为95,803,688.98元,较调整前下降12.3%[44] - 研发费用调整后为5,619,658.31元,较调整前增长6.4%[4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8.9%至75,081,614.64元[45] - 其他流动资产调整后为1,148,493.90元,较调整前增长113.2%[44]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5,868,144.09元,同比增长16.90%,占总资产比重3.24%[76]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较期初增长346.39%,主要因收入增长导致票据增加[79] - 存货期末余额96,329,934.78元,同比增长22.74%,占总资产19.67%[76][78]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75,993,243.49元,同比增长69.94%,占总资产15.51%[78] - 长期借款期末较期初减少33.67%,主要因偿还505万元借款[79] - 预付款项期末较期初增长66.06%,主要因预付电机款增加[79]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较期初增长37.48%,主要因发行权益性证券费用增加[80] - 公司应付账款期末余额较期初增加69.94%,主要因业绩增长导致应付材料款增多[81]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较期初增长50.30%,源于项目订单预付款增加[82] - 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43%至3.92亿元,营业成本增长41.27%至2.75亿元,毛利率下降1.91个百分点至29.66%[85][86] -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80.24%至4577万元,主要受销售收入增长驱动[85][86] - 能源通风冷却设备收入同比增长58.98%至9283万元,贡献最大增量[91][94] - 冷却塔空冷器风扇收入增长68.37%至8047万元,但毛利率下降4.88个百分点[91]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合计1.97亿元,占总营收50.37%[97] - 境内收入增长40.55%至3.56亿元,境外收入增长12.33%至3541万元[92][9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61%至1498万元,占营收比重降至3.82%[85] - 公司资产负债率41%,流动比率1.98,现金流状况可控[83]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为62,305,331.63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4.49%[9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1.76%至9,336,019.16元,主要因电汇付款方式增加[101][10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64.39%至-5,477,500.50元,因固定资产投资减少[101][10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69.09%,因实施员工持股计划[102] 研发与创新 - 研发支出同比增长5.6%至14,977,133.7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8%[110] - 研发人员总数92人,其中硕士10人(占比10.87%),本科49人(占比53.26%)[111] - 公司专利数量从57项增至79项,其中发明专利保持5项[112] - 研发项目聚焦高铁牵引系统、11MW海上发电机水冷系统等关键技术[113] - 新建研发中心大楼以提升通风冷却设备研发效率和技术水平[137] 行业与市场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新能源装备、海洋工程及舰船等领域,客户包括中国中车、明阳智能、GE等[15] - 风机行业2019年产量同比增长15.7%,下游高端装备需求持续增长[55] - 2016-2020年中国动车组数量从15,590辆增长至32,569辆,复合增长率20.22%,预计2021年达到36,723辆[57] - 未来15年中国将建设高铁3.21万公里,年均新增2,140公里,预计每年新造动车组需求211组,至2035年增加总量3,165组[57] - 2020年全球风电装机总容量733.28GW,其中海上风电34.57GW,中国新增风电装机71.67GW(陆上68.61GW,海上3.06GW)[61] - "十四五"期间中国计划新增陆上风电装机289GW(对应主机7.23万台),海上风电24GW(对应主机3,000台)[62] - "十四五"期间中国风电领域通风机需求量7.23万台,通风冷却系统需求量8.13万台[63] - 2020年全球燃气轮机市场规模225.4亿美元(同比+3.47%),预计2023年达251亿美元[66] - 中国在运核电机组49台(总装机5,105.8万千瓦),全球排名第三,在建及规划机组99台[67][69] - 每台核电机组风机投资额2,000-3,000万元,99台在建/规划机组对应市场空间19.8-29.7亿元[69] - 2021年一至三季度集装箱船新接订单约为去年同期14倍,呈现井喷式增长[70] - 2020年我国制冷风机销售量达14.2万台,同比增长15.91%,连续6年上升[74] - 冷冻冷藏食品工业2019年营业收入2.0万亿元,同比增长9.5%,占食品工业比重24.9%[74] - 2020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7,969.7公里,车辆数量45,245辆,预计2021年增至50,443辆(复合增长率17.11%)[123] - "十三五"期间铁路投资超2.8万亿元,2025年铁路网规划达17.5万公里(高铁3.8万公里)[124] - 轨道交通风机市场容量约2亿元(每列车风机投入30万元,预计新增3,000列车)[125] - 2021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全球占比50%,预计2022年完工量超4,000万载重吨[126] - 2021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32,848万千瓦(同比+16.6%),2030年风电/太阳能目标装机12亿千瓦[128] - 核电发电量占比2019年全球为9.9%,中国为4.8%,低于全球水平[129] - 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目标5800万千瓦,年均增速16.5%,预计每年投产600万千瓦[129] - 2018年中国冷却塔市场规模达132.6亿元,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达48.5亿美元[132] - 2021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117亿元,需求量达3.02亿吨[133]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主要原材料为电机、板材、型材等[15] -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存在对重大客户依赖的风险[16] - 公司产品质保期较长且需要库存备品备件,存在较高的质量成本和质量风险[16]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风险,特别是在轨道交通、海洋工程和高技术船舶等高端领域[16] - 疫情影响采购、生产和销售,但不会对公司长期经营造成重大影响[139]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实施2021年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向30名员工定向增发300万股股票,发行价格为4.18元/股,筹集资金总额为1,254万元[147] - 公司存在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143] - 公司存在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被抵押、质押的情况[143] - 公司存在已披露的承诺事项,包括资金占用、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等承诺,目前正在履行中[149][151] - 公司不存在对外担保事项、对外提供借款、重大关联交易事项[143] - 公司不存在报告期内未结案或结案的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46] - 公司不存在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或转移公司资金、资产及其他资源的情况[147] - 公司不存在年度报告披露后面临退市情况[143] - 公司不存在被调查处罚或失信情况[143] - 公司抵押不动产总价值为16,348,875.86元,占总资产比例3.34%[155] - 公司抵押土地使用权总价值为7,914,552.86元,占总资产比例1.62%[156] - 公司受限资产总额为80,775,613.21元,占总资产比例16.51%[156] - 无限售股份总数从59,057,849股减少至18,203,050股,比例从97.78%降至28.63%[160] - 有限售股份总数从1,342,151股增加至45,196,950股,比例从2.22%升至71.29%[161]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有的无限售股份从33,282,799股减少至0股[160]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有的有限售股份从1,040,401股增加至37,323,200股[161] - 公司总股本从60,400,000股增加至63,400,000股[161] - 公司普通股股东人数为213人[161] - 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新增股本300万股,限售期36个月[162] - 威海克莱特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持股32,936,000股,占比51.95%[163] - 核建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7,690,000股,占比12.13%[164] - 深圳市中广核汇联二号新能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5,150,000股,占比8.12%[164] - 百意(威海)股权投资中心持股3,000,000股,占比4.73%,报告期内新增持股3,000,000股[164] - 中车资本(天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822,000股,占比4.45%[164] - 红塔创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219,000股,占比3.5%[165] - 青岛东润创业投资中心持股2,170,363股,占比3.42%,报告期内减持36,637股[165] - 盛才良家族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直接及间接控制公司58.87%股权[168] - 公司前十名股东合计持股58,741,663股,占比92.65%[166] - 公司控股股东威海克莱特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167] 融资与投资 - 2021年第一次股票发行募集资金1254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75] - 2022年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08亿元用于新能源装备研发中心及制造车间项目[173] - 2017年第一次股票发行募集资金2987万元中变更397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项目内调整[175] - 2021年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现2元[184] - 2021年度拟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现3元[186] - 公司2021年通过抵押贷款累计融资6400万元[182] - 新能源通风冷却设备制造车间项目使用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73] - 2017年募集资金结余部分调整至仓储物流升级及喷漆线项目[177] - 2021年抵押贷款最高单笔金额达995万元(利率4.85%)[181] - 公司所有募集资金均按审议用途使用完毕无违规情形[178] 高管与员工 - 公司董事长盛才良2021年度税前报酬为39.75万元[189] - 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盛军岭持有570,000股普通股,占比0.9%[193] - 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王新持有817,200股普通股,占比1.29%[193] - 公司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张开芳持有150,000股普通股,占比0.24%[193] - 公司职工代表监事李正伟持有10,000股普通股,占比0.02%[193] - 公司监事夏江丽持有55,000股普通股,占比0.09%[193] - 公司财务总监郑美娟持有30,000股普通股,占比0.05%[193] - 公司2021年度员工总数从398人增加至411人,其中生产人员增加12人至219人[199] - 公司硕士学历员工从10人增加至16人,本科员工从81人微增至82人[199] - 公司2021年实现了员工薪酬输入可视化、可追溯的数字化建设[200] 其他事项 - 新设控股子公司烟台核电研究院(注册资本200万元),目前尚未开展实际经营[103][104][107] - 公司享受15%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108] - 公司对2018-2020年度及2021年半年度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差错追溯调整,涉及合并及母公司报表[116][117] - 2021年1月新设控股子公司烟台核电工业热管理研究院有限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增加1户[117] - 2021年累计向教育机构捐赠106万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0万元、济南大学66万元)[118][119] - 废气处理设施包括颗粒物(90,000m³/h)和挥发性有机物(176,000m³/h)处理系统,运行正常并接入政府监控平台[121][122] - 公司自2009年起垄断核电应急柴油机发电机组通风机市场,累计供货超1000台套[130] - 燃气轮机领域,公司是GE在中国燃气轮机配套风机的唯一供应商[131] - 公司重点发展轨道交通、风电、核电、电站等行业,拓展节能、储能方向[135] - 公司报告期内发生诉讼/仲裁事项,累计金额为321,532元,占期末净资产比例为0.1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