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轮天地控股(0123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2 16: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2年,立足南京,业务覆盖国内两省八市[17][18] 市场环境 -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房地产持续触底调整,9月政治局会议后市场10月显企稳迹象[20][21] 公司现金流应对策略 - 2024年公司因现金收回率、债务到期及合约销售额下降压力,采取降促、售资及债重组缓解现金流[20][22] 合约销售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合约销售总额为人民币641.7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940.7百万元[20][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及其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合约销售总额约6.417亿元(2023年:9.407亿元),合约销售面积约43,574平方米(2023年:79,417平方米)[47][50] - 2024年公司合约销售额约6.417亿元,2023年为9.407亿元[93][97] 各业务线出租率 - 2024年物业租赁平均出租率为84.0%,2023年为83.5%[20][22] - 2024年酒店运营平均出租率为78.7%,2023年为83.4%[20][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已竣工投资物业总建筑面积约121,350平方米,平均出租率超84.0%[66][7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南京和无锡拥有3个地铁站购物中心租赁及运营管理合约,可租赁总面积约11,013平方米,整体出租率约87%[67][7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运营五间酒店,房间总数772间,2024年平均客房入住率约78.7%[68][74] 新项目进展 - 2024年公司无锡附属公司新开一个购物中心和一个酒店项目,连云港附属公司准备新开一个商业街项目[24][26] 债务重组 - 2024年11月21日,公司与初始参与债权人订立重组支持协议[24][27] - 2024年11月21日,公司与初始参与债权人及信息代理订立重组支持协议,以交换解除约33.54557亿元现有优先票据及4000万美元银行贷款责任[85] - 截至批准综合财务报表日期,优先票据连同有关其他违约银行贷款的财务担保合约约人民币306,983,000元正在进行债务重组[77] 公司未来展望与策略 - 公司预计2025年房地产业仍低迷,业务面临挑战,将加快物业销售、严控成本、减少资本支出[25][28] 在售项目情况 - 公司目前主要有8个在售项目[47][50] 项目竣工交付情况 - 2024年仅金轮尚都时代天阶(S8大厦)一个项目竣工及交付[48][51] 公司投资与开发情况 - 2024年公司未收购新地块,未投资新合营企业或联营公司[24][26][49][52] 租赁合约终止情况 - 苏州地铁租赁4个站点合约于2024年6月终止[39] 开发中物业情况 - 南京金轮星际中心(A3、B地段)为开发中物业[34] 酒店运营项目 - 扬州有扬州金轮希尔顿欢朋酒店进行酒店运营及管理[36] 土地储备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土地储备约708,311平方米,含已竣工但未售物业约149,079平方米、自用物业约32,319平方米、已竣工投资物业约121,350平方米、开发中物业约185,720平方米、合营及联营公司开发物业约219,843平方米[5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土地储备约185,720平方米正在开发,其中约83,373平方米、55,700平方米及46,647平方米分别用于商业及办公室、停车场以及投资物业[61][62] 物业项目详情 - 金轮国际广场地盘面积11,341平方米,2004年7月施工,2009年1月竣工,竣工比例100%,自用建筑面积1,905平方米,投资物业建筑面积31,811平方米[56] - 金轮大厦地盘面积4,918平方米,2001年5月施工,2003年2月竣工,竣工比例100%,投资物业建筑面积85平方米[56] - 金轮翠庭园地盘面积10,334平方米,2001年8月施工,2002年9月竣工,竣工比例100%,未售总建筑面积212平方米[56] - 南京金轮星际中心(A3及B地段)地盘面积84,666平方米,2020年2月施工,预计2025年12月竣工,竣工比例90%,总建筑面积139,073平方米,投资物业建筑面积46,647平方米[57] - 已竣工物业项目小计地盘面积720,257平方米,未售总建筑面积149,079平方米,自用建筑面积32,319平方米,投资物业建筑面积121,350平方米[57] - 开发中物业项目小计地盘面积84,6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9,073平方米,投资物业建筑面积46,647平方米[57] - 所有项目总计地盘面积804,923平方米,未售总建筑面积288,152平方米,自用建筑面积32,319平方米,投资物业建筑面积167,997平方米[57] 物业销售收益情况 - 2024年度,公司物业销售收益约人民币569.4百万元,约49,727平方米建筑面积已售并交付,平均售价约每平米人民币11,450.5元[65][69] 未确认合约销售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未确认合约销售总额为人民币400.8百万元,预计2025年相关项目交付时确认[65][70] 公司投资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主要投资为厦门国际银行61.5百万股非上市权益股份,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54.7百万元(2023年:50.8百万股,人民币131.3百万元)[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厦门国际银行6150万股未上市股份,账面价值1.547亿元,2023年为5080万股,账面价值1.313亿元[78] 公司负债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银行贷款中交叉违约银行贷款账面总值约人民币335,962,000元,以约人民币2,063,972,000元资产作抵押[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能偿还优先票据累计利息91,907,000美元(约人民币660,660,000元)及赎回本金约494,667,000美元(约人民币3,354,557,000元)的45%[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银行贷款中交叉违约银行贷款总额约3.35962亿元,相关资产抵押金额约20.63972亿元[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优先票据累计利息9190.7万美元(约6.6066亿元),2023年为8023.2万美元(约5.58784亿元),未赎回45%本金约4.94667亿美元(约33.54557亿元)[80] 公司收益情况 - 2024年公司收益约7.964亿元,较2023年的约23.875亿元减少约66.6%,主要因物业销售收益减少[88][89] 各业务线收益情况 - 2024年物业开发业务收益约5.694亿元,较2023年的约21.342亿元减少73.3%,主要因销售总建筑面积减少[93][96] - 2024年物业租赁业务收益约1.266亿元,较2023年的约1.471亿元下跌约13.9%,主要因终止五个地铁站购物中心租约[94][98] - 2024年酒店运营收益1.004亿元,较2023年的1.062亿元减少5.5%,主要因旅游需求减少[95][99] 公司人事变动 - 黄楚基自2025年3月31日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陈志炜于2025年3月28日获委任相关职务并于3月31日调任薪酬委员会主席[85] 公司成本情况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23.162亿元降至2024年的8.238亿元,主要因物业开发销售成本下降[101][103] - 公司平均购地成本除以平均售价的百分比从2023年的30.1%降至2024年的26.6%[102][104] 各业务线毛利率情况 - 物业租赁毛利率从2023年的82.7%降至2024年的79.1%,酒店运营毛利率从2023年的13.1%升至2024年的19.9%[106][110][111]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情况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从2023年的1.332亿元增至2024年的4.682亿元[107][112] 其他收支情况 - 其他收入、开支、收益及亏损的亏损净额从2023年的1.64亿元降至2024年的0.18亿元[108][114] 融资成本情况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3.185亿元降至2024年的0.673亿元,借款成本资本化率从2023年的8.87%降至2024年的4.68%[115][119][120] 销售及营销开支情况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3年的0.961亿元降至2024年的0.325亿元,减少约66.2%[116][121] 行政开支情况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1.606亿元降至2024年的1.495亿元,减少约6.9%[117][123] 公司亏损情况 - 公司本年度亏损7.756亿元,因物业销售毛损、投资物业重估亏损和外汇亏损净额[118][124] 公司财务指标情况 - 2024年底银行存款及现金为1.356亿元(2023年:5.863亿元),未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为40.61亿元(2023年:43.305亿元),净资产负债率为2069.3%(2023年:387.3%),债务资产比率为95.4%(2023年:86.0%),平均借款成本为3.1%(2023年:9.4%)[126][127][1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存款和现金约为1.356亿元人民币(2023年:5.863亿元人民币),其中受限银行存款约为3780万元人民币(2023年:3.77亿元人民币)[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包括优先票据)约为40.61亿元人民币(2023年:43.305亿元人民币)[1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负债率约为2069.3%(2023年:387.3%)[1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约为95.4%(2023年:86.0%)[132] - 2024年公司平均借款成本约为3.1%,2023年约为9.4%[133] - 2024年公司为客户提供的按揭贷款担保面值为1920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876万元人民币[138] - 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1550万元人民币,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3.829亿元人民币[139][142][143] - 2024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1540万元人民币,2023年约为640万元人民币[145][148][149]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1.114亿元人民币,2023年约为3.735亿元人民币[146][150][1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为36.308亿元人民币,2023年约为31.601亿元人民币[152]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受限制银行存款分别约为人民币3780万元及37700万元[153][156]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人民币9790万元及20930万元[154][157]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净流动负债分别约为人民币36.308亿元及31.601亿元[155]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分别为人民币40.60966亿元及43.30471亿元[160][1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要求偿还条款的银行借款本金总额为人民币3.411亿元(2023年:人民币5.914亿元)[161][163]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就建设开发中待售物业及投资物业已订约但未在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拨备的承担分别为人民币2.795亿元及3.70952亿元[166]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资本开支分别为人民币3.49651亿元及2.76989亿元[168][169] 公司债务币种情况 - 公司银行借款及优先票据以港元、人民币及美元计值[162][164] 公司合约承担情况 - 公司合约承担是就项目施工向第三方建筑公司作出的承诺[166][167] 公司市场风险管理情况 - 公司定期管理及监控汇率、利率、信贷、流动资金及股本价格等市场风险[173][176] 公司外币资产负债情况 -
北京北辰实业股份(0058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2 16: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52407亿元,同比下降54.59%[12] - 2024年除税前亏损32.49183亿元,普通股股东应占亏损29.92483亿元[12] - 2024年公司除税后主营业务核心经营亏损(不含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25.6287亿元[12] - 2024年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税后)为4.29613亿元[12] - 2024年每股亏损为0.888元[12] - 2024年公司总资576.19449亿元,总负债392.68837亿元,总权益183.50612亿元[4]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5240.7万元,同比下降54.59% [84]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和普通股股东应占亏损分别为324918.3万元和299248.3万元 [84] - 2024年公司除税后主营业务核心经营亏损(不含公允值变动损失)为256287.0万元,本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值变动损失(税后)为42961.3万元,每股亏损为0.8888元 [84] - 报告期内期末融资总额为2390768万元,整体平均融资成本为4.07%,利息资本化金额为22717万元[82]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可供分派储备为31.41亿元(2023年为24.60亿元)[197] 各业务线划分及优势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会展(含酒店)及商业物业、房地产开发[17] - 公司优势及核心竞争力为会展品牌综合影响力及复合地产开发运营能力[19] 会展(含酒店)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及业务成果 - 2024年公司自持场馆及酒店举办展会活动2243场,同比增长约1.9%,重大展会活动71场,参观参展参会客流量达586.25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0.6%[27] - 2024年服贸会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超8000家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整体国际化率超20%,接待观众25.8万人,专业观众数量较上年增长20%,发布成果219项,达成交易近千项[32] - 公司轻资产会展场馆管理输出遍布全国32个城市及地区[20] - 公司先后完成40余场重大展会活动的服务保障、运营任务[27] - 2024年服贸会周期内举办44场常态化活动[32] - 首都会展成功举办2024年中非经贸博览会走进非洲肯尼亚和尼日利亚两场巡展活动[38] - 公司作为服贸会主要承办方,负责展会的市场化及国际化运营等工作[20] - 公司作为中国制冷展主承办企业之一,为其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提供保障[20] - 公司依托管理场馆为参展商提供搭建、物流、信息化等方面服务[20] - 报告期内公司新签约7个场馆和酒店的委托管理项目和8个顾问咨询项目[45] - 截至目前公司会展场馆及酒店输出管理业务已进入全国32个城市[45] - 截至目前顾问咨询场馆及酒店项目70个,受托管理场馆及酒店项目61个[45] - 公司实现受托管理场馆总面积近500万平方米[45] - 公司与北京市人社局、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CCA)成功签约中国首个股会展业职业资格证书国际互认项目[54] - 公司成功举办首届ICCA全球场馆论坛[54] - 公司举办亚洲首个ICCASkills国际化会议人才培训项目[54] - 2024年会展(含酒店)及商业物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96076.8万元,同比增长11.77%,除税前利润为49208.7万元,同比增长4.80% [84] - 国家会议中心出租建筑面积270,800平方米,租金收入61,651万元,权益比例100%[61] -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出租建筑面积58,000平方米,租金收入10,176万元,权益比例100%[61] 房地产开发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及业务成果 - 2024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8145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1%,商品住宅销售额84864亿元,同比下降17.6%[25] - 房地产开发业务形成多区域多层级全国规模化发展布局[18] - 公司商品房网签44亿元,合同销售金额44.26亿元(含车位),销售面积33.95万平方米[63] - 全年完成4个项目5批次集中交付超3,200套,累计开复工面积183.6万平方米,累计竣工面积74.2万平方米[65] - 武汉北辰光谷里持有待开发土地面积134,800平方米,规划计容建筑面积337,000平方米,权益比例100%[70] - 廊坊北辰香麓持有待开发土地面积56,900平方米,规划计容建筑面积296,800平方米,权益比例100%[70] - 重庆悦来壹号持有待开发土地面积167,400平方米,规划计容建筑面积918,000平方米,权益比例100%[70] - 公司总土地储备395.81万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368.86万平方米,无新增房地产储备[70] - 北辰时代大厦建筑面积和经营收入包含新辰里购物中心商业项目的建筑面积和经营收入[66] - 长沙北辰三角洲总投资额430.31亿元,报告期实际投资额12.12亿元,项目用地面积780,000平方米[71] - 北京金辰府总投资额53.17亿元,报告期实际投资额0.47亿元,已竣工面积280,100平方米[71] - 武汉北辰光谷里总投资额50.61亿元,报告期实际投资额2.87亿元,项目规划计容建筑面积337,000平方米[71] - 杭州北辰辰春澜城总投资额52.41亿元,报告期实际投资额5.58亿元,在建建筑面积276,600平方米[72] - 苏州观澜府总投资额71.42亿元,报告期实际投资额3.27亿元,项目用地面积170,000平方米[72] - 宁波北宸府总投资额46.11亿元,报告期实际投资额0.28亿元,已竣工面积189,700平方米[72] - 四川北辰龙熙台总投资额34.49亿元,报告期实际投资额1.66亿元,已竣工面积126,600平方米[72] - 廊坊北辰香麓总投资额31.28亿元,报告期实际投资额1.87亿元,在建建筑面积65,800平方米[72] - 北京北辰红橡墅总投资额34.00亿元,报告期实际投资额0.18亿元,项目用地面积287,500平方米[71] - 武汉北辰当代优+总投资额20.77亿元,报告期实际投资额0.0059亿元,已竣工面积313,300平方米[71] - 报告期内公司新开工面积4.00万平方米,开复工面积183.6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4.23万平方米[74] - 廊坊北辰蔚蓝城市(2018 - 4地块)项目总投资额3.27亿元[74] - 公司共实现销售金额44.26亿元,销售面积339,453平方米[79] - 公司实现结转收入金额40.11亿元,结转面积344,834平方米[79] - 报告期末待结转面积93,814平方米[79] - 长沙北辰三角洲项目可供出售面积112,065平方米,已售(含预售)面积37,605平方米,结转面积51,711平方米,结转收入88,599万元,报告期末待结转面积44,002平方米[78] - 重庆悦来壹号项目可供出售面积121,225平方米,已售(含预售)面积43,806平方米,结转面积56,089平方米,结转收入58,690万元,报告期末待结转面积7,864平方米[79] - 北京北辰墅院1900项目可供出售面积3,959平方米,已售(含预售)面积2,979平方米,结转面积3,050平方米,结转收入7,003万元,报告期末待结转面积692平方米[78] - 武汉北辰经开优 +(067地块)项目可供出售面积48,022平方米,已售(含预售)面积26,342平方米,结转面积22,886平方米,结转收入11,498万元,报告期末待结转面积3,455平方米[78] - 浙江余姚宁波香麓湾项目可供出售面积19,470平方米,已售(含预售)面积13,520平方米,结转面积13,135平方米,结转收入21,522万元,报告期末待结转面积385平方米[78] - 2024年房地产开发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01060.8万元(含车位),同比下降68.92%,除税前亏损为342016.7万元 [84] 公司业务发展战略 - 公司会展会聚焦服务国家大局和首都功能建设,推进会展“引领”战略落地,提升会展产业核心竞争力 [87] - 公司商业物业将以打造国内领先的公建类及园区类资产运营管理品牌企业为目标,推进创新发展 [90] - 公司房地产开发将加强统筹,回笼资金,推动由传统地产开发向复合地产开发转型 [93] - 公司将加强资金筹划,利用“总部融资”模式,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97] - 公司会提升会展(含酒店)及商业物业运营服务能力,创新业务发展模式[99] 公司未来业务计划 - 2025年预计固定资产投资1.45亿元,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97] - 2025年房地产开发业务预计开复工面积109.3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2.30万平方米[98] - 2025年力争实现销售面积46.31万平方米,签订合同金额(含车位)55.10亿元[98] 董事会相关情况 - 董事会由9位董事组成,包括主席、5位执行董事、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104] - 2024年董事积极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参加监管机构组织的公司治理相关专题培训[104]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4次会议,2024年共举行36次会议[106] - 部分董事2024年出席会议情况:张杰5/5,李伟东25/25,梁捷32/32等[108] - 所有董事获委任后须于年度股东大会上膺选连任,每三年告退一次[109] - 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公司至少每年评估一次其独立性[117] - 2024年10月17日李伟东辞任董事会主席,11月28日张杰获委任;2月6日梁捷获委任总经理[111] - 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报告期内召开7次会议,对新一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进行审查并提出建议[130] - 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报告期内召开2次会议,审议公司股东分红回报三年规划以及受托管理会展项目等议案[133] - 董事会法律合规委员会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听取公司诉讼案件情况汇报[137] - 甘培忠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7/7次[131] - 李伟东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5/5次,出席战略委员会会议2/2次,出席法律合规委员会会议情况未提及[131][134] - 张杰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1/1次,出席战略委员会会议0/0次,出席法律合规委员会会议情况未提及[131][134] - 梁捷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5/5次,出席战略委员会会议2/2次,出席法律合规委员会会议情况未提及[131][134] - 周永健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7/7次,出席战略委员会会议2/2次,出席法律合规委员会会议情况未提及[131][134] - 陈德球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7/7次,出席战略委员会会议2/2次,出席法律合规委员会会议情况未提及[131][134] - 执行董事张杰于2024年11月28日获委任,出席率不适用;李伟东于2024年10月17日辞任,出席率100%;梁捷于2024年3月13日获委任,出席率100%;杨华森出席率67%;张文雷出席率33%;郭川于2024年1月29日辞任,出席率不适用;胡浩于2024年5月16日获委任,出席率100%;魏明乾于2024年5月16日获委任,出席率100%[15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周永健出席率67%;甘培忠出席率67%;陈德球于2025年1月24日辞任,出席率33%;钱爱民于2025年1月24日获委任,出席率不适用[155] - 董事长张杰55岁,2024年11月获选出任本公司董事长[168] - 执行董事梁捷55岁,2024年3月获选出任本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169] - 杨华森51岁,2022年2月当选公司执行董事,有公司经营管理、物流行业经验[170] - 张文雷57岁,2012年出任公司副总经理,2018年5月当选执行董事,有建筑工程等方面经验[170] - 胡浩46岁,2021年1月出任公司副总经理,2024年5月当选执行董事,10月出任董事会秘书,有房地产开发等经验[171] - 魏明乾57岁,2023年2月出任公司副总经理,2024年5月当选执行董事,有会议展览及酒店旅游管理经验[171] - 周永健74岁,2021年5月当选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公司法律及证券事务经验[172][173] - 甘培忠68岁,2020年10月当选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经济法等领域经验丰富[174] - 钱爱民54岁,2025年1月当选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公司财务管理等经验[175] - 张杰于2024年11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董事长及董事[200] - 李伟东于2024年10月17日辞任执行董事、董事长及董事[200] - 梁捷于2024年3月1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0] - 郭川于2024年1月29日辞任执行董事[200] - 胡浩于2024年5月1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0] - 魏明乾于2024年5月1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0] 审计委员会相关情况 - 审计委员会2024年共召开7次会议,审议多项审计相关事项[119] - 审计委员会成员陈德球、周永健、甘培忠出席会议率均为100%(7/7)[120] - 公司自2004年9月成立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9]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相关情况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024年召开2次会议,审议董事及高管薪酬等方案[121] - 薪酬与考核
浙江世宝(0105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2 16:23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責任公司) 股份代號:1057 2024 年 報 *僅供識別 目錄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企業簡介 | 6 | | 五年財務概要 | 9 | | 董事長報告書 | 10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11 | | 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層 | 26 | | 董事會報告 | 29 | | 監事會報告 | 37 | | 企業管治報告 | 38 | | 審計報告 | 49 | | 財務報表 | | | 合併資產負債表 | 54 | | 母公司資產負債表 | 56 | | 合併利潤表 | 58 | | 母公司利潤表 | 59 | | 合併現金流量表 | 60 | | 母公司現金流量表 | 61 | | 合併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 62 | | 母公司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 63 | | 財務報表附註 | 64 | 詞彙 167 本年報分別以中、英文兩種語言編訂,兩種文體若出現解釋上的歧義時, 以中文本為準。 重要提示: 公司資料 | 環境、社會及管治委員會 | 張寶義先生 (主席) | | --- | --- | | | 張世權先生 | | | 湯浩瀚 ...
MI能源(0155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2 12:06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为01555,2028年到期的优先票据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8][1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897,53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035,983千元人民币下降约13.36%[18] - 2024年公司财务费用净值为394,78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83,500千元人民币增加约2.94%[18]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70,828千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为73,708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公司所得税费用为58,13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83,822千元人民币下降约30.60%[18] - 2024年公司本年亏损为328,960千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为157,530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为13.82193亿,较2020年的16.91332亿下降约18.39%[20] - 2024年公司负债总额为36.52018亿,较2020年的54.63463亿下降约33.15%[20] - 2024年公司权益为 - 22.69825亿,较2020年的 - 37.72131亿亏损有所收窄[20] 公司人员变动 - 关红军先生于2024年8月14日辞任非执行董事,韩烨先生同日获委任[5][6][82] - 高岩女士于2024年10月23日辞任非执行董事,闫瑞冰先生同日获委任[5][6][82] - 郭燕军先生于2024年10月23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彭萍女士同日获委任[5][6][83] - 袁颖欣女士于2024年6月28日辞任公司秘书,谢凤心女士同日获委任[9][10] 原油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原油销量为158万桶,较2020年的213万桶下降约25.82%[21] - 2024年原油平均实现价格为79.75美元/桶,较2020年的38.60美元/桶增长约106.61%[21] - 2024年原油采油成本为16.56美元/桶,较2020年的9.88美元/桶增长约67.61%[21] - 2024年中国油田原油探明储量总额为356.3万桶,较2020年的891.1万桶下降约60.02%[23] - 2024年中国油田原油探明与概算储量总额为541.7万桶,较2020年的1595.1万桶下降约66.04%[23] - 2024年中国油田原油探明、概算及可能储量总额为801.6万桶,较2020年的1986.4万桶下降约59.65%[23] 天然气及NGL储量数据变化 - 2020 - 2022年天然气探明储量总额从8010百万标准立方英尺增至11780百万标准立方英尺,探明、概算储量总额从30490百万标准立方英尺变为31740百万标准立方英尺,探明、概算及可能储量总额从47840百万标准立方英尺变为47700百万标准立方英尺[24] - 2020 - 2022年NGL探明储量总额从310千桶增至480千桶,探明、概算储量总额从1460千桶变为1510千桶,探明、概算及可能储量总额从2540千桶变为2490千桶[24] 大安油田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6月4日公司签署大安油田补充协议,将生产期有条件延长至2028年2月29日,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268口新井钻探,2023年2月24日获批将大安产品分成合同到期日延至2028年2月29日[26][28] - 2024年大安油田直接采油成本为16.56美元/桶,综合递减率为10.6%,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产值超420亿元[27][29] - 2024年大安油田原油总产量较2023年的373万桶下降10.5%至约334万桶,净产量较2023年的183万桶下降13.7%至约158万桶[30][32] 公司中国业务分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中国业务分部收入较2023年下降13.4%至8.975亿元,EBITDA从7.316亿元减少2.005亿元至5.311亿元,调整后EBITDA减少1.380亿元至6.115亿元[30][32] 公司债务重组及偿还情况 - 2021年10月28日公司订立重组支持协议,2022年3月30日债务重组计划成功生效,2022优先票据注销,2024优先票据发行并延期至2028年2月29日,现有贷款协议修订重述[31][33] - 2022年3月30日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偿还并减少本金1.545亿美元[34][37] 公司董事个人信息 - 赵江巍53岁,自2008年12月19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在油气行业有逾32年经验[39][41] - 林玮瑭44岁,自2022年4月4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有企业财务、业务管理及内部监控经验[40][42] - 张瑞霖54岁,自2023年2月25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此前为执行董事,在油气行业有逾34年经验[43][46] - 关红军42岁,自2021年10月28日至2024年8月14日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有审计及资产保全经验[44][46] - 韩烨41岁,自2024年8月14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有投资和资产保全经验[45][47] - 高岩38岁,自2022年5月26日至2024年10月23日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有金融行业经验[48][50] - 闫瑞冰36岁,自2024年10月23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有投资和资产保全经验[49][50] - 赵江巍、张瑞霖为公司控股股东之一[39][41][43][46] - 关红军、韩烨、闫瑞冰任职于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附属公司[44][45][49][46][47][50] - 高岩任职于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香港附属公司[48][50] - 梅建平64岁,自2010年11月27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多所高校任教,担任多家公司董事[51][52] - 廖英顺42岁,自2021年8月31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计及鉴证经验逾19年,2017年创办中浦风险管理有限公司[53][54] - 杨逸泉42岁,自2022年4月4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企业融资和上市公司管理经验超20年[55] - 梅建平自2006年起任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自2004年起任宾大沃顿商学院金融机构研究中心学者[51][52] - 廖英顺2005年获香港岭南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2010年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53][54] - 杨逸泉2023年12月起任香港潮商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20年11月起任畅游联盟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55] - 梅建平1996 - 2005年任纽约大学金融学副教授,1990 - 1995年任纽约大学金融学助理教授[51][52] - 廖英顺2014 - 2016年及2010 - 2012年分别在普华永道任审计经理及高级助理[53][54] - 杨逸泉2018年2月 - 7月任PPS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4年9月 - 2018年8月任其首席财务官[55] - 梅建平1982年获复旦大学数学学士学位,1988年和1990年分别获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经济学(金融)博士学位[51][52] - 杨日泉42岁,2022年4月4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20年企业财务及上市公司管理经验[56] - 郭燕军72岁,2015年11月13日至2024年10月23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丰富创业及企业运营管理经验[57][60] - 彭萍51岁,2024年10月23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媒体及电商行业经验丰富[58][60] - 艾民62岁,2021年8月31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33年财务管理、投融资经验[59][61] - 梅黎明44岁,2005年1月加入集团,现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参与集团资本市场交易各方面[62][64] - 李铁峰44岁,有超21年财务管理经验,2005年7月加入集团,现任公司首席财务官[63][64] - 连云飞49岁,有超21年法律领域经验,现任集团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65] 公司企业管治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应用及遵守适用的企业管治守则[70]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一直遵守标准守则及其行为守则规定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所要求的标准[72] - 截至2025年4月11日,董事会由10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及5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8] - 公司企业管治常规根据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所载的守则条文订立[70]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证券买卖的行为守则[72]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第A.2.1条所载职能[75] - 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推迟至2024年1月召开,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如期召开,2024年12月举行股东特别大会[86][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一直符合上市规则,至少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至少三分之一,其中一名需具备相关专业知识[91][9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公司持有已发行股本总额不超过1%[92][95]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董事会由八名非执行董事组成[97][100] - 每位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任期为两年或三年,可在股东大会上重新选举[97][100] - 闫瑞冰先生及彭萍女士于2024年10月23日取得《上市规则》第3.09D条所述法律意见[98][10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全体董事的委任及重选符合企业管治守则及公司章程细则[99][101] - 每位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席退任一次[99][101] - 在每次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的在职董事须轮值退任[99][101] - 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委任的董事,任期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届时可膺选连任[99][101] - 董事会授权首席执行官及高级管理层进行公司日常管理及经营,重大交易需董事会批准[103][107] - 全体董事需披露其他职务详情,董事会定期审阅董事履职贡献[109][114] - 新任董事获入职介绍,全体董事持续获法规和业务环境更新,公司必要时提供培训[112][113][116] - 本年度所有董事均追求持续专业发展,阅读规则资料并参加培训课程[119][120] - 董事会设立审核、薪酬、提名3个委员会,成员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1][123][124] - 审核委员会2024年举行5次会议,薪酬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提名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126] - 郭燕军于2024年10月23日辞去审核、薪酬和提名委员会成员职务,彭萍于同日获委任为三委员会成员[126]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及董事会认为当前董事会组成足够多元化,未设定可衡量目标[127][129][131][132] - 提名委员会已采纳董事候选人提名程序,必要时可委聘招聘专家执行筛选程序[130][133] 公司违规及财务报表相关情况 - 因违反上市规则,公司及张瑞霖先生被采取纪律处分,张瑞霖须参加21小时上市规则合规培训[134][136] - 董事负责编制公司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董事会负责按规定披露相关报告和信息[135]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外聘核数师为BDO Limited [136] - 董事负责编制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137] - 2024年已付或应付给外聘核数师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的审计服务酬金为3400万元人民币,其他审计服务酬金为100万元人民币,总计3500万元人民币[138][139] 公司风险及应对措施 - 董事会负责审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确定愿承担风险的性质和程度,建立并保持相关系统[140][141][144] - 集团制定举报政策,鼓励员工及业务相关人员举报不当行为,对不道德行为零容忍,实施反贪腐政策[145][146] - 2024年集团业务及运营的两大主要市场风险为原油价格风险和货币风险[147][148] - 集团石油实现价格参照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国际原油价格不稳定及高波动性影响集团收入及溢利,集团设专人关注价格波动并汇报[149] - 集团在中国经营大部分销售以美元计值,生产及其他支出以人民币入账,人民币受政府规管,集团未进行外汇对冲活动,将继续监测外汇变动[149] 公司信息披露及沟通相关情况 - 集团按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联交所规定进行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及利益相关人士合法权益[150][152] - 谢凤心女士于2024年6月28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2024年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51][153] - 公司将在股东大会就各重大事项(包括个别董事选举)提呈独立决议案,所有决议案将以投票表决,结果将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公布[154] -
北京健康(0238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2 07:5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亏损增至1.15575亿港元,2023年为6172.1万港元[17] - 2024年综合收入约1.4994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6.8%[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其他可快速变现投资约1.96亿港元,2023年为3.1亿港元[17] - 2024年公司无计息负债[17] - 2024年公司年度亏损扩大至1.15575亿港元,2023年为6172.1万港元;综合收入约1.4994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6.8%[23]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其他可快速变现投资约1.9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亿港元;2024年度公司无息负债[23] - 2024年公司总资19.50166亿港元,总负债2.0974亿港元[15] - 2024年公司医养产品销售业务营业收入按年上升5.7%至1.35907亿港元[21][27] - 按香港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列示的收入为1.4038亿港元,较2023年的1.1726亿港元增长19.7%[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收入约为1.49945亿港元,较2023年的1.40346亿港元增加6.8%,医养产品销售收入增加5.7%至1.35907亿港元[86][92] - 销售成本同比增加12.2%至约1.14265亿港元[87][93] - 本年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3.8%,去年同期为27.4%,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动[88][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收入及收益/(亏损)净额为亏损约1567.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3608.4万港元,主要因加拿大项目利息收入减少1037.3万港元和加元兑港元下跌约7.9%产生汇兑差额亏损2929万港元[95][10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433.1万港元,占总销售金额9.6%(2023年:1390.4万港元,占比9.9%)[97][10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行政开支为8071.6万港元,较2023年的8947.6万港元减少9.8%,主要因公司收紧开支政策[99][103][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其他开支及亏损为796.3万港元(2023年:139.7万港元),主要是联营公司投资减值拨备约791.2万港元(2023年:减值拨回121.1万港元)[106][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融资成本约22.8万港元(2023年:37.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9.4%,因加权平均租赁负债下跌[107][113] - 应占1121695 B.C. Ltd.股东亏损的47.47%约1344.6万港元(2023年:572.8万港元),因加拿大借款利率上升致合营公司利息支出增加[108][114] - 应占北京体育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股东亏损的25.07%约572.7万港元(2023年:1379.6万港元),应占上海骏帛纺织品有限公司股东亏损的20%约1027.7万港元(2023年:202.5万港元)[109][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约17.4042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19.54548亿港元减少约2.14122亿港元,除当年亏损约1.15575亿港元外,还因人民币兑港元贬值约5.3%等因素[116][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7786.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1.53324亿港元),银行理财产品结余约1.1844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1.60047亿港元),减少约1.17065亿港元,因收购股权及提供贷款[117][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计息银行借贷(2023年12月31日:零港元),净流动资产达4.14105亿港元,流动比率为4倍[118][1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为60.58772027亿股,公司股东应占权益约17.1611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18.85485亿港元),每股净资产约0.283港元[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支出约663.8万港元(2023年:137.2万港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125] - 公司作为担保人为联营公司银行贷款提供最高2800万元人民币(约3023.8万港元)或有负债(2023年12月31日:2800万元人民币,约3089.8万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联营公司已使用约2423.5万元人民币(约2617.2万港元)贷款[127][12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数为6,058,772,027股,股东应占权益约17.16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约0.283元[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开支约663.8万港元,2023年为137.2万港元[131] - 2024年12月31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均无已抵押资产[132] - 集团为联营公司银行融资担保的或然负债最多约3023.8万港元,2023年为3089.8万港元;联营公司已动用担保贷款约2617.2万港元,2023年为2759.1万港元[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员工成本(不含董事薪酬)约3588.8万港元,2023年为3999.4万港元[136][141] 养老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底公司运营6家养老机构,共有1243张养老床位,其中4家医疗机构提供849张医疗床位[19] - 2024年养老业务收入约1403.8万港元[19] - 2024年公司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约72%[19] - 2024年各养老机构已实现收支平衡并持续为公司提供正现金流[19] - 公司预计明年养老床位增加500张[19]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经营6家养老机构共提供1243张床位,其中4家医疗机构提供849张医疗床位,养老业务相关收入约1403.8万港元[25] - 2024年公司旗下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约72%,各养老机构已达收支平衡并持续提供正现金流,公司计划来年增加500张床位[25] - 2024年养老机构床位收入达4508万元,2023年为4181万元,同比增长8%[35][37] - 公司积极拓展普惠型机构养老院舍,采用“连锁经营、医养结合”模式,深入布局长三角地区并辐射全国[34][37] - 公司建立了“北康养老”养老服务品牌,通过专业团队经营多家自营养老机构,养老床位入住率常年饱满[34][37] - 公司签约的常州市罗溪区敬老院及护理院2024年开业,古运河文化创意大厦康养项目将于2025年上半年开业[28][30] - 2024年公司养老业务总营收4.50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181亿元增长8%,期末入住率72%,低于2023年的79%[39] - 无锡梁溪区广益养老中心及护理院2024年营收2074万元人民币,与上年基本持平,入住率92%,较2023年的83%略有提升[39][41][45] - 无锡梁溪区五河养老中心及护理院2024年营收588万元人民币,与上年基本持平,入住率降至57%,低于2023年的75%,主要受部分房间翻新影响[39][43][46] - 常州新北薛家爱心养老中心及护理院2024年营收113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入住率78%,高于2023年的75%[39][48][54] - 无锡梁溪区惠枫养老中心2024年营收14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入住率44%,低于2023年的70%[39][50][55] - 芜湖镜湖金太阳养老中心2024年营收45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入住率95%,略低于2023年的100%,增加约10张运营床位并开设新餐饮中心[39][52] - 常州罗溪敬老院及护理院2024年5月开业,营收110万元人民币,入住率34%[39][53] - 无锡梁溪区广益养老中心及护理院总投资超4000万元人民币,建筑面积超1万平方米[40][45] - 2024年薛家爱心养老中心获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确定为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优秀单位[48][54] - 2024年芜湖金太阳养老中心实现营业收入458万元,同比增长9%,入住率达95%[56] - 2024年常州市罗溪区敬老院及护理院实现营业收入110万元,入住率34%[58][62] - 2023年11月10日公司取得无锡古运河文化创意大厦康养项目经营权,建筑面积约18000平方米,计划设床位约450张,预计2025年上半年开业[59][63] - 2024年9月13日公司与日照城建集团合作日照康养项目,改造约5500平方米综合楼,计划设床位约116张[60][64] - 芜湖金太阳养老中心增加营运床位约10张,增设对外助餐中心提升增值服务收入[56] - 常州市罗溪区敬老院及护理院2024年5月开业,开业即有老人入驻[57][58][62] - 集团新签约的无锡古运河护理院项目预计2025年开业,将新增约450张营运床位[78][81] 项目投资与业务拓展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多地参与六个项目,总占地超40万平方米[66][67] - 北京陆港项目土地面积87607平方米,股权占比95%,2024年完成朝阳区发改委重点项目延期申请[69] - 上海三鲁路项目土地面积20480平方米,股权占比20%,已建成新型产业园并招租运营[69] - 上海虹梅路项目土地面积39448平方米,股权占比100%,租赁公寓项目搁置,短期招租中[69] - 大理海东新区项目土地面积275,181平方米,公司股权占比60%,因政府暂停审批暂时停止,正与当地政府商讨后续安排[70] - 加拿大Royal Tower项目土地面积10,588平方米,公司股权占比47.47%,正在筹备土地发展性质重新规划手续并寻找合作方[70] - 加拿大Ovation项目土地面积2,425平方米,以债权投资参与,2024年7月中旬项目公司已向集团偿还约860万加元[70] - 2024年伟森盛业参加13场线下市场活动,接待837人,获32个有效项目,签约4个项目,线上宣传总曝光量达9933万次,新增销售合同签约金额1.22亿元[72][76] - 伟森盛业在中国共设7个营销中心,2024年在西安和南京增设营销中心[73][76] - 2024年伟森盛业与美国KI公司达成合作,共同成立中国研发中心[74][76] - 2024年伟森盛业获得7项产品认证证书,完成多项认证年审工作[75][77] - 集团2025年将启用线上增值服务,搭建综合性增值服务[78][81] - 集团暂不增加中国健康产业园投资,将处置部分项目,加快加拿大Royal Tower项目审批,拓展加拿大房地产业务[79] - 公司暂不加大中国健康产业园投入,将出售部分项目,加快加拿大皇家山项目审批拓展业务[82] - 公司将以医养产品为主,开拓细分市场,重点开发教育行业客户,加强线上宣传,开拓海外市场[82] - 2024年度公司无新增重大投资,正积极寻找合适投资,截至报告日期未订立重大投资协议[84][90] - 2024年度公司无主要收购及出售[85][91]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情况 - 公司已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列载的大部分原则,2024年已遵守守则条文[146][152][153] - 公司使命是恢复健康,愿景是成为中国老年护理和健康行业的领导者[148] - 公司战略聚焦投资老年护理机构床位和培养专业人才[148] - 公司采取措施确保投资者可通过网站及时查阅最新重大发展资料[138][142] - 公司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9][1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遵守上市规则,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最少三分之一[165][168] - 2024年2月29日,胡湘麒辞任执行董事,康仕学和赵刚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63][168] - 2024年12月2日,杨晓燕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3][164][168] - 2024年12月30日,谢文杰由中国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调任为行政总裁[158][161] - 2025年2月28日,萧健伟辞任东方汇财证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57][161]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3年,至少每三年在公司股东大会轮值退任及可获重选[173] - 谢文杰、吴永新和张运周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超9年,董事会认为他们符合
招金矿业(01818)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1 19:26
公司资产变化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合计562.1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34.34亿元增长5.2%[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合计45,594,620,519.18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3,375,618,316.06元增长5.11%[12] 公司负债变化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负债合计303.73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83.31亿元增长7.2%[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负债合计20,430,163,129.02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8,783,200,754.12元增长8.76%[14] 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化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58.38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51.03亿元增长2.9%[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5,164,457,390.16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4,592,417,561.94元增长2.33%[14] 公司货币资金变化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货币资金为36.16亿元,较2024年末的28.90亿元增长25.1%[7] 公司应收账款变化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应收账款为2.10亿元,较2024年末的1.59亿元增长32.0%[7] 公司存货变化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存货为63.90亿元,较2024年末的62.46亿元增长2.3%[7] 公司短期借款变化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短期借款为53.75亿元,较2024年末的42.77亿元增长25.7%[9] 公司长期借款变化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长期借款为60.36亿元,较2024年末的54.11亿元增长11.5%[9] 公司未分配利润变化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未分配利润为58.95亿元,较2024年末的53.01亿元增长11.2%[9] 公司专项储备变化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专项储备为1.12亿元,较2024年末的0.55亿元增长103.8%[9] 公司营业收入变化情况 - 2025年1 - 3月公司营业收入3,041,060,802.19元,较2024年1 - 3月的1,981,094,650.84元增长53.51%[17] - 2025年1 - 3月营业收入累计14.99亿元,2024年同期为9.51亿元[20] 公司营业成本变化情况 - 2025年1 - 3月公司营业成本1,510,308,295.29元,较2024年1 - 3月的1,147,064,115.67元增长31.67%[17] 公司营业利润变化情况 - 2025年1 - 3月公司营业利润1,003,211,883.00元,较2024年1 - 3月的375,843,069.33元增长166.92%[17] - 2025年1 - 3月营业利润累计6.64亿元,2024年同期为3.41亿元[20] 公司利润总额变化情况 - 2025年1 - 3月公司利润总额989,259,455.61元,较2024年1 - 3月的358,934,405.22元增长175.61%[17] 公司净利润变化情况 - 2025年1 - 3月公司净利润830,191,011.15元,较2024年1 - 3月的278,698,767.52元增长197.87%[17] - 2025年1 - 3月净利润累计5.78亿元,2024年同期为2.90亿元[2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净利润变化情况 - 2025年1 - 3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净利润659,179,209.78元,较2024年1 - 3月的221,379,945.74元增长197.76%[17] 基本每股收益变化情况 - 2025年1 - 3月基本每股收益0.17元,较2024年1 - 3月的0.05元增长240%[17] - 2025年1 - 3月基本每股收益0.15元,2024年同期为0.07元[20] 合并报表现金流量情况 - 2025年1 - 3月合并报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53亿元[23] - 2025年1 - 3月合并报表投资活动现金净额 - 14.63亿元[23] - 2025年1 - 3月合并报表筹资活动现金净额12.37亿元[23] 母公司报表现金流量情况 - 2025年1 - 3月母公司报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17亿元[26] - 2025年1 - 3月母公司报表投资活动现金净额 - 8.54亿元[26] - 2025年1 - 3月母公司报表筹资活动现金净额13.19亿元[26]
招金矿业(0181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1 19:17
公司资源储备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约4649.51万盎司黄金矿产资源量和约1663.42万盎司可采黄金储量[10] - 公司2024年新增金资源量261.16吨,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金资源量达1,446.16吨,可采储量为517.54吨[32] - 全矿总计金矿石量探明+控制为258.58Mt,推断为463.63Mt,品位分别为2.44g/t、1.76g/t,金属量分别为630.27t、815.89t[37] - 全矿总计铜矿石量探明+控制为11.22Mt,推断为17.39Mt,品位分别为1.16%、1.02%,金属量分别为130.63kt、177.50kt[37] - 招金矿业总计金矿石量探明+控制为216.98Mt,推断为372.34Mt,品位分别为2.36g/t、1.74g/t,金属量分别为512.75t、649.64t[37] - 招金矿业总计铜矿石量探明+控制为9.16Mt,推断为13.91Mt,品位分别为1.18%、1.02%,金属量分别为107.93kt、142.22kt[37] - 夏甸金矿金矿石量探明为7.50Mt,控制为16.14Mt,探明+控制为23.64Mt,推断为11.03Mt,金属量分别为21.48t、45.75t、67.23t、37.07t[38] - 蚕庄金矿金矿石量探明为1.10Mt,控制为3.22Mt,探明+控制为4.32Mt,推断为9.19Mt,金属量分别为3.24t、10.09t、13.32t、38.61t[38] - 大尹格庄金矿金矿石量探明为6.45Mt,控制为33.44Mt,探明+控制为39.89Mt,推断为45.47Mt,金属量分别为15.49t、84.53t、100.01t、121.07t[38] - 金翅岭金矿金矿石量控制为0.36Mt,探明+控制为0.36Mt,推断为0.58Mt,金属量分别为2.06t、2.06t、5.58t[38] - 金亭岭矿业金矿石量控制为1.21Mt,探明+控制为1.21Mt,推断为1.49Mt,金属量分别为3.87t、3.87t、15.33t[38] - 大秦家矿业金矿石量探明为0.03Mt,控制为0.20Mt,探明+控制为0.23Mt,推断为0.20Mt,金属量分别为0.10t、0.82t、0.92t、0.72t[38] - 瑞海矿业金矿石量探明为15.34Mt,控制为36.03Mt,金属量探明为95.86t,控制为153.80t[39] - 招金北疆金矿石量控制为0.59Mt,金属量控制为2.15t[39] - 岷县天昊金矿石量控制为2.91Mt,金属量控制为7.31t[39] - 招金昆合金矿石量探明为0.02Mt,控制为0.12Mt,金属量探明为0.09t,控制为0.58t[39] - 丰宁金龙金矿石量探明为1.32Mt,控制为0.46Mt,金属量探明为3.96t,控制为1.37t[39] - 早子沟金矿金矿石量探明为1.45Mt,控制为2.92Mt,金属量探明为7.60t,控制为11.87t[39] - 两当招金金矿石量控制为1.12Mt,金属量控制为2.96t[39] - 招金白云金矿石量控制为2.73Mt,金属量控制为9.44t[39] - 青河矿业金矿石量控制为3.29Mt,金属量控制为21.70t[39] - 龙鑫矿业金矿石量控制为1.22Mt,金属量控制为6.43t[39]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15.51亿元,2023年为84.24亿元,同比增长37.12%[12] - 2024年公司毛利为45.22亿元,2023年为33.70亿元,同比增长34.18%[12]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22.29亿元,2023年为11.27亿元,同比增长97.86%[12] - 2024年公司股本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4.51亿元,2023年为6.86亿元,同比增长111.36%[12] - 2024年每股溢利为0.35元,2023年为0.14元,同比增长150%[12] - 2024年资产总值为535.68亿元,2023年为468.67亿元,同比增长14.29%[13]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30亿元,2023年为29.16亿元,同比下降30.40%[13] - 2024年负债总值为283.76亿元,2023年为246.23亿元,同比增长15.24%[13] - 2024年每股净资产为7.4元,2023年为6.80元,同比增长8.82%[13] - 2024年公司收入约人民币11,550,680,000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8,423,618,000元增加约37.12%[22] - 2024年公司净利润约为人民币1,851,333,000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838,418,000元增加约120.81%[23] - 2024年归属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分别约为人民币0.35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0.14元增加约150.00%[24] - 本年度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115.51亿元,2023年为84.24亿元,较去年增加约37.12%[50] - 本年度公司销售成本约为人民币70.29亿元,2023年为50.53亿元,较去年增加约39.09%[51] - 本年度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45.22亿元,2023年为33.70亿元,较去年增加约34.17%[52] - 本年度公司毛利率约为39.15%,2023年为40.01%,较去年下降约0.86%[53] - 本年度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约为人民币5.83亿元,2023年为5.27亿元,较去年增加约10.54%[54] - 本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约4847万元,较2023年的3140.1万元增加54.36%[55] - 本年度行政开支及其他经营开支约22.93亿元,较2023年的21.33亿元增加7.51%[56] - 本年度财务成本约5.45亿元,较2023年的6.08亿元减少10.38%[57] - 本年度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4.51亿元,较2023年的6.86亿元增加111.35%[5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29.16亿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20.30亿元[61] - 2024年12月31日,未偿还银行贷款、其他借贷及黄金租赁融资约129.85亿元,较2023年的97.67亿元增加[6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约64.51%的计息银行借贷及其他借贷为固定利率[63] - 2024年12月31日,杠杆比率为43.4%,较2023年12月31日的42.1%上升[64] - 2024年末公司可供分配储备约53.01104亿元(2023年:43.79653亿元),其中约1.36096亿元建议作为本年度末期现金股息(2023年:1.30816亿元)[119] - 公司本年度慈善捐赠总计2807.4061万元(2023年:1581.487万元)[124] 公司黄金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黄金总产量26,449.73千克(约850,377.84盎司),同比增长约7.15%,其中矿产黄金18,337.72千克(约589,570.96盎司),同比增长约4.34%,冶炼加工黄金8,112.01千克(约260,806.87盎司),同比增长约14.10%[21] - 公司全年完成黄金产量26,449.73千克,完成除税前溢利约人民币22.29亿元[32] - 国内原料产金377.24吨,比2023年增加2.09吨,同比增长0.56%[30] - 2024年黄金消耗储量矿石量8957467吨,品位1.91克/吨,勘探钻孔326个,完成坑探进尺27688.3米及钻探进尺111245.01米[41] - 招金矿业10座黄金生产矿山平均回采率约92.08%,贫化率约7.40%[46] 公司铜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铜消耗储量矿石量193730吨,品位1.02%,勘探钻孔4个,完成坑探进尺1024.7米及钻探进尺3126.8米[42] - 招金矿业1座生产铜矿矿山平均回采率约90.36%,贫化率约5.53%[49]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2024年向股东派送每股人民币0.05元现金股息(未除税),2023年为人民币0.04元(未除税),该方案待2025年6月2日股东大会批准[25] - 若分配方案通过,预计2025年6月30日或之前向2025年6月10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派发末期股息[26] - 公司向2025年6月10日H股股东名册上的非居民企业派发末期股息时,须代扣代缴10%的企业所得税[26] - 公司向2025年6月10日H股股东名册上的个人股东派发末期股息时,按不同情况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协定实际税率或20%[27] - 2025年6月10日名列H股股东名册上的居民企业及境外居民个人股东,若不希望代扣代缴,须于2025年6月5日下午4时30分前交相关证明文件[28] - 公司支付2023年度末期股息约1.30816亿元,建议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4元(未除税)[113]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是公司“十四五”目标、三年规划收官之年,公司将聚焦主业,向世界一流黄金矿业公司迈进[17] - 2025年黄金有望保持较强资产配置吸引力,公司将坚守国际化战略推动产能、发展和效益提升[74] - 2025年公司将围绕经营目标强化生产组织,挖掘扩能增产潜力[74] - 2025年公司计划投入探矿资金1.42亿元,加大地质探矿投入和勘查力度[74] - 公司将强化重点项目建设,抓好产能提升和深部开拓[76] 公司项目进展情况 - 公司顺利完成1.32亿股H股配售,募集资金约17.4亿港币[33] - 公司全年完成安全专项投入人民币1.57亿元,完成环保投入约人民币0.27亿元[33] - 公司海域金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五条竖井全部贯通,TBM顺利完成组装、调试,同步始发[32] - 公司骨干矿山扩能、冶炼产业升级等20余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32] 公司创新成果情况 - 公司年内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家[32] - 公司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项10项,授权专利175项,申请专利211项[32] 黄金市场价格情况 - 上交所9995黄金全年均价为人民币580.78元/克,同比上升28.35%;9999黄金全年均价为人民币548.50元/克,同比上升22.15%;T+D黄金全年均价为人民币565.41元/克,同比上升25.84%[30] 公司人员任职情况 - 姜桂鹏自2022年1月起任公司执行董事,自2023年3月起任董事长[78] - 段磊自2023年3月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及执行总裁[80] - 王立刚自2007年12月起任公司董事会秘书,自2013年2月起任副总裁,自2018年3月起任执行董事[81] - 王培武自2024年10月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及副总裁[82] - 龙翼自2022年11月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83] - 李广辉自2022年1月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84] - 栾文敬自2022年11月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85] - 陈晋蓉自2007年4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87] - 蔡思聪自2007年5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88] - 魏俊浩自2016年2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997 - 1999年新增黄金储量20余吨,2004 - 2007年新增地质储量17吨,2006 - 2009年工程验证新增储量15吨、青海玉树找矿获储量120余万吨,目前培育硕博研究生150余名[89] - 申士富自2016年2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承担企业委托课题100余项,获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矿冶科技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获国家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90] - 冷海祥自2022年9月起任公司股东代表监事并任监事会主席[94] - 胡进
中国同辐(0176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1 18:4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83年,2018年7月6日上市,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员工3367人[5][7] - 公司股份代号为1763,上市日期为2018年7月6日[25] - 投资者专线为86 10 68516810,传真为86 10 68512374,网站为www.circ.com.cn,电邮为ir@circ.com.cn[25] 公司业务布局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形成37家医药中心网络布局,拥有7个研发生生产基地[9][10] - 公司服务超1.8万家医疗机构,每年服务超6000万人,供应超4万台配套放射源设备[9][10] - 近年来国家卫健委批复配置许可的大型甲类放疗设备,公司占比近70%[9][10] - 2023年我国高端医疗领域首款国产新型双螺旋断层放疗产品Tomo C正式自主批量生产[9][10] - 2024年公司优化形成以6大业务为核心的「6+N」产业布局[31][34] 公司管理层变动 - 韩泳江于2024年9月25日获委任为董事长[12][14] - 张军旗于2024年9月25日辞任董事长职务,继续担任执行董事[12][14] - 霍颖颖于2024年12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2][14] - 许红超于2024年6月14日因工作变动辞任执行董事[12][14] - 范国民于2024年11月21日因工作变动辞任执行董事[12][14] - 陈赞先生于2024年6月14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等多个职务[15][17][18][19][20] - 陈首雷先生因工作变动于2024年6月14日辞任多个职务[15][17][18][19][20] - 刘修红女士因工作变动于2025年3月28日辞任多个职务[15][18][19][20] - 安锐先生于2024年9月2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多个职务[16][19][21] - 田嘉禾先生于2024年7月21日因病不幸离世[16][19][21] - 汪尧先生于2024年6月14日获委任,因突发疾病于2024年6月29日不幸离世[19] - 范国民先生因工作变动于2024年11月21日辞任科技创新委员会职务[21] - 韩泳江先生于2024年9月25日获委任为战略、法治、科技创新委员会主席[19][20][21]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75.75亿元,同比增长14.2%[30][33] - 2024年公司利润总额人民币10.45亿元,同比增长13.3%[30][33]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人民币8.80亿元,同比增长13.3%[30][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人民币147.67亿元,净资产人民币77.45亿元,资产负债率47.56%[30][3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74.8百万元,同比增长14.2%;净利润879.5百万元,同比增长13.3%;归母净利润406.6百万元,同比增长9.6%[108][110]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48.6%,2023年为52.5%;经营利润率为14.3%,2023年为14.2%;净利润率为11.6%,2023年为11.7%[106] - 2024年公司总资产为14767.361百万元,总负债为7022.766百万元,净资产为7744.595百万元[10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核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67.6百万元,同比增长0.9%[115][117] - 2024年公司核药业务中,显像诊断及治疗用放射性药物收入1751.5百万元,同比上升4.1%,鍀标药物收入同比增长8.7%[115][117] - 2024年公司核药业务中,呼气检测收入2349.5百万元,同比上升1.1%[115][117] - 2024年公司放射源产品实现营业收入716.1百万元,同比增长22.2%[120] - 2024年公司放射源产品中,辐照源实现营业收入234.3百万元,同比增长69.3%[120] - 2024年公司放射源产品中,启动中子源实现营业收入121.9百万元,同比增长65.6%[120] - 辐照相关业务全年营业收入为1.851亿元,同比上升8.4%[121][125] - 放射源产品收入为7.161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辐射源收入2.343亿元,同比增长69.3%,启动中子源收入1.219亿元,同比增长65.6%[122] - 核医疗设备及相关服务全年营业收入为12.23亿元,同比增长31.0%,年内智能化钴60锥束聚焦立体定向治疗系统销售3台[127][129] - 贸易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为12.83亿元,同比增长57.3%[131][132] - 2024年核药收益41.676亿元,占比55.0%;2023年为41.286亿元,占比62.2%[133] - 2024年放射源产品收益7.161亿元,占比9.5%;2023年为5.862亿元,占比8.8%[133] - 2024年辐照收益1.851亿元,占比2.4%;2023年为1.708亿元,占比2.6%[133] - 2024年核医疗装备及相关服务收益12.23亿元,占比16.1%;2023年为9.337亿元,占比14.1%[133] - 2024年其他业务收益12.83亿元,占比17.0%;2023年为8.157亿元,占比12.3%[133] 公司研发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达6.6亿元,同比增长3.3%,投入强度达8.6%[35][36] - 2024年新获专利授权224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5项,全年新发布国家及行业标准4项[35][36] - 2024年国产伽马刀上市销售3台,Tomo C全年销售22台[36][37] - 2024年4月22日,中核高通国内首条年产万居里级无载体镥 - 177生产线、年产能千条级锗镓[68Ge - 68Ga]发生器生产线全面建成投产[46] - 2024年4月22日,中核同辐年产能10000居里无载体镥 - 177生产线和年产能1000套锗镓[68Ge - 68Ga]发生器生产线投产[48] - 2024年1月18日,中核海得威“高探测率14C幽门螺杆菌测试仪”获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58][59] - 2024年1月26日,中核海得威“海外13C幽门螺杆菌呼气检测仪”获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58][60] - 2024年3月1日,中核海得威新型尿素[¹³C]呼气试验药盒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58][60] - 2024年4月,中核高能“国产双探头可变角诊断级SPECT/CT样机研制”通过验收获“优秀”[58][61] - 2024年6月5日,中核安科锐国产高端螺旋断层放疗系统Tomo C配套治疗计划系统Precision获医疗器械注册证[58][62] - 2024年7月8日,中核承影伽玛射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获医疗器械注册证[63][65] - 2024年7月18日,中核海得威幽门螺杆菌诊断新技术闪烁采样瓶获广东药监局批准,取得市场准入资格[66] - 2024年9月9日,HTA新产品氟[18F]化钠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填补国内骨显像PET诊断显像剂市场空白[67] - 2024年12月24日,HTA一类创新药氟[18F]吡酰胺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批准[68] - 2024年9月3日氟[18F]化钠注射液获批上市,填补我国骨显像领域PET诊断显像剂市场空白[141][143][148][149] - 2024年12月24日,氟[18F]吡酰胺注射液获批开展临床试验[141][1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氟[18F]贝他嗪注射液完成I期临床试验,多种药品处于III期临床试验、已批准开展临床试验或临床前研发阶段[141][143] - 报告期内申请专利274项,获得专利授权224项,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有效专利969项,其中发明专利196项[142][144] - 报告期内注册商标6项,登记著作权17项,发布国防工业标准4项、团体标准9项,在编国家标准3项、在编农业行业标准1项[142][144] - 《诊疗一体化关键核素64Cu制备技术及相关药物研究》获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甲状腺疾病核素诊疗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四川省医学科技三等奖[145][146] - 碘[131I]苄胍注射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病人入组,上市后将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新诊断方式[148][149] - 公司与韩国FutureChem合作获[18F]Florastamin注射液中国开发等独家权利,该产品正进行III期临床试验[150] - 公司硫胶体药盒及锝[99mTc]硫化胶体注射液正进行III期临床试验[150] - 氟[18F]吡酰胺注射液2024年12月24日获批开展临床试验,为一类创新药[150] - 公司镓[68Ga]多特安肽注射液等正进行III期临床试验,上市将提高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效率[152][153] - 公司氟[18F]贝他嗪注射液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为国内I类创新药[154] - 公司6-[18F]氟 - L - 多巴注射液正进行III期临床试验准备工作,上市将填补国内PET帕金森药物空白[154] - 公司钯[103Pd]密封籽源已完成各项临床前研究工作[155][158] - 公司引进ITM集团技术建成年产万居里无载体氯化镥[177Lu]溶液生产线,30余家国内客户试用反馈良好[156][159] - 公司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伽马刀)2024年7月5日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157] - 公司伽马刀产品于2024年7月5日获医疗器械注册证[160] 公司市场拓展与荣誉 - 核医疗和辐照应用“中国方案”全球媒体传播量达1.7亿次[38][40] - 2024年秦山同位素生产基地钴 - 60放射源生产线产品交付200万居里[39][41] - 医药中心全国网络布局拓展,新增兰州正电子药物生产线,累计投产23条,新增福州锝药生产线,累计投产27条[39][41] - 2024年新增“创新型”企业12家、“专精特新”企业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单项冠军和企业技术中心各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42][43] - “科改行动”在国务院国资委考核中名次提升23名,跃升至“标杆”[42][43] - 公司ESG实践经验案例荣获“2024年中国企业ESG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42][43] - 2024年10月25日,中国同辐成功发行首期5亿元三年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票面利率2.25%[53][55] - 2024年11月28日,中核秦同顺利生产出合格钴源[53][57] - 2024年12月26日,中核同兴组织实施、中核秦同生产的首批一百余万居里钴源起运[63] - 2024年7月10日,中核海得威13C呼气试验产品获俄罗斯市场准入资格;7月20日,14C呼气试验产品获马来西亚市场准入资格[74][75] - 2024年11月20日,原子高科首批出口泰国的冷药盒产品顺利交付当地医院,正式进入泰国市场[82] - 2024年2月8日,中核安科锐获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89] - 2024年3月15 - 17日,中核海得威获2023年度中国医疗设备“民族品牌金奖”和“优秀民族品牌奖”[89] - 2024年7月25日,中核海得威获“广东省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89] - 2024年9月6日,中核海得威及中核高通通过工信部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评审[90] - 中核安科锐于2024年12月9日入选“2024年度天津市服务业创新发展骨干企业”[94][96] - 中国同辐《聚焦核技术应用产业构建绿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ESG案例于2024年12月21日荣获“2024中国企业ESG优秀案例”[94][97] - 中和华瑞和中广核技于2024年9月6日成功通过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评估[95] - 中广核技于2024年9月10日获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医疗健康类)认定[95] - 中核安科锐于2024年10月31日获2024年天津市第七批科技领军企业称号[95] - 公司出口呼气检测试剂盒等产品至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出口收入6.265亿元[135][138] - 2024年签约孟加拉核农业研究院辐照站项目和尼日利亚核医疗设备整体供应项目,放药配套冷药成功出口泰国,出口营收实现新增长[139][140] 行业政策与市场规模 - 国家原子能机构等十二部门于2024年10月印发《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 – 2026年)》,提出7大行動、20项具体任务[98][99] - 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 - 2035
慧聪集团(0228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1 18:3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总销售收入及收入为10,977,73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535,437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289,22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29,540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基本每股亏损为0.2208元人民币,2023年为1.3967元人民币[18]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摊薄每股亏损为0.2208元人民币,2023年为1.3967元人民币[18]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357,22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42,696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公司总资产为1,875,78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077,045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公司总负债为1,290,03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91,769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公司总权益为585,74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185,276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约109.66亿元,2023年约184.48亿元,同比减少约40.6%[24][31][35]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经营开支约4.046亿元,2023年约4.95亿元,同比减少[33][36]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亏损约2.652亿元,2023年约11.293亿元,亏损大幅减少[34][36]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2.42114亿元,2023年为11.16015亿元[29] - 2024年经调整亏损净额5178.3万元,2023年为8686.5万元[29] - 2024年经调整LBITDA为亏损2666.9万元,2023年为亏损1939.8万元[29]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收入1.174亿元,2023年为8737.4万元,同比减少86.6%[24] - 本年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终止经营业务亏损约2400万元,2023年为7.002亿元[38][41] - 2023年终止金融服务业务及出售慧聪互联产生大额亏损约5.863亿元,本年度未产生[38][4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12月31日约3.657亿元减少约0.867亿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2.79亿元[114][11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借贷约为4.375亿元(2023年12月31日:4.065亿元),其中银行借贷约1.758亿元(2023年12月31日:1.509亿元),平均年利率3.40%(2023年12月31日:4.15%),其他借贷2.616亿元(2023年12月31日:2.556亿元)[115][11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处于净债务状况,为1.276亿元(2023年12月31日:净现金状况0.238亿元),资本负债比率为18% [116][120]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资本及储备从2023年12月31日约5.604亿元减少约3亿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2.604亿元[116][12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末期股息(2023年:无)[121][123] - 公司在2024年未使用任何金融工具作对冲用途[121][123]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科技新零售事业群收入约2.435亿元,2023年约12.098亿元,同比减少约79.9%[24][32][35] - 2024年智慧产业事业群收入约107.225亿元,2023年约172.253亿元,同比减少约37.8%[24][32][35] - 2024年平台与企业服务事业群已关闭,2023年收入为1290万元[24][32][35] - 棉联本年度收入总额较2023年下降约37.0%,但实现利润同比正向增长[59][62] 公司上市及业务领域信息 - 公司于2003年在港交所GEM上市,2014年转入主板上市[12][16] - 公司产业互联网生态聚焦科技新零售和智慧产业两大领域[13][16] - 公司目标是成为中国领先的产业互联网集团,收入主要来自ZOL、兆信股份和棉联[42][45] 各业务线具体情况 - ZOL依托中关村在线平台为3C数码和生活科技产品提供线上广告及营销方案[43][46] - 移动互联网发展、全球经济紧缩和AI崛起使ZOL业务发展受影响,面临挑战[43][46] - 客户战略调整削减广告营销投入,导致ZOL客户数量下降[44][46] - 本年度ZOL采取拓展视频内容等举措,但业绩未达预期[44][46] - ZOL将加速推进平台AIGC建设,打造5个创意IP,提升核心竞争力、扩大圈层覆盖范围和提供创意营销方案[47] - ZOL通过多账号矩阵布局主流内容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跨界营销事件[48][51] - 慧买卖平台业务稳步发展,通过“慧买卖+慧小店”双轮驱动模式构建全链路赋能体系,拓展多品类商品矩阵[49][51] - 兆信股份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产品数字身份技术和解决方案服务商,赋能品牌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50][52] - 兆信股份业务范围拓展至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服务,涉及多个行业,拥有丰富客户资源[53] - 兆信股份坚持“平台研发+项目实践”双驱动战略,打造多种典型行业解决方案和应用产品[53] - 兆信股份在本年度获得5项专利(2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0项软件著作权[53] - 兆信股份核心业务稳定发展,资产、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呈稳定增长趋势[54] - 棉联云科技集团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的纺织行业数字供应链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供应链管理及支持服务[55] - 兆信股份业务范围涵盖食品饮料、宠物用品等多个行业,提供数字化管理服务[56] - 棉联致力于打造全球卓越的纺织数字化供应链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供应链管理与配套服务[58] - 上海慧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集团的全资跨行行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供应链综合服务[60][63] - 集团通过AI技术重构传统业务模式,ZOL提升内容生产分发效率,兆信股份打造智能溯源平台,棉联提升库存周转率[65][67] 公司管理层信息 - 刘军47岁,是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兼CEO,2016年9月12日获任执行董事[70] - 张永红57岁,是执行董事,2019年1月4日获任,担任PanPass董事长兼总经理[72] - 刘军曾在2004 - 2011年任易高集团CEO,张永红曾在联想、惠普等公司任职[71][73] - 刘军47岁,2016年9月1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曾于2004 - 2011年任颐高集团行政总裁[74] - 张永红57岁,2019年1月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曾在联想、惠普、宏碁等公司任职[75] - 刘旭东52岁,2018年6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5年7月加入集团,在ZOL等有任职经历[82] - 郭凡生69岁,2000年3月2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7年10月18日调任非执行董事,1992年10月创办集团[83][88] - 林德纬64岁,2020年7月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有约25年法律行业经验[89] - 邢景峰46岁,2024年3月26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是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助理总裁[87] - 刘军于2004年3月取得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74] - 张永红于1990年7月取得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学士学位,1993年取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学硕士学位[81] - 刘旭东于1997年7月取得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学士学位,2011年取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82] - 郭凡生于1982年取得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学学士学位[88] - 邢景峰46岁,2024年3月26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999年2月加入神州数码控股财务部,2007年7月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年6月获管理学学士学位[90][96] - 张克71岁,2003年3月2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主修工业经济学[93][97] - 张天伟61岁,2011年11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Olive Ridge LLC首席执行官,有超20年财务及商业管理经验[95][98][105] - 祁燕75岁,2017年11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98年6月获应用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1987年加入民建[101][106] - 赵宏50岁,2020年5月升任公司首席财务官,1997年7月获哈尔滨工程大学工程学士学位,2001年4月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07][108][109] - 邢景峰自2015年7月起任神州数码软件有限公司董事,自2022年1月起任神州数码信息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91][96] - 张克为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主席兼提名委员会成员,是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信永中和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93][97] - 张天伟2003年9月 - 2005年9月为Taconic Capital Ltd.创办人及董事总经理等多个任职经历[99][104] - 祁燕2004年9月 - 2011年9月任爱国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等多个任职经历[102][106] - 赵宏2001 - 2014年在神州数码控股多个部门任职,2014 - 2017年任重庆数码中国慧聪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等经历[108] 公司投资及资产相关信息 - 公司确认对中模集团投资减值亏损约1.037亿元,公司持有其22.35%股权[37][40] - 公司应占联营公司税后亏损约6520万元,主要来自重庆小额贷款及中模集团[37][40] - 本年度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净额为1.024亿元,2023年为1930万元[37][4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文二路391号西湖国际科技大厦1004室,集团所占权益100%,建筑面积1263平方米,待出租或出售,租赁期为2014 - 2044年[125][126] - 除年报披露外,公司在2024年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子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事项[127] - 除年报披露外,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未批准任何重大投资或增加资本资产的计划[127] 公司业务战略及发展方向 - 集团优先处理核心业务组成部分,包括ZOL、兆信股份及棉联,并在中短期降低债务水平[61][64] 北京知行锐景相关信息 - 2015年7月3日公司完成收购Orange Triangle全部股本[130][132] - 2020年2月21日锐景慧杰成为持有北京知行锐景60%股权的股东,锐景慧杰由刘军和张永红分别拥有60%及40% [130][132] - Orange Triangle解散后全部资产、权益及合约移交集团拥有89.34%权益的附属公司Z. Tech Holdings Limited [130][132] - 北京知行锐景需向橙三角支付年度服务费人民币5百万元,向Orange Triangle支付相当于其年度销售收入12%的年度服务费[133][138] - 北京知行锐景于2014年9月11日成立,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为人民币10百万元,年报日期时锐景慧杰持股60%,刘小东持股40% [141] - 集团依靠与北京知行锐景的结构性合约开展第二类增值电信服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其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30年2月13日[140] - 慧聪建设完成ICP许可证的注销登记,慧聪合约安排已终止[129][131] - 2020年3月26日橙三角、北京知行锐景、锐景慧杰及刘小东订立一套新的北京知行锐景结构性合约[130][132] - 本年度北京知行锐景结构性合约及相关状况无重大变动,无合约被解除[135][138] - 自2015年7月3日起北京知行锐景在集团会计账目进行合并处理[136][139] - 北京知行锐景注册及缴足资本均为人民币1000万元,锐景慧杰和刘小东分别持有60%和40%股权[143] - 本年度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59,505千元,总资产为人民币568,997千元[144] - 独家技术服务协议规定,北京知行锐景需向橙三角支付年度服务费人民币5百万元[150][157] - 独家知识产权许可协议规定,北京知行锐景应支付橙三角年度服务费,金额为其年度总收益的12%[153][158] - 独家购股协议规定,锐景慧杰和刘小东授予橙三角购买北京知行锐景股份的独家权利,股份回购价为中国法规准许的最低价格[155][160][165] - 投票权代理协议规定,橙三角(或其指定方)获权行使锐景慧杰和刘小东作为股东的权利,无需事先征得同意[162] - 质押协议规定,锐景慧杰和刘小东以其在北京知行锐景的股权为相关协议权益作质押[163] - 独家技术服务协议于2015年7月3日签订,有效期至北京知行锐景存续期结束[146][148] - 独家知识产权许可协议于2015年7月3日签订,有效期至北京知行锐景存续期结束[151][158] - 独家购股协议、投票权代理协议和质押协议于2020年3月26日签订,有效期至北京知行锐景存续期结束[154][159][
建滔集团(0014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1 18:0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额为430.933亿港元,较2023年的397.125亿港元增长9%[10] - 2024年EBITDA为58.65亿港元,较2023年的61.39亿港元下降4%[10]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27.543亿港元,较2023年的30.252亿港元下降9%[10] - 2024年公司持有人应占基本纯利为16.22亿港元,较2023年的22.743亿港元下降29%[10] - 2024年公司持有人应占账面纯利为16.303亿港元,较2023年的20.63亿港元下降21%[10] - 2024年每股全年股息为140港仙,较2023年的102港仙增长37%[10] - 2024年每股中期股息为40港仙,较2023年的16港仙增长150%[10] - 2024年建议每股末期股息为54港仙,较2023年的36港仙增长50%[10] - 扣除相关减值准备后,2024年公司基本纯利为16.22亿港元,较2023年下降29%[18] - 集团扣除借款、信贷亏损拨备及物业减值亏损拨备后,公司持有人应占基本纯利16.22亿港元,纯利较去年同期下降29%[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资产为199.89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252.527亿港元),流动比率为2.02(2023年12月31日:2.33)[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净营运资金周期从2023年12月31日的65天增加到71天[3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99.89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2.527亿港元;流动比率为2.02,2023年12月31日为2.33[35] - 净营运资金周转期从2023年12月31日的65天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71天,存货周转期为45天(2023年:43天),贸易应收款项周转期为61天(2023年:60天),贸易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期为35天(2023年:38天)[35] - 集团净负债比率约为28%(2023年12月31日:29%),短期与长期借贷比例为41%:59%(2023年12月31日:36%:64%)[36][3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球员工约33,000人,2023年12月31日为34,000人[37][3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为物业买家按揭银行贷款申请提供约10,147,000港元担保,2023年为322,266,000港元[41][43] - 2024年公司业绩列于综合损益表第78页[119] - 年内已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40港仙,金额为4.43325亿港元[120] - 董事建议向2025年6月17日登记在册股东支付末期股息每股54港仙和特别末期股息每股46港仙,合计11.08311亿港元[120] - 公司已宣派中期股息每股40港仙,金额为4.43325亿港元,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54港仙及特别末期股息每股46港仙,金额合计为11.08311亿港元[12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证券工具投资共93.3亿港元(2023年:119.87亿港元),占总资产约10%(2023年:12%)[127][13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债券投资组合公平值约7.05亿港元,投资成本约28.74亿港元[133][134] - 年内债券投资利息收入约6200万港元,较2023年约3900万港元增加约59%[133][134] - 集团对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债务工具按ECL模型确认减值亏损7.02158亿港元(2023年:228.3万港元)[139] - 集团根据预期信贷亏损模型对广州富力地产债务工具进行减值评估,确认减值亏损7.02158亿港元,2023年为228.3万港元[141][142] - 2024年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权益工具股息收入为4.90637亿港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4382.6万港元[148] - 2024年12月31日无对占集团总资产5%或以上的被投资公司的股权投资[1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权益工具的股息收入为4.90637亿港元,公平值变动亏损为4382.6万港元[152] - 公司于单一被投资公司的股权证券投资额未占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的5%或以上[15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向股东分派之储备包括保留溢利1.24116亿港元(2023年:1.09158亿港元)[158][16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之保留溢利及股份溢价之总额为67.43633亿港元(2023年:67.28675亿港元)[159][16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物业部门年度租金收入超14亿港元[18] - 覆铜面板部门全年销售1.1亿张,较2023年增长10%,营业额上升10%至189.015亿港元,EBITDA上升23%至30.64亿港元[26][28] - 印刷线路板部门销售额上升4%至121.07亿港元,EBITDA上升1%至20.333亿港元[27][29] - 化工部门营业额上升22%至136.177亿港元,EBITDA上升2%至9.103亿港元[31][34] - 房地产部门物业销售营业额下降60%至5.167亿港元,租金收入下降1%至14.57亿港元,总营业额下降28%至19.737亿港元[32][34] - 房地产部门年租金收入超14亿港元,为集团带来稳定现金流入[2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层压板业务前两个月出货量同比显著增长,价格上升[60] - 连州工厂新增1500吨/月铜箔产能2025年将全面投产[60] - 广东清远500吨/年低介电玻璃纤维纱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60] - 2024年公司在泰国层压板月产能增加40万张,达到100万张/月,后续将分两期各增加40万张/月,目标达到180万张/月[60] - 2025年前两个月覆铜面板部门出货量同比明显增长,覆铜面板及其上游物料价格上调[61] - 连州最新一期每月1500吨的铜箔产能2025年全面使用,广东清远年产500吨低介电玻纤纱项目2025年下半年投产[61] - 2024年泰国覆铜面板月产能增至100万张,后续将分阶段增加至180万张[61] - 印刷线路板部门前两个月业务量和利润同比显著增长,泰国新增每月120万平方呎产能、越南新增每月110万平方呎产能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62][64] - 化工部门烧碱和醋酸产品市场状况好于去年同期,广西北海烧碱项目一期20万吨2025年底投产,河北邢台醋酸项目年初投产,4月起日产达2000吨,年产值30亿元[63][65] - 房地产部门过去六年未新增土地储备,昆山花桥浦岸花园出租率超90%,2025年租金预计超14亿港元[67][69] 公司项目进展 - 广东惠州大亚湾45万吨/年苯酚丙酮项目及24万吨/年双酚A项目投产[31][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分布式太阳能光伏项目累计投资9亿港元,年发电2亿千瓦时,节省电费1.8亿港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万吨[57][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热能回收设备累计投资2亿港元,2024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9万吨,节省开支1.8亿港元,累计节省开支超4.8亿港元[57][58] - 河北醋酸项目每年捕集20万吨二氧化碳,节省能量8万吨标准煤[57][58] 公司诉讼相关 - 2011年8月3日,建滔铜箔非控股股东向百慕达最高法院递交针对控股股东的呈请书,2017年3月24日控股股东获有利裁决,呈请人上诉后撤回[41][43]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建滔铜箔控股股东收购所有余下普通股,建滔铜箔成为建滔积层板全资附属公司[42][43] - 2018年10月22日,呈请人针对呈请答辩人提出违反和解协议的诉讼[42][43] - 2020年10月22日,集团申请驳回呈请人部分索赔未成功,诉讼仍在继续[45] - 和解诉讼审判定于2025年6月23 - 26日及30日进行,公司认为有很大胜诉机会,未计提责任拨备[54][56] - 2024年6月27日呈请人申请第二份香港请求书,8月8日法院下令发出[52][55] - 2025年2月5日呈请人申请第三份香港请求书,截至年报日期法院未下令发出[53][55] 公司管理层信息 - 张国荣先生69岁,创立集团前有超13年电子零件销售及分销经验,2023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72][74] - 郑永耀先生58岁,1989年加盟集团,有超35年覆铜面板制造经验,负责扬州和惠州苯酚及丙酮厂业务[73][75] - 张广军先生60岁,1988年加入集团,1984年起投身PCB行业,2024年7月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铜紫荆星章[77][82] - 何燕生先生70岁,1989年加入集团,负责河北化工业务及华南房地产收租业务[78][82] - 张家成先生37岁,2014年8月1日任执行董事,2009年加盟集团,负责华东物业发展业务[79][83] - 何建芬女士46岁,2021年10月1日任执行董事,2006年加盟集团,有超13年PCB业务经验,负责广东多地PCB工厂业务[80][83] - 陈茂盛先生61岁,2011年1月11日任执行董事,1996年加入集团,任中国首席财务总监,加盟前有12年政府财经部门工作经验[81][83] - 张广军先生2018年8月获第16届世界杰出华人奖[77][82] - 张广军先生2023年1月荣任广东省第十三届政协常委、港澳台委员会副主任[77][82] - 张广军先生2024年11月获香港领航“9 + 2”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杰出贡献领袖奖[77][82] 公司治理结构 - 张先生于2015年11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84][87] - 庄医生于2016年7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85][87] - 陈先生于2017年7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51年纺织品及成衣制造行业经验[86][88] - 钟先生于2020年10月3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28年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89][91] - 罗先生为公司公司秘书,公司拥有建滔积层板73.76%权益,罗先生为其非执行董事[90][92] - 罗先生在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参与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90][92] - 罗先生于1999年5月加盟集团,此前在国际会计事务所任职[90][92] 公司风险与合规 - 集团面临产品缺陷、客户合同、竞争行业等风险[96][97][98] - 公司面临产品缺陷、客户合约不稳定、行业竞争激烈等风险,全球经济放缓或致产品需求下降[102][103][104][106][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领取业务及营运所需批准等,无重大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情况[111][114] 公司社会责任与关系管理 - 公司致力于环境可持续性,定期审视环保政策,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可在公司网站和披露易网站查阅[108][109][113] - 公司重视与雇员、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定期审视雇员薪酬福利政策,与客户和供应商交流业务[115][116][117][122] - 年内公司与雇员、客户或供应商无重大纠纷[118][122] 公司投资组合与富力地产相关 - 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投资中,A组票据持有116,012千股,占比8.3%,投资成本7.87729亿港元,公平值14,461千港元,累计公平值亏损7.73268亿港元[132] - 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投资中,B组票据持有155,304千股,占比10.0%,投资成本10.26572亿港元,公平值42,745千港元,累计公平值亏损9.83827亿港元[132] - 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投资中,C组票据持有73,216千股,占比4.7%,投资成本4.6914亿港元,公平值19,531千港元,累计公平值亏损4.49609亿港元[132] - 广州富力地产2022年6月进行征求同意以豁免票据违约事件并延长债务期限,7月完成债务重组方案[140] - 广州富力地产2022年7月发行A组、B组、C组票据,年利率均为现金6.5厘/实物支付7.5厘,每半年派息一次[143][145] - 广州富力地产总资本净借贷